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5248A - 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5248A
TW201415248A TW101136890A TW101136890A TW201415248A TW 201415248 A TW201415248 A TW 201415248A TW 101136890 A TW101136890 A TW 101136890A TW 101136890 A TW101136890 A TW 101136890A TW 201415248 A TW201415248 A TW 2014152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device
target file
network
user
free sp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6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ong-Fa Lo
Yu-Hsuan Lee
Original Assignee
Apacer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acer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Apacer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TW101136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415248A/zh
Publication of TW201415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5248A/zh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案提供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網路傳輸系統係供複數個使用者藉由複數個使用者裝置來分享檔案,複數個使用者裝置至少包含第一使用者裝置及第二使用者裝置,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建立第一使用者裝置及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b)當欲將儲存於第一使用者裝置內之目標檔案儲存於第二使用者裝置時,判斷第二使用者裝置之儲存空間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可供目標檔案儲存;(c)若判斷為否,於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供目標檔案儲存;以及(d)將目標檔案儲存至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中。

Description

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本案係關於一種分享檔案的方法,尤指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近年來,多媒體檔案的儲存、分享與播放對於現代人的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一般企業在建構內部儲存網路時,通常會選擇一個合適的儲存方案來組成以網路為基礎的檔案儲存與分享系統。常見的以網路為基礎的檔案儲存與分享系統包含直接連接儲存(direct attached storage, DAS)、網路附加儲存(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以及儲存區域網路(storage attached network, SAN)。
在這些檔案儲存與分享系統中,網路附加儲存(NAS) 係為一種透過一特殊專門的檔案伺服器直接連到區域網路或企業內部網路上的儲存系統。簡單地說,網路附加儲存係為一種檔案層級的電腦資料儲存系統,其連接至一電腦網路以提供資料存取的管道給其他客戶端裝置。由於網路附加儲存裝置是專門設計用來進行資料存取的動作,因此企業內的其他伺服器便不須同時兼負資料存取的動作,而有更大空間去進行其他的工作,使得伺服器的功能可獲得更好的發揮。另外,網路附加儲存裝置使用TCP/IP協定,故在現有網路架構下即可運作,企業無須再建置新的儲存基礎建設。因此,網路附加儲存裝置逐漸在企業應用上受到歡迎。
而在檔案儲存過程中,當系統無法分配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來儲存一個完整的檔案時,就會發生碎裂化(fragmentation)現象,亦即將檔案分散儲存在其他檔案儲存區塊的間隙中,而該等間隙通常是其他檔案之前儲存的位置但因後來系統刪除該檔案而遺留下來,或是系統之前在儲存某檔案時分配了過多的空間所造成。另外,較大的檔案或是龐大數量的檔案亦會造成碎裂化現象。
碎裂化現象使得系統檔案變得非常零碎,由於檔案分散儲存在硬碟的各個位置而不是連續、完整地存放,於是當存取檔案時,磁碟的讀寫頭便忙著到處找資料,因此使得存取的效率大打折扣,造成系統的處理效能變差。此時,執行磁碟重組(defragmentation)便可改善這些問題。
磁碟重組乃降低碎裂化數量的過程,其係將檔案區塊集中排列,盡可能使檔案重新組織成一個連續的單元,以將檔案儲存在最少數量的連續空間中。同時,磁碟重組也會將各檔案聚集(compaction)在同一區塊,以創造更大的連續自由空間,減少碎裂化的發生機率。
進行磁碟重組以後,檔案可完整且連續不分段的儲存在系統的磁區內,於是當存取檔案時,磁碟的讀寫頭只要依序逐一讀取,不用來回移動尋找資料,當然使得讀取速度加快,進而提升系統的處理效能。
上述碎裂化及讀取效能低落的現象不只發生在傳統硬碟(HDD)中,亦發生在固態硬碟(SSD)中。雖然兩者存取檔案的物理方式不同,但因碎裂化造成讀取效能低落則是相同的現象。
磁碟重組可藉由許多磁碟重組軟體來執行,而這些軟體工具可讓使用者局部地及獨立地對個人電腦或伺服器硬碟進行磁碟重組,當然,只有經授權的特定裝置使用者或管理者可以啟動特定裝置的磁碟重組過程。雖然磁碟重組工具也能在包含許多裝置的網路環境中監控磁碟重組的狀態及設定磁碟重組的程式,然而在網路裝置間傳輸檔案所可能造成的碎裂化問題並未被討論及解決。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網路裝置間傳輸檔案所可能造成的碎裂化問題之技術,實為目前迫切需要研發之課題。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藉此改善網路裝置間傳輸檔案所可能造成的碎裂化問題,進而提升個別網路儲存裝置及整個雲端系統的讀/寫及上傳/下載效能。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該網路傳輸系統係供複數個使用者藉由複數個使用者裝置來分享檔案,該複數個使用者裝置至少包含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建立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b)當欲將儲存於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內之一目標檔案儲存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時,判斷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一儲存空間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可供該目標檔案儲存;(c)若判斷為否,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供該目標檔案儲存;以及(d)將該目標檔案儲存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中。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又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該網路傳輸系統包含一網路雲端伺服器及複數個使用者裝置,且該網路雲端伺服器提供一雲端網頁,供一使用者利用該雲端網頁來與該複數個使用者裝置連結,其中該複數個使用者裝置至少包含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藉由該網路雲端伺服器建立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b)登入該雲端網頁並於該雲端網頁上操作,選擇將儲存於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內之一目標檔案儲存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c)判斷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一儲存空間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可供該目標檔案儲存;(d)若判斷為否,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供該目標檔案儲存;以及(e)將該目標檔案儲存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中。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該網路傳輸系統係供複數個使用者裝置來分享檔案,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建立該網路傳輸系統與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判斷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一儲存空間中是否具有足夠連續自由空間可供自該網路傳輸系統取得之一目標檔案儲存;以及,若判斷為否,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一連續自由空間供該目標檔案儲存。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本案係提供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該網路傳輸系統係供複數個使用者藉由複數個使用者裝置來共同分享各類型的檔案,例如圖片檔、音樂檔、影片檔、各種文件檔或其他類型的檔案等。
根據本案之構想,網路傳輸系統係包含一網路雲端伺服器,並與複數個使用者裝置共同組成一開放式或群組式共有雲,其係利用一雲端網頁來串連所有裝置,且可建立裝置之間的點對點(peer to peer, P2P)連結,使得網路傳輸系統內的使用者可以互相共享資源。
為了改善網路裝置間傳輸檔案所可能造成的碎裂化問題,本案提供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如第1圖所示,該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
首先,建立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S102);當欲將儲存於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內之一目標檔案儲存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時,判斷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一儲存空間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可供該目標檔案儲存(S104);若判斷為否,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供該目標檔案儲存(S106);以及將該目標檔案儲存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中(S108)。
根據本案之構想,使用者裝置較佳為一網路儲存裝置(web disk),例如但不限於網路附加儲存裝置(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且可整合媒體播放器(media player)的功能及操作介面,不只儲存還可以播放,更可配置一遙控器,當網路儲存裝置連接至電視時,即可利用遙控器進行控制及播放。
以下將進一步詳細說明本案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當欲將儲存於第一網路儲存裝置內之目標檔案傳輸或分享/同步化/備份至第二網路儲存裝置時,會先判斷第二網路儲存裝置之儲存空間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contiguous free space)可供目標檔案儲存。當判斷為不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此資訊會先報告或提供警示給第一網路儲存裝置及/或第二網路儲存裝置,且檔案會暫停傳輸至第二網路儲存裝置。接著,可根據系統預設值自動啟動第二網路儲存裝置的磁碟重組作業,或由經授權的使用者輸入指令至第一網路儲存裝置或第二網路儲存裝置,以啟動第二網路儲存裝置的磁碟重組作業。當第二網路儲存裝置已產生可容納目標檔案的連續自由空間時,磁碟重組作業便停止,並接著將目標檔案從第一網路儲存裝置傳輸至第二網路儲存裝置。
在一實施例中,當檔案暫停傳輸至第二網路儲存裝置且第二網路儲存裝置正在進行磁碟重組作業時,目標檔案會先暫存到雲端伺服器。而當第二網路儲存裝置結束磁碟重組作業且準備好要接收目標檔案時,由於目標檔案已暫存到雲端伺服器,故可利用雲端伺服器較高的頻寬來直接將目標檔案從雲端伺服器下載到第二網路儲存裝置,此存取速度比從第一網路儲存裝置下載要快上許多倍。
在一實施例中,除了第一及第二網路儲存裝置外,網路傳輸系統更包含其他網路儲存裝置,例如包含第三、第四及第五網路儲存裝置,當然,網路儲存裝置之數量並不以此為限,在此僅作舉例說明之用。當第二網路儲存裝置正在進行磁碟重組作業時,目標檔案可先分散暫存到第三、第四及第五網路儲存裝置(亦即目標檔案被分割成三份),而當第二網路儲存裝置之磁碟重組作業結束時,目標檔案即可從第三、第四及第五網路儲存裝置下載儲存到第二網路儲存裝置。由於目標檔案係先分散儲存到第三、第四及第五網路儲存裝置,因此即使是在非對稱性網路系統(上傳頻寬小於下載頻寬),藉由分散式共同傳輸下載並於下載後將各分割檔案片段組合儲存,亦可加快目標檔案下載的速度。前述檔案分割可以是平均分割、依照磁碟陣列RAID演算法分割或其他可加速傳輸速度的方式分割。在一實施例中,將目標檔案分散暫存時並不進行分割,但下載時以分散式同時傳輸下載不同檔案區段,如此亦可達到快速下載。在一實施例中,透過將目標檔案暫存至一具有大頻寬的第六網路儲存裝置亦可達到快速下載。
在一實施例中,第二網路儲存裝置係為一複合式儲存設備(hybrid storage),包含一傳統硬碟(hard disk drive, HDD),以及一用來暫存檔案的小型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 SSD),因此,當傳統硬碟正在進行磁碟重組作業時,目標檔案可先暫存到固態硬碟,而當傳統硬碟之磁碟重組作業結束時,目標檔案即可從固態硬碟轉移到傳統硬碟。在其他實施樣態中,供暫存使用的儲存空間可以是以快閃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或其他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儲存器來達成。
當然,產生可容納目標檔案的連續自由空間的方式並不限於磁碟重組。舉例來說,在個別網路儲存裝置中可預留一儲存空間,以專門提供作為從網路傳輸系統下載檔案用的儲存空間,例如在容量為1T的網路儲存裝置中預留200G的獨立儲存空間,使得下載的檔案可依序儲存在200G的儲存空間中,而由於檔案乃依序儲存,故儲存時皆係存放在連續自由空間中。然而當儲存檔案接近滿載而造成沒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來容納新的目標檔案時,可採用刪除200G儲存空間中的檔案來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而刪除方式可選擇刪除全部檔案或依序刪除較晚儲存的檔案,以保持200G儲存空間沒有碎裂化的區塊。
另一種產生連續自由空間的方式乃是對儲存空間進行格式化,例如將上述200G的獨立儲存空間作為一個磁碟分割區(disk partition)格式化,同樣可產生連續自由空間。
請參閱第2圖,其係顯示本案網路傳輸系統的系統架構圖。如第2圖所示,網路傳輸系統200包含一網路雲端202,其可由一私人網路雲端伺服器或一公用網路雲端伺服器所組成。網路傳輸系統200更包含一智慧型手機204、一電腦206 (例如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等)、以及複數個網路儲存裝置208A-208E。智慧型手機204、電腦206、以及網路儲存裝置208A-208E係經由網路雲端202相互串連而得以互相通信,且可建立裝置之間的P2P連結,使得網路傳輸系統200內的使用者可以互相共享資源。
網路雲端202具有一操作網頁,以提供統一的連結入口,使用者可藉由輸入帳號及密碼登入雲端網頁取得授權,而能在群組內共享資源。當欲共享資源時,除了可直接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208E上操作,使用者亦可利用智慧型手機204或電腦206登入到網路雲端202之雲端網頁上操作,選擇所欲分享的檔案及路徑。
舉例來說,當使用者欲將網路儲存裝置208A內儲存的目標檔案儲存至網路儲存裝置208B時,將可能有多種不同實施態樣。以下便以實例配合第2圖說明本案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實例一:由第一網路儲存裝置傳送檔案至第二網路儲存裝置1. 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及208B之間建立P2P連結;
2. 使用者可直接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上操作或是在雲端網頁上操作,選定網路儲存裝置208A內的目標檔案並啟動將目標檔案傳送至網路儲存裝置208B的指令;
3. 網路儲存裝置208B接收到檔案傳送請求,以及目標檔案大小的資訊;
4. 網路儲存裝置208B判斷裝置內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來儲存目標檔案;
5. 當判斷為不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此項訊息會回報給網路儲存裝置208A及其使用者;
6. 由網路儲存裝置208A啟動網路儲存裝置208B之磁碟重組作業;
7. 網路儲存裝置208B進行磁碟重組作業,且在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停止磁碟重組作業;以及
8. 將目標檔案從網路儲存裝置208A傳送到網路儲存裝置208B。

實例二:由第二網路儲存裝置自第一網路儲存裝置存取檔案1. 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及208B之間建立P2P連結;
2. 使用者可直接在網路儲存裝置208B上操作或是在雲端網頁上操作,選定網路儲存裝置208A內的目標檔案並啟動自網路儲存裝置208A存取目標檔案的指令;
3. 網路儲存裝置208A接收到存取檔案請求,並且回報目標檔案大小的資訊;
4. 網路儲存裝置208B判斷裝置內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來儲存目標檔案;
5. 當判斷為不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此項訊息會回報給網路儲存裝置208B及其使用者;
6. 由網路儲存裝置208B啟動網路儲存裝置208B之磁碟重組作業;
7. 網路儲存裝置208B進行磁碟重組作業,且在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停止磁碟重組作業;以及
8. 將目標檔案從網路儲存裝置208A存取到網路儲存裝置208B。
實例三:自動進行磁碟重組作業1. 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及208B之間建立P2P連結;
2. 使用者可直接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或208B上操作或是在雲端網頁上操作,選定網路儲存裝置208A內的目標檔案並啟動將目標檔案傳送至網路儲存裝置208B的指令;
3. 網路儲存裝置208B接收到檔案傳送請求,以及目標檔案大小的資訊;
4. 網路儲存裝置208B判斷裝置內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來儲存目標檔案;
5. 當判斷為不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磁碟重組作業會自動在網路儲存裝置208B上執行;
6. 網路儲存裝置208B進行磁碟重組作業,且在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停止磁碟重組作業;以及
7. 將目標檔案從網路儲存裝置208A傳送到網路儲存裝置208B進行儲存。
實例四:自動進行磁碟重組作業並暫存檔案至雲端伺服器1. 藉由雲端伺服器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及208B之間建立P2P連結;
2. 使用者可直接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或208B上操作或是在雲端網頁上操作,選定網路儲存裝置208A內的目標檔案並啟動將目標檔案傳送至網路儲存裝置208B的指令;
3. 網路儲存裝置208B接收到檔案傳送請求,以及目標檔案大小的資訊;
4. 網路儲存裝置208B判斷裝置內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來儲存目標檔案;
5. 當判斷為不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磁碟重組作業會自動在網路儲存裝置208B上執行;
6. 當網路儲存裝置208B進行磁碟重組作業時,目標檔案暫存到雲端伺服器中;
7. 網路儲存裝置208B接收「目標檔案已完全暫存到雲端伺服器」之通知;
8. 網路儲存裝置208B在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停止磁碟重組作業;以及
9. 將目標檔案從雲端伺服器傳送到網路儲存裝置208B進行儲存。
實例五:自動進行磁碟重組作業並暫存檔案至複數個其他網路儲存裝置1. 藉由雲端伺服器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及208B之間建立P2P連結;
2. 使用者可直接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或208B上操作或是在雲端網頁上操作,選定網路儲存裝置208A內的目標檔案並啟動將目標檔案傳送至網路儲存裝置208B的指令;
3. 網路儲存裝置208B接收到檔案傳送請求,以及目標檔案大小的資訊;
4. 網路儲存裝置208B判斷裝置內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來儲存目標檔案;
5. 當判斷為不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磁碟重組作業會自動在網路儲存裝置208B上執行;
6. 當網路儲存裝置208B進行磁碟重組作業時,目標檔案分散暫存到複數個其他網路儲存裝置208C、208D、208E中;
7. 網路儲存裝置208B接收「目標檔案已完全暫存到網路儲存裝置208C、208D、208E」之通知;
8. 網路儲存裝置208B在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停止磁碟重組作業;以及
9. 將目標檔案從網路儲存裝置208C、208D、208E傳送到網路儲存裝置208B進行儲存。
實例六:自動進行磁碟重組作業並暫存檔案至固態硬碟1. 藉由雲端伺服器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及208B之間建立P2P連結;
2. 使用者可直接在網路儲存裝置208A或208B上操作或是在雲端網頁上操作,選定網路儲存裝置208A內的目標檔案並啟動將目標檔案傳送至網路儲存裝置208B的指令;
3. 網路儲存裝置208B接收到檔案傳送請求,以及目標檔案大小的資訊;
4. 網路儲存裝置208B判斷裝置內之HDD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來儲存目標檔案;
5. 當判斷為不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磁碟重組作業會自動在網路儲存裝置208B之HDD上執行;
6. 當網路儲存裝置208B進行磁碟重組作業時,目標檔案暫存到網路儲存裝置208B之SSD中;
7. 網路儲存裝置208B接收「目標檔案已完全暫存到SSD」之通知;
8. 網路儲存裝置208B之HDD在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時停止磁碟重組作業;以及
9. 將目標檔案從網路儲存裝置208B之SSD儲存到HDD。
實例七:由第一網路儲存裝置傳送檔案至第二網路儲存裝置本實例與實例一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網路儲存裝置208B有預留獨立的儲存空間,以供檔案依序儲存,且產生連續自由空間之方式係以檔案刪除作業來取代磁碟重組作業。
實例八:由第二網路儲存裝置自第一網路儲存裝置存取檔案本實例與實例二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網路儲存裝置208B有預留獨立的儲存空間,以供檔案依序儲存,且產生連續自由空間之方式係以檔案刪除作業來取代磁碟重組作業。
實例九:自動進行磁碟重組作業本實例與實例三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網路儲存裝置208B有預留獨立的儲存空間,以供檔案依序儲存,且產生連續自由空間之方式係以檔案刪除作業來取代磁碟重組作業。
實例十:自動進行磁碟重組作業並暫存檔案至雲端伺服器本實例與實例四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網路儲存裝置208B有預留獨立的儲存空間,以供檔案依序儲存,且產生連續自由空間之方式係以檔案刪除作業來取代磁碟重組作業。
實例十一:自動進行磁碟重組作業並暫存檔案至複數個其他網路儲存裝置本實例與實例五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網路儲存裝置208B有預留獨立的儲存空間,以供檔案依序儲存,且產生連續自由空間之方式係以檔案刪除作業來取代磁碟重組作業。
實例十二:自動進行磁碟重組作業並暫存檔案至複數個其他網路儲存裝置本實例與實例六大致相同,不同之處僅在於網路儲存裝置208B之HDD有預留獨立的儲存空間,以供檔案依序儲存,且產生連續自由空間之方式係以檔案刪除作業來取代磁碟重組作業。
在本案的其他實施例中,使用者得操作運行於一手機或行動裝置上的應用程式(APP) ,來登入雲端網頁進行前述各實施例中的檔案分享傳輸,亦可操作運行於一手機或行動裝置上的應用程式來遠端登入使用者裝置進行前述各實施例中的檔案分享傳輸。在本案的其他實施例中使用者可操作一瀏覽器登入雲端網頁或遠端登入使用者裝置來進行前述各實施例中的檔案分享傳輸。根據本案的各種實施樣態,使用者可透過不同的近端使用者裝置(諸如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網路儲存裝置、智慧型手機或其他具有連網運算能力的電子裝置等),藉由網路傳輸系統(諸如私人網路雲端伺服系統、公用網路雲端伺服系統、網際網路、家庭內網路、區域網路、公司內網、P2P等)來登入操作遠端使用者裝置(諸如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網路儲存裝置、智慧型手機或其他具有連網運算能力的電子裝置等),以便在遠端使用者裝置間進行前述各實施例中的檔案分享傳輸,亦可直接在一近端使用者裝置上操作進行近端使用者裝置與遠端使用者裝置間的檔案分享傳輸。在本案的一實施例中,目標檔案並非原儲存於一使用者裝置中而是原儲存在網路傳輸系統或雲端的一個儲存空間中,使用者一如前述各實施例可透過近端或遠端操作使一使用者裝置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來儲存該目標檔案。
另一方面,本案更提供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如第3圖所示,該方法係包含下列步驟:建立該網路傳輸系統與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S302);判斷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一儲存空間中是否具有足夠連續自由空間可供自該網路傳輸系統取得之一目標檔案儲存(S304);若判斷為否,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一連續自由空間供該目標檔案儲存(S306)。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方法尚包含步驟:將該目標檔案由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至該網路傳輸系統中暫存;以及將暫存於該網路傳輸系統中的該目標檔案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連續自由空間中。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方法尚包含步驟:將該目標檔案由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至一第三使用者裝置中暫存;以及將暫存於該第三使用者裝置中的該目標檔案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連續自由空間中。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方法尚包含步驟:將該目標檔案由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至複數個第四使用者裝置中分散暫存;以及將分散暫存於該複數個第四使用者裝置中的該目標檔案分散下載並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連續自由空間中。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方法尚包含步驟:將該目標檔案由該網路傳輸系統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的一暫存空間中暫存;以及將暫存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暫存空間中的該目標檔案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連續自由空間中。
在一實施例中,前述方法尚包含步驟:針對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的該儲存空間執行檔案重組作業、檔案刪除作業及格式化作業其中之一以產生該連續自由空間。
綜上所述,本案係提供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可在檔案儲存前先確認或產生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再進行儲存,藉此改善網路裝置間傳輸檔案所可能造成的碎裂化問題,其中,連續自由空間可在各種不同的儲存裝置上產生(諸如傳統硬碟、SLC/MLC/TLC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揮發性或非揮發性儲存器等),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的方式可藉由磁碟重組作業、檔案刪除或格式化等作業來達成。
此外,本案方法較佳係適用於一群組式共有雲系統中,使用者可藉由各自的網路儲存裝置,並依特定的目的、內容、區域或網路等特性,共同組成以群組方式協同運作的網路傳輸系統,且配合網路上傳下載不對稱性的特性,利用分散式共同傳輸來建立高速遠端存取系統,使網路頻寬使用達到最佳化。因此,本案方法可提升個別網路儲存裝置及整個雲端系統的讀/寫及上傳/下載效能,故本案技術極具產業之價值,且符合各項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
本案得由熟習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S102-S108...步驟102-步驟108
200...網路傳輸系統
202...網路雲端
204...智慧型手機
206...電腦
208A-E...網路儲存裝置A-E
P2P...點對點連結
S302-S306...步驟302-步驟306
第1圖:係顯示本案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之流程圖。
第2圖:係顯示本案網路傳輸系統的系統架構圖。
第3圖:係顯示本案另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之流程圖。
S102-S108...步驟102-步驟108

Claims (32)

  1. 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該網路傳輸系統係供複數個使用者藉由複數個使用者裝置來分享檔案,該複數個使用者裝置至少包含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建立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
        (b)當欲將儲存於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內之一目標檔案儲存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時,判斷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一儲存空間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可供該目標檔案儲存; 
        (c)若判斷為否,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供該目標檔案儲存;以及
        (d)將該目標檔案儲存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中。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傳輸系統係構成一開放式共有雲。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傳輸系統係構成一群組式共有雲。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裝置係為一網路儲存裝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儲存裝置係整合媒體播放器的功能。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使用者裝置更配置一遙控器,俾於該使用者裝置連接至一電視時,利用該遙控器進行控制及播放。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a)中,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係為P2P連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該使用者係在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上操作,選定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內的該目標檔案,並啟動將該目標檔案傳送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的指令。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該使用者係在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上操作,選定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內的該目標檔案,並啟動將該目標檔案傳送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的指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傳輸系統更包含一網路雲端伺服器,供該使用者利用一雲端網頁來與該複數個使用者裝置連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該使用者係藉由一電腦登入該雲端網頁並於該雲端網頁上操作,選定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內的該目標檔案,並啟動將該目標檔案傳送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的指令。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該使用者係藉由一智慧型手機登入該雲端網頁並於該雲端網頁上操作,選定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內的該目標檔案,並啟動將該目標檔案傳送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的指令。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步驟(b)更包含將該目標檔案之大小的資訊傳送給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步驟。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該判斷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儲存空間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可供該目標檔案儲存之步驟係由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所執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步驟(c)更包含將判斷為不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之訊息回報給該第一使用者裝置之步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步驟(c)係採用磁碟重組作業來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步驟(c)係採用檔案刪除作業來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步驟(c)係採用格式化作業來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c)中,該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之步驟係由該使用者輸入指令至該第一使用者裝置所啟動。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c)中,該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之步驟係由該使用者輸入指令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所啟動。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在該步驟(c)中,該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之步驟係根據系統預設值而自動啟動。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步驟(d)係直接將該目標檔案自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儲存到該第二使用者裝置。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傳輸系統更包含一網路雲端伺服器,該步驟(d)係先將該目標檔案暫存至該網路雲端伺服器,待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後,再將該目標檔案自該網路雲端伺服器儲存到該第二使用者裝置。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傳輸系統更包含複數個其他使用者裝置,該步驟(d)係先將該目標檔案分散暫存至該複數個其他使用者裝置,待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後,再將該目標檔案自該複數個其他使用者裝置儲存到該第二使用者裝置。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分享檔案的方法,其中該第二使用者裝置包含一傳統硬碟(HDD)及一固態硬碟(SSD),該步驟(d)係先將該目標檔案暫存至該固態硬碟,待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傳統硬碟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後,再將該目標檔案自該固態硬碟儲存到該傳統硬碟。
  26. 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該網路傳輸系統包含一網路雲端伺服器及複數個使用者裝置,且該網路雲端伺服器提供一雲端網頁,供一使用者利用該雲端網頁來與該複數個使用者裝置連結,其中該複數個使用者裝置至少包含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及一第二使用者裝置,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a)藉由該網路雲端伺服器建立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及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
        (b)登入該雲端網頁並於該雲端網頁上操作,選擇將儲存於該第一使用者裝置內之一目標檔案儲存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
        (c)判斷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一儲存空間是否具有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可供該目標檔案儲存;
        (d)若判斷為否,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供該目標檔案儲存;以及
        (e)將該目標檔案儲存至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足夠的連續自由空間中。
  27. 一種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該網路傳輸系統係供複數個使用者裝置來分享檔案,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建立該網路傳輸系統與一第二使用者裝置之間的網路連結;
        判斷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一儲存空間中是否具有足夠連續自由空間可供自該網路傳輸系統取得之一目標檔案儲存;以及
        若判斷為否,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中產生一連續自由空間供該目標檔案儲存。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尚包含步驟:
        將該目標檔案由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至該網路傳輸系統中暫存;以及
        將暫存於該網路傳輸系統中的該目標檔案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連續自由空間中。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尚包含步驟:
        將該目標檔案由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至一第三使用者裝置中暫存;以及
        將暫存於該第三使用者裝置中的該目標檔案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連續自由空間中。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尚包含步驟:
        將該目標檔案由一第一使用者裝置傳送至複數個第四使用者裝置中分散暫存;以及
        將分散暫存於該複數個第四使用者裝置中的該目標檔案分散下載並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連續自由空間中。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尚包含步驟:
        將該目標檔案由該網路傳輸系統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的一暫存空間中暫存;以及
        將暫存於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暫存空間中的該目標檔案存入該第二使用者裝置之該連續自由空間中。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方法,尚包含步驟:
        針對該第二使用者裝置的該儲存空間執行檔案重組作業、檔案刪除作業及格式化作業其中之一以產生該連續自由空間。
TW101136890A 2012-10-05 2012-10-05 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TW2014152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6890A TW201415248A (zh) 2012-10-05 2012-10-05 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36890A TW201415248A (zh) 2012-10-05 2012-10-05 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5248A true TW201415248A (zh) 2014-04-16

Family

ID=5518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6890A TW201415248A (zh) 2012-10-05 2012-10-05 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4152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4334B (zh) * 2016-05-25 2020-05-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文檔分割系統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94334B (zh) * 2016-05-25 2020-05-21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文檔分割系統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78225B2 (en) Data files synchronization with cloud storage service
US11330055B2 (en) Data retrieval in a hybrid cloud
US85047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hin provisioning volume by using file storage system
US9535630B1 (en) Leveraging array operations at virtualized storage processor level
US20140143286A1 (en) Inter-protocol copy offload
JP2016503550A (ja) 分散計算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計算クラスタのスケーリング
WO2020098654A1 (zh) 基于云存储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3731489A (zh)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系统和设备
Shirinbab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s for Cloud Computing.
US9886216B2 (en) Distributed remote data storage access
CN103973772B (zh) 文件读写方法和装置
US20130166670A1 (en)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private data network
US11533377B2 (en) Hybrid cloud
TW201638799A (zh) 計算系統中之軟體影像的分佈式存儲
TW201415248A (zh) 於一網路傳輸系統分享檔案的方法
KR101470857B1 (ko) iSCSI 스토리지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네트워크 분산 파일 시스템 및 방법
Yan Cloud Storage Services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torage Basics in Cloud Computing
Zhou Large scale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survey
US11797493B1 (en) Clustered file system for distributed data storage and access
CN103716360A (zh) 于一网络传输系统分享文件的方法
US20220405415A1 (en) Hybrid cloud
KR20130068590A (ko) 클라우드 스토리지의 저장장치를 관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메타데이터 서버
Upra et al. Workgroup Distribution File System (WDFS) for personal cloud system
KR100751075B1 (ko) Nas 상에서 병렬 전송 기술을 이용한 원격 미러링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