TW201838407A - 適應性擾動立方體之地圖投影 - Google Patents

適應性擾動立方體之地圖投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38407A
TW201838407A TW107109524A TW107109524A TW201838407A TW 201838407 A TW201838407 A TW 201838407A TW 107109524 A TW107109524 A TW 107109524A TW 107109524 A TW107109524 A TW 107109524A TW 201838407 A TW201838407 A TW 20183840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dimensional
pixel
coordinates
coordin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109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穆漢麥德 柯本
德 奧維拉 葛特 汎
馬塔 卡茲維克茲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高通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高通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高通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38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3840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16Spatio-temporal transformations, e.g. video cubis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7Function evaluation by approximation methods, e.g. inter- or extrapolation, smoothing, least mean square metho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10Geometric effects
    • G06T15/20Perspective computation
    • G06T15/205Image-based rend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18Image warping, e.g. rearranging pixels individu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picture, frame or fiel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slice, e.g. a line of blocks or a group of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view video sequence 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016Video; Image sequ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用於處理視訊資料之方法及系統。在一個實例中,可獲得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其可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可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該平面表面可為該幾何形狀之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可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可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可基於該樣本點來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且可產生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其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

Description

適應性擾動立方體之地圖投影
本申請案係關於360度視訊內容。舉例而言,系統與方法經描述用於提供用於表示360度視訊內容之適應性擾動球形立方體圖投影方案。
虛擬實境(VR)描述可在看起來真實或實體方式內交互之三維之電腦產生的環境。大體而言,經歷虛擬實境環境的使用者可左右轉、上下看及/或前後移動,因此改變其對虛擬環境的視角。呈現至該使用者的360度視訊可因此改變,從而使得使用者之體驗如在真實世界中同樣無縫。虛擬實境視訊可以極高品質被擷取且顯現,從而潛在地提供真實沉浸式虛擬實境體驗。為提供無縫360度視圖,藉由360度視訊擷取系統擷取之視訊通常進行影像縫合。在360度視訊產生之狀況下的影像縫合涉及組合或合併視訊圖框重疊或將以其他方式連接所在之區域中的鄰近攝影機之視訊圖框。結果將為大體球形圖框。然而,類似於麥卡托(Mercator)投影,經合併資料通常以平面樣式表示。舉例而言,經合併視訊圖框中之像素可經映射至立方體形狀或某其他三維平面形狀(例如,角錐形、八面體、十面體等)之平面上。視訊擷取及視訊顯示器件通常按光柵原理操作-從而意謂視訊圖框作為像素柵格處置-因此,正方形或矩形平面通常用以表示球形環境。360度視訊可經編碼用於儲存及/或傳輸。視訊寫碼標準包括國際電信聯盟(ITU) ITU-T H.261、國際標準組織/國際電子器件委員會(ISO/IEC)動畫群組(MPEG) MPEG-1 Visual、ITU-T H.262或ISO/IEC MPEG-2 Visual、ITU-T H.263、ISO/IEC MPEG-4 Visual、ITU-T H.264(亦稱為ISO/IEC MPEG-4 AVC)、包括其可調式視訊寫碼(SVC)及多視圖視訊寫碼(MVC)擴展及ITU-T H.265(亦稱為ISO/IEC MPEG-4 HEVC)及其擴展。
360度視訊資料在本質上為球形,且可重新映射至其他幾何形狀或格式。此等其他幾何形狀可表示為二維,且可用以儲存、編碼、傳輸、解碼、顯現及/或觀看該360度視訊。待用於360度視訊資料之映射的一個實例幾何形狀可為使用等矩形投影(ERP)之一等矩形幾何形狀。另一實例幾何形狀可為使用一立方體圖投影之一立方體。其他幾何形狀包括一圓柱形幾何形狀、一截短正方棱錐幾何形狀,以及其他者。360度視訊資料至一二維幾何形狀之此投影可能導致該球面表示之不均勻取樣。舉例而言,作為投影之部分,該球面表示上的樣本點可映射至該幾何形狀之一二維平面上的等間隔的點。樣本點之間的間隔可相對於該球面表示上的該等樣本點之該等位置而變化,其導致不均勻取樣。該不均勻取樣分佈可導致經投影360度視訊資料之效率低下的編碼。舉例而言,該不均勻取樣分佈可導致(該經投影視訊圖框之)大量資料位元用以表示該球面之小區域(歸因於彼等小區域內的較大數目個樣本點),且相對較小數目個資料位元用以表示該球面之大區域(歸因於彼等大區域內的較小數目個樣本點)。該經投影360度視訊資料中之該球面的不同區域之不等表示可降級編碼之效率,從而過多資料位元用以表示該球面之某些區域,而一些區域用不足數目個資料位元表示。為改良寫碼效率,本文中描述用於基於用於寫碼360度視訊之一或多個適應性參數執行立方體映射投影的一或多個系統及方法。該等一或多個適應性參數可改變一立方體面上的等間隔點之位置與一球面上的取樣點之位置之間的一映射關係,使得該球面上的該等取樣點亦可變得間隔更加相等。此可改良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取樣的均勻性,且可使用更加成比例數目個資料位元來表示該球面之不同區域。因此,可改良該編碼效率。在一些實例中,本文中描述用於處理360度視訊資料之技術及系統。在一個實例中,提供一種用於處理視訊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的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該平面表面為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該像素值係基於與該樣本點相關聯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或多個像素而判定;及產生包括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在一些實例中,提供一種用於處理視訊資料之裝置。該裝置可包括:一記憶體,其經組態以儲存360度視訊資料;及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獲得包括該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的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該平面表面為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該像素值係基於與該樣本點相關聯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或多個像素而判定;及產生包括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在一些實例中,一種儲存有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的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該平面表面為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該像素值係基於與該樣本點相關聯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或多個像素而判定;及產生包括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在一些實例中,提供一種用於處理視訊資料之裝置。該裝置包含:用於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的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的構件;用於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的構件,該平面表面為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用於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的構件;用於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的構件;用於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的構件,該像素值係基於與該樣本點相關聯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或多個像素而判定;及用於產生包括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的構件,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可包括其中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樣本點的一三維座標包括:判定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一平面表面;基於該經判定平面表面將該等三維座標之一第一座標判定為一常數;及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及該經判定平面表面來判定該等三維座標之一第二座標及一第三座標。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可包括其中基於該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包括:基於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及藉由使用該適應參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其中藉由使用該適應參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包括:藉由使用一函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第一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的一第一二維座標,其中該第一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係藉由將該函數實施為該適應參數及該第一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函數來修改;及藉由使用該函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第二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的一第二二維座標,其中該第二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係藉由將該函數實施為該適應參數及該第二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函數來修改。在一些態樣中,該函數可包括一正負號(sgn)函數及一平方根函數,且其中該適應參數係基於該平方根函數而設定成一第一值。在一些態樣中,該函數可包括一正切(tan)函數,且其中該適應參數係基於該正切函數而設定成一第二值。在一些態樣中,該函數可包括一分段線性模型,其包括多個樞軸點,且其中該等多個樞軸點中之至少一者係由該適應參數定義。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包含將該適應參數之一指示包括在該第二視訊位元串流中。在一些態樣中,該適應參數之該指示可包括在與該視訊圖框之一影像塊或一片段相關聯之一標頭或與該視訊圖框或該複數個視訊圖框相關聯之一參數集中。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包含:產生一補充增強資訊訊息;及將該適應參數之一指示包括在該補充增強資訊訊息中。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包含用該第二視訊位元串流傳輸該補充增強資訊訊息。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包含自該第一視訊位元串流提取該適應參數。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包含自一SEI訊息提取該適應參數。在一些態樣中,該SEI訊息包括在該第一視訊位元串流中。在一些態樣中,該幾何形狀可包括一立方體,其中該複數個平面表面對應於該立方體之六個表面,且其中該等六個表面之每一表面與該球面表示之一球面相切。在一些態樣中,該裝置包含具有用以擷取該360度視訊資料之一或多個攝影機的一行動器件。在一些實例中,提供另外一種用於處理視訊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複數個視訊圖框的一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一幾何形狀之複數個平面表面,其中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每一平面表面包括複數個像素;判定該球面表示之一目標點的三維座標;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該平面表面係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而判定;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及一適應參數來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平面表面上之一映射位置的二維座標;基於該複數個像素中的與該平面表面上之該映射位置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像素產生一像素值;及將該像素值指派給該球面表示之該目標點。在一些實例中,提供一種用於處理視訊資料之裝置。該裝置包含:記憶體,其經組態以儲存360度視訊資料;及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獲得包括該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複數個視訊圖框的一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一幾何形狀之複數個平面表面,其中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每一平面表面包括複數個像素;判定該球面表示之一目標點的三維座標;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該平面表面係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而判定;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及一適應參數來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平面表面上之一映射位置的二維座標;基於該複數個像素中的與該平面表面上之該映射位置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像素產生一像素值;及將該像素值指派給該球面表示之該目標點。在一些實例中,一種儲存有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複數個視訊圖框的一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一幾何形狀之複數個平面表面,其中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每一平面表面包括複數個像素;判定該球面表示之一目標點的三維座標;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該平面表面係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而判定;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及一適應參數來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平面表面上之一映射位置的二維座標;基於該複數個像素中的與該平面表面上之該映射位置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像素產生一像素值;及將該像素值指派給該球面表示之該目標點。在一些實例中,提供一種用於處理視訊資料之裝置。該裝置包含:用於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複數個視訊圖框的一視訊位元串流的構件,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一幾何形狀之複數個平面表面,其中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每一平面表面包括複數個像素;用於判定該球面表示之一目標點的三維座標的構件;用於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的構件,該平面表面係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而判定;用於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及一適應參數來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平面表面上之一映射位置的二維座標的構件;用於基於該複數個像素中的與該平面表面上之該映射位置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像素產生一像素值的構件;及用於將該像素值指派給該球面表示之該目標點的構件。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其中判定該平面表面上之該映射位置的該等二維座標包括: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來判定該映射位置之初始二維座標;及藉由使用該適應參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座標來判定該映射位置之該等二維座標。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其中基於該目標點之該等三維座標來判定該等初始二維座標包括:基於該等三維座標之一第一三維座標與該等三維座標之一第二三維座標之間的一第一比來判定該等初始二維座標之一第一初始二維座標;及基於該等三維座標之一第三三維座標與該等三維座標之該第二三維座標之間的一第二比來判定該等初始二維座標之一第二初始二維座標。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其中藉由使用該適應參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座標來判定該映射位置之該等二維座標包括:藉由使用一函數修改該第一初始二維座標來判定該映射位置之該等二維座標的一第一二維座標,其中該第一初始二維座標係藉由將該函數實施為該適應參數及該第一初始二維座標之一函數來修改;及藉由使用該函數修改該第二初始二維座標來判定該映射位置之該等二維座標的一第二二維座標,其中該第二初始二維座標係藉由將該函數實施為該適應參數及該第二初始二維座標之一函數來修改。在一些態樣中,該函數包括一正負號(sgn)函數及一二次函數,且其中該適應參數係基於該二次函數而設定成一第一值。在一些態樣中,該函數可包括一反正切(atan)函數,且其中該適應參數係基於該反正切函數而設定成一第二值。在一些態樣中,該函數包括一分段線性模型,其包括多個樞軸點,且其中該等多個樞軸點中之至少一者係由該適應參數定義。在一些態樣中,該視訊位元串流將該適應參數之一指示包括在與該視訊圖框之一影像塊或一片段相關聯之一標頭或與該視訊圖框或該複數個視訊圖框相關聯之一參數集中,且進一步包含自該視訊位元串流提取該適應參數。在一些態樣中,上文所描述之該等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媒體可進一步包含:接收一補充增強資訊訊息,該補充增強資訊訊息包括該適應參數之一指示;及自該補充增強資訊訊息提取該適應參數。在一些態樣中,該幾何形狀包括一立方體,其中該複數個平面表面對應於該立方體之六個表面,且其中該等六個表面之每一表面與該球面表示之一球面相切。此發明內容並不意欲識別所主張標的物之關鍵或基本特徵,亦不意欲單獨使用以確定所主張標的物之範疇。應參考此專利之整個說明書之適當部分、任何或所有圖式及每一技術方案來理解標的物。在參考以下說明書、申請專利範圍及隨附圖式時,前述內容連同其他特徵及實施例將變得更顯而易見。
下文提供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及實施例。此等態樣及實施例之一些可獨立地應用並且其中之一些可以將對熟習此項技術者顯而易見之組合來應用。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之目的,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本申請案之實施例之透徹理解。然而,將顯而易見的是,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之情況下實踐各種實施例。圖式及描述不意欲為限定性的。隨後描述僅提供例示性實施例且並不意欲限制本發明的範疇、適用性或組態。確切而言,例示性實施例之隨後描述將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提供能夠實施例示性實施例之描述。應理解,可在不背離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闡述之標的物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對元件之功能及配置進行各種改變。在本說明書中,給定特定細節以提供對實施例之透徹理解。然而,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實施例可在無需此等具體細節之情況下實踐。舉例而言,電路、系統、網路、程序及其他組件可以方塊圖形式展示為組件以免以不必要的細節混淆實施例。在其他情況下,已在無不必要之細節的情況下展示熟知電路、程序、演算法、結構及技術以便避免混淆實施例。另外,應注意,個別實施例可描述為被描繪為流程圖、流圖、資料流圖、結構圖或方塊圖之程序。雖然可將操作描述為依序程序,但操作中之許多者可並行地或同時來執行。另外,可重新配置操作之次序。程序在其操作完成時終止,但可具有不包括在圖中之額外步驟。程序可對應於方法、函數、程序、次常式、子程式等。當程序對應於函數時,其終止可對應於函數傳回至呼叫函數或主函數。術語「電腦可讀媒體」包括但不限於攜帶型或非攜帶型儲存器件、光儲存器件,及能夠儲存、含有或攜載指令及/或資料之各種其他媒體。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其中可儲存資料之非暫時性媒體,在此狀況下該資料並非經由載波及/或暫時電子信號儲存。非暫時性媒體之實例可包括(但不限於)磁碟或磁帶、光學儲存媒體,諸如緊密光碟(CD)或數位化通用光碟(DVD)、快閃記憶體、記憶體或記憶體器件。電腦可讀媒體可具有儲存於其上之程式碼及/或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程式碼及/或機器可執行指令可表示程序、函數、子程式、程式、常式、次常式、模組、軟體套件、類別,或指令、資料結構或程式語句之任何組合。一個碼段可藉由傳遞及/或接收資訊、資料、論證、參數或記憶體內容耦接至另一碼段或硬體電路。資訊、論證、參數、資料等可經由包括記憶體共用、訊息傳遞、符記傳遞、網絡傳輸或其類似者的任何合適的方式傳遞、轉發或傳輸。此外,可由硬體、軟體、韌體、中間軟體、微碼、硬件描述語言或其任何組合實施方法之實施例。當實施於軟體、韌體、中間軟體或微碼中時,用以執行必要任務之程式碼或碼段(例如,電腦程式產品)可儲存於電腦可讀或機器可讀媒體中。處理器可執行必要任務。視訊內容可經擷取及寫碼作為360度視訊內容。如下文更詳細地描述,本文中所描述之一或多個系統與方法涉及提供用於表示360度視訊內容之適應性擾動球形立方體圖投影方案。360度視訊為在360度場景或環境中擷取之視訊且可經顯現用於360度場景或環境之沉浸式顯示。舉例而言,360度視訊可表示可以看起來真實或實體方式交互的三維場景或環境。在一些狀況下,360度視訊可以極高品質被擷取且顯現(例如,高清晰度、4K超高清晰度、8K超高清晰度及/或其他高品質視訊),從而潛在地提供真實沉浸式360度視訊或虛擬實境體驗。360度視訊之說明性實例可包括經擷取、經電腦產生抑或其類似者的虛擬實境視訊、擴增實境資料或任何其他類型的360度類型之視訊內容。360度視訊應用之說明性實例包括實況體育事件、擴增實境、遊戲、訓練、教育、體育視訊、線上購物,以及其他者。在一些狀況下,經歷360度視訊環境之使用者使用諸如頭戴式顯示器(HMD)、行動器件或其他合適器件之電子設備。在一些狀況下,某些工具或服裝(例如,裝配有感測器之手套)可視需要用以與虛擬環境交互。隨著使用者改變頭部定向及/或在真實世界中移動,在360度視訊環境中顯現之影像亦改變,從而向使用者給予使用者正在360度視訊環境內移動的感覺。在一些狀況下,360度視訊環境可包括與使用者之移動相關之聲音,從而向使用者給予聲音來源於特定方向或來源之視聽。在一些應用中,相較於可(例如)出現在遊戲及虛擬世界中的電腦產生之圖形,來自真實世界之視訊可用於360度視訊或虛擬實境環境之呈現。在此等真實世界應用中,使用者可以使用者可體驗使用者之目前位置的相同方式體驗另一位置。在一個說明性實例中,使用者可在使用定位於舊金山之360度視訊系統時體驗柏林徒步之旅。在一些應用中,360度視訊可提供虛擬存在於藉由顯現藉由沉浸使用者之移動而相關的自然及/或合成影像(及在一些狀況下聲音)建立的非實體世界中之能力,從而允許使用者與彼世界交互。360度視訊系統可包括視訊擷取器件及視訊顯示器件,且可能亦包括諸如伺服器、資料儲存器及資料傳輸裝備之其他中間器件。視訊擷取器件可包括攝影機集合,其可包括多個攝影機之集合,每一攝影機定向於不同方向且擷取不同視圖。在一個說明性實例中,六個攝影機可用以擷取以攝影機集合之位置上定中心的完整360度視圖。一些視訊擷取器件可使用更少攝影機。舉例而言,一些視訊擷取器件可主要擷取邊至邊視圖或使用具有寬視場之透鏡。在一個說明性實例中,裝備有背對背定位之兩個魚眼透鏡的一或多個攝影機可用以擷取共同提供360度視場之兩個影像。視訊總體上包括圖像(亦被稱作圖框或影像),其中圖像可包括場景中以電子方式寫碼之靜態影像。攝影機每秒擷取某數目個圖框,其通常被稱作攝影機之圖框速率。在一些狀況下,為提供無縫360度視圖,可對由攝影機集合中之攝影機中之每一者擷取的視訊圖像執行影像縫合。在360度視訊產生之狀況下的影像縫合涉及組合或合併視訊圖像重疊或將以其他方式連接所在之區域中的鄰近攝影機(或鏡頭)之視訊圖像。結果將為大體球形圖像,且經合併資料以平面樣式表示。舉例而言,球形圖像可映射至幾何形狀之二維表示及/或平面。舉例而言,球形視訊資料可使用等矩形投影(ERP)經投影至等矩形幾何形狀。作為另一實例,球形視訊資料可經投影至幾何形狀,諸如使用立方體圖投影之立方體。球形視訊資料亦可投影至其他幾何形狀上,包括(例如)截短正方棱錐(TSP)、圓柱圖、十二面體及/或其他合適幾何形狀。舉例而言,經合併視訊圖像中之像素可經投影或映射至TSP形狀、立方體形狀或某其他三維平面形狀(例如,角錐形、八面體、十面體等)之平面上。視訊擷取及視訊顯示器件可按光柵原理操作-從而意謂視訊圖像作為像素柵格處置-在此狀況下正方形平面、矩形平面或其他適當地成形平面可用以表示球形環境。映射至幾何平面表示之360度視訊圖像可經編碼及/或壓縮以供儲存及/或傳輸。編碼及/或壓縮可使用視訊編解碼器(例如,與高效視訊寫碼(HEVC)標準(其亦被稱為H.265)、進階視訊寫碼標準(其被稱為H.264或其他合適編解碼器)相容的程式碼)來實現且產生經壓縮視訊位元串流(或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或位元串流之群組。360度視訊內容之視訊圖像可使用時間框間預測(TIP)而編碼為單層位元串流,且整個寫碼位元串流可儲存於伺服器處。在一些狀況下,360度視訊內容之圖像可使用TIP及層間預測(ILP)而編碼為多層位元串流。下文進一步詳細地描述使用視訊編解碼器對視訊資料編碼。在一些實施中,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可以媒體格式或檔案格式儲存及/或囊封。一或多個所儲存位元串流可(例如)經由網路傳輸至接收器器件,該接收器器件可解碼並顯現視訊以供顯示。此接收器器件在本文中可被稱作視訊顯示器件。舉例而言,360度視訊系統可自經編碼視訊資料(例如,使用國際標準組織(ISO)基本媒體檔案格式及/或導出之檔案格式)產生經囊封檔案。舉例而言,視訊編解碼器可編碼視訊資料,且囊封引擎可藉由將視訊資料囊封於一或多個ISO格式媒體檔案中而產生媒體檔案。替代或另外地,所儲存位元串流可直接自儲存媒體提供至接收器器件。接收器器件亦可實施編解碼器以解碼及/或解壓縮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在一或多個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以媒體格式或檔案格式儲存及/或囊封情況下,接收器器件可支援用以將視訊位元串流封裝至檔案(或多個檔案)中的媒體或檔案格式,且可提取視訊(及亦可能音訊)資料以產生經編碼視訊資料。舉例而言,接收器裝置用經囊封視訊資料剖析媒體檔案以產生經編碼視訊資料,且接收器器件中之編解碼器可解碼經編碼視訊資料。接收器器件接著可發送經解碼視訊信號至顯現器件(例如,視訊顯示器件、播放器器件或其他合適之顯現器件)。顯現器件包括(例如)頭戴式顯示器、虛擬實境電視、支援360度視訊應用之行動器件,及/或其他180度或360度顯示器件。大體而言,頭戴式顯示器能夠追蹤穿戴者之頭部之移動及/或穿戴者之眼睛的移動。頭戴式顯示器可使用追蹤資訊來顯現對應於穿戴者正觀察之方向的360度視訊之部分,使得穿戴者以與穿戴者將體驗真實世界相同之方式體驗虛擬環境。(例如,接收器器件之)顯現器件可在與擷取視訊時相同的圖框速率下,或在不同的圖框速率下顯現視訊。視需要,包括360度視訊之位元串流可傳輸至接收器側,藉由解碼器完全解碼,且對應於經解碼圖像中由穿戴者觀看之場景之一部分的區域(被稱作觀看者之視場(FOV))可藉由顯現器件顯現以供藉由穿戴者觀看。觀看者之FOV可由頭戴式顯示器或其他360度視訊顯示器件基於穿戴者之頭部及/或眼睛之移動而判定。如上所指出,360度視訊圖像(例如,經映射或投影至2D格式或幾何形狀)可經編碼及/或壓縮以供儲存及/或傳輸,且接收器器件可解碼及/或解壓縮經編碼360度視訊圖像。圖1為說明視訊寫碼系統100之實例的方塊圖,該視訊寫碼系統包括編碼器件104及解碼器件112。編碼器件104可為源器件之部分,且解碼器件112可為接收器件之部分。源器件及/或接收器件可包括電子器件,諸如行動或靜止電話手機(例如,智慧型手機、蜂巢式電話或其類似者)、桌上型電腦、膝上型或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機上盒、電視、攝影機、顯示器件、數位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主機、視訊串流器件、網際網路協定(IP)攝影機或任何其他合適的電子器件。在一些實例中,源器件及接收器件可包括用於無線通信之一或多個無線收發器。本文中所描述之寫碼技術適用於各種多媒體應用中之視訊寫碼,包括串流視訊傳輸(例如,經由網際網路)、電視廣播或傳輸、編碼數位視訊以供儲存於資料儲存媒體上、解碼儲存於資料儲存媒體上之數位視訊或其他應用。在一些實例中,系統100可支援單向或雙向視訊傳輸以支援諸如視訊會議、視訊串流、視訊播放、視訊廣播、遊戲及/或視訊電話之應用。編碼器件104 (或編碼器)可用以使用視訊寫碼標準或協定編碼視訊資料以產生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視訊寫碼標準之實例包括ITU-T H.261、ISO/IEC MPEG-1 Visual、ITU-T H.262或ISO/IEC MPEG-2 Visual、ITU-T H.263、ISO/IEC MPEG-4 Visual、ITU-T H.264(亦被稱為ISO/IEC MPEG-4 AVC),包括其可調式視訊寫碼(SVC)及多視圖視訊寫碼(MVC)擴展,及ITU-T H.265(亦被稱為高效視訊寫碼(HEVC))。存在涉及多層視訊寫碼的HEVC之各種擴展,包括範圍及螢幕內容寫碼擴展、3D視訊寫碼擴展(3D-HEVC)及多視圖擴展(MV-HEVC)及可調式擴展(SHVC)。HEVC及其擴展已藉由ITU-T視訊寫碼專家組(VCEG)及ISO/IEC動畫專家組(MPEG)之視訊寫碼聯合協作小組(JCT-VC)以及3D視訊寫碼擴展開發聯合協作小組(JCT-3V)開發。MPEG及ITU-T VCEG已亦形成聯合探索視訊小組(JVET),以探索用於下一代視訊寫碼標準之新寫碼工具。參考軟體被稱作JEM(聯合探索模型)。本文中所描述之許多實施例提供使用HEVC標準及/或其擴展之實例。然而,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及系統亦可適用於其他寫碼標準,諸如AVC、MPEG、JEM模型、其擴展及/或已可用或尚不可用或尚未開發之其他合適的寫碼標準。因此,雖然可參考特定視訊寫碼標準描述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及系統,但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描述不應解譯為僅適用於彼特定標準。參看圖1,視訊源102可將視訊資料提供至編碼器件104。視訊源102可為源器件之部分,或可為除源器件以外的器件之部分。視訊源102可包括視訊擷取器件(例如,視訊攝影機、攝影機電話、視訊電話或其類似者)、含有經儲存視訊之視訊存檔、提供視訊資料之視訊伺服器或內容提供者、自視訊伺服器或內容提供者接收視訊之視訊饋入介面、用於產生電腦圖形視訊資料之電腦圖形系統、此等源之組合或任何其他合適的視訊源。來自視訊源102之視訊資料可包括一或多個輸入圖像。視訊之圖像或圖框為場景之靜態影像。視訊資料之圖像或圖框可包括經映射或投影至幾何形狀(例如,TSP、立方體或其他合適幾何形狀)之平面上的360度視訊資料。編碼器件104之編碼器引擎106 (或編碼器)編碼視訊資料以產生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在一些實例中,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或「視訊位元串流」或「位元串流」)為一系列之一或多個經寫碼視訊序列。經寫碼視訊序列(CVS)包括一系列存取單元(AU),其始於在基礎層中具有隨機存取點圖像且具有某些性質之AU,直至且不包括在基礎層中具有隨機存取點圖像且具有某些性質之下一AU。舉例而言,開始CVS之隨機存取點圖像的某些性質可包括等於1之RASL旗標(例如,NoRaslOutputFlag)。否則,隨機存取點圖像(具有等於0之RASL旗標)並不開始CVS。存取單元(AU)包括一或多個經寫碼圖像以及對應於共用相同輸出時間之經寫碼圖像的控制資訊。圖像之經寫碼片段在位元串流層級經囊封至被稱作網路抽象層(NAL)單元之資料單元中。舉例而言,HEVC視訊位元串流可包括一或多個CVS,該一或多個CVS包括NAL單元。NAL單元中之每一者具有NAL單元標頭。在一個實例中,標頭對於H.264/AVC (除了多層擴展以外)為一個位元組且對於HEVC為兩個位元組。NAL單元標頭中之語法元素採取指定位元,且因此對所有種類之系統及輸送層可見,諸如輸送串流、即時輸送(RTP)協定、檔案格式以及其他者。兩種類別之NAL單元存在於HEVC標準中,包括視訊寫碼層(VCL) NAL單元及非VCL NAL單元。VCL NAL單元包括經寫碼圖像資料之一個片段或片段區段(如下描述),且非VCL NAL單元包括關於一或多個經寫碼圖像之控制資訊。在一些狀況下,NAL單元可被稱作封包。HEVC AU包括含有經寫碼圖像資料之VCL NAL單元及對應於經寫碼圖像資料之非VCL NAL單元(若存在)。NAL單元可含有形成視訊資料之經寫碼表示(諸如,視訊中之圖像的經寫碼表示)的位元序列(例如,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位元串流之CVS或類似者)。編碼器引擎106藉由將每一圖像分割成多個片段而產生圖像之經寫碼表示。一片段獨立於其他片段,以使得在不依賴於來自同一圖像內之其他片段之資料的情況下寫碼該片段中之資訊。一片段包括一或多個片段區段,該一或多個片段區段包括獨立片段區段及(若存在)取決於先前片段區段之一或多個相關片段區段。片段接著被分割成明度樣本及色度樣本之寫碼樹型區塊(CTB)。明度樣本之CTB及色度樣本之一或多個CTB連同樣本之語法被稱為寫碼樹型單元(CTU)。CTU為用於HEVC編碼之基本處理單元。CTU可經分裂成具有不同大小之多個寫碼單元(CU)。CU含有被稱為寫碼區塊(CB)之明度及色度樣本陣列。明度及色度CB可進一步被分裂成預測區塊(PB)。PB為對於框間預測或塊內複製預測(在可用或經啟用以供使用時)使用相同運動參數的明度分量或色度分量之樣本之區塊。該明度PB及一或多個色度PB連同相關聯語法形成預測單元(PU)。對於框間預測,運動參數集合(例如,一或多個運動向量、參考索引或其類似者)在位元串流中針對每一PU發信,且用於明度PB及一或多個色度PBS之框間預測。運動參數亦可被稱作運動資訊。CB亦可被分割成一或多個變換區塊(TB)。TB表示色彩分量之樣本之正方形區塊,對該正方形區塊應用同一二維變換以用於寫碼預測殘餘信號。變換單元(TU)表示明度及色度樣本之TB以及對應語法元素。CU之大小對應於寫碼模式之大小,且可為正方形形狀。舉例而言,CU之大小可為8×8樣本、16×16樣本、32×32樣本、64×64樣本或達至對應CTU之大小的任何其他適當大小。片語「N×N」在本文中用以指代視訊區塊就垂直及水平尺寸而言的像素尺寸(例如,8像素×8像素)。可按列及行來配置區塊中之像素。在一些實施例中,區塊在水平方向上可不具有與在垂直方向上相同的數目個像素。與CU相關聯之語法資料可描述例如將CU分割成一或多個PU。分割模式可在CU經框內預測模式編碼抑或經框間預測模式編碼之間有所不同。PU可經分割成非正方形形狀。與CU相關聯之語法資料亦可描述(例如)根據CTU將CU分割成一或多個TU。TU可為正方形或非正方形形狀。根據HEVC標準,可使用變換單元(TU)來執行變換。TU可針對不同CU而變化。可基於給定CU內之PU的大小而對TU設定大小。TU可與PU大小相同或小於PU。在一些實例中,可使用被稱為「殘餘四分樹」(RQT)之四分樹結構將對應於CU之殘餘樣本細分再分成較小單元。RQT之葉節點可對應於TU。可變換與TU相關聯之像素差值以產生變換係數。變換係數可隨後由編碼器引擎106量化。一旦視訊資料之圖像被分割成CU,編碼器引擎106便使用預測模式來預測每一PU。接著自原始視訊資料減去預測單元或預測區塊以得到殘餘(如下描述)。對於每一CU,可使用語法資料在位元串流內部發信預測模式。預測模式可包括框內預測(或圖像內預測)或框間預測(或圖像間預測)。框內預測利用圖像內之空間相鄰樣本之間的相關性。舉例而言,在使用框內預測的情況下,使用(例如)用以找出PU之平均值的DC預測(或其他合適預測)、用以將平面表面與PU擬合的平面預測、用以自相鄰資料推知的方向預測,或任何其他合適預測類型自相同圖像中之相鄰影像資料預測每一PU。框間預測使用圖像之間的時間相關性以便導出影像樣本之區塊的運動補償預測。舉例而言,在使用框間預測之情況下,使用運動補償預測自一或多個參考圖像(按輸出次序在當前圖像之前或之後)中之影像資料預測每一PU。可(例如)在CU層級作出使用圖像間預測抑或圖像內預測來寫碼圖像區域的決策。在一些實例中,圖像之一或多個片段被指派有片段類型。片段類型包括I片段、P片段及B片段。I片段(框內預測圖框,可獨立解碼)為僅藉由框內預測寫碼之圖像的片段,且因此可獨立解碼,此係因為I片段僅需要圖像內之資料來預測片段之任何預測單元或預測區塊。P片段(單向預測圖像)為可藉由框內預測及藉由單向框間預測寫碼之圖像的片段。藉由框內預測或框間預測寫碼P片段內之每一預測單元或預測區塊。當應用框間預測時,僅藉由一個參考圖像預測該預測單元或預測區塊,且因此參考樣本僅來自一個圖像之一個參考區域。B片段(雙向預測性圖像)為藉由框內預測及框間預測(例如,雙向預測或單向預測)進行寫碼之圖像之片段。B片段之預測單元或預測區塊可自兩個參考圖像進行雙向預測,其中每一圖像貢獻一個參考區域,且兩個參考區域之樣本集合經加權(例如,用相等權重或不同權重)以產生經雙向預測區塊之預測信號。如上文所解釋,一個圖像之片段經獨立寫碼。在一些狀況下,圖像可僅作為一個片段而被寫碼。PU可包括與預測程序相關之資料(例如,運動參數或其他合適資料)。舉例而言,當使用框內預測來編碼PU時,PU可包括描述用於PU之框內預測模式的資料。作為另一實例,當使用框間預測來編碼PU時,PU可包括定義用於PU之運動向量的資料。定義用於PU之運動向量的資料可描述(例如)運動向量之水平分量(∆x )、運動向量之垂直分量(∆y )、用於運動向量之解析度(例如,整數精度、四分之一像素精度或八分之一像素精度)、運動向量指向之參考圖像、參考索引、用於運動向量之參考圖像清單(例如,清單0、清單1或清單C),或其任何組合。編碼器件104可接著執行變換及量化。舉例而言,在預測之後,編碼器引擎106可計算對應於PU之殘餘值。殘餘值可包括正經寫碼像素之當前區塊(PU)與用以預測當前區塊之預測區塊(例如,當前區塊之經預測版本)之間的像素差值。舉例而言,在產生預測區塊(例如,使用框間預測或框內預測)之後,編碼器引擎106可藉由自當前區塊減去由預測單元產生之預測區塊來產生殘餘區塊。殘餘區塊包括量化當前區塊之像素值與預測區塊之像素值之間的差的一組像素差值。在一些實例中,殘餘區塊可表示為二維區塊格式(例如,像素值之二維矩陣或陣列)。在此等實例中,殘餘區塊為像素值之二維表示。使用區塊變換來變換可在執行預測之後剩餘的任何殘餘資料,此變換可基於離散餘弦變換、離散正弦變換、整數變換、小波變換、其他合適的變換函數或其任何組合。在一些狀況下,一或多個區塊變換(例如,大小32×32、16×16、8×8、4×4或其他合適大小)可應用於每一CU中之殘餘資料。在一些實施例中,TU可用於由編碼器引擎106實施之變換及量化程序。具有一或多個PU之給定CU亦可包括一或多個TU。如下文進一步詳細描述,可使用區塊變換將殘餘值變換成變換係數,且隨後可使用TU來量化且掃描以產生用於熵寫碼之串列化變換係數。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使用CU之PU進行框內預測性或框間預測性寫碼之後,編碼器引擎106可計算CU之TU的殘餘資料。PU可包括空間域(或像素域)中之像素資料。在應用區塊變換之後,TU可包括變換域中之係數。如先前所提及,殘餘資料可對應於未經編碼圖像之像素及與對應於PU之預測值之間的像素差值。編碼器引擎106可形成包括CU之殘餘資料的TU,且接著可變換TU以產生CU之變換係數。編碼器引擎106可執行變換係數之量化。量化藉由量化變換係數以減少用以表示係數之資料的量而提供進一步壓縮。舉例而言,量化可減少與係數中之一些或所有相關聯的位元深度。在一個實例中,具有n位元值之係數可在量化期間經降值捨位為m位元值,其中n大於m。一旦執行量化,經寫碼視訊位元串流包括經量化變換係數、預測資訊(例如,預測模式、運動向量、區塊向量或其類似者)、分割資訊及諸如其他語法資料之任何其他合適的資料。接著可藉由編碼器引擎106對經寫碼視訊位元串流之不同元素進行熵編碼。在一些實例中,編碼器引擎106可利用預定義掃描次序掃描經量化變換係數以產生可經熵編碼的串列化向量。在一些實例中,編碼器引擎106可執行自適應掃描。在掃描經量化變換係數以形成向量(例如,一維向量)之後,編碼器引擎106可熵編碼向量。舉例而言,編碼器引擎106可使用上下文自適應性可變長度寫碼、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基於語法之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機率區間分割熵寫碼或另一合適的熵編碼技術。如先前所描述,HEVC位元串流包括NAL單元之群組,包括VCL NAL單元及非VCL NAL單元。VCL NAL單元包括形成經寫碼視訊位元串流之經寫碼圖像資料。舉例而言,形成經寫碼視訊位元串流之位元序列存在於VCL NAL單元中。除了其他資訊以外,非VCL NAL單元亦可含有具有與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相關之高層級級資訊的參數集。舉例而言,參數集可包括視訊參數集(VPS)、序列參數集(SPS)及圖像參數集(PPS)。參數集之目標之實例包括位元速率效率、錯誤復原及提供系統層介面。每一片段可參考單一作用中PPS、SPS及VPS以存取解碼器件112可用於解碼片段之資訊。可針對每一參數集寫碼識別符(ID),包括VPS ID、SPS ID及PPS ID。SPS包括SPS ID及VPS ID。PPS包括PPS ID及SPS ID。每一片段標頭包括PPS ID。使用ID,可識別針對給定片段之作用中參數集。PPS包括適用於給定圖像中之所有片段的資訊。因此,圖像中之所有片段參考同一PPS。不同圖像中之片段亦可參考同一PPS。SPS包括適用於同一經寫碼視訊序列(CVS)或位元串流中之所有圖像的資訊。如先前所描述,經寫碼視訊序列為一系列存取單元(AU),其始於在基礎層中且具有某些性質(如上文所描述)之隨機存取點圖像(例如,瞬時解碼參考(IDR)圖像或斷鏈存取(BLA)圖像或其他適當的隨機存取點圖像),直至且不包括具有在基礎層中且具有某些性質之隨機存取點圖像的下一AU (或位元串流之末端)。SPS中之資訊可不在經寫碼視訊序列內在圖像間改變。經寫碼視訊序列中之圖像可使用同一SPS。VPS包括適用於經寫碼視訊序列或位元串流內之所有層的資訊。VPS包括具有適用於全部經寫碼視訊序列之語法元素的語法結構。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與經編碼位元串流一起頻帶內傳輸VPS、SPS或PPS。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與含有經寫碼視訊資料之NAL單元分開的傳輸中帶外經傳輸VPS、SPS或PPS。視訊位元串流亦可包括補充增強資訊(SEI)訊息。舉例而言,SEINAL單元可為視訊位元串流之部分。在一些狀況下,SEI訊息可含有解碼程序未必需要的資訊。舉例而言,SEI訊息中之資訊可能並非對於解碼器對位元串流該視訊圖像進行解碼必不可少,但解碼器可使用該資訊以改良對圖像(例如,經解碼輸出)之顯示或處理。SEI訊息中之資訊可為嵌入型後設資料。在一個說明性實例中,SEI訊息中之資訊可由解碼器側實體使用以改良內容之可見性。在一些情況下,某些應用標準可強制此類SEI訊息在位元串流中之存在以使得符合應用標準之所有器件可達成品質之改良(例如,用於圖框可相容平面立體3DTV視訊格式之圖框包裝SEI訊息的攜載,其中針對視訊之每一圖像攜載SEI訊息;恢復點SEI訊息之處置;拉移式掃描矩形SEI訊息在DVB中之使用;外加許多其他實例)。在一些實例中,SEI訊息亦可分別自視訊位元串流傳輸。編碼器件104之輸出端110可經由通信鏈路120將組成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資料之NAL單元發送至接收器件之解碼器件112。解碼器件112之輸入114可接收NAL單元。通信鏈路120可包括由無線網路、有線網路或有線網路與無線網路之組合提供的通道。無線網路可包括任何無線介面或無線介面之組合,且可包括任何適合之無線網路(例如,網際網路或其他廣域網路、基於封包之網路、WiFiTM 、射頻(RF)、UWB、WiFi-Direct、蜂巢式、長期演進(LTE)、WiMaxTM 或其類似者)。有線網路可包括任何有線介面(例如,光纖、乙太網路、電力線乙太網路、經由同軸電纜之乙太網路、數位信號線(DSL)或其類似者)。可使用各種設備來實施有線及/或無線網路,該等設備諸如基地台、路由器、存取點、橋接器、閘道器、交換器或其類似者。可根據通信標準(諸如,無線通信協定)調變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資料,且將其傳輸至接收器件。在一些實例中,編碼器件104可將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資料儲存於儲存器108中。輸出端110可自編碼器引擎106或自儲存器108擷取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資料。儲存器108可包括多種分散式或本端存取之資料儲存媒體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儲存器108可包括硬碟機、儲存光碟、快閃記憶體、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用於儲存經編碼視訊資料之任何其他合適的數位儲存媒體。解碼器件112之輸入端114接收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資料,且可將視訊位元串流資料提供至解碼器引擎116,或提供至儲存器118以供稍後由解碼器引擎116使用。解碼器引擎116可藉由熵解碼(例如,使用熵解碼器)並提取組成經編碼視訊資料之一或多個經寫碼視訊序列之元素,來解碼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資料。解碼器引擎116可接著重新按比例調整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資料且對其執行反變換。殘餘資料接著經傳遞至解碼器引擎116之預測級。解碼器引擎116隨後預測像素之區塊(例如,PU)。在一些實例中,預測被加至反變換之輸出(殘餘資料)。解碼器件112可將經解碼視訊輸出至視訊目的地器件122,視訊目的地器件可包括用於將經解碼視訊資料顯示給內容之消費者的顯示器或其他輸出器件。在一些態樣中,視訊目的地器件122可為接收器件之部分,該接收器件包括解碼器件112。在一些態樣中,視訊目的地器件122可為不同於接收器件的單獨器件之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視訊編碼器件104及/或視訊解碼器件112可分別與音訊編碼器件及音訊解碼器件整合。視訊編碼器件104及/或視訊解碼器件112亦可包括實施上文所描述之寫碼技術所必要的其他硬體或軟體,諸如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離散邏輯、軟體、硬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視訊編碼器件104及視訊解碼器件112可整合為各別器件中之組合式編碼器/解碼器(編解碼器)之部分。下文參看圖12描述編碼器件104之特定細節的實例。下文參看圖13描述解碼器件112之特定細節的實例。對HEVC標準之擴展包括多視圖視訊寫碼擴展(被稱作MV-HEVC)及可調式視訊寫碼擴展(被稱作SHVC)。MV-HEVC及SHVC擴展共用分層寫碼之概念,其中不同層包括在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中。經寫碼視訊序列中之每一層係由唯一層識別符(ID)定址。層ID可存在於NAL單元之標頭中以識別NAL單元所相關聯之層。在MV-HEVC中,不同層可表示視訊位元串流中之同一場景的不同視圖。在SHVC中,提供表以示不同空間解析度(或圖像解析度)不同或不同重建構保真度不同之表示視訊位元串流的不同可調式層。可調式層可包括基層(具有層ID=0)及一或多個增強層(具有層ID=1、2、…n)。基層可符合HEVC之第一版本的設定檔,且表示位元串流中之最低可用層。與基層相比,增強層具有增加之空間解析度、時間解析度或圖框速率及/或重建構保真度(或品質)。增強層經階層式組織,且可(或可不)取決於較低層。在一些實例中,可使用單一標準編解碼器來寫碼不同層(例如,使用HEVC、SHVC或其他寫碼標準編碼所有層)。在一些實例中,可使用多標準編碼解碼器來寫碼不同層。舉例而言,可使用AVC來寫碼基層,而可使用對HEVC標準之SHVC及/或MV-HEVC擴展來寫碼一或多個增強層。一般而言,層包括一組VCL NAL單元及對應的一組非VCL NAL單元。NAL單元被指派特定層ID值。在層可取決於較低層的意義上,層可為階層式的。層集合指表示於位元串流內之獨立的層之集合,意謂在解碼程序中層集合內之層可取決於層集合中之其他層,但並不取決於任何其他層來進行解碼。因此,層集合中之層可形成可表示視訊內容之獨立位元串流。可藉由子位元串流提取程序之操作自另一位元串流獲得層集合中之層的集合。層集合可對應於待在解碼器希望根據某些參數操作時被解碼之層集合。在一些實施中,用於擷取360度視訊之攝影機集合可包括全向攝影機、反射折射攝影機(使用透鏡及彎曲鏡之攝影機)、裝備有魚眼透鏡之攝影機,及/或其他合適攝影機。全向攝影機之一個實例為理光(Ricoh)Theta-STM ,其使用以相反方向聚焦之兩個魚眼透鏡。圖2A及圖2B說明由使用魚眼透鏡擷取寬視場之全向攝影機擷取的視訊圖像之實例。在圖2A之實例中,視訊圖像200包括圓形魚眼影像。魚眼透鏡能夠擷取極寬角度,諸如180度或更大。因此,裝備有背對背定位之兩個魚眼透鏡的攝影機可擷取共同提供360度視野(或更多)之兩個影像。非廣角魚眼透鏡擷取近似45度至約90度之視場。視場可替代地或另外以弧度表達。為了擷取廣角,魚眼透鏡使場景之影像失真。如圖2A中所說明,在視訊圖像200中擷取之場景形狀為圓形,且自中心變形至此圓形區之外部邊緣。因為攝影機感測器為矩形,所以視訊圖像200為矩形且影像包括非場景之部分的區域,此處使用點畫說明。此等區域中之像素視為不可用,此係由於此等像素並非為場景之部分。圖2B之實例包括一包括完整圖框魚眼影像之視訊圖像202。在此類型視訊圖像202中,廣角視場亦已在圓形區域中擷取,其中場景經變形成圓形區域。在此實例中,影像已按比例調整(例如,放大)如此場景填充矩形圖像之邊緣。此實例視訊圖像202不包括不可用區域,且可由透鏡擷取的場景之一些部分已經裁剪或並未被擷取。如上文所描述,其他類型之攝影機亦可用以擷取360度視訊。舉例而言,攝影機集合可包括多個攝影機之集合(例如,擷取足夠數目個場景之視圖所需要的5、6、7、或其他數目個攝影機)。每一攝影機可定向於不同方向中並擷取不同場景之視圖。接著可對由攝影機集合中之攝影機中之每一者擷取的視訊圖像執行影像縫合以提供無縫360度視圖。圖3A及圖3B說明正用於360度視訊呈現之360度視訊圖像300的實例。可將360度視訊圖像300映射至球形空間上,以形成表示360度場景或環境之球面表示310(亦被稱作球面)。所得球面表示310之區域330 (例如,對應於觀看者320之視場(FOV))可使用諸如頭戴式顯示器(HMD)或非HMD顯示器(例如,TV、行動器件、可穿戴式器件或其他合適360度視訊顯示器件)之360度顯示器件顯示至觀看者320。舉例而言,當360度視訊在360度視訊顯示器件上播放時,觀看區360可經顯現供顯式至使用者。觀看區360可為與球面相切的360度視訊圖像300之平面(例如,在區域330中之點處與球面交叉之平面)上的區域(例如,矩形區域或其他合適形狀),其中觀看區360之平面與使用者之觀看方向正交。在一個說明性實例中,可藉由應用投影技術將來自球面表示310上之區域330的視訊資料映射於360度視訊圖像300中對應於觀看區360的平面上來產生觀看區。投影技術之實例包括直線投影(例如,如JVET-D1030中所論述)、立體平畫投影、圓柱形投影或其他合適的投影技術。在一些實例中,球面上對應於觀看區的區域可包括藉由四個大圓之四個片段圍封的區域(亦即,球面與穿過球面之中心點之平面的交叉點)。360度視訊資料在本質上為球形,且可重新映射至其他幾何形狀或格式。此等其他幾何形狀可用以儲存、編碼、傳輸、解碼、顯現及/或觀看該360度視訊。在各種實施中,魚眼影像302A、302B可映射至其他幾何形狀,諸如映射至藉由立方體、圓柱形、角錐形、截短正方棱錐(TSP)、或任何其他合適的幾何形狀形成的面,以供寫碼、傳輸及/或儲存。在一些狀況下,幾何形狀可使用圖框包裝結構封裝於2D視訊圖像中。幾何形狀接著可映射至球形空間,且由360度視訊顯示器件用以顯示視訊。一旦360度視訊圖像300已映射至球面表示310,便可藉由顯現觀看區360來顯示球面表示310中對應於觀看者之FOV的部分(例如,觀看區360)。觀看者320可使用360度視訊顯示器件自球面表示內觀看球面表示310之部分。在許多狀況下,觀看者320經定位使得來自觀看者之視角「地面」係球面表示之最下方點。在一些狀況下,球面表示310之赤道定位於觀看者之眼位準處。在各種實施中,球面表示310可經擴展或經收縮以滿足觀看者320之高度及/或位置(例如,在觀看者320坐著、站立或在某其他位置中情況下)。待用於360度視訊資料之映射的一個實例幾何形狀可為使用等矩形投影(ERP)之一等矩形幾何形狀。ERP可包括藉由(例如)將球面上的點之緯度及經度映射至二維平面上的x-y座標,將球面(例如,球面表示)上的點映射至二維平面。熟知等矩形投影為麥卡托投影,其中地球之地理係以正交緯度及經度線呈現。圖4說明基於兩個魚眼影像402A、402B之等矩形視訊圖像400的實例。在此實例等矩形視訊圖像400中,來自兩個魚眼影像402A、402B的可用像素(例如,圓形區域中之像素)已被映射至等矩形幾何形狀。在此實例中,每一魚眼影像402A、402B包括180度或更大視場,以使得兩個魚眼影像402A、402B共同涵蓋360度視場(可能具有某一重疊)。使用等矩形投影映射來自魚眼影像402A、402B之像素具有以下影響:打開在魚眼影像402A、402B中所擷取之場景,並向著視訊圖像400之邊緣拉伸像素。所得等矩形影像可在視訊圖像400之頂部及底部呈拉伸狀,使得視訊圖像400具有不均勻失真。藉由兩個魚眼影像之等矩形投影形成的實例視訊圖像500展示於圖5中。另外,等矩形投影亦可導致球面表示之不均勻取樣。作為投影之部分,可將球面表示上的樣本點映射至二維平面上的等間隔的點。在使用等矩形投影的情況下,樣本點之間的間隔可相對於該等樣本點在球面表示上的位置而變化,其導致不均勻取樣。權重映射502說明等矩形投影所引入的不均勻取樣之實例。在權重映射502中,黑暗層級反映取樣密度,其中顏色愈暗表示球面表示之取樣愈密集(例如,樣本間隔愈接近)。在權重映射502中,被映射至二維平面之邊緣的更接近球面表示之極(例如,區域504及506)的點比球面表示之赤道(區域510)經更密集取樣。另一實例幾何形狀可為使用一立方體圖投影之一立方體。立方體映射投影將球面之表面上的點投影至與球面表面相切之平面上的點。亦即,像素被適配至立方體之六個平面表面上,其中立方體之高度、寬度及長度可使得該立方體適配在球面內。圖6說明包括360度視訊圖框之立方體映射投影的視訊圖框600。圖5之實例為3×2配置;亦即,三個立方體面交叉,兩個立方體面高立。3×2配置產生可高效地編碼的寬高比。舉例而言,相比使用諸如1×2之配置的情況,需要儲存較少根據像素線之資料。在圖6之實例視訊圖框600中,可視為前向前表面622的立方體面被置放於視訊圖框600之上半部分的中間中。位於前表面右側及左側的立方體面(例如,右側面624及左側面626)被分別置放於視訊圖框600之上半部分的右側及左側上。可視為背面628的立方體面旋轉90度,且被置放於視訊圖框600之下半部分的中間。可視為上面或頂面630之立方體面被置放於背面628的右側,且亦經旋轉使得頂面630之邊緣匹配背面628之邊緣。可視為下面或底面632之立方體面被置放於背面628的左側,經旋轉以匹配背面628之邊緣。在圖6之實例中,可將包括在前表面622中的像素選擇為直接置放於觀看者前方的視圖。在其他實例中,可將視訊資料之另一部分選擇為正視圖。另外,在圖6之實例視訊圖框600中說明的立方體面之配置為一個實例配置。其他配置亦係可能的。藉由將三維球面表示映射至亦跨越三維空間之多個投影平面上,立方體映射投影可相比於等矩形投影向經投影影像引入較少失真。然而,立方體映射投影亦可導致球面表示之不均勻取樣。作為投影之部分,可將球面表示上的樣本點映射至立方體面上的等間隔的點。在使用立方體映射投影的情況下,樣本點之間的間隔亦可相對於球面表示上的樣本點之位置而變化,其導致不均勻取樣。權重映射640說明取樣分佈642、644、646、648、650及652,其分別對應於立方體面622、624、626、628、630及632。在此等取樣分佈中之每一者中,黑暗層級亦反映取樣密度,其中顏色愈暗表示球面表示之取樣愈密集(例如,樣本間隔愈接近)。如權重映射640中所說明,映射至立方體面之邊緣的樣本點相比映射至立方體面之中間的樣本間隔地愈接近(顏色愈暗)。在立方體映射投影及等矩形投影之狀況兩者中,不均勻取樣分佈可導致經投影360度視訊資料之效率低下的編碼。舉例而言,如上文所解釋,在使用立方體映射投影及等矩形投影方案兩者的情況下,樣本點之間的間隔可相對於該等樣本點在球面表示上的位置而變化。因此,經投影視訊圖框中之均勻間隔開的點可表示球面之不等區域,一些區域較小,且一些區域較大。不均勻取樣分佈可導致(經投影視訊圖框之)大量資料位元用以表示球面之小區域(歸因於彼等小區域內的較大數目個樣本點),且相對較小數目個資料位元用以表示球面之大區域(歸因於彼等大區域內的較小數目個樣本點)。該經投影360度視訊資料中之該球面的不同區域之不等表示可降級編碼之效率,從而過多資料位元用以表示該球面之某些區域,而一些區域用不足數目個資料位元表示。為改良寫碼效率,本文中描述用於基於用於寫碼360度視訊之一或多個適應性參數執行立方體映射投影的一或多個系統及方法。該等一或多個適應性參數可改變一立方體面上的等間隔點之位置與一球面上的取樣點之位置之間的一映射關係,使得該球面上的該等取樣點亦可變得間隔更加相等。此可改良360度視訊資料之球面表示之取樣的均勻性,且可使用更加類似或相同數目個資料位元來表示球面之不同區域。因此,可改良該編碼效率。此外,亦可保持經投影360度視訊資料圖框之寬高比。圖7A、圖7B及圖7C說明使用立方體映射程序將球面上的像素映射至立方體之六個平面表面的程序之實例。圖7A說明球面700之三維座標系統(沿X軸、Y軸及Z軸)的實例,其中A3為赤道。自球面之中央開始,X軸指向球面之前部,Y軸指向球面之頂部,且Z軸指向球面之右側。圖7A中之的圖展示基於右側座標系統的內部(X、Y、Z)座標系統。球面可具有單元半徑,且可用經度(ϕ)及緯度(θ)進行取樣。在航空中,處於[-π, π]範圍中的經度ϕ被稱為偏航,且處於[-π/2, π/2]範圍中之緯度被稱為俯仰。經度ϕ由在逆時針方向上自X軸開始的角度定義,如圖7A中所示。緯度θ由自赤道朝向Y軸的角度定義,如圖7A中所示。可使用以下方程式(1)、(2)及(3)用(ϕ, θ)評估單元球面上的(X, Y, Z)座標:X = cos(θ) cos(ϕ) (方程式1)Y = sin(θ) (方程式2)Z = -cos(θ) sin(ϕ) (方程式3)相反地,可使用以下方程式(4)及(5)用(X, Y, Z)評估經度及緯度(ϕ, θ):ϕ = tan- 1 (-Z/X) (方程式4)θ = sin- 1 (Y/(X2 +Y2 +Z2 )1/2 ) (方程式5)圖7B說明立方體平面表面(在本文中亦被稱作立方體面或立方體平面)PX、NX、PY、NY、PZ及NZ上的像素至球面700的映射。此處,「P」可表示「正」,而「N」可表示「負」。每一平面表面可與範圍介於0至5之間的面索引相關聯。下方表1說明面索引值與六個立方體映射面中之每一者之間的實例映射。 1. 立方體映射投影 (CMP) 之面索引 每一立方體平面表面可與由u軸及v軸定義之二維座標系統相關聯。立方體表面上的點可與二維正規化座標(u, v)相關聯。對於2D至3D座標轉換,在給定立方體之給定平面表面(表示為面f)上的像素位置(m, n)(或位置)的情況下,可首先計算二維正規化座標(u, v)。可執行2D至3D轉換以判定來自球面之三維空間的樣本,以用於(或映射至)立方體平面表面上的像素。舉例而言,在假定立方體表面具有維度A×A的情況下,平面表面上的像素座標為(m, n)之像素可根據以下方程式與二維正規化座標(u, v)相關聯:u = (m + 0.5) × 2 / A - 1, 0 ≤ m <A (方程式6)v = (n + 0.5) * 2 / A - 1, 0 ≤ n < A (方程式7)此處,u及v可各自具有範圍[-1, 1],或其他合適正規化值範圍。舉例而言,可基於作為單元球面之球面使用範圍[-1, 1]。在使用立方體映射程序的情況下,可將面索引f之立方體面上的點(具有二維正規化座標(u, v))映射至X、Y及Z軸所橫跨的三維空間。舉例而言,可基於下表2,基於二維正規化座標(u, v)及立方體面索引f而判定三維空間中之點的三維座標(X, Y, Z): 2. 在給定 (u, v) 及面索引 f 情況下的 (X, Y, Z) 導出 參看表2,二維正規化座標(u, v)至三維座標(X, Y, Z)之轉換可針對不同立方體面而不同。舉例而言,對於具有面索引1之立方體面上的座標為(-0.5, 0.5)之點(u, v),可將該點映射至三維空間中的三維座標為(-1, 0.5, 0.5)之點。立方體面上的點至三維空間中之點的映射(2D至3D座標轉換)可用以將360度視訊資料之球面表示編碼成立方體映射表示以供輸送。在反立方體映射程序(被稱作3D至2D座標轉換)中,可將藉由X、Y及Z軸橫跨的三維空間中的點映射至面索引f之立方體面上的具有二維正規化座標(u, v)及/或二維像素座標(m, n)的點。可基於圖7B中所示的球面之三維空間之三維座標(X, Y, Z)而判定二維正規化座標(u, v)。舉例而言,對於3D至2D座標轉換,在針對需要判定之樣本值給定三維空間中之座標(X, Y, Z)的情況下,可基於下表3計算(u, v)及面索引f (將自該面索引映射一或多個像素值,以包括在(X, Y, Z)座標位置處)。 3. 在給定 (X, Y, Z) 情況下的 (u, v) 及面索引 f 之導出 參看表3,為將球面上具有三維(X, Y, Z)座標之點映射至六個立方體面(例如,圖7B中之PX、NX、PY、NY、PZ及NZ)中之一者上的點,可按照表3第一行中所列出之條件測試三維(X, Y, Z)座標,以判定該點應自哪個立方體面映射。接著可基於所判定之立方體面而判定u及v座標。作為一說明性實例,可基於X (0.4)大於或等於Y (0.4)及大於或等於Z (0.2)且X大於零,將球面上具有預定三維座標(X=0.4, Y=0.4及Z=0.2)的點映射至面索引為0 (PX)之立方體面。接著可判定立方體面上的點之u及v正規化座標。可將與u及v座標相關聯之像素值指派給球面之(X, Y, Z)座標位置。可基於如下第一列中之表達式判定立方體面PX上的映射點之u及v正規化座標。(方程式8)(方程式9)如下文將論述,可執行球面上的點至立方體面上的點之映射(3D至2D座標轉換)用於解碼及顯現。圖7C提供球面上的點至立方體面NX (具有面索引1)之映射的視覺表示。如圖7C中所示,立方體面NX上的點可映射至球面700上的樣本點(且反之亦然)。球面700上的每一樣本點及立方體面NX上的映射點位於來源於球面700之中心的一條線上。每一線相對於赤道AE形成緯度角度(θ)。藉由以下方程式給出映射點之v座標(基於表2及方程式1及2之組合而導出):(方程式10)在假定針對圖7C中所示之球面700上的樣本點,縱向角度(ϕ)為0的情況下,cos(ϕ)可等於1,且映射點之v座標可藉由正切(tan)函數與緯度角度(θ)相關。在另一方面,沿X軸及Y軸的樣本點之座標藉由正切函數與緯度角度(θ)相關。實情為,樣本點之X座標藉由cos(θ)給定,且樣本點之Y座標藉由sin(θ)給定。在映射點與樣本點相對於緯度角度(θ)的關係之間的差在映射點(立方體面NX上)之間及樣本點(球面700上)之間產生不同間隔。舉例而言,如圖7C中所示,立方體面NX上的映射點等間隔地隔開距離d。然而,對應樣本點並非等間隔(且因此具有不均勻分佈)。舉例而言,赤道AE附近的兩個樣本點間隔開距離p0,而位於赤道AE及極A0之間的中間的兩個樣本點間隔開距離p1,其比p0短。取樣點之間的不均勻間隔可導致向著立方體面NX之頂部邊緣(其可與極A0對準)的更密集取樣,及向著立方體面NX之中間(其可與赤道AE對準)的不太密集取樣。為改良取樣之均勻性,可引入適應參數(在以下方程式中表示為參數「a」)以執行適應性擾動立方體映射程序。舉例而言,當執行2D至3D映射(例如,使用來自上文之方程式(6)及(7))時,可在映射至最終(X, Y, Z)座標(使用上文表2)之前使用適應參數來擾動(u, v)值,以便在球面上達成更均勻的取樣。舉例而言,為將立方體面(具有面索引f)上的點(具有二維像素座標(m, n))映射或投影至球面上的點,可基於下文方程式用二維像素座標(m, n)計算二維初始正規化座標(u', v')。u'= (m + 0.5) × 2 / A - 1, 0 ≤ m <A (方程式11)v'= (n + 0.5) * 2 / A - 1, 0 ≤ n < A (方程式12)在一個實例中,可基於以下方程式將二維初始正規化座標(u', v')修改(或擾動)而變為二維正規化座標(u, v):(方程式13)(方程式14)此處,「sgn」指正負號函數,其可基於以下方程式:(方程式15)在方程式13及14兩者中,適應參數a 可設定成任何合適的值。在一個說明性實例中,適應參數a 可設定或預定義為等於0.36。應注意,提供值0.36作為非限制性實例,且可基於各個因數調適適應參數之值,包括(例如)取樣均勻性之目標程度、取樣密度(例如,待映射至立方體面之取樣點的數目)、立方體面相對於球面表示之維度,或其他合適準則。不同適應參數可用於(例如)不同立方體面、不同視訊圖框或不同視訊序列。在另一實例中,可基於以下方程式將二維初始正規化座標(u', v')修改為二維正規化座標(u, v)。(方程式16)(方程式17)方程式16及17兩者包括藉由適應參數a 按比例縮放的初始正規化座標(u'或v')之正切函數(tan)。在方程式16及17中,適應參數a 之值可設定成任何值,包括(例如)值一。在適應參數a 之值等於一的情況下,方程式16及17可變為:(方程式18)(方程式19)在一些實例中,亦可以經預先組態之查找表的形式表示方程式13至19,其可使用硬體處理器中之多工器電路集合來實施。多工器電路可與儲存用於座標u及v(基於適應參數所預定)之候選者值集合的暫存器集合耦接,且可基於輸入初始正規化座標值(u'或v')用候選者值設定輸出值。在一些實例中,方程式13至19亦可表示為多項式(例如,正切函數、平方根函數等之泰勒級數擴展),其包含基於適應參數而判定的係數集合。可將係數集合以及初始正規化座標u'及v'提供至算術電路,以執行多項式計算而計算正規化座標u及v。在一些實例中,方程式13至19亦可以分段線性模型形式表達,且適應參數可包括在定義分段線性模型之參數集合中(例如,樞軸點之數目、樞軸點之函數值或其他合適參數)。隨後使用表2將所得正規化座標(u, v)值映射至球面上的(X, Y, Z)座標。舉例而言,在判定具有特定面索引f之立方體面上的位置之正規化座標(u, v)之後,可基於表2判定球面表示上的對應樣本點(X, Y, Z)。接著可將來自球面上之(X, Y, Z)位置的樣本指派給立方體之面上的正規化座標(u, v)位置。2D至3D立方體映射投影程序可用以產生視訊位元串流,以輸送360度視訊資料之立方體映射表示。舉例而言,對於360度視訊資料之球面表示的每一圖框,編碼器可將圖框投影至六個立方體面上。對於每一立方體面上的每一像素,編碼器可基於方程式11-19判定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u, v)。編碼器可指表2,且可基於面索引及二維正規化座標(u, v)判定球面上的樣本點的三維座標(X, Y, Z)。編碼器接著可自樣本點獲得像素(或藉由執行最接近彼樣本點之像素的內插來產生像素),且將該像素指派給立方體面上的像素位置之(u, v)正規化座標。編碼器可產生視訊位元串流資料以包括具有立方體面之視訊圖框。視訊圖框可包括針對立方體面之像素位置而判定的像素值。視訊位元串流可包括將每一像素與立方體面及二維正規化座標(u, v)(或二維像素座標(m,n))相關聯的資訊。在一些實例中,編碼器可自含有360度視訊資料之視訊位元串流或自其他源提取適應參數。舉例而言,可在序列層級、圖框層級等自補充增強資訊(SEI)訊息提取適應參數,且編碼器可自視訊位元串流獲得SEI訊息或作為獨立資料。作為另一實例,可在序列層級、圖像層級、在影像塊標頭中、片段標頭中,或含有360度視訊資料之視訊位元串流中之其他合適層級及/或粒度中,在各種參數集合中定義適應參數。此外,作為產生包括立方體映射表示之視訊位元串流的編碼程序之部分,編碼器亦可將適應參數包括在視訊位元串流中,或作為待用位元串流傳輸之單獨資料,以將適應參數發信至解碼器。編碼器可(例如)在序列層級、圖框層級或在立方體面層級產生另一SEI訊息,且將適應參數包括在SEI訊息中。SEI訊息可為視訊位元串流之部分或可為獨立資料。亦可在序列層級、圖像層級、在影像塊標頭中、片段標頭中或在包括立方體映射表示之視訊位元串流的其他合適層級及/或粒度中,在各個參數集合中定義適應參數。在解碼器側,可執行反適應性擾動立方體映射程序(3D至2D座標映射)以解碼立方體映射表示,以供重建構360度視訊資料之球面表示。在一些狀況下,對於3D至2D映射,為判定映射至球面上的目標點的三維座標(X, Y, Z)的立方體面之特定像素的二維正規化座標,解碼器可首先獲得立方體面上之像素的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u', v')(例如,使用表3公式),且可隨後基於適應參數修改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u', v')以變為二維正規化座標(u, v)。舉例而言,對於3D至2D映射,根據表3中之公式,將球面上的(X, Y, Z)值映射至立方體面的二維正規化座標(u, v)值。自來自表3之(u, v)值開始,且分別將其指派為u'、v'(亦即,u→u', v→v')可接著使用下文方程式(20)及(21)或(22)及(23)修改(或擾動)u'、v'值,從而產生最終(u, v)值。在一個實例中,可基於以下方程式判定二維正規化座標(u, v):(方程式20)(方程式21)此處,「sgn」指方程式15之正負號函數。方程式20及21兩者包括基於適應參數a 的正規化座標(u或v)之二次函數。在方程式20及21中,適應參數a 之值可設定成(例如)0.36,或用於立方體映射表示之產生的適應值。在另一方面,將適應參數設定成零會使經調適正規化座標(u', v')等於正規化座標(u, v)。在另一實例中,亦可基於以下方程式判定二維正規化座標(u, v):(方程式22)(方程式23)方程式22及23兩者包括藉由適應參數a 按比例縮放的正規化初始座標(u'或v')之反正切函數(atan或tan-1 )。在方程式22及23中,適應參數a 之值可設定成(例如)一,或用於立方體映射表示之產生的適應值。在適應參數a 之值等於1的情況下,方程式22及23可變為:(方程式24)(方程式25)在一些實例中,可以經預先組態之查找表的形式表示方程式20-25 (以及上文所描述之其他方程式),其可使用硬體處理器中之多工器電路集合來實施。多工器電路可與儲存用於座標u及v(基於適應參數所預定)之候選者值集合的暫存器集合耦接,且可基於輸入初始正規化座標值(u'或v')用候選者值設定輸出值。在一些實例中,方程式20至25亦可表示為多項式(例如,正切函數、平方根函數等之泰勒級數擴展),其包含基於適應參數而判定的係數集合。可將係數集合以及初始正規化座標u'及v'提供至算術電路,以執行多項式計算而計算正規化座標u及v。在一些實例中,方程式20至25亦可以分段線性模型形式表達,且適應參數可包括在定義分段線性模型之參數集合中(例如,樞軸點之數目、樞軸點之函數值或其他合適參數)。如上文所論述,反適應性擾動立方體映射程序(3D至2D座標映射)可用以解碼包括表示360度視訊資料之立方體映射表示的視訊位元串流,且重建構360度視訊資料之球面表示。舉例而言,為獲得球面上具有三維座標(X, Y, Z)之像素位置的像素值,解碼器可基於表3判定立方體面上的映射點之立方體面(與特定面索引f相關聯)及二維初始正規化座標(u', v')。解碼器亦可基於方程式20-25中之任一者用二維初始正規化座標(u', v')計算二維正規化座標u及v。解碼器可在二維正規化座標(u, v)之位置處自經判定立方體面提取像素(或執行最接近彼位置的像素之內插),且將該像素提供至顯現器以供在三維座標(X, Y, Z)顯示。在一些實例中,可執行額外投影(例如,直線投影)以將像素投影至如圖3B中所描述之二維顯示器上。作為解碼程序之部分,適應參數亦可自視訊位元串流獲得或作為待用位元串流傳輸之單獨資料。適應參數可在序列層級、圖框層級或立方體面層級包括在補充增強資訊(SEI)訊息中。SEI訊息可為視訊位元串流之部分或可為獨立資料。亦可在序列層級、圖像層級、在影像塊標頭中、片段標頭中或在視訊位元串流的其他合適層級及/或粒度中,在各個參數集合中定義適應參數。圖8說明在球面700上之取樣點至立方體面的映射中引入適應參數之效應的實例。如圖8中所示,作為引入適應參數之結果,球面700上之每一樣本點及其在立方體面(例如,立方體面NX)上之對應映射點不在同一條線上。舉例而言,取樣點802在自球面700之中心805的線804上,而對應映射點806 (經由實線連接至取樣點802)在球面700之中心805的線808上。在使用此等配置的情況下,映射點及取樣點兩者可等間隔。舉例而言,映射點在立方體面NX上間隔開相等距離d,而取樣點在球面700上間隔開相等距離p。在使用此等配置的情況下,可改良取樣之均勻性以及編碼效率。圖9A及圖9B說明使用適應性立方體映射投影的取樣分佈之實例。圖9A說明權重映射900。權重映射900可對應於取樣分佈,其藉由通過應用方程式11-13而對視訊圖框600執行適應性立方體映射投影來獲得。權重映射900說明取樣分佈902、904、906、908、910及912,其分別對應於立方體面622、624、626、628、630及632。此外,圖9B說明權重映射950。權重映射950可對應於藉由通過應用方程式14-17而對視訊圖框600執行適應性立方體映射投影來獲得的取樣分佈。權重映射950說明取樣分佈952、954、956、958、960及962,其分別對應於立方體面622、624、626、628、630及632。相比於圖6之權重映射640,可看出,在權重映射900及950中,立方體面之邊緣及中心之間的取樣密度之差異程度已減少,其指示取樣密度之均勻性的改良。更均勻的取樣密度可導致寫碼效率增大。圖10為說明用於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來處理360度視訊資料的程序1000之實例的流程圖。程序1000可為2D至3D立方體映射投影之部分,以(例如)將360度視訊資料之球面表示編碼為立方體映射表示。在1002,程序1000包括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的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可(例如)自全向攝影機、反射折射攝影機(使用透鏡及彎曲鏡之攝影機)、裝備有魚眼透鏡之攝影機,及/或其他合適攝影機擷取視訊資料。球面表示可表示360度場景或環境。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可包括複數個像素,其中每一像素與沿X軸、Y軸及Z軸所定義之三維座標相關聯。在1004,程序1000包括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該平面表面為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舉例而言,幾何形狀可為立方體,且平面表面可為六個立方體面中之一者(例如,圖7B的立方體面PX、NX、PY、NY、PZ及NZ中之一者)。可基於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待映射至立方體面上之像素位置的球面表示之樣本點。在1006,程序1000包括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在一些實例中,可基於(例如)方程式11及12自二維像素座標(m, n)判定二維初始正規化座標(u', v'),且接著基於(例如)方程式13-15及/或方程式16-19自二維初始正規化座標(u', v')判定二維正規化座標(u, v),其中該等兩組方程式包括適應參數。適應參數可經組態以改良球面表示之取樣的均勻性。在一些實例中,在方程式13-15用以判定二維正規化座標(u, v)的情況下,適應參數可設定成0.36。在一些實例中,在方程式16及17用以判定二維正規化座標(u, v)的情況下,適應參數可設定成1。可在序列層級、圖框層級或其他合適粒度自(例如)SEI訊息判定適應參數。SEI訊息可為視訊位元串流之部分或可為獨立資料。亦可在序列層級、圖像層級、在影像塊標頭中、片段標頭中或在視訊位元串流的其他合適層級及/或粒度中,在各個參數集合中定義適應參數。在1008,程序1000包括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X, Y, Z)。可基於(例如)如上文所描述之表2判定三維座標。二維正規化座標(u, v)至三維座標(X, Y, Z)之轉換可針對不同立方體面而不同。在1010,程序1000包括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該像素值係基於與該樣本點相關聯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或多個像素而判定。舉例而言,在樣本點對應於球面表示中之像素位置的情況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的像素值可藉由在球面表示之樣本點處複製像素值來判定。在樣本點並不對應於球面表示中之像素位置的情況下,可基於(例如)在最接近樣本點之像素位置處內插一或多個像素值而判定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的像素值。在1012,程序1000包括產生包括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其中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視訊位元串流可針對每一視訊圖框包括一立方體映射表示。立方體映射表示可包括一像素值集合及將該像素值集合與立方體面及立方體面上之像素座標(及/或正規化座標)相關聯的資訊。在一些實例中,作為產生包括立方體映射表示之視訊位元串流的編碼程序之部分,適應參數可包括在視訊位元串流中,或作為待用位元串流傳輸之單獨資料,以將適應參數發信至解碼器。舉例而言,SEI訊息可(例如)在序列層級、圖框層級或在立方體面層級產生,且將適應參數包括在SEI訊息中。SEI訊息可為視訊位元串流之部分或可為獨立資料。亦可在序列層級、圖像層級、在影像塊標頭中、片段標頭中或在包括立方體映射表示之視訊位元串流的其他合適層級及/或粒度中,在各個參數集合中定義適應參數。圖11為說明用於使用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來處理360度視訊資料的程序1100之實例的流程圖。程序1100可為3D至2D座標映射之部分,(例如)以解碼立方體映射表示以供重建構360度視訊資料之球面表示。在1102,程序1100可包括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複數個視訊圖框的一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一幾何形狀之複數個平面表面,其中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每一平面表面包括複數個像素。舉例而言,幾何形狀可為立方體,且平面表面可為六個立方體面中之一者(例如,圖7B的立方體面PX、NX、PY、NY、PZ及NZ中之一者)。視訊位元串流可包括基於(例如)程序1000產生之立方體映射表示。在1104,程序1100包括該判定球面表示之一目標點的三維座標。目標點之判定可為在360度視訊顯示器件上播放360度視訊。為播放視訊,可顯現觀看區以供顯示至使用者,且可基於該觀看區判定目標點。應自立方體映射表示拉出像素並將其投影至目標點以供顯現。在1106,程序1100包括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該平面表面係基於該目標點的該等三維座標而判定。平面表面之判定(例如,圖7B之立方體面PX、NX、PY、NY、PZ及NZ的判定)可基於(例如)如上文所描述之表3。可按照表3第一行中所列出之條件測試三維(X, Y, Z)座標,以判定該目標點應自哪個立方體面映射。在1108,程序1100包括基於該目標點的該等三維座標及一適應參數來判定該目標點應映射至的該平面表面上之一映射位置的二維座標。在一些實例中,基於表3,可判定目標點經映射至的立方體面,且可判定二維初始正規化座標(u', v')可基於(例如)方程式20及21或方程式22-25自二維初始正規化座標(u', v')判定二維正規化座標(u, v)。在使用方程式20及21的情況下,適應參數可設定成0.36或用以產生立方體映射表示之適應參數的值。在使用方程式22-25的情況下,適應參數可設定成1(或用以產生立方體映射表示之值)。在1110,程序1100包括基於該複數個像素中的與該平面表面上之該映射位置相關聯之一或多個像素來產生一像素值。舉例而言,在映射位置對應於像素位置的情況下,可在映射位置基於像素產生像素值。在映射位置並不對應於映射位置的情況下,可基於最接近該映射位置的一或多個像素產生像素值。在1112,程序1100包括將該像素值指派給該球面表示之該目標點。舉例而言,可將像素值及三維座標(X, Y, Z)提供至觀看區以供顯現。在一些實例中,程序1000可由諸如編碼器件104之計算器件或裝置執行,而程序1100可由解碼器件112執行。程序1000及1100亦可由任何其他計算器件執行。在一些狀況下,計算器件或裝置可包括處理器、微處理器、微電腦或經組態以進行程序1000及1100之步驟的器件之其他組件。在一些實例中,計算器件或裝置可包括經組態以擷取包括視訊圖像之視訊資料(例如,視訊序列)的攝影機。舉例而言,計算器件可包括攝影機器件,其可或可不包括視訊編解碼器。攝影機可經組態以擷取360度視訊,諸如球形視訊圖像。在一些實例中,計算器件可包括具有可擷取360度視訊之攝影機的行動器件(例如,諸如數位攝影機、IP攝影機或其類似者之攝影機器件,包括攝影機之行動電話或平板電腦,或其他類型之器件)。在一些狀況下,計算器件可包括用於顯示影像之顯示器。在一些實例中,擷取視訊資料之攝影機或其他擷取器件與計算器件分離,在此狀況下,計算器件接收所擷取視訊資料。計算器件可進一步包括經組態以傳達視訊資料之網路介面。網路介面可經組態以傳達基於網際網路協定(IP)之資料或其他網路資料。程序1000及1100經說明為邏輯流程圖,該等程序之操作表示可以硬體、電腦指令或其組合實施之一連串操作。在電腦指令之上下文中,操作表示儲存於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執行所敍述之操作的電腦可執行指令。通常,電腦可執行指令包括執行特定功能或實施特定資料類型之常式、程式、物件、組件、邏輯、資料結構及其類似者。描述操作之次序並不意欲被理解為限制,且任何數目個經描述操作可按任何次序及/或與實施程序並行地組合。另外,程序1000及1100可在經組態有可執行指令之一或多個電腦系統之控制下執行且可被實施為藉由硬體或其組合共同執行於一或多個處理器上之碼(例如,可執行指令、一或多個電腦程式或一或多個應用程式)。如上所指出,程式碼可儲存於電腦可讀或機器可讀儲存媒體上,例如,呈包括可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之指令的電腦程式形式。電腦可讀或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可為非暫時性的。藉由攝影機(例如,魚眼攝影機或其他合適攝影機或多個攝影機)擷取之視訊資料可經寫碼以減少傳輸及儲存所需之資料的量。在一些實例中,系統包括提供稍後由目的地器件解碼之經編碼視訊資料的源器件。詳言之,源器件經由電腦可讀媒體將視訊資料提供至目的地器件。源器件及目的地器件可包括廣泛範圍之器件中之任一者,包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亦即,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機上盒、諸如所謂的「智慧型」電話之電話手持機、所謂的「智慧型」平板電腦、電視、攝影機、顯示器件、數位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控制台、視訊串流器件或類似物。在一些狀況下,源器件及目的地器件可經裝備以用於無線通信。目的地器件可經由電腦可讀媒體接收待解碼之經編碼視訊資料。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能夠將經編碼視訊資料自源器件移動至目的地器件的任何類型媒體或器件。在一個實例中,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使得源器件能夠即時地將經編碼視訊資料直接傳輸至目的地器件的通信媒體。可根據通信標準(諸如,無線通信協定)調變經編碼視訊資料,且將經編碼視訊資料傳輸至目的地器件。通信媒體可包括任何無線或有線通信媒體,諸如射頻(RF)頻譜或一或多個實體傳輸線。通信媒體可形成基於封包之網路(諸如,區域網路、廣域網路或諸如網際網路之全域網路)之部分。通信媒體可包括路由器、交換器、基地台或可用於促進自源器件至目的地器件之通信的任何其他設備。在一些實例中,經編碼資料可自輸出介面輸出至儲存器件。類似地,可藉由輸入介面自儲存器件存取經編碼資料。儲存器件可包括多種分散式或本端存取之資料儲存媒體中之任一者,諸如硬碟機、藍光光碟、DVD、CD-ROM、快閃記憶體、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用於儲存經編碼視訊資料之任何其他合適的數位儲存媒體。在另一實例中,儲存器件可對應於檔案伺服器或可儲存由源器件產生之經編碼視訊的另一中間儲存器件。目的地器件可經由串流傳輸或下載自儲存器件存取所儲存之視訊資料。檔案伺服器可為能夠儲存經編碼視訊資料且將彼經編碼視訊資料傳輸至目的地器件的任何類型之伺服器。實例檔案伺服器包括網頁伺服器(例如,用於網站)、FTP伺服器、網路附加儲存(NAS)器件或本端磁碟機。目的地器件可經由任何標準資料連接(包括網際網路連接)來存取經編碼視訊資料。此可包括適用於存取儲存於檔案伺服器上之經編碼視訊資料的無線通道(例如,Wi-Fi連接)、有線連接(例如,DSL、電纜數據機等)或兩者之組合。自儲存器件的經編碼視訊資料之傳輸可為串流傳輸、下載傳輸或其組合。本發明之技術不必限於無線應用或設定。該等技術可應用於支援多種多媒體應用中之任一者的視訊寫碼,諸如,空中電視廣播、有線電視傳輸、衛星電視傳輸、網際網路串流視訊傳輸(諸如,經由HTTP動態自適應串流(DASH))、經編碼至資料儲存媒體上之數位視訊、儲存於資料儲存媒體上的數位視訊之解碼或其他應用。在一些實例中,系統可經組態以支援單向或雙向視訊傳輸以支援諸如視訊串流、視訊播放、視訊廣播及/或視訊電話之應用。在一個實例中,源器件包括視訊源、視訊編碼器及輸出介面。目的地器件可包括輸入介面、視訊解碼器及顯示器件。源器件之視訊編碼器可經組態以應用本文中所揭示之技術。在其他實例中,源器件及目的地器件可包括其他組件或配置。舉例而言,源器件可自外部視訊源(諸如,外部攝影機)接收視訊資料。同樣,目的地器件可與外部顯示器件介接,而非包括整合式顯示器件。以上實例系統僅為一個實例。用於平行地處理視訊資料之技術可由任何數位視訊編碼及/或解碼器件來執行。儘管本發明之技術一般由視訊編碼器件執行,但該等技術亦可由視訊編碼器/解碼器(通常被稱作「編解碼器」)執行。此外,本發明之技術亦可由視訊預處理器執行。源器件及目的地器件僅為此等寫碼器件之實例,其中源器件產生經寫碼視訊資料以供傳輸至目的地器件。在一些實例中,源器件及目的地器件可以大體上對稱之方式操作,使得該等器件中之每一者包括視訊編碼及解碼組件。因此,實例系統可支援視訊器件之間的單向或雙向視訊傳輸,例如用於視訊串流、視訊播放、視訊廣播或視訊電話。視訊源可包括視訊擷取器件,諸如視訊攝影機、含有先前擷取之視訊的視訊存檔及/或用以自視訊內容提供者接收視訊之視訊饋入介面。作為另一實例,視訊源可產生基於電腦圖形之資料,作為源視訊、或實況視訊、存檔視訊及電腦產生之視訊的組合。在一些狀況下,若視訊源為視訊攝影機,則源器件及目的地器件可形成能夠使用無線應用通信之所謂的攝影機電話或視訊電話。然而,如上文所提及,本發明所描述之技術一般可適用於視訊寫碼,且可適用於無線及/或有線應用。在每一狀況下,可由視訊編碼器編碼所擷取、經預擷取或電腦產生之視訊。經編碼視訊資訊接著可由輸出介面輸出至電腦可讀媒體上。如所提到,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暫時性媒體,諸如無線廣播或有線網路傳輸;或儲存媒體(亦即,非暫時性儲存媒體),諸如硬碟、隨身碟、緊密光碟、數位視訊光碟、藍光光碟或其他電腦可讀媒體。在一些實例中,網路伺服器(圖中未示)可自源器件接收經編碼視訊資料,並(例如)經由網路傳輸將經編碼視訊資料提供至目的地器件。類似地,媒體生產設施(諸如,光碟衝壓設施)之計算器件可自源器件接收經編碼視訊資料且生產含有經編碼視訊資料之光碟。因此,在各種實例中,電腦可讀媒體可理解為包括各種形式之一或多個電腦可讀媒體。目的地器件之輸入介面自電腦可讀媒體接收資訊。電腦可讀媒體之資訊可包括由視訊編碼器定義之語法資訊(其亦由視訊解碼器使用),該語法資訊包括描述區塊及其他經寫碼單元(例如,圖像群組(GOP))之特性及/或處理的語法元素。顯示器件將經解碼視訊資料顯示至使用者,且可為多種顯示器件中之任一者,諸如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電漿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或另一類型之顯示器件。已描述本申請案之各種實施例。編碼器件104及解碼器件112之特定細節分別展示於圖12及圖13中。圖12為說明可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中之一或多者的實例編碼器件104之方塊圖。編碼器件104可(例如)產生本文中所描述之語法結構(例如,VPS、SPS、PPS或其他語法元素之語法結構)。編碼器件104可執行視訊片段內之視訊區塊的框內預測及框間預測寫碼。如先前所描述,框內寫碼至少部分地依賴於空間預測以減少或移除給定視訊圖像內之空間冗餘。框間寫碼至少部分地依賴於時間預測以減少或移除視訊序列之鄰近或周圍圖像內的時間冗餘。框內模式(I模式)可指若干基於空間之壓縮模式中之任一者。框間模式(諸如,單向預測(P模式)或雙向預測(B模式))可指若干基於時間之壓縮模式中的任一者。編碼器件104包括分割單元35、預測處理單元41、濾波器單元63、圖像記憶體64、求和器50、變換處理單元52、量化單元54及熵編碼單元56。預測處理單元41包括運動估計單元42、運動補償單元44及框內預測處理單元46。對於視訊區塊重建構,編碼器件104亦包括反量化單元58、反變換處理單元60及求和器62。濾波器單元63意欲表示一或多個迴路濾波器,諸如解區塊濾波器、自適應性迴路濾波器(ALF)及樣本自適應性偏移(SAO)濾波器。儘管濾波器單元63在圖12中展示為迴路濾波器,但在其他組態中,濾波器單元63可實施為迴路後濾波器。後處理器件57可對由編碼器件104產生之經編碼視訊資料執行額外處理。在一些情況下,本發明之技術可藉由編碼器件104實施。然而,在其他情況下,本發明之技術中的一或多者可藉由後處理器件57實施。如圖12中所展示,編碼器件104接收視訊資料,且分割單元35將資料分割成視訊區塊。分割亦可包括分割成片段、片段區段、影像塊或其他較大單元,以及視訊區塊分割,例如根據LCU及CU之四分樹結構。編碼器件104一般說明編碼待編碼之視訊片段內的視訊區塊的組件。可將片段劃分成多個視訊區塊(且可能劃分成被稱作影像塊之視訊區塊集合)。預測處理單元41可基於誤差結果(例如,寫碼速率及失真等級,或其類似者)選擇多個可能寫碼模式中之一者(諸如,多個框內預測寫碼模式中之一者或多個框間預測寫碼模式中之一者)以用於當前視訊區塊。預測處理單元41可將所得經框內或框間寫碼區塊提供至求和器50以產生殘餘區塊資料並提供至求和器62以重建構經編碼區塊以用作參考圖像。預測處理單元41內的框內預測處理單元46可執行當前視訊區塊相對於與待寫碼之當前區塊在相同之圖框或片段中之一或多個相鄰區塊的框內預測寫碼,以提供空間壓縮。預測處理單元41內之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執行當前視訊區塊相對於一或多個參考圖像中之一或多個預測性區塊的框間預測性寫碼,以提供時間壓縮。運動估計單元42可經組態以根據視訊序列之預定圖案來判定用於視訊片段之框間預測模式。預定圖案可將序列中之視訊片段指定為P片段、B片段或GPB片段。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可高度整合,但為概念目的而分別說明。由運動估計單元42執行之運動估計為產生運動向量之程序,該等運動向量估計視訊區塊之運動。運動向量(例如)可指示當前視訊圖像內之視訊區塊的預測單元(PU)相對於參考圖像內之預測性區塊的移位。預測性區塊為依據像素差被發現緊密地匹配於待寫碼視訊區塊的PU之區塊,該像素差可藉由絕對差和(SAD)、平方差和(SSD)或其他差度量予以判定。在一些實例中,編碼器件104可計算儲存於圖像記憶體64中之參考圖像的次整數像素位置的值。舉例而言,編碼器件104可內插參考圖像之四分之一像素位置、八分之一像素位置或其他分數像素位置之值。因此,運動估計單元42可執行關於全像素位置及分數像素位置之運動搜尋且輸出具有分數像素精確度之運動向量。運動估計單元42藉由比較PU之位置與參考圖像的預測性區塊之位置而計算經框間寫碼片段中的視訊區塊之PU之運動向量。該參考圖像可選自第一參考圖像清單(清單0)或第二參考圖像清單(清單1),清單0或清單1中之每一者識別儲存於參考記憶體64中之一或多個參考圖像。運動估計單元42將所計算運動向量發送至熵編碼單元56及運動補償單元44。由運動補償單元44執行之運動補償可涉及基於藉由運動估計判定之運動向量提取或產生預測性區塊,可能執行內插至子像素精確度。在接收到當前視訊區塊之PU的運動向量之後,運動補償單元44可在參考圖像清單中定位運動向量所指向之預測性區塊。編碼器件104藉由自正經寫碼之當前視訊區塊之像素值減去預測性區塊之像素值從而形成像素差值來形成殘餘視訊區塊。像素差形成用於區塊之殘餘資料,且可包括明度及色度差分量兩者。求和器50表示執行此減法運算之一或多個組件。運動補償單元44亦可產生與視訊區塊及視訊片段相關聯之語法元素,以供解碼器件112用於解碼視訊片段之視訊區塊。如上文所描述,作為由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所執行之框間預測的替代例,框內預測處理單元46可對當前區塊進行框內預測。詳言之,框內預測處理單元46可判定一框內預測模式以用以編碼當前區塊。在一些實例中,框內預測處理單元46可(例如)在單獨編碼遍次期間使用各種框內預測模式編碼當前區塊,且框內預測處理單元46可自經測試模式中選擇適當框內預測模式來使用。舉例而言,框內預測處理單元46可使用對各種所測試框內預測模式之速率-失真分析來計算速率-失真值,且可在所測試模式當中選擇具有最佳速率-失真特性之框內預測模式。速率-失真分析大體上判定經編碼區塊與原始、未經編碼區塊(其經編碼以產生經編碼區塊)之間的失真(或誤差)量,以及用以產生經編碼區塊之位元速率(亦即,位元之數目)。框內預測處理單元46可自各種經編碼區塊之失真及速率計算比率以判定哪一框內預測模式展現區塊之最好速率-失真值。在任何狀況下,在選擇用於區塊之框內預測模式之後,框內預測處理單元46可將指示用於區塊之所選擇框內預測模式之資訊提供至熵編碼單元56。熵編碼單元56可編碼指示所選擇之框內預測模式之資訊。編碼器件104可將各種區塊之編碼上下文之定義以及待用於上下文中之每一者的最可能的框內預測模式、框內預測模式索引表及經修改框內預測模式索引表之指示包括在經傳輸位元串流組態資料中。位元串流組態資料可包括框內預測模式索引表及經修改框內預測模式索引表(亦被稱作碼字映射表)。在預測處理單元41經由框間預測或框內預測產生當前視訊區塊之預測性區塊之後,編碼器件104藉由自當前視訊區塊減去預測性區塊而形成殘餘視訊區塊。殘餘區塊中之殘餘視訊資料可包括在一或多個TU中且應用於變換處理單元52。變換處理單元52使用諸如離散餘弦變換(DCT)或概念上類似之變換將殘餘視訊資料變換為殘餘變換係數。變換處理單元52可將殘餘視訊資料自像素域轉換至變換域(諸如,頻域)。變換處理單元52可將所得變換係數發送至量化單元54。量化單元54量化變換係數以進一步減小位元速率。量化程序可減小與係數中之一些或所有相關聯的位元深度。可藉由調整量化參數來修改量化程度。在一些實例中,量化單元54可接著執行對包括經量化變換係數之矩陣的掃描。替代地,熵編碼單元56可執行掃描。在量化之後,熵編碼單元56對經量化變換係數進行熵編碼。舉例而言,熵編碼單元56可執行上下文自適應性可變長度寫碼(CAVLC)、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CABAC)、基於語法之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SBAC)、機率區間分割熵(PIPE)寫碼或另一熵編碼技術。在由熵編碼單元56進行熵編碼之後,可將經編碼位元串流傳輸至解碼器件112,或加以存檔以供稍後由解碼器件112傳輸或擷取。熵編碼單元56亦可熵編碼正經寫碼之當前視訊片段之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反量化單元58及反變換處理單元60分別應用反量化及反變換以重建構像素域中之殘餘區塊,以供稍後用作參考圖像之參考區塊。運動補償單元44可藉由將殘餘區塊添加至參考圖像清單內之參考圖像中之一者的預測性區塊來計算參考區塊。運動補償單元44亦可將一或多個內插濾波器應用於經重新建構殘餘區塊,以計算用於運動估計之次整數像素值。求和器62將重建之殘餘區塊添加至由運動補償單元44產生之運動補償預測區塊以產生參考區塊以用於儲存於圖像記憶體64中。參考區塊可由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用作為參考區塊以對後續視訊圖像中之區塊進行框間預測。以此方式,圖12之編碼器件104表示經組態以判定用於視訊寫碼之適應性參數之視訊編碼器的實例,如上文所描述。舉例而言,編碼器件104可執行本文中所描述技術中之任一者,包括上文關於圖10所描述的程序。在一些狀況下,本發明之技術中之一些亦可藉由後處理器件57實施。圖13為說明實例解碼器件112之方塊圖。解碼器件112包括熵解碼單元80、預測處理單元81、反量化單元86、反變換處理單元88、求和器90、濾波器單元91及圖像記憶體92。預測處理單元81包括運動補償單元82及框內預測處理單元84。在一些實例中,解碼器件112可執行大體上與關於來自圖12之編碼器件104描述的編碼遍次互逆的解碼遍次。在解碼程序期間,解碼器件112接收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其表示經編碼視訊片段之視訊區塊及藉由編碼器件104發送的相關聯語法元素。在一些實施例中,解碼器件112可自編碼器件104接收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在一些實施例中,解碼器件112可自諸如以下各者之網路實體79接收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伺服器、媒體感知網路元件(MANE)、視訊編輯器/剪接器或經組態以實施上文所描述之技術中之一或多者的其他此器件。網路實體79可或可不包括編碼器件104。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中的一些可在網路實體79將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傳輸至解碼器件112之前由網路實體79實施。在一些視訊解碼系統中,網路實體79及解碼器件112可為單獨器件之部分,而在其他情況下,關於網路實體79所描述之功能性可由包括解碼器件112之相同器件執行。解碼器件112之熵解碼單元80對位元串流進行熵解碼以產生經量化係數、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熵解碼單元80將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轉發至預測處理單元81。解碼器件112可接收視訊片段層級及/或視訊區塊層級之語法元素。熵解碼單元80可處理及剖析一或多個參數集(諸如,VPS、SPS及PPS)中之固定長度語法元素及可變長度語法元素兩者。當視訊片段被寫碼為經框內寫碼(I)片段時,預測處理單元81之框內預測處理單元84可基於經發信框內預測模式及來自當前圖像之先前經解碼區塊的資料而產生當前視訊片段之視訊區塊的預測資料。當視訊圖框經寫碼為經框間寫碼(亦即,B、P或GPB)片段時,預測處理單元81之運動補償單元82基於自熵解碼單元80接收之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產生用於當前視訊片段之視訊區塊的預測性區塊。可自參考圖像清單內的參考圖像中之一者產生預測性區塊。解碼器件112可基於儲存於圖像記憶體92中之參考圖像使用預設建構技術來建構參考圖框清單(清單0及清單1)。運動補償單元82藉由剖析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來判定當前視訊片段之視訊區塊的預測資訊,且使用預測資訊來產生正在經解碼之當前視訊區塊的預測性區塊。舉例而言,運動補償單元82可使用參數集中之一或多個語法元素以判定用於寫碼視訊片段之視訊區塊之預測模式(例如,框內預測或框間預測)、框間預測片段類型(例如,B片段、P片段或GPB片段)、片段之一或多個參考圖像清單之建構資訊、片段之每一框間編碼視訊區塊之運動向量、片段之每一框間寫碼視訊區塊之框間預測狀態,及用以解碼當前視訊片段中之視訊區塊的其他資訊。運動補償單元82亦可執行基於內插濾波器之內插。運動補償單元82可使用如在編碼視訊區塊期間由編碼器件104使用的內插濾波器來計算參考區塊之次整數像素的內插值。在此狀況下,運動補償單元82可自所接收語法元素判定由編碼器件104使用之內插濾波器,且可使用內插濾波器來產生預測性區塊。反量化單元86反量化(或解量化)位元串流中所提供,並由熵解碼單元80解碼的經量化之變換係數。反量化程序可包括使用由編碼器件104針對視訊片段中之每一視訊區塊計算之量化參數以判定應應用之量化程度及(同樣地)反量化程度。反變換處理單元88將反變換(例如,反DCT或其他合適的反變換)、反整數變換或概念上類似的反變換程序應用於變換係數以便在像素域中產生殘餘區塊。在運動補償單元82基於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而產生當前視訊區塊之預測性區塊之後,解碼器件112藉由將來自反變換處理單元88之殘餘區塊與由運動補償單元82所產生之對應預測性區塊求和,而形成經解碼視訊區塊。求和器90表示可執行此求和運算之一或多個組件。必要時,迴路濾波器(在寫碼迴路中或在寫碼迴路之後)亦可用於使像素轉變平滑,或另外改良視訊品質。濾波器單元91意欲表示一或多個迴路濾波器,諸如解區塊濾波器、自適應性迴路濾波器(ALF)及樣本自適應偏移(SAO)濾波器。儘管濾波器單元91在圖13中展示為迴路濾波器,但在其他組態中,濾波器單元91可實施為迴路後濾波器。給定圖像中之經解碼視訊區塊接著儲存於圖像記憶體92中,該圖像記憶體儲存用於後續運動補償之參考圖像。圖像記憶體92亦儲存經解碼視訊以供稍後呈現於顯示器件(諸如,圖1中所展示之視訊目的地器件122)上。以此方式,圖13之解碼器件112表示經組態以判定適應性參數之視訊解碼器的實例,如上文所描述。舉例而言,在一些狀況下,編碼器件112可執行本文中所描述技術中之任一者,包括上文關於圖11所描述的程序。在前述描述中,參考其特定實施例描述申請案之態樣,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本申請案不限於此。因此,儘管本文中已詳細描述申請案之說明性實施例,但應理解,本發明概念可以其他方式不同地體現並使用,且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意欲解釋為包括除先前技術所限制外的此等變化。上文所描述之標的物之各種特徵及態樣可單獨地或聯合地使用。另外,實施例可用於超出本文所描述之彼等環境及應用之任何數目個環境及應用,而不脫離本說明書之更廣精神及範疇。因此,本說明書及圖式被視為說明性而非限定性。出於說明之目的,以特定次序描述方法。應瞭解,在替代實施例中,可以與所描述之次序不同之次序來執行該等方法。在組件被描述為「經組態以」執行某些操作之情況下,可(例如)藉由設計電子電路或其他硬體以執行操作、藉由程式化可程式化電子電路(例如,微處理器或其他適合的電子電路)以執行操作或其任何組合來實現此等組態。結合本文所揭示之實施例而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電路及演算法步驟可被實施為電子硬體、電腦軟體、韌體或其組合。為了清楚地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可互換性,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已在上文大體按其功能性加以了描述。此功能性實施為硬體抑或軟體取決於特定應用及強加於整個系統上之設計約束。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針對每一特定應用以不同之方式實施所描述功能性,但不應將此等實施決策解譯為導致脫離本申請案之範疇。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亦可實施於電子硬體、電腦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中。此等技術可實施於多種器件中之任一者中,諸如,通用電腦、無線通信器件手機或具有多種用途(包括在無線通信器件手機及其他器件中之應用)之積體電路器件。可將描述為模組或組件之任何特徵一起實施於整合式邏輯器件中或分開來實施為離散但可互操作之邏輯器件。若以軟體實施,則該等技術可至少部分由包含包括當經執行時執行以上描述方法中之一或多者之指令之程式碼的電腦可讀資料儲存媒體實現。電腦可讀資料儲存媒體可形成電腦程式產品之部分,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封裝材料。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記憶體或資料儲存媒體,諸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諸如,同步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DRAM)、唯讀記憶體(ROM)、非揮發性隨機存取記憶體(NVRA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EPROM)、快閃記憶體、磁性或光學資料儲存媒體,及其類似者。另外或替代地,該等技術可至少部分由電腦可讀通信媒體實現,電腦可讀通信媒體攜載或傳達呈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且可由電腦存取、讀取及/或執行的程式碼,諸如,經傳播之信號或波。程式碼可由可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之處理器執行,諸如,一或多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通用微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邏輯陣列(FPGA)或其他等效整合式或離散邏輯電路。此處理器可經組態以執行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中之任一者。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器;但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亦可實施為計算器件之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心、或任何其他此類組態。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處理器」可指前述結構中之任一者、前述結構之任何組合或適合於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任何其他結構或裝置。此外,在一些態樣中,本文中描述之功能性可提供於經組態用於編碼及解碼之專用軟體模組或硬體模組,或併入於組合之視訊編碼器-解碼器(編解碼器)中。
35‧‧‧分割單元
41‧‧‧預測處理單元
42‧‧‧運動估計單元
44‧‧‧運動補償單元
46‧‧‧框內預測處理單元
50‧‧‧求和器
52‧‧‧變換處理單元
54‧‧‧量化單元
56‧‧‧熵編碼單元
57‧‧‧後處理器件
58‧‧‧反量化單元
60‧‧‧反變換處理單元
62‧‧‧求和器
63‧‧‧濾波器單元
64‧‧‧圖像記憶體
79‧‧‧網路實體
80‧‧‧熵解碼單元
81‧‧‧預測處理單元
82‧‧‧運動補償單元
84‧‧‧框內預測處理單元
86‧‧‧反量化單元
88‧‧‧反變換處理單元
90‧‧‧求和器
91‧‧‧濾波器單元
92‧‧‧圖像記憶體
100‧‧‧視訊寫碼系統
102‧‧‧視訊源
104‧‧‧編碼器件
106‧‧‧編碼器引擎
108‧‧‧儲存器
110‧‧‧輸出端
112‧‧‧解碼器件
114‧‧‧輸入端
116‧‧‧解碼器引擎
118‧‧‧儲存器
120‧‧‧通信鏈路
122‧‧‧視訊目的地器件
200‧‧‧視訊圖像
202‧‧‧視訊圖像
300‧‧‧360度視訊圖像
310‧‧‧球面表示
320‧‧‧觀看者
330‧‧‧區域
360‧‧‧觀看區
400‧‧‧等矩形視訊圖像
402A‧‧‧魚眼影像
402B‧‧‧魚眼影像
500‧‧‧視訊圖像
502‧‧‧權重映射
504‧‧‧區域
506‧‧‧區域
510‧‧‧區域
600‧‧‧視訊圖框
622‧‧‧前向前表面
624‧‧‧右側面
626‧‧‧左側面
628‧‧‧背面
630‧‧‧頂面
632‧‧‧底面
640‧‧‧權重映射
642‧‧‧取樣分佈
644‧‧‧取樣分佈
646‧‧‧取樣分佈
648‧‧‧取樣分佈
650‧‧‧取樣分佈
652‧‧‧取樣分佈
700‧‧‧球面
802‧‧‧取樣點
804‧‧‧線
805‧‧‧中心
806‧‧‧映射點
808‧‧‧線
900‧‧‧權重映射
902‧‧‧取樣分佈
904‧‧‧取樣分佈
906‧‧‧取樣分佈
908‧‧‧取樣分佈
910‧‧‧取樣分佈
912‧‧‧取樣分佈
950‧‧‧權重映射
952‧‧‧取樣分佈
954‧‧‧取樣分佈
956‧‧‧取樣分佈
958‧‧‧取樣分佈
960‧‧‧取樣分佈
962‧‧‧取樣分佈
1000‧‧‧程序
1002‧‧‧步驟
1004‧‧‧步驟
1006‧‧‧步驟
1008‧‧‧步驟
1010‧‧‧步驟
1012‧‧‧步驟
1100‧‧‧程序
1102‧‧‧步驟
1104‧‧‧步驟
1106‧‧‧步驟
1108‧‧‧步驟
1110‧‧‧步驟
1112‧‧‧步驟
A0‧‧‧極
AE‧‧‧赤道
NX‧‧‧立方體面
NY‧‧‧立方體面
NZ‧‧‧立方體面
PX‧‧‧立方體面
PY‧‧‧立方體面
PZ‧‧‧立方體面
d‧‧‧相等距離
p‧‧‧相等距離
ϕ‧‧‧經度
θ‧‧‧緯度
下文參考如下圖式詳細描述本申請案之說明性實施例:圖1係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編碼器件及解碼器件之實例的方塊圖;圖2A及圖2B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由使用魚眼透鏡以擷取寬視場之全向攝影機擷取的視訊圖像之實例的圖式;圖3A及圖3B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正用於360度視訊呈現之360度視訊圖像之實例的圖式;圖4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等矩形視訊圖像之實例的圖式;圖5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等矩形視訊圖框及相關聯之權重圖之實例的影像;圖6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立方體圖視訊圖框及相關聯之權重圖之實例的影像;圖7A、圖7B及圖7C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立方體圖投影之實例的圖式;圖8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適應性擾動立方體圖投影之實例的曲線;圖9A及圖9B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使用適應性擾動立方體圖投影之立方體圖視訊圖框中之360度視訊圖像樣本之實例分佈的影像;圖10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用於處理360度視訊資料之程序之實例的流程圖;圖11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用於處理360度視訊資料之程序之另一實例的流程圖;圖12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實例視訊編碼器件之方塊圖;且圖13為說明根據一些實例的實例視訊解碼器件之方塊圖。

Claims (32)

  1. 一種用於處理視訊資料之方法,其包含: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的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該平面表面為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該像素值係基於與該樣本點相關聯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或多個像素而判定;及產生包括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樣本點的一三維座標包括:判定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一平面表面;基於該經判定平面表面將該等三維座標之一第一座標判定為一常數;及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及該經判定平面表面來判定該等三維座標之一第二座標及一第三座標。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基於該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包括:基於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及藉由使用該適應參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藉由使用該適應參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包括:藉由使用一函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第一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的一第一二維座標,其中該第一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係藉由將該函數實施為該適應參數及該第一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函數來修改;及藉由使用該函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第二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的一第二二維座標,其中該第二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係藉由將該函數實施為該適應參數及該第二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函數來修改。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函數包括一正負號(sgn)函數及一平方根函數,且其中該適應參數係基於該平方根函數而設定成一第一值。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函數包括一正切(tan)函數,且其中該適應參數係基於該正切函數而設定成一第二值。
  7.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函數包括一分段線性模型,其包括多個樞軸點,且其中該等多個樞軸點中之至少一者係由該適應參數定義。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將該適應參數之一指示包括在該第二視訊位元串流中。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適應參數之該指示包括在與該視訊圖框之一影像塊或一片段相關聯之一標頭或與該視訊圖框或該複數個視訊圖框相關聯之一參數集中。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產生一補充增強資訊(SEI)訊息;及將該適應參數之一指示包括在該補充增強資訊訊息中。
  11. 如請求項10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用該第二視訊位元串流傳輸該補充增強資訊訊息。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第一視訊位元串流提取該適應參數。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一SEI訊息提取該適應參數。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該SEI訊息包括在該第一視訊位元串流中。
  1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幾何形狀包括一立方體,其中該複數個平面表面對應於該立方體之六個表面,且其中該等六個表面之每一表面與該球面表示之一球面相切。
  16. 一種用於處理視訊資料之裝置,其包含:一記憶體,其經組態以儲存360度視訊資料;及一處理器,其經組態以:獲得包括該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的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該平面表面為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該像素值係基於與該樣本點相關聯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或多個像素而判定;及產生包括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
  17.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一平面表面;基於該經判定平面表面將該等三維座標之一第一座標判定為一常數;及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及該經判定平面表面來判定該等三維座標之一第二座標及一第三座標。
  18.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基於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及藉由使用該適應參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
  19. 如請求項18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藉由使用一函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第一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的一第一二維座標,其中該第一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係藉由將該函數實施為該適應參數及該第一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函數來修改;及藉由使用該函數修改該等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第二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之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的一第二二維座標,其中該第二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係藉由將該函數實施為該適應參數及該第二初始二維正規化座標之一函數來修改。
  20.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函數包括一正負號(sgn)函數及一平方根函數,且其中該適應參數係基於該平方根函數而設定成一第一值。
  21.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函數包括一正切(tan)函數,且其中該適應參數係基於該正切函數而設定成一第二值。
  22.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該函數包括一分段線性模型,其包括多個樞軸點,且其中該等多個樞軸點中之至少一者係由該適應參數定義。
  23.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將該適應參數之一指示包括在該第二視訊位元串流中。
  24. 如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適應參數之該指示包括在與該視訊圖框之一影像塊或一片段相關聯之一標頭或與該視訊圖框或該複數個視訊圖框相關聯之一參數集中。
  25.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產生一補充增強資訊訊息;及將該適應參數之一指示包括在該補充增強資訊訊息中。
  26.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用該第二視訊位元串流傳輸該補充增強資訊訊息。
  27.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自該第一視訊位元串流提取該適應參數。
  28.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自一SEI訊息提取該適應參數。
  29.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幾何形狀包括一立方體,其中該複數個平面表面對應於該立方體之六個表面,且其中該等六個表面之每一表面與該球面表示之一球面相切。
  30. 如請求項16之裝置,其中該裝置包含具有用以擷取該360度視訊資料之一或多個攝影機的一行動器件。
  31. 一種儲存有指令之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在由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時使得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下操作: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的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該平面表面為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該像素值係基於與該樣本點相關聯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或多個像素而判定;及產生包括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
  32. 一種裝置,其包含:用於獲得包括360度視訊資料之一球面表示之視訊圖框的一第一視訊位元串流的構件;用於判定一幾何形狀之一平面表面之一像素位置的二維像素座標的構件,該平面表面為複數個平面表面之部分;用於基於一適應參數及該等二維像素座標來判定該像素位置的二維正規化座標的構件;用於基於該等二維正規化座標來判定該360度視訊資料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樣本點的三維座標的構件;用於判定該幾何形狀之該平面表面之該像素位置的一像素值的構件,該像素值係基於與該樣本點相關聯之該球面表示之一或多個像素而判定;及用於產生包括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第二視訊位元串流的構件,該複數個視訊圖框之一視訊圖框包括針對該幾何形狀之該複數個平面表面之像素位置判定的像素值。
TW107109524A 2017-03-20 2018-03-20 適應性擾動立方體之地圖投影 TW2018384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3822P 2017-03-20 2017-03-20
US62/473,822 2017-03-20
US201762479843P 2017-03-31 2017-03-31
US62/479,843 2017-03-31
US15/925,674 2018-03-19
US15/925,674 US10915986B2 (en) 2017-03-20 2018-03-19 Adaptive perturbed cube map projec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8407A true TW201838407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5193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9519A TW201840178A (zh) 2017-03-20 2018-03-20 適應性擾動立方體之地圖投影
TW107109524A TW201838407A (zh) 2017-03-20 2018-03-20 適應性擾動立方體之地圖投影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109519A TW201840178A (zh) 2017-03-20 2018-03-20 適應性擾動立方體之地圖投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915986B2 (zh)
CN (2) CN110419221B (zh)
TW (2) TW201840178A (zh)
WO (2) WO20181754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29315A (ko) * 2016-09-12 2018-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가상 현실 컨텐트의 영상을 투영하기 위한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051288A (ko) * 2016-11-08 2018-05-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10999602B2 (en) 2016-12-23 2021-05-04 Apple Inc. Sphere projected motion estimation/compensation and mode decision
US11259046B2 (en) 2017-02-15 2022-02-22 Apple Inc. Processing of equirectangular object data to compensate for distortion by spherical projections
CN108470379B (zh) * 2017-02-23 2021-12-07 株式会社理光 三维图像融合方法和装置
US10924747B2 (en) 2017-02-27 2021-02-16 Apple Inc. Video coding techniques for multi-view video
US10915986B2 (en) 2017-03-20 2021-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perturbed cube map projection
US10839480B2 (en) * 2017-03-22 2020-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here equator projection for efficient compression of 360-degree video
US11093752B2 (en) 2017-06-02 2021-08-17 Apple Inc. Object tracking in multi-view video
US10754242B2 (en) 2017-06-30 2020-08-25 Apple Inc. Adaptive resolution and projection format in multi-direction video
US20190005709A1 (en) * 2017-06-30 2019-01-03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Correction of Visual Artifacts in Multi-View Images
KR102342874B1 (ko) * 2017-07-04 2021-12-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360도 비디오에 대한 영상 코딩 시스템에서 프로젝션 타입 기반 양자화 파라미터를 사용한 영상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EP3425483B1 (en) * 2017-07-07 2024-01-10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Intelligent object recognizer
US11212438B2 (en) 2018-02-14 2021-12-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op filter padding for 360-degree video coding
US10715832B2 (en) * 2018-03-16 2020-07-14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block partition for VR360 video coding
US11145108B2 (en) * 2018-03-21 2021-10-12 Nvidia Corporation Uniform density cube map rendering for spherical projections
CN110349226B (zh) * 2018-04-01 2021-06-01 浙江大学 一种全景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190385372A1 (en) * 2018-06-15 2019-12-19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ositioning a virtual reality passthrough region at a known distance
CN112672132B (zh) * 2018-09-30 2023-1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25842B (zh) * 2018-10-30 2022-08-12 深圳威尔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位置的多Tile排列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和解码方法
CN113228658B (zh) * 2018-12-14 2023-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沉浸式视频比特流处理
US10773162B1 (en) * 2018-12-21 2020-09-15 Electronic Art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parable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rendering
US11089320B2 (en) * 2019-03-27 2021-08-10 Nvidia Corp. Adaptive pixel sampling order for temporally dense rendering
US11190768B2 (en) 2019-07-02 2021-11-30 Mediatek Inc. Video encoding method with syntax element signaling of packing of projection faces derived from cube-based projection and associated video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659206B2 (en) 2019-07-02 2023-05-23 Mediatek Inc. Video encoding method with syntax element signaling of guard band configuration of projection-based frame and associated video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190801B2 (en) * 2019-07-02 2021-11-30 Mediatek Inc. Video encoding method with syntax element signaling of mapping function employed by cube-based projection and associated video decoding method
CN110910504A (zh) * 2019-11-28 2020-03-24 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区域的三维模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816757B1 (en) * 2019-12-11 2023-11-14 Meta Platforms Technologies, Llc Device-side capture of data representative of an artificial reality environment
US11425420B2 (en) * 2019-12-27 2022-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Wraparound offsets for reference picture resampling in video coding
US11263722B2 (en) * 2020-06-10 2022-03-01 Mediatek Inc.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for remapping sample locations in projection-based frame with hemisphere cubemap projection layout to locations on sphere and associated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622100B2 (en) * 2021-02-17 2023-04-04 flexxCOACH VR 360-degree virtual-reality system for dynamic ev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41562A (ja) * 2001-10-29 2003-05-16 Sony Corp 非平面画像の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記憶媒体、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40340427A1 (en) * 2012-01-18 2014-11-20 Logos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computing a spherical projection image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images
US20140003523A1 (en) * 2012-06-30 2014-01-02 Divx,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oding video using higher rate video sequences
US20160300392A1 (en) * 2015-04-10 2016-10-13 VR Global, Inc. Systems, media,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mproved virtual reality tours and associated analytics
US10796480B2 (en) * 2015-08-14 2020-10-06 Metail Limited Methods of generating personalized 3D head models or 3D body models
US9940697B2 (en) * 2016-04-15 2018-04-10 Gopro,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bined pipeline processing of panoramic images
US10848668B2 (en) * 2016-05-19 2020-11-24 Avago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360 degree video recording and playback with object tracking
US10681326B2 (en) * 2016-05-19 2020-06-09 AVAGO TECHNOLOGlES INTERNATIONAL SALES PTE. LIMITED 360 degree video system with coordinate compression
US10699389B2 (en) * 2016-05-24 2020-06-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isheye rendering with lens distortion correction for 360-degree video
US11778231B2 (en) * 2016-05-26 2023-10-03 Vid Scale, Inc. Geometric conversion for 360-degree video coding
US10652553B2 (en) * 2016-12-07 2020-05-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ignaling of regions of interest
US20180262774A1 (en) * 2017-03-09 2018-09-13 Mediatek Inc.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using one or both of reference frame re-rotation and content-oriented rotation selection and associated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KR102334628B1 (ko) * 2017-03-17 2021-12-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360도 비디오의 영역 정보 전달 방법 및 장치
US10915986B2 (en) 2017-03-20 2021-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perturbed cube map proj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9221B (zh) 2023-06-09
US10915986B2 (en) 2021-02-09
WO2018175491A1 (en) 2018-09-27
CN110431846A (zh) 2019-11-08
US10643301B2 (en) 2020-05-05
WO2018175493A1 (en) 2018-09-27
US20180268517A1 (en) 2018-09-20
CN110419221A (zh) 2019-11-05
US20180268516A1 (en) 2018-09-20
TW201840178A (zh) 2018-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9221B (zh) 自适应扰动立方体的地图投影
US11798166B2 (en) Sphere pole projections for efficient compression of 360-degree video
US1065255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ignaling of regions of interest
US10620441B2 (en) Viewport-aware quality metric for 360-degree video
US10699389B2 (en) Fisheye rendering with lens distortion correction for 360-degree video
US10904531B2 (en) Adaptive parameters for coding of 360-degree video
US10839480B2 (en) Sphere equator projection for efficient compression of 360-degree video
US10319071B2 (en) Truncated square pyramid geometry and frame packing structure for representing virtual reality video content
US10313664B2 (en) Adjusting field of view of truncated square pyramid projection for 360-degree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