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31036A - 用於在一無線通信網路中利用短傳輸時間間隔之方法與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在一無線通信網路中利用短傳輸時間間隔之方法與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831036A TW201831036A TW107102446A TW107102446A TW201831036A TW 201831036 A TW201831036 A TW 201831036A TW 107102446 A TW107102446 A TW 107102446A TW 107102446 A TW107102446 A TW 107102446A TW 201831036 A TW201831036 A TW 20183103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time
- terminal device
- time interval
- logical channel
- radio resourc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47 poly(lactic aci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8—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 H04B7/2637—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for logical channel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78—Architecture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6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for ac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之一終端機器件中之方法。該終端機器件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該方法包括:從該無線通信網路接收一第一授與訊息,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其中該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該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該資料與一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判定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及,回應於與該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將一排程請求訊息傳輸至該無線通信網路。根據該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比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之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組態該排程請求訊息。
Description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關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中之方法及裝置,且特定言之係關於用於實現兩個無線器件之間,或一無線器件與無線通信網路之間之低延時通信之方法及裝置。
正在努力開發並標準化意欲滿足針對如藉由新世代行動網路聯盟定義之第五代(5G)無線系統所陳述之要求之通信網路及協定。期望此等網路支援大量使用案例,其中不同使用案例在由網路提供之服務方面具有廣泛不同要求。 舉例而言,一些使用案例可能要求以極低延時傳輸及接收資料,而其他使用案例可能具有更寬鬆的延時要求。在前一類中,設想未來網路可允許遠端控制機器或外科器械。在此等案例中,重要的係在控制器(例如,外科醫生)與受控器件(例如,外科器械)之間傳輸之資料係可靠且具有低延時。要求此效能之一類通信已被定義為「超可靠且低延時通信」(URLLC)。參見「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spects」(3GPP TR 38.804,v0.4.0)。注意,URLLC訊務適用於不限於上文中陳述之外科/機器實例之廣泛範圍之使用案例中。要求低延時之其他通信可係關鍵機器類型通信(C-MTC)。相反地,在後一類中,用於無線器件之大規模感測器網路及其他報告機制可能無需低延時。舉例而言,大量機器類型通信(M-MTC)可能屬於此類別。 因此,在目前長期演進(LTE)系統中及亦在未來系統中,存在具有不同對應服務品質(QoS)之許多不同類型之服務。此等服務通常映射至對應邏輯頻道且各邏輯頻道與一預組態邏輯頻道優先級(LCP)相關聯。根據LCP值,無線電存取網路(RAN)中之一排程器可根據LCP值將資源靈活分配至不同邏輯頻道(例如,在將資源分配至具有較低優先級之邏輯頻道之前將資源分配至具有較高優先級之邏輯頻道)。以此方式,高延時服務可與其他較小延時相依服務多工化。 LTE之當前版本基於一重複訊框結構,其中一訊框包括10個子訊框,各子訊框具有1 ms長度且由14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組成。在下行鏈路(DL)中,各子訊框中之前四個符號或更少構成一控制頻道(即,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而剩餘符號構成一資料頻道(即,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在上行鏈路(UL)中,全部符號可用於資料之傳輸(即,經由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而一些符號可用於控制資訊(即,經由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及參考符號。 在LTE中,在子訊框之時間標度上定義排程及傳輸。即,終端機器件經排程以使用根據全部子訊框定義之無線電資源來傳輸或接收訊息。此時間標度通常被稱為傳輸時間間隔(TTI),即,無線電鏈路上之傳輸之持續時間。因此,LTE中之標準TTI係一個子訊框,或14個OFDM符號。 用於達成LTE中之低延時之當前解決方案依賴於與邏輯頻道相關聯之LCP值。然而,傳輸仍限於係14個符號長之TTI。 一種更進一步縮減此延時之方法尤其對於要求極低延時之資料類別而言係所要的。
揭示減輕上文中論述之一些或全部問題之裝置及方法。 當前,正在進行3GPP中之工作以標準化「短TTI」或「sTTI」操作,其中可在一較快時間標度上完成排程及傳輸。達成此之一個方式係將舊有LTE子訊框細分成數個sTTI。當前針對sTTI論述之支援長度係2個及7個OFDM符號。然而,未來可定義其他長度且本發明不限於TTI之任何特定值。DL中之資料傳輸可經由可包含對應於短PDCCH (或sPDCCH)之一控制區域的短PDSCH (或sPDSCH)按照sTTI發生。在UL中,經由短PUSCH (sPUSCH)按照sTTI傳輸資料;可經由短PUCCH (sPUCCH)傳輸控制資訊。 在引入可在1 ms之規則TTI內動態排程之短TTI之情況下,可以高或低延時傳輸資料。對於整體資料遞送而言,除訊框持續時間以外,相關處理時間對於考量整體遞送時間亦係重要的。 本發明之一個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之一終端機器件中之方法,終端機器件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方法包括:從無線通信網路接收一第一授與訊息,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其中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第一無線電資源;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該資料與一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判定與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及,回應於與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將一排程請求訊息傳輸至無線通信網路,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組態排程請求訊息,其中第二傳輸時間間隔比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 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之終端機器件,該終端機器件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終端機器件經組態以:從無線通信網路接收一第一授與訊息,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其中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第一無線電資源;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該資料與一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判定與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傳輸時間間隔;且,回應於與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將一排程請求訊息傳輸至無線通信網路,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組態排程請求訊息,其中第二傳輸時間間隔比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 一進一步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之終端機器件,該終端機器件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且包括處理電路及儲存指令之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該等指令在由處理電路執行時導致終端機器件:從無線通信網路接收一第一授與訊息,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其中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第一無線電資源;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該資料與一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判定與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傳輸時間間隔;且,回應於與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將一排程請求訊息傳輸至無線通信網路,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組態排程請求訊息,其中第二傳輸時間間隔比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 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之終端機器件,該終端機器件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且包括:一第一模組,其經組態以從無線通信網路接收一第一授與訊息,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其中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第一無線電資源;一第二模組,其經組態以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該資料與一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一第三模組,其經組態以判定與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及一第四模組,其經組態以回應於與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將一排程請求訊息傳輸至無線通信網路,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組態排程請求訊息,其中第二傳輸時間間隔比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 注意,下文中之論述側重於用於LTE之一技術解決方案及其意欲滿足5G網路之準則之發展;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亦可將本文中描述之方法及裝置應用於其他網路及存取技術。
下文陳述特定細節,諸如用於說明而非限制之目的之特定實施例。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除此等特定細節以外可採用其他實施例。在一些例項中,省略熟知方法、節點、介面、電路及器件之詳細描述以免用不必要細節混淆描述。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可結合一或多個數位微處理器或通用電腦使用硬體電路(例如,經互連以執行一專用功能之類比及/或離散邏輯閘、ASIC、PLA等)及/或使用軟體程式及資料在一或多個節點中實施描述之功能,該一或多個數位微處理器或通用電腦特別適於基於此等程式之執行而執行本文中揭示之處理。使用空氣介面通信之節點亦具有適合無線電通信電路。此外,技術可額外地被認為完全體現在任何形式之電腦可讀記憶體內,諸如含有將導致一處理器執行本文中描述之技術之一適當電腦指令集合之固態記憶體、磁碟或光碟。 硬體實施方案可包含或涵蓋(無限制)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硬體、一精簡指令集處理器、包含(但不限於)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及/或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之硬體(例如,數位或類比)電路、及(在適當之情況下)能夠執行此等功能之狀態機。 在電腦實施方案方面,一電腦通常被理解為包括一或多個處理器、一或多個處理模組或一或多個控制器,且可能可交換地採用術語電腦、處理器、處理模組及控制器。在由一電腦、處理器或控制器提供時,功能可由一單一專用電腦或處理器或控制器、由一單一共用電腦或處理器或控制器、或由複數個個別電腦或處理器或控制器(其等之一些可為共用或分佈的)提供。此外,術語「處理器」或「控制器」亦係指能夠執行此等功能及/或執行軟體之其他硬體,諸如上文中敘述之例示性硬體。 儘管針對一無線終端機器件或使用者設備(UE)給出描述,然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UE」係包括配備有允許以下之至少一者之一無線電介面之任何行動或無線器件、終端機或節點之一非限制術語:在上行鏈路(UL)中傳輸信號;及在下行鏈路(DL)中接收及/或量測信號。本文中之一UE可包括能夠在一或多個頻率、載波頻率、分量載波或頻帶中操作或至少執行量測之一UE (在其一般意義上)。其可係在單一或多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或多標準模式中操作之一「UE」。與「UE」一樣,術語「行動站」(「MS」)、「行動器件」及「終端機器件」可在以下描述中可交換地使用,且將瞭解,此一器件不一定必須係由一使用者攜載之意義上之「行動」。代替地,術語「行動器件」涵蓋能夠與根據一或多個行動通信標準(諸如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UMTS、長期演進、LTE、IEEE 802.11或802.16等)操作之通信網路通信之任何器件。 描述涉及一UE與通常包含多個無線電存取節點之一無線電存取網路之間之通信。在給出之特定實例中,無線電存取節點採取如藉由3GPP定義之eNodeB (eNB),或如在預期滿足5G要求之未來標準中利用之gNodeB (gNB)之形式。然而,將瞭解,本文中描述之概念可涉及任何無線電存取節點。此外,在以下描述係指在一無線電存取節點中或藉由一無線電存取節點採取之步驟之情況下,此亦包含可在實體上與無線電存取節點之無線電天線分離,但邏輯上連接至其之一器件中執行一些或全部處理及/或決策步驟的可能性。因此,在「在雲端中」執行處理及/或決策之情況下,相關處理器件被認為係用於此等目的之無線電存取節點之部分。 圖1展示可用於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原理之一網路10。該網路10包括經由一回載網路20連接至一核心網路18之第一無線電存取節點12及第二無線電存取節點14。 無線電存取節點12、14可被稱為(例如)基地台、NodeB、演進NodeB (eNB或eNodeB)、gNodeB、基地收發站、存取點基地台、基地台路由器、無線電基地台(RBS)、巨型基地台、小型基地台、微型基地台、超微型基地台、家用eNodeB、中繼器及/或轉發器、信標器件或經組態用於(例如)取決於所使用之無線電存取技術及術語而經由一無線介面與無線器件通信之任何其他網路節點。 一無線終端機16 (亦被稱為一無線器件,或UE)與無線電存取節點12無線通信。舉例而言,無線終端機16可駐留在無線電存取節點12伺服之一小區上。藉由無線終端機16傳輸至無線電存取節點12之訊息據稱在「上行鏈路」中傳輸,而藉由無線電存取節點12傳輸至無線終端機16之訊息據稱在「下行鏈路」中傳輸。 儘管未在圖1中明確展示,然無線終端機16亦可能夠與第二無線電存取節點14無線地通信。舉例而言,無線終端機16可組態成具有雙重連接性,藉此在終端機16與第一無線電存取節點12及第二無線電存取節點14之各者之間建立一或多個無線電承載,或藉此在第一無線電存取節點12與第二無線電存取節點14 (或兩者之一組合)之間分割一或多個無線電承載。 圖1中亦展示一第二無線終端機22。該第二無線終端機22可與一無線電存取節點(無線電存取節點12、14之一或兩者,或未圖解說明之另一無線電存取節點)通信。然而,出於本發明目的,可見第二無線終端機22與第一無線終端機16直接通信。因此,第一無線終端機16亦可能夠與一第二無線終端機22建立一直接器件間(D2D)通信鏈路。經由此一鏈路傳輸之訊息可被稱為「邊緣鏈路」(sidelink)訊息。 一般而言,上行鏈路通信如下般發生。使用來自無線電存取網路(即,來自一伺服無線電存取節點)之無線電資源之授與而在上行鏈路上傳輸資料。在判定其緩衝區中存在待傳輸上行鏈路資料後,一無線終端機使用先前授與給該無線終端機之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將一緩衝區狀態報告傳輸至無線電存取節點。緩衝區狀態報告含有待傳輸上行鏈路資料之數量之一指示。若無待在其中傳輸緩衝區狀態報告之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授與給終端機,則終端機可首先將一排程請求傳輸至無線電存取節點,從而請求授與待在其中傳輸緩衝區狀態報告之無線電資源。無線電存取節點接收且解碼緩衝區狀態報告,且排程待在其中在上行鏈路中傳輸資料之無線終端機之資源(例如,頻率、時槽及/或正交碼)。排程之資源(即,一UL授與)在一下行鏈路控制訊息中被指示給無線終端機。接著,無線終端機隨後可將經授與資源用於將資料傳輸至無線電存取網路。 如上所述,邊緣鏈路通信係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終端機之間之直接器件間通信。使用選自為邊緣鏈路傳輸保留之一資源集區之資源來傳輸邊緣鏈路資料通信。當前存在選擇資源之兩個模式:在傳輸模式1中,一伺服無線電存取節點選擇用於傳輸無線終端機之資源,且經由一下行鏈路控制訊息傳遞該等資源;在傳輸模式2中,傳輸無線終端機(例如)根據旨在最小化干擾之規則自行選擇資源。因此,在傳輸模式1中,一無線電存取節點可排程用於傳輸無線終端機之資源以將資料傳輸至一接收無線終端機。 熟習此項技術者亦將瞭解,利用以下之一或多者來定義無線電資源:頻率;時槽;及正交碼。一無線終端機經排程以傳輸或接收一通信所經過之時間(即,一傳輸發生所經過之時間)被稱為傳輸時間間隔(TTI)。在LTE之當前版本中,TTI係1 ms (即,一個子訊框)且對應於14個OFDM符號;然而,LTE標準之發展已引入2個及7個OFDM符號之新的較短TTI。因此,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無線通信網路可操作以組態利用複數個不同TTI之傳輸(無論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或邊緣鏈路);然而,本發明不限於LTE,或2個、7個及14個OFDM符號之特定值。實情係,預期任何複數個不同TTI值。 應進一步瞭解,可根據一或多個邏輯頻道配置待由一無線終端機傳輸(無論在上行鏈路中或在邊緣鏈路中)之資料。即,待傳輸之各資料封包可能屬於一特定邏輯頻道。邏輯頻道可能與各自服務品質相關聯,使得一般而言,一第一邏輯頻道可能要求與一第二邏輯頻道不同的一服務品質。可憑藉與各邏輯頻道相關聯之各自邏輯頻道優先級(LCP)值實施不同服務品質。與一第一相對較高LCP值相關聯之一邏輯頻道之資料可經排程在與一第二相對較低LCP值相關聯之一邏輯頻道之資料之前傳輸。即,資料封包可經指派用於在無線終端機中使用可用經授與資源進行傳輸(無論上行鏈路或邊緣鏈路);具有第一LCP值之一邏輯頻道之資料封包在具有第二LCP值之一邏輯頻道之資料封包之前指派給可用資源。若經授與資源足夠,則可使用相同無線電資源來傳輸兩個邏輯頻道之資料封包。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邏輯頻道可進一步與一最大TTI值相關聯。即,各邏輯頻道可與一各自最大TTI值相關聯,使得使用根據小於或等於與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TTI值的一TTI值定義之無線電資源來傳輸各邏輯頻道之資料。換言之,未使用藉由參考大於與一特定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TTI的一TTI而定義之資源來傳輸該特定邏輯頻道之資料。 因此,具有特別低延時要求之邏輯頻道可與一相對較低最大TTI值相關聯,而具有更寬鬆延時要求之邏輯頻道可與一相對較高最大TTI值相關聯。 可經由無線電存取網路與無線終端機之間之發信號(例如,使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信號)組態最大TTI值,以及LCP值及與各邏輯頻道相關聯之其他參數。參數之組態可係靜態或半靜態的。舉例而言,一特定邏輯頻道之參數可保留直至進一步通知,或要求從無線電存取網路更新。可週期性地或在一特設(ad-hoc)基礎上更新參數。 圖2針對經由上行鏈路傳輸之實例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處理流程。然而,程序同樣適用於邊緣鏈路傳輸。 圖2之上部展示授與給一特定無線終端機之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注意,圖僅展示在時域中(即,沿著頁面水平地)無線電資源的授與。待在該等授與之時槽內使用之頻率或碼未圖解說明(且可能隨時槽一致或改變)。圖之下部展示無線終端機之UL緩衝區中之資料,即,待在上行鏈路中傳輸之終端機之緩衝區中之資料。 可見授與給無線終端機之無線電資源之一第一週期50具有一相對較長TTI,例如,14個OFDM符號。然而,在週期50內,一或多個傳輸機會經定義為具有比整個週期更短之TTI。此等傳輸機會對應於無線終端機使用一較短TTI將控制資訊傳輸至無線電存取節點的控制傳輸機會。舉例而言,機會可對應於短PUCCH機會。 在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在長TTI 50中展示六個短傳輸機會;然而,一般而言,在長TTI 50中可提供任何數目個短傳輸機會。 在時間週期50結束,及一隨後週期52開始時,無線終端機判定其UL資料緩衝區中的存在資料。該資料包括與各自邏輯頻道優先級值相關聯之一第一邏輯頻道LC1及一第二邏輯頻道LC2之資料。在此實例中,邏輯頻道LC2與比邏輯頻道LC1更高之一優先級值相關聯。 邏輯頻道進一步與各自最大TTI值相關聯。在圖解說明之實例中,第一邏輯頻道與一第一最大TTI值(例如,14個OFDM符號或更長)相關聯,而第二邏輯頻道與一較短最大TTI值(例如,2個OFDM符號)相關聯。以此方式,與第二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資料可經識別為要求比與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資料更低的延時。 在此時間點,無線終端機僅被授與相關聯於一相對較長TTI (例如,14個OFDM符號)之無線電資源。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在判定第二邏輯頻道之最大TTI比與可用經授與資源相關聯之TTI更短後(或在判定尚未授與資源後),無線終端機傳輸請求與等於或短於與第二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TTI值的一TTI相關聯之資源的授與之一控制訊息。舉例而言,控制訊息可包括經由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傳輸之一排程請求訊息。可使用在較長TTI內定義之一或多個短傳輸機會來傳輸控制訊息,且因此在一個實例中,控制訊息作為一排程請求經由sPUCCH進行傳輸。 在圖解說明之實施例中,控制訊息在偵測後使用第一可用短傳輸機會進行傳輸,且此等實施例用來保持第二邏輯頻道之延時為低。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可能無法在偵測緩衝區中之資料後立即傳輸控制訊息,且因此在一隨後傳輸機會前之一短延遲係可能的。 第一邏輯頻道與等於或長於與已授與給無線終端機之資源相關聯之TTI的一最大TTI值相關聯。因此,可使用可用經授與資源來傳輸第一邏輯頻道之資料。資料在週期52期間編碼(假定將耗費一個TTI),且在下一可用授與週期54中進行傳輸。在由接收器件(無論其係上行鏈路中之無線電存取節點,或邊緣鏈路中之另一無線終端機)接收後,資料經解碼且此將由於使用較長TTI傳輸之較大數量資料而耗費一相對較長時間。 在接收週期52中傳輸之控制訊息後,無線電存取節點對訊息進行解碼且為組態成具有等於或短於與第二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TTI值的一TTI值之無線終端機提供無線電資源之一新授與。此等資源在圖2中展示為週期56及隨後週期。 因此,與第二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資料經編碼且在週期56中使用較短TTI傳輸至接收器件。由於相較於較長TTI週期50、52、54,在較短TTI週期56中傳輸相對較少資料,因此接收器件要求較少時間來對傳輸進行解碼。因此,即使第二邏輯頻道之資料可在第一邏輯頻道之資料之後進行傳輸,但第二邏輯頻道之資料在接收器件中較早接收且可用。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可在一無線終端機(舉例而言,諸如圖1中展示之無線終端機16)中執行方法。 在一選用步驟100中,無線終端機從一無線電存取節點接收在其上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第一授與。舉例而言,無線電存取節點可係一伺服無線電存取節點,諸如一nodeB、一eNodeB或類似者。包括第一授與之訊息可係在一下行鏈路控制頻道(例如,PDCCH或sPDCCH)上傳輸之包括授與給無線終端機之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之一控制訊息。舉例而言,控制訊息可包括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其以一特定格式(例如,DCI格式0)組態以傳達授與給無線終端機之資源之一指示。 控制訊息可授與用於無線訊息在上行鏈路中(即,從無線終端機至無線電存取節點)或在邊緣鏈路中(即,從無線終端機直接至另一無線終端機 )之傳輸的資源。 第一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或多個頻率(例如,一或多個頻率副頻道)、一或多個時槽、用於對傳輸進行編碼之一或多個正交碼或其等之任何組合。舉例而言,可使用對應於特定時槽及頻率之實體資源區塊來定義無線電資源。資源及特別地時槽可與一特定TTI值相關聯。(舉例而言)基於無線終端機之一當前操作模式,或含有授與之控制訊息之一格式(即,其中不同格式對應於不同TTI值),TTI值可在含有授與之控制訊息中明確指示,或為無線終端機隱含已知。 在步驟102中,無線終端機判定其具有可用於(即,在上行鏈路或邊緣鏈路中)傳輸之資料。舉例而言,無線終端機可包括一或多個緩衝區,資料在編碼及傳輸之前暫時儲存於該一或多個緩衝區中。此資料可因某一使用者動作(例如,發起一呼叫或存取一資料服務)或無線終端機內之一自動化程序而出現。 資料與一或多個邏輯頻道相關聯且在步驟104中,無線終端機判定與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TTI值。可經由無線電存取網路與無線終端機之間之發信號(例如,使用無線電資源控制(RRC)發信號)來組態邏輯頻道及其等之相關聯參數(例如,最大TTI值、邏輯頻道優先級等)。參數之組態可係靜態或半靜態的。舉例而言,一特定邏輯頻道之參數可保留直至進一步通知,或要求從無線電存取網路更新。可週期性地或在一特設基礎上更新參數。因此,步驟104可包括從無線電存取網路接收邏輯頻道之組態資料;然而,預期此組態資料將已在先前接收且本端儲存於無線終端機中。 在步驟106中,無線終端機判定任何經授與無線電資源是否可用(即,任何無線電資源是否已授與給無線終端機,及/或此等無線電資源是否仍可用且未經分配用於其他資料之傳輸)。 若無資源可用,則方法繼續進行至步驟108,其中無線終端機將一控制訊息(例如,一排程請求)傳輸至請求待在其中傳輸資料之無線電資源的授與之無線電存取節點。因此,控制訊息可請求與等於或短於在步驟104中判定之最大TTI值的一TTI相關聯之無線電資源的授與。舉例而言,控制訊息可包括最大TTI值之一明確或隱含指示(在後一情況中,舉例而言,最大TTI值可藉由控制訊息之格式化隱含指示,或無線電存取節點可能夠藉由參考控制訊息內所含有之一或多個其他參數而判定最大TTI值)。 舉例而言,可經由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傳輸控制訊息。可使用在無線終端機中預組態(例如,經由用無線電存取網路發信號)且識別為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之一或多個短傳輸機會來傳輸控制訊息。在一個實例中,控制訊息作為一排程請求經由sPUCCH進行傳輸。 若在步驟106中判定資源已授與給無線終端機且可用,則方法繼續進行至步驟110,其中無線終端機判定在步驟104中判定之最大TTI值是否小於與經授與資源相關聯之TTI值。若最大TTI值不小於經授與TTI (即,其等於或大於與經授與資源相關聯之TTI),則經授與資源可用來傳輸資料。因此,在步驟112中,資料經編碼且接著使用經授與資源(例如,在步驟100中授與之資源)進行傳輸。 步驟108可包括根據與用於資料之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邏輯頻道優先級值將資料分配給可用資源。即,與具有一相對較高優先級(即,具有一相對較高邏輯頻道優先級值)之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資料可在與具有一相對較低優先級(即,具有一相對較低邏輯頻道優先級值)之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資料之前分配給可用資源。 若在步驟110中判定最大TTI值小於與經授與資源相關聯之TTI,則方法繼續進行至步驟114,其中無線終端機將一控制訊息(例如,一排程請求)傳輸至請求待在其中傳輸資料之無線電資源的授與之無線電存取節點。舉例而言,此步驟可能與步驟108基本上相同。因此,控制訊息可請求與等於或短於在步驟104中判定之最大TTI值的一TTI相關聯之無線電資源的授與。舉例而言,控制訊息可包括最大TTI值之一明確或隱含指示(在後一情況中,舉例而言,可藉由控制訊息之格式化隱含指示最大TTI值,或無線電存取節點可能夠藉由參考控制訊息內所含有之一或多個其他參數而判定最大TTI值)。 舉例而言,可經由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傳輸控制訊息。可使用一或多個短傳輸機會來傳輸控制訊息,且因此在一個實例中,控制訊息作為一排程請求經由sPUCCH進行傳輸。 在步驟118中,無線終端機從無線電存取節點接收待在其上傳輸步驟102中識別之資料之第二無線電資源之一第二授與。包括第二授與之訊息可係在一下行鏈路控制頻道(例如,PDCCH或sPDCCH)上傳輸之包括授與給無線終端機之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之一控制訊息。舉例而言,控制訊息可包括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其以一特定格式(例如,DCI格式0)組態以傳達授與給無線終端機之資源之一指示。 控制訊息可授與用於無線訊息在上行鏈路中(即,從無線終端機至無線電存取節點)或在邊緣鏈路中(即,從無線終端機直接至另一無線終端機)之傳輸的資源。 第二無線電資源可包括一或多個頻率(例如,一或多個頻率副頻道)、一或多個時槽、用於對傳輸進行編碼之一或多個正交碼或其等之任何組合。舉例而言,可使用對應於特定時槽及頻率之實體資源區塊來定義無線電資源。資源及特別地時槽可與一特定TTI值相關聯。(舉例而言)基於無線終端機之一當前操作模式,或含有授與之控制訊息之一格式(即,其中不同格式對應於不同TTI值),TTI值可在含有授與之控制訊息中明確指示,或為無線終端機隱含已知。 根據步驟114中傳輸之排程請求,關於短於或等於與步驟102中之資料相關聯之邏輯頻道之最大TTI值的一TTI值組態第二資源。 在步驟120中,無線終端機對資料進行編碼且使用在步驟118中接收之訊息中所識別之第二資源來傳輸資料。 如上所述,對可用於傳輸之資料的偵測之習知回應係傳輸指示可用於傳輸之資料數量之一緩衝區狀態報告(BSR)。一BSR可作為一控制元素在媒體存取控制(MAC)層中傳輸,且可週期性地(即,指示可用於傳輸之資料之當前數量)或非週期性地(即,在資料可用於傳輸,或無資料可用於傳輸時)傳輸。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步驟114中之一排程請求之傳輸可取代此等習知步驟或作為其等的補充。因此,在一項實施例中,在步驟114之後,方法繼續進行至步驟116a,其中關於步驟102中識別之資料未傳輸BSR。舉例而言,無線終端機可經預組態以在與可用於傳輸之資料相關聯之最大TTI值比與任何授與無線電資源相關聯之TTI更短之情況下防止一BSR之傳輸,且已針對組態成具有一較短TTI之進一步資源傳輸一排程請求。在此等實施例中,網路接收針對無線電資源之一單一請求且相應地回應。 在一替代實施例中,在步驟114之後,方法繼續進行至步驟116b,其中關於步驟102中識別之資料傳輸一BSR。在此情況中,無線電存取節點經由不同機制有效地接收兩個請求以排程無線電資源用於步驟102中識別之資料之傳輸。步驟114中傳輸之排程請求可首先藉由授與上文中描述之第二資源(特別地若使用一短傳輸機會進行傳輸)而被接收且起作用。然而,在回應於步驟116b中傳輸之BSR時,無線電存取節點可考量第二資源之授與。若BSR指示(例如)可能使用步驟118中授與之資源完全傳輸之相對較小數量之資料,則無線電存取節點可省略步驟116b中傳輸之BSR。若BSR指示比可能使用步驟118中授與之資源傳輸更大之數量之資料,則無線電存取節點可授與待在其中傳輸資料之剩餘部分之進一步資源給無線終端機。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明白,儘管上述描述已側重於針對屬於一單一邏輯頻道之資料之一程序流程,然圖3中展示之方法可連續應用於變得可用於傳輸之全部資料。舉例而言,與多個不同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資料可變得同時或幾乎同時可用於傳輸。在該情況中,方法之單獨例項可關於各邏輯頻道並行執行。因此,可關於與一相對較短最大TTI值相關聯之一邏輯頻道之資源傳輸一排程請求訊息(例如,如步驟114中展示),同時傳輸與一相對較長最大TTI值相關聯之一邏輯頻道之資料(例如,如步驟112中展示)。 將從上述論述明白,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縮減緊急無線通信之延時之方法。此從以下實例進一步明白。實例 1
實例1對應於習知行為之一第一實例,其中一無線終端機在資料可用於傳輸的判定之後傳輸一緩衝區狀態報告,且隨後被授與具有一短TTI之資源。此處吾等假定一「長」TTI具有14個OFDM符號,且與1 TTI編碼時間及2 TTI解碼時間相關聯;而一「短」TTI具有2個OFDM符號,且與2 TTI編碼時間及3 TTI解碼時間相關聯。 -無線終端機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且等待下一長TTI (1至14os) -無線終端機對BSR進行編碼(假定零延遲) -無線終端機在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上發送BSR (14os) -無線電存取節點對BSR進行解碼(2*14os) -無線電存取節點對一短UL授與進行編碼(2*2os) -無線電存取節點在sPDCCH上傳輸短UL授與(2os) -無線終端機對UL授與進行解碼且對用於傳輸之資料進行編碼(5*2os) -無線終端機傳輸UL資料(2os) -無線電存取節點對UL資料進行解碼(3*2os) 此導致67個與80個OFDM符號之間之一整體延時。實例 2
實例2對應於習知行為之一第二實例,其中一無線終端機使用先前授與且根據一「長」TTI組態之資源來傳輸資料。 -無線終端機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且等待下一長TTI (1至14os) -無線終端機對UL資料進行編碼(1*14os) -無線終端機傳輸UL資料(1*14os) -無線電存取節點對UL資料進行解碼(2*14os) 此導致57個與70個OFDM符號之間之一整體延時。實例 3
實例3對應於上文中關於圖3在不存在可用經授與資源,或可用經授與資源組態成具有大於傳輸資料之最大TTI值的一TTI值之情況下描述之行為。 -無線終端機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且等待下一短TTI (1至4os) -無線終端機對排程請求進行編碼(假定零延遲) -無線終端機在sPUCCH上發送排程請求(2os) -無線電存取節點對BSR進行解碼(3*2os) -無線電存取節點對一短UL授與進行編碼(2*2os) -無線電存取節點在sPDCCH上傳輸短UL授與(2os) -無線終端機對UL授與進行解碼且對用於傳輸之資料進行編碼(5*2os) -無線終端機傳輸UL資料(2os) -無線電存取節點對UL資料進行解碼(3*2os) 此導致33個與36個OFDM符號之間之一整體延時。 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無線終端機200之一示意圖。舉例而言,無線終端機200可適於執行上文中且特別地關於圖3描述之方法。 終端機200包括處理電路202及通信耦合至該處理電路202之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204 (諸如記憶體)。無線終端機200可能可在一無線通信網路內操作,且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 在一項實施例中,媒體204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處理電路202執行時導致終端機200:從無線通信網路接收一第一授與訊息,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其中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第一無線電資源;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該資料與一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判定與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及回應於與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將一排程請求訊息傳輸至無線通信網路,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組態排程請求訊息,其中第二傳輸時間間隔比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 在進一步實施例中,終端機200可包括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硬體(未圖解說明),例如,耦合至處理電路202及/或記憶體204之一或多個天線,及對應收發器電路。 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無線終端機300之一示意圖。舉例而言,無線終端機300可適於執行上文中且特別地關於圖3描述之方法。 終端機300包括一第一模組302、一第二模組304、一第三模組306及一第四模組308。無線終端機300可能可在一無線通信網路內操作,且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 在一項實施例中,第一模組302經組態以從無線通信網路接收一第一授與訊息,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其中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第一無線電資源。第二模組304經組態以判定待傳輸資料的存在,該資料與一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第三模組306經組態以判定與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傳輸時間間隔。第四模組308經組態以回應於與邏輯頻道相關聯之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將一排程請求訊息傳輸至無線通信網路,根據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組態排程請求訊息,其中第二傳輸時間間隔比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 儘管上述文字已在3GPP規範、特別地長期演進及其發展之背景內容中描述本發明之實施例,然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本文中描述之方法、裝置及概念可同樣應用於其他無線電存取技術及採用其等之網路。
10‧‧‧網路
12‧‧‧第一無線電存取節點
14‧‧‧第二無線電存取節點
16‧‧‧無線終端機
18‧‧‧核心網路
20‧‧‧回載網路
22‧‧‧第二無線終端機
50‧‧‧第一週期
52‧‧‧週期
54‧‧‧週期
56‧‧‧週期
100‧‧‧步驟
102‧‧‧步驟
104‧‧‧步驟
106‧‧‧步驟
108‧‧‧步驟
110‧‧‧步驟
112‧‧‧步驟
114‧‧‧步驟
116a‧‧‧步驟
116b‧‧‧步驟
118‧‧‧步驟
120‧‧‧步驟
200‧‧‧無線終端機
202‧‧‧處理電路
204‧‧‧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記憶體
300‧‧‧無線終端機
302‧‧‧第一模組
304‧‧‧第二模組
306‧‧‧第三模組
308‧‧‧第四模組
LC1‧‧‧第一邏輯頻道
LC2‧‧‧第二邏輯頻道
圖1展示一無線通信網路; 圖2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處理流程; 圖3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 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一無線終端機器件之一示意圖;及 圖5係根據本發明之進一步實施例之一無線終端機器件之一示意圖。
Claims (37)
-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之一終端機器件(16、200)中之方法,該終端機器件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該方法包括: 從該無線通信網路接收(100)一第一授與訊息,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其中該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該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50、52、54)組態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 判定(102)待傳輸資料的存在,該資料與一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 判定(104)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及 回應於與該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將一排程請求訊息傳輸(114)至該無線通信網路,根據該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56)組態該排程請求訊息,其中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56)比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50、52、54)更短。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從該無線通信網路接收(118)一第二授與訊息,該第二授與訊息包括其中該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二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該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比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的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該等第二無線電資源;及 使用該等第二無線電資源來傳輸(120)該資料。
-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比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之該傳輸時間間隔係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回應於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最大傳輸時間間隔等於或大於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使用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來傳輸(112)該資料。
-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使用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來傳輸該資料之步驟包括: 判定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優先級;及 取決於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優先級而將該資料分配給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
-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取決於與一或多個第二邏輯頻道相關聯之優先級而將與該一或多個第二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資料分配給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經由一控制頻道傳輸該排程請求訊息。
-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控制頻道係一短控制頻道。
- 如請求項7或8之方法,其中該控制頻道係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回應於與該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未使用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來傳輸(116a)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資料之一緩衝區狀態報告。
-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括: 回應於與該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使用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來傳輸(116b)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資料之一緩衝區狀態報告。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傳輸頻率;一或多個傳輸時槽;及用於編碼之一或多個正交碼。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包括用於將一或多個上行鏈路訊息傳輸至該無線通信網路之無線電資源。
-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包括用於將一或多個邊緣鏈路訊息傳輸至另一終端機器件之無線電資源。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該終端機器件中預組態邏輯頻道與最大傳輸時間間隔之間之關聯終端機。
- 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經由來自該無線通信網路之無線電資源控制發信號來預組態邏輯頻道與最大傳輸時間間隔之間之該關聯。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該傳輸時間間隔之一指示。
-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邏輯頻道係關於關鍵機器類型通信,或超可靠低延時通信。
-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之終端機器件(16、200),該終端機器件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且經組態以執行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
- 一種用於一無線通信網路之終端機器件(200),該終端機器件可組態成具有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且包括處理電路(202)及儲存指令之一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204),該等指令在由該處理電路執行時導致該終端機器件: 從該無線通信網路接收(100)一第一授與訊息,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其中該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該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 判定(102)待傳輸資料的存在,該資料與一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 判定(104)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最大傳輸時間間隔;且 回應於與該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將一排程請求訊息傳輸(114)至該無線通信網路,根據該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一第二傳輸時間間隔組態該排程請求訊息,其中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比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
- 如請求項20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204)進一步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該處理電路執行時導致該終端機器件: 從該無線通信網路接收(118)一第二授與訊息,該第二授與訊息包括其中該終端機器件可傳輸一或多個無線訊息之第二無線電資源之一指示,根據該複數個傳輸時間間隔之比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的一傳輸時間間隔組態該等第二無線電資源;且 使用該等第二無線電資源來傳輸(120)該資料。
- 如請求項21之終端機器件,其中比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更短之該傳輸時間間隔係該第二傳輸時間間隔。
- 如請求項20至22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該處理電路執行時導致該終端機器件: 回應於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最大傳輸時間間隔等於或大於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使用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來傳輸(112)該資料。
- 如請求項23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藉由以下導致該終端機器件使用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來傳輸該資料: 判定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一優先級;及 取決於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優先級而將該資料分配給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
- 如請求項24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該處理電路執行時導致該終端機器件: 取決於與一或多個第二邏輯頻道相關聯之優先級而將與該一或多個第二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資料分配給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
- 如請求項20至25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經由一控制頻道傳輸該排程請求訊息。
- 如請求項26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控制頻道係一短控制頻道。
- 如請求項26或27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控制頻道係一上行鏈路控制頻道。
- 如請求項20至28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該處理電路執行時導致該終端機器件: 回應於與該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未使用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來傳輸(116a)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資料之一緩衝區狀態報告。
- 如請求項20至28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進一步儲存指令,該等指令在由該處理電路執行時導致該終端機器件: 回應於與該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最大傳輸時間間隔小於該第一傳輸時間間隔之一判定,使用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來傳輸(116b)與該第一邏輯頻道相關聯之該資料之一緩衝區狀態報告。
- 如請求項20至30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包括以下之一或多者:一或多個傳輸頻率;一或多個傳輸時槽;及用於編碼之一或多個正交碼。
- 如請求項20至31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包括用於將一或多個上行鏈路訊息傳輸至該無線通信網路之無線電資源。
- 如請求項20至31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等第一無線電資源包括用於將一或多個邊緣鏈路訊息傳輸至另一終端機器件之無線電資源。
- 如請求項20至33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在該終端機器件中預組態邏輯頻道與最大傳輸時間間隔之間之關聯終端機。
- 如請求項34之終端機器件,其中經由來自該無線通信網路之無線電資源控制發信號來預組態邏輯頻道與最大傳輸時間間隔之間之該關聯。
- 如請求項20至35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第一授與訊息包括該傳輸時間間隔之一指示。
- 如請求項20至36中任一項之終端機器件,其中該第一邏輯頻道關於關鍵機器類型通信,或超可靠低延時通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762454115P | 2017-02-03 | 2017-02-03 | |
US62/454,115 | 2017-02-0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831036A true TW201831036A (zh) | 2018-08-16 |
TWI716665B TWI716665B (zh) | 2021-01-21 |
Family
ID=6081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02446A TWI716665B (zh) | 2017-02-03 | 2018-01-24 | 用於在一無線通信網路中利用短傳輸時間間隔之方法與裝置 |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10743340B2 (zh) |
EP (3) | EP4156829A1 (zh) |
JP (2) | JP6775690B2 (zh) |
CN (3) | CN115720133A (zh) |
DK (1) | DK3720227T3 (zh) |
ES (2) | ES2818558T3 (zh) |
FI (1) | FI3720227T3 (zh) |
HU (2) | HUE050971T2 (zh) |
MX (1) | MX2019009145A (zh) |
PH (1) | PH12019501666A1 (zh) |
PL (1) | PL3577984T3 (zh) |
RU (2) | RU2730168C1 (zh) |
TW (1) | TWI716665B (zh) |
WO (1) | WO201814385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HUE050971T2 (hu) * | 2017-02-03 | 2021-01-2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Eljárások és berendezés rövid átviteli idõközök kihasználására vezeték nélküli kommunikációs hálózatban |
US10873911B2 (en) * | 2017-03-23 | 2020-12-22 | Ofinno, LCC |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
US11291036B2 (en) | 2017-03-24 | 2022-03-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cheduling requests and buffer status reports for low lat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CN108633088B (zh) * | 2017-03-24 | 2020-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KR102554392B1 (ko) * | 2018-09-28 | 2023-07-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버퍼상태 보고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CN110366260B (zh) * | 2019-07-16 | 2022-11-15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调度请求的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US20230107424A1 (en) * | 2019-10-11 | 2023-04-06 | Ntt Docomo, Inc. | Terminal |
CN114631337A (zh) * | 2019-11-05 | 2022-06-14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传感器性能指示 |
WO2024192745A1 (zh) * | 2023-03-22 | 2024-09-26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确定资源状态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WO2024197545A1 (en) * | 2023-03-27 | 2024-10-03 | Nec Corporatio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244515A1 (en) | 2009-04-23 | 2010-10-27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generating multiple uplink transport blocks |
US20120124263A1 (en) | 2010-05-14 | 2012-05-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llocating grant channel resources |
CN102158978B (zh) | 2011-04-22 | 2017-03-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处理方法和系统 |
CN102761967B (zh) * | 2011-04-29 | 2015-09-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传输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WO2014104854A1 (ko) | 2012-12-30 | 2014-07-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자원 정보 공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14110767A1 (zh) | 2013-01-17 | 2014-07-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获取随机接入参数和资源对应关系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40328260A1 (en) | 2013-02-26 | 2014-11-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cheduling over multip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
EP2966918B1 (en) * | 2013-03-29 | 2017-12-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quest on uplink authorization resourc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
US10098122B2 (en) * | 2014-05-15 | 2018-10-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US11432305B2 (en) | 2014-05-19 | 2022-08-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for different latency targets utilizing thin control |
US10278178B2 (en) * | 2014-05-19 | 2019-04-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band pairing of carriers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transmit- and receive-switching |
WO2016048082A1 (en) | 2014-09-25 | 2016-03-3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nceling triggered prose bs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219292B2 (en) * | 2014-10-24 | 2019-02-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lexible multiplexing and feedback for variable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
US10548129B2 (en) | 2015-02-11 | 2020-01-28 | Apple Inc.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unified flexible 5G air interface |
US9629066B2 (en) | 2015-02-24 | 2017-04-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
JP6658729B2 (ja) | 2015-03-06 | 2020-03-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局、無線端末装置、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
WO2017150944A1 (ko) * | 2016-03-03 | 2017-09-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10218558B2 (en) * | 2016-04-25 | 2019-02-26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Media access control mechanism in a wireless device |
US10595311B2 (en) * | 2016-07-29 | 2020-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ng transmissions in mul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US11438918B2 (en) * | 2017-01-04 | 2022-09-06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cheduling request with different numerologies |
KR20180090658A (ko) * | 2017-02-03 | 2018-08-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연결을 사용한 핸드오버 시 보안 키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HUE050971T2 (hu) * | 2017-02-03 | 2021-01-2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Eljárások és berendezés rövid átviteli idõközök kihasználására vezeték nélküli kommunikációs hálózatban |
-
2017
- 2017-12-19 HU HUE17822053A patent/HUE050971T2/hu unknown
- 2017-12-19 ES ES17822053T patent/ES2818558T3/es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HU HUE20176835A patent/HUE061157T2/hu unknown
- 2017-12-19 CN CN202211342040.5A patent/CN115720133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2-19 RU RU2019127547A patent/RU2730168C1/ru active
- 2017-12-19 RU RU2020124010A patent/RU2020124010A/ru unknown
- 2017-12-19 CN CN202211341985.5A patent/CN115720132A/zh active Pending
- 2017-12-19 EP EP22201803.8A patent/EP4156829A1/en active Pending
- 2017-12-19 EP EP20176835.5A patent/EP3720227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US US15/765,437 patent/US10743340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CN CN201780085582.XA patent/CN110268783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EP EP17822053.9A patent/EP3577984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DK DK20176835.5T patent/DK3720227T3/da active
- 2017-12-19 WO PCT/SE2017/051296 patent/WO2018143850A1/en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7-12-19 FI FIEP20176835.5T patent/FI3720227T3/fi active
- 2017-12-19 MX MX2019009145A patent/MX2019009145A/es unknown
- 2017-12-19 ES ES20176835T patent/ES2935733T3/es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JP JP2019539160A patent/JP677569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PL PL17822053T patent/PL3577984T3/pl unknown
-
2018
- 2018-01-24 TW TW107102446A patent/TWI716665B/zh active
-
2019
- 2019-07-18 PH PH12019501666A patent/PH12019501666A1/en unknown
-
2020
- 2020-07-08 US US16/923,292 patent/US11388746B2/en active Active
- 2020-10-06 JP JP2020169293A patent/JP7011695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01 US US17/683,779 patent/US11997695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5-07 US US18/656,903 patent/US20240292425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20227A1 (en) | 2020-10-07 |
CN115720132A (zh) | 2023-02-28 |
CN110268783A (zh) | 2019-09-20 |
MX2019009145A (es) | 2019-09-10 |
US11388746B2 (en) | 2022-07-12 |
FI3720227T3 (fi) | 2023-01-13 |
EP3577984B1 (en) | 2020-06-24 |
US11997695B2 (en) | 2024-05-28 |
US20240292425A1 (en) | 2024-08-29 |
JP7011695B2 (ja) | 2022-01-27 |
PH12019501666A1 (en) | 2020-03-02 |
US20200344797A1 (en) | 2020-10-29 |
US10743340B2 (en) | 2020-08-11 |
HUE061157T2 (hu) | 2023-05-28 |
EP3720227B1 (en) | 2022-11-23 |
ES2818558T3 (es) | 2021-04-13 |
JP6775690B2 (ja) | 2020-10-28 |
EP4156829A1 (en) | 2023-03-29 |
RU2730168C1 (ru) | 2020-08-19 |
EP3577984A1 (en) | 2019-12-11 |
HUE050971T2 (hu) | 2021-01-28 |
ES2935733T3 (es) | 2023-03-09 |
US20190075588A1 (en) | 2019-03-07 |
CN115720133A (zh) | 2023-02-28 |
PL3577984T3 (pl) | 2020-11-30 |
JP2021007251A (ja) | 2021-01-21 |
CN110268783B (zh) | 2022-11-11 |
TWI716665B (zh) | 2021-01-21 |
US20220191918A1 (en) | 2022-06-16 |
JP2020507959A (ja) | 2020-03-12 |
WO2018143850A1 (en) | 2018-08-09 |
RU2020124010A (ru) | 2020-09-01 |
DK3720227T3 (da) | 2022-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99769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12088512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263353B (zh) | 空口能力交换的系统和方法 | |
EP352853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EP3800815A1 (en)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pdcch monitor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20170264417A1 (en) | Dynamical search space alterations | |
US1036834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scheduling that mitigate PDCCH congestion | |
WO2020031583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AU2018239358A1 (en) |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messages for enhanced scheduling request | |
TWI813661B (zh) | 選擇用於通道狀態資訊的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資源 | |
CN111937440B (zh) | 在控制信道中传送数据 | |
US10687317B2 (en) | Transmission and decod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US2022035387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ransmission Adaptation | |
US20210345371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Scheduled Uplink Transmission | |
JP7389047B2 (ja) | グループ電力制御のためのループインデックス | |
US20230224801A1 (en) | Switching between search space set groupin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