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711715A - 安全針組 - Google Patents

安全針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711715A
TW201711715A TW104131383A TW104131383A TW201711715A TW 201711715 A TW201711715 A TW 201711715A TW 104131383 A TW104131383 A TW 104131383A TW 104131383 A TW104131383 A TW 104131383A TW 201711715 A TW201711715 A TW 2017117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heath
disposed
needle
upper s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31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sien-Tsu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Hsien-Tsung W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sien-Tsung Wang filed Critical Hsien-Tsung Wang
Priority to TW104131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711715A/zh
Priority to CN201510781204.8A priority patent/CN106540354A/zh
Priority to CN201520906043.6U priority patent/CN205885894U/zh
Publication of TW2017117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711715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安全針組,包括:一具有插接孔及二翼片之銜接座。一具有針頭及接管部之固針環,該接管部穿貫銜接座之插接孔與藥液導管之端部套固連結。一組設於固針環、銜接座及藥液導管連結處下方之夾掣下座。一對應夾掣下座3組設於固針環、銜接座及藥液導管連結處上方之夾掣上座。一套組於固針環外部並夾設於夾掣上座及夾掣下座中間之可移動護套。藉由護套向外推移將使用過之針頭與外界產生阻隔,進而防止後續再接觸該針組之相關人員遭到針頭刺傷而感染疾病;另外,護套在針頭注射使用後即向外推移並且定位確實,該護套再無縮回之可能性,可杜絕使用過之針頭遭人二次使用。

Description

安全針組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安全針組;特別關於一種藉由護套向外推移將使用過之針頭與外界產生阻隔,進而防止後續再接觸該針組之相關人員遭到針頭刺傷而感染疾病;另外,護套在針頭注射使用後即向外推移並且定位確實,該護套再無縮回之可能性,可杜絕使用過之針頭遭人二次使用。
一般傳統針組之使用,係將針組前端的保護針套取下,再將針頭刺入人體進行藥液注射,並令蝶翼部貼附在人體注射處表面,待藥液注射完畢後再將針頭抽出。由於該針頭已使用過,操作者必須小心翼翼地將針頭裝回原來的保護針套內部,以免不當接觸針頭造成感染。
然而,一般針組大都使用於點滴注射,由於點滴注射時間長達數小時,其中,或有針組之針頭移位、漏針,需要中途拔出針頭重新注射之情形,因針頭注射人體之後已遭污染,故將針頭拔出人體時須將原保護針套套回,否則使用過之針頭易有刺傷工作人員進而感染疾病之問題。但,原注射者與拔針者也許不是同一人,常發生原保護針套遍尋不著之缺點。
因此,本案之發明人鑑於習用針組實際使用存在之問題,爰將護套與針頭設為套合連結之構造,並將護套設為可向外推移、且推移後 之護套無法再復位之結構特徵,其可防止後續再接觸該針組之相關人員遭到針頭刺傷而感染疾病,並杜絕使用過之針頭遭人二次使用,期使針組之使用一次性確實執行。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將使用後之針頭完全包覆之使用一次性安全針組,該使用過之針頭藉由護套與外界產生阻隔,進而防止後續再接觸該針組之相關人員遭到針頭刺傷而感染疾病。另外,護套在針頭注射使用後即刻向外推出,該外移之護套再無縮回夾掣上座及夾掣下座中間之可能性,藉以杜絕使用過之針頭遭人二次使用。
本發明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其所採行之技術手段包括:一具有插接孔及二翼片之銜接座;一具有針頭及接管部之固針環,該接管部穿貫銜接座之插接孔與藥液導管之端部套固連結,一夾掣下座組設於該固針環、該銜接座及該藥液導管連結處下方;一對應該夾掣下座之夾掣上座,該夾掣上座組設於該固針環、該銜接座及該藥液導管連結處上方;及一護套,該護套套組於該固針環外部並可移動而夾設於該夾掣上座及該夾掣下座中間,該護套一旦往前移動至一定位處即將該針頭及接管部之固針環鎖住在其內部而使整套安全針組拋棄無法再使用。
所述的夾掣下座進一步包含一設於該夾掣下座前段之下凹部、二設於該夾掣下座內壁之下滑槽及二設於該夾掣下座外側之定位部,該下凹部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之中段,該定位部內部設有一長穿孔。
所述的夾掣上座進一步包含二設於夾掣上座內壁之上滑槽、一設於夾掣上座前段下方之上凹部、二設於夾掣上座內部之前止擋部 及後止擋部、二設於夾掣上座外側之定位板及一設於前端之凹部,該上凹部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之中段,該定位板下端對應夾掣下座之長穿孔設有卡固倒鉤。
所述的護套進一步包含一容置空間、一凸設於護套前段上方之推力作用部、一設於該護套後段上方之卡固凸塊及二設於該護套後段二側之滑塊,該卡固凸塊對應夾掣上座之前止擋部或後止擋部而相嵌合定位,該二滑塊分別對應組設於夾掣下座及夾掣上座內壁之下滑槽及上滑槽之中。
所述的夾掣下座及夾掣上座前端二側相互對應設以上卡合部及下卡合部,該上卡合部之下端面及下卡合部之上端面對應設為斜面。
所述的護套之卡固凸塊前設為斜面、後設為垂直面,該夾掣上座之前止擋部前設為垂直面、後設為斜面。
所述的護套進一步包含一容置空間、一凸設於護套前段上方之推力作用部、一設於該護套後段上方之卡固凸條及二設於該護套後段二側之滑塊,該卡固凸條對應卡止在夾掣上座之前止擋槽或後止擋槽而相嵌合定位,該二滑塊分別對應組設於夾掣下座及夾掣上座內壁之下滑槽及上滑槽之中。
所述的護套之卡固凸條係為一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該夾掣上座之前止擋槽及後止擋部係分別為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
本發明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及功效,其所採行之另一技術手段包括:一具有二翼片與一針頭之固針環,且固針環另與藥液導管套固連結;一組設於該固針環及該藥液導管連結處下方之夾掣下座;一對應該夾 掣下座組設於該固針環及該藥液導管連結處上方之夾掣上座;及一護套套組於該固針環外部並可移動而夾設於該夾掣上座及該夾掣下座中間,該護套一旦往前移動至一定位處即將該針頭之固針環鎖住在其內部而使整套安全針組拋棄後無法再使用。
所述的夾掣下座進一步包含一設於該夾掣下座前段之下凹部、二設於該夾掣下座內壁之下滑槽及二設於該夾掣下座外側之定位部,該下凹部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之中段,該定位部內部設有一長穿孔。
所述的夾掣上座進一步包含二設於該夾掣上座內壁之一上滑槽、一設於該夾掣上座前段下方之一上凹部、二設於該夾掣上座內部之一前止擋部及一後止擋部、二設於該夾掣上座外側之一定位板及一設於前端之凹部,該上凹部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之中段,該定位板下端對應該夾掣下座之長穿孔設有一卡固倒鉤。
所述的護套進一步包含一容置空間、一凸設於護套前段上方之推力作用部、一設於護套後段上方之卡固凸塊及二設於護套後段二側之滑塊,該卡固凸塊對應該夾掣上座之一前止擋部或一後止擋部嵌合,該二滑塊對應組設於該夾掣下座及該夾掣上座內壁之一下滑槽及一上滑槽之中。
所述的護套進一步含一容置空間、一凸設於護套前段上方之推力作用部、一設於該護套後段上方之卡固凸條及二設於該護套後段二側之滑塊,該卡固凸條對應卡止在夾掣上座之前止擋槽或後止擋槽而相嵌合定位,該二滑塊分別對應組設於夾掣下座及夾掣上座內壁之下滑槽及上滑槽之中。
所述的護套之卡固凸條係為一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該夾掣上座之前止擋槽及後止擋部係分別為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
本發明提供一將使用後之針頭包覆於護套內部,令使用過之針頭與外界產生阻隔,俾以防止後續再接觸針組之相關人員遭到針頭刺傷而感染疾病。另外,本發明之護套在針頭注射使用後即向外推出,該外移之護套再無縮回夾掣上座及夾掣下座中間之可能性,藉以杜絕針頭遭人二次使用。
1‧‧‧銜接座
11‧‧‧插接孔
12‧‧‧翼片
12A‧‧‧翼片
2‧‧‧固針環
2A‧‧‧固針環
21‧‧‧針頭
22‧‧‧接管部
23‧‧‧藥液導管
3‧‧‧夾掣下座
30‧‧‧前段
31‧‧‧下凹部
32‧‧‧下滑槽
33‧‧‧定位部
331‧‧‧長穿孔
34‧‧‧上卡合部
341‧‧‧下端面
4‧‧‧夾掣上座
4A‧‧‧夾掣上座
40‧‧‧上滑槽
41‧‧‧上凹部
42‧‧‧前止擋部
421‧‧‧垂直面
422‧‧‧斜面
43‧‧‧後止擋部
44‧‧‧定位板
441‧‧‧卡固倒鉤
45‧‧‧凹部
46‧‧‧下卡合部
461‧‧‧上端面
47A‧‧‧前止擋槽
471A‧‧‧凸出條
48A‧‧‧後止擋槽
481A‧‧‧凸出條
49‧‧‧前段
5‧‧‧護套
5A‧‧‧護套
50‧‧‧前段
51‧‧‧容置空間
52‧‧‧推力作用部
53‧‧‧卡固凸塊
531‧‧‧斜面
532‧‧‧垂直面
54‧‧‧滑塊
55A‧‧‧卡固凸條
59‧‧‧後段
第1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第2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3圖係本發明之護套向外推移態之俯視示意圖;第4圖係本發明之護套向外推移態之仰視示意圖;第5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夾掣上座之剖視立體圖;第6圖係本發明夾掣上、下座前端結合處之立體圖;第7圖係本發明夾掣上、下座前端結合處之平面圖;第8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卡固凸塊與後止擋部之卡固剖視圖;第9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卡固凸塊與前止擋部之卡固剖視圖;第10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護套未向外推移之剖視圖;第11圖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護套向外推移之剖視圖;第12圖係本發明第11圖實施例之A-A剖視圖;第13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第14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夾掣上座之剖視圖;第15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卡固凸條與後止擋槽之卡固示意圖;第16圖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卡固凸條與前止擋槽之卡固示意圖;第17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圖;第18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第19圖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後視立體圖;第20圖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有關本發明之相關申請專利特色與技術內容,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請參閱第1至4圖,為本發明安全針組之第一實施例,包括:一具有插接孔11及二翼片12之銜接座1;一具有針頭21及接管部22之固針環2,該接管部22穿貫銜接座1之插接孔11與藥液導管23之端部套固連結;一組設於固針環2、銜接座1及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下方之夾掣下座3;一對應夾掣下座3組設於固針環2、銜接座1及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上方之夾掣上座4;一套組於固針環2外部並夾設於夾掣上座4及夾掣下座3中間之可移動護套5。
其中,該夾掣下座3進一步包含一設於夾掣下座3前段30之下凹部31、二設於夾掣下座3內壁之下滑槽32及二設於夾掣下座3外側之定位部33,其下凹部31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1之中段,其定位部33內部設有一長穿孔331。
同參第5圖所示,該夾掣上座4進一步包含二設於夾掣上座3 內壁之上滑槽40、一設於夾掣上座4前段49下方之上凹部41、二設於夾掣上座4內部之前止擋部42及後止擋部43、二設於夾掣上座4外側之定位板44及一設於前端之凹部45,其上凹部41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1之中段,其定位板44下端對應夾掣下座3之長穿孔331設有卡固倒鉤441。
該護套5進一步包含一容置空間51、一凸設於護套5前段50上方之推力作用部52、一設於護套5後段59上方之卡固凸塊53及二設於護套5後段59二側之滑塊54,該卡固凸塊53對應夾掣上座4之前止擋部42或後止擋部43嵌合,該二滑塊54對應組設於夾掣下座3及夾掣上座4內壁之下滑槽32及上滑槽40之中。
該夾掣下座3及夾掣上座4前端二側相互對應設以上卡合部34及下卡合部46,同參第6及7圖,該上卡合部34之下端面341及下卡合部46之上端面461對應設為斜面。
如第8-12圖中所示,該護套5之卡固凸塊53設為斜面531、後設為垂直面532,該夾掣上座4之前止擋部42前設為垂直面421、後設為斜面422。
在第11、12圖中,護套5在針頭21使用後向外推出,藉卡固凸塊53一側的斜面531通過夾掣上座4的後止擋部43,並如第9圖所示以另側的垂直面532卡止於止擋部42的垂直面421,使護套5無再縮回夾掣上座4及夾掣下座3中間之可能性,其具有杜絕針頭21遭人二次使用之功效。
請參閱第13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在第二實施例中,護套5A主要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差異在於該護套5A在其後段59上方設有一卡固凸條55A,同參第14圖,該夾掣上座4A於兩端則對應設有前止擋槽 47A及後止擋槽48A。
該護套5A之卡固凸條55A係為一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該夾掣上座4A之前止擋槽47A及後止擋部48A分別為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471A、481A構成。
同參第15及16圖,護套5A在針頭21使用後向外推出,藉卡固凸條55A通過夾掣上座4的後止擋部48A,並如第16圖所示以被推出的卡固凸條55A卡止於夾掣上座4的前止擋槽47A,使護套5A無再縮回夾掣上座4及夾掣下座3中間之可能性,其具有杜絕針頭21遭人二次使用之功效。
請參閱第17、18及19圖,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第三實施例主要結構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並具有同樣之功效,且對相同元件標以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兩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第三實施例的固針環2A一端直接設有針頭21,另一端連接有藥液導管23,並在兩側連接延伸有翼片12A。
夾掣下座3組設於固針環2A及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下方,而夾掣上座4對應夾掣下座3組設於固針環2A及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上方,可移動護套5套組於固針環2A外部並夾設於夾掣上座4及夾掣下座3中間。
請參閱第20圖,為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第四實施例主要結構與第二實施例相同並具有同樣之功效,且對相同元件標以相同符號並省略其說明,兩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第四實施例的固針環2A一端直接設有針頭21,另一端連接有藥液導管23,並在兩側連結延伸有翼片12A。
夾掣下座3組設於固針環2A及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下方,而夾掣上座4A對應夾掣下座3組設於固針環2A及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上方,可移動護套5A套組於固針環2A外部並夾設於夾掣上座4A及夾掣下座3中間。
經由以上實施例之敘述,可知本發明安全針組具有以下功效增進之處:
1.本發明將護套5、5A向外推移,可將針頭21包覆於護套5、5A內部,當針頭21藉由向外推移之護套5、5A與外界產生阻隔,可防止後續再接觸針頭21之相關人員遭到針頭21刺傷而感染疾病。
2.本發明護套5、5A在針頭21使用後向外推出,即無再縮回夾掣上座4及夾掣下座3中間之可能性,其具有杜絕針頭21遭人二次使用之功效。其中,該護套5、5A之卡固凸塊53、卡固凸條55A及夾掣上座4之前止擋部42、前止擋槽47A,係為互相卡掣進而限制護套5、5A向內移動之結構特徵。
3.本發明護套5、5A向外推動,係以二滑塊54嵌入夾掣上、下座4、3內壁之上、下滑槽40、32作為移動軌道,該上、下滑槽40、32與二滑塊54之對應設置,使護套5、5A之向外移動無偏移量並且確實穩定,則護套5、5A包覆針頭21之過程可避免接觸針頭21,係一安全性增進之針組創新。
綜上所述,本發明安全針組,可有效改善習用針組之針頭使用後,常刺傷相關人員造成疾病感染之缺點,且護套在針頭使用後向外推出,即無再縮回之可能性,其具有杜絕針頭遭人二次使用之功效。本發明結構特徵與技術手段創新,確實符合新穎性、進步性及產業利用性之專利要件。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 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2‧‧‧翼片
2‧‧‧固針環
21‧‧‧針頭
23‧‧‧藥液導管
3‧‧‧夾掣下座
33‧‧‧定位部
331‧‧‧長穿孔
34‧‧‧上卡合部
4‧‧‧夾掣上座
44‧‧‧定位板
45‧‧‧凹部
46‧‧‧下卡合部
49‧‧‧前段
5‧‧‧護套
51‧‧‧容置空間
52‧‧‧推力作用部

Claims (14)

  1. 一種安全針組,包括:一具有插接孔(11)及二翼片(12)之銜接座(1);一具有針頭(21)及接管部(22)之固針環(2),該接管部(22)穿貫銜接座(1)之插接孔(11)與藥液導管(23)之端部套固連結,其特徵在於:一夾掣下座(3)組設於該固針環(2)、該銜接座(1)及該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下方;一對應該夾掣下座(3)之夾掣上座(4),該夾掣上座(4)組設於該固針環(2)、該銜接座(1)及該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上方;及一護套(5),該護套(5)套組於該固針環(2)外部並可移動而夾設於該夾掣上座(4)及該夾掣下座(3)中間,該護套(5)一旦往前移動至一定位處即將該針頭(21)及接管部(22)之固針環(2)鎖住在其內部而使整套安全針組拋棄無法再使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夾掣下座(3)進一步包含一設於該夾掣下座(3)前段(30)之下凹部(31)、二設於該夾掣下座(3)內壁之下滑槽(32)及二設於該夾掣下座(3)外側之定位部(33),該下凹部(31)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1)之中段,該定位部(33)內部設有一長穿孔(33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夾掣上座(4)進一步包含二設於夾掣上座(4)內壁之上滑槽(40)、一設於夾掣上座(4)前段(49)下方之上凹部(41)、二設於夾掣上座(4)內部之前止擋部(42)及後止擋部(43)、二設於夾掣上座(4)外側之定位板(44)及一設於前端之凹部(45),該上凹部(41)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1)之中段,該定位板(44)下端對應夾 掣下座(3)之長穿孔(331)設有卡固倒鉤(44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護套(5)進一步包含一容置空間(51)、一凸設於護套(5)前段(50)上方之推力作用部(52)、一設於該護套(5)後段(59)上方之卡固凸塊(53)及二設於該護套(5)後段(59)二側之滑塊(54),該卡固凸塊(53)對應夾掣上座(4)之前止擋部(42)或後止擋部(43)而相嵌合定位,該二滑塊(54)分別對應組設於夾掣下座(3)及夾掣上座(4)內壁之下滑槽(32)及上滑槽(40)之中。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3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夾掣下座(3)及夾掣上座(4)前端二側相互對應設以上卡合部(34)及下卡合部(46),該上卡合部(34)之下端面341及下卡合部(46)之上端面(461)對應設為斜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或4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護套(5)之卡固凸塊(53)前設為斜面(531)、後設為垂直面(532),該夾掣上座(4)之前止擋部(42)前設為垂直面(421)、後設為斜面(42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護套(5A)進一步包含一容置空間(51)、一凸設於護套(5)前段(50)上方之推力作用部(52)、一設於該護套(5A)後段(59)上方之卡固凸條(55A)及二設於該護套(5A)後段(59)二側之滑塊(54),該卡固凸條(55A)對應卡止在夾掣上座(4A)之前止擋槽(47A)或後止擋槽(48A)而相嵌合定位,該二滑塊(54)分別對應組設於夾掣下座(3)及夾掣上座(4A)內壁之下滑槽(32)及上滑槽(40)之中。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護套(5A)之卡固凸條(55A)係為一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該夾掣上座(4A)之前止擋槽47及後止擋部48係分別為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471A、481A)。
  9. 一種安全針組,包括:一具有二翼片(12A)與一針頭(21)之固針環(2A),且固針環(2A)另與藥液導管(23)套固連結;其特徵在於:一組設於該固針環(2A)及該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下方之夾掣下座(3);一對應該夾掣下座(3)組設於該固針環(2A)及該藥液導管(23)連結處上方之夾掣上座(4);及一護套(5)套組於該固針環(2A)外部並可移動而夾設於該夾掣上座(4)及該夾掣下座(3)中間,該護套(5)一旦往前移動至一定位處即將該針頭(21)之固針環(2A)鎖住在其內部而使整套安全針組拋棄後無法再使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夾掣下座(3)進一步包含一設於該夾掣下座(3)前段(30)之下凹部(31)、二設於該夾掣下座(3)內壁之下滑槽(32)及二設於該夾掣下座(3)外側之定位部(33),該下凹部(31)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1)之中段,該定位部(33)內部設有一長穿孔(331)。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夾掣上座(4)進一步包含二設於該夾掣上座(3)內壁之一上滑槽(40)、一設於該夾掣上座(4)前段(49)下方之一上凹部(41)、二設於該夾掣上座(4)內部之一前止擋部(42)及一後止擋部(43)、二設於該夾掣上座(4)外側之一定位板(44)及一設於前端之凹部(45),該上凹部(41)對應套合於該銜接座(1)之中段,該定位板(44)下端對應該夾掣下座(3)之長穿孔(331)設有一卡固倒鉤(441)。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護套(5)進一步包含一容置空間(51)、一凸設於護套(5)前段(50)上方之推力作用部(52)、一設於護套(5)後段(59)上方之卡固凸塊(53)及二設於護套(5)後段(59)二側之滑塊(54),該卡固凸塊(53)對應該夾掣上座(4)之一前止擋部(42)或一後止擋部(43)嵌合,該二滑塊(54)對應組設於該夾掣下座(3)及該夾掣上座(4)內壁之一下滑槽(32)及一上滑槽(40)之中。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護套(5A)進一步含一容置空間(51)、一凸設於護套(5)前段(50)上方之推力作用部(52)、一設於該護套(5A)後段(59)上方之卡固凸條(55A)及二設於該護套(5A)後段(59)二側之滑塊(54),該卡固凸條(55A)對應卡止在夾掣上座(4A)之前止擋槽(47A)或後止擋槽(48A)而相嵌合定位,該二滑塊(54)分別對應組設於夾掣下座(3)及夾掣上座(4A)內壁之下滑槽(32)及上滑槽(40)之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安全針組,其中,該護套(5A)之卡固凸條(55A)係為一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該夾掣上座(4A)之前止擋槽47及後止擋部48係分別為截面呈半圓形之凸出條(471A、481A)。
TW104131383A 2015-09-22 2015-09-22 安全針組 TW2017117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1383A TW201711715A (zh) 2015-09-22 2015-09-22 安全針組
CN201510781204.8A CN106540354A (zh) 2015-09-22 2015-11-13 安全针组
CN201520906043.6U CN205885894U (zh) 2015-09-22 2015-11-13 安全针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31383A TW201711715A (zh) 2015-09-22 2015-09-22 安全針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1715A true TW201711715A (zh) 2017-04-01

Family

ID=57764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383A TW201711715A (zh) 2015-09-22 2015-09-22 安全針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06540354A (zh)
TW (1) TW20171171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7904B (zh) * 2017-04-18 2022-10-21 汪贤宗 一种安全蝴蝶针
CN107638183B (zh) * 2017-10-30 2023-12-26 广东龙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具有可缩回针的流体输送装置
CN108785797B (zh) * 2018-07-25 2023-09-22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用于固定头皮针的安全敷贴
CN110538361B (zh) * 2019-10-11 2024-02-27 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弹射静脉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40354A (zh) 2017-03-29
CN205885894U (zh) 2017-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20535B2 (en) Insulin pen needle with needle tip protection
KR101893804B1 (ko) 1회용 찔림방지 정맥수액 천자침
CA2724197C (en)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with retractable cannula
TW201711715A (zh) 安全針組
KR101661580B1 (ko) 주사기 결합형 안전 조립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안전 주사기
WO2014201709A1 (zh) 一种安全静脉输液留置针组件
KR20210038891A (ko) 회전 잠금식 안전형 인슐린 주사 니들
WO2016173383A1 (zh) 一次性安全胰岛素注射针头
BR112016002236B1 (pt) Dispositivo de injeção
KR101367902B1 (ko) 안전 카테터
KR102628205B1 (ko) 주사기 및 보호 조립체를 포함하는 주입 시스템
WO2015160600A1 (en) Medication delivery device
WO2014166353A1 (zh) 蝴蝶型针组件和蝴蝶型针保护套
US20190151566A1 (en) Safety clip
JP2024045707A (ja) ニードル装置および血液収集セット
WO2014184321A2 (en) Syringes
WO2016109989A1 (zh) 一种注射器
JP6235030B2 (ja) ニードル安全アセンブリ
TWM525753U (zh) 安全針組
US20060189931A1 (en) Syringe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KR20180045365A (ko) 날개타입의 카테터 조립체용 바늘집
CN215386565U (zh) 安全注射针筒的改良结构
TWM506613U (zh) 安全靜脈留置針
CA2429753C (en) Disposable syringe
KR20050087697A (ko) 주사기보호구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