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503751A - 下行鏈路通訊 - Google Patents

下行鏈路通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503751A
TW201503751A TW103109904A TW103109904A TW201503751A TW 201503751 A TW201503751 A TW 201503751A TW 103109904 A TW103109904 A TW 103109904A TW 103109904 A TW103109904 A TW 103109904A TW 201503751 A TW201503751 A TW 20150375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channel
repeated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099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n Horng Wong
Matthew Baker
Min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Publication of TW201503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50375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5Transmission of coding parameters t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揭露了無線電信方法、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及網路節點。無線電信網路基地台方法包含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編碼識別出傳送被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次數的一索引。此提出一種有效和可靠的技術,用於控制和識別出被其他通道重覆之傳送次數以延伸其涵蓋範圍。藉由利用一特定索引,能完成期望的重覆數量以實現期望的涵蓋範圍延伸量。

Description

下行鏈路通訊
本發明關於無線電信方法、一種電腦程式產品及網路節點。
無線電信系統是已知的。在蜂巢式系統中,無線電涵蓋範圍被稱為胞元的區域提供至使用者設備(例如,行動電話)。基地台位於每個胞元中以提供無線電涵蓋範圍。每個胞元中的使用者設備從基地台接收資訊和資料且將資訊和資料傳送至基地台。
基地台傳送至使用者設備的資訊和資料發生於稱為下行鏈路通道之無線電載波的通道上。使用者設備傳送至基地台的資訊和資料發生於稱為上行鏈路通道之無線電載波的通道上。雖然基地台的部署大部分可由網路操作器控制,但使用者設備的部署並非如此。使用者設備在網路內的部署會導致非預期的結果。
因此,期望提出一種用於與使用者設備通訊的改進技術。
根據第一態樣,有提出一種無線電信網路基地台方法,包含: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編碼識別出傳送被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次數的一索引。
第一態樣認定隨著使用者設備之部署漸增的問題為它會變成部署於受到高衰減的區域中。此高衰減會讓使用者設備無法解碼下行鏈路配置資訊,這對於能夠存取適當下行鏈路流量而言是必要的。這意味著當部署於這些高衰減區域中時,使用者設備不能有效地從基地台接收流量。第一態樣也認定現有的標準無法提供一種用於在高衰減部署中提供此下行鏈路配置資訊的適當技術,這意味著實作那些標準的使用者設備不能在上述部署期間與網路通訊。第一態樣進一步認定儘管這對當位於這些高衰減區域中時的一些使用者設備而言係不方便的,當使用者設備移至較低衰減區域時恢復涵蓋範圍,但有一種一旦安裝就不移動的新興使用者設備(如機器類型通訊裝置,例如,智慧型計器);對那些使用者設備不提供任何網路涵蓋範圍。
現有的解決方法針對對這類裝置的20dB涵蓋範圍改進。重覆位於實體層的信息係一種提供上述涵蓋範圍改進的技術。為了達到20dB改進,所需之理論重覆數量超過目前使用的100倍。實際上,此重覆數量由於不 完美通道估計、衰落、頻率誤差等而很有可能需要甚至更多。雖然重覆係一種改進涵蓋範圍的簡單方法,但尤其是當重覆數量非常多(數以百計)時,在利用頻譜方面係高度無效的。
然而,第一態樣認定在實際部署中,並非所有MTC裝置都將需要20dB涵蓋範圍的改進。第1圖顯示由現有(稱為「正常」)涵蓋範圍和目標涵蓋範圍延伸(由於位於胞元邊緣且在基底中的MTC)組成之胞元的涵蓋範圍。針對在正常涵蓋範圍中的那些MTC裝置,不需要額外的涵蓋範圍增強。針對如第1圖所示之在延伸涵蓋範圍區域中的那些MTC裝置,並非所有MTC裝置都需要多達20dB的涵蓋範圍延伸。一些MTC裝置(例如,位於第1圖所遮蔽之區域中的MTC2)將需要小於20dB的涵蓋範圍延伸,且因此至/來自這些裝置的信息將需要比在20dB區域中之MTC裝置更少的重覆。作為一實例,在第1圖中,MTC1需要20dB的改進且MTC2需要13dB涵蓋範圍的改進,於是對MTC2的重覆數量比對MTC1的重覆數量少了4倍。從使用小於對MTC2之最大重覆數量保存的資源數量很多,因為最大重覆數量大(即,數以百計),藉此顯著地提高頻譜效率。由此,期望對MTC裝置提供不同等級的涵蓋範圍延伸。而且,不同通道將感受不同等級的衰減且如此在每個涵蓋範圍延伸區域中將需要不同重覆數量。
因此,提出一種基地台方法。方法可包含編 碼一索引之步驟。可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編碼索引。索引可識別出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或更多其他通道上重覆傳送之次數。這提出一種有效和可靠的技術,用於控制和識別出被其他通道重覆之傳送次數以延伸其涵蓋範圍。換言之,藉由利用一特定索引,能完成期望的重覆數量以實現期望的涵蓋範圍延伸量。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之次數。藉此,索引可識別出傳送被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多少次以實現期望的涵蓋範圍等級。以此方式,單一索引可識別出一些不同通道之各者所使用的重覆,其減少分別對不同通道之各者提供此資訊所需的發信負擔量。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由此,單一索引可識別出傳送在其他通道之各者上被重覆傳送不同次數。也就是說,第一通道上的重覆數量可以是第一值,而第二通道上的重覆數量可以是第二值,其中第一和第二值不同。再次,這使詳細的一組不同重覆數量能透過傳送單一索引以有效方式來傳遞。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包含複數個值之其一者,每個值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不同次數。由此,索引可包含不同值,每個不同值係關聯於其他通道之各者所進行之一組不同重覆。例如,索引的第一值 可指示將由通道進行的一組重覆,而另一值可指示將由每個其他通道進行的一組不同重覆。在一實施例中,當感受涵蓋範圍等級時,每個值係關聯於期望的涵蓋範圍等級,每個值識別出用於打算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提供可靠通訊之通道的一組重覆。例如,索引的一個值可指示X dB的涵蓋範圍延伸,且索引當以此值來編碼時指示每個通道所需的重覆數量以實現X dB的延伸涵蓋範圍。同樣地,若索引值打算提供Y dB的涵蓋範圍,則用於關聯於此索引值之每個通道的重覆組打算以Y dB的延伸涵蓋範圍在使用者設備與基地台之間提供可靠通訊。
在一實例中,其他通道包含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至少一控制通道且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至少一控制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因此,可使用索引來指定控制通道和資料通道兩者的重覆數量。將了解重覆數量通常會不同。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在一下行鏈路和一上行鏈路之至少一者上重覆傳送。藉此,索引可指定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之任一或兩者上進行的重覆數量。在一實施例中,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的重覆數量可以是相同和不同之其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對用於一第一週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對用於至少一隨後週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由此,索引可識別出將用於上行鏈路的一初始重覆數量,但也識別出 隨後將用於上行鏈路的其他重覆數量。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用於一第一試圖RACH程序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用於至少一隨後試圖RACH程序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因此,索引可識別出當初始RACH程序時被使用的一初始重覆數量,但也指定RACH程序應失敗所使用的其他重覆數量。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選擇索引以服務不同的使用者設備。因此,不同的索引可用於不同的使用者設備,其可位於不同的涵蓋範圍區域中。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選擇和編碼具有複數個值之另一者的索引。由此,可回應於改變的條件而動態地改變索引值。
在一實施例中,選擇之步驟包含回應於用以改變來自使用者設備之值的一請求而選擇具有複數個值之另一者的索引。於是,使用者設備可對基地台指示其希望改變索引值。基地台可評估是否允許這樣的變化,且若是,則可選擇所請求的索引值。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以索引所指示的重覆來傳送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以索引所指示的重覆來解碼收到之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下行鏈路通道包含一實體廣播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其他通道包含實體下行鏈路 控制通道、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及實體隨機存取通道之至少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在缺乏編碼索引的情況下,利用索引的預設值。
根據第二態樣,有提出一種無線電信網路基地台,包含:編碼邏輯,可操作以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編碼識別出傳送被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次數的一索引。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之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包含複數個值之其一者,每個值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不同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其他通道包含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至少一控制通道且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至少一控制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在一下行鏈路和一上行鏈路之至少一者上重覆傳送。在一實施例中,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的重覆數量可以是相同和不同之其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對用於一第一週 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對用於至少一隨後週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用於一第一試圖RACH程序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用於至少一隨後試圖RACH程序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
在一實施例中,基地台包含選擇邏輯,可操作以選擇索引以服務不同的使用者設備。
在一實施例中,選擇邏輯可操作以選擇且編碼邏輯可操作以邏輯具有複數個值之另一者的索引。
在一實施例中,選擇邏輯可操作以回應於用以改變來自使用者設備之值的一請求而選擇具有複數個值之另一者的索引。
在一實施例中,基地台包含傳送邏輯,可操作以以索引所指示的重覆來傳送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基地台包含解碼邏輯,可操作以以索引所指示的重覆來解碼收到之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下行鏈路通道包含一實體廣播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其他通道包含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及實體隨機存取通道之至少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在缺乏編碼索引的情況下,利用索引的預設值。
根據第三態樣,有提出一種無線電信網路使用者設備方法,包含: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解碼識別出傳送被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次數的一索引。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之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包含複數個值之其一者,每個值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不同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其他通道包含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至少一控制通道且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至少一控制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在一下行鏈路和一上行鏈路之至少一者上重覆傳送。在一實施例中,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的重覆數量可以是相同和不同之其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對用於一第一週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對用於至少一隨後週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用於一第一試圖RACH程序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用於至少一隨後試圖RACH程序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解碼具有複數個值之另一者的索引。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傳送用以改變索引值的一請求。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以索引所指示的重覆來傳送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方法包含以索引所指示的重覆來解碼收到之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下行鏈路通道包含一實體廣播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其他通道包含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及實體隨機存取通道之至少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在缺乏編碼索引的情況下,利用索引的預設值。
根據第四態樣,有提出一種無線電信網路使用者設備,包含:解碼邏輯,可操作以在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解碼識別出傳送被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次數的一索引。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之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 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包含複數個值之其一者,每個值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不同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其他通道包含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至少一控制通道且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至少一控制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在一下行鏈路和一上行鏈路之至少一者上重覆傳送。在一實施例中,下行鏈路和上行鏈路上的重覆數量可以是相同和不同之其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對用於一第一週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對用於至少一隨後週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
在一實施例中,索引識別出用於一第一試圖RACH程序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用於至少一隨後試圖RACH程序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
在一實施例中,解碼邏輯可操作以解碼具有複數個值之另一者的索引。
在一實施例中,使用者設備包含傳送邏輯,可操作以傳送用以改變索引值的一請求。
在一實施例中,傳送邏輯可操作以以索引所指示的重覆來傳送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解碼邏輯可操作以以索引所 指示的重覆來解碼收到之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下行鏈路通道包含一實體廣播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其他通道包含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及實體隨機存取通道之至少一者。
在一實施例中,在缺乏編碼索引的情況下,利用索引的預設值。
根據第五態樣,有提出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當執行於一電腦上時可操作以進行第一或第三態樣之方法步驟。
在所附之獨立和附屬申請專利範圍中陳述了其他特定和較佳態樣。附屬申請專利範圍之特徵可適當地與獨立申請專利範圍結合,且在除了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明確陳述之那些以外的組合中。
其中設備特徵被描述為可操作以提供一功能,將了解這包括提供此功能或適用於或配置以提供此功能的設備特徵。
現在將參考附圖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實施例,其中:第1圖繪示由現有涵蓋範圍和目標涵蓋範圍 延伸組成之胞元的涵蓋範圍;及第2圖係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在將MTC裝置連接至eNB之後的程序之流程圖。
概述
在更詳細地討論實施例之前,首先將提出概述。實施例認定在不增加傳送功率之情況下,延伸涵蓋範圍的最簡單方法係進行實體通道的重覆。實施例引進了一重覆(或涵蓋範圍)索引,其中每個索引指向一特定重覆特性。重覆特性通常給予用於除了主要和次要同步信號(PSS/SSS)以外之所有實體通道和實體廣播通道(PBCH)的重覆數量。
通常在廣播通道上廣播重覆索引。此廣播重覆索引指示將在多個通道上使用的重覆數量,目的係為了對預期涵蓋範圍等級提供足夠的重覆。例如,為了達到16dB的涵蓋範圍延伸,重覆索引可指示用於控制通道的第一重覆數量和用於資料通道的第二重覆數量。其中未廣播或省略了重覆索引,可假設重覆索引的預設值。
實施例認定將重新設計用於MTC涵蓋範圍延伸的PBCH之佈置。因此,將不需要重覆PBCH。在PBCH上進行的重覆數量不需要符合重覆索引所指示之任何通道的重覆特性。例如,PBCH可配置用於20dB的涵蓋範圍延伸,而其重覆等級係由重覆索引指示的通道可配 置用於只有16dB的涵蓋範圍延伸。例如,這能當基地台(eNB)重覆PBCH時使用,使得在多達20dB之涵蓋率中的所有MTC裝置能附接於它(但並非所有MTC裝置都能連接至它)。然而,eNB可能希望藉由首先服務多達10dB涵蓋範圍延伸,接著為16dB涵蓋範圍延伸且然後為20dB涵蓋範圍延伸的MTC裝置來逐步執行其對MTC裝置的服務。這能藉由根據預期涵蓋範圍等級設定最大重覆索引來實現。
在一實施例中,若用於MTC涵蓋範圍延伸的PBCH(即,重新設計的PBCH)不包含最大重覆索引,則使用預設重覆索引作為最大重覆索引。預設重覆索引的實例係最高重覆索引(即,對應於20dB的最大涵蓋範圍延伸)。
在一實施例中,上行鏈路通道和下行鏈路通道使用不同的重覆索引。亦即,上行鏈路通道可具有擁有與下行鏈路不同之目標涵蓋範圍的重覆特性。若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無線電具有極為不同的特性或若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被不同的節點服務(例如,上行鏈路被小型胞元服務,而下行鏈路被巨型胞元服務),則本實施例可能是有用的。
在一實施例中,當連接MTC裝置時,能改變重覆索引。若MTC裝置比eNB所廣播的具有更有利的涵蓋範圍且因此MTC裝置可對在實體通道中具有較少重覆數量的通道(例如,在無線電資源連接(RRC)連線期 間)請求改變重覆索引。然而,eNB可選擇不遵從MTC裝置之用以改變其重覆特性的請求(例如,eNB可能反而希望改變功率頻譜密度)。同樣地,若認為MTC裝置能從這樣的改變獲益,則eNB可改變(上行鏈路)重覆索引。能經由RRC發信來完成對重覆索引的改變。
重覆索引-下行鏈路
表格1顯示用於一些下行鏈路通道之重覆索引值及其對應重覆特性的實例。每個(由重覆索引指示之)重覆特性將給予每個下行鏈路實體通道所需的重覆數量。每個重覆索引將對應於大致上所需的涵蓋範圍延伸。
重覆索引-上行鏈路
表格2顯示用於上行鏈路通道之重覆索引值及其對應重覆特性的實例。每個重覆特性給予每個上行鏈路實體通道所需的重覆數量。針對實體隨機存取通道 (PRACH),對每個重覆特性給予三個不同等級的重覆。這是為了允許MTC裝置對PRACH使用初始(較低)重覆等級,且若失敗,則繼續進行至較高重覆等級。
示範操作
第2圖係繪示在將MTC裝置連接至eNB之後的程序之流程圖。在本實例中,假設eNB將其重覆索引設成2(對應於16dB涵蓋範圍延伸)。使用PBCH來發送此重覆索引。不同等級的重覆能用於PBCH以針對不同等級的涵蓋範圍。在表格3中總結在PBCH上使用的重覆等級。對16dB之涵蓋範圍延伸所需的等級重覆PBCH,其在本實例中是6次。將了解用於PBCH的重覆等級不必對應於最大重覆索引。
在本實例中,兩個MTC裝置(MTC1和MTC2)分別係在8dB和18dB涵蓋率中。參考第2圖中的程序,進行下面的步驟:MTC1試圖盲目地解碼假設2次重覆的PBCH且成功地解碼PBCH。
同時,MTC2試圖盲解碼假設6次重覆的PBCH,但無法解碼PBCH。MTC2接著嘗試下一個重覆等級(即,15次),在這種情況下,它會失敗。在PBCH上已達到最大可能的重覆等級,MTC2無法附接於eNB且將在另一時間重試(希望eNB會增加其涵蓋範圍)。
MTC1從PBCH讀取重覆索引(即,重覆索引=2)。
MTC1試圖分別在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和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上使用12次和14次重覆來將SIB解碼為每個為2的重覆索引(參見表格1)。它從SIB提取這組RACH資源,其中它能進行其PRACH的重覆。
MTC1以8次重覆來傳送其PRACH。其在無法從網路接收任何回應之後使PRACH程序失敗。它接著使用為16次的下一個重覆等級,在這種情況下,它成功地從網路取得回應。PDSCH所傳送的RAR(隨機存取回應)被重覆14次,其對應於最大重覆索引。
MTC1繼續進行至發送RRC連線請求。在RRC連線請求中,它指示其偏好為1的下行鏈路重覆索引(因為它在小於10dB但大於0dB的涵蓋率中)。使用被重覆40次的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來發送RRC連線請求。
eNB以RRC連線建立信息來回應,指示它能接受為1的UE重覆索引。除此之外,eNB指示UE使用為1的上行鏈路重覆索引。RRC連線建立信息被重覆14次,即,對應於最大重覆索引,因為此時UE仍未取得OK以使用為1的重覆索引(即,4次)來解碼PDSCH。
MTC1利用使用10次重覆(其對應於為1的重覆索引)的PUSCH來將其RRC連線建立完成信息發送至eNB。
因此,信息的交換將在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中使用對應於重覆索引1的重覆特性。
應注意:eNB為UE決定下行鏈路中的最終重覆索引。例如,若MTC裝置要求為3的下行鏈路重覆索引,則eNB可給它為2的重覆索引,但接著相應地增加其傳送功率以實現 期望的涵蓋範圍。
下行鏈路重覆索引和上行鏈路重覆索引不必是相同的。來自UE之請求的下行鏈路重覆索引可使用不同的RRC信息來發送,例如,它能使用RRC連線建立完成信息來發送。
這種方法允許不同等級的涵蓋範圍延伸能藉由使用最大重覆索引被eNB管理。再者,它能在每個MTC裝置基礎上微調涵蓋範圍。
相較於單一等級的涵蓋範圍延伸,允許不同等級的涵蓋範圍提高了頻譜效率。
本領域之技藝者將容易認可能藉由編程的電腦來進行各種上述方法之步驟。本文中,一些實施例也打算涵蓋程式儲存裝置(例如,數位資料儲存媒體),其為機器或電腦可讀的且編碼指令的機器可執行或電腦可執行程式,其中所述指令進行所述之上述方法的一些或所有步驟。程式儲存裝置可以是例如數位記憶體、如磁碟和磁帶的磁性儲存媒體、硬碟機、或光學可讀數位資料儲存媒體。實施例也打算涵蓋被編程以進行上述方法之所述步驟的電腦。
圖中所示之各種元件的功能(包括標記為「處理器」或「邏輯」的任何功能方塊)可透過利用專用硬體以及能夠結合適當軟體來執行軟體的硬體來提供。當由處理器提供時,功能可藉由單一專用處理器、藉由單一共享處理器、或藉由複數個個別處理器(其中的一些可被 共享)來提供。另外,明確使用「處理器」或「控制器」或「邏輯」之詞不應被解釋為專指能夠執行軟體的硬體,且可隱含地包括,但不限於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硬體、網路處理器、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用於儲存軟體的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非揮發性儲存器。也可包括其他硬體(傳統及/或慣用的)。同樣地,圖中所示之任何開關只是概念性的。其功能可透過程式邏輯之操作、透過專用邏輯、透過程式控制和專用邏輯之互動、或甚至人工地來執行,特定技術可被如從內文更具體地了解的實施者選擇。
本領域之那些技藝者應了解本文之任何方塊圖代表具體化本發明之原理的說明性電路之概念圖。同樣地,將了解任何流程圖、流程表、狀態轉換圖、虛擬碼等代表可實質上在電腦可讀媒體中表示且如此被電腦或處理器(無論是否明確地顯示這類電腦或處理器)執行的各種程序。
說明和圖僅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因此,將了解雖然本文未明確地說明和顯示,但本領域之那些技藝者將能夠設想出具體化本發明之原理且包括在其精神和範圍內的各種佈置。再者,本文所陳述之所有實例原則上打算明確地僅為了教育目的來協助讀者了解本發明之原理和發明人所貢獻的概念以促進本領域,且將被視為不限於上述具體陳述的實例和條件。此外,本文中陳述本發明之原 理、態樣、和實施例的所有敘述、以及其具體實例都打算包含其等效物。

Claims (15)

  1. 一種無線電信網路基地台方法,包含:在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編碼識別出傳送被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次數的一索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該至少一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之次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或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該至少一其他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
  4. 如任一前述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索引包含複數個值之其一者,每個值識別出傳送被該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不同次數。
  5. 如任一前述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其他通道包含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至少一控制通道且該索引識別出傳送被該至少一資料通道和該至少一控制通道之各者重覆不同次數。
  6. 如任一前述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索引識別出在一下行鏈路和一上行鏈路之至少一者上重覆傳送。
  7. 如任一前述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索引識別出對用於一第一週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對用於至少一隨後週期之上行鏈路傳送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
  8. 如任一前述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索引識別出用於一第一試圖RACH程序的一第一重覆數量及用於至少一隨後試圖RACH程序的至少一隨後重覆數量。
  9. 如任一前述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方法,包含:選擇該索引以服務不同的使用者設備。
  10. 如任一前述的申請專利範圍所述之方法,包含:選擇和編碼具有該複數個值之另一者的該索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選擇之步驟包含回應於用以改變來自使用者設備之該值的一請求而選擇具有該複數個值之另一者的該索引。
  12. 一種無線電信網路基地台,包含:編碼邏輯,可操作以在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編碼識別出傳送被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次數的一索引。
  13. 一種無線電信網路使用者設備方法,包含:在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解碼識別出傳送被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次數的一索引。
  14. 一種無線電信網路使用者設備,包含:解碼邏輯,可操作以在一基地台與該使用者設備之間的一第一下行鏈路通道上解碼識別出傳送被該基地台與使用者設備之間的至少一其他通道重覆之次數的一索引。
  15. 一種電腦程式產品,當執行於一電腦上時可操作 以進行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1項之任一項或第13項所述之方法步驟。
TW103109904A 2013-04-05 2014-03-17 下行鏈路通訊 TW20150375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305449.4A EP2787672B1 (en) 2013-04-05 2013-04-05 Downlink communication with repetition transmission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503751A true TW201503751A (zh) 2015-01-16

Family

ID=4819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9904A TW201503751A (zh) 2013-04-05 2014-03-17 下行鏈路通訊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787672B1 (zh)
JP (1) JP6513633B2 (zh)
KR (1) KR101780886B1 (zh)
CN (1) CN105393478B (zh)
TW (1) TW201503751A (zh)
WO (1) WO201416163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6127A (zh) * 2015-05-15 2021-08-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跨多个子帧接收或传送下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8580A (zh) * 2013-08-06 2015-02-11 夏普株式会社 下行物理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EP2835923B1 (en) 2013-08-07 2017-06-21 Alcatel Lucent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to report CQI when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s supported at the receiver
US9439084B2 (en) * 2014-03-24 2016-09-06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and configurations associated with operation of an evolved node B at multiple coverage enhancement levels
CA2946636A1 (en) * 2014-04-23 2015-10-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114626A1 (ko) * 2015-01-16 2016-07-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계타입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접속시스템에서 공용 제어 메시지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0448382B2 (en) 2015-01-30 2019-10-15 Sony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
EP3051728A1 (en) * 2015-01-30 2016-08-03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providing a repetition rate
EP3051894B1 (en) * 2015-01-30 2017-10-11 Alcatel Lucent Reducing signalling overhead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MTC)
US9918344B2 (en) * 2015-04-09 2018-03-13 Intel IP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enhanced coverage support
CN107211455B (zh) * 2015-05-28 2020-10-30 广州配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方法及基站、核心网设备、用户设备
CN109803389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空闲态控制资源集的配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US11019504B2 (en) * 2018-04-04 2021-05-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coverage extended broadcast signal
US11411672B2 (en) 2019-09-03 2022-08-0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025038A1 (ja) * 2020-07-30 2022-02-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KR20220015839A (ko) * 2020-07-31 2022-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협력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225365A1 (en) * 2021-01-14 2022-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hanne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55854A (ja) * 1998-06-10 1999-1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ジタルデータ送受信方法、デジタルデータの送受信に用いられる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データの送受信に用いられる移動体端末装置
CN101755478B (zh) * 2007-08-10 2013-04-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
CN101883423B (zh) * 2009-05-07 2012-07-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确定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2045644B (zh) * 2009-10-22 2013-12-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覆盖处理方法及设备
US8929306B2 (en) * 2010-05-26 2015-01-06 Lg Electronics Inc. NAS-based signaling protocol for overload protection of random access in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KR20120041932A (ko) * 2010-10-22 2012-05-0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랜덤 액세스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기지국의 통신 방법 및 랜덤 액세스 자원 할당을 이용한 단말의 통신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9094987B2 (en) * 2011-09-26 2015-07-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generating random access signal of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narrow bandwidt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16127A (zh) * 2015-05-15 2021-08-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跨多个子帧接收或传送下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93478A (zh) 2016-03-09
EP2787672A1 (en) 2014-10-08
EP2787672B1 (en) 2016-08-10
JP6513633B2 (ja) 2019-05-15
WO2014161631A1 (en) 2014-10-09
KR101780886B1 (ko) 2017-09-21
JP2016518059A (ja) 2016-06-20
CN105393478B (zh) 2019-06-07
KR20150140332A (ko) 2015-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503751A (zh) 下行鏈路通訊
US11395182B2 (en)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related method
US10194330B2 (en)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TWI594604B (zh) 下行鏈路通訊
DK2622928T3 (en) Mobile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therein
RU2610457C1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количества бит указания ранга, ri,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терминал
KR20210074350A (ko) 업링크 전력 제어 방법, 단말 장치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US105241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in an environment supportive of moving cells
CN11483074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控制ue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103682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for a moving cell
CN111034301A (zh)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支持补充上行链路频率的方法和装置
US11743885B2 (e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a common scheduling message for different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CN110178397A (zh) 基站、终端设备、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KR10244473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들을 사용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392629B2 (en) Method for setting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based o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188393A1 (en) Methods,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media for 16-qam based communication
WO2021203402A1 (en)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based on random access bandwidth
CN111432461B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2020162168A (ja) 上りリンク送信及び受信を実施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6782354A (zh) 功率控制参数指示
KR2019008581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캐리어를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2673678B (zh) 用于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CN102469533A (zh) 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基站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