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35731A - 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 Google Patents

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35731A
TW201635731A TW104109079A TW104109079A TW201635731A TW 201635731 A TW201635731 A TW 201635731A TW 104109079 A TW104109079 A TW 104109079A TW 104109079 A TW104109079 A TW 104109079A TW 201635731 A TW201635731 A TW 20163573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hroughput
upload
transmission
local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109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0293B (zh
Inventor
黃家慶
劉宜文
Original Assignee
宇智網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宇智網通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宇智網通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109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600293B/zh
Priority to US15/072,331 priority patent/US994282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635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35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0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0293B/zh
Priority to US15/903,045 priority patent/US10405255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1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quality or channel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包括利用一本地傳輸模組於一第一頻段接收來自於一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取得相應於一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相應於一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以及根據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一無線存取裝置。

Description

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本發明關於一種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尤指一種可動態調整上傳連結路徑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隨著無線網路技術的進步,加上無線網路的便利性與可攜帶性,使得無線通訊網路的應用與日俱增。一般來說,在無線通訊網路中,各種無線訊號在傳輸時難免會因通訊距離的影響而受到破壞,產生未知的相移及振幅耗損,導致傳輸訊號失真而影響訊號傳輸效率。因此,為了增加網路訊號涵蓋的範圍,可以利用無線訊號延伸器(extender)(或稱無線中繼器(repeater))來提供無線存取裝置與用戶端裝置之間的封包轉送,以延伸無線網路訊號涵蓋的範圍。
另一方面,多頻帶操作模式的無線延伸器提供了更多元的傳輸方式。然而,傳統的無線延伸器通常是利用各頻段獨立傳送封包資料。也就是說,由第一頻段接收來自用戶端裝置的封包資料,並經由第一頻段將所接收之封包資料傳送至無線存取裝置;由第二頻段接收來自用戶端裝置的封包資料,並經由第二頻段將所接收之封包資料傳送至無線存取裝置。在此情況下,由於利用某一頻段接收來自用戶端裝置的資料時,無法同時在同一頻段傳送給對外的無線存取裝置,如此一來,整體傳輸效能將會因而大幅降低。
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動態調整上傳連結路徑 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而能即時地且有效地提昇傳輸效率。
本發明揭露一種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包括:利用一本地傳輸模組於一第一頻段接收來自於一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取得相應於一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相應於一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以及根據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一無線存取裝置。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無線訊號延伸器,應用於一無線存取裝置與一用戶端裝置之間,包括:一本地傳輸模組,用來於一第一頻段接收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一第一上傳傳輸模組,用來透過該第一頻段與該無線存取裝置進行通訊;一第二上傳傳輸模組,用來透過一第二頻段與該無線存取裝置進行通訊;以及一連結路徑選擇模組,包括:一處理單元,用來取得相應於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相應於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以及一判斷單元,用來根據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
1‧‧‧通訊系統
10‧‧‧用戶端裝置
20‧‧‧無線訊號延伸器
200‧‧‧連結路徑選擇模組
202‧‧‧處理單元
204‧‧‧判斷單元
30‧‧‧無線接取裝置
LO1、LO2‧‧‧本地傳輸模組
UL1、UL2‧‧‧上傳傳輸模組
S200、S202、S204、S206、S208‧‧‧步驟
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通訊系統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流程之示意圖。
第3圖與第4圖分別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連結路徑選擇之示意圖。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之一通訊系統1之示意圖。通訊系統1包含有一用戶端裝置10、一無線訊號延伸器20及一無線接取裝置30。無線訊號延伸器20係應用於用戶端裝置與無線存取裝置30之間,以轉送封包資料。無線接取裝置30用來連接至網際網路,例如可為一無線路由器、一無線基地台(Access Point,AP)等,但不以此為限。進一步地,無線延伸器20包含有一連結路徑選擇模組200、本地傳輸模組LO1、LO2及上傳傳輸模組UL1、UL2。本地傳輸模組LO1用來透過一第一頻段與用戶端裝置10進行通訊,本地傳輸模組LO2用來透過一第二頻段與用戶端裝置10進行通訊。上傳傳輸模組UL1用來透過第一頻段與無線存取裝置30進行通訊,上傳傳輸模組UL2用來透過第二頻段與無線存取裝置30進行通訊。進一步地,連結路徑選擇模組200包含有一處理單元202及一判斷單元204。處理單元202用來取得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一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一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判斷單元用來根據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1或由上傳傳輸模組UL2將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傳送至無線存取裝置30。換言之,無線延伸器20之連結路徑選擇模組200可依據通訊品質指標值來動態地調整上傳至無線存取裝置30的傳輸路徑,以提昇傳輸效率。
關於無線延伸器20之連結路徑選擇機制的詳細操作方式,請繼續參考以下說明。請參考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流程之示意圖。第2圖之流程用來實現上述無線延伸器20之連結路徑選擇操作流程,其包含下列步驟:S200:開始。
S202:接收來自於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
S204:取得相應於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相應於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
S206:根據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決定由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封包資料傳送至無線存取裝置。
S208:結束。
根據第2圖之流程,本發明可在通訊系統1中提供封包轉送服務,經由本地傳輸模組LO1、LO2來接收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並透過上傳傳輸模組UL1、UL2來將封包資料傳送給無線存取裝置30。更具體來說,本發明之無線延伸器20依據通訊品質指標值來動態地調整上傳至無線存取裝置30的傳輸路徑,以提昇傳輸效率。
於步驟S202中,由本地傳輸模組LO1或本地傳輸模組LO2接收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
於步驟S204中,處理單元202取得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其中所述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可為資料傳輸速率(data transmission rate)、封包錯誤率(Packet Error Rate,PER)、無線連線品質(wireless link quality)、接收訊號強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重傳率(resend rate)、傳輸佇列等待時間(transmit queued time)及訊雜比(Signal to Noise Rate,SNR)中之至少其中之一者。
於步驟S206中,判斷單元204根據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來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1將封包資料傳送至無線存取裝置或是由第二上傳傳輸模組UL2將封包資料傳送至無線存取裝置30。舉例來說,處理單元202取得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其中,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上傳 傳輸模組UL1與無線存取裝置30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且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上傳傳輸模組UL2與無線存取裝置30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接著,判斷單元204根據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第二資料傳輸速率,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1或由上傳傳輸模組UL2將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傳送至無線存取裝置30。例如,當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大於一臨限值時,判斷單元204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1將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傳送至無線存取裝置30。當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小於或等於該臨限值時,判斷單元204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2將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傳送至無線存取裝置30。換言之,本發明可依據各上傳傳輸模組的相關通訊品質指標值來動態地選擇出最適合的上傳傳輸模組,以將封包資料轉送出去。
進一步地,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於步驟S202中,若由本地傳輸模組LO1於第一頻段中接收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於步驟S204中,處理單元202取得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與一第一封包錯誤率。處理單元202取得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與一第二封包錯誤率,並且取得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一第一本地資料傳輸速率與一第一本地封包錯誤率。其中第一資料傳輸速率與第一封包錯誤率分別為上傳傳輸模組UL1與無線存取裝置30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與封包錯誤率,第二資料傳輸速率與第二封包錯誤率分別為上傳傳輸模組UL2與無線存取裝置30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與封包錯誤率,第一本地資料傳輸速率與第一本地封包錯誤率分別為本地傳輸模組LO1與用戶端裝置10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與封包錯誤率。
接著,於步驟S206中,針對經由本地傳輸模組LO1所傳輸之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處理單元202根據步驟S204中所取得之相關通訊品質指標值計算出一直傳吞吐量及一跨頻傳送吞吐量,以作為判斷單元204 的路徑選擇依據。更具體而言,由於本地傳輸模組LO1接收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並且上傳傳輸模組UL1與本地傳輸模組LO1係於第一頻段上(即操作於同一頻段)進行操作,在此情況下,處理單元202根據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第一本地資料傳輸速率計算出直傳吞吐量。由於上傳傳輸模組UL2與本地傳輸模組LO1係分別於第一頻段與第二頻段上(即操作於不同頻段)進行操作,處理單元202根據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第二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第一本地資料傳輸速率計算出跨頻傳送吞吐量。
以下進一步說明關於直傳吞吐量及跨頻傳送吞吐量之運算方式,處理單元202根據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第一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第一上傳吞吐量,根據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第二資料傳輸速率及第二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第二上傳吞吐量,根據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第一本地資料傳輸速率及第一本地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第一本地吞吐量,以及根據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2之第二本地資料傳輸速率及第二本地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第二本地吞吐量。其中處理單元202可依據式(1)計算出第一上傳吞吐量、第二上傳吞吐量、第一本地吞吐量及第二本地吞吐量:TPi=Ri*(1-PERi)
(1)
其中i=1,2,3,4,TP1、R1、PER1分別表示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第一上傳吞吐量、第一資料傳輸速率表示及第一封包錯誤率。TP2、R2、PER2分別表示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第二上傳吞吐量、第二資料傳輸速率及第二封包錯誤率。TP3、R3、PER3分別表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第一本地吞吐量、第一本地資料傳輸速率及第一本地封包錯誤率。TP4、R4、PER4分別表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2之第二本地吞吐量、第二本地資料傳 輸速率及第二本地封包錯誤率。
由於本地傳輸模組LO1接收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並且上傳傳輸模組UL1與本地傳輸模組LO1係於第一頻段上進行操作,處理單元202根據所計算出的第一上傳吞吐量及第一本地吞吐量,計算出直傳吞吐量。其中處理單元202可依據(2)計算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直傳吞吐量:TP_S=TP1*TP3/(TP1+TP3)
(2)
其中,TP_S表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直傳吞吐量,TP1表示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第一上傳吞吐量,TP3表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第一本地吞吐量。
由於上傳傳輸模組UL2與本地傳輸模組LO1係於不同頻段上進行操作,處理單元對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第二上傳吞吐量及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第一本地吞吐量進行比較,並選取兩者之中的最小值作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跨頻傳送吞吐量。簡言之,處理單元202可依據(3)得到跨頻傳送吞吐量:TP_C=min(TP2,TP3)
(3)
其中,TP_C表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跨頻傳送吞吐量,TP2表示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第二上傳吞吐量,TP3表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第一本地吞吐量。
最後,於處理單元202計算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直傳吞吐量與跨頻傳送吞吐量後,判斷單元204根據所計算出的直傳吞吐量及跨頻 傳送吞吐量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1或由上傳傳輸模組UL2將轉送封包資料至無線存取裝置30。舉例來說,判斷單元204對所計算出的直傳吞吐量及跨頻傳送吞吐量進行比較。若直傳吞吐量大於跨頻傳送吞吐量,判斷單元204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1來轉送封包資料至無線存取裝置30(直傳模式)。在此情況下,本地傳輸模組LO1於第一頻段接收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並將所接收之封包資料傳遞給上傳傳輸模組UL1,且上傳傳輸模組UL1會於第一頻段將封包資料傳送給無線存取裝置30。若直傳吞吐量小於或等於跨頻傳送吞吐量,判斷單元204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2來轉送封包資料至無線存取裝置30(跨頻傳送模式)。也就是說,本地傳輸模組LO1於第一頻段接收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之後,會將所接收之封包資料傳遞給上傳傳輸模組UL2,上傳傳輸模組UL2再於第二頻段將封包資料傳送給無線存取裝置30。也就是說,在操作於第一頻段之上傳傳輸模組UL1的連線品質不佳而不適合傳輸資料時,可將傳輸路徑切換至上傳傳輸模組UL2,如此一來,除了可避免使用效率不佳的傳輸路徑,又能減緩各頻段傳輸壅塞的情況,而使整體無線網路頻譜使用效率最大化與提昇傳輸效率。
簡言之,針對經由本地傳輸模組LO1於第一頻段所接收之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連結路徑選擇模組200可根據相關通訊品質指標值來動態地判斷出要由操作於第一頻段之上傳傳輸模組UL1來轉送封包資料至無線存取裝置30(直傳模式)或是由操作於第二頻段之上傳傳輸模組UL2來轉送封包資料至無線存取裝置30(跨頻傳送模式)。如此一來,本發明將可動態調整上傳連結路徑,而能即時地且有效地提昇傳輸效率。
以下進一步以第1圖中之架構為例來做說明,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請參考第3圖,假設本地傳輸模組LO1與上傳傳輸模組UL1操作於5GHz頻段,本地傳輸模組LO2與上傳傳輸模組UL2操作於2.4GHz頻段。 透過上述式(1),若處理單元202計算出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第一上傳吞吐量TP1為200Mbps、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第二上傳吞吐量TP2為100Mbps及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第一本地吞吐量TP3為50Mbps。處理單元202依據式(2)計算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直傳吞吐量TP_S為40Mbps(即,TP_S=200Mbps*50Mbps/(200Mbps+50Mbps)=40Mbps)。接著,處理單元202依據式(3)計算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跨頻傳送吞吐量TP_C為50Mbps(即,TP_C=min{50Mbps,100Mbps}=50Mbps)。在此情況下,由於直傳吞吐量(TP_S=40Mbps)小於跨頻傳送吞吐量(TP_C=50Mbps),判斷單元204會選擇採取跨頻傳送模式而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2來轉送封包資料至無線存取裝置30。如此一來,當本地傳輸模組LO1於第一頻段接收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之後,便依據前述判斷結果將所接收之封包資料傳遞給上傳傳輸模組UL2。上傳傳輸模組UL2再於第二頻段將封包資料傳送給無線存取裝置30。
於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中,請參考第4圖,假設本地傳輸模組LO1與上傳傳輸模組UL1操作於5GHz頻段,本地傳輸模組LO2與上傳傳輸模組UL2操作於2.4GHz頻段。透過上述式(1),若處理單元202計算出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1之第一上傳吞吐量TP1為200Mbps、相應於上傳傳輸模組UL2之第二上傳吞吐量TP2為100Mbps及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第一本地吞吐量TP3為300Mbps。處理單元202依據式(2)計算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直傳吞吐量TP_S為120Mbps(即,TP_S=200Mbps*300Mbps/(200Mbps+300Mbps)=120Mbps)。接著,處理單元202依據式(3)計算出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LO1之跨頻傳送吞吐量TP_C為100Mbps(即,TP_C=min{300Mbps,100Mbps}=100Mbps)。在此情況下,由於直傳吞吐量(TP_S=120Mbps)大於跨頻傳送吞吐量(TP_C=100Mbps),判斷單元204會選擇採取直傳模式而決定由上傳傳輸模組UL1來轉送封包資 料至無線存取裝置30。如此一來,當本地傳輸模組LO1於第一頻段接收來自於用戶端裝置10之封包資料之後,便依據前述判斷結果將所接收之封包資料傳遞給上傳傳輸模組UL1。上傳傳輸模組UL1再於第一頻段將封包資料傳送給無線存取裝置30。
綜上所述,針對經由本地傳輸模組所接收之來自於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本發明可根據相關通訊品質指標值來動態地判斷出要由操作於第一頻段之上傳傳輸模組來轉送封包資料至無線存取裝置(直傳模式)或是由操作於第二頻段之上傳傳輸模組來轉送封包資料至無線存取裝置(跨頻傳送模式),如此一來,本發明將可動態調整上傳連結路徑,而能即時地且有效地提昇傳輸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S200、S202、S204、S206、S208‧‧‧步驟

Claims (23)

  1. 一種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包括:利用一本地傳輸模組於一第一頻段接收來自於一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取得相應於一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相應於一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以及根據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一無線存取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透過該第一頻段與該無線存取裝置進行通訊,且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透過一第二頻段與該無線存取裝置進行通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之步驟包括:根據相應於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該本地傳輸模組之一本地資料傳輸速率,計算出一直傳吞吐量;根據相應於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及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計算出一跨頻傳送吞吐量;以及根據該直傳吞吐量及該跨頻傳送吞吐量,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 其中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與該無線存取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與該無線存取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且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為該本地傳輸模組與該用戶端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計算出該直傳吞吐量之步驟包括:根據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第一上傳吞吐量;根據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之一本地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本地吞吐量;以及根據該第一上傳吞吐量及該本地吞吐量,計算出該直傳吞吐量。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計算出該直傳吞吐量之步驟係依據下式來得到該直傳吞吐量:TP_S=TP1*TP3/(TP1+TP3)其中,TP_S表示該直傳吞吐量,TP1表示該第一上傳吞吐量,TP3表示該本地吞吐量。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計算出該跨頻傳送吞吐量之步驟包括:根據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第二上傳吞吐量;根據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之一本地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本地吞吐量;以及根據該第二上傳吞吐量以及該本地吞吐量,計算出該跨頻傳送吞吐量。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二上傳吞吐量以及該本地吞吐量,計算出該跨頻傳送吞吐量之步驟包括:對該第二上傳吞吐量及該本地吞吐量進行比較,並選取該第二上傳吞吐量與該本地吞吐量之中之最小值作為該跨頻傳送吞吐量。
  8. 如請求項4或6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計算出該第一上傳吞吐量、計算出該第二上傳吞吐量及計算出該本地吞吐量之步驟係依據下式來得到該第一上傳吞吐量、該第二上傳吞吐量及該本地吞吐量:TPi=Ri*(1-PERi)其中i=1,2,3,TP1表示該第一上傳吞吐量,TP2表示該第二上傳吞吐量,TP3表示該本地吞吐量,R1表示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R2表示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R3表示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PER1表示該第一封包錯誤率,PER2表示該第二封包錯誤率,PER3表示該本地封包錯誤率。
  9. 如請求項3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根據該直傳吞吐量及該跨頻傳送吞吐量,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之步驟包括:若該直傳吞吐量大於該跨頻傳送吞吐量,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以及若該直傳吞吐量小於或等於該跨頻傳送吞吐量,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 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之步驟包括:根據相應於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與該無線存取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且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與該無線存取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當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大於一臨限值時,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以及當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小於或等於該臨限值時,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其中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係為資料傳輸速率、封包錯誤率、無線連線品質、接收訊號強度、重傳率、傳輸佇列等待時間或訊雜比中之至少其中之一者。
  13. 一種無線訊號延伸器,應用於一無線存取裝置與一用戶端裝置之間,包括:一本地傳輸模組,用來於一第一頻段接收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一第一上傳傳輸模組,用來透過該第一頻段與該無線存取裝置進行通訊;一第二上傳傳輸模組,用來透過一第二頻段與該無線存取裝置進行通訊; 以及一連結路徑選擇模組,包括:一處理單元,用來取得相應於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相應於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以及一判斷單元,用來根據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該處理單元根據相應於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該本地傳輸模組之一本地資料傳輸速率計算出一直傳吞吐量,根據相應於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及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計算出一跨頻傳送吞吐量,以及該判斷單元根據該直傳吞吐量及該跨頻傳送吞吐量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與該無線存取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與該無線存取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且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為該本地傳輸模組與該用戶端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該處理單元根據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第一上傳吞吐量,根據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之一本地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本地吞吐量,以及根據該第一上傳吞吐量及該本地吞吐量,計算出該直傳吞吐量。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該處理單元依據下式計算出該直傳吞吐量:TP_S=TP1*TP3/(TP1+TP3)其中,TP_S表示該直傳吞吐量,TP1表示該第一上傳吞吐量,TP3表示該本地吞吐量。
  17.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該處理單元根據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第二上傳吞吐量,根據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本地傳輸模組之一本地封包錯誤率計算出一本地吞吐量,以及根據該第二上傳吞吐量以及該本地吞吐量計算出該跨頻傳送吞吐量。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該處理單元對該第二上傳吞吐量及該本地吞吐量進行比較,並選取該第二上傳吞吐量與該本地吞吐量之中之最小值作為該跨頻傳送吞吐量。
  19. 如請求項15或17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該處理單元依據下式計算出該第一上傳吞吐量、該第二上傳吞吐量及該本地吞吐量:TPi=Ri*(1-PERi)其中i=1,2,3,TP1表示該第一上傳吞吐量,TP2表示該第二上傳吞吐量,TP3表示該本地吞吐量,R1表示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R2表示該第二資料傳輸速率,R3表示該本地資料傳輸速率,PER1表示該第一封包錯誤率,PER2表示該第二封包錯誤率,PER3表示該本地封包錯誤率。
  20.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當該直傳吞吐量大於該跨頻傳 送吞吐量,該判斷單元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以及當該直傳吞吐量小於或等於該跨頻傳送吞吐量,該判斷單元決定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
  21.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該判斷單元根據相應於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及相應於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之一第二資料傳輸速率,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或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其中,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為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與該無線存取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且第二資料傳輸速率為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與該無線存取裝置之間的資料傳輸速率。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當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大於一臨限值時,該判斷單元決定由該第一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以及當該第一資料傳輸速率小於或等於該臨限值時,該判斷單元決定由該第二上傳傳輸模組將來自於該用戶端裝置之封包資料傳送至該無線存取裝置。
  23.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無線訊號延伸器,其中該第一通訊品質指標值及該第二通訊品質指標值係為資料傳輸速率、封包錯誤率、無線連線品質、接收訊號強度、重傳率、傳輸佇列等待時間及訊雜比中之至少其中之一者。
TW104109079A 2015-03-20 2015-03-20 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TWI600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9079A TWI600293B (zh) 2015-03-20 2015-03-20 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US15/072,331 US9942827B2 (en) 2015-03-20 2016-03-16 Dynamic crossband link method and wireless extender
US15/903,045 US10405255B2 (en) 2015-03-20 2018-02-23 Dynamic crossband link method and wireless extend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109079A TWI600293B (zh) 2015-03-20 2015-03-20 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35731A true TW201635731A (zh) 2016-10-01
TWI600293B TWI600293B (zh) 2017-09-21

Family

ID=56925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09079A TWI600293B (zh) 2015-03-20 2015-03-20 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942827B2 (zh)
TW (1) TWI60029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418A (zh) * 2019-07-04 2021-01-0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Wlan中的harq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60741B2 (ja) * 2018-12-11 2023-04-19 株式会社バッファロー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lan中継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の設定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1303504B2 (en) 2020-06-09 2022-04-12 T-Mobile Usa, Inc. Data link error feedback signal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99005B1 (en) 2004-01-07 2007-11-20 Sprint Spectrum L.P. Radio frequency repeater with automated block/channel selection
US10469205B2 (en) * 2005-07-27 2019-11-05 T-Mobile Usa, Inc. Application-based multi-band transmission
US7492739B2 (en) 2006-04-05 2009-02-17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enhancing the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871007B1 (ko) * 2010-06-21 2018-06-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컴포넌트 캐리어들을 통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40340A (zh) 2010-07-21 2012-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mimo中继系统中实现天线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EP2701333B1 (en) * 2012-08-23 2019-05-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7418A (zh) * 2019-07-04 2021-01-0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Wlan中的harq通信方法
CN112187418B (zh) * 2019-07-04 2023-11-14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Wlan中的harq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77996A1 (en) 2016-09-22
TWI600293B (zh) 2017-09-21
US9942827B2 (en) 201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8131B2 (en) Coordin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networks
US968055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transceivers for distributed access points connectivity
US10567069B2 (en) Repeater bandwidth, radio configuration, and ADC clock speed adjustment
US8340115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bined rate and TX antenna selection mechanism
US8363613B2 (en) Increasing throughput by adaptively changing PDU size in wireless networks under low SNR conditions
US821907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crowave traffic routing
TWI638533B (zh) 無線通訊裝置
TW202107913A (zh) 可重新組態多無線電橋接器
US7839818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load calculation method therefor
US10200899B2 (en) Bandwidth estimation based on 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TW201132024A (en) Interference-cognitive transmission
TWI600293B (zh) 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WO2011050725A1 (zh) 无线接入点设备的工作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设备
US9125155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418976B2 (en) Wireless adaptation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input
JP2018152723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626221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WO2015027395A1 (zh) 一种双工模式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EP3518577B1 (en) Network access entity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2151862A1 (zh) 基于载波聚合技术实现混合通信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Kim et al. MAC-level measurement based traffic distribution over IEEE 802.11 multi-radio networks
US10405255B2 (en) Dynamic crossband link method and wireless extender
JP5803936B2 (ja) 無線送受信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19101024A1 (zh) 网络路由设备、网络数据的传输方法、以及网络接入设备
US11653268B2 (en) Dynamically adjusting the bandwidth of downlink transmissions based on a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used by a radio access 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