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4983A -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4983A
TW201504983A TW102125506A TW102125506A TW201504983A TW 201504983 A TW201504983 A TW 201504983A TW 102125506 A TW102125506 A TW 102125506A TW 102125506 A TW102125506 A TW 102125506A TW 201504983 A TW201504983 A TW 20150498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lth
health management
module
vital
management ser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55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Yi Cai
Zhi-Yuan Yang
Original Assignee
Zhi-Yi Cai
Zhi-Yuan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i-Yi Cai, Zhi-Yuan Yang filed Critical Zhi-Yi Cai
Priority to TW1021255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504983A/zh
Publication of TW201504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4983A/zh

Links

Landscapes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種健康管理服務方法,其由包含數個模組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來執行下列步驟:由運算模組接收使用者於人機介面模組輸入之出生年月日;由運算模組使用生命數字演算法將出生年月日進行運算,以產生生命數字組;由運算模組將生命數字組之各生命數字標示代表強弱之符號,並將各生命數字映對臟腑九宮格,以推知相應各生命數字之各臟腑的健康與否,其中臟腑九宮格係由內經與易經以人類肉體發展的模式所觀察得知;以及由運算模組將標示有代表強弱之符號之各生命數字之生命數字配對與五行對應,以歸納出健康風險及養生方向。

Description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特別有關於一種結合生命數字、臟腑、經絡及五行相關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人們對於身體健康也逐漸重視,希望能透過身體的保養,除了有富裕的生活也要有健康的身體,而能過著高品質的生活。
對於身體的保養知識通常來自書籍、雜誌或網路等來源,雖然可以獲取大量營養保健的知識,但不見得是符合個人身體狀況所需的知識。詢問醫師或營養師有關營養保健的問題,可以得到切合個人身體狀況需求的建議,但採用詢問醫師或營養師的方式並不方便而且可能耗費許多等候時間。
有鑒於上述問題,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人們於該系統操作時可獲得符合個人身體狀況需求的建議資料,且操作方便而不會耗費許多等候時間。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健康管理服務方法,其由包含複數個 模組之一健康管理服務系統來執行下列步驟:由一運算模組接收使用者於一人機介面模組輸入之一出生年月日;由該運算模組使用一生命數字演算法將該出生年月日進行運算,以產生一生命數字組;由該運算模組將該生命數字組中之各生命數字標示代表強弱之符號,並將各生命數字映對一臟腑九宮格,以推知相應各生命數字之各臟腑的健康與否,其中該臟腑九宮格係由內經與易經以人類肉體發展的模式所觀察得知,且各臟腑與經絡相關連;以及由該運算模組將標示有代表強弱之符號之各生命數字之一生命數字配對與五行對應,以歸納出一健康風險及一養生方向,其中五行與經絡相關連。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包含:一人機介面模組,供使用者輸入一出生年月日;以及一運算模組,使用一生命數字演算法將該人機介面模組所傳送之該出生年月日進行運算以產生一生命數字組,將該生命數字組中之各生命數字標示代表強弱之符號,並將各生命數字映對一臟腑九宮格,以推知相應各生命數字之各臟腑的健康與否,將標示有代表強弱之符號之各生命數字之一生命數字配對與一五行對應,以歸納出一健康風險及一養生方向,其中該臟腑九宮格係由內經與易經以人類肉體發展的模式所觀察得知,且各臟腑與經絡相關連,而五行與經絡相關連。
10‧‧‧健康管理服務系統
12‧‧‧運算模組
14‧‧‧人機介面模組
16‧‧‧儲存模組
18‧‧‧列印模組
圖1為本發明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之方塊圖; 圖2A為本發明之九宮數原始圖; 圖2B為本發明之九宮數推衍圖; 圖3為本發明之包含臟腑九宮格之臟腑循行模式圖; 圖4為本發明之臟象生物時鐘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五行相生相剋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一範例之依據五行得出健康管理建議之示意圖;以及 圖7為本發明之健康管理服務方法之流程圖。
為使熟習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之一般技藝者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下文特列舉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構成內容及所欲達成之功效。
圖1為本發明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之方塊圖。在圖1中,健康管理服務系統10包含一運算模組12、一人機介面模組14、一儲存模組16及一列印模組18。雖然圖式中未繪示,但健康管理服務系統10可藉由網際網路與外部電腦進行連線。
運算模組12係如微處理器。人機介面模組14係如面板觸控裝置或終端機。儲存模組16係如硬碟之儲存媒體。列印模組18係如印表機。
當諮詢者操作健康管理服務系統10時,人機介面模組14於儲存模組16讀取一生活方式諮詢問卷的資料,且人機介面模組14顯示該生活方式諮詢問卷(如表1所示),諮詢者於人機介面模組14上輸入一個人資料及針對該問卷所提示之問題的資料,以得到一生活型態資料。人機介面模組14將個人資料及生活型態資料儲存於儲存模組16及傳送至運算模組12。其中,個人資料包括性別、出生年月日等資料。
人機介面模組14顯示由運算模組12傳送之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或從儲存模組16讀取之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其中,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的資料包括經絡、生命數字、保養時辰起點、時辰、保健建議資料與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
運算模組12使用一生命數字演算法將人機介面模組14所傳送之或從儲存模組16所讀取之西元出生年月日(YYYY/MM/DD)進行運算,以產生一生命數字組。生命數字的解析是由西方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所統計研究發展而成的。
所謂的生命數字演算法係將西元出生年月日所有數字相加,Y1+Y2+Y3+Y4+M1+M2+D1+D2=A1A2,再將相加後的數字再 一次相加,即A1+A2=B1B2,若B1B2為兩位數,則再繼續相加,即B1+B2=C1。參考表2之生命數字計算範例表格,其中,斜線後之數字為斜線前之數字的計算結果。
例如,A君的西元出生年月日係1978/06/23,將每個數字進行相加,即1+9+7+8+0+6+2+3=36,再將十位數3及個位數6相加,即3+6=9。
又例如,B君的西元出生年月日係1999/09/28,將每個數字進行相加,即1+9+9+9+0+9+2+8=47,再將十位數4及個位數7相加,即4+7=11,再繼續相加,1+1=2。
接著,將1~9之9個數字扣除以下數字(Y1,Y2,Y3,Y4,M1,M2,D1,D2,A1,A2,B1,B2,C1)後,列出未曾出現的數字。
例如A君:1~9的數字中,扣除已出現的(1,9,7,8,6,2,3),列出未曾出現的數字為(4,5)。
又例如B君:1~9的數字中,扣除已出現的(1,9,2,8,4,7),列出未曾出現的數字為(3,5,6)。
運算模組12使用生命數字演算法將西元出生年月日進 行運算而產生之生命數字組係S1=(A1,A2,B1,B2,C1),其中數字不重複,S2=將1~9之9個數字扣除以下數字(Y1,Y2,Y3,Y4,M1,M2,D1,D2,A1,A2,B1,B2,C1)後,列出未曾出現的數字。
以A君為例,生命數字組:S1=(3、6、9),S2=(4、5)。
以B君為例,生命數字組:S1=(3),S2=(2、5、7)。
運算模組12將生命數字組中之各生命數字標示代表強弱之符號,並將該生命數字組映對儲存於儲存模組16中之一臟腑九宮格,以推知諮詢者或使用者之相應各生命數字之各臟腑的健康與否。其中,臟腑九宮格係由內經與易經以人類肉體發展的模式所觀察得知,且各臟腑與經絡相關連。
九宮數歌訣:天生一水,地六成之。地生二火,天七成之。天生三木,地八成之。地生四金,天九成之。天生五土,地十成之。
本發明之九宮數原始圖如圖2A所示,根據上述九宮數歌訣所推衍之九宮數推衍圖則如圖2B所示。圖3為本發明之包含臟腑九宮格之臟腑循行模式圖。
表3為生命數字的「能量含義」與「代表之臟腑」對照表。
運算模組12將生命數字組之S1中的生命數字註記↑及S2中的生命數字註記↓,以放在健康管理建議處方原型字串中。生命數字組之S1及S2中個別生命數字分別代表「能量含義」與「代表之臟腑」。
例如,A君之生命數字組S1=(3、6、9)代表的意義分別為:3代表個性/性格上有「表達與敏感」的特徵,而代表之臟腑為「肝」、6代表「遠見與接納」、而代表之臟腑為「膀胱」、9代表「正直與智慧」,而代表之臟腑為「大腸」;生命數字組S2=(4、5)代表需注意的地方,其意義分別為:4代表個性/性格上有「穩定與程序」上的不 足,而需注意身體的「肺」、5代表個性/性格上有「自由與規範」上的不足,而需注意身體的「脾」。
生命數字組之S1=(3、6、9)映對臟腑循行模式圖為:肝-3,膀胱-6,大腸-9。因此可解釋A君天生之以上臟腑較為強健。生命數字組之S2=(4、5)映對臟腑循行模式圖為:肺-4,胃、脾-5。因此可解釋A君天生之以上臟腑較需要保養。運算模組12將生命數字組S1+S2且經彙整後得到健康管理建議的處方原型為(3↑,4↓,5↓,6↑,9↑)。
運算模組12將標示有代表強弱之符號(↑代表強,↓代表弱)之各生命數字之生命數字配對與五行對應,可以將個人的「健康風險」與「養生方向」歸納出來,亦即歸納出健康管理建議及其保養時辰起點。其中,五行與經絡相關連,亦即五行與經絡時辰相關連。
圖4為本發明之臟象生物時鐘之示意圖。在圖4中,九宮圖配合臟腑依時辰循行的順序:金(4,9)>土(5,10)>火(2,7)>水(1,6)>相火(11,12)>木(3,8)。其中,(4,9)、(5,10)、(2,7)、(1,6)、(11,12)及(3,8)係為生命數字配對。
運算模組12將健康管理處方原型與五行對應,依生命數字配對中↑和↓(即健康風險)來給予健康管理建議(即養生方向)。依照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虛者(↓)補其母,實者(↑)洩其子」,找出健康管理建議的保養時辰起點,如圖5為本發明之五行相生相剋之示意圖所示。
生命數字配對中有↑表示原本就很好,健康管理建議「增 強使其卓越」;生命數字配對中無數字表示普通,健康管理建議「持平」;生命數字配對中有↓表示較弱,健康管理建議「促進」;生命數字配對中有↑和↓表示有強有弱,健康管理建議為「調養」,藉此得知個人的「健康風險」,如圖6為本發明之一範例之依據五行得出健康管理建議之示意圖所示。
舉例說明,運算模組12將A君之健康管理處方原型與臟腑時辰配對,可得出健康管理建議的初步型態,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A君「水」與「木」強,可增強使其卓越,「金」強弱各一,將著重於調養,「土」弱,將著重於促進。於圖5之五行圖中找出健康管理建議之保養時辰起點,而依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虛者補其母,實者洩其子」,由於A君「土」弱,因此補其「土」之母為「火」,故健康管理建議的保養時辰起點為「火」。對應於圖4之臟象生物時鐘,A君之健康管理建議(即養生方向)的保養時辰起點為「火」(2,7),並以午後11~12時為保養時辰起點,而其後各時辰為實施重點。
運算模組12將A君依生命數字配對與五行之對應關係而於儲存模組16之內建資料中獲得「養生方向」之資料,如表5之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所示。其中,「養生方向」係包含在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中之「經絡」、「天地數(即生命數字)」、「時辰(鐘點)」(從保養時辰起點開始逐一列示)及「重點保養與強化的區域」等欄位之資料。
運算模組12根據生活型態資料,而於儲存模組16內建之資料中得到與生活型態資料相映對之一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其中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係配合保養時辰起點及各時辰進行建議。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係包含在表5之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中之「保健與養身操作方式、原則」、「飲水」及「用藥、營養、保健」等欄位之資料。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係為醫學、營養學等各種理論結合所成之資料。
例如,由A君之生活型態資料得知其目前患有輕微的高血壓,且目前正在服藥控制中,因此運算模組12於儲存模組16根據其 況狀得到相對應之健康管理建議為:(a)維持理想體重,適度適量運動;(b)遵行健康飲食計劃「高纖、限鈉、足鈣、少糖」,以營養師為最佳諮詢對象;(c)定期全身健康檢查,嚴格追蹤血糖、血壓變化,並追蹤有無併發症發生;(d)健康生活,要戒煙、多喝水、少喝酒、不熬夜;(e)放鬆心情,調適壓力、充足睡眠。
儲存模組16用以與運算模組12及人機介面模組14之間的資料存取。當諮詢者或使用者欲列印生活方式諮詢問卷或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時,人機介面模組14傳送生活方式諮詢問卷或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之資料至列印模組18,由列印模組18列印生活方式諮詢問卷或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
參考上述圖式及表格,以說明本發明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10在執行健康管理服務方法的流程步驟。
圖7為本發明之健康管理服務方法之流程圖。在圖7中,諮詢者於健康管理服務系統10操作時,人機介面模組14於儲存模組16讀取一生活方式諮詢問卷的資料,且由人機介面模組14顯示生活方式諮詢問卷(如表1所示)(步驟S20)。諮詢者或使用者於人機介面模組14上輸入一個人資料及針對該問卷所提示之問題的資料,以得到一生活型態資料(步驟S22)。人機介面模組14將個人資料及生活型態資料儲存於儲存模組16及傳送至運算模組12。
由運算模組12接收人機介面模組14所傳送之或從儲存模組16讀取之個人資料之西元出生年月日,並使用一生命數字演算法對西元出生年月日進行運算,以產生一生命數字組(步驟S24)。
以上述A君為例,A君的西元出生年月日係1978/06/23,將每個數字進行相加,即1+9+7+8+0+6+2+3=36,再將十位數3及個位數6相加,即3+6=9。A君之生命數字在1~9的數字中,扣除已出現的(1,9,7,8,6,2,3),列出未曾出現的數字為(4,5),因此A君之生命數字組:S1=(3、6、9),S2=(4、5)。
由運算模組12將所產生之生命數字組中之各生命數字標示代表強弱之符號,並將各生命數字組映對儲存於儲存模組16中之一臟腑九宮格(如圖3所示),以推知諮詢者或使用者之相應各生命數字之各臟腑的健康與否(步驟S26)。
以A君為例,由運算模組12將生命數字組之S1中的數字註記↑及S2中的數字註記↓,放在健康管理建議處方原型字串中。由運算模組12將生命數字組S1+S2且經彙整後得到健康管理建議的處方原型為(3↑,4↓,5↓,6↑,9↑)。因此由A君之健康管理建議的處方原型得知:3代表個性/性格上有「表達與敏感」的特徵,而代表之臟腑為「肝」、6代表「遠見與接納」、而代表之臟腑為「膀胱」、9代表「正直與智慧」,而代表之臟腑為「大腸」;生命數字組S2=(4、5)代表需注意的地方,其意義分別為:4代表個性/性格上有「穩定與程序」上的不足,而需注意身體的「肺」、5代表個性/性格上有「自由與規範」上的不足,而需注意身體的「脾」。
由運算模組12將標示有代表強弱之符號之各生命數字之生命數字配對與五行對應,可以將個人的「健康風險」與「養生方向」歸納出來,亦即歸納出健康管理建議及其保養時辰起點(步驟S28)。 亦即,如上述,由運算模組12將健康管理處方原型與五行對應,依生命數字配對中↑和↓(即健康風險)來給予健康管理建議(即養生方向)。在圖4中,九宮圖配合臟腑依時辰循行的順序:金(4,9)>土(5,10)>火(2,7)>水(1,6)>相火(11,12)>木(3,8),而(4,9)、(5,10)、(2,7)、(1,6)、(11,12)及(3,8)係為生命數字配對。
以A君為例,如表4所示,A君之對應健康管理處方原型之生命數字配對為(-,6↑)、(-,-)、(3↑,-)、(4↓,9↑)及(5↓,-),因此A君之健康風險在於「水」與「木」強,可增強使其卓越,「金」強弱各一,將著重於調養,「土」弱,將著重於促進。於圖5之五行圖中找出健康管理建議之保養時辰起點,而依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由於A君「土」弱,因此補其「土」之母為「火」,故健康管理建議的保養時辰起點為「火」。對應於圖4之臟象生物時鐘,A君之健康管理建議(即養生方向)的保養時辰起點為「火」(2,7),並以午後11~12時為保養時辰起點,而其後各時辰為實施重點。
由運算模組12將A君依生命數字配對與五行之對應關係,而於儲存模組16之內建資料中得到「養生方向」之資料,如表5之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所示。「養生方向」係包含在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中之「經絡」、「天地數(即生命數字)」、「時辰(鐘點)」(從保養時辰起點開始逐一列示)及「重點保養與強化的區域」等欄位之資料。
由運算模組12根據生活型態資料而於儲存模組16內建之資料中得到與生活型態資料相映對之一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步驟S30),其中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配合保養時辰起點及 各時辰進行建議。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係包含在表5之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中之「保健與養身操作方式、原則」、「飲水」及「用藥、營養、保健」等欄位之資料。
以A君為例,A君目前患有輕微的高血壓,且目前正在服藥控制中,因此由運算模組12於儲存模組16根據其況狀得到相對應之健康管理建議為:(a)維持理想體重,適度適量運動;(b)遵行健康飲食計劃「高纖、限鈉、足鈣、少糖」,以營養師為最佳諮詢對象;(c)定期全身健康檢查,嚴格追蹤血糖、血壓變化,並追蹤有無併發症發生;(d)健康生活,要戒煙、多喝水、少喝酒、不熬夜;(e)放鬆心情,調適壓力、充足睡眠。
由運算模組12將「養生方向」之資料及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製作成如表5所示之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步驟S32),並傳送至人機介面模組14或儲存於儲存模組16。
由運算模組12所傳送之或從儲存模組16讀取之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顯示於人機介面模組14(步驟S34),以供諮詢者觀看其健康管理建議。當諮詢者欲列印生活方式諮詢問卷或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時,由人機介面模組14傳送生活方式諮詢問卷或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之資料至列印模組18,而由列印模組18列印生活方式諮詢問卷或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步驟S36)。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其優點在於人們操作該系統時,依生活方式諮詢問卷之指示輸入個人資料及生活型態資料,使用生命數字演算法並配合臟腑九宮格及五行理論, 同時配合醫學及營養學等理論,可獲得符合個人身體狀況需求的健康管理建議處方,且操作方便而不會耗費許多等候時間。
雖然本發明已參照較佳具體例及舉例性附圖敘述如上,惟其應不被視為係限制性者。熟悉本技藝者對其形態及具體例之內容做各種修改、省略及變化,均不離開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之所主張範圍。
10‧‧‧健康管理服務系統
12‧‧‧運算模組
14‧‧‧人機介面模組
16‧‧‧儲存模組
18‧‧‧列印模組

Claims (12)

  1. 一種健康管理服務方法,其由包含複數個模組之一健康管理服務系統來執行下列步驟:由一運算模組接收使用者於一人機介面模組輸入之一出生年月日;由該運算模組使用一生命數字演算法將該出生年月日進行運算,以產生一生命數字組;由該運算模組將該生命數字組中之各生命數字標示代表強弱之符號,並將各生命數字映對一臟腑九宮格,以推知相應各生命數字之各臟腑的健康與否,其中該臟腑九宮格係由內經與易經以人類肉體發展的模式所觀察得知,且各臟腑與經絡相關連;以及由該運算模組將標示有代表強弱之符號之各生命數字之一生命數字配對與一五行對應,以歸納出一健康風險及一養生方向,其中五行與經絡相關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健康管理服務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由該人機介面模組顯示一問卷;由該運算模組接收使用者於該人機介面模組輸入之一個人資料及針對該問卷所提示之問題的資料,以得到一生活型態資料,其中該個人資料包括該出生年月日;以及由該運算模組根據該生活型態資料得到與其相映對之一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健康管理服務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由該運算模組產生一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其中該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的資料包括以下之組合:經絡、生命數字、保養開始時辰、時辰、該養生方向及該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由該人機介面模組顯示該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以及由一列印模組列印該生活方式諮詢問卷或該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健康管理服務方法,其中,由該運算模組根據生活型態資料於該儲存模組得到該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健康管理服務方法,其中,由該人機介面模組於一儲存模組讀取該問卷;由該人機介面模組將該個人資料及該生活型態資料儲存於該儲存模組;由該運算模組根據該生命數字組與該臟腑九宮格之映對關係於該儲存模組得到各臟腑的健康與否;以及由該運算模組根據該生命數字配對與該五行之對應關係於該儲存模組得到該健康風險及該養生方向。
  6. 一種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包含:一人機介面模組,供使用者輸入一出生年月日;以及一運算模組,使用一生命數字演算法將該人機介面模組所傳送之 該出生年月日進行運算以產生一生命數字組,將該生命數字組中之各生命數字標示代表強弱之符號,並將各生命數字映對一臟腑九宮格,以推知相應各生命數字之各臟腑的健康與否,將標示有代表強弱之符號之各生命數字之一生命數字配對與一五行對應,以歸納出一健康風險及一養生方向,其中該臟腑九宮格係由內經與易經以人類肉體發展的模式所觀察得知,且各臟腑與經絡相關連,而五行與經絡相關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其中,該人機介面模組顯示一問卷,供使用者輸入一個人資料及針對該問卷所提示之問題的資料以得到一生活型態資料,其中該個人資料包括該出生年月日;以及由該運算模組根據生活型態資料得到與其相映對之一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其中,該運算模組產生一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其中該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的資料包括以下之組合:經絡、生命數字、保養開始時辰、時辰、該養生方向及該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以及該人機介面模組顯示由該運算模組傳送之該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進一步包含一儲存模組,該運算模組根據生活型態資料於該儲存模組得到該生活作息及飲食營養建議資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進一步包含一儲存模組,其中,該人機介面模組於該儲存模組讀取該問卷,且將該個人資料及該生活型態資料儲存於該儲存模組;以及該運算模組根據該生命數字組與該臟腑九宮格之映對關係於該儲存模組得到各臟腑的健康與否,且根據該生命數字配對與該五行之對應關係於該儲存模組得到該保健建議資料。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其中,該人機介面模組係一面板觸控裝置或一終端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健康管理服務系統,進一步包含一列印模組,由該人機介面模組傳送該生活方式諮詢問卷或該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之資料至該列印模組,該列印模組列印該生活方式諮詢問卷或該健康管理建議處方表格。
TW102125506A 2013-07-17 2013-07-17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 TW2015049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5506A TW201504983A (zh) 2013-07-17 2013-07-17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25506A TW201504983A (zh) 2013-07-17 2013-07-17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4983A true TW201504983A (zh) 2015-02-01

Family

ID=53018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5506A TW201504983A (zh) 2013-07-17 2013-07-17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50498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523A (zh) * 2019-05-21 2019-08-23 山东大学 一种具有心智功能的智能健康分析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4523A (zh) * 2019-05-21 2019-08-23 山东大学 一种具有心智功能的智能健康分析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elnyk et al. Evidence-based practice in nursing & healthcare: A guide to best practice
Wujastyk et al. Modern and global Ayurveda: pluralism and paradigms
Boron et al. Medical physiology, 2e updated edition e-book: with student consult online access
Bayetti et al. The re-covering self: a critique of the recovery-based approach in India's mental health care
Smith et al.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he oral health-related beliefs and behaviours of elderly Chinese immigrants: A meta-synthesis of the literature
Goodacre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for prosthodontic education: the perspectives of a long‐term dental educator regarding 4 key factors
Lihong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Ghafari Ways and pathways of global orthodontic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jayi et al.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 mnemonic approach to teach residents how to assess goals of care
Miettinen Medicine as a scholarly field: an introduction
Fortney et al. Introduction to integrative primary care: the health-oriented clinic
Giordano et al. Challenges to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al research: Focal issues influencing integration into a cancer care model
Zeng et al.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TCM Case Report in a Real‐World Setting
Wyer et al. Teaching evidence assimilation for collaborative health care (TEACH) 2009–2014: building evidence-based capacity within health care provider organizations
TW201504983A (zh) 健康管理服務系統及其方法
Mortensen Telenurse
Zhang et al. Pediatric nursing status and its application analysis based on high quality nursing theory.
JP7381051B2 (ja) 鍼灸あん摩マッサージ指圧用電子カルテ作成装置、電子カルテ作成方法、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および電子カルテ作成システム
Sierpina Teaching integratively: how the next generation of doctors will practice
Parodi The Digital Patient: Changing the Paradigm of Healthcare and Impacting Med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Appelbaum et al. Natural and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Cuba: Lessons for US Medical education
Kim et al.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for associated factors with self-care behavior among young and middle-ag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Nocini et al. Evidence-based dentistry in oral surgery: could we do better?
Saragih DIMENSIONS OF HOSPITAL ETHICS LEGAL STUDIES IN T HE ERA OF DIGITALIZATION
Ivanova Traditional and new forms of patient expertise: Together with doctors or versus t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