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21332A - 可攜式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21332A
TW201721332A TW104141163A TW104141163A TW201721332A TW 201721332 A TW201721332 A TW 201721332A TW 104141163 A TW104141163 A TW 104141163A TW 104141163 A TW104141163 A TW 104141163A TW 201721332 A TW201721332 A TW 2017213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rotating member
recess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411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9119B (zh
Inventor
蔡宜玲
鄭國揚
Original Assignee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業達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411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5911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91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911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721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21332A/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擴充組件與平板電腦。擴充組件包含鉸鏈座、轉動件與第一磁鐵。鉸鏈座位於擴充組件的一側。鉸鏈座具有第一凹槽。轉動件之一端樞接於第一凹槽。第一磁鐵位於鉸鏈座上且與轉動件位置對應。平板電腦之一側可拆卸地設置於擴充組件之該側。平板電腦之該側包含殼體與第二磁鐵。殼體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與第一凹槽位置對應,且第二凹槽具有傾斜牆。第二磁鐵位於傾斜牆上,且第二磁鐵的磁力大於第一磁鐵的磁力。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子裝置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
一般而言,二合一的可拆式筆記型電腦(Detachable NB)是由一個平板電腦與一個鍵盤裝置組成。在平板電腦連接鍵盤裝置後,為了讓使用者可於鍵盤裝置上調整平板電腦的螢幕傾斜度,製造商通常會於平板電腦的一側設計凹槽,並在鍵盤裝置具有鉸鏈座的一側設計凸柱。當平板電腦的凹槽耦合鉸鏈座的凸柱後,便可透過對平板電腦施力而使凸柱帶動鉸鏈座轉動。
然而,當平板電腦與鍵盤裝置分離後,鍵盤裝置的凸柱會過於凸出鉸鏈座,約6 mm至 8mm,不僅對於外觀設計有所限制,且因凸柱外露過多,使凸柱易受外力而損壞。此外,若將鍵盤裝置之凸柱的高度縮小,則平板電腦於鍵盤裝置的鉸鏈座上轉動時,則容易使鉸鏈座上的凸柱脫離平板電腦的凹槽,造成不便。
本發明之一技術態樣為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擴充組件與平板電腦。擴充組件包含鉸鏈座、轉動件與第一磁鐵。鉸鏈座位於擴充組件的一側。鉸鏈座具有第一凹槽。轉動件之一端樞接於第一凹槽。第一磁鐵位於鉸鏈座上且與轉動件位置對應。當轉動件被第一磁鐵吸附時,轉動件容置於第一凹槽中。平板電腦之一側可拆卸地設置於鉸鏈座。平板電腦之該側包含殼體與第二磁鐵。殼體具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與第一凹槽位置對應,且第二凹槽具有傾斜牆。第二磁鐵位於傾斜牆上,且第二磁鐵的磁力大於第一磁鐵的磁力。當第二凹槽靠近第一凹槽時,第二磁鐵吸引轉動件從第一凹槽樞轉至第二凹槽,使轉動件由第二磁鐵吸附。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凹槽具有側壁。當轉動件被第一磁鐵吸附時,轉動件抵接側壁,且側壁位於轉動件與第一磁鐵之間。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當上述轉動件被第二磁鐵吸附時,轉動件抵接傾斜牆,且傾斜牆位於轉動件與第二磁鐵之間。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凹槽的傾斜牆與平板電腦的側間具有30度至80度的夾角。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擴充組件更包含第三磁鐵。第三磁鐵位於鉸鏈座上。平板電腦更包含第四磁鐵。第四磁鐵位於殼體上。第三磁鐵與第四磁鐵位置對應,且第三磁鐵朝向第四磁鐵的極性與第四磁鐵朝向第三磁鐵的極性相反。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擴充組件更包含第五磁鐵。第五磁鐵位於鉸鏈座上,且第三磁鐵位於第五磁鐵與第一凹槽之間。平板電腦更包含第六磁鐵。第六磁鐵位於殼體上,且第四磁鐵位於第六磁鐵與第二凹槽之間。第五磁鐵與第六磁鐵位置對應,且第五磁鐵朝向第六磁鐵的極性與第六磁鐵朝向第五磁鐵的極性相反。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第五磁鐵朝向第六磁鐵的極性與第三磁鐵朝向第四磁鐵的極性相反。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第六磁鐵朝向第五磁鐵的極性與第四磁鐵朝向第三磁鐵的極性相反。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擴充組件具有第一電性接點,且第一凹槽位於第一電性接點與第三磁鐵之間。平板電腦具有第二電性接點,且第二凹槽位於第二電性接點與第四磁鐵之間。當轉動件被第二磁鐵吸附時,第二電性接點電性連接第一電性接點。
在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中,上述擴充組件包含鍵盤模組與觸控板模組。
在本發明上述實施方式中,由於擴充組件具有鉸鏈座、轉動件與第一磁鐵,且鉸鏈座具有容置轉動件的第一凹槽,因此當轉動件被第一磁鐵吸附時,轉動件可容置於第一凹槽中而不過於凸出鉸鏈座。此外,由於平板電腦的殼體具有第二凹槽,且第二磁鐵位於第二凹槽的傾斜牆上,因此當平板電腦的第二凹槽靠近鉸鏈座的第一凹槽時,磁力大於第一磁鐵的第二磁鐵可吸引轉動件從第一凹槽脫離第一磁鐵,並樞轉至第二凹槽由第二磁鐵吸附。
如此一來,便可透過對平板電腦施力而使轉動件帶動鉸鏈座轉動,以調整平板電腦的傾斜度。此外,當平板電腦與擴充組件分離時,轉動件可沿第二凹槽的傾斜牆滑出,並受第一磁鐵的吸力回到第一凹槽中,不僅對於擴充組件的外觀設計有所助益,且因轉動件位於第一凹槽中不外露過多,使轉動件不易受外力而損壞。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第1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00的分解圖。第2圖繪示第1圖之擴充組件110的局部放大圖。同時參閱第1圖與第2圖,可攜式電子裝置100包含擴充組件110與平板電腦120。其中,擴充組件110包含鉸鏈座112、轉動件114與第一磁鐵116。鉸鏈座112位於擴充組件110的一側111。鉸鏈座112具有第一凹槽113。轉動件114之一端115樞接於第一凹槽113。第一磁鐵116位於鉸鏈座112上且與轉動件114位置對應。轉動件114的材質為金屬,第一磁鐵116可用來吸附轉動件114。當轉動件114被第一磁鐵116吸附時,轉動件114可容置於鉸鏈座112的第一凹槽113中而不過於凸出鉸鏈座112,例如僅凸出0.7mm,對於外觀設計上有所助益。
更詳細地說,鉸鏈座112的第一凹槽113具有側壁113a。當轉動件114被第一磁鐵116吸附時,轉動件114抵接側壁113a,且側壁113a位於轉動件114與第一磁鐵116之間。也就是說,轉動件114與第一磁鐵116分別位在側壁113a的相對兩側。此外,第一凹槽113具有樞軸113b,且轉動件114的一端115套設於樞軸113b。因此,轉動件114可於樞軸113b上樞轉。
在本實施方式中,擴充組件110具有第一電性接點119,可用來電性連接平板電腦120。擴充組件110可選擇性包含鍵盤模組132、觸控板模組134及各式輸入輸出模組(例如USB接口、記憶卡接口、網路接口與顯示器接口),依設計者需求而定,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
第3圖繪示第1圖之平板電腦120的局部放大圖。同時參閱第1圖與第3圖,平板電腦120之一側121可拆卸地設置於擴充組件110的鉸鏈座112上。平板電腦120之一側121包含殼體122與第二磁鐵126。其中,殼體122具有第二凹槽124。第二凹槽124具有傾斜牆125,且第二磁鐵126位於傾斜牆125上。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二凹槽124的傾斜牆125與平板電腦120的一側121間具有30度至80度的夾角θ(例如70度)。此外,平板電腦120具有第二電性接點129,用以電性連接擴充組件110的第一電性接點119。
應瞭解到,已敘述過的元件材料與元件連接關係將不再重複贅述,合先敘明。在以下敘述中,將說明擴充組件110與平板電腦120結合後的狀態。
第4圖繪示第1圖之平板電腦120連接於擴充組件110後的局部放大圖。同時參閱第1圖與第4圖,平板電腦120之殼體122的第二凹槽124與擴充組件110之鉸鏈座112的第一凹槽113位置對應。此外,第二磁鐵126的磁力大於第一磁鐵116的磁力。當平板電腦120的第二凹槽124靠近鉸鏈座112的第一凹槽113時,由於第二磁鐵126位於第二凹槽124的傾斜牆125上,因此磁力較大的第二磁鐵126可吸引轉動件114從第一凹槽113脫離磁力較小的第一磁鐵116,使得轉動件114以方向D1樞轉至第二凹槽124中,並由第二磁鐵126吸附而抵接傾斜牆125。在此狀態下,傾斜牆125位於轉動件114與第二磁鐵126之間,且平板電腦120的第二電性接點129電性連接擴充組件110的第一電性接點119。
如此一來,便可透過對平板電腦120施力而使樞轉至第二凹槽124中的轉動件114帶動鉸鏈座112轉動,以調整平板電腦120的螢幕傾斜度。此外,當平板電腦120與擴充組件110分離時,轉動件114可沿第二凹槽124的傾斜牆125滑出,並受第一磁鐵116的吸力以方向D2樞轉而回到第一凹槽113中,不僅對於擴充組件110的外觀設計有所助益,且當擴充組件110未使用時,由於轉動件114位於第一凹槽113中不外露過多,因此轉動件114不易受外力而損壞。
第5圖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的局部放大圖。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包含擴充組件110與平板電腦120。與第3圖實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的擴充組件110更包含第三磁鐵117,可攜式電子裝置100a的平板電腦120更包含第四磁鐵127。其中,第三磁鐵117位於鉸鏈座112上,第四磁鐵127位於殼體122上,且第三磁鐵117與第四磁鐵127位置對應。此外,第三磁鐵117朝向第四磁鐵127的極性(例如N極)與第四磁鐵127朝向第三磁鐵117的極性(例如S極)相反。這樣的設計,不僅轉動件114可樞轉至第二凹槽124中由第二磁鐵126吸附,且平板電腦120與擴充組件110還能透過第三磁鐵117與第四磁鐵127提升定位效果。
在本實施方式中,鉸鏈座112的第一凹槽113位於第一電性接點119與第三磁鐵117之間。平板電腦120之殼體122的第二凹槽124位於第二電性接點129與第四磁鐵127之間。
第6圖繪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100b的局部放大圖。可攜式電子裝置100b包含擴充組件110與平板電腦120。與第5圖實施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可攜式電子裝置100b的擴充組件110更包含第五磁鐵118,可攜式電子裝置100b的平板電腦120更包含第六磁鐵128。其中,第五磁鐵118位於鉸鏈座112上,且第三磁鐵117位於第五磁鐵118與第一凹槽113之間。第六磁鐵128位於殼體122上,且第四磁鐵127位於第六磁鐵128與第二凹槽124之間。第五磁鐵118與第六磁鐵128位置對應,且第五磁鐵118朝向第六磁鐵128的極性(例如S極)與第六磁鐵128朝向第五磁鐵118的極性(例如N極)相反。此外,第五磁鐵118朝向第六磁鐵128的極性(例如S極)與第三磁鐵117朝向第四磁鐵127的極性(例如N極)相反。第六磁鐵128朝向第五磁鐵118的極性(例如N極)與第四磁鐵127朝向第三磁鐵117的極性(例如S極)相反。
在本實施方式中,藉由第三磁鐵117、第四磁鐵127、第五磁鐵118與第六磁鐵128的極性配置,可有效提升循位效果,有利於平板電腦120與擴充組件110間的組裝與定位效果。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100b‧‧‧可攜式電子裝置
110‧‧‧擴充組件
111‧‧‧一側
112‧‧‧鉸鏈座
113‧‧‧第一凹槽
113a‧‧‧側壁
113b‧‧‧樞軸
114‧‧‧轉動件
115‧‧‧一端
116‧‧‧第一磁鐵
117‧‧‧第三磁鐵
118‧‧‧第五磁鐵
119‧‧‧第一電性接點
120‧‧‧平板電腦
121‧‧‧一側
122‧‧‧殼體
124‧‧‧第二凹槽
125‧‧‧傾斜牆
126‧‧‧第二磁鐵
127‧‧‧第四磁鐵
128‧‧‧第六磁鐵
129‧‧‧第二電性接點
132‧‧‧鍵盤模組
134‧‧‧觸控板模組
D1、D2‧‧‧方向
θ‧‧‧夾角
第1圖繪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分解圖。 第2圖繪示第1圖之擴充組件的局部放大圖。 第3圖繪示第1圖之平板電腦的局部放大圖。 第4圖繪示第1圖之平板電腦連接於擴充組件後的局部放大圖。 第5圖繪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第6圖繪示根據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之可攜式電子裝置的局部放大圖。
100‧‧‧可攜式電子裝置
110‧‧‧擴充組件
112‧‧‧鉸鏈座
113‧‧‧第一凹槽
113a‧‧‧側壁
114‧‧‧轉動件
116‧‧‧第一磁鐵
119‧‧‧第一電性接點
120‧‧‧平板電腦
122‧‧‧殼體
124‧‧‧第二凹槽
125‧‧‧傾斜牆
126‧‧‧第二磁鐵
129‧‧‧第二電性接點
D1、D2‧‧‧方向

Claims (10)

  1.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包含: 一擴充組件,包含: 一鉸鏈座,位於該擴充組件的一側,該鉸鏈座具有一第一凹槽; 一轉動件,其一端樞接於該第一凹槽;以及 一第一磁鐵,位於該鉸鏈座上且與該轉動件位置對應;當該轉動件被該第一磁鐵吸附時,該轉動件容置於該第一凹槽中;以及 一平板電腦,其一側可拆卸地設置於該鉸鏈座,該平板電腦之該側包含: 一殼體,具有一第二凹槽,該第二凹槽與該第一凹槽位置對應,且該第二凹槽具有一傾斜牆;以及 一第二磁鐵,位於該傾斜牆上,且該第二磁鐵的磁力大於該第一磁鐵的磁力;當該第二凹槽靠近該第一凹槽時,該第二磁鐵吸引該轉動件從該第一凹槽樞轉至該第二凹槽,使該轉動件由該第二磁鐵吸附。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凹槽具有一側壁,當該轉動件被該第一磁鐵吸附時,該轉動件抵接該側壁,且該側壁位於該轉動件與該第一磁鐵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當該轉動件被該第二磁鐵吸附時,該轉動件抵接該傾斜牆,且該傾斜牆位於該轉動件與該第二磁鐵之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凹槽的該傾斜牆與該平板電腦的該側間具有30度至80度的夾角。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擴充組件更包含一第三磁鐵,該第三磁鐵位於該鉸鏈座上,該平板電腦更包含一第四磁鐵,該第四磁鐵位於該殼體上,該第三磁鐵與該第四磁鐵位置對應,且該第三磁鐵朝向該第四磁鐵的極性與該第四磁鐵朝向該第三磁鐵的極性相反。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擴充組件更包含一第五磁鐵,該第五磁鐵位於該鉸鏈座上,且該第三磁鐵位於該第五磁鐵與該第一凹槽之間,該平板電腦更包含一第六磁鐵,該第六磁鐵位於該殼體上,且該第四磁鐵位於該第六磁鐵與該第二凹槽之間,該第五磁鐵與該第六磁鐵位置對應,且該第五磁鐵朝向該第六磁鐵的極性與該第六磁鐵朝向該第五磁鐵的極性相反。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五磁鐵朝向該第六磁鐵的極性與該第三磁鐵朝向該第四磁鐵的極性相反。
  8. 如請求項6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第六磁鐵朝向該第五磁鐵的極性與該第四磁鐵朝向該第三磁鐵的極性相反。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擴充組件具有一第一電性接點,且該第一凹槽位於該第一電性接點與該第三磁鐵之間,該平板電腦具有一第二電性接點,且該第二凹槽位於該第二電性接點與該第四磁鐵之間,當該轉動件被該第二磁鐵吸附時,該第二電性接點電性連接該第一電性接點。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擴充組件包含一鍵盤模組與一觸控板模組。
TW104141163A 2015-12-08 2015-12-08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591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1163A TWI559119B (zh) 2015-12-08 2015-12-08 可攜式電子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41163A TWI559119B (zh) 2015-12-08 2015-12-08 可攜式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9119B TWI559119B (zh) 2016-11-21
TW201721332A true TW201721332A (zh) 2017-06-16

Family

ID=57851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41163A TWI559119B (zh) 2015-12-08 2015-12-08 可攜式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591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4851B (zh) * 2019-02-01 2020-02-11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外接式影像擷取模組之電子裝置
TWI735369B (zh) * 2020-11-02 2021-08-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4967841B (zh) * 2021-02-25 2023-07-25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38620A1 (en) * 2009-03-23 2010-09-23 Ram David Adva Fish Magnetic Notebooks and Tablets
US9335793B2 (en) * 2011-01-31 2016-05-10 Apple Inc. Cover attachment with flexible display
CN202166971U (zh) * 2011-07-28 2012-03-14 精元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携带式键盘保护支撑套
TWI535362B (zh) * 2013-05-02 2016-05-2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接組件及具有此連接組件的電子裝置
US20140374230A1 (en) * 2013-06-25 2014-12-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essure sensitive keys with a single-sided direct conduction sens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9119B (zh) 2016-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4560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512432B (zh) 電子裝置
TWI669593B (zh) 可調式顯示器殼體總成
TWI41077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JP6717943B2 (ja) モバイル端末
TWI664891B (zh) 具有支撐件的電子裝置
US9261911B2 (en) Detach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9710027B (zh) 携带式电子装置
TWM464715U (zh) 用來固定可攜式電子裝置之固定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設備
TWI60833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55911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9898038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a base
TW201322892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9128671B2 (en) Docking device
US20110304967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base thereof
TW201321937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349999A (zh) 電子裝置
TW201437790A (zh) 攝像頭旋轉結構
TW201239228A (en) Hang fixi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al device using same
TW201448715A (zh) 電子裝置
TWI515534B (zh) 可攜式電子設備
US888584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5002245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rojector
TWM589817U (zh) 電子裝置
TWI382297B (zh) 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