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40371A - 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 - Google Patents

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40371A
TW201640371A TW104114101A TW104114101A TW201640371A TW 201640371 A TW201640371 A TW 201640371A TW 104114101 A TW104114101 A TW 104114101A TW 104114101 A TW104114101 A TW 104114101A TW 201640371 A TW201640371 A TW 2016403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sktop
test
performance
cloud
performance tes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141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n-Chien Yang
Ching-Hua Wang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Priority to TW1041141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4037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40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40371A/zh

Links

Landscapes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揭露一種將使桌面效能測試方法更具彈性與擬真之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方法與架構,管理員可以依預定導入雲桌面服務機構之使用者數量、終端類型自動配置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叢集中每台桌面效能測試器將用來模擬使用者終端並自動連線登入至使用者專屬桌面,故每台桌面效能測試器僅負責單台桌面之效能測試。管理員另可以根據導入機構之桌面操作行為設計測試腳本,透過本專利提出之桌面資訊交換通道協助,除可交換各類桌面效能測試所需資訊,且能於任何時間點驅動桌面效能測試,免除傳統桌面效能測試方法必須先進行桌面登入產生之測試誤差,將可獲得較準確之桌面效能測試結果,進而準確預估雲桌面服務系統之系統容量。

Description

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特別指建構可支援桌面效能測試與預估雲桌面服務系統容量之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的方法與架構。
目前的桌面效能測試方法與架構,主要透過手動建置桌面壓力產生器,由每台桌面壓力產生器同時負責多台桌面之效能測試,且桌面效能測試必須在桌面登入時啟動,無法準確模擬終端使用者桌面操作,進而造成雲桌面服務系統容量預估失真。
如圖1所示,先前常見的桌面效能測試方法與架構,管理員101必須先手動建置欲進行桌面效能測試所需之桌面壓力產生器105,管理員101再透過操作介面102納管桌面壓力產生器105。
管理員101會透過操作介面102連線到桌面連線管控單元103,再透過桌面連線管控單元103將各個桌面壓力產生器105欲透過遠端桌面連線106方式連線至雲桌面107中待測桌面群組之每台桌面的遠端桌面連線106設定分派給各個桌面壓力產生器105。
管理員101會透過操作介面102連線到測試腳本 管控單元104,再透過測試腳本管控單元104將各個桌面壓力產生器105對應之待測桌面群組欲執行的測試腳本設定分派給各個桌面壓力產生器105,其中測試腳本會預先安裝在每台桌面中或放置於網路磁碟機。
另說明測試步驟,每台桌面壓力產生器105會模擬大量用戶批次登入雲桌面107中待測桌面群組之每台桌面,登入成功後會立即於每台桌面執行測試腳本,當測試腳本執行完畢後會寫入測試資訊108至測試結果儲存單元109通常為網路磁碟機,並自動進行桌面登出。
管理員101會透過操作介面102連線到測試結果分析單元110,再透過測試結果分析單元110對測試結果儲存單元109中儲存之測試結果進行分析,進而取得測試腳本執行時間分析與雲桌面服務系統容量預估。
本案發明人鑑於上述習用方式所衍生的各項缺點,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多年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
因傳統的桌面效能測試方法與架構無法準確模擬雲桌面服務使用者之終端操作行為,進而取得具有參考價值之桌面操作效能與雲桌面服務系統容量,造成導入雲桌面服務之機構或使用者無法獲得滿意之服務體驗,所以雲桌面服務提供者與預定導入雲桌面服務之決策者對擬真桌面效能測試方法與架構的需求殷切。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雲桌面效能測 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可準確模擬雲桌面服務使用者之連線終端、連線方式既操作行為之雲桌面服務系統效能測試環境建置方法與架構,使雲桌面服務提供者與預定導入雲桌面服務之決策者能於雲桌面服務系統產生足夠擬真之負載量,可精準測量終端使用者之桌面操作效能,並可精準預估雲桌面服務系統之系統容量,將可讓雲桌面服務導入機構取得滿意之服務品質。
可準確進行桌面效能測試與雲桌面服務系統容量預估之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構方法與架構。
本發明所提供一種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與其他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更具備下列優點:
1.本發明可準確模擬雲桌面服務使用者之連線終端、連線方式既操作行為,能於雲桌面服務系統產生足夠擬真之負載量,除可精準測量終端使用者之桌面操作效能,另可精準預估雲桌面服務系統之系統容量。
2.透過本發明可以確保雲桌面服務系統能支撐預定導入雲桌面服務機構之使用者數量同時提供讓使用者滿意之桌面操作效能,另本發明亦可用作比較不同雲桌面服務系統之桌面操作效能與系統容量。
101‧‧‧管理員
102‧‧‧操作介面
103‧‧‧桌面連線管控單元
104‧‧‧測試腳本管控單元
105‧‧‧桌面壓力產生器
106‧‧‧遠端桌面連線
107‧‧‧桌面群組
108‧‧‧寫入桌面資訊
109‧‧‧測試結果儲存單元
201‧‧‧管理員
202‧‧‧操作介面
203‧‧‧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
204‧‧‧桌面連線管控單元
205‧‧‧測試腳本管控單元
206‧‧‧桌面效能測試器
207‧‧‧遠端桌面連線
208‧‧‧雲桌面
209‧‧‧桌面資訊交換通道
210‧‧‧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
請參閱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其附圖,將可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其目的功效;有關附圖為:圖1為桌面效能測試方法與架構之先前技術架構圖;圖2為本發明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之架構圖。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但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2所示,為本發明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方法與架構之架構圖,其主要係由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架構,包括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203,為供裝虛擬主機與自訂虛擬主機規格之管控單元;桌面連線管控單元204,接受管理員201之測試,使遠端桌面連線207設定分派給各桌面效能測試器206;測試腳本管控單元205,接受管理員201之測試,使測試腳本設定亦分派給桌面效能測試器206;桌面效能測試器206,透過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203供裝桌面效能測試器206,提供申請叢集的管理員進行桌面效能測試;桌面資訊交換通道209,於桌面效能測試器206和待測雲桌面208中相對應之桌面間建立虛擬通道;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210,為蒐集雲桌面208之效能測試結果,並進行分析。
管理員201透過操作介面202連線到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203,再透過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203自動供裝出欲進行桌面效能測試所需之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206。
管理員201透過操作介面202連線到桌面連線管控單元204,再透過桌面連線管控單元204將各個桌面效能測 試器欲透過遠端桌面連線207方式連線至雲桌面208中,待測雲桌面群組之每台雲桌面的遠端桌面連線207設定分派給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且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會自動透過遠端桌面連線207登入至待測雲桌面208中相對應之桌面,另桌面連線管控單元204亦會監控遠端桌面連線207狀態。
管理員201透過操作介面202連線到測試腳本管控單元205,再透過測試腳本管控單元205將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對應之待測桌面欲執行的測試腳本設定分派給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其中測試腳本會預先安裝在每台桌面中或放置於網路磁碟機,亦可透過桌面資訊交換通道209將測試腳本傳送給待測雲桌面,另測試腳本管控單元205亦會監控測試腳本執行狀態。
另實施測試步驟,透過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206協助可模擬大量用戶登入雲桌面208進行操作,其中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僅會模擬單一用戶進行桌面效能測試,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會透過桌面資訊交換通道209自動通知待測雲桌面208中相對應之桌面根據預先設定之測試腳本執行方式來執行測試腳本,當測試腳本執行完畢後會將測試結果透過桌面資訊交換通道209回傳給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再由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轉存至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210。
當不再進行效能測試時,管理員201會透過操作介面202連線到桌面連線管控單元204,通知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進行桌面登出。
管理員201會透過操作介面202連線到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210,再透過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210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進而取得測試腳本執行時間分析與雲 桌面服務系統容量預估。
其詳細實施例如下所述,請同時參閱圖2所示:管理員201為針對待測雲桌面208設計測試情境並派送桌面效能測試工作至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206之操作人員。
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206係由一個以上的桌面效能測試器所構成,可透過遠端桌面連線207方式連線至待測雲桌面208進行桌面效能測試。
雲桌面208包含各種可支援遠端桌面連線207之桌面提供者,如VDI、DaaS、PC、刀鋒電腦、刀鋒工作站、Terminal Service及其衍生之桌面或應用程式服務等。另常見之遠端桌面連線207協定,如Microsoft RDP、Citrix ICA/HDX、Teradici PCoIP等。
操作介面202為由網頁伺服器所提供之網頁操作介面,另由主控台提供軟體UI操作介面。
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203除了需能快速自動供裝管理員201所需求的桌面效能測試器外,還需要能修改桌面效能測試器的作業系統版本、虛擬機器規格。而在本發明中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206將可模擬大批Thin Client、PC等終端連線至待測雲桌面208,並能模擬不同情境進行桌面效能測試。目前可以使用中華電信雲端虛擬化管控平台Virtuoso這種具有虛擬機器管理功能的管控平台來達成。
桌面連線管控單元204能將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206欲透過遠端桌面連線207方式連線至待測雲桌面208所需之遠端桌面連線207設定分派給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管理員201可透過操作介面202設定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採遠端 桌面連線207方式連線至待測雲桌面208中相對應之桌面所需參數,包含目標桌面位置、帳號資訊、遠端桌面連線207協定類型、解析度、彩度等。上述參數會透過桌面連線管控單元204分派給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會自動與待測雲桌面208中相對應之桌面建立遠端桌面連線207,另桌面連線管控單元204會監控遠端桌面連線207狀態。
管理員201可透過操作介面202設定測試腳本執行方式,包含測試腳本類型、測試腳本間的排列組合、測試腳本執行次數、測試起始時間、測試持續時間等。上述參數會由測試腳本管控單元205分派給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會透過桌面資訊交換通道209自動通知待測雲桌面208中相對應之桌面,根據預先設定之測試腳本執行方式來進行桌面效能測試,另測試腳本管控單元205會監控測試腳本執行狀態。測試腳本可透過免費的Microsoft Windows程序自動化執行腳本創建程式語言(Auto It等)進行撰寫,或透過開源的Apache JMeter測試工具錄製與設計網頁類測試腳本。
桌面資訊交換通道209能於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和待測雲桌面208中相對應之桌面之間建立虛擬通道,該虛擬通道可於桌面效能測試器和待測桌面間交換資訊,如分派測試腳本設定、發起測試請求、回傳測試結果等;而桌面資訊交換通道209有助於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206進行更即時、更擬真之雲桌面208效能測試,該跨作業系統之虛擬桌面資訊交換通道209將可使用Socket Programming技巧來實作。
管理員201可透過操作介面202檢視與分析桌面 效能測試執行結果,包含取得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206平均測試結果、檢視各個桌面效能測試器測試結果、進行不同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206組成方式之測試結果數值分析。上述測試結果將透過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210進行蒐集並作進一步分析。而在本發明中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210將有助於管理員201判斷待測雲桌面208在各種測試情境下不同數量桌面之效能表現,進而判斷待測雲桌面208之系統容量。
上列詳細說明乃針對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進行具體說明,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
綜上所述,本案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並具備習用之傳統方法所不及之上述多項功效,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201‧‧‧管理員
202‧‧‧操作介面
203‧‧‧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
204‧‧‧桌面連線管控單元
205‧‧‧測試腳本管控單元
206‧‧‧桌面效能測試器
207‧‧‧遠端桌面連線
208‧‧‧雲桌面
209‧‧‧桌面資訊交換通道
210‧‧‧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

Claims (6)

  1. 一種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架構,主要包括: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係為供裝虛擬主機與自訂虛擬主機規格之管控單元;桌面連線管控單元,係接受管理員之測試,使遠端桌面連線設定分派給各桌面效能測試器;測試腳本管控單元,係接受該管理員之測試,使測試腳本設定亦分派給該些桌面效能測試器;該些桌面效能測試器,係透過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供裝該些桌面效能測試器,提供申請叢集的管理員進行桌面效能測試;桌面資訊交換通道,係於該些桌面效能測試器和待測雲桌面中相對應之桌面間建立虛擬通道;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係蒐集該些桌面之效能測試結果,並進行分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架構,其中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配置單元,係供裝出一套依該管理員測試需求的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獨立進行桌面效能測試,同時監控各桌面效能測試器的工作與使用率狀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架構,其中該些桌面效能測試器,係以連線到待測雲桌面中相對應之桌面,同時亦監控各該些桌面效能測試器的遠端桌面連線狀態。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 之架構,其中該測試腳本管控單元,係使各該些桌面效能測試器以透過資訊交換虛擬通道通知待測雲桌面中相對應之桌面執行測試腳本,同時監控各該些桌面效能測試器的測試腳本執行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架構,其中該虛擬通道,係以交換該桌面效能測試所需資訊與測試結果。
  6. 一種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主要步驟如下: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協助模擬大量用戶登入雲桌面進行操作;該桌面效能測試器模擬單一用戶進行桌面效能測試;該桌面效能測試器透過桌面資訊交換通道自動通知待測雲桌面中相對應之桌面;根據預先設定之測試腳本執行測試腳本;該測試腳本執行完畢後會將測試結果透過該桌面資訊交換通道回傳給各該桌面效能測試器;再由該桌面效能測試器轉存至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若不再進行效能測試時,管理員會透過操作介面連線到桌面連線管控單元,通知各該桌面效能測試器進行桌面登出;管理員透過操作介面連線到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再透過該測試結果儲存或分析單元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進而取得測試腳本執行時間分析與雲桌面服務系統容量預估。
TW104114101A 2015-05-04 2015-05-04 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 TW2016403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4101A TW201640371A (zh) 2015-05-04 2015-05-04 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14101A TW201640371A (zh) 2015-05-04 2015-05-04 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40371A true TW201640371A (zh) 2016-11-16

Family

ID=57850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14101A TW201640371A (zh) 2015-05-04 2015-05-04 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4037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0875B (zh) * 2017-05-12 2018-11-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Desktop cloud cabinet construction system
TWI648637B (zh) * 2017-11-30 2019-01-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於平台部署與操作行動作業系統的系統及其方法
CN112162926A (zh) * 2020-09-30 2021-01-01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306639A (zh) * 2020-11-11 2021-02-0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桌面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0875B (zh) * 2017-05-12 2018-11-1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Desktop cloud cabinet construction system
TWI648637B (zh) * 2017-11-30 2019-01-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於平台部署與操作行動作業系統的系統及其方法
CN109857464A (zh) * 2017-11-30 2019-06-07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平台部署与操作移动操作系统的系统及其方法
US10503487B2 (en) 2017-11-30 2019-12-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nd controlling mobile operating system on a platform
CN109857464B (zh) * 2017-11-30 2022-02-25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用于平台部署与操作移动操作系统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12162926A (zh) * 2020-09-30 2021-01-01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306639A (zh) * 2020-11-11 2021-02-02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桌面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2306639B (zh) * 2020-11-11 2023-02-24 新华三大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桌面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olyneaux The art of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testing: from strategy to tools
US9584364B2 (en) Reporting performance capabilities of a computer resource service
US20140331209A1 (en) Program Testing Service
US2011014579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performance testing in a dynamic production environment
US20060129892A1 (en) Scenario based stress testing
WO2017016212A1 (zh) 桌面云系统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US9886365B2 (en) Transactional boundaries for software system debugging
US11237948B2 (en) Rendering engine component abstraction system
Gao et al. Saas testing on clouds-issues, challenges and needs
WO2014088398A1 (en) Automated test environment deployment with metric recommender for performance testing on iaas cloud
TW201640371A (zh) 雲桌面效能測試器叢集建置之方法與架構
CN107733735B (zh) 一种植入于压测宝中的脚本录制系统及方法
US1172689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esting applications
US9170924B2 (en) Ecosystem certification of a partner product
JP5147216B2 (ja) 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のオートノミック能力を測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Grønli et al. Meeting quality standards for mobil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n businesses: A framework for cross-platform testing
US9866466B2 (en) Simulating real user issues in support environments
US20140331205A1 (en) Program Testing Service
WO2014179731A1 (en) Program testing service
US20150199255A1 (en) Recording external processes
Varvello et al. Batterylab, a distributed power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mobile devices
Rings et al.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 testing framework for application deployment on grid and cloud infrastructures
US10154098B2 (en) Transactional boundaries for software system profiling
Vedam et al. Demystifying cloud benchmarking paradigm-an in depth view
Cai et al. Analysis for cloud testing of web app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