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10101A - 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Android行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 - Google Patents

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Android行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10101A
TW201810101A TW105112237A TW105112237A TW201810101A TW 201810101 A TW201810101 A TW 201810101A TW 105112237 A TW105112237 A TW 105112237A TW 105112237 A TW105112237 A TW 105112237A TW 201810101 A TW201810101 A TW 20181010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mobile device
password
android mobile
identific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12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60568B (zh
Inventor
邵弘龍
Original Assignee
富邦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富邦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富邦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112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810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60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6056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810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10101A/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應用於透過網路連線的一Android行動裝置與一伺服器之間,該方法令該Android行動裝置執行一應用軟體,該應用軟體要求輸入一指紋,並透過該Android行動裝置的一指紋辨識模組辨識輸入的該指紋與預存的一組或多組原始指紋其中之一吻合後,該應用軟體將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一識別碼及加密預存的一密碼提供給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一原始密碼,並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以該識別碼的身分登入。

Description

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Android行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登入伺服器的方法,特別是指一種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
隨著行動支付應用快速發展以及金融科技風潮的興起,蘋果(Apple)公司於2013年發行的iPhone5s率先採用指紋辨識系統,但其僅能支援一組指紋辨識。而Google公司在2015年9月底所發表的兩款旗艦級智慧型手機上所搭載的新版Android6.0作業系統,亦首度支援原生指紋辦識功能,且其同時可接受一至多組指紋進行辨識。顯見指紋辨識將逐漸成為智慧型手機的專屬功能,以強化手機資訊安全。
另外,一般股票投資人使用股票看盤下單APP,每次都必須重新輸入密碼才能登入相關業者的伺服器以查詢股票相關資訊或進行股票下單交易,然而若投資人使用的手機螢幕不夠大,投資人容易因不小心輸入錯誤,造成密碼鎖定以致無入登入伺服器的窘境。且投資人使用股票看盤下單APP,追求的就是速度、安全與便利,因此,若能結合支援指紋辨識功能的手機與股票看盤下單APP,讓投資人藉由輸入指紋即能完成登入伺服器的作業,不僅能解決投資人輸入密碼的困擾,對投資人線上交易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以及實現該方法的Android行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
於是,本發明一種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應用於透過網路連線的一Android行動裝置與一伺服器之間,並包含下列步驟:(A)該Android行動裝置執行一應用軟體,該應用軟體要求輸入一指紋,並透過該Android行動裝置的一指紋辨識模組辨識輸入的該指紋與預存的一組或多組原始指紋其中之一是否吻合;及(B)該指紋辨識模組辨識輸入的該指紋與該原始指紋吻合後,該應用軟體將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一識別碼及一密碼提供給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一原始密碼,並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以該識別碼的身分登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步驟(B)中,該識別碼是該應用軟體要求輸入,或是該應用軟體已設定一組識別碼啟用一指紋辨識登入設定時,直接取用該識別碼,或者是該應用軟體於上一次關閉前記錄在該Android行動裝置中,且該密碼是加密儲存在該Android行動裝置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步驟(A)中,該應用軟體要求輸入該指紋之前,還執行下列步驟:(A0)取得該識別碼,並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若是,執行步驟(A1),否則執行步驟(A2);(A1)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設定執行該指紋辨識模組所需的該原始指紋,若是,執行步驟(A3),否則執行步驟(A2);(A2)要求輸入一密碼,並將該識別碼與該密碼提供給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該原始密碼,並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以該識別碼的身分登入;及(A3)確認該識別碼是否已對應啟用一指紋辨識登入設定,若是,則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並要求輸入該指紋,否則執行步驟(A2)。
且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上述步驟(A2)中,該應用軟體確認該伺服器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後,該應用軟體還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若是,則根據一設定資訊判定是否顯示一指紋辨識啟用頁面,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提供”啟用”、”忽略”及”不再顯示”三個選項供設定,當該”啟用”選項被選取,該應用軟體要求透過該指紋辨識模組完成指紋輸入,以做為指紋辨識時的該原始指紋,且將該識別碼、該密碼及該原始指紋三者綁定,並啟用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而當該”忽略”選項被選取,該應用軟體將不啟用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當該”不再顯示”選項被選取,該應用軟體將關閉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並產生該設定資訊,以根據該設定資訊在下次登入時不顯示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
且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上述步驟(B)中,當該指紋辨識模組連續辨識輸入的該指紋達到一預定次數皆未辨識成功時,該應用軟體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之密碼,並執行步驟(A2)。
且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在上述步驟(B)中,當該應用軟體確認該伺服器不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後,該應用軟體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之密碼,並執行步驟(A2)。
或者,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A)中,該應用軟體要求輸入該指紋之前,還執行下列步驟:(A0)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若是,執行步驟(A1),否則執行步驟(A2); (A1)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設定執行該指紋辨識模組所需的該原始指紋,若是,則要求輸入該指紋,否則執行步驟(A2);及(A2)要求輸入一密碼,並將該識別碼與該密碼提供給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該原始密碼,並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以該識別碼的身分登入。
再者,本發明實現上述方法的一種Android行動裝置,透過網路與一伺服器連線以登入該伺服器,並包含:一通訊介面,用以與該伺服器建立連線;一儲存單元,記錄一原始指紋;一指紋辨識模組;及一處理單元,其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使接受一指紋輸入,並辨識該指紋與該儲存單元記錄的該原始指紋吻合後,該處理單元將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一識別碼及一密碼提供給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一原始密碼,並於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以該識別碼的身分登入。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該Android行動裝置還包括一輸入單元,且該識別碼是該處理單元要求由該輸入單元輸入,或者是該處理單元最近一次記錄在該儲存單元中,且該密碼是儲存在該儲存單元中。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該Android行動裝置還包括一輸入單元,且該處理單元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之前,先取得該識別碼,並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後,進一步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設定執行該指紋辨識模組所需的該原始指紋,且判斷該識別碼已對應啟用一指紋辨識登入設定後,才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否則該處理單元要求由該輸入單元輸入一密碼,並將該識別碼與該密碼透過該通訊介面提供給該伺服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該處理單元確認該伺服器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後,該處理單元還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後,根據一設定資訊判定是否顯示一指紋辨識啟用頁面,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提供”啟用”、”忽略”及”不再顯示”三個選項供設定,且當該”啟用”選項被選取,該處理單元要求透過該指紋辨識模組完成指紋輸入,以做為指紋辨識時的該原始指紋,且將該識別碼、該密碼及該原始指紋三者綁定,並啟用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而當該”忽略”選項被選取,該處理單元將不啟用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當該”不再顯示”選項被選取,該處理單元將關閉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並產生該設定資訊,以根據該設定資訊在下次登入時不顯示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上述的該指紋辨識模組連續辨識輸入的該指紋達到一預定次數皆未辨識成功時,該處理單元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密碼,並要求從該輸入單元輸入一密碼,以將該識別碼與輸入的該密碼透過該通訊介面提供給該伺服器。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當上述的該處理單元確認該伺服器不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後,該處理單元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密碼,並要求從該輸入單元輸入一密碼,以將該識別碼與輸入的該密碼透過該通訊介面提供給該伺服器。
或者,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該Android行動裝置還包括一輸入單元,且該處理單元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之前,先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並進一步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設定執行該指紋辨識模組所需的該原始指紋後,才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否則該處理單元要求由該輸入單元輸入一密碼,並將該識別碼與該密碼透過該通訊介面提供給該伺服器。
再者,本發明實現上述方法的一種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其中儲存一應用軟體,該應用軟體被一Android行動裝置載入並執行後,能執行如上所述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藉由將使用者在Android行動裝置上預存的一組或多組原始指紋與使用者的識別碼以及預先設定的密碼綁定在一起,讓使用者輸入指紋時,Android行動裝置藉由其指紋辨識模組辨識輸入指紋與原始指紋相同時,可根據該識別碼自動取出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該密碼,並提供該識別碼及密碼給伺服器進行登入驗證,以完成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作業,不但能避免使用者因輸入密碼錯誤而無法登入伺服器的問題,且能進一步提高伺服器應用上的安全性。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是本發明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主要流程圖,該方法應用在圖2所示的一Android行動裝置2,該Android行動裝置2能透過網路(例如4G、無線網路)與遠端的一伺服器3建立連線,以登入伺服器3使用伺服器3提供的服務,例如若伺服器3是一提供金融商品交易及查詢服務的金融服務伺服器,則Android行動裝置2的使用者即可透過伺服器3進行例如線上股票相關資訊查詢及股票下單等動作。
而本實施例的Android行動裝置2可以是智慧型手機、個人數位助理(PDA)或平板電腦等,且其主要包含一用以與伺服器3建立連線的通訊介面21、一記錄一原始指紋的儲存單元22、一指紋辨識模組23及一與通訊介面21、儲存單元22和指紋辨識模組23電耦接的處理單元24。其中原始指紋是使用者預先透過指紋辨識模組23輸入Android行動裝置2,以做為指紋辨識時供與輸入的指紋進行比對的原生指紋。且該原始指紋通常會被安全加密後儲存於儲存單元22的一特定保護區(TrustZone)中,讓原始指紋不能被任何應用程式存取或分享,也不能離開Android行動裝置2,而具有相對高的安全性。本實施例的指紋辨識模組23可以採用Android6.0以上版本的作業系統所支援的原生指紋辦識功能,使Android行動裝置2為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但不以此為限。
且為了登入伺服器3,本實施例的Android行動裝置2會安裝一用以登入伺服器3的應用軟體,例如當伺服器3是金融服務伺服器時,則應用軟體可以是專門針對金融服務伺服器的一金融商品交易行動軟體,但不以此為限。因此當Android行動裝置2要登入伺服器3而令處理單元24執行該應用軟體時,該應用軟體將使處理單元24進行下列步驟。
首先,如圖1的步驟S1所示,處理單元24使用指紋辨識模組23,使接受一指紋輸入,亦即指紋辨識模組23會於Android行動裝置2的螢幕顯示例如一指紋輸入區,要求使用者於指紋輸入區按壓其指紋,或者要求使用者於Android行動裝置2上預設的一指紋輸入區,例如手機的返回(Home)鍵按壓指紋等,但不以此為限。藉此,當指紋辨識模組23收到指紋輸入區傳來的指紋後,如圖1的步驟S2,其辨識該指紋與儲存單元22記錄的該原始指紋是否相同,若是,則如圖2的步驟S3,處理單元24將取出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一識別碼,例如使用者的身份證號碼,以及與識別碼對應的一密碼,並透過通訊介面21將該識別碼及密碼提供給伺服器3,其中識別碼可以是使用者應處理單元24的要求,由Android行動裝置2的一輸入單元25(例如鍵盤或觸控螢幕)輸入,或者是處理單元24於上一次應用軟體關閉前記錄在儲存單元22中(即記錄最近一次輸入的識別碼),且該密碼通常會被加密後儲存在Android行動裝置2的儲存單元22中。此外,與該已加密的密碼相同的一原始密碼已被預先儲存在伺服器3中,做為Android行動裝置2登入伺服器3時驗證之用。
而在步驟S2中,若輸入的指紋在指紋辨識模組23辨識失敗時,處理單元24執行步驟S4,要求使用者改由輸入單元25手動輸入密碼,再將輸入的密碼及識別碼透過通訊介面21提供給伺服器3。
藉此,伺服器3根據Android行動裝置2提供的該識別碼,取出與該識別碼對應且預存的該原始密碼,並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Android行動裝置2登入。且伺服器3會回傳一登入與否訊息給Android行動裝置2,使確認是否登入伺服器3。因此,如圖1的步驟S5所示,當Android行動裝置2的處理單元24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已成功登入伺服器3(即伺服器3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相同),即完成登入作業;反之,當處理單元24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未成功登入伺服器3(即伺服器3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不同)後,處理單元24將進行圖1的步驟S4,要求使用者從輸入單元25手動輸入密碼,並再次提供密碼及識別碼給伺服器3,使再次進行登入驗證。
由上述說明可知,本實施例讓Android行動裝置2可以藉由使用者輸入的指紋,即完成登入伺服器3的作業,並避免使用者因不小心輸入錯誤密碼而造成無法登入伺服器3的窘境,且進一步提高伺服器3應用上的安全性。
再參見圖3所示,是本發明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主要流程圖,其與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處理單元24於執行步驟S1(要求輸入指紋)之前,會執行圖3的步驟S11,先取得該識別碼,例如如果應用程式已經設定一組識別碼啟用一指紋辨識登入設定,則可直接從儲存單元22中讀取該識別碼,或要求使用者由輸入單元25輸入,或者自動從儲存單元22取出應用軟體上一次關閉前最後記錄的識別碼。
然後,處理單元24執行步驟S12,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是否已開啟指紋辨識模組23(例如Android行動裝置2的指紋辨識功能的預設狀態是關閉的),若是,接著執行步驟S13,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是否已設定執行指紋辨識所需的該原始指紋,若是,執行步驟S14,確認步驟S11取得的該識別碼是否已對應啟用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例如Android行動裝置2有記錄多個識別碼分別對應不同的原始指紋,或者多個識別碼對應同一個原始指紋,或者一個識別碼對應多個原始指紋,則當步驟S14確認取得的該識別碼已對應啟用指紋辨識登入設定時,處理單元24會提供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原始指紋(或多個原始指紋)供指紋辨識模組23進行指紋辨識時使用。
且在步驟S14中,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識別碼是否要啟用指紋辨識登入設定,若不啟用,則使用者以傳統習知方式手動輸入密碼給Android行動裝置2。因此步驟S14主要先確認輸入的識別碼是否已對應啟用指紋辨識登入設定,若是,才執行步驟S1。所以,在步驟S12~S14中,當處理單元24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尚未開啟指紋辨識模組23,或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尚未設定執行指紋辨識所需的該原始指紋,或者確認步驟S14取得的該識別碼尚未對應啟用指紋辨識登入設定時,處理單元24則執行步驟S15,要求使用者手動輸入密碼後,再將密碼及識別碼提供給伺服器3,使伺服器3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該原始密碼,並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Android行動裝置2以該識別碼的身份登入。
因此,於步驟S16中,當處理單元24根據伺服器3回傳的訊息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成功登入伺服器3後,其執行步驟S17,再次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是否已開啟指紋辨識模組23(例如使用者想要透過按壓指紋來取代密碼輸入),若是,則執行步驟S18,處理單元24根據一設定資訊,判定是否顯示一指紋辨識啟用頁面,若是,則如步驟S19所示,處理單元24顯示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且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其中提供”啟用”、”忽略”及”不再顯示”三個選項供設定。
因此,若使用者選擇”啟用”選項(即使用者想要透過按壓指紋來取代密碼輸入),則處理單元24將使用指紋辨識模組23,並要求使用者透過指紋辨識模組23完成指紋輸入,以做為指紋辨識時供與輸入的指紋進行對比的原始指紋,然後將識別碼及加密後的密碼連同原始指紋儲存於儲存單元22中,並將該原始指紋與識別碼及密碼三者綁定,並且啟用對應此識別碼的指紋辨識登入設定,則下次Android行動裝置2要登入伺服器3時,Android行動裝置2即可藉由辨識使用者輸入的指紋完成登入伺服器3的作業。而若使用者選擇”忽略”選項,則處理單元24將不啟用對應此識別碼的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若使用者選擇”不再顯示”選項,處理單元24將關閉指紋辨識啟用頁面,並產生該設定資訊,因此,當下一次再次執行步驟S18時,處理單元24將根據該設定資訊,不再顯示指紋辨識啟用頁面(即關閉指紋辨識啟用頁面)。
此外,在本實施例的步驟S2中,當輸入的指紋於指紋辨識模組23辨識失敗時,如步驟S20所示,處理單元24會判斷指紋辨識模組23辨識的次數是否已達到一預設次數(例如3次),若否,則重覆步驟S1,要求再次輸入指紋,直到辨識次數達到預設次數仍然辨識失敗時,處理單元24才執行步驟S4’,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並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的密碼,且要求使用者手動輸入密碼後,再將輸入的密碼及識別碼提供給伺服器3。
另外,在步驟S5中,當處理單元24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未成功登入伺服器3後,處理單元24亦會執行步驟S4’,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並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的密碼,且要求使用者手動輸入密碼後,再將輸入的密碼及識別碼提供給伺服器3。
且參見圖4所示,是本發明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的第三實施例的主要流程圖,其與第二實施例不同處在於:本實施例省略步驟S11及S14,亦即如步驟S12及S13所示,一開始處理單元24直接判斷是否已支援並開啟指紋辨識功能,以及是否已設定原始指紋,若是則進行步驟S1,要求輸入指紋,並於步驟S2辨識輸入指紋與原始指紋吻合後,於步驟S3中,處理單元24將自動從儲存單元22中取出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一識別碼及一密碼,並將該識別碼及密碼提供給伺服器3,其餘步驟則與第二實施例相同;而在步驟S3中,若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識別碼有多個時,處理單元24會令Android行動裝置2顯示該等識別碼供使用者選取,再根據被選取的該識別碼,從儲存單元22取出與該識別碼相對應的密碼後,再將該識別碼及密碼提供給伺服器3。因此在本實施例中,一個或多個識別碼可以共用同一個原始指紋,或者多個識別碼可以共同使用多組的原始指紋。
且如步驟S20所示,當處理單元24判斷指紋辨識模組23辨識的次數已達到一預設次數(例如3次)時,或者在步驟S5中,處理單元24確認Android行動裝置2未成功登入伺服器3後,即執行步驟S4”, 關閉指紋辨識功能並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的密碼,且要求使用者手動輸入密碼後,再將輸入的密碼及識別碼提供給伺服器3。而且在步驟S19’中,當處理單元24顯示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且若使用者選擇”啟用”選項(即使用者想要透過按壓指紋來取代密碼輸入),則處理單元24將使用指紋辨識模組23,並要求使用者透過指紋辨識模組23完成指紋輸入,以做為指紋辨識時供與輸入的指紋進行對比的原始指紋,然後將識別碼及加密後的密碼連同原始指紋儲存於儲存單元22中,並將該原始指紋與識別碼及密碼三者綁定,則下次Android行動裝置2要登入伺服器3時,Android行動裝置2即可藉由辨識使用者輸入的指紋完成登入伺服器3的作業。
綜上所述,上述實施例藉由將使用者在Android行動裝置2上預存的原始指紋與使用者的識別碼以及預先設定的密碼綁定在一起,讓使用者輸入指紋時,Android行動裝置2藉由其指紋辨識模組23辨識輸入指紋與原始指紋吻合時,可根據該識別碼自動取出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該密碼,並提供該識別碼及密碼給伺服器3進行登入驗證,而完成登入伺服器3的作業,不但能避免使用者因輸入密碼錯誤而無法登入伺服器3的問題,且能進一步提高伺服器3應用上的安全性,確實達成本發明之功效與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Android行動裝置
3‧‧‧伺服器
21‧‧‧通訊介面
22‧‧‧儲存單元
23‧‧‧指紋辨識模組
24‧‧‧處理單元
25‧‧‧輸入單元
100‧‧‧網路
S1~S5‧‧‧步驟
S4’‧‧‧步驟
S11~S20‧‧‧步驟
本發明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本發明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的第一實施例的主要流程圖; 圖2是本發明Android行動裝置的一實施例的主要功能方塊圖,其用以實現本發明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 圖3是本發明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的第二實施例的主要流程圖;及 圖4是本發明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的第三實施例的主要流程圖。
S1~S5‧‧‧步驟

Claims (15)

  1. 一種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應用於透過網路連線的一Android行動裝置與一伺服器之間,並包含下列步驟: (A)該Android行動裝置執行一應用軟體,該應用軟體要求輸入一指紋,並透過該Android行動裝置的一指紋辨識模組辨識輸入的該指紋與預存的一組或多組原始指紋其中之一是否吻合;及 (B)該指紋辨識模組辨識輸入的該指紋與該原始指紋吻合後,該應用軟體將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一識別碼及一密碼提供給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一原始密碼,並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以該識別碼的身分登入。
  2. 如請求項1所述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在步驟(B)中,該識別碼是該應用軟體要求輸入,或是該應用軟體已設定一組識別碼啟用一指紋辨識登入設定時,直接取用該識別碼,或者是該應用軟體於上一次關閉前記錄在該Android行動裝置中,且該密碼是加密儲存在該Android行動裝置中。
  3. 如請求項1所述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在步驟(A)中,該應用軟體要求輸入該指紋之前,還執行下列步驟: (A0)取得該識別碼,並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若是,執行步驟(A1),否則執行步驟(A2); (A1)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設定執行該指紋辨識模組所需的該原始指紋,若是,執行步驟(A3),否則執行步驟(A2); (A2)要求輸入一密碼,並將該識別碼與該密碼提供給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該原始密碼,並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以該識別碼的身分登入;及 (A3)確認該識別碼是否已對應啟用一指紋辨識登入設定,若是,則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並要求輸入該指紋,否則執行步驟(A2)。
  4. 如請求項1所述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在步驟(A)中,該應用軟體要求輸入該指紋之前,還執行下列步驟: (A0)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若是,執行步驟(A1),否則執行步驟(A2); (A1)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設定執行該指紋辨識模組所需的該原始指紋,若是,則要求輸入該指紋,否則執行步驟(A2);及 (A2)要求輸入一密碼,並將該識別碼與該密碼提供給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該原始密碼,並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以該識別碼的身分登入。
  5. 如請求項3所述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在步驟(A2)中,該應用軟體確認該伺服器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後,該應用軟體還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是否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若是,則根據一設定資訊判定是否顯示一指紋辨識啟用頁面,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提供”啟用”、”忽略”及”不再顯示”三個選項供設定,當該”啟用”選項被選取,該應用軟體要求透過該指紋辨識模組完成指紋輸入,以做為指紋辨識時的該原始指紋,且將該識別碼、該密碼及該原始指紋三者綁定,並啟用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而當該”忽略”選項被選取,該應用軟體將不啟用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當該”不再顯示”選項被選取,該應用軟體將關閉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並產生該設定資訊,以根據該設定資訊在下次登入時不顯示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
  6. 如請求項3所述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在步驟(B)中,當該指紋辨識模組連續辨識輸入的該指紋達到一預定次數皆未辨識成功時,該應用軟體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之密碼,並執行步驟(A2)。
  7. 如請求項3所述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在步驟(B)中,當該應用軟體確認該伺服器不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後,該應用軟體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之密碼,並執行步驟(A2)。
  8. 一種Android行動裝置,透過網路與一伺服器連線以登入該伺服器,並包含: 一通訊介面,用以與該伺服器建立連線; 一儲存單元,記錄一原始指紋; 一指紋辨識模組;及 一處理單元,其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使接受一指紋輸入,並辨識該指紋與該儲存單元記錄的該原始指紋吻合後,該處理單元將與該原始指紋對應的一識別碼及一密碼提供給該伺服器,使該伺服器根據該識別碼取出預存的一原始密碼,並於驗證該密碼與該原始密碼是否相同,以決定是否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以該識別碼的身分登入。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Android行動裝置,還包括一輸入單元,且該識別碼是該處理單元要求由該輸入單元輸入,或者是該處理單元最近一次記錄在該儲存單元中,且該密碼是儲存在該儲存單元中。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Android行動裝置,還包括一輸入單元,且該處理單元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之前,先取得該識別碼,並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後,進一步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設定執行該指紋辨識模組所需的該原始指紋,且判斷該識別碼已對應啟用一指紋辨識登入設定後,才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否則該處理單元要求由該輸入單元輸入一密碼,並將該識別碼與該密碼透過該通訊介面提供給該伺服器。
  11. 如請求項8所述的Android行動裝置,還包括一輸入單元,且該處理單元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之前,先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並進一步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設定執行該指紋辨識模組所需的該原始指紋後,才使用該指紋辨識模組,否則該處理單元要求由該輸入單元輸入一密碼,並將該識別碼與該密碼透過該通訊介面提供給該伺服器。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Android行動裝置,其中該處理單元確認該伺服器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後,該處理單元還確認該Android行動裝置已支援並開啟該指紋辨識模組後,根據一設定資訊判定是否顯示一指紋辨識啟用頁面,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提供”啟用”、”忽略”及”不再顯示”三個選項供設定,且當該”啟用”選項被選取,該處理單元要求透過該指紋辨識模組完成指紋輸入,以做為指紋辨識時的該原始指紋,且將該識別碼、該密碼及該原始指紋三者綁定,並啟用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而當該”忽略”選項被選取,該處理單元將不啟用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當該”不再顯示”選項被選取,該處理單元將關閉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並產生該設定資訊,以根據該設定資訊在下次登入時不顯示該指紋辨識啟用頁面。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Android行動裝置,其中當該指紋辨識模組連續辨識輸入的該指紋達到一預定次數皆未辨識成功時,該處理單元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密碼,並要求從該輸入單元輸入一密碼,以將該識別碼與輸入的該密碼透過該通訊介面提供給該伺服器。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Android行動裝置,其中當該處理單元確認該伺服器不允許該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後,該處理單元關閉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指紋辨識登入設定且刪除與該識別碼對應的該密碼,並要求從該輸入單元輸入一密碼,以將該識別碼與輸入的該密碼透過該通訊介面提供給該伺服器。
  15. 一種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其中儲存一應用軟體,該應用軟體被一Android行動裝置載入並執行後,會進行如請求項1至7其中任一所述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
TW105112237A 2016-04-20 2016-04-20 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Android行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 TW2018101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237A TW201810101A (zh) 2016-04-20 2016-04-20 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Android行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12237A TW201810101A (zh) 2016-04-20 2016-04-20 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Android行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0568B TWI560568B (zh) 2016-12-01
TW201810101A true TW201810101A (zh) 2018-03-16

Family

ID=58227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12237A TW201810101A (zh) 2016-04-20 2016-04-20 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Android行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810101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0930B (zh) * 2017-07-27 2018-11-11 大陸商北京集創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2951B (zh) * 2009-11-26 2013-10-21 Wistron Corp 用於Android系統之帳號管理方法及帳號管理裝置
US9544396B2 (en) * 2011-02-23 2017-01-10 Lookout, Inc. Remote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and control for a mobil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60568B (zh) 2016-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2503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nline payment
US10032143B2 (en) Payment support method and system
US10861000B2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pplication loading
US20220300963A1 (en) Bifurcated digital walle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transactions using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multiple sources
JP5850587B1 (ja) 個人情報口座バンキング
AU2019253872A1 (en) Seamless transaction minimizing user input
US20170116596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Proximity Based Communication Circuitry
US20160217461A1 (en) Transaction utilizing anonymized user data
US20180268415A1 (en) Biometric information personal identity authenticat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financial card information stor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19019090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unique identifier
US20150039452A1 (en) Consolidated Retailer-Operated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TW202134913A (zh) 判定認證能力之查詢系統、方法及非暫態機器可讀媒體
US982595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KR20200141541A (ko) 자동 핸즈프리 서비스 요청
US20180174121A1 (en) Data transfer during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US20150235228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on-line pay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W201810101A (zh) 利用可支援多組指紋辨識的Android行動裝置登入僅能接受文字型態密碼伺服器的方法,Android行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的紀錄媒體
TWI651625B (zh) 利用生物特徵辨識的登入方法、行動通訊裝置及電腦可讀取紀錄媒體
US20210264409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ayment transaction at merchant device from customer wallet
JP2023524249A (ja) ピアツーピア身元検証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TWI780514B (zh) 個人資料授權系統及個人資料授權方法
WO2016201522A1 (en) Data transfer during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KR101714140B1 (ko) 카드 즉시 발급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시스템
TW201837766A (zh) 利用國際行動設備識別碼及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進行認證的網路會員認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