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27450A - 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 Google Patents

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27450A
TW201427450A TW101151164A TW101151164A TW201427450A TW 201427450 A TW201427450 A TW 201427450A TW 101151164 A TW101151164 A TW 101151164A TW 101151164 A TW101151164 A TW 101151164A TW 201427450 A TW201427450 A TW 20142745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delivery network
service cost
cost ratio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51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89889B (zh
Inventor
Wei-Chih Ting
Hua-Lung Tsai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101151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89889B/zh
Priority to CN201310085587.6A priority patent/CN103916328B/zh
Priority to US13/928,484 priority patent/US9300735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27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274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9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988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04L67/1078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 H04L67/1085Resource delivery mechanisms involving dynamic management of active down- or upload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87Peer-to-peer [P2P] networks using cross-functional networking aspects
    • H04L67/1091Interfacing with client-server systems or between P2P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種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流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以一內容遞送網路及一同儕網路協同傳輸資料。一網路狀態蒐集模組自同儕網路取得一分享率,一邏輯控制模組計算一目前服務成本比率。邏輯控制模組依據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Description

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本案是有關於一種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內容遞送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及同儕網路(peer to peer network,P2P network)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網際網路的應用層面不斷的增加。使用者可以從網路上取得大量的資訊。在影像、視訊等資料數位化後,使用者也可以輕易地從網路上取得影像、視訊。
為了符合影像、視訊等高資料量的傳輸,增加網路頻寬是一項有效的作法。除此之外,在有限頻寬下,適當的安排網路伺服器與用戶端的配置,也可以有效改善網路傳輸效率與可延伸之範圍。
本案係有關於一種內容遞送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及同儕網路(peer to peer network,P2P network)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根據本案之第一方面,提出一種內容遞送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及同儕網路(peer to peer network,P2P network)之流量控制方法。流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以一內容遞送網路及一同儕網路協 同傳輸資料。一網路狀態蒐集模組自同儕網路取得一分享率。一邏輯控制模組計算一目前服務成本比率。邏輯控制模組依據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根據本案之第二方面,提出一種內容遞送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及同儕網路(peer to peer network,P2P network)之流量控制系統。流量控制系統包括一網路狀態蒐集模組(P2P network tracker module)及一邏輯控制模組(logical controlling module)。網路狀態蒐集模組自一同儕網路取得一分享率。邏輯控制模組根據該分享率,計算一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並依據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為了對本案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更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1圖,其繪示一內容遞送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5000、一同儕網路(peer to peer network,P2P network)6000及兩者之流量控制系統1000的示意圖。同儕網路6000有效減輕了中心設備和骨幹網路的壓力。通過同儕網路6000,可以將資料的服務從原來的單一中心結構變更為分散式結構。內容遞送網路5000提高用戶訪問網路資源的速度,從技術上解決由於用戶使 用量大、路由路徑過長等原因造成的用戶無法取得資源的情況。相對的,採用內容遞送網路5000時,則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在一實施例中,資料提供端300提供訊息內容給內容遞送網路5000之來源伺服器400後,來源伺服器400透過設置於多個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之邊緣伺服器500進行訊息內容的傳遞,邊緣伺服器500位於內容遞送網路5000中。
同儕網路6000則透過用戶端600的參與來傳遞資訊,同儕網路6000是一種用於不同用戶端600之間、不經過中繼設備直接交換數據或服務的技術。在同儕網路6000中,每個用戶端600之節點的地位都是相同的,每個用戶端600之節點同時具備用戶及伺服器的雙重特性。同儕網路6000之用戶端600增加時,可以提供服務的資源也隨之而增加。相對的,採用同儕網路6000傳遞資料時,則因多個用戶端600必須一個個逐漸傳遞而耗費較多的時間。
在一實施例中,其中一個用戶端600接收到資料後,即可任意傳遞至另一用戶端600。或者,當一用戶端600需要某一資料時,則可向具有該資料之用戶端600索取。
本實施例透過內容遞送網路5000及同儕網路6000的結合來取得兩者的優點。流量控制系統1000用以適時地控制內容遞送網路5000,以使兩者的結合能夠發揮最大效能。
流量控制系統1000包括一網路狀態蒐集模組(P2P network tracker module)100及一邏輯控制模組(logical controlling circuit module)200。網路狀態蒐集模組100用以蒐集網路之各種資訊,例如是一電腦、一韌體電路、一處理晶片或具有數組程式碼之一儲存媒體。
邏輯控制模組200用以進行各種邏輯運算與控制程序,例如是一電腦、一韌體電路、一處理晶片或具有數組程式碼之一儲存媒體。
網路狀態蒐集模組100及邏輯控制模組200可以設置於同一伺服器內或者各自為單獨的伺服器。或者,網路狀態蒐集模組100及邏輯控制模組200可以是一邊緣伺服器500的一部份。
在同儕網路6000運行的時候,新用戶端600或是既有用戶端600皆可以向邊緣伺服器500要求資料,邏輯控制模組200可以依據網路狀態蒐集模組100針對同儕網路6000所獲得之資訊進行計算,以控制邊緣伺服器500是否提供資料。
舉例來說,請參照第2圖,其繪示內容遞送網路5000由不開放轉為開放之切換的示意圖。在同儕網路6000中,邏輯控制模組200依據網路狀態蒐集模組100針對同儕網路6000所獲得之資訊進行計算後,判斷服務成本比率在可接受的範圍,因此邏輯控制模組200控制邊緣伺服器500對於新的請求不再提供資料,但對於既有的在階層1的用戶端600仍然提供資料。隨著用戶端600的加入,在資料傳遞的概念上由階層1逐漸擴展到階層3。在進入同儕網路5000之階層4之前,邏輯控制模組200依據網路狀態 蒐集模組100針對同儕網路6000所獲得之資訊進行計算後,判斷成本比率即將或已超出可接受的範圍,因此邏輯控制模組200控制邊緣伺服器500對於新的請求可以提供資料,第2圖中階層4的用戶端600提出新的請求時,可以直接由邊緣伺服器500取得資料,作為新節點,而重新由階層1開始擴展。
為了清楚說明本實施例之流量控制系統1000之運作方式,以下更以一流程圖詳細說明如下。請參照第3圖,其繪示內容遞送網路5000及同儕網路6000之流量控制方法的一實施例之流程圖。在步驟S110中,資料提供端300將資料上載或串流到來源伺服器400,內容遞送網路5000將資料傳遞到數個邊緣伺服器500,數個用戶端600直接由數個邊緣伺服器500下載資料,更多個用戶端600以同儕網路6000互相傳輸資料。
在步驟S120中,網路狀態蒐集模組100自同儕網路6000取得一分享率ρ、一離開率σ、一加入率λ及一當下最大階層數k。分享率ρ係為單位時間內,同儕網路6000的上載流量與下載流量的比率。離開率σ係為單位時間內離開同儕網路6000之用戶端數與先前用戶端數的比率,加入率λ為單位時間內加入同儕網路6000之用戶端數與先前用戶端數的比率。當下最大階層數k係為同儕網路6000中最深的階層數。在同儕網路6000中資料的傳遞方式可以是樹狀、網狀(mesh)、或是將資料流切割成數個小的資料流分別傳遞給不同的用戶端600。當下最大階層數k係同一份資料傳遞的最大路徑深度。在同儕網路6000中資料 的傳遞方法可以是由用戶端600主動提供給另一用戶端600或是由用戶端600向另一用戶端600提出請求,被請求之用戶端600可決定是否回應此請求。
在步驟S130中,邏輯控制模組200根據分享率ρ、離開率σ、加入率λ及當下最大階層數k,計算一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係為內容遞送網路5000之用戶數佔同儕網路6000及內容遞送網路5000之用戶數的比率。
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例如是採用下列關係式(1)來計算。在其他實施例中,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亦可採用其他關係式來計算。
在步驟S140中,邏輯控制模組200依據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控制內容遞送網路5000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在本實施例中,步驟S140可以透過三個子步驟S141、S142、S143來做判斷。符合子步驟S141、S142、S143之任一判斷條件時,則進入步驟S144;若皆不符合子步驟S141、S142、S143之判斷條件時,則進入步驟S145。
在步驟S144中,邏輯控制模組200控制邊緣伺服器500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在步驟S145中,邏輯控制模組200控制邊緣伺服器500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在步驟S141中,邏輯控制模組200判斷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f '(k,ρ,λ,σ)|是否隨當下最大階層數k之增加而增加。若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f '(k,ρ,λ,σ)|隨當下最大階層數k之增加而增加,則進入步驟S144;若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f '(k,ρ,λ,σ)|沒有隨當下最大階層數k之增加而增加,則進入步驟S142。
當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f '(k,ρ,λ,σ)|隨當下最大階層數k之增加而增加,代表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從遞減轉為遞增的過程中,已超過最低點。此時,內容遞送網路5000需重新進場輔助整體資料的傳輸,否則部分用戶將無法取得資料,或取得的資料不完整,或取得資料的時間超出預期。
舉例來說,請參照表1之編號1-1~1-4中,分享率ρ為0.2時,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3時,預測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4時將符合步驟S141的條件。因此在當下最大階層數k為4時,新加入的用戶端600或重新連線的用戶端600可以使用內容遞送網路5000。
請再參照表1之編號2-1~2-3,加入率λ提升為2倍(即0.054)時,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2時,預測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3時將符合步驟S141之條件。因此當下最大階層數k為3時,新加入的用戶端600或重新連線的用戶端600可以使用內容遞送網路5000。
請再參照表1之編號3-1~3-4,離開率σ提升為2倍(即0.048)時,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3時,預測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4時將符合步驟S141之條件。因此當下最大階層數k為4時,新加入的用戶端600或重新連線的用戶端600可以使用內容遞送網路5000。
請再參照表2,其分享率ρ增加至0.4。在表2之編號1-1~1-5中,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4時,預測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5時將符合步驟S141的條件。因此在當下最大階層數k為5時,新加入的用戶端600或重新連線的用戶端600可以使用內容遞送網路5000。
請再參照表2之編號2-1~2-4,加入率λ提升為2倍(即0.054)時,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3時,預測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4時將符合步驟S141之條件。因此當下最大階層數k為4時,新加入的用戶端600或重新連線的用戶端600可以使用內容遞送網路5000。
請再參照表2之編號3-1~3-5,離開率σ提升為2倍(即0.048)時,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4時,預測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5時符合步驟S141之條件。因此當下最大階層數k為5時,新加入的用戶端600或重新連線的用戶端600可以使用內容遞送網路5000。
在步驟S142中,邏輯控制模組200預測當下最大階層數成長至k+1時的未來服務成本比率f(k+1,ρ,λ,σ)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f '(k+1,ρ,λ,σ)|是否小於一預定數值。若未來服務成本比率f(k+1,ρ,λ,σ)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f '(k+1,ρ,λ,σ)|小於此預定數值,則進入步驟S144;若未來服務成本比率f(k+1,ρ,λ,σ)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f '(k+1,ρ,λ,σ)|不小於此預定數值,則進入步驟S143。
此預定數值例如是0.01。當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f '(k,ρ,λ,σ)|小於此預定數值時,代表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已經達到相當低的水準。此時,內容遞送網路5000需重新進場輔助整體資料的傳輸,否則部分用戶將無法取得資料,或取得的資料不完整,或取得資料的時間超出預期。
在步驟S143中,邏輯控制模組200判斷當下最大階層數k是否大於一預定階層數。若當下最大階層數k大於預定階層數,則進入步驟S144;若當下最大階層數k不大於預定階層數,則進入步驟S145。在其他實施例中,此步驟S143亦可改為判斷下一階之最大階層數k+1是否大於預定階層數。
此預定階層數例如是25。在相關研究中(如 SopCast、TVAnts、PPLive等業者),當下階層數的觀察結果是90%的用戶之階層數在25以下。當下最大階層數k大於預定階層數時,代表同儕網路6000之深度相當的深,而造成從資料提供端300到最終用戶端600的資料延遲大於可容忍的情況。此時,內容遞送網路5000應進場輔助而降低同儕網路6000之深度。
舉例來說,請參照表3,其分享率ρ增加至1.2時,由於分享率ρ良好,即使當下最大階層數k相當的深,仍然可以保證一定的傳輸品質。但在最低資料延遲的要求下,預定階層數可以設為一較低的數值例如9。當下最大階層數k成長至10時,邏輯控制模組200研判符合步驟S143之條件。因此當下最大階層數k為10時,新加入的用戶端600可以使用內容遞送網路5000,從階層數1開始擴展,部分的用戶將陸續成為該用戶的子節點,進而降低當下最大階層數。
在一實施例中,上述步驟S141、S142、S143之步驟順序係可調換,亦可適當地僅挑選其中之二或其中之一進行流量管理。設計者可以依據適合的情況來做調整。
在另一實施例中,只需根據分享率ρ即可計算服務成本比率f(ρ),再根據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與前次服務成本比率f(ρ)之比較結果來判斷邊緣伺服器500是否要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舉例來說,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另一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的一實施例之流程圖。下述步驟之部分內容與第3圖之步驟類似,在此不再重複敘述其細部動作。在步驟S200中,將前次服務成本比率f(ρ)設為預定數值,例如小於或等於0。
在步驟S210中,以內容遞送網路5000及同儕網路6000協同傳輸資料。
在步驟S220中,網路狀態蒐集模組200自同儕網路6000取得分享率ρ
在步驟S230中,邏輯控制模組100計算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其中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符合上述第(2)式。
在步驟S241、S244及S245中,邏輯控制模組100依據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控制內容遞送網路5000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在步驟S241中,邏輯控制模組100判斷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是否大於前次服務成本比率f(ρ)。若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大於前次服務成本比率f(ρ),則進入步驟S244;若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不大於前次服務成本比率f(ρ),則進入步驟S245。
在步驟S244中,將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設為前次服務成本比率f(ρ),並控制邊緣伺服器500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在步驟S245中,將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設為前次服務成本比率f(ρ),並控制邊緣伺服器500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以根據分享率ρ、加入率λ及離開率σ計算服務成本比率f(ρ,λ,σ),再根據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λ,σ)與前次服務成本比率f(ρ,λ,σ)之比較結果來判斷邊緣伺服器500是否要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舉例來 說,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另一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的一實施例之流程圖。下述步驟S300、S310、S341、S344及S345分別與第4圖之步驟S200、S210、S241、S244及S245類似,在此不再重複敘述。
在步驟S320中,網路狀態蒐集模組200自同儕網路6000取得分享率ρ、加入率λ及離開率σ
在步驟S330中,邏輯控制模組100係根據分享率ρ、加入率λ及離開率σ計算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ρ,λ,σ)。其中服務成本比率f(ρ,λ,σ)符合上述第(3)式。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以根據分享率ρ、加入率λ、離開率σ及當下最大階層數k計算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再根據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與前次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之比較結果、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與預定數值之比較結果及當下最大階層數k與預定階層數之比較結果來判斷邊緣伺服器500是否要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舉例來說,請參照第6圖,其繪示另一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的一實施例之流程圖。下述步驟S400、S410、S441、S444及S445分別與第4圖之步驟S200、S210、S241、S244及S245類似,在此不再重複敘述。
在步驟S420中,網路狀態蒐集模組200取得分享率ρ、加入率λ、離開率σ及當下最大階層數k
在步驟S430中,邏輯控制模組100係根據分享率ρ、加入率λ、離開率σ及當下最大階層數k計算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其中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符合上述第(1) 式。
在步驟S442中,判斷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是否小於預定數值。若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小於預定數值,則進入步驟S444;若目前服務成本比率f(k,ρ,λ,σ)不小於預定數值,則進入步驟S443。
在步驟S443中,判斷當下最大階層數k是否大於預定階層數(例如是25)。若當下最大階層數k大於預定階層數,則進入步驟S444;若當下最大階層數k不大於預定階層數,則進入步驟S445。
綜合以上所述,雖然本案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案。本案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案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案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網路狀態蒐集模組
1000‧‧‧流量控制系統
200‧‧‧邏輯控制模組
300‧‧‧資料提供端
400‧‧‧來源伺服器
500‧‧‧邊緣伺服器
5000‧‧‧內容遞送網路
600‧‧‧用戶端
6000‧‧‧同儕網路
S110、S120、S130、S140、S141、S142、S143、S144、S145、S200、S210、S220、S230、S241、S244、S245、S300、S310、S320、S330、S341、S344、S345、S400、S410、S420、S430、S441、S442、S443、S444、S445‧‧‧流程步驟
第1圖繪示一內容遞送網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一同儕網路(peer to peer network,P2P network)及兩者之流量控制系統的示意圖。
第2圖繪示內容遞送網路由不開放轉為開放之切換的示意圖。
第3圖繪示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的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4圖繪示另一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 制方法的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5圖繪示另一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的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第6圖繪示另一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的一實施例之流程圖。
S200、S210、S220、S230、S241、S244、S245‧‧‧流程步驟

Claims (39)

  1. 一種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一內容遞送網路及一同儕網路協同傳輸資料;一網路狀態蒐集模組自該同儕網路取得一分享率;一邏輯控制模組根據該分享率,計算一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以及該邏輯控制模組依據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在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之步驟中,該邏輯控制模組係根據該分享率計算該服務成本比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大於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在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之步驟中,該邏輯控制模組係根據該分享率計算該服務成本比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不大於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取得一加 入率以及一離開率,其中在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之步驟中,該邏輯控制模組係根據該分享率、該加入率以及該離開率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大於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取得一加入率以及一離開率,其中在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之步驟中,該邏輯控制模組係根據該分享率、該加入率以及該離開率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不大於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取得一加入率、一離開率以及一當下最大階層數,在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之步驟中,該邏輯控制模組係根據該分享率、該加入率、該離開率以及該當下最大階層數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大於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取得一加入率、一離開率以及一當下最大階層數,在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之步驟中,該邏輯控制模組係根據該分享率、該加入率、該離開率以及該當下最大階層數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不大於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小於一預定數值,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預定數值係為0.01。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不小於一預定數值,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預定數值係為0.01。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取 得一當下最大階層數,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當下最大階層數大於一預定階層數,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該預定階層數係為25以下。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取得一當下最大階層數,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之步驟包括: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當下最大階層數不大於一預定階層數,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該預定階層數係為25以下。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隨一當下最大階層數之增加而增加,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更包括:將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設為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符合下式:(1-ρ), 其中,ρ係為該分享率。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取得一加入率及一離開率,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符合下式:(1-ρ)(1+λ-σ),其中,ρ係為該分享率,σ係為該離開率,λ係為該加入率。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其中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取得一加入率、一離開率以及一當下最大階層數,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符合下式: 其中,ρ係為該分享率,σ係為該離開率,λ係為該加入率,k係為該當下最大階層數。
  21. 一種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包括:一網路狀態蒐集模組,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自一同儕網路取得一分享率;以及一邏輯控制模組,該邏輯控制模組根據該分享率,計算一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並依據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自該同儕網路取得一加入率以及一離開率。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網路狀態蒐集模組更自該同儕網路取得一當下最大階層數。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邏輯控制模組更根據該分享率、一加入率、一離開率及一當下最大階層數計算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並依據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或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大於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不大於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小於一預定數值,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預定數值係為0.01。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不小於一預定數值,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 路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預定數值係為0.01。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一當下最大階層數大於一預定階層數,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該預定階層數係為25以下。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一當下最大階層數不大於一預定階層數,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拒絕新的資料請求。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該預定階層數係為25以下。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邏輯控制模組判斷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之一階導數的絕對值隨一當下最大階層數之增加而增加,則控制該內容遞送網路接受新的資料請求。
  3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該邏輯控制模組將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設為一前次服務成本比率。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符合 下式:(1-ρ),其中,ρ係為該分享率。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符合下式:(1-ρ)(1+λ-σ),其中,ρ係為該分享率,σ係為一離開率,λ係為一加入率。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內容遞送網路與 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系統,其中該目前服務成本比率符合下式: 其中,ρ係為該分享率,σ係為一離開率,λ係為一加入率,k係為一當下最大階層數。
TW101151164A 2012-12-28 2012-12-28 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TWI4898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51164A TWI489889B (zh) 2012-12-28 2012-12-28 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CN201310085587.6A CN103916328B (zh) 2012-12-28 2013-03-18 内容分发网络及对等网络的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3/928,484 US9300735B2 (en) 2012-12-28 2013-06-27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and peer to peer networ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51164A TWI489889B (zh) 2012-12-28 2012-12-28 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7450A true TW201427450A (zh) 2014-07-01
TWI489889B TWI489889B (zh) 2015-06-21

Family

ID=51018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51164A TWI489889B (zh) 2012-12-28 2012-12-28 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00735B2 (zh)
CN (1) CN103916328B (zh)
TW (1) TWI4898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09715A (ko) * 2013-07-17 2015-01-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참여자 발견 메시지 주기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05897455A (zh) * 2015-11-16 2016-08-24 乐视云计算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功能管理配置服务器运营的方法、合法客户端、cdn节点及系统
WO2020217523A1 (ja) * 2019-04-26 2020-10-29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10460652B (zh) * 2019-07-26 2021-09-14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及边缘计算调度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83777B1 (en) 2003-09-09 2010-08-24 Oracle America, Inc. Peer-to-peer content sharing/distribution networks
US7512969B2 (en) 2003-11-21 2009-03-31 Time Warner Cable, A Division Of Time Warner Entertain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porting cable network devices with duplicate 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es
US7142641B2 (en) 2004-06-14 2006-11-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ed configuration of security system control panels using calling number information
EP1748604B1 (en) * 2005-07-28 2010-03-03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Berl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a method of routing data packets in such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a method of locating and securing data of a desired resource in such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088969B2 (ja) 2006-09-06 2012-12-05 アカマイ テクノロジー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ハイブリッドcdn−p2pにおけるコンテンツ配信方法
CN100488146C (zh) 2006-09-14 2009-05-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p2p网络中建立点对点连接的方法及在p2p网络中的节点
US20080098123A1 (en) 2006-10-24 2008-04-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Hybrid Peer-to-Peer Streaming with Server Assistance
CN101267379B (zh) 2007-03-14 2011-07-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2p和cdn的统一内容承载和调度系统
US8159949B2 (en) * 2007-05-03 2012-04-17 Abroadcasting Company Linked-list hybrid peer-to-pe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roughput speed and preventing data starvation
US20090125393A1 (en) 2007-11-13 2009-05-14 Sony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tilizing account tiers in an electronic network
CN101170452A (zh) 2007-11-30 2008-04-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管理能力的内容分发网络业务提供点系统及所属网络
KR101520519B1 (ko) * 2007-12-03 2015-05-14 벨로식스 리미티드 디지털 데이터 전달 방법 및 장치와, 데이터 소스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와, 현물 시장 트레이딩 디바이스
CN101217391B (zh) 2008-01-18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混合组网系统及内容分发方法
CN101237418B (zh) 2008-02-28 2012-03-28 蓝汛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内容分发网络的流媒体加速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01616170B (zh) 2008-06-27 2012-09-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媒体流服务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1383853B (zh) 2008-10-24 2011-11-09 清华大学 一种直连节点数量控制方法及网络实体装置
US8073940B1 (en) 2008-11-17 2011-12-0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anaging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service providers
US8756321B2 (en) * 2008-12-23 2014-06-17 Bce Inc. Service level sel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WO2010091089A1 (en) 2009-02-05 2010-08-12 Purplecomm Inc. Meta channel based media system control technology
US8805953B2 (en) 2009-04-03 2014-08-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Differential file and system restores from peers and the cloud
US8769049B2 (en) 2009-04-24 2014-07-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tiers of backup data
US20110078312A1 (en) * 2009-09-30 2011-03-31 Alcatel-Lucent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incoming connection requests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9531579B2 (en) 2010-08-10 2016-12-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ssion control for media stream transmission
US8880603B2 (en) * 2011-06-07 2014-11-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eer to peer (P2P) operation by integrating with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CDN)
TWM430774U (en) 2012-01-11 2012-06-01 Univ Ching Yun Streaming packet filtering device in peer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89006A1 (en) 2014-07-03
CN103916328A (zh) 2014-07-09
TWI489889B (zh) 2015-06-21
CN103916328B (zh) 2017-05-24
US9300735B2 (en) 2016-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299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virtual broadcasting of digital content
US9838724B2 (en) Media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live streaming
US9130958B2 (en) Terminal, seed server, and tracker server for reducing delay in streaming service
JP5181031B2 (ja) 管理型マルチメディア配信ネットワーク内の回復力の高いサービス品質
EP2104287A1 (en) A method for client node network topology construction and a system for stream media delivery
EP2086206A1 (en) System for operating a peer-to-peer network taking into account access network subscriber information
US9173006B2 (en) Method for live broadcasting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WO2009155802A1 (zh) 选择服务提供实体的方法、系统、服务选择实体、服务管理实体
KR20150091223A (ko) 가상 파이프에서 멀티미디어 스트림에 의해 사용되는 망자원들을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0105505A1 (zh) 网络上请求资源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用户节点和服务器
CN103945198A (zh) 一种控制视频监控系统流媒体路由的系统和方法
Roverso et al. Smoothcache 2.0: Cdn-quality adaptive http live streaming on peer-to-peer overlays
TWI489889B (zh) 內容遞送網路及同儕網路之流量控制方法及系統
Kim et al. Efficient neighbor selection through connection switching for P2P live streaming
CN105577646A (zh) 用户侧带宽聚合的方法、设备和内容分发系统
JP2011180820A (ja) データ転送管理装置、データ転送管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転送管理プログラム
WO2018033151A1 (zh) 一种网络传输加速方法及装置
CN109510868A (zh) 一种建立p2p网络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Oechsner et al. Pushing the performance of biased neighbor selection through biased unchoking
Kuo et al. Advanced bootstrap and adjusted bandwidth for content distribution in peer-to-peer live streaming
CN115665262A (zh) 一种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ubin et al. Hybrid clustered peer-assisted DASH-SVC system
CN110730388B (zh) 一种p2p视频点播系统中节点连接方法
CN110139126B (zh) 基于用户交互行为感知的移动视频系统资源共享方法
Yamazaki et al. Cat: A cost-aware bitto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