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21845A - 解剖教學系統 - Google Patents

解剖教學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621845A
TW201621845A TW103142282A TW103142282A TW201621845A TW 201621845 A TW201621845 A TW 201621845A TW 103142282 A TW103142282 A TW 103142282A TW 103142282 A TW103142282 A TW 103142282A TW 201621845 A TW201621845 A TW 2016218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atomical
teaching system
sensors
point
anatom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42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ong-Mi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 Lunghwa Sci & Technology
Tzu Ch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Lunghwa Sci & Technology, Tzu Ch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 Lunghwa Sci & Technology
Priority to TW103142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621845A/zh
Publication of TW201621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621845A/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種解剖教學系統,其主要係當使用者以指標器點選解剖對象的欲解剖位置時,利用感測器感測指標器點選之位置座標,獲得使用者所欲得知資料或圖像的欲解剖位置,而由資料庫中將點選的欲解剖位置之資料或圖像於顯示裝置上撥放,令使用者瞭解人體型態結構,本發明透過此種利用點選解剖對象,以取得內部對應結構器官的資料或圖像之方式,可提供學習者重複學習使用以增加學習效果。

Description

解剖教學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解剖教學領域,尤指一種可重複使用並方便教學的解剖教學系統。
解剖學是研究人體型態結構的科學,解剖學又可分為系統解剖學和局部解剖學,系統解剖學著重在人體構成的各個系統分析,而局部解剖學則是注重人體部分區域的分析。
然而,由於人體構造複雜,加上大體老師嚴重不足,因此,通常在學習解剖學時,都是以大量的圖片、照片及影片輔助學習者瞭解人體各部位的結構,而實際讓學習者觀看或進行解剖的機會則非常的少,而且即便遇到大體老師授課,也是數位甚至十數位學習者面對一位大體老師,進而造成學習者的動手經驗及實際面臨解剖現場的機會不足,使得學習者對於透過圖片、照片及影片學習而獲得的人體內部局部結構均相當清楚,但經常無法由人體外部說明人體對應的內部結構器官,導致學習者後續職場面臨實際需要開刀或解剖的狀況時,會出現不知所措之反應。
本案發明人鑑於上述解剖教學上的不足,無法使學習者確實瞭解人體型態結構,因此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並經苦心孤詣潛心研究後,終於成功研發完成本件解剖教學系統。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新型態的解剖教學方式,使學習者能確實瞭解人體型態結構的解剖教學系統。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重複學習人體型態結構的解剖教學系統。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可使學習者直覺式判斷人體外部表徵與其對應之內部結構器官關係的解剖教學系統。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主要包括一解剖對象、複數感測器、一指標器、一顯示裝置及一資料庫,該資料庫內建人體各系統或各部位之解剖圖片、解剖影片、核磁共振影像及X光照片,該等感測器係環設於該解剖對象之週緣,該指標器係為使用者之手指、點指器具或雷射/紅外線筆。
當使用者以指標器點選解剖對象的欲解剖位置時,該等感測器透過感測指標器點選的位置座標,或感測解剖對象上光線聚焦變化之位置,或接收指標器點選時回傳之位置資訊,獲得使用者所欲得知資料或圖像的欲解剖位置,而由資料庫中將使用者點選的欲解剖位置之資料或圖像於顯示裝置上撥放,令使用者瞭解人體型態結構,且由於本發明並非實際進行解剖,而是由使用者透過點選解剖對象以顯示使用者所欲得知之欲解剖位置的資料或圖像進行解剖學之學習,對解剖對象的外部型態並無任何損壞,因此可達到重複學習使用之目的。
1‧‧‧解剖對象
11‧‧‧模型
12‧‧‧3D投影影像
2‧‧‧平台
3‧‧‧感測器
4‧‧‧指標器
41‧‧‧手指
42‧‧‧紅外線發射器
5‧‧‧顯示裝置
51‧‧‧電腦螢幕
52‧‧‧投影螢幕
6‧‧‧投影機
第1圖 為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之架構圖;第2圖 為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第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3圖 為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第一實施例之感測區塊示意圖;第4圖 為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第一實施例之三點座標定位示意圖;以及第5圖 為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請參閱第1~2圖,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主要包括一解剖對象1、一指標器4、複數感測器3、一顯示裝置5及一資料庫(圖中未示),其中該資料庫內建有人體之骨及骨連接、下肢、上肢、頸部、胸部、腹部、頭部、盆部和會陰及脊柱區..等局部解剖之資料或圖像,或內建有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等系統解剖之資料或圖像,上述之資料或圖像包括解剖圖片、解剖影片、核磁共振影像或X光照片。
該解剖對象1為展示或投影於一平台2上之實體、模型或3D投影影像,該指標器4係用以點選該解剖對象1之欲解剖位置,該指標器4為使用者手指、點選棒或其他實體點選器具之實體點選裝置,或紅外線發射器、雷射筆或其他光源發射聚焦裝置之光學點選裝置,該等感測器3係繞射於解剖對象1之週緣,該等感測器3為光學感測器、三點座標定位感測器或座標軸感測器,主要是透過三點定位感測方式、點選位置感測方式、光線聚焦感測方式或其他等效方式感測指標器4點選之欲解剖位置,而該顯示裝置5與該資料庫連接,該顯示裝置5係依據該等感測器3感測指標器4點選解剖對象1之欲解剖位置,而將該資料庫中欲解剖位置之資料或圖像顯示於螢幕5上。
請參閱第2~4圖,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本實施例中,該 解剖對象1為一展示於平台2上之模型11,該指標器4為使用者手指41,該顯示裝置5為電腦螢幕51,而該等感測器3係為坐標軸感測器或三點座標定位感測器。
當使用者欲取得解剖對象1頭部之資料或圖像時,使用者直接以手指41點選解剖對象1之頭部,該等感測器3透過三點定位感測方式或點選位置感測方式,取得使用者手指41點選解剖對象1頭部的欲解剖位置之座標,並將此座標傳送至資料庫,資料庫依據該等感測器3回傳的欲解剖位置之座標,將解剖對象1頭部的資料或圖像上傳至電腦螢幕51,由電腦螢幕51顯示,此時使用者即可取得解剖對象1頭部之資料或圖像。
請參閱第5圖,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本實施例中,該解剖對象為一利用投影機6投影於平台上之3D投影影像12,該指標器為紅外線發射器42,該顯示裝置為投影螢幕52,而該等感測器(圖中未示)係為光學感測器(圖中未示)。
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之第二實施例實施時,使用者利用紅外線發射器42發射紅外線點選3D投影影像12之頭部欲解剖位置,此時,該等光學感測器透過感測3D投影影像12頭部欲解剖位置上光線聚焦變化之位置座標,或接收紅外線點選3D投影影像12頭部時,所回傳的3D投影影像12頭部欲解剖位置之位置座標,並將此座標傳送至資料庫,資料庫依據該等光學感測器回傳的3D投影影像頭部12欲解剖位置之位置座標,將3D投影影像頭部12頭部的資料或圖像上傳至投影螢幕52,由投影螢幕52顯示,而令使用者取得3D投影影像頭部12頭部之資料或圖像。
由上所述,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相教習用之解剖教學方式更 具有以下的特點及功效:
1.本發明解剖教學系統係透過點選解剖對象,以取得內部對應結構器官的資料或圖像之方式,相較習用僅直接透過內部結構器官的資料或圖像學習解剖學之方式,更能使學習者直覺式判斷人體外部表徵與其對應之內部結構器官關係,有效提升學習者之學習效果。
2.本發明透過點選解剖對象,以取得內部對應結構器官的資料或圖像之方式,無須實際破壞解剖對象之外部結構,因此可提供學習者重複學習使用。
3.本發明透過利用實體、模型或3D投影影像方式供學習者點選欲解剖位置,並以顯示裝置顯示該欲解剖位置之資料或圖像,可有效減少學習解剖學時對大體老師之需求。
上列詳細說明乃針對本發明之可行實施例進行具體說明,因此,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凡未脫離本創作技藝精神所為之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於本案之專利範圍中,且本案不僅於技術思想上確屬創新,同時具備習用之傳統結構所不及之多項功效,已充分符合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法定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發明專利申請案,以勵發明,至感德便。
1‧‧‧解剖對象
2‧‧‧平台
4‧‧‧指標器
5‧‧‧顯示裝置

Claims (9)

  1. 一種解剖教學系統,其主要包括:一解剖對象;一指標器,該指標器係用以點選該解剖對象之欲解剖位置;複數感測器,該等感測器係繞設於該解剖對象之週緣,用以偵測該指標器點選之欲解剖位置;一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係與一資料庫連接,該顯示裝置係依據該等感測器感測指標器點選之欲解剖位置,將該資料庫中欲解剖位置之資料或圖像顯示於螢幕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解剖教學系統,其中該解剖對象係展示或投影於一平台上之實體、模型或3D投影影像。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解剖教學系統,其中該指標器為實體點選裝置或光學點選裝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解剖教學系統,其中該實體點選裝置為使用者手指、點選棒或其他實體點選器具。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解剖教學系統,其中該光學點選裝置為紅外線發射器、雷射筆或其他光源發射聚焦裝置。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解剖教學系統,其中該等感測器為光學感測器、三點座標定位感測器或座標軸感測器。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解剖教學系統,其中該等感測器係以三點定位感測方式、點選位置感測方式、光線聚焦感測方式或其他等效方式感測指標器點選之欲解剖位置。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解剖教學系統,其中該資料庫內建之資料或圖像包括人體之骨及骨連接、下肢、上肢、頸部、胸部、腹部、頭部、盆部和會陰及脊柱區的解剖圖片、解剖影片、核磁共振影像或X光照片。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解剖教學系統,其中該資料庫內建之資料或圖像包括人體之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的解剖圖片、解剖影片、核磁共振影像或X光照片。
TW103142282A 2014-12-05 2014-12-05 解剖教學系統 TW2016218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2282A TW201621845A (zh) 2014-12-05 2014-12-05 解剖教學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2282A TW201621845A (zh) 2014-12-05 2014-12-05 解剖教學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21845A true TW201621845A (zh) 2016-06-16

Family

ID=56755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42282A TW201621845A (zh) 2014-12-05 2014-12-05 解剖教學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62184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81987B2 (en) Augmenting real-time views of a patient with three-dimensional data
Erolin Interactive 3D digital models for anatomy and medical education
Viglialoro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mixed reality, and hybrid approach in healthcare simul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Kamphuis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in medical education?
Henseler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Kinect device as a new portable imaging system for three-dimensional breast assessment
US10043415B2 (en)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training for medical examinations involving manipulation of medical tools
Gasques Rodrigues et al. Exploring mixed reality in specialized surgical environments
Heinrich et al. HoloPointer: a virtual augmented reality pointer for laparoscopic surgery training
JP2016145978A (ja) X線撮影学習システム
Gong et al. A cost effective and high fidelity fluoroscopy simulator using the image-guided surgery toolkit (IGSTK)
Sheehan et al. Simulation for competency assessment in vascular and cardiac ultrasound
CN107945607A (zh) 超声演示系统及装置
Chan et al.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direct ophthalmoscopy tool: a comparison between interactions methods
Giudice et al. Combining locations from working memory and long-term memory into a common spatial image
Güler et al. Image-guided navigation: A cost effective practical introduction using the image-guided surgery toolkit (IGSTK)
Berger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affordable system for personalized video-documented surgical skill analysis for surgical residency training
Huang et al. Shared visualizations and guided procedure simulation in augmented reality with Microsoft HoloLens
TW201621845A (zh) 解剖教學系統
Sereno et al. Point specification in collaborative visualization for 3D scalar fields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TW201619754A (zh) 醫用影像物件化介面輔助解說控制系統及其方法
TWM519300U (zh) 解剖教學系統
Ching et al. An Android Mobile-based Measurement Application–Object and Interior Room Measurement App
Allen et al. Miniature C-arm simulator using wireless accelerometer based tracking
Sugiura et al. The use of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in medical museums
Li et al. Computer-assisted hand 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 using an optical motion capture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