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4645A - 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 - Google Patents

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4645A
TW201814645A TW106126941A TW106126941A TW201814645A TW 201814645 A TW201814645 A TW 201814645A TW 106126941 A TW106126941 A TW 106126941A TW 106126941 A TW106126941 A TW 106126941A TW 201814645 A TW201814645 A TW 2018146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identifier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69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小丹
繆家國
劉笑天
蔡豔明
蔡俊傑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14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464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06F18/241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relat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model, e.g. parametric or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其中方法包括: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還進一步提供了資料方設備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訂閱方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以及資料中心基於分類標識與訂閱方設備之間的訂閱關係所實現的資料轉發機制。本發明這種同一的分類標識機制,能夠方便地實現各設備之間的資料交換。

Description

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
本發明涉及電腦應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
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數以億計的設備需要接入網路,這就意味著網路中會存在各種各樣的資料進行傳輸。例如媒體伺服器需要推送資料給訂閱相應資料的智慧型電視、智慧型手機等,智慧型攝影鏡頭將採集的資料發送給使用者的智慧型手機,網路中的各設備通過發信資料進行交握,等等。這些資料紛繁複雜,往往各廠商分別會對該廠商所生產設備傳輸的資料進行定義,這種資料的不統一,會造成不同廠商的設備之間因不明確各自資料的含義而造成資料交換的困難,往往需要額外安裝第三方應用以採用第三方協定來進行資料交換,實現麻煩。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以便於方便的實現各設備之間的資料交換。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資料方設備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以便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已註冊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資料中心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便處理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訂閱方設備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以便接收所述資料中心轉發的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設備間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發信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所述發信資料採用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所述分類標識根 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方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以便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已註冊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中心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便處理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訂閱方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以便接收所述資料中心轉發的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 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與其他設備間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發信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所述發信資料採用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傳輸單元,用於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裝置,設置於資料方設備,該裝置包括:註冊單元,用於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以便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已註冊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註冊單元,用於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便處理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訂閱單元,用於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資料中心轉發的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資料處理裝置,該裝置包括:傳輸單元,用於與其他設備間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發 信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發信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所述發信資料採用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在傳輸的資料中統一採用分類標識來明確資料類型,即該分類標識根據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這種方式使得即便是設備分屬於不同廠商,各設備之間也能夠直接進行資料交換,避免了額外安裝第三方應用以採用第三方協定來進行資料交換,實現更加方便。
01‧‧‧註冊單元
02‧‧‧授權單元
03‧‧‧標識提供單元
11‧‧‧註冊單元
12‧‧‧轉發單元
13‧‧‧訂閱單元
21‧‧‧訂閱單元
22‧‧‧接收單元
23‧‧‧標識獲取單元
31‧‧‧傳輸單元
32‧‧‧解析處理單元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IDSU的註冊流程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IDSU機制應用於物聯網的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IDSU機制的一個系統結構圖;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訂閱IDSU資料的方法流程圖;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IDSU機制的一個應用方塊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設置於資料方設備的裝置結構圖;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設置於資料中心的裝置結構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設置於訂閱方設備的裝置結構圖;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傳輸發信的裝置結構圖;圖10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設備結構圖。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使用的術語是僅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發明。在本發明實施例和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的“一種”、“所述”和“該”也旨在包括多數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義。
應當理解,本文中使用的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物件的關聯關係,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係,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同時存在A和B,單獨存在B這三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元“/”,一般表示前後關聯物件是一種“或”的關係。
取決於語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詞語“如果”可以被解釋成為“在……時”或“當……時”或“回應於確定”或“回應於檢測”。類似地,取決於語境,短語“如果確定”或“如果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釋成為“當確定時”或“回應於確定”或“當檢測(陳述的條 件或事件)時”或“回應於檢測(陳述的條件或事件)”。
本發明的核心思想在於,在網路中傳輸的資料使其都攜帶分類標識,該分類標識採用統一的生成機制,至少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在本發明實施例中,該分類標識作為資料的一個唯一標識單元,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稱為IDSU(IoT Data Storage Unit,物聯網資料標準儲存單元)。
為了方便理解,首先對IDSU的生成方式進行描述。如上所述,IDSU至少由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其中分類資訊可以包括N級分類,其中N為正整數。除了分類資訊之外,還可以根據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述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等中的至少一種生成。
IDSU可以由上述資訊按照預定的編碼規則進行編碼後生成,各資訊按照預設的順序,被編碼成特定位元數,最終形成統一位元數的IDSU。上述資訊中,分類資訊是必須的,較佳地,還可以包括安全等級資訊和資料來源資訊。還可以進一步包含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下面以採用上述所有資訊為例,提供一種較佳的IDSU生成方式,如表1中所示,IDSU可以由三級分類資訊、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標識、資料格式版本號和分類版本號按照預定的編碼規則進行編碼生成。編碼規則也 可以如表1中所示,其中一級分類碼佔10位元,二級分類碼佔14位元,三級分類碼佔21位元,安全等級佔2位元,資料來源標識佔2位元,資料格式版本號佔6位元,分類版本號佔8位元。符號碼可選,佔1位元,固定取值為1。
其中,一級分類是較高級別的類目,二級類目從屬於一級類目,級別次之,三級類目從屬於二級類目,級別較低。舉個例子,對於運動手環採集的資料,採用的分類資訊為:“運動”屬於一級類目,“跑步”屬於二級類目,“100米”屬於三級類目。
安全等級可以採用0~3之間的4個數值分別代表四種安全等級,例如:0代表共用資料,安全級別最低;1代表需資料方授權的資料;2代表需資料來源授權的數據;3代表私有資料,禁止公開,安全級別最高。
資料來源標識可以採用0~3之間的4個數值分別代表4中資料來源,例如:0代表終端設備產生的原始資料,1代 表加工處理後的分析資料,2代表終端設備間互聯的發信資料,3代表服務端資料。
資料格式版本號,用於記錄相同分類關聯的格式版本,目的是為了更加專業地描述各領域中的資料。例如,分類碼為“運動-跑步-100米”時,A資料方指定了該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並使用於其運動設備上。之後,B資料方雖然採用了相同分類碼,但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資料格式描述,那麼其對應的資料格式就可以採用另一版本號,以與之前的版本相區別。
分類版本號主要用於標注分類體系,即對已有分類體系進行升級後,不會影響已有分類體系的存在,而是採用另一版本號標識升級後的分類體系。從而不會影響之前已經生成的IDSU。
採用上述編碼方案,可以具備以下優點:
1)使得資料方可以自助生成IDSU。
2)採用64位元long整型編碼方式,支援的分類理論上達到215×218×220=253個。
3)整型編碼相對於字串編碼方式,在低功耗物聯網設備上可節省一定空間,位元運算相對快於字串運算。
4)IDSU編碼攜帶一定的標識資訊,例如資料來源標識、安全等級等等,方便做一些特定的資料處理。
在網路中傳輸資料時,可以各自採用依據分類資訊採用統一規則生成的IDSU。但作為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各資料方可以在統一的資料中心進行IDSU的註冊,從而 保證IDSU生成規則的統一性。下面結合圖1所示實施例對IDSU的註冊過程進行描述,在該實施例中,主要涉及兩個設備:資料方設備和資料中心。其中資料方設備可以是任意的終端設備,也可以是伺服器或伺服器集群。資料中心通常可以是伺服器或伺服器集群。
圖1所示實施例的執行流程是資料中心側執行的,如圖1所示,該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驟:
在101中,獲取資料方設備發送的分類資訊。
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可以由資料方自訂分類資訊,例如由資料方提供一級分類、二級分類以及三級分類的資訊;也可以由資料平臺向資料方設備提供可選的分類資訊,例如向資料方提供可選的一級分類、二級分類以及三級分類的資訊,供資料方從中選擇;或者也可以採用以上兩者相互結合的方式,例如向資料方提供可選的一級分類、二級分類以及三級分類的資訊,若資料方覺得可選的某級分類資訊不滿足需求,則可以通過自訂的方式來定義某級分類資訊。
若資料方發送的分類資訊是資料平臺已有的分類資訊,則直接獲取對應分類碼即可。若並非是資料平臺已有的分類資訊,例如在某級分類新增了一種分類資訊,則資料平臺可以在該新增分類資訊審批通過後,記錄新增分類資訊,確定新增分類資訊的分類碼,並升級分類版本號。其中,審批可以是資料平臺依據預定的規則執行,也可以提供給管理人員,由管理人員進行審批。
其中,若資料方申請的是新增一級分類,則新增一級分類後,則還可能基於該一級分類繼續申請新增二級分類、三級分類。若資料方申請的是某一級分類下新增二級分類,則該二級分類從屬於該一級分類,還可能基於該二級分類繼續申請新增三級分類。無論申請新增哪個級別的分類,最終形成的分類資訊由於是新的分類資訊,因此需要升級分類版本號,例如基於現有最高的分類版本號加1。
在102中,判斷是否已經存在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的IDSU,如果是,則執行103;否則,執行106。
在103中,判斷是否接收到格式版本變更請求,如果是,執行104;否則,執行107,將已經存在的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的IDSU返回給資料方設備,完成本次註冊。
對於每一種分類而言,都存在對應的資料格式,資料中心可以將該資料格式提供給資料方設備,可以主動提供,也可以應資料方設備的請求後提供。資料方查看該資料格式後,如果認為該資料格式能夠滿足其需求,可以接受該資料格式;如果認為不能夠滿足其需求,可以通過資料方設備向資料中心發送格式版本變更請求。例如,可以在格式版本設置介面上設置需求的資料格式,然後點擊“確認”組件後發送格式版本變更請求,該格式版本變更請求包含請求變更後的格式資訊。
在104中,保存請求變更後的格式資訊,升級該分類資訊對應的格式版本號。
在本步驟中,每一種分類可以對應多個資料格式,從而應對不同資料方的需求,為了對各資料格式進行區分,可以採用不同的格式版本號。例如,某分類每次增加一種新的資料格式,就將該分類對應的當前最大的格式版本號加1。
在105中,生成IDSU並返回給資料方設備,完成本次註冊。
本步驟中可以按照上述表1中的規則,對分類資訊、安全等級、資料來源標識、資料格式版本號、分類版本號等進行編碼後,得到IDSU。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該實施例中,資料方設置分類資訊之後,還可以進一步設置安全等級和資料來源標識,即通過資料方設備將安全等級資訊和資料來源標識發送給資料中心,供資料中心生成IDSU,該過程圖1中並未示出。
在106中,獲取資料方設備發送的資料格式資訊,設置格式版本號,轉至執行105。
對於新增加的分類,資料方需要針對該分類設置資料格式,以便屬於該分類的資料能夠採用對應的資料格式。在本步驟中,資料方設備可以將資料中心提供的資料格式設置介面展現給資料方,由資料方在格式設置介面設置資料格式,並將該資料格式發送給資料中心。
舉一個資料格式的例子,假設定義的資料格式為:"描述規則":"原始類型"_["取值範圍"]_"單位"
以體質資料為例,其對應的資料格式為: { "sex":"int_[0,2]_", "height":"int_[0,300]_cm", "weight":"double_[0,500]_kg" }
在傳輸資料時,資料按照上述資料格式可以為:{ "sex": 0, "height": 172, "weight": 66.5 }
這樣,對於接收到該資料的接收方而言,依據該資料所攜帶IDSU對應的資料格式進行解析後,就能夠獲知該資料的內容為:性別為0指代的性別,身高為172cm,體重為66.5cm。
另外,由於不同資料方可能對同一類資料的使用方式各有不同,因此在使用方式上會存在個別差異,這些差異可以通過在資料中心設置擴展配置資訊來實現。資料中心可以接收並儲存資料方針對註冊的IDSU發送的擴展配置資訊,例如資料是否在資料中心儲存、訂閱方約束資訊、是否需要過濾敏感詞等等。這些擴展配置資訊並不編碼在IDSU中,而是在資料中心額外記錄,例如可以記錄於擴展配置表中。
上述IDSU機制可以廣泛地應用於物聯網,如圖2中所示,物聯網設備可以在網路中傳輸IDSU資料(即攜帶 IDSU的資料),從而實現IDSU的資料流程轉。還可以通過與雲端伺服器的介面(YunIO)在資料中心除了進行上述IDSU的註冊之外,還可以進行IDSU的資料授權,例如對訂閱某IDSU資料的訂閱方設備進行授權。另外,還可以通過特定分類的IDSU定義發信資料,從而實現事件分發,例如狀態事件上報、控制事件下發等等。這些可以通過各種開放平臺,應用於智慧型家庭、智慧型城市、智慧型體育、車聯網等各種領域。還能夠應用於資料共用平臺、資料採擷引擎、資料即時計算平臺,等等。下面對其中一些典型的應用場景的實現方案進行詳述。
一種典型的應用場景是,對於資料方註冊的IDSU,可以實現針對該IDSU的資料訂閱。該應用場景涉及的系統構成,可以如圖3中所示,包括:資料方設備、資料來源設備、資料中心和訂閱方設備。其中資料方設備和資料來源設備上面實施例中已經提及,訂閱方設備指的是訂閱某IDSU資料的設備,可以是終端設備,也可以是伺服器。資料來源設備指的是發送IDSU資料的源設備,可以是終端設備,也可以是伺服器。
該應用場景的主要實現如圖3中所示:
在301中,資料方設備和資料中心採用如圖1中所示的流程實現IDSU的註冊。
在302中,訂閱方設備在資料中心訂閱攜帶該IDSU的資料,簡稱IDSU資料。
訂閱IDSU資料的過程後續將在圖4所示的實施例中詳 述。
訂閱成功後,在303中,資料來源設備發送的IDSU資料被發送至資料中心。
在304中,資料中心將接收到的IDSU資料轉發給訂閱該IDSU資料的訂閱方設備。
IDSU註冊成功後,資料來源設備可以進行IDSU資料的發送,為了保證IDSU資料均經由資料中心進行轉發,資料來源設備在發送IDSU資料時,該資料的目的位址均為資料中心的位址。其中目的位址可以是IP位址、資料中心的身份標識,例如ID2,ID2是由標識伺服器統一分配,並提供給設備,在設備的出廠階段寫入設備安全儲存區域的身份標識。目的位址的類型根據具體的網路通訊協定類型進行確定,本發明並不加以限制。對於資料中心而言,接收到IDSU資料後,查找訂閱該IDSU的訂閱方設備,在轉發IDSU資料時,將IDSU資料的目的位址分別替換為各訂閱方設備的位址。
也就是說,IDSU資料從資料來源設備先層層上報至資料中心,然後由資料中心統一轉發給各訂閱方。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資料方設備和資料來源設備可以是同一設備,也可以是不同設備。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訂閱IDSU資料的方法流程圖,該流程由資料中心執行,如圖4中所示,該方法包括:
在401中,資料中心接收訂閱方設備發送的訂閱請 求。
資料中心可以向訂閱方設備發送訂閱介面,在該訂閱介面上訂閱方可以查看到可供訂閱的IDSU,同時還可以看到該IDSU的相關描述,例如是資料方資訊、分類資訊等。訂閱方選擇要訂閱的IDSU後,訂閱方設備向資料中心發送訂閱請求,該訂閱請求中攜帶有要訂閱的IDSU。
需要說明的是,除了上述獲取要訂閱的IDSU方式之外,訂閱方設備也可以從資料方設備獲取IDSU。例如,資料方設備完成IDSU的註冊後,可以將註冊成功的IDSU提供給資料方設備。其中提供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例如,資料方設備可以將註冊的IDSU生成二維碼供資料方設備掃描。
在402中,資料中心記錄IDSU與訂閱方設備之間的對應關係,並標注訂閱方設備的狀態為待審核。
在403中,接收資料方設備發送的是否允許訂閱方設備訂閱該IDSU的授權資訊。
資料方可以定期從資料中心查看訂閱該IDSU的訂閱方設備資訊,然後進行授權管理,如果允許某訂閱方設備訂閱,則可以向資料中心發送允許該訂閱方設備訂閱的授權資訊。或者,資料中心也可以定期主動推送訂閱該IDSU的訂閱方設備資訊給資料方設備,供設備方進行授權管理。
在404中,若資料方設備允許訂閱方設備訂閱該IDSU,則標注該訂閱方設備的狀態為訂閱成功。
上述過程是為了保證訂閱安全性所提供的一種較佳的實現方式,即訂閱的授權由資料方來完成。除了這種實現方式之外,還可以存在其他方式,例如授權由資料中心的管理員實現。或者,不進行授權的管理,任何訂閱方設備均可以訂閱,即資料中心接收到訂閱請求後,直接標注訂閱方設備的狀態為訂閱成功。等等。
後續資料中心在進行IDSU資料的轉發時,只會轉發給訂閱成功狀態的訂閱方設備。
上述實施例所示流程對應的方塊可以如圖5所示。資料中心可以對外提供註冊/訂閱頁面,供資料方進行IDSU註冊以及供訂閱方進行IDSU訂閱,默認訂閱方為待審核狀態。另外,向外提供授權機制,以便資料方能夠對訂閱IDSU的訂閱方進行授權,只有獲得授權的訂閱方被設置為訂閱成功狀態。IDSU和訂閱方之間的訂閱關係緩存在訂閱關係列表中。
主執行緒負責進行資料包的分發,這裡的資料包指的是接收到的IDSU資料,進行Tlog記錄和大資料計算服務(ODPS)。
接收到的IDSU資料存放於訂閱非同步訊息佇列-IN(入方向)中,通過YunIO介面進行IDSU是否存在的校驗。
訂閱處理和資料轉發處理可以由資料中心的訂閱處理器執行,訂閱處理器從訂閱消息非同步訊息佇列中拉取IDSU資料。可擴展過濾指的是,基於資料方在註冊過程 中向資料中心提供的擴展設置資訊,對接收到的資料進行可擴展過濾處理。例如,對於設置為不可訂閱的IDSU,不做轉發。對於設置為需要過濾敏感資訊的IDSU,對接收到的IDSU資料進行敏感資訊的過濾,等等。
IDSU資料可以分發至通過各種訂閱機制進行訂閱的訂閱方設備,通常對於內部訂閱方而言,可以通過諸如HSF(高性能服務框架)訂閱、CMNS(connection mode network service,連接模式網路服務)訂閱等。對於外部訂閱方,可以通過Metag訂閱、HTTP訂閱等方式。IDSU資料首先被發送至訂閱非同步訊息佇列-OUT(出方向),然後經由處理訂閱的HSF服務通過閘道發送給外部訂閱方。
針對該應用場景舉一個實例:
某新聞服務提供者在資料中心註冊了“新聞-體育-NBA”的分類,生成了資料來源標識為該新聞服務提供者的IDSU。用戶想要通過手機閱讀該新聞服務提供者該分類的新聞,則可以通過資料中心訂閱該IDSU。當該新聞服務提供者的新聞伺服器有該分類下的新聞資料時,發送攜帶該IDSU的資料。這些IDSU資料被轉發至資料中心,經由資料中心轉發給訂閱該IDSU的訂閱方設備。對應圖3所示實施例。
另一種典型的應用場景是,設備間傳輸攜帶IDSU的發信資料,從而達到設備間的交握,或者設備間的控制等 目的。
對於每一種發信均可以存在對應的分類資訊,進而具有IDSU,也就是說,可以通過發信資料攜帶的IDSU表明發信類型。
各設備可以依據當前的狀態和需求發送對應IDSU的發信資料,接收到發信資料的設備從發信資料攜帶的IDSU就可以獲知是何種發信。另外,在設備中可以預先儲存IDSU與處理邏輯之間的對應關係,接收到發信資料的設備依據IDSU對應的資料格式對該發信資料進行解析後,就可以依據解析結果執行IDSU對應的處理邏輯。
針對該種應用場景舉一個實例:
有新的節點,假設為節點1要加入網路,則該節點1在對該網路中的已有節點進行掃描後,得到節點清單。從節點列表中選擇一個節點2發送發信,該發信攜帶的IDSU1指明該發信的類別為請求加入網路的發信。接收到該發信的節點2依據該IDSU1對應的資料格式對該發信進行解析,從該發信中得到該節點的身份資訊,例如該節點1的ID2。假設該IDSU1對應的處理邏輯為對節點的身份進行認證,如果認證通過則返回允許加入網路的回應訊息,如果認證失敗,則返回拒絕加入網路的回應訊息。那麼接收到上述發信的節點2就依據該節點1的ID2執行身份認證的處理邏輯。假設認證通過,則返回攜帶IDSU2的發信,該IDSU2指明該發信的類別為是否允許加入網路的回應訊 息,然後將允許加入網路的資訊依據與該IDSU2對應的資料格式包含在發信中。節點1接收到攜帶IDSU2的發信後,完成一次交握。後續還可以存在其他交握過程,均可以採用IDSU標識發信類型,不再一一窮舉。
再舉一個實例,在很多應用場景下,需要網路中的各節點進行協商選舉,例如依據設備能力選取網路中的根節點,那麼網路中的各節點就可以在網路中廣播攜帶IDSU3的發信,且在該發信中攜帶自身的能力資訊。其中,IDSU3指明該發信的類別為攜帶能力資訊的廣播訊息。
以上是對本發明所提供的方法進行的詳細描述,下面對本發明提供的裝置進行詳細描述。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裝置主要包括能夠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的傳輸單元,該分類標識根據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還可以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其中該裝置可以設置於資料中心設備、資料來源設備、訂閱方設備,另外,為了配合資料分類的註冊,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設置於資料方設備的裝置。下面結合實施例對這些裝置進行詳述。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設置於資料方設備的裝置結構圖,如圖6中所示,該裝置可以包括:註冊單元01,還可以包括授權單元02和標識提供單元03。各組成單元的 主要功能如下:註冊單元01負責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以便該資料方的設備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已註冊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具體地,註冊單元01可以向資料中心發送分類資訊,獲取資料中心針對分類資訊返回的分類標識。其中註冊單元01可以從資料中心提供的可選的分類資訊中進行選擇,也可以自訂分類資訊,或者採用兩者組合的方式。其中,註冊單元01在確定分類資訊後,如果當前分類不存在對應的資料格式資訊,或者當前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資訊並不能滿足需求,可以進一步向資料中心發送格式版本變更請求,該請求中攜帶請求變更後的資料格式。這種情況下,資料中心針對分類資訊返回的分類標識為依據分類資訊和請求變更後的格式版本生成的分類標識。
更進一步地,註冊單元01還可以針對註冊的分類標識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擴展配置資訊,其中擴展配置資訊可以包括但不限於:資料是否在資料中心儲存、訂閱方約束資訊、以及是否需要過濾敏感資訊,等等。
授權單元02負責從資料中心獲取訂閱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資訊;向資料中心發送是否允許訂閱方設備訂閱分類標識的授權資訊。
標識提供單元03負責將註冊的分類標識提供給訂閱方設備,例如可以將分類標識生成二維碼供訂閱方設備掃描,或者採用其他諸如郵件、消息等方式提供給訂閱方。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設置於資料中心的裝置結構圖,如圖7所示,該裝置包括可以註冊單元11,還可以包括轉發單元12和訂閱單元13,各組成單元的主要功能如下:註冊單元11負責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便處理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具體地,註冊單元11接收資料方設備發送的分類資訊後;判斷是否已經存在針對該分類資訊生成的分類標識,如果是,則將已經存在的針對該分類資訊生成的分類標識返回給資料方設備;否則,升級該分類資訊對應的版本資訊,針對該分類資訊生成分類標識並返回給資料方設備。
其中,在判斷結果為是時,如果接收到資料方設備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發送的格式版本變更請求,則保存請求變更後的格式資訊,升級所述分類資訊對應的版本資訊,然後生成分類標識返回給資料方設備;否則,將已經存在的針對該分類資訊生成的分類標識返回給資料方設備。
更進一步地,在註冊單元11判斷不存在針對該分類資訊生成的分類標識時,還會接收到資料方設備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發送的格式資訊,保存該格式資訊並記錄對應的格式版本資訊。
另外,註冊單元11還可以接收並儲存所述資料方針對註冊的分類標識發送的擴展配置資訊。其中擴展配置資訊包括:資料是否在資料中心儲存、訂閱方約束資訊、以及 是否需要過濾敏感資訊。
轉發單元12負責接收到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後,將該資料發送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訂閱單元13負責儲存訂閱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資訊以及資料方設備發送的是否允許訂閱方設備訂閱分類標識的授權資訊。轉發單元12將資料發送給允許訂閱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其中訂閱單元13可以在接收到訂閱方設備的訂閱請求後,在儲存訂閱方設備與分類標識之間的對應關係時,可以首先標注訂閱方設備為待審核狀態。知道接收到資料方設備允許該訂閱方設備訂閱該分類標識的授權資訊後,將該訂閱方設備標注為訂閱成功的狀態。轉發單元12在進行資料轉發時,僅轉發給處於訂閱成功狀態的訂閱方設備。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設置於訂閱方設備的裝置結構圖,如圖8所示,該裝置可以包括:訂閱單元21和接收單元22,還可以包括標識獲取單元23。各組成單元的主要功能如下:訂閱單元21負責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
接收單元22負責接收資料中心轉發的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標識獲取單元23可以從資料中心獲取可訂閱的分類標識,或者,從資料方設備獲取可訂閱的分類標識。
圖9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用於傳輸發信的裝置結構圖,如圖9所示,該裝置可以包括傳輸單元31,還可以包 括解析處理單元32。各組成單元的主要功能如下:傳輸單元31負責與其他設備間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其中分類標識根據該發信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發信資料採用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
解析處理單元32負責在傳輸單元31接收到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後,依據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對發信資料進行解析,並依據解析結果執行與分類標識對應的處理邏輯。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和裝置可以以設置並運行於設備中的電腦程式體現。該設備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還包括記憶體和一個或多個程式,如圖10中所示。其中該一個或多個程式儲存於記憶體中,被上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以實現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所示的方法流程和/或裝置操作。例如,被上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的方法流程,可以包括: 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再例如,被上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的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以便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已註冊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再例如,被上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的方法流程,可以包括: 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便處理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再例如,被上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的方法流程,可以包括: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以便接收所述資料中心轉發的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再例如,被上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的方法流程,可以包括:與其他設備間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發信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所述發信資料採用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
本發明實施例中涉及的各設備可以包括但不限於諸如:智慧型移動終端、智慧型家居設備、網路設備、可穿戴式設備、智慧型醫療設備、PC(個人電腦)等。其中智慧型移動設備可以包括諸如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PDA(個人數位助理)、網際網路汽車等。智慧型家居設備可以包括智慧型家電設備,諸如智慧型電視、智慧型空調、智慧型熱水器、智慧型冰箱、智慧型空氣淨化器等等,智慧型家居設備還可以包括智慧型門鎖、智慧型插座、智慧型電燈、智慧型攝影鏡頭等。網路設備可以包括諸如交換機、無線AP、伺服器等。可穿戴式設備可以包括諸如智慧型手錶、智慧型眼鏡、智慧型手環、虛擬實境 設備、增強現實設備、混合現實設備(即可以支援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的設備)等等。智慧型醫療設備可以包括諸如智慧型體溫計、智慧型血壓儀、智慧型血糖儀等等。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上述方法、裝置和設備可以具備以下優點:
1)本發明在傳輸的資料中統一採用分類標識來明確資料類型,即該分類標識根據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這種方式使得即便是設備分屬於不同廠商,各設備之間也能夠直接進行資料交換,避免了額外安裝第三方應用以採用第三方協定來進行資料交換,實現更加方便。
2)資料攜帶的分類標識攜帶一定的資訊,例如分類資訊、資料來源標識、安全等級等等,這些資訊能夠為後續的大資料分析和挖掘提供資訊基礎。
3)本發明提供的分類標識的註冊機制,使得資料方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分類標識的定制,並通過分類標識定義資料類型的最小切分細微性。
4)本發明提供的分類標識的訂閱機制,使得訂閱方能夠在資料中心方便地進行分類標識的訂閱,在對應資料來源產生攜帶該分類標識的資料後,資料中心就能夠及時將該資料轉發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在本發明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 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於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佈到多個網路單元上。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上述集成的單元既可以採用硬體的形式實現,也可以採用硬體加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
上述以軟體功能單元的形式實現的集成的單元,可以儲存在一個電腦可讀取儲存媒體中。上述軟體功能單元儲存在一個儲存媒體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電腦設備(可以是個人電腦,伺服器,或者網路設備等)或處理器(processor)執行本發明各個實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驟。而前述的儲存媒體包括:USB隨身碟、移動硬碟、唯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儲存程式碼的媒體。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保護的範圍之內。

Claims (77)

  1.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資料方設備預先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所述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資料來源設備在網路中發送攜帶已註冊分類標識的資料。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資料中心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及儲存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資訊;所述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資料中心接收到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後,將該轉發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資料中 心接收到的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的目的位址為所述資料中心的位址;所述資料中心在將資料發送給訂閱方設備時,將資料的目的位址替換為訂閱方設備的位址。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所述資料中心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對應的擴展配置資訊;所述資料中心接收到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後,且將該資料發送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之前,進一步依據該分類標識對應的擴展配置資訊對所述資料進行處理。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擴展配置包括:資料是否在資料中心儲存、訂閱方約束資訊、以及是否需要過濾敏感資訊。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訂閱方設備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所述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訂閱方設備接收所述資料中心發送的攜帶所訂閱分類標識的資料。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依據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發送所述資料;或者,依據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解析接收到的所述資料。
  10.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資料方設備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以便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已註冊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資料方設備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包括:所述資料方設備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分類資訊;獲取所述資料中心針對所述分類資訊返回的分類標識。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資 料方設備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進一步包括:所述資料方設備針對發送的分類資訊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格式版本變更請求;所述資料中心返回的分類標識為依據所述分類資訊和請求變更後的格式版本生成的分類標識。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所述資料方設備針對註冊的分類標識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擴展配置資訊。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擴展配置資訊包括:資料是否在資料中心儲存、訂閱方約束資訊、以及是否需要過濾敏感資訊。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所述資料方設備從所述資料中心獲取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資訊;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是否允許所述訂閱方設備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授權資訊。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或1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 方法還包括:所述資料方設備將註冊的分類標識提供給訂閱方設備。
  18.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資料中心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便處理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1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或1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處理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接收到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後,將該資料發送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或1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資料中心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包括:接收所述資料方設備發送的所述分類資訊;判斷是否已經存在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的分類標識,如果是,則將已經存在的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的分 類標識返回給所述資料方設備;否則,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分類標識並返回給所述資料方設備。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判斷結果為否時,該方法還包括:升級所述分類資訊對應的版本資訊。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判斷結果為是時,該方法還包括:如果接收到所述資料方設備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發送的格式版本變更請求,則保存請求變更後的格式資訊,升級所述分類資訊對應的版本資訊,生成分類標識返回給資料方設備;否則,執行所述將已經存在的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的分類標識返回給所述資料方設備。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判斷結果為否時,該方法還包括:接收所述資料方設備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發送的格式資訊,保存該格式資訊並記錄對應的格式版本資訊。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8或1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所述資料中心接收並儲存所述資料方針對註冊的分類標識發送的擴展配置資訊。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擴展配置資訊包括:資料是否在資料中心儲存、訂閱方約束資訊、以及是否需要過濾敏感資訊。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儲存所述資料方設備發送的是否允許所述訂閱方設備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授權資訊;所述將該資料發送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包括:將該資料發送給允許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28.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訂閱方設備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以便接收所述資料中心轉發的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或29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 述訂閱方設備從所述資料中心獲取可訂閱的分類標識,或者,所述訂閱方設備從資料方設備獲取可訂閱的分類標識。
  31. 一種資料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該方法包括:設備間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發信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所述發信資料採用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當設備接收到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後,依據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對所述發信資料進行解析,並依據解析結果執行與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處理邏輯。
  34. 一種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 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3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3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或35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設備為資料來源設備;所述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資料來源設備在網路中發送攜帶資料方預先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該資料的目的位址為資料中心的位址。
  3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或35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設備為資料中心;所述操作還包括: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及儲存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資訊;所述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接收到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後,將該資料發送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3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資料中心接收到的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的目的位址 為所述資料中心的位址;在將資料發送給訂閱方設備時,將資料的目的位址替換為訂閱方設備的位址。
  3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操作還包括: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對應的擴展配置資訊;在所述接收到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後,且將該資料發送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之前,所述操作還包括:依據該分類標識對應的擴展配置資訊對所述資料進行處理。
  4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9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擴展配置包括:資料是否在資料中心儲存、訂閱方約束資訊、以及是否需要過濾敏感資訊。
  4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或35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設備為訂閱方設備;所述操作還包括: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所述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接收所述資料中心發送的攜帶所訂閱分類標識的資料。
  4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4或35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 述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依據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發送所述資料;或者,依據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解析接收到的所述資料。
  43. 一種資料方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以便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已註冊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4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4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或4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包括: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分類資訊;獲取所述資料中心針對所述分類資訊返回的分類標識。
  4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進一步包括:針對發送的分類資訊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格式版本變更請求;所述資料中心返回的分類標識為依據所述分類資訊和請求變更後的格式版本生成的分類標識。
  4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或4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操作還包括:針對註冊的分類標識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擴展配置資訊。
  4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擴展配置資訊包括:資料是否在資料中心儲存、訂閱方約束資訊、以及是否需要過濾敏感資訊。
  4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或4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操作還包括:從所述資料中心獲取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資訊;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是否允許所述訂閱方設備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授權資訊。
  5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3或4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操作還包括:將註冊的分類標識提供給訂閱方設備。
  51. 一種資料中心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便處理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5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5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1或52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處理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包括:接收到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後,將該資料發送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5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1或52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包括: 接收所述資料方設備發送的所述分類資訊;判斷是否已經存在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的分類標識,如果是,則將已經存在的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的分類標識返回給所述資料方設備;否則,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分類標識並返回給所述資料方設備。
  5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判斷結果為否時,所述操作還包括:升級所述分類資訊對應的版本資訊。
  5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判斷結果為是時,所述操作還包括:如果接收到所述資料方設備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發送的格式版本變更請求,則保存請求變更後的格式資訊,升級所述分類資訊對應的版本資訊,生成分類標識返回給資料方設備;否則,執行所述將已經存在的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生成的分類標識返回給所述資料方設備。
  5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在所述判斷結果為否時,所述操作還包括:接收所述資料方設備針對所述分類資訊發送的格式資訊,保存該格式資訊並記錄對應的格式版本資訊。
  5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1或52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 述操作還包括:接收並儲存所述資料方針對註冊的分類標識發送的擴展配置資訊。
  5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8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擴展配置資訊包括:資料是否在資料中心儲存、訂閱方約束資訊、以及是否需要過濾敏感資訊。
  6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3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操作還包括:儲存所述資料方設備發送的是否允許所述訂閱方設備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授權資訊;所述將該資料發送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包括:將該資料發送給允許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61. 一種訂閱方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以便接收所述資料中心轉發的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6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1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6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1或62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操作還包括:從所述資料中心獲取可訂閱的分類標識,或者,從資料方設備獲取可訂閱的分類標識。
  64. 一種設備,包括記憶體,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一個或者多個處理器,耦合到所述記憶體,執行所述一個或者多個程式,以實現以下操作:與其他設備間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發信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所述發信資料採用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
  6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進一步根據如下資訊中的至少一種生成:安全等級資訊、資料來源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版本資訊、該資料所屬的分類對應的資料格式版本資訊。
  6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4項所述的設備,其中,所述操 作還包括:當接收到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後,依據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對所述發信資料進行解析,並依據解析結果執行與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處理邏輯。
  67. 一種資料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傳輸單元,用於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資料,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68. 一種資料處理裝置,設置於資料方設備,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註冊單元,用於向資料中心註冊分類標識,以便在網路中傳輸攜帶已註冊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6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授權單元,用於從所述資料中心獲取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資訊;向所述資料中心發送是否允許所述訂閱方設備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授權資訊。
  7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8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標識提供單元,用於將註冊的分類標識提供給訂閱方 設備。
  71. 一種資料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註冊單元,用於儲存資料方設備註冊的分類標識,以便處理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
  7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轉發單元,用於接收到攜帶已註冊的分類標識的資料後,將該資料發送給訂閱該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7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2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訂閱單元,用於儲存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資訊以及所述資料方設備發送的是否允許所述訂閱方設備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授權資訊;所述轉發單元將所述資料發送給允許訂閱所述分類標識的訂閱方設備。
  74. 一種資料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訂閱單元,用於向資料中心訂閱分類標識;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資料中心轉發的攜帶所述分類標識的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資料所屬的分類 資訊生成。
  7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4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標識獲取單元,用於從所述資料中心獲取可訂閱的分類標識,或者,從資料方設備獲取可訂閱的分類標識。
  76. 一種資料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傳輸單元,用於與其他設備間傳輸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其中所述分類標識根據該發信資料所屬的分類資訊生成,所述發信資料採用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
  7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6項所述的裝置,其中,該裝置還包括:解析處理單元,用於在所述傳輸單元接收到攜帶分類標識的發信資料後,依據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資料格式對所述發信資料進行解析,並依據解析結果執行與所述分類標識對應的處理邏輯。
TW106126941A 2016-10-12 2017-08-09 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 TW2018146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610890004.0 2016-10-12
CN201610890004.0A CN107944461B (zh) 2016-10-12 2016-10-12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14645A true TW201814645A (zh) 2018-04-16

Family

ID=61905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6941A TW201814645A (zh) 2016-10-12 2017-08-09 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4461B (zh)
TW (1) TW201814645A (zh)
WO (1) WO20180686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65273B (zh) * 2018-07-02 2021-01-26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一种车联网中的方法和用于车联网的通信系统
CN109379353A (zh) * 2018-10-08 2019-02-22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CN112380564A (zh) * 2020-11-19 2021-02-19 河南海融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安全管理系统
CN112967142A (zh) * 2021-03-31 2021-06-15 上海英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行情信息流的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3611013B (zh) * 2021-06-17 2023-06-27 珠海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转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38082B1 (en) * 1999-03-22 2002-01-08 Eric Schneider Method, product, and apparatus for requesting a network resource
CN1324156A (zh) * 2000-05-12 2001-11-28 胡希平 数字信息有线广播传送分类接收处理的方法和设备
US7450740B2 (en) * 2005-09-28 2008-11-11 Facedouble, Inc.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over wireless digital networks and the internet
KR20080017530A (ko) * 2006-08-21 2008-02-27 신상석 개인이나 회사, 단체 등의 실제 정보를 하나의가상아이디로 통합하여 서비스하는 방법
CN101247298B (zh) * 2007-02-15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类区域中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257461A (zh) * 2007-03-02 2008-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分类的内容过滤方法及其装置
CN101115074B (zh) * 2007-07-19 2010-05-26 王智鹏 统一业务标识服务器及对业务进行统一命名和访问的方法
CN101359992A (zh) * 2007-07-31 2009-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类别请求方法、确定方法、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01436269A (zh) * 2007-11-14 2009-05-20 华为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经营分析系统统一资源管理系统及资源查找方法
CN101588349A (zh) * 2008-05-21 2009-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ims业务的方法及系统、请求单元、存储单元
CN102035805B (zh) * 2009-09-25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ims的第三方注册失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043796A (zh) * 2009-10-14 2011-05-04 无锡华润上华半导体有限公司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收集方法及装置
CN102281251B (zh) * 2010-06-09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智能家居应用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2739425A (zh) * 2011-04-11 2012-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数据资源开放系统及方法
CN202906974U (zh) * 2011-12-27 2013-04-24 上海翊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信息汇集装置
CN103400220A (zh) * 2013-07-18 2013-11-20 北京随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设备信息的采集、分类以及固定标识的方法
CN103647813B (zh) * 2013-11-29 2015-10-28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解析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72594B (zh) * 2014-09-09 2018-09-04 阿尔卡特朗讯 一种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与设备
CN104468207B (zh) * 2014-11-28 2018-05-01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78270A (zh) * 2014-12-10 2015-02-25 曾仲林 一种组网数据中心系统及方法
CN105139144B (zh) * 2015-09-10 2016-06-01 刘治 物联网统一标识编码注册系统和方法及解析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4461A (zh) 2018-04-20
CN107944461B (zh) 2022-05-03
WO2018068660A1 (zh) 2018-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14645A (zh) 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和設備
US1141189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essage queue telemetry transport
US10097531B2 (en) Techniques for credential generation
US10169026B2 (en) Transferring operating environment of registered network to unregistered network
US11411888B2 (en) Distributed policy enforcement with optimizing policy transformations
CN107733863B (zh) 一种分布式hadoop环境下的日志调试方法和装置
US20130006400A1 (en) Communicating Through a Server Between Appliances and Applications
CN104303454B (zh) 认证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特定资源的访问授权的方法
EP3861706B1 (en) Framework for dynamic brokerage and management of topics and data at the service layer
US200600367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images
JP2015505387A (ja) 動的サービス統合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6502172A (ja) 特徴情報の取得方法、装置、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11422830B1 (en) Decentralized mobile device control
WO2019109923A1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US20240089343A1 (en) Service layer-based methods to enable efficient analytics of iot data
CN116760567A (zh) 账号关联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20130226998A1 (en) Providing machine-to-machine service
US11533596B2 (en) API publish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323128B (zh) 前端设备接入服务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182356A1 (en) Data networking method in data-centric network system and apparatus implementing same
CN111163088B (zh)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760640B (zh) 访问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61570A1 (en) Fair and trusted rating of models and/or analytics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Nakamura et al. The Building Operating System (BOS): IoT Devices and Systems Aggregator
CN104683934B (zh) 一种实现异构网络系统间信息交互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