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30584A - 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30584A
TW201430584A TW102101576A TW102101576A TW201430584A TW 201430584 A TW201430584 A TW 201430584A TW 102101576 A TW102101576 A TW 102101576A TW 102101576 A TW102101576 A TW 102101576A TW 201430584 A TW201430584 A TW 20143058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hosts
proxy server
server
ho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15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ui-Tsung Hung
Ping-Hui Hsu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1021015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30584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30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30584A/zh

Links

Landscapes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監控系統主要包括一監控管理伺服器(Monitoring Management Server,MMS)、一監控代理伺服器、一資料庫及複數主機,其中監控代理伺服器與資料庫直接連接。監控代理伺服器可同時服務複數台主機,並且搜集複數主機之狀態資訊後,再統一儲存至資料庫中,供管理者監控與查詢。如此一來,可將監控代理伺服器做為複數主機與資料庫間的傳輸介面。

Description

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
本發明係有關於監控系統及監控方法,尤其更有關於可避免多台主機直接與資料庫連接並傳送狀態資訊,進而造成資料庫過載之監控系統及監控方法。
一般來說,一個雲端的資料中心需具備各式各樣的主機,例如實體機器(Physical Machine,PM)、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VM)、網路交換機(Switch)、路由器(Routine)、不斷電系統(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防火牆(Firewall)等,藉以分別處理不同之資訊。
為了方便管理並監控資料中心之狀態,管理人員通常會通過硬體或軟體的方式,在主機內部設置偵測器(sensor),以監控該些主機的各項資訊,例如溫度、溼度、風扇速率、CPU、記憶體、網路狀態及硬碟容量等。並且,將該些偵測所得之資訊定期回報並儲存於資料中心的一資料庫中,管理人員可進一步存取該資料庫,以監控資料中心內各主機的各項資訊。
現行的資料中心,多是設定讓主機直接與資料庫進行連接,並且由各主機各自回報自身的資訊,並儲存於該資料庫中。惟,該些主機通常需要持續地偵測自身之資訊,並且週期性地將資訊回報並儲存至該資料庫中,因此,當主機的數量過多、回報的頻率過於頻繁、或是同時間回報的資訊量太大時,都可能會造成頻寬之擁塞,進而使得回報的資訊遺失。
並且,若資料中心內的主機數量太多,也會導致資料庫對外的傳輸通道過多(通常等於主機的數量),因此若同一時間進行資料傳輸的主機太多時,就會發生上述頻寬擁塞的問題,並且,還可能會發生資料庫的負載(Loading)過載,進而造成資料庫損壞的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係由一台監控代理伺服器同時服務複數台的主機,以做為複數主機與單一資料庫之間的傳輸介面,藉此避免與資料庫連接的主機數量太多,造成資料庫過載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監控系統主要包括一監控管理伺服器(Monitoring Management Server,MMS)、一監控代理伺服器、一資料庫及複數主機,其中,監控代理伺服器與資料庫直接連接。監控代理伺服器可同時服務複數台主機,並且搜集複數主機之狀態資訊後,再統一儲存至資料庫中,供管理者監控與查詢。
本發明對照先前技術所能達成之功效在於,建立至少一監控代理伺服器來做為複數主機與資料庫之間的傳輸介面,如此可以有效控制資料庫的輸出入(I/O)介面數量,不會因為與資料庫直接連接的主機的數量太多,而造成資料庫有負載過載的現象。
再者,通過監控管理伺服器來指派監控代理伺服器,並分配其服務之主機,如此一來,哪一台主機是被哪一台監控管理伺服器所服務,皆可通過監控管理伺服器來查詢。因此,管理者可以輕易地查詢特定的主機的資訊。
1...監控管理伺服器
11...第一控制單元
12...第一傳輸單元
13...第一接收單元
14...使用者介面
2...主機
21...第二控制單元
22...感測單元
23...第二傳輸單元
24...第二接收單元
25...主機通知單元
26...主機資料池
27...代理程式模式
3...監控代理伺服器
31...第三控制單元
32...資料庫存取介面
33...第三傳輸單元
34...第三接收單元
35...代理通知單元
36...代理資料池
4...資料庫
5...應用程式介面伺服器
51...控制面板
6...資料池
61...佇列
62...本地端資料庫
S10~S20...步驟
S30~S42...步驟
S360~S362...步驟
S364~S368...步驟
S50~S58...步驟
S60~S68...步驟
第一圖為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圖。
第二圖為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圖。
第三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監控管理伺服器方塊圖。
第四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主機方塊圖。
第五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監控代理伺服器方塊圖。
第六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料池示意圖。
第七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監控流程圖。
第八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模擬流程圖。
第九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監控代理伺服器註冊流程圖。
第十圖為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訊傳輸流程圖。
第十一圖為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訊傳輸流程圖。
茲就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
首請參閱第一圖及第二圖,分別為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及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圖。如圖所示,本發明的監控系統,主要包括了一監控管理伺服器(Monitoring Management Server,MMS)1、複數主機2、至少一監控代理伺服器3(下面將於說明書內文中簡稱為該代理伺服器3)及一資料庫4。其中,該MMS1分別連接該複數主機2及該至少一監控代理伺服器3,並且該至少一監控代理伺服器3連接該資料庫4。
本實施例中,該MMS1、該主機2、該代理伺服器3及該資料庫4,皆可視為雲端資料中心內的一個端點(node),並且該些端點可分別由實體機器(Physical Machine,PM)或虛擬機器(Virtual Machine,VM)來實現,不加以限定。更甚者,該監控系統會依實際所需來指定任意一或多個端點當作該代理伺服器3之角色。因此,當以VM來實現該代理伺服器3時, 則同一台PM可同時擔任該主機2及該代理伺服器3之角色。也就是說,該複數主機2及該些代理伺服器3不一定得存在於PM中,也不一定要單獨存在,因為一台PM可以同時擔任多種角色,藉此讓本系統極具彈性。
值得一提的是,於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代理伺服器3係為獨立的一台PM,運作於雲端的資料中心內;於另一實施例中,該代理伺服器3是可由該複數主機2的至少其中之一來模擬而成,並非獨立存在,也就是說,可由一台PM來同時兼任該主機2及該代理伺服器3的角色(容下詳述)。
本實施例中,該代理伺服器3的數量係少於該主機2的數量,並且每一台該代理伺服器3皆可服務複數台的該主機2,藉以做為該複數主機2及該資料庫4之間的傳輸介面。如此一來,可以大幅減少該資料庫4對外的傳輸通道,進而降低該資料庫4的負載(Loading)。例如第一圖中所示,該監控系統具有五台該主機2,該五台主機2分別由兩台該代理伺服器3來服務。藉此,該資料庫4只需具備兩條對外的傳輸通道,不需具備五條的傳輸通道,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其負載。然而,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例,該監控系統中的該主機2及該代理伺服器3的數量應視實際所需而定,不應以此為限。為方便說明,下面將於說明書內文中,以一台該主機2及一台該代理伺服器3來進行說明。
如第二圖所示,該代理伺服器3於啟動後,係需先向該MMS1進行註冊(步驟S10),藉以,由該MMS1接收一配置資訊(步驟S12),並依據該配置資訊進行一配置動作(Configuration)。另一方面,需要被監控的該主機2,亦需先向該MMS1進行註冊(步驟S14),並且於註冊完成後,再接受該MMS1的一分配動作(Allocation)(步驟S16),藉此,該主機2可得知必須通過哪一台該代理伺服器3來傳遞資料至該資料庫4。本實施例中,該主機2主要是將自身的狀態資訊,例如溫度、溼度、風扇速率、CPU、記憶體、網路狀態及硬碟容量等,傳送給被分配的該代理伺服器3(步驟S18),並且再由該代理伺服器3統一寫入該資料庫4中(步驟S20)。
本實施例中,係可由該代理伺服器3先向該MMS1進行註冊,或是由該主機2先向該MMS1進行註冊,甚至該主機2及該代理伺服器3的註冊動作也可以是同時的,也就是說,上述該步驟S10及該步驟S14並不具有執行上的順序關係。
如上所述,該代理伺服器3可是一台獨立的實體伺服器,另一方面,該代理伺服器3亦可由該複數主機2的其中之一來模擬而成,是以,當該複數主機2的其中之一接受該MMS1的指派而模擬成該代理伺服器3時,接受了指派的該主機2仍需將自身的該狀態資訊傳送給被分配的該代理伺服器3。也就是說,接受了指派的該主機2需對外傳送自身的該監控資料,並且同時搜集其他主機2的該監控資料,換句話說,接受了指派的該主機2需要同時擔任兩種角色。
續請參閱第三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監控管理伺服器方塊圖。本實施例中,該MMS1主要包括一第一控制單元11、一第一傳輸單元12及一第一接收單元13,其中該第一控制單元11連接該第一傳輸單元12及該第一接收單元13。
該第一控制單元11用以處理該MMS1內部的各項資訊。該第一接收單元13主要用以連接該主機2及該代理伺服器3,藉以接受該主機2及該代理伺服器3之註冊動作。該第一傳輸單元11用以連接該主機2,藉以分配對應的該代理伺服器3給完成註冊的該主機2。並且,當該監控系統中沒有可被分配的該代理伺服器3時,該MMS1還可通過該第一傳輸單元11發出一指派指令,以指派該複數主機2的其中之一來模擬為該代理伺服器3。並且,該第一傳輸單元11還用以連接該代理伺服器3,當該代理伺服器3完成註冊動作後,該MMS 1通過該第一傳輸單元11傳送該配置資訊給該代理伺服器3,藉以令該代理伺服器3依據該配置資訊來進行配置動作。
本發明係由該MMS1來分配該代理伺服器3給該主機2,並告知該代理伺服器3所需服務的主機2是哪幾台,因此,管理人員可以通過該MMS 1的查詢,輕易得知一特定的主機是由哪一台代理伺服器來管理,進而查詢該特定的主機的該狀態資訊。
如第三圖所示,該MMS1還可包括一使用者介面14,連接該第一控制單元11,該使用者介面14主要可供資料中心的管理人員使用,用以查詢該主機2的該狀態資訊。更具體而言,管理人員係可通過該使用者介面14來操作該MMS1(例如通過瀏覽器(Browser)),以連接該監控代理伺服器3或該資料庫4,進而查詢該主機2的該狀態資訊。
再者,本發明的監控系統中,更可包括一應用程式介面伺服器5,該應用程式介面伺服器5連接至該MMS1,並且該應用程式介面伺服器5可以提供一實體的控制面板(Dashboard)51。藉此,管理人員可操控該控制面板51來連接並登入該MMS1,進而查詢該主機2的該狀態資訊。然而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例,不應以此為限。
參閱第四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主機方塊圖。本發明的該主機2中,主要包括一第二控制單元21、一感測單元22、一第二傳輸單元23及一第二接收單元24,其中該第二控制單元21連接該感測單元22、該第二傳輸單元23及該第二接收單元24。
該第二控制單元21用以處理該主機2中之各項資訊。該感測單元22用以偵測該主機2本身的各項主機狀態,例如CPU狀態、記憶體狀態、風扇速率及硬碟容量等硬體資訊,或是如溫度、溼度或網路狀態等週邊資訊等,再據以產生上述的該狀態資訊。該第二傳輸單元33用以連接該MMS1,藉以對該MMS1進行註冊動作,並且該第二傳輸單元33還連接該代理伺服器3,藉以將該感測單元22偵測所得的該狀態資訊傳送至該代理伺服器3。該第二接收單元24用以連接該MMS1,藉以接受該MMS1對於該代理伺服器3的分配動作。並且,當該監控系統中沒有任何可被分配的該代理伺服器3時,該主機2還可通過該第二接收單元24接受該MMS1的指派,藉以依據指派來模擬為該代理伺服器3。並且,該第二接收單元24還用以連接該代理伺服器3,當該代理伺服器3成功接收該狀態資訊後,該主機2可通過該第二接收單元24接收來自該代理伺服器3之一確認回覆(ACK)。
如第四圖所示,該主機2還包括一主機通知單元25,連接該第二控制單元21。本發明中,當該感測單元22偵測並產生該狀態資訊後,會先傳送至該第二控制單元25進行初步判斷後,再傳送給該代理伺服器3。當該第二控制單元21判斷偵測所得的該狀態資訊有異常時,該主機2可通過該主機通知單元25通知對應的管理人員進行處理。舉例來說,當該主機2發生異常,如溫度過熱、CPU使用率過高或網路頻寬阻塞時,該主機2可通過該主機通知單元25來發送簡訊或電子郵件,或是在伺服器(例如該MMS1)中產生一對應的事件記錄(event),藉此讓管理人員得知該主機2有異常的狀況發生。
該主機2還具有一主機資料池(data poor)26,連接該第二控制單元21。該主機資料池26用以在該狀態資訊尚未被傳送至該代理伺服器3之前,暫存該感測單元22偵測所得的該狀態資訊(容下詳述)。
續請參閱第五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監控代理伺服器方塊圖。本發明的該代理伺服器3中,主要包括一第三控制單元31、一資料庫存取介面32、一第三傳輸單元33及一第三接收單元34,其中該第三控制單元31連接該資料庫存取介面32、該第三傳輸單元33及該第三接收單元34。
該第三控制單元31用以處理該代理伺服器3中的各項資訊。該代理伺服器3通過該資料庫存取介面32連接該資料庫4,藉以,將該代理伺服器3所搜集的所有狀態資訊寫入該資料庫4中。該第三傳輸單元33用以連接該MMS1,藉以對該MMS1進行註冊動作,並且該第三傳輸單元33還用以連接該主機2,藉以傳送上述該確認回覆(ACK)給該主機2。該第三接收單元34用以連接該MMS1,藉以於註冊完成後,接收該MMS1所傳來的該配置資訊,並且該第三接收單元34還用以連接該主機2,用以接收該主機2所傳來的該狀態資訊。
第五圖中,該代理伺服器3係以連接一台該主機2為例,然而本實施例中,一台該代理伺服器3實可同時服務複數台的該主機2,以同時搜集該些主機2的該狀態資訊。是以,該第三傳輸單元33及該第三接收單元34實可同時連接複數台的該主機2,其數量不以一台為限。
值得一提的是,本發明的該代理伺服器3係可由該主機2來模擬而成,因此,該主機2中亦可設置有該資料庫存取介面32(圖未標示),藉以,讓模擬成該代理伺服器3的該主機2,可以與該資料庫4連接,並將搜集所得的所有狀態資訊寫入該資料庫4中。
回到第四圖,本實施例中該主機2還包括一代理程式模式27,當該主機2接受了該MMS1的指派時,係通過該代理程式模式27的執行,模擬為該代理伺服器3。於此情況下,接受了指派的該主機2,係需以該主機2的身份向該MMS1進行註冊,並且還需以該代理伺服器3的身份另外向該MMS1進行註冊。更具體而言,未被指派的該主機2不被允許直接連接該資料庫4,是以,即使所有的該主機2內部都設置有該資料庫存取介面32,但在該主機2沒有模擬為該代理伺服器3的情況下,該資料庫存取介面32不會作動。
如第五圖所示,該代理伺服器3還包括一代理通知單元35,連接該第三控制單元31。該代理伺服器3搜集了該主機2的該狀態資訊後,會先傳給該第三控制單元31,並通過該第三控制單元31進行與該第二控制單元25不同程度的判斷動作。當該第三控制單元31判斷所搜集的該狀態資訊有異常時,該代理伺服器3可通過該代理通知單元35通知對應的管理人員進行處理。如上所述,可通過該代理通知單元35來發送簡訊或電子郵件,或是在伺服器中產生一對應的event,藉此讓管理人員得知該代理伺服器3所服務的該複數主機2中,有異常的狀況發生。
該代理伺服器3還具有一代理資料池36,連接該第三控制單元31,該代理資料池36主要用以在所搜集的所有狀態資訊尚未被寫入該資料庫4之前,暫存搜集所得的所有狀態資訊(容下詳述)。
請同時參閱第六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料池示意圖。如上所述,該主機2及該代理伺服器3中係分別具備有一資料池6(如該主機資料池26及該代理資料池36)。如第六圖中所示,該資料池6主要包括一佇列61及一本地端資料庫62,該佇列61用以排序待處理之資料,而該本地端資料庫62則用以在該狀態資訊尚未被成功傳送出去之前,暫時儲存該狀態資訊。
舉例來說,該主機2需將該感測單元22偵測所得的該狀態資訊傳送至該代理伺服器3,當該主機2尚未被分配該代理伺服器3,或是被分配的該代理伺服器3損壞時,該主機2會暫時將該狀態資訊儲存於該主機資料池26中的該本地端資料庫62中,以確保資料在傳送出去之前不會遺失。再者,該代理伺服器3需將搜集所得的所有狀態資訊皆寫入該資料庫4中,當該資料庫4損壞而無法被寫入時,該代理伺服器3會暫時將搜集所得的所有狀態資訊儲存於該代理資料池36中的該本地端資料庫62中,以確保資料在寫入該資料庫4之前不會遺失。如此的設計,可以有效地提昇本監控系統的安全性,並且確保資料的完整性。
續請參閱第七圖,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監控流程圖。本發明的監控系統,主要是運用了如下所述的監控方法。首先,該MMS1需接受該主機2的註冊動作(步驟S30),並且於註冊完成後,該MMS1判斷該監控系統中,是否有可分配之該代理伺服器3(步驟S32)。若該監控系統中尚有可被分配之該代理伺服器3,則該MMS1將該代理伺服器3分配給完成了註冊的該主機2來使用(步驟S34)。然而,若該監控系統中沒有可被分配的該代理伺服器3,則該MMS1需啟動一個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步驟S36)。值得一提的是,該步驟S36中,該MMS1主要可觸發該監控系統中的任意一台實體伺服器,以令該伺服器啟動特定程序以擔任該代理伺服器3的角色.或者,該MMS1可以指派該監控系統中的該複數主機2的其中之一,以令接受了指派的該主機2執行該代理程式模式27,進而模擬為一台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然而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例,不應以此為限。
更甚者,還可混合使用實體的以及模擬的該代理伺服器3,以提高系統效能。舉例來說,當該監控系統中沒有可被分配的該代理伺服器3時,該MMS1可以先指派任一主機來模擬為該代理伺服器3,並分配給註冊完成的該主機2來使用,藉以,快速地解決該主機2沒有被分配的該代理伺服器3的問題。接著,於模擬的該代理伺服器3暫時為該主機2服務的同時,觸發一台實體伺服器啟動並擔任一台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並且,於啟動完成後,再由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來替換模擬的該代理伺服器3,以服務該主機2。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選擇要解除模擬的該代理伺服器3,讓接受了指派的該主機恢復成單一的主機角色;或者,可保留模擬的該代理伺服器3,令該主機同時兼任主機及代理伺服器的角色。如此一來,當系統再次需要臨時的代理伺服器時,不再需要指派其他的主機來進行模擬,因而可以更加快速地解決沒有代理伺服器可被分配的問題。
於該步驟S34後,該主機2係持續通過其上的該感測單元22來偵測自身的狀態並產生該狀態資訊(步驟S38),並且,該代理伺服器3週期性地搜集其負責的所有該主機2的該狀態資訊(步驟S40)。最後,該代理伺服器3再將搜集所得的所有狀態資訊,統一寫入該資料庫4中(步驟S42)。本實施例中,若該監控系統中共有一百台的該主機2,但每一台該代理伺服器3可同時服務二十台的該主機2,則該資料庫4只需具備五條對外通道,以連接五台的該代理伺服器3(5*20=100),即可取得所有該主機2的該狀態資訊。也就是說,該資料庫4不需要具備一百條對外通道來分別連接一百台的該主機2,因此該資料庫4的負載可以被大幅的減少,過載的風險也就可以被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該步驟S32中,該MMS1主要是判斷該監控系統中是否有已經啟動的該代理伺服器3,並且,若有已經啟動的該代理伺服器3,該MMS1還要進一步判斷該代理伺服器3被配置的服務數量是否已達上限。若該代理伺服器3的服務數量尚未達到上限(例如上述的二十台),則該MMS1才可將該代理伺服器3分配給完成註冊的該主機2來使用,並且將該代理伺服器3的服務數量加一。
接續請同時參閱第八圖及第九圖,分別為本發明的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模擬流程圖以及監控代理伺服器註冊流程圖。如上所述,若該代理伺服器3是由該複數主機2的至少其中之一來模擬而成,則於上述該步驟S36中,主要是由該複數主機2的其中之一來接受該MMS1的指派(步驟S360),並且,依據該指派來執行該代理程式模式27,以模擬成一台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步驟S362)。而若該代理伺服器3是由該監控系統中的一實體伺服器來擔任,則該步驟S360中,就直接由該MMS1來觸發該實體伺服器來執行對應程序,以擔任一台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的角色即可。
如第九圖所示,無論該代理伺服器3是由實體伺服器來擔任,或是由該複數主機2的其中之一來模擬,於上述該步驟S36後,該代理伺服器3都必須先被該MMS1啟動(步驟S364),並且,再於啟動後向該MMS1進行註冊(步驟S366)。該代理伺服器3完成註冊後,即可由該MMS1取得對應的該配置資訊,接著再依據該配置資訊進行對應的配置動作(步驟S368)。當該代理伺服器3完成上述配置動作後,才可成功與該資料庫4連接、被該MMS1分配給該主機2來使用、並且進一步搜集該主機2的該狀態資訊,再寫入該資料庫4中。
續請參閱第十圖,為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訊傳輸流程圖。當該代理伺服器3損壞時,其所服務的該主機2會察覺該代理伺服器3損壞(步驟S50),並且,該主機2會即時通知該MMS1(步驟S52)。接著,該主機2會先將該感測單元22偵測所得的該狀態資訊,暫存於該主機資料池26中的該本地端資料庫62(步驟S54),並且持續判斷該主機2是否被分配了一個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步驟S56)。在該主機2尚未被分配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之前,該主機2會持續執行該步驟S54至該步驟S56,也就是說,持續將偵測所得的該狀態資訊暫存於該本地端資料庫62中,並且持續判斷該MMS1是否分配了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
當該主機2被分配了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後,即將該本地端資料庫62中儲存的所有狀態資訊皆傳送至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步驟S58),藉以,通過新的該代理伺服器3將該狀態資訊寫入該資料庫4中。
參閱第十一圖,為本發明的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的資訊傳輸流程圖。當該資料庫4損壞時,該代理伺服器3會在第一時間察覺該資料庫4的損壞(步驟S60),並且,該代理伺服器3會即時通知該MMS1(步驟S62)。接著,該代理伺服器3會先將搜集所得的所有狀態資訊,暫存於該代理資料池36中的該本地端資料庫62(步驟S64),並且持續判斷該MMS1是否啟動了一個新的該資料庫4(步驟S66)。在尚未有新的資料庫4被啟動之前,該代理伺服器3會持續執行該步驟S64至該步驟S66,也就是說,持續將搜集所得的所有狀態資訊暫存於該本地端資料庫62中,並且持續判斷該MMS1是否啟動了新的該資料庫4。
當新的該資料庫4被啟動後,該代理伺服器3隨即將該本地端資料庫62中儲存的該些狀態資訊皆寫入新的該資料庫4中(步驟S68),並且,可視選擇,進一步將該本地端資料庫62中暫存的資料刪除,以避免容量不足。
通過本發明的監控系統及監控方法,管理人員可通過該MMS1輕易地查詢該複數主機2的該些狀態資訊。並且,通過該代理伺服器3來做為該複數主機2與該資料庫4之間的傳輸介面,就不會因為該複數主機2的數量太多、資訊量太大,造成頻寬不足,或是該資料庫4的負載過載的問題。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例,非因此即侷限本發明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內容所為之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含於本發明之範圍內,合予陳明。
1...監控管理伺服器
2...主機
3...監控代理伺服器
4...資料庫

Claims (20)

  1. 一種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包括:
    複數主機,分別具有一感測單元,各該感測單元分別偵測各該複數主機的狀態,並分別依據各該複數主機的狀態產生一狀態資訊;
    一資料庫;
    一監控代理伺服器,連接該資料庫;及
    一監控管理伺服器(Monitoring Management Server,MMS),接受該複數主機及該監控代理伺服器之註冊請求,並分配已註冊之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同時對應服務已註冊之該複數主機;其中,該監控代理伺服器搜集其對應服務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並將搜集所得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寫入該資料庫中,藉以,將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做為該複數主機與該資料庫間的傳輸介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監控管理伺服器包括:
    一第一接收單元,連接該複數主機及該監控代理伺服器,接受該複數主機及該監控代理伺服器之註冊請求;
    一第一傳輸單元,連接該複數主機及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分配該監控代理伺服器來同時對應服務該複數主機;及
    一第一控制單元,連接該第一接收單元及該第一傳輸單元,處理該監控管理伺服器的各項資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監控管理伺服器更包括一使用者介面,連接該第一控制單元,供查詢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監控代理伺服器係由該複數主機的其中之一模擬而成,該複數主機分別包括一代理程式模式,當該複數主機的其中之一接受該監控管理伺服器之指派時,係執行該代理程式模式以模擬為該監控代理伺服器,並且模擬為該監控代理伺服器的該主機係與該資料庫直接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複數主機分別包括:
    一第二傳輸單元,連接該監控管理伺服器及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對該監控管理伺服器進行註冊,並將該狀態資訊傳送至該監控代理伺服器;
    一第二接收單元,連接該監控管理伺服器,接受該監控管理伺服器對於該監控代理伺服器之分配;及
    一第二控制單元,連接該第二傳輸單元及該第二接收單元,處理該主機的各項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複數主機分別包括一主機通知單元,連接該第二控制單元,當該第二控制單元判斷該主機的該狀態資訊異常時,該主機通知單元通知對應的管理人員進行處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複數主機分別包括一主機資料池,連接該第二控制單元,儲存偵測所得的該狀態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主機資料池包括一佇列及一本地端資料庫,該佇列對待處理的資料進行排序,並且當該主機未被分配該監控代理伺服器,或被分配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損壞時,該主機通過該本地端資料庫暫存該狀態資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更包括一應用程式介面伺服器,連接該監控管理伺服器,該應用程式介面伺服器提供一控制面板,該控制面板接受外部操作以登入該監控管理伺服器,並查詢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包括:
    一第三傳輸單元,連接該監控管理伺服器,對該監控管理伺服器進行註冊;
    一第三接收單元,連接該監控管理伺服器及該複數主機,接受該監控管理伺服器之分配,並搜集對應服務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
    一資料庫存取介面,連接該資料庫,將搜集所得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寫入該資料庫中;及
    一第三控制單元,連接該第三傳輸單元、該第三接收單元及該資料庫存取介面,處理該監控管理伺服器的各項資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監控代理伺服器更包括:
    一代理通知單元,連接該第三控制單元,當該第三控制單元判斷搜集所得的該狀態資訊異常時,該代理通知單元通知對應的管理人員進行處理;及
    一代理資料池,連接該第三控制單元,儲存搜集所得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監控系統,其中該代理資料池包括一佇列及一本地端資料庫,該佇列對待處理的資料進行排序,並且當資料庫損壞時,該監控代理伺服器通過該本地端資料庫暫存搜集所得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
  13. 一種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方法,運用於一監控系統,該監控系統包括一監控管理伺服器、一監控代理伺服器、複數主機及一資料庫,該監控方法包括:
    a)該監控管理伺服器接受該複數主機的註冊請求;
    b)該監控管理伺服器判斷該監控系統中是否有可分配的一監控代理伺服器;
    c)若該監控系統中沒有可分配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該監控管理伺服器啟動一台新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並分配新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同時對應服務已註冊之該複數主機;
    d)若該監控系統中有可分配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該監控管理伺服器分配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同時對應服務已註冊之該複數主機;
    e)該複數主機分別偵測狀態,並各自產生一狀態資訊;
    f)該監控代理伺服器搜集所對應服務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及
    g)該監控代理伺服器連接該資料庫,並將搜集所得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寫入該資料庫中。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監控方法,其中該步驟c包括一步驟c1:該監控管理伺服器指派該複數主機的其中之一模擬為該監控代理伺服器,藉以啟動一台新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監控方法,其中該步驟c更包括下列步驟:
    c2)接受了指派的該主機執行內部的一代理程式模式;
    c3)該主機通過該代理程式模式的執行,模擬為該監控代理伺服器;
    c4)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啟動後,向該監控管理伺服器進行註冊;及
    c5)該監控代理伺服器由該監控管理伺服器接收一配置資訊,並依據該配置資訊進行對應的配置動作。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監控方法,其中該步驟c包括一步驟c1:該監控管理伺服器觸發該監控系統中的任一實體伺服器,以啟動一台新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監控方法,其中該步驟c更包括下列步驟:
    c2)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啟動後,向該監控管理伺服器進行註冊;及
    c3)該監控代理伺服器由該監控管理伺服器接收一配置資訊,並依據該配置資訊進行對應的配置動作。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監控方法,其中該步驟b更包括下列步驟:
    b1)判斷是否有已經啟動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及
    b2)判斷已啟動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的服務數量是否已達上限。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監控方法,其中更包括下列步驟:
    h)當該複數主機的其中之一察覺該監控代理伺服器損壞時,通知該監控管理伺服器;
    i)該主機將該狀態資訊儲存於內部的一本地端資料庫;
    j)該主機判斷是否被分配一個新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
    k)若該主機尚未被分配新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重覆執行該步驟i及步驟j;及
    l)若該主機被分配了新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將該本地端資料庫中儲存的該狀態資訊,傳送至新的該監控代理伺服器。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監控方法,其中更包括下列步驟:
    m)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察覺該資料庫損壞時,通知該監控管理伺服器;
    n)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將所搜集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儲存於內部的一本地端資料庫;
    o)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判斷是否有新的該資料庫被啟動;
    p)若尚未有新的該資料庫被啟動,重覆執行該步驟n及該步驟o;及
    q)若有新的該資料庫被啟動,該監控代理伺服器將該本地端資料庫中儲存的該複數主機的該狀態資訊寫入新的該資料庫中。
TW102101576A 2013-01-16 2013-01-16 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 TW2014305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1576A TW201430584A (zh) 2013-01-16 2013-01-16 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1576A TW201430584A (zh) 2013-01-16 2013-01-16 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30584A true TW201430584A (zh) 2014-08-01

Family

ID=51796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576A TW201430584A (zh) 2013-01-16 2013-01-16 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30584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7822B (zh) * 2015-07-06 2016-09-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處理方法及系統
TWI651605B (zh) * 2017-08-02 2019-02-2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虛實資源通用式監控系統
TWI709083B (zh) * 2019-04-01 2020-11-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主機設備集中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TWI735512B (zh) * 2017-01-19 2021-08-1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資料庫操作方法及裝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7822B (zh) * 2015-07-06 2016-09-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處理方法及系統
CN106326736A (zh) * 2015-07-06 2017-01-1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6326736B (zh) * 2015-07-06 2019-03-15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TWI735512B (zh) * 2017-01-19 2021-08-11 香港商阿里巴巴集團服務有限公司 資料庫操作方法及裝置
TWI651605B (zh) * 2017-08-02 2019-02-2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虛實資源通用式監控系統
TWI709083B (zh) * 2019-04-01 2020-11-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主機設備集中管理系統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95958B2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サーバとクラスタ化されたデータベースとを接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959217B2 (en) Managing workloads and hardware resources in a cloud resource
JP5834999B2 (ja) データ収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589538B2 (en) Storage workload balancing
US9600319B2 (en)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ffloading processing from a virtual switch to a physical switch
US20140201356A1 (en) Monitoring system of managing cloud-based hosts and monitoring method using for the same
US884361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for storage monitoring server
US9146793B2 (e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EP3119034A1 (en) Fault hand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based on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JP653819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のシステム、デバイス、および方法
TW201409357A (zh) 虛擬機資源負載平衡系統及方法
WO2016082078A1 (zh) 路径管理的系统、装置和方法
TW201430584A (zh) 管理雲端主機的監控系統及其監控方法
WO2021072847A1 (zh) 计算机网络状况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00272526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ed scaling of computing clusters
US20140289728A1 (en) Apparatus, system,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9197522B1 (en) Native storage data collection using multiple data collection plug-ins installed in a component separate from data sources of one or more storage area networks
TW201640351A (zh) 資源監控系統與其方法
US8433877B2 (en) Storage scalability management
JP6279816B2 (ja) ストレージ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監視方法
KR101596325B1 (ko) 서버/스토리지 관리 시스템
US11693703B2 (en) Monitoring resource utilization via intercepting bare meta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resources
AU2021266891B2 (en) Fencing non-responding ports in a network fabric
JP6010906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構成管理方法、構成管理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3929335A (zh) 管理云端主机的监控系统及其监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