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46614A - 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46614A
TW201546614A TW103119504A TW103119504A TW201546614A TW 201546614 A TW201546614 A TW 201546614A TW 103119504 A TW103119504 A TW 103119504A TW 103119504 A TW103119504 A TW 103119504A TW 201546614 A TW201546614 A TW 20154661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unit
data
cache
capacity
hard dis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95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0787B (zh
Inventor
Tz-Yu Fu
Po-Wei Wu
Hsin-Yu Chen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31195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30787B/zh
Priority to US14/656,947 priority patent/US980496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546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46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0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07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93Ca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rganisation or structure
    • G06F12/0895Ca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rganisation or structure of parts of caches, e.g. directory or tag arr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10Providing a specific technical effect
    • G06F2212/1016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G06F2212/1021Hit rate impr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22Employing cache memory using specific memory technology
    • G06F2212/225Hybrid cache memory, e.g. having both volatile and non-volatile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mory System Of A Hierarch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儲存單元、一第二儲存單元以及一控制單元。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之快取資料。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控制單元用以根據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第一比例。其中,當控制單元自第二儲存單元讀取資料時,控制單元發送分配訊號至處理單元,處理單元根據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快取資料之第一快取分配結果,並根據第一快取分配結果將快取資料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特別係有關於一種利用RAMDisk以及Hybrid Hinting之功能來提升資料讀取速度之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由於科技之進步,使用者常利用電子裝置執行不同之功能,而為了追求更佳之處理效能,使用者對於電子裝置之硬體需求也隨之越來越高。然而在眾多影響因素當中,儲存裝置對於資料之讀取速度係為影響電子裝置之處理效能主要原因之一。傳統之硬碟(Hard Disk Drive,HDD)係透過磁頭改變電流磁之極性方向將訊息寫入磁片或自磁片讀取出來,其優點為大容量且價格便宜,但其缺點為速度受限於馬達之轉速,且有噪音以及怕震動之問題;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isk,SSD),相較於傳統之硬碟,其優點為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等,但其缺點為價格昂貴、讀寫次數之限制等;而RAMDisk則是通過使用軟體將RAM模擬當做硬碟來使用,相較於傳統之硬碟,使用RAMDisk之技術於存取資料時可極大地提高資料存取之速度,但其缺點為資料之易失性, 即為當電源關閉後原先儲存之資料將會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傳統之硬碟、固態硬碟以及RAMDisk之優點來提升資料讀取速度為目前所需解決之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儲存單元、一第二儲存單元以及一控制單元。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之快取資料。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控制單元用以根據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第一比例。其中,當控制單元自第二儲存單元讀取資料時,控制單元發送分配訊號至處理單元,處理單元根據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快取資料之第一快取分配結果,並根據第一快取分配結果將快取資料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儲存單元、一第二儲存單元以及一控制單元。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之部份快取資料。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以及資料之另一部份快取資料。控制單元用以根據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第二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既定比例,以及根據既定比例取得快取資料片段所分別對應之權重,並根據權重將快取資料分別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或者第二儲存單元。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資料寫入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其中電子裝置具有第一儲存單元以及第二儲存單元,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之快取資料,以及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步驟包括:讀取第二儲存單元之資料;根據第一 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第一比例;根據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快取資料之第一快取分配結果;以及根據第一快取分配結果將快取資料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資料寫入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其中電子裝置具有第一儲存單元以及第二儲存單元,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之部份快取資料,以及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以及資料之另一部份快取資料,步驟包括:讀取第二儲存單元之資料;根據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第二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既定比例;根據既定比例取得對應於資料之快取分配結果;根據快取分配結果取得快取資料片段所分別對應之權重;以及根據權重將快取資料分別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以及第二儲存單元。
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資料寫入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步驟包括:讀取資料;取得對應於第一儲存單元之第一儲存資訊,以及對應於第二儲存單元之第二儲存資訊;取得資料之複數快取資料片段所分別對應之權重;根據第一儲存資訊以及第二儲存資訊計算得資料之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既定比例;根據既定比例以及權重決定將快取資料分配至第一儲存單元以及第二儲存單元之資料量。
100、200‧‧‧電子裝置
101、201‧‧‧第一儲存單元
102、202‧‧‧第二儲存單元
103、204‧‧‧控制單元
104、205‧‧‧處理單元
203‧‧‧第三儲存單元
S301-S306、S401-S406、S501-506‧‧‧步驟流程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裝置之示意 圖。
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之流程圖。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之流程圖。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之流程圖。
有關本發明之系統以及方法適用之其他範圍將於接下來所提供之詳述中清楚易見。必須了解的是下列之詳述以及具體之實施例,當提出有關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之示範實施例時,僅作為描述之目的以及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儲存單元101、第二儲存單元102、控制單元103以及處理單元104。第一儲存單元101用以儲存資料之快取資料。第二儲存單元102用以儲存資料。控制單元103用以根據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第一比例。處理單元104用以解釋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之資料。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第一儲存單元101係為一RAMDisk,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係為一硬式磁碟機(Hard Disk Drive,HDD)。當處理單元104欲自第二儲存單元102(即為硬式磁碟機)讀取資料時,必須在第二儲存單元102之硬碟資訊傳回處理 單元104之前,透過控制單元103將硬碟資訊進行適當之改寫以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由於啟用Hybrid Hinting之功能之條件係為硬碟必須為混合式硬碟(Solid State Hybrid Drive,SSHD),故控制單元103於接收到第二儲存單元102所回傳之硬碟資訊後,將根據第一儲存單元101(即為RAMDisk)之容量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即為硬式磁碟機)之容量取得第一比例,並根據第一比例發送一分配訊號至處理單元104以啟用Hybrid Hinting之功能。其中,第一比例係指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與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容量之比例。此時,分配訊號係用以宣告第一儲存單元101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為混合式硬碟,故當處理單元104於接收到分配訊號後,將根據分配訊號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而分配訊號中混合式硬碟資訊之固態硬碟之容量即為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
當處理單元104接收到分配訊號後,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並根據資料之權重配置資料之儲存位置。其中,資料之權重之設定係透過處理單元104所執行之作業系統或者Intel之服務根據資料之存取次數以及硬碟可存取之快取容量來決定。換言之,即為處理單元104於接收到分配訊號後根據第一比例設定資料之權重。舉例來說,資料之存取次數高於既定次數之資料即設定為具有最高之權重(即Priority 0),接著依照資料之存取次數之多寡以及快取容量依序將資料之權重設定為Priority 1~7。於此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04可根據快取容量將Priority 0~1之資料儲存作為快取之資料。
當處理單元104完成資料之配置時,將透過控制單元103將快取資料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101。由於處理單元104將第二 儲存單元102認定為混合式硬碟,故於配置快取資料時,指令傳送之對象係為第二儲存單元102,因此控制單元103必須於處理單元104將指令傳送至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前,將指令攔截下來並進行改寫之動作,以將快取資料正確地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101。
此外,由於RAMDisk係為揮發性之儲存介質,故重新開機後原先儲存於RAMDisk中之資料將會遺失。為了避免重新開機後處理單元104必須重新配置資料之儲存位置,因此控制單元103更儲存快取資料對應於RAMDisk之儲存資訊,例如資料儲存之LBA位置、檔案大小等,並於重新開機後將上述儲存資訊回傳至處理單元104,並將快取資料自第二儲存單元102(即為硬式磁碟機)複製至RAMDisk中,以供處理單元104進行讀取之作業。
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第一儲存單元101係為一RAMDisk,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係為一混合式硬碟(Solid State Hybrid Drive,SSHD)。當處理單元104欲自第二儲存單元102(即為混合式硬碟)讀取資料時,第二儲存單元102將硬碟資訊傳送至控制單元103以進行適當之改寫。接著,控制單元103根據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容量計算得一既定比例,並發送帶有上述既定比例之分配訊號至處理單元104。其中,既定比例係指第一儲存單元101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固態硬碟之容量與第二儲存單元102之硬式磁碟機之容量之比例。此時,改寫後之硬碟資訊中可作為儲存快取資料之硬碟容量係為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固態硬碟之容量之總和。當處理單元104接收到帶有改寫後之硬碟資訊之分配訊號後,將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並根據資料之權重配置資料之儲存位置。
於此實施例中,當處理單元104根據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固態硬碟之容量之總和配置快取資訊後,由於處理單元104僅決定將資料分配至硬式磁碟機或者可供快取之硬碟,並無法決定分配至可供快取之硬碟之資料將儲存至RAMDisk或者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固態硬碟,故控制單元103於接收到快取資料之相關儲存位置資訊時,將根據快取資料之權重決定儲存之位置。舉例來說,由於固態硬碟之快閃記憶體上每一個電閘都有固定的寫入次數限制,而Priority 1之快取資料經常會被閃存(flash),故控制單元103將Priority 1之快取資料存放於RAMDisk中,其他Priority 0、2-7之快取資料則儲存於固態硬碟中,以延長固態硬碟之壽命。
此外,控制單元103更儲存快取資料對應於RAMDisk之儲存資訊,例如資料儲存之LBA位置、檔案大小等,並於重新開機後將上述儲存資訊回傳至處理單元104,並將快取資料自第二儲存單元102(即為硬式磁碟機)複製至RAMDisk中,以供處理單元104進行讀取之作業。
值得注意的是,若控制單元103並未改寫回傳至處理單元104之第二儲存單元102之硬碟資訊,則處理單元104係將第一儲存單元101視為一般之儲存單元,並不會將其視為可供儲存快取資料之硬碟空間,故透過控制單元103改寫回傳至處理單元104之硬碟資訊,可增加可供快取之硬碟空間,使資料可供快取之百分比上升,並提升處理單元104處理資料之速度。
接著請參閱第2圖。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電子裝置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電子裝置200包括 第一儲存單元201、第二儲存單元202、第三儲存單元203、控制單元204以及處理單元205。第一儲存單元201用以儲存資料之部份快取資料。第二儲存單元202用以儲存資料。第三儲存單元203。控制單元204用以根據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第三儲存單元之容量取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第二比例。處理單元205用以解釋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之資料。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第一儲存單元201係為一RAMDisk,第二儲存單元202係為一硬式磁碟機,以及第三儲存單元203係為一固態硬碟。當處理單元205自第二儲存單元102(即為硬式磁碟機)讀取資料時,必須在第二儲存單元202之硬碟資訊傳回處理單元205之前,透過控制單元204將硬碟資訊進行適當之改寫以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控制單元204於接收到第二儲存單元102所回傳之硬碟資訊後,將根據第一儲存單元201(即為RAMDisk)之容量、第二儲存單元202(即為硬式磁碟機)之容量以及第三儲存單元203(即為固態硬碟)之容量取得第二比例,並根據第二比例發送一分配訊號至處理單元205以啟用Hybrid Hinting之功能。其中,第二比例係指第一儲存單元201之容量、第三儲存單元203與第二儲存單元202之容量之比例,即可供快取之容量與硬式磁碟機之容量之比例。此時,分配訊號係用以宣告第一儲存單元201、第二儲存單元202以及第三儲存單元203為混合式硬碟,故當處理單元205於接收到分配訊號後,將根據分配訊號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而分配訊號中混合式硬碟資訊之固態硬碟之容量即為第一儲存單元201之容量與第三儲存單元203之容量之總和。值得注意的是,處理單元205僅能根據分配訊號得知可供快取之容 量與硬式磁碟機之容量之比例,並無法得知第一儲存單元201以及第三儲存單元203之實際比例。
當處理單元205根據可供快取之容量與第二儲存單元202之容量配置快取資訊後,由於處理單元205僅決定將資料分配至硬式磁碟機或者可供快取之硬碟,並無法決定分配至可供快取之硬碟之資料將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201(即RAMDisk)或者第三儲存單元203(即固態硬碟),故控制單元204於接收到快取資料之相關儲存位置資訊時,將根據快取資料之權重決定儲存之位置。舉例來說,由於固態硬碟之快閃記憶體上每一個電閘都有固定的寫入次數限制,而Priority 1之快取資料經常會被閃存(flash),故控制單元103將Priority 1之快取資料存放於RAMDisk中,其他Priority 0、2-7之快取資料則儲存於固態硬碟中,以延長固態硬碟之壽命。
此外,控制單元204更儲存快取資料對應於RAMDisk之儲存資訊,例如資料儲存之LBA位置、檔案大小等,並於重新開機後將上述儲存資訊回傳至處理單元205,並將快取資料自第二儲存單元202(即為硬式磁碟機)複製至RAMDisk中,以供處理單元205進行讀取之作業。
請配合第1圖請參閱第3圖。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之流程圖。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係適用於如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100。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儲存單元101、第二儲存單元102、控制單元103以及處理單元104。第一儲存單元101用以儲存資料之快取資料。第二儲存單元102用以儲存資料。控制單元103用以根據第一儲存 單元之容量計算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第一比例。處理單元104用以解釋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之資料。其中,第一儲存單元101係為一RAMDisk,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係為一硬式磁碟機。
首先,於步驟S301,處理單元104讀取第二儲存單元102之資料。於步驟S302,於第二儲存單元102將硬碟資訊傳回處理單元104之前,控制單元103將攔截硬碟資訊並進行適當之改寫。控制單元103根據第一儲存單元101(即為RAMDisk)之容量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即硬式磁碟機)之容量計算得一第一比例。其中,第一比例係指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與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容量之比例。於步驟S303,控制單元103根據第一比例發送一分配訊號至處理單元104以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由於啟用Hybrid Hinting之功能之條件係為硬碟必須為混合式硬碟,故分配訊號將宣告第一儲存單元101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為混合式硬碟。於步驟S304,處理單元104於收到分配訊號後,將根據分配訊號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而分配訊號中混合式硬碟資訊之固態硬碟之容量即為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根據資料之權重配置資料之儲存位置,並產生一快取分配結果。其中,資料之權重之設定係透過處理單元104所執行之作業系統或者Intel之服務根據資料之存取次數以及硬碟可存取之快取容量來決定。換言之,即為處理單元104於接收到分配訊號後根據第一比例設定資料之權重。舉例來說,資料之存取次數高於既定次數之資料即設定為具有最高之權重(即Priority 0),接著依照資料之存取次數之多寡以及快取容量依序將資料之權重設定為Priority 1~7。於此實施例 中,處理單元104可根據快取容量將Priority 0~1之資料儲存作為快取之資料。
於步驟S305,當處理單元104完成資料之配置後,透過控制單元103根據快取分配結果將快取資料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101。由於處理單元104將第二儲存單元102認定為混合式硬碟,故於配置快取資料時,指令傳送之對象係為第二儲存單元102,因此控制單元103於處理單元104完成資料之配置,且發送指令至第二儲存單元102時,將指令攔截下來並進行改寫之動作,以將快取資料正確地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101。
此外,由於RAMDisk係為揮發性之儲存介質,故重新開機後原先儲存於RAMDisk中之資料將會遺失。為了避免重新開機後處理單元104必須重新配置資料之儲存位置,因此於步驟S306,控制單元103更儲存快取資料對應於RAMDisk之儲存資訊,例如資料儲存之LBA位置、檔案大小等,並於重新開機後將上述儲存資訊回傳至處理單元104,並將快取資料自第二儲存單元102(即為硬式磁碟機)複製至RAMDisk中,以供處理單元104進行讀取之作業。
請配合第1圖參閱第4圖。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之流程圖。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係適用於如第1圖所示之電子裝置100。電子裝置100包括第一儲存單元101、第二儲存單元102、控制單元103以及處理單元104。第一儲存單元101用以儲存資料之快取資料。第二儲存單元102用以儲存資料。控制單元103用以根據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第一比例。處理單元104 用以解釋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之資料。其中,第一儲存單元101係為一RAMDisk,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係為一混合式硬碟。
首先,於步驟S401,處理單元104讀取第二儲存單元102之資料。於步驟S402,於第二儲存單元102將硬碟資訊傳回處理單元104之前,控制單元103將攔截硬碟資訊並進行適當之改寫。控制單元103根據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容量計算得一既定比例。其中,既定比例係指第一儲存單元101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固態硬碟之容量與第二儲存單元102之硬式磁碟機之容量之比例。而改寫後之硬碟資訊中可作為儲存快取資料之硬碟容量係為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以及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固態硬碟之容量之總和。於步驟S403,控制單元103發送帶有上述既定比例之分配訊號至處理單元104。於步驟S404,處理單元104於接收到帶有改寫後之硬碟資訊之分配訊號後,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並根據第一儲存單元101之容量、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固態硬碟之容量之總和以及資料之權重配置資料之儲存位置,並產生一快取分配結果。由於處理單元104僅決定將資料分配至硬式磁碟機或者可供快取之硬碟,並無法決定分配至可供快取之硬碟之資料將儲存至RAMDisk或者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固態硬碟,故於步驟S405,控制單元103根據處理單元104之快取分配結果以及資料之權重分別將快取資料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101或者第二儲存單元102之固態硬碟。
此外,於步驟S406,控制單元103更儲存快取資料對應於RAMDisk之儲存資訊,例如資料儲存之LBA位置、檔案大小 等,並於重新開機後將上述儲存資訊回傳至處理單元104,並將快取資料自第二儲存單元102(即為混合式硬碟)之硬式磁碟機複製至RAMDisk中,以供處理單元104進行讀取之作業。
請配合第2圖參閱第5圖。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之流程圖。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係適用於如第2圖所示之電子裝置200。電子裝置200包括第一儲存單元201、第二儲存單元202、第三儲存單元203、控制單元204以及處理單元205。第一儲存單元201用以儲存資料之部份快取資料。第二儲存單元202用以儲存資料。第三儲存單元203。控制單元204用以根據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第三儲存單元之容量取得快取資料對應於資料之第二比例。處理單元205用以解釋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之資料。其中,第一儲存單元201係為一RAMDisk,第二儲存單元202係為一硬式磁碟機,以及第三儲存單元203係為一固態硬碟。
首先,於步驟S501,處理單元205讀取第二儲存單元102之資料。於步驟S502,於第二儲存單元202將硬碟資訊傳回處理單元205之前,控制單元204將攔截硬碟資訊並進行適當之改寫。控制單元204於接收到第二儲存單元102所回傳之硬碟資訊後,將根據第一儲存單元201(即為RAMDisk)之容量、第二儲存單元202(即為硬式磁碟機)之容量以及第三儲存單元203(即為固態硬碟)之容量取得第二比例。其中,第二比例係指第一儲存單元201之容量、第三儲存單元203與第二儲存單元202之容量之比例,即可供快取之容量與硬式磁碟機之容量之比例。於步驟S503,控制單元204根據第二比例發送一分配訊號至處理單元205以啟用 Hybrid Hinting之功能。分配訊號係用以宣告第一儲存單元201、第二儲存單元202以及第三儲存單元203為混合式硬碟,而分配訊號中混合式硬碟資訊之固態硬碟之容量即為第一儲存單元201之容量與第三儲存單元203之容量之總和。
於步驟S504,處理單元205於接收到分配訊號後,將根據分配訊號致能Hybrid Hinting之功能,並根據可供快取之容量與第二儲存單元202之容量配置快取資訊。由於處理單元205僅決定將資料分配至硬式磁碟機或者可供快取之硬碟,並無法決定分配至可供快取之硬碟之資料將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201(即RAMDisk)或者第三儲存單元203(即固態硬碟),故於步驟S505,控制單元204根據處理單元205之快取分配結果以及資料之權重分別將快取資料儲存至第一儲存單元(即RAMDisk)或者第三儲存單元203(即固態硬碟)。舉例來說,由於Priority 1之快取資料經常會被閃存(flash),故控制單元103將Priority 1之快取資料配置為儲存於RAMDisk中,其他Priority 0、2-7之快取資料則配置為儲存於固態硬碟中,以延長固態硬碟之壽命。
此外,於步驟S506,控制單元204更儲存快取資料對應於RAMDisk之儲存資訊,例如資料儲存之LBA位置、檔案大小等,並於重新開機後將上述儲存資訊回傳至處理單元205,並將快取資料自第二儲存單元202(即為硬式磁碟機)複製至RAMDisk中,以供處理單元205進行讀取之作業。
綜上所述,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提出之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使用者可藉由將RAMDisk模擬作為硬碟來增加可供快取之硬碟容量,並於電子裝置具有固態硬碟之狀況下, 根據資料之權重將經常會被閃存之快取資料儲存至RAMDisk中,以延長固態硬碟之壽命,如此可將電子裝置之運作效率提升之最大。
以上敘述許多實施例的特徵,使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清楚理解本說明書的形態。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理解其可利用本發明揭示內容為基礎以設計或更動其他製程及結構而完成相同於上述實施例的目的及/或達到相同於上述實施例的優點。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亦能夠理解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的等效構造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作任意之更動、替代與潤飾。
100‧‧‧電子裝置
101‧‧‧第一儲存單元
102‧‧‧第二儲存單元
103‧‧‧控制單元
104‧‧‧處理單元

Claims (24)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一資料之快取資料;一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上述資料;一控制單元,用以根據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上述快取資料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第一比例;其中當上述控制單元自上述第二儲存單元讀取上述資料時,上述控制單元發送具有上述第一比例之一分配訊號至一處理單元,其中上述處理單元根據上述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快取資料之一第一快取分配結果,並根據上述第一快取分配結果將上述快取資料儲存至上述第一儲存單元。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係為一揮發性記憶體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係為一硬式磁碟機。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更包括一第三儲存單元,上述控制單元更根據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上述第三儲存單元之容量取得上述快取資料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第二比例,上述處理單元更根據上述第二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第二快取分配結果,並根據上述第二快取分配結果取得上述快取資料片段所分別對應之權重,以及根據上述權重分別將上述快取資料儲存至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之上述固態硬碟,其中上述第三 儲存單元係為一固態硬碟。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係為一RAMDisk。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上述處理單元更根據一Hybrid Hinting應用程式以及上述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快取資料之上述第一快取分配結果。
  6.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之部份快取資料;一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上述資料以及上述資料之另一部份快取資料;一控制單元,用以根據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上述快取資料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既定比例,以及根據上述既定比例取得上述快取資料片段所分別對應之權重,並根據上述權重將上述快取資料分別儲存至上述第一儲存單元或者上述第二儲存單元。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係為一揮發性記憶體,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係為一混合式硬碟,其中上述控制單元更根據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之一固態硬碟之容量計算得上述快取資料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上述既定比例。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係為一RAMDisk。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上述處理單元更根據一Hybrid Hinting應用程式以及上述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快取資料之上述第一快取分配結果。
  10. 一種資料寫入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其中上述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儲存單元以及一第二儲存單元,上述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之快取資料,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上述資料,步驟包括:讀取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之上述資料;根據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上述快取資料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第一比例;根據上述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快取資料之一第一快取分配結果;以及根據上述第一快取分配結果將上述快取資料儲存至上述第一儲存單元。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係為一揮發性記憶體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係為一硬式磁碟機。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更根據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上述電子裝置之一第三儲存單元之容量取得上述快取資料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第二比例,根據上述第二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第二快取分配結果,並根據上述第二快取分配結果取得快取資料片段 所分別對應之權重,以及根據上述權重分別將上述快取資料儲存至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以及上述第三儲存單元,其中上述第三儲存單元係為一固態硬碟。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係為一RAMDisk。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更根據一Hybrid Hinting應用程式以及上述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快取資料之上述第一快取分配結果。
  15. 一種資料寫入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其中上述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儲存單元以及一第二儲存單元,上述第一儲存單元用以儲存資料之部份快取資料,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用以儲存上述資料以及上述資料之另一部份快取資料,步驟包括:讀取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之上述資料;根據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之容量計算得上述快取資料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既定比例;根據上述既定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快取分配結果;根據上述快取分配結果取得上述快取資料片段所分別對應之權重;以及根據上述權重將上述快取資料分別儲存至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係為一揮發性記憶體,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係為一混合式硬碟,其中更根據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之容量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之一固態硬碟之容量取得上述快取資料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上述既定比例。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係為一RAMDisk。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更根據一Hybrid Hinting應用程式以及上述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快取資料之上述第一快取分配結果。
  19. 一種資料寫入方法,適用於一電子裝置,步驟包括:讀取資料;取得對應於一第一儲存單元之一第一儲存資訊,以及對應於一第二儲存單元之一第二儲存資訊;取得上述資料之複數快取資料片段所分別對應之權重;根據上述第一儲存資訊以及上述第二儲存資訊計算得上述資料之上述快取資料對應於上述資料之一既定比例;根據上述既定比例以及上述權重決定將上述快取資料分配至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以及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之資料量。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儲存單元係為一RAMDisk。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 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係為一硬式磁碟機。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係包括一硬式磁碟機以及一固態硬碟。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上述第二儲存單元係為一混合式硬碟。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資料寫入方法,其中更根據一Hybrid Hinting應用程式以及上述第一比例取得對應於上述快取資料之上述第一快取分配結果。
TW103119504A 2014-06-05 2014-06-05 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TWI530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9504A TWI530787B (zh) 2014-06-05 2014-06-05 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US14/656,947 US9804968B2 (en) 2014-06-05 2015-03-13 Storage system and data writ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9504A TWI530787B (zh) 2014-06-05 2014-06-05 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46614A true TW201546614A (zh) 2015-12-16
TWI530787B TWI530787B (zh) 2016-04-21

Family

ID=54769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9504A TWI530787B (zh) 2014-06-05 2014-06-05 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804968B2 (zh)
TW (1) TWI5307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1313B2 (en) * 2018-01-23 2020-06-02 Goke Us Research Laboratory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ast and secure storage of data
CN108255437B (zh) * 2018-01-26 2021-03-02 国科美国研究实验室 数据贮存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58332B2 (ja) * 2003-09-30 2009-04-30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252019A (ja) * 2005-03-09 2006-09-21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4813843B2 (ja) * 2005-08-04 2011-11-0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装置、ディスクキャッシュ制御方法及びディスクキャッシュの容量割当方法
US8010740B2 (en) 2006-06-08 2011-08-30 Bitmicro Networks, Inc. Optimizing memory operations in an electronic storage device
TWI376603B (en) 2007-09-21 2012-11-11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Solid state disk storage system with a parallel accessing architecture and a solid state disk controller
US8612956B2 (en) * 2007-12-05 2013-12-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fficient object profiling for optimizing object locality
TWI450096B (zh) 2010-04-13 2014-08-21 Wistron Corp 具可擴充性之混合式儲存裝置及電腦系統與控制方法
JP5010723B2 (ja) 2010-09-22 2012-08-29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記憶制御装置
US20120317339A1 (en) * 2011-06-13 2012-12-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ching data in memory and on disk
TW201310237A (zh) 2011-08-24 2013-03-01 Innodisk Corp 快閃記憶體儲存裝置
TWI472920B (zh) 2011-09-01 2015-02-11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read and write speed of a hybrid storage unit
CN102870100A (zh) * 2012-06-30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缓存装置、数据存储系统及方法
US9442858B2 (en) * 2012-07-13 2016-09-13 Ianywhere Solutions, Inc. Solid state drives as a persistent cache for database systems
US9063864B2 (en) * 2012-07-16 2015-06-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toring data in presistent hybrid memory
US20140025921A1 (en) 2012-07-19 2014-01-23 Jmicron Technology Corp. Memory control method utilizing main memory for address mapping and related memory control circuit
TWI475387B (zh) 2012-07-19 2015-03-01 Jmicron Technology Corp 記憶體控制方法及記憶體控制電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04968B2 (en) 2017-10-31
US20150356011A1 (en) 2015-12-10
TWI530787B (zh) 2016-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93177B2 (en) Virtualized OCSSDs spanning physical OCSSD channels
JP6517684B2 (ja) メモリ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JP6729914B2 (ja) ソリッドステートストレージドライブ、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904061B1 (en) Managing storage operations in a server cache
US10496613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put/output request, host, server, and virtual machine
JP6517685B2 (ja) メモリ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US10572379B2 (en) Data accessing method and data accessing apparatus
US8447916B2 (en) Interfaces that facilitate solid state storage configuration
CN109213696B (zh) 用于缓存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JP2005222123A5 (zh)
US20170199814A1 (en) 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system memory with dram program caching
TW201351143A (zh) 具有負載平衡演算法之儲存系統及其操作方法
WO2015132877A1 (ja) 計算機およびメモリ制御方法
KR102595233B1 (ko)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 및 그것의 동작 방법
CN112051970A (zh) 混合驱动器的脏数据管理
JP2017090951A (ja)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90042153A1 (en) Mass storage device capable of fine grained read and/or write operations
JP2017041076A (ja) ストレージ制御装置、ストレージ制御方法、およびストレージ制御プログラム
US11513849B2 (en) Weighted resource cost matrix scheduler
US11429543B2 (en) Managed NAND flash memory region control against endurance hacking
TWI530787B (zh) 電子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KR20150116627A (ko) 컨트롤러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데이터 저장 장치
US11687443B2 (en) Tiered persistent memory allocation
US20170083235A1 (en) Device capable of using external volatile memory and device capable of releasing internal volatile memory
CN109032965B (zh) 一种数据读取方法、主机及存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