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8439A - 具有螢光聚氯乙烯(pvc)塗層之工具 - Google Patents

具有螢光聚氯乙烯(pvc)塗層之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8439A
TW201518439A TW103120079A TW103120079A TW201518439A TW 201518439 A TW201518439 A TW 201518439A TW 103120079 A TW103120079 A TW 103120079A TW 103120079 A TW103120079 A TW 103120079A TW 201518439 A TW201518439 A TW 20151843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pvc
pvc layer
layer
rfid ta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20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an Morel
Original Assignee
Stanley Works Europ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nley Works Europe Gmbh filed Critical Stanley Works Europe Gmbh
Publication of TW201518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843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05D5/06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to obtain multicolour or other optical eff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2Two layers
    • B05D7/54No clear coat specifi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3/00Spanners; Wren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15/00Screwdr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1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di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將一電子識別裝置(諸如一射頻識別(RFID)標籤(109))附接至一工具(400)之主體之方法,其包括將固定底漆(407)及隨後將一或多個聚氯乙烯(PVC)塗層(453)施加至該工具。一不具有底漆帶(458)可塗覆有PVC以能夠抬高該PVC層之一凹穴且插入該RFID標籤,或該RFID標籤可在施加該PVC塗層之前附接至該工具。該PVC可包含一螢光顏料。

Description

具有螢光聚氯乙烯(PVC)塗層之工具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螢光聚氯乙烯(PVC)塗層之工具。
螢光促進藉由視力(尤其在發射紫外線光之一手電筒之幫助下)追蹤。此在具有多個零件之一複雜環境中(諸如在一航太引擎或一鐵路機車中)追蹤一錯置工具時可係有益的。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具有改良特性之螢光工具。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將包含一螢光顏料之一PVC層施加至一工具之一無孔主體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清洗該工具;將一固定底漆塗層施加至該主體之預定區域,乾燥該固定底漆塗層且使其活化;以包含一螢光顏料之一PVC層塗覆該工具;加熱該PVC層。
航太引擎維護部門尤其對所謂之「外物損傷(FOD)」敏感,且一螢光工具有助於最小化FOD。即使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製成之一工具之螢光元件以一刀片意外切割或遭受磨損,抗FOD特徵仍得以維護。有利地是,使用固定底漆使得PVC層與通常為金屬之無孔基板變堅固,儘管其可為另一材料(假如其具有一工具所必需之強度及耐久性)。此解決方案係抗震動的:PVC之螢光層不容易斷裂或剝落。PVC塗層不改變工具之技術特徵(不對工具之主要幾何形狀作鑽鑿、研磨或任何其他修改以具有一螢光元件)且其為手工具之一整合功能。
PVC層可保護工具之無孔主體及其他零件(諸如在PVC塗層下隔絕之一射頻識別(RFID)標籤)避免化學產品。PVC層具有一柔軟觸摸 觸覺,與冷金屬絕緣,且改良由一操作者操縱之手工具之部分之人體工學。PVC層不改變待清洗之手工具之能力。其提供添加螢光色至耗材工具(例如,諸如鑽頭、套筒或扳手)之一廉價方式。
較佳地,該方法包括在以該PVC層塗覆該工具之前將一電子識別裝置附接至該工具之主體之額外步驟。此可確保該電子識別裝置完全由該PVC層環繞。
較佳地,該方法包括在加熱該PVC層之後自未施加固定底漆之該主體之任何區域移除該PVC層之額外步驟。
替代地,該方法包括如下額外步驟:在加熱該PVC層之後自該主體之不具有底漆帶抬高一凹穴PVC層;將一電子識別裝置插入於該凹穴PVC層與該工具之間;及釋放該不具有底漆帶處之該凹穴PVC層以在該凹穴PVC層中引起自然彈力以將該電子識別裝置緊固至該工具。此可確保該電子識別裝置可在施加該PVC層之後緊固至該工具。
較佳地,該方法包括自除維持一凹穴PVC層之該主體之該不具有底漆帶之外之未施加固定底漆之該主體之區域移除該PVC層之額外步驟。
一射頻識別(RFID)標籤為可用於識別及追蹤各種物件之一種類型之電子識別裝置。實務上,將一RFID標籤附接至一物件,且一RFID讀取器感測存在及識別與該RFID標籤相關聯之資訊。該RFID讀取器可位於一環境之入口或出口處,因此促進追蹤及識別進入或退出該環境之具有RFID標籤之物件。
較佳地,以一PVC層塗覆該工具之方法步驟包括如下步驟:將該工具浸泡在包含一螢光顏料之液體PVC中;及自該液體PVC抬高該工具藉此留下該工具之該PVC層。
較佳地,重複將該工具浸泡在液體PVC中、自該液體PVC抬高該工具藉此留下該工具上之該PVC層及加熱該PVC層之方法步驟直至該 PVC層達到一預定厚度及/或該PVC層之色彩密度達到一預定值。
較佳地,藉由自動化程序而執行浸泡及抬高該手工具之該方法步驟。此可提供更一致的PVC層且可允許同時將PVC塗覆至多個工具。
較佳地,藉由超聲波而執行清洗該工具之該方法步驟。此為同時清洗多個工具之一有效方法。
較佳地,在周圍空氣中執行乾燥該固定底漆之該方法步驟。
較佳地,藉由將該工具加熱至至少攝氏100度達至少7分鐘而執行活化該固定底漆之該方法步驟。
較佳地,加熱該PVC層之該方法步驟係以至少攝氏100度之一溫度執行多達15分鐘。
較佳地,加熱該PVC層之該方法步驟緊接著在一鼓風機機器中冷卻該手工具之一步驟。
在本發明之另一態樣中,提供一種工具,其包括:一主體,其由無孔材料製成;一PVC層,其包含一螢光顏料;一固定底漆塗層,其施加至該主體之區域以將該PVC層固定至該工具。
較佳地,該工具進一步包括藉由該PVC層緊固至該主體之一電子識別裝置。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圖1A至圖4展示用於具有一電子識別裝置之一庫存項目之一配接器。現有庫存項目((諸如,但不限於)套筒工具、氣動工具接頭、起子鑽頭(例如,Phillips鑽頭、一字鑽頭、六角頭鑽頭、TORX®鑽頭、APEX®鑽頭等等)、艾倫扳手、軟管、焊接設備、醫療設備或具有一通用附接接頭之任何庫存項目)可經改裝以變成RFID致能同時維持該等庫存項目之所欲功能性。一般而言,本發明係關於將配備有一電子識別裝置之一配接器永久附接至一庫存項目。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永久附接」係指除非因組件故障而失效、 未經授權之移除或其他類型之非所欲行為,不意欲移除之一附接。作為一非限制性實例,配備有一RFID標籤之一配接器之一端經組態以永久附接至一或多個庫存項目(諸如,一套筒、一習知套筒配接器、一足形扳手等等),而該配接器之另一端經組態以可已移除地附接至一套筒起子。因而,配接器、RFID標籤及套筒實質上可為一單件。藉由經組態以永久附接至一通用附接接頭,可產生能夠永久附接至多種大小及式樣之套筒之一配接器式樣。
以永久附接至一套筒或其他類型之庫存項目之RFID致能配接器,一RFID讀取器可藉由感測自RFID標籤發射之信號而識別或追蹤庫存項目。例如,一RFID標籤讀取器可安裝於一環境之一入口或出口處,且可監測與該庫存項目相關聯之行為。此監測(例如)在追蹤醫療工具極為重要之手術室內、在其中一丟失工具可引起設備損傷之醫療環境中,在其中庫存項目盜竊可為一關注之一環境中或在其他環境中可係尤其有用。
除由電子識別裝置提供之監測能力之外及互補於由電子識別裝置提供之監測能力,螢光顏料亦在促進在一環境中追蹤或項目及檢索錯置項目中有用。例如,當將該螢光顏料施加至一工具或配接器,或添加至一PVC塗層時,該螢光顏料能藉由視力輕鬆識別。
在下列討論中,提供該用具及其組件之一般描述,其後接著其操作之討論。
參考圖1A至圖1C,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配接器100。圖1A至圖1C中所展示之配接器100經組態以變成具有庫存項目101之一實質上單件。庫存項目101具有促進配接器100與庫存項目101之間的附接之一凹形接頭102。如可瞭解,凹形接頭102為共同用於其他相關庫存項目101使得一共同工具(例如一套筒起子)可附接至若干個庫存項目101。在此意義上,凹形接頭102可被視為(尤其)一通用附接接 頭之一實例。另外,各種實施例中的一通用附接接頭可為(例如,但不限於)凸形接頭、螺紋接榫、快速釋放耦合或為用於庫存項目101之連接之一精密機械點之任何其他通用附接接頭。
在所展示之實施例中,庫存項目101以一套筒形式體現。應理解,在替代實施例中,庫存項目101可為(例如,但不限於)套筒工具、氣動工具接頭、起子鑽頭(例如,Phillips鑽頭、一字鑽頭、六角頭鑽頭、TORX®鑽頭、APEX®鑽頭等等)、艾倫扳手、軟管、焊接設備、醫療設備或具有一通用附接接頭之任何庫存項目。配接器100亦可經預組態以附接至另一庫存項目101或諸如(例如)一電動或手動起子工具(未展示)之一預先存在接頭之工具。
配接器100包含一配接器主體103、一配接器蓋106、一RFID標籤109形式之一電子識別裝置、一彈簧113形式之一偏置部件及一止動或保持元件116。配接器蓋106環繞配接器主體103之一部分且幫助將RFID標籤109緊固至該配接器主體103。配接器蓋106對射頻能量為透明或部分透明以促進RFID標籤109傳輸及/或接收信號。
如稍後將描述,保持元件116至少部分地安置於配接器主體103內且促進將配接器100保持至一庫存項目101。如稍後將描述,彈簧113使保持元件116偏置以自配接器主體103突出一小段以促進配接器100永久附接至庫存項目101。
轉至圖2A至圖2C,展示包含一第一凸形端119(其經組態以接納於庫存項目101(圖1A)之一凹形接頭102(圖1A)中)之配接器主體103。經組態以(例如)接納一套筒起子之一第二凹形端123及一凹形凹口124與第一凸形端119相對。
如下文將描述,在所展示之實施例中,第一凸形端119經組態以永久附接至庫存項目101,而第二凹形端123經預組態以附接至(例如)一套筒起子工具或另一類型之電動或手動工具(未展示)之一凸形端。 應理解,儘管所展示之實施例具有一凸形端119及一凹形端123,然而在替代實施例中,第一端及第二端兩者皆可為凸形或兩端皆可為凹形。
儘管配接器主體103在圖2A至圖2C中被展示為由一單一單元形成,然而該配接器主體103可代以包括經組裝以形成該配接器主體103之多個組件。例如,凸形端119可自配接器主體103之剩餘者拆離。在此一情況中,在組裝期間,該凸形端119可藉由焊接或其他永久附接方法而附接至配接器主體103之剩餘者。
配接器主體103包含一凹槽126、一凹口129、一鑽孔136、一邊緣139及一凸緣143。該凹槽126至少部分地沿圓周圍繞該配接器主體103而延伸。凹口129為配接器主體103之一凹陷區域且採用稍大於RFID標籤109或RFID標籤109之一固持器之一形狀。
鑽孔136為相對於配接器主體103之一縱向中心軸A傾斜一角度α之一盲孔。角度α=35度±1度。該鑽孔136自凸形端119之一外表面處之一開口端延伸朝向該中心軸A及凹形端123,其中其在一封閉端處終止。該鑽孔136經組態以接納一壓縮彈簧113形式之偏置部件。該鑽孔經組態以滑動接納保持元件116。該彈簧113使該保持元件116朝向凸形端119之外表面處之開口端偏置。該鑽孔沿其伸長中心軸之深度為約5毫米。
邊緣139為經組態以相鄰於庫存項目101之一表面。凸緣143沿配接器主體103朝向凹形端123而安置。邊緣139及凸緣143兩者促進將配接器蓋106附接及保持於配接器主體103,如稍後將描述。
現在參考圖3A至圖3C,展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配接器蓋106之一實例。圖3A至圖3C中所展示之配接器蓋106以環繞配接器主體103之一部分之一軸環形式體現。配接器蓋106充當一覆蓋物以保護RFID標籤109及/或將RFID標籤109永久緊固至配接器主體103。在 替代實施例中,配接器蓋106可部分地覆蓋配接器主體103之一部分,而非完整環繞配接器主體103之圓周。
配接器蓋106包含延伸穿過該配接器蓋106達通過該配接器蓋106之配接器主體103之至少一部分之一內表面145。該配接器蓋106可由尼龍或其他塑膠類型材料構建以促進信號至RFID標籤109之傳輸及信號自RFID標籤109之傳輸。然而,應理解,該配接器蓋106可由對於射頻能量為透明之其他材料構建。配接器蓋106之材料可具有一螢光顏料。此促進藉由視力(尤其在發射紫外線光之一手電筒之幫助下)追蹤配接器100及庫存項目101。此在具有多個零件之一複雜環境中(諸如,在一航太引擎或一鐵路機車中)追蹤一錯置庫存項目時可係有益的。較佳色彩為黃色+螢光顏料。
配接器蓋106亦包含一唇緣146、一或多個止動器149、一收容器153及可能本文中未詳細討論之其他特性。唇緣146自配接器蓋106之一端處之一內表面延伸。儘管在圖3A至圖3C中被展示為自配接器蓋106之大多數圓周延伸,然而唇緣146可代以僅自配接器蓋106之一端之一部分延伸。另外,在替代實施例中,配接器蓋106可包含位於該配接器蓋106之一端或兩端處之多個唇緣146。
一或多個止動器149安置於配接器蓋106之內表面145上。儘管在圖3A至圖3C中被展示為相鄰於收容器153而定位,然而該一或多個止動器149可與該收容器153相對而定位,使得RFID收容器抵靠配接器主體103緊貼。此外,應理解,該一或多個止動器149或其他類型之限制器可沿配接器蓋106之內表面145而安置於任何地方。如下文將描述,該等止動器149輔助在組裝配接器100期間使配接器蓋106與配接器主體103對準。此外,該等止動器149促進在組裝配接器100期間將配接器蓋106附接至配接器主體103。
收容器153包含自配接器蓋106之內表面145延伸之一框架154及 經組態以接納RFID標籤109之一凹穴155。該收容器153可輔助在組裝配接器100期間使配接器蓋106與配接器主體103對準。此外,該收容器153可對RFID標籤109提供緩衝或保護。例如,配接器蓋106可具有抵靠RFID標籤109壓縮以幫助更安全地固持後者之一內部阻尼網106a。替代地,該阻尼網可由一層撓性蜂巢或彈性材料106a代替。
返回參考圖1A至圖1C,RFID標籤109為發射能夠被一適當RFID讀取器接收之一識別信號之一種類型之電子識別裝置。該識別信號可包含獨特對應於RFID標籤109之資料,藉此促進識別RFID標籤109所附接之一物件。該RFID標籤109可為主動、半主動或被動的,且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儲存記憶體。在替代實施例中,該RFID標籤109之功能性可以能夠發射一識別信號且可被一適當接收裝置接收之其他類型之電子識別裝置代替。
保持元件116促進將配接器100永久附接至庫存項目101之凹形接頭102。在所展示之實施例中,該保持元件116以一金屬球形球形式體現。另外,應注意,可使用各具有一各自鑽孔136之一或多個保持元件116。
保持元件116經組態以至少部分地保持在配接器主體103之鑽孔136中。另外,保持元件116經組態以保持在庫存項目101之一互補接納凹口156(圖4)中。該接納凹口156為庫存項目101之一內部表面中的一凹口。保持部件116經塑形以至少部分地嵌套於接納凹口156內。如將討論,保持元件116經組態以自一收縮位置(其中保持元件116至少部分地在配接器主體103內)移動至一鎖定位置(其中保持元件116至少部分地安置於庫存項目101之接納凹口156中)。如上文所提及,彈簧113使保持元件116自收縮位置偏置至鎖定位置。
接著,提供(尤其)配接器100之一實施例之各種組件之操作之一描述。轉至圖4,展示根據各種實施例之配接器100及其與一庫存項目 101之相互作用。該配接器100永久附接至該庫存項目101。
為組裝配接器100,將RFID標籤109置於配接器蓋106之收容器153中,且該配接器蓋106在配接器主體103上滑動。配接器蓋106之止動器149(圖3A至圖3C)及唇緣146促進該配接器蓋106相對於配接器主體103之適當對準。為此目的,配接器蓋106之止動器149與配接器主體103之凹槽126(圖2A至圖2C)對準及/或按扣進入配接器主體103之凹槽126中,藉此指示適當對準且促進配接器蓋106附接至配接器主體103。類似地,配接器蓋106之唇緣146鄰接配接器主體103之邊緣139,及配接器蓋106之一端159鄰接配接器主體103之凸緣143。因此,配接器蓋106可在組裝配接器100期間在一縱向方向上適當對準。
以一類似方式,配接器主體103之凹口129及配接器蓋106之收容器153促進該配接器主體103相對於該配接器蓋106之適當旋轉對準。由於凹口129經組態以適應收容器153之形狀,所以組裝期間之適當旋轉對準在組裝期間係顯而易見的。另外,配接器蓋106防止在組裝之後旋轉。
保持元件116在配接器主體103之鑽孔136中,且將庫存項目101置於配接器主體103之適當端上。配接器蓋106之唇緣146可在配接器主體103之邊緣139與庫存項目101之一端163之間壓縮。當將庫存項目101永久附接至配接器100時,配接器主體103之邊緣139與庫存項目101之端163之間的此壓縮促進配接器蓋106永久附接至配接器主體103。
彈簧113使保持元件116偏置以自收縮位置延伸至該保持元件116接納於庫存項目101之接納凹口156中之鎖定位置。庫存項目101無法在雙箭頭X方向上自配接器主體103拉開,此係因為(歸因於鑽孔136之傾斜)鑽孔136之一側充當一楔,此方向上的拉動趨於抵靠接納凹口156楔入保持元件116,且如此做,強化該保持元件116與該接納凹口 156之間的接合。一旦該保持元件116與該接納凹口156接合,則配接器100被永久附接至庫存項目101。
將膠水施加於配接器100與庫存項目101之間的介面處以消除可存在於該等組件之間的任何振動可係有益的。此幫助一操作者再次確保配接器100與庫存項目101永久附接。
在本發明之一進一步態樣中,圖5A至圖5B展示具有一電子識別裝置之一手工具。該手工具包含具有經組態以囊封一RFID標籤之一腔室之一罩。該罩提供相對於該腔室之一密封,藉此保護該RFID標籤避免曝露於腐蝕化學品。另外,藉由使該RFID標籤在該罩之內部,該RFID標籤可經屏蔽或緩衝而避免碰撞。更進一步,藉由將該RFID標籤置於該罩之內部中,該RFID標籤可不干擾手工具之所欲功能性或外觀。在下列討論中,提供系統及其組件之一般描述,其後接著其操作之一討論。
參考圖5A至圖5B,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一手工具200。該手工具200包含具有一前部分220及一後部分222之一把手203、具有一第一工作端224及一第二連接端226之一軸件206、一電子識別裝置109及一般半球形罩215。所展示之手工具200以一螺母起子形式體現。然而,該手工具200可以(例如,但不限於)螺絲起子、鑽頭起子、鐵錘、木槌、扳手、切割工具(例如,剪刀、餐刀等)、銼刀、刮刀、抹刀、鏨子、鑿架、錐子、衝床、毛刷、掃帚、斧頭、杠杆、延伸鏡、延伸磁鐵、水準儀或任何其他類型之手工具200之形式體現。
把手203為經組態以被一使用者緊握之手工具200之一部分,如可理解。例如,在手工具200為一螺母起子之情況中,把手203為使用者緊握且旋轉以擰緊或鬆開一扣件(未展示)之該螺母起子之部分。把手203包含多個凹槽216以促進由使用者緊握。把手203包括對於射頻 能量為透明或部分透明之一尼龍或其他塑膠類型材料,以促進信號至電子識別裝置109之傳輸或信號自電子識別裝置109之傳輸。
軸件206由金屬製成。該軸件206附接至把手203且自該把手203延伸。該軸件206之連接端226在把手之前部分220處被模製至把手203中。為將該軸件206緊固至該把手且為防止該軸件206相對於該把手203旋轉,安置於該把手203中之軸件206之連接端226包含多個向外延伸之鰭219。
一起子223在軸件206之工作端224處。該起子223可經組態以接納且旋轉扣件(諸如(但不限於)螺絲、螺釘、螺母等等)、鑽頭(例如,Phillips鑽頭、一字鑽頭、六角頭鑽頭)或其他項目。
RFID標籤109為經設計以接觸一金屬物件之類型。在接近把手203之一位置處將RFID標籤109緊固至軸件206。該RFID標籤109可藉由任何合適構件(諸如黏著劑或收縮包紮)而緊固。該RFID標籤109發射能夠被一適當讀取器(未展示)接收之一識別信號。該識別信號可包含獨特對應於該RFID標籤109之資料,藉此促進識別電子識別裝置109所附接之手工具200。該RFID標籤109可為主動、半主動或被動的,且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儲存記憶體。在各種實施例中,電子識別裝置109可以一RFID標籤或能夠發射一識別信號之另一類型之電子識別裝置109形式而體現。有利地是,與金屬軸件206之接觸具有放大發射信號至RFID標籤109及自RFID標籤109接收信號之效應。放大量與RFID標籤109所連接之金屬物件之大小成比例。
罩215一般為一半球形殼。該罩215具有環繞軸件206之一中心孔215a及具有約與其抵靠鄰接之把手203之前部分220相同之外直徑之一圓形基底215b。把手之前部分220具有在罩215之基底215b內突出一小段之具減小直徑之一頂冠203b。罩215之中心孔215a與軸件206之間的摩擦及/或罩215之基底215b與頂冠203b之間的干涉配合將罩215緊固 在手工具200上。罩215之基底215b與頂冠203b之間的按扣配合可替代地用於將罩215緊固在手工具200上。針對額外安全性,可將罩215之基底215b黏接至頂冠203b。罩215及把手203之前部分220組合形成囊封RFID標籤109之一腔室217。罩215在一側上具有一小孔215c,膠水可透過該小孔215c注入以填充腔室217且將該罩215及RFID標籤109永久緊固在手工具200上。若將膠水注入至腔室中提供罩與把手之間的一充分黏著,則無須預先將罩215之基底215b黏接至頂冠203b。
為促進信號至RFID標籤109之傳輸及信號自RFID標籤109之傳輸,罩215及任何膠水包括對於射頻能量為透明或部分透明之材料。罩215及RFID標籤109可配合至一新的手工具200,或經改裝至一先前存在的手工具200。把手203之前部跟220可替代地具有一非圓形外部輪廓,及罩215之基底215b可具有一對應的非圓形內部輪廓。例如,如圖5C中所展示,把手203’之前部分220’之圓周可具有對應於罩215’之另外圓形基底215b’之圓周中的一短的平坦側232之一短的平坦側230。此確保在組裝期間正確對準把手203’及罩215’。此係因為該罩215’之內部之部分可配備有彈性材料234(諸如泡沫),其應位於RFID標籤109之上以保護其避免碰撞。
把手203及/或罩215之材料可為螢光的。較佳色彩為黃色+螢光顏料。此促進藉由視力(尤其在發射紫外線光之一手電筒之幫助下)追蹤手工具200。此在具有多個零件之一複雜環境中(諸如在一航太引擎或一鐵路機車中)追蹤一錯置手工具時可係有益的。
在本發明之一進一步態樣中,圖6A至圖6G展示具有一平坦把手(其具有一電子識別裝置(諸如一RFID標籤))之一手工具。該手工具包含形成經組態以囊封一RFID標籤之至少一腔室之一對罩。該等罩提供相對於該腔室之一密封,藉此保護該RFID標籤避免曝露於腐蝕化學品。另外,藉由使該RFID標籤在該罩及該把手之內部,該RFID標 籤可經屏蔽或緩衝而避免碰撞。更進一步,藉由將該RFID標籤置於該罩之內部中,該RFID標籤不干擾手工具之所欲功能性。在下列討論中,提供系統及其組件之一般描述,其後接著其操作之討論。
參考圖6A至圖6B,展示具有由金屬製成之一般長形平坦主體302之扳手300形式之一手工具。所展示之手工具為一扳手,但其可為具有一平坦金屬把手之另一工具,諸如,(例如)棘輪扳手、套筒扳手、扭矩扳手或可調整扳手。
扳手300包括一第一端處之一環套筒303及與該第一端相對之一第二端處之一開放套筒304。主體302在包含環套筒303及開放套筒304之一平面中具有一寬度W1。該主體302之最大高度H在垂直於包含環套筒303及開放套筒304之平面之一方向上量測。該寬度W1大於該高度H約兩倍或三倍。該主體302充當由一操作者在擰緊或鬆開一螺母或一螺釘時抓緊及操縱之扳手300之平坦把手。
主體302包括一第一外帶305,及一第二外帶306,該等外帶305、306沿該主體302之各外邊緣延伸,及該等外邊緣之間及套筒303、304之間的一長形中間帶307。該中間帶307凹進該主體302內使得該中間帶307之高度H’約為外帶305、306之高度H之一半。在使用中,當一螺母或一螺釘被鬆開或擰緊時,該中間帶307很大程度上為機械中性,此係因為大多數扭矩經由外帶305、306而傳輸至套筒303、304。
扳手300包括一RFID標籤形式之一電子識別裝置109或能夠發射一識別信號之另一類型之電子識別裝置109。該扳手包括一頂罩309及一底罩312以保護RFID標籤109。該等罩309、312包括對於射頻能量為透明或部分透明之尼龍或其他塑膠類型材料,以促進信號至電子識別裝置109之傳輸或信號自電子識別裝置109之傳輸。RFID標籤109為經設計以接觸一金屬物件之類型。在約環套筒303與開放套筒304之間 的中途之中間帶307處將RFID標籤109緊固至主體302。RFID標籤109可藉由任何合適構件(諸如黏著劑)而緊固。RFID標籤109發射能夠被一適當讀取器(未展示)接收之一識別信號。該識別信號可包含獨特對應於RFID標籤109之資料,藉此促進識別該RFID標籤109所附接之手工具300。RFID標籤109可為主動、半主動或被動的且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儲存記憶體。有利地是,與金屬主體302之接觸具有放大發射信號至RFID標籤109及自RFID標籤109接收信號之效應。放大量與充當一天線之金屬軸件之大小成比例。
頂罩309及底罩312各為經塑形以配合在中間帶307之侷限範圍內之一般長菱形殼。該等頂罩及底罩附接至中間帶307之相對側。頂罩309為在頂罩309與中間帶307之間形成一頂腔室310之一殼。不同於頂罩309,底罩312一般為平坦的。雖然在底罩312與中間帶307之間可具有一小間隙313,然而該間隙313比頂腔室310小很多。在可能不存在間隙313之情況中底罩312可抵靠中間帶307齊平。
頂罩309及底罩312之各者之外表面經圓化以促進操作者舒適地操縱扳手300之主體302。頂罩309具有自其內表面延伸且朝向自底罩312之內表面延伸之一各自定位銷314a、314b、314c、314d突出之四個定位銷311a、311b、311c、311d。中間帶307具有穿過主體302之四個孔315a、315b、315c、315d。由於該等孔315a、315b、315c、315d在中間帶307中,所以沿扳手300之主體302之扭矩之傳輸很大程度上不受該等穿孔之存在之影響。各穿孔315a、315b、315c、315d與一各自對定位銷311a、314a;311b、314b;311c、314c;及311d、314d對準。各對定位銷經結合以將該等罩緊固在夾置在頂罩309與底罩312之間的主體302上。該等定位銷對可藉由任何合適構件(諸如按扣配合)或以螺絲結合。如圖6G中更詳細展示,頂罩309之各定位銷311a、311b以一環316a、316b終止,該環316a、316b接納自底罩312之一各 自定位銷314a、314b之端突出之一銷317a、317b。該等銷317a、317b與該等環316a、316b之間的干涉配合對準該等定位銷對311a、314a;311b、314b,且將頂罩309及底罩312緊固在一起。針對額外安全性,可將該等銷317a、317b黏接至該等環316a、316b。一相對較小的扳手可僅具有用於兩對定位銷311a、314a;311b、314b之兩個孔315a、315b。然而,大多數扳手為足夠大以具有大量穿孔及對應數目對之定位銷以沿中間帶之長度緊固頂罩及底罩。
如上文所提及,頂罩309經組態以將RFID標籤109囊封於腔室310內。針對額外保護,頂罩309可具有抵靠RFID標籤109鄰接之一內部阻尼網317以幫助更安全地固持後者。替代地,該阻尼網可被一層撓性蜂巢或彈性材料317代替或補償。為促進信號至RFID標籤109之傳輸及信號自RFID標籤109之傳輸,頂罩309及底罩312包括對於射頻能量為透明或部分透明之尼龍或其他塑膠類型材料。頂罩309、底罩312、RFID標籤109及彈性材料317可配合至一新的扳手300,或經改裝至一預先存在的扳手300,其中唯一修改為經鑽鑿穿過中間帶307之孔315a、315b。
參考圖6D及圖6F,展示具有向下突出之四個定位銷311a、311b、311c、311d之頂罩309。穿過頂罩309之一中心線CL之一側上的定位銷對311b、311d之間的距離W2稍小於穿過頂罩309之中心線CL之另一側上的定位銷對311a、311c之間的距離W3。主體302之中間帶307中的孔315a、315b、315c、315d及底罩312之定位銷314a、314b、314c、314d與頂罩309之其等各自定位銷311a、311b、311c、311d對準。相應地,距離W2介於孔315b與315d之間及定位銷314b與314d之間。距離W3介於孔315a與315c之間及定位銷314a與314c之間。該等距離W2與W3之間的差異確保在組裝期間除非頂罩309及底罩312在正確旋轉意義方面對於中心線CL定向,否則該等孔與該等定位銷不對 準。該組裝方法係簡單的且因此比先前使用的方法(例如,使用複雜研磨操作以在外帶305、306中提供切口以將頂罩309保持在主體302上)更具成本效益。
罩309、312之材料可為螢光的。較佳色彩為黃色+螢光顏料。此促進藉由視力(尤其在發射紫外線光之一手電筒之幫助下)追蹤手工具300。此在具有多個零件之一複雜環境中(諸如在一航太引擎或一鐵路機車中)追蹤一錯置手工具時可係有益的。
在本發明之一進一步態樣中,圖7至圖9展示具有一電子識別裝置(諸如一RFID標籤)之一手工具,其中該工具不具有足夠空間或材料以附接一對罩(如同上文關於具有一平坦把手之一手工具所討論之彼等罩)。該手工具可為(例如)六角扳手、鉗子或一小直徑扳手。RFID標籤附接至該工具之一面且塗覆有一層PVC以保護該RFID標籤避免腐蝕化學品且使其緩衝避免碰撞。
參考圖7及圖8,展示由金屬製成之一六角扳手400,其中一RFID標籤109附接至其六個平坦面之一者。該六角扳手400之兩個分支之較長者圍繞其之圓周塗覆有一層PVC 453。該層PVC 453自接近該六角扳手之較長分支之一端454延伸至接近該六角扳手之肘455。RFID標籤109囊封於該六角扳手400與該PVC層453之間。該PVC層453幫助保護該RFID標籤109避免碰撞。該PVC層453可被操縱六角扳手400之一操作者緊握。例如,六角扳手400之較短分支之一端456用於接合一罩頭螺絲之一六角凹口。PVC具彈性且對於射頻能量為透明或部分透明,以促進信號至RFID標籤109之傳輸及信號自RFID標籤109之傳輸。RFID標籤109為經設計以接觸一金屬物件之類型。有利地是,與金屬六角扳手400之接觸具有放大發射信號至RFID標籤109及自RFID標籤109接收信號之效應。放大量與取決於充當一天線之金屬物件之大小。
參考圖9,展示以具有由金屬製成之一長形主體502之扳手500形式之一手工具。所展示之手工具500為具有一相對較小的主體502之一扳手。該扳手500包括一第一端處之一環套筒563及與該第一端相對之一第二端處之一開放套筒564。該主體502具有太小不足以鑽鑿孔且支撐如同上文關於扳手300所描述之該等保護罩之一寬度。該主體502充當在擰緊或鬆開一螺母或一螺釘時被一操作者抓緊及操縱之扳手500之平坦把手。
主體502具有沿該主體之各外邊緣延伸之一外帶565及在該等外邊緣之間及在套筒563、564之間的一長形中間帶567。該中間帶567凹進該主體502內。當一螺母或一螺釘被鬆開或擰緊時,該中間帶567很大程度上為機械中性,此係因為大多數扭矩經由外帶565而傳輸至套筒563、564。
扳手500包括一RFID標籤形式之一電子識別裝置109或能夠發射一識別信號之另一類型之電子識別裝置109。該扳手包括一層PVC570。RFID標籤109囊封於主體502之中間帶567與PVC層570之間。PVC層570保護RFID標籤109。PVC具彈性且其對於射頻能量為透明或部分透明,以促進信號至RFID標籤109之傳輸。RFID標籤109為經設計以接觸一金屬物件之類型。在約環套筒563與開放套筒564之間的中途之中間帶567處將RFID標籤109緊固至主體502。RFID標籤109可藉由任何合適構件(諸如黏著劑)而緊固。RFID標籤109發射能夠被一適當讀取器(未展示)接收之一識別信號。該識別信號可包含獨特對應於RFID標籤109之資料,藉此促進識別該RFID標籤109所附接之手工具500。RFID標籤109可為主動、半主動或被動的,且可包含或可不包含儲存記憶體。有利地是,與金屬主體502之接觸具有放大發射信號至RFID標籤109及自RFID標籤109接收信號之效應,其取決於充當一天線之金屬物件之大小。
用於將一PVC層施加至圖7至圖9中所展示之手工具400、500之任一者之程序如下。
首先,在一超聲波機器中藉由噴砂或以含氯有機溶劑清洗及脫脂手工具之金屬主體400、502。其次,僅將固定底漆457、569之一初始塗層施加至完成工具上之塗覆有一層PVC 453、570之金屬主體之區域。第三,在周圍空氣中乾燥固定底漆457、569達至少五分鐘。第四,藉由以高於100℃之一溫度加熱手工具400、500達至少五分鐘而活化固定底漆457、569。固定底漆允許PVC黏著至無孔基板(如同金屬主體400、502)。第五,將手工具400、500浸泡在液體PVC中(較佳色彩:黃色+螢光顏料)。第六,使用一自動化機器,以確保一良好附接及均勻PVC層之一速率慢慢抬高手工具400、500。第七,加熱PVC層453、570至至少100℃多達15分鐘,其取決於手工具之主體400、502之幾何形狀及熱慣性。可重複第五、第六及第七步驟以獲得PVC層453、570之所需厚度及/或良好的色彩密度。第八,在一鼓風機機器中冷卻手工具400、500以確保PVC層之均一性。第九,將PVC層453、570自手工具400、500之金屬主體400、502之區域(該等區域不具有固定底漆且並非一工作區域或相鄰於一工作區域)切割且移除。手工具被完成且準備識別、標記及封裝。
參考圖9中所展示之扳手500,RFID標籤109為經設計以經受大於100℃之溫度之RFID標籤,例如,XarafyTM DASH-XS-HT陶瓷RFID標籤。在上述程序之第二步驟之前,將RFID標籤109附接至扳手之金屬主體502。將PVC層570施加於RFID標籤109之上。
參考圖7及圖8中所展示六角扳手400,六角扳手之金屬主體400之一平坦側之一帶在上述程序之第二步驟時免於固定底漆之初始塗層,即使在上述程序之第九步驟之後在PVC層453中仍保持覆蓋。不具有固定底漆之帶458自六角扳手之金屬主體400之其他五個平坦側之 固定底漆開始之地方延伸至RFID標籤109所定位之地方。PVC層453具彈性且可以箭頭P之方向拉動相鄰於不具有底漆之帶458之PVC層453之一凹穴453P以遠離六角扳手之金屬主體400,此係因為其未被固定底漆固定。當向後拉動該PVC層453之凹穴453P時,RFID標籤可以箭頭S之方向在下方滑動且留在其於圖8中所展示之位置。該PVC層453之凹穴453P被釋放且鬆弛以抵靠六角扳手之金屬主體400而緊固RFID標籤109。該PVC層之張力足以將RFID標籤緊密地固持至六角扳手之金屬主體400。
PVC塗層程序及手工具之重要態樣:
不考慮一RFID標籤109(其為六角扳手400及扳手500之一任選特性)之存在,PVC層453、570具有一螢光顏料。此促進藉由視力(尤其在發射紫外線光之一手電筒之幫助下)追蹤手工具。此在具有多個零件之一複雜環境中(諸如一航太引擎或一鐵路機車中)追蹤一錯置手工具時可係有益的。航太引擎維護部門尤其對所謂之「外物損傷(FOD)」敏感,及一RFID標籤螢光工具有助於最小化FOD。即使螢光元件以一刀片意外切割或遭受磨損,抗FOD特徵得以維護:使用固定底漆使得PVC層與金屬基板變堅固。此解決方案係抗震動的:PVC螢光層不容易斷裂或剝落。
PVC塗層不改變手工具之技術特徵(不對手工具之主要幾何形狀作鑽鑿、研磨或任何其他修改以具有一螢光部分)且其為手工具之一整合功能。PVC層保護金屬主體及RFID標籤避免化學產品。PVC層具有一柔軟手感,與冷金屬絕緣,且改良由一操作者操縱之手工具之部分之人體工學。PVC層不改變待清洗之手工具之能力。其提供添加螢光色至耗材工具(諸如鑽頭及套筒)之一廉價方式。
100‧‧‧配接器
101‧‧‧庫存項目
102‧‧‧凹形接頭
103‧‧‧配接器主體
106‧‧‧配接器蓋
106a‧‧‧內部阻尼網/撓性蜂巢或彈性材料
109‧‧‧電子識別裝置/射頻識別(RFID)標籤
113‧‧‧彈簧
116‧‧‧止動或保持元件
119‧‧‧第一凸形端
123‧‧‧第二凹形端
124‧‧‧凹形凹口
126‧‧‧凹槽
129‧‧‧凹口
136‧‧‧鑽孔
139‧‧‧邊緣
143‧‧‧凸緣
145‧‧‧內表面
146‧‧‧唇緣
149‧‧‧止動器
153‧‧‧收容器
154‧‧‧框架
155‧‧‧凹穴
156‧‧‧接納凹口
159‧‧‧端
163‧‧‧端
200‧‧‧手工具
203‧‧‧把手
203’‧‧‧把手
203b‧‧‧頂冠
206‧‧‧軸件
215‧‧‧罩
215’‧‧‧罩
215a‧‧‧中心孔
215b‧‧‧圓形基底
215b’‧‧‧圓形基底
215c‧‧‧孔徑
216‧‧‧凹槽
217‧‧‧腔室
219‧‧‧鰭
220‧‧‧前部分
222‧‧‧後部分
223‧‧‧起子
224‧‧‧工作端
226‧‧‧連接端
230‧‧‧不規則外部輪廓/平坦側
232‧‧‧不規則外部輪廓/平坦側
234‧‧‧彈性材料
300‧‧‧扳手/手工具
302‧‧‧主體
303‧‧‧環套筒
304‧‧‧開放套筒
305‧‧‧第一外帶
306‧‧‧第二外帶
307‧‧‧中間帶
309‧‧‧頂罩
310‧‧‧頂腔室
311a‧‧‧定位銷
311b‧‧‧定位銷
311c‧‧‧定位銷
311d‧‧‧定位銷
312‧‧‧底罩
313‧‧‧間隙
314a‧‧‧定位銷
314b‧‧‧定位銷
314c‧‧‧定位銷
314d‧‧‧定位銷
315a‧‧‧孔
315b‧‧‧孔
315c‧‧‧孔
315d‧‧‧孔
316a‧‧‧環
316b‧‧‧環
317‧‧‧內部阻尼網/彈性材料
317a‧‧‧銷
317b‧‧‧銷
400‧‧‧六角扳手
453‧‧‧聚氯乙烯(PVC)層
453P‧‧‧凹穴
454‧‧‧端
455‧‧‧肘
456‧‧‧端
457‧‧‧固定底漆
458‧‧‧不具有固定底漆之帶
500‧‧‧扳手/手工具
502‧‧‧長形主體
563‧‧‧環套筒
564‧‧‧開放套筒
565‧‧‧外帶
567‧‧‧中間帶
569‧‧‧固定底漆
570‧‧‧PVC層
H‧‧‧高度
H’‧‧‧高度
W1‧‧‧寬度
W2‧‧‧距離
W3‧‧‧距離
本發明之進一步特性及優點將參考下列描述而理解,該下列描 述經由實例而給定且與附圖相關聯:圖1A至圖1C係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一配接器之圖式;圖2A至圖2C係圖1A至圖1C之配接器之一配接器主體之圖式;圖3A至圖3C係圖1A至圖1C之配接器之一配接器蓋之圖式;圖4係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實施例之附接至一庫存項目之圖1A至圖1C之配接器之一圖式;圖5A至圖5C係具有一把手及一軸件之一手工具之圖式;圖6A展示具有一平坦把手之一手工具之一俯視圖;圖6B展示圖6A之手工具之一側視圖;圖6C展示圖6A及圖6B之手工具之一頂罩之一俯視圖;圖6D展示圖6C之頂罩之一橫截面圖C-C;圖6E展示圖6A及圖6B之手工具之一底罩之一仰視圖;圖6F展示圖6E之底罩之一橫截面圖E-E;圖6G展示圖6A及圖6B之手工具之細節A;圖7展示塗覆有PVC之一六角扳手之一橫截面圖;及圖8展示具有向上抬高之PVC塗層之一凹穴之圖7之六角扳手;圖9展示塗覆有PVC之一扳手之一橫截面圖。
109‧‧‧電子識別裝置
400‧‧‧六角扳手
453‧‧‧聚氯乙烯(PVC)層
454‧‧‧端
455‧‧‧肘
456‧‧‧端
457‧‧‧固定底漆
458‧‧‧不具有固定底漆之帶

Claims (15)

  1. 一種將包含一螢光顏料之一聚氯乙烯(PVC)層(453、570)施加至一工具(400、500)之一無孔主體(400、502)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清洗該工具(400、500);將一固定底漆塗層(457、569)施加至該主體(400、502)之預定區域,乾燥該固定底漆塗層(457、569)且使其活化;以包含一螢光顏料之一PVC層(453、570)塗覆該工具(400、500);加熱該PVC層(453、570)。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括如下額外步驟,在以該PVC層(453、570)塗覆該工具(400、500)之前將一電子識別裝置(109)附接至該工具(500)之該主體(502)。
  3. 如請求項1或2之任一項之方法,其包括如下額外步驟:在加熱該PVC層(570)之後自未施加固定底漆(569)之該主體(502)之任何區域移除該PVC層(570)。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包括如下額外步驟:在加熱該PVC層(453)之後自該主體(400)之一不具有底漆帶(458)抬高一凹穴PVC層(453P);將一電子識別裝置(109)插入於該凹穴PVC層(453P)與該工具(400)之間;及釋放該不具有底漆帶(458)處之該凹穴PVC層(453P)以在該凹穴PVC層(453P)中引起自然彈力以將該電子識別裝置(109)緊固至該工具(400)。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包括如下額外步驟:自除維持一凹穴PVC 層(453P)之該主體(400)之該不具有底漆帶(458)之外之未施加固定底漆(457)之該主體(400)之區域移除該PVC層(453)。
  6.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以一PVC層(453、570)塗覆該工具(400、500)之該步驟包括如下步驟:將該工具(400、500)浸泡在包含一螢光顏料之液體PVC中;及自該液體PVC抬高該工具(400、500)藉此留下該工具(400、500)之該PVC層(453、570)。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重複如下步驟:將該工具(400、500)浸泡在液體PVC中;自該液體PVC抬高該工具(400、500)藉此留下該工具(400、500)上之該PVC層(453、570);及加熱該PVC層(453、570)直至該PVC層(453、570)達到一預定厚度及/或該PVC層之色彩密度達到一預定值。
  8.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藉由自動化程序而執行浸泡及抬高該手工具(400、500)之該等步驟。
  9.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藉由超聲波而執行清洗該工具(400、500)之該步驟。
  10.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周圍空氣中執行乾燥該固定底漆(457、569)之該步驟。
  11.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藉由將該工具(400、500)加熱至至少攝氏100度達至少7分鐘而執行活化該固定底漆(457、569)之該步驟。
  12.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加熱該PVC層(453、570)之該步驟係以至少攝氏100度之一溫度執行多達15分鐘。
  1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加熱該PVC層(453、570)之該步驟緊 接著在一鼓風機機器中冷卻該手工具(400、500)之一步驟。
  14. 一種工具(400、500),其包括:一主體(400、502),其由無孔材料製成;一PVC層(453、570),其包含一螢光顏料;一固定底漆塗層(457、569),其施加至該主體(400、502)之區域以將該PVC層(453、570)固定至該工具(400、500)。
  15. 如請求項14之工具(400、500),其中該工具進一步包括藉由該PVC層(453、570)緊固至該主體(400、502)之一電子識別裝置(109)。
TW103120079A 2013-06-13 2014-06-10 具有螢光聚氯乙烯(pvc)塗層之工具 TW2015184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71896.7A EP2813295A1 (en) 2013-06-13 2013-06-13 Hand tool having a fluorescent PVC coat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8439A true TW201518439A (zh) 2015-05-16

Family

ID=48625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20079A TW201518439A (zh) 2013-06-13 2014-06-10 具有螢光聚氯乙烯(pvc)塗層之工具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813295A1 (zh)
TW (1) TW201518439A (zh)
WO (1) WO20141988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00031B2 (ja) * 2016-10-06 2020-12-16 株式会社東日製作所 トルクレンチ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0032715A1 (en) * 1998-12-03 2000-06-08 Bic Corporation Customized grip using a thermoreversible gel composition
MX2007007445A (es) * 2004-12-20 2007-11-08 Performance Indicator Llc Formulaciones y objetos con fotoluminiscencia persistente, de alta densidad, y metodos para crearlos.
DE102005013617A1 (de) * 2005-03-24 2006-09-28 Wera Werk Hermann Werner Gmbh & Co. Kg Handwerkszeug oder Zubehörteil für ein Handwerkszeug
DE202006013223U1 (de) * 2006-08-29 2007-01-18 Hsieh, Chih-Ching Drehkraft-Schraubenschlüssel mit einer Funktion zum Identifizieren einer Spezifikation des Schraubenschlüssels
GB201113805D0 (en) * 2011-08-11 2011-09-21 Rb Concepts Ltd Interactive lighting effect and wristban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13295A1 (en) 2014-12-17
WO2014198825A1 (en) 2014-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4366B (zh) 具有電子識別裝置之手工具
TWI530369B (zh) 具有電子識別裝置之手工具
JP5490960B2 (ja) 人間工学に基づいた手持ち動力工具並びにその使用法
US8776644B2 (en) Electronic identifier attachment for inventory items
US20110147429A1 (en) Tool Retention Device
TWI535543B (zh) 輔助動力工具握把
US5890260A (en) Hand saver
US8567290B2 (en) Retrofit system for tethering a hand tool
EP3115155B1 (en) Bit holder and combination of tool bit and bit holder
TW201518439A (zh) 具有螢光聚氯乙烯(pvc)塗層之工具
US20150219257A1 (en) Identification device attachments for pneumatic devices
US20040206649A1 (en) Clamping type tool bit storage device
US10926400B2 (en) Lanyard system
US9409287B2 (en) Hex wrench tool handle
TWI581918B (zh) 遠程扳手手柄及配件
EP2813323A1 (en) Electronic identifier attachment for inventory items
US11975440B2 (en) Lanyard system
US11465269B2 (en) Lanyard system for power tools
KR200422048Y1 (ko) 에어그라인더용 손잡이보호커버
US20150290777A1 (en) Work tool having function part with friction face
KR200476843Y1 (ko) 접이식 라쳇 렌치
CA2553112A1 (en) Tool vest
KR101802470B1 (ko) 너트 결합 장치
KR200488309Y1 (ko) 에어 그라인더용 안전커버
TWM482481U (zh) 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