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2106A - 毫米波廣播及單播通道設計以及通用傳輸架構 - Google Patents

毫米波廣播及單播通道設計以及通用傳輸架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2106A
TW201722106A TW105134955A TW105134955A TW201722106A TW 201722106 A TW201722106 A TW 201722106A TW 105134955 A TW105134955 A TW 105134955A TW 105134955 A TW105134955 A TW 105134955A TW 201722106 A TW201722106 A TW 2017221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si
frequency band
enb
circuitr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1349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48967B (zh
Inventor
苗紅磊
熊剛
鄭惠珍
Original Assignee
英特爾Ip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特爾Ip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特爾Ip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1722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2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48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489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40Connection management for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r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8/00User notification, e.g. alerting and paging, for incoming communication, change of service or the like
    • H04W68/005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for alerting of incoming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描述一種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eNB之設備。該eNB之該設備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用以產生至一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第一UE之一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且用以產生以該經伺服胞元中之一第二UE為目標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本發明亦描述一種可操作以處理用於包括一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UE之設備。該UE之該設備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用以處理來自一eNB之一第一高頻帶傳輸且用以處理來自該eNB之一第二高頻帶傳輸,其中該第一傳輸係在至少3 dB之CE下,且該第二傳輸係在小於3 dB之CE下。

Description

毫米波廣播及單播通道設計以及通用傳輸架構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毫米波廣播及單播通道設計以及通用傳輸架構。
發明背景 已實施或正提出各種無線蜂巢式通訊系統,包括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MTS)、3GPP長期演進(LTE)系統、3GPP進階LTE系統,及第五代無線系統/第五代行動網路(5G)系統/第五代新無線電(NR)系統。一些所提出的蜂巢式通訊系統可併有包括介於30十億赫與300十億赫之間的一或多個頻帶的射頻。與10 mm至1 mm之無線電波長對應,此類通訊系統有時可被稱作毫米波(mmWave)系統。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係特地提出一種可操作以在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使用者裝備(UE)通訊的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設備,該eNB可被操作以產生針對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的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eNB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用以:產生至一經伺服胞元中的一或多個第一UE之一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以及產生以該經伺服胞元中的一第二UE為目標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毫米波(mmWave)系統(或高頻帶系統,或極高頻帶系統)具有提供龐大頻寬之潛能。歸因於潛在頻寬,mmWave系統為用於支援未來第五代無線系統/第五代行動網路(5G)系統/第五代新無線電(NR)系統行動網路之候選者,其可具有極端的使用者容量要求。可最初在第一階段中部署mmWave系統,在第一階段中異質網路,在異質網路中mmWave小型胞元在巨型胞元之輔助下操作。可在第二階段中繼續獨立式mmWave小型胞元部署。對於mmWave小型胞元在mmWave巨型胞元之涵蓋範圍外的狀況,獨立式操作可為有利的。
獨立式mmWave小型胞元操作可需要廣播通道支援及單播通道支援兩者。廣播通道可包括用於系統資訊之邏輯共同控制通道,及排程系統資訊之關聯實體控制通道。單播通道可包括使用者裝備(UE)專用資料通道及控制通道。
廣播通道可以胞元中之多個UE為目標,而單播通道可以特定UE為目標。波束成形可藉由在與良好通道條件相關聯之方向上導引傳輸信號來輔助mmWave系統滿足鏈路涵蓋範圍目標。
廣播通道支援及單播通道支援可涉及不同的波束成形對準程序。然而,與廣播通道之波束成形型傳輸相比較,廣播通道之全向傳輸可為有利的。舉例而言,即使運用低解析度量化器的全向基於同步信號之胞元搜尋亦可勝過運用類比波束成形的定向基於同步信號之胞元搜尋。
以下論述藉由呈送全向廣播通道及參考信號設計以及用於具有涵蓋範圍延伸(CE)之廣播通道之高效傳輸方案而開始。該論述接著轉至波束成形型單播通道及參考信號設計。隨後,論述增強型通道狀態資訊(CSI)參考信號(CSI-RS)設計,其可促進用於波束成形型單播通道之CSI回饋,且可藉由考量典型實施約束來支援用於單播通道之混合式波束成形操作。最後,論述用於eNB以同時地支援廣播通道傳輸及單播通道傳輸之靈活傳輸架構。
在以下描述中,論述眾多細節以提供對本發明之實施例的更透徹解釋。然而,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而易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的情況下實踐本發明之實施例。在其他情況下,以方塊圖形式而非詳細地展示熟知的結構及裝置以便避免混淆本發明之實施例。
應注意,在實施例之對應圖式中,運用線來表示信號。一些線可較粗,以指示較大數目個構成信號路徑,及/或一些線可在一或多個末端處具有箭頭,以指示資訊流程之方向。此類指示並不意欲為限制性的。實情為,結合一或多個例示性實施例來使用該等線以促進對電路或邏輯單元之較容易的理解。如由設計需要或偏好所指示之任何所表示信號可實際上包含可在任一方向上行進且可運用任何合適類型之信號方案所實施的一或多個信號。
貫穿本說明書,且在申請專利範圍中,術語「連接」意謂連接之事物之間的直接電氣、機械或磁性連接,而無任何中間裝置。術語「耦接」意謂連接之事物之間的直接電氣、機械或磁性連接,或透過一或多個被動或主動中間裝置的間接連接。術語「電路」或「模組」可指代經配置以彼此合作以提供所要功能之一或多個被動及/或主動組件。術語「信號」可指代至少一種電流信號、電壓信號、磁信號,或資料/時脈信號。「一」及「該」之含義包括多個參考。「中」之含義包括「中」及「上」。
術語「實質上」、「接近」、「大約」、「靠近」及「約」通常指代在目標值之+/- 10%內。除非另有指定,否則使用序數形容詞「第一」、「第二」及「第三」等等以描述共同物件僅僅指示正在提及類似物件之不同執行個體,且並不意欲暗示如此描述之物件必須呈給定序列,無論係在時間上、在空間上、在排名上抑或以任何其他方式。
應理解,如此使用之術語在適當情況下係可互換的,使得本文中所描述之本發明之實施例(例如)能夠在除了本文中所說明或以其他方式描述之定向以外的定向中操作。
描述及申請專利範圍中之術語「左」、「右」、「前」、「後」、「頂部」、「底部」、「上方」、「下方」及其類似者(若存在)係出於描述性目的而被使用,且未必用於描述永久的相對位置。
出於實施例之目的,各種電路、模組及邏輯區塊中之電晶體為穿隧FET (TFET)。各種實施例之一些電晶體可包含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電晶體,其包括汲極、源極、閘極及主體端子。電晶體亦可包括三閘極及FinFET電晶體、閘極全周圓柱形電晶體、方形線或矩形帶電晶體,或實施電晶體功能性之其他裝置,比如碳奈米管或自旋電子學裝置。亦即,MOSFET對稱源極及汲極端子為相同端子且此處可被互換地使用。另一方面,TFET裝置具有不對稱源極及汲極端子。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其他電晶體(例如,雙極接面電晶體BJT PNP/NPN、BiCMOS、CMOS等等)可用於一些電晶體。
出於本發明之目的,片語「A及/或B」及「A或B」意謂(A)、(B)或(A及B)。出於本發明之目的,片語「A、B及/或C」意謂(A)、(B)、(C)、(A及B)、(A及C)、(B及C),或(A、B及C)。
另外,本發明中所論述之組合邏輯及依序邏輯之各種元件可既關於實體結構(諸如AND閘、OR閘或XOR閘),或又關於實施為所論述邏輯之布林(Boolean)等效者之邏輯結構的經合成或以其他方式最佳化之裝置集合。
另外,出於本發明之目的,術語演進型節點B (eNB)及存取點(AP)可為實質上可互換的。其他可互換術語可包括「5G eNB」及「mmWave eNB」。
以下論述呈送無線電存取技術(RAT)所併有之資源區塊(RB)或實體RB (PRB)定義相似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長期演進(LTE)系統中之RB定義的mmWave系統。mmWave系統中之RB可包含時域中之14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其跨越頻域中之12個副載波。然而,RAT之各種參數可不同於LTE系統。舉例而言,副載波間距及傳輸時間間隔(TTI)可在mmWave系統中不同,此可有利地處理mmWave頻率信號之相位雜訊行為及針對mmWave系統之低潛時要求兩者。
由於廣播通道可以胞元中具有不同位置之多個UE為目標,故可有利的是針對廣播通道應用非波束成形型傳輸。另外,一些單播通道(諸如用於傳呼之實體控制及資料通道)可在可難以達成準確波束對準的條件下操作。
根據一些實施例,針對此等通道提出全向傳輸。用於彼等廣播通道及彼等單播通道之資訊位元率可低,且可出於可靠性目的而針對此類通道採用正交相移鍵控(QPSK)。為了增強此等通道之涵蓋範圍且為了減輕與mmWave頻率信號相關聯之路徑損耗,可將具有低碼率之強通道碼用於此等通道,此可提供與時間分集及頻率分集相關之益處。此外,對於此等低位元率的QPSK調變通道,可運用低解析度量化器將數位接收波束成形應用於合理數目個接收天線,此可有利地提供良好的效能及/或縮減的功率消耗。
經廣播通道及信號可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 同步信號(例如,主要同步信號(PSS)及/或次要同步信號(SSS)); 攜載主控資訊區塊(MIB)之實體廣播通道(PBCH); 用以排程系統資訊區塊之實體控制通道(例如,具有SI-RNTI之擾碼識別碼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 用以攜載系統資訊區塊之實體資料通道(例如,下行鏈路共用通道(DL-SCH)); 用以排程傳呼信號之實體控制通道(例如,傳呼控制通道(PCCH)); 用以攜載傳呼信號之實體資料通道(例如,傳呼資料通道(PDCH)); 用以排程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控制通道(例如,具有RA-RNTI之擾碼識別碼的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 用以攜載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資料通道(例如,PDSCH);以及 攜載用於多個UE之控制資訊(諸如功率控制)的實體控制通道(例如,攜載具有針對多個UE之功率控制資訊所定義之特定格式之下行鏈路控制資訊的PDCCH)。
全向傳輸可用於此等通道及信號。
對於5G mmWave RAT,可分配遍及系統頻寬而散佈之一組RB以傳輸用於5G存取系統之PDCCH (xPDCCH)。相似於用於增強型PDCCH (EPDCCH)之設計之原理的原理可應用於xPDCCH之設計。然而,提出不同的DMRS型樣。
1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包括攜載用於mmWave系統之全向傳輸之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之資源元素(RE)的RB。在可用於全向控制通道及資料通道傳輸之DMRS型樣100中,RB 110可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可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RB 110可包含多個RE 120,每一副載波處之每一OFDM符號對應一個RE。在RE 120中,多個RE可為DMRS攜載RE 130。DMRS攜載RE 130可為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RE 120。RB 110可因此包含攜載DMRS之24個RE,從而留下不攜載DMRS之144個RE。
DMRS型樣100可(諸如)藉由支援改良型傳輸(Tx)分集且受益於對應分集增益來有利地支援全向傳輸。DMRS型樣100可相似於用於四個天線埠之LTE胞元特定參考信號(CRS)型樣。mmWave RAT可不傳輸CRS,此可縮減參考信號(RS)額外負荷。另外,菱形型樣可有益於通道估計效能。當分配PRB以用於控制傳輸或資料傳輸時,可傳輸DMRS型樣100。在一些實施例中,DMRS型樣100之置放可以相似於LTE中之CRS的方式取決於胞元ID,此可改良胞元間干擾避免。
在舊版LTE系統中,共同控制通道可由彙總層級(AL) 4及8處之PDCCH傳輸。與舊版LTE相對比,為了增強用於共同控制xPDCCH之涵蓋範圍,提出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CE)使用AL 16,提出針對6 dB之CE使用AL 32,且提出針對9 dB之CE使用AL 64。
在DMRS型樣100中144個RE不攜載DMRS的情況下,且在每彙總層級36個符號之速率下,在AL 16處之共同控制xPDCCH (傳輸(例如)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可需要4個RB。相比之下,在AL 32處之此類傳輸可需要8個RB,而在AL 64處之此類傳輸可需要16個RB。在副載波間距為75 kHz且100個RB橫越100百萬赫(MHz)系統頻寬的情況下,在一個TTI中在AL 64處之一個xPDCCH的控制額外負荷可為0.16。此類額外負荷可為可接受的,此係因為可僅僅偶而傳輸廣播通道(諸如用於系統資訊)。
可在mmWave eNB中使用大量天線以增強波束成形增益。DMRS型樣100可對應於四個虛擬AP之執行個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自大天線陣列中選擇4個實體天線以形成四個虛擬AP。在一些實施例中,大天線陣列可被劃分成四個群組,且每一群組可被視為一個虛擬AP。
如上文所論述,根據一些實施例,針對PBCH提出全向傳輸。攜載PBCH之RB亦可如在DMRS型樣100中一樣攜載DMRS。同時,對於各種程度之CE,可使用時間及/或頻率之重複。
2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包括攜載用於mmWave系統之全向傳輸之DMRS及PBCH之RE的RB。在PBCH型樣200中,RB 210可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可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RB 210可包含多個RE 220,每一副載波處之每一OFDM符號對應一個RE。在RE 220中,各種DMRS攜載RE 230可以相似於DMRS型樣100之型樣的型樣攜載DMRS。另外,不攜載OFDM符號7至10中之DMRS的各種PBCH攜載RE 240可攜載PBCH。
3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mmWave系統之PBCH CE設計。在與3 dB之CE對應的RB序列310中,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可具有具備PBCH 315之多個週期性RB。在初始子訊框中,且在初始子訊框之後的第五子訊框中,中心頻帶可攜載具有PBCH 315之RB。此型樣可每10個子訊框重複一次,且每一訊框(例如,每十個子訊框)可因此包括系統頻寬之一個頻帶中具有PBCH 315之兩個RB,其中時域重複。相比之下,舊版PBCH傳信設計可僅僅包括每十個子訊框一個PBCH。
RB序列310可有益於小於1十億赫(GHz)之系統頻寬。在此類實施例中,用於PBCH之頻寬可並非極高,且具有舊版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解析度之PBCH接收器可為有用的。
對於與6 dB之CE對應的RB序列320,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可具有具備PBCH 325之多個週期性RB。另外,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及最高頻帶亦可具有具備PBCH 325之多個週期性RB。在初始子訊框中,最低頻帶及中心頻帶可攜載具有PBCH 325之RB,且在初始子訊框之後的第五子訊框中,最高頻帶及中心頻帶可攜載具有PBCH 325之RB。此型樣可每10個子訊框重複一次,且每一訊框可因此包括橫越系統頻寬之三個頻帶中具有PBCH 325之四個RB,其中時域及頻域兩者重複。
在各種實施例中,該系統頻寬可比舊版LTE系統頻寬大得多,且可跨越數百MHz,或1 GHz,或2 GHz。RB序列320可有益於約1 GHz至約2 GHz之極大系統頻寬。在此類實施例中,由PBCH攜載之主控資訊可包括系統頻寬指示符及CE指示符。在不偵測MIB的情況下,可安置UE以藉由使用假設測試來盲偵測系統之頻寬及可能CE,且亦可比較結果與根據PBCH解碼所獲得的MIB中之相同資訊。
對於與9 dB之CE對應的RB序列330,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最低頻帶及最高頻帶可具有具備PBCH 335之多個週期性RB。另外,最低頻帶與中心頻帶之間的第一中間頻帶及中心頻帶與最高頻帶之間的第二中間頻帶兩者亦可具有具備PBCH 335之多個週期性RB。在初始子訊框中,最低頻帶、第一中間頻帶、中心頻帶及最高頻帶可攜載具有PBCH 335之RB,且在初始子訊框之後的第五子訊框中,最低頻帶、中心頻帶、第二中間頻帶及最高頻帶可攜載具有PBCH 335之RB。此型樣可每10個子訊框重複一次,且每一訊框可因此包括橫越系統頻寬之五個頻帶中具有PBCH 335之八個RB,其中時域及頻域兩者重複。
RB序列330亦可有益於大系統頻寬。具有PBCH 335之RB橫越系統頻寬的散佈可提供高程度之頻率分集。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對PBCH符號進行PBCH重複,且所得重複因數可為非整數值。在此類實施例中,PBCH可在RB內重複,在OFDM符號7至11外。舉例而言,與PBCH型樣200相比較,不攜載OFDM符號3至6中之DMRS的RE可攜載PBCH。相似地,不攜載OFDM符號11至13中之DMRS的RE可攜載PBCH。若在不攜載在前三個OFDM符號外(例如,在OFDM符號0至2外)之DMRS的所有RE中攜載PBCH,則三個符號可重複兩次,且一個符號可僅僅重複一次。
另外,由於可橫越系統頻寬傳輸PBCH,故PBCH亦可有用於可有益於無執照頻譜中之系統操作的先聽候送(listen-before-talk)操作。
對於以特定UE為目標之單播資料通道,可支援運用單串流或多串流波束成形之定向傳輸模式。對於多串流波束成形,eNB可使用混合式波束成形架構,其包含由對應數位射頻(RF)鏈驅動之數個類比波束成形器。如同用於廣播傳輸之DMRS型樣100,在用於單播傳輸之DMRS型樣400中,mmWave RAT可不傳輸CRS。
4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包括攜載用於mmWave系統之單播傳輸之DMRS之RE的RB。在DMRS型樣400中,RB 410可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可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RB 410可包含多個RE 420,每一副載波處之每一OFDM符號對應一個RE。在RE 420中,多個RE可為DMRS攜載RE 430。DMRS攜載RE 430可為OFDM符號5、6、12及13以及副載波0、1、5、6、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 420。
DMRS型樣400可(諸如)藉由支援各種多輸入及多輸出(MIMO)及協調多點(CoMP)設計(例如,相似於舊版LTE系統中之MIMO及CoMP設計的MIMO及CoMP設計)來有利地支援波束成形型傳輸。一些實施例可具有用於全向傳輸之DMRS型樣,該等DMRS型樣不同於DMRS型樣100,同時仍支援單播傳輸。相似地,一些實施例可具有用於波束成形型傳輸之DMRS型樣,該等DMRS型樣不同於DMRS型樣400,同時仍支援波束成形型傳輸。因此,在各種實施例中,廣播DMRS型樣(諸如DMRS型樣100)可支援高傳輸(Tx)分集,且單播DMRS型樣(諸如DMRS型樣400)可支援波束成形型傳輸,包括多層MIMO傳輸。
在LTE版本12 (2015年3月13日凍結)中,來自一至五個子訊框之探索信號可包含CRS、PSS、SSS,且可能地,CSI-RS可基於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及/或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來啟用探索信號以支援小型胞元開啟/關斷操作。對於可不傳輸CRS之mmWave RAT,可延伸探索信號設計以僅包括CSI-RS。在此類實施例中,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可充當波束識別碼信號以實現下行鏈路(DL)波束探索及量測。
由於在以上DMRS型樣中mmWave RAT可不傳輸CRS,故彼等型樣之組合可為經延伸CSI-RS之傳輸留下空間。
5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包括攜載用於mmWave系統之下行鏈路波束探索之CSI-RS之RE的RB。RB 510、RB 520及RB 530可各自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可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RB 510、RB 520及RB 530中之每一者可包含多個RE,每一副載波處之每一OFDM符號對應一個RE。在每一多個RE中,一些RE可為全向DMRS RE 541,且一些RE可為定向DMRS RE 542。全向DMRS RE 541可以相似於DMRS型樣100之方式橫越RB 510、RB 520及RB 530而延伸。定向DMRS RE 542可以相似於DMRS型樣400之方式橫越RB 510、RB 520及RB 530而延伸。未由全向DMRS RE 542佔據且未由定向DMRS RE 542佔據之一些RE可由用於CSI-RS之RE佔據。
舉例而言,RB 510可包括多個雙埠CSI-RS RE 551。相似地,RB 520可包括多個四埠CSI-RS RE 552,且RB 530可包括多個八埠CSI-RS RE 553。雙埠CSI-RS RE 551、四埠CSI-RS RE 552及八埠CSI-RS RE 553中之每一者可包括RE對,該等RE對跨越:(1) 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12) 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3) 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RB 510可攜載2個天線埠之高達48個CSI-RS組配,其可自A0列舉至A47。RB 520可攜載4個天線埠之高達24個CSI-RS組配,其可自B0列舉至B23。RB 530可攜載8個天線埠之高達12個CSI-RS組配,其可自C0列舉至C11。
如上文所論述,儘管諸如mmWave RAT之副載波間距及TTI的參數可不同於舊版LTE參數,但mmWave RAT可使用相似於舊版LTE RB定義之RB定義。舉例而言,在RB定義相似於舊版LTE RB定義的情況下,但在副載波間距為1.5 MHz且TTI為0.01 ms的情況下,mmWave RAT可支援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及800個TTI之CSI-RS週期性,其可分別對應於CSI-RS每0.5 ms、1.0 ms、2.0 ms、4.0 ms或8.0 ms之傳輸。
每一CSI-RS可被組配為具有特定波束方向之探索信號。UE可接著被組配有多個探索信號以用於DL波束偵測。此等探索信號可被稱作量測組。UE亦可被組配有多個CSI-RS以用於CSI回饋,包括通道品質指示符(CQI)、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及秩指示符(RI),以促進鏈路調適及DL預編碼。此等CSI-RS可被稱作報告組。
圖6 至圖7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支援下行鏈路波束探索之mmWave eNB之例示性部署。區600可包括多個扇區610,以及經部署以伺服胞元610之多個eNB 620。可橫越區600定位自1列舉至6之六個eNB 620。每一eNB 620可伺服自1列舉至3之三個扇區610,且每一扇區可包涵環繞eNB 620的大約120度之波束寬度。每一eNB 620可操作以(諸如)藉由針對每一鄰近扇區傳輸一探索信號來同時地傳輸多個探索信號。
一或多個UE 630可定位於區600中,且可潛在地由一或多個eNB伺服。另外,靠近扇區邊緣之UE 630可能夠自多個相鄰扇區偵測探索信號。舉例而言,UE 630可定位為靠近由eNB 3伺服之扇區3之邊緣,且亦可定位為靠近由eNB 2伺服之扇區2及靠近由eNB 5伺服之扇區1。UE 630可因此能夠自eNB 2及/或eNB 5偵測探索信號(除了自eNB3偵測探索信號以外)。
此外,參考 7 ,多個eNB 720可針對所伺服之多個扇區710在不同方向上產生多個波束成形型探索信號傳輸725。相對於每一eNB 720,每一探索信號傳輸725可包涵實質上等於由鄰近扇區710包涵之波束寬度除以至彼扇區710之探索信號傳輸725之數目的波束寬度。舉例而言,在扇區710包涵環繞eNB 720的大約120度之波束寬度的情況下,且在將針對每一扇區10產生八個探索信號傳輸725的情況下,每一探索信號傳輸725可包涵大約15度之波束寬度。
定位為靠近扇區邊緣之UE 730可因此能夠自來自每一eNB 720之一或多個傳輸725偵測探索信號。
儘管被描繪為具有各自伺服三個扇區之六個eNB,其中針對每一扇區產生八個探索信號傳輸,但不同設計在各種實施例中係可能的。舉例而言,可分割一區,使得一eNB可伺服少於三個扇區或多於三個扇區。此外,對於每一扇區,一eNB可產生少於八個探索信號傳輸,或多於八個探索信號傳輸。一般而言,一eNB可伺服數目J個扇區,且可針對所伺服之每一扇區產生數目I個波束成形型探索信號傳輸。
8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mmWave系統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設計。在CSI-RS序列805中,針對RB中之一系列子訊框橫越系統頻寬傳輸CSI-RS。eNB (諸如eNB 620及/或eNB 720)可經組配以傳輸CSI-RS序列,諸如CSI-RS序列805。
經組配以傳輸CSI-RS序列805之eNB可遍及I個連續子訊框傳輸攜載CSI-RS之RB,且可每RB傳輸數目J個CSI-RS組配。舉例而言,在RB 810中,eNB可傳輸第一雙埠CSI-RS組配811、第二雙埠CSI-RS組配812及第三CSI-RS組配813。每一CSI-RS組配可由不同類比波束成形器傳輸至由eNB伺服之不同扇區。eNB可在七個後續子訊框中傳輸額外CSI-RS組配。最後,在RB 880中,eNB可傳輸第一雙埠CSI-RS組配881、第二雙埠CSI-RS組配882及第三雙埠CSI-RS組配883。在由eNB伺服之每一扇區中,與彼扇區相關聯之類比波束成形器可在該扇區內之八個不同波束方向上傳輸一系列八個CSI-RS組配。
在各種實施例中,eNB可因此在一個子訊框中將數目J個CSI-RS組配傳輸至由eNB伺服之數目J個扇區。另外,eNB可在每一扇區內之數目I個方向上傳輸數目I個CSI-RS組配。eNB可因此並行地(例如,同時傳輸至數個扇區)且按序列(例如,遍及每一扇區內之數個方向)傳輸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每一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可對應於雙埠CSI-RS組配、四埠CSI-RS組配、八埠CSI-RS組配,或另一數目個埠之CSI-RS組配。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UE可被組配有一或多個零功率CSI-RS資源,此可有利地避免將資料通道分配至與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相同的OFDM符號中之彼等資源元素。
UE可被組配有用於扇區的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之群組,其中該群組含有用於由對應eNB傳輸之每一探索信號之CSI-RS組配。諸如在UE可靠近扇區邊緣且可因此靠近其他扇區的狀況下,UE亦可被組配有用於多於一個扇區的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之一個此類群組。
舉例而言,對於被組配有用於三個扇區中之每一者的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之三個群組的UE,UE可被組配有待偵測及量測之24個探索信號。又可將用於每一經偵測探索信號之RSRP及/或RSRQ量測報告給伺服該探索信號之eNB。
參考 7 ,UE 730可被組配有由eNB 2在其扇區2中傳輸之八個探索信號、由eNB 3在其扇區3中傳輸之八個探索信號,及由eNB 5在其扇區1中傳輸之八個探索信號。eNB 3可具有與UE 730之RRC連接,其可能已在初始存取階段期間建立。用以將探索信號量測組組配至UE 730之RRC傳訊可由UE特定實體控制通道排程,UE特定實體控制通道可歸因於較佳波束方向之潛在不確定性而使用高彙總層級(諸如AL 16、AL 32或AL 64)予以全向傳輸。UE特定搜尋空間可因此包括具有全向散佈式傳輸之一些候選者。此外,用以組配探索信號量測組之RRC傳訊可自身被全向傳輸。
除了被組配有CSI-RS量測組以外,UE亦可經安置以進行CSI回饋以促進鏈路調適及波束頻率選擇性排程。由於可潛在地在一胞元中伺服巨大數目個UE,故若每一UE被組配有用於CSI回饋之專用CSI-RS資源而不與該胞元中之其他UE共用,則CSI-RS額外負荷可變得極大。因此,可有利的是重新使用經組配以用於波束探索信號之胞元特定CSI-RS資源以促進CSI回饋。
每一經組配之基於CSI-RS之波束探索信號可與由特定波束成形器驅動之特定波束方向相關聯。另外,UE之較佳波束方向可來自由不同波束成形器照明之不同波束方向。為了重新使用經組配波束信號以用於CSI回饋,可有利的是使用在不同時間頻率位置中包含不同CSI-RS資源之CSI處理程序,以便基於來自不同CSI-RS資源之經彙總MIMO通道來支援PMI回饋(此區別於舊版LTE CSI處理程序組配,其可採用具有用於CQI/PMI/RI報告之多個天線埠的相同CSI-RS資源)。歸因於波束探索信號之重新使用,所提出的CSI處理程序中之CSI-RS資源之準共置組配可不同於CSI-RS及相關CRS被傳信為準共置的舊版LTE CSI處理程序。
9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mmWave系統之CSI-RS量測組及報告組組配的傳信圖。方法900可涉及mmWave eNB 901及mmWave UE 902進行各種動作。
在初始動作中,eNB 901可接收多串流資料接收之UE能力(例如,可被解調變之最大數目個並行串流)。在動作910中,eNB 901可組配待量測及報告之數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在動作920中,UE 902可偵測及量測一或多個經組配探索信號。在動作930中,UE 902可週期性地報告用於一或多個探索信號之RSRP及/或RSRQ。在動作940中,eNB 901可選擇與經強接收之RSRP及/或RSRQ相關聯的數個CSI-RS。
在動作950中,eNB 901可組配經選擇CSI處理程序以用於CSI報告(例如,CQI、PMI及/或RI報告)。在動作960中,UE 902可基於經組配CSI處理程序來判定CSI。在動作970中,UE 902可週期性或非週期性地將經組配CSI處理程序之一或多個CSI報告傳輸至eNB 901。在動作980中,eNB 901可基於CSI報告而針對一或多個傳輸通道進行波束成形。
對於各種實施例中之CSI-RS報告組組配,eNB 901可在初始動作中接收關於用於多串流資料接收之UE能力(例如,可被解調變之最大數目個並行串流)的資訊。在另一動作中,eNB 901可自UE 902接收經組配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的經報告RSRP及/或RSRQ量測。
在另一動作中,eNB 901可選擇若干CSI-RS資源,其RSRP及/或RSRQ高於預定義臨限值。eNB 901可接著將一或多個經選擇CSI-RS資源定義為秩1 CSI處理程序。基於UE 902之多串流資料接收能力,且基於其自己的類比波束成形器能力,eNB 901可產生經選擇CSI-RS資源之一或多個群組。CSI-RS資源之每一群組可被稱為CSI-RS處理程序。CSI-RS處理程序中之CSI-RS資源的數目可定義CSI處理程序之秩。具有大於1之秩的CSI-RS處理程序中之CSI-RS資源可被分配有不同時間頻率資源。然而,由CSI-RS資源經歷之通道可在CSI處理程序之同一執行個體內為準靜態的。
在另一動作中,eNB 901可將一或多個經判定CSI處理程序組配至UE 902以用於CSI回饋,直至且包括所有經判定CSI處理程序。經組配CSI處理程序中之CSI-RS可自同一類比波束成形器或自不同類比波束成形器傳輸,且可自一個mmWave eNB或自若干mmWave eNB傳輸。
在另一動作中,當自UE 902接收到經組配探索信號之顯著RSRP及/或RSRQ量測時,eNB 901可重複早先動作且重新組配用於UE之CSI處理程序。
在CSI-RS報告組組配之後,UE 902可被組配有秩1或秩2之若干CSI處理程序。此等CSI處理程序可自不同mmWave eNB傳輸。一些秩2 CSI處理程序可包括來自兩個或多於兩個不同eNB之CSI-RS資源。在此類狀況下,相同CSI處理程序中之不同CSI-RS埠的準共置假定可不成立。然而,可添加CSI處理程序中之CSI-RS資源與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之間的準共置以改良通道估計效能。
儘管以特定次序展示參考 9 之動作,但可修改動作之次序。因此,可以不同次序進行所說明之實施例,且可並行地進行一些動作。根據某些實施例, 9 中所列出之動作及/或操作中之一些可為選用的。所呈現之動作之編號係出於清晰起見且並不意欲規定各種動作必須發生的操作次序。另外,可以多種組合來利用來自各種流程之操作。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可具有可執行指令,該等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eNB 901 (及/或eNB 901內之硬體處理電路系統)進行包含 9 之方法的操作。此類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可包括多種儲存媒體中之任一者,比如磁性儲存媒體(例如,磁帶或磁碟)、光學儲存媒體(例如,光碟)、電子儲存媒體(例如,習知硬碟機、固態磁碟機,或基於快閃記憶體之儲存媒體),或任何其他有形儲存媒體或非暫時性儲存媒體。
mmWave eNB可支援廣播通道及單播通道兩者,該兩者可具有不同波束成形要求。mmWave eNB亦可使用週期性波束掃描來支援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以用於波束探索及量測。
10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以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廣播傳輸、單播傳輸及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傳輸器架構。傳輸器架構1000可包含全向基頻電路系統1010、全向RF鏈電路系統1015、單播基頻電路系統1020、一或多個單播RF鏈電路系統1025、一或多個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天線虛擬器1040、一或多組天線元件信號1045,及/或一或多組天線元件1047。
全向基頻電路系統1010可產生高頻帶全向傳輸,諸如用於各種通道及信號之mmWave傳輸,且可驅動全向RF鏈電路系統1015。用於全向傳輸之通道及信號可包括(例如)同步信號、廣播通道、共同控制及資料通道,以及在涉及關於波束對準之不良先前資訊之情形(諸如送交/交遞情形)中的專用控制及資料通道。
單播基頻電路系統1020可產生高頻帶單播傳輸,諸如用於各種通道及信號之mmWave傳輸,且可驅動單播RF鏈電路系統1025。用於單向傳輸之通道及信號可包括(例如)使用定向波束成形之資料通道,及運用週期性波束方向掃描的用於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之CSI-RS傳輸。單播RF鏈電路系統1025又可驅動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可為類比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
天線元件信號1045可由全向RF鏈電路系統1015驅動以用於全向高頻帶傳輸。天線元件信號1045亦可由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 (其可自身由單播RF鏈電路系統1025驅動)驅動以用於單播高頻帶傳輸。天線元件信號1045又可驅動天線元件1047。
因此,在各種實施例中,全向RF鏈電路系統1015可驅動天線元件信號1045及/或天線元件1047以用於全向傳輸,全向傳輸可不由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波束成形。替代地,單播RF鏈電路系統1025可驅動天線元件信號1045及/或天線元件1047以用於單播傳輸,單播傳輸可由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波束成形。
天線虛擬器1040可耦接至單播基頻電路系統1020,且亦可耦接至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單播基頻電路系統1020可將關於波束成形器組配設定之資訊提供至天線虛擬器1040 (例如,天線方向設定、虛擬天線埠組配設定等等),且可進一步控制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波束成形器組配設定可包括(例如)一或多個波束方向設定。天線虛擬器1040又可基於一或多個波束成形器組配設定來控制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虛擬器1040可在OFDM符號基礎上控制一或多個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1030。
在一些實施例中,全向基頻電路系統1010可提供由時空頻率碼編碼之多個信號串流,且每一信號串流可驅動與單獨天線元件耦接之各別RF鏈。此類實施例可有利地增加來自多個天線元件之空間分集。
10 將傳輸器架構1000描繪為包括三個單播RF鏈1025、三個類比波束成形器1030、三組天線元件信號1045及三組天線元件1047。然而,在各種實施例中,傳輸器架構1000可包括任何數目個此等元件。
11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eNB及UE。 11 包括可操作以與彼此及LTE網路之其他元件共存之eNB 1110及UE 1130的方塊圖。描述eNB 1110及UE 1130之高階簡化架構以免混淆該等實施例。應注意,在一些實施例中,eNB 1110可為靜止非行動裝置。
eNB 1110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1105,且UE 1130相似地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1125。然而,在一些實施例中,eNB 1110可併有或包含天線1105,且在各種實施例中,UE 1130可併有或包含天線1125。
在一些實施例中,天線1105及/或天線1125可包含一或多個定向或全向天線,包括單極天線、偶極天線、迴圈天線、平片天線、微帶天線、共面波天線,或適合於傳輸RF信號的其他類型之天線。在一些MIMO (多輸入及多輸出)實施例中,將天線1105分離以利用空間分集。
eNB 1110及UE 1130可操作以在諸如無線網路之網路上彼此通訊。eNB 1110及UE 1130可在無線通訊通道1150上彼此通訊,無線通訊通道1150具有自eNB 1110至UE 1130之下行鏈路路徑及自UE 1130至eNB 1110之上行鏈路路徑兩者。
11 所說明,在一些實施例中,eNB 1110可包括實體層電路系統1112、MAC (媒體存取控制)電路系統1114、處理器1116、記憶體1118,及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20。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除了所展示之組件以外,亦可使用未展示之其他組件以形成完整eNB。
在一些實施例中,實體層電路系統1112包括用於將信號提供至UE 1130且自UE 1130提供信號之收發器1113。收發器1113使用一或多個天線1105將信號提供至UE或其他裝置且自UE或其他裝置提供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MAC電路系統1114控制對無線媒體之存取。記憶體1118可為或可包括一/若干儲存媒體,諸如磁性儲存媒體(例如,磁帶或磁碟)、光學儲存媒體(例如,光碟)、電子儲存媒體(例如,習知硬碟機、固態磁碟機,或基於快閃記憶體之儲存媒體),或任何有形儲存媒體或非暫時性儲存媒體。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20可包含用以進行各種操作之邏輯裝置或電路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116及記憶體1118經配置以進行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20之操作,諸如本文中參考eNB 1110及/或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20內之邏輯裝置及電路系統所描述的操作。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eNB 1110可為包含應用程式處理器、記憶體、一或多個天線埠及用於允許應用程式處理器與另一裝置通訊之介面的裝置。
亦如 11 所說明,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130可包括實體層電路系統1132、MAC電路系統1134、處理器1136、記憶體1138、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40、無線介面1142,及顯示器1144。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除了所展示之組件以外,亦可使用未展示之其他組件以形成完整UE。
在一些實施例中,實體層電路系統1132包括用於將信號提供至eNB 1110 (以及其他eNB)且自eNB 1110 (以及其他eNB)提供信號之收發器1133。收發器1133使用一或多個天線1125將信號提供至eNB或其他裝置且自eNB或其他裝置提供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MAC電路系統1134控制對無線媒體之存取。記憶體1138可為或可包括一/若干儲存媒體,諸如磁性儲存媒體(例如,磁帶或磁碟)、光學儲存媒體(例如,光碟)、電子儲存媒體(例如,習知硬碟機、固態磁碟機,或基於快閃記憶體之儲存媒體),或任何有形儲存媒體或非暫時性儲存媒體。無線介面1142可經配置以允許處理器與另一裝置通訊。顯示器1144可提供視覺及/或觸覺顯示以供使用者與UE 1130互動,諸如觸控式螢幕顯示器。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40可包含用以進行各種操作之邏輯裝置或電路系統。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136及記憶體1138可經配置以進行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40之操作,諸如本文中參考UE 1130及/或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40內之邏輯裝置及電路系統所描述的操作。
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UE 1130可為包含應用程式處理器、記憶體、一或多個天線、用於允許應用程式處理器與另一裝置通訊之無線介面以及觸控式螢幕顯示器的裝置。
11 之元件及其他圖中具有相同名稱或參考數字之元件可以本文中關於任何此類圖所描述之方式操作或運作(但此類元件之操作及功能並不限於此類描述)。舉例而言, 12 至圖 15 及圖 20 亦描繪eNB、eNB之硬體處理電路系統、UE及/或UE之硬體處理電路系統的實施例,且關於 11 以及 12 至圖 15 及圖 20 所描述之實施例可以本文中關於該等圖中之任一者所描述之方式操作或運作。
另外,儘管eNB 1110及UE 1130各自被描述為具有若干單獨功能元件,但該等功能元件中之一或多者可被組合且可由經軟體組配之元件及/或其他硬體元件之組合實施。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功能元件可指代在一或多個處理元件上操作之一或多個處理程序。經軟體及/或硬體組配之元件的實例包括數位信號處理器(DSP)、一或多個微處理器、DSP、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射頻積體電路(RFIC)等等。
eNB可包括下文所論述之各種硬體處理電路系統(諸如 12 之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200及 14 之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400),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又可包含可操作以進行各種操作之邏輯裝置及/或電路系統。舉例而言,參考 11 ,eNB 1110 (或其中之各種元件或組件(諸如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20),或其中之元件或組件之組合)可包括此等硬體處理電路系統中之部分或全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此等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內之一或多個裝置或電路系統可由經軟體組配之元件及/或其他硬體元件之組合實施。舉例而言,處理器1116 (及/或eNB 1110可包含之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器)、記憶體1118及/或eNB 1110之其他元件或組件(其可包括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20)可經配置以進行此等硬體處理電路系統之操作,諸如本文中參考此等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內之裝置及電路系統所描述的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116 (及/或eNB 1110可包含之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器)可為基頻處理器。
相似地,UE可包括下文所論述之各種硬體處理電路系統(諸如 13 之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300及 15 之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500),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又可包含可操作以進行各種操作之邏輯裝置及/或電路系統。舉例而言,參考 11 ,UE 1130 (或其中之各種元件或組件(諸如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40),或其中之元件或組件之組合)可包括此等硬體處理電路系統中之部分或全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此等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內之一或多個裝置或電路系統可由經軟體組配之元件及/或其他硬體元件之組合實施。舉例而言,處理器1136 (及/或UE 1130可包含之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器)、記憶體1138及/或UE 1130之其他元件或組件(其可包括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40)可經配置以進行此等硬體處理電路系統之操作,諸如本文中參考此等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內之裝置及電路系統所描述的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1136 (及/或UE 1130可包含之一或多個其他處理器)可為基頻處理器。
12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mmWave系統中之廣播及單播傳輸之eNB的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可操作以在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UE通訊之eNB 1110 (或另一eNB或基地台)之設備可包含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200。在一些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200可包含可操作以在無線通訊通道(諸如無線通訊通道1150)上提供各種傳輸之一或多個天線埠1205。天線埠1205可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1207 (其可為天線1105)。在一些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200可併有天線1207,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200可僅僅耦接至天線1207。
天線埠1205及天線1207可操作以將信號自eNB提供至無線通訊通道及/或UE,且可操作以將信號自UE及/或無線通訊通道提供至eNB。舉例而言,天線埠1205及天線1207可操作以提供自eNB 1110至無線通訊通道1150 (及自彼處至UE 1130或至另一UE)之傳輸。相似地,天線1207及天線埠1205可操作以提供自無線通訊通道1150 (及除此之外,自UE 1130或另一UE)至eNB 1110之傳輸。
參考 12 ,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200可包含第一電路系統1210、第二電路系統1220、第三電路系統1230,及第四電路系統1240。第一電路系統1210可操作以產生至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第一UE之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第二電路系統1220可操作以產生以經伺服胞元中之第二UE為目標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第三電路系統1230可操作以產生至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廣播傳輸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同步信號;攜載MIB之PBCH;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SIB之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實體資料通道;攜載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用於一或多個第一UE之控制資訊之實體控制通道。
對於一些實施例,廣播傳輸可包含PDCCH傳輸,PDCCH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PRB可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RE的DMRS。
在一些實施例中,PDCCH傳輸可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16下之四個PRB,可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32下之八個PRB,及/或可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64下之十六個PRB。
第四電路系統1240可操作以產生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PRB之系統頻寬而延伸的PBCH序列。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可包含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及5中之一個PBCH PRB。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包含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及針對系統頻寬之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包含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系統頻寬之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與中心頻帶之間的頻帶之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及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與最高頻帶之間的頻帶之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一些實施例中,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可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指示符,及涵蓋範圍延伸之指示符。
對於一些實施例,單播傳輸可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PRB可攜載用於OFDM符號5、6、12及13以及副載波0、1、5、6、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的DMRS。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系統1210、第二電路系統1220、第三電路系統1230及第四電路系統1240可被實施為單獨電路系統。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系統1210、第二電路系統1220、第三電路系統1230及第四電路系統124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電路系統中被組合或實施在一起而不更改該等實施例之本質。
13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mmWave系統中之廣播及單播傳輸之UE的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可操作以在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eNB通訊之UE 1130 (或另一UE或行動手機)之設備可包含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300。在一些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300可包含可操作以在無線通訊通道(諸如無線通訊通道1150)上提供各種傳輸之一或多個天線埠1305。天線埠1305可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1307 (其可為天線1125)。在一些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300可併有天線1307,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300可僅僅耦接至天線1307。
天線埠1305及天線1307可操作以將信號自UE提供至無線通訊通道及/或eNB,且可操作以將信號自eNB及/或無線通訊通道提供至UE。舉例而言,天線埠1305及天線1307可操作以提供自UE 1130至無線通訊通道1150 (及自彼處至eNB 1110或至另一eNB)之傳輸。相似地,天線1307及天線埠1305可操作以提供自無線通訊通道1150 (及除此之外,自eNB 1110或另一eNB)至UE 1130之傳輸。
參考 13 ,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300可包含第一電路系統1310、第二電路系統1320、第三電路系統1330,及第四電路系統1340。第一電路系統1310可操作以處理來自eNB之第一高頻帶傳輸。第二電路系統1320可操作以處理來自eNB之第二高頻帶傳輸。第三電路系統1330可操作以處理來自eNB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第一高頻帶傳輸可在至少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第二高頻帶傳輸可在小於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高頻帶傳輸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同步信號;攜載MIB之PBCH;攜載SIB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SIB之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實體資料通道;攜載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控制資訊之實體控制通道。
對於一些實施例,第一高頻帶傳輸可包含PDCCH傳輸,PDCCH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PRB可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RE的DMRS。
在一些實施例中,PDCCH傳輸可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16下之四個PRB,可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32下之八個PRB,及/或可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64下之十六個PRB。
第四電路系統1340可操作以處理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PRB之系統頻寬而延伸的PBCH序列。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PBCH PRB,或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PBCH PRB。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PBCH PRB,或針對系統頻寬之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PBCH PRB。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PBCH PRB、針對系統頻寬之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PBCH PRB、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與中心頻帶之間的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PBCH PRB,或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與最高頻帶之間的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PBCH PRB。
在一些實施例中,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可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MIB:系統頻寬之指示符,及涵蓋範圍延伸之指示符。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系統1310、第二電路系統1320、第三電路系統1330及第四電路系統1340可被實施為單獨電路系統。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系統1310、第二電路系統1320、第三電路系統1330及第四電路系統134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電路系統中被組合或實施在一起而不更改該等實施例之本質。
14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eNB的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可操作以在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UE通訊之eNB 1110 (或另一eNB或基地台)之設備可包含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400。在一些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400可包含可操作以在無線通訊通道(諸如無線通訊通道1150)上提供各種傳輸之一或多個天線埠1405。天線埠1405可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1407 (其可為天線1105)。在一些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400可併有天線1407,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400可僅僅耦接至天線1407。
天線埠1405及天線1407可操作以將信號自eNB提供至無線通訊通道及/或UE,且可操作以將信號自UE及/或無線通訊通道提供至eNB。舉例而言,天線埠1405及天線1407可操作以提供自eNB 1110至無線通訊通道1150 (及自彼處至UE 1130或至另一UE)之傳輸。相似地,天線1407及天線埠1405可操作以提供自無線通訊通道1150 (及除此之外,自UE 1130或另一UE)至eNB 1110之傳輸。
參考 14 ,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400可包含第一電路系統1410、第二電路系統1420,及第三電路系統1430。第一電路系統1410可操作以產生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CSI-RS傳輸可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CSI-RS傳輸亦可包含一組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對於一些實施例,第二電路系統1420可操作以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週期性數目個TTI下產生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及800個TTI。第二電路系統1420可由介面1425將CSI-RS傳輸提供至第一電路系統1410。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電路系統1420亦可操作以產生數目J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eNB可伺服數目J個扇區,且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可分別與J個扇區中之一或多者對應。可針對同一子訊框產生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電路系統1420可操作以針對由eNB伺服之扇區產生數目I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具有X度之波束寬度,且X可實質上等於扇區之波束寬度除以數目I。將針對一系列連續子訊框產生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
第三電路系統1430可操作以將UE組配有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之量測組以用於下行鏈路波束偵測。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電路系統1430可操作以將UE組配有一或多個CSI-RS組配之報告組以用於CSI回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系統1410、第二電路系統1420及第三電路系統1430可被實施為單獨電路系統。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系統1410、第二電路系統1420及第三電路系統143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電路系統中被組合或實施在一起而不更改該等實施例之本質。
15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UE的硬體處理電路系統。可操作以在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eNB通訊之UE 1130 (或另一UE或行動手機)之設備可包含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500。在一些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500可包含可操作以在無線通訊通道(諸如無線通訊通道1150)上提供各種傳輸之一或多個天線埠1505。天線埠1505可耦接至一或多個天線1507 (其可為天線1125)。在一些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500可併有天線1507,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500可僅僅耦接至天線1507。
天線埠1505及天線1507可操作以將信號自UE提供至無線通訊通道及/或eNB,且可操作以將信號自eNB及/或無線通訊通道提供至UE。舉例而言,天線埠1505及天線1507可操作以提供自UE 1130至無線通訊通道1150 (及自彼處至eNB 1110或至另一eNB)之傳輸。相似地,天線1507及天線埠1505可操作以提供自無線通訊通道1150 (及除此之外,自eNB 1110或另一eNB)至UE 1130之傳輸。
參考 15 ,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500可包含第一電路系統1510、第二電路系統1520、第三電路系統1530,及第四電路系統1540。第一電路系統1510可操作以處理來自eNB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CSI-RS傳輸可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另外,CSI-RS傳輸亦可包含一組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系統1510可操作以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週期性數目個TTI下處理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及800個TTI。
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二電路系統1520可操作以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第一電路系統1510可操作以偵測經組配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第三電路系統1530可操作以針對經偵測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量測RSRP及RSRQ中之至少一者,且第四電路系統1540可操作以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eNB:經量測RSRP,或經量測RSRQ。第一電路系統1510可在介面1515上將探索信號提供至第三電路系統1530,且第三電路系統1530可在介面1535上將RSRP及/或RSRQ提供至第四電路系統1540。
在一些實施例中,eNB可為第一eNB,且第二電路系統1520可操作以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第二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
在各種實施例中,第二電路系統1520可操作以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CSI回饋,第一電路系統1510可操作以偵測經組配CSI-RS處理程序,第三電路系統1530可操作以針對經偵測CSI-RS處理程序估計CQI、PMI及RI中之至少一者,且第四電路系統1540可操作以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eNB:經估計CQI、經估計PMI,或經估計RI。
在一些實施例中,eNB可為第一eNB,且第二電路系統1520可操作以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自第二eNB進行CSI回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系統1510、第二電路系統1520、第三電路系統1530及第四電路系統1540可被實施為單獨電路系統。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電路系統1510、第二電路系統1520、第三電路系統1530及第四電路系統154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電路系統中被組合或實施在一起而不更改該等實施例之本質。
下文論述可關於eNB 1110及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20之各種方法。儘管以特定次序展示流程圖中參考 16 及圖 18 之動作,但可修改動作之次序。因此,可以不同次序進行所說明之實施例,且可並行地進行一些動作。根據某些實施例, 16 及圖 18 中所列出之動作及/或操作中之一些可為選用的。所呈現之動作之編號係出於清晰起見且並不意欲規定各種動作必須發生的操作次序。另外,可以多種組合來利用來自各種流程之操作。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可具有可執行指令,該等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eNB 1110及/或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20進行包含 16 及圖 18 之方法的操作。此類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可包括多種儲存媒體中之任一者,比如磁性儲存媒體(例如,磁帶或磁碟)、光學儲存媒體(例如,光碟)、電子儲存媒體(例如,習知硬碟機、固態磁碟機,或基於快閃記憶體之儲存媒體),或任何其他有形儲存媒體或非暫時性儲存媒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設備可包含用於進行 16 及圖18 之方法之各種動作及/或操作的構件。
相似地,下文論述可關於UE 1130及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40之各種方法。儘管以特定次序展示流程圖中參考 17 及圖 19 之動作,但可修改動作之次序。因此,可以不同次序進行所說明之實施例,且可並行地進行一些動作。根據某些實施例, 17 及圖 19 中所列出之動作及/或操作中之一些可為選用的。所呈現之動作之編號係出於清晰起見且並不意欲規定各種動作必須發生的操作次序。另外,可以多種組合來利用來自各種流程之操作。
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可具有可執行指令,該等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UE 1130及/或硬體處理電路系統1140進行包含 17 及圖19 之方法的操作。此類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可包括多種儲存媒體中之任一者,比如磁性儲存媒體(例如,磁帶或磁碟)、光學儲存媒體(例如,光碟)、電子儲存媒體(例如,習知硬碟機、固態磁碟機,或基於快閃記憶體之儲存媒體),或任何其他有形儲存媒體或非暫時性儲存媒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設備可包含用於進行 17 及圖19 之方法之各種動作及/或操作的構件。
16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mmWave系統中之廣播及單播傳輸之eNB的方法。方法1600包含產生1610、產生1620、產生1630,及產生1640。在產生1610中,對於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mmWave頻帶之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eNB,可產生至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第一UE之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在產生1620中,以經伺服胞元中之第二UE為目標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在產生1630中,可產生至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一些實施例中,廣播傳輸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同步信號;攜載MIB之PBCH;攜載SIB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SIB之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實體資料通道;攜載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資料通道;以及攜載用於一或多個第一UE之控制資訊之實體控制通道。
對於一些實施例,廣播傳輸可包含PDCCH傳輸,PDCCH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PRB可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DMRS。
在一些實施例中,PDCCH傳輸可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16下之四個PRB,可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32下之八個PRB,及/或可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產生1640中,可產生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PRB之系統頻寬而延伸的PBCH序列。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包含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及5中之一個PBCH PRB。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包含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及針對系統頻寬之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包含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系統頻寬之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與中心頻帶之間的頻帶之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及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與最高頻帶之間的頻帶之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一些實施例中,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可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指示符,及涵蓋範圍延伸之指示符。
對於一些實施例,單播傳輸可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PRB可攜載用於OFDM符號5、6、12及13以及副載波0、1、5、6、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的DMRS。
17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mmWave系統中之廣播及單播傳輸之UE的方法。方法1700包含處理1710、處理1720、處理1730,及處理1740。在處理1710中,對於可操作以處理用於包括mmWave頻帶之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UE,可處理來自eNB之第一高頻帶傳輸。在處理1720中,可處理來自eNB之第二高頻帶傳輸。在處理1730中,可處理來自eNB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第一高頻帶傳輸可在至少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且第二高頻帶傳輸可在小於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高頻帶傳輸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同步信號;攜載MIB之PBCH;攜載SIB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SIB之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實體資料通道;攜載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攜載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資料通道;以及攜載控制資訊之實體控制通道。
對於一些實施例,第一高頻帶傳輸可包含PDCCH傳輸,PDCCH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PRB可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DMRS。
對於一些實施例,PDCCH傳輸可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16下之四個PRB,可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32下之八個PRB,及/或可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處理1740中,可處理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PRB之系統頻寬而延伸的PBCH序列。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PBCH PRB,或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PBCH PRB。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PBCH PRB,或針對系統頻寬之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PBCH PRB。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PBCH序列可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PBCH PRB、針對系統頻寬之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PBCH PRB、針對系統頻寬之最低頻帶與中心頻帶之間的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PBCH PRB,或針對系統頻寬之中心頻帶與最高頻帶之間的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PBCH PRB。
在一些實施例中,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可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指示符,及涵蓋範圍延伸之指示符。
18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eNB的方法。方法1800可包含產生1810、產生1820、產生1830、產生1840、組配1850,及組配1860。
在產生1810中,對於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mmWave頻帶之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eNB,可產生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CSI-RS傳輸可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CSI-RS傳輸可包含一組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在產生1820中,可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週期性數目個TTI下產生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及800個TTI。在產生1830中,可產生數目J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其中eNB可伺服數目J個扇區,且其中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可分別與J個扇區中之一或多者對應。可針對同一子訊框產生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產生1840中,可針對由eNB伺服之扇區產生數目I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可具有X度之波束寬度,且X可實質上等於扇區之波束寬度除以數目I。將針對一系列連續子訊框產生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
在組配1850中,可將UE組配有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之量測組以用於下行鏈路波束偵測。在組配1860中,可將UE組配有一或多個CSI-RS組配之報告組以用於CSI回饋。
19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UE的方法。方法1900包含處理1910、處理1920、處理1930、偵測1935、量測1940、報告1945、處理1950、處理1960、偵測1965、估計1970、報告1975,及處理1980。
在處理1910中,對於可操作以處理用於包括mmWave頻帶之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UE,可處理來自eNB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CSI-RS傳輸可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PRB。另外,CSI-RS傳輸亦可包含一組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在處理1920中,可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週期性數目個TTI下處理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及800個TTI。
在處理1930中,可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在偵測1935中,可偵測經組配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在量測1940中,可針對經偵測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量測RSRP及RSRQ中之至少一者。在報告1945中,可將經量測RSRP或經量測RSRQ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eNB。
在處理1950中,可處理來自第二eNB之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下行鏈路波束偵測。
在處理1960中,可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CSI回饋。在偵測1965中,可偵測經組配CSI-RS處理程序。在估計1970中,可估計CQI、PMI及RI中之至少一者以用於經偵測CSI-RS處理程序。在報告1975中,可將經估計CQI、經估計PMI或經估計RI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eNB。
在處理1980中,可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自第二eNB進行CSI回饋。
20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UE裝置2000之實例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UE裝置2000可包括應用程式電路系統2002、基頻電路系統2004、射頻(RF)電路系統2006、前端模組(FEM)電路系統2008、低功率喚醒接收器(LP-WUR),及一或多個天線2010,以上各者係至少如所展示而耦接在一起。在一些實施例中,UE裝置2000可包括額外元件,諸如記憶體/儲存器、顯示器、攝影機、感測器,及/或輸入/輸出(I/O)介面。
應用程式電路系統2002可包括一或多個應用程式處理器。舉例而言,應用程式電路系統2002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多個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之電路系統。‎處理器可包括通用處理器及專用處理器(例如,圖形處理器、應用程式處理器等等)之任何組合。處理器可與記憶體/儲存器耦接及/或可包括記憶體/儲存器,且可經組配以執行儲存於記憶體/儲存器中之指令以使各種應用程式及/或作業系統能夠在系統上運行。
基頻電路系統2004可包括諸如但不限於一或多個單核心或多核心處理器之電路系統。基頻電路系統2004可包括一或多個基頻處理器及/或控制邏輯,以處理自RF電路系統2006之接收信號路徑接收的基頻信號且產生用於RF電路系統2006之傳輸信號路徑的基頻信號。基頻處理電路系統2004可與應用程式電路系統2002介接以用於產生及處理基頻信號且用於控制RF電路系統2006之操作。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2004可包括第二代(2G)基頻處理器2004A、第三代(3G)基頻處理器2004B、第四代(4G)基頻處理器2004C,及/或用於其他現有之代、開發中或在未來待開發之代(例如,第五代(5G)、6G等等)的其他基頻處理器2004D。基頻電路系統2004 (例如,基頻處理器2004A至2004D中之一或多者)可處置使能夠經由RF電路系統2006而與一或多個無線電網路通訊之各種無線電控制功能。無線電控制功能可包括但不限於信號調變/解調變、編碼/解碼、射頻移位等等。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2004之調變/解調變電路系統可包括快速傅里葉變換(FFT)、預編碼及/或群集映射/解映射功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2004之編碼/解碼電路系統可包括迴旋、咬尾迴旋、渦輪碼、維特比(Viterbi)及/或低密度同位檢查(LDPC)編碼器/解碼器功能性。調變/解調變及編碼器/解碼器功能性之實施例並不限於此等實例,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括其他合適功能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2004可包括協定堆疊之元素,諸如EUTRAN協定之元素,包括(例如)實體(PHY)、媒體存取控制(MAC)、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封包資料聚合協定(PDCP)及/或RRC元素。基頻電路系統2004之中央處理單元(CPU) 2004E可經組配以運行協定堆疊之元素以用於傳信PHY、MAC、RLC、PDCP及/或RRC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可包括一或多個音訊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2004F。音訊DSP 2004F可包括用於壓縮/解壓縮及回波消除之元件,且在其他實施例中可包括其他合適處理元件。基頻電路系統之組件可合適地組合於單一晶片、單一晶片組中,或在一些實施例中安置於同一電路板上。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2004及應用程式電路系統2002之構成組件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一起實施於(諸如)系統單晶片(SOC)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2004可提供與一或多個無線電技術相容之通訊。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基頻電路系統2004可支援與演進型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及/或其他無線都會區域網路(WMAN)、無線區域網路(WL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之通訊。基頻電路系統2004經組配以支援多於一個無線協定之無線電通訊的實施例可被稱作多模式基頻電路系統。
RF電路系統2006可使能夠使用通過非固體介質之經調變電磁輻射而與無線網路通訊。在各種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2006可包括交換器、濾波器、放大器等等以促進與無線網路之通訊。RF電路系統2006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其可包括用以降頻轉換自FEM電路系統2008接收之RF信號且將基頻信號提供至基頻電路系統2004的電路系統。RF電路系統2006亦可包括傳輸信號路徑,其可包括用以增頻轉換由基頻電路系統2004提供之基頻信號且將RF輸出信號提供至FEM電路系統2008以供傳輸的電路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2006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傳輸信號路徑。RF電路系統2006之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放大器電路系統2006B,及濾波器電路系統2006C。RF電路系統2006之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濾波器電路系統2006C及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RF電路系統2006亦可包括用於合成頻率以供接收信號路徑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使用的合成器電路系統2006D。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系統2006D提供之經合成頻率來降頻轉換自FEM電路系統2008接收之RF信號。放大器電路系統2006B可經組配以放大經降頻轉換信號,且濾波器電路系統2006C可為經組配以自經降頻轉換信號移除非想要信號以產生輸出基頻信號之低通濾波器(LPF)或帶通濾波器(BPF)。輸出基頻信號可提供至基頻電路系統2004以供進一步處理。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可為零頻率基頻信號,但此並非要求。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可包含被動混頻器,但實施例之範疇在此方面並不受到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可經組配以基於由合成器電路系統2006D提供之經合成頻率來增頻轉換輸入基頻信號以產生用於FEM電路系統2008之RF輸出信號。基頻信號可由基頻電路系統2004提供,且可由濾波器電路系統2006C濾波。濾波器電路系統2006C可包括低通濾波器(LPF),但實施例之範疇在此方面並不受到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可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混頻器,且可經配置以分別用於正交降頻轉換及/或增頻轉換。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可包括兩個或多於兩個混頻器,且可經配置以用於影像拒絕(例如,哈特立(Hartley)影像拒絕)。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及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可經配置以分別用於直接降頻轉換及/或直接增頻轉換。在一些實施例中,接收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及傳輸信號路徑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可經組配以用於超外差式操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及輸入基頻信號可為類比基頻信號,但實施例之範疇在此方面並不受到限制。在一些替代實施例中,輸出基頻信號及輸入基頻信號可為數位基頻信號。在此等替代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2006可包括類比至數位轉換器(ADC)及數位至類比轉換器(DAC)電路系統,且基頻電路系統2004可包括用以與RF電路系統2006通訊之數位基頻介面。
在一些雙模式實施例中,可提供單獨無線電IC電路系統以用於處理用於每一頻譜之信號,但實施例之範疇在此方面並不受到限制。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系統2006D可為分率N合成器或分率N/N+1合成器,但實施例之範疇在此方面並不受到限制,此係由於其他類型之頻率合成器可為合適的。舉例而言,合成器電路系統2006D可為三角積分合成器(delta-sigma synthesizer)、倍頻器,或包含具有分頻器之鎖相迴路的合成器。
合成器電路系統2006D可經組配以基於頻率輸入及除法器控制輸入來合成輸出頻率以供RF電路系統2006之混頻器電路系統2006A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系統2006D可為分率N/N+1合成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頻率輸入可由壓控振盪器(VCO)提供,但彼並非要求。除法器控制輸入可取決於所要輸出頻率而由基頻電路系統2004或應用程式處理器2002提供。在一些實施例中,除法器控制輸入(例如,N)可基於由應用程式處理器2002指示之通道而自查找表予以判定。
RF電路系統2006之合成器電路系統2006D可包括除法器、延遲鎖定迴路(DLL)、多工器及相位累加器。在一些實施例中,除法器可為雙模數除法器(DMD),且相位累加器可為數位相位累加器(DPA)。在一些實施例中,DMD可經組配以將輸入信號除以N或N+1 (例如,基於進位輸出)以提供分率分頻比。在一些實例實施例中,DLL可包括一組級聯可調諧延遲元件、一相位偵測器、一電荷泵,及一D型正反器。在此等實施例中,延遲元件可經組配以將VCO週期分解成Nd個相等相位封包,其中Nd為延遲線中之延遲元件的數目。以此方式,DLL提供負回饋以幫助確保通過延遲線之總延遲為一個VCO循環。
在一些實施例中,合成器電路系統2006D可經組配以產生載波頻率作為輸出頻率,而在其他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為載波頻率之倍數(例如,載波頻率之兩倍、載波頻率之四倍),且結合正交產生器及除法器電路系統而使用以產生在載波頻率下相對於彼此具有多個不同相位之多個信號。在一些實施例中,輸出頻率可為LO頻率(fLO)。在一些實施例中,RF電路系統2006可包括IQ/極性轉換器。
FEM電路系統2008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其可包括經組配以進行以下操作之電路系統:對自一或多個天線2010接收之RF信號進行操作,放大經接收信號,且將經接收信號之經放大版本提供至RF電路系統2006以供進一步處理。FEM電路系統2008亦可包括傳輸信號路徑,其可包括經組配以放大由RF電路系統2006提供之用於傳輸之信號以供一或多個天線2010中之一或多者傳輸的電路系統。
在一些實施例中,FEM電路系統2008可包括用以在傳輸模式操作與接收模式操作之間切換之TX/RX開關。FEM電路系統可包括接收信號路徑及傳輸信號路徑。FEM電路系統之接收信號路徑可包括用以放大經接收RF信號且提供經放大之經接收RF信號作為輸出(例如,至RF電路系統2006)的低雜訊放大器(LNA)。FEM電路系統2008之傳輸信號路徑可包括用以放大輸入RF信號(例如,由RF電路系統2006提供)之功率放大器(PA),及用以產生RF信號以供後續傳輸(例如,由一或多個天線2010中之一或多者進行)之一或多個濾波器。
在一些實施例中,UE 2000包含多個電力節省機構。若UE 2000處於RRC_Connected狀態,其中UE在其預期不久將接收訊務時仍連接至eNB,則其可在非作用中狀態週期之後進入被稱為不連續接收模式(DRX)之狀態。在此狀態期間,該裝置可在短暫時間間隔內斷電且因此節省電力。
若在延長的時間段內不存在資料訊務活動,則UE 2000可轉變至RRC_Idle狀態,其中UE 2000自網路斷接且不進行諸如通道品質回饋、送交等等之操作。UE 2000進入極低功率狀態且其進行傳呼,其中UE 2000再次週期性地喚醒以收聽網路且接著再次斷電。由於該裝置在此狀態中可不接收資料,故為了接收資料,其應轉變回至RRC_Connected狀態。
額外電力節省模式可允許裝置在長於傳呼間隔之時段(範圍為數秒至若干小時)內不可用於網路。在此時間期間,該裝置完全地不可到達網路且可完全地斷電。在此時間期間發送之任何資料招致大延遲且假定該延遲係可接受的。
本說明書中對「一實施例」、「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或「其他實施例」之參考意謂結合該等實施例所描述之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包括於至少一些實施例中,但未必包括於所有實施例中。「一實施例」、「一個實施例」或「一些實施例」之各種出現未必皆指代相同實施例。若本說明書陳述「可」包括組件、特徵、結構或特性,則並非需要包括彼特定組件、特徵、結構或特性。若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提及「一」元件,則彼並不意謂存在該等元件中之僅一者。若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提及「額外」元件,則彼並不排除存在多於一個額外元件。
另外,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可以任何合適方式組合特定特徵、結構、功能或特性。舉例而言,可在與第一實施例及第二實施例相關聯之特定特徵、結構、功能或特性並不互斥的任何處組合該兩個實施例。
雖然已結合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而描述本發明,但根據前述描述,此類實施例之許多替代方案、修改及變化對於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將顯而易見。舉例而言,其他記憶體架構(例如,動態RAM (DRAM))可使用所論述之實施例。本發明之實施例意欲囊括屬於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之廣泛範疇內之所有此類替代方案、修改及變化。
另外,出於說明及論述簡單起見,且為了不混淆本發明,在所呈現之圖內可展示或可不展示至積體電路(IC)晶片及其他組件之熟知電力/接地連接。另外,可以方塊圖形式展示配置,此係為了避免混淆本發明,且亦係鑒於關於此類方塊圖配置之實施方案之細節高度地取決於本發明將被實施之平台(亦即,此類細節應良好地在熟習此項技術者之見識內)的事實。在闡述特定細節(例如,電路)以便描述本發明之實例實施例的情況下,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應顯而易見,可在無此等特定細節的情況下或在對此等特定細節進行變化的情況下實踐本發明。因此,描述應被視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以下實例係關於另外實施例。可在一或多個實施例中之任何處使用實例中之細節。本文中所描述之設備之所有選用特徵亦可關於一方法或處理程序予以實施。
實例1提供一種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使用者裝備(UE)通訊之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設備,該eNB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eNB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用以:產生至一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第一UE之一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且產生以該經伺服胞元中之一第二UE為目標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
在實例2中,如實例1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產生至該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3中,如實例1或2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SIB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用於該一或多個第一UE之控制資訊之一實體控制通道。
在實例4中,如實例1至3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在實例5中,如實例4之設備,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實例6中,如實例1至5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產生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一系統頻寬而延伸的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序列,其中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及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實例7中,如實例6之設備,其中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及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實例8中,如實例7之設備,其中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最低頻帶與該中心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一個PBCH PRB,及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中心頻帶與該最高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一個PBCH PRB。
在實例9中,如實例6至8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用以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一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一指示符,或涵蓋範圍延伸之一指示符。
在實例10中,如實例1至9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單播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5、6、12及13以及副載波0、1、5、6、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實例11提供一種演進型節點B (eNB)裝置,其包含一應用程式處理器、一記憶體、一或多個天線埠,以及用於允許該應用程式處理器與另一裝置通訊之一介面,該eNB裝置包括如實例1至10中任一項之設備。
實例12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對於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演進型節點B (eNB),產生至一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第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以及產生以該經伺服胞元中之一第二UE為目標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
在實例13中,如實例12之方法,其包含:產生至該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14中,如實例12或1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SIB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用於該一或多個第一UE之控制資訊之一實體控制通道。
在實例15中,如實例12至1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在實例16中,如實例15之方法,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實例17中,如實例12至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產生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一系統頻寬而延伸的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序列,其中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及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實例18中,如實例17之方法,其中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及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實例19中,如實例18之方法,其中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最低頻帶與該中心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一個PBCH PRB,及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中心頻帶與該最高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一個PBCH PRB。
在實例20中,如實例17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用以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一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一指示符,或涵蓋範圍延伸之一指示符。
在實例21中,如實例12至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單播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5、6、12及13以及副載波0、1、5、6、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實例22提供一種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一如實例12至21中任一項之方法。
實例23提供一種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使用者裝備(UE)通訊之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設備,該eNB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設備包含:用於產生至一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第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的構件;以及用於產生以該經伺服胞元中之一第二UE為目標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的構件。
在實例24中,如實例23之設備,其包含:用於產生至該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的構件。
在實例25中,如實例23或24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SIB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用於該一或多個第一UE之控制資訊之一實體控制通道。
在實例26中,如實例23至25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在實例27中,如實例26之設備,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實例28中,如實例23至2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用於產生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一系統頻寬而延伸的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序列的構件,其中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及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實例29中,如實例28之設備,其中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及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實例30中,如實例29之設備,其中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最低頻帶與該中心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一個PBCH PRB,及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中心頻帶與該最高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一個PBCH PRB。
在實例31中,如實例17至30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用以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一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一指示符,或涵蓋範圍延伸之一指示符。
在實例32中,如實例12至31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單播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5、6、12及13以及副載波0、1、5、6、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實例33提供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一操作,該操作包含:對於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演進型節點B (eNB),產生至一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第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以及產生以該經伺服胞元中之一第二UE為目標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
在實例34中,如實例33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產生至該經伺服胞元中之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35中,如實例33或34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SIB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用於該一或多個第一UE之控制資訊之一實體控制通道。
在實例36中,如實例33至35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在實例37中,如實例36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實例38中,如實例33至37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產生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一系統頻寬而延伸的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序列,其中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及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實例39中,如實例38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及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
在實例40中,如實例39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個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最低頻帶與該中心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一個PBCH PRB,及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中心頻帶與該最高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一個PBCH PRB。
在實例41中,如實例38至40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用以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一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一指示符,或涵蓋範圍延伸之一指示符。
在實例42中,如實例33至41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單播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5、6、12及13以及副載波0、1、5、6、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實例43提供一種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上與一演進型節點B (eNB)通訊之一使用者裝備(UE)之設備,該UE可操作以處理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UE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用以:處理來自該eNB之一第一高頻帶傳輸;且處理來自該eNB之一第二高頻帶傳輸,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係在至少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且其中該第二高頻帶傳輸係在小於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
在實例44中,如實例43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來自該eNB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45中,如實例43或44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SIB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控制資訊之一實體控制通道。
在實例46中,如實例43至45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在實例47中,如實例43至46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實例48中,如實例43至4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一系統頻寬而延伸的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序列,其中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
在實例49中,如實例48之設備,其中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
在實例50中,如實例49之設備,其中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最低頻帶與該中心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中心頻帶與該最高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一PBCH PRB。
在實例51中,如實例48至50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用以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一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一指示符,或涵蓋範圍延伸之一指示符。
實例52提供一種使用者裝備(UE)裝置,其包含一應用程式處理器、一記憶體、一或多個天線、用於允許該應用程式處理器與另一裝置通訊之一無線介面,以及一觸控式螢幕顯示器,該UE裝置包括如實例43至51中任一項之設備。
實例53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對於可操作以處理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使用者裝備(UE),處理來自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一第一高頻帶傳輸;以及處理來自該eNB之一第二高頻帶傳輸,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係在至少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且其中該第二高頻帶傳輸係在小於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
在實例54中,如實例53之方法,其包含:處理來自該eNB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55中,如實例53或5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SIB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控制資訊之一實體控制通道。
在實例56中,如實例53至5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在實例57中,如實例實例53至5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實例58中,如實例53至5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處理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一系統頻寬而延伸的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序列,其中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
在實例59中,如實例58之方法,其中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
在實例60中,如實例59之方法,其中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最低頻帶與該中心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中心頻帶與該最高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一PBCH PRB。
在實例61中,如實例58至6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用以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一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一指示符,或涵蓋範圍延伸之一指示符。
實例62提供一種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一如實例53至61中任一項之方法。
實例63提供一種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上與一演進型節點B (eNB)通訊之一使用者裝備(UE)之設備,該UE可操作以處理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設備包含:用於處理來自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一第一高頻帶傳輸的構件;以及用於處理來自該eNB之一第二高頻帶傳輸的構件,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係在至少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且其中該第二高頻帶傳輸係在小於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
在實例64中,如實例63之設備,其包含:用於處理來自該eNB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的構件。
在實例65中,如實例63或64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SIB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控制資訊之一實體控制通道。
在實例66中,如實例63至65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在實例67中,如實例63至66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實例68中,如實例63至6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用於處理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一系統頻寬而延伸的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序列的構件,其中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
在實例69中,如實例68之設備,其中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
在實例70中,如實例69之設備,其中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最低頻帶與該中心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中心頻帶與該最高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一PBCH PRB。
在實例71中,如實例58至70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用以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一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一指示符,或涵蓋範圍延伸之一指示符。
實例72提供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一操作,該操作包含:對於可操作以處理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使用者裝備(UE),處理來自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一第一高頻帶傳輸;以及處理來自該eNB之一第二高頻帶傳輸,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係在至少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且其中該第二高頻帶傳輸係在小於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
在實例73中,如實例72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處理來自該eNB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74中,如實例72或73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SIB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傳呼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傳呼傳信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一實體控制通道;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一實體資料通道;或攜載控制資訊之一實體控制通道。
在實例75中,如實例72至74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PRB用以攜載用於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副載波0、3、6及9兩者所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在實例76中,如實例72至75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在實例77中,如實例72至76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處理遍及自0列舉至9之十個子訊框而延伸且遍及跨越一或多個實體資源區塊(PRB)之一系統頻寬而延伸的一實體廣播通道(PBCH)序列,其中對於3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中心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
在實例78中,如實例77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對於6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
在實例79中,如實例78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對於9 dB或更大之涵蓋範圍延伸,該PBCH序列包含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低頻帶的子訊框5中之一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一最高頻帶的子訊框0中之一PBCH PRB、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最低頻帶與該中心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0中的一PBCH PRB,或針對該系統頻寬之該中心頻帶與該最高頻帶之間的一頻帶之子訊框5中的一PBCH PRB。
在實例80中,如實例77至79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PBCH序列之一或多個PBCH用以攜載包括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的一主控資訊區塊:系統頻寬之一指示符,或涵蓋範圍延伸之一指示符。
實例81提供一種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使用者裝備(UE)通訊之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設備,該eNB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eNB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用以:產生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傳輸,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一組資源元素(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在實例82中,如實例81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一週期性數目個轉變時間間隔(TTI)下產生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或800個TTI。
在實例83中,如實例81或82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產生一數目J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其中該eNB用以伺服該數目J個扇區,且其中該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分別與該J個扇區中之一或多者對應。
在實例84中,如實例83之設備,其中將針對同一子訊框產生該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85中,如實例81至84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用以:針對由該eNB伺服之一扇區產生一數目I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其中該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具有X度之一波束寬度,且其中X實質上等於該扇區之一波束寬度除以該數目I。
在實例86中,如實例85之設備,其中將針對一系列連續子訊框產生該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
在實例87中,如實例81至86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將一UE組配有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之一量測組以用於下行鏈路波束偵測。
在實例88中,如實例81至8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將一UE組配有一或多個CSI-RS組配之一報告組以用於通道狀態資訊(CSI)回饋。
實例89提供一種演進型節點B (eNB)裝置,其包含一應用程式處理器、一記憶體、一或多個天線埠,以及用於允許該應用程式處理器與另一裝置通訊之一介面,該eNB裝置包括如實例81至88中任一項之設備。
實例90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對於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演進型節點B (eNB),產生至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傳輸,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一組資源元素(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在實例91中,如實例90之方法,其包含: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一週期性數目個轉變時間間隔(TTI)下產生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或800個TTI。
在實例92中,如實例90或9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產生一數目J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其中該eNB用以伺服該數目J個扇區,且其中該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分別與該J個扇區中之一或多者對應。
在實例93中,如實例92之方法,其中將針對同一子訊框產生該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94中,如實例90至9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針對由該eNB伺服之一扇區產生一數目I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其中該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具有X度之一波束寬度,且其中X實質上等於該扇區之一波束寬度除以該數目I。
在實例95中,如實例94之方法,其中將針對一系列連續子訊框產生該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
在實例96中,如實例90至9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將該UE組配有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之一量測組以用於下行鏈路波束偵測。
在實例97中,如實例90至9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將該UE組配有一或多個CSI-RS組配之一報告組以用於通道狀態資訊(CSI)回饋。
實例98提供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一如實例90至97中任一項之方法。
實例99提供一種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使用者裝備(UE)通訊之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設備,該eNB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設備包含:用於產生至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傳輸的構件,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一組資源元素(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在實例100中,如實例99之設備,其包含:用於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一週期性數目個轉變時間間隔(TTI)下產生額外CSI-RS傳輸的構件: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或800個TTI。
在實例101中,如實例99或100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用於產生一數目J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的構件,其中該eNB用以伺服該數目J個扇區,且其中該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分別與該J個扇區中之一或多者對應。
在實例102中,如實例101之設備,其中將針對同一子訊框產生該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103中,如實例99至102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用於針對由該eNB伺服之一扇區產生一數目I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的構件,其中該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具有X度之一波束寬度,且其中X實質上等於該扇區之一波束寬度除以該數目I。
在實例104中,如實例103之設備,其中將針對一系列連續子訊框產生該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
在實例105中,如實例99至104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用於將該UE組配有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之一量測組以用於下行鏈路波束偵測的構件。
在實例106中,如實例99至105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用於將該UE組配有一或多個CSI-RS組配之一報告組以用於通道狀態資訊(CSI)回饋的構件。
實例107提供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一操作,該操作包含:對於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演進型節點B (eNB),產生至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傳輸,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一組資源元素(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在實例108中,如實例107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一週期性數目個轉變時間間隔(TTI)下產生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或800個TTI。
在實例109中,如實例107或108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產生一數目J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其中該eNB用以伺服該數目J個扇區,且其中該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分別與該J個扇區中之一或多者對應。
在實例110中,如實例109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將針對同一子訊框產生該J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在實例111中,如實例107至110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針對由該eNB伺服之一扇區產生一數目I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其中該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具有X度之一波束寬度,且其中X實質上等於該扇區之一波束寬度除以該數目I。
在實例112中,如實例111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將針對一系列連續子訊框產生該I個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中之一或多者。
在實例113中,如實例107至112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將該UE組配有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之一量測組以用於下行鏈路波束偵測。
在實例114中,如實例107至113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將該UE組配有一或多個CSI-RS組配之一報告組以用於通道狀態資訊(CSI)回饋。
實例115提供一種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演進型節點B (eNB)通訊之一使用者裝備(UE)之設備,該UE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UE包含: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用以:處理來自一eNB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傳輸,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一組資源元素(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在實例116中,如實例115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一週期性數目個轉變時間間隔(TTI)下處理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或800個TTI。
在實例117中,如實例115或116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一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偵測一經組配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針對一經偵測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量測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及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中之至少一者;以及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該eNB:一經量測RSRP,或一經量測RSRQ。
在實例118中,如實例115至117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eNB為一第一eNB,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一第二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
在實例119中,如實例115至118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通道狀態資訊(CSI)回饋;偵測一經組配CSI-RS處理程序;針對一經偵測CSI-RS處理程序估計一通道品質指示(CQI)、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及一秩指示符(RI)中之至少一者;以及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該eNB:一經估計CQI、一經估計PMI,或一經估計RI。
在實例120中,如實例115至119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eNB為一第一eNB,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自一第二eNB進行CSI回饋。
實例121提供一種使用者裝備(UE)裝置,其包含一應用程式處理器、一記憶體、一或多個天線、用於允許該應用程式處理器與另一裝置通訊之一無線介面,以及一觸控式螢幕顯示器,該UE裝置包括如實例115至120中任一項之設備。
實例122提供一種方法,其包含:對於可操作以處理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使用者裝備(UE),處理來自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傳輸,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一組資源元素(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在實例123中,如實例122之方法,其包含: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一週期性數目個轉變時間間隔(TTI)下處理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或800個TTI。
在實例124中,如實例122或1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一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偵測一經組配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以及針對一經偵測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量測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及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中之至少一者;以及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該eNB:一經量測RSRP,或一經量測RSRQ。
在實例125中,如實例122至12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eNB為一第一eNB,該方法包含: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一第二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
在實例126中,如實例122至12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通道狀態資訊(CSI)回饋;偵測一經組配CSI-RS處理程序;針對一經偵測CSI-RS處理程序估計一通道品質指示(CQI)、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及一秩指示符(RI)中之至少一者;以及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該eNB:一經估計CQI、一經估計PMI,或一經估計RI。
在實例127中,如實例122至12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eNB為一第一eNB,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自一第二eNB進行CSI回饋。
實例128提供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一如實例122至127中任一項之方法。
實例129提供一種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演進型節點B (eNB)通訊之一使用者裝備(UE)之設備,該UE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設備包含:用於處理來自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傳輸的構件,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一組資源元素(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在實例130中,如實例129之設備,其包含:用於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一週期性數目個轉變時間間隔(TTI)下處理額外CSI-RS傳輸的構件: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或800個TTI。
在實例131中,如實例129或130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用於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一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的構件;用於偵測一經組配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的構件;以及用於針對一經偵測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量測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及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中之至少一者的構件;以及用於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該eNB的構件:一經量測RSRP,或一經量測RSRQ。
在實例132中,如實例129至131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eNB為一第一eNB,該方法包含:用於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一第二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的構件。
在實例133中,如實例129至132中任一項之設備,其包含:用於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通道狀態資訊(CSI)回饋的構件;用於偵測一經組配CSI-RS處理程序的構件;用於針對一經偵測CSI-RS處理程序估計一通道品質指示(CQI)、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及一秩指示符(RI)中之至少一者的構件;以及用於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該eNB的構件:一經估計CQI、一經估計PMI,或一經估計RI。
在實例134中,如實例129至133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eNB為一第一eNB,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用於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自一第二eNB進行CSI回饋的構件。
實例135提供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具有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進行一操作,該操作包含:對於可操作以處理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使用者裝備(UE),處理來自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傳輸,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跨越自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自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其中該CSI-RS傳輸包含一組資源元素(RE)對中之一或多者中的一CSI-RS組配,該等RE對跨越:OFDM符號0、1、7及8以及副載波1、2、4、5、7、8、10及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OFDM符號2、3、9及10以及副載波0至11兩者所共有之RE對;以及OFDM符號5及6以及副載波3、4、8及9兩者所共有之RE對。
在實例136中,如實例135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在選自以下各者中之一者的一週期性數目個轉變時間間隔(TTI)下處理額外CSI-RS傳輸:50個TTI、100個TTI、200個TTI、400個TTI,或800個TTI。
在實例137中,如實例135或136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一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偵測一經組配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以及針對一經偵測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量測一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及一參考信號接收品質(RSRQ)中之至少一者;以及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該eNB:一經量測RSRP,或一經量測RSRQ。
在實例138中,如實例135至137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eNB為一第一eNB,該操作包含:處理一或多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以用於自一第二eNB進行下行鏈路波束偵測。
在實例139中,如實例135至138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通道狀態資訊(CSI)回饋;偵測一經組配CSI-RS處理程序;針對一經偵測CSI-RS處理程序估計一通道品質指示(CQI)、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及一秩指示符(RI)中之至少一者;以及將以下各者中之至少一者報告給該eNB:一經估計CQI、一經估計PMI,或一經估計RI。
在實例140中,如實例135至139中任一項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eNB為一第一eNB,且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進一步用以:處理一或多個CSI-RS處理程序組配以用於自一第二eNB進行CSI回饋。
在實例141中,如實例1至10、23至32、43至51、63至71、81至88、99至106、115至120或129至134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包含一基頻處理器。
實例142提供一種可操作以在一無線網路上與一使用者裝備(UE)通訊之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設備,該eNB可操作以產生用於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之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eNB包含:一全向基頻電路系統,其可操作以產生高頻帶傳輸;一全向RF鏈電路系統,其由該全向基頻電路系統驅動;一單播基頻電路系統,其可操作以產生高頻帶傳輸;一或多個單播射頻(RF)鏈電路系統,其由該單播基頻電路系統驅動;一或多個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其分別由該一或多個單播RF鏈電路系統驅動;以及一或多個天線元件信號,其可操作以由該全向RF鏈電路系統驅動以用於全向高頻帶傳輸,且可操作以分別由該一或多個單播RF鏈電路系統驅動以用於單播高頻帶傳輸。
在實例143中,如實例142之設備,該eNB包含:一或多個天線元件,其可操作以分別由該一或多個天線元件信號驅動。
在實例144中,如實例142或143中任一項之設備,其中該單播基頻電路系統可操作以產生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傳輸。
在實例145中,如實例142或144中任一項之設備,該eNB包含:一天線虛擬器,其耦接至該單播基頻電路系統及該一或多個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其中該單播基頻電路系統可操作以將一或多個波束成形器組配設定提供至該天線虛擬器,且其中該天線虛擬器可操作以基於該一或多個波束成形器組配設定來控制該等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中之一或多者。
在實例146中,如實例145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波束成形器組配設定包括一波束方向設定。
在實例147中,如實例146之設備,其中天線虛擬器可操作以在一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基礎上控制該等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中之一或多者。
提供發明摘要,其將允許讀者確定技術揭示內容之性質及要旨。發明摘要遵從以下理解:其將不用以限制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或含義。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特此併入至實施方式中,其中每一請求項就其自身而言作為一單獨實施例。
100、400‧‧‧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型樣
110、210、410、510、520、530、810、880‧‧‧資源區塊(RB)
120、130、220、230、240、420、430‧‧‧資源元素(RE)
200‧‧‧實體廣播通道(PBCH)型樣
310、320、330‧‧‧資源區塊(RB)序列
315、325、335‧‧‧實體廣播通道(PBCH)
541‧‧‧全向解調變參考信號資源元素(DMRS RE)
542‧‧‧定向解調變參考信號資源元素(DMRS RE)
551‧‧‧雙埠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資源元素(CSI-RS RE)
552‧‧‧四埠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資源元素(CSI-RS RE)
553‧‧‧八埠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資源元素(CSI-RS RE)
600‧‧‧區
610、710‧‧‧扇區
620、720、901、1110‧‧‧演進型節點B (eNB)
630、730、902、1130‧‧‧使用者裝備(UE)
725‧‧‧波束成形型探索信號傳輸
805‧‧‧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序列
811、881‧‧‧第一雙埠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組配
812、882‧‧‧第二雙埠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組配
813‧‧‧第三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組配
883‧‧‧第三雙埠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組配
900、1600、1700、1800、1900‧‧‧方法
910、920、930、940、950、960、970、980‧‧‧動作
1000‧‧‧傳輸器架構
1010‧‧‧全向基頻電路系統
1015‧‧‧全向射頻(RF)鏈電路系統
1020‧‧‧單播基頻電路系統
1025‧‧‧單播射頻(RF)鏈電路系統
1030‧‧‧波束成形器電路系統
1040‧‧‧天線虛擬器
1045‧‧‧天線元件信號
1047‧‧‧天線元件
1105、1125、1207、1307、1407、1507、2010‧‧‧天線
1112、1132‧‧‧實體層電路系統
1113、1133‧‧‧收發器
1114、1134‧‧‧媒體存取控制(MAC)電路系統
1116、1136‧‧‧處理器
1118、1138‧‧‧記憶體
1120、1140、1200、1300、1400、1500‧‧‧硬體處理電路系統
1142‧‧‧無線介面
1144‧‧‧顯示器
1150‧‧‧無線通訊通道
1205、1305、1405、1505‧‧‧天線埠
1210、1310、1410、1510‧‧‧第一電路系統
1220、1320、1420、1520‧‧‧第二電路系統
1230、1330、1430、1530‧‧‧第三電路系統
1240、1340、1540‧‧‧第四電路系統
1425、1515、1535‧‧‧介面
1610、1620、1630、1640、1810、1820、1830、1840‧‧‧產生
1710、1720、1730、1740、1910、1920、1930、1950、1960、1980‧‧‧處理
1850、1860‧‧‧組配
1935、1965‧‧‧偵測
1940‧‧‧量測
1945、1975‧‧‧報告
1970‧‧‧估計
2000‧‧‧使用者裝備(UE)裝置
2002‧‧‧應用程式電路系統
2004‧‧‧基頻電路系統
2004A‧‧‧第二代(2G)基頻處理器
2004B‧‧‧第三代(3G)基頻處理器
2004C‧‧‧第四代(4G)基頻處理器
2004D‧‧‧其他基頻處理器
2004E‧‧‧中央處理單元(CPU)
2004F‧‧‧音訊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2006‧‧‧射頻(RF)電路系統
2006A‧‧‧混頻器電路系統
2006B‧‧‧放大器電路系統
2006C‧‧‧濾波器電路系統
2006D‧‧‧合成器電路系統
2008‧‧‧前端模組(FEM)電路系統
將自下文所給出之詳細描述及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隨附圖式更充分地理解本發明之實施例。然而,雖然該等圖式用以輔助解釋及理解,但其僅為輔助,且不應被視作將本發明限於其中所描繪之特定實施例。
圖1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包括攜載用於毫米波(mmWave)系統之全向傳輸之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之資源元素(RE)的資源區塊(RB)。
圖2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包括攜載用於mmWave系統之全向傳輸之DMRS及實體廣播通道(PBCH)之RE的RB。
圖3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mmWave系統之PBCH涵蓋範圍延伸(CE)設計。
圖4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包括攜載用於mmWave系統之單播傳輸之DMRS之RE的RB。
圖5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包括攜載用於mmWave系統之下行鏈路波束探索之通道狀態資訊參考信號(CSI-RS)之RE的RB。
圖6 至圖7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支援下行鏈路波束探索之mmWave演進型節點B (eNB)之例示性部署。
圖8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mmWave系統之基於CSI-RS之探索信號組配設計。
圖9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mmWave系統之CSI-RS量測組及報告組組配的傳信圖。
圖10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以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廣播傳輸、單播傳輸及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傳輸器架構。
圖11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eNB及使用者裝備(UE)。
12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mmWave系統中之廣播及單播傳輸之eNB的硬體處理電路系統。
13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mmWave系統中之廣播及單播傳輸之UE的硬體處理電路系統。
14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eNB的硬體處理電路系統。
15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UE的硬體處理電路系統。
16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mmWave系統中之廣播及單播傳輸之eNB的方法。
17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mmWave系統中之廣播及單播傳輸之UE的方法。
18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eNB的方法。
19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用於支援用於mmWave系統之週期性波束探索信號之UE的方法。
圖20 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UE裝置之實例組件。
310、320、330‧‧‧資源區塊(RB)序列
315、325、335‧‧‧實體廣播通道(PBCH)

Claims (22)

  1. 一種可操作以在無線網路上與一或多個使用者裝備(UE)通訊的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設備,該eNB可被操作以產生針對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的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eNB包含: 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用以: 產生至一經伺服胞元中的一或多個第一UE之一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以及 產生以該經伺服胞元中的一第二UE為目標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
  2. 如請求項1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係進一步用以: 產生至該經伺服胞元中的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3. 如請求項1之設備, 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以下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一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實體廣播通道(PBCH);一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一SIB之實體資料通道;一攜載傳呼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傳呼傳信之實體資料通道;一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資料通道;或一攜載用於該一或多個第一UE的控制資訊之實體控制通道。
  4. 如請求項1之設備, 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從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及跨越從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 其中該PRB係用以攜載用於對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對副載波0、3、6、及9兩者為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5. 如請求項4之設備,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6. 一種演進型節點B (eNB)裝置,其包含一應用程式處理器、一記憶體、一或多個天線埠、及一用於允許該應用程式處理器來與另一裝置通訊之介面,該eNB裝置包括如請求項1之設備。
  7. 一種具有機器可執行指令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用以進行一操作包含: 對於可操作以產生針對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的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演進型節點B (eNB),產生至一經伺服胞元中的一或多個第一使用者裝備(UE)之一高頻帶全向廣播傳輸;以及 產生以該經伺服胞元中的一第二UE為目標之一高頻帶波束成形型單播傳輸。
  8. 如請求項7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 產生至該經伺服胞元中的一或多個UE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9. 如請求項7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 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以下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一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實體廣播通道(PBCH);一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一SIB之實體資料通道;一攜載傳呼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傳呼傳信之實體資料通道;一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資料通道;或一攜載用於該一或多個第一UE的控制資訊之實體控制通道。
  10. 如請求項7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 其中該廣播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從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及跨越從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 其中該PRB係用以攜載用於對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對副載波0、3、6、及9兩者為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11. 如請求項10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12. 一種可操作以在無線網路上與一演進型節點B (eNB)通訊的一使用者裝備(UE)之設備,該UE可被操作以處理針對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的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且該UE包含: 一或多個處理器,其用以: 處理來自該eNB之一第一高頻帶傳輸;以及 處理來自該eNB之一第二高頻帶傳輸, 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係在至少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以及 其中該第二高頻帶傳輸係在小於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
  13. 如請求項12之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處理器係進一步用以: 處理來自該eNB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14. 如請求項12之設備: 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以下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一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實體廣播通道(PBCH);一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一SIB之實體資料通道;一攜載傳呼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傳呼傳信之實體資料通道;一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資料通道;或一攜載控制資訊之實體控制通道。
  15. 如請求項12之設備, 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從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及跨越從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 其中該PRB係用以攜載用於對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對副載波0、3、6、及9兩者為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16. 如請求項15之設備,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17. 一種使用者裝備(UE)裝置,其包含一應用程式處理器、一記憶體、一或多個天線、一用於允許該應用程式處理器來與另一裝置通訊之無線介面、及一觸控式螢幕顯示器,該UE裝置包括如請求項12之設備。
  18. 一種具有機器可執行指令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在執行時致使一或多個處理器用以進行一操作包含: 對於可操作以處理針對包括一毫米波(mmWave)頻帶的一高頻帶之高頻帶傳輸的一使用者裝備(UE),處理來自一演進型節點B (eNB)之一第一高頻帶傳輸;以及 處理來自該eNB之一第二高頻帶傳輸, 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係在至少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以及 其中該第二高頻帶傳輸係在小於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下。
  19. 如請求項18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該操作包含: 處理來自該eNB之一或多個高頻帶波束成形型CSI-RS傳輸。
  20. 如請求項18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 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以下中之一者:一同步信號;一攜載一主控資訊區塊(MIB)之實體廣播通道(PBCH);一攜載系統資訊區塊(SIB)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一SIB之實體資料通道;一攜載傳呼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傳呼傳信之實體資料通道;一攜載隨機存取通道(RACH)回應訊息排程之實體控制通道;一攜載一RACH回應訊息之實體資料通道;或一攜載控制資訊之實體控制通道。
  21. 如請求項18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 其中該第一高頻帶傳輸包含一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傳輸,該PDCCH傳輸攜載跨越從0列舉至13之十四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且跨越從0列舉至11之十二個副載波的一實體資源區塊(PRB);且 其中該PRB係用以攜載用於對OFDM符號0、1、4、7、8、及11,以及對副載波0、3、6、及9兩者為共有之資源元素(RE)的解調變參考信號(DMRS)。
  22. 如請求項21之機器可讀儲存媒體,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3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彙總層級(AL) 16下之四個PRB;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6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32下之八個PRB;且 其中該PDCCH傳輸包含在針對9 dB之涵蓋範圍延伸的一AL 64下之十六個PRB。
TW105134955A 2015-12-01 2016-10-28 毫米波廣播及單播通道設計以及通用傳輸架構 TWI7489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261734P 2015-12-01 2015-12-01
US62/261,734 2015-12-01
WOPCT/US16/29549 2016-04-27
PCT/US2016/029549 WO2017095471A1 (en) 2015-12-01 2016-04-27 Millimeter wave broadcast and unicast channel design and generic transmit archite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22106A true TW201722106A (zh) 2017-06-16
TWI748967B TWI748967B (zh) 2021-12-11

Family

ID=5596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134955A TWI748967B (zh) 2015-12-01 2016-10-28 毫米波廣播及單播通道設計以及通用傳輸架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I748967B (zh)
WO (1) WO201709547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94420A1 (en) * 2017-06-02 2022-03-24 Apple Inc. Beamformed Measurement for New Radio (N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62801B2 (en) 2017-05-05 2019-10-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protocols for high doppler conditions
US10470072B2 (en) 2017-06-15 2019-11-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communica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681725B2 (en) * 2017-06-15 2020-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unicast system information delivery for connected mode user equipment
WO2019218296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specific beamforming for narrowband communications
KR102609585B1 (ko) * 2018-05-21 2023-12-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멀티캐스트 유니캐스트 중첩 전송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30850B2 (en) * 2009-09-17 2014-05-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
US20130286960A1 (en) * 2012-04-30 2013-10-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 channel beam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system with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094420A1 (en) * 2017-06-02 2022-03-24 Apple Inc. Beamformed Measurement for New Radio (NR)
US11646781B2 (en) * 2017-06-02 2023-05-09 Apple Inc. Beamformed measurement for new radio (N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48967B (zh) 2021-12-11
WO2017095471A1 (en) 2017-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15924B2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operation
US2023016473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of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an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US115336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ystem operation for narrowband-LTE for cellular IoT
US10849170B2 (en) Signaling methods for flexible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TWI748967B (zh) 毫米波廣播及單播通道設計以及通用傳輸架構
US20180241458A1 (en) Network discovery and beam acquisition in 5g rat beam cell operation
TWI709356B (zh) 用於具彈性之無線資源管理的傳訊方法
EP3536101A1 (en) Beam reciprocity indication and joint uplink downlink beam management
US11356861B2 (en) User equipment (UE)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millimeter wave pencil cell communication
US2021026604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stand-alone mmwave systems
US20240179593A1 (en) Beamforming for dynamic cell switching
EP3596871B1 (en) 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indication in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
WO2018067380A1 (en) Uplink positioning for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US11647563B2 (en)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transmission for multi-point
WO2017180173A1 (en) Hybrid sector-sweep-based initial acquisition procedures for mmwave cellular radio access networks
WO2018031583A1 (en) Method of heterogeneous brs transmission in 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