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6834A - 一種切換方法、基站及終端 - Google Patents

一種切換方法、基站及終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6834A
TW201826834A TW106146415A TW106146415A TW201826834A TW 201826834 A TW201826834 A TW 201826834A TW 106146415 A TW106146415 A TW 106146415A TW 106146415 A TW106146415 A TW 106146415A TW 201826834 A TW201826834 A TW 2018268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arrow bandwidth
bandwidth
narrow
handov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46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75793B (zh
Inventor
楊寧
許華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2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6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75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7579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5Routing or path finding in a switch fabr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一種切換方法、基站及終端,方法包括: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採用本發明實施例,可使得終端在窄帶寬接收信號,利於降低終端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種切換方法、基站及終端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切換方法、基站及終端。
在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統中,終端在整個系統帶寬上接收下行信號。其中,下行信號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和下行公共參考信號如小區特定參考信號(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CRS)和信道狀態信息測量參考信號(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CSI-RS)。LTE系統支持的系統帶寬有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其中比較典型、應用較多的系統帶寬是20MHz和10MHz。在下行信道分別對應100個物理資源塊(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和50個PRB。
在現有的LTE系統中,終端一般不知道當前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傳送的是什麼格式(format)的信息,也不知道自己需要的信息在哪個位置。但是終端知道自己當前在期待什麼信息,對於不同的期望信息終端可以用相應的無線網絡臨時標識(RNTI 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去和PDCCH中的控制信道單元(Control Channel Element,CCE)信息做循環冗餘校驗(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如果CRC校驗成功,那麼終端就知道這個信息是自己需要的,從而獲知相應的DCI format和調製方式,進一步解出DCI的內容。這就是所謂的盲檢(blind detection)過程。由於終端會一直在整個下行系統帶寬上盲檢PDCCH,這樣會導致終端的功耗較大。尤其在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eneration,5G)系統以及後續系統帶寬較大的移動通信技術系統中,由於載波的帶寬可能非常寬,例如可達到200MHz。如果終端仍然像在LTE系統即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5-Generation,4G)系統中一樣在全帶寬上接收PDCCH,那樣終端的功耗將非常高。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切換方法、基站及終端,可使得終端在窄帶寬接收信號,利於降低終端的功耗。
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切換方法,包括:
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預配置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將所述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發送給所述終端;
或者,向所述終端發送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向所述終端發送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為所述終端調度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發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終端發送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切換方法,包括:
終端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接收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預配置的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在所述間隔週期內關閉接收機;
或者,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在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關閉接收機並在再次開始檢測信號的時刻開啟接收機。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根據所述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為所述終端調度的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本發明實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種基站,包括:
配置單元,用於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在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配置單元還用於預配置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將所述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發送給所述終端;
或者,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向所述終端發送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為所述終端調度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發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發送單元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終端發送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本發明第四方面提供一種基站,包括:
處理器、存儲器、收發器和總線,所述處理器、存儲器和收發器通過總線連接,其中,所述收發器用於收發信號,與終端進行通信,所述存儲器用於存儲一組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以下操作:
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通過所述收發器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通過所述收發器在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預配置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通過所述收發器將所述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發送給所述終端;
或者,通過所述收發器向所述終端發送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向所述終端發送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為所述終端調度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發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通過所述收發器向所述終端發送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本發明實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切換單元,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接收所述基站預配置的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在所述間隔週期內關閉接收機;
或者,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在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關閉接收機並在再次開始檢測信號的時刻開啟接收機。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所述切換單元還用於根據所述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為所述終端調度的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接收單元還用於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本發明實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包括:
處理器、存儲器、發射機、接收機和總線,所述處理器、存儲器、發射機和接收機通過總線連接,其中,所述發射機用於發射信號,所述接收機用於接收信號,所述發射機和所述接收機分別獨立設置或集成設置,所述存儲器用於存儲一組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以下操作:
通過所述接收機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通過所述接收機接收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通過所述接收機接收所述基站預配置的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在所述間隔週期內關閉所述接收機;
或者,通過所述接收機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在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關閉所述接收機並在再次開始檢測信號的時刻開啟所述接收機。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通過所述接收機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根據所述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通過所述接收機接收所述基站為所述終端調度的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處理器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通過所述接收機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本發明實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存儲介質包括一組程序代碼,用於執行如本發明實施例第一方面任一實現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存儲介質包括一組程序代碼,用於執行如本發明實施例第二方面任一實現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切換方法,包括:
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所述窄帶寬包括第一窄帶寬或第二窄帶寬,所述第一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公共搜索空間。
本發明實施例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種切換方法,包括:
終端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所述窄帶寬包括第一窄帶寬或第二窄帶寬,所述第一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公共搜索空間。
本發明實施例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站,包括:
配置單元,用於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所述窄帶寬包括第一窄帶寬或第二窄帶寬,所述第一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公共搜索空間。
本發明實施例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基站,包括:
處理器、存儲器、收發器和總線,所述處理器、存儲器和收發器通過總線連接,其中,所述收發器用於收發信號,與終端進行通信,所述存儲器用於存儲一組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如本發明第九方面任一實現方式中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
接收單元,用於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切換單元,用於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所述窄帶寬包括第一窄帶寬或第二窄帶寬,所述第一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公共搜索空間。
本發明實施例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種終端,包括:
處理器、存儲器、發射機、接收機和總線,所述處理器、存儲器、發射機和接收機通過總線連接,其中,所述發射機用於發射信號,所述接收機用於接收信號,所述發射機和所述接收機分別獨立設置或集成設置,所述存儲器用於存儲一組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如本發明第十方面任一實現方式中的步驟。
本發明實施例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存儲介質包括一組程序代碼,用於執行如本發明實施例第九方面任一實現方式所述的方法。
本發明實施例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存儲介質,所述計算機存儲介質包括一組程序代碼,用於執行如本發明實施例第十方面任一實現方式所述的方法。
實施本發明實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基站通過配置切換消息,指示終端切換到的窄帶寬接收模式,在窄帶寬接收模式下,終端可以在小於系統帶寬的窄帶寬上接收信號,使得終端無需再檢測較大的系統帶寬,可以降低終端的功耗和檢測信號的時延;在窄帶寬的PDCCH中配置只含有UE特定搜索空間和固定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可以減少終端檢測的信息量,從而可以進一步降低終端功耗;且基站還可以指示終端處於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時檢測窄帶信號的時間和不檢測窄帶信號的時間,並指示終端在不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候關閉終端接收機,從而可以更進一步節省終端能耗;基站還可以指示終端在窄帶寬和系統帶寬之間以及不同窄帶寬之間切換,從而提升窄帶寬的使用靈活性;而且基站還可以在窄帶寬的PDCCH中調度小於預設容量的下行數據或針對上行傳輸的重傳反饋信息和HARQ進程標識,從而擴展了窄帶寬的功能。
本發明的說明書和申請專利範圍第書及上述附圖中的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它們任何變形,意圖在於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裝置沒有限定於已列出的步驟或單元,而是可選地還包括沒有列出的步驟或單元,或可選地還包括對於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裝置固有的其它步驟或單元。
隨著人們通信需求的不斷提高,通信技術正快速發展,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大的帶寬,更快的上下行傳輸速度等。例如,在5G系統中,可以提供高達200MHz的系統帶寬。但是隨著系統帶寬的擴展,如果終端在比較大的系統帶寬上接收PDCCH,終端的功耗較高,因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切換方法,使得終端可以切換到小於系統帶寬的窄帶寬上工作,從而節省終端功耗。為了便於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以5G系統來進行描述,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理解,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實施方式同樣可適用于現有通信系統以及未來更高級別如6G、7G的通信系統,本發明實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切換方法及設備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照圖1,為本方面實施例中通信系統的架構示意圖。其中可以包括基站和至少一個終端,終端也可生稱之為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
其中,基站可以是演進型節點B(evolved Node B,eNB)、節點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發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帶單元(BaseBand Unit,BBU)等。其也可以被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稱之為基站收發機、無線基站、無線收發機、收發機功能、基站子系統(Base Station Sub system,BSS)或者一些其它適當的術語。其可以在PDCCH中承載調度下行控制信息,可具體包含傳輸格式、資源分配、上行調度許可、功率控制以及上行重傳信息等。並可以向UE傳輸業務的下行數據,接收終端的重傳反饋等。
其中,終端可以包括蜂窩電話、智能電話、會話啟動協議(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電話、膝上型計算機、個人數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多媒體設備、視頻設備、數字音頻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照相機、遊戲控制台或者其它任何相似功能的設備。終端也可以被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稱為移動站、用戶站、移動單元、用戶單元、無線單元、遠程單元、移動設備、無線設備、無線通信設備、遠程設備、移動用戶站、接入終端、移動終端、無線終端、遠程終端、手持設備、用戶代理、移動客戶端、客戶端或者一些其它適當的術語。其可以接收基站配置的控制信息以及基站調度的時頻域資源來進行上行業務數據以及重傳反饋信息的傳輸。
為了降低終端的功耗,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配置終端在小於系統帶寬的窄帶寬上工作,下面將結合圖2-圖8對本發明的切換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照圖2,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切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201,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
其中,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可選地,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可以包含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起始時間,終端接收到該切換消息後,在指定的起始時間進入窄帶寬接收模式,直至接收到基站發送的停止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消息時切換到系統帶寬;或者也可以在接收到基站發送的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系統帶寬的消息時,從當前窄帶寬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系統帶寬。
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除了包含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之外,或者還可以包含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終止時間,終端可以在指定的起始時間進入窄帶寬接收模式,在指定的終止時間切換回系統帶寬接收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支持機器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的終端而言,可以在1.4MHz即 6個PRB帶寬上去解調下行信號。對於此種類型終端,由於下行帶寬變小,終端的功耗得以節約。但是由於此類終端只能工作在較窄的帶寬上,如 6個PRB上,終端的功能會受比較大的限制。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即本發明實施例中窄帶寬是指小於系統帶寬的頻率域上的寬度。與現有4G系統中的1.4MHz的帶寬是不同的概念。例如,現有4G系統中比較典型的系統帶寬為10MHz和20MHz,當系統帶寬為10MHz時,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窄帶寬可以是2MHz、5MHz等小於10MHz的帶寬;當系統帶寬為20MHz時,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窄帶寬可以是5MHz、10MHz、12MHz等小於20MHz的帶寬。當系統帶寬為1.4MHz時,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窄帶寬也可以是0.6MHz等小於1.4MHz的帶寬。對於更大帶寬的5G系統,窄帶寬同樣可以是小於5G系統中系統帶寬的帶寬。
S202,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
可選地,基站可以通過高層信令,如無線資源控制協議(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或者物理層信令,如DCI來指示終端切換到只接收窄帶寬的模式。基站可以指示終端窄帶寬接收模式開始的具體時刻,以及窄帶寬在頻帶上的具體位置。這樣,終端可以根據該切換消息切換到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在窄帶寬接收模式下,終端可以將自己的射頻帶寬調諧(retune)到只接收系統指示終端接收的頻率域寬度即指定的窄帶寬上。例如,如果基站指示終端的窄帶寬是6個PRB (以15K Hz 子載波間隔為例,就是1.4MHz),那麼終端就會將自己的射頻單元調諧到系統指示的窄帶寬所在的頻帶位置的6個PRB上。此時,終端只能接收到位於這6個PRB上的信號。由於接收射頻帶寬的減少,終端可以獲得省電的效果。終端可以不用在較寬的系統帶寬上去檢測信號,而只需要在小於系統帶寬的窄帶寬上接收信號和檢測信號,減少了終端的工作量,降低了終端的功耗,提升了終端接收信號的效率。
需要說明的,終端的功耗主要體現在兩方面,第一方面,終端在整個系統帶寬上檢測信號;第二方面,終端對PDCCH的盲檢,PDCCH 的盲檢包括檢測不同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如 2,4,8 以及不同DCI長度等,終端檢測的DCI既包含只針對單個終端的DCI,需要在UE特定搜索空間檢測,也包含針對多個終端的DCI ,需要在公共搜索空間檢測。由於檢測的內容較多,也會導致終端的功耗較高,此時,還可參照圖3所述的切換方法進行切換。
請參照圖3,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301-S302和圖2中步驟S201-S202相同,此處不再贅述,除此之外,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S303,在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在窄帶寬接收模式下,基站用來調度終端的PDCCH位於基站所指示的窄帶寬上。為了減少終端接收這種PDCCH的複雜度,可以在位於窄帶寬上的PDCCH攜帶針對單個不同終端的DCI,而不含有針對位於窄帶寬上所有終端的DCI;或者說,位於窄帶寬上的PDCCH只含有UE特定搜索空間,而不含有公共搜索空間。同時,針對單個不同終端的DCI,其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可以是固定的,例如可以在基站向終端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就向終端指定其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是多少。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由於PDCCH中只含有UE特定搜索空間和固定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因此,可以減少終端在接收位於窄帶寬上的PDCCH時需要檢測的信息量,從而可以進一步降低終端的功耗。
除了減少終端檢測的帶寬及檢測的信息量之外,還可以配置窄帶接收模式下終端在指定時間進入休眠狀態或關閉接收機。
具體可參見圖4,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三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401-S403與圖3中步驟S301-S303相同,此處不再贅述,所述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S404,預配置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將所述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發送給所述終端,並指示所述終端在所述間隔週期內關閉接收機。
可選地,所述窄帶信號可以包括但不限於:PDCCH和/或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基站可以預先配置終端在什麼時間處於窄帶寬接收模式,請參照圖5,為採用圖4所示切換方法在窄帶寬上接收信號的示意圖。在如圖5中所示T1~T2 時間即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內處在窄帶寬接收模式;基站也可以預先配置終端在什麼時間不檢測窄帶PDCCH和/或可能存在的PDSCH(此時終端可以關閉接收機),在如圖5中所示T2~T3時間即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當終端進入窄帶寬接收模式後,就按照基站的配置定時(週期性)的檢測窄帶信號(窄帶PDCCH和/或PDSCH),其餘時間可以關閉接收機以達到省電效果。
可選地,基站也可以向所述終端發送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指示所述終端在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關閉接收機並在再次開始檢測信號的時刻開啟接收機。終端上可以配置定時器來進行計時。
如圖5中所示T2~T3時刻,從T3時刻後,終端再開始檢測窄帶信號。基站將通過窄帶PDCCH,如DCI, 指示終端停止檢測和再次開始檢測的具體時刻。
或者,基站還可以向所述終端發送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信息,指示所述終端在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控制接收機進入休眠狀態,在所述休眠狀態下,若所述基站向所述終端發送喚醒消息,終端偵聽到所述基站發送的喚醒消息,則開啟接收機。
當UE控制接收機處於休眠狀態下時,已經沒有RRC連接以及用戶的專有資源,因此此時終端可以監聽呼叫信道與廣播信道,當監聽到基站發送的喚醒消息時,終端可以開啟接收機。
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調度/預配置在窄帶接收模式下的終端只在部分時間檢測窄帶信號,其它時間終端可以關閉接收機以進一步獲得省電效果。
需要說明的,以上基站可以發送相關的時間信息給終端,由終端決定是否需要在不檢測窄帶信號的時間內關閉接收機,或者基站也可以在發送相關的時間信息給終端時,直接由基站指示終端在不檢測窄帶信號的時間內關閉接收機,本發明實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請參照圖6,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四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601-S602和圖2中步驟S201-S202相同,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S603,向所述終端發送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可選地,所述頻帶索引可以由基站配置並下發給終端,也可以在基站和終端上預存儲,當基站發送頻帶索引給終端時,終端通過查表便可以確定將要切換到的帶寬。
請參照圖7,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四實施例中頻帶索引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不同的頻帶索引指向位於不同頻率域位置的各個可能的帶寬。在通信系統中可以配置多個窄帶寬的頻帶索引,位於不同的頻率位置,如圖中窄帶寬1和2分別對應頻帶索引 2,4所示。還可以配置多個系統帶寬的頻帶索引,位於不同的頻率位置。如圖中系統帶寬1和2分別對應頻帶索引 1,3。
終端在接收到基站發送的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之後,可以根據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進行切換。此處的切換,可以是由窄帶寬切換到系統帶寬,也可以是窄帶寬切換到窄帶寬,可參見圖8,為本發明採用圖6所示切換方法中窄帶寬的調度示意圖,基站可以使用一個的切換時延將終端從窄帶寬1調度到系統帶寬1,也可以使用另一個不同的切換時延將窄帶寬2調度到窄帶寬3。
當然,對於如圖2所述的由系統帶寬切換到的窄帶寬,也可以採用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四實施例中下發頻率索引和切換時延的方法,本發明實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請參照圖9,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五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901-S904與圖4中步驟S401-S404相同,此處不再贅述,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S905,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為所述終端調度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發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當終端處在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基於信道容量的大小,基站也可以通過在窄帶寬上的PDCCH 為終端調度含有少量數據的PDSCH。在窄帶寬上調度的PDSCH 的頻域資源位於窄帶寬內,其所分配的資源和調製編碼方式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 可以是固定的,或在有限的集合中選擇。例如,如表1所示的窄帶寬PDSCH的MCS和資源分配示意表
其中,不同窄帶寬中的MCS和所分配的資源,以及二者之間的映射關係可以是不一樣的。例如對於窄帶寬1而言,只有一種MCS和三種可能的資源分配集合;而對於窄帶寬2而言,有兩種MCS以及四種可能的資源分配集合。表1中所示的不同窄帶寬,MCS和所分配資源的關係可以通過高層信令,如RRC信令預先配置。在窄帶PDCCH 上發送的DCI 可以包含 MCS和所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對應窄帶寬1所對應資源可以將其劃分為兩個以上的頻段如set1和set2,分別對應資源索引1和資源索引2,佔用不同的頻率資源。
S906,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終端發送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可選地,除了傳輸少量的下行數據之外,在窄帶寬接收模式下,還可以傳輸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ACK/NACK)和混合自動重傳(Hybrid Auto Repeat Request,HARQ)進程標識 (用於區分不同的上行傳輸進程)。
通過傳輸上述內容,可以豐富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功能,在確保終端功耗較低的前提下,擴展窄帶寬的作用。
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圖2-圖9所示的切換方法的實施例可以獨立實施,也可以相互組合實施,本發明實施例不作任何限定。
請參照圖10,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六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切換方法包括:
S1001,終端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
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S1002,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
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圖10為終端側的實施例描述,其具體過程可參見圖2所示基站側的實施例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11,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七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1101-S1102與圖10中步驟S1001-S1002相同,此處不再贅述,與圖10所示實施例相比,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S1103,接收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圖11為終端側的實施例描述,其具體過程可參見圖3所示基站側的實施例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12,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八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1201-S1203與圖10中步驟S1101-S1103相同,此處不再贅述,與圖11所示實施例相比,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S1204,接收所述基站預配置的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在所述間隔週期內關閉接收機。
可選地,在本實施例中,還可以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預配置的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在所述間隔週期內關閉接收機;
或者,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在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關閉接收機並在再次開始檢測信號的時刻開啟接收機。
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根據所述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為所述終端調度的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可選地,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圖12為終端側的實施例描述,其具體過程可參見圖4-圖9所示基站側的實施例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13,為本發明基站的第一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配置單元100,用於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發送單元200,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可選地,所述發送單元200還用於在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可選地,所述配置單元100還用於預配置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所述發送單元200還用於將所述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發送給所述終端;
或者,所述發送單元200還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
可選地,所述發送單元200還用於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向所述終端發送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可選地,所述發送單元200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為所述終端調度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可選地,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發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可選地,所述發送單元200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向所述終端發送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請參照圖14,為本發明基站的第二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處理器110、存儲器120、收發器130和總線140,所述處理器110、存儲器120和收發器130通過總線140連接,其中,所述收發器130用於收發信號,與終端進行通信,所述存儲器120用於存儲一組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110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120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以下操作:
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通過所述收發器130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110還用於通過所述收發器130在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110還用於預配置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通過所述收發器130將所述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發送給所述終端;
或者,通過所述收發器130向所述終端發送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110還用於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向所述終端發送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110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為所述終端調度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可選地,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發送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110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通過所述收發器130向所述終端發送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請參照圖15,為本發明終端的第一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終端包括:
接收單元300,用於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切換單元400,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可選地,所述接收單元300還用於接收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可選地,所述接收單元300還用於接收所述基站預配置的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在所述間隔週期內關閉接收機;
或者,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在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關閉接收機並在再次開始檢測信號的時刻開啟接收機。
可選地,所述接收單元300還用於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所述切換單元400還用於根據所述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可選地,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接收單元300還用於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為所述終端調度的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可選地,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可選地,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接收單元300還用於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請參照圖16,為本發明終端的第二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終端包括:
處理器210、存儲器220、發射機230、接收機240和總線250,所述處理器210、存儲器220、發射機230和接收機240通過總線250連接,其中,所述發射機230用於發射信號,所述接收機240用於接收信號,所述發射機230和所述接收機240分別獨立設置或集成設置,所述存儲器220用於存儲一組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210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220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以下操作:
通過所述接收機240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210還用於通過所述接收機240接收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210還用於通過所述接收機240接收所述基站預配置的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在所述間隔週期內關閉所述接收機240;
或者,通過所述接收機240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在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關閉所述接收機240並在再次開始檢測信號的時刻開啟所述接收機240。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210還用於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通過所述接收機240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根據所述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210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通過所述接收機240接收所述基站為所述終端調度的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可選地,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可選地,所述處理器210還用於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通過所述接收機240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當終端處於窄帶寬的接收模式下,如果系統的PDCCH只包含UE特定搜索空間而不包含公共搜索空間,這樣雖然能起到省電的效果,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基站還是需要使公共搜索空間向UE 廣播一些控制信令。此時可以採用如圖17-圖25所述的方法來進行窄帶切換和檢測。
請參照圖17,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九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切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701,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
其中,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可選地,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可以包含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起始時間,終端接收到該切換消息後,在指定的起始時間進入窄帶寬接收模式,直至接收到基站發送的停止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消息時切換到系統帶寬;或者也可以在接收到基站發送的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系統帶寬的消息時,從當前窄帶寬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系統帶寬。
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除了包含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之外,或者還可以包含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終止時間,終端可以在指定的起始時間進入窄帶寬接收模式,在指定的終止時間切換回系統帶寬接收信息。
需要說明的是,對於支持機器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TC)的終端而言,可以在1.4MHz即 6個PRB帶寬上去解調下行信號。對於此種類型終端,由於下行帶寬變小,終端的功耗得以節約。但是由於此類終端只能工作在較窄的帶寬上,如 6個PRB上,終端的功能會受比較大的限制。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即本發明實施例中窄帶寬是指小於系統帶寬的頻率域上的寬度。與現有4G系統中的1.4MHz的帶寬是不同的概念。例如,現有4G系統中比較典型的系統帶寬為10MHz和20MHz,當系統帶寬為10MHz時,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窄帶寬可以是2MHz、5MHz等小於10MHz的帶寬;當系統帶寬為20MHz時,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窄帶寬可以是5MHz、10MHz、12MHz等小於20MHz的帶寬。當系統帶寬為1.4MHz時,本發明實施例中的窄帶寬也可以是0.6MHz等小於1.4MHz的帶寬。對於更大帶寬的5G系統,窄帶寬同樣可以是小於5G系統中系統帶寬的帶寬。
S1702,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
可選地,基站可以通過高層信令,如無線資源控制協議(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或者物理層信令,如DCI來指示終端切換到只接收窄帶寬的模式。基站可以指示終端窄帶寬接收模式開始的具體時刻,以及窄帶寬在頻帶上的具體位置。這樣,終端可以根據該切換消息切換到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在窄帶寬接收模式下,終端可以將自己的射頻帶寬調諧(retune)到只接收系統指示終端接收的頻率域寬度即指定的窄帶寬上。例如,如果基站指示終端的窄帶寬是6個PRB (以15K Hz 子載波間隔為例,就是1.4MHz),那麼終端就會將自己的射頻單元調諧到系統指示的窄帶寬所在的頻帶位置的6個PRB上。此時,終端只能接收到位於這6個PRB上的信號。由於接收射頻帶寬的減少,終端可以獲得省電的效果。終端可以不用在較寬的系統帶寬上去檢測信號,而只需要在小於系統帶寬的窄帶寬上接收信號和檢測信號,減少了終端的工作量,降低了終端的功耗,提升了終端接收信號的效率。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窄帶寬可以包括第一窄帶寬或第二窄帶寬,所述第一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公共搜索空間。這樣,為了實現在公共搜索空間向UE廣播一些控制信令的目的,可以指示終端從第一窄帶寬切換到第二窄帶寬。此處為了描述方便僅使用了第一窄帶寬和第二窄帶寬,當然還可以存在第三窄帶寬或第四窄帶寬等,其中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的窄帶寬和包含公共搜索空間的窄帶寬。
當然,除了包含公共搜索空間的窄帶寬之外,基站也可以指示終端切換到包含公共搜索空間的系統帶寬進行檢測。
下面詳細介紹三種切換方式:
請參照圖18,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1801-S1802與S1701-S1702相同,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S1803,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終端分別檢測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的檢測參數。
所述檢測參數包括檢測的時間段,或者包括檢測的週期、起始時刻和單次檢測時長。
例如,基站可以為終端配置不同的窄帶寬,有的窄帶寬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而有的窄帶寬包含公共搜索空間。基站可以直接指示終端,在哪個時間段去檢測含有終端特定搜索空間的窄帶寬,在哪個時間段去檢測含公共搜索空間的窄帶寬。除了指示具體的時間段之外,也可以為不同的窄帶寬配置不同的檢測的週期、起始時刻和單次檢測時長,如第一窄帶寬的檢測的週期為L1,起始時刻為T1,單次檢測時長為(T2-T1),則終端將會在每個週期內固定的時間段內切換到第一窄帶寬進行檢測。
S1804,將所述檢測參數發送給所述終端,指示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檢測參數進行切換和檢測。
通過檢測參數的具體配置,便可以指示終端在不同窄帶寬上進行切換及檢測。
請參照圖19,為本發明採用圖18所示切換方法在不同窄帶寬上切換的示意圖。
如圖19所示,其中包含第一窄帶寬(窄帶寬1,對應窄帶PDCCH1)和第二窄帶寬(窄帶寬2,對應窄帶PDCCH2),這兩個窄帶寬的頻域位置可以是部分重疊或完全不重疊的(圖19中為完全不重疊的情況)。基站可以配置終端在不同的時間段檢測不同的窄帶寬。如圖19所示,終端在T1~T2, T5~T6時間內檢測窄帶寬1;終端在T3~T4, T7~T8時間內檢測窄帶寬2。T2~T3, T4~T5, T6~T7的時間是終端在不同窄帶寬間調諧(retune)的時間。系統可以用上述時間圖案(time pattern)的方式指示終端何時去檢測哪一個窄帶寬,還可以具體指出哪些符號(symbol)上去檢測哪一個窄帶寬,哪些符號上是用來調諧的。
或者還可以通過指示檢測週期、起始時刻和單次檢測時長來實現週期性檢測。如基站可以為不同的窄帶寬配置不同的檢測週期、起始時刻和單次檢測時長。以圖19為例,窄帶寬1的週期是L1,起始時刻是T1,(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還可以配置檢測的終止時刻如T2),每次檢測的持續時長是(T2-T1); 帶寬2的週期是L2,起始時刻是T3,,每次檢測的持續時間是(T4-T3)。這樣,當進入下一個週期時,終端便會根據這些檢測參數在T5~T6再次切換到窄帶寬1上進行檢測,以及在T7~T8再次切換到窄帶寬2上進行檢測。
對於已經進入連接態的終端來說,基站通常不會頻繁的通過公共搜索空間向終端發送控制信令,因此除了圖18-圖19所述的切換方法之外,還可以通過圖20所述的方法來進行切換。
請參照圖20,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2001-S2002與S1701-S1702相同,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S2003,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觸發所述終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可選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窄帶寬所在的時頻位置、終端檢測持續時長以及檢測完成後終端需要監聽的窄帶寬。
這樣,基站便可以通過第一窄帶寬上傳送的PDCCH 中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中包含的DCI,去觸發終端檢測另一個窄帶寬如第二窄帶寬(或系統帶寬)上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在DCI中可以指示終端,第二窄帶寬(或PDCCH)所在的時頻位置,終端檢測持續時長,以及檢測完成後終端需要繼續監聽(monitor)的窄帶寬。此處,基站可以指示終端回到原來的第一窄帶寬,或是為終端分配一個新的窄帶寬去監聽,如果是分配一個新的窄帶寬去監聽,則需要向終端提供新的窄帶寬的信息, 如該窄帶寬的位置,給終端的調諧時間等。
通過這種終端特定搜索空間的DCI觸發終端去監聽公共搜索空間的方法,由於是根據需要才去觸發的,因此節約功耗的效果較佳。
當採用DCI觸發的方式來實現窄帶寬切換時,如果終端特定搜索空間的信道質量變差,可能存在DCI觸發信令丟失的情況,因此還可以採用圖21所述的切換方法來進行切換。
請參照圖21,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二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2101-S2102與S1701-S1702相同,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S2103,所述基站配置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週期。
S2104,將所述週期的信息發送給所述終端,指示所述終端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S2105,在所述週期內,若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則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觸發所述終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可選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窄帶寬所在的時頻位置、終端檢測持續時長以及檢測完成後終端需要監聽的窄帶寬。
基站可以為終端配置一個包含公共搜索空間的第二窄帶寬,此處的第二窄帶寬也可以由系統帶寬替代。基站可以為第二窄帶寬配置一個比較長的檢測週期,這樣終端將會在間隔比較長的時間之後才去檢測一次含有公共搜索空間的第二窄帶寬。同時,在這個檢測週期內,當存在切換需要時,基站也可以在第一窄帶寬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上的DCI去觸發終端檢測含公共搜索空間的第二窄帶寬。
此處觸發的次數本發明不作任何限定,且當檢測週期到達時,終端可以根據週期再次檢測第二窄帶寬的公共搜索空間,或者,所述基站還可以配置用於指示終端暫停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預設時長;將所述預設時長髮送給所述終端,指示所述終端在所述預設時長內暫停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若在所述預設時長內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則再次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觸發所述終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這樣,可以減少過多的檢測,降低功耗。
請參照圖22,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三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切換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2201,終端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
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S2202,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
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所述窄帶寬包括第一窄帶寬或第二窄帶寬,所述第一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公共搜索空間。
圖22為終端側的實施例描述,其具體過程可參見圖17所示基站側的實施例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23,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四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與圖22所示實施例相比,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S2303,所述終端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檢測參數.
所述檢測參數為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終端分別檢測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的檢測參數;所述檢測參數包括檢測的時間段,或者包括檢測的週期、起始時刻和單次檢測時長.
S2304,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檢測參數進行切換和檢測。
圖23為終端側的實施例描述,其具體過程可參見圖18-圖19所示基站側的實施例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24,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五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與圖22所示實施例相比,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S2403,所述終端接收所述基站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S2404,根據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窄帶寬所在的時頻位置、終端檢測持續時長以及檢測完成後終端需要監聽的窄帶寬。
圖24為終端側的實施例描述,其具體過程可參見圖20所示基站側的實施例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25,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六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與圖22所示實施例相比,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S2503,所述終端接收所述基站配置的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週期的信息。
S2504,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S2505,在所述週期內,若接收到所述基站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的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則所述終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窄帶寬所在的時頻位置、終端檢測持續時長以及檢測完成後終端需要監聽的窄帶寬。
可選地,若在所述週期內,所述終端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過切換,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所述終端接收所述基站配置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暫停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預設時長;
在所述預設時長內暫停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
若在所述預設時長內再次接收到所述基站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的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則所述終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圖25為終端側的實施例描述,其具體過程可參見圖21所示基站側的實施例描述,此處不再贅述。
請參照圖26,為本發明基站的第三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配置單元500,用於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發送單元600,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所述窄帶寬包括第一窄帶寬或第二窄帶寬,所述第一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公共搜索空間。
可選地,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配置單元500還用於配置所述終端分別檢測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的檢測參數;所述檢測參數包括檢測的時間段,或者包括檢測的週期、起始時刻和單次檢測時長;
所述發送單元600還用於將所述檢測參數發送給所述終端,指示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檢測參數進行切換和檢測。
可選地,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發送單元600還用於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觸發所述終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窄帶寬所在的時頻位置、終端檢測持續時長以及檢測完成後終端需要監聽的窄帶寬。
可選地,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配置單元500還用於配置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週期;
所述發送單元600還用於將所述週期的信息發送給所述終端,指示所述終端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在所述週期內,若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則所述發送單元600還用於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觸發所述終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窄帶寬所在的時頻位置、終端檢測持續時長以及檢測完成後終端需要監聽的窄帶寬。
可選地,若在所述週期內,所述終端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過切換,所述配置單元500還用於配置用於指示終端暫停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預設時長;
所述發送單元600還用於將所述預設時長髮送給所述終端,指示所述終端在所述預設時長內暫停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
若在所述預設時長內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則所述發送單元600還用於再次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觸發所述終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請參照圖27,為本發明基站的第四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基站包括:
處理器310、存儲器320、收發器330和總線340,所述處理器310、存儲器320和收發器330通過總線340連接,其中,所述收發器330用於收發信號,與終端進行通信,所述存儲器320用於存儲一組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310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320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如本發明圖17-圖21任意實施例中的步驟。
請參照圖28,為本發明終端的第三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終端包括:
接收單元700,用於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
切換單元800,用於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所述窄帶寬包括第一窄帶寬或第二窄帶寬,所述第一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終端特定搜索空間,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公共搜索空間。
可選地,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接收單元700還用於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檢測參數,所述檢測參數為所述基站配置所述終端分別檢測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的檢測參數;所述檢測參數包括檢測的時間段,或者包括檢測的週期、起始時刻和單次檢測時長;
所述切換單元800還用於根據所述檢測參數進行切換和檢測。
可選地,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接收單元700還用於接收所述基站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切換單元800還用於根據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窄帶寬所在的時頻位置、終端檢測持續時長以及檢測完成後終端需要監聽的窄帶寬。
可選地,當需要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切換時,所述接收單元700還用於接收所述基站配置的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週期的信息;
所述切換單元800還用於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在所述週期內,若所述接收單元700接收到所述基站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的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則所述切換單元800還用於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二窄帶寬所在的時頻位置、終端檢測持續時長以及檢測完成後終端需要監聽的窄帶寬。
可選地,若在所述週期內,所述終端在所述第一窄帶寬和所述第二窄帶寬進行過切換,所述接收單元700還用於接收所述基站配置的用於指示所述終端暫停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預設時長;
所述切換單元800還用於在所述預設時長內暫停根據所述週期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
若所述接收單元700在所述預設時長內再次接收到所述基站在位於所述第一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的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則所述切換單元800還用於檢測所述第二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包含的公共搜索空間。
請參照圖29,為本發明終端的第四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終端包括:
處理器410、存儲器420、發射機430、接收機440和總線450,所述處理器410、存儲器420、發射機430和接收機440通過總線450連接,其中,所述發射機430用於發射信號,所述接收機440用於接收信號,所述發射機430和所述接收機440分別獨立設置或集成設置,所述存儲器420用於存儲一組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410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420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如圖22-圖25任意實施例中的步驟。
本實施例中介紹的基站可以用以實施本發明結合圖2-圖6、圖17-圖21介紹的方法實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以及執行本發明結合圖13和圖26介紹的裝置實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本實施例中介紹的終端可以用以實施本發明結合圖7-圖9、圖22-圖25介紹的方法實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以及執行本發明結合圖15和圖28介紹的裝置實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在此不再贅述。
在一個或多個實例中,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硬體、軟體、固件或其任何組合來實施。如果以軟體實施,則功能可作為一個或多個指令或代碼而存儲於計算機可讀媒體上或經由計算機可讀媒體而發送,且通過基於硬體的處理單元執行。計算機可讀媒體可包含計算機可讀存儲媒體(其對應於例如數據存儲媒體等有形媒體)或通信媒體,通信媒體包含(例如)根據通信協議促進計算機程序從一處傳送到另一處的任何媒體。以此方式,計算機可讀媒體大體上可對應於(1)非瞬時的有形計算機可讀存儲媒體,或(2)例如信號或載波等通信媒體。數據存儲媒體可為可由一個或多個計算機或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存取以檢索指令、代碼及/或數據結構以用於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的技術的任何可用媒體。計算機程序產品可包含計算機可讀媒體。
通過實例而非限制,某些計算機可讀存儲媒體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盤存儲器、磁盤存儲器或其它磁性存儲裝置、快閃存儲器,或可用以存儲呈指令或數據結構的形式的所要程序代碼且可由計算機存取的任何其它媒體。而且,任何連接可適當地稱為計算機可讀媒體。舉例來說,如果使用同軸電纜、光纜、雙絞線、數字用戶線((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無線技術(例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而從網站、服務器或其它遠程源發送指令,則同軸電纜、光纜、雙絞線、DSL或無線技術(例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包含於媒體的定義中。然而,應理解,計算機可讀存儲媒體及數據存儲媒體不包含連接、載波、信號或其它瞬時媒體,而是有關非瞬時有形存儲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盤及光盤包含壓縮光盤(CD)、激光光盤、光學光盤、數字影音光盤(DVD)、軟性磁盤及藍光光盤,其中磁盤通常以磁性方式複製數據,而光盤通過激光以光學方式複製數據。以上各物的組合還應包含於計算機可讀媒體的範圍內。
可由例如一個或多個數字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通用微處理器、專用集成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現場可編程邏輯陣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其它等效集成或離散邏輯電路等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指令。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處理器”可指代前述結構或適於實施本文中所描述的技術的任何其它結構中的任一者。另外,在一些方面中,可將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性提供於經配置以用於編碼及解碼的專用硬體及/或軟體模塊內,或併入於組合式編解碼器中。而且,所述技術可完全實施於一個或多個電路或邏輯元件中。
本發明的技術可以廣泛地由多種裝置或設備來實施,所述裝置或設備包含無線手持機、集成電路(IC)或IC集合(例如,芯片組)。在本發明中描述各種組件、模塊或單元以強調經配置以執行所揭示技術的裝置的功能方面,但未必要求通過不同硬體單元來實現。確切地說,如上文所描述,各種單元可組合於編解碼器硬體單元中,或通過交互操作性硬體單元(包含如上文所描述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的集合結合合適軟體及/或固件來提供。
應理解,說明書通篇中提到的“一個實施例”或“一實施例”意味著與實施例有關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包括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因此,在整個說明書各處出現的“在一個實施例中”或“在一實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實施例。此外,這些特定的特徵、結構或特性可以任意適合的方式結合在一個或多個實施例中。
在本發明的各種實施例中,應理解,上述各過程的序號的大小並不意味著執行順序的先後,各過程的執行順序應以其功能和內在邏輯確定,而不應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實施過程構成任何限定。
另外,本文中術語“系統”和“網絡”在本文中常可互換使用。應理解,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後關聯對象是一種“或”的關係。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實施例中,應理解,“與A相應的B”表示B與A相關聯,根據A可以確定B。但還應理解,根據A確定B並不意味著僅僅根據A確定B,還可以根據A和/或其它信息確定B。
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意識到,結合本文中所公開的實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單元及算法步驟,能夠以電子硬體、計算機軟體或者二者的結合來實現,為了清楚地說明硬體和軟體的可互換性,在上述說明中已經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組成及步驟。這些功能究竟以硬體還是軟體方式來執行,取決於技術方案的特定應用和設計約束條件。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每個特定的應用來使用不同方法來實現所描述的功能,但是這種實現不應認為超出本發明的範圍。
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清楚地瞭解到,為描述的方便和簡潔,上述描述的系統、裝置和單元的具體工作過程,可以參考前述方法實施例中的對應過程,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徵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絡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以所述申請專利範圍的保護範圍為准。
S201、S202、S301、S302、S303、S401、S402、S403、S404、S601、S602、S603、S901、S902、S903、S904、S905、S906、S1001、S1002、S1101、S1102、S1103、S1201、S1202、S1203、S1204、S1701、S1702、S1801、S1802、S1803、S1804、S2001、S2002、S2003、S2101、S2102、S2013、S2104、S2105、S2201、S2202、S2301、S2302、S2303、S2304、 S2401、S2402、S2403、2404、S2501、S2502、S2503、S2504、S2505‧‧‧步驟
100、500‧‧‧配置單元
200、600‧‧‧發送單元
110、210、310、410‧‧‧處理器
120、220、320、420‧‧‧存儲器
130、330‧‧‧收發器
140、250、340、450‧‧‧總線
300、700‧‧‧接收單元
400、800‧‧‧切換單元
230、430‧‧‧發射機
240、440‧‧‧接收機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方面實施例中通信系統的架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第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第二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第三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5】為採用圖4所示切換方法在窄帶寬上接收信號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第四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7】為採用圖6所示切換方法中頻帶索引的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採用圖6所示切換方法中窄帶寬的調度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第五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第六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第七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第八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13】為本發明基站的第一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 【圖14】為本發明基站的第二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 【圖15】為本發明終端的第一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 【圖16】為本發明終端的第二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 【圖17】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第九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18】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19】為本發明採用圖18所示切換方法在不同窄帶寬上切換的示意圖; 【圖20】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1】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二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2】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三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3】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四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4】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五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5】為本發明切換方法的第十六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6】為本發明基站的第三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 【圖27】為本發明基站的第四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 【圖28】為本發明終端的第三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 【圖29】為本發明終端的第四實施例的組成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切換方法,其中,包括: 終端接收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以及 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切換方法,其中,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接收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切換方法,其中,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預配置的所述終端在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下檢測窄帶信號的持續時長以及檢測窄帶信號的間隔週期,在所述間隔週期內關閉接收機; 或者,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停止檢測窄帶信號和再次開始檢測檢測信號的時刻信息,在停止檢測窄帶信號的時刻關閉接收機並在再次開始檢測信號的時刻開啟接收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切換方法,其中,在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之後,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根據所述頻帶索引和切換時延切換到其他窄帶寬或其他系統帶寬; 其中,所述頻帶索引用於指示位於不同頻域位置上所述終端將要切換到的帶寬,所述切換時延用於指示從當前時刻到所述終端在所述頻帶索引指示的帶寬上開始接收信號的時刻之間的時間偏移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切換方法,其中,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為所述終端調度的包含下行數據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中,所述下行數據小於預設容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切換方法,其中,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頻域資源位於所述窄帶寬內,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的下行控制信息中包含為所述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分配的頻域資源對應的資源索引以及所述下行數據的調製編碼方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切換方法,其中,當所述終端處於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所述窄帶寬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接收所述基站發送的針對上行傳輸的確認反饋信號和混合自動重傳進程標識。
  8. 一種切換方法,其中,包括: 基站配置窄帶寬接收模式的切換消息,所述切換消息中包含指示終端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的時間以及進入所述窄帶寬接收模式時窄帶寬在頻帶上的位置;以及 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切換消息,指示所述終端切換到所述切換消息指定的窄帶寬上接收信息,其中,所述窄帶寬的寬度小於系統帶寬的寬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切換方法,其中,所述切換方法還包括: 在位於所述窄帶寬上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中發送針對所述終端的下行控制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位於與所述終端對應的終端特定搜索空間且使用與所述終端對應的控制信道單元聚合等級。
  10. 一種終端,其中,包括: 處理器、存儲器、發射機、接收機和總線,所述處理器、存儲器、發射機和接收機通過總線連接,其中,所述發射機用於發射信號,所述接收機用於接收信號,所述發射機和所述接收機分別獨立設置或集成設置,所述存儲器用於存儲一組程序代碼,所述處理器用於調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的程序代碼,執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步驟。
TW106146415A 2017-01-06 2017-12-29 一種切換方法、基站及終端 TWI7757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0481 2017-01-06
PCT/CN2017/070481 WO2018126453A1 (zh) 2017-01-06 2017-01-06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WOPCT/CN2017/070481 2017-01-06
PCT/CN2017/095246 WO2018126665A1 (zh) 2017-01-06 2017-07-31 一种切换方法、基站及终端
WOPCT/CN2017/095246 2017-07-31
??PCT/CN2017/095246 2017-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6834A true TW201826834A (zh) 2018-07-16
TWI775793B TWI775793B (zh) 2022-09-01

Family

ID=62788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46415A TWI775793B (zh) 2017-01-06 2017-12-29 一種切換方法、基站及終端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2) US11032142B2 (zh)
EP (1) EP3557828B1 (zh)
JP (2) JP7071984B2 (zh)
KR (1) KR102379843B1 (zh)
CN (1) CN110121869B (zh)
AU (1) AU2017391484B2 (zh)
BR (1) BR112019014021A2 (zh)
CA (1) CA3049166C (zh)
CL (1) CL2019001877A1 (zh)
IL (1) IL267842B2 (zh)
MX (1) MX2019008163A (zh)
PH (1) PH12019501576A1 (zh)
RU (1) RU2742464C1 (zh)
SG (1) SG11201906285WA (zh)
TW (1) TWI775793B (zh)
WO (2) WO2018126453A1 (zh)
ZA (1) ZA2019046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9544B2 (en) * 2017-02-02 2021-05-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113834A1 (en) * 2017-12-13 2019-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location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057091B2 (en) * 2018-02-16 2021-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s for tracking
WO2020142905A1 (zh) * 2019-01-08 2020-07-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带宽部分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US11711832B2 (en) * 2019-12-20 2023-07-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nking search space sets for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s
WO2021169821A1 (zh) * 2020-02-24 2021-09-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541860B (zh) * 2020-04-22 2023-08-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信令格式确定方法、指示方法及设备
WO2022104689A1 (zh) * 2020-11-20 2022-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频域带宽切换的方法、相关装置以及设备
CN118118964A (zh) * 2022-04-29 2024-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018B (zh) * 2006-08-14 2012-08-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系统中切换的方法、终端
CN102378296B (zh) * 2010-08-12 2013-06-05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频带切换方法
CN102469048B (zh) * 2010-11-18 2015-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下行控制信道搜索空间的方法及系统
CN102143503B (zh) 2010-12-17 2014-08-1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带宽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JP5314712B2 (ja) 2011-02-14 2013-10-1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及びユーザ装置
EP2742617B1 (en) * 2011-08-11 2016-04-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EP2595425A1 (en) 2011-11-18 2013-05-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Active bandwidth indicator for power-saving UEs
JP2015506604A (ja) 2011-12-22 2015-03-0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動的スペクトル割当て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03220795A (zh) * 2012-01-21 2013-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和基站
GB2498988B (en) * 2012-02-02 2014-08-06 Broadcom Corp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9143984B2 (en) 2012-04-13 2015-09-22 Intel Corporation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622230B2 (en) * 2012-05-17 2017-04-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Narrow band partitioning and 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low cost user equipments
GB2505696A (en) 2012-09-07 2014-03-12 Sony Corp Receiving a sleep indication signal at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 the narrow band control channel of a virtual carrier
CN103716274B (zh) 2012-09-29 2018-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3716841A (zh) 2012-09-29 2014-04-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763248B2 (en) * 2012-10-22 2017-09-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configuring wireless frame of user equipment, user equipment, method for configuring wireless frame of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CN105191174B (zh) * 2013-03-27 2019-09-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消除干扰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US10200137B2 (en) 2013-12-27 2019-02-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TTI coexistence with LTE
CN105307237B (zh) * 2014-07-31 2018-11-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识别载频带宽的方法
US10306680B2 (en) 2014-08-15 2019-05-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upporting random access and paging procedures for reduced capability WTRUs in an LTE system
GB2530502A (en) * 2014-09-23 2016-03-30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72106B2 (en) * 2014-10-31 2017-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bandwidth switching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918243B2 (en) * 2015-02-05 2018-03-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surement procedure under adaptive frequency separation
US10555367B2 (en) * 2015-02-27 2020-02-04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terminal
US9877278B2 (en) * 2015-04-10 2018-01-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onitoring a narrowband control channel for a wideband system to reduce power consumption
US9525540B1 (en) 2015-06-18 2016-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Embedded wake-up signaling
US10638286B2 (en) * 2015-08-13 2020-04-28 Spreadtrum Hong Kong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order of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WO2017057870A1 (en) * 2015-09-29 2017-04-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0149209B2 (en) * 2016-05-13 2018-12-04 Blackberry Limited Communicating in a second channel while ceasing transmission in a first channel
US10728852B2 (en) * 2016-07-18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power utilization f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US10764759B2 (en) * 2016-08-08 2020-09-0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and device for same
EP3566518A4 (en) * 2017-01-05 2020-09-02 Nokia Technologies Oy OPTIMIZ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FOR CONTINUOUS RECEPTION MODE AND / OR NARROW BAND OPERATION
WO2018165928A1 (zh) * 2017-03-15 2018-09-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067693B (zh) * 2018-08-09 2022-12-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7391484B2 (en) 2022-04-07
BR112019014021A2 (pt) 2020-02-11
CN110121869B (zh) 2022-04-26
US11641260B2 (en) 2023-05-02
CA3049166A1 (en) 2018-07-12
KR20190103190A (ko) 2019-09-04
CN110121869A (zh) 2019-08-13
IL267842B (en) 2022-11-01
PH12019501576A1 (en) 2020-03-02
JP7071984B2 (ja) 2022-05-19
IL267842A (en) 2019-10-31
KR102379843B1 (ko) 2022-03-28
AU2017391484A1 (en) 2019-08-08
TWI775793B (zh) 2022-09-01
JP7401592B2 (ja) 2023-12-19
JP2020515108A (ja) 2020-05-21
EP3557828A1 (en) 2019-10-23
EP3557828A4 (en) 2020-01-01
MX2019008163A (es) 2019-09-13
CA3049166C (en) 2023-08-01
EP3557828B1 (en) 2022-01-26
IL267842B2 (en) 2023-03-01
SG11201906285WA (en) 2019-08-27
WO2018126453A1 (zh) 2018-07-12
ZA201904693B (en) 2020-07-29
US20210266223A1 (en) 2021-08-26
JP2022105183A (ja) 2022-07-12
WO2018126665A1 (zh) 2018-07-12
CL2019001877A1 (es) 2019-10-25
US11032142B2 (en) 2021-06-08
US20190356546A1 (en) 2019-11-21
RU2742464C1 (ru) 2021-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75793B (zh) 一種切換方法、基站及終端
KR20120025622A (ko) 시스템 정보 송신 윈도우의 브로드캐스트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TW201826821A (zh) 一種測量方法、基站及終端
TWI751254B (zh) 一種測量方法、基站及終端
US11696303B2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WO2016176843A1 (zh)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