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2178A - 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2178A
TW201722178A TW104140255A TW104140255A TW201722178A TW 201722178 A TW201722178 A TW 201722178A TW 104140255 A TW104140255 A TW 104140255A TW 104140255 A TW104140255 A TW 104140255A TW 201722178 A TW201722178 A TW 20172217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base station
information
wirel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0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95795B (zh
Inventor
李家朋
林風
楊舜能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TW104140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95795B/zh
Priority to CN201510982056.6A priority patent/CN106817734B/zh
Priority to JP2015256441A priority patent/JP6238954B2/ja
Priority to US14/979,556 priority patent/US9848432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722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2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95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957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2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bear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6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 H04W28/0861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 H04W28/0865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among access entities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RATs], e.g. LTE or WiF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5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metrics 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 H04W28/0967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所述系統包括伺服器、第一無線基地台、第二無線基地台以及使用者裝置。第一及第二無線基地台分別提供第一及第二無線網路。伺服器具備有關於使用者裝置的傳輸資費信息。所述伺服器分別監測並獲得第一與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服務品質信息,依據所述傳輸資費信息以及服務品質信息來評估第一與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並將此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傳輸給使用者裝置。使用者裝置依據此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來選擇性地使用第一或第二無線網路。

Description

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流量分載技術,且是有關於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實現其之伺服器以及其方法。
行動網路隨著智慧型行動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的普及而使得用戶數量以及資訊流量快速成長。為了讓用戶都能享受到良好的行動網路服務品質,部分行動電信營運商逐漸採用行動數據流量卸載(Mobile Data Traffic Offloading)技術(或稱為Wi-Fi卸載(Offloading)技術),讓智慧型行動裝置能夠藉由Wi-Fi認證與漫遊機制(如,Hotspot 2.0技術或是存取網路尋找與選擇機制(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ANDSF)以無縫地從行動網路(如,GPRS網路、3G網路或LTE網路)切換至Wi-Fi網路,藉以自動地將原先需要透過行動網路來傳送的數據流量透過附近的Wi-Fi基地台進行傳送,避免行動網路的壅塞。
然而,由於行動數據流量卸載技術並未考量行動網路或是Wi-Fi基地台當下的服務品質(Quality of Service;QoS),因此智慧型行動裝置仍有可能發生網路壅塞。舉例來說,當智慧型行動裝置位於Wi-Fi基地台的通訊範圍內時,無論行動網路或是Wi-Fi基地台是否處於網路壅塞,行動數據流量卸載技術皆會讓智慧型行動裝置僅使用Wi-Fi基地台來傳遞數據。如此一來,當Wi-Fi基地台的數據已經發生壅塞情況時,行動數據流量卸載技術還是沒辦法解決網路壅塞的問題。
另一方面,部分的行動電信營運商導入了智慧型資料計費(Smart Data Pricing)機制,此機制可依據各時段以及各種網路的數據使用量來調整計費方式。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網路用量與預算選擇要使用何種網路(如選擇性使用行動網路或Wi-Fi網路)以降低網路使用成本,藉以降低使用行動網路的機率。但是,使用者無法得知當下的行動網路與Wi-Fi網路的服務品質,僅能憑藉實際的使用情況來手動地切換行動網路或Wi-Fi網路。
本揭露實施例提供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可自動地且動態地評估位於這些無線網路中的使用者裝置在未來時點中使用這些無線網路當中的何者為佳,從而達到最低的數據傳輸成本或是最佳的服務品質。對各個無線網路的基地台而言,也可以易於平衡基地台的負載狀況。
本揭露實施例所述的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包括伺服器、第一無線基地台、第二無線基地台以及使用者裝置。第一無線基地台用以提供第一無線網路。第二無線基地台用以提供第二無線網路。使用者裝置位於第一無線網路與第二無線網路的通訊範圍內。所述伺服器具備有關於所述使用者裝置的傳輸資費信息。所述伺服器分別監測並獲得所述第一無線基地台與所述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服務品質(QoS)信息,依據所述傳輸資費信息以及所述服務品質信息來評估所述第一無線基地台與所述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並將所述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傳輸給所述使用者裝置。所述使用者裝置依據所述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來選擇性地使用所述第一無線網路及所述第二無線網路的其中之一。
本揭露實施例所述的伺服器包括第一無線網路收發器、第二無線網路收發器以及處理器。第一無線網路收發器用以獲得第一無線基地台之服務品質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無線基地台用以提供第一無線網路。第二無線網路收發器用以獲得第二無線基地台之服務品質信息,其中所述第二無線基地台用以提供第二無線網路。處理器耦接所述第一無線網路收發器以及所述第二無線網路收發器。所述處理器獲得有關於使用者裝置的傳輸資費信息,依據所述傳輸資費信息以及所述服務品質信息來評估該所述第一無線基地台與所述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並將所述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傳輸給所述使用者裝置。所述使用者裝置依據所述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來選擇性地使用所述第一無線網路及所述第二無線網路的其中之一。
本揭露實施例所述的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方法適用於伺服器。所述分載判斷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獲得有關於使用者裝置的傳輸資費信息。分別監測並獲得第一無線基地台與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服務品質信息。依據所述傳輸資費信息以及所述服務品質信息來評估該所述第一無線基地台與所述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以及,將所述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傳輸給所述使用者裝置,其中所述使用者裝置依據所述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來選擇性地使用所述第一無線基地台提供之第一無線網路及所述第二無線基地台提供之第二無線網路的其中之一。
基於上述,本揭露實施例所述的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可藉由各個無線網路的服務品質信息來自動地且動態地計算位於這些無線網路基地台自身的負載情況。並且,依據使用情境(如,希望資費最低或具備最大的無線網路頻寬)以及使用者裝置所使用的資費信息來自動地評估每個使用者裝置在未來時點中使用這些無線網路當中的何者為佳,從而達到最低的數據傳輸成本或是最佳的服務品質。對各個無線網路的基地台而言,也可以易於平衡基地台的負載狀況。
為讓本揭露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揭露實施例的伺服器可協助使用者裝置在可使用多個無線網路的情況下,透過其所使用之傳輸資費信息以及自動計算這些無線網路基地台自身的負載,來自動地評估在未來時點中使用這些無線網路當中的何者為佳,從而依據使用者所希望的使用情境來達到達到最低的數據傳輸成本或是最佳的服務品質。換句話說,本揭露實施例透過外部伺服器來收集位於使用者裝置所在地的至少兩個無線網路以及相關的參考資料,這些參考資料包含數據傳輸資費、各個無線網路的服務品質、無線網路基地台自身的負載…等資訊。外部伺服器便可藉此來監測不同無線網路(例如,行動網路與Wi-Fi網路)中的封包流量,進而預測在未來時點中這些無線網路的使用狀態以及數據傳輸效益,並將這些預測信息經由這些無線網路的基地台來廣播或推播給使用者裝置。藉此,使用者裝置便可藉由這些預測信息來選擇性地使用這些無線網路其中之一。以下以實例來佐證本揭露的精神。
圖1是依照本揭露一實施例的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100的示意圖。分載判斷系統100包括伺服器110、第一無線基地台120、第二無線基地台130以及使用者裝置140。第一無線基地台120用以提供第一無線網路,第一無線網路的通訊範圍在圖1繪示為R1。第二無線基地台130用以提供第二無線網路,第二無線網路的通訊範圍在圖1繪示為R2。使用者裝置140位於位於第一無線網路的通訊範圍R1與第二無線網路的通訊範圍R2內。
第一無線網路可屬於無線廣域網路(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例如第一無線網路是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行動網路、第三代(3G)行動通訊網路、或是通用封包無線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行動通訊網路。第二無線網路可屬於無線區域型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例如是Wi-Fi網路。第二無線網路也可屬於無線都會網路(Wireless Metropolitan Area;WMAN),例如是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網路。為了方便說明以下實施例,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無線網路以LTE行動網路來實現,第一無線基地台120可以是微型基地台(small cell)或是巨型基地台(macro BS),且第一無線基地台120透過核心網路150以與網際網路160相互連結;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無線網路以Wi-Fi網路來實現,第二無線基地台130可以是Wi-Fi基地台,且第二無線基地台130透過網路閘道器170與核心網路150以與網際網路160相互連結。
使用者裝置140可偵測並選擇性地使用第一無線網路以及第二無線網路,並透過被選擇的無線網路來連接網際網路160以使用網路資源、上傳及下載數據。使用者裝置140例如是智慧型行動裝置、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掌上型遊樂裝置等。
為讓使用者裝置140能夠獲得使用者裝置140所在之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120自身的負載情況、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130自身的負載情況以及使用者裝置所具備的數據傳輸資費信息,本揭露實施例的伺服器110可分別監測所有區域的第一無線基地台120與第二無線基地台130,並分別從第一無線網路及第二無線網路的封包中獲得相對應第一無線基地台120與第二無線基地台130的服務品質信息。另一方面,伺服器110也會在平時自動地收集每個行動網路供應商所提供的數據傳輸資費信息。伺服器110可與使用者裝置140相互通訊以得知使用者裝置140所使用的數據傳輸資費信息為何。
當第一無線基地台120為LTE行動網路的微型基地台時,由於微型基地台將會定時地廣播系統信息給位於通訊範圍R1內的各個使用者裝置140,因此伺服器110只要在通訊範圍R1內便可獲得第一無線網路(LTE行動網路)的系統信息,且此系統信息便具備有服務品質信息。LTE行動網路的服務品質信息可包括微型基地台自身的負載信息、傳輸資源的分配信息以及無線區域型網路的相關信息(如,發射功率(RSSI)閥值、收費支援系統(BSS)閥值以及信號測量閥值)。本揭露實施例的「基地台自身的負載信息/負載狀態」可以是基地台自身處理器(如,中央處理單元)的使用率。「基地台自身的負載信息/負載狀態」也可以是是基地台中隨機存取記憶體的使用程度,這些負載信息可以利用百分比(%)來呈現。另一方面,當第二無線基地台130為Wi-Fi網路的Wi-Fi基地台時,由於Wi-Fi基地台不會主動地廣播Wi-Fi網路的系統信息/服務品質信息,因此伺服器110可以透過存取網路查詢協定(Access Network Query Procotol;ANQP)(由IEEE 802.11u定義)來向Wi-Fi基地台獲得Wi-Fi網路的服務品質信息。於本實施例中,Wi-Fi基地台具備ANQP模組來實現ANQP功能。在Wi-Fi網路的服務品質信息中,可以包括Wi-Fi基地台的連線狀態、連線類型(對稱型傳輸或非對稱型傳輸)、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的傳輸速度以及Wi-Fi基地台自身的負載狀態。藉此,伺服器110可在許多的特定時點分別監測、獲得並儲存這些無線網路的服務品質信息,藉以得知在這些特定時點上各個無線網路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無線網路基地台120、130自身的負載狀態。
此外,於符合本揭露的部分實施例中,若是這些無線網路自身已具備自我組織網路(Self Organizing Network;SON)結構,則伺服器110也可藉由自我組織網路伺服器來得知第一無線網路120以及第二無線網路130的服務品質信息及其他資訊。
以下提出舉例以解釋伺服器110如何利用傳輸資費信息以及多個無線網路的服務品質信息來評估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假設目前時點為10:00,表1為使用者裝置140在未來時點(例如,10:00~10:30之間)的傳輸資費列表。為減少篇幅,在此僅列出未來時點所需的傳輸資費,伺服器所獲得的傳輸資費信息應可列出所有時點相對應的傳輸資費。在表1中是以每一位元組(Byte)所需的新台幣(NTD)費用來說明。 表1:
表2以及表3則為伺服器110在特定時點(如,9:30~10:00)上經由服務品質信息(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的數據傳輸速度、無線網路基地台120、130自身的負載狀態)所統整的在每個時點上各個無線網路的傳輸速度歷史資訊(表2)以及基地台負載狀態的歷史信息(表3)。在表2中是以每秒傳輸多少位元來判斷傳輸流量。 表2:
在表3中是以百分比(%)來判斷第一無線基地台以及第二無線基地台的負載狀態。 表3:
基於上述表1至表3,伺服器110便可透過馬可夫決策程序(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模式以依據這些特定時點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傳輸資費信息來計算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動態參考表)。馬可夫決策程序模式可以基於已知的頻寬數據來評估未來的數據流量趨勢,並藉由這些數據來產生動態參考表,如下表4所示。動態參考表(表4)的欄位包括多個未來時間點(如,10:00、10:10、10:20、10:30)、與未來時間點對應之使用情境以以及建議使用的網路類型。所述的網路類型為第一無線網路與第二無線網路當中的其中之一。表4中的使用情境可以區分為『數位傳輸最高品質』、『具備一定傳輸品質(傳輸速率至少大於一預設數值)』以及『最低價格』。表4中的『L』表示第一無線網路(LTE無線網路),且『W』表示第二無線網路(Wi-Fi網路)。 表4:
例如,若使用者的使用情境為『數位傳輸最高品質』的話,伺服器110建議使用者裝置140在未來時點10:00、10:20以及10:30使用第二無線網路(Wi-Fi網路)為佳,而在未來時點10:10使用第一無線網路(LTE網路)為佳。若使用者的使用情境為『具備一定傳輸品質』的話,伺服器110建議使用者裝置140在未來時點10:00、10:10以及10:20使用第二無線網路(Wi-Fi網路)為佳,而在未來時點10:30使用第一無線網路(LTE網路)為佳。若使用者的使用情境為『最低價格』的話,伺服器110建議使用者裝置140在未來時點10:00及10:10使用第二無線網路(Wi-Fi網路)為佳,而在未來時點10:20及10:30使用第一無線網路(LTE網路)為佳。
藉此,伺服器110便將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如表4)傳輸給使用者裝置140。使用者裝置140便可依據數據傳輸效益信息(表4)來選擇性地使用第一無線網路(LTE網路)及第二無線網路(Wi-Fi網路)的其中之一。此外,由於伺服器110會持續不斷地監測第一無線基地台120以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130的服務品質信息,因此當這些服務品質信息有所改變時,伺服器110便會動態地產生更新的動態參考表(表4)並將此動態參考表(表4)推播至使用者裝置140,以進行動態調整。
除了可將動態參考表(表4)直接傳輸給使用者裝置140以外,伺服器110還可透過第一無線基地台120原有的信息推播功能以小區廣播(cell broadcast)方法或是小區單播(cell unicast)方法來將數據傳輸效益信息推播至使用者裝置140。若全部的使用者裝置140皆採用相同的資費的話,則伺服器110便可在該區域以小區廣播方法來傳遞數據傳輸效益信息。於本實施例中,小區廣播也可以藉由第一無線基地台120以簡訊推播系統(Short Message System;SMS)來實現。另一方面,當每個使用者裝置140採用不同的資費時,伺服器110則需要客製化該使用者裝置140的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並透過第一無線基地台120以小區單播方法來傳輸數據傳輸效益信息至使用者裝置140。
使用者裝置140可依照表4的評估結果來自動地調整所使用的無線網路,也可將表4的評估結果提供給使用者,藉以決定使否需要動態調整或是使用者自行手動調整無線網路。
圖2是依照本揭露一實施例的一種伺服器110的功能方塊圖。伺服器110包括第一無線網路收發器210、第二無線網路收發器220以及處理器230。第一無線網路收發器210可以是LTE行動網路存取晶片或網路模組,第二無線網路收發器220可以是Wi-Fi網路或網路模組,處理器230則是中央處理器、系統晶片或積體電路。
圖3是依照本揭露一實施例的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方法的流程圖,此分載判斷方法主要適用於伺服器110。請同時參考圖1至圖3,於步驟S310中,伺服器110的處理器230可透過網路以獲得有關於使用者裝置140的傳輸資費信息。於步驟S320中,伺服器110的處理器230分別藉由第一無線網路收發器210以及第二無線網路收發器220來監測並獲得第一無線基地台120與第二無線基地台130的服務品質信息。於步驟S330中,處理器230依據所述傳輸資費信息以及所述服務品質信息來評估第一無線基地台與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數據傳輸效益信息。於步驟S340中,處理器230可將數據傳輸效益信息直接地或間接地(如,透過第一無線基地台120或第二無線基地台130)傳輸給使用者裝置140。藉此,於步驟S350中,使用者裝置140便可自行依據此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來選擇性地使用第一無線網路及第二無線網路的其中之一。分載判斷方法的其他詳細實現方式可參照上述實施例。
綜上所述,本揭露實施例所述的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可藉由各個無線網路的服務品質信息來自動地且動態地計算位於這些無線網路基地台自身的負載情況。並且,依據使用情境(如,希望資費最低或具備最大的無線網路頻寬)以及使用者裝置所使用的資費信息來自動地評估每個使用者裝置在未來時點中使用這些無線網路當中的何者為佳,從而達到最低的數據傳輸成本或是最佳的服務品質。對各個無線網路的基地台而言,也可以易於平衡基地台的負載狀況。
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揭露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
110‧‧‧伺服器
120‧‧‧第一無線基地台
130‧‧‧第二無線基地台
140‧‧‧使用者裝置
150‧‧‧核心網路
160‧‧‧網際網路
170‧‧‧網路閘道器
210‧‧‧第一無線網路收發器
220‧‧‧第二無線網路收發器
230‧‧‧處理器
S310~S350‧‧‧步驟
R1‧‧‧第一無線網路的通訊範圍
R2‧‧‧第二無線網路的通訊範圍
圖1是依照本揭露一實施例的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的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揭露一實施例的一種伺服器的功能方塊圖。 圖3是依照本揭露一實施例的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方法的流程圖。
S310~S350‧‧‧步驟

Claims (29)

  1. 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包括: 伺服器; 第一無線基地台,用以提供一第一無線網路; 第二無線基地台,用以提供一第二無線網路;以及 使用者裝置,位於該第一無線網路與該第二無線網路的通訊範圍內,其中該伺服器具備有關於該使用者裝置的一傳輸資費信息, 其中該伺服器分別監測並獲得該第一無線基地台與該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服務品質(QoS)信息,依據該傳輸資費信息以及該些服務品質信息來評估該第一無線基地台與該第二無線基地台的一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並將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傳輸給該使用者裝置, 其中該使用者裝置依據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來選擇性地使用該第一無線網路及該第二無線網路的其中之一。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載判斷系統,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屬於無線廣域網路,且該第二無線網路屬於無線區域型網路或是無線都會網路。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分載判斷系統,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是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行動網路、第三代(3G)行動通訊網路、或是通用封包無線服務(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行動通訊網路,且該第二無線網路是Wi-Fi網路或是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網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載判斷系統,其中該服務品質信息至少包括:在多個特定時點的數據傳輸速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分載判斷系統,其中該服務品質信息更包括:位於該些特定時點之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的數據傳輸速度、該第一無線基地台以及該第二無線基地台的負載狀態。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分載判斷系統,其中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是以一動態參考表(Dynamic reference Table;DRT)來呈現, 其中該動態參考表的欄位包括多個未來時間點以及建議使用的網路類型,其中該網路類型為該第一無線網路與該第二無線網路其中之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分載判斷系統,其中該動態參考表的欄位更包括與該些未來時間點對應之使用情境以及建議使用的該網路類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分載判斷系統,其中該伺服器透過馬可夫決策程序(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模式以依據該些特定時點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該傳輸資費信息來計算該動態參考表,並且, 當該些服務品質信息改變時,該伺服器動態地產生更新的該動態參考表並推播至該使用者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分載判斷系統,其中該伺服器透過該第一無線基地台並以小區廣播(cell broadcast)方法或是小區單播(cell unicast)方法來將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推播至該使用者裝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分載判斷系統,其中該小區廣播是簡訊推播系統(Short Message System;SMS)。
  11. 一種伺服器,包括: 第一無線網路收發器,獲得一第一無線基地台之服務品質信息,其中該第一無線基地台用以提供一第一無線網路; 第二無線網路收發器,獲得一第二無線基地台之服務品質信息,其中該第二無線基地台用以提供一第二無線網路;以及 處理器,耦接該第一無線網路收發器以及該第二無線網路收發器, 其中該處理器獲得有關於一使用者裝置的一傳輸資費信息,依據該傳輸資費信息以及該些服務品質信息來評估該第一無線基地台與該第二無線基地台的一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並將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傳輸給該使用者裝置, 其中該使用者裝置依據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來選擇性地使用該第一無線網路及該第二無線網路的其中之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屬於無線廣域網路,且該第二無線網路屬於無線區域型網路或是無線都會網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是長期演進行動網路、第三代行動通訊網路、或是通用封包無線服務行動通訊網路,且該第二無線網路是Wi-Fi網路或是全球互通微波存取網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服務品質信息至少包括:在多個特定時點的數據傳輸速度。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服務品質信息更包括:位於該些特定時點之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的數據傳輸速度、該第一無線基地台以及該第二無線基地台的負載狀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是以一動態參考表來呈現, 其中該動態參考表的欄位包括多個未來時間點以及建議使用的網路類型,其中該網路類型為該第一無線網路與該第二無線網路其中之一。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動態參考表的欄位更包括與該些未來時點對應之使用情境以及建議使用的該網路類型。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處理器透過馬可夫決策程序模式以依據該些特定時點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該傳輸資費信息來計算該動態參考表,並且, 當該些服務品質信息改變時,該處理器動態地產生更新的該動態參考表並推播至該使用者裝置。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處理器透過該第一無線基地台並以小區廣播方法或是小區單播方法來將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推播至該使用者裝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該小區廣播是簡訊推播系統。
  21. 一種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方法,適用於一伺服器,所述分載判斷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獲得有關於一使用者裝置的一傳輸資費信息; 分別監測並獲得一第一無線基地台與一第二無線基地台的服務品質信息; 依據該傳輸資費信息以及該些服務品質信息來評估該第一無線基地台與該第二無線基地台的一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以及 將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傳輸給該使用者裝置,其中該使用者裝置依據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來選擇性地使用該第一無線基地台提供之一第一無線網路及該第二無線基地台提供之一第二無線網路的其中之一。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分載判斷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屬於無線廣域網路,且該第二無線網路屬於無線區域型網路或是無線都會網路。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分載判斷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是長期演進行動網路、第三代行動通訊網路、或是通用封包無線服務行動通訊網路,且該第二無線網路是Wi-Fi網路或是全球互通微波存取網路。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分載判斷方法,其中該服務品質信息至少包括:在多個特定時點的數據傳輸速度。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分載判斷方法,其中該服務品質信息更包括:位於該些特定時點之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的數據傳輸速度、該第一無線基地台以及該第二無線基地台的負載狀態。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的分載判斷方法,其中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是以一動態參考表來呈現, 其中該動態參考表的欄位包括多個未來時點以及建議使用的網路類型,其中該網路類型為該第一無線網路與該第二無線網路其中之一。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分載判斷方法,其中該動態參考表的欄位更包括與該些未來時點對應之使用情境以及建議使用的該網路類型。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分載判斷方法,評估該第一無線基地台與該第二無線基地台的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包括下列步驟: 透過馬可夫決策程序模式以依據該些特定時點的數據傳輸速度以及該傳輸資費信息來計算該動態參考表;以及 當該些服務品質信息改變時,動態地產生更新的該動態參考表並推播至該使用者裝置。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的分載判斷方法,將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傳輸給該使用者裝置包括下列步驟: 以小區廣播方法或是小區單播方法來將該數據傳輸效益信息推播至該使用者裝置。
TW104140255A 2015-12-02 2015-12-02 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 TWI595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0255A TWI595795B (zh) 2015-12-02 2015-12-02 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
CN201510982056.6A CN106817734B (zh) 2015-12-02 2015-12-24 多个无线网络的分载判断系统、服务器以及其方法
JP2015256441A JP6238954B2 (ja) 2015-12-02 2015-12-28 複数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のオフロード判断システム、サーバー、およびその方法
US14/979,556 US9848432B2 (en) 2015-12-02 2015-12-28 Offload determination system for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 server and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0255A TWI595795B (zh) 2015-12-02 2015-12-02 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2178A true TW201722178A (zh) 2017-06-16
TWI595795B TWI595795B (zh) 2017-08-11

Family

ID=58798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0255A TWI595795B (zh) 2015-12-02 2015-12-02 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48432B2 (zh)
JP (1) JP6238954B2 (zh)
CN (1) CN106817734B (zh)
TW (1) TWI595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67998A4 (en) * 2018-03-13 2021-03-3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DEVICE AND CONTROL PROCESS
US11632271B1 (en) 2022-02-24 2023-04-18 T-Mobile Usa, Inc. Location-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983164B1 (en) 2022-11-17 2024-05-14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community detection via data network telemet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3427A1 (en) * 2007-05-22 2008-11-27 Colin Shong Chin Qu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originated optimal call routing
US20110096749A1 (en) * 2007-08-23 2011-04-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Simple Retrieval Of Network Access Selection Information
US8036675B2 (en) 2009-03-31 2011-10-11 Alvarion Ltd. Load balanc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ATE544270T1 (de) * 2009-06-18 2012-02-15 Alcatel Lucen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überlastungsregelung
US8285298B2 (en) 2009-12-23 2012-10-09 At&T Mobility Ii Llc Chromatic scheduler for network traffic with disparate service requirements
CA2800184C (en) * 2010-05-25 2019-03-19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offloading
US8391918B2 (en) * 2010-06-28 2013-03-0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US8976657B2 (en) * 2011-03-08 2015-03-10 Medium Access Systems Private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offload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WO2012166110A1 (en) * 2011-05-31 2012-12-0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llaborative scheme for selection of optimal accesses and seamless transition between accesses
KR101819236B1 (ko) 2011-06-30 2018-01-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영역기반 응용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3828436A (zh) * 2011-09-28 2014-05-28 史密斯微软件公司 用于控制网络接入、移动和有效利用本地和网络资源的自调节的移动平台策略实施代理
US9559866B2 (en) * 2011-12-21 2017-01-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ad balanc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130265985A1 (en) * 2012-04-10 2013-10-10 Motorola Mobilit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data connectivity between a wireless communicaiton device and a first access network
EP2870799A1 (en) * 2012-07-06 2015-05-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Hierarchical access network discovery and selection function and offload wi-fi network
FR2993745A1 (fr) * 2012-07-20 2014-01-24 France Telecom Procede de gestion de la mobilite dans 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en fonction de la qualite de service d'un service accede
KR20140018089A (ko) * 2012-07-25 2014-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혼잡을 고려한 트래픽 오프로딩 방법 및 장치
EP2879438A4 (en) * 2012-07-27 2016-03-16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NODE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CN103857011B (zh) * 2012-11-30 2018-0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ue接入网络的选择方法、装置、系统及一种ue
US9549343B2 (en) 2012-12-06 2017-01-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Traffic steering across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nd radio frequencies utilizing cell broadcast messages
US9313697B2 (en) * 2013-01-18 2016-04-1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Optimized offloading to WLAN in 3GPP-RAT mobility
IL224332A (en) * 2013-01-20 2016-09-29 Intucell Ltd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 to integrate the operation of cellular and wi-fi systems
CN103974335B (zh) 2013-01-24 2017-11-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分流的方法、ue、网络设备及服务器
US20140274009A1 (en) * 2013-03-12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tion-aware network selection
US9826464B2 (en) 2013-03-26 2017-11-21 Bandwidthx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based on access conditions
US9301245B2 (en) 2013-06-14 2016-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oll path routing protocol
US20150017985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off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742928B2 (en) * 2014-04-28 2017-08-22 Apple Inc. Charging information for WLAN network selection in 3GPP-WLAN data offloading
US9742635B2 (en) * 2014-05-13 2017-08-22 Alcatel-Lucent Usa Inc. Mobile client-driven network transi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64376A1 (en) 2017-06-08
CN106817734A (zh) 2017-06-09
CN106817734B (zh) 2020-09-08
JP2017103739A (ja) 2017-06-08
TWI595795B (zh) 2017-08-11
JP6238954B2 (ja) 2017-11-29
US9848432B2 (en)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4401B2 (en) ANDSF parameters for WLAN network selection
CN104509173B (zh) 用于基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拥塞的业务减荷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261265A1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RU2631984C2 (ru) Управляемый ran выбор wi-fi
US925370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D2D) assisted dynamic traffic control for cellular networks
KR20140022101A (ko) 무선 통신 디바이스,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관련된 방법들
US20140192642A1 (en) Mobile device with cellular-wlan offlaod using passive load sensing of wlan
EP3231224A1 (e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throughput estimation
US11877231B2 (en) Resilient mobile meshed network with extended range
TWI595795B (zh) 多個無線網路的分載判斷系統、伺服器以及其方法
EP3125604A1 (en) Load information transfer method, system, network element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9479233B (zh) 用于容忍延迟消息的转发节点选择和路由
Masek et al. User performance gains by data offloading of LTE mobile traffic onto unlicensed IEEE 802.11 links
WO2014184347A1 (en) Quality of service / load based user equipment selection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US10524160B2 (en) Balancing load across radio frequency channels
US974267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s network loading
CN108463008B (zh) Wlan状态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32503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JP2017147589A (ja) 通信制御装置、無線アクセス方式選択方法、及び無線アクセス方式選択プログラム
US952553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from an access n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