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4374A - 固定裝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4374A
TW201434374A TW102105856A TW102105856A TW201434374A TW 201434374 A TW201434374 A TW 201434374A TW 102105856 A TW102105856 A TW 102105856A TW 102105856 A TW102105856 A TW 102105856A TW 201434374 A TW201434374 A TW 20143437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space
cover body
positioning
hollow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5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01717B (zh
Inventor
Ying-Chih Tseng
Original Assignee
Hanwit Prec Ind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wit Prec Ind Ltd filed Critical Hanwit Prec Ind Ltd
Priority to TW102105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50171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34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43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017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01717B/zh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有關一種固定裝置,其包括固定組件、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其中該固定組件具有內部活動空間連通後方之固定套筒,其前側及後方外表面設有穿槽及固定部,穿槽前方之蓋體於後方設有導斜面,導斜面後方延伸有穿過穿槽伸入活動空間之中空柱體,中空柱體末端朝內凹設有通道,活動空間內設有之抵推元件以基部伸入通道形成定位,基部後方外表面延伸有抵持部,抵持部與穿槽外周緣之間抵持有彈性元件,固定套筒以固定部固定在第一板材之穿孔,讓第二板材以開口二側抵持面推抵蓋體移動,並讓中空柱體穿過開口進入卡固槽後,彈性元件復位讓蓋體之導斜面抵貼卡固槽之漸縮斜面形成自動定位,而推動抵推元件就可以拆離第二板材,便可具有確實定位及拆裝方便之優勢。

Description

固定裝置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固定裝置,尤指利用固定組件之蓋體後方導斜面讓第二板材開口二側推抵移動,且中空柱體穿過開口進入卡固槽後,彈性元件復位讓蓋體之導斜面抵貼卡固槽之漸縮斜面形成定位,而推動抵推元件就可以拆離第二板材,便可達到確實定位及拆裝方便之目的。
按,隨著電子科技不斷的進步,許多產品都會使用到螺絲或插梢來作定位,例如抽屜、鍵盤架、機板組等具活動伸縮構造之產品,並利用螺絲或插梢使滑軌、滑槽在移動到特定位置時形成定位,讓使用者便可在滑軌及滑槽不移動的狀態下進行配線作業、設備移動或搬運等,例如電信局機櫃、電腦伺服器、工作機台等利用複數裝置、機構所組裝構成之設備,而目前滑軌、滑槽在移動時之定位方式則會利用螺絲或插梢讓板件與板件在層疊狀態下產生滑移形成定位,以利工作人員作業。
再者,一般電腦或工業用電腦之伺服器機箱內部通常為設置有主機板、電源供應器、硬碟及風扇等電子裝置,但因每家主機板製造廠商所制定的主機板規格大都不相同,使得機箱之底板上需要設置許多的銅柱,並將主機板平放於複數銅柱上後,再利用螺絲為分別由主機板上之通孔穿過後鎖入於銅柱內鎖接固定成為一體,不過隨著製造廠商之機殼出 貨量的成長,其底板上之銅柱設置的數量亦將倍數增加,此種利用螺絲鎖入於銅柱內將主機板與底板鎖接固定方式,不但容易受到機殼內部有限空間的限制,讓使用者在作業上花費較多的時間及人力,亦不利於快速組裝,造成整體組裝工序愈趨於繁瑣與耗費工時及操作上十分不便之缺點,則有待從事於此行業者重新設計來加以有效解決。
故,創作人有鑑於習用定位構件之問題與缺失,乃搜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利用從事於此行業之多年研發經驗不斷試作與修改,始設計出此種板對板快速定位裝置之新型誕生。
故,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固定裝置的發明專利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乃在於該第二板材開口二側之抵持面接觸蓋體之導斜面並進行抵推,便會讓蓋體之中空柱體伸出到固定套筒之穿槽外部,使抵推元件之抵持部抵壓彈性元件產生彈性變形,中空柱體便可進入開口並持續位移進入到卡固槽內,彈性元件便會彈性復位,並推動抵推元件來帶動蓋體朝固定套筒位移復位,則蓋體之導斜面便會抵貼於卡固槽之漸縮斜面,所以體積大於中空柱體的蓋體導斜面便會受到卡固槽鄰近開口之側壁止擋來形成定位,而當第二板材需要拆離第一板材時,則將手指或手工具推抵抵推元件,便可讓中空柱體伸出至固定套筒之穿槽外部,並讓蓋體之導斜面脫離卡固槽之漸縮斜面,此時便可施力拆離第二板材,由於固定組件之結構簡單,僅需對位裝入第二板材便會自動形成定位,且 以手指或手工具推動就可以拆離第二板材,所以便可在具確實定位效果下同時達到拆裝方便之目的。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乃在於該固定組件彈性元件之較佳實施方式為環狀彈片,環狀彈片型式之彈性元件為於二相對側形成有朝下弧彎之第一抵接部,而相對應之另二相對側則朝上連續弧彎約呈M狀之第二抵接部,讓第一抵接部與第二抵接部分別抵持於固定套筒穿槽外周緣的活動空間內側壁及抵推元件之抵持部,由於穿槽外周緣的活動空間內側壁及抵持部之間的空間很小,而環狀彈片型式之彈性元件因為結構簡單且體積小,便可達到組裝方便之目的。
〔本發明〕
1‧‧‧固定組件
11‧‧‧固定套筒
110‧‧‧活動空間
111‧‧‧穿槽
112‧‧‧固定部
12‧‧‧蓋體
121‧‧‧導斜面
122‧‧‧中空柱體
123‧‧‧通道
124‧‧‧定位空間
125‧‧‧卡固階部
13‧‧‧抵推元件
131‧‧‧基部
132‧‧‧抵持部
133‧‧‧定位部
14‧‧‧彈性元件
141‧‧‧第一抵接部
142‧‧‧第二抵接部
2‧‧‧第一板材
21‧‧‧穿孔
3‧‧‧第二板材
31‧‧‧開口
32‧‧‧抵持面
33‧‧‧卡固槽
331‧‧‧漸縮斜面
第一圖 係為本發明固定組件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 係為本發明固定組件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發明固定組件之另一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 係為本發明固定組件之側剖分解圖。
第五圖 係為本發明組裝前之立體外觀圖。
第六圖 係為本發明組裝前之側視剖面圖。
第七圖 係為本發明組裝中之側視剖面圖。
第八圖 係為本發明組裝後之側視剖面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發明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 瞭解。
請參閱第一、二、三、四、五、六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固定組件之立體外觀圖、立體分解圖、另一立體分解圖、側剖分解圖、組裝前之立體外觀圖、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以清楚看出,其係包括固定組件1、第一板材2及第二板材3,其中:該固定組件1為包括固定套筒11、蓋體12、抵推元件13及彈性元件14,其固定套筒11內部形成有連通後方之活動空間110,固定套筒11前側則設有連通活動空間110且具較小外徑之穿槽111,固定套筒11後方外表面則設有固定部112,再於固定套筒11之穿槽111前方設有蓋體12,其蓋體12後方為設有漸縮狀導斜面121,蓋體12再於導斜面121後方延伸有穿過穿槽111伸入活動空間110之中空柱體122,中空柱體122末端朝內凹設有通道123,通道123內側再形成有具較大外徑之定位空間124,並於通道123與定位空間124連接處設有卡固階部125,固定套筒11另側之活動空間110內為設有抵推元件13,抵推元件13具有由活動空間110伸入到蓋體12所設通道123及定位空間124之基部131,活動空間110中的基部131後方外表面為垂直狀延伸有供抵持於中空柱體122末端再延伸至鄰近活動空間110內側壁面之抵持部132,定位空間124中的基部131外表面則凸設有卡抵於卡固階部125形成定位之凸環狀定位部133,彈性元件14位於於活動空間110內,且於抵持部132與穿槽111外周緣活動空間110內側壁之間抵持設有彈性元件14。
該第一板材2為設有供固定套筒11固定部112形成固定之穿孔21。
該第二板材3為平行於第一板材2進行組裝,且第二板材3為於末端凹設有具垂直狀側壁且由外朝內呈漸縮狀以供中空柱體122穿過之開口31,開口31二側之第二板材3末端則設有朝外漸縮以供抵推蓋體12導斜面121讓中空柱體122伸出固定套筒11穿槽111外側之抵持面32,開口31內側為延伸有等於或大於中空柱體122外徑之卡固槽33,卡固槽33遠離第一板材2一側之側壁面設有朝內漸縮狀且斜度相同於導斜面121以供蓋體12退回之漸縮斜面331。
上述各構件組裝時,係將固定套筒11之固定部112固定在第一板材2之穿孔21(可為嵌固、卡固或焊固等),再於固定套筒11一側將蓋體12之中空柱體122朝穿槽111穿入至活動空間110內,再於活動空間110內裝設彈性元件14,使彈性元件14位於中空柱體122外表面與活動空間110內壁面之間,而抵推元件13則由固定套筒11遠離蓋體12之另側裝入活動空間110中,讓抵推元件13之基部131穿入蓋體12之通道123並伸入至定位空間124中,讓基部131外表面之定位部133卡抵於通道123與定位空間124之間的卡固階部125形成定位,此時,抵推元件13之抵持部132為抵持於彈性元件14,彈性元件14另端則抵持於穿槽111外周緣活動空間110內側壁,便完成了固定組件1組裝於第一板材2之作業。
上述之抵推元件13組裝後,其抵持部132可抵持於蓋體12中空柱體122之末端表面,或讓抵持部132與中空柱體122 末端表面形成一間隙,可視實際結構的尺寸進行調整,只是讓抵推元件13與蓋體12組裝後的長度縮減,其僅具蓋體12組裝後讓抵持部132抵持於彈性元件14一端之功能即可;另,蓋體12之定位空間124可位於中空柱體122內側或導斜面121內側,其僅具供抵推元件13之基部131組裝之功能即可,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如利用其他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請參閱第二、三、四、五、六、七、八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固定組件之立體分解圖、另一立體分解圖、側剖分解圖、組裝前之立體外觀圖、側視剖面圖、組裝中之側視剖面圖、組裝後之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以清楚看出,本發明使用時係將第二板材3以平行第一板材2之方向,且讓第二板材3之開口31對正固定組件1進行插入,讓第二板材3開口31二側之抵持面32接觸蓋體12之導斜面121並進行抵推,由於抵持面32朝外漸縮,便可讓抵持面32末端伸入到導斜面121與固定套筒11之間的空隙,抵持面32便會接觸導斜面121及固定套筒11穿槽111周緣壁面,且第二板材3持續位移時,朝外漸縮之抵持面32便會逐漸推抵讓蓋體12遠離固定套筒11,便會讓蓋體12之中空柱體122伸出到固定套筒11之穿槽111外部,同時讓抵推元件13隨之位移,使抵推元件13之抵持部132抵壓彈性元件14產生彈性變形,直到蓋體12之導斜面121抵持第二板材3之開口31二側壁面,同時,中空柱體122便會進入開口31,第二板材3再持續位移時,便可利用中空柱體122讓朝內漸縮狀的開口31進行導引,使第二板材3對正 第一板材2,且中空柱體122便會進入到卡固槽33內,由於卡固槽33遠離第一板材2一側之側壁面之漸縮斜面331為朝內漸縮狀,所以蓋體12之導斜面121移動到卡固槽33時,便會脫離抵持狀態,彈性元件14便會彈性復位,並推動抵推元件13復位,則蓋體12便會隨之朝固定套筒11位移復位,則蓋體12便會恰好位於卡固槽33中,並讓蓋體12之導斜面121抵貼於卡固槽33之漸縮斜面331。
由於第二板材3組裝於第一板材2之後,蓋體12之導斜面121抵貼於卡固槽33之漸縮斜面331,所以在第二板材3受到外力施加朝進入方向位移時,其施力無法推動蓋體12移動讓中空柱體122伸出,所以體積大於中空柱體122的蓋體12導斜面121便會受到卡固槽33鄰近開口31之側壁止擋,讓第二板材3無法脫離第一板材2,便可達到確實定位之功效。
而當第二板材3需要拆離第一板材2時,則將手指或手工具伸入到固定套筒11之活動空間110內推抵抵推元件13之基部131或抵持部132,讓抵推元件13朝固定套筒11之穿槽111方向位移,則蓋體12之中空柱體122便會伸出至固定套筒11之穿槽111外部,並讓蓋體12之導斜面121脫離卡固槽33之漸縮斜面331,同時,抵推元件13之抵持部132便會抵壓彈性元件14產生彈性變形,此時便可施力於第二板材3讓其朝向反方向退出,其中空柱體122便可穿過通道123到第二板材3外部,而手指或手工具停止施力後,其彈性元件14便會彈性復位,並帶動抵推元件13及蓋體12復位,讓中空柱體122再次進入到固定套筒11之穿槽111及活動空間110內, 便可進行下一次的第二板材3組裝動作。
上述之固定組件1於未使用或於第二板材3組裝後,其蓋體12之中空柱體122可有局部露出於固定套筒11之穿槽111外部,其可視彈性元件14之高度或第二板材3所設卡固槽33之厚度而改變,其僅具供第二板材3組裝時推抵讓中空柱體122於穿槽111中產生位移及未受力時於穿槽111中位移產生復位之功能即可,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如利用其他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由於固定組件1之結構簡單,且拆裝時又有導引效果,又不需利用手工具或是手部轉動螺絲,僅需對位裝入第二板材3便會自動形成定位,且以手指或手工具推動抵推元件13就可以拆離第二板材3,所以便可在具確實定位效果下同時達到拆裝方便之目的。
再者,請參閱第二、三、四、六、七、八圖所示,係為本發明固定組件之立體分解圖、另一立體分解圖、側剖分解圖、組裝前之側視剖面圖、組裝中之側視剖面圖、組裝後之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以清楚看出,該固定組件1之彈性元件14可為環狀彈片或彈簧,其較佳實施方式為環狀彈片,環狀彈片型式之彈性元件14為於二相對側形成有朝下弧彎之第一抵接部141,而相對應之另二相對側則朝上連續弧彎約呈M狀之第二抵接部142,讓第一抵接部141與第二抵接部142分別抵持於固定套筒11穿槽111外周緣的活動空間110內側壁及抵推元件13之抵持部132,由於穿槽111外周緣的活動空間110內側壁及抵持部132之間的空間很小,所以組裝上較為困難,而環狀彈片型式之彈 性元件14因為結構簡單且體積小,所以在組裝上較為方便。
故,本發明為主要針對固定裝置,而可將固定組件1之固定套筒11以固定部112固定在第一板材2之穿孔21,固定組件1之蓋體12後方導斜面121讓第二板材3開口31二側之抵持面32推抵移動,便會讓蓋體12之中空柱體122伸出到固定套筒11之穿槽111外部,並讓抵推元件13隨之位移使抵持部132抵壓彈性元件14產生彈性變形,且中空柱體122穿過開口31進入卡固槽33後,彈性元件14復位並帶動蓋體12使其導斜面121抵貼卡固槽33之漸縮斜面形成定位,而推動抵推元件13就可以拆離第二板材3,由於固定組件1之結構簡單,對位裝入第二板材3便會自動形成定位,且以手指或手工具推動抵推元件13就可以拆離第二板材3,以達到具確實定位效果下同時方便進行拆裝為主要保護重點,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發明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上述之固定裝置於實施、操作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發明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發明,為符合發明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發明人之辛苦研發,倘若 鈞局貴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發明人定當竭力配合,至感德便。
1‧‧‧固定組件
11‧‧‧固定套筒
110‧‧‧活動空間
111‧‧‧穿槽
112‧‧‧固定部
12‧‧‧蓋體
121‧‧‧導斜面
122‧‧‧中空柱體
123‧‧‧通道
124‧‧‧定位空間
125‧‧‧卡固階部
13‧‧‧抵推元件
131‧‧‧基部
132‧‧‧抵持部
133‧‧‧定位部
14‧‧‧彈性元件
141‧‧‧第一抵接部
142‧‧‧第二抵接部

Claims (10)

  1. 一種固定裝置,其包括固定組件、第一板材及第二板材,其中:該固定組件為包括固定套筒、蓋體、抵推元件及彈性元件,其固定套筒內部形成有連通後方之活動空間,固定套筒前側則設有連通活動空間且具較小外徑之穿槽,固定套筒後方外表面則設有固定部,再於穿槽前方設有蓋體,其蓋體後方為設有漸縮狀導斜面,蓋體再於導斜面後方延伸有穿過穿槽伸入活動空間之中空柱體,中空柱體末端朝內凹設有通道,固定套筒另側之活動空間內為設有抵推元件,抵推元件具有由活動空間伸入到蓋體所設通道形成定位之基部,活動空間中的基部後方外表面為垂直狀延伸有供抵持於中空柱體末端再延伸至鄰近活動空間內側壁面之抵持部,再於抵持部與穿槽外周緣活動空間內側壁之間抵持設有彈性元件;該第一板材為設有供固定套筒固定部形成固定之穿孔;該第二板材為平行於第一板材,且第二板材為於末端凹設有具垂直狀側壁且由外朝內呈漸縮狀以供中空柱體穿過之開口,開口二側之第二板材末端則設有朝外漸縮以供抵推蓋體導斜面讓中空柱體伸出固定套筒穿槽外側之抵持面,開口內側為延伸有供中空柱體穿過之卡固槽,卡固槽遠離第一板材一側之側壁面設有朝內漸縮狀以供蓋體退回之漸縮斜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裝置,其中該固定組件之蓋體於通道內側形成有具較大外徑之定位空間,通道與定位空間連接處設有卡固階部,抵推元件之基部為延伸至蓋體之通道及定位空間,且定位空 間中的基部外表面則凸設有卡抵於卡固階部形成定位之凸環狀定位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裝置,其中該固定組件之彈性元件為彈簧。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裝置,其中該固定組件之彈性元件為環狀彈片,環狀彈片型式之彈性元件為於二相對側形成有朝下弧彎之第一抵接部,而相對應之另二相對側則朝上連續弧彎約呈M狀之第二抵接部,讓第一抵接部與第二抵接部分別抵持於固定套筒穿槽外周緣的活動空間內側壁及抵推元件之抵持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二板材所設卡固槽之漸縮斜面具有相同於固定組件所設蓋體導斜面之斜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裝置,其中該第二板材之開口內側為延伸有等於或大於中空柱體外徑之卡固槽。
  7. 一種固定裝置,其包括固定套筒、蓋體、抵推元件及彈性元件,其中:該固定套筒內部形成有連通後方之活動空間,固定套筒前側則設有連通活動空間且具較小外徑之穿槽,固定套筒後方外表面則設有固定部;該蓋體位於固定套筒之穿槽前方,其蓋體後方為設有漸縮狀導斜面,蓋體再於導斜面後方延伸有穿過穿槽伸入活動空間之中空柱體,中空柱體末端朝內凹設有通道;抵推元件位於固定套筒之活動空間內,抵推元件具有由活動空間伸入 到蓋體所設通道形成定位之基部,活動空間中的基部後方外表面為垂直狀延伸有供抵持於中空柱體末端再延伸至鄰近活動空間內側壁面之抵持部;該彈性元件位於活動空間內,且彈性元件抵持於抵持部與穿槽外周緣活動空間內側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固定裝置,其中該固定組件之蓋體於通道內側形成有具較大外徑之定位空間,通道與定位空間連接處設有卡固階部,抵推元件之基部為延伸至蓋體之通道及定位空間,且定位空間中的基部外表面則凸設有卡抵於卡固階部形成定位之凸環狀定位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固定裝置,其中該固定組件之彈性元件為彈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固定裝置,其中該固定組件之彈性元件為環狀彈片,環狀彈片型式之彈性元件為於二相對側形成有朝下弧彎之第一抵接部,而相對應之另二相對側則朝上連續弧彎約呈M狀之第二抵接部,讓第一抵接部與第二抵接部分別抵持於固定套筒穿槽外周緣的活動空間內側壁及抵推元件之抵持部。
TW102105856A 2013-02-20 2013-02-20 Fixtures TWI5017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5856A TWI501717B (zh) 2013-02-20 2013-02-20 Fixtur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5856A TWI501717B (zh) 2013-02-20 2013-02-20 Fixt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4374A true TW201434374A (zh) 2014-09-01
TWI501717B TWI501717B (zh) 2015-09-21

Family

ID=51943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5856A TWI501717B (zh) 2013-02-20 2013-02-20 Fixture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50171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2521A (zh) * 2016-07-20 2018-01-30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联锁式组装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0179B (zh) * 2019-05-27 2022-08-02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机箱
TWI698862B (zh) 2019-05-27 2020-07-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伺服器機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01478C2 (sv) * 1992-11-04 1995-02-27 Josef Chudoba Fjädermutteranordning
TWM299454U (en) * 2006-05-22 2006-10-11 Inventec Corp Fixing mechanism
TW201028560A (en) * 2009-01-19 2010-08-01 Hanwit Prec Ind Ltd Fastening device
TWM432495U (en) * 2012-03-13 2012-07-01 Hanwit Prec Ind Ltd M1010701_3919
TWM442533U (en) * 2012-08-01 2012-12-01 Hanwit Prec Ind Ltd Sheet-to-sheet quick positioning devic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42521A (zh) * 2016-07-20 2018-01-30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联锁式组装机构
US10444692B2 (en) 2016-07-20 2019-10-15 Cloud Network Technology Singapore Pte. Ltd. Assembling apparatus and multicomponent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CN107642521B (zh) * 2016-07-20 2020-02-07 鸿富锦精密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联锁式组装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01717B (zh) 2015-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76519B (zh) Fixtures
US2014020451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keyboard
US9010887B1 (en) Storage rack assembly with detachable cabinet
CN202914461U (zh) 板对板快速定位装置
TWI501717B (zh) Fixtures
TW201407313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之擴充平台
TWI637113B (zh) Offset fixing device
CN107842540B (zh) 固定装置及其固定组件
US20150116224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9253915B2 (en) Latch mechanism
TW201421464A (zh) 電子裝置及其可拆裝組件
TW201503808A (zh) 擴充卡擋片固定裝置
US20150153771A1 (en) Tablet pc external equipment
CN104006047A (zh) 固定装置
TW201541224A (zh) 扳轉式推移裝置
TWI683609B (zh) 免工具安裝之伺服器固定裝置
TWM534783U (zh) 固定裝置
US9469002B2 (en) Clamping device
TWI784530B (zh) 連接機構
TWI769489B (zh) 支架模組及其連接機構及搭配連接機構的解鎖元件
TWM482240U (zh) 固定裝置
TWM463025U (zh) 板對板快速定位裝置
US8734102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TWI583293B (zh) 固定裝置
TW201419989A (zh) 連接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