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24082A - 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24082A
TW201824082A TW105143368A TW105143368A TW201824082A TW 201824082 A TW201824082 A TW 201824082A TW 105143368 A TW105143368 A TW 105143368A TW 105143368 A TW105143368 A TW 105143368A TW 201824082 A TW201824082 A TW 2018240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portable device
transmitting
barcode
access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43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全成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43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824082A/zh
Publication of TW201824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24082A/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其透過可攜裝置直接將身份識別資料傳送到伺服器,並間接地透過讀取裝置將身份驗證條碼傳送到伺服器,使得伺服器依據可攜裝置所傳送的身份識別資料以及讀取裝置所傳送的身份驗證條碼判斷是否產生管理訊號並傳送給管理裝置開啟門禁之技術手段,可以避免遺失電子門禁系統之卡片便無法通過門禁系統,並達成提供門禁系統之安全性的技術功效。

Description

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
一種門禁控制系統及其方法,特別係指一種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
傳統門鎖是最常見的門禁裝置,具有簡單、易安裝、以及不需電力的優點。同時,在開門的鑰匙遺失時,也可以找到開鎖的人員打開門鎖。但門鎖的缺點是鑰匙容易遺失,且容易被有經驗的小偷輕易地打開。
為了避免鑰匙遺失的麻煩,以及增加小偷打開門鎖的困難度,隨著科技的發展,於是目前電子鎖也逐漸普及,尤其在有一定出入人數的住宅或辦公室等地方幾乎都會安裝電子鎖。目前電子鎖大致可分為按鍵式密碼鎖、晶片式電子所、以及磁卡式電子鎖三大類。其中,按鍵式密碼鎖具有不用攜帶鑰匙與不會遺失鑰匙的優點,但密碼鎖價格高昂,且保密性不佳,容易遭到竊賊側錄或偷窺密碼,被通過門禁的風險依然不低;而晶片式電子鎖與磁卡式電子鎖雖然具有較佳保密性的優點,但缺點在於當有晶片卡或磁卡等卡片遺失時,使用者便無法通過門禁系統,同時也需要更換電子鎖的密碼,且其他卡片的持有者也需要更新卡片,否則其他卡片持有者也無法通過門禁系統,這將造成其他卡片持有者的困擾。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遺失電子門禁系統之卡片便無法通過門禁系統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有鑒於先前技術存在遺失電子門禁系統之卡片便無法通過門禁系統的問題,本發明遂揭露一種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其中:
本發明所揭露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至少包含:可攜裝置,用以獲取得身份驗證條碼;讀取裝置;伺服器,用以接收可攜裝置所傳送之身份識別資料,並傳送控制訊息至讀取裝置,使讀取裝置透過可攜裝置取得身份驗證條碼,並傳送身份驗證條碼至伺服器,及用以判斷身份識別資料與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時,產生管理訊號;管理裝置,用以於接收到管理訊號時開啟門禁。
本發明所揭露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方法,其步驟至少包括:伺服器產生身份驗證條碼;可攜裝置獲取得身份驗證條碼;可攜裝置傳送身份識別資料至伺服器;伺服器傳送控制訊息至讀取裝置,使讀取裝置透過可攜裝置取得身份驗證條碼;讀取裝置傳送身份驗證條碼至伺服器;伺服器判斷身份識別資料與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時,傳送管理訊號至管理裝置;管理裝置開啟門禁。
本發明所揭露之系統與方法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發明透過可攜裝置直接將身份識別資料傳送到伺服器,並間接地透過讀取裝置將身份驗證條碼傳送到伺服器,使得伺服器依據可攜裝置所傳送的身份識別資料以及讀取裝置所傳送的身份驗證條碼判斷是否產生管理訊號並傳送給管理裝置開啟門禁,藉以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的問題,並可以達成提高門禁系統之安全性的技術功效。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之特徵與實施方式,內容足以使任何熟習相關技藝者能夠輕易地充分理解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應用的技術手段並據以實施,藉此實現本發明可達成的功效。
本發明可以提供透過可攜裝置與門禁系統的伺服器及讀取裝置通訊,使得伺服器判斷可攜裝置之持有者通過身份認證而控制門禁開啟,不再需要鑰匙或感應卡。
以下先以「第1圖」本發明所提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架構圖來說明本發明的系統運作。如「第1圖」所示,本發明之系統含有可攜裝置110、讀取裝置120、伺服器130、以及管理裝置140。讀取裝置120可能並不只一個,也就是本發明之系統可能包含一個或多個讀取裝置120。
可攜裝置110為可以與伺服器130通訊,且可以顯示資料或可以傳送資料給近端裝置的裝置。可攜裝置110包含但不限於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等。
可攜裝置110負責取得身份驗證條碼。可攜裝置110所取得之身份驗證條碼可以是一維條碼或二維條碼,本發明沒有特別的限制。可攜裝置110所取得之身份驗證條碼也不一定是唯一,也就是說,不同的可攜裝置110可能在同一時間取得相同的身份驗證條碼。另外,在部分的實施例中,可攜裝置110所取得的身份驗證條碼只能使用一次。換句話說,可攜裝置110每一次都需要取得不同的身份驗證條碼。
可攜裝置110可以由所包含之儲存媒體(圖中未示)中讀取身份驗證條碼,但本發明並不以為限。可攜裝置110也可以連線到特定的網路儲存空間,例如電子郵件信箱或網路硬碟,藉以下載身份驗證條碼。例如,可攜裝置110可以由伺服器130所傳送的多媒體簡訊中讀取出身份驗證條碼、也可以由伺服器130所傳送的電子郵件中讀取出身份驗證條碼。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若可攜裝置110通過伺服器130的認證,可攜裝置110也可以連線到伺服器130下載身份驗證條碼,例如,可攜裝置110可以將足以讓伺服器130確認是可攜裝置110的辨識資料傳送給伺服器130,並在伺服器130確認識別資料正確後,由伺服器130下載身份驗證條碼,但伺服器130認證可攜裝置110的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其中,上述之可攜裝置110的辨識資料可以是可攜裝置110的機身編號、電話號碼等足以代表可攜裝置110或可攜裝置110之持有者的資料,但本發明亦不以此為限。
可攜裝置110也負責傳送身份識別資料至伺服器130。其中,上述之身份識別資料可以由任意數量的字母或數字任意排列而成,且與可攜裝置110的持有者對應,可以代表可攜裝置110的持有者,例如,身份辨識資料可以是可攜裝置110的辨識資料、或是可攜裝置110之持有者對應伺服器130的帳號密碼等。
可攜裝置110可以透過電話網路、行動通訊網路、或無線網路等方式與伺服器130連接,藉以傳送資料或訊號至伺服器130或接收伺服器130所傳送的資料或訊號,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可攜裝置110可以將手機號碼做為身份識別資料,例如,可攜裝置110可以撥打電話或傳送簡訊至伺服器130,使手機號碼隨著電話訊號或簡訊被傳送到伺服器130。可攜裝置110也可以使用電話網路或使用行動通訊網路或無線網路加上撥號應用程式,撥打電話給伺服器130,並透過伺服器130在電話中所提供的互動語音系統(IVR)將身份識別資料傳送給伺服器130。可攜裝置110也可以透過行動通訊網路或無線網路與伺服器130直接連線,藉以透過網際網路將身份識別資料傳送給伺服器130。
另外,可攜裝置110也可以將讀取裝置120的裝置識別資料傳送到伺服器130。一般而言,可攜裝置110可以在傳送身份識別資料的當次連線中一併傳送讀取裝置120的裝置識別資料。讀取裝置120的裝置識別資料通常是由可攜裝置110的持有者輸入至可攜裝置11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例如,可攜裝置110也可以透過所包含的影像擷取單元以及影像辨識單元擷取並辨識讀取裝置120的裝置識別資料。其中,讀取裝置120的裝置識別資料將於稍後進行說明。
可攜裝置110也可以接收並顯示伺服器130所傳送的錯誤訊息。一般而言,可攜裝置110接收自伺服器130的錯誤訊息可以表示伺服器130無法開啟門禁的原因。其中,可攜裝置110所接收到的錯誤訊息可以由任意數量的文字、數字、或符號等字符任意排列產生,也就是說,可攜裝置110所接收到的錯誤訊息可能是一組錯誤碼,也可以是一段文字說明。
舉例來說,可攜裝置110可以接收包含錯誤訊息的簡訊,也可以透過伺服器130所提供的互動語音系統接收到包含錯誤訊息的語音,或是接收到伺服器130透過網際網路所傳送之包含錯誤訊息的資料等。
可攜裝置110也可以接收伺服器130所傳送的公告訊息,以及開啟並顯示所接收到的公告訊息給可攜裝置110的持有者閱讀。同時,可攜裝置110在開啟所接收到的公告訊息時,也可以傳送通知訊息給伺服器130,使得伺服器130了解公告訊息已被可攜裝置110的持有者讀取。
讀取裝置120與伺服器130連接。其中,讀取裝置120可以透過訊號線或電源線等連接線、網際網路、或電話網路與伺服器130連接,但讀取裝置120與伺服器130連接之方式並沒有特別的限制。
一般而言,讀取裝置120被設置在本發明所控制之門扇周圍一定距離內,但本發明並不以為限。在部分的實施例中,讀取裝置120可能具有裝置識別資料或與裝置識別資料對應,且讀取裝置120所具有或與讀取裝置120對應的裝置識別資料可以被標示於讀取裝置120上或標示在讀取裝置120的周圍。每一個裝置識別資料可以表示特定的讀取裝置120,也就是不同的讀取裝置120通常具有不同的裝置識別資料或與不同的裝置識別資料對應。其中,上述之裝置識別資料可以由任意數量的字母或數字等字符任意排列而成。
讀取裝置120負責透過可攜裝置110取得身份驗證條碼。讀取裝置120可以透過所包含的影像擷取單元(圖中未示)擷取被可攜裝置110之顯示螢幕所顯示的身份驗證條碼,也可以透過藍牙(Bluetooth)或近端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等無線通訊技術接收可攜裝置110所傳送的身份驗證條碼,但讀取裝置120透過可攜裝置110取得身份驗證條碼的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
讀取裝置120也負責接收伺服器130所傳送的控制訊息,並將所取得的身份驗證條碼傳送到伺服器130。讀取裝置120所接收到的控制訊息可以是資料或訊號的形式,但本發明沒有特別的限制,凡可以讓讀取裝置120了解需要將取得自可攜裝置110的身份驗證條碼傳回伺服器130的方式都可以在本發明中被使用。
讀取裝置120可以在接收到伺服器130所傳送的控制訊息後,透過可攜裝置110取得身份驗證條碼,並將所取得的身份驗證條碼所送至伺服器130。讀取裝置120也可以在接收到伺服器130所傳送的控制訊息前便先透過可攜裝置110取得身份驗證條碼,並可以在接收到伺服器130所傳送的控制訊息後,將取得自可攜裝置110的身份驗證條碼傳送至伺服器130。
伺服器130負責接收可攜裝置110所傳送的身份識別資料。伺服器130可以透過電話網路、行動通訊網路、或無線網路等方式與可攜裝置110連接,藉以傳送資料或訊號至可攜裝置110或接收可攜裝置110所傳送的資料或訊號,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伺服器130可以在接收到身份識別資料後,先驗證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是否合法,若不合法,則可以忽略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也就是視同沒有接收到身份識別資料。例如,伺服器130可以在預先建立的合法名單中搜尋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若有在合法名單中搜尋到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表示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合法,反之,則表示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不合法。
伺服器130也負責在接收到可攜裝置110所傳送的身份識別資料後,傳送控制訊息到讀取裝置120。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伺服器130可能同時與多個讀取裝置120連接,如此,伺服器130可以接收可攜裝置110所傳送之讀取裝置120的裝置識別資料,並傳送控制訊息給具有所接收到之裝置識別碼的讀取裝置或與所接收到之裝置識別資料相對應的讀取裝置120。
伺服器130也負責接收讀取裝置120所傳送的身份驗證條碼,並判斷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的身份驗證條碼是否相對應。一般而言,伺服器130可以在預先建立的對應資料中搜尋是否存在同時符合所接收到之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之身份驗證條碼的記錄,例如,伺服器130可以從預先建立的對應資料中讀出符合所接收到之身份識別資料的所有記錄,並比對所讀出之記錄中是否有符合所接收到之身份驗證條碼的記錄。若有同時符合所接收到之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之身份驗證條碼的記錄存在,則表示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的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反之,若伺服器130預先建立的對應資料中不存在同時符合所接收到之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之身份驗證條碼的記錄,表示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的身份驗證條碼不對應。但伺服器130判斷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的身份驗證條碼是否相對應的方式並不以上述為限。
當伺服器130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的身份驗證條碼不對應時,伺服器130可以產生相對應的錯誤訊息,並傳送錯誤訊息給可攜裝置110,伺服器130也可以不進行任何動作,本發明並沒有特別的限制,但伺服器130不會傳送管理訊號至管理裝置140。其中,上述之管理訊號可以是訊號或資料的形式,本發明並沒有特別的限制,凡可以用來表示開啟門禁的方式都可以在本發明中被使用。
伺服器130也負責在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的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時,產生管理訊號,並傳送所產生的管理訊號給管理裝置140。其中,伺服器130可以透過訊號線或電源線等連接線、網際網路、或電話網路與伺服器130連接,但伺服器130與管理裝置140連接之方式並沒有特別的限制。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伺服器130可以在每一次判斷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的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時,產生一個新的與所接收到之身份識別資料相對應之身份驗證條碼,並將所產生的新身份驗證條碼傳送到可攜裝置110。同時,伺服器130也可以更新用來判斷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到的身份驗證條碼是否相對應的對應資料。
伺服器130也可以傳送公告訊息到可攜裝置110。一般而言,伺服器130所傳送之公告訊息是由任意數量的文字、字母、數字、符號等字符任意排列產生,且公告訊息通常是由伺服器130的管理者輸入或上傳至伺服器130,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在部分的實施例中,伺服器130也可以判斷可攜裝置110是否開啟並顯示公告訊息,並在判斷出可攜裝置110已開啟並顯示公告訊息後,才產生傳送到管理裝置140的管理訊號。一般而言,伺服器130可以接收可攜裝置110在開啟並顯示公告訊息時所傳送的通知訊息,並在接收到可攜裝置110所傳送的通知訊息時判斷可攜裝置110已開啟並顯示公告訊息。
管理裝置140負責在接收到伺服器130所傳送的管理訊號時,開啟門禁。一般而言,管理裝置140通常被設置在本發明所控制之門扇周圍一定距離內,且管理裝置140通常與本發明所控制之門扇透過電線連接,但本發明並不以為限。
接著以第一實施例來解說本發明的運作系統與方法,並請參照「第2A圖」本發明所提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方法流程圖。在本實施例中,假設可攜裝置110為智慧型手機,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當使用者來到使用本發明之門禁系統前時,使用者可以操作可攜裝置110取得伺服器130所產生的身份驗證條碼(步驟202、步驟21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已預先操作可攜裝置110或其他裝置連線至伺服器130通過身份驗證並登錄所使用的電子郵件帳號,伺服器130可以載入使用者預先登錄的電子郵件帳號並將所產生的身份驗證條碼透過電子郵件傳送到使用者的電子郵件伺服器,使用者可以操作可攜裝置110連線到電子郵件伺服器下載伺服器130所傳送的電子郵件,並讀取包含所下載之電子郵件中的身份驗證條碼。
在實務上,使用者可以在來到使用本發明之門禁系統前,操作可攜裝置110預先取得身份驗證條碼,例如,使用者可以在前一次通過門禁系統回到家中後便操作可攜裝置110取得身份驗證條碼,本發明並沒有特別的限制。
在可攜裝置110取得身份驗證條碼(步驟210)後,可攜裝置110可以將身份識別資料傳送到伺服器130(步驟22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身份識別資料為可攜裝置110的電話號碼,使用者可以操作可攜裝置110撥打電話給伺服器130所提供的互動語音系統,使得伺服器130可以由互動語音系統所接收到的電話響鈴訊號取得可攜裝置110的電話號碼,並接通電話。
在伺服器130取得可攜裝置110所傳送的身份識別資料後,伺服器130可以產生控制訊息並傳送所產生的控制訊息到讀取裝置120(步驟242)。在本實施例中,假設伺服器130可以在傳送控制訊息到讀取裝置120後,透過互動語音系統提示使用者使用可攜裝置110將身份驗證條碼提供給讀取裝置120。而若伺服器130與多個讀取裝置120連接,則伺服器130所提供的互動語音系統在接通電話後,可以提示使用者輸入讀取裝置120的裝置識別資料,使用者可以將被標示在讀取裝置120之面板上的裝置識別資料輸入可攜裝置110,使得可攜裝置110可以透過互動語音系統將讀取裝置120的裝置識別資料傳送到伺服器130,如此,伺服器130可以將控制訊息傳送給與所接收到之裝置識別資料對應的讀取裝置120。
在實務上,若伺服器130有管理一份身份對應表,伺服器130可以在接收到可攜裝置110所傳送的身份識別資料後,先判斷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是否存在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若是,則產生並傳送控制訊息,而若伺服器判斷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沒有存在於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則伺服器130可以透過互動語音系統提示使用者身份識別資料不正確,也可以不產生控制訊息,或可以不傳送任何訊息給讀取裝置120。
在讀取裝置120接收到伺服器130所傳送的控制訊息後,讀取裝置120可以透過可攜裝置110取得身份驗證條碼(步驟246),並可以將所取得的身份驗證條碼傳送到伺服器130(步驟25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可以操作可攜裝置110在螢幕上顯示所取得的身份驗證條碼,並將可攜裝置110移動到設置於讀取裝置120之面板上的攝影鏡頭前方,使得讀取裝置120可以擷取可攜裝置110所顯示的身份驗證條碼。
在伺服器130接收到讀取裝置120所傳送的身份驗證條碼後,伺服器130可以判斷接收自可攜裝置110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接收自讀取裝置120的身份驗證條碼是否相對應(步驟260)。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30可以在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搜尋同時包含接收自可攜裝置110之身份識別資料與接收自讀取裝置120之身份驗證條碼的記錄。若伺服器130沒有在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搜尋到同時包含所接收之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之身份驗證條碼的記錄,表示接收自可攜裝置110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接收自讀取裝置120的身份驗證條碼沒有對應,伺服器130可以產生錯誤訊息,並傳送所產生的錯誤訊息給可攜裝置110,也就是透過互動語音系統將錯誤訊息提示給使用者。
而若伺服器130在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搜尋到同時包含所接收之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之身份驗證條碼的記錄,表示接收自可攜裝置110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接收自讀取裝置120的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則伺服器130可以產生管理訊號,並將所產生的管理訊號傳送到管理裝置140(步驟280),管理裝置140在接收到伺服器130所產生的管理訊號後,可以開啟門禁。如此,透過本發明,使用者將可以使用隨身攜帶的手機等可攜裝置110開啟門禁,不再需要使用鑰匙或感應卡,且由於可攜裝置110是使用伺服器130所產生的身份驗證條碼開啟門禁,明顯比使用可能被複製的鑰匙或感應卡更安全。
繼續以第二實施例來解說本發明的運作系統與方法,同樣請參照「第2A圖」。在本實施例中,同樣假設可攜裝置110為智慧型手機。
當使用者來到使用本發明之門禁系統前時,使用者可以操作可攜裝置110取得伺服器130所產生的身份驗證條碼(步驟202、步驟21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可以操作可攜裝置110連線伺服器130,並在輸入帳號密碼登入伺服器130後,下載伺服器130所產生的身份驗證條碼。
在可攜裝置110取得身份驗證條碼(步驟210)後,可攜裝置110可以將身份識別資料傳送到伺服器130(步驟220)。在本實施例中,若伺服器130有管理一份身份對應表,假設在使用者操作可攜裝置110撥打電話給伺服器130所提供的互動語音系統後,互動語音系統可以接通電話,並判斷可攜裝置110的電話號碼不存在伺服器130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後,互動語音系統可以提示使用者操作可攜裝置110輸入身份識別資料,可攜裝置110可以將使用者所輸入的身份識別資料傳送到伺服器130所提供的互動語音系統。
在伺服器130取得可攜裝置110所傳送的身份識別資料後,伺服器130可以判斷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是否存在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若是,則可以產生控制訊息並傳送所產生的控制訊息到讀取裝置120(步驟242),並透過互動語音系統提示使用者使用可攜裝置110將身份驗證條碼提供給讀取裝置120;而若伺服器判斷所接收到的身份識別資料沒有存在於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則伺服器130可以透過互動語音系統提示使用者身份識別資料不正確,並提示使用者再次輸入身份識別資料,或掛斷電話。
在讀取裝置120接收到伺服器130所傳送的控制訊息後,讀取裝置120可以透過可攜裝置110取得身份驗證條碼(步驟246),並可以將所取得的身份驗證條碼傳送到伺服器130(步驟250)。在本實施例中,假設使用者可以操作可攜裝置110使用近端通訊將所取得的身份驗證條碼傳送給讀取裝置120。
在伺服器130接收到讀取裝置120所傳送的身份驗證條碼後,伺服器130可以判斷接收自可攜裝置110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接收自讀取裝置120的身份驗證條碼是否相對應(步驟260)。在本實施例中,伺服器130可以在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搜尋同時包含接收自可攜裝置110之身份識別資料與接收自讀取裝置120之身份驗證條碼的記錄。
若伺服器130在所管理的身份對應表中搜尋到同時包含所接收之身份識別資料與所接收之身份驗證條碼的記錄,則伺服器130可以判斷接收自可攜裝置110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接收自讀取裝置120的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並可以產生管理訊號,以及將所產生的管理訊號傳送到管理裝置140(步驟280),管理裝置140在接收到伺服器130所產生的管理訊號後,可以開啟門禁。如此,透過本發明,使用者即使沒有攜帶自己所使用的手機等可攜裝置,也可以使用其他人所攜帶的可攜裝置110開啟門禁,且由於可攜裝置110是通過伺服器130的認證後才使用由伺服器130提供的身份驗證條碼開啟門禁,因此,本發明比使用無法認證的鑰匙或感應卡更安全。
上述的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中,在伺服器130判斷接收自可攜裝置110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接收自讀取裝置120的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步驟260)後,伺服器130可以如「第2B圖」之流程所示,傳送公告訊息到可攜裝置110(步驟271),並判斷可攜裝置110是否開啟並顯示所傳送的公告訊息(步驟275)。在本實施例中,假設可攜裝置110可以在開啟並顯示接收自伺服器130的公告訊息後,傳送通知訊息給伺服器130,伺服器130在接收到可攜裝置110所傳送的通知訊息後,可以判斷可攜裝置110已開啟並顯示所傳送的公告訊息,並可以產生管理訊息,以及將所產生的管理訊息傳送到管理裝置140(步驟280)。
此外,上述第一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中,在伺服器130判斷接收自可攜裝置110的身份識別資料與接收自讀取裝置120的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後,可以產生新身份驗證條碼,並透過電子郵件將所產生的新身份驗證條碼送到使用者的電子郵件伺服器,使得使用者操作可攜裝置110連線到電子郵件伺服器下載伺服器130所傳送的電子郵件,並讀取包含所下載之電子郵件中的新身份驗證條碼,或是由使用者操作可攜裝置110成功登入伺服器130後,下載伺服器130所產生的新身份驗證條碼。也就是說,伺服器130所產生的身份驗證條碼只能使用一次,更加提高門禁系統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具有可攜裝置直接將身份識別資料傳送到伺服器,並間接地透過讀取裝置將身份驗證條碼傳送到伺服器,使得伺服器依據可攜裝置所傳送的身份識別資料以及讀取裝置所傳送的身份驗證條碼判斷是否產生管理訊號並傳送給管理裝置開啟門禁之技術手段,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來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遺失電子門禁系統之卡片便無法通過門禁系統的問題,進而達成提高門禁系統之安全性的技術功效。
再者,本發明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方法,可實現於硬體、軟體或硬體與軟體之組合中,亦可在電腦系統中以集中方式實現或以不同元件散佈於若干互連之電腦系統的分散方式實現。
雖然本發明所揭露之實施方式如上,惟所述之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露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對本發明之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之更動潤飾,均屬於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本發明之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可攜裝置
120‧‧‧讀取裝置
130‧‧‧伺服器
140‧‧‧管理裝置
步驟202‧‧‧伺服器產生身份驗證條碼
步驟210‧‧‧可攜裝置取得身份驗證條碼
步驟220‧‧‧可攜裝置傳送身份識別資料至伺服器
步驟242‧‧‧伺服器傳送控制訊息至讀取裝置
步驟246‧‧‧讀取裝置透過可攜裝置取得身份驗證條碼
步驟250‧‧‧讀取裝置傳送身份驗證條碼至伺服器
步驟260‧‧‧伺服器判斷身份識別資料與身份驗證條碼是否相對應
步驟271‧‧‧伺服器傳送公告訊息至可攜裝置
步驟275‧‧‧伺服器判斷可攜裝置是否開啟並顯示公告訊息
步驟280‧‧‧伺服器傳送管理訊號至管理裝置
步驟290‧‧‧管理裝置開啟門禁
第1圖為本發明所提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架構圖。 第2A圖為本發明所提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方法流程圖。 第2B圖為本發明所提之傳送公告訊息之附加方法流程圖。

Claims (10)

  1. 一種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方法,該方法至少包含下列步驟: 一伺服器產生一身份驗證條碼; 一可攜裝置取得該身份驗證條碼; 該可攜裝置傳送一身份識別資料至該伺服器; 該伺服器傳送一控制訊息至一讀取裝置,使該讀取裝置透過該可攜裝置取得該身份驗證條碼; 該讀取裝置傳送該身份驗證條碼至該伺服器; 該伺服器判斷該身份識別資料與該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時,傳送一管理訊號至一管理裝置;及 該管理裝置開啟門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方法,其中該讀取裝置透過該可攜裝置取得該身份驗證條碼之步驟為該讀取裝置擷取該可攜裝置所顯示之該身份驗證條碼、或該讀取裝置透過無線通訊技術接收該可攜裝置所傳送之該身份驗證條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方法,其中該可攜裝置傳送該身份識別資料至該伺服器之步驟為該可攜裝置撥打電話至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將該可攜裝置之手機號碼設為該身份識別資料,或該可攜裝置撥打電話至該伺服器後,透過該伺服器提供之互動語音系統傳送該身份識別資料至該伺服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於該伺服器傳送該控制訊息至該讀取裝置之步驟前,更包含該可攜裝置傳送該讀取裝置之裝置識別資料至該伺服器之步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於該伺服器傳送該管理訊號至該管理裝置之步驟前,更包含該伺服器傳送一公告訊息至該可攜裝置,並判斷該可攜裝置是否開啟並顯示該公告訊息之步驟。
  6. 一種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該系統至少包含: 一可攜裝置,用以取得一身份驗證條碼; 一讀取裝置; 一伺服器,用以接收該可攜裝置所傳送之一身份識別資料,並傳送一控制訊息至該讀取裝置,使該讀取裝置透過該可攜裝置取得該身份驗證條碼,並傳送該身份驗證條碼至該伺服器,及用以判斷該身份識別資料與該身份驗證條碼相對應時,產生一管理訊號;及 一管理裝置,用以於接收到該管理訊號時開啟門禁。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其中該讀取裝置是擷取該可攜裝置所顯示之該身份驗證條碼、或透過無線通訊技術接收該可攜裝置所傳送之該身份驗證條碼。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其中該可攜裝置是撥打電話至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將該可攜裝置之手機號碼做為該身份識別資料,或撥打電話至該伺服器後,透過該伺服器提供之互動語音系統傳送該身份識別資料至該伺服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其中該伺服器更用以產生與該身份識別資料對應之一新身份驗證條碼,且該可攜裝置更用以獲取該新身份驗證條碼。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其中該伺服器更用以傳送一公告訊息至該可攜裝置,並判斷該可攜裝置開啟並顯示該公告訊息時產生該管理訊號。
TW105143368A 2016-12-27 2016-12-27 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 TW2018240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3368A TW201824082A (zh) 2016-12-27 2016-12-27 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43368A TW201824082A (zh) 2016-12-27 2016-12-27 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24082A true TW201824082A (zh) 2018-07-01

Family

ID=63639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43368A TW201824082A (zh) 2016-12-27 2016-12-27 傳遞身份資料以控制門禁之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8240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2864B (zh) 使用了移动认证应用的用户方便的认证方法和装置
EP3110099B1 (en)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20160378961A1 (en) Security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additional code
US8565725B2 (en) Secure control system for opening locking devices by encrypted acoustic accreditations
AU2017276840A1 (en) Padlock device, systems including a padlock device,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therefor
CN107231331A (zh) 获取、下发电子证件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EP275173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horizing an action at a site
CN107431920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接收简档的方法和装置
JP2009510644A (ja) 安全な認証のための方法及び構成
CN103039098A (zh) 利用便携终端器的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7113613B (zh) 服务器、移动终端、网络实名认证系统及方法
CN104484593B (zh) 终端验证方法及装置
ES2743131T3 (es) Procedimiento de acceso por un terminal de telecomunicación a una base de datos alojada por una plataforma de servicios accesible mediante una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US20180365914A1 (en) Door Access Control System Through Identifiable Data Transmission And Method Thereof
Young et al. BadVoice: Soundless voice-control replay attack on modern smartphones
US20140344339A1 (en) System for provi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using cloud id card and method thereof
WO2015059365A1 (en) Audiovisual -->associative --> authentication --> method and related system
ES2968820T3 (es) Técnicas de autenticación de llamadas
US10129266B2 (en) Identity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KR101831381B1 (ko) 메신저서비스를 이용한 스마트 로그인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21099431A1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user on a network slice
CN110930552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开锁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KR102016976B1 (ko) 싱글 사인 온 서비스 기반의 상호 인증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853970B1 (ko) 인증번호 중계 방법
CN105809052A (zh) 绑定信息记录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