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7447A - 電子裝置以及電子系統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以及電子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7447A
TW201417447A TW101138569A TW101138569A TW201417447A TW 201417447 A TW201417447 A TW 201417447A TW 101138569 A TW101138569 A TW 101138569A TW 101138569 A TW101138569 A TW 101138569A TW 201417447 A TW201417447 A TW 20141744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lectronic device
power
unit
coupl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85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7885B (zh
Inventor
劉建宏
Original Assignee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11385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7885B/zh
Priority to CN201210433431.8A priority patent/CN103779884B/zh
Priority to US13/744,836 priority patent/US9077199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17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7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7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788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裝置。當電子裝置處於電力耗盡狀態且第一外部裝置耦接連接介面以提供第一供電電壓至連接介面之電源接腳時,電壓調整單元將第一供電電壓轉換為第一操作電壓,且受第一操作電壓供電之儲存單元透過連接介面之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輸出電子裝置之裝置資訊至第一外部裝置。當第一外部裝置反應於裝置資訊而提供第二供電電壓至電源接腳時,電子裝置進入充電模式。於充電模式下,充電單元根據第二供電電壓提供充電電壓來對充電單元進行充電,且充電單元根據第二供電電壓提供第二操作電壓至處理單元使其執行電子裝置之系統操作。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以及電子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子裝置,其具有可接收供電電壓並傳送與接收信號之連接埠。
近來可攜式電子產品朝向輕薄化發產,因此壓縮了能配置輸入/輸出連接埠的空間,降低了電子產品的可擴充性。舉例來說,傳統的攜帶式電腦透過DC插座(DC Jack)來接收供電電壓以進行充電,且透過通用串列匯流排與周邊裝置進行資料傳送與接收,必須分別兩個連接埠。
根據上述,期望能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單一連接埠具有能接受供電電壓並能傳送與接收信號之功能,藉此能提高電子裝置上輸入/輸出連接埠的配置空間。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此電子裝置可耦接具有充電功能之第一外部裝置,且包括連接介面、電壓調整單、儲存單元、充電單元、電池單元、以及處理單元。連接介面具有電源接腳以及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電壓調整單元耦接電源接腳。儲存單元耦接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且由一第一操作電壓供電,用以儲存關於電子裝置之裝置資訊。充電單元耦接電源接腳。電池單元耦接充電單元,且根據充電電壓來進行充電。處理單元耦接充電單元,由第二操作電壓供電,用以執行電子裝置之系統操作。當電子裝置處於電力耗盡狀態且第一外部裝置耦接連接介面以提供第一供電電壓至電源接腳時,電壓調整單元將第一 供電電壓轉換為第一操作電壓,且受第一操作電壓供電之儲存單元透過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輸出裝置資訊至第一外部裝置。當第一外部裝置反應於裝置資訊而提供第二供電電壓至電源接腳時,電子裝置進入充電模式。於充電模式下,充電單元根據第二供電電壓提供充電電壓,且提供第二操作電壓至處理單元。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系統。此電子系統包括供電裝置以及電子裝置。供電裝置包括第一連接介面、控制單元、以及電源切換單元。控制單元耦接第一連接介面。電源切換單元耦接第一連接介面,且受控於控制單元以選擇性地提供第一供電電壓或第二供電電壓。電子裝置可由供電裝置供電,且包括第二連接介面、電壓調整單元、儲存單元、充電單元、以及電池單元。第二連接介面具有電源接腳以及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電壓調整單元耦接電源接腳。儲存單元耦接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且由第一操作電壓供電,用以儲存關於電子裝置之裝置資訊。充電單元耦接電源接腳。電池單元耦接充電單元,且根據充電電壓來進行充電。當電子裝置處於電力耗盡狀態且供電裝置透過第一連接介面來耦接第二連接介面以由電源切換單元提供第一供電電壓至電源接腳時,電壓調整單元將第一供電電壓換為第一操作電壓,且受第一操作電壓供電之儲存單元透過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輸出裝置資訊至控制單元。當控制單元判斷裝置資訊符合預設資訊時,控制單元控制電源切換單元提供第二供電電壓至電源接腳時,且電子裝置進入充電模式。於充電模式下,充電單元根據第二供電電壓提供 充電電壓。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第1圖係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裝置。參閱第1圖,電子裝置1包括連接介面10、電壓調整單元11、儲存單元12、電源切換單元13、充電單元14、處理單元15、以及電池單元16。在此實施例中,連接介面10為支援通用串列匯流排3.0(Universal Serial Bus 3.0,USB 3.0)傳輸協定之連接埠。因此,連接介面10(通用串列匯流排3.0)至少具有兩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以及一電源接腳組。其中之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包括正電壓信號傳送接腳TX+、負電壓信號傳送接腳TX-、正電壓信號接收接腳RX+、以及負電壓信號接收接腳RX-。另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包括信號正電壓信號傳送/接收接腳D+以及負電壓信號傳送/接收接腳D-。電源接腳組包括電源接腳VBUS與GND。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以及信號接收接腳RX+與RX-耦接處理單元15,且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也耦接儲存單元12。信號傳送/接收接腳D+與D-耦接處理單元15。電壓調整單元11與充電單元14都耦接電源接腳VBUS。此外,電源切換單元13透過二極體D10耦接電源接腳VBUS,且可提供一供應電壓至電源接腳VBUS。充電單元14能提供一操作電壓給處理單元15供其運作以執行電子裝置1之系統操作,充電單元14也能對電池單元16 充電。當充電單元14禁能時,則由存有電力之電池單元16提供一操作電壓給處理單元15供其運作。電壓調整單元11能將電源接腳VBUS上之電壓轉換成一操作電壓(例如5V之電壓)給儲存單元12供其運作。儲存單元12儲存關於電子裝置1的裝置資訊IFO12(顯示於第2A圖),例如產品識別碼(pro duct ID,PID)、供應商識別碼(vendor ID,VID)、以及/或裝置描述(device description)。在此實施例中,儲存單元12係以電子抹除式可複寫唯讀記憶體(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來實現。一般而言,供處理單元15運作之操作電壓較供儲存單元12之操作電壓為高。
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電子裝置1依據電池單元16是否具有電力的有無而處於兩種狀態:非電力耗盡狀態以及電力耗盡狀態。當電池單元16具有電力時,電子裝置1處於非電力耗盡狀態。在非電力耗盡狀態下,電池單元16能提供一操作電壓至處理單元15,使其執行電子裝置1之系統操作。此外,電源切換單元13能提供一供應電壓至電源接腳VBUS,且電壓調整單元11能將此供應電壓轉換成一操作電壓(例如5V或3.3V之電壓)給儲存單元12供其運作。當電池單元16不具有任何電力時,電子裝置1處於電力耗盡狀態。在電力耗盡狀態下,電池單元16無法提供一操作電壓至處理單元15,因此電子裝置1無法啟動(即關閉)。此外,電源切換單元13無法提供一供應電壓至電源接腳VBUS。因此,在當電子裝置1處於電力耗盡狀態時,電子裝置1需先進行充電程序,使得電源切換單元13恢復 能提供一供電電壓至電源接腳VBUS,且電池單元16恢復能提供一操作電壓至處理單元15。
需說明的是,當電子裝置1處於電力耗盡狀態而需進行充電程序時,由於無法判斷外接之供電設備所提供之電壓是否適合於電子裝置1,為避免所提供之電壓過大致使電子裝置1毀損,因此充電程序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第2A圖)先提供相對較小之電壓(例如5V或3.3V),僅需提供電壓調整單元11及儲存單元12運作即可,此時電子裝置1尚非處於充電模式。接著進行確認程序,確認將於第二階段所提供之電壓是否適合於電子裝置1,若確認適合於電子裝置1,則於第二階段(第2B圖)再提供相對較大之電壓(例如19V)而進行充電,此時屬於充電模式。
參閱第2A圖,當電子裝置1處於電力耗盡狀態時,位於該電子裝置1之外部且具有充電功能之供電裝置2可耦接連接介面10,以對電子裝置1充電。當供電裝置2耦接連接介面10時,電子裝置1與供電裝置2組成一電子系統。如第2A圖所示,此供電裝置2包括連接介面20、電源切換單元21、以及控制單元22。連接介面20對應電子裝置1之連接介面10。因此,連接介面20之接腳數量相等於連接介面10之接腳數量。根據第1圖之實施例,連接介面20至少具有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信號接收接腳RX+’與RX-’、信號傳送/接收接腳D+’與D-’、以及電源接腳VBUS’與GND’,分別對應連接介面10之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信號接收接腳RX+與RX-、信號傳送/接收接腳D+與D-、以及電源接腳VBUS’與GND’。
連接介面20之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耦接控制單元22。電源接腳VBUS’耦接電源切換單元21。電源切換單元21預設提供供電電壓V20(例如5V之電壓),而控制單元22可控制電源切換單元21選擇性地由供電電壓V20切換為提供供應電壓V21(例如19V之電壓,顯示於第2B圖)至電源接腳VBUS’。
再次參閱第2A圖,當供電裝置2耦接連接介面10時,雖然供應電壓V20透過電源接腳VBUS與VBUS’而被提供至充電單元14,但供應電壓V20不足以驅動充電單元14進行運作以對處理單元15提供一操作電壓以及對電池單元16充電(這是因為對於充電單元14而言,5V之電壓過小)。耦接電源接腳VBUS之電壓調整單元11將供電電壓V20轉換為操作電壓V11給儲存單元12供其運作(因儲存單元12僅需5V、甚至3.3V之電壓即可工作)。此時,儲存在儲存單元12之裝置資訊IFO12則透過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以及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而被讀出至控制單元22。在此實施例中,儲存在儲存單元12之裝置資訊IFO12係根據I2C傳輸協定而被讀出至控制單元22。
控制單元22接收到關於電子裝置1之裝置資訊IFO12後,判斷電子裝置1之裝置資訊IFO12是否符合控制單元22所儲存的預設資訊(確認程序)。若電子裝置1之裝置資訊IFO12符合控制單元22所儲存的預設資訊,例如,裝置資訊IFO12指示電子裝置1能接收供電電壓為19V以及預設資訊指示供電裝置2能提供的電壓為19V,則表示電子裝置1可由供電裝置2進行充電操作。若電子裝置1之 裝置資訊IFO12不符合控制單元22所儲存的預設資訊,例如裝置資訊IFO12指示電子裝置1能接收之供電電壓為12V以及預設資訊指示供電裝置2能提供的電壓為19V,則表示電子裝置1不可由供電裝置2進行充電操作,供電裝置2接著停止運作或進行其他操作,避免供電之電壓太大而將造成電子裝置1毀損。
參閱第2B圖,若控制單元22判斷出電子裝置1之裝置資訊IFO12符合控制單元22所儲存的預設資訊時,控制單元22控制電源切換單元21改為提供供電電壓V21。供電電壓V21則透過電源接腳VBUS’而被提供至電源接腳VBUS。由於在電源切換單元13與電源接腳VBUS之間具有二極體D10提供之隔離,因此,具有較高電壓位準之供電電壓V21不會被傳送至電源切換單元13而造成損壞。此時,電子裝置1進入充電模式。在充電模式下,充電單元14進行運作以提供操作電壓V10給處理單元15,且提供充電電壓V14來對電池單元16充電。同時,電壓調整單元11也可將供電電壓V21轉換為操作電壓V11給儲存單元12。如此一來,電子裝置1處於充電模式,且由供電裝置2進行充電。之後,電子裝置1切換為非電源耗盡狀態,且當啟動時能執行正常運作。
當電子裝置1處於非電力耗盡狀態時,供電裝置2亦可透過連接介面20耦接連接介面10。在一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1處於非電力耗盡狀態時,電子裝置1關閉。在此情況下,雖然電池單元16仍具有電力,但由於電子裝置1沒有被啟動,因此,電源切換單元13禁能而不提供一供 應電壓至電源接腳VBUS,且處理單元15也禁能而不執行電子裝置1之系統操作。於非電力耗盡狀態下,當供電裝置2透過連接介面10與20耦接關閉之電子裝置1時,電子裝置1與供電裝置2的操作如同上述第2A與2B圖所示在電力耗盡狀態下模式的操作,因此省略相關敘述。換句話說,本發明可於電子裝置1關閉下且處於非電力耗盡狀態時進行充電程序。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1處於非電力耗盡狀態時,由於電池單元16仍具有電力,因此,電子裝置1可被啟動。參閱第3A圖,當電子裝置1被啟動時,電源切換單元13被致能而透過二極體D10提供供應電壓V13至電源接腳VBUS,且電池單元16提供操作電壓V12對處理單元15供電以致能處理單元15去執行電子裝置1之系統操作。當供電裝置2透過連接介面10與20耦接啟動之電子裝置1時,供應電壓V20透過電源接腳VBUS與VBUS’而被提供至充電單元14。在此實施例中,致能之電源切換單元13所提供之供應電壓V13以及電源切換單元21所提供之供應電壓V20具有相同之電壓位準,例如皆為5V或皆為3.3V之電壓位準。此時,電源接腳VBUS上之電壓(V13/V20)不足以驅動充電單元14進行運作以對處理單元15提供操作電壓V10以及對電池單元16充電(因為對於充電單元14而言,5V或3.3V之電壓過小)。耦接電源接腳VBUS之電壓調整單元11將電源接腳VBUS之電壓(V13/V20)轉換為操作電壓V11給儲存單元12供其運作。此時,儲存在儲存單元12之裝置資訊IFO12則透過信 號傳送接腳TX+與TX、以及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而被讀出至控制單元22。在此實施例中,儲存在儲存單元12之裝置資訊IFO12係根據I2C傳輸協定而被讀出至控制單元22。
控制單元22接收到關於電子裝置1之裝置資訊IFO12後,判斷電子裝置1之裝置資訊IFO12是否符合控制單元22所儲存的預設資訊(確認程序)。若電子裝置1之裝置資訊IFO12符合控制單元22所儲存的預設資訊,則表示電子裝置1可由供電裝置2進行充電操作。若電子裝置1之裝置資訊IFO12不符合控制單元22所儲存的預設資訊,則表示電子裝置1不可由供電裝置2進行充電操作,供電裝置2接著停止運作或進行其他操作,避免供電之電壓太大而將造成電子裝置1毀損。
參閱第3B圖,若控制單元22判斷出電子裝置1之裝置資訊IFO12符合控制單元22所儲存的預設資訊時,控制單元22控制電源切換單元21改為提供供電電壓V21。供電電壓V21則透過電源接腳VBUS’而被提供至電源接腳VBUS。由於在電源切換單元13與電源接腳VBUS之間具有二極體D10提供之隔離,因此,具有較高電壓位準之供電電壓V21不會被傳送至電源切換單元13而造成損壞。此時,電子裝置1進入充電模式。在充電模式下,充電單元14進行運作以提供操作電壓V10給處理單元15,且提供充電電壓V14來對電池單元16充電。同時,電壓調整單元11也可將供電電壓V21轉換為操作電壓V11給儲存單元12。如此一來,電子裝置1處於充電模式且由供電裝 置2進行充電。在此實施例中,在電子裝置1進入充電模式後,電池單元16可停止提供操作電壓V12給處理單元15,而處理單元15由充電單元14提供之操作電壓V10來供電。或者,處理單元15可持續由電池單元16提供之操作電壓V12來供電。在此實施例中,操作電壓V12與V10具有相同之電壓位準。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電子裝置1處於非電力耗盡狀態且啟動時,不具有充電功能的一外部裝置亦可透過連接介面10耦接電子裝置1。參閱第4圖,外部裝置4包括連接介面40以及控制單元41。連接接面40對應電子裝置1之連接介面10。因此,連接介面40亦為支援通用串列匯流排3.0(USB 3.0)傳輸協定之連接埠。
當電子裝置1被啟動時,電源切換單元13被致能而提供供應電壓V13至電源接腳VBUS,且電池單元16提供操作電壓V12給處理單元15以致能處理單元15去執行電子裝置1之系統操作。換句話說,在此情況下,電子裝置1執行正常運作。當外部裝置4透過連接介面40與10而耦接電子裝置1時,處理單元15與控制單元41之間可透過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以及信號接收接腳RX+與RX-來進行通用串列匯流排3.0(USB 3.0)傳輸協定的信號傳遞。或者,處理單元15與控制單元41之間可透過信號傳送/接收接腳D+與D-來進行通用串列匯流排2.0(USB 2.0)傳輸協定的信號傳遞。
根據上述,本發明實施例所提出之電子裝置1配置有能接受供電電壓並能傳送與接收信號之連接介面10。尤其 是,當連接介面10支援串列匯流排3.0(USB 3.0)傳輸協定時,當符合預設資訊的供電裝置2耦接電子裝置1,其可透過連接介面10對電子裝置1充電。此外,電子裝置1也可透過連接介面10來與外部裝置進行串列匯流排3.0與2.0的信號傳遞。因此,連接介面10可支援信號傳遞與充電操作,藉此提高了電子裝置1上輸入/輸出連接埠的配置空間。
如上所述,儲存單元12以及處理單元15都耦接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然而,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儲存單元12與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之間的信號傳遞以及處理單元15與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之間的信號傳遞彼此不相互干擾。本發明所述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支援串列匯流排3.0(USB 3.0)傳輸協定之主處理單元係以電流形式來與外部裝置進行信號傳遞,而EEPROM係以電壓形式來與周邊裝置進行信號傳遞。因此,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當處理單元15透過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來進行通用串列匯流排3.0(USB 3.0)傳輸協定的信號傳遞時,在處理單元15與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之間的電流將不會驅動儲存單元12進行讀取操作。再者,儲存單元12之輸入電阻無限大而視為開路(Open),因此處理單元15與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之間的電流不會影響儲存單元12。另外,處理單元15之操作頻率一般為5GHz,而儲存單元12之操作頻率一般為500KHz。處理單元15與儲存單元12之操作頻率相差較大。因此,處理單元15信號傳送接腳TX+與TX-之間的信號傳遞不會導致儲存單元12進 行非期望之操作。
此外,為了實現支援串列匯流排3.0(USB 3.0)傳輸協定之主處理單元以電流形式來與外部裝置進行信號傳遞,主處理單元與信號傳送接腳TX+以及TX-之間各自串接一組電流源與電容器(電容值一般約為0.1 μ)。在本發明實施例中,相對於處理單元15與信號傳送接腳TX+以及TX-之間的電容器而言,儲存單元12內電容器之電容值(一般約為10p以下)小很多。因此,儲存電源15耦接信號傳送接腳TX+以及TX-所導致的電容效應對處理單元15不會有關鍵性的影響。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電子裝置
2‧‧‧供電裝置
4‧‧‧外部裝置
10‧‧‧連接介面
11‧‧‧電壓調整單元
12‧‧‧儲存單元
13‧‧‧電源切換單元
14‧‧‧充電單元
15‧‧‧處理單元
16‧‧‧電池單元
20‧‧‧連接介面
21‧‧‧電源切換單元
22‧‧‧控制單元
40‧‧‧連接介面
41‧‧‧控制單元
D+、D-、D+’、D-’‧‧‧信號傳送/接收接腳
D10‧‧‧二極體
GND、GND’‧‧‧電源接腳
IFO12‧‧‧裝置資訊
TX+、TX-、TX+’、TX-’‧‧‧信號傳送接腳
RX+、RX-、RX+’、RX-’‧‧‧信號接收接腳
V10、V11、V12‧‧‧操作電壓
V13、V20、V21‧‧‧供電電壓
V14‧‧‧充電電壓
VBUS、VBUS’‧‧‧電源接腳
第1圖表示根據本發明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第2A與2B圖之示意圖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第1圖之電子裝置處於電力耗盡狀態下時,充電裝置對電子裝置充電;第3A與3B圖之示意圖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第1圖之電子裝置處於非電力耗盡狀態下且啟動時,充電裝置對電子裝置充電;以及第4圖之示意圖說明根據本發明實施例,在第1圖之電子裝置處於非電力耗盡狀態下且啟動時,不具有充電功能之外部裝置與第1圖之電子裝置之間信號傳遞。
1‧‧‧電子裝置
10‧‧‧連接介面
11‧‧‧電壓調整單元
12‧‧‧儲存單元
13‧‧‧電源切換單元
14‧‧‧充電單元
15‧‧‧處理單元
16‧‧‧電池單元
D+、D-‧‧‧信號傳送/接收接腳
D10‧‧‧二極體
GND‧‧‧電源接腳
TX+、TX-‧‧‧信號傳送接腳
RX+、RX-‧‧‧信號接收接腳
VBUS‧‧‧電源接腳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可耦接具有一充電功能之一第一外部裝置,包括:一連接介面,具有一電源接腳以及一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一電壓調整單元,耦接該電源接腳;一儲存單元,耦接該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且由一第一操作電壓供電,用以儲存關於該電子裝置之一裝置資訊;一充電單元,耦接該電源接腳;一電池單元,耦接該充電單元,根據一充電電壓來進行充電;以及一處理單元,耦接該充電單元,由一第二操作電壓供電,用以執行該電子裝置之系統操作;其中,當該電子裝置處於一電力耗盡狀態且該第一外部裝置耦接該連接介面以提供一第一供電電壓至該電源接腳時,該電壓調整單元將該第一供電電壓轉換為該第一操作電壓,且受該第一操作電壓供電之該儲存單元透過該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輸出該裝置資訊至該第一外部裝置;其中,當該第一外部裝置反應於該裝置資訊而提供一第二供電電壓至該電源接腳時,該電子裝置進入一充電模式;以及其中,於該充電模式下,該充電單元根據該第二供電電壓提供該充電電壓,且該充電單元根據該第二供電電壓 提供該第二操作電壓至該處理單元。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連接介面之該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包括:一第一正電壓信號傳送接腳,耦接該儲存單元以及該處理單元;一第一負電壓信號傳送接腳,耦接該儲存單元以及該處理單元;一第一正電壓信號接收接腳,耦接該處理單元;以及一第一負電壓信號接收接腳,耦接該處理單元。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可耦接不具有該充電功能之一第二外部裝置;其中,當該電子裝置處於一非電力耗盡狀態並啟動且該第二外部裝置耦接該連接介面時,該電子裝置透過該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以一第一傳輸協定來進行該處理單元與該第二外部裝置之間的信號傳遞。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傳輸協定為通用串列匯流排3.0(Universal Serial Bus 3.0,USB 3.0)傳輸協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連接介面更包括一第二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且該第二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耦接該處理單元;以及其中,當該電子裝置處於該非電力耗盡狀態並啟動且該第二外部裝置耦接該連接介面時,該電子裝置透過該第二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以一第二傳輸協定來進行該處理單元與該第二外部裝置之間的信號傳遞。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傳輸協定為通用串列匯流排2.0(Universal Serial Bus 3.0,USB 2.0)傳輸協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當該電子裝置處於一非電力耗盡狀態並關閉且該第一外部裝置耦接該連接介面以提供該第一供電電壓至該電源接腳時,該電壓調整單元將該第一供電電壓轉換為該第一操作電壓,且受該第一操作電壓供電之該儲存單元透過該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輸出該裝置資訊至該第一外部裝置;以及其中,當該第一外部裝置反應於該裝置資訊而提供該第二供電電壓至該電源接腳時,該電子裝置進入該充電模式下。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當該電子裝置處於一非電力耗盡狀態並開啟且該第一外部裝置耦接該連接介面以提供該第一供電電壓至該電源接腳時,該電壓調整單元提供該第一操作電壓至該儲存單元,且受該第一操作電壓供電之該儲存單元透過該第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輸出該裝置資訊至該第一外部裝置;以及其中,當該第一外部裝置反應於該裝置資訊而提供該第二供電電壓至該電源接腳時,該電子裝置進入該充電模式。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電源切換單元,當該電子裝置處於該非電力耗盡狀態且開啟時,用以提供一第三供應電壓至該電源接腳; 其中,該第三供應電壓與該第一供應電壓具有相同之電壓位準;以及其中,當該電子裝置處於該非電力耗盡狀態並開啟且該第一外部裝置耦接該連接介面時,該電壓調整單元將該電源接腳上之電壓轉換為該第一操作電壓。
  10. 一種電子系統,包括:一供電裝置,包括:一第一連接介面;一控制單元,耦接該第一連接介面;以及一電源切換單元,耦接該第一連接介面,受控於該控制單元以選擇性地提供一第一供電電壓或一第二供電電壓;以及一電子裝置,可由該供電裝置供電,包括:一第二連接介面,具有一電源接腳以及一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一電壓調整單元,耦接該電源接腳;一儲存單元,耦接該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且由一第一操作電壓供電,用以儲存關於該電子裝置之一裝置資訊;一充電單元,耦接該電源接腳;以及一電池單元,耦接該充電單元,根據一充電電壓來進行充電;其中,當該電子裝置處於一電力耗盡狀態且該供電裝置透過該第一連接介面來耦接該第二連接介面以由該電源切換單元提供該第一供電電壓至該電源接腳時,該電壓調整單元將該第一供電電壓轉換為該第一操作電壓,且受該 第一操作電壓供電之該儲存單元透過該信號傳送/接收接腳組輸出該裝置資訊至該控制單元;其中,當該控制單元判斷該裝置資訊符合一預設資訊時,該控制單元控制該電源切換單元提供該第二供電電壓至該電源接腳時,且該電子裝置進入一充電模式;以及其中,於該充電模式下,該充電單元根據該第二供電電壓提供該充電電壓。
TW101138569A 2012-10-19 2012-10-19 電子裝置以及電子系統 TWI467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8569A TWI467885B (zh) 2012-10-19 2012-10-19 電子裝置以及電子系統
CN201210433431.8A CN103779884B (zh) 2012-10-19 2012-11-02 电子装置以及电子系统
US13/744,836 US9077199B2 (en) 2012-10-19 2013-01-18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ion interface supporting signal communication and charging oper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8569A TWI467885B (zh) 2012-10-19 2012-10-19 電子裝置以及電子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7447A true TW201417447A (zh) 2014-05-01
TWI467885B TWI467885B (zh) 2015-01-01

Family

ID=5048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8569A TWI467885B (zh) 2012-10-19 2012-10-19 電子裝置以及電子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77199B2 (zh)
CN (1) CN103779884B (zh)
TW (1) TWI46788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9271B (zh) * 2015-10-23 2017-12-2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識別碼更新功能之供電系統
US9991729B2 (en) 2016-05-31 2018-06-05 Quanta Computer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charging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1312B (zh) * 2019-09-30 2021-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能量传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65801B1 (en) * 2000-01-27 2003-12-1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self powered USB device at different charge rates according to the charge level of a rechargeable element on the device
US7791319B2 (en) * 2003-02-21 2010-09-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ircuit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for a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KR100965876B1 (ko) * 2003-06-03 2010-06-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Usb를 이용한 배터리 충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디지털 카메라
US7271568B2 (en) * 2004-02-11 2007-09-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Battery charger for portable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1132186A (zh) * 2006-08-25 2008-02-27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可自动判断是否进行充电之携带式电子装置
US8358107B2 (en) * 2007-12-31 2013-01-22 Intel Corporation Bidirectional pow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CN101677187B (zh) * 2008-09-18 2014-05-28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该电池系统的充电器
US20120187897A1 (en) * 2011-01-24 2012-07-26 Intersil Americas Inc. Battery charger for use with low voltage energy harvesting device
AU2012258672A1 (en) * 2011-05-24 2014-01-16 Fastcap Systems Corporation Power system for high temperature applications with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TWM426942U (en) * 2011-11-01 2012-04-11 Lin Shiung Entpr Co Ltd Charger with automatic multiple modes switchi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9271B (zh) * 2015-10-23 2017-12-21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識別碼更新功能之供電系統
US9991729B2 (en) 2016-05-31 2018-06-05 Quanta Computer Inc.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charging voltage regulation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79884B (zh) 2015-09-30
TWI467885B (zh) 2015-01-01
US20140111140A1 (en) 2014-04-24
CN103779884A (zh) 2014-05-07
US9077199B2 (en) 2015-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64421B2 (en) Hub having complex power converters
CN104007801B (zh) 用于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TWI603185B (zh) 電源管理設備及電腦可讀媒體
US1057407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EP3183794B1 (en) Fast battery charging through digital feedback
US9167718B2 (en) Server system
US910439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US8232762B2 (en) Computer and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thereof
US20150295426A1 (en)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591477B (zh) 電子裝置
CN104951416A (zh) 通用串行总线集线器、其控制模块以及其控制方法
WO2015014132A1 (en) Usb power supply
TWI467885B (zh) 電子裝置以及電子系統
JP5613135B2 (ja) 携帯端末装置の電池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力の供給方法
TWI559125B (zh) 行動電源裝置及其電源控制方法
US20140317423A1 (en) Multi-battery power supply system
US9116678B2 (en) I/O module with power-uninterruptible USB port
JP5689944B2 (ja) 電気電子機器に電力を供給する電池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力の供給方法
TWI467886B (zh) 電子裝置以及電子系統
US2020011725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wer control
US20140042826A1 (en) Power adaptor system
US20230083174A1 (en) Port controll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4407381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源切り換え方法
CN115249463A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GB2576495A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point of consignment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n electron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