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4606A - 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 - Google Patents

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4606A
TW201444606A TW103117270A TW103117270A TW201444606A TW 201444606 A TW201444606 A TW 201444606A TW 103117270 A TW103117270 A TW 103117270A TW 103117270 A TW103117270 A TW 103117270A TW 201444606 A TW201444606 A TW 20144460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bottle
water
fluid compartment
transfer tub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7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59967B (zh
Inventor
Marvin Lane
Original Assignee
Crown Mfg Corp
Thermo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own Mfg Corp, Thermos Llc filed Critical Crown Mfg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444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46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59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59967B/zh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種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該水瓶內設有一過濾器元件及一傳輸管,該過濾器元件能將該水瓶分隔為一已過濾流體隔室及一未過濾流體隔室,該傳輸管之一端係穿過該過濾器元件,並與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該傳輸管之另一端係穿過該未過濾流體隔室並延伸至該水瓶上蓋之一出水口,一蓋體能緊固於該上蓋以封閉該出水口。

Description

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
本發明係一種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尤指一種內部設有過濾器且包括飲水口之水瓶,該水瓶之使用者透過該飲水口即可飲用該過濾器過濾後之水。
按,目前已有愈來愈多人使用水壺或水瓶,以便在參與體育活動時,或在健身房運動時,或在來往通勤時,或在從事其他活動時能隨時補充水分。以可拋棄式瓶體盛裝之瓶裝水已為市面上十分常見之飲用水來源。部分以可拋棄式瓶體所盛裝之瓶裝水為礦泉水,但大多數為過濾後之自來水,其過濾之目的係為延長儲存壽命並提升口感。瓶裝水之購買成本可能日益增加,其原因如下。瓶裝水需仰賴設備及能源支出方能完成裝瓶並運送至零售點,再從零售點轉運至諸如使用者家中。此外尚需考量瓶體之材料成本,及瓶體使用後之處理或回收成本。
為解決以可拋棄式瓶體盛裝之瓶裝水在使用上之若干問題,許多人已開始使用可重複使用之水壺或水瓶。然而,若使用者僅僅係將自來水加入水瓶中,由於未曾對自來水進行過濾,因此並無法增加水之口感及儲存壽命。雖然,市面上已有各種家用濾水系統,使用者在家時可將過濾後之水注入水瓶中,惟,若使用者攜帶水瓶外出,且將瓶內的過濾水飲用完畢,而欲重新裝水時,由於此時已不在家中,故使用者只能選擇將自來水或飲水機的水裝入瓶中,在此一情形下,水瓶中的水便係未經過濾之水。
某些可重複使用之水瓶包括一濾水器。一常見之過濾式水瓶係於飲水管之入口處設置一過濾器元件,因此,當使用者將水吸入飲水管時,水瓶內之水便經由過濾器進入飲水管以供飲用。但在此一設計中,使 用者須施以足夠之吸力方可使水通過過濾器。使用者若覺得吸取費力,飲水量可能因此減少。
綜上所述可知,習知水壺或水瓶多半無具過濾構造,以至於使用者出門在外時無法輕易地享用高品質之過濾水,雖然有部份水瓶在飲水管處設置過濾器元件,令使用者在飲用盛裝於瓶內的水時,能先藉由過濾器元件對水進行過濾,惟,此一作法卻會造成使用者飲用上的不便,十分不理想,故,如何設計出一種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令使用者能輕易取得高品質之過濾水,且便於飲用,即成為本發明在此亟欲解決之一重要課題。
有鑑於習知水壺或水瓶有著前述之各種問題,因此,發明人在經過長久努力研究與實驗,終於開發設計出本發明之一種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以期能藉由本發明,一舉解決上述之諸多問題。
本發明之第一目的,係提供可重複使用之一種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該水瓶,包括一瓶身、一過濾器、一傳輸管或其他流體通道及一上蓋,其中該瓶身界定出一內部流體隔室及一瓶口;該過濾器位於該瓶身之該內部流體隔室中,因而將該內部流體隔室分隔為一已過濾流體隔室及一未過濾流體隔室,當該水瓶垂直站立時,該未過濾流體隔室係位於該過濾器及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之上方;該傳輸管或其他流體通道係從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延伸至該上蓋之一出水口或其他飲用開口(如:該瓶口),並與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該傳輸管穿過該未過濾流體隔室而未與該未過濾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該上蓋係緊固於該瓶身,該上蓋包括一出水口,該出水口係連結至該傳輸管並與該傳輸管形成流體連通,致使來自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之已過濾流體可從該已過濾流體隔室沿著該傳輸管並自該出水口流出。如此一來,使用者取下該水瓶之該上蓋,即可將水加入該未過濾流體隔室中,該未過濾流體隔室內之水便可在重力作用下穿過該過濾器並進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將該水瓶傾斜至一飲用位置即可使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中已過濾之水流至該飲水口或飲用位置。
本發明之第二目的,係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延伸至該出水口之 傳輸管具有一水流通道及一通氣通道,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中之水可經由該水流通道流出,而空氣則可在使用者透過該傳輸管飲水時,經由該通氣通道流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傳輸管係延伸穿過該水瓶之中心,並延伸至一環形濾水器之中央開口。
本發明之第三目的,係一蓋體安裝於該上蓋。當使用者不需從該水瓶飲水時,該蓋體可覆蓋該出水口。該蓋體可具有可將其固持於關閉位置之一閂鎖裝置。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蓋體尚具有一按鈕釋放元件,其可將該蓋體從關閉位置釋放。
在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中,該水瓶具有可移除之一已過濾流體隔室,但某些實施例之已過濾流體隔室則與未過濾流體隔室一體成型。該水瓶可具有或不具有隔熱功能。
較佳者,該過濾器可由使用者輕易置換,以延長該過濾式水瓶之使用壽命,並為使用者確保乾淨且已過濾之飲水。
為便 貴審查委員能對本發明目的、技術特徵及其功效,做更進一步之認識與瞭解,茲舉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習知〕
〔本發明〕
20、200、240、322、780、876‧‧‧水瓶
22、214、246、404‧‧‧瓶身(外壁)
24、202、242、300、342、434、530、640、788‧‧‧上蓋
26‧‧‧上蓋下部(內蓋)
28、204、244、344、534、642、792‧‧‧蓋體
30、302、374、566、710‧‧‧出水口
32、212、544‧‧‧出水口止擋件
34、206、346、538、646‧‧‧鉸鏈
36‧‧‧閂鎖裝置
38、56‧‧‧螺紋連接結構
40、48、226、264、372、388、422、436、462、542、564、672、750‧‧‧墊圈
42、324、368、424‧‧‧未過濾流體隔室
44、224、330、366、442、502、734、786、854‧‧‧傳輸管
46、222、362、440、500、730、848‧‧‧過濾器承座
50、460‧‧‧通氣管
52、254、402、430、532‧‧‧底座
54、326、364、426、816‧‧‧已過濾流體隔室
58、266、328、416‧‧‧過濾器元件
60‧‧‧過濾器蓋體
62‧‧‧過濾器承座墊圈
64、220‧‧‧支撐凸緣
70、110、112、210、306、752、840‧‧‧中央開口
72‧‧‧中央鉸鏈元件
74‧‧‧側邊鉸鏈元件
76‧‧‧閂鎖按鈕
78‧‧‧外框
80、596、722‧‧‧鉸鏈銷
82‧‧‧頂部開口
84‧‧‧邊緣
86、98‧‧‧螺紋套管
88‧‧‧管緣
89‧‧‧中央通道
90、100、258、444、464、506‧‧‧外壁
92‧‧‧直徑擴大部分
94‧‧‧下螺紋套管
96‧‧‧座體
102‧‧‧頂緣
104、602、644、686、850、882‧‧‧凹部
106、622、826、866‧‧‧凸緣
108‧‧‧徑向凸肋
114‧‧‧外緣
116、454、516、576、614、680、754、852‧‧‧開口
120‧‧‧本體
122、350、480、592、598、696、698、760、856‧‧‧突起物
124、318、612‧‧‧柄部
126、670‧‧‧套筒
128‧‧‧碟狀部分
130‧‧‧弧形外表面
132‧‧‧大致平坦之表面
134‧‧‧緩斜面
136‧‧‧彈簧扣件
137‧‧‧切口
138‧‧‧臂部
144、624、684、712‧‧‧按鈕暗槽
146‧‧‧內側部分
148、591‧‧‧掣爪突起物
150‧‧‧掣爪凸片
152、378‧‧‧彈簧
154‧‧‧中央隆起部分
156、304、616‧‧‧套管
160‧‧‧內螺紋部分
162‧‧‧隆起環
208‧‧‧按鈕釋放閂鎖裝置
248‧‧‧上段
250‧‧‧環部
252‧‧‧下段
256、410、466、736‧‧‧內壁
260‧‧‧凸脊
262‧‧‧過濾器外殼
308、664‧‧‧通氣開口
310‧‧‧通氣墊圈
312‧‧‧傳輸管墊圈
314‧‧‧上蓋墊圈
316‧‧‧上掣爪部
320‧‧‧基部
322‧‧‧過濾式水瓶
328、818‧‧‧過濾器
332、370‧‧‧插座
340‧‧‧飲料瓶
345、408‧‧‧擴大上端
348、540、656‧‧‧攜帶套圈
352‧‧‧密封安裝件
354、658‧‧‧按鈕
360‧‧‧鰭狀物或支柱
376‧‧‧閂鎖突出部
380‧‧‧鎖固銷
382‧‧‧出水口密封碟片
384‧‧‧傘狀閥
386‧‧‧圓頂形閥部
390‧‧‧O形環
400‧‧‧隔溫飲料瓶
406‧‧‧推拔部
412‧‧‧隔溫間隙
414‧‧‧第一內伸部分
418‧‧‧第二內伸部分
420‧‧‧外壁部分
428、478‧‧‧濾材
432‧‧‧內螺紋
446、508‧‧‧墊圈安裝環
448、504‧‧‧手指抓取凹部
450、732、820‧‧‧過濾器匣
452、514‧‧‧底壁
456‧‧‧隔壁
458、459、518、520‧‧‧階狀結構
464‧‧‧圓柱形外壁
466‧‧‧圓柱形內壁
468‧‧‧下唇部
469、708‧‧‧唇部
470、766‧‧‧頂蓋
472‧‧‧徑向凸肋及同心圓凸肋
474‧‧‧上唇部
476、772‧‧‧底部
482‧‧‧底蓋
484、486‧‧‧突片
488、490‧‧‧溝槽
510‧‧‧斜面
512‧‧‧分隔件
532‧‧‧螺紋底座
536、794‧‧‧釋放按鈕
540a‧‧‧套圈端
540b‧‧‧末端部分
544、660‧‧‧出水口密封件
546‧‧‧筒狀部分
548‧‧‧凸肋
550、652‧‧‧O形環彈簧
552‧‧‧彈簧勾
554‧‧‧鉸鏈連接件
556‧‧‧O形環掣爪
558‧‧‧弧形外端
560‧‧‧傳輸管容置套筒
562、774‧‧‧下端
568‧‧‧輪廓線
570‧‧‧擴大邊緣
572‧‧‧中央柱體
574‧‧‧圓頂形末端
578‧‧‧內部延伸部分
580‧‧‧裙部
582‧‧‧徑向擴大部分
584‧‧‧彈力彈簧
586‧‧‧固定銷
588‧‧‧掣爪突出部
590‧‧‧傘狀密封件
594‧‧‧撓性圓頂部分
600‧‧‧固定銷凹部
604‧‧‧固定銷孔
606‧‧‧套筒開口
608、716‧‧‧O形環凹槽
610‧‧‧墊圈座
618‧‧‧環形凹部
620、706‧‧‧隆起部分
626、630‧‧‧樞接開口
628‧‧‧樞接元件
632‧‧‧內側凹槽
634‧‧‧按鈕本體
636‧‧‧腿部
648‧‧‧通氣密封件
650‧‧‧O形環夾
654‧‧‧O形環勾
662‧‧‧凹部底板
666‧‧‧通氣閥
668‧‧‧翼閥
674‧‧‧墊圈套筒
676‧‧‧螺紋部分
678‧‧‧水瓶墊圈
682‧‧‧掣爪延伸部分
688、694‧‧‧固定環
690‧‧‧環形突起物
692‧‧‧凹槽
700‧‧‧翼片
702‧‧‧密封表面
704‧‧‧空氣流通道
714‧‧‧固定銷開口
718‧‧‧按鈕彈簧
720‧‧‧按鈕銷
738‧‧‧密封階狀結構
740‧‧‧鎖固長孔
742‧‧‧軸向部分
744‧‧‧傾斜部分
746‧‧‧支撐環
748‧‧‧長孔開口
756‧‧‧圓柱形外表面
758、842‧‧‧密封凸肋
762‧‧‧加肋握環
764‧‧‧凸部
768‧‧‧內部空間
770‧‧‧底蓋
776‧‧‧斜坡
782‧‧‧螺紋開口
784‧‧‧未過濾流體隔室
790、800‧‧‧外螺紋部分
796‧‧‧內螺紋開口
798‧‧‧紫外光消毒單元
802‧‧‧紫外光傳導部分
804‧‧‧電源開關
806‧‧‧圓柱形外表面
808‧‧‧紫外光燈泡
810‧‧‧扣件
812‧‧‧紫外光傳遞部分
814‧‧‧電源及控制部分
822‧‧‧加肋夾持部
824‧‧‧鎖固按鈕
828‧‧‧密封凸肋
830‧‧‧對準凹口
832‧‧‧底蓋
834‧‧‧介質室
836‧‧‧厚壁部分
838‧‧‧凹口
844、846‧‧‧流體流動開口
860‧‧‧紫外光單元
862‧‧‧鎖固凸耳連接件
864‧‧‧圓柱形部分
868‧‧‧留置空間
870‧‧‧止擋件
872‧‧‧固定凸部
874‧‧‧透鏡
878‧‧‧凸耳
880‧‧‧底板
884‧‧‧轉動握把
第1圖係依本發明原理而設計之過濾式水瓶之第一實施例沿著第2圖以虛線標示之A-A剖面線之側視剖面圖;第2圖係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俯視平面圖,並標示A-A剖面線之位置;第3圖係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一上蓋之俯視立體圖,其中該上蓋具有一鉸接蓋體,且該上蓋已從該水瓶取下;第4圖係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立體圖,其中該水瓶之上蓋業已移除;第5圖係該水瓶本體之立體圖,其中,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一下隔室已從該瓶身之本體移除;第6圖係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下隔室之立體圖,其中該下隔室已從第5圖所示之本體取下; 第7圖係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一飲水管及過濾器承座之立體圖;第8圖係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一環形過濾器、過濾器蓋體及墊圈之分解圖;第9圖係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剖視立體圖,其中該水瓶之上蓋業已移除,並有水導入該水瓶中;第10圖係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上蓋之剖視立體圖;第11圖係第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剖視立體圖,其中該蓋體係位於開啟位置,且該水瓶已傾斜以利使用者飲水;第12圖係依本發明原理而設計之過濾式水瓶之第二實施例之俯視、後視立體圖;第13圖係第12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俯視平面圖,並標示A-A剖面線之位置;第14圖係第12圖所示之過濾式水瓶沿第13圖A-A剖面線之剖面圖;第15圖係依本發明原理而設計之過濾式水瓶之第三實施例之俯視、後視立體圖;第16圖係第15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剖面圖;第17圖係一用於過濾式水瓶之上蓋之另一實施例之分解立體圖;第18圖係一包括第17圖所示上蓋之過濾式水瓶沿該水瓶之一垂直軸之剖面圖;第19圖係第18圖所示上蓋與過濾式水瓶之剖視立體圖;第20圖係過濾式水瓶又一實施例之俯視、後視、側視立體圖;第21圖係第20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之俯視平面圖;第22圖係第20圖所示之過濾式水瓶沿第21圖剖面線之剖面圖;第23圖係過濾式水瓶又一實施例之俯視、後視、側視立體圖;第24圖係第23圖所示之過濾式水瓶大致上同樣沿著第21圖剖面線之剖面圖;第25圖係一過濾式水瓶之過濾器承座與傳輸管總成之側立面圖;第26圖係第25圖所示過濾器承座與傳輸管之俯視分解立體圖;第27圖係第25圖所示之過濾器承座與傳輸管沿一垂直軸之剖面圖; 第28圖係第27圖所示之一過濾器匣外壁與過濾器承座內面之局部放大剖面圖;第29圖係第27圖所示之一過濾器匣內壁與過濾器承座外表面之局部放大剖面圖;第30圖係第26圖所示之過濾器匣於開啟狀態之仰視立體圖;第31圖係過濾器承座與傳輸管總成又一實施例之側立面圖;第32圖係第31圖所示過濾器承座與傳輸管總成之俯視平面圖;第33圖係第31圖所示之過濾器承座與傳輸管總成沿第32圖所示剖面線之剖面圖;第34圖係第31圖所示過濾器承座與傳輸管總成之仰視立體圖;第35圖係第31圖所示過濾器承座與傳輸管總成之俯視立體圖;第36圖係水瓶上蓋之一實施例之俯視、側視、前視立體圖;第37圖係第36圖所示上蓋之俯視、側視、後視立體圖;第38圖係第36圖所示上蓋之俯視平面圖;第39圖係第36圖所示之上蓋沿第38圖所示剖面線之剖面圖,圖中之蓋體係位於閂鎖位置;第40圖係一類似第39圖之剖面圖,其中該蓋體係位於未閂鎖位置;第41圖係第36圖所示上蓋之俯視、側視立體圖,其中該蓋體係位於開啟位置;第42圖係一局部放大剖面圖,其中,一位於第36圖所示上蓋內之墊圈已於該上蓋與一過濾器承座之一傳輸管之間形成密封;第43圖係一局部放大剖面圖,清楚繪示第36圖所示上蓋之一通氣閥;第44圖係第36圖所示上蓋之分解立體圖;第45圖係水瓶上蓋之另一實施例之俯視、後視、側視立體圖;第46圖係第45圖所示上蓋之俯視、前視、側視立體圖;第47圖係第45圖所示上蓋之垂直剖面圖;第48圖係第45圖所示上蓋之仰視立體圖;第49圖係第45圖所示上蓋中一閥門之局部放大剖面圖,其中該閥門係位於關閉位置; 第50圖係第45圖所示上蓋中一閥門之局部放大剖面圖,其中該閥門係位於開啟位置;第51圖係第45圖所示上蓋之俯視立體圖,其中該蓋體係位於開啟位置;第52圖係第51圖所示位於開啟位置之上蓋之垂直剖面圖;第53圖係第45圖所示上蓋之分解圖;第54圖係另一實施例之側視立體圖,圖中繪示一具有旋轉鎖之過濾器匣與過濾器承座;第55圖係該具有旋轉鎖之過濾器匣與過濾器承座之前立面圖,其中該過濾器匣與過濾器承座係位於未鎖固位置;第56圖係該具有旋轉鎖之過濾器匣與過濾器承座之前立面圖,其中該過濾器匣與過濾器承座係位於鎖固位置;第57圖係該旋轉鎖之局部放大圖;第58圖係該過濾器匣之側立面圖,清楚繪示兩旋轉鎖突起物;第59圖係該過濾器承座與過濾器匣之垂直剖面圖,其中該過濾器匣係結合於該過濾器承座中且位於鎖固位置;第60a及60b圖係局部放大剖面圖,清楚繪示該過濾器匣與該過濾器承座間之密封件;第61圖係本發明具有紫外光處理功能之過濾式水瓶之一實施例之分解圖;第62圖係一可供第61圖所示過濾式水瓶使用之紫外光元件之俯視立體圖;第63圖係本發明具有紫外光處理元件之過濾式水瓶之垂直剖面圖;第64圖係一具有鎖固功能之過濾器匣之前立面圖;第65圖係第64圖所示過濾器匣之側立面圖;第66圖係第64圖所示過濾器匣之仰視分解立體圖;第67圖係第64圖所示過濾器匣之垂直剖面圖,其中該過濾器匣係安裝於一過濾器承座中且處於鎖固狀態;第68圖係一剖面位置與第67圖正交之垂直剖面圖,清楚繪示對準突 片;第69圖係第67圖中鎖固按鈕之局部放大剖面圖;第70圖係第68圖所示對準突片之局部放大剖面圖;第71圖係紫外光光源另一實施例之俯視立體圖;及第72圖係第71圖所示之紫外光光源自水瓶拆下後之仰視分解圖。
本發明係一種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首先,請參閱第1圖所示,在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水瓶20包括一瓶身22及附著於該瓶身22之一上蓋24。該上蓋24具有一上蓋下部26及附著於該上蓋下部26之一上蓋蓋體28。該上蓋下部26具有一出水口30。使用者可經由該出水口30飲用該水瓶20中之水或其他流體。當該上蓋蓋體28位於圖示之關閉位置時,該出水口30會被一出水口止擋件32封閉。較佳者,該出水口止擋件32係以橡膠材料製成而能水密地封閉該出水口30。該上蓋蓋體28係透過一鉸鏈34與該上蓋下部26相結合,以藉該鉸鏈34使該上蓋蓋體28得以被樞轉至一開啟位置或一關閉位置。當該上蓋蓋體28位於該開啟位置時,使用者可使用出水口30;而當該上蓋蓋體28位於該關閉位置時,則會覆蓋該出水口。該水瓶20尚設有一閂鎖裝置36。當該閂鎖裝置36與該上蓋蓋體28結合時,該閂鎖裝置36便將該上蓋蓋體28固定於該關閉位置。使用者可操作該閂鎖裝置36,俾將該上蓋蓋體28從該關閉位置釋放,並使該上蓋蓋體28得以樞轉至該開啟位置。該上蓋下部26係由一螺紋連接結構38固持於該瓶身22。該上蓋下部26與該瓶身22間設有一墊圈40,以提供液密密封之功效。
該瓶身22大致為長圓柱形,以提供可作為一未過濾流體隔室42之一內部空間。一傳輸管44係於該未過濾流體隔室內延伸。該傳輸管44之一端係連接至該出水口30,另端則連接至過一濾器承座46。一墊圈48係位於該傳輸管44之一端與該出水口30之間。該傳輸管44呈中空狀,因而沿其長度方向形成一流體通道。傳輸管44內另設有一通氣管50。
該瓶身22之下端係連接於一底座52,該底座具有一中空內部,以藉該中空內部界定出一已過濾流體隔室54。該底座52為杯狀,且係 由一螺紋連接結構56連接至該瓶身22。該過濾器承座46係位於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與已過濾流體隔室54之間。該過濾器承座46內裝有至少一過濾器元件58,該過濾器元件洽可被裝入該過濾器承座46中。一過濾器蓋體60係緊固於該過濾器元件58之頂部。一過濾器承座墊圈62可於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與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之間提供液密密封之功效。在圖示實施例中,該過濾器承座墊圈62係以密封方式抵靠於該瓶身22之下緣。詳言之,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內之一支撐凸緣64可將該過濾器承座46推抵至該瓶身22下端之定位,因而使該墊圈62能以密封方式抵靠於該瓶身22之下緣。該支撐凸緣64係形成於該底座內壁之一突起物。可設有一或多個該種支撐凸緣64。
該過濾器蓋體60設有開口,以利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中之水通過該過濾器元件58。該過濾器元件58具有多孔性,且可過濾通過該過濾器元件58之水。過濾器承座46之下端亦設有開口,以使來自該過濾器元件58之已過濾水得以穿過。因此,當該水瓶20以圖示方式垂直站立時,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中未經過濾之水可在重力作用下,依箭頭所示方向穿過該該過濾元件58,進而成為已過濾流體隔室54中之已過濾水。
如第2圖所示,該上蓋蓋體28具有一中央開口70,且該出水口止擋件32即固定於該中央開口中。在此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出水口止擋件32為蘑菇狀或傘狀,其「柄部」係固定於該上蓋蓋體28之該中央開口70中,其「蓋部」經下壓後則與該出水口30之開口以密封方式結合,如第1與2圖所示。該出水口止擋件32係位於該傳輸管44之頂部上方,而該傳輸管則延伸穿過該水瓶20之中心。
該上蓋蓋體28係由該鉸鏈34連接至該上蓋下部26。該鉸鏈34包括一中央鉸鏈元件72,其係連接於上蓋下部26且具有一中央鉸鏈銷開口。該中央鉸鏈元件72之兩相反端設有側邊鉸鏈元件74,該等側邊鉸鏈元件74係安裝於該上蓋蓋體28。一鉸鏈銷(此圖未示)則以習知方式延伸穿過該中央鉸鏈銷開口。
閂鎖裝置36係位於該鉸鏈34之相反側。使用者使該閂鎖裝置36脫扣後,即可將該上蓋蓋體28樞轉至開啟位置。在圖示實施例中, 該閂鎖裝置36係一按鈕式閂鎖裝置,使用者須以按壓方式操作該閂鎖裝置36,以使其進入未結合狀態。較佳者,該閂鎖裝置36包括一偏壓元件,以在該上蓋蓋體28被按壓至關閉位置時,透過該偏壓元件將該閂鎖裝置36偏壓至結合狀態。
在第3圖中,該上蓋24已自該瓶身22(如第1圖所示)取下。該出水口止擋件32係固定於該上蓋蓋體28之一開口70中。該上蓋蓋體28係位於該上蓋下部26上之關閉位置,並由該閂鎖裝置36將其固持於該處。該閂鎖裝置36包括一閂鎖按鈕76。使用者可按壓該閂鎖按鈕76以使該閂鎖裝置36脫扣,進而使該上蓋蓋體28得以開啟。該閂鎖按鈕76係由一外框78環繞,以防止該閂鎖裝置36於無意間脫扣。位於該上蓋24後側之該鉸鏈34具有一鉸鏈銷80,該鉸鏈銷80延伸穿過該外側鉸鏈元件74及中央鉸鏈元件72。在圖示實施例中,該上蓋蓋體28之整體直徑小於該上蓋下部26之整體直徑,但此設計並非必要。
如第4圖所示,該瓶身22之一頂部開口82可直通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該頂部開口82係由一邊緣84環繞,該邊緣84可於該上蓋24固定於該瓶身22時推抵該上蓋24內之該墊圈40(如第1圖所示)。該邊緣84下方設有一螺紋套管86,其可與該上蓋24內之螺紋合作以形成該螺紋連接結構38(如第1圖所示)。該傳輸管44係位於頂部開口82之中央,且具有一管緣88,該管緣88可以密封方式抵靠於該上蓋24內之該墊圈48。該傳輸管44具有一中央通道89及兩通氣管或通氣通道50,其中該中央通道89可供已過濾之水通過,以利使用者飲用,而該等通氣通道50則可於使用者自水瓶20飲水時,使空氣得以流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
該瓶身22包括大致為圓柱形之一外壁90,並於下端設有一直徑擴大部分92,該直徑擴大部分92之下方即為該螺紋連接結構56。該瓶身22可藉由該螺紋連接結構56連接至該底座52。該底座52及該瓶身22形成一盛水容器。
在第5圖中,該瓶身22之該螺紋套管86係位於頂部,而該底座52則已移除,因而露出延伸於該直徑擴大部分92下方之一下螺紋套管94。圖示之該下螺紋套管94具有間斷之螺紋,但在某些實施例中亦可改 用連續螺紋。
在第6圖中,該底座52具有圓柱形之一座體96,其中空內部則形成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該螺紋套管98具有內螺紋,且直徑擴大,可螺合於該瓶身22之該下螺紋套管94以形成該螺紋連接結構56。該底座52內可見該支撐凸緣64。
參見第7圖,該傳輸管44為長形,且大致呈圓柱狀。在此較佳實施例中,該傳輸管44略呈推拔狀,其直徑係從上端朝下端擴大。該過濾器承座46係環繞於該傳輸管44之下端。該過濾器承座46為杯狀,而該傳輸管44則位於其中央。該過濾器承座46之一外壁100為圓柱形,且其頂緣102具有可與該過濾器蓋體60(如第1圖所示)結合之環形凹部。該外壁100之外徑約等於該瓶身22之該下螺紋套管94之內徑,俾使該過濾器承座46恰可裝入乾瓶身22之下端並與之緊密結合。該外壁100之下部設有一凹部104,而該墊圈62(如第1圖所示)則恰可被裝入該凹部104中。從該過濾器承座46之下端沿徑向向外伸出之一凸緣106可抵靠於該瓶身22之下緣,從而提供可支撐該墊圈62之一安置表面。
該過濾器承座46內具有由徑向凸肋108形成之一底板,其中該等徑向凸肋108係延伸於該傳輸管44之下端與該外壁100之內側間。該徑向凸肋108之間則形成開口,以利流體穿過該底板。
第8圖繪示恰可裝入該過濾器承座46(如第7圖所示)中且可替換之一過濾器元件58。該過濾器元件58為圓柱狀,且具有一中央開口110。該過濾器元件58恰可裝入該過濾器承座46中,使該傳輸管44延伸穿過該過濾器元件58之該中央開口110。該過濾器元件58之材料可為碳或木炭、天然或人造材料、編織或非編織纖維、粒狀材料、發泡體、一或多層膜片,或其他任何可過濾流體之材料或構造。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過濾器元件58具有生物可分解性,或至少不致破壞生態。例如,該過濾器元件58可包括活性碳,並搭配以多孔性紙材製成之外部覆蓋物。
第8圖所示之該過濾器蓋體60具有可由該傳輸管44貫穿之一中央開口112、可套合於該過濾器承座46頂緣102(如第1圖所示,例如以卡扣方式裝設於頂緣102)之一外緣114,及以特定方式排列並貫穿該 蓋體60之複數個開口116。將過濾器元件58放入該過濾器承座46並將該過濾器蓋體60套合於該過濾器承座46後,該蓋體60之開口116及該過濾器承座46內之該徑向凸肋108間之開口可容許流體從該過濾器承座46之一側流至另一側,並因而通過該過濾器元件58。較佳者,該過濾器元件58係緊密裝設於該過濾器承座46中,使流體必須通過所用之濾材而無法繞過該過濾器元件58。
第8圖亦繪示恰可裝入該過濾器承座46(如第7圖所示)之凹槽或凹部104中之該墊圈62。該墊圈62於圖中具有圓柱形之一本體120及徑向之突起物122,因而形成一剖面大致為「L」形之墊圈62。圓柱形之該本體120恰可被裝入該過濾器承座46之該凹槽104中,並由該凸緣106支撐該等突起物122。因此,當該過濾器承座46被放入該瓶身22下端時,該突起物122係抵靠於該瓶身22之下緣。如此一來,該墊圈62便以密封方式隔離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與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從而確保所有進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之水均已被過濾。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中之該等支撐凸緣64可將該過濾器承座46及該墊圈62推抵至定位。
第9圖中之該水瓶20已將該上蓋24移除以利裝水。使用者係依箭頭所示方向,將待過濾之水或其他流體加入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中。若使用者欲過濾飲用水,須確保所加之水僅進入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而未進入該傳輸管44之內部或該水瓶20下部之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該傳輸管44之該管緣88係延伸至該瓶身22之該邊緣84外,以協助使用者將水導入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吾人可以想見,該傳輸管44之管緣結構可經過設計(例如將開口縮小),以防止未過濾水進入該傳輸管44,或減少其進入該傳輸管44之水量;至於縮小開口之方式則包括設置閥門、覆蓋物、擋板,或其他可限制入流量之元件。為連接該上蓋24內之該出水口30,該傳輸管44之該管緣88為推拔狀,詳見下文之說明。
一旦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內裝有未過濾水,且該水瓶20大致直立,則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中之水將在重力作用下穿過該過濾器蓋體60之該等開口116,進而流入該過濾器元件58。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過濾器元件58可去除水中之化學物、礦物質、細菌及其他物質。過濾後之 水將從該過濾器元件58流出,通過該等徑向凸肋108間之空間,最後進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內未經過濾之水將持續流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直到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已被裝滿或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內已無需要過濾之水為止。
每次所能過濾之水量係受限於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之大小。在圖示實施例中,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之尺寸足可供使用者吞飲數口已過濾之水。一旦使用者飲用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中之水,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中剩餘之水便繼續被過濾,並流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在此係特意使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大於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透過此一設計,使用者便可快速注滿水瓶20,或至少快速注滿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而無須等待所注入之水通過該過濾器。即使該過濾器元件58之材料或構造或條件僅容許水流緩慢通過該過濾器元件58,使用者仍可將水快速加入該水瓶20中,蓋上該上蓋24,然後從事其他活動,因為使用者心中確知,需要飲水時必有已過濾水可供飲用。
吾人可以預見,為提高或降低過濾速度或過濾品質,該等儲水隔室之相對尺寸可被加大或縮小,且/或該過濾器元件58之材料或構造可有所改變。例如,一過濾器若能澈底去除水中之污染物或其他物質,其作用速度可能較慢;一過濾器若係用於過濾相對純淨之水,其處理速度可能較快。
第10圖繪示可供第9圖所示該水瓶20使用之該上蓋24。該上蓋24之該蓋體28包括安裝於該開口70中且可彎曲之該出水口止擋件32。該出水口止擋件32之一柄部124恰可被裝入至一套筒126中,其中該套筒126係由該開口70處延伸進入該蓋體28。該柄部124及該套筒126包括一直徑較大之階狀部分,以防止該出水口止擋件32一不留意便從該蓋體28中被拉出。該出水口止擋件32包括弧形之一碟狀部分128,該碟狀部分128係從該柄部124向外伸出,並朝該蓋體28之內面彎曲。該碟狀部分128可壓合於該出水口30之邊緣,以防止流體於該上蓋28關閉時從該出水口30中漏出。
該蓋體28係由該鉸鏈34附著於該上蓋下部26。延伸自該 上蓋下部26之該中央鉸鏈元件72形成該鉸鏈34之一部分(如第2圖所示)。該中央鉸鏈元件72具有一弧形外表面130及一大致平坦之表面132,其中前者位於該中央鉸鏈元件72頂部附近,後者則朝該中央鉸鏈元件72之下部延伸。在該弧形外表面130與該大致平坦之表面132間設有一緩斜面134。該蓋體28具有一彈簧扣件136,該彈簧扣件136之下端及兩側均與該蓋體28之本體不相連。詳言之,切口137將該彈簧扣件136之側邊與該蓋體28之本體隔開。該彈簧扣件136之一臂部138係由該彈簧扣件136之自由端向內延伸進入該蓋體28。當該蓋體28位於關閉位置時,以及在該蓋體28繞該鉸鏈34樞轉至開啟位置之過程中,該彈簧扣件136係貼靠於該中央鉸鏈元件72之該弧形表面130。當該蓋體28完全開啟時,該彈簧扣件136則到達該大致平坦之表面132並產生彎曲,使該臂部138被定位於該大致平坦之表面132,因而將該蓋體28維持在開啟位置。此時,使用者可透過該出水口30飲水而不受該蓋體28之干擾。使用者欲關閉該蓋體28時,僅需朝關閉位置樞轉該蓋體28,即可令該彈簧扣件136及該臂部138接觸該緩斜面134,而該緩斜面134則將使該彈簧扣件136移至該弧形表面130上,致使該蓋體28繼續朝關閉位置樞轉。
該閂鎖裝置36可將該蓋體28維持在關閉位置。前文曾於第3圖之相關說明中提及,該閂鎖裝置36具有設於該外框78內之該閂鎖按鈕76。該閂鎖按鈕76經安裝後,可於該上蓋下部26中之一按鈕暗槽144內滑動。該閂鎖按鈕76之一內側部分146係位於該按鈕暗槽144內且具有一掣爪突起物148。延伸自該蓋體28之一掣爪凸片150設有一掣爪開口,且該掣爪突起物148可結合於該掣爪開口中。該掣爪凸片150延伸進入該按鈕暗槽144之一開口,使該閂鎖按鈕76之該內側部分146可結合於該蓋體28之該掣爪開口中。該閂鎖按鈕76係由安裝於該按鈕暗槽144內之一彈簧152(例如一橡膠壓縮彈簧)偏壓至結合位置。
按壓該閂鎖按鈕76將使該閂鎖按鈕76在該按鈕暗槽144內滑動,進而壓縮該彈簧152。當該蓋體28位於關閉及閂鎖位置時,該閂鎖按鈕76之滑動將使該閂鎖按鈕76之該掣爪突起物148從該蓋體28之該掣爪開口中移出;如此一來,該蓋體28便從閂鎖位置釋放,且可進一步樞 轉至開啟位置。該出水口止擋件32可對該出水口30之邊緣施加足夠之力,致使該閂鎖裝置36一旦脫扣,該蓋體28即朝開啟位置彈開。此一彈開動作明確顯示該閂鎖裝置36已脫扣。使用者可根據是否出現此彈開動作而得知該蓋體28是否處於閂鎖狀態。若未完成閂鎖,該蓋體28必將彈開至局部開啟位置。
內蓋(即上蓋下部26)具有可供使用者飲水之該出水口30。該出水口30係支撐於該內蓋26之一中央隆起部分154上。該中央隆起部分154之底面具有一套管156,且該套管156之邊緣形成向內傾斜之斜面。該套管156可與該傳輸管44之自由端結合,並導引該自由端,使其接觸該出水口30底面之該墊圈48。該套管156之直徑大於該出水口30之直徑,因而形成可供該墊圈48使用之一安置座。該墊圈48雖於圖中具有一U形剖面,但亦可改為其他形狀,所有該等形狀均未脫離本發明之範圍。一如前述,該傳輸管44之該邊緣88具有向外傾斜之斜面,此斜面有助於將該傳輸管44導入該套管156中。
該內蓋26之該中央隆起部分154可配合該傳輸管44末端與該瓶身22之該邊緣84間之高度差。該中央隆起部分154與該內蓋26本體間之高度差可大可小,端視該傳輸管44末端與該瓶身22之相對位置而定。在圖示實施例中,該中央隆起部分154與該按鈕暗槽144等高,但未必每一實施例均須採用此一設計。
該墊圈40係設於該上蓋下部26之底面,且鄰近一內螺紋部分160,該內螺紋部分160形成與該水瓶20連接之該螺紋連接結構38。該墊圈40係定位於一隆起環162所形成之凹槽內。該墊圈40具有一C形剖面,但亦可改用其他墊圈構型。該上蓋24與該水瓶20間之螺紋連接結構亦可改為一卡扣連接結構、一旋轉卡合(bayonet)連接結構或其他連接結構。
在第11圖中,該過濾式水瓶20已傾斜至飲用位置。該蓋體28已樞轉至完全開啟位置,使該彈簧扣件136抵靠於該中央鉸鏈元件72之平坦部分,因而使該蓋體28保持開啟。在此狀態下,該出水口30不再由該出水口止擋件32密封,使用者可直接從該出水口30飲用已過濾之流 體,或將已過濾之流體從該出水口30倒出。
藉由傾斜該水瓶20並將其底部向上翻起,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中已過濾之水便可沿該傳輸管44流動,並自該出水口30流出,以供使用者使用。當使用者從該出水口30倒出該流體時,該通氣管50可將空氣自該出水口30周邊之區域,引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中,藉此為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通氣。在圖示實施例中,該傳輸管44內設有兩支通氣管50。該等通氣管50之數量可增加或減少。由於該通氣管50係設於該傳輸管44內,該出水口止擋件32可同時密封該傳輸管44與該等通氣管50。當使用者取用已過濾之水時,該上蓋下部26可封閉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以防止未過濾之水從該水瓶20中流出。因此,使用者從該水瓶20中取出之水僅為已過濾之水。
在一實施例中,該過濾器可容許相反方向之水流。若將該水瓶20傾斜至飲用位置,將使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中一部分已過濾之水經由該過濾器元件58流入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在大部分實施例中,通過該過濾器元件58之水流均較該傳輸管44內未受阻礙之水流緩慢。因此,即使少量已過濾水經由該過濾器元件58回流,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中仍留有大部分已過濾水可供飲用。在將水倒出或飲水過程中出現之少量回流水,可於該水瓶20恢復直立後補回,因為當該水瓶20直立時,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中之水將再度接受過濾並進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此外,於該水瓶20傾斜時通過該過濾器元件58之回流尚可沖洗該過濾器元件58,因而提高過濾之效率。吾人可以預見,本發明尚可包括一方向流限制元件,俾於使用者從該水瓶20中飲水時,或於該水瓶20從直立位置轉為傾斜時,減少或完全避免通過該過濾器元件58之回流。
該已過濾流體隔室54中設有兩個用以將該過濾器承座46固持於該瓶身22下緣之支撐凸緣64。此種支撐件之數量可增加或減少。亦可利用其他手段將該過濾器承座46固持於定位。
當使用者以第1至11圖所示之過濾式水瓶20過濾一定量的水之後,可能必須更換該過濾器元件58。如第5及6圖所示,使用者將該底座52從該瓶身22上旋開後,便可將該過濾器承座46及該傳輸管44從 該瓶身22之開放底部移出。接著,將該過濾器蓋體60從該過濾器承座46上移除,其移除方式係將環形之該過濾器蓋體60上提,直到其脫離該傳輸管44為止。然後將該過濾器元件58從該過濾器承座46中取出。若該過濾器元件58帶有水份,可能必須將該傳輸管44及該過濾器承座46倒置,方能將該過濾器元件58從該過濾器承座46中取出。接著將全新之一過濾器元件58或另一過濾器元件58套設於該傳輸管44,並放入該過濾器承座46中,之後再將該過濾器蓋體60復位(例如將其卡扣於定位)。最後,將該過濾器承座46及該傳輸管44重新放入該瓶身22中,並將該底座52旋合於該瓶身22底部。此時,裝有全新或另一過濾器元件58之過濾式水瓶20便可供繼續使用。
第12圖揭示本發明過濾式水瓶之第二實施例。在此一實施例中,水瓶200之一上蓋202具有一蓋體204,該蓋體204係以一鉸鏈206連接至該上蓋202。按鈕釋放之一閂鎖裝置208係用以將該蓋體204固定於關閉位置。一中央開口210具有一出水口止擋件212。該上蓋202之結構可與第一實施例完全相同,或於構造、材料或設計上有所差異。該水瓶200之瓶身214為單一元件,並未設有可供更換過濾器元件之可移除式底座。
第13圖繪示此一第二實施例之該上蓋202的頂部,以及第14圖所示剖面之剖面線。第一與第二實施例不同之處詳見第14圖。該瓶身214係單一元件而無可移除之底座。支撐凸緣220從下方支撐一過濾器承座222及一傳輸管224。若欲移除(更換)該過濾器承座222及該傳輸管224,須將該上蓋202從該瓶身214移除,然後經由該水瓶200之開放頂部取出(插入)該過濾器承座222及該傳輸管224。第二實施例之該過濾器承座222係以一墊圈226取代第一實施例中以密封方式抵靠於瓶身底緣之墊圈,其中該墊圈226係位於該過濾器承座222之一凹槽中,並以密封方式抵靠於該瓶身214之內面。除此之外,第二實施例之操作方式與第一實施例大致相同。
第15圖繪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在此一實施例中,水瓶240具有一上蓋242,該上蓋242設有一蓋體244。該上蓋242係緊固於該水瓶240之一瓶身246。該上蓋242及該蓋體244與前述之上蓋及蓋體大致 相同。該瓶身246具有一上段248、一環部250、一下段252及一底座254。該環部250之直徑小於該瓶身246之其他部分。該上段248與該下段252之直徑均自該環部250起朝兩相反方向逐漸擴大。
如第16圖所示,該瓶身246為一真空隔熱瓶,其內壁256大致呈圓柱狀,外壁258則界定出該瓶身之上述外部輪廓。該內壁256包括用以支撐一過濾器外殼262之一凸脊260。一墊圈264係位於該過濾器外殼262之一凹槽內,並以密封方式抵靠於該內壁256,以防止流體未通過一過濾器元件266即於已過濾流體隔室(此圖未標示)與未過濾流體隔室(此圖未標示)之間流動。真空隔熱之該瓶身246可為熱飲保溫,並為冷飲保冷。該內、外壁256、258之各個段落代表用以組成本實施例真空瓶之構件。當然亦可改用其他段落及段落位置。
當然,該水瓶240並不僅限於水之過濾,亦可用於過濾其他流體。吾人尚可透過過濾之方式,將物質加入流體中,而非移除流體中之物質。例如,若將茶葉、咖啡、草藥、可沖泡之物質、調味物質、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品或其他物質加入過濾器隔室中,即可製備經調味或添加補充品之飲料。
以下將說明過濾式水瓶240之其他實施例,以及可搭配過濾式之該水瓶240及其他飲料瓶使用之構件。在本文所述之實施例中,若有元件與其他實施例中之元件相同或類似,則該等元件未必每次出現時均詳加說明;未詳細說明之元件可參照其他圖式中相同或類似元件之說明。
參見第17圖,圖中之一上蓋300可附著於一飲料瓶,其中該飲料瓶可為一過濾式水瓶或其他水瓶。該上蓋300包括突出於一套管304中央之一出水口302。該出水口302包括一中央開口306,該中央開口306可與該上蓋300所附著之水瓶之內部形成流體連通。為將該套管304緊固於一水瓶,該套管包括內螺紋或一卡扣連接結構,端視該水瓶而定。該套管304另設有一通氣開口308。在分解圖中位於該上蓋300下方之元件為一通氣墊圈310,該通氣墊圈310係緊固於該上蓋300之該通氣開口308中。一傳輸管墊圈312可在該上蓋300與一過濾式水瓶之傳輸管末端間形成密封。此一實施例另設有一上蓋墊圈314,其可於該上蓋300與水瓶之間形成 密封。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墊圈312與上蓋墊圈314均具有一U形剖面,當然亦可改用其他墊圈構型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在圖示實施例中,該通氣墊圈310具有一上掣爪部316、一柄部318及一基部320,其中該上掣爪部316係固定於該通氣開口308內,該柄部318係連接於該上掣爪部316,而該基部320則可容許空氣進入該通氣開口308但不容許流體流出。
在第18圖中,第17圖所示之上蓋係緊固於一水瓶322。該水瓶322類似前文所述之水瓶,且包括一未過濾流體隔室324、一已過濾流體隔室326,以及分隔該兩隔室之一過濾器元件328。該過濾器元件328環繞一傳輸管330之下端。該傳輸管330之上端則伸入該上蓋300內之一插座332中。該插座332包括一傳輸管墊圈312,該傳輸管墊圈312可提供密封,以防止未過濾之水滲漏至該傳輸管330之內部及該出水口302之該中央開口306內部。該上蓋300係以螺紋結合於該水瓶322,而該上蓋墊圈314則在該上蓋300與該水瓶322之間形成密封,以防止流體從該水瓶322中漏出。
該通氣墊圈310之形狀係經過設計,使通氣墊圈310可與該上蓋300之該通氣開口308相匹配。詳言之,當水從該未過濾流體隔室324流出並穿過該過濾器元件328時,該通氣墊圈310及該通氣開口308可容許空氣進入該未過濾流體隔室324。該通氣墊圈310之該基部320形成一薄杯狀元件,其係抵靠於該通氣開口308具有對應形狀之部分。當該未過濾流體隔室324內之空氣壓力下降時,此薄杯狀部分便產生彎曲,使外界空氣得以進入。該杯狀部分之形狀亦經過設計,因此,當液體接觸該通氣墊圈310之內側時,該杯狀部分將抵靠於該上蓋300之對應部分並因而密封該水瓶322,以免液體經由該通氣開口308漏出。
在第19圖中,水瓶322已傾斜至飲用位置。該已過濾流體隔室326內已完成過濾之水可經由該傳輸管330流至該出水口302以供飲用,如圖中箭頭所示。在此同時,該水瓶322之該上蓋墊圈314及通氣墊圈310可防止該未過濾流體隔室324內未過濾之水從該水瓶322中漏出,而該傳輸管墊圈312則可防止未過濾之水進入已過濾水之水流中。
在第20圖中,具有一蓋體344之一上蓋342係附著於一飲 料瓶340。該上蓋342係緊固於該飲料瓶340之一擴大上端345。該蓋體344及該上蓋342係以一鉸鏈346相連,以令使用者得以開啟該蓋體344,進而透過該上蓋342飲用該飲料瓶340內之飲料。該攜帶套圈348係連接於該上蓋342之該鉸鏈346。該攜帶套圈348係以樞接方式安裝於該鉸鏈346,而能被轉動至圖面所示之收納位置,或被轉動至各種不同的角度(攜帶位置),進而羺供使用者藉由該攜帶套圈348攜帶該飲料瓶。該鉸鏈346上另設有一突起物350,其可於該蓋體344位於開啟位置時與該蓋體344結合。該蓋體344之頂部設有一密封安裝件352。
第21圖繪示該蓋體344及該上蓋342之頂部,且包括該密封安裝件352及該鉸鏈346。該上蓋342設有一按鈕354,其位於該鉸鏈346之相反側。
第22圖則繪示該飲料瓶340、該上蓋342及該蓋體344之內部。該飲料瓶340係無隔熱功能之一水瓶,且其具有光滑之外側。該飲料瓶340之下部設有複數個鰭狀物或支柱360,該等鰭狀物或支柱360可支撐一過濾器承座362並進而界定出一已過濾流體隔室364。該過濾器承座362係連接於一傳輸管366,而該傳輸管366則延伸穿過一未過濾流體隔室368並延伸至該上蓋342。該傳輸管366恰可被裝入該上蓋342上之一插座370,並於該插座370內與一墊圈372相結合,其中該墊圈372可於該上蓋342與該傳輸管366之間形成密封。該墊圈372可於使用者透過一出水口374飲水時,確保未過濾之水不致與已過濾之水混合。
該按鈕354在圖中已與該蓋體344下緣之一閂鎖突出部376相結合,致使該蓋體344位於閂鎖位置,且該按鈕354係由一彈簧378固持於此結合位置。該彈簧378係延伸於該按鈕354之一內側部分與該上蓋342之一按鈕固持凹部之一內側部分之間。在圖面所示之實施例中,該彈簧378係一管體,且由類似橡膠之可彎曲材料製成,此材料之可壓縮性令使用者得以向內按壓該按鈕。一鎖固銷380恰可裝入該按鈕354之一凹口中,以防止該按鈕354脫離該上蓋342之該按鈕固持凹部。位於上述凹口內之該鎖固銷380亦可於使用者按壓該按鈕354時,限制該按鈕354向內移動之幅度。
該蓋體344係利用一出水口密封碟片382密封該出水口374之開放端,其中該出水口密封碟片382係由該密封安裝件352緊固於該蓋體344之內側。在圖面所示之實施例中,該出水口密封碟片382係呈圓頂狀,且係以可彎曲之材料製成,俾於該出水口374與該蓋體344之間形成液密密封。
一傘狀閥384係安裝於該上蓋342之一開口中。該傘狀閥384具有一幹部及一圓頂形閥部386,其中該幹部係安裝於該上蓋342之一開口中,而該圓頂形閥部386之外緣則接觸該上蓋342之底面。該圓頂形閥部386係以密封方式抵靠於該上蓋342,以防止液體從該飲料瓶340(如第20圖所示)中漏出;但在另一方面,該圓頂形閥部386因具有可撓性,故可於該飲料瓶340內之空氣壓力低於外界空氣壓力時(例如當使用者飲用該飲料瓶340內之飲料時,或當該未過濾流體隔室368中之水經由過濾而進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364時),容許空氣流入該飲料瓶340。此空氣可於該傘狀閥384處經由該上蓋340用以安裝該傘狀閥384之開口周圍所形成之間隙流入該飲料瓶340。
一墊圈388係連附於該上蓋342之下緣,故可於該上蓋342固定於該飲料瓶340時,以密封方式抵靠於該飲料瓶340之內側。在圖示實施例中,該墊圈388係抵靠於該飲料瓶340之較窄瓶身與該飲料瓶340之該擴大上端345之間之漸變段。該上蓋342尚包括可結合於該擴大上端345內之外螺紋。
一O形環390係延伸於該蓋體344與該上蓋342之間,且可將該蓋體344偏壓至完全開啟位置。該O形環390係繞著該鉸鏈346之元件而延伸,俾於使用者透過該出水口374飲水時,使該蓋體344保持開啟。
第23圖繪示另一飲料瓶實施例,其上蓋342及蓋體344均與第20圖之實施例類似,但該飲料瓶340已改為一隔溫飲料瓶400。該隔溫飲料瓶400包括連附於一瓶身404之一底座402。該瓶身404包括延伸至一擴大上端408之一推拔部406。本實施例之該隔溫飲料瓶400係一真空隔熱瓶。該上蓋342及該蓋體344均與前述實施例類似,在此以引用之方式 併入其相關說明。
第24圖繪示該隔溫飲料瓶400之剖面,圖中之雙壁結構可提供一真空空間,使該隔溫飲料瓶400之內部得與外界溫度隔離。詳言之,該瓶身404(亦為外壁404)提供可供使用者握持之一外表面。該外壁404將一內壁410包圍在內,其中該內壁410界定出一流體盛裝空間,且該內壁410與該外壁404係以一隔溫間隙412相隔。該隔溫間隙412可接受抽氣以使該內、外壁410、404之間形成真空或接近真空之狀態,進而為該隔溫飲料瓶400之內容物隔熱,使其不受環境溫度之影響。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內壁410與該外壁404係以不銹鋼製成,但亦可改用其他材料。該隔溫間隙412內亦可填充空氣或其他氣體,或諸如泡棉等隔溫材料。
若與較易模造之材料(如塑膠)製成者相比,鋼製之該內壁410較不易與該隔溫飲料瓶400內用以支撐過濾器元件之支撐鰭部一體成型,因此,該內壁及該過濾器元件之構型須與前述實施例稍有不同。該內壁410包括一第一內伸部分414及內徑小於該第一內伸部分414之一第二內伸部分418。一過濾器元件416係安裝於該第一內伸部分414內,並由該第二內伸部分418加以支撐,以使該過濾器元件416以密封方式定位於該第二內伸部分418上。該過濾器元件416包括一外壁部分420,該外壁部分420係恰好裝入該第一內伸部分414所界定之空間內。較佳者,該外壁部分420係緊密裝入該空間內,但不致過於緊密,以免妨礙使用者將該過濾器元件416插入該隔溫飲料瓶400內,或從該隔溫飲料瓶400中取出該過濾器元件416。該外壁部分420之下部包括一墊圈422,該墊圈422係套設於該外壁部分420之一安裝凸肋上,並藉此固定於該過濾器元件416。該墊圈422可於該過濾器元件416與該第二內伸部分418之間形成密封,以防止一未過濾流體隔室424內未經過濾之水直接漏入一已過濾流體隔室426,而未通過該過濾器元件416之一濾材428。
該隔溫飲料瓶400包括一底座430,該底座430係於該隔溫間隙412之抽氣及密封過程中連附於該隔溫飲料瓶400。在圖示實施例中,該隔溫飲料瓶400包括可與該上蓋434螺合之一內螺紋432。該擴大上端408提供該內螺紋432所需之較大直徑。此過濾式水瓶之其他元件(包括過 濾器承座、傳輸管、內蓋與外部蓋體、攜帶套圈及按鈕釋放元件)均與本文所述其他實施例之對應元件十分類似,凡熟習此項技藝者當可在無進一步說明之情況下瞭解該等元件之構造與運作方式。
本實施例與前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增設一墊圈436。該墊圈436係安裝於一上蓋434之下緣,俾抵靠於該內壁410內向內凸出之一表面。該墊圈436可於該上蓋434與該未過濾流體隔室424之間形成密封。
第25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一過濾器承座440及一傳輸管442。該過濾器承座440之一外壁444恰可套入一過濾式水瓶中。一墊圈安裝環446係繞設於該外壁444之下部。該墊圈安裝環446包括三個相互平行之環體,且該等環體上裝有一墊圈。其他實施例可增加或減少此環體之數量,甚至將其省略。該墊圈安裝環446之環體或其他墊圈安裝結構可確保上述墊圈係固定於定位而不致脫落並留在瓶中。
該外壁444包括一手指抓取凹部448,令使用者得以抓取該過濾器承座440內所安裝之一過濾器匣450。較佳者,該過濾器承座440之相反側設有對應於該手指抓取凹部448之一類手指抓取凹部,以方便使用者從該傳輸管442上方抓取環形之該過濾器匣450並將其取出。在圖示實施例中,該傳輸管442呈推拔狀,其外徑係從自由端起,朝著與該過濾器承座440相連之底端逐漸擴大,以確保該過濾器匣450被可緊密地套合於該傳輸管442,並藉此防止該過濾器匣450與該傳輸管442之間出現滲漏。
在第26圖中,該過濾器匣450已從該過濾器承座440中移除。該過濾器承座440包括一底壁452,且該過濾器匣450一旦插入該過濾器承座440即停放於該底壁452上。該底壁452包括複數個開口454,該等開口454可供來自該過濾器匣450之已過濾水穿過。該等開口454係由複數個隔壁456加以界定,其中該等隔壁456係延伸於該傳輸管442與該外壁444之間。該過濾器承座440之內部包括一階狀結構458,該階狀結構458係從該外壁444向內延伸,因而提供一直徑縮減且可容置該過濾器匣450之部分。該傳輸管442之外部另設有一階狀結構459。該等階狀結構458及459使該過濾器承座440與該過濾器匣450可以液密方式結合。
在圖示實施例中,該傳輸管442包括兩通氣管460。當使用 者飲用所述已過濾流體隔室426中之水時,該等通氣管460可將空氣導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426。亦可提供僅設單一通氣管460或設有多於兩條通氣管460或不設通氣管460之一傳輸管442,凡此均屬本發明之範圍。
一墊圈462可於該過濾器承座440與該隔溫飲料瓶400內部之間形成密封,俾於所述未過濾流體隔室424與已過濾流體隔室426之間提供液密密封。該墊圈462係連附於該過濾器承座440,一如第25圖之相關說明。
圖示之過濾器匣450已從該過濾器承座440中取出。該過濾器匣450包括一中空圓柱形外殼,此外殼具有一圓柱形外壁464以及由一圓柱形內壁466所界定之一中央開口。該圓柱形外壁464包括外突之一下唇部468(第一唇部),其可抵靠於該過濾器承座440內之該階狀結構458。一唇部469(第二唇部)則從該圓柱形內壁466向內延伸,俾於該階狀結構459與該傳輸管442之間形成密封。一頂蓋470係連附於過濾器匣450之頂部,且包括複數徑向凸肋及同心圓凸肋472,該等凸肋形成一開放格網。所述未過濾流體隔室424內之水可穿過該格網,進而流入所述之已過濾流體隔室426。
參見第27圖,該過濾器匣450經安裝後係環繞於該傳輸管442,並同時與該過濾器承座440及該傳輸管442形成密封。該過濾器匣450包括向外突出之一上唇部474。使用者可於該手指抓取凹部448抓取該上唇部474,藉以將安置且密封於該過濾器承座440內之該過濾器匣450取出。不僅該頂蓋470設有可供水流進入該過濾器匣450之開口,該過濾器匣450之一底部476亦設有水流可穿過之開口。該過濾器匣450包括用以盛裝一濾材478之一中空內部。
該濾材478可為一固體,且其形狀恰可裝入該過濾器匣450之過濾器空間中;或者,該濾材478可為一鬆散物質,例如顆粒狀濾材。該過濾器匣450內可裝設任一種濾材478或多種濾材478之組合,包括例如碳質濾材、纖維濾材、膜片濾材、織布或不織布濾材,或其他濾材。該濾材478可具有吸收性以吸收水中經選定之污染物,或可與水中之污染物或其他物質產生反應,或可包括一中和劑或催化劑,或可包括可釋放至水 中之物質,或具有上列性質之組合。該濾材478可具有生物可分解性,且/或該過濾器外殼可具有生物可分解性。在一實施例中,該過濾器外殼係以澱粉基材料或烯類形成。
該過濾器元件416並不僅限於過濾液體;在本發明中,該過濾器元件416亦泛指液體調理或液體改質元件或物質。該過濾器元件416可包括可提升水之風味(例如可去除水中之污染物、氯、鐵或其他礦物質,並同時添加調味劑或其他物質)之物質。所述液體調理元件或該過濾器元件416可能完全不具有過濾功能,而只能將調味劑加入水中或其他液體中,或將維生素、甘味劑、著色劑、微粒及/或其他物質加入水中。所述液體調理元件可用於水或其他液體之調理,使其閃閃發亮(例如可包括閃光物質或其他物質),或使該水或液體於黑暗中發光,或使該水或液體釋放出蒸氣,以至於使用者飲用調理後之液體時,彷彿口中冒出蒸氣。該過濾介質或僅可與水搭配使用,或可與其他流體或飲料搭配使用。
若欲更新該過濾器匣450,可更換該過濾器承座440內之濾材478,或以含有新濾材478之過濾器匣450替換既有之過濾器匣450。較佳者,該過濾器匣450可確保未過濾之水無法從所述之未過濾流體隔室424進入所述之已過濾流體隔室426,且可於使用者自瓶中飲水時,阻止未過濾之水進入使用者口部。舉例而言,當水源遭受污染時,上述可避免使用者誤飲未過濾水之措施便十分有用。另一方面,倘若該過濾器僅係用於改善一乾淨水源之口感,則已過濾水與些許未過濾水一同進入使用者口中並無損於該水在使用者口中之口感。因此,本發明實亦涵蓋各種可容許未過濾水進入已過濾水隔室426之過濾器及過濾元件。
在圖示實施例中,該過濾器承座440之下表面係附著一格柵或其他可防止粗粒物質進入該過濾器元件416及該傳輸管442之裝置(圖未示)。該格柵可卡扣於或螺合於該過濾器承座440上,或以其他方式附著其上。該格柵可僅跨越通往該傳輸管442之開口,或同時跨越該過濾器承座440之整個下表面以及通往該傳輸管442之開口,以防止粒狀物質接觸該過濾器元件416並進入該傳輸管442。例如,使用者可能希望將檸檬切片放入所述之已過濾流體隔室426中,或加入水果塊或其他物質以增添水之 風味。位於該過濾器承座440下表面之格柵可攔阻種子、果肉、果皮或水果之其他部分,使其不致進入該傳輸管442或卡於該過濾器元件416中。如此一來,使用者便可盡情飲用具有水果風味之水而無須擔心該傳輸管442被種子或水果之其他部分卡住。
第28圖詳細繪示該過濾器匣450與該過濾器承座440間之密封狀態。該過濾器承座440包括位於其內壁之該階狀結構458,致使該過濾器承座440之內徑於該階狀結構458處縮減。而該過濾器匣450則包括向外延伸之該下唇部468。該階狀結構458與該下唇部468相互抵靠並形成液密密封,以防止未過濾之水滲漏至所述之已過濾流體隔室426中。該階狀結構458包括位於其頂部之一狹窄突起物480。該突起物480可提供進一步密封,並與該下唇部468合作,藉以將過濾器匣450固定於定位。
第29圖繪示該傳輸管442之該階狀結構459以及自該過濾器匣450向內突出之該唇部469。該階狀結構459與該唇部469形成液密密封以防止未過濾之水滲漏至所述之已過濾流體隔室426中。
第30圖為該過濾器匣450之詳圖。在此圖中,該過濾器匣450具有位於該外壁464之該下唇部468及位於該內壁466之該唇部469。如圖所示,該頂蓋470之格網係延伸於該內壁466與外壁464之間。該頂蓋470可永久連附於該過濾器匣450,或可由使用者從該過濾器匣450上移除。向外突出之唇部474係從外壁464延伸而出。該過濾器匣450已藉由移除底蓋482之方式開啟。該內壁466之自由端外側具有複數個向外延伸之突片484(或突起物)。該外壁464向內延伸之邊緣之內側則包括複數個突片486(或突起物)。突片484及486分別延伸進入該底蓋482內、外緣之溝槽488及490中,藉以將該底蓋482固定於該過濾器匣450上之定位。該底蓋482包括以特定方式排列之徑向及同心凸肋,並因而形成與頂蓋470之開口類似之水流開口。然而,該頂蓋470與底蓋482之開口排列方式亦可互不相同而未脫離本發明之範圍。
第31圖繪示另一實施例之過濾器承座500。該過濾器承座500包括延伸自該過濾器承座500之一傳輸管502,以及形成於該過濾器承座500外壁506之一手指抓取凹部504。該外壁506之下緣包括一墊圈安裝 環508與凹部。該傳輸管502之上端形成一斜面510。該過濾器承座500之下端包括外突之複數個分隔件512。該等分隔件512係突出於該過濾器承座500其他元件之下端下方,且位於該過濾器承座500之內壁、外壁506之間。該等分隔件512可將通過過濾器之液流與液滴導引至過濾器之中央(如第1圖箭號標記所示)而非其內壁或外壁。意即,該等分隔件512之弧形下緣可建立液滴之方向。
第32圖所示之該過濾器承座500及該傳輸管502包括設於該外壁506之手指抓取凹部504。該過濾器承座之底壁514具有由分隔件或凸肋512形成之開口516,其中該等分隔件512或凸肋係延伸於置中之該傳輸管502與該外壁506之間。本實施例之該傳輸管502並未設有前述實施例之通氣通道。在某些實施例中已證實不需以通氣通道將空氣導入所述之已過濾流體隔室中。
第33圖同樣繪示該過濾器承座500,其中該過濾器承座500之內部具有階狀結構518及520,前者係從該外壁506向內延伸,而後者則從該傳輸管502向外延伸。凹槽及墊圈安裝環508係用以將一墊圈固持於該過濾器承座500上,且係向內延伸,其內側部分則形成該過濾器承座之該底壁514。
第34圖清楚繪示弧形凸肋或分隔件512,該等凸肋或分隔件512可為通過該過濾器之水提供液滴控制。該等凸肋或分隔件512亦可改為其他形狀而不脫離本發明之範圍。
第35圖則在未繪示過濾器匣之情況下清楚呈現該階狀結構518及520,該等階狀結構有助於在該過濾器承座與過濾器匣之間形成密封。
第36圖繪示另一實施例之上蓋530。該上蓋530包括一螺紋底座532,該螺紋底座532適可裝入內部設有螺紋之一水瓶中。當然,在本實施例及本文所述之其他實施例中,亦可調整該上蓋530之構型,使其可與外部設有螺紋之一水瓶搭配使用。該上蓋530包括可由使用者選擇性開啟及關閉之一蓋體534。該蓋體534具有一釋放按鈕536及一鉸鏈538,其中該釋放按鈕536係位於該蓋體534之前表面,且一經引動即可開啟該蓋體534,至於該鉸鏈538則位於該蓋體534之背面。該鉸鏈538係連接於 一攜帶套圈540,該攜帶套圈540可樞轉至一攜帶位置或圖示之收納位置。該螺紋底座532之下緣設有一墊圈542,俾將該上蓋530密封於一水瓶上。一出水口密封件544係連附於該蓋體534之內側,且從該蓋體534之頂部即可看見。
參見第37圖之該上蓋530,該攜帶套圈540大致為U形,且其相對端係連接至該鉸鏈538之一鉸鏈銷。使用者可將該攜帶套圈540樞轉至一向上延伸位置,俾便攜帶使用該上蓋530之一水瓶,或將該水瓶吊掛於諸如一勾子或一木釘上。在圖示實施例中,該攜帶套圈540之一套圈端540a較寬,其連接至該鉸鏈538之一末端540b部分則較窄,當然亦可改用其他形狀。該鉸鏈538中央之一筒狀部分546具有隆起之一凸肋548。當該蓋體534位於完全開啟位置時(例如當使用者從瓶中飲水時),該凸肋548之位置恰可接觸該蓋體534之一部分,因而將該蓋體534維持在完全開啟位置。隆起之該凸肋548令使用者僅需稍加施力即可將該蓋體534移至完全開啟位置或使該蓋體534脫離該完全開啟位置。
該鉸鏈538亦包括可將該蓋體534偏壓至開啟或關閉位置之O形環彈簧550。該O形環彈簧550係由彈簧勾552加以固持,其中該等彈簧勾552係從該鉸鏈538之該筒狀部分546延伸而出,並將該O形環彈簧550之一部分固持於該上蓋530。該O形環彈簧550之一第二部分則環繞該鉸鏈538而延伸,並與該蓋體534結合。該O形環彈簧550之該第二部分係由該蓋體534之一O形環掣爪556固持於該蓋體534中。當蓋體534位於關閉位置時,原本即纏繞於該鉸鏈538上之該O形環彈簧550幾乎呈反折狀態。該鉸鏈538包括一鉸鏈連接件554,其係連接於該蓋體534與該鉸鏈538之間。
如第38圖所示,該釋放按鈕536包括可供使用者按壓之一弧形外端558。該鉸鏈538使該攜帶套圈540之該末端540b位於該攜帶套圈540之該套圈540a部分的內側。
如第39圖之剖面圖所示,該上蓋530與該蓋體534係以該鉸鏈538相連。該上蓋530之該墊圈542係位於該螺紋部分532之下緣。容置傳輸管之一套筒560係位於該上蓋530之內部。當該上蓋530連附於 具有所述過濾器總成之水瓶時,該套筒560可套設於所述傳輸管之末端。為將該傳輸管導引至定位,該套筒560之一下端562包括一向內傾斜之斜面。一墊圈564係安裝於該套筒560內,俾於該上蓋530與該傳輸管之間形成密封。該上蓋530包括可與該套筒560形成流體連通之一出水口566。該套筒560係以該水瓶之縱軸為中心,因此,當上蓋530被螺合至該水瓶上之定位時,該傳輸管將滑入該套筒560中。
該上蓋530包括可與該套筒560形成流體連通之該出水口566。在圖示實施例中,該出水口566乃偏離該上蓋530之中心。此偏心設計於該出水口566內形成具有特定輪廓線568之一內部空間。該出水口566之上端包括一擴大邊緣570以提高使用者飲水時之舒適度。該出水口566之上端係由該出水口密封件544密封,其中該出水口密封件544之一中央柱體572係緊固於該蓋體534之一開口576中。該出水口密封件544包括一圓頂形末端574,該圓頂形末端574係連附於該中央柱體572,並朝該蓋體534之內側彎曲,同時與該蓋體534之內側結合。當該蓋體534關閉時,該圓頂形末端574係以密封方式抵靠於該出水口566之該擴大邊緣570,以防止流體從該出水口566中漏出。位於該蓋體534之該開口576具有沿著該中央柱體572而延伸之一內部延伸部分578,該圓頂形末端574則具有朝著該蓋體534內側延伸之一裙部580。該蓋體534之內側於設置該裙部580處形成一凹部。該中央柱體572背向該圓頂形末端574之末端包括一徑向擴大部分582,其恰可裝入該開口576內一對應之擴大部分中,藉以將該出水口密封件544固定於該蓋體534中。
在出水口偏離水瓶軸心之實施例中(圖式未顯示),可設置偏置之傳輸管及偏置之出水口。該等偏置傳輸管及出水口係以一旋轉套管固定於定位,以維持其相對於水瓶之偏置位置,其中該旋轉套管可將該偏置出水口固定於水瓶,且使用者在附著或拆卸該旋轉套管時,不需旋轉該出水口及該傳輸管。用於非旋轉式蓋體元件之旋轉套管乃習知技藝,在此不予贅述。
該釋放按鈕536可在該上蓋530之一按鈕凹槽中滑動。該按鈕凹槽之內側端包括一彈力彈簧584,該彈力彈簧584可將該釋放按鈕536 朝閂鎖位置偏壓。在一實施例中,該彈力彈簧584為一橡膠管。該釋放按鈕536具有一固定銷586,其可防止該釋放按鈕536於使用時從該按鈕凹槽中掉出,且可限制該釋放按鈕536之移動。該釋放按鈕536上之一掣爪突出部588可與該蓋體534內側之一掣爪突起物結合,藉以將該蓋體534固定於關閉位置,而使用者則可透過按壓該釋放按鈕536之方式釋放該蓋體534。
一傘狀密封件590係緊固於該上蓋530中,且位於該套筒560與該鉸鏈538之間。該傘狀密封件590之中央柱體具有一掣爪突起物591,該掣爪突起物591係固定於該上蓋530之一開口中。該開口包括向內延伸之一突起物592,其可與該掣爪突起物591結合,因而將該傘狀密封件590固定於定位,同時形成空氣流通道,使空氣可穿過該開口並從該中央柱體旁流過。該傘狀密封件590包括一撓性圓頂部分594,此該撓性圓頂部分594之外緣係與該上蓋530之內側接觸。該傘狀密封件590之功用如同一單向閥。當瓶內壓力下降時(例如當使用者從瓶中飲水時),該撓性圓頂部分594便產生彎曲並遠離該上蓋530,使空氣得以流入瓶內;但該撓性圓頂部分594亦可抵靠於該上蓋530之內側,以防止流體從瓶中漏出。
該O形環彈簧550包括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其中該第一部分係緊固於該蓋體534內,而該第二部分則緊固於該上蓋530。位於該鉸鏈538中央之一鉸鏈銷596可作為該蓋體534與該攜帶套圈540之樞軸。
第40圖與第39圖類似,惟該釋放按鈕536已在力F之按壓下克服該彈力彈簧584之偏壓力,進而滑入該按鈕凹槽。若未持續施加力F,則該釋放按鈕536不會停留在圖示位置。將該釋放按鈕536移至圖示之釋放位置後,該掣爪突出部588便脫離該蓋體534內側之該突起物598,從而釋放該蓋體534。該出水口密封件544將推抵該出水口566,並將該蓋體534開啟至圖示之局部開啟位置。該固定銷586(其位於該釋放按鈕536內之一固定銷凹部600中)可限制該釋放按鈕536向內移動之幅度。在第40圖中,該釋放按鈕536已達向內移動之極限。該突起物598與該掣爪突出部588均採斜面設計,因此,在該蓋體534之關閉過程中,該蓋體534 可使該釋放按鈕536向內滑動;待該蓋體534完全關閉後,該釋放按鈕536便在該彈力彈簧584之作用下卡扣於結合位置。
在第41圖中,該蓋體534係位於完全開啟位置。該蓋體534之該出水口密封件574於該蓋體534關閉時係蓋設於該出水口566之開放端,但在該蓋體534開啟後,該出水口密封件574仍位於該蓋體534上,以利使用者經由該出水口566飲水。該蓋體534用以與該釋放按鈕536上之該掣爪突出部588結合之該突起物598係位於該蓋體534之一凹部602中。該蓋體534關閉後,該凹部602係套合於該釋放按鈕536上。該按鈕固定銷586係固持於該上蓋530之一固定銷孔604內。
吾人可於該出水口566中看見其內部之該輪廓線568所形成之液體流動路徑,此路徑係從該出水口566內部延伸至該套筒560之一套筒開口606。該上蓋530開口中之該傘狀密封件590係由向內延伸之該突起物592加以固持。
於該鉸鏈538處,該O形環彈簧550係由該彈簧勾552固持於該鉸鏈538之該筒狀部分546的兩端。該筒狀部分546之各端與對應之該蓋體534至該鉸鏈連接件554之間分別設有一O形環凹槽608。當該蓋體534關閉時,該O形環彈簧550係位於該O形環凹槽608內;一旦開啟該蓋體534,該O形環彈簧550便從該O形環凹槽608中移出。該O形環彈簧550之一側係由該上蓋530之該彈簧勾552加以固持,其相反側則由該蓋體534之該O形環掣爪556加以固持。
如第42圖所示,該墊圈564係位於用以容置所述傳輸管末端之該套筒560內。該墊圈564係安置於一墊圈座610上,其中該墊圈座610係形成於該套筒560之一端。一如前述,該出水口566係相對於該套筒560而偏置。該墊圈座610於第42圖之左側伸入該套筒560與該出水口566間之流動路徑;而在第42圖之右側,該出水口566與該套筒560間之錯位即形成該墊圈座610。第42圖中清楚可見該輪廓線568,該輪廓線568標示出該套筒560與該出水口566間之弧面。
第43圖詳細繪示可將空氣引入水瓶內之該傘狀密封件590。該傘狀密封件590之一柄部612及該掣爪突起物591均小於用以安裝 該傘狀密封件590之一開口614。僅該突起物592伸入該開口614並與該傘狀密封件590之該柄部612及掣爪突起物591結合。該柄部612周圍並因此形成一氣流間隙。該突起物592係從該開口614延伸而出,而一套管616則環繞該開口614。該上蓋530於該套管616外側另設有一環形凹部618。該傘狀密封件590之該撓性圓頂部分594係跨越該環形凹部618而安置於該上蓋530上。
第44圖所示該上蓋530包括具有偏置之該出水口566的上蓋530本體、傘狀閥之該開口614及該鉸鏈538等元件。該上蓋530之上內部包括一隆起部分620。一凸緣622係延伸於該隆起部分620之下方,且位於該螺紋部分532之上方。一按鈕暗槽624延伸進入該隆起部分620。該蓋體534關閉時係延伸於該隆起部分620之上方,因此,一旦將該上蓋530螺合於一水瓶並關閉該蓋體534,僅該凸緣622曝露在外。
該蓋體534具有可容置該釋放按鈕536之該凹部602、用以安裝該出水口密封件544之該開口576,以及從背面延伸而出之該鉸鏈連接件554。該鉸鏈連接件554具有相對較大之一樞接開口626,可供該攜帶套圈540之一樞接元件628伸入其中。該上蓋530本體上之該鉸鏈538亦包括相對較大之一樞接開口630,使該攜帶套圈540之該樞接元件628得以裝設於其中。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樞接元件628具有縱向延伸之長孔,且包括兩周緣結合環,其中該等樞接元件628經壓縮變形後,恰可裝入該樞接開口626及630中,使該等結合環結合於該上蓋530及該蓋體534之對應凹槽內,從而將該等樞接元件628固持於該處。該鉸鏈銷596係伸入至該樞接元件628之中央開口,以免該等樞接元件628因被壓縮而脫離該鉸鏈538。該鉸鏈銷596將該上蓋530、該蓋體534及該攜帶套圈540穩固地結合於該鉸鏈538。
圖中之該O形環彈簧550係處於變形狀態,而此狀態即為該O形環彈簧550纏繞於該鉸鏈538之該O形環凹槽608內之狀態。產生此變形之原因在於,該O形環彈簧550之一第一部分係由該上蓋530之一O形環勾所固持,而其第二部分則由該蓋體534之一O形環掣爪所固持。於放鬆狀態下,該O形環彈簧550實質上為圓形。一旦安裝於本發明之該 上蓋530,該O形環彈簧550便於該上蓋530與該蓋體534之間施加一拉力。
用以在具有內螺紋之一水瓶與該上蓋530之間形成密封之該墊圈542包括一內側凹槽632,該內側凹槽632可套設於該上蓋530之一凸肋上,藉以將該墊圈542固持於定位。至於安裝於該套筒560內之該墊圈564則包括一外側凹槽。在此圖中,該傘狀密封件590係位於該上蓋530之下方。
該釋放按鈕536之一按鈕本體634係伸入至該按鈕暗槽624中。該按鈕本體634之一腿部636界定出一彈簧容置間隙,使該壓縮彈簧584得以安裝於其中。圖中亦繪示出該按鈕固定銷586,其適可裝入該上蓋530之該固定銷孔604內,且可與該凹部600結合,藉以將該釋放按鈕536固持於定位。一如前述,該出水口密封件544包括該中央柄部572、環形之該裙部580及該外側部分574。
第45圖繪示又一實施例之上蓋640。為避免重複,以下僅詳述與上開實施例不同之部分。該兩實施例中相同或幾乎相同之技術特徵請參閱前文之說明。該上蓋640具有一蓋體642,而該蓋體642則於鄰近一鉸鏈646處設有一凹部644。一通氣密封件648係安裝於該凹部644內。一O形環夾650係結合於一O形環彈簧652之一側。當該蓋體642位於關閉位置時,該O形環彈簧652係纏繞於該鉸鏈646上。該O形環彈簧652之相反側係固定於該上蓋640之一O形環勾654中。另設有一攜帶套圈656、一按鈕658及一出水口密封件660。
在第46圖中,該O形環彈簧652係纏繞於該鉸鏈646上用以容置該O形環彈簧652之凹槽中。
吾人可從第47圖之剖面圖中看出前述實施例之諸多相似之處及若干不同處。該蓋體642之該凹部644提供可安裝該通氣密封件648之一凹部底板662。該通氣密封件648係抵靠於該上蓋640之一通氣開口664。該通氣開口664係通往一通氣閥666,而該通氣閥666則包括由一對翼片所構成之一翼閥668。
該上蓋640包括恰可裝入所述濾水器傳輸管於其中之一套 筒670。該套筒670內所安裝之一墊圈672可於該傳輸管與該上蓋640之間形成密封。該墊圈672包括一墊圈套筒674,該墊圈套筒674之自由端具有斜面以便套設於該傳輸管之一端,並藉此提高密封品質。
該上蓋640之一螺紋部分676包括一水瓶墊圈678,該水瓶墊圈678之構型使其可緊密裝設於一水瓶內並抵靠於該水瓶之內側。
該按鈕658之高度大於前述實施例之按鈕高度。用以裝設該按鈕658之按鈕暗槽係延伸超過該蓋體642,並且包括一開口680,使該蓋體642之一掣爪延伸部分682得以伸入至該開口680中。該掣爪延伸部分682可與該按鈕658之一掣爪突出部結合。一如前述實施例之按鈕,該按鈕658係由一壓縮彈簧施以偏壓,並由一按鈕固定銷固持於定位。
在第48圖之底面視圖中,該套筒670係位於該上蓋640中央,而該墊圈套筒674則位於該套筒670內。該翼閥668在圖中係位於關閉位置,可防止水瓶內之流體外漏。一按鈕暗槽684係形成於該上蓋640內。
第49圖為該翼閥668之詳圖。該凹部686係形成於該上蓋640,且朝向一水瓶之內部,其中該上蓋640可附著於該水瓶。用以固持該翼閥668且呈環形之一固定環688恰可裝入該凹部686中。該凹部686包括一環形突起物690,而該翼閥668則具有可套設於該環形突起物690上之對應凹槽。該固定環688之直徑與該環形突起物690之直徑大致相同,且該固定環688恰可裝入該翼閥668之一凹槽692中。該凹槽692形成一剖面大致為三角形之一固定環694,其可與該環形突起物690及該固定環688一同將該翼閥668固持於定位。該固定環688包括具有斜角且向外延伸之一突起物696,該突起物696可與該凹部686內具有斜角但向內延伸之一突起物698相結合,因而形成一卡扣緊固件,並利用該固定環688將該翼閥668固持於定位。
該翼閥668包括兩片向內傾斜之翼片700。該等翼片700係由薄而具有可撓性之材料(例如橡膠或其他可彎曲之聚合物)形成,且該等翼片700之設置方式使其自由端可於放鬆狀態下於一密封表面702彼此接觸。當該等翼片700接觸水瓶內之流體時,大致上仍可維持該密封表面 702之密封接觸,以防止瓶內之流體外漏。
由於該翼閥668係設於該通氣開口664處,空氣可從該等翼片700之間穿過,因而穿過該通氣開口664及該翼閥668。第49圖中之該蓋體642係位於關閉位置。此時,該通氣密封件648係抵靠於該通氣開口664並將其密封,使空氣或液體無法通過該通氣開口。當該蓋體642移至開啟位置後,該通氣密封件648便不再與該通氣開口664相接觸,而使空氣得以穿過該通氣開口664。
在第50圖中,該翼閥668及該通氣開口664均處於開啟狀態。此時,就該上蓋640所附著之水瓶而言,其內部空氣壓力係小於外界之空氣壓力(例如,當使用者從瓶中飲水時便可能出現此一現象)。此空氣壓力差使該等翼片700向外彎曲,並於該等翼片700之該密封表面702處形成一空氣流通道704。當瓶內之空氣壓力與外界空氣壓力達到平衡後,該等翼片700便回復至放鬆狀態並彼此接觸,從而密封該上蓋640,使瓶內液體不致外漏。因此,該等翼片700形成可防止液體外漏但允許空氣進入之一單向閥。
第45圖所示之該蓋體642在第51圖中係處於開啟狀態。該上蓋640具有恰可裝入該蓋體642內之一隆起部分706,以及向外延伸之一唇部708,而該螺紋部分676則附著於該唇部708。一出水口710係從該隆起部分706延伸而出,且當該蓋體642關閉時,該出水口密封件660即密封該出水口710。一按鈕暗槽712係從該出水口710延伸而出,並突出於該隆起部分706之上方。該按鈕658可在該按鈕暗槽712內、於一蓋體結合位置與一蓋體釋放位置之間滑動。該按鈕暗槽712之頂、前側包括該開口680。當該蓋體642關閉時,該蓋體642之該掣爪延伸部分682便延伸穿過該開口680。一按鈕固定銷係通過一固定銷開口714而插至定位,以防止該按鈕658從該按鈕暗槽712中掉出。
該通氣密封件648在圖中係位於該蓋體642之該凹部644。該凹部644之一主要功能係支撐該通氣密封件648,使該通氣密封件648可於該蓋體642關閉時移至該通氣開口664之上方。該O形環彈簧652在圖中係同時勾於該蓋體642之該凹部644以及該上蓋640鄰近該鉸鏈646處。 該鉸鏈646具有一O形環凹槽716。當該蓋體642關閉時,該O形環彈簧652恰好裝入該O形環凹槽716中。
參見第52圖,該蓋體642係位於開啟位置,且該掣爪延伸部分682已自該按鈕658釋放。該O形環彈簧652係處於受拉狀態,並將該蓋體642朝完全開啟位置拉動,因此,當使用者從該出水口710飲水時,該蓋體642將不致有所妨礙。當該水瓶之內容物隨使用者之飲用而移出時,空氣將經由該通氣開口664及該翼閥668進入瓶內。若欲使該蓋體642朝關閉方向移動,須令該蓋體642繞該鉸鏈646樞轉,並克服該O形環彈簧652施予該蓋體642之拉力。當該蓋體642到達關閉位置時,該掣爪延伸部分682便進入該按鈕暗槽712之該掣爪開口680中,並與該按鈕658之掣爪突出部結合。在克服一按鈕彈簧718之壓縮力後,一按鈕銷720(其位於該按鈕658之按鈕銷凹口內)便容許該按鈕658滑動以容置該掣爪延伸部分682。待完全關閉後,該按鈕658即卡扣於結合位置,並將該蓋體642固持於關閉位置,而該出水口密封件660及該通氣密封件648則分別覆蓋該出水口710及該通氣開口664。該上蓋640即以此方式完成防漏密封。
最後,如第53圖所示,該上蓋640包括該按鈕暗槽684以該容置按鈕658、該按鈕彈簧718及該按鈕銷720。該出水口密封件660及該通氣密封件648均裝設於該蓋體642。該攜帶套圈656及一鉸鏈銷722使該上蓋640與該蓋體642彼此相連,而該O形環彈簧652則提供偏壓以促成該上蓋640與該蓋體642之相對移動。該水瓶墊圈678可於該上蓋640與水瓶之間形成密封,而該墊圈套筒674則在該上蓋640與所述過濾器總成之傳輸管之間形成密封。該固定環688係用於固持該翼閥668。
在第54圖所示之另一實施例中,一過濾器承座730及一過濾器匣732包括一旋轉鎖,其可使該過濾器承座730及該過濾器匣732以密封方式結合成一體。詳言之,圓柱形之該過濾器承座730具有延伸至該過濾器承座730之一傳輸管734,且包括一內壁736。該內壁736具有環繞其圓周而延伸之一密封階狀結構738。該內壁736另包括兩鎖固長孔740,其中各鎖固長孔740均包括一軸向部分742及一傾斜部分744。該等鎖固長孔740位於圓柱形之該過濾器承座730開放端之一端包括一支撐環746。該 支撐環746跨越該等鎖固長孔740之該軸向部分742之一長孔開口748,且其跨越處位於該長孔開口748之徑向外側。該支撐環746係環繞該過濾器承座730,並於該過濾器承座730圓柱形承座壁之上端向外突出。一墊圈750係安裝於該過濾器承座730之下端,俾與一過濾式水瓶之內壁以密封方式結合。
該過濾器匣732包括可容納該傳輸管734之一中央開口752,以及位於頂壁之一開口754,使通過該開口754之水可由該過濾器匣732內之過濾介質加以過濾。該過濾器匣732呈圓柱形之一外表面756設有從該外表面756向外突出之一密封凸肋758。當該過濾器匣732完整安裝於該過濾器承座730內時,該密封凸肋758係抵靠於該過濾器承座730內之該密封階狀結構738並與之形成密封結合。此密封結合可能極為緊密,導致使用者必須施用較大之力量方能將該過濾器匣732插入該過濾器承座730或將該過濾器匣732從該過濾器承座730中取出。為協助使用者施力,並將該過濾器匣732以密封狀態定位於該過濾器承座730中,圓柱形之該外表面756上特設有延伸而出之突起物760。各該突起物760係分別定位於各該鎖固長孔740中。當該過濾器匣732相對於該過濾器承座730而轉動時,該等突起物760便沿著該等鎖固長孔740移動。當該等突起物760沿著該等鎖固長孔740之傾斜表面移動時,該過濾器匣732便移入該過濾器承座730內之密封位置,致使該密封凸肋758與該密封階狀結構738以密封方式結合。
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將該過濾器匣732插入該過濾器承座730之動作可能因涉及施加按壓力而較容易完成。但對某些使用者而言,將該過濾器匣732從承座730中取出之動作則略顯困難。藉由反向旋轉該過濾器匣732(其中「反向」係指與安裝時之旋轉方向相反),使用者可使該過濾器匣732脫離其於該過濾器承座730內之密封位置。此為該等突起物760沿著該等鎖固長孔740之該傾斜部分744之傾斜表面移動之結果。使用者依此方式即可輕易地將該過濾器匣732取出。
為方便使用者轉動該過濾器匣732,沿著該過濾器匣732上端設有一加肋握環762。該加肋握環762係突出於該過濾器承座730之上方 及外側,以利使用者抓取。該加肋握環762既可沿一第一方向轉動,藉以將該過濾器匣732安裝於該過濾器承座730內,亦可沿一相反方向轉動,俾將該過濾器匣732從該過濾器承座730中移出。透過該加肋握環762,使用者可使該密封凸肋758脫離該密封階狀結構738,即使在後兩者極為緊密結合之情況下亦可達成此一目的。
該密封凸肋758一旦與該密封階狀結構738分離,便不再需要由該突起物760沿著該傾斜部分744移動所提供之傾斜旋轉力。此時,該突起物760係位於該鎖固長孔740之該軸向部分742中,使該過濾器匣732可被輕易地取出。
參見第55圖,當該過濾器匣732位於圖示位置時,該突起物760乃位於該鎖固長孔740之該入口748。使用者可從圖示位置開始,沿著該傳輸管734之軸向按壓該過濾器匣732,俾將該過濾器匣732圓柱形之該外表面756裝入該過濾器承座730中。該突起物760將在該支撐環746後方沿著該軸向部分742移動,並以此方式進入該鎖固長孔740。該突起物760到達該傾斜部分744後,便同時沿軸向及圓周方向移動,使該過濾器匣732旋入該過濾器承座730中。使用者可握住該加肋握環762以便將該過濾器匣732移至定位。
參見第56圖,該過濾器匣732已充分安置於該過濾器承座730中。該突起物760係定位於該鎖固長孔740之該傾斜部分744的末端,而該過濾器匣732上之該密封凸肋758亦在使用者之按壓下,與該過濾器承座730之該密封階狀結構738以密封方式結合,從而在該過濾器匣732與該過濾器承座732之間形成液密密封。該墊圈750可與一前述水瓶之內側形成液密密封,因而將該水瓶之已過濾流體隔室與未過濾流體隔室以密封方式隔離。
讀者可從第56圖中輕易看出,當該過濾器匣732充分安置於定位時,該加肋握環762係從該過濾器承座730中伸出,以利使用者緊握該加肋握環762,進而取出該過濾器匣732。一旦取出該過濾器匣732,即可插入全新之另一過濾器匣732。
參見第57圖,該突起物760在圖中係位於該鎖固長孔740 封閉端內之充分安置位置。伸入該鎖固長孔740中之一凸部764使嘎鎖固長孔740變窄。該突起物760係由該凸部764固持於該充分安置位置,但使用者僅須施加些許旋轉力即可使該突起物760脫離該充分安置位置並越過該凸部764。圖中以箭頭標示該突起物760於該鎖固長孔740內由軸向轉為斜向之路徑。
參見第58圖,在該過濾器匣732之一側視圖所示之實施例中共設有兩個突起物760。吾人可以想見,亦可改設單一之該突起物760或多於兩個突起物760。復請參見第57圖,圖示之該等突起物760為圓形突起物,但亦可改為其他形狀。圖中用以容置該突起物760之該鎖固長孔740係該過濾器承座730上之一通孔,但該鎖固長孔740亦可改為一於該過濾器承座730外側呈封閉狀之凹槽。圖示之該鎖固長孔740具有該軸向部分742及該傾斜部分744,但該鎖固長孔740亦可改為僅具有該傾斜部分744或改為其他形狀。第58圖所示之該密封凸肋758係位於該過濾器匣732上,但該密封凸肋758亦可改設於該過濾器承座730(如第7圖所示)之內部,並於該過濾器匣730上設置一階狀結構或其他密封表面。該過濾器匣732與該過濾器承座732之間亦可改用其他密封設計而未脫離本發明之範圍。
第59圖為該過濾器承座730與該過濾器匣732沿第56圖C-C剖面線之剖面圖。該過濾器匣732係套設於該傳輸管734且恰好裝入該過濾器承座730中,而該突起物760則已穿過該過濾器承座730之該鎖固長孔740。該加肋握環762係從該過濾器承座730延伸至可供使用者抓握並加以轉動之一位置,以利使用者取出或更換該過濾器匣732。該過濾器匣732具有一頂蓋766、一內部空間768及一底蓋770,其中,該頂蓋766設有開口可供一未過濾流體隔室中之流體流入;該內部空間768內設有過濾介質及/或其他物質;該底蓋770亦設有開口,可供已過濾之流體穿過並流入水瓶之一已過濾流體隔室,但該底蓋770仍可將該過濾介質保留在該內部空間768內。該過濾器承座730之一底部772可支撐該過濾器匣732,且設有流體流動開口,使已過濾之流體得以穿過。
該傳輸管734具有外擴之一下端774,此外擴之該下端774係朝已過濾流體隔室敞開,期使較大量之已過濾流體得以進入該傳輸管734 以供使用者飲用。外擴之該下端774為階梯狀,但亦可改為直徑逐漸加大之形狀或其他形狀。一墊圈750係連附於該過濾器承座730下端一直徑較小部分之隆起凸肋上。該墊圈750之外表面包括複數條向外延伸之細凸肋,以在該過濾器承座730被裝設於一水瓶時,與該水瓶之內壁接觸。
第60a及60b圖為該過濾器匣732之該密封凸肋758抵靠於該過濾器承座730之該密封階狀結構738之放大圖。當使用者將該過濾器匣732插入該過濾器承座730時,該密封凸肋758可能在到達該階狀結構738前均完全未接觸或幾乎未接觸該過濾器承座730之內側。該密封凸肋758(又稱鰭狀物)一旦抵靠於該階狀結構738,便於該階狀結構738處產生變形以形成液密密封。該密封凸肋758(或鰭狀物)變形後施予該階狀結構738之力可能甚大,因此,若無該鎖固長孔740之該傾斜部分744使該過濾器匣732在使用者之轉動下同時沿轉動方向及軸向移動,使用者恐須花費極大之力氣方能將該過濾器匣732從該過濾器承座730中取出。當密封區域被弄濕,致使流體之表面張力提高表面相對移動所須克服之靜摩擦力時,該鎖固長孔740之該傾斜部分744的功用尤其顯著。
在將該過濾器匣732插入該過濾器承座730之過程中,該密封凸肋758(或鰭狀物)於觸及該階狀結構738前均係從該過濾器匣732之表面沿徑向延伸。一斜坡776係該過濾器承座730之該內壁736與該階狀結構738間之過渡區。該斜坡776可使該密封凸肋758(或鰭狀物)停靠於該階狀結構738時彎曲但不致受損。當然,亦可設置多條該密封凸肋758(或鰭狀物)以密封該過濾器匣732與該過濾器承座730間之空間。該等該密封凸肋758(或鰭狀物)可從該過濾器匣732及該過濾器承座730中之任一者延伸而出,或同時從該兩者延伸而出。
本文所揭示之過濾式水瓶可去除流體中之大部分污染物或所有污染物,包括化學污染物、細菌、原生動物、胞囊、微粒及其他水質污染物,甚至包括病毒。但某些病毒可能因尺寸微小而殘留在已過濾之流體中。以第61圖所示之實施例為例,該實施例進一步包括可從已過濾之流體中去除活病毒之裝置。在此實施例中,一過濾式水瓶780包括一螺紋開口782,而該螺紋開口782則通往形成一未過濾流體隔室784之內部空間。 該螺紋開口782係內部設有螺紋之一開口。該過濾式水瓶780設有一過濾器承座及過濾器匣,但在圖中僅可見其傳輸管786。
一上蓋788具有恰可裝入該過濾式水瓶780之該螺紋開口782內之一外螺紋部分790。藉由操作一釋放按鈕794,一蓋體792可從關閉位置被釋放。該蓋體792內設有一飲水口(又稱出水口)。已過濾之流體可由該傳輸管786流至該出水口以方便使用者飲用。
該過濾式水瓶780之相反端具有一內螺紋開口796。一紫外光(Ultra Violet,簡稱UV)消毒單元798可緊固於該內螺紋開口796中。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包括一外螺紋部分800、一紫外光傳導部分802及一電源開關804,其中該外螺紋部分800可與該內螺紋開口796相結合,該紫外光傳導部分802經設置後可將紫外光傳導至該過濾式水瓶780之內部,而該電源開關804則可經操作而啟動該紫外光。較佳者,該過濾式水瓶780內部具有一已過濾流體隔室,其中該已過濾流體隔室未與該內螺紋開口796形成流體連通,但包括一紫外光傳遞部分,使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所產生之紫外光得以照射至位於該過濾式水瓶780內之該已過濾流體隔室。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可與該過濾式水瓶780相分離以便維修(例如更換電池),但本發明亦涵蓋不可與該過濾式水瓶780分離之其他紫外光消毒單元。
第62圖繪示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該外螺紋部分800係環繞於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頂部直徑縮減之一階狀部分,該階狀部分恰可被裝入該過濾式水瓶780之該內螺紋開口796中。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之一圓柱形外表面806的直徑係與該過濾式水瓶780之直徑大致相同,因此,當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附著於該過濾式水瓶780時,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可與該過濾式水瓶780形成一連續之外表面。該紫外光傳導部分802已自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移除,以露出一紫外光燈泡808。該紫外光燈泡808係安裝於扣件810中,並由該等扣件810提供支撐及電力。該紫外光燈泡808下方則為用以容納該紫外光燈泡808所需電源及控制電路之一外殼。用以啟動該紫外光燈泡808之該電源開關804係位於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之另側(於此圖中不可見),但該電源開關804亦可改設他處。所述紫外光發射裝置亦可改為其他構型,且該等構型均未脫離本發明之範 圍。
在第63圖中,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係連附於該過濾式水瓶780之該內螺紋開口796。該紫外光燈泡808所發出之紫外光可穿透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之該紫外光傳導部分802及該過濾式水瓶780之一紫外光傳遞部分812。一電源及控制部分814係位於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內。較佳者,該電源及控制部分814係包括一電池及一控制電路。使用者可從該紫外光消毒單元798之一側操作該電源開關804。使用者一旦啟動紫外光光源(例如藉由操作該電源開關804),該紫外光燈泡808所發出之紫外光便將傳遞至一已過濾流體隔室816內之流體。該已過濾流體隔室816內之流體係來自該未過濾流體隔室784,且已通過一過濾器818之過濾介質,故已濾除所有微粒及許多化學及生物污染物。至於通過該過濾器818之病毒及其他污染物則可由紫外光加以消滅,俾為該流體進一步消毒。如此一來便可提高該水或其他流體之安全性,而無須借助化學品或複雜之高壓過濾機構。使用者可從該過濾式水瓶780之出水口飲用該流體。該上蓋之出水口、蓋體釋放裝置、閥門及密封件,以及該上蓋與水瓶之攜帶套圈、內部過濾器承座支撐件及其他結構均與前述實施例之對應元件十分類似,凡熟習此項技藝者當可瞭解其結構與運作方式,故不贅述。
第64圖則繪示一替代實施例,其中一過濾器匣820於鄰近一鎖固按鈕824處設有一加肋夾持部822。當使用者按壓該加肋夾持部822時,該鎖固按鈕824即向內變形。此外,一凸緣826係環設於該過濾器匣820之頂端,而一密封凸肋828(或鰭狀物)則從該過濾器匣820之圓柱形壁面延伸而出。
第65圖為該過濾器匣820之側視圖。兩加肋夾持部822係分別設於該過濾器匣820之兩側。兩鎖固按鈕824則分別設於鄰近該兩加肋夾持部822之位置。一對準凹口830係形成於該過濾器匣820之下端,亦即該凸緣826之相反端。
在第66圖中,一底蓋832已自該過濾器匣820移除。當該底蓋832緊固於定位時,便將該該過濾器匣820之一介質室834封閉。較佳者,該底蓋832係永久附著於該過濾器匣820之本體。該對準凹口830 係分別設於該過濾器匣820之相反側,且位於其厚壁部分836。該底蓋832另具有一凹口838。當該底蓋832連附於該過濾器匣820之本體時,該凹口838係對準該對準凹口830。一如其他實施例,圖示之該過濾器匣820具有一中央開口840、一密封凸肋842(或鰭狀物),以及流體流動開口844與846,其中該中央開口840係用以容納所述過濾器承座之傳輸管,該密封凸肋842(或鰭狀物)係位於該開口840內,且流體流動開口844及846係分別位於該過濾器匣820本體及該底蓋832上。
參見第67圖,該過濾器匣820在圖中係安裝於一過濾器承座848中。該過濾器承座848具有可容納加肋夾持部822之凹部850,以及可容置該鎖固按鈕824之一開口852。該過濾器匣820一經插入該過濾器承座848,便隨該鎖固按鈕824進入該開口852而卡扣於定位。若欲取出該過濾器匣820,可夾持並向內按壓該加肋夾持部822,同時將該過濾器匣從該過濾器承座848中拉起,使該鎖固按鈕824從該開口852中釋出。該過濾器匣820從該過濾器承座848中釋出後,便可沿著一傳輸管854滑出,然後使用者便得以再插入全新之另一過濾器匣820以取代舊的該過濾器匣820。
第68圖特別繪示位於該過濾器承座848內壁下部之一突起物856。該突起物856恰可裝入該過濾器匣820之該對準凹口830中。該過濾器承座848在用以容納該加肋夾持部822之該凹部850以外之部位均延伸至該凸緣826。
在第69圖中,該鎖固按鈕824已就定位,亦即已伸入該過濾器承座848之該開口852中。該加肋夾持部822則位於該凹部850內。該鎖固按鈕824之自由端具有圓角,因此,當使用者將該過濾器匣820從該過濾器承座848中拉出時,該鎖固按鈕824將使該過濾器匣820之匣壁內凹及變形。該匣壁之向內變形,或許再加上該過濾器承座848以及使用者施予該加肋夾持部822之向內壓力,導致該過濾器匣820從該過濾器承座848中釋出。該鎖固按鈕824之圓角亦有助於使用者將該過濾器匣820插入至該過濾器承座848內之鎖固及完全插入位置。
在第70圖中,該過濾器匣820已就正確對準位置且已完全 插入,此時,該過濾器承座848內壁之該突起物856係伸入該過濾器匣820之該對準凹口830中。未正確對準或未設有該等對準凹口830之一過濾器匣將無法完全插入該過濾器承座848中並進入充分安置及密封之狀態。在圖示實施例中,該加肋夾持部822及鎖固按鈕824之位置約與該對準凹口830及突起物856相距圓柱形之該過濾器匣820之圓周的四分之一。該等突起物856、鎖固按鈕824及/或加肋夾持部822亦可改為其他構型,且該等構型均屬本發明之範圍。例如,可增加或減少所述對準凹口830及/或突起物856之數量,可改變所述對準凹口830及突起物856之形狀與位置,可增加或減少所述鎖固按鈕824之數量。此外尚可省略該等元件中之一或多者。上述及其他對準及結合用構造旨在確保該過濾器匣820可於該過濾器承座848內正確對準及定位,並確保所用之該過濾器匣820具有正確之尺寸及構造,進而確保該過濾器承座848與該過濾器匣820間之液密密封。若無此液密密封,未過濾(且可能已受污染)之水便有可能繞過該過濾器匣820而直接進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816(如第63圖所示)。
參見第71圖,一紫外光單元860係以鎖固凸耳連接件862取代前述實施例之螺紋,並藉此緊固於水瓶之底部。該凸耳連接件862包括中央之一圓柱形部分864及延伸自該圓柱形部分864之兩凸緣866,其中該等凸緣866係沿徑向向外突出於該圓柱形部分864之部分圓周,並因此於各該凸緣866下方分別界定出一留置空間868。各該凸緣866於一第一轉動方向之末端設有一止擋件870。一固定凸部872係設於各該凸緣866之底面。該紫外光單元860內之一紫外光光源所發出之光線可穿透位於該圓柱形部分864中央之一透鏡874。
在第72圖中,該紫外光單元860已自一水瓶876拆離。該水瓶876具有搭配凸耳878,該等凸耳878係從該水瓶876下緣之部分圓周向內延伸。該等凸耳878間之空間可容納該紫外光單元860之該等凸緣866,以利該紫外光單元860套合於該水瓶876之底部。令該紫外光單元860相對於該水瓶876而旋轉,即可將該水瓶876之該搭配凸耳878移入該紫外光單元860之該留置空間868中。若持續旋轉,將使該搭配凸耳878接觸該固定凸部872並抵靠於該止擋件870。如此一來,該紫外光單元860便 固定於該水瓶876之底部。穿過該透鏡874之紫外光可由該水瓶876之一底板880傳入該水瓶之已過濾流體隔室中。
若欲將該紫外光單元860從該水瓶876拆下,可令該紫外光單元860以相反方向相對於該水瓶876而旋轉,致使該搭配凸耳878從該留置空間868中移出並脫離該凸緣866,而該紫外光單元860也將因此脫離該水瓶876。該紫外光單元860亦可以其他緊固方式連附於該水瓶876,該等緊固方式均屬本發明之範圍。
該紫外光單元860須經轉動方可連附於該水瓶876或自該水瓶876移除。在一實施例中,該紫外光單元860具有一凹部882,並於該等凹部882之間設有一轉動握把884,以利使用者抓取該紫外光單元860並予以轉動,藉以將該紫外光單元860連附於該水瓶876或自該水瓶876移除。亦可改用其他形狀之握持輔助裝置。
較佳者,圖示之各種上蓋係與具有過濾功能之水瓶搭配使用,俾於瓶內完成水或其他液體之過濾,再由使用者透過所述出水口飲用瓶內已過濾之液體。然而,該等上蓋及其各種技術特徵與構件亦可與不含過濾器元件之水瓶或其他容器搭配使用。本文所揭示之各種上蓋、水瓶、過濾器承座、密封件、墊圈或其他元件之技術特徵、構造、構件、態樣及功能,亦可與本文所揭示之其他類似技術特徵、構造、構件、態樣及功能互換,或設於一般水瓶、上蓋、容器或其類似物上。
使用者可將未過濾之水快速且輕易加入在此圖示及說明之水瓶中,並在該水之至少一部分通過所述過濾器後,從該水瓶飲用已過濾之水。使用者在飲水時無須透過所述過濾器元件吸水。已過濾之水可直接倒出而不受所述過濾器之限制。使用者可直接經由所述出水口飲用已過濾之水,或將已過濾之水倒入玻璃杯或其他水杯或容器中。使用者可輕易更換所述濾水元件。由於所述飲水管乃置中設置,使用者不需將水瓶調整至特定方位即可飲用已過濾之水。無論水瓶轉至任一方向,均可以相同動作飲用瓶中已過濾之水。
本發明之實施例涵蓋一以重力進水之過濾式水瓶,其係將水柱置於水瓶內一濾水器之上方,而由使用者飲用該過濾器下方一已過濾流 體隔室中之已過濾水。圖示實施例中設於中央之傳輸管僅為從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中抽取已過濾水之方法之一。亦可以其他方法取出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中之水,而該等方法均屬本發明之範圍。
發明人之本意係於本發明之專利權範圍內具體說明可合理並適當反映發明人對此項技藝之貢獻之所有變化及修改方式,但熟習此項技藝者仍可以其他方式加以修改及變化。
按,以上所述,僅係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惟,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並不侷限於此,按凡熟悉該項技藝人士,依據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內容,可輕易思及之等效變化,均應屬不脫離本發明之保護範疇。
20‧‧‧水瓶
22‧‧‧瓶身
24‧‧‧上蓋
26‧‧‧上蓋下部
28‧‧‧蓋體
30‧‧‧出水口
32‧‧‧出水口止擋件
34‧‧‧鉸鏈
36‧‧‧閂鎖裝置
38‧‧‧螺紋連接結構
40‧‧‧墊圈
42‧‧‧未過濾流體隔室
44‧‧‧傳輸管
46‧‧‧過濾器承座
50‧‧‧通氣管
52‧‧‧底座
54‧‧‧已過濾流體隔室
58‧‧‧過濾器元件
60‧‧‧過濾器蓋體
62‧‧‧過濾器承座墊圈
64‧‧‧支撐凸緣

Claims (53)

  1. 一種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包括:一瓶身,其界定出一內部流體隔室及一瓶口;一過濾器,其位於該瓶身之該內部流體隔室中,因而將該內部流體隔室分隔為一已過濾流體隔室及一未過濾流體隔室;一傳輸管,其係從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延伸至該瓶口,並與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該傳輸管穿過該未過濾流體隔室而未與該未過濾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及一上蓋,其係緊固於該瓶身,該上蓋包括一出水口,該出水口係連結至該傳輸管並與該傳輸管形成流體連通,致使來自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之已過濾流體能從該已過濾流體隔室沿著該傳輸管並自該出水口流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其中該傳輸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係位於該瓶身內,該第二端則連結至該出水口,該水瓶尚包含:一過濾器承座,其係連附於該傳輸管之該第一端,該過濾器承座將該過濾器固持於該瓶身中,致使該過濾器及該過濾器承座將該瓶身之該內部流體隔室分隔為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及該未過濾流體隔室。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水瓶,其中該過濾器承座係連附於該傳輸管之該第一端並因而環繞該傳輸管,且其中該過濾器界定出一開口,當該過濾器係安裝於該過濾器承座中時,該傳輸管延伸穿過該開口。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水瓶,其中該過濾器包括一濾材,該濾材界定出一中央通道,當該過濾器係安裝於該過濾器承座中時,該傳輸管延伸穿過該中央通道。
  5. 如請求項3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過濾器匣,其係以可移除之方式位於該過濾器承座中,該過濾器匣包括一過濾介質,當一流體穿過該過濾介質以便從該未過濾流體隔室流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時,該過濾介質能過濾該流體。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水瓶,其中該過濾器匣包括一匣體及一匣上蓋,該匣上蓋能緊固於該匣體,藉以封閉該匣體內之一過濾介質空間。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水瓶,其中該匣體包括一圓柱形內壁、一圓柱形外壁,及第一與第二有孔壁,該圓柱形外壁係與該圓柱形內壁共軸,該第一與第二有孔壁係延伸於該圓柱形內、外壁之間,該第一有孔壁即為該匣上蓋。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第一唇部,其延伸於該圓柱形外壁與該過濾器承座之間;及一第二唇部,其延伸於該圓柱形內壁與該傳輸管之間。
  9. 如請求項7所述之水瓶,其中該傳輸管包括一階狀結構以容置該匣體之該圓柱形內壁,且該過濾器承座包括一階狀結構以容置該匣體之該圓柱形外壁。
  10. 如請求項5所述之水瓶,其中該過濾器承座界定出該過濾器承座之凹部,該等凹部使該過濾器匣之一外壁局部外 露,以利使用者抓取該過濾器匣並將該過濾器匣從該過濾器承座中移出。
  11. 如請求項2所述之水瓶,其中該過濾器承座包括一環形外壁及複數條凸肋,該等凸肋將該環形外壁連接至該傳輸管。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水瓶,其中該等凸肋包括弧形下緣,俾於該過濾器承座之一下端界定出一液滴線。
  1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其中該水瓶包括可移除之一瓶身部分,該瓶身部分界定出一內部空間,該內部空間包括該已過濾流體隔室。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過濾器支撐件,其位於該瓶身之該內部流體隔室內,該過濾器支撐件能容置一過濾器承座,俾將該未過濾流體隔室與該已過濾流體隔室隔開。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水瓶,其中該過濾器支撐件包括至少一突起物,該突起物係從該瓶身之一壁面向內延伸,因而界定出一能供放置該過濾器承座之表面。
  16. 如請求項15所述之水瓶,其中該突起物包括一鰭狀物,該鰭狀物係延伸自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之一底部。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其中該傳輸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係位於該瓶身內,該第二端則連結至該出水口,該飲料瓶尚包含:一套筒,其係連接至該出水口並與該出水口形成流體連通,該套筒之構型係經過設計,俾於該上蓋緊固於該瓶身 時容置該傳輸管之該第二端。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墊圈套筒,其位於該套筒內,且能與該傳輸管之該第二端以密封方式結合。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通氣閥,其位於該上蓋之一通氣開口中,該通氣閥之結構係經過設計,俾容許空氣流入該瓶身內,但能阻止液體從該瓶身內經由該通氣閥流出。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水瓶,其中該通氣閥係一傘狀閥,該傘狀閥包括一中央柄部,該中央柄部係連接於該通氣開口中,因而在該中央柄部與該上蓋之間界定出空氣流開口,該傘狀閥包括一傘狀膜片,該膜片係延伸自該中央柄部且接觸該上蓋,該膜片能彎曲以容許空氣流入該瓶身,但該膜片將始終保持密封以阻止液體從該瓶身內經由該通氣開口流出。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水瓶,其中該通氣閥包括至少一翼片,該翼片係與一密封表面形成密封接觸,以防止液體從該瓶身內經由該通氣開口流出,當該瓶身內之一空氣壓力低於一外界空氣壓力時,該翼片即彎曲而不再與該密封表面形成密封接觸,從而提供通往該瓶身內之一空氣入口。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水瓶,其中該翼片包括第一翼片與第二翼片,該第一翼片與第二翼片於該密封表面處彼此密封接觸,當該瓶身內之一空氣壓力低於一外界空氣壓力時, 該第一翼片與第二翼片即彎曲而不再彼此密封接觸,從而提供一通往該瓶身內之空氣入口。
  23.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固定環,其能將該翼片固持於該上蓋中。
  2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蓋體,其係以樞接方式連附於該上蓋;及一按鈕閂鎖裝置,其位於該上蓋,且能將該蓋體固定於該上蓋上之一關閉位置,該按鈕閂鎖裝置能經選擇性操作而將該蓋體從該關閉位置釋放。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出水口密封件,其係安裝於該蓋體內,且該出水口密封件之位置使其能於該蓋體固定於該關閉位置時密封該出水口。
  26. 如請求項24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O形環彈簧,其係連接於該上蓋與該蓋體之間,俾於該蓋體移至一開啟位置後,使該蓋體維持在一完全關啟位置。
  27. 如請求項26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鉸鏈,其將該蓋體連接至該上蓋,當該蓋體位於該關閉位置時,該O形環彈簧纏繞該鉸鏈之至少一部分。
  28. 如請求項24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凹部,其位於該蓋體上且具有一凹部底板; 一通氣密封件,其係連附於該凹部底板,且該通氣密封件之位置使其能於該蓋體位於該關閉位置時與該通氣開口形成密封接觸。
  29. 如請求項24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鉸鏈,其將該蓋體連接至該上蓋;一攜帶套圈,其係連接至該鉸鏈,且包括樞接元件,該等樞接元件係延伸自該攜帶套圈,並與該上蓋及該蓋體形成樞接接觸,該等樞接元件界定出一沿該鉸鏈軸向延伸之中央開口;及一鉸鏈銷,其位於該中央開口中。
  30.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其中該瓶身包括一大致為圓柱形之本體,該本體之一端具有一支撐面及位於該圓柱形本體相反之另一端之該瓶口,當該水瓶藉由該支撐面垂直站立時,該未過濾流體隔室係位於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上方,且當該水瓶垂直站立時,該未過濾流體隔室內之液體能在重力作用下穿過該過濾器並流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
  31.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墊圈,其係安裝於該過濾器承座上,且該墊圈之位置使其能以密封方式與該瓶身之一內面結合,俾在該未過濾流體隔室與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之間形成液密密封。
  3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其中該傳輸管包括至少一通氣管,該至少一通氣管實質上係沿著該傳輸管之一長度延伸,並於該傳輸管內形成一獨立流體管道。
  3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尚包含: 一墊圈,其係以密封方式結合於該傳輸管與該上蓋之間,以防止該未過濾流體隔室內之未過濾流體接觸沿著該傳輸管進入該出水口。
  3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其中該瓶身係一具有雙壁構造之真空隔熱瓶身。
  3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其中該傳輸管係沿著該瓶身之一軸向而放置。
  36. 如請求項35所述之水瓶,其中該出水口之中心偏離該瓶身之該軸之軸心。
  37.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紫外光單元,其能緊固於該瓶身,且能經操作而將紫外光發射至該瓶身之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中。
  38. 如請求項2所述之水瓶,尚包含:一鎖固元件,其係位於該過濾器承座上,俾將一過濾器匣選擇性固定於該過濾器承座中。
  39. 如請求項38所述之水瓶,其中該鎖固元件為一旋轉鎖固元件。
  40. 如請求項39所述之水瓶,其中該旋轉鎖固元件包括一傾斜凹槽,該傾斜凹槽係形成於該過濾器承座,且能與一延伸自該過濾器匣之突起物結合。
  41. 一種用於一飲料瓶之過濾器,其中該飲料瓶具有一瓶身及一安裝於該瓶身內之一過濾器承座,該過濾器承座將該瓶身之一內部空間分為一未過濾流體隔室及一已過濾流體 隔室,該飲料瓶具有一傳輸管,該傳輸管係連接至該過濾器承座之一中心,該過濾器包含:一過濾器本體,其具有恰能被裝入該過濾器承座中之一圓柱形外壁,及能套設於該傳輸管之一圓柱形內壁,該過濾器本體包括一過濾介質,該過濾介質能過濾穿過該過濾器本體之液體。
  42. 如請求項41所述之過濾器,其中該圓柱形內壁係與該圓柱形外壁共軸。
  43. 如請求項41所述之過濾器,其中該過濾器本體係以生物可分解之材料製成。
  44. 如請求項41所述之過濾器,尚包含:一過濾器匣,其具有一圓柱形內壁、一圓柱形外壁、第一有孔端及第二有孔端,該過濾器匣界定出一內部空間,該過濾器本體即位於該內部空間內。
  45. 如請求項44所述之過濾器,其中該過濾器匣係以生物可分解之材料製成。
  46. 一種飲料瓶,包含:一瓶身,其界定出一內部流體隔室及一瓶口,該瓶身包括一支撐面;一過濾器,其位於該瓶身之該內部流體隔室中,因而將該內部流體隔室分隔為一已過濾流體隔室及一未過濾流體隔室,當該飲料瓶藉由該支撐面垂直站立時,該未過濾流體隔室係位於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上方,且當該飲料瓶垂直 站立時,該未過濾流體隔室內之液體能在重力作用下穿過該過濾器並流入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一傳輸管,其係從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延伸至該瓶口,並與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該傳輸管係從該未過濾流體隔室之一底部延伸至該未過濾流體隔室之一頂部,且未與該未過濾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及一上蓋,其係緊固於該瓶身,該上蓋包括一出水口,該出水口係連結至該傳輸管並與該傳輸管形成流體連通,致使來自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之已過濾流體能從該已過濾流體隔室沿著該傳輸管並自該出水口流出。
  47. 如請求項46所述之飲料瓶,其中該瓶身實質上為圓柱形,該瓶口係位於該瓶身之一第一端,該支撐面係位於該瓶身相反之一第二端。
  48. 如請求項46所述之飲料瓶,其中該傳輸管延伸穿過該未過濾流體隔室。
  49. 一種飲料瓶,包含:一瓶身,其界定出一內部流體隔室及一瓶口;一過濾器承座,其位於該瓶身之該內部流體隔室中,因而將該內部流體隔室分隔為一已過濾流體隔室及一未過濾流體隔室;一過濾器,其位於該過濾器承座中,該過濾器與該過濾器承座其中之一包括一凸脊,該凸脊係與該過濾器及該過濾器承座中之另一者接觸,因而在該過濾器與該過濾器承座之間形成液密密封; 一傳輸管,其係從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延伸至該瓶口,並與該已過濾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該傳輸管穿過該未過濾流體隔室而未與該未過濾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及一上蓋,其係緊固於該瓶身,該上蓋包括一出水口,該出水口係連結至該傳輸管並與該傳輸管形成流體連通,致使來自該已過濾流體隔室之已過濾流體能從該已過濾流體隔室沿著該傳輸管並自該出水口流出。
  50. 如請求項49所述之飲料瓶,其中該過濾器包括一能被裝入該過濾器承座中之一過濾器匣,該過濾器匣界定出一內部空間,該過濾器尚包括一過濾器元件,該過濾器元件係位於該過濾器匣之該內部空間中。
  51. 如請求項49所述之飲料瓶,其中該過濾器具有與該過濾器承座接觸之一圓柱形外壁,且該過濾器具有一圓柱形內壁,該圓柱形內壁界定出能供該傳輸管延伸穿過之一開口。
  52. 一種飲料瓶,包含:一瓶身,其界定出一內部流體隔室及一瓶口,該瓶身包括一支撐面;一水調理元件,其位於該瓶身之該內部流體隔室中,因而將該內部流體隔室分隔為一已調理流體隔室及一未調理流體隔室,當該飲料瓶藉由該支撐面垂直站立時,該未調理流體隔室係位於該已調理流體隔室上方,且當該飲料瓶垂直站立時,該未調理流體隔室內之液體能在重力作用下穿過該水調理元件並流入該已調理流體隔室; 一傳輸管,其係從該已調理流體隔室延伸至該瓶口,並與該已調理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該傳輸管係從該未調理流體隔室之一底部延伸至該未調理流體隔室之一頂部,且未與該未調理流體隔室形成流體連通;及一上蓋,其係緊固於該瓶身,該上蓋包括一出水口,該出水口係連結至該傳輸管並與該傳輸管形成流體連通,致使來自該已調理流體隔室之已調理流體能從該已調理流體隔室沿著該傳輸管並自該出水口流出。
  53. 如請求項52所述之飲料瓶,其中該水調理元件為下列至少其中之一:一濾水器、一增味劑、一甘味劑、一維生素釋放元件、一顏色釋放元件及一微粒釋放元件。
TW103117270A 2013-05-20 2014-05-16 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 TW2014446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361825209P 2013-05-20 2013-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4606A true TW201444606A (zh) 2014-12-01
TWI559967B TWI559967B (zh) 2016-12-01

Family

ID=52706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7270A TW201444606A (zh) 2013-05-20 2014-05-16 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4460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4069A (zh) * 2021-08-25 2023-03-03 膳魔师(中国)家庭制品有限公司 盖帽单元及饮料用容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1427A1 (de) * 1997-05-22 1998-11-26 Mann & Hummel Filter Siebelement
US6523711B1 (en) * 2000-04-13 2003-02-25 Douglass E. Hughes Automatic valved bottle cap for use with liquid containers
US6919025B2 (en) * 2003-01-23 2005-07-19 Brent C. Cluff Portable drinking device
US20050279768A1 (en) * 2004-03-03 2005-12-22 Mon Chatrat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a filtered liquid
WO2010025521A1 (en) * 2008-09-04 2010-03-11 Half A Teaspoon Pty Ltd Drink bottle
CN202739535U (zh) * 2012-08-24 2013-02-20 苗冠赟 一种紫外线消毒饮水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59967B (zh) 2016-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26812B2 (ja) 飲料を濾過又は処理するためのボトル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940129B2 (ja) 飲用容器通気システムおよび飲用容器
US8333299B2 (en) Leak resistant drinking cup
US20150232318A1 (en) Bottle Cap Dispenser with Re-attachable Perforated Cartridge Chamber
CA3021855C (en) Filter cartridges for jug container
US20100294765A1 (en) Leak resistant drinking cup
CA2761952A1 (en) Leak resistant drinking cup and diaphragm therefor
CN112822960A (zh) 模块化实用瓶
CA2434952C (en) Bottled water discharging apparatus
WO2009094549A2 (en) Filter device
CA2939749C (en) Vented liquid container
KR200453141Y1 (ko) 넘침방지 기능을 갖는 물병뚜껑
TW201444606A (zh) 於兩儲水隔室之間設有過濾器之水瓶
KR101778080B1 (ko) 음료 용기
WO2006038216A2 (en) Drinking container, vent system and method
KR20110092498A (ko) 음료용기
TW201910229A (zh) 可攜式絕緣液體儲存及施配裝置
RU2379222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пуска воздуха в питьевой сосуд
KR19980022662U (ko) 냉온수기용 물통캡
IL178055A (en) Drinking container vent system and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