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7177A -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7177A
TW201817177A TW106137126A TW106137126A TW201817177A TW 201817177 A TW201817177 A TW 201817177A TW 106137126 A TW106137126 A TW 106137126A TW 106137126 A TW106137126 A TW 106137126A TW 201817177 A TW201817177 A TW 20181717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daisy chain
wireless transceivers
radio
wir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37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56284B (zh
Inventor
史蒂芬 G 波爾曼
德 藍恩 羅傑 凡
法迪 賽比
迪歐 馬利歐 迪
艾倫 伊維斯
班雅維特 傑拉蘇塔雅桑托恩
蘭恩 費里曼
安東尼奧 佛倫沙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李爾登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5/792,61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11189917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李爾登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李爾登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7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71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56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56284B/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描述用於便利且美觀高密度無線電部署之建立無線電菊鏈之系統及方法。

Description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同在審查中之於2016年10月27日提出申請之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Radioheads」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413,944號之權益。
本申請案亦是同在審查中之於2017年8月21日提出申請之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之美國申請序列號15/682,076的部分接續申請案,該申請案主張於2016年8月26日提出申請之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380,126號之權益;而於2017年8月21日提出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序列號15/682,076亦是於2015年3月27日提出申請之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之美國申請序列號14/672,014的部分接續申請案,該申請案主張同在審查中之於2014年4月16日提出申請之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80,479號之權益及優先權。
本申請案可係關於下列同在審查中之美國專利申請案及美國臨時申請案: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380,126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pping Virtual Radio Instances into Physical Areas of Coherence in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System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4/611,565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4/086,700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Calibration Exploiting Channel Reciprocity in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844,355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797,984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797,971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797,950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s for planned evolution and obsolescence of multiuser spectrum」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233,006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to Exploit Areas of Coherence in Wireless System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232,996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Handoff Of A Client Between Different Distributed-Input-Distributed-Output(DIDO)Networks Based On Detected Velocity Of The Client」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89
標題為「Interference Management,Handoff,Power Control And Link Adaptation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DIDO)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88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In DIDO Multicarrier System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75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nter-Cluster Handoff Of Clients Which Traverse Multiple DIDO Cluster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74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And Antenna Grouping In A Distributed-Input-Distributed-Output(DIDO)Network」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58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to enhance spatial diversity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wireless systems」的美國專利第13/9685,997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2016年7月5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9,386,465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的2016年6月14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9,369,888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s to Compensate for Doppler Effects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Systems」的2016年4月12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9,312,929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Backhaul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Wireless Systems」的2015年3月24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989,155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DO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s」的2015年3月3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971,380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2014年2月18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654,815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DO Precoding Interpol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的2013年10月29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571,086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的2013年9月24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542,763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2013年4月23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428,162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DO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s」的2012年5月1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170,081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2012年4月17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160,121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Near Vertical Incidence Skywave(「NVIS」)Communication Using Space-Time Coding」的2011年2月8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885,354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Spatial-Multiplexed Tropospheric Scatter Communications」的2010年5月4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711,030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2009年12月22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636,381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2009年12月15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633,994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2009年10月6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599,420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2008年8月26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418,053號。
隨著無線通訊系統密度穩步成長,無線電佈置變成愈來愈困難。有尋找固持無線電之實體地點之挑戰、製成回程網路(backhaull)及/或前傳網路(fronthaul)之挑戰(如本文中所使用,「前傳網路」係指載送呈某形式之無線電信號至一無線電頭端的一通訊基礎結構,相對於「回程網路」,如本文中所使用,「回程網路」載送使用者資料至基地台,基地台產生無線電波形以送該使用者資料)。運用習知蜂巢式系統(例如,LTE,UMTS)或習知干擾避免系統(例如,Wi-Fi)以最佳化效能及頻率重複使用,基地台或天線規劃需要佈置無線電於某些地點以用於涵蓋率,且避免其他地點以減輕干擾。接著,甚至假設可克服技術問題,仍然有關於無線電及天線佈置的當 地及國家政府限制,舉例而言,出自對無線電及天線之視覺外觀的考量。即使無線電或天線符合政府核准標準,但是審批程序會非常慢,有時候耗費數年才能獲得天線部署核准。
整個無線電通訊歷史期間,已有大量不同的部署無線電及天線方法,取決於無線電技術類型(例如,衛星、行動、電視等)、傳輸頻率(例如,HF、VHF、UHF、微波、毫米波等)、及傳輸方向(例如,全向、高增益、或窄波束等)。再者,美觀考量經常已發揮效用,自彩繪無線電及天線以匹配其等周圍環境的簡單工作,至像是將蜂巢式塔塑造成看似棕櫚樹的精巧工作。
因為在習知蜂巢式及干擾避免網路中達成最佳效能需要根據一特定計畫置放無線電及天線(例如,不相隔太遠使得涵蓋率損失,及不太接近以避免小區間干擾),這些需求經常與其他約束衝突,諸如在站台及回程網路及/或前傳網路處架設解決方案之可用性。並且,在許多情況(例如一古蹟建築物)中,無可接受的無線電或天線解決方案,此係因為政府將不准許在古蹟建築物上或附近架設會改變建築物外觀的任何事物。
無線電及天線已置放在塔上、屋頂上、電線桿上、電力線上及電線桿之間之繩上。無線電及天線已置放在戶內地點的天花板中、牆壁上、架上、桌面上等。無線電亦置放在場館內的結構元件上、座椅下等。諸如「洩漏饋線」(於下文描述)的特殊化天線已置放在隧道中。簡言之,無線電及天線已置放在可想像的任何地點中。
致力於附接無線電及天線至電力線的先前技術實例包括US 7,862,837、US 8,780,901及US 2014/0286444中所揭示者,及致力於附接無線電及天線至電線桿的先前技術包括Metricom Ricochet封包通訊網路者,舉例而言,如US 7,068,630中所揭示者。
諸如先前技術圖4所繪示之一電線桿400或401經常分成兩個區帶,一個區帶一般係較高區帶,可稱為「供電空間(supply space)」,其中電氣電力線係在纜線上載送,諸如在橫擔403之區中。一個區帶一般係較低區帶,工作者可安全附接通訊纜線及設備的此區帶稱為「通訊空間(communications space)」,其中在先前技術圖5中之此區帶中的通訊纜線及設備繪示在橫擔402之高度處。
一些先前技術系統置放無線電及/或天線在電線桿上的供電區帶中,如圖4中無線電及/或天線410及411所展示,及/或置放無線電及/或天線在電力線本身上,如無線電及/或天線420及421所展示。
一些先前技術系統置放無線電及/或天線在電線桿上的通訊區帶中,如圖5中無線電及/或天線550及551所展示,及/或置放無線電及/或天線在電線桿之間之纜線(經常係通訊纜線)繩上,如無線電及/或天線540及541所展示。回程網路或前傳網路可在通訊纜線531上予以載送,通訊纜線一般係電氣(例如,銅)或纖維、經常藉由絕緣或一外管530予以保護、且經常自一機械強纜線532衍生結構支撐、經常由編包鋼所製成。有時候,無線電附接至電線桿及/或佈纜且無線電耦合至在電線桿或該佈纜上之天線,或內嵌在無線電中,如 圖5中所展示。在一些先前技術系統中,無線電經常透過一步降電力供電器561自電力線汲取電力及藉由一電力表560測量,使得可評估藉由電力設施提供電力的使用成本。諸如550及551之無線電亦可用於回程網路或前傳網路。
圖6展示一先前技術組態,其中天線及/或無線電在燈柱上。如本文中所使用,燈柱係其等之間不具有空中電力或通訊纜線電線桿。天線601及602可耦合至無線電611及612,或天線與無線電可在相同外殼中,且因此不需要一分開之無線電611或612。回程網路或前傳網路佈纜(例如,銅或纖維)可透過一地下管路630予以輸送(用虛線繪示,以指示管路係在地下且不可見),或回程網路或前傳網路可透過燈柱之間之一無線鏈路予以載送。若回程網路或前傳網路係在地下,則一般自地下管路透過燈柱之內部(例如,若燈柱係金屬或中空)予以輸送,或如621及622所繪示,透過一管路或管自地面向上至燈柱之側、透過一無線電611及612、或直接至燈柱之頂部。如圖6中針對燈柱所繪示之對於回程網路或前傳網路使用地下管路的方法亦可適用於圖4及圖5中所繪示之電線桿,其中佈纜自地下管路透過電線桿(例如,若電線桿金屬且中空)之內部或透過一管路或管自地面向上至電線桿之側予以輸送。
回程網路及/或前傳網路(無論至電線桿上之無線電或置放於任何處之無線電)可透過各式各樣媒體提供至無線電,包括同軸纜線、纖維、視線無線、非視線無線等。可透過媒體使用各式各樣協定,包括乙太網路、通用公共無線電介面(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同軸電纜多媒體聯盟(Multimedia over Coax Alliance「MoCA」)、纜線數據服務介面規格(Data Over Cable Service Interface Specification「DOCSIS」)、電力線寬頻上網服(Broadband over Power Line「BPL」)等。
各式各樣交換器、分波器、集線器可用於散佈有線(例如,銅、纖維等)通訊。類比分波器經常用以散佈同軸連接(例如,以散佈DOCSIS及/或MoCA資料)。電源插座耦合件可用以散佈BPL。乙太網路交換器及集線器經常用以散佈銅及纖維乙太網路連接。為了便利,針對家用或商用應用所製作之許多無線電具有內建交換器以貫通乙太網路,使得若無線電插入至一乙太網路纜線中,則在無線電上有另一乙太網路插口可用以插入其他裝置。
已用於經由纜線散佈無線連接性的另一先前技術稱為「洩漏饋線」或「洩漏纜線」。洩漏饋線係載送無線信號之纜線,但是故意透過纜線之側洩漏及吸收無線輻射。圖7繪示一例示性先前技術洩漏纜線700。洩漏纜線非常相似於同軸纜線在於,其有一絕緣且保護性護套701、一外導體702(例如,銅箔)、一介電704(例如,介電發泡體)、及一內導體705(例如一銅金屬線)。但是,不同於同軸纜線,外導體702中有孔隙703,其允許該無線輻射以傳播出或進入洩漏饋線700。
洩漏饋線經常用在隧道或井(例如,採礦隧道、地鐵隧道)中,其中洩漏饋線附接至隧道或井之側以沿隧道或井之長度敷設。如此,不管其中一使用者位在隧道或井中,該使用者將具有至洩漏饋 線之附近部分的無線連接性。因為洩漏饋線洩漏無線能量,所以洩漏饋線經常具有射頻放大器,該等射頻放大器週期性插入以升高信號功率。若兩個或更多個洩漏饋線敷設在一起,則先前技術MIMO技術可用以增加容量。
洩漏饋線部署便利且快速,此係因為洩漏饋線部署就像部署佈纜一樣,其中僅於洩漏饋線長度之間週期性部署放大器以重複復原信號強度。
洩漏饋線之一基本限制係整個洩漏饋線佈纜長度共用相同通道。因此,在一洩漏饋線之一端部處的一使用者與在一洩漏饋線之中間處的一使用者以及在該洩漏饋線之該端部處的一使用者共用該通道。雖然此對於其中使用者沿該洩漏饋線之長度稀疏散佈或使用者有低資料容量需求(例如,對於在一採礦隧道或井中之語音通訊)的應用中可係可接受,但是不適於其中有高密度使用者及/或使用者有高資料容量需求的應用中,此係因為遍及該洩漏饋線之整個長度的使用者將共用相同通道,儘管事實上使用者相隔非常遠。因此,雖然洩漏饋線部署便利且快速,此係因為洩漏饋線部署就像搭配週期性放大器來部署佈纜一樣,以提供對照稠密度的部署工作涵蓋率。
不管使用什麼先前技術來佈置無線電及/或天線,以及如何佈建回程網路或前傳網路,如所提及,電流無線系統面臨稠密度的挑戰。沒有針對提供高效率且可靠涵蓋率及服務的稠密度的良好一般用途解決方案係容易且快速部署,且避免不美觀及/或受制於政府限制。下文教示解決這些問題。
101‧‧‧資料源
102‧‧‧網路
103‧‧‧相干區
104‧‧‧DIDO無線電存取網路(DRAN)
105‧‧‧閘道器
106‧‧‧虛擬無線電例項(VRI)
107‧‧‧虛擬連接管理器(VCM)
108‧‧‧虛擬無線電管理器(VRM)
109‧‧‧存取點(AP)
110‧‧‧無線鏈路
111‧‧‧使用者設備(UE)
112‧‧‧資料輸出;資料串流
201‧‧‧虛擬無線電例項(VRI)
202‧‧‧使用者設備(UE)
203‧‧‧閘道器
204‧‧‧虛擬無線電例項(VRI)
205‧‧‧網路
301‧‧‧DRAN
302‧‧‧相鄰DRAN
303‧‧‧相鄰DRAN
304‧‧‧雲端VRM
306‧‧‧雲端VCM
308‧‧‧雲端閘道器
400‧‧‧電線桿
401‧‧‧電線桿
402‧‧‧橫擔
403‧‧‧橫擔
410‧‧‧無線電及/或天線
411‧‧‧無線電及/或天線
420‧‧‧無線電及/或天線
421‧‧‧無線電及/或天線
530‧‧‧外管
531‧‧‧通訊纜線
532‧‧‧機械強纜線
540‧‧‧無線電及/或天線
541‧‧‧無線電及/或天線
550‧‧‧無線電及/或天線
551‧‧‧無線電及/或天線
560‧‧‧電力表
561‧‧‧步降電力供電器
601‧‧‧天線
602‧‧‧天線
611‧‧‧無線電
612‧‧‧無線電
621‧‧‧透過一管路或管自地面向上至燈柱之側
622‧‧‧透過一管路或管自地面向上至燈柱之側
630‧‧‧地下管路
700‧‧‧先前技術洩漏纜線
701‧‧‧絕緣且保護性護套
702‧‧‧外導體
703‧‧‧孔隙
704‧‧‧介電
705‧‧‧內導體
800‧‧‧無線電
801‧‧‧無線電
802‧‧‧無線電
803‧‧‧無線電
810‧‧‧無線電
811‧‧‧無線電
812‧‧‧無線電
813‧‧‧無線電
821‧‧‧無線電
822‧‧‧無線電
823‧‧‧無線電
830‧‧‧無線電
831‧‧‧無線電
832‧‧‧無線電
833‧‧‧無線電
840‧‧‧同軸纜線
841‧‧‧同軸纜線
842‧‧‧同軸纜線
845‧‧‧連接器
846‧‧‧連接器
850‧‧‧雙絞線纜線
851‧‧‧雙絞線纜線
852‧‧‧雙絞線纜線
855‧‧‧網路連接器
856‧‧‧網路連接器
860‧‧‧纖維纜線
861‧‧‧纖維纜線
862‧‧‧纖維纜線
863‧‧‧纖維纜線
865‧‧‧網路連接器
866‧‧‧網路連接器
870‧‧‧纜線
871‧‧‧同軸纜線
872‧‧‧同軸纜線
880‧‧‧纜線
881‧‧‧纜線
882‧‧‧雙絞線纜線
885‧‧‧連接器
886‧‧‧連接器
890‧‧‧天線
891‧‧‧天線連接器
892‧‧‧連接器;電力連接器
893‧‧‧連接器
900‧‧‧上游網路
901‧‧‧網路實體介面(PHY)
902‧‧‧實體互連件
903‧‧‧網路交換器
904‧‧‧實體互連件
905‧‧‧網路實體介面(PHY)
906‧‧‧下游網路
910‧‧‧資料至基頻處理及控制單元
911‧‧‧類比轉數位/數位轉類比單元
912‧‧‧RF處理單元
913‧‧‧互連件
914‧‧‧天線輸出;天線
920‧‧‧單元;時脈及/或同步散佈及合成單元
921‧‧‧上游;時序資訊
922‧‧‧時序參考
923‧‧‧下游;時序資訊
924‧‧‧全球定位衛星訓練振盪器(「GPSDO」)
925‧‧‧外部時脈
926‧‧‧網路時序
927‧‧‧時序信號
928‧‧‧振盪器
929‧‧‧受控制振盪器
930‧‧‧數位轉類比轉換器
931‧‧‧數位值
940‧‧‧外部PPS
950‧‧‧電力轉換/散佈單元
951‧‧‧上游電力耦合件;上游電力
952‧‧‧貫通電源
953‧‧‧下游電力耦合件;下游電力
954‧‧‧無線電力
955‧‧‧外部電力連接;外部電力
956‧‧‧網路電力耦合件
958‧‧‧電池
961‧‧‧RF鏈路;上游RF
962‧‧‧RF鏈路
963‧‧‧RF鏈路;下游RF
971‧‧‧網路PHY
972‧‧‧RF分波器
1000‧‧‧無線電
1001‧‧‧無線電
1002‧‧‧無線電
1003‧‧‧無線電
1010‧‧‧套筒或管
1011‧‧‧套筒或管
1012‧‧‧套筒或管
1020‧‧‧網路纜線
1021‧‧‧網路纜線
1030‧‧‧貫通纜線;貫通電力纜線
1040‧‧‧支撐股線
1050‧‧‧資料及/或電力耦合器
1100‧‧‧電力轉換器
1101‧‧‧電力表
1250‧‧‧耦合器
1251‧‧‧地下管路
1300‧‧‧無線電菊鏈
1301‧‧‧無線電菊鏈
1302‧‧‧無線電菊鏈
1303‧‧‧無線電菊鏈
1304‧‧‧無線電菊鏈
1600‧‧‧資料中心伺服器
1601‧‧‧區域網路
1602‧‧‧視線微波
1603‧‧‧纖維
1604‧‧‧重複纖維
可從下列詳細說明結合圖式獲得對於本發明之較佳理解,其中:圖1繪示一分散式輸入分散式輸出(「DIDO」)(現在品牌名稱為pCellTM)、無線電存取網路(DRAN)及其他多使用者多天線系統(MU-MAS)網路之大致框架,圖2a及圖2b繪示與OSI模型及LTE標準一致的虛擬無線電例項(Virtual Radio Instance,VRI)之協定堆疊。
圖3繪示相鄰DRAN以延伸DIDO(現在品牌名稱為pCellTM)、無線網路及其他MU-MAS網路之涵蓋率。
圖4係在「供電空間」中具有無線電及/或天線之電線桿的先前技術圖解闡釋。
圖5係在「通訊空間」中具有無線電及/或天線之電線桿的先前技術圖解闡釋。
圖6係具有無線電及/或天線之燈柱先前技術圖解闡釋。
圖7係一洩漏饋線的先前技術圖解闡釋。
圖8a繪示一無線電菊鏈之一同軸纜線實施例。
圖8b繪示一無線電菊鏈之一雙絞線實施例。
圖8c繪示一無線電菊鏈之一纖維實施例。
圖8d繪示一無線電菊鏈之一組合式同軸及雙絞線實施例。
圖9a繪示一菊鏈無線電之架構之一實施例,其繪示基本架構。
圖9b繪示一菊鏈無線電之架構之一實施例,其繪示時序散佈。
圖9c繪示一菊鏈無線電之架構之一實施例,其繪示電力散佈。
圖9d繪示一菊鏈無線電之架構之一實施例,其繪示RF散佈。
圖9e繪示一菊鏈無線電之架構之一實施例,其繪示透過一分波器所實施之一菊鏈網路。
圖10a繪示具有一套筒或管之一菊鏈無線電之一實施例。
圖10b繪示具有含一或多個貫通纜線之一套筒或管之一菊鏈無線電之一實施例。
圖10c繪示具有含一或多個貫通纜線之一套筒或管及一支撐股線之一菊鏈無線電之一實施例。
圖10d繪示具有含一或多個貫通纜線之一套筒或管及含資料耦合器及/或電力耦合器之一支撐股線之一菊鏈無線電之一實施例。
圖11係具有菊鏈無線電之電線桿的圖解闡釋。
圖12係具有菊鏈無線電之燈柱的圖解闡釋。
圖13係具有菊鏈無線電之一建築物的圖解闡釋。
圖14係呈非筆直部署型樣之菊鏈無線電的圖解闡釋。
圖15係呈一陣列之菊鏈無線電的圖解闡釋。
圖16係呈部署在一雲端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菊鏈無線電的圖解闡釋。
一種克服許多上述先前技術限制之解決方案係在一多使用者多天線系統(MU-MAS)中利用菊鏈網路及電力纜線以及小型散佈之無線電頭端。藉由製作極小無線電頭端,使無線電頭端可實體上不會比佈纜大,因此使菊鏈無線電安裝相似於一纜線安裝。不僅一纜線安裝經常比天線或無線電安裝更簡單,而且纜線部署經常不需要政府審批,或在大多數情況中,與部署大型天線或大型無線電外殼相比,纜線安裝更容易獲得審批核准。再者,就美觀而論,纜線可經常係部分或完全隱藏而不被看見,而隱藏一習知無線電及/或天線可能更困難或不切實際。
此外,在下文詳述之實施例中,可藉由使用如下列專利、專利申請案及臨時申請案中所描述之分散式輸入分散式輸出(「DIDO」)技術實施一或兩個網路來極大地增加頻譜效率,該等專利案全部皆轉讓予本專利之受讓人且以引用方式併入。此等專利、申請案及臨時申請案在本文中有時統稱為「相關專利及申請案」。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380,126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Interferenc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380,126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4/672,014。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current Spectrum Usage Within Actively Used Spectrum」的2014年4月16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980,479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pping Virtual Radio Instances into Physical Areas of Coherence in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System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4/611,565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4/086,700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Calibration Exploiting Channel Reciprocity in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844,355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797,984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797,971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loiting Inter-cell Multiplexing Gain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Via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Technology」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797,950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s for planned evolution and obsolescence of multiuser spectrum」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233,006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to Exploit Areas of Coherence in Wireless System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232,996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Handoff Of A Client Between Different Distributed-Input-Distributed-Output(DIDO)Networks Based On Detected Velocity Of The Client」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89
標題為「Interference Management,Handoff,Power Control And Link Adaptation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DIDO)Communication System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88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In DIDO Multicarrier System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75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nter-Cluster Handoff Of Clients Which Traverse Multiple DIDO Cluster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74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trol And Antenna Grouping In A Distributed-Input-Distributed-Output(DIDO)Network」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2/802,958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to enhance spatial diversity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wireless systems」的美國專利第13/9685997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2016年7月5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9,386,465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的2016年6月14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9,369,888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s to Compensate for Doppler Effects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Systems」的2016年4月12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9,312,929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Backhaul in Distributed-Input Distributed-Output Wireless Systems」的2015年3月24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989,155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DO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s」的2015年3月3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971,380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2014年2月18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654,815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DO Precoding Interpol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s」的2013年10月29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571,086號
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To Coordinate Transmissions In Distributed Wireless Systems Via User Clustering」的2013年9月24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542,763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2013年4月23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428,162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DIDO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Based On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s」的2012年5月1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170,081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的2012年4月17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8,160,121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Near Vertical Incidence Skywave(「NVIS」)Communication Using Space-Time Coding」的2011年2月8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885,354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Spatial-Multiplexed Tropospheric Scatter Communications」的2010年5月4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711,030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2009年12月22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636,381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2009年12月15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633,994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2009年10月6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599,420號;
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2008年8月26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7,418,053號。
1.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1.1藉由本發明之實施例改進之一MU-MAS系統
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改進同在審查中標題為「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Input Distributed Output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4/611,565(本申請案是該申請案的部份接續申請案)及其他相關專利及申請案以及在其他國家申請之其等對應案中所描述之多使用者多天線系統。圖1、圖2圖3及描述該等圖之接下來六個段落對應於美國申請序列號14/611,565的圖1、圖2圖3及段落[0074-0080]作為在其他國家申請之其等對應案。
本較佳實施例改進用以透過虛擬無線電例項(VRI)在一網路與一無線鏈路中之複數個相干區之間傳遞相同頻段內之多個同時互不干擾的資料串流之系統及方法的系統及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系統是如圖1中所描繪之一多使用者多天線系統(MU-MAS)。圖1中之顏色編碼(使用型樣,而非顏色)單元展示如下文中所描述之資料源101、VRI 106與相干區103之間的一對一映射。
圖1中,資料源101是攜帶web內容之資料檔案或串流,或者是本地或遠端伺服器中之檔案,諸如文字、影像、聲音、視訊或彼等之組合。一或多個資料檔案或串流在網路102與無線鏈路110中之每一相干區103之間發送或接收。在一個實施例中,該網路是網際網路或任何有線線路或無線區域網路。
相干區(area of coherence)是空間中之一體積,在其中,來自MU-MAS之不同天線的波形以一方式相干地相加,使得在彼相干區內僅接收一個VRI之資料輸出112,而不受到在相同無線鏈路上同時發送之來自其他VRI之其他資料輸出的任何干擾。在本申請案中,吾等使用「相干區」之用語來描述如吾等的先前專利申請案[標題為「Systems and Methods to Exploit Areas of Coherence in Wireless Systems」的美國申請序列號13/232,996]中所描述之相干體積或個人小區(例如,「pCells TM」103)。在一個實施例中,相干區對應於使用者設備(UE)111或無線網路之用戶的位置,以使得每一用戶與一或多個資料源101相關聯。相干區之大小及形狀可取決於傳播條件以及用來產生該等相干區的MU-MAS預編碼技術之類型而改變。在本發明 之一個實施例中,在以良好鏈接可靠性向使用者傳遞內容的同時,MU-MAS預編碼器動態地調整相干區之大小及形狀以適應於變化的傳播條件。
資料源101首先經由網路102被發送至DIDO無線電存取網路(DRAN)104。然後,DRAN將資料檔案或串流轉換成可由UE接收之資料格式且將該等資料檔案或串流同時發送至複數個相干區,以使得每一UE接收其自己的資料檔案或串流而不受到發送至其他UE之其他資料檔案或串流的干擾。DRAN由作為網路與VRI 106之間的介面之一閘道器105所組成。VRI將閘道器所路由之封包轉換成作為原始資料或呈一封包或訊框結構之資料串流112,該等資料串流經饋送至MU-MAS基帶單元。在一個實施例中,VRI包含由若干層組成之開放系統互連(OSI)協定堆疊:應用層、表達層、交談層、傳輸層、網路層、資料鏈路層及實體層,如圖2a中所描繪。在另一實施例中,VRI僅包含OSI層之一子集。
在另一實施例中,VRI由不同無線標準定義。舉例而言,但並非限制,第一VRI由來自GSM標準之協定堆疊組成、第二VRI來自3G標準、第三VRI來自HSPA+標準、第四VRI來自LTE標準,而第五VRI來自LTE-A標準及第六VRI來自Wi-Fi標準。在例示性實施例中,VRI包含由LTE標準定義之控制平面或使用者平面協定堆疊。使用者平面協定堆疊展示於圖2b中。每一UE 202透過PHY、MAC、RLC及PDCP層與其自己的VRI 204通訊,其中閘道器203係透過IP層且網路205係透過應用層。對於控制平面協定堆疊而言,UE亦透過 NAS(如LTE標準堆疊中所定義)層直接與移動性管理實體(MME)通訊。
虛擬連接管理器(VCM)107負責指派UE之PHY層識別(例如,小區特定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RNTI)、VRI及UE之鑑證及移動性。VRI之輸出處的資料串流112經饋送至虛擬無線電管理器(VRM)108。VRM包含一排程器單元(其排程不同UE之DL(下行鏈路)及UL(上行鏈路)封包)、一基帶單元(例如,包含FEC編碼器/解碼器、調變器/解調器、資源網格建立器)及一MU-MAS基帶處理器(包含預編碼方法)。在一個實施例中,資料串流112是圖2b中之PHY層的輸出處之I/Q樣本,該等樣本由MU-MAS基帶處理器處理。在一不同實施例中,資料串流112是發送至一排程器單元的MAC、RLC或PDCP封包,該排程器單元將該等封包轉遞至一基帶單元。基帶單元將封包轉換成饋送至MU-MAS基帶處理器之I/Q。
MU-MAS基帶處理器是VRM之核心,其將M個I/Q樣本自M個VRI轉換成發送至N個存取點(AP)109之N個資料串流113。在一個實施例中,資料串流113是透過無線鏈路110自AP 109傳輸之N個波形的I/Q樣本。在此實施例中,該AP由類比轉數位/數位轉類比(「ADC/DAC」)、射頻(「RF」)鏈及天線所組成。在一不同實施例中,資料串流113是資訊之位元及MU-MAS預編碼資訊,其等在AP處組合以產生透過無線鏈路110發送之N個波形。在此實施例中,每一AP配備有中央處理單元(「CPU」),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及/或單晶片系統(「SoC」)以在ADC/DAC單元之前執行額外的基帶處理。
1.2透過同軸纜線菊鏈之無線電
圖8a、圖8b、圖8c及圖8d展示數個較佳本發明之實施例。圖8a繪示其中無線電801係一無線收發器之一實施例。無線電801之各端部具有一連接器(例如(但不限於)F類型、BNC、SMA等),其在左方可透過連接器845耦合至同軸纜線(例如(但不限於)RG-6、RG-59、三軸、雙軸、半剛型、剛型、50歐姆、75歐姆等)841以及在右方透過連接器846耦合至同軸纜線842。在較大圖解闡釋下方展示無線電801之一較小圖解闡釋。如在此較小圖解闡釋(其中已移除大部分細節)中可見,無線電801可在左方透過同軸纜線841而與無線電800菊鏈以及在右方透過同軸纜線842而與無線電802菊鏈。無線電802繼而在右方與無線電803菊鏈。在此圖解闡釋中,展示無線電803在菊鏈之端部處。展示無線電800與同軸纜線840在菊鏈的起始處,同軸纜線可用於連接至(但不限於)更多無線電、電力、資料連接、網路、運算資源及/或RF信號、及/或其他數位或類比信號。無線電800、801、802、803及/或耦合至此菊鏈之額外無線電可係很大程度上相同或相似結構及/或組態的無線電,或該等無線電在結構及/或組態方面可相當不同。
該同軸纜線菊鏈可使用任何標準或專屬網路協定,包括(但不限於)MoCA、乙太網路及/或DOCSIS等。
再次轉至在菊鏈上方之無線電801之較大圖解闡釋(含細節),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801具有一或多個天線890,該一或 多個天線可在無線電801外殼之內部或外部。該(等)天線可係任何類型天線,包括(但不限於)貼片天線、雙極天線、單極天線、印刷電路板(「PCB」)天線,八木天線等。在一個實施例中,有一單一天線890。在另一實施例中,有超過一個天線890,及另一實施例至少兩個天線890相對於彼此交叉極化。在另一實施例中,天線或天線890係在無線電801在外部且耦合至一或多個連接器891,該一或多個連接器可係一同軸連接器或其他傳導連接器,或可係透過一非傳導連接器,包括(但不限於)一RF或電感式連接。一外部天線亦可耦合至無線電801而無需透過一連接器耦合,包括(但不限於)經由一固定有線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801自透過一或兩個同軸纜線841或842耦合之一外部電源接收電力(DC或AC電力形式)。在另一實施例中,無線電801自耦合至連接器892之一外部電源接收電力,連接器892可係任何類型之一連接器,包括(但不限於)一DC或AC電力連接器(例如,EIAJ-01、EIAJ-02、EIAJ-03、EIAJ-04、EIAJ-05、Molex連接器等)。在另一實施例中,無線電801傳導地接收電力,而無需一連接器,包括(但不限於)透過一有線連接。在另一實施例中,無線電801無線地接收電力,包括(但不限於)透過一整流天線、透過一電感式耦合件、透過天線890、透過一外部天線、透過一光伏電池、或透過其他無線傳輸手段無線地接收電力。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801接收及/或傳輸透過一或多個連接器893耦合之時序信號、校準信號及/或類比信號或數位信號 (統稱為「額外信號」)。該等時序信號可包括(但不限於)時脈,每秒脈衝數「PPS」、同步化、及/或全球定位衛星(「GPS」)信號。該等校準信號可包括(但不限於)類比及/或數位形式的電力位準資訊、通道狀態資訊、電力資訊、RF通道資訊、及/或預失真資訊之一或多者。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接收及/或傳輸這些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透過同軸纜線841及/或842接收及/或傳輸這些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自無線電801傳輸及/或接收這些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自一或多個外部裝置傳輸及/或接收該等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外部裝置係在該MU-MAS中之一或多個額外無線電。在一個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外部裝置係在該MU-MAS中之一或多個使用者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該一或多個外部裝置係非在該MU-MAS中之無線電之一或多個裝置。
1.3透過雙絞線纜線菊鏈之無線電
圖8b繪示其中無線電811係相似於上文所揭示之無線電801之一無線收發器之一實施例,惟無線電811之各端部具有網路連接器855及856(例如(但不限於)RJ-45、RJ-11連接器)、該等網路連接器耦合至雙絞線纜線(例如(但不限於)第3類、第4類、第5類、第5e類、第6類、第6a,電話線等)、接著該等雙絞線纜線將在左方透過連接器855連接至雙絞線纜線851以及在右方透過連接器856耦合至雙絞線纜線852除外。
該雙絞線纜線菊鏈可使用任何標準或專屬網路協定,包括(但不限於)乙太網路。
在較大圖解闡釋下方展示無線電811之一較小圖解闡釋。如在此較小圖解闡釋(其中已移除大部分細節)中可見,無線電811可在左方透過雙絞線纜線851而與無線電810菊鏈以及在右方透過雙絞線纜線852而與無線電812菊鏈。無線電812繼而在右方與無線電813菊鏈。在此圖解闡釋中,展示無線電813在菊鏈之端部處。展示無線電810與雙絞線纜線850在菊鏈的起始處,雙絞線纜線可用於連接至(但不限於)更多無線電、電力、資料連接、網路、運算資源及/或RF信號、及/或其他數位或類比信號。無線電810、811、812、813及/或耦合至此菊鏈之額外無線電可係很大程度上相同或相似結構及/或組態的無線電,或該等無線電在結構及/或組態方面可相當不同。
再次轉至在菊鏈上方之無線電811之較大圖解闡釋(含細節),該無線電具有之連接器及特徵相似上文針對無線電801所描述者。在其他實施例中,無線電811具有:一或多個天線890,其可在無線電811外殼之內部或外部;及一或多個天線連接器891,如上文關於無線電801所詳述者。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811自透過一或兩個雙絞線纜線851或852耦合之一外部電源接收電力(DC或AC電力形式)。在其他實施例中,無線電811自耦合至連接器892之一外部電源接收電力及/或無線接收電力,如上文關於無線電801所詳述者。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811接收及/或傳輸透過一或多個連接器812耦合之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接收及/或傳輸這些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透過雙絞線851及/或852接收及/或傳輸這些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自無線電811傳輸及/或接收這些額外信號。在其他實施例中,自一或多個外部裝置傳輸及/或接收該等額外信號,如上文關於無線電801所詳述者。
1.4透過纖維纜線菊鍊之無線電
圖8c繪示其中無線電821係相似於上文所揭示之無線電801及811之一無線收發器之一實施例,惟無線電821之各端部具有網路連接器865及866(例如(但不限於)ST、DC、SC、LC、MU、MT-RJ、MPO連接器)、該等網路連接器耦合至纖維纜線(例如(但不限於)多模、單模等)、接著該等纖維纜線將在左方透過連接器865連接至纖維纜線861以及在右方透過連接器866耦合至纖維纜線862除外。
該纖維纜線菊鏈可使用任何標準或專屬網路協定,包括(但不限於)乙太網路及/或通用公共無線電介面(「CPRI」)等。
在較大圖解闡釋下方展示無線電821之一較小圖解闡釋。如在此較小圖解闡釋(其中已移除大部分細節)中可見,無線電821可在左方透過纖維纜線861而與無線電820菊鏈以及在右方透過纖維纜線863而與無線電822菊鏈。並且,無線電822繼而在右方與無線電823菊鏈。在此圖解闡釋中,展示無線電823在菊鏈之端部處。展 示無線電820與纖維纜線860在菊鏈的起始處,纖維纜線可用於連接至(但不限於)更多無線電、電力、資料連接、網路、運算資源及/或RF信號、及/或其他數位或類比信號。無線電820、821、822、823及/或耦合至此菊鏈之額外無線電可係很大程度上相同或相似結構及/或組態的無線電,或該等無線電在結構及/或組態方面可相當不同。
再次轉至在菊鏈上方之無線電821之較大圖解闡釋(含細節),該無線電具有之連接器及特徵相似上文針對無線電801及811所描述者。在其他實施例中,無線電811具有:一或多個天線890,該一或多個天線可在該無線電811外殼之內部或外部;及一或多個天線連接器891,如上文關於無線電801所詳述者。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821自如透過一或兩個纖維纜線861或862所傳輸之光且轉換成電力(例如(但不限於)回應於光波長而經由一光伏電池或一整流天線進行轉換)所耦合之一外部電源接收電力。在其他實施例中,無線電821自耦合至連接器892之一外部電源接收電力及/或無線接收電力,如上文關於無線電801所詳述者。
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電821接收及/或傳輸透過一或多個連接器893耦合之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無線接收及/或傳輸這些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透過纖維纜線861及/或862接收及/或傳輸這些額外信號。在一個實施例中,自無線電821傳輸及/或接收這些額外信號。在其他實施例中,自一或多個外部裝置傳輸及/或接收該等額外信號,如上文關於無線電801所詳述者。
1.5使用超過一種類型纜線菊鍊之無線電
比較無線電801、811與821,可看出該等無線電結構上相當相似,其中一差別係:在無線電801之情況中,該等菊鏈纜線係同軸纜線;在無線電811之情況中,該等菊鏈纜線係雙絞線纜線;在無線電821之情況中,該等菊鏈纜線係纖維纜線。比較同軸纜線及雙絞線纜線,就電氣特性而論,同軸纜線及雙絞線纜線具有許多相似性,包括(但不限於)載送DC或AC電力之能力及載送RF信號之能力。取決於特定類型同軸或雙絞線纜線,纜線就電氣或RF特性而論可不同,在於(但不限於)載送不同DC或AC電壓或電流之效率、載送不同RF輻射波長之效率、在不同RF輻射波長之纜線洩漏、在不同頻率之阻抗、對DC之電阻、一纜線中之導體數目、及可載送之信號功率。
比較纖維纜線與雙絞線纜線或同軸纜線,主要差異在於,纖維纜線載送光輻射波長且不傳導以用於載送電氣電力或RF輻射波長(例如,在低於纖維纜線經設計所載送之光輻射波長的波長)。不同類型纖維載送不同特性之不同光輻射波長,但是作為一資料傳輸媒介,對於一給定距離,與同軸或雙絞線纜線相比,纖維纜線一般經受較少信號品質損失(例如(但不限於)信雜比(「SNR」)),使纖維纜線長距離維持高信號品質係可實行的,而對於同軸或雙絞線纜線則係不切實際。此外,實務上,與同軸或雙絞線纜線相比,纖維通常可載送較大頻寬及較高資料速率信號。纖維纜線可與一傳導纜線(例如(但不限於)同軸纜線、雙絞線纜線、或其他傳導纜線)在相同纜線套筒中予以製造,使得傳導耦合之電力及/或RF輻射波長可與纖維上之光 輻射予以同時載送。或,在部署時,纖維纜線可與一傳導纜線繫接或包覆在一起以達成一相似結果。
再者,不同特定纜線具有不同物理特性,其可在不同部署案例中相關。纜線在厚度、重量、柔軟性、耐久性、阻燃能力、成本等方面不同。選擇使用哪種類型纜線(同軸纜線、雙絞線纜線或纖維纜線),及在各種類佈纜內,具體選擇使用各類型佈纜(例如(但不限於)RG-6、RG-89、第5e類、第6類、多模式單一模式等)及連接器((但不限於)F-類型、BNC、RJ-45、RJ-11、ST、DC)以菊鏈無線電801、811及/或821,可依據大量因素予以判定,包括(但不限於):什麼佈纜已置放在安裝站台處適當位置;佈纜之成本;佈纜之長度;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之大小、成本、耗電量、熱耗散、效能特性;美觀考量;環境考量;法規要求;等。
在一些情況中,用於菊鏈之超過一種類型纜線特性可係一給定無線電所欲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圖8d中所繪示,無線電831使用兩種或更多種類型纜線用於菊鏈。無線電831在各側上具有兩種不同類型連接器以適應兩種不同類型纜線,連接器875及876係同軸纜線連接器,以及連接器885及886係雙絞線連接器。同軸纜線871及雙絞線纜線881連接至左側,以及同軸纜線872及雙絞線纜線882連接至右側。在另一實施例中,一或其他連接器係一纖維連接器,一纖維纜線附接至該纖維連接器。在另一實施例中,在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上之菊鏈連接器之一者、一些者或全部係用於不同類型纜線。在另一實施例中,在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上之菊鏈連 接器之一者、一些者或全部係用於含有實體層收發器及連接器之一模組(諸如(但不限於)一小外觀尺寸可插入(「SFP」)模組)的一連接器,一雙絞線纜線、纖維纜線、同軸纜線或一些其他形式纜線可連接至該連接器。
在較大圖解闡釋下方展示無線電831之一較小圖解闡釋。如在此較小圖解闡釋(其中已移除大部分細節)中可見,無線電831可在左方透過纜線871及881而與無線電830菊鏈以及在右方透過纜線882而與無線電872及832菊鏈。並且,無線電832繼而在右方與無線電833菊鏈。在此圖解闡釋中,展示無線電833在菊鏈之端部處。展示無線電830與纜線870及880在菊鏈的起始處,纜線可用於連接至(但不限於)更多無線電、電力、資料連接、網路、運算資源及/或RF信號、及/或其他數位或類比信號。無線電830、831、832、833及/或耦合至此菊鏈之額外無線電可係很大程度上相同或相似結構及/或組態的無線電,或該等無線電在結構及/或組態方面可相當不同。相似地,諸如前文段落中所描述之含菊鏈連接器之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之實施例可菊鏈在一起。天線耦合件(諸如上文搭配天線890、連接器891所描述者,或如透過其他構件所描述者)、電力耦合件(諸如上文搭配連接器892所描述者,或如透過其他構件所描述者)、及/或額外信號耦合件(諸如上文搭配連接器893所描述者,或如透過其他構件所描述者)適用於諸如前文段落中所描述之含菊鏈連接器之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之實施例。
2.菊鏈無線電架構實施例
圖9a、圖9b、圖9c、圖9d及圖9e繪示圖8a、圖8b、圖8c及圖8d之無線電801、811、821,及831之數個實施例。圖9a、圖9b、圖9c、圖9d及圖9e之各者中所繪示之實施例之各者適用於無線電801、811、821及831之任何者,其具有一給定圖式中所繪示之元件。
圖9a繪示可插入至一網路菊鏈中之一無線電,該網路菊鏈透過網路鏈路耦合至一資料中心或其他運算及/或資料資源(下文結合圖16進一步詳述)。圖9a中繪示兩個網路實體介面(PHY),其中PHY 901耦合至上游網路900(「上游」意指在菊鏈中更接近資料中心)及PHY 901連接至下游網路906(「下游」意指在菊鏈中更遠離資料中心)。PHY 901透過實體互連件902(例如(但不限於)匯流排、串列互連件等)耦合至網路交換器903,及PHY 906透過實體互連件904耦合至網路交換器903。網路交換器903可經組態以於PHY 905與901之間上游或下游路由資料(因此實現一網路「貫通」)及/或可經組態以透過實體互連件路由一些或所有資料至基頻處理及控制單元910。在一個實施例中,該交換器經組態用於一些或所有資料之一特定路由。在另一實施例中,該交換器經組態以基於與資料相關聯之來源位址或目的地位址(例如(但不限於)資料之IP位址)來路由資料。
網路交換器903耦合至基頻處理及控制單元910,該基頻處理及控制單元處理至/自網路交換器903之資料封包作為待串流傳 輸(例如(但不限於)作為連續樣本予以傳送)至/自類比轉數位/數位轉類比單元911之資料(例如(但不限於):8位元、16位元,24位元,32位元或任何長度資料樣本;固定長度數字值、浮點數字值、壓縮數字值、位元編碼數字值),或使用該等資料封包控制資料。
待串流傳輸至/自單元910之資料無需進一步處理而直接串流傳輸至/自單元910,或額外處理應用於該資料串流。額外處理可包括(但不限於):緩衝該資料;保持該資料待搭配一特定觸發或時序事件而釋放;壓縮及/或解壓縮該資料;透過(但不限於)有限脈衝回應(FIR)或其他濾波器過濾該資料;重取樣該資料至高於或低於所接收時脈速率之一不同時脈速率,或運用一不同時間參考;按比例調整該資料之量值;限制該資料至最大值;自該串流刪除資料樣本;插入資料樣本序列於該串流中;擾亂或解擾亂該資料;或加密或解密該資料;等。單元910亦可包括專用硬體或一運算構件以實施(但不限於)此段落中參考之部分或所有操作及/或一無線協定之部分或所有功能,其可在等待、發送或接收資料(至/自網路交換器903或至/自單元912及在單元911中之類比轉數位/數位轉類比轉換後)時實施。
至/自單元903之資料可用作為控制資料(但不限於)以發送及接收訊息至/自在無線電中之任何子系統,在單元910內且亦至/自其他單元,舉例而言(但不限於)如連接至/自單元910及RF處理單元912之互連件913所展示。該等訊息可用於無論什麼任何用途,包括(但不限於):組態在無線電中之子系統之任何者;讀取在無線電中之任何子系統之狀態;發送或接收時序資訊;重新路由資料串流; 控制電力位準;變更樣本速率;變更傳輸/接收頻率;變更頻寬;變更雙工;於傳輸模式與接收模式之間切換;控制濾波;組態網路模式;載入一影像至一記憶體子系統或讀取自該記憶體子系統一影像;或載入一影像至一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或自該FPGA讀取一影像等。
類比轉數位/數位轉類比單元911轉換自單元910所接收之數位資料樣本成耦合至RF處理單元912之一或多個類比電壓及/或電流,及轉換來自單元912之一或多個類比電壓及/或電流成發送至單元910之數位資料樣本。單元911可實施為依並列或串列形式接收資料,其中任何資料樣本大小及任何資料速率被固定或可組態。
在傳輸路徑中,由RF處理單元912所接收之一或多個類比電壓及/或電流可耦合作為直接至一或多個天線輸出914之RF信號,或該等信號可用作為調變至一或多個載波頻率上之一或多個基頻信號,載波頻率係藉由RF處理單元合成為一RF波形,且接著在該等載波頻率上之經調變信號耦合至一或多個天線914。來自單元910之該等信號可係呈(但不限於)基頻波形或基頻I/Q波形之形式。
在接收路徑中,自一或多個天線914所接收之RF信號作為電壓及/或電流直接耦合至單元911,或該等信號自一或多個載波頻率調變成基頻波形或基頻I/Q波形,作為電壓及/或電流耦合至單元911之該等基頻波形或基頻I/Q波形待轉換成一資料串流。
RF單元912可包括(但不限於)其他RF處理功能,包括電力放大器、低雜訊放大器、濾波器、衰減器、循環器、開關、及平衡-不平衡器等。
天線914可係任何類型天線,包括(但不限於)貼片天線、雙極天線、單極天線、或一PCB天線、八木天線等。在一個實施例中,有一單一天線890。在另一實施例中,有超過一個天線890,及另一實施例至少兩個天線890相對於彼此交叉極化。
圖9b繪示圖9a中所繪示之無線電額外之實施例,展示計時子系統之不同實施例。單元920係一時脈及/或同步散佈及合成單元,其可實施(但不限於)在一單一裝置中或在複數個裝置中。單元920散佈時序信號(包括(但不限於)時脈及同步信號)至在該無線電內之其他子系統。如圖9b中所繪示,這些子系統可包括(但不限於)基頻及控制單元910、類比轉數位/數位轉類比單元911、RF處理單元912、網路PHY 901、網路交換器903及/或網路PHY 902。散佈至不同子系統之該等時序信號可係(但不限於)相同時序信號、彼此同步之不同時序信號、彼此不同步之不同時序信號、同步於外部參考之時序信號及/或基於(但不限於)組態或其他因素而同步或非同步變更之時序信號。
該等時序信號可處於任何頻率,包括(但不限於)10MHz,及該等時序信號可係(但不限於)相同頻率、不同頻率、變化頻率及/或可變頻率。該等時序信號可使用任何時序參考,包括(但不限於)外部參考、內部參考、或外部參考與內部參考之一組合。
外部時序參考包括(但不限於):自透過菊鏈載送之時序參考導出的時序參考922,無論上游921至下游923或下游923至上游921;一全球定位衛星訓練振盪器(「GPSDO」)924,其自接收自全 球定位衛星之無線電信號導出時序參考(例如,10MHz時脈及PPS);一外部時脈參考;一外部PPS 940;及/或藉由網路PHY 901、網路交換器903、及/或網路PHY 905自上游網路900或下游網路906之導出網路時序信號。網路時序參考包括(但不限於)自Ethernet SyncE(例如,ITU G.8261,ITU G.8262,ITU G.8264等)導出之時序參考;IEEE 1588精確時間協定(Precision Time Protocol);及/或自網路信號、協定或訊務(traffic)導出之時脈及同步信號。
內部時序參考包括(但不限於)振盪器928及/或受控制振盪器929。振盪器928及929可係任何類型振盪器,不限於:石英晶體振盪器、銣鐘、銫鐘、及/或電阻器-電容器網路振盪器、電感器-電容器共振電路。振盪器928及929可屬於任何穩定位準,包括(但不限於):非穩定;溫度補償振盪器;及/或溫控式振盪器。振盪器928及929可屬於任何精確位準,包括(但不限於):低精確、百萬分之一(「ppm」);十億分之一(「ppb」);在各頻率範圍中具有任何精確、具有任何艾倫(Allan Deviation)、具有任何短期或長期穩定性。振盪器929可具有一外部輸入,其藉由用下列(但不限於)控制來控制其頻率:電壓、電流、電阻等之一類比值;串聯、並聯等耦合之一數位值;及/或一頻率等。若振盪器929受控於一類比值,則該振盪器可受控於(但不限於)一分壓器網路中之一電位計、一數位轉類比轉換器930(其自單元910或另一來源接收之一數位值931)等。若振盪器929受控於一數位值,則該振盪器受控於(但不限於)來自單元910或另一來源之一數位值931等。受控制振盪器929之頻率可係自然(free- running)頻率,或同步於任何類型內部或外部時序來源,包括(但不限於)來自網路之時序、來自與網路分開之菊鏈之時序、來自資料中心之時序、來自一無線協定之時序等。
在菊鏈網路上之時序可係自然時序或可使用任何數種網路同步化方法同步,包括(但不限於)SyncE及/或IEEE 1588等。一同步協定可具有自己的自我同步化機制,或時序信號927可自一個網路PHY 901或905傳遞至另一者及/或至/自網路交換器903。
圖9c繪示圖9a圖9b中所繪示之無線電之額外實施例,展示電力轉換及散佈系統。單元950電力轉換/散佈單元且可實施(但不限於)在一單一裝置或複數個裝置中,以實施轉換電力及透過耦合件(例如(但不限於)金屬線、印刷電路板跡線、及/或透過組件、無線傳輸等)散佈電力至各種子系統。單元950在無線電內散佈電力,包括(但不限於):不同電壓;不同獨立電力匯流排(無論相同或不同電壓);不同電流位準;AC或DC電力;無線電力;等。如圖9c中所繪示,自單元950接收電力之子系統可包括(但不限於)基頻及控制單元910、類比轉數位/數位轉類比單元911、RF處理單元912、網路PHY 901、網路交換器903及/或網路PHY 902。散佈至不同子系統之電力耦合件可係(但不限於):相同電力耦合件;不同電力耦合件,其等係相同或不同電壓及/或電流;及/或可變電壓等。
電力可處於任何電壓或電流,包括(但不限於)AC、DC、1伏(「V」)、2.2V、3.3V、5V、-5V、6V、12V、可變電壓。 電力可來自任何來源,包括(但不限於)外部來源、內部來源、或外部來源與內部來源之一組合。
外部電源包括(但不限於):衍生自透過菊鏈載送之一電源之貫通電源952,無論上游電力耦合件951至下游電力耦合件953或下游電力耦合件953至上游電力耦合件951;無線電力954,其可來自(但不限於)無線電波傳輸(例如(但不限於)藉由一整流天線所接收者)、電感式電力(例如(但不限於)透過一變壓器所耦合者)、光能量(例如(但不限於)透過一光伏電池、一整流天線等所耦合者);透過菊鏈網路載送之網路電力,其透過自上游網路900至下游網路906之一直接耦合件957,或透過一或兩個網路PHY 900或905或網路交換器903中的一切換及/或電力插入;透過來自網路PHY 901、903或905之網路電力耦合件956;及/或一外部電力連接955,其經由(但不限於)一纜線、一插口、傳導觸點;等。
經由至/自下游電力耦合件953之上游電力耦合件951,或經由至/自下游網路906之上游網路900,透過菊鏈之電力傳輸可始終予以傳遞,或可僅若無線電經組態以傳遞電力傳輸才允許傳遞電力傳輸,或外部條件(例如,偵測一適合的裝置連接至菊鏈之任一端部)觸發而允許傳遞電力。任何類型裝置可用以控制是否透過包括(但不限於)一機械中繼器及/或一電晶體(包括(但不限於)一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MOSFET))等傳遞電力。
內部電源包括任何類型電池958,包括(但不限於)鋰離子、鋰聚合物、燃料電池及發電機。
圖9d繪示圖9a圖9b圖9c中所繪示之無線電之額外實施例,展示耦合至RF處理單元912之上游RF鏈路961及下游RF鏈路963。RF鏈路961及963可透過下列呈菊鏈予以耦合:一傳導耦合件,舉例而言(但不限於)同軸纜線、雙絞線纜線等);或纖維,若RF頻率調變透過纖維傳播之載波波長(例如(但不限於)紅外光輻射、可見光輻射、及/或紫外光輻射等);或一無線耦合件,包括(但不限於)透過任何種類天線,及/或透過一電感式耦合件。
RF鏈路961及963可:透過RF鏈路962耦合在一起且接著耦合至單元912,如圖9d中所繪示;或各RF鏈路可個別耦合至單元912;或RF鏈路彼此耦合,但是不耦合至單元912。這些耦合件之各者(無論彼此之間或至單元912)可係透過如前文段落中所詳述之RF(包括光波長)耦合件之任何者。耦合件可係經由(但不限於)一或多個(或任何類型):直接連接;RF分波器;RF衰減器;RF平衡-不平衡器;RF濾波器;電力放大器;及/或低雜訊放大器等。RF耦合件可不連接至任何事物,或連接至天線914之一或多者。RF耦合件可在一或多個RF中心頻率載送信號及載送一或多個頻寬之信號。該等RF信號可一次傳輸、接收或兩者至/自單元912、鏈路961及/或鏈路963之任何者。該等RF信號可載送任何種類資訊及/或信號參考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資料、控制信號、RF協定、信標、RF時序信號、RF通道、RF電力參考、RF預失真資訊、RF干擾資訊、RF校準資訊、時脈、及/或PPS。
圖9e繪示圖9a圖9b圖9c圖9d中所繪示之無線電之額外實施例,展示上游網路鏈路900及下游網路鏈路906,其中網路係一共同RF通道,而非切換式鏈路。舉例而言,此係使用諸如(但不限於)MoCA及DOCSIS之網路協定來搭配同軸網路使用之一共同組態。上游網路鏈路900及下游網路鏈路906耦合至RF分波器972,該RF分波器耦合至網路PHY 971,該網路PHY耦合至基頻處理及控制910。RF分波器972可包括超過3個分支,且進一步可包括一電力放大器以在一或多個方向放大一些或全部RF信號。RF分波器972亦可包括衰減器及/或濾波器以限制哪些RF頻段在不同路徑中傳遞。RF分波器972亦可傳遞電力至一或多個或複數個上,且亦可插入電力至其分支之一或多者上。
圖8a、圖8b、圖8c圖8d中所繪示之無線電801、811、821及831之實施例可具有對應於上文在圖9a、圖9b、圖9c、圖9d及圖9e中所描述之實施例之一或多者的內部元件,有時候作為獨立元件,及有時候作為組合式元件。舉例而言(但不限於),無線電801、811、821及831之各者具有一上游及下游菊鏈纜線連接,其係同軸纜線(例如,841/842及871/872)、雙絞線纜線(例如,851/852及881/882)、或纖維纜線(例如,861/862)。這些菊鏈連接可對應於圖9a、圖9b、圖9c、圖9d及圖9e中之實施例,其係上游及下游菊鏈連接,諸如900/906、911/923、951/953及961/963。若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中之菊鏈纜線實體上能夠係結合圖9a、圖9b、圖9c、圖9d及圖9e中所描述之實施例,則菊鏈纜線可用於該 實施例。舉例而言,同軸及雙絞線纜線菊鏈可用以傳導地載送上游電力951及下游電力953(例如(但不限於)使用許多熟知之同軸纜線供電技術或乙太網路供電技術之任何者),但是纖維纜線無此能力,然而,纖維纜線可載送呈光形式傳輸之電力且例如(但不限於)使用一光伏電池轉換成電力。該等菊鏈纜線之各者亦可載送上游標準及專屬網路協定900以及下游標準及專屬網路協定906,包括(但不限於)乙太網路,如上文所提及。所有菊鏈纜線亦可載送時序資訊921及923,並且運用網路協定及載送時序資訊之信號,所有菊鏈纜線可提供網路時序926。該等菊鏈纜線可載送某些頻率/波長的上游RF 961及下游RF 963(例如(但不限於)許多同軸纜線可有效率傳播1GHz頻率,許多雙絞線纜線有效率傳播100MHz頻率,及許多纖維纜線有效率傳播1300nm波長)。
在無線電831之情況中,多個菊鏈纜線對可各對應於圖9a、圖9b、圖9c、圖9d及圖9e所繪示之菊鏈連接之一者,或各對應於多個菊鏈連接。
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之天線890及/或天線連接器891可對應於圖9a、圖9b、圖9c、圖9d及圖9e之天線914及/或在單元924及/或954上之天線。
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之電力連接器892可對應於圖9a、圖9b、圖9c、圖9d及圖9e之外部電力955。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之天線890及/或天線連接器891亦可對應於無線電力接收器954之天線。
無線電801、811、821或831之連接器893可載送額外信號,該等額外信號對應於外部時脈925、PPS 940、或耦合至單元912之RF鏈路962。
3.在套筒或管內之無線電菊鏈
圖10a、圖10b、圖10c及圖10d繪示數個實施例,其中圖8a、圖8b、圖8c及圖8d中所繪示及上文所描述之無線電菊鏈無線電實施例連同圖9a、圖9b、圖9c、圖9d及圖9e中所繪示及上文所描述之菊鏈無線電架構實施例容置在套筒或管內。為了圖解闡釋,圖10a、圖10b、圖10c及圖10d中所展示之菊鏈無線電缺乏上文所描述之無線電菊鏈之許多細節,但是適用於圖10a、圖10b、圖10c及圖10d之任何者中所繪示之一套筒或管實施例的上述菊鏈實施例之任何者可使用在該實施例中。請注意,套筒或管可呈許多形式,包括(但不限於)完全包封無線電菊鏈之可撓性塑膠管材,或部分包封無線電鏈之剛型塑膠管。
圖10a繪示囊封無線電1000、1001、1002、1003之一菊鏈之一套筒或管1010。該菊鏈展示網路纜線1020及1021自兩側延伸且該等網路纜線可連接至(但不限於)額外菊鏈或無線電、上游或下游網路連接、電源、RF來源、時序來源等。事實上,可如上文所描述之大量實施例之任何者所描述來連接菊鏈連接。
圖10b繪示一套筒或管囊封之一菊鏈無線電。該菊鏈展示前文段落中所描述之無線電菊鏈,但是在此實施例中,套筒或管 1011亦囊封貫通纜線1030。貫通纜線1030可係用於任何用途之一纜線,包括(但不限於)載送高資料速率資料之同軸纜線、雙絞線纜線或同軸纜線及/或一電力纜線。可有一或多個貫通纜線1030。
圖10c繪示囊封一菊鏈無線電及一貫通纜線之一套筒或管1012,如前文段落中所描述,但是在此實施例中,套筒或管係藉由一支撐股線1040予以實體強化及可由各式各樣材料之任何者(包括鍍鋅鋼)所製成。含鍍鋅鋼支撐股線之此一套筒或管1012之一實例係來自dura-line之「Figure 8」品牌管,其規格目前可在http://www.duraline.com/conduit/figure-8取得。支撐股線1040可有助於在例如電線桿之間之管之一空中部署中支撐管。
圖10d繪示如前文段落中所描述之囊封無線電及含一支撐股線1040之一貫通纜線之一菊鏈的套筒或管1012(以縮減大小之圖解),但是在此實施例中,套筒或管菊鏈1012與其他套筒或管呈一接續菊鏈而連接。在此實施例中,在各套筒或管菊鏈1012之間有一資料及/或電力耦合器1050,其可用以(但不限於)耦合電力至菊鏈端部1020或1021中及/或可用以耦合資料至/自該菊鏈端部1020。資料及/或電力耦合器1050可自支撐股線1040懸吊或透過另一構件實體上支撐。電力可來自任何電源,包括(但不限於)一貫通電力纜線1030及/或光伏電池等。資料連接可來自任何來源,包括一貫通高頻寬纖維雙絞線或同軸纜線1030。資料及/或電力耦合器1050可係實用的,此係因為菊鏈佈纜一般將有電力及/或資料輸送量方面之限制,且在菊鏈上之各無線電1000、1001、1002及1003將汲取一定量電力且消耗一定 量資料輸送量。一旦菊鏈纜線之電力及/或資料容量耗盡,則不可附接更多無線電至菊鏈。貫通纜線1030可經指定以載送用於數個菊鏈之足夠電力,且貫通纜線1030可經指定以支援足夠高資料輸送量以支援數個菊鏈。舉例而言(但不限於)若菊鏈纜線支援1GB(十億位元)Ethernet with Power over Ethernet+(「PoE+」)電力限制(限於約25瓦(「W」)),且各無線電消耗225Mbps資料速率及6W電力,則若一菊鏈中有4個無線電,則將有900Mbps資料速率及24W電力,並且將無用於另一無線電之足夠資料速率或電力。若有一或多個貫通纜線1030可(a)載送250W電力及(b)10Gbps資料速率,則將足以支援10個菊鏈,各菊鏈有4個無線電(24W * 10=240W,900Mbps * 10=9Gbps)。資料及/或電力耦合器1050可用許多方式之任何者來耦合電力至菊鏈纜線,包括使用含有一10Gbps纖維埠及一或多個1Gbps PoE+埠的市售PoE+交換器。請注意,雖然PoE+標準(例如,IEEE 802.3at-2009)可不支援電力菊鏈,但是仍可使用PoE+來提供電力至附接至該PoE+交換器之第一菊鏈無線電,且其後可使用至該菊鏈上之專屬電力插入。專屬電力插入技術包括(但不限於)耦合電力至菊鏈網路纜線中之網路信號導線。
3.無線電菊鏈之實務部署
圖11繪示含有在套筒及管中之菊鏈無線電(諸如圖10a圖10d中所描述者)之電線桿。懸吊於兩個電線桿之間之套筒或管1012相同於圖10d中所繪示含有4個菊鏈無線電1000、1001、1002、 及1003者,其中一菊鏈端部耦合至資料及/或電力耦合器1050,該資料及/或電力耦合器耦合至來自貫通纜線1030之高速資料,及自電力轉換器1100接收電力,該電力轉換器耦合至在電線桿之供電區帶中之高功率電氣線且降低用於單元1050之電壓。電力表1101監測電力使用,用於計費或其他用途。因為連接至高電壓電氣線可係昂貴的,所以電力轉換器1100可用以提供足夠電力至許多單元1050,其中在貫通股線1030中於單元1050之間載送電力。
圖11中亦繪示附接至電線桿之側的一套筒或管1010中之菊鏈無線電之一垂直部署的一實施例。此對應於圖10a所繪示之中套筒或管1010。在一端部,菊鏈網路連接1020附接至單元1050以供用於資料及電力。此係因為當此菊鏈到達地面時而終止,所以在底部端部處不需要一接續菊鏈網路連接,亦不需要一貫通纜線。再者,因為該電線桿提供結構穩定性,所以不需要一支撐股線。亦請注意,單元1050耦合至3個菊鏈,在電線桿之間之兩個大部分水平之空中菊鏈及在電線桿之側的一個垂直菊鏈。未限制所有菊鏈必須係循序線網路拓樸;該等菊鏈可呈許多拓樸之任何者。舉例而言(但不限於)此單元1050可藉由使用一PoE+網路交換器來支援3個菊鏈,該PoE+網路交換器含有3個埠用於該3菊鏈及1個埠用於高頻寬貫通纜線。(例如,至該3個菊鏈之3個1Gbps PoE+連接及用於貫通纜線的1個10Gbps纖維連接)。
圖11中所展示之菊鏈纜線之實施例僅係例示性。取決於(但不限於)部署需求、市政府法規、成本約束、跨距距離等,可 使用呈任何拓樸之任何數目個菊鏈無線電組態。顯然,無線電菊鏈看起來與佈纜無有所不同。在許多自治區中,佈纜不需要許可,或與天線許可相比更容易獲得佈纜許可。再者,自一美觀觀點,與大型天線相比,纜線較不可見。
圖12繪示兩個燈柱,無線電菊鏈1010附接至該兩個燈柱。所繪示之實施例符合圖10a之無線電菊鏈1010。在此實施例中,透過地下管路1251耦合資料及電力連接,其中一資料及/或電力耦合器1250在電線桿下方、依相同於圖10d圖11中所繪示之資料及電力耦合器1050之方式操作。如圖11中,顯然,無線電菊鏈看起來與佈纜無有所不同。在許多自治區中,佈纜不需要許可,或與天線許可相比更容易獲得佈纜許可。再者,自一美觀觀點,與大型天線相比,纜線較不可見。
圖13繪示一建築物,其含有附接至該建築物內外之許多無線電菊鏈。所有這些無線電資料鏈將連接至資料及電力連接,但是為了圖解闡釋,已省略資料及電力連接。無線電菊鏈1300係在屋頂之邊緣。對於天線,一屋頂邊緣係高度有利地點,此係因為對街道有高角度能見度而無障礙。一般而言,在屋頂邊緣上之大量天線將不美觀,但是一套筒或管可經製成而難以看見,因為(但不限於)套筒或管之小大小、能用匹配背景之顏色予以彩繪、事實上可置放在建築物上的凹壁中、事實上係可撓性且可適形於在建築物上的架構特徵(例如(但不限於)飛簷)之形狀、及因為許多建築物上已有纜線且看起來無有所不同。
圖13展示無線電菊鏈之其他佈置,包括:無線電菊鏈1301,其在窗上之一架構特徵上方以使其較不可見;及無線電菊鏈1302,其沿牆壁置放在基層附近(或許壓入至牆壁上之凹壁中成更隱藏);及無線電菊鏈1303,其垂直地沿牆角,或許沿一降流管置放成較不可見。亦展示無線電菊鏈1304係在戶內,或許在天花板塊上方或在牆壁中。請注意,在此實施例中,無線電菊鏈不係在一套筒或管中,此係因為將有無此需要的情況,並且菊鏈可搭配曝露之無線電及纜線予以置放。明確地,無線電菊鏈可置放在各式各樣地點、戶內及戶外。在所有這些實施例中,無線電菊鏈經部署於便利部署無線電菊鏈之處且其中無線電菊鏈係美觀可接受。
圖14繪示如何無線電菊鏈不需要部署成呈一筆直線,而是可部署成呈符合該地點之實體及/或美觀需求的任何形狀。請注意,無線電菊鏈不需要部署成僅2維;無線電菊鏈可部署成x、y及z維。事實上,使用愈角分集,通常本較佳MU-MAS實施例效能愈佳。
圖15繪示如何無線電菊鏈亦可部署成呈一陣列拓樸。在此實施例中展示含64個無線電之一8×8陣列,其中16個菊鏈連接至一網路交換器(例如(但不限於)一PoE+交換器)。此一陣列可用於許多應用,包括波束成形及MIMO。
圖16繪示如何雲端無線電存取網路(「C-RAN」)架構可搭配無線電菊鏈使用。在一個實施例中,在資料中心伺服器中運算基頻波形。資料中心伺服器可用作為至資料中心之一區域網路1601 (例如(但不限於)若該資料中心係在一場館中,且該區域網路散佈遍及該場館),連接至一交換器,該交換器連接至多個無線電菊鏈。
視線微波1602可用作為一資料鏈路延續比一區域網路更遠之距離,且也可連接至一交換器,該交換器連接至多個無線電菊鏈。
纖維1603可延續一非常長距離而無需一視線需求且可連接至一交換器,該交換器連接至多個無線電菊鏈。再者,該交換器可耦合重複纖維1604至另一交換器,接著該交換器可連接多個無線電菊鏈之另一群組。
雖然在圖16中之圖解闡釋展示筆直菊鏈,如前文所提及,但是菊鏈可彎曲成便利且美觀的任何形狀。
圖16中所繪示之C-RAN拓樸支援圖1、圖2圖3以及相關專利及申請案中所繪示之pCellTM MU-MAS系統。不同於其他無線技術,pCell支援極高密度無線電部署,且不係相依於一特定無線電或天線配置(例如,相比而言,根據一小區計畫,蜂巢式技術需要特定無線電間距)。如此,pCell技術係高度適於本文所描述之菊鏈無線電實施例,且能夠利用無線電置放於便利且美觀之處。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包括以上已描述之各種步驟。該等步驟可體現於機器可執行指令中,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可用以致使一通用或專用處理器執行該等步驟。或者,此等步驟可藉由含有用於執行該等步驟之固線式邏輯的硬體組件執行、或藉由程式化電腦組件及定製硬體組件之任何組合執行。
如本文中所描述,指令可指硬體之特定組態,諸如特定應用積體電路(ASIC),其經組態以執行某些操作或具有儲存於體現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中之記憶體中的預定功能或軟體指令。因此,圖中所展示之技術可使用一或多個電子裝置上儲存及執行之程式碼及資料來實施。此類電子裝置使用電腦機器可讀取媒體儲存及傳達(在內部及/或透過而一網路與其他電子裝置通訊)程式碼及資料,諸如非暫時性電腦機器可讀取媒體(例如:磁碟;光碟;隨機存取記憶體;唯讀記憶體;快閃記憶體裝置;相變記憶體)及暫時性電腦機器可讀取通訊媒體(例如,電氣、光學、聲學或其他形式之傳播信號,諸如載波、紅外光信號、數位信號等)。
在此詳細描述全文中,出於解釋之目的,提出許多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本發明之徹底理解。然而,對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來說將為顯而易見的是,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中之一些的情況下實踐本發明。在某些情況下,未詳細描述熟知結構及功能以避免模糊本發明之標的。因此,本發明之範疇及精神應依據下列申請專利範圍來判斷。

Claims (30)

  1.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配置成一電氣或光纖(總稱「有線(wireline)」)菊鏈;複數個數位基頻波形,其等透過該菊鏈傳輸;其中各無線收發器可接收來自該複數個數位基頻波形之一數位基頻波形並調變一射頻(RF)信號;及至少兩個無線收發器,其等接收不同基頻波形。
  2.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圍封於一管內;其中至少兩個該等無線收發器同時傳輸互相干擾的不同波形。
  3. 一種系統,其包含:第一及第二無線收發器,其等圍封於一管內;第一及第二有線連接件,其等穿佈通過該管;其中該第一有線連接件傳輸資料至該第一無線收發器而該第二有線連接件傳輸資料至該第二無線收發器。
  4. 如請求項3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該等第一及第二無線收發器,其等基於自該等有線傳輸件接收到的資料傳輸不同的無線波形。
  5. 如請求項3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該第一有線連接件及該第二有線連接件,該第一有線連接件耦合至該第一無線收發器,而該第二有線連接件以一菊鏈組態耦合於該等第一與第二無線收發器之間。
  6. 如請求項5之系統,其進一步包含該第二無線收發器,其通過一或多個有線連接件耦合至一或多個額外的無線收發器。
  7.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個的無線傳輸件自該菊鏈上負載之信號接收時脈、每秒脈波數、全球定位衛星、或其他時序資訊(總稱「時序資訊(timing information)」)。
  8.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個的無線傳輸件自該菊鏈之外之信號接收時序資訊。
  9.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個的無線傳輸件無線接收時序資訊。
  10.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自該菊鏈接收電力。
  11.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無線接收電力。
  12. 一種系統,其包含: 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自該菊鏈上負載之信號接收電力位準資訊、頻道電台資訊、電力資訊、RF頻道資訊、預失真、或其他校準資訊(總稱「校準資訊(calibration information)」)。
  13.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自該菊鏈之外之信號接收校準資訊。
  14.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無線接收校準資訊。
  15. 一種系統,其包含: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其等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無線收發器菊鏈係防水的。
  16. 一種用於傳輸基頻信號至無線收發器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配置成一有線菊鏈,透過該菊鏈傳輸複數個數位基頻波形,於各無線收發器接收來自該複數個數位基頻波形之一數位基頻波形並調變一RF信號,以及於二或更多個無線收發器接收不同之基頻波形。
  17.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圍封於一管內,以及 自至少兩個該等無線收發器同時傳輸互相干擾的不同波形。
  18.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一第一及第二無線收發器圍封於一管內,將第一及第二有線連接件穿佈通過該管,以及透過該第一有線連接件傳輸資料至該第一無線收發器,及透過該第二有線連接件傳輸資料至該第二無線收發器。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等第一及第二無線收發器基於自該等有線傳輸件接收的資料傳輸不同的無線波形。
  20.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有線連接件耦合至該第一無線收發器,而該第二有線連接件以一菊鏈組態耦合於該等第一與第二無線收發器之間。
  21. 如請求項20之方法,其中該第二無線收發器通過一或多個有線連接件耦合至一或多個額外的無線收發器。
  22.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個的無線傳輸件自該菊鏈上負載之信號接收時序資訊。
  23.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個的無線傳輸件自該菊鏈之外之信號接收時序資訊。
  24.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個的無線傳輸件無線接收時序資訊。
  25.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自該菊鏈接收電力。
  26.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無線接收電力。
  27.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自該菊鏈上負載之信號接收校準資訊。
  28.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自該菊鏈之外之信號接收校準資訊。
  29.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等無線收發器之二或更多者無線接收校準資訊。
  30. 一種用於傳輸無線信號之方法,其包含: 將複數個無線收發器以一有線菊鏈組態耦合在一起,其中該無線收發器之菊鏈係防水的。
TW106137126A 2016-10-27 2017-10-27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TWI756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413944P 2016-10-27 2016-10-27
US62/413,944 2016-10-27
US15/792,610 US11189917B2 (en) 2014-04-16 2017-10-24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radioheads
US15/792,610 2017-10-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7177A true TW201817177A (zh) 2018-05-01
TWI756284B TWI756284B (zh) 2022-03-01

Family

ID=6294958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4019A TWI814236B (zh) 2016-10-27 2017-10-27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TW106137126A TWI756284B (zh) 2016-10-27 2017-10-27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TW112127951A TW202347973A (zh) 2016-10-27 2017-10-27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4019A TWI814236B (zh) 2016-10-27 2017-10-27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7951A TW202347973A (zh) 2016-10-27 2017-10-27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3) TWI81423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60800A1 (en) * 2002-10-24 2007-11-28 Nakagawa Laboratories, Inc. Illumination light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08078195A2 (en) * 2006-12-26 2008-07-03 Dali System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seband predistortion linearization in multi-channel wideb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09114738A2 (en) * 2008-03-12 2009-09-17 Hypres, Inc. Digital radio-frequency tranceiver system and method
ES2750271T3 (es) * 2013-09-27 2020-03-25 Hayward Ind Inc Luz que tiene un elemento de compresión en expansión
US9961418B2 (en) * 2014-06-20 2018-05-01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Data communication app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9638028B2 (en) * 2014-08-27 2017-05-02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telemetry for measurement and logging while drilling and magnetic ranging between wellbo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4236B (zh) 2023-09-01
TW202327297A (zh) 2023-07-01
TW202347973A (zh) 2023-12-01
TWI756284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8549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ing radioheads
CN109906598B (zh) 用于散布无线电头端的系统及方法
US10903906B2 (en) Re-generation and re-transmission of millimeter waves for building penetration using dongle transceivers
US10784962B2 (en) System for millimeter wave building penetration using beam forming and beam steering
US11088755B2 (en) Re-generation and re-transmission of millimeter waves using roof mounted CPE unit
KR20190133194A (ko) 건물 침투를 위한 밀리미터파의 재생성 및 재전송
EP2544505B1 (en) Dual WiFi apparatus for wireless Internet and wireless Internet system using the same
WO2020076350A1 (en) Re-generation and re-transmission of millimeter waves for building penetration using dongle transceivers
TW201429204A (zh) 用於類比和數位通訊服務的通訊系統
TW201603625A (zh) 可升級高資料傳輸速率多頻道傳輸系統
US9712212B2 (en) Multiple service distributed-antenna system
TWI756284B (zh) 用於散佈無線電頭端之系統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