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12054A -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412054A
TW201412054A TW102127495A TW102127495A TW201412054A TW 201412054 A TW201412054 A TW 201412054A TW 102127495 A TW102127495 A TW 102127495A TW 102127495 A TW102127495 A TW 102127495A TW 201412054 A TW201412054 A TW 20141205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channel
quality value
feedback
cqi1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27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horsten Wild
Federico Boccardi
Paolo Baracca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Publication of TW201412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1205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2Adaptive codeb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45Variable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1Multiple signaling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資訊之方法(MET-T)。該方法(MET-T)含有如下步驟:判定(M1/5)用於自該無線電通訊系統之一第一發送點(2a)至一裝置(4)之一第一無線電通道的一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基於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而判定(M1/7)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一較佳使用;及朝向該第一發送點(2a)發送(M1/8)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且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同時地指示該較佳使用。本發明係進一步關於一種在該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資訊之裝置,以及一種在該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接收該通道回饋資訊之方法(MET-R)及裝置(8)。

Description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通訊,且更特定地而非排他地係關於在無線通訊系統中通道回饋資訊之發送及接收。
在行動通訊網路中,諸如,在3G網路(3G=第三代)中或在4G網路(4G=第四代網路)中,採取極大努力以增加可與多個行動UE(UE=使用者設備)交換之資料之輸貫量,該等行動UE共用可用於網路之一或多個小區之無線電資源。一個小區或一個發送點伺服多個使用者,使得由一個小區或由一個單一發送點伺服之多個使用者需要共用可用無線電資源。一個單一基地台(亦被表示為NodeB或eNodeB)可伺服多個遠端無線電頭端、天線或天線陣列,該等天線或該等天線陣列中每一者用以將資料傳送至特定區域且自特定區域接收資料。同時地與同一天線或同一天線陣列通訊之若干行動單元共用該天線之無線電資源或可用無線電通道。
在此方面,術語發送點在下文中應被理解為器件或實體,網路 之使用者設備經由無線電通道而與該器件或該實體通訊,使得與同一發送點通訊之所有使用者設備能夠共用無線電資源或可用無線電通道。亦即,與同一發送點通訊之使用者設備在頻寬、串擾或其類似者方面彼此潛在地干擾。除了可單獨地由伺服發送點處置之彼潛在干擾以外,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發送點提供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通道亦可在使用者設備或行動台之位置處彼此干擾,以致於減低用於彼使用者設備或彼行動台之可達成資料速率。此類干擾通常發生於由相鄰發送點輻射或伺服之區域之邊界處,亦即,發生於與該等發送點相關聯之區域或小區之邊界處。
為了考量此類發送點間干擾之問題及/或為了增加現有網路基礎結構之輸貫量,可執行CoMP發送(CoMP=協調式多點)。為了如此進行,發送點叢集內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發送點可共用關於經由該叢集之個別發送點而通訊的UE中之一些或全部之品質及傳信參數的資訊。 存在用以藉由在上行鏈路中以及在下行鏈路中使用CoMP發送而增強網路之效率或輸貫量的各種途徑。舉例而言,在此等途徑當中的是用於下行鏈路之協調式排程/波束成形,其中僅在一個發送點(所謂伺服發送點或伺服小區)處可得到或發送使用者資料,但在叢集之個別發送點當中進行協調的情況下作出使用者排程及波束成形決策。在聯合處理中,將CoMP使用者資料經由多個發送點發送至使用者設備。所謂聯合發送藉由將資料通道之資料同時地經由多個發送點發送至使用者設備而達成輸貫量之增強。
然而,所有協調式多點下行鏈路實施需要在潛在地伺服特定使用者設備之叢集中之所有發送點與各別使用者設備之間的無線電通道之發送特性或品質之知識。由使用者設備監視且因此充當用於建立下行鏈路發送之候選者的發送點在下文中亦被稱為用於量測之發送點集合。為此,要求使用者設備將一些通道回饋資訊回饋至發送器側。舉 例而言,在LTE系統(LTE=長期演進)之特定實例中,預編碼方向資訊係經由PMI(PMI=預編碼矩陣指示符)而發送,而CQI(CQI=通道品質指示符)對應於較佳MCS(MCS=調變及編碼方案)。然而,使網路或其中之一些發送排程實體能夠執行用於CoMP之排程決策以便將可用網路頻寬開拓至高程度會要求向該網路或該排程實體連續地通知為至特定UE之下行鏈路發送之候選者的所有發送點之間的所有潛在無線電通道之通道回饋資訊。
用於兩個或兩個以上潛在發送點之通道回饋資訊之連續傳信需要大量上行鏈路頻寬,因此導致無線通訊系統之效率減低。因此,本發明之一目標係提供增強下行鏈路效率之可能性,或提供以有效方式對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之協調式多點發送方案之實施。
該目標係藉由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資訊之第一方法而達成。該第一方法含有如下步驟:判定用於自該無線電通訊系統之一第一發送點至一裝置之一第一無線電通道的一第一接收品質值;基於該第一接收品質值而判定該第一無線電通道之一較佳使用;及朝向該第一發送點發送該第一接收品質值,且該第一接收品質值同時地指示該較佳使用。該目標係進一步藉由一種在該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該通道回饋資訊之裝置而達成。
該目標亦係藉由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資訊之第二方法及藉由一種在該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接收該通道回饋資訊之裝置而達成。該第二方法含有如下步驟:接收用於自該無線電通訊系統之一第一發送點至一裝置之一第一無線電通道的一第一接收品質值,且該第一接收品質值同時地指示該第一無線電通道之一較佳使用;及基於該經接收第一接收品質值而判定該較佳使用。
該第一發送點可為(例如)一伺服基地台或一伺服存取點。該裝置 可為(例如)一行動台或使用者設備。
該第一方法及該第二方法提供無需明確地傳信該較佳使用之優點。代替明確地傳信該較佳使用,藉由該第一接收品質值之一發送而隱含地傳信該較佳使用。此意謂該第一接收品質值不僅提供通道品質之資訊(諸如,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之一第一CQI),而且提供關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應如何較佳地應用於後續下行鏈路發送之資訊。藉此,需要將較少回饋資訊自該裝置傳信至該第一發送點,且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可用於其他上行鏈路傳信資訊或甚至用於上行鏈路酬載資料。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該第一方法進一步含有如下步驟:基於該第一接收品質值而判定用於發送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之至少一預編碼向量之至少一指示之回饋無線電資源的一大小;及朝向該第一發送點發送該至少一指示,且該較佳使用係由用於發送該至少一指示之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給出。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可為(例如)數個數位位元或數個數位位元組或數個OFDM符號(OFDM=正交分頻多工)。藉此,該第一接收品質值提供如下資訊:多少回饋無線電資源應用於發送(例如)指示一碼簿之一預編碼向量之一第一PMI。此意謂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給出用於該碼簿之一大小之一極限,該至少一預編碼向量可選自該碼簿。
根據一另外實施例,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係由一映射表提供。較佳地,該映射表可在該裝置處及在一基地台處或在該無線通訊系統之一中央單元處被預定義。該映射表可儲存於(例如)可為該中央單元或該裝置之部分之一資料儲存器件之一記憶體中,或可儲存於置放於該行動台或該使用者設備中之一SIM卡(SIM=用戶識別碼模組)上。該映射表提供如下優點:在該裝置處用以判定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一分割的具有低複雜性之一快速演算法,及在該中央單元處 用以自該至少兩個品質值擷取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分割的具有低複雜性之一另外快速演算法。
較佳地,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可取決於滿足該映射表之至少兩個接收品質條件中之一者。另外較佳地,該映射表含有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一第一大小與該至少兩個接收品質條件中之一第一接收品質條件之間的一第一映射,且進一步含有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一第二大小與該至少兩個接收品質條件中至少一第二接收品質條件之間的至少一第二映射。
根據又一實施例,該映射表含有用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至少兩個總大小的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至少兩個分佈。藉此,當含有該裝置之該等行動台自該無線電通訊系統之一第一區域移動時,可無需藉由自該網路至該裝置之一發送而在該裝置處更新或替換該映射表,其中第一數目個天線元件在該第一發送裝置處應用於該無線電通訊系統之一第二區域,其中第二數目個天線元件應用於一另外第一發送裝置處。
在一另外較佳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含有如下步驟:自該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網路節點接收該預定義映射表或該映射表之一更新。此情形在一行動台(例如)自應用一第一類型之映射表的該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第一區域移動至應用一第二類型之映射表的該無線通訊系統之一第二區域或自應用該第一類型之映射表的一第一無線電通訊系統移動至應用該第二類型之映射表的一第二無線電通訊系統時允許更多靈活性,此係因為無需針對所有可能類型之映射表將若干映射表儲存於該裝置處且藉此可使位於該裝置內之該資料儲存器件之一記憶體大小保持低。
根據一另外實施例,該方法可進一步含有如下步驟:判定用於自該無線通訊系統之至少一第二發送點至該裝置之至少一第二無線電 通道的至少一第二接收品質值。在此類狀況下,用於該較佳使用之該判定步驟係進一步基於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且該較佳使用係針對該第一無線電通道及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中之一者予以判定。該第一發送點可為(例如)主要伺服該裝置之一伺服發送點,且該至少第二發送點可為(例如)另外伺服該裝置之一支援發送點。關於此實施例,該中央單元可經由該第一無線電通道及該第二無線電通道而控制該第一發送點及該至少第二發送點以用於一協調式發送。
較佳地對於該協調式發送,當該第一接收品質值等於或高於一第一預定義臨限值時,該發送步驟發送該第一接收品質值,且當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等於或高於一第二預定義臨限值時,該發送步驟進一步發送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或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及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之一聯合接收之一接收品質值,且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或用於該聯合接收之該接收品質值同時地指示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之一較佳使用。該較佳實施例允許在一單一無線電通道之接收品質顯著地大於一另外無線電通道之另外接收品質(例如,SINR值(SINR=信號對干擾及雜訊比)大6dB)時發送指示該單一無線電通道之較佳使用之一單一接收品質值,且允許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通道之接收品質大致處於一相同範圍內(例如,SINR值不會相差6dB以上)時發送指示該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通道之較佳使用之兩個或兩個以上接收品質值。
較佳地,該第一方法進一步含有如下步驟:朝向該第一發送點發送用於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之至少一另外預編碼向量之至少一另外指示,且當該第一無線電通道之一接收品質好於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之一接收品質時,用於發送該至少一指示之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大於用於發送該至少一另外指示之另外回饋無線電資源之一大小。在一單一行動收發器與多個發送點之間具有眾多潛在無線電通 道的情況下,根據向農(Shannon)之速率失真理論,直觀的是針對具有一良好發送品質之一本質良好通道相比於針對一不良通道使用更多回饋位元或上行鏈路頻寬以用於一無線電通道之一品質之資訊的發送。
該至少兩個接收品質條件中之該一者可為(例如)用於一相對接收品質之一預定義差值,其係由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及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之一聯合接收之一第三接收品質值與該第一接收品質值之間的一差定義。若相比於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及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之一聯合接收以及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之一單一接收的絕對接收品質值僅可將差值儲存於該映射表中,則可縮減該映射表之一大小且可使儲存該映射表所需要之一資料儲存器件保持甚至更小且更便宜。
該行動台或使用者設備自身可提議關於應如何組態用於發送下行鏈路資料之無線電通道之一較佳組態。此情形可用來減低用於通道回饋資訊之傳信之頻寬,同時仍導致高度有效下游組態。此情形可進一步增加可達成輸貫量及總效率,此係因為該較佳使用係由該使用者設備或用於該行動台自身之一關聯裝置判定。該裝置可另外考量其個別發送特性且因此作出最佳提議以便能夠將可用頻寬開拓至最大可能程度。因此,如由根據本發明之該裝置判定的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分割可包含關於針對用於一下行鏈路發送之該第一發送點及該第二發送點之一使用之一提議的資訊。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分割係藉由評估關於針對該等無線電通道判定之品質之資訊予以判定,且因此超出關於該品質自身之該經判定資訊之內容。另外,該第一接收品質值及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中該至少一接收品質值含有針對該第一無線電通道及針對用於發送一個或若干PMI之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分割的品質資訊。因此,該第一接收品質值及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之該經發送至少一接收品質值不同於複數個可用發送點中之一者之一 簡單選擇的指示。
舉例而言,多點發送之一協調可考慮如下事實:所知曉的一無線電通道之特性或性質愈好,所達到的可經由此特定通道而發送之最大可能理論資料速率可愈接近。然而,關於一特定無線電通道之發送特性之知識係藉由一些回饋或通道回饋資訊至網路之發送(諸如,一LTE網路中之CSI(CSI=通道狀態資訊))而自該行動台或使用者設備予以報告。此傳信消耗可用頻寬或資料速率自身。
在給出(例如)用於發送用於多個發送點之通道回饋資訊之可給予位元之一最大數目的約束的情況下,可受向農之速率失真理論之啟發而明智的是針對良好無線電通道相比於針對不良無線電通道投入更多回饋位元。特定地對於一LTE系統,可有吸引力的是投入更多位元以用於發送對應於較強無線電通道(其為具有一較好經判定品質之無線電通道)之小區之預編碼矩陣指示符。舉例而言,在LTE系統中,使自有通道回饋資訊使用較大量位元予以報告之發送點可使用一較大碼簿。因此,可以一較高準確度提交通道回饋資訊,此情形又導致用於經由無線電通道之發送之一較好預編碼且因此導致一較高可達成資料速率。
在本文件方面之品質可被理解為適合於描述一無線電通道之一品質(例如,在一高速率下及/或以小錯誤率發送資料之一能力)之任何可能實體或邏輯量。在彼意義上用於品質之實例為信雜比或區塊錯誤率或其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關於無線電通道之品質之通道回饋資訊可包括相位資訊。舉例而言,此相位資訊可為兩個發送點之間的相位差。在其他實施例中,相位資訊可隱含地包括於PMI中。經特定實施選項應為發送器及接收器兩者所知,且可(例如)由一無線通訊標準預定義。
在下文中,用於發送之術語「發送點集合」表示事實上以合作 式方式在下行鏈路方向上將資料發送至使用者設備之發送點群組。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通道回饋資訊包括指示用於經由第一無線電通道及第二無線電通道中每一者之下游發送之較佳預編碼矩陣的一個或若干PMI,且進一步包括藉由一個或若干對應品質值(諸如,CQI)之較佳使用。
相比於數個可用回饋位元可分佈於不同發送點之間之替代途徑,針對發送點之較佳使用之發送且因此(例如)提議用於發送之特定發送點集合之可能性可使可達成下行鏈路頻寬增加得更多,而用於發送之發送點(其為具有與使用者設備建立之無線電通道以便發送酬載資料之發送點)之數目保持固定且由網路判定。當用於發送之固定數目個發送點被指派給一行動台或使用者設備而不提供傳信該等發送點之一較佳使用之可能性時,該行動台或使用者設備總是在該網路中自該等發送點接收酬載資料,即使該行動台或使用者設備可不將通道回饋資訊提供至該網路亦如此。因此,該較佳使用之並行發送可避免如下情境:其中假定在網路中自遠離於該行動台或使用者設備之發送點之發送/接收沒有任何意義。此外,靜態途徑可使沒有可能在無成本高的相位對準的情況下使來自不同發送點之發送對準。此外,可藉由利用本發明之實施例而避免在將CQI發送至遠離發送點時出現之CQI錯誤之發生。
一些實施例包含一種安裝於該裝置內以用於執行該方法之數位控制電路。需要相應地程式化此類數位控制電路,例如,一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因此,另外實施例亦提供一種電腦程式,該電腦程式具有用於在該電腦程式執行於一電腦或一數位處理器上時執行該方法之實施例之一程式碼。
本發明之以下【實施方式】中界定及描述本發明之另外有利特徵。
2a‧‧‧第一發送點
2b‧‧‧第二發送點
4‧‧‧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
6a‧‧‧第一無線電通道
6b‧‧‧第二無線電通道
8‧‧‧裝置/中央單元
10‧‧‧使用者設備/行動收發器
12‧‧‧品質估計器
14‧‧‧評估器
16‧‧‧發送器
18‧‧‧接收器
20‧‧‧排程器
22a‧‧‧發送點
22b‧‧‧發送點
22c‧‧‧第三發送點/伺服發送點
22d‧‧‧發送點
24‧‧‧使用者設備
26a‧‧‧無線電通道
26b‧‧‧無線電通道
26c‧‧‧無線電通道
26d‧‧‧無線電通道
WCS‧‧‧無線通訊系統/無線電通訊系統
本發明之實施例將在以下【實施方式】中變得顯而易見,且將由作為非限制性說明而給出之附圖說明。
圖1展示網路環境之主要繪圖,其包含用於協調自兩個發送點至行動收發器之下游發送的裝置之實施例。
圖2展示用於經由第一無線電通道而與第一發送點通訊之行動收發器的裝置之實施例。
圖3展示實施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網路環境之主要繪圖。
圖4展示在圖3之網路環境內用於通道回饋資訊之發送之位元之分佈的兩個實施例。
圖5展示在無線電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及接收通道回饋資訊及用於發送映射表之資訊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6展示用於發送用於一個或若干預編碼向量之一個或若干接收品質值及一個或若干指示的訊息格式之四個實施例。
現在將參看隨附圖式來更充分地描述各種實例實施例,該等隨附圖式中說明一些實例實施例。在該等圖中,可出於清楚起見而誇示線、層及/或區之厚度。
因此,雖然實例實施例容許各種修改及替代形式,但其實施例係作為實例而展示於諸圖中且將在本文中予以詳細地描述。然而,應理解,不意欲將實例實施例限於所揭示之特定形式,而相反地,實例實施例將涵蓋屬於本發明之範疇的所有修改、等效者及替代例。類似數字貫穿諸圖之描述指代類似或相似元件。
應理解,當一元件被稱作「連接」或「耦接」至另一元件時,該元件可直接地連接或耦接至該另一元件,或可存在介入元件。與此對比,當一元件被稱作「直接地連接」或「直接地耦接」至另一元件 時,不存在介入元件。應以類似方式來解譯用以描述元件之間的關係之其他詞語(例如,「在……之間」對「直接地在……之間」、「鄰近」對「直接地鄰近」等等)。
本文所使用之術語係僅出於描述特定實施例之目的,且不意欲限制實例實施例。如本文所使用,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及「該」意欲亦包括複數形式。應進一步理解,術語「包含」及/或「包括」在用於本文中時指定所陳述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之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其群組之存在或添加。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文所使用之所有術語(包括技術術語及科學術語)具有與由一般熟習實例實施例所屬技術者通常理解之涵義相同的涵義。應進一步理解,術語(例如,常用字典中定義之術語)應被解譯為具有與其在相關技術之上下文中之涵義一致的涵義,且不應在理想化或過度形式化意義上予以解譯,除非本文中有如此明確定義。
圖1展示具有兩個發送點(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之無線通訊系統WCS及含有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之使用者設備10的原理繪圖,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原則上能夠與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通訊。
術語「發送點」可被認為與天線系統同義及/或被稱作天線系統,該天線系統係由基地收發器台、基地台、節點B、增強型節點B、遠端無線電頭端、存取點等等提供。術語「發送點」可描述經由無線通訊系統WCS與使用者設備10之間的無線電鏈路而提供連接性之設備。
術語「使用者設備」可被認為與行動單元、行動台、行動使用者、存取終端機、使用者設備、用戶、使用者、遠端台等等同義,且在下文中可偶爾地被稱作行動單元、行動台、行動使用者、存取終端 機、使用者設備、用戶、使用者、遠端台等等。行動台MS1、MS2可為(例如)蜂巢式電話、可攜式電腦、袖珍型電腦(pocket computer)、手持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具有無線電介面之USB隨身碟、待連接至電腦或平板PC器件之資料記憶卡(data stick)或無線網卡(surf stick)、併入無線電介面以交換資料之平板電腦或PC,或車載式行動器件。
詳言之,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可在下游經由第一無線電通道6a(h1,1)而與第一發送點2a通訊且經由第二無線電通道6b(h1,2)而與第二發送點2b通訊。因此,裝置4可在下行鏈路中經由第一無線電通道6a而自第一發送點2a接收酬載資料,且在下行鏈路中經由第二無線電通道6b而自第二發送點2b接收酬載資料。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耦接至裝置8以用於協調自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至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之下游發送。出於理解之簡明及清楚起見,圖1中展示僅兩個發送點,其原則上能夠作為用於發送之發送點集合而操作以經由無線電通道6a及6b而聯合地發送酬載資料。當然,本發明之另外實施例可使用或利用用於發送之發送點集合中或用於量測之發送點集合中的更多發送點。亦即,所考慮發送點之數目原則上可為任意的且尤其可高於兩個或四個。根據一些實施例,用於量測或用於發送之發送點之數目亦可受到能夠將對應訊息傳送至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的裝置8限定。
使用者設備10含有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之實施例,如圖2所示。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之功能性以及用於協調自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之下游發送的裝置8之功能性將在下文中聯合地參看圖1及圖2予以解釋。通常,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進一步能夠在上行鏈路中將通道回饋資訊發送至發送點2a及2b中之單一發送點抑或同時地發送至其兩者,以便提供將關於無線電通道6a及6b之通道回饋資 訊發送至用於協調下游發送之裝置8的可能性。
通常,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可實施於UE 10內,如(例如)圖2示意性地所指示。裝置4可實施至行動收發器之晶片之電路中或作為軟體實施而執行於行動收發器內之處理器上(僅僅舉出兩個可能實施)。此外,當然亦有可能將裝置4實施為分離硬體器件或晶片,以便用新晶片來增強已經存在之行動收發器之功能性。
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含有品質估計器12,品質估計器12可操作以判定關於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品質之資訊,諸如,通道之信雜比、經由通道而發送之符號之區塊錯誤率,或指示通道之品質及/或可經由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或第二無線電通道6b發送之資料之量之估計的任何其他種類之資訊。
裝置4進一步含有評估器14,評估器14可操作以評估關於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品質之經判定資訊,以便導出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較佳使用。亦即,與行動收發器相關聯之評估器14可考慮在某時之經判定品質資訊,以便提議或導出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較佳使用。裝置4進一步含有發送器16,發送器16可操作以將通道回饋資訊發送至第一發送點2a及/或第二發送點2b。通道回饋資訊指示(例如)藉由含有可選自接收品質值群組之至少一接收品質值而導出之較佳使用,該接收品質值群組可含有用於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第一接收品質值且較佳地含有用於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至少一第二接收品質值,以便使用於協調下游發送之裝置8能夠考慮此資訊。
為此,可經由第一發送點2a或第二發送點2b抑或經由發送點2a及2b兩者而聯合地發送關於較佳使用之資訊。該發送使用於協調下游發送之裝置8能夠接收及考慮此資訊。事實上,本發明之另外實施例亦可利用用於與用於協調下游發送之裝置8通訊的分離直接通道。
舉例而言,較佳使用可指示出經由兩個發送點2a或2b中之一者之發送係較佳的,此係因為針對無線電通道6a及6b判定之品質引起總下行鏈路位元速率可由特定組態增加之假定。
舉例而言,通道回饋資訊可為在用於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通道狀態資訊回饋之發送的數個可用位元內之位元之所提議分佈之發送。亦即,裝置4可評估及提供兩個無線電通道6a及6b之較佳使用,使得執行針對通道回饋資訊之回饋之位元之分佈的提議。舉例而言,當可用位元之總數目B為8時,裝置4可提議在假定第一無線電通道6a為伺服無線電通道且第二無線電通道6b為支援無線電通道時利用五個位元以用於針對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通道回饋資訊之發送且利用剩餘三個位元以用於針對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通道回饋資訊之發送。
用於協調下游發送之裝置8含有接收器18,接收器18可操作以自UE 10接收通道回饋資訊,該通道回饋資訊指示如由裝置4判定的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較佳使用。用於協調下游發送之裝置8進一步含有排程器20,排程器20可操作以評估通道回饋資訊且基於經接收較佳使用而判定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使用。一般而言,排程器20評估針對較佳使用之經接收提議且判定兩個無線電通道6a、6b之經實際實施使用。
為了進一步增加無線電通訊系統之總效能,裝置8此外可含有一選用發送器,該選用發送器可操作以將選擇資訊發送至至少一行動收發器10,該選擇資訊可指示待用於發送之錨定或伺服發送點及用於無線電通道之經判定接收品質之關聯臨限值。接著,當臨限值係由待應用為支援發送點之一個或若干另外發送點滿足時,可僅提議該等另外發送點中之該一者或該等若干者或使其包括於用於量測之發送點集合中。
圖3展示具有四個發送點22a至22d之例示性簡化無線電或無線通訊系統且說明使用者設備24,使用者設備24含有如圖2所說明之用於行動收發器之裝置4。使用者設備24能夠分別經由無線電通道26a至26d而與四個發送點22a至22d通訊。圖4中說明經提議用於傳信用於個別發送點22a至22d之通道回饋資訊之位元,其中上部圖展示根據第一特定實施例或演算法之位元之所提議較佳使用,其中下部圖展示根據第二特定實施例或演算法之位元之所提議使用。取決於使用者設備24與作為伺服發送點之第三發送點22c之間的平均信雜比(SNR)而說明位元之所提議分佈,此取決於參數S3,其亦可被解譯為針對使用者設備24與發送點22c之間的距離之度量。
如圖3所說明,最終排程決策可由用於協調下游發送之裝置8採取。然而,圖4直接地說明針對較佳使用之提議,亦即,數個可用位元B內之位元bk,j之所提議分佈,該等可用位元在此特定實例中限於四個位元。數個可用位元B內之位元bk,j之所提議分佈較佳地儲存於一映射表中,該映射表相似於以下表2中針對如圖1所示之兩個發送點之簡化狀況所示的映射表。根據上部圖,經提議用於傳信通道回饋資訊之位元允許發送關於兩個發送點22b、22c或單一伺服發送點22c之較佳使用,此取決於參數S3。根據下部圖,經提議用於傳信通道回饋資訊之位元允許發送關於所有四個發送點22a、22b、22c、22d或三個發送點22b、22c、22d或兩個發送點22b、22c之較佳使用,此亦取決於參數S3
對於說明關於LTE網路之概念的以下考慮,使用以下標記法:所有向量為行向量。∥…∥為2-範數。使用者i及無線電小區l之MIMO通道矩陣具有尺寸M×N,其中M為接收天線且N為發送天線。 I M 為具有大小M之單位矩陣。
在轉至特定實施例之前,引入以下一般考慮。吾人考慮對應於 (例如)多載波系統之單一副載波的系統模型,其係基於窄頻通道。至特定使用者i之合作式下行鏈路發送通道可由總CoMP通道矩陣表示,總CoMP通道矩陣係藉由根據以下方程式的用於L個合作小區之堆疊式MIMO通道矩陣形成:
每一MIMO矩陣可經模型化為具有複合高斯(Gaussian)係數之i.i.d.(i.i.d.=獨立且相等分佈)瑞雷(Rayleigh)衰退通道。逐區塊之複合CoMP矩陣含有由小區隔離參數反映之不同平均功率位準。
吾人考慮發送點在時間及頻率上完美地同步且每一TP(TP=發送點)係由無錯誤且零延遲之空載鏈路連接至CU(CU=中央單元),CU可為用於協調下游發送之裝置8且允許完全地共用資料及CSI,作為所有TP當中之通道回饋資訊之特定實例。一般而言,在TP未共置時,吾人亦強加在每一TP處可得到之最大功率。吾人假定每一UE具有有限數目個回饋位元B以將一個或若干PMI發送至無線通訊系統WCS且使用兩個或兩個以上每小區碼簿。當然,相同考慮亦應用於如下情境:其中位元用於其他回饋資訊,或更通常用於任何種類之通道回饋資訊。因此,回饋位元B為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資訊之可用數目個位元。詳細地,UE在B碼簿集合 C (b)={c 1,c 2,...,}(b=1,2,…,B)上與TP相符合,其中每一所謂碼字或預編碼向量c j為單位範數向量或具有大小M×1。
針對藉由相對於數個作用中使用者K之預編碼向量c i C (b)而波束成形之資料符號 s i 之階層1發送的接收向量 y i 可經書寫為:
階層1發送意謂單一符號串流自發送點至單一使用者設備之發送。方程式(2)中之第一被加數含有有用信號部分,第二被加數含有 來自無線電小區內之所有其他同時空間符號串流的叢集內干擾,且作為雜訊向量z i之第三被加數表示熱雜訊以及來自未明確模型化之額外干擾叢集之叢集外干擾。雜訊向量z i之協方差被假定為,其中表示雜訊方差。在具有單位發送功率之線性接收組合器之輸出處,可藉由以下方程式來計算用於自單一發送點至單一使用者之預編碼向量c i之SINR γi
在CSI不準確的情況下,在使用經量化之經延遲測定通道的情況下,之計算可基於CSIR(CSIR=接收器側處之CSI),而預編碼向量可基於CSIT(CSIT=發送器側處之CSI);通常,預編碼向量為由PMI指示之碼簿表之條目。
在一替代例中,諸如基於MIESM(MIESM=以相互資訊為基礎之指數SNR映射)之另一鏈路調適技術可應用於演算SINR γi(參見「Coordinated Multi-Poi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P.Marsch、G.Fettwei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章節14.1.4))。代替演算SINR值,根據另外替代例,可根據熟知演算法來演算SIR值(SIR=信號對干擾比)或SNR值(SNR=信雜比),此處出於簡化起見而未詳細地給出該等熟知演算法。
此外,每一UE在無線電通道之通道品質與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之間的函數關係上與CU 8相符合。舉例而言,對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可藉由使用以下方程式來分配b k,j 位元以量化無線電通道h k,j
其中J作為回饋資訊自裝置4發送至CU 8之無線電通道之數目。位元b k,j 之分佈指示用於通道回饋資訊之發送之數個可用位元內的位 元之所提議分佈作為用於合作式下行鏈路發送之一個或若干無線電通道之較佳使用。
現在參看圖5,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方法MET的流程圖。用於執行方法MET之步驟之數目並不關鍵,且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理解,該等步驟之數目及該等步驟之序列可在不脫離如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中界定之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變化,例如,一些步驟可同時地執行(例如,步驟M1/1及M1/3),一些步驟可以相反序列執行(例如,步驟M1/4可在步驟M1/2之前執行),或一些步驟被忽略(例如,如下文針對至少一實施例所描述之步驟M1/7)。
由CU 8執行的總方法MET之步驟M1/9、M1/10及M1/11為在無線通訊系統WCS中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資訊之方法MET-R之部分,且由UE 10、24執行的總方法MET之步驟M1/2、M1/4、M1/5至M1/8為在無線通訊系統WCS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資訊之另外方法MET-T之部分。
在第一週期性重複步驟M1/1中,第一發送點2a經由第一無線電通道6a藉由第一下行鏈路發送而較佳地以全向方式將第一導頻或第一參考信號P1發送朝向位於第一發送點2a之涵蓋區域(例如,無線電小區或無線電扇區)中的UE,諸如,UE 10、24。在另外步驟M1/2中,在UE 10、24處週期性地接收第一導頻或第一參考信號P1。
以相似方式,第二發送點2b藉由下一步驟M1/3經由第二無線電通道6b藉由第二下行鏈路發送而較佳地亦以全向方式將第二導頻或第二參考信號P2週期性地發送朝向位於第二發送點2b之涵蓋區域中的UE。UE 10、24可位於第一發送點2a之涵蓋區域的重疊區及第二發送點2b之涵蓋區域的重疊區中。因此,在另外步驟M1/4中在UE 10、24處亦週期性地接收第二導頻或第二參考信號P2。
將由UE 10、24之天線系統接收的第一導頻/參考信號P1及第二導 頻/參考信號P2自該天線系統提供至品質估計器12(圖5中出於簡化起見而未展示)。
接著在下一步驟M1/5中,品質估計器12首先在第一子步驟中基於經接收導頻/參考信號P1、P2且基於知曉較佳地用於演算通道矩陣且用於演算 H i (參見方程式(1))的導頻/參考信號P1、P2之經發送信號結構及功率位準而執行通道估計。藉此,用於雜訊向量 Z i 之方差的方程式(2)之第三被加數可由品質估計器12藉由應用諸如此處以引用方式併入之T.Wigren之「Soft uplink load estimation in WCDMA」(IEEE Trans.Veh.Tech.,第58卷,第2號,第760至772頁,2009年2月)中描述的演算法(尤其參見圖3及章節IV,其描述卡爾曼(Kalman)功率估計作為一種估計雜訊向量 Z i 之方差之可能性)而估計。此參考在此處僅被給出為一實例。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之其他演算法亦可應用於演算雜訊向量 Z i 之方差。
在另外子步驟中,較佳地,品質估計器12亦(例如)藉由使用諸如此處以引用方式併入之J.H.Winters之「Optimum Combining in Digital Mobile Radio with Cochannel Interference」(IEEE Trans.Veh.Tech.,第VT-33卷,第3號,第144至155頁,1984年8月)中描述的MMSE接收器(MMSE=最小均方差)(尤其參見方程式(9))來演算線性接收組合器。此參考在此處僅被給出為一實例。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熟知之其他演算法亦可應用於演算線性接收組合器
接著,在每一狀況下,品質估計器12在另外子步驟中根據方程式(3)針對每一碼簿 C (b) 之每一預編碼向量c i 及針對已供接收導頻/參考信號之每一發送點而判定品質值,諸如,SINR值γ i,n 。在另外替代例中,可僅針對發送點之子集及/或針對碼簿之子集及/或針對選定碼簿之預編碼向量之子集而判定品質值。接著,在另外子步驟中,由評估器14藉由最大化方程式(4)來演算最大總和速率R。
當發送點2a、2b將單一資料串流發送至UE 10、24時,針對階層1發送而給出方程式(3)。在諸如階層2發送之較高階層發送之狀況下,發送點2a、2b將兩個資料串流發送至UE 10、24。藉此,經由第一天線元件或第一天線元件群組發送第一資料串流,且經由第二天線元件或第二天線元件群組發送第二資料串流。對於較高階層發送,第一資料串流之預編碼向量之PMI提供第一向量及第二資料串流之預編碼向量之PMI。
可藉由(例如)發送一個或若干PMI及一個或若干CQI值將對應資訊自UE 10、24傳信至CU 8而指示來自已供判定最大SINR γi之各種發送點之彼等預編碼向量。可由UE 10、24(例如)藉由使用應用於3GPP LTE版本8及更高之以下查找表或映射表1而判定CQI值:
對於表1,使用以下關係:SINR1<SINR2<SINR3<SINR4<SINR5<SINR6,其中SINR1SINR2SINR3SINR4SINR5SINR6表示不同SINR臨限值。舉例而言,若所演算SINR γ i 處於時間間隔SINR2 γ i <SINR3內,則將對應CQI值設定至3。品質估計器12可在另外子步驟中針對每一所演算SINR值γ i 根據表1而判定對應CQI值。
在諸如IEEE 802.11(被熟知為WLAN=無線區域網路)之其他無線電通訊標準之狀況下,代替CQI值,可演算RSSI值(RSSI=接收信號強 度指示)且將RSSI值自裝置4發送朝向無線通訊系統WCS。
為了發送一個或若干PMI及一個或若干CQI中每一者,需要特定量之無線電資源。若在發送點2a、2b處及在UE 10、24處使用僅單一碼簿,則無需發送關於用於發送單一PMI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的資訊,此係因為所有PMI皆需要相同量之無線電資源。但,若在發送點2a、2b處及在UE 10、24處使用具有不同數目個預編碼向量之兩個或兩個以上碼簿,則UE 10、24除了發送PMI及對應CQI以外亦可發送供選擇預編碼向量之碼簿的指示或用於發送PMI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的指示。
相比於來自具有(例如)4個預編碼向量之第二碼簿之PMI(其需要(例如)用於發送2個位元之無線電資源,其中位元設定係在自00至11之範圍內),來自具有(例如)8個預編碼向量之第一碼簿之PMI需要更多無線電資源(例如,用於發送3個位元之無線電資源,其中位元設定係在自000至111之範圍內以用於加索引於8個預編碼向量中每一者)。舉例而言,若用於第一發送點TP 1之第一PMI PMI1已選自第一碼簿且用於第二發送點TP2之第二PMI PMI2已選自第二碼簿,則可使用5個順次位元以用於發送第一PMI PMI1及第二PMI PMI2。接收CU 8需要知曉第一PMI PMI1之最後位元及第二PMI PMI2之第一位元。可將此資訊自UE 10、24傳信至CU 8。為了避免此明確傳信,較佳地以如下文所描述之方式來使用隱含傳信:在另外步驟M1/6中,評估器14針對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或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較佳使用而判定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藉此,較佳使用可由用於發送(例如)單一PMI之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給出。
根據可由UE 10、24及由CU 8應用之一般規則,已關於一特定發送點而判定之最大CQI之大小可判定碼簿之大小,一預編碼可選自該碼簿以用於報告該特定發送點之PMI。
可根據第一實施例藉由在UE 10、24及CU 8處應用預定義映射表而實現此一般規則。在以下表2中,針對諸如圖1所示之兩個發送點2a、2b之集合之簡單狀況以及針對用於報告第一PMI PMI1及第二PMI PMI2之8個位元之固定總大小而給出例示性查找或映射表。
相對CQI差CQI diff 可(例如)由以下方程式給出:CQI diff =CQI joint -CQI serving (5)
其中CQI joint 為已針對自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之聯合發送而判定的CQI值,且其中CQI serving 為已針對自主要用於將資料發送至UE 10、24之伺服TP(例如,第一發送點2a)之單一發送而判定的另外CQI值。可藉由在方程式(1)中設定L=0且藉由應用(例如)方程式(3)及表1而演算CQI值CQI serving 。為了演算CQI值CQI joint ,可應用預編碼向量c,其為用於演算CQI值CQI serving 之預編碼向量c 1 的堆疊式版本及一個或若干支援TP(例如,第二發送點2b)之一個或若干預編碼向量c i (其中i=2,…,L)的堆疊式版本,其針對且可針對L個合作發送點之一般狀況由以下方程式書寫:c=[c 1 |…|c L ] (6)
預編碼向量c 1 ,…,c L 可選自具有不同數目個預編碼向量之不同碼簿。
為了演算用於聯合發送之SINR,可由方程式(3)中之堆疊式預編碼向量c交換項c i c k 。接著,可藉由應用查找表1來判定用於聯合發 送之CQI CQI joint
代替使用針對相對CQI差CQI diff 之單一行,映射表可替代地含有針對用於伺服發送點及用於一個或若干支援發送點之絕對CQI值之兩個或兩個以上行。
根據一另外替代例,表1中之CQI值及表2中之相對CQI差CQI diff 可以dB為單位而給出,例如,其中步長為1dB。
表1中之CQI值可經偏置以便推動排程器20同時地多工更多UE。在此類狀況下,CQI值被增加(例如)3dB以用於保證與特定CQI值相關聯之UE之效能(例如,資料輸貫量)的最大化與用於至發送點集合內所有UE之協調下行鏈路發送的該集合內之總效能之最大化之間的取捨。藉由增加/降低表1中之CQI值,排程器20將很可能選擇較高數目個UE以予以同時地伺服。
自表2可推論出,對於用於報告第一PMI PMI1及第二PMI PMI2之8個位元之固定總大小,當相對CQI差CQI diff 處於0與1之間的範圍內時,所有8個位元皆可用於報告第一PMI PMI1。此意謂:在此類狀況下,具有高達數目為28個預編碼向量之碼簿可應用於選擇及發送伺服發送點之第一PMI PMI1,且針對一個或若干支援發送點不選擇及發送預編碼向量。在此類狀況下,當相比於自單一伺服發送點之單一發送應用自兩個或兩個以上發送點之聯合發送時,不能顯著地改良自無線通訊系統WCS至UE 4、10之發送品質。在此狀況下,較佳使用意謂經由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較佳下行鏈路發送。
自表2亦可推論出,當相對CQI差CQI diff 處於5與7之間的範圍內時,4個位元可用於報告第一PMI PMI1且另外4個位元可用於報告第二PMI PMI2。在此另外狀況下,該數個位元可橫越伺服發送點及支援發送點均勻地分佈,且藉此具有高達數目為24個預編碼向量之碼簿可應用於選擇及發送第一PMI PMI1及第二PMI PMI2。當支援發送點 之額外使用針對聯合發送相比於針對自單一伺服發送點之單一發送提供發送品質之顯著改良時,該另外狀況有用。
以下表3展示另外查找或映射表,其針對回饋無線電資源之不同總數目具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各種分割,其可取決於應用於第一發送點2a及/或至少第二發送點2b處之天線元件之數目及/或可取決於聯合接收之接收品質。
根據表3之第二行,用於發送PMI資訊之位元之總數目B可經設定至預定義值,若(例如)第一發送點2a或至少第二發送點2b處之天線元件之數目低於4且若用於聯合接收之CQI值CQI joint 等於或低於5,則該預定義值在此狀況下為4。相似地,根據另外行3、4及5,若滿足如表3所示之對應條件,則用於發送PMI資訊之位元之總數目B可經設定至另外預定義值。
取決於用於發送PMI資訊之位元之選定總數目B,應用用於發送PMI資訊之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對應分割,亦如表3所示。表3僅被給出為一實例。針對關於天線元件之數目及關於用於聯合接收之CQI值CQI joint 之另外臨限值的另外條件可添加另外行。
根據具有用於報告至少一PMI之回饋無線電資源之4個位元之第一總大小的特定實施例,兩個碼簿可應用於UE 10、24及CU 8處。第一碼簿可在UE 10、24及CU 8處預定義,其中兩個位元用於加索引於 第一碼簿之預編碼向量,且第二碼簿可在UE 10、24及CU 8處預定義,其中4個位元用於加索引於第二碼簿之預編碼向量。此意謂第一碼簿可含有4個預編碼向量且第二碼簿可含有16個預編碼向量。
第一碼簿及第二碼簿針對無線通訊系統之發送點之子集或全部可相同。在此類狀況下,可(例如)藉由將第一碼簿及第二碼簿儲存於SIM(SIM=用戶識別碼模組)上而使第一碼簿及第二碼簿在UE 10、24處預定義。
在一另外替代例中,第一碼簿及第二碼簿可為發送點特定的。此意謂可(例如)藉由在發送點安裝於無線通訊系統中時在發送點之涵蓋區域內執行量測而針對每一發送點來最佳化第一碼簿及第二碼簿。為了避免在UE 10、24處儲存巨大數目個碼簿,在此類狀況下較佳的是針對單一發送點或針對預定義區域(例如,圍繞UE 10、24之當前位置具有5km之半徑的圓形區域)內之數個發送點將第一碼簿及第二碼簿(例如)自當前伺服發送點或自LTE MME(MME=行動性管理實體)下載至UE 10、24。
根據可不基於諸如表2或表3之映射表的另外實施例,可應用所謂「單次(one-shot)」演算法,其含有用於決定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及分割之兩個條件。根據第一條件,可根據以下方程式而比較用於伺服發送點之最大CQI值CQI anchor 與第一臨限值TH1(例如,TH1=6):
若基於來自第二碼簿之預編碼向量的用於伺服發送點之CQI值CQI anchor 滿足此方程式,則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所有4個位元皆可應用於針對該伺服發送點報告該預編碼向量,該預編碼向量已應用於判定最大CQI值CQI anchor 。在此類狀況下,用於該支援發送點之一CQI值或用於若干支援發送點之若干CQI值可不由該演算法考量。
若不能滿足第一條件,則演算法根據第二條件而將第一碼簿之 預編碼向量應用於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藉此,當滿足以下例示性給定方程式時,用於一支援發送點之最大CQI值CQI support 或用於若干支援發送點之若干最大CQI值CQI support,i 係由該演算法考量:CQI anchor <TH1及CQI support,i -CQI anchor TH2 (8)
其中TH2作為第二臨限值(例如,TH2=1)。
若滿足方程式(8),則回饋無線電資源之2個位元可應用於針對伺服發送點報告預編碼向量,該預編碼向量已應用於判定最大CQI值CQI anchor ,且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剩餘2個位元可應用於針對支援發送點報告預編碼向量,該預編碼向量已應用於判定最大值。
該另外實施例可容易延伸至兩個或兩個以上支援發送點。若(例如)方程式(8)係由兩個支援發送點滿足且用於回饋無線電源之固定總大小可為8個位元,則(例如)4個位元可應用於報告關於伺服發送點之預編碼向量,回饋無線電資源之2個另外位元可應用於報告關於第一發送點之預編碼向量,且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剩餘2個位元可應用於報告關於第二支援發送點之預編碼向量。
根據又一實施例,較佳迭代演算法可應用於判定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在第一子步驟中,該演算法可以在伺服發送點與一個或若干支援發送點之間的回饋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暫訂分割而開始。該預定義暫訂分割可基於(例如)已應用於直接前導參照回饋報告的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在一替代例中,預定義暫訂分割可基於長期性質。為了使用此等長期性質,當UE 10、24係(例如)由第一發送點TP1伺服且亦處於與第二發送點TP2重疊之涵蓋區域中時,UE 10、24可將用於已發送至CU 8之數個回饋報告的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儲存於記憶體中較佳地高達預定義數目。若UE 10、24含有衛星導航系統之接收器,則UE 10、24可進一步儲存用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每一經儲存分割之當前位置。基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經儲存分割且較佳地亦基於 位置資訊,評估器14可應用統計分析以選擇大多數已較佳地用於UE 10、24之當前位置的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
在另外子步驟中,演算法根據方程式(2)及表1針對伺服發送點而判定暫訂CQI值,且根據方程式(3)及表1針對用於有限數目個預編碼向量之支援發送點而判定暫訂CQI值。有限數目個預編碼向量可選自碼簿,該等碼簿具有配合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暫訂分割之大小。若(例如)用於總數目為8個位元之暫訂分割係由用於伺服發送點之5個位元及用於支援發送點之3個位元給出,則評估器14關於該伺服發送點而應用含有32個預編碼向量之第一碼簿且關於該支援發送點而應用含有8個預編碼向量之第二碼簿。
在下一子步驟中,藉由應用方程式(5)及表2來判定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新分割。
在另外子步驟中,迭代演算法驗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新經判定分割相同於抑或不同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暫訂分割。若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新經判定分割相同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暫訂分割,則方法MET繼續進行下一步驟M1/8。若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新經判定分割不同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暫訂分割,則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新經判定分割應用於下一步驟M1/7中以判定對應經調適CQI。
在步驟M1/7中,可選擇單一PMI及單一CQI或若干PMI及若干CQI以用於至CU 8之發送。針對為具有數個預編碼向量之碼簿之部分的彼等預編碼向量之PMI選擇已在步驟M1/5中判定之一個CQI或若干CQI,其配合於可根據已藉由步驟M1/6判定的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而發送的PMI之數目。舉例而言,對於總數目為8個位元以及用於伺服發送點的具有(例如)4個位元及用於支援發送點的具有另外4個位元之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新經判定分割,評估器14可選擇用於含有16個預編碼向量之碼簿之單一PMI及單一CQI或若干PMI及若干CQI。
在步驟M1/7期間,可根據方程式(5)及表2而驗證單一PMI或若干PMI之索引大小是否配合於已根據對應CQI值而判定的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若單一PMI或若干PMI之索引大小配合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經判定分割,則步驟M1/8可為下一步驟。若單一PMI或若干PMI之索引大小不配合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經判定分割,則可在下一子步驟中應用兩個替代例中之一者以解決此問題。根據可為所謂「謹慎(careful)」回饋報告之第一替代例,評估器14可降低達用於自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之聯合接收的CQI值CQI joint 抑或用於自作為伺服發送點之第一發送點2a之單一接收的CQI值CQI serving 中之一或多者之步長以得知CQI值CQI joint 、CQI serving 及一對應PMI或若干對應PMI,其索引大小配合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新經判定分割。
根據可為所謂「積極(aggressive)」回饋報告之第二替代例,評估器14可增加達用於自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之聯合發送的CQI值CQI joint 抑或用於自作為伺服發送點之第一發送點2a之單一發送的CQI值CQI serving 中之一或多者之步長以得知配合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新經判定分割之CQI值CQI joint CQI serving 。待由UE 10、24應用的諸如「謹慎」回饋報告或「積極」回饋報告之回饋報告類型可(例如)藉由自LTE MME或各別LTE伺服小區基地台(主要發送點)之較高層傳信而組態。
根據一另外實施例,代替針對回饋無線電資源之不同大小將具有不同數目個預編碼向量之不同碼簿用於UE 10、24處及CU 8處,可將具有數個預編碼向量之單一碼簿應用於UE 10、24處及CU 8處,該單一碼簿經調適至用於報告PMI之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最大大小。接著,對於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每一特定大小,特定選擇常式在UE 10、24處及CU 8處預定義以用於選擇用於單一碼簿之預編碼向量。舉例而言,若回饋無線電資源之最大大小為4位元,則單一碼簿可含有數 目為16個預編碼向量。若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可(例如)經設定至兩個位元,則可自單一碼簿選擇第一、第五、第九及第十三預編碼向量以用於執行根據步驟M1/5、M1/6及M1/7之演算。
在步驟M1/8中,發送器16將通道狀態資訊CSI發送至CU 8,CU 8在另外步驟M1/9中由接收器18接收通道狀態資訊CSI。通道狀態資訊CSI可(例如)在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之狀況下含有可為如自表1判定的用於伺服發送點2a之絕對CQI值的第一CQI值,及對應第一PMI1(參見圖6a)或圖6c))。取決於發送通道條件,通道狀態資訊CSI可進一步含有可為用於支援發送點2b之絕對CQI值或較佳地為如由方程式(5)演算之相對CQI差CQI diff 的第二CQI值,及用於關於支援發送點2b之碼簿之第二PMI(參見圖6b)及圖6d))。第一CQI值或第一CQI值及第二CQI值隱含地提供自UE 10、24至CU 8之較佳使用,其可為(例如)用於發送一個或若干PMI的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
圖6a)展示可自UE 10、24發送至CU 8之通道狀態資訊CSI的例示性第一擷取MES_P1。第一擷取MES_P1含有三個區段F1_P1、F2_P1及F3_P1,其可為預定義訊息格式內之位元欄位。可應用第一區段F1_P1以由「0」指示出訊息中含有僅一個CQI值及一個PMI,且由「1」指示出在通道狀態資訊CSI中進一步含有一個或若干另外CQI值及PMI。第二區段F2_P1可應用於發送第一CQI值CQI1_1,且第三區段F3_P1可應用於發送對應於第一CQI值CQI1_1之第一PMI PMI1_1。第三區段F3_P1之長度LG可說明用於發送第一PMI PMI1_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第一PMI PMI1_1係藉由第一CAI值CQI1_1之大小自UE 10、24隱含地提供至CU 8。在圖6a)中,用於發送PMI之所有回饋無線電資源用於發送第一PMI PMI1_1,此係因為經由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單一發送可不會藉由經由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聯合發送進一步改良。
圖6b)展示用於具有不同CQI值之不同環境的通道狀態資訊CSI之例示性第二擷取MES_P2。第二擷取MES_P2含有三個區段F1_P1、F2_P1及F3_P1以及另外兩個區段F4_P2及F5_P2。第二區段F2_P1可應用於發送另外第一CQI值CQI1_2,且第三區段F3_P1可應用於發送對應於另外第一CQI值CQI1_2之另外第一PMI PMI1_2。第四區段F4_P2可應用於發送第二CQI值CQI2,且第五區段F5_P2可應用於發送對應於第二CQI值CQI2之第二PMI PMI2。在圖6b)中,用於發送PMI之回饋無線電資源在第三區段F3_p1及第五區段F5_P2中分裂,此係因為第二無線電通道6b連同第一無線電通道6a針對至UE 10、24之聯合發送可為良好候選者。第三區段F3_P1之第一長度LG1可說明用於發送第一PMI PMI1_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且第五區段F5_P2之第二長度LG2可說明用於發送第二PMI PMI2之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且第一長度LG1及第二長度LG2之總長度可等於圖6a)所示之長度LG。
圖6c)及圖6d)展示不使用第一區段F1_P1之實施例,其用於發送在通道狀態資訊CSI中是否進一步含有一個或若干另外CQI值及PMI之指示。此類指示係藉由第一CQI值CQI1_1、CQI1_2之大小隱含地提供。若第一CQI值CQI1_1可高於在UE 10、24及CU 8處所知之預定義臨限值,則通道狀態資訊CSI之第三擷取MES_P3僅含有區段F2_P1及F3_P1。若第一CQI值CQI1_2可低於或等於預定義臨限值,則通道狀態資訊CSI之第四擷取MES_P4可含有(例如)區段F2_P1、F3_P1、F4_P2及F5_P2。
在另外步驟M1/10中,CU 8之排程器20藉由使用(例如)方程式(10)及(11)抑或藉由使用表2來判定關於位元區塊的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及分割。
在下一步驟M1/11中,排程器20應用位元區塊之經判定分割以能夠知曉位元區塊之哪一部分屬於關於伺服發送點2a之第一PMI PMI1 及位元區塊之哪一潛在另外部分屬於關於支援發送點2b之第二PMI PMI2,或位元區塊之哪些潛在另外部分屬於兩個或兩個以上支援發送點之另外PMI。根據第一實例,若位元區塊含有8個位元且第二CQI CQI2指示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如表2之最後列所示),則整個位元區塊用以指示用於伺服發送點2a之單一預編碼向量。根據第二實例,若位元區塊亦含有八個位元且第二CQI CQI2指示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分割(如表2之第三列所示),則位元區塊之前六個位元應用於指示用於伺服第一發送點2a之預編碼向量且位元區塊之另外兩個位元應用於指示用於支援第二發送點2b之預編碼向量。藉由知曉關於一個或若干PMI的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及分割,排程器20知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大小,此碼簿必須應用於發送點以獲得已由PMI指示之對應預編碼向量。
當自最佳化演算法應用於無線通訊系統WCS、CU 8或無線通訊系統WCS之核心網路之網路節點(諸如,LTE MME)時,若表2之經修改映射表提供諸如較高資料輸貫量之較好效能,則自最佳化演算法可(例如)根據3GPP TS36.104針對該無線通訊系統內之UE之特定傳播情境(諸如,延伸車載A(EVA))予以測試。可(例如)藉由應用諸如(例如)N.Benvenuto、G.Cherubini之「Algorithms for Communications and Their Applications」(Wiley,2002年)中描述之Linde-Buzo-Gray演算法的向量量化演算法將映射表最佳化至特定空間無線電通道情境(一發送點或若干發送點)。因此,有時,CU 8可在另外步驟M1/12中較佳地以廣播或多播形式將訊息MES發送至位於CU 8之伺服區域中的所有UE。由UE 10、24在下一步驟M1/13中接收之訊息MES可含有替換現有映射表之新映射表,或可含有一個或若干經修改表條目及一個或若干指示,此等條目應由該等經修改表條目替換。
當UE 10、24在無線通訊系統WCS內移動至具有映射表未儲存於 UE 10、20處所針對之新發送點的新區域時,亦可傳送訊息MES。在此類狀況下,新映射表係由訊息MES發送至UE 10、24以用於在新區域內繼續本發明之方法。
已關於圖1至圖6針對由第一發送點2a及第二發送點2b進行之CoMP發送而描述的本發明亦可關於諸如第一發送點2a之單一發送點而使用。在此類狀況下,較佳使用可為已由UE 10、24自(例如)兩個碼簿之群組選擇的預編碼向量之PMI。第一碼簿可具有四個預編碼向量,且第二碼簿可具有八個預編碼向量。舉例而言,此意謂:當第一CQI CQI1等於或高於預定義臨限值時,可選擇來自第二碼簿之預編碼向量,其相比於來自第一碼簿之預編碼向量需要較大大小之無線電資源以發送對應PMI。另外,當第一CQI CQI1低於預定義臨限值時,可選擇來自第一碼簿之預編碼向量,其相比於來自第二碼簿之預編碼向量需要較小大小之無線電資源以發送對應PMI。關於此實施例,亦可將兩個以上碼簿應用於第一發送點2a及UE 10、24處。
該描述及該等圖式僅僅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因此,應瞭解,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夠設計出各種配置,儘管本文未明確地描述或展示該等配置,但該等配置體現本發明之原理且包括於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此外,本文所敍述之所有實例主要明確地意欲僅用於教育目的以幫助讀者理解本發明之原理及由本發明人貢獻以促進此項技術之概念,且應被認作不限於此類特定敍述實例及條件。此外,本文中敍述本發明之原理、態樣及實施例以及本發明之特定實例的所有陳述意欲包含其等效者。
被表示為「用於……之構件」(執行某一功能)之功能區塊應被理解為分別包含經調適用於執行某一功能之電路的功能區塊。因此,「用於某事項之構件」亦可被理解為「經調適用於或適於某事項之構件」。因此,經調適用於執行某一功能之構件不暗示此類構件必要地 執行該功能(在給定時刻)。
可經由使用專用硬體(如(例如)處理器)以及能夠與適當軟體相關聯地執行軟體之硬體而提供諸圖所示之各種元件之功能,包括任何功能區塊。當由處理器提供時,該等功能可由單一專用處理器、由單一共用處理器或由複數個個別處理器提供,該等個別處理器中之一些可被共用。此外,術語「處理器」或「控制器」之明確使用不應被認作獨佔式地指代能夠執行軟體之硬體,且可隱含地包括但不限於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硬體、網路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用於儲存軟體之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非揮發性儲存器。亦可包括其他習知及/或自訂硬體。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文中之任何方塊圖表示體現本發明之原理之說明性電路的概念圖。相似地,應瞭解,任何流程圖、狀態轉變圖、偽碼及其類似者皆表示可實質上表示於電腦可讀媒體中且因此由電腦或處理器執行之各種處理序,而無論此類電腦或處理器是否被明確地展示。
此外,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係據此併入至【實施方式】中,其中每一請求項可獨立地作為一分離實施例。雖然每一請求項可獨立地作為一分離實施例,但應注意,儘管附屬請求項在申請專利範圍中可指代與一或多個其他請求項之特定組合,但其他實施例亦可包括附屬請求項與每一其他附屬請求項之主題之組合。本文提議此類組合,除非陳述到不意欲一特定組合。此外,意欲亦將一請求項之特徵包括至任何其他獨立請求項,即使未直接地使此請求項附屬於該獨立請求項亦如此。
應進一步注意,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揭示之方法可由具有用於執行此等方法之各別步驟中每一者之構件的器件實施。
另外,應理解,本說明書或申請專利範圍中揭示之多個步驟或功能之揭示內容可不被認作在特定次序內。因此,多個步驟或功能之揭示內容將不會將此等步驟或功能限於特定次序,除非此類步驟或功能出於技術原因而不可互換。此外,在一些實施例中,單一步驟可包括或可分解成多個子步驟。除非明確地排除,否則此類子步驟可被包括為此單一步驟之揭示內容之部分。
2a‧‧‧第一發送點
2b‧‧‧第二發送點
8‧‧‧裝置/中央單元
10‧‧‧使用者設備/行動收發器
24‧‧‧使用者設備

Claims (13)

  1.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系統(WCS)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資訊之方法(MET-T),該方法(MET-T)包含如下步驟:判定(M1/5)用於自該無線電通訊系統(WCS)之一第一發送點(2a)至一裝置(4)之一第一無線電通道(6a)的一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判定(M1/5)用於自該無線通訊系統(WCS)之至少一第二發送點(2b)至該裝置(4)之至少一第二無線電通道(6b)的至少一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基於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且進一步基於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而判定(M1/7)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6b)中之一者之一較佳使用,其中該較佳使用為用於發送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的一大小;及將包含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及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通道狀態資訊(CSI)發送(M1/8)至一中央單元(8),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同時地指示用於發送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的該大小。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MET-T),其中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及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中之一最大者之一大小判定一碼簿之一大小,一預編碼係選自該碼簿以用於報告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MET-T),其中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為數個數位位元。
  4. 如請求項1或3之方法(MET-T),其中藉由將一預定義映射表應用於包含該裝置(4)之一行動台(10、24)及該中央單元(8)處而將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自該行動台(10、24)隱含地傳信至該中央單元(8)。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MET-T),其中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取決於滿足該映射表之至少兩個接收品質條件中之一者。
  6. 如請求項4或5之方法(MET-T),其中該映射表包含針對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至少兩個總大小的該等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至少兩個分佈。
  7. 如前述請求項4至6中任一項之方法(MET-T),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如下步驟:自該無線通訊系統(WCS)之一網路節點(8)接收(M1/13)該預定義映射表或該映射表之一更新。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MET-T),其中當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等於或高於一第一預定義臨限值時,該發送步驟(M1/8)發送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其中當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等於或高於一第二預定義臨限值時,該發送步驟(M1/8)進一步發送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或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一聯合接收之一接收品質值,且其中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或用於該聯合接收之該接收品質值同時地指示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一較佳使用。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MET-T),其中該方法(MET-T)進一步包含如下步驟:朝向該第一發送點(2a)發送(M1/8)用於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至少一另外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2),且其中當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一接收品質好於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一接收品質時,用於發送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之該大小大於用於發送該至少一另外預編碼矩 陣指示符(PMI2)之另外回饋無線電資源之一大小。
  10. 如請求項5之方法(MET-T),其中該至少兩個接收品質條件中之該一者為用於由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6b)之一聯合接收之一第三接收品質與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之間的一差定義之一相對接收品質之一預定義差值。
  11.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系統(WCS)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資訊之裝置(4),該裝置(4)包含:一品質估計器(12),其可操作以判定用於自該無線電通訊系統(WCS)之一第一發送點(2a)至該裝置(4)之一第一無線電通道(6a)的一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且判定用於自該無線通訊系統(WCS)之至少一第二發送點(2b)至該裝置(4)之至少一第二無線電通道(6b)的至少一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一評估器(14),其可操作以基於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且進一步基於該至少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而判定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及該至少第二無線電通道(6b)中之一者之一較佳使用,其中該較佳使用為用於發送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的一大小;及一發送器(16),其可操作以提供包含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及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通道狀態資訊(CSI)至一中央單元(8)之一發送,其特徵在於: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同時地指示用於發送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的該大小。
  12.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系統(WCS)中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資訊之方法(MET-R),該方法(MET-R)包含如下步驟:在一中央單元(8)處接收(M1/9)通道狀態資訊(CSI),該通道狀態資訊(CSI)包含用於自 該無線電通訊系統(WCS)之一第一發送點(2a)至一裝置(4)之一第一無線電通道(6a)的一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及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其中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同時地指示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一較佳使用,其中該較佳使用係基於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且進一步基於用於自該無線通訊系統(WCS)之至少一第二發送點(2b)至該裝置(4)之至少一第二無線電通道(6b)的至少一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予以判定,其中該較佳使用為用於發送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的一大小,其特徵在於:該方法(MET-R)進一步包含如下步驟:在該中央單元(8)處基於該經接收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而判定(M1/10、M1/11)用於發送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的該大小。
  13. 一種在一無線通訊系統(WCS)中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資訊之中央單元(8),該中央單元(8)包含一接收器(18),該接收器(18)可操作以接收通道狀態資訊(CSI),該通道狀態資訊(CSI)包含用於自該無線電通訊系統(WCS)之一第一發送點(2a)至一裝置(4)之一第一無線電通道(6a)的一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及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其中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同時地指示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一較佳使用,其中該較佳使用係基於該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且進一步基於用於自該無線通訊系統(WCS)之至少一第二發送點(2b)至該裝置(4)之至少一第二無線電通道(6b)的至少一第二接收品質值(CQI2)予以判定,其中該較佳使用為用於發送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的一大小, 其特徵在於:該中央單元(8)進一步包含一排程器(20),該排程器(20)可操作以基於該經接收第一接收品質值(CQI1)而判定用於發送用於該第一無線電通道(6a)之該至少一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1)之回饋無線電資源的該大小。
TW102127495A 2012-08-23 2013-07-31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 TW2014120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2306017.0A EP2701333B1 (en) 2012-08-23 2012-08-23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channel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12054A true TW201412054A (zh) 2014-03-16

Family

ID=468806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27495A TW201412054A (zh) 2012-08-23 2013-07-31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
TW104131046A TWI587658B (zh) 2012-08-23 2013-07-31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131046A TWI587658B (zh) 2012-08-23 2013-07-31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09480B2 (zh)
EP (1) EP2701333B1 (zh)
CN (1) CN104488216B (zh)
BR (1) BR112015003360A2 (zh)
TW (2) TW201412054A (zh)
WO (1) WO20140295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03230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ggregated cqi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EP2804329A1 (en) 2013-05-15 2014-11-19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transmitter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transmitting channel feedback and method and receiver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retrieving channel feedback
US9590787B2 (en) * 2014-06-25 2017-03-07 Intel Corporation Feedback control during planned gaps in data streams
US10445444B2 (en) * 2014-08-01 2019-10-15 Nec Corporation Flow rate prediction device, mixing ratio estimation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10142004B2 (en) * 2014-12-30 2018-11-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pre-coding using codebook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405255B2 (en) 2015-03-20 2019-09-03 U-Media Communications, Inc. Dynamic crossband link method and wireless extender
TWI600293B (zh) * 2015-03-20 2017-09-21 宇智網通股份有限公司 動態跨頻連結方法及無線訊號延伸器
US10637630B2 (en) * 2016-03-07 2020-04-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down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594434B2 (en) * 2016-03-11 2020-03-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Feedback signaling management
EP3435703B1 (en) * 2016-03-24 2023-06-07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base station, remot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10090897B2 (en) * 2016-04-15 2018-10-02 National Chiao Tung University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hannel estimating method thereof
CN110692212B (zh) 2017-06-02 2023-04-04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反馈信令的大小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JP2019004212A (ja) * 2017-06-12 2019-0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80635A1 (en) * 2006-10-02 2008-04-03 Nokia Corporation Advanced feedback signaling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systems
US8406171B2 (en) * 2008-08-01 2013-03-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Network MIMO reporting, control signaling and transmission
US8099119B2 (en) * 2008-08-06 2012-01-17 Intel Corporation Hybrid, multiple channel, and two-step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feedback schemes
WO2010123304A2 (en) 2009-04-24 2010-10-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large payloads of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user equipments
US8406332B2 (en) * 2010-01-18 2013-03-2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a multip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34701B (zh) * 2010-05-12 2015-10-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点协作传输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US8885496B2 (en) 2010-10-08 2014-11-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n backward compatible PUCCH formats with carrier aggregation
US20130303180A1 (en) 2011-01-18 2013-11-1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with Cell-specific Adaptive Granularity
CN102611536A (zh) 2011-01-20 2012-07-25 夏普株式会社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88216B (zh) 2018-02-23
US20150229456A1 (en) 2015-08-13
CN104488216A (zh) 2015-04-01
WO2014029550A1 (en) 2014-02-27
TW201601487A (zh) 2016-01-01
EP2701333B1 (en) 2019-05-01
US9509480B2 (en) 2016-11-29
EP2701333A1 (en) 2014-02-26
BR112015003360A2 (pt) 2017-08-08
TWI587658B (zh) 2017-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87658B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發送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以及用於接收通道回饋訊息的方法和裝置
US11283503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N107294583B (zh) 一种信道状态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355809B2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11418271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feeding back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nd device
US9820290B2 (en)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back of virtual antenna mapping information in MIMO system
US20160006487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ystem and associated user equipment
US20150049692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US20130122953A1 (en) Differential cqi encoding for cooperative multipoint feedback
KR20110033079A (ko) 다중 송수신 노드를 가지는 인접 셀 간섭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140133325A1 (en) Feedback and Scheduling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Joint Transmission (JT)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OFDMA)
US20150146556A1 (en) Bas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entral control server
US10756782B1 (en) Up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WO2013140782A1 (en)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feedback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05471558B (zh)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信令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032841B2 (en) Downlink active set management fo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1888555B2 (en) Method to beamform multicast transmission
CN110011706B (zh) 一种优化协作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108049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status by a transceiver
US10128977B2 (en) Transmitting a first and a second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between two network elements
CN109327294B (zh) 用户设备、传输节点、协作传输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160055066A (ko) 다중사용자 mimo 시스템에서 단말 및 그 동작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