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4530A -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 Google Patents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4530A
TW201514530A TW102136420A TW102136420A TW201514530A TW 201514530 A TW201514530 A TW 201514530A TW 102136420 A TW102136420 A TW 102136420A TW 102136420 A TW102136420 A TW 102136420A TW 201514530 A TW201514530 A TW 20151453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image
side optical
optic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6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ung-Kuo Yu
Original Assignee
Abilit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ilit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bility Opt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136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14530A/zh
Priority to CN201310593502.5A priority patent/CN104516089A/zh
Priority to US14/209,156 priority patent/US20150097106A1/en
Priority to EP20140160437 priority patent/EP2860565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514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4530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4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continuous faces that are rotationally symmetrical but deviate from a true sphere, e.g. so called "aspher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其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此光學影像擷取鏡頭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具正屈光力之第一透鏡且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具正屈光力之第二透鏡且其像側光學面為凸面;具負屈光力之第三透鏡,其物側及像測光學面分別為凹面及凸面;具屈光力之第四透鏡且其物側光學面為凸面,第四透鏡之物側及像側光學面均為非球面;以及具屈光力之第五透鏡且其像側光學面為凹面,且至少一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本發明具有良好的像差修正可應用於相機等需良好攝像目的之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下列敘述是有關於一種光學影擷取鏡頭及其光學影像擷取模組,特別是,有關於由五個透鏡所構成高品質成像的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其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以應用於3C產品上。
目前在數位相機、行動電話或是平板電腦等小型電子設備上常裝設有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用以對物體進行影像擷取,而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的趨勢也走向微小化及低成本,同時亦需具備良好的像差修正能力、高解析度以及高成像品質。
習知技術在小型電子產品的光學影像擷取鏡頭裡可分為二透鏡式、三透鏡式、四透鏡式及五透鏡式等之不同設計,然而若是以成像品質來考慮,則四透鏡式式及五透鏡式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在像差修正及光學傳遞函數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上較具優勢,其中由於四透鏡式的解析度較五透鏡式低,所以在高品質或高畫素要求的電子產品中常以五透鏡式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為主。
在各種小型化的五透鏡式固定焦距的光學影像擷取鏡頭設計中,習知技術係以不同的正或負屈光力之透鏡組合,如美國專利US7502181利用負屈光力的第四透鏡與負屈光力的第五透鏡配置,可增加光學影像擷取的後焦距與全長,其易造成光學系統的全長較難縮短。
在各種不同五透鏡式的固定焦距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中,其中以第一透鏡像側面為凸面的透鏡,較有利於在擴大系統視場角與修正像差中取得良好平衡,又,或是使用屈光力不同的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且具有反曲點的第四透鏡或第五透鏡,較能符合像差修正良好且全長不致於過長的設計需求。
因此,如何有效縮短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的總長度,並進一步提高成像的品質,便成為一個相當重要的議題。

本發明實施例之態樣係針對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光學影像擷取模組,能夠利用五個透鏡的屈光力、凸面與凹面的組合,進而有效縮短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總長度,更可提高成像品質,以應用於小型的電子產品上。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提出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沿光軸具正屈光力之第一透鏡,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一沿光軸具正屈光力之第二透鏡,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一沿光軸具負屈光力之第三透鏡,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凹面且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其中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沿光軸具屈光力之第四透鏡,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且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為非球面;以及一沿光軸具屈光力之第五透鏡,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皆非球面,且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
更佳地,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或第五透鏡可包含一塑膠材質或玻璃材質。
更佳地,第一透鏡之焦距值為f1,第二透鏡之焦距值為f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5 < (f/f1)+(f/f2) < 2.5。
更佳地,此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為f且此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最大使用之可視角度之一半為HFOV,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 < HFOV/f< 35。
更佳地,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第三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3,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4,係滿足下列關係式:|V1-V4| < 10,|V2-V3| > 28。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更提出一種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係包含: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沿光軸具正屈光力之第一透鏡,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一沿光軸具正屈光力之第二透鏡,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一沿光軸具負屈光力之第三透鏡,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凹面且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其中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沿光軸具屈光力之第四透鏡,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且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為非球面;以及一沿光軸具屈光力之第五透鏡,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凹面,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皆非球面,且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影像感測元件,係設置於一成像面,以供一被攝物成像;以及一固定光欄;其中,在光軸上固定光欄至成像面之距離為SL,在光軸上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為TTL,在光軸上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為TD,在光軸上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為BFL,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5 < TTL < 5.5,1.5 < TD/BFL < 4.0,0.5 < SL/TTL < 1.5。
更佳地,第一透鏡之焦距值為f1,第二透鏡之焦距值為f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0.5 < (f/f1)+(f/f2) < 2.5。
更佳地,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為f且此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最大使用之可視角度之一半為HFOV,係滿足下列關係式:1 < HFOV/f< 35。
更佳地,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第三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3,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4,係滿足下列關係式:|V1-V4| < 10,|V2-V3| > 28。
更佳地,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更包含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以調整成像之光線之可通過波長區段。
更佳地,紅外線濾除濾光片之材質包含一平板玻璃材質,光學影像擷取模組經由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固定光欄及紅外線濾除濾光片之組合,可將被攝物在影像感測元件上成像。

100、200、300、400‧‧‧固定光欄
110、210、310、4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12、212、312、412‧‧‧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20、220、320、4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22、222、322、422‧‧‧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30、230、330、4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32、232、332、432‧‧‧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40、240、340、440‧‧‧第四透鏡
141、241、341、441‧‧‧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42、242、342、442‧‧‧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50、250、350、450‧‧‧第五透鏡
151、251、351、451‧‧‧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52、252、352、452‧‧‧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60、260、360、4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170、270、370、470‧‧‧成像面
180、280、380、480‧‧‧影像感測元件
f‧‧‧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
f1‧‧‧第一透鏡之焦距
f2‧‧‧第二透鏡之焦距
SL‧‧‧固定光欄至成像面之距離
TTL‧‧‧第一鏡片之物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
TD‧‧‧第一鏡片之物側光學面至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
BFL‧‧‧第五鏡片之像側光學面至成像面之距離
HFOV‧‧‧最大場視角之一半

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特徵及優勢將藉由參照附圖詳細說明其例示性實施例而變得更顯而易知,其中:
第1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示意圖;
第1B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非點像差及歪曲像差之曲線圖;
第1C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球面像差之曲線圖;
第2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示意圖;
第2B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非點像差及歪曲像差之曲線圖;
第2C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球面像差之曲線圖;
第3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示意圖;
第3B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非點像差及歪曲像差之曲線圖;
第3C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球面像差之曲線圖;
第4A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示意圖;
第4B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非點像差及歪曲像差之曲線圖;以及
第4C圖係為根據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球面像差之曲線圖。
於此使用,詞彙“與/或”包含一或多個相關條列項目之任何或所有組合。當“至少其一”之敘述前綴於一元件清單前時,係修飾整個清單元件而非修飾清單中之個別元件。
請參閱第1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示意圖。如第1A圖所示,本發明包含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及第五透鏡150,其中,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光力且其物側光學面111為一凸面;第二透鏡120具有一正屈光力,且其像側光學面122為一凸面;第三透鏡130具有負屈光力,第三透鏡130之物側光學面131為凹面,且其像側光學面132為一凸面,其中此第三透鏡130之物側光學面131及像側光學面132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第四透鏡140具有一屈光力,第四透鏡140之物側光學面141為一凸面,且第四透鏡140之物側光學面141及像側光學面142均為非球面;第五透鏡150具有一屈光力,此第五透鏡150之像側光學面152為一凹面,且此第五透鏡150之物側光學面151及像側光學面152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
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更包含一固定光欄100與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固定光欄100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110間為前置光圈。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則設置於第五透鏡150與成像面170之間,此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60通常為平板光學材料所製成,不影響本發明光學影像擷取模組的焦距。
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更可包含一影像感測元件180,其設置於一成像面170上,可將被攝物成像。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及第五透鏡150包含一塑膠材質或玻璃材質,其非球面之方程式係為:
z=ch2 /[1+[1-(k+1)c2 h2 ]0.5 ]+Ah4 +Bh6 +Ch8 +Dh10 +Eh12 +Fh14 +Gh16 +Hh18 +Jh20    (1)
其中,z為沿光軸方向在高度為h的位置以表面頂點作參考的位置值,k為錐常度量,c為曲率半徑的倒數,且A、B、C、D、E、F、G、H以及J為高階非球面係數。
 
在第一實施例之光學數據如表一所示,其中第一透鏡110至第五透鏡15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表二所示,其中f=3.02119mm,f1=4.231mm,f2=4.439mm,TTL=4.415mm,BFL=1.1226mm,SL=4.324mm,HFOV=44deg,TD=3.189mm。
表一、第一實施例基本透鏡數據。
 
表二、第一實施例之非球面係數。
 
本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中,各相關關係式之數據為TTL = 4.415mm,HFOV/f = 14.564,TD/BFL = 2.601,(f/f1)+(f/f2) = 1.395,SL/TTL = 0.979,|V1-V4| = 0.02,|V2-V3| = 32.18。
由表一之基本透鏡數據及由第1B、1C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本實施例,在非點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請參閱第2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示意圖。如第2A圖所示,本發明包含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及第五透鏡250,其中,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光力且其物側光學面211為一凸面;第二透鏡220具有一正屈光力,且其像側光學面222為一凸面;第三透鏡230具有負屈光力,第三透鏡230之物側光學面231為凹面,且其像側光學面232為一凸面,其中此第三透鏡230之物側光學面231及像側光學面232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第四透鏡240具有一屈光力,第四透鏡240之物側光學面241為一凸面,且第四透鏡240之物側光學面241及像側光學面242均為非球面;第五透鏡250具有一屈光力,此第五透鏡250之像側光學面252為一凹面,且此第五透鏡250之物側光學面251及像側光學面252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
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更包含一固定光欄200與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60,固定光欄200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二透鏡220間為中置光圈。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60則設置於第五透鏡250與成像面270之間,此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60通常為平板光學材料所製成,不影響本發明光學影像擷取模組的焦距。
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更可包含一影像感測元件280,其設置於一成像面270上,可將被攝物成像。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及第五透鏡250包含一塑膠材質或玻璃材質。
在第二實施例之光學數據如表所示,其中第一透鏡210至第五透鏡25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表三所示,其中f=1.7434mm,f1=3.012mm,f2=2.358mm,TTL=2.579mm,BFL=0.692mm,SL=2.348mm,HFOV=44deg,TD=1.887mm。
表三、第二實施例基本透鏡數據
 
表四、第二實施例之非球面係數。 
本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中,各相關關係式之數據為TTL = 2.579mm,HFOV/f = 25.238,TD/BFL = 2.726,(f/f1)+(f/f2) = 1.318,SL/TTL = 0.911,|V1-V4| = 0.02,|V2-V3| = 32.18。
由表三之基本透鏡數據及由第2B、2C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本實施例,在非點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請參閱第3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示意圖。如第3A圖所示,本發明包含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及第五透鏡350,其中,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光力且其物側光學面311為一凸面;第二透鏡320具有一正屈光力,且其像側光學面322為一凸面;第三透鏡330具有負屈光力,第三透鏡330之物側光學面331為凹面,且其像側光學面332為一凸面,其中此第三透鏡330之物側光學面331及像側光學面332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第四透鏡340具有一屈光力,第四透鏡340之物側光學面341為一凸面,且第四透鏡340之物側光學面341及像側光學面342均為非球面;第五透鏡350具有一屈光力,此第五透鏡350之像側光學面352為一凹面,且此第五透鏡350之物側光學面351及像側光學面352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
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更包含一固定光欄300與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60,固定光欄300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310間為前置光圈。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60則設置於第五透鏡350與成像面370之間,此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60通常為平板光學材料所製成,不影響本發明光學影像擷取模組的焦距。
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更可包含一影像感測元件380,其設置於一成像面370上,可將被攝物成像。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及第五透鏡350包含一塑膠材質或玻璃材質。
在第三實施例之光學數據如表五所示,其中第一透鏡310至第五透鏡35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表六所示,其中f=3.291mm,f1=3.97mm,f2=5.065mm,TTL=4.248mm,BFL=1.132mm,SL=4.102mm,HFOV=37.5deg,TD=3.116mm。
 
表五、第三實施例基本透鏡數據
 
表六、第三實施例之非球面係數。
 
本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中,各相關關係式之數據為TTL = 4.248mm,HFOV/f = 11.393,TD/BFL = 2.752,(f/f1)+(f/f2) = 1.477,SL/TTL = 0.966,|V1-V4| = 0.02,|V2-V3| = 32.18。
由表五之基本透鏡數據及由第3B、3C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本實施例,在非點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請參閱第4A圖,其係顯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示意圖。如第4A圖所示,本發明包含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其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及第五透鏡450,其中,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光力且其物側光學面411為一凸面;第二透鏡420具有一正屈光力,且其像側光學面422為一凸面;第三透鏡430具有負屈光力,第三透鏡430之物側光學面431為凹面,且其像側光學面432為一凸面,其中此第三透鏡430之物側光學面431及像側光學面432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第四透鏡440具有一屈光力,第四透鏡440之物側光學面441為一凸面,且第四透鏡440之物側光學面441及像側光學面442均為非球面;第五透鏡450具有一屈光力,此第五透鏡450之像側光學面452為一凹面,且此第五透鏡450之物側光學面451及像側光學面452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
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更包含一固定光欄400與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60,固定光欄400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410間為前置光圈。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60則設置於第五透鏡450與成像面470之間,此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60通常為平板光學材料所製成,不影響本發明光學影像擷取模組的焦距。
光學影像擷取模組更可包含一影像感測元件480,其設置於一成像面470上,可將被攝物成像。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及第五透鏡450包含一塑膠材質或玻璃材質。
在第四實施例之光學數據如表所示,其中第一透鏡410至第五透鏡450之物側光學面與像側光學面均使用式(1)之非球面方程式所構成,其非球面係數如表八所示,其中f=2.333mm,f1=3.329mm,f2=3.716mm,TTL=3.413mm,BFL=0.964mm,SL=3.338mm,HFOV=44deg,TD=2.449mm。
表七、第四實施例基本透鏡數據。
 
表八、第四實施例的非球面係數。
 
本實施例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中,各相關關係式之數據為TTL = 3.413mm,HFOV/f = 18.856,TD/BFL = 2.541,(f/f1)+(f/f2) = 1.329,SL/TTL = 0.978,|V1-V4| = 0.00,|V2-V3| = 32.18。
由表七之基本透鏡數據及由第4B、4C圖之像差曲線圖可知,藉由本發明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之本實施例,在非點像差、歪曲像差及球面像差有良好的補償效果。
本發明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中,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可增加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屈光力配置的自由度,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中,若透鏡表面為凸面,表示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為凹面,表示透鏡表面近軸處為凹面。
本發明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中,固定光欄配置可為前置或中置,若為前置固定光欄,可使光學影像擷取模組的出射瞳(exit pupil)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之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影像感測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固定光欄,有助於擴大系統的視場角,使光學影像擷取模組具有廣角鏡頭之優勢。
雖然本發明已參照其例示性實施例而特別地顯示及描述,將為所屬技術領域具通常知識者所理解的是,於不脫離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所定義之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下可對其進行形式與細節上之各種變更。






 
100‧‧‧固定光欄
110‧‧‧第一透鏡
111‧‧‧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12‧‧‧第一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20‧‧‧第二透鏡
121‧‧‧第二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22‧‧‧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30‧‧‧第三透鏡
131‧‧‧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32‧‧‧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40‧‧‧第四透鏡
141‧‧‧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42‧‧‧第四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50‧‧‧第五透鏡
151‧‧‧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
152‧‧‧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
1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170‧‧‧成像面
180‧‧‧影像感測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沿光軸具正屈光力之第一透鏡,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一沿光軸具正屈光力之第二透鏡,該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一沿光軸具負屈光力之第三透鏡,該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凹面且該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其中該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沿光軸具屈光力之第四透鏡,該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且該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為非球面;以及一沿光軸具屈光力之第五透鏡,該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凹面,該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皆非球面,且該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或該第五透鏡可包含一塑膠材質或玻璃材質。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之焦距值為f1,該第二透鏡之焦距值為f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
    0.5 < (f/f1)+(f/f2) < 2.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其中該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為f,該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最大使用之可視角度之一半為HFOV,係滿足下列關係式:
    1 < HFOV/f  < 3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3,該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4,係滿足下列關係式:
    |V1-V4| < 10,
    |V2-V3| > 28。
  6. 一種光學影像擷取模組,係包含:一種光學影像擷取鏡頭,沿著光軸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沿光軸具正屈光力之第一透鏡,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一沿光軸具正屈光力之第二透鏡,該第二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一沿光軸具負屈光力之第三透鏡,該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凹面且該第三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凸面,其中該第三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為非球面;一沿光軸具屈光力之第四透鏡,該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為凸面且該第四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均為非球面;以及一沿光軸具屈光力之第五透鏡,該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為凹面,該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皆非球面,且該第五透鏡之物側光學面及像側光學面中至少有一面設有至少一反曲點;一影像感測元件,係設置於一成像面,以供一被攝物成像;以及一固定光欄;其中,在光軸上該固定光欄至該成像面之距離為SL,在光軸上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該成像面之距離為TTL,在光軸上該第一透鏡之物側光學面至該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之距離為TD,在光軸上該第五透鏡之像側光學面至該成像面之距離為BFL,係滿足下列關係式:
    1.5 < TTL < 5.5,
    1.5 < TD/BFL < 4.0,
    0.5 < SL/TTL < 1.5。

    【第7項】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焦距值為f1,該第二透鏡之焦距值為f2,係滿足下列關係式:
    0.5 < (f/f1)+(f/f2) < 2.5。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其中該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焦距為f,該光學影像擷取鏡頭之最大使用之可視角度之一半為HFOV,係滿足下列關係式:
    1 < HFOV/f  < 3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三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3,該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4,係滿足下列關係式:
    |V1-V4| < 10,
    |V2-V3| > 28。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其中更包含一紅外線濾除濾光片以調整成像之光線之可通過波長區段。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光學影像擷取模組,其中該紅外線濾除濾光片之材質包含一平板玻璃材質,該光學影像擷取模組經由該第一透鏡、該第二透鏡、該第三透鏡、該第四透鏡、該第五透鏡、該固定光欄及該紅外線濾除濾光片之組合,可將該被攝物在該影像感測元件上成像。
TW102136420A 2013-10-08 2013-10-08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TW2015145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6420A TW201514530A (zh) 2013-10-08 2013-10-08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CN201310593502.5A CN104516089A (zh) 2013-10-08 2013-11-21 光学影像撷取镜头及光学影像撷取模块
US14/209,156 US20150097106A1 (en) 2013-10-08 2014-03-13 Optical lens for capturing image and image capture module
EP20140160437 EP2860565A1 (en) 2013-10-08 2014-03-18 Optical lens for capturing image and image capture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6420A TW201514530A (zh) 2013-10-08 2013-10-08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4530A true TW201514530A (zh) 2015-04-16

Family

ID=50343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6420A TW201514530A (zh) 2013-10-08 2013-10-08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97106A1 (zh)
EP (1) EP2860565A1 (zh)
CN (1) CN104516089A (zh)
TW (1) TW2015145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8807B2 (en) 2014-12-10 2016-11-08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7313B (zh) * 2013-10-11 2016-07-0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TWI487939B (zh) 2013-11-08 2015-06-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攝影鏡組、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485425B (zh) 2014-05-26 2015-05-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成像光學系統、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裝置
TWI548893B (zh) 2014-11-12 2016-09-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95259B (zh) * 2015-01-06 2017-08-1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US9817213B2 (en) * 2015-04-23 2017-11-14 Apple Inc. Camera lens system with five lens components
CN112444937B (zh) * 2019-08-27 2022-08-02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成像装置
TWI735299B (zh) 2020-07-30 2021-08-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3590B2 (ja) * 2008-06-06 2012-11-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5枚構成の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TWI459026B (zh) * 2013-05-17 2014-11-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結像系統鏡片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8807B2 (en) 2014-12-10 2016-11-08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97106A1 (en) 2015-04-09
EP2860565A1 (en) 2015-04-15
CN104516089A (zh) 2015-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2332B (zh) 光學攝影鏡片系統
TWI467219B (zh) 攝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可攜式裝置
TWI449948B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組
TWI457592B (zh)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鏡頭組
TWI457596B (zh) 光學攝像系統組
TWI463168B (zh) 結像鏡片系統組及取像裝置
TWI506297B (zh) 光學結像系統鏡組及取像裝置
TWI475248B (zh) 影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TWI438475B (zh) 光學影像拾取鏡組
TWI438520B (zh) 攝像系統鏡頭組
TWI550306B (zh) 成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45341B (zh) 攝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477805B (zh) 影像拾取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TWI495899B (zh) 結像鏡片組
TWI459026B (zh) 結像系統鏡片組
TWI461730B (zh) 攝像系統鏡片組
TWI502214B (zh) 光學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TWI452334B (zh)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鏡組
TW201514530A (zh)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及光學影像擷取模組
TW201901222A (zh) 光學影像擷取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1715268A (zh) 影像擷取透鏡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485463B (zh) 成像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可攜式裝置
TWI461729B (zh) 結像系統
TW201350901A (zh) 光學結像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TW201418764A (zh) 光學取像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