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603699A - 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 - Google Patents
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603699A TW201603699A TW103125626A TW103125626A TW201603699A TW 201603699 A TW201603699 A TW 201603699A TW 103125626 A TW103125626 A TW 103125626A TW 103125626 A TW103125626 A TW 103125626A TW 201603699 A TW201603699 A TW 201603699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nting
- plant
- plants
- mushroom
- crops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其係於箱體內設有不透光之隔板以分隔出二栽種區,並於該隔板設有通孔及風扇,而位於箱體內部設有儲水槽以提供作物所需水分,並於箱體上方設有供封閉箱體之蓋體,且該蓋體封閉於植物作物之栽種區範圍內結合有發光單元,以分別構成適合植物作物或菇類作物生長之栽種區,藉此,於設有發光單元之栽種區內栽培植物作物,並於另一栽種區栽培菇類作物,以利用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產出氧氣,而菇類能吸收氧氣並產出二氧化碳之生長特性,透過通孔及風扇交互循環所產出之氣體,以達成互供所需及共同生養之功效。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尤指利用不透光之隔板將一栽種空間分隔為二栽種區,並於隔板設有通孔及風扇,使分別栽培於二栽種區內之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能交換所產生之氧氣及二氧化碳,以達成共生及互供所需之功效者。
按,傳統農業之發展隨著市場競爭激烈與科技的進步而逐漸產生變化,如傳統為了增加產量會使用農藥或除草劑來去除害蟲,而現今在農業科技的推動下,促使植物工廠及基因改造作物的發展,其中,基因改造作物雖能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環境汙染並提升產量,然而基因改造作物及所製成之食品食用後,對於人體是否會產生影響,甚至危害人體健康,目前仍無法完全確定。而植物工廠係於封閉環境中採用水耕培育,並利用人工光源來延長光照時數,使所培育的作物沒有蟲害,更不必擔心農藥或重金屬汙染,尤其近來食安問題頻傳,作物或食材是否安全、能否安心食用已成為民眾最為重視之要點,更甚者,亦有民眾選擇自行耕種,以確保所食用之食材安全無虞。然而,台灣土地面積有限,在經濟的高度發展之下更是寸土寸金,如何充份應用狹小的土地面積以創造最大的產能,已為目前科技農業發展之趨勢。
如中華民國公告第M466497號專利,係揭露一種「植物栽植設備」,其係於一植物栽植棚架設置複數植物栽植盤,並於最上層及每一植物栽植盤底部設有光源模組,且於每一層裝設水流循環配管,而能延伸層數,以垂直種植方式來達成節省空間之功效。
中華民國公告第M406916號專利,係揭露一種「輕便型菇類及蔬菜培育櫃」,其係以數支架搭接為一立體狀框架本體,並於外部蓋設一外罩使其形成一培育空間,且於培育空間內設有隔層,並於頂部設有儲水槽,而該儲水槽設有一超音波霧化器及一降溫裝置,位於框架本體上設有風扇以驅動本體培育空間的空氣流動,而能利用培育空間種植菇類或蔬菜,並依據所種植的種類改變外罩材質,如菇類為不透光材質,蔬菜為網體材質,使培育空間調整控制為最適合該作物之環境。
中華民國公告第M471144號專利,係揭露一種「可降低室內二氧化碳之土耕植物培養箱之循環裝置」,其係於一封閉之箱架所構成之容置空間上方設有光源,並於容置空間內置入一培植盤,且於該箱架設有一抽風扇及至少一排風扇,位於該培植盤種植有土耕植物,使土耕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後所產生之氧氣利用排風扇排出培養箱,並將室內之二氧化碳以抽風扇抽入培養箱,而能依此循環提升室內含氧量。
上述先前技術雖均能達成小面積種植之功效,但其種植結構係供栽種同一類型之作物,如僅種植蔬菜或僅種植菇類,且需依作物的栽培條件更換構件,使種植結構的運用上受到限制,亦帶來使用上之不便。
有鑑於習用供室內種植之裝置,其結構僅能滿足種植單一類型作物之條件,且必需依種植之作物特性更換構件,而仍有改良之空間。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乃是透過不透光之隔板將一栽種空間分隔為二栽種區,以分別栽培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並利用設於隔板之通孔及風扇,使所栽培之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能相互提供所需養分,進而達成共同生養之目的。
為達前揭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其係包含︰一箱體,該箱體具有一栽種空間及一容置空間;一儲水槽,係置於該箱體之容置空間內;一隔板,該隔板係置於該箱體之栽種空間內,使其分隔為二栽種區以分別栽種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且該隔板為不透光材質,並開有至少二通孔;至少一風扇,係設於該隔板之其中一通孔;二蓋體,供分別蓋合於該箱體之二栽種區上方,使該箱體呈封閉狀態;以及至少一發光單元,係設於其中一蓋體,並能提供接近太陽光之光源於栽培有植物作物之栽種區內。
藉此,於設有發光單元之栽種區內栽培植物作物,並利用發光單元提供植物作物生長所需之光照,而另一栽種區則供栽培菇類作物,並利用不透光之隔板隔離植物作物栽種區之光源,以維持菇類作物所需之陰暗生長環境,且置於箱體容置空間內之儲水槽能提供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所需之水氣,而設於隔板之風扇及通孔能幫助二栽種區之氣體循環,是以,能依據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產出氧氣與菇類吸收氧氣產出二氧化碳之生長特性,交換所產出之氣體,以達成互供所需養分及共同生養之功效。
為使 貴審查委員瞭解本發明欲達成目的所運用之技術、手段及功效,餘下,茲列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后︰
首先,請參閱第1圖並配合第2圖所示,該共生裝置1包含一箱體11,該箱體11具有一栽種空間111及一容置空間112;一儲水槽12,係置於箱體11之容置空間112內,用以提供栽種空間111所栽培之作物的水分,較佳者,位於儲水槽12內係設有至少一超音波震盪器17,以便將儲水槽12內之水分轉化為霧氣;一隔板13,係置於箱體11之栽種空間111內,使栽種空間111藉隔板13區隔為第一栽種區1111及第二栽種區1112,而能分別栽種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且隔板13為不透光材質,並於隔板13上開有至少二通孔131;至少一風扇14,係設於隔板13之其中一通孔131;二蓋體15,供分別蓋合於箱體11之第一栽種區1111及第二栽種區1112,使箱體11呈封閉狀態;以及至少一發光單元16,係設於其中一蓋體15朝向栽種空間111之端面,使發光單元16僅涵蓋於其中一栽種區,並能提供接近太陽光之光源,較佳者,發光單元16為LED燈。
其次,請參閱第3圖所示,係本發明使用狀態之示意圖,使用時,係透過隔板13使箱體11分隔為第一栽種區1111及第二栽種區1112,而能於第一栽種區1111與第二栽種區1112內分別栽培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並經由儲水槽12來提供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水分,且於儲水槽12內設有超音波震盪器17,而能將儲水槽12之水分轉化為霧氣,使霧氣快速且均勻散佈於箱體11內,以提升溼度而有利於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之生長。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栽種區1111係栽培有植物作物,而第二栽種區1112則栽培有菇類作物,並將設有發光單元16之蓋體15蓋合於第一栽種區1111,使第一栽種區1111內所栽培之植物作物藉設於蓋體15之發光單元16來提供接近太陽光源之日照,以供植物作物進行光合作用。而未設有發光單元16之蓋體15則蓋合於第二栽種區1112,且隔板13為不透光材質,使第二栽種區1112保持在適合菇類作物生長之陰暗狀態,而不受第一栽種區1111的光源影響,進而分別營造出適合植物作物或菇類作物生長之栽培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當於第一栽種區1111栽培植物作物,並於第二栽種區1112栽培菇類作物後,能利用設於隔板13之通孔131與裝設於其中一通孔131之風扇14來加強箱體11內部的氣體循環,使植物作物分解二氧化碳而產生之氧氣藉由風扇14傳送至栽培菇類作物之第二栽種區1112,而菇類作物吸收氧氣後所排放之二氧化碳則由另一通孔131循環至栽培植物作物之第一栽種區1111,使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能於一箱體11內共同生養,並達成互供所需養分之功效。
此外,亦能將該共生裝置1之結構大規模實施以進行大面積施作,請配合參閱第4圖所示,係本發明大規模實施之示意圖,其係於一室內空間2內設有一箱體11,並於箱體11底部形成一儲水槽12,而儲水槽12內能裝設複數超音波震盪器17,以便將儲水槽12內之水分轉化為霧氣並供作物所需水分,且箱體11內部透過一不透光隔板13將箱體11分隔為二栽種區,並於隔板13開有複數通孔131且設有複數風扇14,而箱體11上方則設有能封閉箱體11之蓋體15,並於蓋體15之其中一栽種區範圍內固定複數發光單元16,以分別構成適合植物作物或菇類作物生長之栽培環境,並藉設於隔板13之通孔131及風扇14來加強氣體循環,使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產出並互換所需之氣體,而能互供所需,共同生養。
是以,利用本發明之共生裝置1顯然能達成如下之功效︰ 1. 本發明之共生裝置1係利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產出氧氣,而菇類吸收氧氣並產出二氧化碳之生長特性,將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栽培於同一箱體11之二栽種區內,使植物作物與菇類作物所產出之氣體於箱體11內交互循環,進而互供所需養分,以達成共同生養之功效。 2. 本發明之共生裝置1係於植物作物栽種區內設有發光單元16,而能增加植物作物之日照時數,並提高作物生產率。 3. 本發明之共生裝置1能配合實施環境之尺寸,如小規模施作於家庭或餐廳,或大規模施作於溫室或栽培廠,以藉共生裝置1同時栽培有機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而能供應現採現煮之新鮮食材,確保食材品質與安全。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實施範圍,凡未脫離本發明技術精神所為之變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綜上所述,本發明確實已突破傳統並具有改良及創新之創作內容且能具體實施,理應符合發明專利之法定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本發明
1‧‧‧共生裝置
11‧‧‧箱體
111‧‧‧栽種空間
1111‧‧‧第一栽種區
1112‧‧‧第二栽種區
112‧‧‧容置空間
12‧‧‧儲水槽
13‧‧‧隔板
131‧‧‧通孔
14‧‧‧風扇
15‧‧‧蓋體
16‧‧‧發光單元
17‧‧‧超音波震盪器
2‧‧‧室內空間
1‧‧‧共生裝置
11‧‧‧箱體
111‧‧‧栽種空間
1111‧‧‧第一栽種區
1112‧‧‧第二栽種區
112‧‧‧容置空間
12‧‧‧儲水槽
13‧‧‧隔板
131‧‧‧通孔
14‧‧‧風扇
15‧‧‧蓋體
16‧‧‧發光單元
17‧‧‧超音波震盪器
2‧‧‧室內空間
第1圖係本發明之立體分解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立體圖。 第3圖係本發明使用狀態之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大規模實施之示意圖。
1‧‧‧共生裝置
11‧‧‧箱體
1111‧‧‧第一栽種區
1112‧‧‧第二栽種區
12‧‧‧儲水槽
13‧‧‧隔板
131‧‧‧通孔
14‧‧‧風扇
15‧‧‧蓋體
16‧‧‧發光單元
17‧‧‧超音波震盪器
Claims (3)
- 一種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包含︰ 一箱體,該箱體具有一栽種空間及一容置空間; 一儲水槽,係置於該箱體之容置空間內; 一隔板,該隔板係置於該箱體之栽種空間內,使其分隔為二栽種區以分別栽培植物作物及菇類作物,且該隔板為不透光材質,並開有至少二通孔; 至少一風扇,係設於該隔板之其中一通孔; 二蓋體,供分別蓋合於該箱體之二栽種區上方,使該箱體呈封閉狀態;以及 至少一發光單元,係設於其中一蓋體,並能提供接近太陽光之光源於栽培有植物作物之栽種區內。
- 根據請求項1所述之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其中,該儲水槽內設有超音波震盪器。
- 根據請求項1或2所述之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其中,該發光單元為LED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5626A TW201603699A (zh) | 2014-07-28 | 2014-07-28 | 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25626A TW201603699A (zh) | 2014-07-28 | 2014-07-28 | 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603699A true TW201603699A (zh) | 2016-02-01 |
Family
ID=55809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25626A TW201603699A (zh) | 2014-07-28 | 2014-07-28 | 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160369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3500A (zh) * | 2018-03-11 | 2021-01-08 | 卡洛斯·R·维拉马尔 | 用于太阳能温室鱼菜共生和黑水虻堆肥器以及自动喂鱼器的系统和方法 |
US11432486B2 (en) | 2014-02-28 | 2022-09-06 | John L. Haverkam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ive solar containers with integrated aquaponics, greenhouse and mushroom cultivation |
US11997961B2 (en) | 2014-02-28 | 2024-06-04 | Carlos R. Villamar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rray of passive solar aquaponics structures with mushroom cultivation |
-
2014
- 2014-07-28 TW TW103125626A patent/TW201603699A/zh unknow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432486B2 (en) | 2014-02-28 | 2022-09-06 | John L. Haverkam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ive solar containers with integrated aquaponics, greenhouse and mushroom cultivation |
US11997961B2 (en) | 2014-02-28 | 2024-06-04 | Carlos R. Villamar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rray of passive solar aquaponics structures with mushroom cultivation |
CN112203500A (zh) * | 2018-03-11 | 2021-01-08 | 卡洛斯·R·维拉马尔 | 用于太阳能温室鱼菜共生和黑水虻堆肥器以及自动喂鱼器的系统和方法 |
CN112203500B (zh) * | 2018-03-11 | 2022-04-08 | 卡洛斯·R·维拉马尔 | 用于太阳能温室鱼菜共生和黑水虻堆肥器以及自动喂鱼器的系统和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484718B2 (ja) | 苗木育成装置及び苗木育成方法 | |
US11083139B2 (en) | High-growth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ltivating autoflowering cannabis | |
US20190261589A1 (en) | Smart cabinet for home gardening | |
CA2793219C (en) | Semi-automated crop production system | |
US10034435B2 (en) | Self-sustaining artificially controllable environment within a storage container or other enclosed space | |
US9101096B1 (en) | Semi-automated crop production system | |
US20180084738A1 (en) |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plant cultivating apparatus and implement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1755812B1 (ko) | 식물을 재배하는 다단형 학습용 식물재배장치 | |
JP5769435B2 (ja) | 植物栽培装置 | |
CN207269464U (zh) | 渔菜共生系统 | |
KR20150078928A (ko) | 복합 기능을 갖는 천연 가습기 | |
CN104542231A (zh) | 家庭立体式农业工厂 | |
CN207070719U (zh) | 一种适用于水产养殖苗快长的设备 | |
JP2013223435A (ja) | 植物栽培システム | |
CN203840819U (zh) | 一种封闭式菌蔬共作人工栽培装置 | |
TW201603699A (zh) | 植物與菇類共生裝置 | |
CN204168857U (zh) | 一种家用活体蔬菜机 | |
CN205546819U (zh) | 一种用于活体植物冷鲜和种植的栽培机 | |
Patterson et al. | Description,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of the South Pole food growth chamber | |
Tripp | Hydropon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Pros and cons of having a hydroponic garden | |
Wheeler | NASA's controlled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testing for space habitats | |
TW201806477A (zh) | 野生牛樟芝的人工培育方法及設備 | |
CN207369708U (zh) | 一种多层育苗架 | |
TWM484907U (zh) | 植物養殖箱室 | |
CN215774623U (zh) | 一种菌菇叶菜互利协作的垂直农业生产设备及其生产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