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801768A - 用於懸吊運動訓練的索具系統 - Google Patents

用於懸吊運動訓練的索具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801768A
TW201801768A TW106120561A TW106120561A TW201801768A TW 201801768 A TW201801768 A TW 201801768A TW 106120561 A TW106120561 A TW 106120561A TW 106120561 A TW106120561 A TW 106120561A TW 201801768 A TW201801768 A TW 2018017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buckle
handle
rigging system
leng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120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格林 波林斯基
Original Assignee
諾特樂斯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諾特樂斯公司 filed Critical 諾特樂斯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801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80176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16Supports for anchoring force-resisters
    • A63B21/1618Supports for anchoring force-resisters on a door or a door fr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0185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using resistance provided by the user, e.g. exercising one body part against a resistance provided by another body p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1/00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 A44B11/0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 A44B11/06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 A44B11/12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turnable clamp
    • A44B11/14Buckles; Similar fasteners for interconnecting straps or the like, e.g. for safety belts frictionally engaging surface of straps with clamping devices turnable clamp with snap-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68User-manipulated weights using user's body we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8User-manipulated weights anchored at one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16Supports for anchoring force-resis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40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 A63B21/4027Specific exercise interfaces
    • A63B21/4033Handles, pedals, bars or platforms
    • A63B21/4035Handles, pedals, bars or platforms for operation by ha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40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 A63B21/4041Interfaces with the user related to strength training;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s of the interface
    • A63B21/4043Free movement, i.e. the only restriction coming from the res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00Freely-suspended gymnastic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54Featur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on an apparatus, e.g. shock absorbers
    • A63B2071/009Protective housings covering the working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5/0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 A63B2225/09Adjustable dimens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索具系統經建構以用於選擇性附接至通常位於使用者的頭部上方之位置處的固定點機架(例如,橫樑、棒或門框側柱)。該索具系統之相對末端上的把手自此固定點懸掛,且在使用者對抗使用者之體重之降低部分進行阻力運動時,該把手係由使用者抓握以支撐使用者之重量的一部分。在一些組態中,該固定點可為門的頂部上方的門框側柱。在該索具系統的使用期間,該索具系統之高度調整環扣係經設計以通常地定位於遠離形成該把手的一結構。

Description

用於懸吊運動訓練的索具系統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根據35 U.S.C.§ 119(e)主張2016年6月20申請之標題為「Rigging System for Suspension Exercise Training」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2/352,372號之權益,該申請案藉此以引用方式整體併入本文。
本文所描述之技術係關於用於懸吊運動訓練的索具系統。
懸吊運動訓練為在執行各種移動以增加強度及可撓性時使用具有繩或皮帶之索具系統來支撐使用者的體重阻力運動之形式。不同形式之索具系統已經設計來在執行懸吊運動中幫助使用者。索具系統需要能夠附接至使用者上方的固定點,且為足夠穩固的,以支撐使用者之重量加上在由索具系統支撐時拉緊或移動時由使用者產生的額外力。用於懸吊運動訓練的索具系統亦通常包括把手以便於保持且抓握與固定末端相對的裝置。在此類索具系統中使用的皮帶、繩索或繩通常為可調整的,以適應用於固定點之不同高度及相對位置以及使用者之不同大小。由於對可調整性之需要,設計挑戰出現。例如,當進行運動時,過量皮帶長度可妨礙使用者。此外,至不同類型的固定點之連接可需要多個額外附接組件。
包括於說明書之此背景部分中的資訊包括本文引用的任何 參考文獻及對該等參考文獻之任何描述或論述經包括來僅用於技術參考之目的,且將並非如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的本發明之範疇藉以受限的關心的主題。
在一實行方案中,揭示一種用於在執行懸吊運動中使用的索具系統。該索具系統包括第一皮帶、第一環扣及把手。該第一環扣形成該索具系統之遠側末端,該第一皮帶之第一末端部分穿過該第一環扣且該第一皮帶選擇性地緊固於該第一環扣中。該第一環扣進一步包括第一環扣主體,該第一環扣主體包括翼展及兩個側壁,該等兩個側壁定位於該翼展之相反側上且連接至該翼展。該等側壁藉由各別周邊邊緣界定。彈性緩衝器表面形成於該等側壁之該等周邊邊緣上。保留結構接合至該主體,該保留結構在各種位置處將該第一皮帶可釋放地緊固在該第一環扣內且相對於該第一環扣可釋放地緊固該第一皮帶。把手操作性地與該第一皮帶之第二末端相關聯。
在另一實行方案中,揭示一種用於在執行懸吊運動中使用的索具系統。該索具系統包括藉由下環扣彼此連接的第一皮帶及第二皮帶。把手進一步藉由第三皮帶連接至第二皮帶之末端。下環扣連接至該第一皮帶之第一末端。該下環扣包括下環扣主體,該下環扣主體界定第二皮帶通過的開縫及第二皮帶環繞的擋板,藉此當該第一皮帶之第二末端接合至位於該第二皮帶上方的固定點,使得該第一皮帶及該第二皮帶自該固定點垂直地懸掛時,該第二皮帶之長度位於該第一皮帶之長度以下。保留結構接合至該下環扣主體,該保留結構在各種位置處將該第二皮帶可釋放地緊固 在該下環扣內且相對於該下環扣可釋放放地緊固該第二皮帶。該第三皮帶在兩個末端處連接至該第二皮帶之一末端。該把手藉由該第三皮帶之一部分之長度支撐。
在又一實行方案中,提示一種用於在執行懸吊運動中使用的索具系統。該索具系統包括第一長度之第一皮帶;第二長度之第二皮帶、第一環扣、第二環扣及把手。該第一環扣可形成該索具系統之遠側末端,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一長度經由該第一環扣選擇性地緊固。該第二皮帶可在第一末端處固定至該第一皮帶之第一末端。當該第一末端與第二末端之間的該第一皮帶之一部分接合至位於該第二皮帶上方的固定點,使得該第一皮帶及該第二皮帶自該點垂直地懸掛時,該第二皮帶之該第二長度因此位於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一長度以下。該第二皮帶之該第二長度可穿過該第二環扣選擇性地緊固。該把手可在固定位置中連接至該第二皮帶之第二末端,使得該第二皮帶之第二末端與該把手之間的距離為恆定的。
在又一實行方案中,揭示一種用於在執行懸吊運動中使用的索具系統。該索具系統包括第一長度之第一皮帶、連接至該第一皮帶之一末端的第二長度之第二皮帶、狹長把手及踝部皮帶。當該第一皮帶處於張力下時,該狹長把手可以與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一長度正交的定向連接至該第二皮帶。該踝部皮帶經形成為彈性、自撐式的馬鐙,其連接至該狹長把手,其中該踝部皮帶之側向末端連接至該狹長把手之側向末端。
此概述經提供來以簡化形式介紹以下在詳細描述中進一步描述的概念之選擇。此概述不欲識別所請求主題之關鍵特徵或本質特徵,亦不欲用來限制所請求主題之範疇。如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的本發明之特 徵、細節、實用性及優點之更廣泛介紹提供於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以下撰寫的描述中,且例示於伴隨圖式中。
圖1A為包括固定點機架的用於懸吊運動訓練之索具系統的等角視圖。
圖1B為用於懸吊運動訓練的索具系統的前立面圖。
圖1C為圖1B之索具系統的等角視圖。
圖2A為圖1B之索具系統之上環扣的前等角視圖。
圖2B為圖2A之上環扣的底部等角視圖。
圖2C為圖2A之上環扣的頂部等角視圖。
圖3為具有穿過上環扣之皮帶的圖2A之上環扣之橫截面中的等角視圖。
圖4A為圖2A之上環扣之組件的分解等角視圖。
圖4B為圖2A之上環扣之組件的分解頂部等角視圖。
圖4C為圖2A之上環扣之組件的分解底部等角視圖。
圖5A為將上皮帶連接至下皮帶的圖1A之索具系統之下環扣的前等角視圖。
圖5B為圖5A之下環扣的底部等角視圖。
圖6A為圖5A之下環扣之組件的分解頂部等角視圖。
圖6B為圖5A之下環扣之組件的交替分解頂部等角視圖。
圖6C為圖5A之下環扣之組件的分解底部等角視圖。
圖7為圖1B之索具系統之把手及踝部皮帶的等角視圖。
圖8A為連接圖1B之索具系統中之若干皮帶的把手鏈環的等角視圖。
圖8B為用於作為用以連接索具系統中之若干皮帶之把手鏈環的交替使用的之D型環的等角視圖。
圖9A為圖7之把手及踝部皮帶之橫截面中的等角視圖。
圖9B為圖7A之把手及踝部皮帶之橫截面中的等角視圖。
圖10為圖7A之把手之把手心的等角視圖。
圖11A為用於圖7A之把手的端帽的側等角視圖。
圖11B為圖11A之端帽的交替側等角視圖。
圖11C為圖11A之端帽的後等角視圖。
圖12為連接至如圖7A中所示之把手的踝部皮帶的等角視圖。
圖13為與把手分離的踝部皮帶的等角視圖。
圖14為下環扣及穿過該下環扣的下皮帶之交替版本的等角視圖。
圖15為包括無踝部皮帶之兩個索具系統且進一步包括將兩個索具系統之把手連接在一起的連接棒的一交替實施例的等角視圖。
本文揭示用於在進行懸吊運動中使用的索具系統之各種實施例。索具系統經建構來用於選擇性附接至通常位於使用者之頭上方之位置處的固定點機架(例如,橫樑、棒、樹大枝或門框側柱)。索具系統之相對末端上的把手自此固定點懸掛,且在使用者對抗使用者之體重之降低部分 進行阻力運動時由使用者抓握以支撐使用者之重量之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點可為門之頂部上方的門框側柱。在所揭示實施例中,索具系統之高度調整環扣經設計以定位成通常遠離在索具系統之使用期間形成把手的結構。此與調整環扣固定地接合至把手結構的其他懸吊運動訓練器形成對比,因此在索具系統之使用期間將環扣定位於通常接接近於前臂的位置中。此位置存在一些潛在缺點。首先,高度調整環扣可擠壓臂,此為不舒服的。其次,上下調整把手變成兩步驟過程,因為在調整高度之後,使用者隨後必須管理過量編織材料以在訓練運動期間最小化編織材料干擾使用者之動作。藉由將高度調整環扣定位於通常遠離把手皮帶的選擇性可改變位置中,延伸遠離高度調整環扣的皮帶之自由末端將在運動期間通常不與使用者接觸。因為可允許皮帶之自由末端處的過量編織材料在運動期間自由地下垂,因為該過量編織材料不干擾使用者之動作,所以該過量編織材料不需要經單獨地調整。
亦可稱為高度調整環扣的上環扣可充當門錨,或可系緊在上拉棒上。橡膠外邊緣幫助保護門框以免破壞,且在緊密系緊時幫助夾緊上拉棒。上環扣亦提供用於定位下環扣的可調整性,從而允許不同高度之人的容易接近,或用於不同天花板高度。
圖1A、圖1B及圖1C描繪用於運動訓練之索具系統100之實施例。索具系統100之主要組件可包括上環扣102、上皮帶104、下環扣106、下皮帶108、把手110、踝部皮帶112、把手皮帶114及把手鏈環116。上皮帶104將上環扣102接合至下環扣106。為方便起見在本文中可稱為上皮帶104之第一末端部分的上皮帶104之末端部分可穿過上環扣102且可調 整地與該上環扣嚙合。為方便起見在本文可稱為上皮帶104之第二末端部分的上皮帶104之另一末端部分較佳地可經由形成於上皮帶104之第二末端中的環圈105連接至下環扣106,該環圈圍繞下環扣106之結構延伸。上皮帶104中之環圈105在大小及位置方面可為固定的,如所示,或該環圈替代地可為可調整的,如本文進一步所描述。
上環扣102可經由機架皮帶262附接至任選的固定點機架260,如以下進一步所描述。上環扣102亦可經由機架皮帶262、另一皮帶或上皮帶104附接至其他固定點結構(例如,棒、樹大枝、桿材等)。替代地,上環扣102可提供用於置放在門與門框側柱之間的阻力止檔且充當固定點。下皮帶108之第一末端部分可在遠離上皮帶環圈105之附接的下環扣106之相對側上可調整地連接至下環扣106。下皮帶108之第二末端部分可附接至把手鏈環116。在一實施例中,下皮帶108具有經由環圈109至把手鏈環116的固定連接。在其他實施例中,環圈109可為可調整的,如本文以下進一步所描述。
把手皮帶114之第一末端部分可經由形成於第一末端中的把手皮帶環圈115a連接至把手鏈環116。類似把手皮帶環圈115b可形成於把手皮帶114之第二末端部分中以類似地將第二末端連接至把手鏈環116。把手皮帶114之中間區段支撐或以其他方式連接至把手110,如本文進一步所描述。踝部皮帶112亦附接至把手110且可相對於把手110附接於固定位置中,如本文中進一步所描述。
在圖2A至圖4C中自多個觀點更詳細地展示上環扣102。上環扣102可圍繞上環扣主體122構造,該上環扣主體為上環扣102之其他組 件提供框架。上環扣主體122可例如藉由注射模製由塑膠形成的單塊件。在示範性實施例中,塑膠可為高強度、耐磨耗及耐衝擊的熱塑性聚醯胺(耐龍)配方(例如,Zytel®43%充玻璃耐龍至30%充玻璃耐龍,或充碳耐龍)。上環扣102之其他次組件或索具系統100之其他塑膠組件諸如下環扣106、把手鏈環116及把手110可由具有類似品質的相同或類似塑膠製成。在交替實施例中,上環扣主體122可由諸如鋁之衝壓金屬形成。在其他實施例中,上環扣主體122及上環扣102之其他組件可由壓鑄鋼製成,以增加此類組件之強度。其他組件(例如,下環扣106及把手鏈環116)可經類似地形成。
上環扣主體122可具有相反側壁123a、123b,該等相反側壁相對於彼此平行配置且藉由上環扣翼展126連接在一起,該上環扣翼展將上環扣側壁123a、123b保持在彼此間隔隔開的位置中。上環扣側壁123a、123b可經形成為卵形或長方形形狀,如圖2A至圖2C之實施例中所示。然而,上環扣側壁123a、123b可根據需要以各種其他形狀形成。在所示之示範性實施例中,上環扣側壁123a、123b之頂部邊緣可經形成為在鄰近於翼展126的位置中具有對應的對稱凹陷。類似地,翼展126可自前邊緣至後邊緣為波狀的,以在該翼展中形成凹入波谷。除上環扣翼展126之外,許多葉片128a、128b、128c可進一步在上環扣側壁123a、123b之間延伸,以將上環扣側壁123a、123b保持在一起且維持所要的分離距離。
夾緊壁125可形成於葉片128a、128b、128c之內邊緣上且在該等內邊緣之間的延伸。夾緊壁125之表面可經滾花、開槽、刻槽,或以其他方式用工具加工或以表面處置形成,以提供抵靠上皮帶104的高摩擦或夾緊表面,如本文中進一步所描述。一對保留擋板124a、124b可在上環 扣102之遠離葉片128a、128b、128c的相對末端上自上環扣側壁123a、123b之內部側向內正常地延伸。在一些實施例中,保留擋板124a、124b在其之間界定間隙154,且因此並不作為單一件延伸以將上環扣側壁123a、123b連接在一起。翼展126因此定位於在一側上連接葉片128a、128b、128c的夾緊壁125與另一側上的保留擋板124a、124b之間。
翼展壁138可在最接近於保留擋板124a、124b的側上自翼展126之一邊緣之基部正常地延伸。後開縫150藉此界定於翼展壁138與保留擋板124a、124b之間。類似地,前開縫152界定於翼展126之前邊緣與夾緊壁125之間。
上環扣102之若干表面可經上環扣緩衝器140覆蓋或塗佈。上環扣緩衝器140可由熱塑性彈性體材料例如橡膠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上環扣緩衝器140可經形成為分離件且配合至上環扣主體122上。在其他實施例中,上環扣緩衝器140可藉由注射包覆模製製程形成,且直接模製至上環扣主體122上。在圖2A、圖2B及圖2C中所示之實施例中,上環扣緩衝器140經形成為兩個側壁緩衝器142a、142b藉由翼展緩衝器144連接在一起。側壁緩衝器142a、142b經定大小及形狀以配合在上環扣側壁123a及123b之邊緣周邊周圍。翼展緩衝器144可經定大小且經建構來安放在翼展126之頂部上且將側壁緩衝器142a、142b連接在一起。上環扣緩衝器140亦可經形成以遵循上環扣側壁123a、123b中之凹陷及翼展126之凹入形式以沿翼展126之長度且直至上環扣側壁123a、123b之外表面提供輪廓表面146。
如圖3、圖4A、圖4B及圖4C中所示,翼展126之頂部表 面可界定若干溝槽127。翼展緩衝器144之底部表面可經形成為具有若干緩衝器肋狀物148,該等緩衝器肋狀物經定大小、間隔且建構來安放在翼展126之頂部表面上的保留溝槽127內。類似地,上環扣主體122可經形成為具有一對溝槽147,該對溝槽自上環扣側壁123a、123b之周邊嵌入且遵循該周邊。側壁緩衝器142a、142b可經形成為在外邊緣及內邊緣上具有向內延伸的唇部145,以便在該等內向延伸的唇部之間界定溝道143。因此,當上環扣緩衝器140經置放於上環扣主體122上時,側壁緩衝器142a、142b中每一個之內唇部145安放在上環扣主體122中之溝槽147中各別一個中;側壁緩衝器142a、142b中每一個之外唇部145繞上環扣側壁123a、123b之周邊延伸稍微超過該等上環扣側壁之外表面;且上環扣側壁123a、123b中每一個之周邊壁安放在側壁緩衝器142a、142b中之溝道143內。以此方式,上環扣緩衝器140緊固地附接至上環扣主體122且在該上環扣主體上保持於適當位置中。
上環扣扣夾130藉由軸桿132保留在上環扣主體122內。上環扣扣夾130在圖4A、圖4B及圖4C中展示最大優點且可由與上環扣主體122相同的材料製成。上環扣扣夾130可包括輪葉部分156,該輪葉部分自若干鉸鏈凸座160延伸,該等鉸鏈凸座沿上環扣扣夾130之寬度彼此鄰近配置且分離。夾緊表面158可與鉸鏈凸座160相對地形成於上環扣扣夾130上。夾緊表面158可經滾花、刻痕、刻槽、開槽或具備任何其他適當的高摩擦表面紋理或特徵。鉸鏈凸座160中每一個可界定沿共用中心軸線配置的鉸鏈孔徑162。鉸鏈孔徑162可經定大小以收納扣夾軸桿132。
扭轉彈簧134可安放在鉸鏈凸座160中之兩個之間,使得扣 夾軸桿132另外通過扭轉彈簧134之繞組之中心。一對彈簧臂136a、136b可自扭轉彈簧134之繞組延伸且在該等繞組之間界定分離角。第一彈簧臂136a可安放在輪葉156中之孔徑內。第二彈簧臂136b可安放在形成於翼展壁138之底部邊緣內的凹口139內。一對軸桿孔徑129可在翼展126之前邊緣以下界定於上環扣側壁123a、123b內。軸桿孔徑129可經定大小以收納扣夾軸桿132。上環扣扣夾130因此可經扣夾軸桿132定位在翼展126之下的上環扣主體122中之井筒內,該扣夾軸桿延伸穿過第一上環扣側壁123a中之軸桿孔徑129,隨後穿過上環扣扣夾130之鉸鏈孔徑162及鉸鏈凸座160,包括穿過彈簧134,且隨後延伸穿過第二上環扣側壁123b中之軸桿孔徑129以將上環扣扣夾130在上環扣主體122中保持於適當位置中。上環扣扣夾130可經配置,使得上環扣扣夾130上之夾緊表面158定位成與上環扣主體122之夾緊壁125相對。
如圖1A、圖1B、圖1C及圖3中所示,上皮帶104可釋放地嚙合在上環扣102內且將上環扣102連接至下環扣106。上皮帶104(以及形成本文所揭示之索具系統100之實施例的其他皮帶中之全部)可由編織材料形成,該編織材料例如38mm耐龍或試驗強度介於1300磅或2000磅或更大之間的耐龍聚丙烯編織材料。在其他實施例中,編織材料可包括用於增添之抗拉強度及耐久性的Kevlar®組織。上皮帶104之第一末端可配置在上環扣102中,並且上皮帶104之一長度定位於保留擋板124a、124b與翼展壁138之間的後開縫150中。上皮帶104可折疊在自身上以在翼展126上方創建環圈且導向上皮帶104之第二長度穿過夾緊壁125與上環扣扣夾130上之夾緊表面158之間的前開縫152。上皮帶104之自由末端可並行於且鄰近 於上皮帶104之相反長度在上環扣102之下自前開縫152延伸。上皮帶限動器118可附接至上皮帶104之自由末端以便將上皮帶104之自由末端緊固至在上環扣102與下環扣106之間延伸的上皮帶104之長度。
如圖5A至圖6C中所示,下環扣106可將上皮帶104連接至下皮帶108。下環扣106可以與上環扣102類似的方式形成,藉此兩個下環扣側壁163a、163b平行地彼此間隔隔開且藉由下環扣擋板161及下環扣翼展167保持在一起。注意,在下環扣106之狀況下,下環扣擋板161為單一件且完全在下環扣側壁163a、163b之間延伸。下環扣擋板161之內部牆經形成為在形式牙類似於上環扣102之夾緊壁125的夾緊壁165。夾緊壁165與下環扣翼展167之邊緣間隔隔開,藉此在該夾緊壁與該下環扣翼展之間界定下開縫164。搭扣部分159在與下環扣擋板161相對的下環扣106之末端上形成於下環扣側壁163a、163b之間。搭扣部分159界定穿過該搭扣部分的保留開縫168。上開縫166進一步界定在搭扣部分159與下環扣翼展167之間。翼展壁178自下環扣翼展167之邊緣向下延伸來以與上環扣102之翼展壁138類似的方式進一步界定上開縫166。彈簧臂凹口179形成於翼展壁138之底部邊緣內。
兩個軸桿孔徑169大體上在下環扣翼展167下方分別界定於下環扣側壁163a、163b內。在形式上與上環扣扣夾130相同的下環扣扣夾170安放在下環扣翼展167之下的下環扣106中之井筒內,且在下環扣軸桿172上樞轉,該下環扣軸桿安放在下環扣側壁163a、163b中之軸桿孔徑169內。下環扣扭轉彈簧174亦安放在軸桿172周圍以偏置下環扣扣夾抵靠夾緊壁165。如所述,下環扣扣夾170之形式及其在下環扣106內之組態大體上 與上環扣扣夾130之形式及組態相同,且因此,以上關於上環扣102之描述關於下環扣106同樣適用且不需要提供進一步描述。
上皮帶104通過上開縫166且纏繞在搭扣部分159周圍以形成上皮帶環圈105且連接至下環扣106。在一些實施例中,上皮帶環圈105可具有固定連接,使得上皮帶之兩個相反部分彼此縫合、黏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以便形成永久環圈。在其他實施例中,上皮帶環圈105可藉由使上皮帶環圈105之自由末端通過上開縫166及隨後使自由末端通過保留開縫168以創建將上皮帶104系緊至下環扣106之搭扣部分159的環圈來形成。下皮帶108可通過界定在下環扣擋板161與下環扣翼展167之間的下開縫164且經過下環扣扣夾170之夾緊表面與下環扣擋板161之內部側上之夾緊壁165之間。扭轉彈簧174可將下環扣扣夾170保持於偏置位置中以擠壓下皮帶108抵靠夾緊壁165。下皮帶限動器120可附接至下皮帶108之自由末端,以便將下皮帶108之自由末端緊固至在下環扣106與把手鏈環116之間延伸的下皮帶108之長度。
如圖1A、圖1B、圖1C中所示,下皮帶108之下部分向下延伸且終止於緊固在把手鏈環116周圍的下皮帶環圈109。如圖8A中所示,把手鏈環116可為單塊件(例如,注射模製塑膠零件或衝壓金屬件),該單塊件界定頂部棒182,該頂部棒連接至V形棒184且在該頂部棒與該V形棒之間界定V形開縫180。頂部棒182可進一步界定兩個下皮帶開縫186a、186b。v形棒184可進一步界定兩對(即,總計四個)把手皮帶開縫188a、188b、188c、188d,其中兩個鄰近開縫形成於V形棒184之一支腳中且兩個鄰近開縫形成於V形棒184之第二支腳中。在一實施例中,通過V形開縫180且 纏繞在頂部棒182周圍以形成連接至把手鏈環116的下皮帶環圈109。在所示之示範性實施例中,下皮帶環圈109為永久環圈,其中下皮帶108之相反件例如藉由接結、黏著或其他固定技術永久地固定在一起。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下皮帶環圈109可通過V形開縫180且隨後穿過下皮帶開縫186a、186b中之一個或兩個以便將下皮帶108緊固地扣接至把手鏈環116。
在一交替實施例中,可使用如圖8B所示之鋼D型環116’代替索具系統100中之把手鏈環116,以便增加將把手皮帶114連接至下皮帶108的鏈環結構之強度。D型環116’可由6mm-8mm直徑的鋼條形成且彎曲成三角形或D形形式,如圖8B中所示。彎曲條材料可形成直頂部棒182’及頂部棒182’之下的彎曲或V形棒184’且藉此界定三角形開縫180’。下皮帶環圈109將纏繞在頂部棒182’周圍且把手皮帶環圈115a、115b將纏繞在V形棒184’之各別支腳周圍。
如圖7中所示,把手皮帶114自把手鏈環116向下延伸以與把手110及踝部皮帶112連接。把手皮帶114之自由末端可通過V形開縫180且通過V形棒184之各別支腳周圍以便形成把手皮帶環圈115a、115b,藉此將把手皮帶114附接至把手鏈環116。把手皮帶環圈115a、115b可藉由將把手皮帶之相反部分與定位在把手皮帶環圈115a、115b內的V形棒184縫合、黏合或以其他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為永久固定環圈。在一替代性實施例中,把手皮帶114之自由末端可經由把手鏈環116中之V形開縫180插入且隨後穿過各別對的把手皮帶開縫188a、188b、188c、188d中之開縫中之一個或兩個,且系緊以創建環圈式連接。
在把手皮帶114經緊固至把手鏈環116之前,把手皮帶114 通過把手110之心,如圖9A及圖9B中所描繪。把手110可由包括把手心190、把手手柄198及兩個相反端帽200的若干組件組成。圖10更詳細地描繪把手心190之構造。如圖10中所示,把手心190經形成為大體上恆定直徑之圓柱形管。把手心190之側向末端中每一個沿圓周向外張開以形成末端凸緣196。橫向肋狀物194a、194b之網格可形成於把手心190之圓柱形外表面192上。把手心190及其特徵可例如藉由塑膠注射模製製程單塊地形成。把手手柄198可藉由包覆模製彈性體材料形成於把手心190上。末端凸緣196可在彈性體材料固化時向彈性體材料之展開提供邊界且橫向肋狀物194a、194b可提供彈性體材料至把手心190之增加的黏合。
在另一實行方案中,把手手柄198可經套在把手心190上且安放在末端凸緣196之間。在此實行方案中,把手手柄198可經形成為泡沫或彈性體材料之管以向使用者提供緩衝抓手。把手心190之圓柱形表面192上之橫向肋狀物194a、194b形成抵靠把手手柄198咬住以防止把手手柄在由使用者抓握時滑動或圍繞把手心190自旋。末端凸緣196類似地抵抗手柄198沿把手心190之縱向移動。
把手心190之敞開末端藉由端帽200覆蓋,如圖9A及圖9B中所示。圖11A、圖11B及圖11C更詳細地展示端帽200之結構。端帽200中每一個具有在一末端上之帽頭202及自帽頭202之內側基底表面延伸的帽套筒204。帽頭202可形成為與把手心190之末端凸緣196之直徑同量的直徑之圓盤。帽套筒204可具有相較於帽頭202的較小直徑且具有大體上與把手心190之內徑一致的外徑,以便提供帽套筒204與把手心190之內壁之間的摩擦配合。
帽頭202可界定上帶開縫206及下帶開縫208,該上帶開縫及該下帶開縫在帽頭202內彼此對準以界定穿過該帽頭的連續通道。下帶開縫208之厚度可大於上帶開縫206之厚度,使得保留模檔218在帽頭202之中間形成為介於上帶開縫206與下帶開縫208之間的階級。形成帽套筒204的圓柱形壁界定帽空腔212,且帽頭202之內部側形成帽空腔212之基底。帽溝道214形成於帽套筒204之側壁之一部分中。把手皮帶開縫210形成於軸向偏離上帶開縫206及下帶開縫208之位置的帽頭202之一部分中,且鄰近形成帽空腔212之基底的帽頭202之內部壁。把手皮帶開縫210比帽溝道214更寬且以帽溝道214為中心,使得帽溝道214及把手皮帶開縫210形成連續T形開口。
導引壁216經形成為自帽頭202之內部基底壁正常地延伸的帽空腔212內之繩索面板且平行於藉由帽溝道214界定的開口。導引壁216可如圖中所描繪地延伸帽套筒204之長度之僅一部分,且該導引壁可在未示出之其他實施例中延伸帽套筒204之整個長度。把手皮帶之中間部分延伸穿過把手心190且進一步穿過鄰近導引壁216的端帽200中每一個之帽空腔212以退出把手皮帶開縫210且朝向把手鏈環116向上延伸,如圖9A及圖9B中所示。
踝部皮帶112之結構更詳細地描繪於圖12中。踝部皮帶112由踝部織物220之內長度組成,該踝部織物藉由織物外罩224包圍、覆蓋或塗佈。織物外罩224可經形成為馬蹄形鐙鐵,並且每一末端上之眼環226界定環形孔徑228。織物外罩224可由例如橡膠的彈性體材料製成且包住大多數踝部織物220。在一實施例中,織物外罩224可在踝部織物220上注射 模製包覆模製。在另一實施例中,織物外罩224可經形成且在其內壁上界定接縫232以提供用於踝部織物220插入織物開縫234內之入口。藉由此套筒式或包覆模製構造,織物外罩224在踝部織物220上形成外骨骼且以彈性形式支撐踝部皮帶112,該彈性形式雖然為可彎的,但為自支撐的,且保留允許使用者更容易地經由開口插入腳的馬鐙形狀。
踝部織物220之中間長度沿織物外罩224之長度延伸穿過套筒部分225。踝部織物220之兩個自由末端自織物外罩224之套筒部分225延伸出織物開縫234,延伸至藉由眼環226界定的環形孔徑228中。鎖定耳片230可經形成為織物外罩224之部分,且自踝部皮帶環226向內延伸至環形孔徑228中以形成與踝部織物220之自由末端相對的半圓截面。踝部織物220之自由末端可進一步折疊以便形成織物耳片222a、222b。
如圖9B中所描繪,織物耳片222a、222b安放在端帽200之上帶開縫206及下帶開縫208內。織物耳片222a、222b安放在較寬上帶開縫中,且踝部織物220之末端邊緣在上帶開縫206與下帶開縫208之間的厚度之過渡點處處緊靠保留模檔218。自織物耳片222a、222b延伸的踝部織物220之長度延伸穿過較細下帶開縫208以退出端帽200。踝部皮帶環226配合在端帽200之帽頭202之圓周上且配合在該圓周周圍。踝部皮帶環226之環形孔徑228內之鎖定耳片230亦在織物耳片222a、222b上方安放在上帶開縫206內,以便確保將織物耳片222a、222b保留在端帽200內。
為以織物外罩224之套筒式形式裝配踝部皮帶112且將該踝部皮帶連接至手柄110,踝部織物220之末端可經由下帶開縫208插入且延伸穿過各別端帽200中之上帶開縫206。踝部織物220之末端隨後可經折疊 以形成經縫合在一起的織物耳片222a、222b。織物耳片222a、222b隨後可經向後拉拔至上帶開縫206中,以將織物耳片222a、222b楔入上帶開縫206內抵靠保留模檔218。織物外罩224隨後可沿順著中間縱向延伸的外罩接縫232撬開且在踝部織物220上滑移。端帽220之帽頭202隨後可在踝部皮帶112之側向末端處插入環形孔徑228中,且鎖定耳片230可經插入上帶開縫206中。
如圖13中所描繪,可藉由自端帽200與把手心190之摩擦配合界面拉出該等端帽自手柄110移除踝部皮帶112。如可在結合圖9B觀察圖13時理解的,當踝部皮帶112連接至手柄110時,帽溝道214及把手皮帶開縫210以及端帽200與退出把手心190的把手皮帶114之末端對準。帽溝道214允許把手皮帶114經收納在帽套筒204內且最終安放在把手皮帶開縫210內。亦應注意,一旦把手皮帶114安放在把手皮帶開縫210內,把手皮帶114將踝部皮帶112固定於相對於把手皮帶之縱向定向的鈍角角位置中,且防止踝部皮帶相對於手柄110旋轉。類似地,鎖定耳片230與上帶開縫206及端帽200之間的界面防止踝部皮帶112相對於端帽200旋轉。
在一示範性實施例中,踝部皮帶112以相對於垂直把手皮帶114的120度角度突出(亦即,含有踝部皮帶之整個長度的平面相對於第一皮帶之長度形成大體上120度之角度),因此在手柄110之高度以下延伸踝部皮帶112。此位置允許使用者穿過踝部皮帶且在手柄110下方插入腳,而無須使用手將踝部皮帶112保持在適當位置中。踝部皮帶112進一步自手柄110之中心軸線向外輻射(亦即,當自側面觀察時,踝部皮帶112在含有管狀手柄110之中心軸線的平面中延伸)。另外,在把手心190之末端處超過把 手皮帶114之分離距離的端帽200及踝部皮帶112之側向突出為極少量的。當進行諸如水平剪踢之運動(亦即,實質上水平原地跑步,在腳皮帶作用的情況下面向上或面向上)時,此細長輪廓可為有益的,因為使用者之腳可在更自然的跑步移動中移動,而手柄110或踝部皮帶112不彼此撞擊。
雖然在圖中所示之示範性實施例中踝部皮帶112為可移除的,但可希望提供永久附接選擇,以便防止移除及一旦經移除時踝部皮帶112之可能丟失。在一實施例中,端帽200上之帽套筒204可製作成無帽溝道214,使得端帽200在把手心190中之緊密摩擦配合將藉由將把手皮帶114楔入帽套筒與把手心190內表面之間來達成。在另一示範性實施例中,端帽200上之帽套筒204可再次製作成無帽溝道214,但符合帽溝道214於每一端帽200上之置放的帽套筒204之區域之周邊可經刻痕或以其他方式變弱,使得使用者可容易地移除帽套筒204之部分以創建帽溝道214且因此另外將固定端帽轉換成可移除端帽200。
如以上所述,索具系統100可以許多不同方式安裝至各種固定點。在一實行方案中,索具系統100可安裝至固定點機架260,諸如圖1A中所示。固定點機架260可較佳地將鋼銷264保持於水平定向中。機架皮帶262可環繞鋼銷264,且提供自鋼銷264自由懸掛的連接環圈末端266。連接環圈末端266可藉由使連接環圈末端266之織物之邊緣滑移穿過保留擋板124a、124b之間的間隙154以將連接環圈末端266之部分置放於後狹槽150中及保留擋板124a、124b周圍來配合在上環扣102之保留擋板124a、124b周圍。以此方式,索具系統100藉由機架皮帶262與保留擋板124a、124b之間的界面自固定點機架260保持,如圖1A中所示。
在一交替組態中,索具系統100可以任何定向直接安裝至任何、較佳地主要圓柱形棒268或支柱,如圖1C中所示。上皮帶104可自前開縫152移除,纏繞在棒268周圍,且隨後回後穿過前開縫152且拉緊,使得在棒268周圍。上皮帶104之自由末端處的上皮帶限動器118為高度可彎的,且可容易地以任一方向插入穿過前開縫152。在此組態中,形成於上環扣翼展126中的凹入波谷通常符合棒268之曲率。形成於在上環扣102上方延伸的上皮帶104之兩個長度之間的環圈類似地纏繞在棒268周圍且符合棒268以將索具系統適貼地保持在適當位置中。上環扣扣夾130穩固地偏置上皮帶104抵靠前開縫152中之夾緊壁125,從而防止上皮帶104滑移或鬆弛。覆蓋翼展126的翼展緩衝器144及鄰近翼展緩衝器144的側壁緩衝器142a、142b提供高摩擦、無滑移表面,該高摩擦、無滑移表面進一步防止上環扣102相對於棒268的滑移且將索具系統保持於固定點位置中。
在又一組態中,索具系統100可安裝於門框側柱(未示出)中,以提供固定點安裝位置。在此組態中,上皮帶104可抵靠翼展126拉緊,藉此自配合在棒268周圍的先前組態移除環圈。上環扣102隨後可定位在門之一側上,自上環扣102延伸的上皮帶104之兩個長度可置放在門之頂部上,且門可抵靠門框側柱關閉,使得上皮帶104之長度延伸穿過門與門框側柱之間的裂縫。上環扣102可定向於門之相對側上,使得上環扣102之平坦的底部邊緣抵靠門及門框側柱安放,因此防止上皮帶104拉過裂縫。橡膠側壁緩衝器142a、142b抵靠門及門框側柱提供無滑移表面及無磨損表面,藉此在以此方式將門用作用於索具系統100之固定點錨時防止對門及框架之破壞。
要改變索具系統之長度以適應固定點之高度、使用者之大小、將要進行的運動之類型或此等需求之任何組合的使用可容易地調整索具系統100。對索具系統100之長度之主要調整可使用下環扣106進行。藉由推動下環扣106中之下環扣扣夾170之輪葉以移除將下皮帶108保持於固定位置中的偏置,下皮帶108可圍繞下環扣擋板161在下開縫164內自動滑動,因此改變下環扣106與手柄110之間的距離。藉由改變下環扣106與手柄110之間的距離,下環扣106可保持距上環扣102之預定距離,同時改變手柄110相對於固定點機架之位置。因此,下環扣106可在手柄110之垂直位置之調整期間保持在距固定點機架的預定距離處。然而,如以下更詳細地描述,上環扣102與下環扣106之間的此預定距離可藉由使用上環扣扣夾130之調整特徵調整下環扣106與上環扣102之間的距離來選擇性地改變。
一旦下環扣106與把手鏈環116之間的下皮帶108之部分之所要長度經達成以適當地定位手柄110之高度,輪葉可經釋放,從而允許下環扣106上之扭轉彈簧174朝向夾緊壁165偏置下環扣扣夾170上之夾緊表面且抵靠下皮帶108按壓以將該下皮帶保持在該夾緊表面與該夾緊壁之間。
一旦下皮帶108之調整完成,下皮帶限動器120可用來在張力下保持下皮帶108之自由末端抵靠下皮帶108之長度,以便避免在進行運動時下皮帶108之自由末端與使用者之可能干擾。下皮帶限動器120可為側向地延伸以形成耳片結構的附貼至下皮帶108之自由末端的掛鉤及環圈緊固件材料之長度。耳片可為足夠長的,以圍繞下皮帶108之相對長度之寬度折疊且在張力下圍繞下皮帶108之部分掛鉤在一起。
若在任何特定情形下,下環扣106之操縱及下皮帶108之長度未適當地達成索具系統100之所要長度,則可同樣地以組合方式調整上皮帶104之長度。上環扣扣夾130可經操縱以釋放上皮帶104上之偏置力,從而允許長度將經調整至新位置,此改變下環扣106與上環扣102之間的距離。上環扣扣夾130可在上皮帶104之適當調整之後經釋放,以重新主張上皮帶104上的上環扣扣夾130之偏置力以將該上皮帶穩固地保持於適當位置中。
一旦上皮帶104之調整完成,上皮帶限動器118可用來在張力下保持上皮帶104之自由末端抵靠上皮帶104之長度,以便在進行運動時避免上皮帶104之自由末端與使用者之可能干擾。上皮帶限動器118可為側向地延伸以形成耳片結構的附貼至上皮帶104之自由末端的掛鉤及環圈緊固件材料之長度。耳片可為足夠長的,以圍繞上皮帶104之相對長度之寬度折疊且在張力下圍繞上皮帶104之部分掛鉤在一起。
另外,藉由分別將上環扣102及下環扣106定位成朝向上皮帶104及下皮帶108之上末端,當進行運動時,上皮帶104及下皮帶108之自由末端不太可能干擾使用者。例如,若下環扣106經定位成鄰近於把手皮帶114而非把手鏈環116,則下皮帶108之自由末端將朝向手柄110及踝部皮帶112向下掉落且在進行運動時可能干擾使用者。藉由遠離與把手皮帶114之連接點置放下環扣106,避免或最小化下皮帶108之自由末端干擾手柄110或踝部皮帶112之可能性。遠離鄰近於把手皮帶114的連接定位下環扣106亦防止在進行運動時下環扣106擠壓至使用者之前臂中的不適之可能性。
圖14描繪用於懸吊運動訓練之索具系統之交替實施例,其中下皮帶108具備沿下皮帶108之長度間隔的一系列量測標記240。量測標記240可以特定量測單位(例如,吋)之均勻增量定位。量測標記240可為編織在下皮帶108之織物內的標誌、絲網印刷至下皮帶108之織物上的標誌、黏著或縫合至下皮帶108之織物上的標籤,或以任何其他方式形成於下皮帶108上。如圖14中所示,下環扣可經形成為在下環扣擋板161中具有凹部,該凹部創建標記窗口176以分框或突出下皮帶108上之所呈現選定的量測。當在運動節目期間改變下皮帶108之長度以適應不同運動時,此量測系統可為對使用者之顯著幫助。
圖15描繪用於懸吊運動訓練之索具系統之交替實施例,其中兩個分離索具系統100結合使用且藉由連接器棒250連接在一起。踝部皮帶112在索具系統100中每一個上自手柄110移除。連接器棒250隨後可連接在手柄110之兩個相對末端之間;例如,藉由使用自連接器棒250延伸至手柄110中每一個之把手心190中的摩擦配合插入件(未示出)。此組態可為使用者提供用於不同運動之執行之交替索具系統。另外,藉由連接器棒250提供的較寬把手表面可為對懸吊運動訓練不熟悉的使用者提供簡化或較容易平臺,以完成適當運動。
所有方向參考(例如,近側、遠側、上、下、向上、向下、左、右、側向、縱向、前、後、頂部、底部、以上、以下、垂直、水平、徑向、軸向、順時針及逆時針)僅用於識別目的,以幫助讀者對本文所描述之本裝置、系統及結構之理解,且不創建限制,尤其關於本發明之位置、定向或使用。連接參考(例如,附接、耦接、連接及接合)將經廣泛地解釋且 可包括介於元件之集合之間的中間構件及元件之間的相對移動,除非另有指示。因而,連接參考未必推斷兩個元件直接連接且彼此處於固定關係中。示範性圖式僅用於圖解之目的,且本文所附圖式中反映的尺寸、位置;順序及相對大小可變化。
以上說明書、實例及資料提供對如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的本發明之示範性實施例之結構及使用之完整描述。雖然以上已經以一定程度的特定性,或參考一或多個單獨實施例描述了所請求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在不脫離所請求發明之精神或範疇的情況下對所揭示實施例做出許多變更。因此涵蓋其他實施例。意圖在於以上描述中含有並且展示於伴隨圖式中的所有物質應解釋為僅例示特定實施例且非限制。可在不脫離如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的本發明之基本元件的情況下做出細節或結構之改變。

Claims (20)

  1. 一種索具系統,其係使用於執行懸吊運動,該索具系統包含:一第一皮帶,其包括一長度;一第一環扣,其形成該索具系統之一遠側末端,該第一皮帶之一第一末端部分穿過該第一環扣且該第一皮帶選擇性地緊固於該第一環扣中;其中該第一環扣進一步包含:一第一環扣主體,其包括一翼展及兩側壁,該等側壁係定位在該翼展之相反側上且係連接至該翼展;其中該等側壁藉由各別周邊邊緣而界定;一彈性緩衝器表面,其形成於該等側壁之該等周邊邊緣上;以及一保留結構,其接合至該第一環扣主體,該保留結構在各種位置處將該第一皮帶可釋放放地緊固於該第一環扣內且相對於該第一環扣可釋放放地緊固該第一皮帶;以及一把手,其係操作性地與該第一皮帶相關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索具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二皮帶,該第二皮帶將該第一皮帶之一第二末端連接至該把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索具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二環扣,該第二環扣係連接至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二末端且係可調整地連接至該第二皮帶之一長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索具系統,其中該第二環扣進一步包含:一第二環扣主體,其界定該第二皮帶通過的一開縫及該第二皮帶環繞的一擋板;以及一保留結構,其接合至該第二環扣主體,該保留結構在各種位置處將 該第二皮帶可釋放地緊固於該第二環扣內且相對於該第二環扣可釋放地緊固該第二皮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索具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三皮帶,該第三皮帶在兩個末端處連接至該第二皮帶之一末端,其中該把手係藉由該第三皮帶之一部分之一長度所支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索具系統,其中該彈性緩衝器表面進一步經形成以覆蓋該翼展之一表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索具系統,其中該翼展之一外表面經形成為一凹入波谷。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索具系統,其中該第一環扣進一步包含相反擋板,該等相反擋板係彼此相對地定位於該等側壁中之各別一者上且朝向彼此延伸以在該等相反擋板之間界定一間隙。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索具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連接皮帶,該連接皮帶包括可移除地保留在該等相反擋板周圍的一第一末端及經建構以用於連接至該環扣上方之一固定點的一第二末端。
  10. 一種索具系統,其係使用於執行懸吊運動,該索具系統包含:一第一長度之一第一皮帶;一第二長度之一第二皮帶;一下環扣,其係連接至該第一皮帶之一第一末端,其中該下環扣進一步包含:一下環扣主體,其界定該第二皮帶通過的一開縫及該第二皮帶環繞的一擋板,藉此當該第一皮帶之一第二末端接合至位於該第二皮帶上方的一 固定點,使得該第一皮帶及該第二皮帶自該固定點垂直地懸掛時,該第二皮帶之該第二長度位於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一長度以下;以及一保留結構,其接合至該下環扣主體,該保留結構在各種位置處將該第二皮帶可釋放地緊固於該下環扣內且相對於該下環扣可釋放地緊固該第二皮帶。 一把手;以及一第三皮帶,其在兩個末端處連接至該第二皮帶之一末端,其中該把手係藉由該第三皮帶之一部分之一第三長度所支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索具系統,其中該下環扣主體與該把手之間的一距離係藉由改變該第二皮帶之該長度之緊固至該下環扣主體的部分而選擇性地改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索具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上環扣,其係選擇性地接合至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二末端部分,其中該上環扣及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二末端部分係可建構以選擇性地將該上環扣接合至該固定點。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索具系統,其中:接合至該上環扣的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二末端部分之該部分為可選擇性地改變的,且該固定點與該下環扣之間的一距離保持恆定,直至接合至該上環扣的該第二末端部分之該部分經改變。
  14. 一種索具系統,其係使用於執行懸吊運動,該索具系統包含:一第一長度之一第一皮帶; 一第一環扣,其形成該索具系統之一遠側末端,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一長度經由該第一環扣選擇性地緊固;一第二長度之一第二皮帶,該第二皮帶在一第一末端處固定至該第一皮帶之一第一末端,其中當該第一末端與一第二末端之間的該第一皮帶之一部分接合至位於該第二皮帶上方的一固定點,使得該第一皮帶及該第二皮帶自該點垂直地懸掛時,該第二皮帶之該第二長度位於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一長度以下;一第二環扣,該第二皮帶之該第二長度經由該第二環扣選擇性地緊固;以及一把手,其在一固定位置中連接至該第二皮帶之一第二末端,使得該第二皮帶之第二末端與該把手之間的一距離為恆定的。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索具系統,其中該第一末端與一第二末端之間的該第一皮帶之該部分經建構以接合至沿該第一皮帶處於該第一環扣之一位置上方的該固定點。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之索具系統,其進一步包含一第三皮帶,該第三皮帶在兩個末端處連接至該第二皮帶之一末端,其中該把手係藉由該第三皮帶之一部分之一第三長度所支撐。
  17. 一種索具系統,其係使用於執行懸吊運動,該索具系統包含:一第一長度之一第一皮帶;一第二長度之一第二皮帶,該第二皮帶連接至該第一皮帶之一末端;一狹長把手,當該第一皮帶處於張力下時,該狹長把手以與該第一皮帶之該第一長度正交的一定向連接至該第二皮帶;以及 一踝部皮帶,其呈一彈性、自撐式馬鐙之形式,該踝部皮帶連接至該狹長把手,其中該踝部皮帶之側向末端連接至該狹長把手之側向末端。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索具系統,其中當該第一皮帶處於張力下時,含有該踝部皮帶之一整個長度的一平面相對於該第一皮帶之該長度形成大體上120度之一角度。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索具系統,其中該踝部皮帶自含有該狹長把手之一中心軸線的一平面輻射且在該平面中延伸。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之索具系統,其中:該狹長把手經形成為一管狀主體且進一步包含一對端帽,該對端帽安放在該管狀主體之各別敞開末端內;該等端帽中每一者界定一第一溝道,該第二皮帶之部分通過該第一溝道;以及該等端帽中每一者進一步界定一第二溝道,該踝部皮帶之部分收納在該第二溝道內。
TW106120561A 2016-06-20 2017-06-20 用於懸吊運動訓練的索具系統 TW20180176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52372P 2016-06-20 2016-06-20
US62/352,372 2016-06-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01768A true TW201801768A (zh) 2018-01-16

Family

ID=592583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120561A TW201801768A (zh) 2016-06-20 2017-06-20 用於懸吊運動訓練的索具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61150A1 (zh)
TW (1) TW201801768A (zh)
WO (1) WO20172230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8610B (zh) * 2019-06-12 2022-03-21 林正仁 氣體之處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55125S1 (en) * 2017-09-11 2019-07-30 Quan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Fuxin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air of exercise straps
US20190201732A1 (en) * 2018-01-02 2019-07-04 Chung-Fu Chang Belt pulling exercise apparatus
US10842233B1 (en) * 2018-03-01 2020-11-24 Prism Fitness, Inc. Strength training with hand hold strap adjustment device
USD844080S1 (en) * 2018-03-09 2019-03-26 Dr. Fit365, Llc Exercise device
US11247092B2 (en) * 2019-02-24 2022-02-15 Kevin Albert Garcia Portable full body workout system
US11097143B2 (en) * 2019-04-30 2021-08-24 Quanzhou Zhongl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Suspension training strap handle and suspension training strap
USD872200S1 (en) * 2019-07-24 2020-01-07 Intent Sports Llc Resistance exercise band
JP7230786B2 (ja) * 2019-11-28 2023-03-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脚装具及び脚装具を覆う衣服
USD912742S1 (en) * 2020-05-05 2021-03-09 Joicom Corporation Strap for an exercise apparatus
USD911464S1 (en) * 2020-07-13 2021-02-23 Beijing Generation Great Wall Culture Media Co., Ltd. Resistance band
DE102020125678A1 (de) 2020-10-01 2022-04-07 FT Fitness Technology GmbH Gurtsystem zum Befestigen eines Trainingsgeräts
CN216169643U (zh) * 2021-07-26 2022-04-05 柴雷 一种健身拉力带
US11779798B2 (en) * 2021-12-23 2023-10-10 Garrett Glenn Drumheller Exercise systems an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27005A1 (en) * 2003-04-09 2007-02-01 Randal Hetrick Exercise device grips and accessories for exercise devices
US9259605B1 (en) * 2010-04-08 2016-02-16 Peter A. Puig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US9597541B2 (en) * 2010-08-24 2017-03-21 Pivotal 5, Llc Suspension training exercise device
US20120329620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Adam White Exercise apparatus
US20120329618A1 (en) * 2011-06-27 2012-12-27 Adam White Method of exercise
US8696527B2 (en) * 2012-01-10 2014-04-15 Ying-Ching Wu Exerciser with easy-to-adjust inelastic straps
US9486663B2 (en) * 2013-03-14 2016-11-08 12Novem Industries, Inc.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ment of physical fitness
US9630081B2 (en) * 2014-11-07 2017-04-25 Bryce L. Gillespie Elastic training apparatus
CA3002861C (en) * 2015-12-23 2020-05-26 Nite Iz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 inline dual cam tensioning device
US10898751B2 (en) * 2017-05-05 2021-01-26 Auster Enterprises Limited Strap-based exercise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58610B (zh) * 2019-06-12 2022-03-21 林正仁 氣體之處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61150A1 (en) 2017-12-21
WO2017223071A1 (en)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801768A (zh) 用於懸吊運動訓練的索具系統
US6095093A (en) Animal leash assembly
CA2809358C (en) Suspension training exercise device
US9986790B2 (en) Buckle for exercise strap
US9259605B1 (en)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RU2458720C2 (ru) Неупругий тренажер с ограниченным диапазоном перемещения
US9186536B2 (en) Training device
US20170182344A1 (en) Stretching Device
US10143612B2 (en) Stretching device
US11123593B2 (en) Exercise accessories and system
CA2331062A1 (en) Apparatus for soccer training
MX2010010304A (es) Un collar de entrenamiento canino mejorado con enlaces de interconexion.
US9545534B2 (en) Apparatus for using a medicine ball
JP2019500171A (ja) 運動装置
US20140274612A1 (en) Undulating rope exercise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10402276A1 (en) Universal heavy bag attachment kit
JP5997436B2 (ja) 運動競技のスイングトレーニング器具とその使用方法
US6277053B1 (en) Chin and face toning strap
US11090526B2 (en) Exercise device
US20160360732A1 (en) Adjustable Animal Muzzle
KR200310302Y1 (ko) 공을 이용한 운동기구
KR101316428B1 (ko) 파워 워킹 보조기
US9320959B1 (en) Golf putting and chipping training aid
CA2801763A1 (en) Exercise device and method
US9433848B2 (en) Golf putting and chipping training 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