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1126A - 容器結構 - Google Patents

容器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41126A
TW201641126A TW104117366A TW104117366A TW201641126A TW 201641126 A TW201641126 A TW 201641126A TW 104117366 A TW104117366 A TW 104117366A TW 104117366 A TW104117366 A TW 104117366A TW 201641126 A TW201641126 A TW 2016411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hollow
container structure
piston portion
j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73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yu Li
Original Assignee
jia-yu L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yu Li filed Critical jia-yu Li
Priority to TW1041173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41126A/zh
Priority to MYPI2016701843A priority patent/MY187001A/en
Publication of TW201641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1126A/zh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容器結構,其包含一中空筒體、一活塞部、一推桿以及一連接部。中空筒體包含一接合端及一開口端;活塞部可移動地設於中空筒體內;推桿包含一柄部,柄部的一端與活塞部在中空筒體有溶液的情況下,能分離地相連接;連接部包含一中空接管,其中一端係與中空筒體的接合端相連接。藉由推桿與活塞部可分離的設計,減少容器結構整體長度,容器結構得以直接置入離心機中,使抽取的血液可在同一容器中進行離心;藉由連接部的設計,導出不要的溶液,保留想要的成分,以達成在同一容器進行多次離心的功效。

Description

容器結構
本發明涉及一種容器,特別指一種具有活塞、可拆解式推桿與連接部的容器結構。
由於生物技術的逐漸發展,血液中不同成分可用於醫學中不同領域加以使用。近代醫學中發現,當血液經離心後,即分離為上層血漿層、中層黃濁層(buffy coat)和下層紅血球層,而該黃濁層係由血小板、幹細胞和淋巴細胞所組成。當離心處理血液時,如果離心的時間過久可能使血小板、幹細胞壓縮至紅血球層而難以抽取;反之,如果離心的時間較短,又不足以讓血小板及幹細胞完正的集中到中層,導致抽取的濃度不足。其中,黃濁層具有相當高的醫療以及商業上的價值。因此目前對於如何從血液中分離出黃濁層多採用離心的方法,以抽取較高濃度的血小板及幹細胞。
現有技術中如台灣專利公告案第I397440號,其揭示一種「從周邊血液中提取造血幹細胞和間葉幹細胞的生物裝置」,請參閱圖10所示,該生物裝置包含有一瓶身80以及一可分離地置於該瓶身80的中空針筒導引器90;該瓶身80具有一位於該瓶身80兩端之間的瓶頸部81。首先,將抽取的血液從針筒中置換於該生物裝置的瓶身80,當血液於該瓶身80中進行離心後,中層黃濁層將留滯於該瓶頸部81;接著將該中空針筒導引器90自該瓶身80的頂部置入到該瓶頸部81處,以肉眼觀察黃濁層的位置後,將一針筒沿著該中空針筒導引器90進入並吸取黃濁層。然而由於吸取黃濁層仍需要以肉眼主觀進行判斷,因此仍有萃取不精準之虞。離心後的血液需要以該中空針筒導引器90導引,來回的過程中溶液因為擾動已分層之血液造成黃濁層被稀釋。另外,由於抽取的血液需要從針筒更換置於該生物裝置的瓶身80,或因為多次離心使該中空針筒導引器90需多次進出該瓶身80,更可能造成多次汙染的問題。
由於血液中的血小板、生長因子與幹細胞有其在醫療與商業的極高運用價值,因此目前醫療技術上不斷在改進如何萃取高濃度血小板、生長因子及幹細胞。一般而言會遇到三個技術門檻:(1)抽血後,第一次移動血液的離心步驟須很小心,因為移動次數越多,可能增加越多汙染的風險(此為第一次汙染源);(2)操作上經過兩次離心,可以讓血小板、生長因子、幹細胞更集中在血漿層底端(濃度更高),減少游離部分。但以往如果要二次離心時,都需要把上清液(血漿層及黃濁層)先抽出,再轉移到另一個容器進行二次離心。再抽取轉移的過程中,因為移動液體的關係,可能增加汙染、感染的風險 (此為第二次汙染源);(3)血小板、生長因子、幹細胞屬於細胞大小,肉眼並不可直接看見(離心後,因比重的關係,位置比紅血球層高但位於血漿層底部的黃濁層)。使用者只能憑自身感覺抽取黃濁層,然而因黃濁層很薄,靠自身感覺抽取,並不精準。
有鑑於此,如何發展出萃取黃濁層時不易遭受汙染,同時能提高萃取的精準度,現有技術實有待改善的必要。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點與前述三個技術門檻,本發明提供一種容器,特別指一種具有活塞與連接部的容器結構,使該容器抽完血後能立即進行離心,避免因更換容器造成汙染的可能性,且同時能精準分離出所萃取的血液。
為達到上述之發明目的,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手段為提供一種容器結構,其包含一中空筒體、一活塞部、一推桿以及一連接部。其中該中空筒體包含一接合端以及一相對於該接合端的開口端;該活塞部係可移動地設於該中空筒體內;該推桿包含一柄部,其中該柄部的一端係與該活塞部朝向該中空筒體的開口端的一端,在中空筒體有溶液的情況下,仍能簡易分離地相連接;該連接部係與該中空筒體的接合端可分離地相連接。
較佳的,所述之中空筒體的接合端凸設有一套管,該套管內壁係呈螺紋狀,且該套管內呈穿孔狀貫穿該套管。
較佳的,所述之中空筒體位於該接合端的筒體係由該開口端朝接合端方向漸縮。
較佳的,所述之推桿更包含一與該柄部相連接的凹槽,該凹槽係凹陷於該推桿與該活塞部相連接的一端。
更佳的,所述之活塞部設有一凸部,該凸部係從該活塞部與該推桿相連接的一端朝遠離該推桿的方向凹陷形成,使該活塞部的凸部與推桿的凹槽可分離地相卡合。
較佳的,所述之推桿更包含一與該柄部相連接的凸部,該凸部係凸設於該推桿與該活塞部相連接的一端。
更佳的,所述之活塞部設有一凹槽,該凹槽係從該活塞部與該推桿相連接的一端朝遠離該推桿的方向凹陷形成,使該活塞部的凹槽與推桿的凸部可分離地相卡合。
更佳的,所述之凹槽的槽壁係呈螺紋狀。
更佳的,所述之推桿之凸部的環壁係呈螺紋狀,使該凸部與該活塞部的凹槽可分離地相螺合。
更佳的,所述之推桿更包含一與該柄部相連接的凸部,且該凸部係凸設於該推桿與該活塞部相連接的一端,該凸部的環壁係呈螺紋狀,使該凸部與該活塞部的凹槽可分離地相螺合。
較佳的,所述之活塞部與該推桿相連接的一端設有至少二相對之凹槽,該等凹槽係從該活塞部的一端朝向遠離該推桿的方向凹陷;其中各凹槽設有一凹溝,各凹溝延伸的方向係平行於該活塞部與該推桿相連接的一端的端緣,且以該推桿長軸為圓心,各凹溝係從各凹槽的底部朝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延伸。
更佳的,所述之推桿更包含一與該柄部相連接的凸部,且該凸部係凸設於該推桿與該活塞部相連接的一端,該凸部遠離該柄部的一端凸設有至少兩相對的凸塊,各凸塊係垂直於該推桿的長軸方向並以遠離該長軸方向凸伸,且各凸塊係與該活塞部的各凹槽的凹溝可分離地相卡合。
較佳的,所述之連接部包含一中空接管以及一固定座;其中該中空接管的其中一端係與該中空筒體的接合端相連接;該固定座係與該中空接管的另一端相連接。
更佳的,所述之連接部更包含一支管以及一帽蓋;其中該支管係凸設於該中空接管兩端之間,且該支管和中空接管相連通;該支管與該中空接管相連接的另一端具有螺紋;該帽蓋內部具有螺紋,該帽蓋與該支管可分離地相螺合。
更佳的,所述之連接部的固定座底部係設有一容置空間。
較佳的,所述之連接部包含一具有相對兩端的中空接管,該中空接管的其中一端係與該中空筒體的接合端相連接。
更佳的,所述之中空接管的兩端皆呈螺紋狀。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
1. 當本發明之具有抽血管的容器完成血液的抽取後,藉由將該推桿與該活塞部分離,減少該容器的整體總長度。並讓該容器得以直接置入離心機中,以達成可在同一容器中進行離心的功效。
2. 本發明之具有抽血管的容器藉由該連接部的設計,藉由連接器導出不要的成分,使置於該中空筒體的剩餘血液不需另外移動至其他容器中,以達成在同一容器進行多次離心以避免汙染的功效。
3. 本發明之具有抽血管的容器藉由該連接部的設計,使置於該中空筒體的血液可於一次離心後移除血球層,並可在同一中空筒體進行二次離心,以達成精準分離出黃濁層的功效。
以下配合圖式及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容器結構,其包含一中空筒體10、一活塞部20、一與該活塞部20相連接的推桿30以及一連接部40。
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該中空筒體10包含一接合端11以及一相對於該接合端11的開口端12。該中空筒體10位於該接合端11的直徑小於該開口端12的直徑。其中該接合端11凸設有一套管111,該套管111內壁係呈螺紋狀,且該套管111內呈穿孔狀貫穿該套管111。請參閱圖1及圖3所示,在一較佳的實施例中,該中空筒體10位於該接合端11的筒體係由該開口端12朝接合端11方向漸縮,使得血液比重較重的物質於離心後沉澱於最下方,同時以該針筒吸取血液時,可精準吸取到比重較重的物質。
請參閱圖2及圖4所示,該活塞部20係可移動地設於該中空筒體10內,該活塞部20設有一凹槽21,該凹槽21係從該活塞部20與該推桿30相連接的一端朝遠離該推桿30的方向凹陷形成。
該推桿30包含一凸部31以及一與該凸部31相連接的柄部32,凸部31係凸設於該推桿30與該活塞部20相連接的一端,使該凸部31與該活塞部20的凹槽21相嵌合。
該連接部40包含一中空接管41以及一固定座42;其中該中空接管41的其中一端係與該中空筒體10的接合端11相連接;該固定座42係與該中空接管41的另一端相連接。
請參閱圖5所示,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活塞部20A的凹槽21A的槽壁係呈螺紋狀,該推桿30A的凸部31A的環壁係呈螺紋狀,使該凸部31A與該活塞部20A的凹槽21A可分離地相螺合。
請參閱圖6所示,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活塞部20B與該推桿30B相連接的一端設有至少二相對之凹槽21B,該等凹槽21B係從該活塞部20B的一端朝向遠離該推桿30B的方向凹陷;其中各凹槽21B設有一凹溝211B,各凹溝211B延伸的方向係平行於該活塞部20B與該推桿30B相連接的一端的端緣,且在較佳的實施例中,以該推桿30B長軸為圓心,各凹溝211B係從各凹槽21B的底部朝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延伸。該凸部31B遠離該柄部32B的一端凸設有至少兩相對的凸塊311B,各凸塊311B係垂直於該推桿30B的長軸方向並以遠離該長軸方向凸伸,且各凸塊311B係與該活塞部20B的各凹槽21B的凹溝211B可分離地相卡合。
請參閱圖7所示,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連接部40C更包含一支管43C以及一帽蓋44C;該支管43C係凸設於該中空接管41C兩端之間,且該支管43C和中空接管41C相連通,該支管43C與該中空接管41C相連接的另一端具有螺紋;該帽蓋44C內部具有螺紋,使該帽蓋44C與該支管43C可分離地相螺合。
請參閱圖8所示,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與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差異在於,該固定座42D底部係設有一容置空間421D。
請參閱圖9所示,本發明之第六較佳實施例中,該連接部40E的中空接管41E的相對兩端皆呈螺紋狀,中空接管41E之其中一端係與該中空筒體10E具有螺紋的接合端11E相螺合。
請參閱圖1、圖2及圖4所示,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於抽取血液使用時,將該連接部40與該中空筒體10的接合端11分離,並與一針頭相連接,藉由與該活塞部20相連接的推桿30朝遠離該連接部40的方向吸取血液,當該活塞部20移動至該中空筒體10的開口端12時,於該推桿30的凸部31與柄部32之間施力折斷,以減短整體容器結構總長度,得以將該容器結構直接置入離心機,使得該活塞部20留置於該中空筒體10的開口端12作為封阻,避免吸取的血液留出。當該中空筒體10充滿血液欲進行離心前,該中空筒體10的接合端11與該連接部40的中空接管41相對於該固定座42的一端相螺合,以避免離心時於中空筒體10的血液流出,亦可藉由該固定座42使本發明可穩固地置放;於該中空筒體10的血液進行離心後由上而係依序得到血漿層、黃濁層和紅血球層,請參閱圖2及圖9所示,將該具有固定座42的連接部40置換成第六較佳實施例之該中空接管41E的兩端皆呈螺紋狀的連接部40E,取一針筒與該中空接管41E相對該中空筒體10, 10E的一端相螺合,紅血球層經由該中空筒體10, 10E的接合端11, 11E被抽取至該針筒內。將該針筒與該中空接管41E分離,並置換回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具有固定座42的連接部40後,進行第二次離心。於該中空筒體10, 10E移除該紅血球層的血液進行第二次離心後,同樣地可藉由將該具有固定座42的連接部40置換成第六較佳實施例之該中空接管41E的兩端皆呈螺紋狀的連接部40E,將另一針筒與該中空接管41E相對該中空筒體10, 10E的一端相螺合,第二次離心後於底層的黃濁層經由該中空筒體10, 10E的接合端11, 11E被抽取至該針筒內。
請參閱圖1及圖5所示,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於抽取血液使用時,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差異在於,當該活塞部20A移動至該中空筒體10的開口端12時,將該推桿30A的凸部31A以旋轉方式與該活塞部20A的凹槽21A分離,使得該活塞部20A留置於該中空筒體10的開口端12作為封阻,避免吸取的血液留出。
請參閱圖2及圖6所示,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於抽取血液使用時,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差異在於,當該活塞部20B移動至該中空筒體10的開口端12時,將該推桿30B的各凸部31B先垂直於該推桿30B長軸方向旋轉,使各凸塊311B遠離該活塞部20B的各凹槽21B的凹溝211B;接著將各凸塊311B以遠離該凹槽21B底部的方向抽離,使得該活塞部20B留置於該中空筒體10的開口端12作為封阻,避免吸取的血液留出。
請參閱圖7所示,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使用時,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差異在於,當該中空筒體10C充滿血液欲進行離心前,該中空筒體10C的接合端11C與該具有支管43C與帽蓋44C的連接部40C相螺合,以避免離心時於中空筒體10C的血液流出,亦可藉由該固定座42C使本發明可穩固地置放;於該中空筒體10C的血液進行離心後由上而係依序得到血漿層、黃濁層和紅血球層,先將螺合於該支管43C的帽蓋44C取下後,將一針筒與該連接部40C的支管43C相對與該中空接管41C相連接的一端相螺合,紅血球層經由該中空筒體10C的接合端11C被抽取至該針筒內,再將該帽蓋44C與該支管43C相螺合後,進行第二次離心。於該中空筒體10C移除該紅血球層的血液進行第二次離心後,同樣地可藉由先將螺合於該支管43C的帽蓋44C取下後,將另一針筒與該連接部40C的支管43C相對與該中空接管41C相連接的一端相螺合,第二次離心後於底層的黃濁層經由該中空筒體10C的接合端11C被抽取至該針筒內。
請參閱圖8所示,本發明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使用時,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差異在於,當該中空筒體10D充滿血液欲進行離心前,該中空筒體10D的接合端11D係藉由與連接部40D之中空接管41D相螺合,以使中空筒體10D可與位於連接部40D底部之固定座42D之容置空間421D相連通,並避免離心時於中空筒體10D的血液流出,亦可藉由該固定座42D使本發明可穩固地置放;於該中空筒體10D的血液進行離心後依序得到血漿層以及黃濁層,而紅血球層則因離心作用經由該中空筒體10D的接合端11D流至該固定座42D底部的容置空間421D內,若該中空筒體10D仍殘留有紅血球層於該中空筒體10D的底層,則將該活塞部20D朝該連接部40D的方向推動藉以排除紅血球層。請參閱圖2及圖8所示,將該固定座42D底部設有一容置空間421D的連接部40D置換成第一較佳實施例之該具有固定座42的連接部40後,進行第二次離心。於該中空筒體10, 10D移除該紅血球層的血液進行第二次離心後,請參閱圖2及圖9所示,藉由將該具有固定座42的連接部40置換成第六較佳實施例之該中空接管41E的兩端皆呈螺紋狀的連接部40E,將一針筒與該中空接管41E相對該中空筒體10, 10E的一端相螺合,第二次離心後於底層的黃濁層經由該中空筒體10, 10E的接合端11, 11E被抽取至該針筒內。
根據本發明可作之不同修正及變化對於熟悉項技術者而言均顯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範圍與精神。雖然本發明已敘述特定的較佳具體事實,必須瞭解的是本發明不應被不當地限制於特定具體事實上,諸如該活塞部20, 20A, 20B, 20D的凹槽21, 21A, 21B可置換成凸部、該推桿30, 30A, 30B的凸部31, 31A, 31B置換成凹槽,亦可達成相同之功效。在實施本發明之已述模式方面,對於所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而言顯而易知之不同修正亦被涵蓋於下列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10, 10C, 10D, 10E‧‧‧中空筒體
11, 11C, 11D, 11E‧‧‧接合端
111‧‧‧套管
12‧‧‧開口端
20, 20A, 20B, 20D‧‧‧活塞部
21, 21A, 21B‧‧‧凹槽
211B‧‧‧凹溝
30, 30A, 30B‧‧‧推桿
31, 31A, 31B‧‧‧凸部
311B‧‧‧凸塊
32, 32A, 32B‧‧‧柄部
40, 40C, 40D, 40E‧‧‧連接部
41, 41C, 41D, 41E‧‧‧中空接管
42, 42C, 42D‧‧‧固定座
421D‧‧‧容置空間
43C‧‧‧支管
44C‧‧‧帽蓋
80‧‧‧瓶身
81‧‧‧瓶頸部
90‧‧‧中空針筒導引器
圖1為本發明之容器結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2為本發明之容器結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之中空筒體之接合端之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4為本發明之容器結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局部立體外觀圖。 圖5為本發明之容器結構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6為本發明之容器結構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7為本發明之容器結構之第四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8為本發明之容器結構之第五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9為本發明之容器結構之第六較佳實施例之立體外觀圖。 圖10為現有技術之離心瓶之立體外觀圖。
10‧‧‧中空筒體
11‧‧‧接合端
111‧‧‧套管
12‧‧‧開口端
20‧‧‧活塞部
30‧‧‧推桿
40‧‧‧連接部

Claims (14)

  1. 一種容器結構,其包含: 一中空筒體,其包含一接合端以及一相對於該接合端的開口端; 一活塞部,其係可移動地設於該中空筒體內; 一推桿,其包含一柄部,其中該柄部的一端係與該活塞部朝向該中空筒體的開口端的一端可分離地相連接;以及 一連接部,其係與該中空筒體的接合端可分離地相連接。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中空筒體的接合端凸設有一套管,該套管內壁係呈螺紋狀,且該套管內呈穿孔狀貫穿該套管。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中空筒體位於該接合端的筒體係由該開口端朝接合端方向漸縮。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推桿更包含一與該柄部相連接的凸部,該凸部係凸設於該推桿與該活塞部相連接的一端。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活塞部設有一凹槽,該凹槽係從該活塞部與該推桿相連接的一端朝遠離該推桿的方向凹陷形成,使該活塞部的凹槽與推桿的凸部可分離地相卡合。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凹槽的槽壁係呈螺紋狀。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推桿之凸部的環壁係呈螺紋狀,使該凸部與該活塞部的凹槽可分離地相螺合。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活塞部與該推桿相連接的一端設有至少二相對之凹槽,該等凹槽係從該活塞部的一端朝向遠離該推桿的方向凹陷;其中各凹槽設有一凹溝,各凹溝延伸的方向係平行於該活塞部與該推桿相連接的一端的端緣,且以該推桿長軸為圓心,各凹溝係從各凹槽的底部朝順時針或反時針方向延伸。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推桿更包含一與該柄部相連接的凸部,且該凸部係凸設於該推桿與該活塞部相連接的一端,該凸部遠離該柄部的一端凸設有至少兩相對的凸塊,各凸塊係垂直於該推桿的長軸方向並以遠離該長軸方向凸伸,且各凸塊係與該活塞部的各凹槽的凹溝可分離地相卡合。
  10. 如請求項1至9任一項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連接部包含: 一中空接管,該中空接管的一端係與該中空筒體的接合端相連接;以及 一固定座,該固定座係與該中空接管的另一端相連接。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連接部更包含: 一凸設於該中空接管兩端之間的支管,且該支管和中空接管相連通;該支管與該中空接管相連接的另一端具有螺紋;以及 一帽蓋,其內部具有螺紋,該帽蓋與該支管可分離地相螺合。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連接部的固定座底部係設有一容置空間。
  13. 如請求項1至9任一項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連接部包含一具有相對兩端的中空接管,該中空接管的其中一端係與該中空筒體的接合端相連接。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容器結構,其中該中空接管的兩端皆呈螺紋狀。
TW104117366A 2015-05-29 2015-05-29 容器結構 TW2016411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7366A TW201641126A (zh) 2015-05-29 2015-05-29 容器結構
MYPI2016701843A MY187001A (en) 2015-05-29 2016-05-23 Container structur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7366A TW201641126A (zh) 2015-05-29 2015-05-29 容器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1126A true TW201641126A (zh) 2016-12-01

Family

ID=58055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7366A TW201641126A (zh) 2015-05-29 2015-05-29 容器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MY (1) MY187001A (zh)
TW (1) TW20164112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87001A (en)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7888B2 (en) Centrifuge tube assembly for separating, concentrating and aspirating constituents of a fluid product
EP2495302B1 (en) Bio-device for extracting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JP4983204B2 (ja) 遠心分離容器及び遠心分離方法
US20130011311A1 (en) Blood Component Separator
US10987672B2 (en) Dual piston centrifuge tube
US9696242B2 (en) Fixed chamber separator with adjustment withdrawal member
US20170173255A1 (en) Centrifugal separating assembly
TWM506604U (zh) 容器結構
US20190025162A1 (en) Blood and Marrow Draw Processing Devices and Methods
CN106264557B (zh) 容器结构
JP6648177B2 (ja) 成分分離器
KR102309016B1 (ko) 최소잔여형 바이알 어댑터
US20150367064A1 (en) Platelet Concentrating System
TW201641126A (zh) 容器結構
CN201164593Y (zh) 离心管与吸液管
ES1073745U (es) Dispositivo para la extraccion y obtencion de plasma sanguineo y/o grasa.
CN218106820U (zh) 一种血液分离装置
US11786894B2 (en) Whole blood separa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WM614848U (zh) 血液分離裝置
CN204073509U (zh) 用于制备富血小板凝胶的分离枪
CN210121487U (zh) 一种prp管
CN208937398U (zh) 一种用于血浆分离和脂肪分离的专用注射器
TWI490493B (zh) 離心管結構
RU174784U1 (ru) Шприц-пробирка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плазмы крови с высоким содержанием тромбоцитов
CN215313158U (zh) 一种富血小板血浆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