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7229A - 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7229A
TW201447229A TW103118282A TW103118282A TW201447229A TW 201447229 A TW201447229 A TW 201447229A TW 103118282 A TW103118282 A TW 103118282A TW 103118282 A TW103118282 A TW 103118282A TW 201447229 A TW201447229 A TW 2014472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location
user
information
based ser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8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5303B (zh
Inventor
Ye Tian
wen-dong Wang
xiang-yang Gong
Yao Fu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Corp filed Critical Nokia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7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7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3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30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26Details of the output of route guidance instructions
    • G01C21/3647Guidance involving output of stored or live camera images or video stre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79Retrieval, searching and output of POI information, e.g. hotels, restaurants, shops, filling stations, parking facilities
    • G01C21/3682Retrieval, searching and output of POI information, e.g. hotels, restaurants, shops, filling stations, parking facilities output of POI information on a road map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71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 G06F21/74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to assure secure computing or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operating in dual or compartmented mode, i.e. at least one secure mod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2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augmented reality sce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9Location-based management or trac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8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 H04W4/185Information format or content conversion, e.g. adaptation by the network of the transmitted or received inform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wireless delivery to users or terminals by embedding added-value information into content, e.g. geo-tag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1Location-sensitive, e.g. geographical location, G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2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一種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可包含:應答於來自於一使用者的一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請求,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的情境資訊;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其中以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以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自適應控制。

Description

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及裝置 發明領域
本發明大致上係有關於基於位置之服務(LBS)。更明確言之,本發明係有關於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及裝置。
發明背景
近代通訊紀元已經帶來了通訊網路的巨大擴充。通訊服務提供者及裝置製造商藉由例如提供強制網路服務、應用程式、及內容而持續地挑戰遞送價值及方便性給消費者。通訊技術的發展已經促成永遠無法滿足的期望新穎功能。今日,行動電話已經從單純通訊工具演進至具有完整運算、感測、及通訊能力的一種裝置。藉由完整使用此等技術優勢,由於具有良好互動效果,擴增實境(AR)已經成為智慧型手機的殺手級應用。於大部分基於AR之應用中,周圍物件之數位資訊,諸如有關關注點(POI)之資訊可疊至藉智慧型手機的內建相機拍攝的即時取景視圖上。若干應用程式也可經由使用內嵌式感測器收集的一使用者的目前位置及方位而提供搜尋POI之功能。一數位地圖也徹 底用在LBS應用中,特別用在智慧型手機上。有些進階基於位置之服務提供基於地圖及基於即時取景的瀏覽模式。但查看地圖模式及即時取景模式不可同時使用,更別提彼此互補。但實際上,使用者經常需在兩個模式間切換,特別係當在陌生地方導航時尤為如此。此外,三維(3D)效果在行動LBS應用中愈來愈普及。於此等情況下,相當難以合理地分配數位標籤。舉例言之,在相同方向上的過量數位標籤經常疊在地圖或即時取景視圖上,或當載明的搜尋區改變時,地圖或即時取景視圖上的數位標籤之布局並非根據自然真理,結果導致有關數位標籤之相對位置及方位的資訊喪失。如此,期望於例如具有AR之行動裝置上設計用以組織及視覺化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之動態可調整機制。
發明概要
本詳細說明部分介紹了一種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解決方案。利用此項解決方案,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可以不同模式顯示,諸如即時取景模式及查看地圖模式,及即時取景模式與查看地圖模式可高度鏈接。
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一面向,提出一種方法包含:應答來自於一使用者的一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請求,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的情境資訊;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 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其中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自適應控制。
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二面向,提出一種裝置包含: 至少一個處理器;及包含電腦程式碼之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記憶體及該電腦程式碼使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配以造成該裝置至少執行下列:應答來自於一使用者的一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請求,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的情境資訊;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其中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自適應控制。
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三面向,提出一種包含一電腦 可讀取媒體載有電腦程式碼具體實施於其中以供用於一電腦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碼包含:用以應答來自於一使用者的一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請求,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的情境資訊之碼;及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碼,其中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於該第一模式及該 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自適應控制。
依據本發明之一第四面向,提出一種裝置包含: 獲得構件用於應答來自於一使用者的一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請求,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的情境資訊;及呈現構件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其中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自適應控制。
依據本發明之一第五面向,提出一種方法包含: 輔助存取至少一個介面經組配以允許存取至少一個服務,該至少一個服務經組配以至少執行於本發明之該第一面向中之該方法。
依據具體實施例,該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 之該情境資訊可包含:獲得來自一或多個感測器之感測資料、來自該使用者之輸入資料、或其組合;及藉分析該所獲得之資料擷取該情境資訊。舉例言之,該情境資訊包含:一或多個成像參數、得自該使用者之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或多個指示、或其組合。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LBS之控制可包含更新該情境資訊。
依據具體實施例,該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包 含: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決定基於位置的數位資 訊;及以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該使用者介面將該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該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藉個別標籤指示該使用者之一或多個POI,及其中該等一或多個POI係落入於由該使用者所載明之一搜尋範圍內。
依據具體實施例,該第一模式可包含一即時模式 (或即時取景模式),及該第二模式可包含一地圖模式(或查看地圖模式),及其中該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可包含下列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POI與針對該即時取景視圖的一成像裝置間之實際距離,根據該等一或多個POI之相對應成像位置,顯示該等標籤於以該第一模式呈現的一即時取景視圖上;及根據該等一或多個POI之相對應地理位置,顯示該等標籤於以該第二模式呈現的一地圖視圖上。例如,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搜尋範圍決定的一區也可顯示於該地圖視圖上,及其中顯示於該地圖視圖上之該等標籤係落入於該區內部。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搜尋範圍包含由一矩形錐部分及一球截形部分所組成的一三維結構,及該區為該三維結構於一水平面上的一投影。
依據具體實施例,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 POI與該成像裝置間之實際距離,該即時取景視圖中的標籤可具有個別大小及不透明密度。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藉由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該成像裝置間之該等實際距離排序該等標籤,於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的該等標籤係分批顯示。該等標籤之該等批次係應答於得自該使用 者的一指示而切換。依據一具體實施例,相對應資訊框可顯示於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用以描述該等標籤。
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中,所提供之方法、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許可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以不同模式(諸如即時取景模式與查看地圖模式)同時地、交替地或視需要地顯示。情境資訊(諸如相機位態、焦距、目前位置、搜尋半徑、及/或其它合宜脈絡資料)之任何變化可能導致兩種模式之視覺化的相對應變化。此外,提供友善人機介面以將此種數位資訊視覺化,可有效地避免於即時取景模式及/或查看地圖模式中數位標籤之積聚問題。
102、104、802-810、1302-1310‧‧‧方塊
1410‧‧‧使用者裝置
1410A、1420A‧‧‧資料處理器(DP)
1410B、1420B‧‧‧記憶體(MEM)
1410C、1420C‧‧‧程式(PROG)
1410D、1420D‧‧‧收發器
1420‧‧‧網路節點
N‧‧‧北
O‧‧‧原點
S‧‧‧南
X、Y、Z、x、y、z‧‧‧軸
本發明本身、其較佳使用模式及進一步目的經由參考後文實施例之詳細說明部分結合附圖研究將最為明瞭,附圖中:圖1為一流程圖例示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一種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圖2例示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參考座標系;圖3例示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本體座標系圖4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相機之位態;圖5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相機之之視角;圖6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POI之一搜尋範圍;圖7(a)-(b)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使用者介面之範例用以例示搜尋範圍之改變; 圖8為流程圖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雙向控制方法;圖9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系統架構;圖10(a)-(b)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使用者介面之範例用以例示標籤之一顯示;圖11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三維透視效果;圖12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上下旋轉一裝置之效果;圖13為流程圖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以透視及階層式方式分布POI資訊以避免標籤積聚之方法;及圖14為適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各種裝置之簡化方塊圖。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實施例係參考附圖詳細說明。全文說明書中述及特徵、優點、或類似語言並不暗示使用本發明所能實現的全部特徵及優點須在或係在任何單一本發明之實施例。反而,須瞭解述及特徵及優點的語言表示連結一實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徵、優點、或特點係含括於至少一個本發明之實施例中。此外,所描述的本發明之特徵、優點、及特點可以任一種適當方式組合於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熟諳技藝人士將瞭解可無一特定實施例之特定特徵或優點中之一或多者實施本發明。於其它情況下,於某些實施例中 可認知可能不存在於全部本發明之實施例中之額外特徵及優點。
有許多辦法可適用於LBS應用或基於位置的AR 系統。舉例言之,地理空間標籤能存在於基於位置的系統;AR資料可疊置於一實際影像上;許可使用者經由一AR應用獲得有關一位置的更多資訊;一輔助功能可提供用於藉AR對映圖之目的地導航;等等。但於行動裝置上的LBS應用通常分開查看地圖模式與即時取景模式,當人們同時有資訊取得需求及路徑導航需求時,必須頻仍地在兩種模式間切換。需要展開新穎解決方案能將整合查看地圖模式與即時取景模式兩者。更明確言之,藉由實現交互相關控制,預期兩個模式高度鏈接。另一方面,表示POI的數位標籤若係為在相同方向及取向則經常絞在一起。此種布局可能使得人們對某個標籤作選擇及獲得細節感覺棘手。此外,既有AR應用當放置數位標籤時不考慮景深,使得數位標籤的視覺效果不符合即時取景。
依據具體實施例,此處提出一最佳化解決方案以 解決前述問題中之至少一者。更明確言之,提出用於LBS應用的新穎人機互動辦法,藉此即時取景介面與查看地圖介面可整合成為統一介面。設計雙向控制模(或賓主模)以實現即時取景介面與查看地圖介面間之互動性,及如此,可同步化查看地圖與即時取景間之變異。也提供針對數位標籤視覺化之自適應及情境知曉辦法,其許可加強3D透視顯示。
圖1為流程圖例示依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一種用以 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預期此處描述之方法可用於連結或非連結至一通訊網路的任何裝置。該裝置可為任何型別的使用者設備、行動裝置、或可攜式終端包含行動手機、站台、單元、裝置、多媒體電腦、多媒體平板、網際網路節點、通訊器、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小筆電、平板電腦、個人通訊系統(PCS)裝置、個人導航裝置、個人數位助理器(PDA)、影音播放器、數位相機/攝錄放影機、定位裝置、電視接收器、無線電廣播接收器、電子書裝置、遊戲裝置、或其任一項組合,包含此等裝置之附件及周邊、或其任一項組合。此外或另外,也預期此處描述之方法可用於透過一通訊網路提供或支援LBS之任何裝置,諸如由服務提供者或網路操作者操作的網路節點。該網路節點可為任何型別的網路裝置包含伺服器、服務平台、站台(BS)、存取點(AP)、控制中心、或其任一項組合。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可藉在使用互動模型(諸如賓主模型)網路通訊而通訊的各種裝置上執行之方法具現。舉例言之,所提出之解決方案可經由LBS之通訊互動在使用者裝置、網路節點或兩者執行。
依據具體實施例,就圖1例示之該方法許可一即 時取景(諸如基於AR之取景)與一查看地圖整合成用於LBS應用的「雙向控制」模式。舉例言之,當一使用者想要在一陌生地方導航或想要找到某些POI諸如餐廳、購物中心、戲院、公車站等時,該使用者可經由其裝置(諸如有內建相 機的一使用者設備)請求一LBS。此種請求可起始相對應的LBS應用程式,其例如可以3D模式支援即時取景模式及/或以2D模式支援查看地圖。在闡釋細節具現之前,首先需要介紹可供後來使用的某些定義。
圖2例示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參考座 標系。參考座標系乃一慣量座標系,參考座標系係經組構用以決定具有絕對座標之一相機的位態(諸如嵌置於或內建於一裝置的相機)。如圖2所示,於該參考座標系內之X軸係定義為Y軸與Z軸之向量積,其實質上為在裝置之目前位置切向地面且粗略地指向西。於該參考座標系內之Y軸係實質上為在裝置之目前位置切向地面且粗略地指向磁極北極(圖2中標示為「N」)。因此,於該參考座標系內之Z軸指向天空且實質上垂直地面。
圖3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裝置之本 體座標系。概略言之,該本體座標系為固定在裝置上的一三軸正交座標系。如圖3所示,座標的原點為該裝置之重心,其假設約在嵌置於或內建於該裝置的一相機該點。於該本體座標系內之x軸係位在裝置之參考平面,及平行於裝置之長軸。於該本體座標系內之y軸係垂直該裝置之參考平面,及直接指向該裝置之參考平面右側。實際上,該y軸係平行於相機的主光軸。於該本體座標系內之z軸係位在裝置之參考平面,及平行於裝置之短軸。
圖4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相機之位 態。該相機之位態經探勘以描述一剛性本體(此處係指該相 機內嵌於或內建於其中的一裝置諸如使用者設備、行動電話、可攜式終端等)之方向性。為了以三度空間描述此種位態(或方向性),可能要求某些參數諸如方位角、俯仰角及旋轉角,如圖4所示。方位角為量度剛性本體與磁北極間之角度的一指數。參考圖4組合圖2-3,方位角表示於本體座標系中以z軸為中心的旋轉,及度量於XOY平面上在該參考座標系內之Y軸與於該本體座標系內之y軸之投影(圖4中標示為y’)之一夾角,作為圖4顯示的α角。俯仰角為一指數描述剛性本體與水平面(諸如參考座標系內之XOY平面)間之夾角。參考圖4組合圖2-3,俯仰角表示於本體座標系中以x軸為中心的旋轉,及度量於該本體座標系內之y軸與參考座標系內之XOY平面間之一夾角,作為圖4顯示的β角。旋轉角為一指數描述該剛性本體與垂直平面(諸如參考座標系內之YOZ平面)間之一夾角。參考圖4組合圖2-3,旋轉角表示於本體座標系中以y軸為中心的旋轉,及度量於該本體座標系內之x軸與參考座標系內之YOZ平面間之一夾角,作為圖4顯示的γ角。於圖4中,線x’表示於該本體座標系內之x軸在該YOZ平面上之一投影,及線y’表示於該本體座標系內之y軸在該XOY平面上之一投影。
圖5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相機之一 視角。該相機之視角描述藉該相機成像之一給定場景的角度。如圖5所示,其可包含一水平視角θ及一垂直視角δ。例如,水平視角θ可從所選維度h及有效焦距f計算如下: 於該處h表示於水平方向互補金氧半導體(CMOS)或電荷耦合裝置(CCD)的大小。而垂直視角δ可從所選維度v及有效焦距f計算如下: 於該處v表示於垂直方向CMOS或CCD的大小。
回頭參考圖1,應答於針對來自一使用者的LBS之一請求,於方塊102可獲得LBS之情境資訊。舉例言之,情境資訊可包含一或多個成像參數(諸如目前位置、視角、相機位態、變焦程度及/或其類)、一或多個來自使用者針對LBS之指示(諸如對POI之搜尋半徑之指示、顯示標籤之控制指令、一或多個成像參數之調整等)或其組合。於一具體實施例中,LBS之情境資訊可藉從一或多個感測器獲得感測資料,從使用者獲得輸入資料或其組合,及藉分析所得資料而摘取情境資訊獲得。舉例言之,感測資料(諸如相機之地理座標、有關相機位態之原始資料、相機之焦距等)可即時或以規則時間間隔得自該相機內建於其中的該使用者裝置的一或多個內嵌式感測器(諸如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器、加速度計、羅盤、相機等)。依據一個具體實施例,相機的成像參數可從透過不同感測器所感測的資料決定,例如從得自GPS接收器所得的高度、經度及緯度座標而檢測相機的目前位置;從得自羅盤的原始資料檢測相機的方位角;從收集自加速度計的原始資料檢測相機的俯仰角及旋轉角;及透過相機的焦距檢測相機的視角。另一方面,透 過裝置的一使用者介面(例如透過觸控螢幕或功能鍵)可獲得來自使用者的輸入資料(諸如一或多個成像參數之調整、針對POI載明之搜尋範圍之半徑、顯示標籤之切換指令等)。
於圖1之方塊104,LBS可至少部分基於情境資訊 而針對LBS以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示。特別,於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LBS之控制可至少部分造成於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自適應控制。於一具體實施例中,LBS之控制可包含更新情境資訊。舉例言之,該使用者可藉調整相機之目前位置、相機之視角、相機之位態、搜尋半徑、標籤之顯示批次、場景之變焦程度、及/或其它情境資料而更新情境資訊。依據具體實施例,LBS可藉至少部分地基於情境資訊而決定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及透過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而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呈示。第一模式可包含一即時模式(或即時取景模式),及第二模式可包含地圖模式(或查看地圖模式)。舉例言之,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可藉個別標籤(諸如圖7(a)-(b)及圖10(a)-(b)顯示之數字小圖幟)指示使用者一或多個POI,及該等一或多個POI係落入於由使用者所載明的一搜尋範圍內。於此種情況下,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可藉下列中之至少一者視覺化: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POI與用於即時取景的一成像裝置(諸如相機)間之實際距離,根據該等一或多個POI之相對應的成像位置,顯示於第一模式中呈現的在一即時取 景視圖上的標籤;及根據該等一或多個POI之相對應的地理位置,顯示於第二模式中呈現的在一查看地圖視圖上的標籤。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至少部分基於搜尋範圍所決定的一載明區(諸如圖7(a)、圖7(b)、圖10(a)或圖10(b)顯示之扇形圖狀區)也可顯示於查看地圖視圖上,及顯示於查看地圖視圖上的標籤係落入於此載明區內,其係例示於圖7(a)-(b)及圖10(a)-(b)。
圖6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針對POI之 搜尋範圍。如圖6所示,該使用者之針對POI載明的搜尋範圍可包含由兩部分組成的三維結構:矩形錐部分及球截形部分。據此,如前述顯示於地圖視圖上的區域可為三維結構在水平面(諸如參考座標系中的XOY平面)上的投影。於圖6中,本體座標系之原點可藉該相機的目前地理位置(經度、緯度及高度)決定。相機的位態(方位角、俯仰角及旋轉角)決定於該參考座標系內搜尋範圍之一偏角。相機的視角決定矩形錐部分之開度角。搜尋半徑之長度決定矩形錐部分之邊長,如圖6所示。須瞭解圖6顯示的三維結構僅為其中一例,及針對POI之搜尋範圍具有相對應於任何合宜成像裝置之其它結構。
欲在使用者介面上視覺化的該等一或多個POI可 藉找出落入於搜尋範圍內之該等POI獲得。儲存有關POI資訊(諸如位置、細節等)之資料庫可位在該使用者裝置內部或外部。如下二步驟可涉及一具體實施例。第一,至相機的目前位置之球面距離係小於搜尋半徑的該等POI係從資料 庫查詢,及然後加至候選者集合S1。選擇性地,於候選者集合S1中之POI的相對應描述資訊也可從資料庫查詢及針對LBS紀錄。第二,於集合S1中的POI係至少部分基於相機之相對應地理座標及POI過濾。舉例言之,若本體座標系中之y軸與從參考座標系原點指向該等POI之座標的一向量間之夾角超過該相機之視角(圖5顯示之水平視角及/或垂直視角)之半,則於集合S1中的部分POI可被濾掉。然後於集合S1中的其餘POI形成一新集合S2。預期在搜尋範圍內的該等POI之集合S2可經由更多或更少步驟以其它合宜方式決定。用於一基於即時取景的介面,於獲得落入於搜尋範圍內的該等POI之座標後,例如根據針孔成像原理,於集合S2之該等POI的相對應標籤可顯示於即時取景視圖。用於基於地圖介面,於集合S2之該等POI可提供給針對LBS之基於地圖的應用程式(可在使用者裝置或網路伺服器上跑),基於地圖的應用程式可根據所接收的POI資訊載入一地圖,及在該算至基於地圖介面或模組用以重新載入地圖及相對應POI的資訊諸如位置及細節後,送回所得地圖資料。
於關聯圖1描述之方法中,介紹雙向控制模式(或 賓主模式)以實現即時取景模式與查看地圖模式間之交互操作性,使得於即時取景模式與查看地圖模式中之一者的LBS控制可至少部分造成於即時取景模式與查看地圖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自適應LBS控制。舉例言之,即時取景模式與查看地圖模式間之交互操作性可於下述事實具現,直接改變POI於即時取景模式之視覺化效果的一參數變化將間 接地影響於查看地圖模式中的相對應視覺化效果,及反之亦然。實際上,參數變化可能直覺地反映在POI之搜尋範圍的改變及其伴隨使用者介面上視覺化的改變。舉例言之,搜尋範圍改變可能涉及搜尋半徑之變化及/或有關相機之一或多個下列參數:目前位置、視角、俯仰角、方位角、旋轉角、焦距等。
圖7(a)-(b)顯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用於例示 一搜尋範圍之變化的使用者介面範例。圖7(a)或圖7(b)之左部顯示呈即時取景模式的使用者介面範例,圖7(a)或圖7(b)之右部顯示呈查看地圖模式的使用者介面範例。於即時取景模式及於查看地圖模式的使用者介面彼此相對映且彼此影響。例如,用在即的相機方位改變,則搜尋範圍將以一對應角旋轉,及以查看地圖模式顯示的載明區(諸如顯示於圖7(a)或圖7(b)之右部的地圖視圖上的扇形圖區),其為3D搜尋範圍在水平面(諸如參考座標系中的XOY平面)上的投影可以相對應角旋轉。選擇性地,若支援旋轉,則旋轉也可出現在地圖視圖上,使得扇形圖區之開度角面向上。將實現相機的俯仰角及/或旋轉角的變化也將對地圖視圖上的扇形圖區之視覺化造成影響。另一方面,若地圖視圖上的扇形圖區之方位,諸如扇形圖區之中線與正北間之相對夾角,應答於使用者之動作及/或指示之變化,於即時取景模式之視覺化例如將藉自適應調整相機之方位予以更新。 於另一個實施例中,若相機之目前位置改變(例如一使用者移動或調整該相機係嵌置或內建於其中的裝置),至少搜尋 範圍之頂點的地理座標將據此而改變,及在地圖視圖上扇形圖區之頂點(圖7(a)-(b)中標示為「A」)也根據相機目前位置之新座標(諸如緯度及經度)調整。同理,若地圖視圖上扇形圖區之頂點改變,則至少搜尋範圍之頂點的緯度及經度將據此而改變,可能造成即時取景模式的視覺化被更新。
依據具體實施例,相機之視角的改變也將造成即 時取景模式之搜尋範圍以及查看地圖模式中該扇形圖區之自適應改變。舉例言之,考慮扇形圖區為搜尋範圍在參考座標系中XOY平面的投影,扇形圖區的開度角可相對應於相機的水平視角。如此,相機之視角的改變也將造成該扇形圖區之該開度角的相同變化。實際上,在地圖視圖中該扇形圖區之該開度角之變化也將造成相機之水平視角的改變。舉例言之,假設因該扇形圖區之該開度角之變化導致的新穎水平視角為θ’,則從下式可推定相機之新穎焦距f:
據此,根據下式垂直視角改變成δ’: 於該處如圖5所示,h及v分別表示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CMOS或CCD大小。
依據具體實施例,由使用者指示的新穎搜尋半徑將直覺地導致新的搜尋範圍之半徑,及據此影響投影扇形圖區。更明確言之,搜尋半徑的改變可能影響地圖視圖之 變焦程度。於查看地圖模式中,變焦程度可能與相機之成像距離與成像物件(諸如POI)之實際距離比相關。舉例言之,變焦程度可表示為: 於該處f()表示應用至成像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之一特定函數,及數學符號表示變焦程度係與f()之函數成正比。為了在地圖視圖上達成最佳視覺效果,在某個變焦程度下的扇形圖區之半徑例如可大於地圖視圖之寬度的四分之一而小於地圖視圖之寬度的一半。實際上,若有多於一個選擇性變焦程度符合此條件,則可選用變焦程度中之最大者。 須瞭解視需要也可選擇任何其它合宜變焦程度。如此,搜尋半徑(部分地定義相對應於顯示在地圖視圖上的扇形圖區之半徑之實際距離)之改變將間接影響變焦程度。即使變焦程度不變,當搜尋半徑改變時,作為搜尋範圍投影在水平面上之扇形圖區之半徑也將改變。
從圖7(a)-(b),可知顯示於圖7(b)的POI之標籤數 係大於圖7(a),原因在於圖7(b)中界定的搜尋半徑係大於圖7(a)。如此,於主機模式(可為即時取景模式及查看地圖模式中之一者)中搜尋半徑的改變可能造成相對應的客端模式(可為即時取景模式及查看地圖模式中之另一者)改變。雖然於此處僅例示因搜尋半徑的改變對數位資訊之視覺化有影響,但從先前描述瞭解,於即時取景模式及/或查看地圖模式中可能有對LBS之控制(諸如改變搜尋範圍)之其它潛 在應答。
圖8為一流程圖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雙向 控制(或賓主操作模式)之一方法。須注意此處主機模式及客端模式為相對性,且可根據使用者的要求切換。實際上,有關LBS的參數之調整及改變可於雙向控制模式具現,例如藉於第一模式(諸如經由即時取景介面)及第二模式(諸如經由查看地圖介面)中之一者控制該LBS,藉此獲得於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LBS的自適應控制。依據具體實施例,一方面,於即時取景模式中的參數變化將造成查看地圖模式中的相對應變化;另一方面,地圖視圖的變化將轉成造成即時取景的變化。此種交互效應反映在下述情況,有關來自即時取景介面或查看地圖介面的LBS之參數變化將導致即時取景與查看地圖兩者的自適應變化。圖8顯示之方法可依據具體實施例於支援LBS的一使用者裝置進行。於方塊802,例如可藉在使用者裝置的或在行動客端裝置上跑的資料獲得模組監視或收聽有關LBS之參數變化(諸如目前位置、搜尋半徑、視角、俯仰角、方位角、旋轉角及/或其類)。舉例言之,參數變化之覺察可藉經由比較收集自各個感測器(諸如GPS接收器、加速度計、羅盤、相機等)的相鄰資料而藉檢測參數的變化而予具現。若於方塊804檢測得任何變化,藉由於方塊806藉在使用者裝置一處理模組可起始POI回合,以重新計算POI之搜尋範圍,及然後從儲存全部POI的位置及描述資訊的一資料庫查詢其資訊。於方塊808,在搜尋範圍內部的POI可經更新,及相對 應於視覺化例如可藉即時取景介面模組,於一相機的即時取景視圖中調整。及依使用者要求,同時或更早或稍後,例如藉處理模組發送有關新重新計算搜尋範圍之資訊及所查詢的POI給一地圖應用程式模組(諸如位在使用者裝置內部或外部的網路伺服器、服務平台或任何其它合宜裝置)。 然後於方塊810,地圖應用程式模組可回送有關該等經更新POI的地圖資訊給查看地圖介面模組,其可重新載入該地圖,及根據相對應參數調整POI之布局。
圖9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系統架 構。圖9呈示的系統架構包含一行動客端裝置及一網路伺服器。可實現依據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中之系統可採用其它合宜架構,其中網路伺服器之功能可藉在行動客端裝置的本地模組執行,及/或在行動客端裝置的一或多個模組的功能可藉在行動客端裝置外部的其它模組執行。如圖9所示,於軟體、硬體或其組合具現的若干模組可包含於行動客端。舉例言之,資料獲得模組、資料處理模組、資料庫模組、及使用者介面模組等可於行動客端裝置操作。依據具體實施例,網路伺服器可經設計以應答來自該行動客端裝置的若干地圖服務相關請求。更明確言之,此等請求可包含地圖之展現、地圖上隨附之數位標籤、地圖之旋轉等。
依據具體實施例,資料獲得模組可負責下列工作 中之至少一者:例如即時或以規則的時間間隔從嵌置於行動客端裝置內的一或多個感測器獲得感測資料;決定情境資訊,諸如得自由不同感測器所感測的原始資料之相機的 位置及位態;經由相機的焦距檢測視角;應答得自該使用者介面模組的焦距及搜尋半徑之變化;及基於該相機/行動客端裝置的目前位置,查詢儲存有關POI的至少位置資訊之資料庫模組,以獲得該等POI,從該等POI至該相機/行動客端裝置的目前位置的個別距離係小於搜尋半徑。該資料處理模組可負責下列工作中之至少一者:根據情境參數(諸如相機位態、目前位置、視角、搜尋半徑及/或其類)決定POI之搜尋範圍;從資料庫模組獲得POI之一集合,包含落入於一球體內取中於該目前位置且具有一半徑等於搜尋半徑的全部POI,及濾掉非落入於特定搜尋範圍內的該等POI;及與該網路伺服器通訊以獲得針對在該搜尋範圍內的全部POI含有資訊之地圖資料,例如藉發送所獲得的POI之座標給網路伺服器,及接收由該網路伺服器所回送的地圖資料。資料庫模組可主要提供儲存及取回功能給POI。概略言之,POI之地理座標(諸如經度、緯度及高度)及其細節描述係儲存於此資料庫。使用者介面模組可提供豐富人機互動介面以將POI資訊視覺化。舉例言之,基於AR之即時取景介面及基於地圖之介面可提供作為選擇性操作模式。更明確言之,由使用者施加的動作或指示可即時經由使用者介面模組監視。須瞭解資料獲得模組、資料處理模組、資料庫模組、及使用者介面模組可視需要經組合、重新劃分或替代,及其個別功能可藉更多或更少模組進行。
圖10(a)-(b)顯示範例使用者介面,用以例示依據 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標籤之一顯示器。類似圖10(a)-(b)顯示的 使用者介面,圖10(a)或圖10(b)顯示的使用者介面可包含兩部分:即時取景介面(作為圖10(a)或圖10(b)之左部)及查看地圖介面(作為圖10(a)或圖10(b)之右部)。資料可以所提示的解決方案在兩部分間分享。例如,有關相同物件(諸如POI)數位標籤可附接於具有相同色彩及/或數字符號的即時取景視圖及地圖視圖兩者上。依據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解決方案可藉以透視方式及階層方式分散有關POI的資訊而避免標籤的累加(其指示或表示POI之相關資訊)。舉例言之,即時取景視圖上的標籤可具有個別大小及不透明密度至少部分基於由標籤指示的一或多個POI與一成像裝置(諸如在使用者裝置的相機)間之實際距離。如圖10(a)或圖10(b)例示,POI之數位標籤係根據該等POI與相機之目前位置間之相對位置關係(例如距離、角度等)而顯示於即時取景介面之螢幕上。須注意於上下文中述及的使用者之目前處所/位置、使用者裝置之目前處所/位置及相機之目前處所/位置可視為相同處所/位置。圖10(a)-(b)反映放大3D透視效應於各種面向的具現。舉例言之,因表示在一使用者介面上的一POI的各個標籤之大小及不透明密度可由各個POI與該使用者的目前位置間之一距離決定,該距離愈近,則該標籤呈現的不透明愈大且愈多。此外,POI愈遠,則當視角改變時,在該即時取景視圖上標籤的擺動幅度愈大。將組合圖11-12例示若干放大3D透視效應。
圖11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該三維透視效應。「遠處看來小的每個東西相反地卻是大的」原理係 例示於圖11。依據此項原理,集合S2中的全部POI(包含於使用者載明的搜尋範圍內部的該等POI)係根據其距離該使用者的目前位置之個別實際距離排序。藉由決定其與該使用者的目前位置之實際距離及計算該實際距離對一參考距離之倍數,可推定所謂的距離因數。參考距離視需要可為預先界定或經選定。舉例言之,在搜尋範圍內部的全部POI之實際距離中之最大者可選用作為參考距離。然後,如圖11所示,各個標籤大小及不透明密度可經選擇為與距離因素成反比,及在搜尋範圍內部的全部POI的標籤可依據其個別大小及不透明密度可顯示於即時取景視圖上。
圖12具體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上下旋轉一裝置之效果。如圖12所示,當該裝置諸如一使用者設備或行動電話係在本體座標系中以x軸為中心上下旋轉時,POI之成像點(此POI之一標籤約略位在的該點)的垂直移動範圍可由前述POI的距離因數決定。例如,此POI之該標籤的新穎垂直座標(諸如當該裝置以x軸為中心上下旋轉時,於z軸方向之投影座標)可根據下式重新計算:新穎垂直座標=原先垂直座標-滾動角*距離因數 (6)於該處「新垂直座標」表示標籤之已更新垂直座標,「原先垂直座標」表示標籤之原先垂直座標,「滾動角」表示俯仰角之變化,「距離因數」為針對此POI推定之距離因數。
另一方面,若多個POI係位在從使用者方向之相同方位,則將累積大量標籤(或小圖幟)。因此,為了避免此項問題,此處提出新穎機制。依據具體實施例,即時取景 視圖上的標籤至少部分地基於由標籤所指示的一或多個POI與該成像裝置間之實際距離而排序該等標籤而可逐批顯示。舉例言之,標籤可基於一或多個POI與該使用者的目前位置間之個別距離而以上升(或下降)順序排序,及然後,透過即時取景介面逐批顯示標籤。舉例言之,較接近使用者的POI之標籤可以較早顯示的批次排列。於一具體實施例中,相對應資訊框(諸如顯示於圖7(a)-(b)及圖10(a)-(b)中之即時取景視圖頂上的資訊框)可顯示於用以描述標籤的即時取景視圖上。於此種情況下,資訊框也可相對應於標籤逐批顯示,如圖10(a)-(b)中之例示。在一批次內部的標籤(或資訊框)數目例如可根據螢幕大小及/或大小決定。使用者藉提供指示給LBS應用程式可控制所顯示標籤及相對應資訊框之批次。舉例言之,標籤及/或資訊框之批次可應答於來自使用者的指示切換。更明確言之,若檢測得螢幕掃拂動作或按鈕動作,則標籤及相對應資訊框可成批切換。如此,新更新的標籤可顯示於螢幕上而其相對應資訊框顯示於資訊框內。
圖13為流程圖例示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以透 視及階層式方式分布POI資訊以避免標籤積聚之方法。如圖13所示,根據其與該使用者的目前位置之實際距離,係上升地分類的一POI集合(諸如集合S2中之POI)可於方塊1302獲得。預期POI之集合也可以其它順序(諸如下降順序)分類。POI之相對應數位標籤及資訊框可顯示於方塊1304,例如至少部分地基於一顯示幕之分類順序及大小。於方塊 1306,針對欲顯示的該等POI之該批次之一指示,諸如可收聽或監視來自該使用者之手勢操作、按鈕操作、及/或按鍵操作。於方塊1308,若檢測得來自使用者的批次指示(諸如側向掃動、按鍵控制、或按鈕),則於方塊1310,數位標籤及相對應資訊框可改變,例如至少部分地基於側向掃動之距離或方向鍵的選擇。
圖1、圖8及圖13顯示的各個方塊可視為方法步驟 及/或視為來自於電腦程式碼之操作的操作,及/或視為建構以進行相聯結的功能之多個耦合邏輯電路元件。前述示意流程圖通常係列舉為邏輯流程圖。如此,描繪的順序及標示的步驟係指示所呈示方法之特定實施例。其它步驟及方法可視為功能、邏輯、或效果上相當於所例示方法之一或多個步驟或其部分。此外,一特定方法之出現順序可以或可不嚴格地遵照所顯示的相對應步驟之順序。
藉使用本發明提出的解決方案可達成許多優 點。舉例言之,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提供予行動LBS應用之新穎人機互動辦法,藉此辦法查看地圖模式及即時取景模式可於包含即時取景介面與查看地圖介面的一統一介面中或整合為一統一介面操作。更明確言之,在即時取景介面及查看地圖介面上的視覺化可藉針對LBS應用程式分享數位資訊及情境資料而予同步化。考慮依據具體實施例,二控制模式(或賓主模式)經設計以實現即時取景介面與查看地圖介面間之交互操作性,直接地改變於即時取景模式中POI的視覺化效果之搜尋範圍變化可直接地或間接地影響 POI於查看地圖模式內之相對應視覺化效果,及反之亦然。 此外,透視及階層式布局方案也前傳以分布針對即時取景介面之數位標籤。更明確言之,為了避免於狹窄區POI之數位資訊的累積,POI之數位資訊可經由數位標籤(或小圖幟)及相對應描述資訊框呈現。於一具體實施例中,側向掃動之手勢操作或方向鍵之選擇操作可經設計以切換此等標籤及/或訊框。此外,也提出加強式3D透視顯示辦法。由於在即時取景視圖欄位中的投影座標可於座標系變換程序期間獲得,POI之數位標籤可根據POI距一使用者的個別實際距離而冬置於不同景深。有鑑於「每樣東西遠看為小而近看為大」之原理,遠方的數位標籤看起來較模糊且較小。為了獲得清晰的3D透視圖,數位標籤之垂直座標之擺幅(如組合圖12之例示)可與該使用者與由該數位標籤所表示的一物體間之實際距離成正比。
圖14為適用以實施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各種 裝置之簡化方塊圖。於圖14中,一使用者裝置1410(諸如行動電話、無線終端、可攜式裝置、PDA、多媒體平板、桌上型電腦、膝上型電腦等)可自適應於與一網路節點1420(諸如伺服器、AP、BS、控制中心、服務平台等)通訊。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使用者裝置1410可包含至少一個處理器(諸如圖14顯示之資料處理器(DP)1410A),及包含電腦程式碼(諸如圖14顯示之程式(PROG)1410C)的至少一個記憶體(諸如圖14顯示之記憶體(MEM)1410B)。使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記憶體及電腦程式碼可重新組配以使得 該使用者裝置1410執行組合圖1-13描述的操作及描述的操作及功能。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使用者裝置1410可選擇性地包含用以與一設備諸如另一裝置、網路節點(諸如網路節點1420)等通訊的一合宜收發器1410D。網路節點1420可包含至少一個處理器(諸如圖14顯示之資料處理器(DP)1420A),及包含電腦程式碼(諸如圖14顯示之程式(PROG)1420C)的至少一個記憶體(諸如圖14顯示之記憶體(MEM)1420B)。使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記憶體及電腦程式碼可重新組配以使得該使用者裝置1420執行組合圖1-13描述的操作及描述的操作及功能。於一具體實施例中,該使用者裝置1420可選擇性地包含用以與一設備諸如另一網路節點、一裝置(諸如使用者裝置1410)或其它網路實體(未顯示於圖14)等通訊的一合宜收發器1420D。舉例言之,收發器1410D、1420D中之至少一者可為用以發射及/或接收信號與訊息的整合組件。另外,收發器1410D、1420D中之至少一者可包含分開組件以分別地支援發射及/或接收信號/訊息。個別DP 1410A及1420A可用以處理此等信號與訊息。
另外或此外,使用者裝置1410及網路節點1420 可包含用以具現前文就圖1-13描述的前述方法步驟之功能的各種構件及/或組件。依據具體實施例,一種設備(諸如使用者裝置1410,或與一使用者裝置通訊以提供LBS之網路節點1420)可包含:獲得構件用以應答於針對來自一使用者的LBS而獲得LBS之情境資訊;及呈現構件用以至少部分地 基於該情境資訊,經由於針對LBS之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中的一使用者介面而呈現該LBS,其中於該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LBS之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於該第一模式及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自適應控制。另外,前述獲得構件及呈現構件可於使用者裝置1410或於網路節點1420,或以分散方式於其兩者具現。於一具體實施例中,針對使用者裝置1410及網路節點1420提供的解決方案可包含輔助存取至少一個介面經組配以允許存取至少一項服務,及該至少一項服務可經組配以執行前文就圖1-13描述的前述方法步驟之功能。
PROG 1410C及1420C中之至少一者經推定以包 含程式指令,該等指令當藉相聯結的DP執行時允許一設備根據如前文討論之具體實施例操作。換言之,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可至少部分地藉可由使用者裝置使用者裝置1410之DP 1410A及由網路節點1420之DP 1420A具現,或藉硬體或藉軟硬體的組合具現。
MEM 1410B及1420B可屬於適合本地技術環境 之任一型,且可使用任何合宜資料儲存技術具現,諸如基於半導體之記憶體裝置、快閃記憶體、磁性記憶體裝置及系統、光學記憶體裝置及系統、固定式記憶體及活動式記憶體。DP 1410A及1420A可屬於適合本地技術環境之任一型,且可包含通用電腦、特用電腦、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及基於多核心處理器架構之處理器中之一或多者作為非限制性實施例。
通常,各個具體實施例可於硬體或特用電路、軟 體、邏輯或其任一項組合具現。舉例言之,有些面向可於硬體具現,而其它面向可於韌體或軟體具現而其可藉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其它計算裝置執行,但本發明之範圍並非受此所限。雖然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各種面向可例示及描述為方塊圖、流程圖、或使用若干其它圖解表示型態,但眾所周知此等此處描述的方塊、設備、系統、技術或方法可具現為硬體、軟體、韌體、特用電路或邏輯、通用硬體或控制器或其它計算裝置、或其某種組合作為非限制性實施例。
須瞭解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的至少有些面向可 於電腦可執行指令具現,諸如於由一或多個電腦或其它裝置執行的一或多個程式模組具現。概略言之,程式模組包括常式、程式、物件、組件、資料結構等其當藉處理器於電腦或其它裝置執行時可執行特定任務或具現特定摘要資料型別。電腦可執行指令可儲存於電腦可讀取媒體上,諸如硬碟、光碟、活動式儲存媒體、固態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等。如熟諳技藝人士將瞭解,程式模組之功能可視需要組合於或分散於各個實施例。此外,功能可全體或部分於韌體或硬體相當物,諸如積體電路、可現場程式規劃閘陣列(FPGA)等具體實施。
雖然已經揭示本發明之特定實施例,但熟諳技藝 人士將瞭解可不背離本發明之精髓及範圍而對特定實施例做出改變。因此本發明之範圍並不限於特定實施例,預期 隨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各項涵蓋落入於本發明之範圍內之任何及全部此等應用、修正及實施例。
102、104‧‧‧方塊

Claims (41)

  1. 一種方法,該方法包含:應答來自於一使用者的一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請求,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的情境資訊;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其中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適應性控制。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該情境資訊包含:獲得來自一或多個感測器之感測資料、來自該使用者之輸入資料、或其組合;及藉分析該所獲得之資料擷取該情境資訊。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情境資訊包含:一或多個成像參數、得自該使用者之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或多個指示、或其組合。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包含: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決定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及 以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該使用者介面將該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藉個別標籤指示該使用者之一或多個關注點,及其中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係落入於由該使用者所載明之一搜尋範圍內。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模式包含一即時取景模式,及該第二模式包含一查看地圖模式,及其中該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包含下列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針對該即時取景視圖的一成像裝置間之實際距離,根據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之相對應成像位置,顯示該等標籤於以該第一模式呈現的一即時取景視圖上;及根據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之相對應地理位置,顯示該等標籤於以該第二模式呈現的一地圖視圖上。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該成像裝置間之該等實際距離,於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的該等標籤具有個別大小及不透明密度。
  8. 如請求項6或7之方法,其中藉由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該成像裝置間之該等實際距離排序該等標籤,於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的該等標籤係分批顯示。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該等標籤之該等批次係應答於得自該使用者的一指示而切換。
  10. 如請求項6至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相對應資訊框係顯 示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用以描述該等標籤。
  11. 如請求項6至1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搜尋範圍決定的一區係顯示於該地圖視圖上,及其中顯示於該地圖視圖上之該等標籤係落入於該區內部。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搜尋範圍包含由一矩形錐部分及一球截形部分所組成的一三維結構,及該區為該三維結構於一水平面上的一投影。
  13. 如請求項1至1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基於位置之服務之該控制包含更新該情境資訊。
  14. 一種裝置,包含:至少一個處理器;及包含電腦程式碼之至少一個記憶體,該至少一個記憶體及該電腦程式碼使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組配以造成該裝置至少執行下列:應答來自於一使用者的一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請求,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的情境資訊;及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其中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適應性控制。
  15. 如請求項14之裝置,其中該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 之該情境資訊包含:獲得來自一或多個感測器之感測資料、來自該使用者之輸入資料、或其組合;及藉分析該所獲得之資料擷取該情境資訊。
  16. 如請求項14或15之裝置,其中該情境資訊包含:一或多個成像參數、得自該使用者之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或多個指示、或其組合。
  17. 如請求項14至16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該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包含: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決定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及以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該使用者介面將該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
  18. 如請求項17之裝置,其中該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藉個別標籤指示該使用者之一或多個關注點,及其中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係落入於由該使用者所載明之一搜尋範圍內。
  19. 如請求項18之裝置,其中該第一模式包含一即時取景模式,及該第二模式包含一查看地圖模式,及其中該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包含下列中之至少一者: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針對該即時取景視圖的一成像裝置間之實際距離,根據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之相對應成像位置,顯示該等標籤於以該第一模式呈現的一即時取景視圖上;及 根據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之相對應地理位置,顯示該等標籤於以該第二模式呈現的一地圖視圖上。
  20. 如請求項19之裝置,其中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該成像裝置間之該等實際距離,於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的該等標籤具有個別大小及不透明密度。
  21. 如請求項19或20之裝置,其中藉由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該成像裝置間之該等實際距離排序該等標籤,於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的該等標籤係分批顯示。
  22. 如請求項21之裝置,其中該等標籤之該等批次係應答於得自該使用者的一指示而切換。
  23. 如請求項19至22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相對應資訊框係顯示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用以描述該等標籤。
  24. 如請求項19至23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搜尋範圍決定的一區係顯示於該地圖視圖上,及其中顯示於該地圖視圖上之該等標籤係落入於該區內部。
  25. 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中該搜尋範圍包含由一矩形錐部分及一球截形部分所組成的一三維結構,及該區為該三維結構於一水平面上的一投影。
  26. 如請求項14至25中任一項之裝置,其中基於位置之服務之該控制包含更新該情境資訊。
  27. 一種包含一電腦可讀取媒體載有電腦程式碼具體實施於其中以供用於一電腦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式碼包含: 用以應答來自於一使用者的一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請求,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的情境資訊之碼;及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碼,其中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適應性控制。
  28. 如請求項27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用以該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該情境資訊之該碼包含:用以獲得來自一或多個感測器之感測資料、來自該使用者之輸入資料、或其組合之碼;及用以藉分析該所獲得之資料擷取該情境資訊之碼。
  29. 如請求項27或2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情境資訊包含:一或多個成像參數、得自該使用者之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或多個指示、或其組合。
  30. 如請求項27至29中任一項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用以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該碼包含: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決定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之碼;及用於以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該使用者介面將該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碼。
  31. 如請求項30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藉個別標籤指示該使用者之一或多個關注點,及其中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係落入於由該使用者所載明之一搜尋範圍內。
  32. 如請求項31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第一模式包含一即時取景模式,及該第二模式包含一查看地圖模式,及其中用以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該碼包含下列中之至少一者:用以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針對該即時取景視圖的一成像裝置間之實際距離,根據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之相對應成像位置,顯示該等標籤於以該第一模式呈現的一即時取景視圖上之碼;及用以根據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之相對應地理位置,顯示該等標籤於以該第二模式呈現的一地圖視圖上之碼。
  33. 如請求項32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該成像裝置間之該等實際距離,於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的該等標籤具有個別大小及不透明密度。
  34. 如請求項32或33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藉由至少部分地基於該等一或多個關注點與該成像裝置間之該等實際距離排序該等標籤,於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的該等標籤係分批顯示。
  35. 如請求項34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等標籤之該等批次 係應答於得自該使用者的一指示而切換。
  36. 如請求項32至35中任一項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相對應資訊框係顯示該即時取景視圖上用以描述該等標籤。
  37. 如請求項32至36中任一項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搜尋範圍決定的一區係顯示於該地圖視圖上,及其中顯示於該地圖視圖上之該等標籤係落入於該區內部。
  38. 如請求項37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搜尋範圍包含由一矩形錐部分及一球截形部分所組成的一三維結構,及該區為該三維結構於一水平面上的一投影。
  39. 如請求項27至38中任一項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基於位置之服務之該控制包含更新該情境資訊。
  40. 一種裝置,包含:獲得構件用於應答來自於一使用者的一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請求,獲得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的情境資訊;及呈現構件用於至少部分地基於該情境資訊,針對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以一第一模式及一第二模式中之至少一者透過一使用者介面呈現該基於位置之服務,其中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控制至少部分地造成於該第一模式及該第二模式中之另一者的該基於位置之服務之一適應性控制。
  41. 一種包含輔助存取至少一個介面經組配以允許存取至 少一個服務之方法,該至少一個服務經組配以至少執行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之方法。
TW103118282A 2013-06-07 2014-05-26 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及裝置 TWI5253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6912 WO2014194513A1 (en) 2013-06-07 2013-06-07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f-adaptively visualizing location based digital inform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7229A true TW201447229A (zh) 2014-12-16
TWI525303B TWI525303B (zh) 2016-03-11

Family

ID=52007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8282A TWI525303B (zh) 2013-06-07 2014-05-26 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25655A1 (zh)
EP (1) EP3004803B1 (zh)
CN (1) CN105378433B (zh)
TW (1) TWI525303B (zh)
WO (1) WO20141945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46422B2 (en) * 2013-09-13 2020-01-28 Signify Holding B.V.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gmented reality support using a lighting system's sensor data
JP6344311B2 (ja) * 2015-05-26 2018-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US10616199B2 (en) * 2015-12-01 2020-04-07 Intege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ersonalized, interactive and intelligent searches
CN105387869B (zh) * 2015-12-08 2018-05-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导航设备中的导航信息显示方法和装置
KR102482595B1 (ko) * 2015-12-17 2022-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지도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6060024B (zh) * 2016-05-23 2021-11-02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组群位置查询方法及系统
TWI611307B (zh) * 2016-08-24 2018-01-11 李雨暹 適地性空間物件資料建立方法、顯示方法與應用系統
US10373358B2 (en) * 2016-11-09 2019-08-06 Sony Corporation Edge user interface for augmenting camera viewfinder with information
US11436811B2 (en) * 2017-04-25 2022-09-0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tainer-based virtual camera rotation
US20210102820A1 (en) * 2018-02-23 2021-04-08 Google Llc Transitioning between map view and augmented reality view
US11237014B2 (en) * 2019-03-29 2022-02-01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int of interest user interaction
US11182965B2 (en) 2019-05-01 2021-11-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xtended reality markers for enhancing social engagement
CN110347771B (zh) * 2019-07-15 2022-04-22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呈现地图的方法和装置
US11176751B2 (en) 2020-03-17 2021-11-16 Snap Inc. Geospatial image surfacing and selection
CN113377255B (zh) * 2021-07-05 2024-03-05 中煤航测遥感集团有限公司 地质灾害滑移方位角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4705B2 (en) * 2002-08-12 2005-08-23 Alpine Electronics, Inc Data sorting method and navig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the sorting method
US7403762B2 (en) * 2004-10-29 2008-07-22 Skyhook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building a location beacon database
US20080268876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Natasha Gelfand Method,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a Point of Interest Based Scheme for Improving Mobile Visual Searching Functionalities
US8049658B1 (en) * 2007-05-25 2011-11-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Determin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location of a target viewed by a camera
US8493408B2 (en) * 2008-11-19 2013-07-23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manipulating panoramas
US20110065451A1 (en) * 2009-09-17 2011-03-17 Ydreams-Informatica, S.A. Context-trigger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formation and services
US20110087685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Location-based service middleware
KR101649630B1 (ko) * 2009-10-22 2016-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의 일정 알림 방법
US9766089B2 (en) * 2009-12-14 2017-09-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lating and navigating between a live image and a prerecorded panoramic image
WO2011112940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Tagwhat, Inc. Merging of grouped markers in an augmented reality-enabled distribution network
US9582166B2 (en) * 2010-05-16 2017-02-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ndering user interface for location-based service having main view portion and preview portion
CN102519475A (zh) * 2011-12-12 2012-06-27 杨志远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智能导航方法和设备
US20130178233A1 (en) * 2012-01-10 2013-07-11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Dynamic Geo-Fence Alerts
US9886795B2 (en) * 2012-09-05 2018-02-06 Here Global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itioning from a partial map view to an augmented reality view
CN103090862A (zh) * 2013-01-18 2013-05-08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终端设备的导航模式切换方法
CN103105174B (zh) * 2013-01-29 2016-06-15 四川长虹佳华信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的车载实景安全导航方法
US9959674B2 (en) * 2013-02-26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ional and X-ray view techniques for navigation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9558559B2 (en) * 2013-04-05 2017-01-3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amera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or camera pos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a global coordinate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78433B (zh) 2018-01-30
TWI525303B (zh) 2016-03-11
WO2014194513A1 (en) 2014-12-11
WO2014194513A9 (en) 2015-12-30
CN105378433A (zh) 2016-03-02
US20160125655A1 (en) 2016-05-05
EP3004803A4 (en) 2017-01-11
EP3004803A1 (en) 2016-04-13
EP3004803B1 (en) 2021-05-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25303B (zh) 用以自適應地將基於位置的數位資訊視覺化之方法及裝置
US9591295B2 (en) Approaches for simulating three-dimensional views
US969937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amera location information and/or camera pos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a global coordinate system
US9224237B2 (en) Simulating three-dimensional views using planes of content
Langlotz et al. Next-generation augmented reality browsers: rich, seamless, and adaptive
US9437038B1 (en) Simulating three-dimensional views using depth relationships among planes of content
CN103634632B (zh) 图片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090319178A1 (en) Overlay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points of interest of direction based data services
CN109962939B (zh) 位置推荐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WO2021018214A1 (zh) 虚拟对象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TWI694298B (zh) 一種資訊顯示方法、裝置及終端
US9129428B2 (en) Map tile selection in 3D
Fröhlich et al. On the move, wirelessly connected to the world
US9161168B2 (en) Person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or
TW201346640A (zh) 影像處理裝置及電腦程式產品
CN103733229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JP2017505923A (ja) 画像のジオロ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150193446A1 (en) Point(s) of interest exposure through visual interface
CN110084797B (zh) 平面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142755A1 (zh)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50560A (zh) 确定消失点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101568741B1 (ko) 모바일 증강현실 기반의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JP2010231741A (ja) 電子タグ作成表示システム、電子タグ作成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方法
Burkard et al. Mobile location-based augmented reality framework
CN109634497A (zh) 地图标注点的呈现位置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