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3743A - 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處理模塊、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處理模塊、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43743A
TW201443743A TW103116512A TW103116512A TW201443743A TW 201443743 A TW201443743 A TW 201443743A TW 103116512 A TW103116512 A TW 103116512A TW 103116512 A TW103116512 A TW 103116512A TW 201443743 A TW201443743 A TW 20144374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track
point
area
touch are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116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25497B (zh
Inventor
Shang-Tai Yeh
Original Assignee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TW103116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2549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43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43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25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2549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接收一觸控模塊所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以及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Description

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處理模塊、與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偵測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與方法,特別係關於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與方法。
觸控式的輸入系統是當今主流的人機介面之一。特別是觸控螢幕或觸控板,這兩者可說是現代消費性電子產品必備的輸入介面。前者如蘋果公司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作為代表,後者是各式筆記型電腦的標準配備。換言之,現代消費性電子產品至少配備了觸控螢幕或觸控板,而有越來越多的筆記型電腦配備了兩者。微軟公司的作業系統Windows 8就適用於這樣的產品。
無論是哪一種觸控模塊,都有一塊觸控區,可以接收例如使用者身體或是觸控筆所引發的觸控事件。這些觸控事件可以經由硬體偵測後,引發中斷事件回報到作業系統,於是作業系統就能得知某一觸控事件是在觸控區的哪一個座標位置所發生。當有相關的多個觸控事件發生時,這些觸控事件可被觸控模塊的韌體、作業系統、或更上層的應用程式歸類為一觸控軌跡。換言之,每一觸控軌跡都被視為是由同一物件接近或碰觸 上述的觸控區所引發的多個觸控事件所構成。
從使用者介面的角度來看,不同形式的觸控軌跡可以表示不同的操控意涵。本發明所關注的觸控軌跡主要是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以微軟公司的Windows 8作業系統為範例,當使用者的手指從觸控螢幕或是觸控板的右邊外面,向左滑入觸控區時,Windows 8作業系統就會在螢幕右邊邊緣處向左滑出一直條可供點選的開始列。這一種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是本申請所關心的焦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到,本申請並不限定在微軟公司的作業系統。
現代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另一項產品特徵是節能。在長時間不使用的時候,會陸陸續續關閉電子產品的元件,或是降低元件的操作頻率,以節省消耗的能源。請參考第一圖所示,其為電子裝置100的一方塊示意圖。在電子裝置100當中,包含一中央處理器110,用於執行例如前述Windows 8或Android之類的作業系統。該作業系統用於監視與控制電子裝置100的所有硬體元件。電子裝置100內還包含了用於連接各式各樣周邊裝置的一橋接器120、一圖形處理器130、一記憶體140、一觸控模塊150、與一顯示模塊160。其中該顯示模塊160連接到圖形處理器130,該觸控模塊150連接到橋接器120,該記憶體140連接到中央處理器110。上述的觸控模塊150可以是與顯示模塊160搭配的觸控螢幕,或者是單純的觸控板。此外,電子裝置100還可以包含如鍵盤、滑鼠、硬碟、網路等裝置,但在此略而不述。
當作業系統偵測到使用者已經有一段時間不使用該電子裝置100時,作業系統可以對各元件下達節能的命令。比方說,顯示模塊160的光度先下降以減少耗電,接著再把顯示螢幕完全關閉。控制顯示模塊160 的圖形處理器130也可以降低操作頻率,甚至當顯示模塊160關閉時,圖形處理器130也就跟著關閉。同樣地,觸控模塊150也可以先降低掃描的頻率,接著減少觸控模塊150內部處理電路的操作頻率,最後再把觸控模塊150完全關閉。作業系統可以降低中央處理器110的工作頻率。換言之,在各式各樣的節能狀態當中,電子裝置100內部的各個元件可以處在不同的省電模式。只要電子裝置100內有一個元件處在某一種節能狀態,都要比正常工作狀態來得省電。
在接收一觸發事件之後,處在節能狀態中的電子裝置100回復到正常工作狀態。上述的觸發事件可以是收到網路傳來的封包而喚醒電子裝置100,也可以是中央處理器110內部的計時器到期而喚醒電子裝置100。不過,最常見到的事件就是由輸入裝置所觸發的輸入事件,例如由鍵盤、滑鼠、或觸控模塊150接收到使用者的輸入之後,作業系統便會令電子裝置100回復到正常工作狀態。
由於必須持續等待接收使用者的輸入,因此電子裝置100的輸入裝置必須在一段時間的休眠之後,回復到正常工作狀態進行偵測。比方說,使用者的觸控行為至少會持續幾分之一秒。因此,觸控模塊150可以在每次休眠幾十個微秒(千分之一秒millisecond)後,回復到正常工作狀態來掃描觸控區域。如果有使用者輸入的話,觸控模塊150再回報到橋接器120與中央處理器110,於是作業系統就能夠令電子裝置100回復到正常工作狀態。
請參考第二圖所示,其為觸控模塊150在省電狀態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第二圖的上半部(a)顯示了觸控模塊150在省電狀態下的工作狀 態示意圖。為了節省電力但又要偵測使用者的輸入,觸控模塊150每隔一段休眠時間便會醒來到工作狀態或偵測狀態,偵測是否有物體接近或碰到觸控區。如果沒有偵測到物體接近或碰到觸控區,則觸控模塊150又會進入休眠狀態,如此周而復始。
在第二圖的下半部(b),使用者對該觸控模塊150進行了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動作,想要藉此喚醒該電子裝置100之餘,還要執行該觸控動作所代表的命令,例如Windows 8作業系統向左滑出一直條可供點選的開始列。這個觸控動作在T0時(未繪出)接觸到觸控模塊150之觸控區以外的地區,在T1時進入到觸控模塊150的觸控區。然而,此時觸控模塊150仍然處在休眠狀態,並無法偵測到該觸控動作。接著,當觸控模塊150定時醒來之後,才在醒來之後的某一時間後,也就是第二圖(b)所示出的T2時偵測到觸控事件。當觸控模塊150偵測到有觸控事件發生,則不應該再進入休眠狀態。於是,觸控模塊150便持續保持工作狀態,又在T3時偵測到上述觸控動作的另一觸發事件。
在某一情況之下,在T2時所偵測到的觸控事件之座標已經距離觸控區的邊緣相當遠,所以觸控模塊150或作業系統根本不會把該觸控動作當成是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動作。在這樣的判斷之下,回復到正常工作狀態的作業系統會把T2與T3時所發生的觸控事件連成一個起點在觸控區內之觸控軌跡,進而執行起點在觸控區內之觸控軌跡所對應的動作。換言之,使用者原先預期要看到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所對應的動作,卻看到起點在觸控區內之觸控軌跡所對應的動作。
根據以上所述的情況,亟需一種能夠在省電狀態下正確地偵 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裝置與方法,以便讓使用者能夠看到正確的對應動作。
本發明所提供的裝置與方法能夠正確地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以便讓使用者能夠看到正確的對應動作。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含一觸控模塊與一處理模塊。該觸控模塊用於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該處理模塊用於連接該觸控模塊並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該處理模塊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該處理模塊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在本發明的另一範例當中,提供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含一觸控模塊與一處理模塊。該觸控模塊用於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該處理模塊用於連接該觸控模塊並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電子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時,該處理模塊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當該電子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時,該處理模塊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 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在本發明的更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處理模塊,用於接收一觸控模塊所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該處理模塊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以及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在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中,提供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接收一觸控模塊所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以及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100‧‧‧電子裝置
110‧‧‧中央處理器
120‧‧‧橋接器
130‧‧‧圖形處理器
140‧‧‧記憶體
150‧‧‧觸控模塊
160‧‧‧顯示模塊
T310~T324‧‧‧時間點
P310~P324‧‧‧觸控點
400‧‧‧電子裝置
410‧‧‧觸控模塊
420‧‧‧處理模塊
510~560‧‧‧步驟
第一圖為傳統電子裝置的一方塊示意圖。
第二圖為傳統觸控模塊在省電狀態下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第三A圖與第三B圖分別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兩個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偵測時序圖與示意圖。
第四圖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之方塊示意圖。
第五圖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本發明將詳細描述一些實施例如下。然而,除了所揭露之實施例外,本發明亦可以廣泛地運用在其他的實施例施行。本發明的範圍並不受這些實施例的限定,乃以其後的申請專利範圍為準。而為提供更清楚之描述即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本發明的發明內容,圖示內的各部分並沒有依照其相對的尺寸與比例而繪圖,某些尺寸與其他相關尺度的比例會被凸顯出來而顯得誇張,且不相關的細節部分亦未完全繪出,以求圖示的簡潔易懂。
請參考第三A圖與第三B圖所示,其分別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兩個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偵測時序圖與示意圖。第三A圖所示的有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是關於第一軌跡的時序圖,下半部分是關於第二軌跡的時序圖。同樣地,第三B圖所示的也有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分是關於第一軌跡的示意圖,下半部分則是關於第二軌跡的示意圖。
如同先前技術中所提到的相同,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觸控電 子裝置具有兩種狀態。在工作狀態或偵測狀態之下,可以正常地偵測到觸控區內的觸控事件。在休眠狀態或停止偵測狀態下,就無法偵測到觸控區內的觸控事件,但所耗用的能量比工作狀態來得少。在第三A圖上下兩個部分所示出的時間軸上,觸控模塊從休眠狀態轉換到工作狀態。換言之,由停止偵測狀態轉換為偵測狀態。本申請並未限定觸控模塊為什麼由休眠狀態切換成工作狀態。這種切換可以是起源於觸控模塊偵測到觸控事件,也可以是由作業系統下令觸控模塊恢復成工作狀態。本領域之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到休眠狀態切換成工作狀態的各種可能,故不在此詳述。
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當觸控電子裝置處在工作/偵測狀態時,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完成對觸控區的掃描或偵測,並且偵測出對應到至少一觸控點的觸控事件。在本申請中所指的觸控點可以是單一點,也可以是一接觸面積中的質心或重心。本領域之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到觸控點的可能變化,在此不加詳述。在第三B圖中示出一垂直線表示觸控區的邊緣,垂直線的右方是觸控區,垂直線的左方則非觸控區。
首先考慮第一軌跡,對觸控電子裝置而言,第一軌跡包含的是相應於P311、P312、P313等的觸控事件。在觸控電子裝置由休眠狀態切換到工作狀態的一起始時間(一段時間或某一時間間隔)之後,在T311時偵測到相應於P311點的觸控事件,在T312時偵測到相應於P312點的觸控事件,在T313時偵測到相應於P313點的觸控事件,以此類推。由於T311時已經落在切換到工作狀態的起始時間(一段時間或某一時間間隔)之後,所以觸控電子裝置查看該第一軌跡的第一觸控事件所相應的第一點P311與相應的觸控區邊緣的距離是否小於一第一距離。因為該第一距離大於第一點P311與相應 的觸控區邊緣的距離,所以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電子裝置判斷第一軌跡是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反過來說,如果第一點P311與相應的觸控區邊緣的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那麼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電子裝置判斷第一軌跡是起點在觸控區內之觸控軌跡,且其起點就在P311點。
從第三A圖的上半部分來看,T311、T312、T313之間都相距一固定的時間。T311往前推該固定的時間為T310。在T310時,由於引發觸控事件的物體位在P310處,並非在觸控區內,所以觸控電子裝置就無法偵測到相應於P310的觸控事件。雖然在第三A圖的上半部分中,T310是落在起始時間(某一段時間或某一時間間隔)的範圍之內,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到,即便T310是落在起始時間的範圍之外,任何軌跡只要滿足第一觸控事件相應的時間點在起始時間之後,且第一觸控事件相應的第一點與相應的觸控區邊緣在第一距離之內,那麼該軌跡就會被判斷成為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
接著考慮第二軌跡,對觸控電子裝置而言,第二軌跡包含的是相應於P321、P322、P323等的觸控事件。在觸控電子裝置由休眠狀態切換到工作狀態的一起始時間之內,在T321時偵測到第一個相應於P321點的觸控事件。由於T321時是在起始時間(某一段時間或某一時間間隔)之內,因此觸控電子裝置查看該第二軌跡的第一觸控事件所相應的第一個觸控事件點P321與相應的觸控區邊緣的距離是否小於一第二距離,其中第二距離要大於第一距離。因為該第二距離大於第一個觸控事件點P321與相應的觸控區邊緣的距離,所以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電子裝置判斷第二軌跡是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反過來說,如果第一個觸控事件點P321與相應的觸控區 邊緣的距離大於該第二距離,那麼根據本發明的觸控電子裝置判斷第二軌跡是起點在觸控區內之觸控軌跡,且其起點就在P321點。
從第三A圖的下半部分來看,T321、T322、T323之間都相距一固定的時間。T321往前推該固定的時間為T320。在T320時,引發觸控事件的物體位在P320處,雖然P320點位在觸控區內,但由於觸控電子裝置在T320時仍然處在休眠狀態或停止偵測的狀態,所以觸控電子裝置並沒有辦法偵測到相應於P320點的觸控事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增加對於第二軌跡的速度判斷步驟。也就是判斷當第二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二臨界速度時,可以將第二觸控軌跡視為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而無論P320點位於觸控區內或觸控區外,其中該第二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二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以增加判斷P320點位置的步驟,當P320點位於觸控區之外時,觸控電子裝置即無需進行前述的速度判斷步驟,當P320點位於觸控區之內時,觸控電子裝置再進行前述的速度判斷步驟。值得注意的是,P320點並非所謂的第零點,它可以是簡單地由P321點、P322點、與/或P323點根據固定時間間隔所推算出的點。
換句話說,在一實施例中,在觸控電子裝置由休眠狀態切換到工作狀態的一起始時間(某一段時間或某一時間間隔)之內,可以將由所偵測到的第一個觸控事件點開始的軌跡直接視為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只要上述的第一個觸控事件點與觸控區邊緣的距離是否小於上述的第二距離。儘管在此實施例中,有可能發生誤判的機會,但在實作時可以精心調整上述的第二距離與起始時間,使得誤判的機率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在另一實施例當中,可以再加入對於該軌跡的速度判斷步驟,此舉可 以更降低或消除誤判的機率,但需要以運算資源及運算時間作為代價。
請參考第四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400。該電子裝置400可以是各式電路的組合,可以單一晶片實作該電子裝置400的全部功能,該晶片也可以包含在具有其他功能。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到電子裝置400具有各式各樣的變形,故不在此詳述。
該電子裝置400包含一觸控模塊410與一處理模塊420。在一實施例中,該觸控模塊410用於偵測發生於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該處理模塊420用於連接該觸控模塊並根據該觸控模塊410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410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該處理模塊420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該處理模塊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在先前技術中曾經提到,電子裝置的各個元件可以處在不同的節能狀態。換言之,雖然當電子裝置400與/或其他內部元件處在節能狀態時,負責觸控偵測的觸控模塊410與處理模塊420可能已經先轉為工作狀態。因此,在另一實施例中,當該電子裝置400處於一第一狀態(正常工作狀態)時,該處理模塊420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當該電子裝置400處於一第二狀態(節能狀態)時,該處理模塊420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 的軌跡。同樣地,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到,當該電子裝置400處於該第二狀態時,該觸控模塊410以一周期輪流地處於一偵測狀態與一停止偵測狀態,當該電子裝置400處於該第一狀態時,該觸控模塊410處於該偵測狀態。在一實施例中,該電子裝置400的狀態,可以採用其作業系統所定義的操作狀態。在另一實施例中,該電子裝置400的狀態,可以採用其中央處理器所定義的操作狀態。只要前述的第二狀態與第一狀態不同,就可以適用本發明。除此以外,在某些實施例中,處於第二狀態的電子裝置400要比處於第一狀態的電子裝置400來得節能省電。
可以理解的是,當前述的該休眠週期越長時,由於觸控模塊410處於停止偵測狀態的時間越長,因此該第二距離必須放大,以免把起點在觸控區外的觸控軌跡當成是起點在觸控區內的觸控軌跡。反之,當前述該休眠週期越短時,由於觸控模塊410處於停止偵測狀態的時間越少,因此該第二距離必須縮小,以免誤判。在一實施例中,該週期與該第二距離相關。此處所謂的相關可以是線性相關,也可以是非線性相關。
在某些實施例中,處理模塊420可以根據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計算該第一觸控軌跡的第一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計算該第零點的方法包含對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在某些實施例中,處理模塊420可以根據該第二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計算該第二觸控軌跡的第一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計算該第零點的方法包含對該第 二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此處所謂的第零點,並不一定是根據第二觸控軌跡之各個點的時間間隔作外插法得來,也可以是根據第二觸控軌跡之各個點的位置作外插法得來,用於找出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的一個點,稱之為第零點。第二觸控軌跡之各個點的時間間隔與位置並不一定都相同,本發明可以使用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或其他形式的外插法來找到第零點。
當找出第零點之後,就可以找出該觸控軌跡所相對的觸控區邊緣。一般來說,觸控區通常是具有四個邊的一矩形。得知第零點的座標後,就可以知道該觸控軌跡是由觸控區的哪一邊與哪一個區域之外進入到觸控區內。藉此,可能引發不同的對應動作。比方說,某一觸控區的邊緣被分割成三個不同的區段,每一個區段進來的對應動作都不一樣。例如,Android系統具有三個系統鍵,亦即返回鍵、Home鍵、與資訊鍵。手機邊緣的下方分割成對應至三個系統鍵的線段。根據所算出的第零點,Android作業系統就可以判斷觸控軌跡是對應到上述三個系統鍵當中的哪一個。
在一實施例當中,不同的觸控區邊緣也可以對應到不同的第一距離與第二距離。由於工業設計的關係,觸控區外面未必具有相當的面積可供放置手指或觸控筆。所以有可能需要根據不同的觸控區邊緣,設置不同的第一距離與第二距離。
在一實施例中,該處理模塊420判斷以該第一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一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一臨界速度。其中該第一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一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
在一實施例中,該處理模塊420判斷以該第二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二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二臨界速度。其中該第二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二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
設置上述第一臨界速度與第二臨界速度的原因,在於如果觸控軌跡的速度過慢,就可能是由兩段以上的觸控軌跡造成,或者不是由觸控區之外進入。據此,可能需要設定門檻值來濾掉。本發明並未限定第一臨界速度與第二臨界速度的相對關係,在一實施例中,第一臨界速度可以等於第二臨界速度。
根據第四圖,本發明提供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處理模塊420,用於接收一觸控模塊410所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該處理模塊420根據該觸控模塊410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410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以及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請參考第五圖所示,其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方法。在步驟510當中,接收一觸控模塊所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在步驟520當中,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在步驟530當中,當該觸控模塊 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在步驟540當中,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在步驟510之前,也就是在切換到該偵測狀態之前,該觸控模塊處於一停止偵測狀態,停止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在步驟530之後,更包含可選的步驟550,計算該第一觸控軌跡的第一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其中計算該第零點的步驟包含對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在步驟540之後,更包含可選的步驟560,計算該第二觸控軌跡的第二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其中計算該第零點的步驟包含對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
在步驟530當中,可以更包含當判斷以該第一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一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一臨界速度。在步驟540當中,可以更包含當判斷以該第二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二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二臨界速度。其中該第一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一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其中該第二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二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凡其他為符合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 變或修飾,均應該包含在下述的申請專利範圍之內。
510~560‧‧‧步驟

Claims (20)

  1. 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包含:一觸控模塊,用於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以及一處理模塊,用於連接該觸控模塊並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該處理模塊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該處理模塊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子裝置,其中在切換到該偵測狀態之前,該觸控模塊處於一停止偵測狀態,停止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模塊根據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計算該第一觸控軌跡的第一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其中該處理模塊計算該第零點的步驟包含對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模塊根據該第二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計算該第二觸控軌跡的第二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其中該處理模塊計算該第零點的步驟包含對該第二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模塊判斷以該第一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一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一臨界速度,其中該處理模塊判斷以該第二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二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二臨界速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一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其中該第二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二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
  7. 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包含:一觸控模塊,用於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以及一處理模塊,用於連接該觸控模塊並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電子裝置處於一第一狀態時,該處理模塊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當該電子裝置處於一第二狀態時,該處理模塊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電子裝置處於該第二狀態時,該觸控模塊以一周期輪流地處於一偵測狀態與一停止偵測狀態,當該電子裝置處於該第一狀態時,該觸控模塊處於該偵測狀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週期與該第二距離相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模塊根據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計算該第一觸控軌跡的第一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其中該處理模塊計算該第零點的步驟包含對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模塊根據該第二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計算該第二觸控軌跡的第二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其中該處理模塊計算該第零點的步驟包含對該第二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的電子裝置,其中該處理模塊判斷以該第一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一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一臨界速度,其中該處理模塊判斷以該第二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二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二臨界速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一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其中該第二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二觸控軌跡從該處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
  14. 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處理模塊,用於接收一觸控模塊所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該處理模塊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以及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15. 一種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方法,包含:接收一觸控模塊所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根據該觸控模塊所輸出的觸控事件來描繪該觸控區上觸控事件的軌跡;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一段時間之後,判斷以一第一點開始的一第一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以及當該觸控模塊處於偵測狀態的該段時間之內,判斷以一第二點開始的一第二觸控軌跡是否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其中該第一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一距離以內,該第二點位於該觸控區邊緣的一第二距離以內,且該第二距離大於該第一距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方法,其中在切換到該偵測狀態之前,該觸控模塊處於一停止偵測狀態,停止偵測發生於上述之觸控區上的觸控事件。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方法,更包含計算該第一觸控軌跡的第一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其中計算該第零點的步驟包含對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方法,更包含計算該第二觸控軌跡的第二點之前的一第零點,其中該第零點位於該觸控區的邊緣,其中計算該第零點的步驟包含對該第一觸控軌跡的多個觸控事件進行外插法。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的方法,更包含當判斷以該第一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一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一臨界速度,當判斷以該第二觸控軌跡為起點在該觸控區外的軌跡時,該第二觸控軌跡的速度超過一第二臨界速度。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的方法,其中該第一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一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其中該第二臨界速度為相應於該第二觸控軌跡從該觸控區之邊緣出發的垂直速度。
TW103116512A 2013-05-10 2014-05-09 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處理模塊、與方法 TWI525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16512A TWI525497B (zh) 2013-05-10 2014-05-09 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處理模塊、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16626 2013-05-10
TW103116512A TWI525497B (zh) 2013-05-10 2014-05-09 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處理模塊、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43743A true TW201443743A (zh) 2014-11-16
TWI525497B TWI525497B (zh) 2016-03-11

Family

ID=51851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16512A TWI525497B (zh) 2013-05-10 2014-05-09 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處理模塊、與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42090B2 (zh)
CN (1) CN104142756B (zh)
TW (1) TWI52549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3644B (zh) * 2017-11-14 2019-10-01 大陸商優酷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介面展示方法、介面展示裝置及非揮發性計算機可讀儲存介質
TWI751528B (zh) * 2020-04-14 2022-01-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紙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4555A (zh) * 2016-11-22 2017-03-22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触控响应系统及方法
CN108804885B (zh) * 2017-05-03 2022-06-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人机验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08170360B (zh) * 2017-12-28 2020-07-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势功能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60804A1 (en) * 2003-08-29 2005-03-1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ognizing a dual point user input on a touch based user input device
US20120327009A1 (en) * 2009-06-07 2012-12-27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accessibility using a touch-sensitive surface
US20120218215A1 (en) * 2009-10-16 2012-08-30 Andrew Kleinert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Tracking Touch Objects
US8510677B2 (en) * 2010-01-06 2013-08-13 Apple Inc.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navigating through a range of values
US9015641B2 (en) * 2011-01-06 2015-04-21 Blackberry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visual notification of a received communication
US9471145B2 (en) * 2011-01-06 2016-10-18 Blackberry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a gesture
US9423878B2 (en) 2011-01-06 2016-08-23 Blackberry Limite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nformation in response to a gesture
CN102945131B (zh) * 2012-09-29 2016-05-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方位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73644B (zh) * 2017-11-14 2019-10-01 大陸商優酷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介面展示方法、介面展示裝置及非揮發性計算機可讀儲存介質
TWI751528B (zh) * 2020-04-14 2022-01-01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紙顯示器及其驅動方法
US11320930B2 (en) 2020-04-14 2022-05-03 E Ink Holdings Inc.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25497B (zh) 2016-03-11
US9542090B2 (en) 2017-01-10
US20140333557A1 (en) 2014-11-13
CN104142756A (zh) 2014-11-12
CN104142756B (zh) 2017-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09482B2 (en) Electronic system,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switching to normal operation mode upon receiving touch gesture in power saving mode
TWI525497B (zh) 偵測起點在觸控區外之觸控軌跡的電子裝置、處理模塊、與方法
US1037226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djusting power mode of a display of a device
US9182843B2 (en) Touch panel controller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US9851853B2 (en) Low power scan for device wake up and unlock
US10466849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preventing unintentional triggering of a touch key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90289908A1 (en) Touch detecting device capable of saving electricity
TW201337690A (zh) 電容式多點觸控的切換模式低待機功耗驅動方法
CN202142045U (zh) 触控装置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US10254879B1 (en) Touch screen proximity sensing with accelerometer/gyroscope and finger grip suppression to prevent false ear touch
JP2012113485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検出方法
JP2017187946A (ja) 電子機器及び接触検知プログラム
WO2021036718A1 (zh) 用于确定触控点的方法和装置
JP2010049469A (ja) 座標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座標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座標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KR102013592B1 (ko) 터치 검출 시스템 및 터치 검출 방법
CN107844211B (zh) 触控电子装置、触控处理装置与其触控处理方法
US20150253921A1 (en) Scanning Method for Touch Panel
CN105138115A (zh) 一种基于触摸屏的移动终端唤醒方法及系统
TWI684901B (zh) 可分區觸控掃描的觸控裝置、觸控方法及資訊處理裝置
US9684368B2 (en) Event detection method for waking up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action sensor using same
TW201537443A (zh) 防止誤觸的方法及其電子裝置
TWI526902B (zh) 控制觸控電路的方法與相關觸控電路
TWI540476B (zh) 觸控裝置
TW201626179A (zh) 觸控板及其操作方法
TW201606495A (zh) 觸控面板之控制方法及其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