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21412A - 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21412A
TW201521412A TW103122237A TW103122237A TW201521412A TW 201521412 A TW201521412 A TW 201521412A TW 103122237 A TW103122237 A TW 103122237A TW 103122237 A TW103122237 A TW 103122237A TW 201521412 A TW201521412 A TW 20152141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devices
communication electronic
module
passwo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2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604712B (zh
Inventor
Hua-Feng Mai
Shih-Kuang Tsai
Chin-Sung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5214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214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6047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604712B/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適用於多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用以同步每一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的一共同密碼。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包括:設定一同步順序,其中同步順序包含所有通訊電子裝置,其中在同步順序中每二個相鄰順位的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具有互通的至少一通訊網路;以及當通訊電子裝置其中之一變更共同密碼時,依照同步順序,依序透過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對應互通的通訊網路,傳遞共同密碼,使得每一通訊電子裝置的共同密碼同步更新。

Description

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個人多種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許多個人電子裝置,比如智慧型行動電話,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同時,在這資訊發達的年代,許多知識與訊息隨時隨地都透過網路散播與傳遞著,使得人們可以即時地獲得最新的資訊。因此,這些個人電子裝置中,通訊網路模組也成為必備的元件。舉例來說,已普及化的個人電子裝置包括: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含桌上型電腦(Desk Top PC),筆記型電腦(Laptop PC),平板電腦(Tablet PC),一體機(All-in-One PC)等),智慧型行動電話(Smart Phone),個人數位秘書(PDA),多媒體播放器(Media Player),甚至最新上市的穿戴式電子裝置(Wearable Electronics)等等。而這些個人電子裝置中都具備至少一種以上的通訊網路模組,比如行動通訊網路(Mobile Telecommunication)模組,包含可支援GSM,3G,LTE等通訊協定;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Ethernet or Wireless LAN)模組,可支援IEEE 802.11x等通訊協定;藍芽(Bluetooth),以及有線區域網路(LAN)模組等等。透過這些通訊網路模組,使得個人電子裝置可以連接網際網路,搜尋並取得所需資訊。
然而在現代生活中,每個人所擁有的個人電子裝置都超過二 個以上,比如許多人常常用有智慧型手機及個人筆記型電腦。然而,為了通訊安全,避免個人訊息被截聽,很多電子裝置上的網路登錄的帳號,或應用程式,都會設定密碼,且定期更新。而這些網路登錄帳號密碼,或者一些跨平台的應用程式之帳號密碼,都會共用於多個個人電子裝置中。一旦登入密碼進行更新,則需手動將每個個人電子裝置進行密碼更新,花費許多時間,並徒增困擾。
因此本發明的觀點之一,就是提出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可以自動同步多個個人電子裝置中的共同密碼。
本發明的另一觀點,就是提出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可以透過不同的通訊網路平台,自動同步多個個人電子裝置中的共同密碼。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出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適用於多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用以同步每一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的一共同密碼,其中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具有互通的至少一通訊網路。本發明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包括:設定一同步順序,其中同步順序包含所有通訊電子裝置;以及當通訊電子裝置其中之一變更共同密碼時,依照同步順序,依序透過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互通的通訊網路,傳遞共同密碼,使得每一通訊電子裝置的共同密碼同步更新。
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通訊網路包括:行動通訊網路,無線區域網路,有線區域網路,以及藍芽等。而通訊電子裝置包括:行動電話,個人電腦,可攜式電腦,個人數位助理,具有網路功能的多媒體播放器,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每一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密碼同步模組,用以與另一通訊電子裝置進行密碼同步更新,且同步順序設定於密碼同步模組中。
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這些通訊電子裝置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個人熱點模組,且當依照同步順序,將同步此通訊電子裝置與另一通訊電子裝置時,此通訊電子裝置係透過個人熱點模組及對應之通訊網路進行共同密碼之同步。
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每一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加密模組,當透過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對應的通訊網路,傳遞共同密碼時,負責傳遞的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加密模組進行一加密程序,且負責接收之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加密模組進行一解密程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出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適用於多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用以同步每一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的一共同密碼,其中每一通訊電子裝置至少具有一通訊網路模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包括:依照通訊電子裝置所具有的通訊網路模組的種類,將通訊電子裝置分類成多個族群;設定一族群同步順序,以及對應每一族群中的通訊電子裝置,設定一同步子順序;以及當通訊電子裝置其中之一變更共同密碼時,依照族群同步順序,依序針對每一族群中,藉由每一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對應共同種類之通訊網路模組,依照同步子順序,傳遞共同密碼,使得每一通訊電子裝置的共同密碼同步更新。
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這些通訊電子裝置中至少其中之一通訊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通訊網路模組及一第二通訊網路模組,且同時 分屬於對應之一第一族群及一第二族群中,其中當依照族群同步順序,第一族群內之通訊電子裝置,係透過第一族群中每一通訊電子裝置之第一通訊網路模組,依照同步子順序進行共同密碼之同步時,係藉由具有第二通訊網路模組之通訊電子裝置,將共同密碼,透過第二通訊網路模組,傳遞至第二族群其中之一通訊電子裝置。
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每一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密碼同步模組,用以與另一通訊電子裝置進行密碼同步更新,且族群同步順序及同步子順序設定於密碼同步模組中。
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通訊電子裝置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個人熱點模組,且當依照族群同步順序,將同步通訊電子裝置所屬之族群時,此通訊電子裝置係透過個人熱點模組及對應之通訊網路模組,依照對應之該同步子順序,進行該共同密碼之同步。
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每一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加密模組,用以當透過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共同種類的通訊網路模組,傳遞共同密碼時,負責傳遞的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加密模組進行一加密程序,且負責接收之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加密模組進行一解密程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提出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適用於多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用以同步每一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的一共同密碼。本發明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包括:設定一同步順序,其中同步順序包含所有通訊電子裝置,其中在同步順序中每二個相鄰順位的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具有互通的至少一通訊網路;以及當通訊電子裝置其中之一變更共同密碼時,依照同步順序,依序透過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 間對應互通的通訊網路,傳遞共同密碼,使得每一通訊電子裝置的共同密碼同步更新。
在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中,共同密碼包括網路登入密碼或一跨平台應用程式之登入密碼。
100‧‧‧通訊網路架構
110‧‧‧平板電腦
112‧‧‧筆記型電腦
114‧‧‧桌上型電腦
116‧‧‧智慧型行動電話
118‧‧‧多媒體播放器
120‧‧‧一體機
122‧‧‧全球移動通訊基地台
124‧‧‧3G/LTE基地台
126‧‧‧區域無線基地台
128‧‧‧紅外線
130‧‧‧有線網路
132‧‧‧藍芽
A,B,C,D,E,F,G‧‧‧通訊電子裝置
410,420‧‧‧族群
412,414,416,418,422,424‧‧‧箭號
510A,510B,510C,510D,510E‧‧‧第一通訊網路模組
520E,520F,520G‧‧‧第二通訊網路模組
610,620‧‧‧通訊電子裝置
612,622‧‧‧加密模組
614,624‧‧‧通訊網路模組
630‧‧‧通訊網路
210,212,216,218,220,310,312, 314,316,318‧‧‧箭號
圖一繪示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中,個人通訊電子裝置的通訊網路架構圖。
圖二繪示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同步順序的示意圖。
圖三繪示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另一同步順序的示意圖。
圖四繪示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族群分類及族群同步順序示意圖。
圖五繪示依照圖四中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同步順序示意圖。
圖六繪示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加密程序的示意圖。
關於本發明的優點,精神與特徵,將以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與討論。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讓本發明能更容易理解,後附的圖式僅為示意圖,相關尺寸並非以實際比例繪示。
為了讓本發明的優點,精神與特徵可以更容易且明確地了 解,後續將以實施例並參照所附圖式進行詳述與討論。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實施例僅為本發明代表性的實施例,其中所舉例的特定方法,裝置,條件,材質等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或對應的實施例。
請參照圖一,其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中,個人通訊電子裝置的通訊網路架構100圖。現今許多個人使用者都擁有諸多個人通訊電子裝置,比如:平板電腦110(Tablet PC),筆記型電腦112(Laptop PC),桌上型電腦114(Desk Top PC),一體機120(All in One)等,以及諸如此類的個人電腦。另外,還有一些手持式通訊電子裝置,比如智慧型行動電話116(Smart Phone),多媒體播放器118(Media Player),或者是個人數位助理(PDA),甚至穿戴型電子裝置,比如數位眼鏡,手錶型通訊電子裝置等等,諸如此類的通訊電子裝置都可以應用於本發明的方法中。如圖一所示,這些個人通訊電子裝置可能分別具有多種通訊網路模組,可以連通多種通訊網路,比如透過全球移動通訊基地台122,連通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者透過3G/LTE基地台124,連通3G/LTE網路,亦或者透過區域無線基地台126,連通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AN或WiFi)。此外,也可以透過有線網路130(LAN)彼此通聯,或者鄰近的通訊電子裝置之間,也可以透過藍芽132(Bluetooth,BT)彼此通聯,甚至利用紅外線128(Infrared,IR)進行通聯。舉例來說,智慧型行動電話可能就包含全球移動通訊系統模組(GSM module),3G/LTE模組,無線區域網路模組(WiFi module),有線網路模組(LAN module),藍芽模組(BT module),紅外線模組(IR module)等等各種通訊網路模組。藉此可以連結全球移動通訊系統網路(GSM network),3G/LTE網路,無線區域網路(Wireless LAN,支援802.11x 通訊協定),有線區域網路(LAN),或者透過藍芽模組(BT module),紅外線模組(IR module)與其他通訊電子裝置進行通聯,訊息傳遞/交換。
請參照圖二,其繪示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同步順序的示意圖。舉例來說,一個使用者擁有上述之通訊電子裝置,包含平板電腦110,筆記型電腦112,桌上型電腦114,智慧型行動電話116,多媒體播放器118。首先會先設定同步順序,比如是平板電腦110至筆記型電腦112,至桌上型電腦114,至智慧型行動電話116,至多媒體播放器118,至一體機120這樣的順序。這些同步順序設定可以內建於各個通訊電子裝置的系統程式中,或者由各個通訊電子裝置分別載入一密碼同步模組(未繪示),比如為一密碼同步的應用程式(AP),並將同步順序分別設定於密碼同步模組中。當使用者透過其擁有的某一通訊電子裝置,比如智慧型行動電話116,變更了密碼,比如是對於區域無線基地台126的網路登入密碼,此時本發明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機制就會被致動。內建或載入的密碼同步模組即啟動,依照內部設定的同步順序,智慧型行動電話116首先會與平板電腦110通聯,比如是透過智慧型行動電話116中的3G/LTE通訊網路模組,經由3G/LTE基地台124與平板電腦110中的3G/LTE通訊網路模組通聯,然後傳遞新密碼,因此平板電腦110中的密碼即更新達成同步(如箭號210,212所示)。接著,平板電腦110可以透過其GSM網路模組,經由全球移動通訊基地台122與筆記型電腦112中的GSM網路模組通聯,然後傳遞密碼(如箭號216,218所示),因此筆記型電腦112中的密碼即進行更新。而後續筆記型電腦112與桌上型電腦114之間的密碼同步,可以透過有線區域網路(箭號220)達成。桌上型電腦114與後續智慧型行動電話116,多媒體播放器118, 一體機120之間的密碼同步與傳遞,可以透過藍芽,紅外線,GSM網路,3G/LTE網路或者圖一中所示之各種可能的通聯管道進行通聯。
然而,熟習此技藝者應知,上述實施例中所傳遞的密碼,並不限於區域無線網路的登入密碼,也可以是各個通訊電子裝置中共同的跨平台應用程式之登入密碼,比如臉書(facebook),LINE,iTune,google play等應用程式的登入密碼。而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可能包含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共同通訊網路模組,所以具有至少一種互通的通訊網路,當進行密碼同步時,可以透過共同通訊模組及對應的互通通訊網路其中之一,進行通聯與密碼同步。舉例而言,智慧型行動電話116與平板電腦110之間互通的通訊網路可能包括全球移動通訊網路GSM,3G/LTE網路,無線區域網路,藍芽,紅外線等,可以任選其中之一進行通聯與密碼傳遞同步。另外,同步順序可以不只一組,可以依據起始變更密碼的通訊電子裝置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同步順序,也可以依據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的通訊網路通聯狀態而選擇不同的同步順序。而且在同步密碼的同時,也可以傳遞同步順序。再者,同步順序可以遞迴進行(recursively),直到所有通訊電子裝置密碼全部更新為止。而內建或載入的密碼同步模組中,可以設置一旗標,當完成同步即變更旗標,以識別是否已完成同步。
請參照圖三,其繪示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另一同步順序的示意圖。當所有通訊電子裝置中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個人熱點模組,且當依照同步順序,將同步此通訊電子裝置與另一通訊電子裝置時,此通訊電子裝置係透過個人熱點模組及對應之通訊網路進行共同密碼之同步。舉例而言,本實施例中,同步順序可以如同圖二: 平板電腦110至筆記型電腦112,至桌上型電腦114,至智慧型行動電話116,至多媒體播放器118,至一體機120。當使用者經由筆記型電腦112變更共同密碼,比如對於區域無線基地台126的網路登入密碼,如果智慧型行動電話116具有個人熱點模組(hot spot),筆記型電腦112中的密碼同步模組,可以先傳遞密碼給智慧型行動電話116,比如透過藍芽(箭號310),再透過智慧型行動電話116的個人熱點模組所提供的區域無線網路,進行密碼同步。比如:智慧型行動電話116可以透過其個人熱點模組,與平板電腦110的區域無線網路模組,經由智慧型行動電話116的個人熱點模組所提供的區域無線網路通聯,而傳遞共同密碼達成同步(箭號312)。當然,也可以經由智慧型行動電話116的個人熱點模組,依照同步順序,逐一對通訊電子裝置進行密碼傳遞與同步(箭號314,316,318)。
接著請參照圖四,其繪示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族群分類及族群同步順序示意圖。在使用者所擁有的個人通訊電子裝置中,某些可能有共同的通訊網路模組,比如3G/LTE模組等,所以在同步順序上可以列入考量。舉例來說,如圖四所示,字母A,B,C,D,E,F,G分別代表一通訊電子裝置。其中族群410中的A,B,C,D,E均具有同種類的通訊網路模組,比如是3G/LTE模組,而族群420中的D,E,F,G則均具有另一種類的通訊網路模組,比如是藍芽模組。而族群410及族群420的交集為D,E,此二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二種通訊網路模組,亦即3G/LTE模組與藍芽模組。此時,在進行密碼同步時,可以先對各通訊電子裝置,依照通訊網路模組或互通的通訊網路種類進行分類,而形成族群410,420,並設定族群同步順序,比如為族群410至族群420。各族群中並 設定同步順序,比如族群410中同步順序為A至B,至C,至D,至E(如箭號412,414,416,418所示),而族群420中同步順序為D至E,至F,至G(如箭號418,422,424所示)。
請同時參照圖五,其繪示依照圖四中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同步順序示意圖。依照圖四所示的同步順序,首先進行族群410的密碼同步,並依照上述族群410中的同步順序,分別藉由通訊電子裝置A,B,C,D,E中的第一通訊網路模組510A,510B,510C,510D,510E,比如是3G/LTE模組,建立3G/LTE網路通聯。然後依照A至B,至C,至D,至E的順序,經由3G/LTE網路進行密碼傳遞及同步。接著,進行族群420的密碼同步,依照上述族群420中的同步順序,分別藉由通訊電子裝置E,F,G中的第二通訊網路模組520E,520F,520G,比如是藍芽模組,建立藍芽之通聯。然後依照E至F,至G的順序,經由藍芽進行密碼傳遞及同步。值得注意的是,通訊電子裝置D,E分別具有二種通訊網路模組,亦即3G/LTE模組與藍芽模組,所以二者之間的密碼傳遞與同步,可以利用3G/LTE網路或藍芽二者擇一。而熟習此技藝者應知,族群同步順序,及各族群中的同步順序並不限於上述實施例所述之順序,其他各種可以達成每一電子通訊裝置均達到密碼同步的順序皆在本發明的精神與範圍之內。
熟習此技藝者應知,在使用者所擁有的個人通訊電子裝置中,只要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有互通的通訊網路,就可以分成一族群,而每個族群中至少具有二個通訊電子裝置,而二個不同族群之間必定有交集的通訊電子裝置。因此,可以藉由上述實施例的方法達成所有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的密碼同步。當然,如果並非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具有互通 的通訊網路,則須根據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彼此通訊網路的連結關係,預設一密碼同步順序。只要在同步順序中每二個相鄰順位的通訊電子裝置之間有互通的通訊網路,即可以達成同步順序的串聯,因此任何一個通訊電子裝置進行密碼變更時,都可以透過這個順序,直接或間接地將更新密碼傳遞給所有通訊電子裝置,而達成整體的密碼同步。
請參照圖六,其繪示依照本發明某些實施例的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加密程序的示意圖。在本發明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中,在密碼傳遞的過程中,如考量通訊安全,在每二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進行密碼同步時,可以增加一加密模組,並進行加密/解密程序。舉例而言,通訊電子裝置610,620分別具有通訊網路模組614,624及加密模組612,622。當通訊電子裝置610接收上一個順位的通訊電子裝置之更新密碼時,可以經由加密模組612進行一加密程序,將密碼重新編碼。然後再透過通訊網路模組614,比如是GSM模組,編碼成封包,經由通訊網路630,比如是GSM網路,傳遞給通訊電子裝置620的通訊網路模組624,比如是GSM模組。通訊網路模組624接收了封包進行解碼後,再傳給加密模組622進行解密,然後再對通訊電子裝置620進行密碼更新。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可以自動同步多個個人通訊電子裝置中的共同密碼,省去人工逐一對各個通訊電子裝置進行密碼更新,增加使用者的便利性。另外本發明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可以透過不同的通訊網路平台,形成各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的同步串聯,因此可以自動同步多個個人通訊電子裝置中的共同密碼。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 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通訊網路架構
110‧‧‧平板電腦
112‧‧‧筆記型電腦
114‧‧‧桌上型電腦
116‧‧‧智慧型行動電話
118‧‧‧多媒體播放器
120‧‧‧一體機
122‧‧‧全球移動通訊基地台
124‧‧‧3G/LTE基地台
126‧‧‧區域無線基地台
128‧‧‧紅外線
130‧‧‧有線網路
132‧‧‧藍芽
210,212,216,218,220‧‧‧箭號

Claims (14)

  1. 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適用於複數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用以同步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的一共同密碼,其中每二個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具有互通的至少一通訊網路,該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包括:設定一同步順序,其中該同步順序包含所有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以及當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其中之一變更該共同密碼時,依照該同步順序,依序透過每二個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的該通訊網路,傳遞該共同密碼,使得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的該共同密碼同步更新。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密碼同步模組,用以與另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進行密碼同步更新,且該同步順序設定於該密碼同步模組中。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該些通訊電子裝置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個人熱點模組,且當依照該同步順序,將同步該通訊電子裝置與另一通訊電子裝置時,該通訊電子裝置係透過該個人熱點模組及對應之該通訊網路進行該共同密碼之同步。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加密模組,用以當透過每二個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的該通訊網網路,傳遞該共同密碼時,負責傳遞的該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該加密模組進行一加密程序,且該負責接收之該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該加密模組進行一解密程序。
  5. 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適用於複數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用以同步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的一共同密碼,其中每一該些通訊電子 裝置至少具有一通訊網路模組,該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包括:依照該些通訊電子裝置所具有的該些通訊網路模組的種類,將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類成複數個族群;設定一族群同步順序,以及對應每一該些族群中該些通訊電子裝置,設定一同步子順序;以及當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其中之一變更該共同密碼時,依照該族群同步順序,依序針對每一族群中,藉由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對應共同種類之該通訊網路模組,依照該同步子順序,傳遞該共同密碼,使得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的該共同密碼同步更新。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中至少其中之一通訊電子裝置具有一第一通訊網路模組及一第二通訊網路模組,且同時分屬於對應之一第一族群及一第二族群中,其中當依照該族群同步順序,該第一族群內之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係透過該第一族群中每一內之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對應之該第一通訊網路模組,依照該同步子順序進行該共同密碼之同步時,係藉由該具有該第二通訊網路模組之該通訊電子裝置,將該共同密碼,透過對應之該第二通訊網路模組,傳遞至該第二族群其中之一通訊電子裝置。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密碼同步模組,用以與另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進行密碼同步更新,且該族群同步順序及該同步子順序設定於該密碼同步模組中。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該些通訊電子裝置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個人熱點模組,且當依照該族群同步順序,將同步該通訊電 子裝置所屬之該族群時,該通訊電子裝置係透過該個人熱點模組及對應之該通訊網路模組,依照對應之該同步子順序,進行該共同密碼之同步。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加密模組,用以當透過每二個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共同種類的該通訊網路模組,傳遞該共同密碼時,負責傳遞的該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該加密模組進行一加密程序,且該負責接收之該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該加密模組進行一解密程序。
  10. 如請求項5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該共同密碼包括網路登入密碼。
  11. 一種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適用於複數個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用以同步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的一共同密碼,該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包括:設定一同步順序,其中該同步順序包含所有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其中該同步順序中每二個相鄰順位之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具有互通的至少一通訊網路;以及當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其中之一變更該共同密碼時,依照該同步順序,依序透過每二個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之間對應互通的該通訊網路,傳遞該共同密碼,使得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的該共同密碼同步更新。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密碼同步模組,用以與另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進行密碼同步更新,且該同步順序設定於該密碼同步模組中。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該些通訊電子裝置至少其 中之一具有一個人熱點模組,且當依照該同步順序,將同步該通訊電子裝置與另一通訊電子裝置時,該通訊電子裝置係透過該個人熱點模組及對應之該通訊網路進行該共同密碼之同步。
  14.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其中每一該些通訊電子裝置分別具有一加密模組,用以當透過每二個該些通訊電子裝置之間的該通訊網路,傳遞該共同密碼時,負責傳遞的該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該加密模組進行一加密程序,且該負責接收之該通訊電子裝置係藉由該加密模組進行一解密程序。
TW103122237A 2013-11-20 2014-06-27 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 TWI6047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9536.7A CN103605579A (zh) 2013-11-20 2013-11-20 动态同步密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21412A true TW201521412A (zh) 2015-06-01
TWI604712B TWI604712B (zh) 2017-11-01

Family

ID=50123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2237A TWI604712B (zh) 2013-11-20 2014-06-27 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5579A (zh)
TW (1) TWI6047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72986B1 (en) 2014-12-16 2016-06-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ective password synchronization
CN105101192A (zh) * 2015-06-29 2015-11-25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WiFi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5430714A (zh) * 2015-10-29 2016-03-23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路由器密码修改同步方法
CN113312669B (zh) * 2021-06-08 2022-08-09 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密码同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51732B2 (en) * 2003-06-18 2007-07-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Password synchronization in a sign-on management system
CN102662767B (zh) * 2012-03-28 2016-02-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各浏览器间同步密码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638774A (zh) * 2012-03-31 2012-08-15 王方淇 一种移动终端数据同步分享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04712B (zh) 2017-11-01
CN103605579A (zh)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20676A1 (zh) 联邦学习网络下的模型训练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JP5913381B2 (ja) 装置間の無線安全通信を可能にする方法
EP3668070A2 (en) Concurrent audio streaming to multiple wireless audio output devices
TWI604712B (zh) 動態同步密碼的方法
CN103873692B (zh) 一种分享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687208A2 (en) Temporary pairing for wireless devices
CN103312534A (zh) 用于管理wi-fi直连通信系统中的组简档的方法和设备
US20130288601A1 (en)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573609A (zh) 内容分享方法与装置
WO2014153532A2 (en) Sharing authentication profiles between a group of user devices
US93444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connection credentials
EP2756649B1 (en) Protocol-specific keys for a hybrid network
US10554627B2 (en) Proximit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62560A (zh) 一种蓝牙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4955166A (zh) 蓝牙通信方法和系统
US20160057602A1 (en) Methods of discovering devices for network formation
WO2011137871A2 (zh) 一种通信终端的输入方法及通信终端
US888582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 host device to securely connect to a peripheral device
JP2013251835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60196134A1 (en) Secure storage synchronization
Brown et al. MultiNet: Reducing interaction overhead in domestic wireless networks
CN105245507A (zh) 通信链路的建立方法与装置
TWM499593U (zh) 配對金鑰雲端系統
US10003577B2 (en) Secure transmission of local private encoding data
Chagnaadorj et al. MimicGesture: Secure device pairing with accelerometer-based gesture inp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