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10841A - 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10841A
TW201510841A TW102132136A TW102132136A TW201510841A TW 201510841 A TW201510841 A TW 201510841A TW 102132136 A TW102132136 A TW 102132136A TW 102132136 A TW102132136 A TW 102132136A TW 201510841 A TW201510841 A TW 2015108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ouch screen
size
touch area
input contr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32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Chun Chen
Chu-Hsiang Chen
Chuan-Yi Kuo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2132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10841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10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10841A/zh

Links

Landscapes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一種圖示設定方法,係用於可攜式個人終端,可攜式個人終端包含觸控螢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偵測一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觸碰訊號;根據觸碰訊號,計算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觸碰面積;以及根據觸碰面積,調整於觸控螢幕上顯示之圖示之大小。

Description

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尤其係關於一種配有觸控式螢幕顯示器之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
配有觸控式螢幕顯示器的可攜式個人終端裝置已經成為新一代的個人電子裝置,例如行動電話、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和PMP(Portable Media Player)等。此類可攜式裝置通常包括圖形使用者介面系統,於其上呈現多個圖示,使得使用者能夠透過觸摸圖示來輸入命令。
儘管此類圖形使用者介面系統是直觀且有用的,但典型可攜式裝置中的觸控式螢幕顯示器的有限大小使得圖示在大小上受到限制。且當圖示逐漸變多變密時,一方面導致視力較弱之使用者在分辨不同類型之圖示時容易出錯,另一方面對於某些特定用戶,尤其係手指較粗之用戶或反應較慢之老年用戶,當用手指於觸控式螢幕上進行操作時容易同時接觸複數個圖示而發生錯誤操作,一定程度上給使用者帶來了不便。
鑒於上述狀況,有必要提供一種可依接觸面積不同而自動改變圖示大小之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以解決先前技術的缺失。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圖示設定方法,其具有可依接觸面積不同而自動改變圖示大小之效果。
本發明之另一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可攜式個人終端,其具有可依接觸面積不同而自動改變圖示大小之效果。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之圖示設定方法係用於可攜式個人終端,可攜式個人終端包含觸控螢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偵測第一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第一觸碰訊號;根據第一觸碰訊號,計算第一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第一觸碰面積;以及根據第一觸碰面積,調整於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本發明之可攜式個人終端包括觸控螢幕及處理模組。處理模組用以偵測第一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第一觸碰訊號,並根據第一觸碰訊號,計算第一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第一觸碰面積,及根據第一觸碰面積,調整於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出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以下請先參考圖1,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可攜式個人終端之系統架構圖。如圖1所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攜式個人終端1包含觸控螢幕10、處理模組20及儲存模組30。一使用者可於觸控螢幕10上執行觸控指令,而處理模組20計算觸碰面積之大小後,根據觸碰面積調整顯示於觸控螢幕10上之輸入控制元件的大小,並將觸碰面積與輸入控制元件大小之對應關係儲存於儲存模組30。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攜式個人終端1例如是一般的平板電腦,但本發明不以此為限;亦可以是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Positioning System, GPS)、筆記型電腦或行動電話等配有觸控螢幕之電子裝置。另需注意的是,可攜式個人終端1亦可能包含其他較細節之模組或元件。而本發明之圖示設定方法可藉由內建於可攜式個人終端1之作業系統中,或作為應用程式(APP)安裝於上述電子裝置中來實施,惟本發明不以此為限。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述各個模組除可配置為硬體裝置、軟體程式、韌體或其組合外,亦可藉電路迴路或其他適當型式配置;並且,各個模組除可以單獨之型式配置外,亦可以結合之型式配置。舉例來說,儲存模組30例如是記憶體、硬碟等儲存媒體。處理模組20則例如是處理器。處理模組20及儲存模組30可採用任何種類之通用或專用積體電路實施,例如任何種類之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器、程式化陣列及/或類似物。例如,處理模組20及儲存模組30可實施為「晶片上系統」(SoC),其在任何適當控制邏輯之控制下使用任何合適的處理電路。
此外,本實施方式僅例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為避免贅述,並未詳加記載所有可能的變化組合。然而,本領域之通常知識者應可理解,上述各模組或元件未必皆為必要。且為實施本發明,亦可能包含其他較細節之習知模組或元件。各模組或元件皆可能視需求加以省略或修改,且任兩模組間未必不存在其他模組或元件。
接下來請參考圖2,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圖示設定方法之步驟流程圖;並請一併參考圖1及圖3,係關於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以下將以圖1所示之可攜式個人終端1說明本發明之圖示設定方法。但需注意的是,本發明之圖示設定方法並不以使用在圖1所示之可攜式個人終端1為限。
首先進行步驟S21:偵測第一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複數個第一觸碰訊號。
請參考圖3,於觸控螢幕10上顯示一設定介面300,當使用者欲開始執行本發明之圖示設定方法時,可使用一物體(例如使用者之手指90,但不以此為限)多次觸碰觸控螢幕10以產生多個第一觸碰訊號,可攜式個人終端1則藉由處理模組20偵測此多個第一觸碰訊號。需注意的是,有關於處理模組20如何感應偵測物體(例如手指90)之觸碰,應為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所熟悉,於說明書中不再贅述。
接著進行步驟S22:根據複數個第一觸碰訊號,計算第一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第一觸碰面積。
如圖3所示,在使用者用手指90觸碰觸控螢幕10後,於手指90與觸控螢幕10之接觸處會產生第一觸碰訊號,多次觸碰則產生多個第一觸碰訊號。接著由處理模組20根據所偵測到之多個第一觸碰訊號,計算第一觸碰面積之大小。處理模組20針對每一個第一觸碰訊號,都會先計算出一個面積值,最後將這些面積值平均計算以得到第一觸碰面積。在計算第一觸碰面積時,可以採用全部的面積值或只採用部分的面積值。舉例來說,只採用某段時間內的第一觸碰訊號所對應的面積值,或只採用與平均值之差異在一臨界值內的面積值等,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在此面積例如是以像素為單位,但不以此為限。需注意的是,有關於處理模組20如何計算此第一觸碰面積之大小,應為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所熟悉,於說明書中不再贅述。
第一觸碰面積接著進行步驟S23:根據第一觸碰面積,調整於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
接著由處理模組20根據第一觸碰面積,調整於觸控螢幕10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舉例而言,輸入控制元件可以有五種不同之大小可供設定,例如100%、125%、150%、200%以及250%,請注意,此僅為舉例說明,並非本發明之限制條件,輸入控制元件可供設定大小的數量並不限定在五種,可以更多或者更少,且也不侷限於以上五種大小。
設定/調整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之步驟可參考圖4,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設定/調整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之步驟流程圖。
接著進行步驟S231:將第一觸碰面積與臨界值進行比較。
如前所述,輸入控制元件可以有五種不同之大小可供設定,例如100%、125%、150%、200%以及250%,而每一種大小皆會對應至一臨界值。處理模組20將第一觸碰面積與臨界值進行比較,判斷第一觸碰面積是大於、等於或小於該臨界值。
接著進行步驟S232:當第一觸碰面積是小於臨界值時,調整於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為第一設定值,當第一觸碰面積是大於等於臨界值時,調整於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為第二設定值。
接著處理模組20根據比較之結果,調整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例如,若處理模組20判斷第一觸碰面積是小於輸入控制元件大小為125%所對應之臨界值,則將調整於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設為125%。反之,若判斷第一觸碰面積是大於或等於輸入控制元件大小為125%所對應之臨界值,則將調整於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設為150%。在判斷出最適合的大小之後,可調整其他於觸控螢幕10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例如應用程式圖示、檔案夾圖示、虛擬按鍵圖示或游標圖示等,將此最適合之大小套用至這些圖示。藉此,可讓使用者更方便操作可攜式個人終端1之觸控功能。
接著請參考圖5,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圖示設定方法之步驟流程圖;並請一併參考圖6,係關於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第二實施例說明的是當不同於第一物體之一第二物體於可攜式個人終端1上操作時,對輸入控制元件大小之調整過程。
接著進行步驟S51:偵測第二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複數個第二觸碰訊號。
當使用者欲使用不同物體操作觸控螢幕10,或是有不同使用者操作觸控螢幕10時,也可藉由類似的步驟來調整適合的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請參考圖6,同樣藉由一物體(例如同一使用者之手指91,與手指90不同,或是不同使用者之手指91,但不以此為限)多次觸碰觸控螢幕10以產生多個第二觸碰訊號,可攜式個人終端1則藉由處理模組20偵測此多個第二觸碰訊號。
接著進行步驟S52:根據複數個第二觸碰訊號,計算第二物體於觸控螢幕上之第二觸碰面積。
如圖6所示,在用手指91觸碰觸控螢幕10後,於手指91與觸控螢幕10之接觸處會產生第二觸碰訊號。接著,同樣由處理模組20根據所偵測到之多個第二觸碰訊號,計算第二觸碰面積之大小。計算第二觸碰面積之過程與於步驟S22中計算第一觸碰面積之過程類似,於此不再贅述。
最後進行步驟S53:若第一觸碰面積與第二觸碰面積之差距大於預定值,則根據第二觸碰面積調整於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
最後,由處理模組20判斷第一觸碰面積與第二觸碰面積之差距是否大於預定值。若第一觸碰面積與第二觸碰面積之差距是大於預定值,則表示目前係由不同使用者進行操作,或是同一使用者使用不同物體進行操作,則由處理模組20根據第二觸碰面積調整於觸控螢幕10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調整之過程類似於前述步驟S231及步驟S232之過程,於此不再贅述。而在判斷出最適合的輸入控制元件大小後,以之調整其他於觸控螢幕10上顯示之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例如應用程式圖示、檔案夾圖示、虛擬按鍵圖示或游標圖示等,將此最適合之大小套用至這些圖示。藉此,可讓不同使用者也能夠方便操作可攜式個人終端1之觸控功能。
除此之外,另可由儲存模組30將第一觸碰面積或第二觸碰面積與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之對應關係儲存起來,之後操作可攜式個人終端1時不需再次設定即可使用。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也可將儲存的第一觸碰面積或第二觸碰面積與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之對應關係分成群組。之後當偵測到屬於某群組的第一觸碰面積或第二觸碰面積時,即可以對應之輸入控制元件大小顯示。而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也可以由使用者手動選擇自己認為適合的輸入控制元件大小,不以由處理模組20自動選擇為限。
此處需注意的是,本發明之圖示設定方法並不以上述之步驟次序為限,只要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上述之步驟次序亦可加以改變。
綜上所陳,本發明無論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在在均顯示其迥異於習知技術之特徵,懇請  貴審查委員明察,早日賜准專利,俾嘉惠社會,實感德便。惟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僅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而已,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可攜式個人終端
10‧‧‧觸控螢幕
20‧‧‧處理模組
30‧‧‧儲存模組
90,91‧‧‧手指
圖1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可攜式個人終端之系統架構圖。圖2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圖示設定方法之步驟流程圖。圖3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偵測第一觸碰訊號之示意圖。圖4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設定/調整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之步驟流程圖。圖5係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圖示設定方法之步驟流程圖。圖6係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偵測第二觸碰訊號之示意圖。
S21
S22
S23

Claims (10)

  1. 一種圖示設定方法,係用於一可攜式個人終端,該可攜式個人終端包含一觸控螢幕,該方法包含:偵測一第一物體於該觸控螢幕上之複數個第一觸碰訊號;根據該複數個第一觸碰訊號,計算該第一物體於該觸控螢幕上之一第一觸碰面積;以及根據該第一觸碰面積,調整於該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含:偵測一第二物體於該觸控螢幕上之複數個第二觸碰訊號;根據該複數個第二觸碰訊號,計算該第二物體於該觸控螢幕上之一第二觸碰面積;以及若該第一觸碰面積與該第二觸碰面積之差距大於一預定值,則根據該第二觸碰面積調整於該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該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圖示設定方法,更包含:儲存該第一觸碰面積或該第二觸碰面積與該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之對應關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輸入控制元件包含應用程式圖示、檔案夾圖示或游標圖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一觸碰面積,調整於該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的步驟包含有:將該第一觸碰面積與一臨界值進行比較;當該第一觸碰面積是小於一臨界值時,調整於該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該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為一第一設定值;以及當該第一觸碰面積是大於等於該臨界值時,調整於該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該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為一第二設定值;其中,該第一設定值是小於該第二設定值。
  6. 一種可攜式個人終端,包含:一觸控螢幕;以及一處理模組,用以偵測一第一物體於該觸控螢幕上之複數個第一觸碰訊號,並根據該複數個第一觸碰訊號,計算該第一物體於該觸控螢幕上之一第一觸碰面積,及根據該第一觸碰面積,調整於該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攜式個人終端,其中該處理模組進一步用以偵測一第二物體於該觸控螢幕上之複數個第二觸碰訊號,並根據該複數個第二觸碰訊號,計算該第二物體於該觸控螢幕上之一第二觸碰面積,若該第一觸碰面積與該第二觸碰面積之差距大於一預定值,則根據該第二觸碰面積調整於該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該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可攜式個人終端,更包含:一儲存模組,該處理模組進一步用以儲存該第一觸碰面積或該第二觸碰面積與該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之對應關係於該儲存模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或8項所述之可攜式個人終端,其中該輸入控制元件包含應用程式圖示、檔案夾圖示或游標圖示。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攜式個人終端,其中該處理模組是先將該第一觸碰面積與一臨界值進行比較;當該第一觸碰面積是小於該臨界值時,該處理模組調整於該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該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為一第一設定值;以及當該第一觸碰面積是大於等於該臨界值時,該處理模組調整於該觸控螢幕上顯示之該至少一輸入控制元件之大小為一第二設定值;其中,該第一設定值是小於該第二設定值。
TW102132136A 2013-09-06 2013-09-06 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 TW2015108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2136A TW201510841A (zh) 2013-09-06 2013-09-06 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2136A TW201510841A (zh) 2013-09-06 2013-09-06 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10841A true TW201510841A (zh) 2015-03-16

Family

ID=53186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32136A TW201510841A (zh) 2013-09-06 2013-09-06 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5108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6456B (zh) * 2017-12-15 2019-01-01 幸芯科技有限公司 Capacitive touch object separation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6456B (zh) * 2017-12-15 2019-01-01 幸芯科技有限公司 Capacitive touch object separation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56750B2 (en) Touch-sensitive bezel techniques
US104373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ving contents in terminal
TWI541716B (zh) 觸控式螢幕的解鎖方法
US930465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object selection on presence sensitive devices
US20120113044A1 (en) Multi-Sensor Device
US20150116230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con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928948B2 (en) Us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BRPI1103925A2 (pt) aparelho de processamento de informaÇço, programa, e, mÉtodo de controle de operaÇço
CN104007930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实现单手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US10963011B2 (en) Touch input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591992B2 (en) Simulation of control areas on touch surface using haptic feedback
US1048179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putting information by using on-screen keyboard
US1051480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touchscreen, and mobile device
WO2019119799A1 (zh) 一种显示应用图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0139982B2 (en) Window expans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050032A1 (en) Tracking multiple contacts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519070A (zh) 畫面控制方法及應用該方法之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60328144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touch devices
TW201510841A (zh) 可攜式個人終端及其圖示設定方法
US2011018765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interface adjust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
TW201504931A (zh) 電子裝置及人機交互方法
US20140085340A1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manipulating scale or rotation of graphic on display
TWI493431B (zh) 指向元件之可調整方向提示方法及系統
US9870085B2 (en) Pointer control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20150067577A1 (en) Covered Image Projecting Method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