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42819A - 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與遙控裝置、及行車安全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與遙控裝置、及行車安全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42819A
TW201342819A TW101112404A TW101112404A TW201342819A TW 201342819 A TW201342819 A TW 201342819A TW 101112404 A TW101112404 A TW 101112404A TW 101112404 A TW101112404 A TW 101112404A TW 201342819 A TW201342819 A TW 20134281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control
portable electronic
electronic device
wireless
sens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2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uan-Wei Wang
Original Assignee
Motions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tionstek Inc filed Critical Motionstek Inc
Priority to TW101112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42819A/zh
Priority to US13/684,523 priority patent/US20140066039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342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4281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包含遙控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裝置,此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為手機。遙控裝置中包含感測器和無線傳送器;感測器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透過無線傳送器傳送對應的訊號給手機,以控制手機執行對應的功能。如將手機改換為汽車電腦系統,則可構成行車安全裝置。

Description

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與遙控裝置、及行車安全裝置
本發明有關於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與遙控裝置,特別指一種利用無線傳輸方式控制可攜式電子裝置,藉由可攜式電子裝置的現有功能,達成各種應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以及用於此系統中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裝置。本發明也有關於行車安全裝置。
手機是目前最常被使用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目前手機除了通話之外,也整合了許多其他功能,例如瀏覽網路、遊戲、導航、收發電子郵件等等,但都是以手機為主控端,來控制進行各項功能。其他可攜式電子裝置如PDA(個人數位助理)、小型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亦然,這些可攜式電子裝置都是作為主控端。
然而,如以手機或其他可攜式電子裝置為被動受控端,而以另外的裝置來遙控手機或其他可攜式電子裝置達成各種應用,以此種形式來使用手機或其他可攜式電子裝置,則目前尚未充分開發。
以下美國專利可供參考:
US 7,774,155;US 8,102,256;US 7,925,214;US 7,724,826;US 8,077,213;US 8,126,675;US 2012/0028680;US 7,712,365;US 7,987,070;US 2008/0258921;US 7,647,196;US 7,841,967;US 7,343,260;US 7,839,279;US 7,627,451。
本發明目的在提供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以及用於此系統中的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行車安全裝置。
為達上述之目的,就本發明的其中一個觀點而言,提供了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包含遙控裝置與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裝置中包括:感測器,用以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及無線傳送器或第一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傳送相關於該感測訊號之無線訊號;可攜式電子裝置中包括:無線接收器或第二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接收無線傳送器所傳送的無線訊號;處理器,用以根據一應用軟體來處理無線接收器所接收到的訊號;使用者介面,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與使用者互動;及第一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產生物理訊息或發出電子訊息。其中,在某些應用情況下,遙控裝置中可以省略感測器。
上述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可更包含有一受控裝置,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耦接。該受控裝置例如為顯示器,用以顯示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所產生的畫面、或為支撐裝置,用以支撐該可攜式電子裝置。
就另一個觀點而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遙控裝置,用於搖控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該遙控裝置包含:感測器,用以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及無線傳送器,用以傳送相關於該感測訊號之無線訊號給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控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小型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
在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遙控裝置中可更包括另一處理器,用以處理該感測訊號後,經由該無線傳送器傳送相關於該處理後訊號之無線訊號。
感測器例如可為以下之一或其組合:陀螺儀、加速度計、磁感測器、體溫計、溫度計、血壓計、壓力計、溼度計、化學偵測儀、唾液偵測儀、影像感測器、重力感測器、聲壓感測器、血糖計、血氧計、紅外線感測器、一氧化碳感測器。
在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且該遙控裝置為頭戴式或耳掛式耳機。
在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感測器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不正常物理行為,用以通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產生警告。
在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且其中該感測器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物理行為,用以控制該手機執行一功能。
在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遙控裝置用以放置於一物品,且該無線傳送器週期性地傳送無線訊號,此無線訊號例如可根據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產生;又,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未接收到週期性無線訊號、或接收到異常之無線訊號時,即發出警告,是否異常例如可藉由應用軟體或處理器來判斷。
在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遙控裝置包含第一無線收發器且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中包含第二無線收發器,且該第二無線收發器週期性地傳送無線訊號;又,該遙控裝置中包括第二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當該遙控裝置未接收到該週期性無線訊號、或接收到異常無線訊號時,該第二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即發出警告。
所謂警告例如但不限於為以下之一或其組合:警告聲、振動、光線、影像、傳送訊息至個人信箱、傳送訊息至局部網路或網際網路之連結終端或網站。
在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感測器用以感測一使用者或一對象物的狀況、或一環境之狀況,且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用以顯示該狀況或該狀況之分析結果。
就另一個觀點而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遙控系統,包含:第一遙控裝置與第二遙控裝置,各遙控裝置包括:感測器,用以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及無線收發器,用以傳送相關於該感測訊號之無線訊號、或接收由該兩遙控裝置中另一者所發送之無線訊號,其中,該兩遙控裝置中至少其中一個遙控裝置還包含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產生物理訊息或發出電子訊息。
該遙控系統中,至少其中一個遙控裝置所傳送之無線訊號亦可由一可攜式電子裝置接收,以控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小型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
就另一個觀點而言,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行車安全裝置,包含:遙控裝置,此遙控裝置中包括:感測器,用以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及無線傳送器或第一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傳送相關於該感測訊號之無線訊號;以及汽車電腦系統,此汽車電腦系統包括:無線接收器或第二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接收無線傳送器所傳送的無線訊號;處理器,用以處理無線接收器所接收到的訊號;及第一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產生物理訊息或發出電子訊息。
在其中一種實施型態中,該遙控裝置中還包括第二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用以產生物理訊息或發出電子訊息。
底下藉由具體實施例詳加說明,當更容易瞭解本發明之目的、技術內容、特點及其所達成之功效。
本發明中的圖式均屬示意,主要意在表示各元件間的關係,至於形狀、尺寸、距離等則並未依照比例繪製。
由於手機是目前最常被使用到的可攜式電子裝置,因此以下說明將以手機為例。但同樣的概念也可應用到其他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但不限於PDA、小型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
請參閱圖1,在本發明的第一種架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100包含遙控裝置10與可攜式電子裝置20,此可攜式電子裝置20例如為手機(以下將可攜式電子裝置20簡稱為手機,作為代表以簡化文字,但本發明可應用於任何可攜式電子裝置而不限於手機)。遙控裝置10中包含感測器11和無線傳送器12;感測器11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透過無線傳送器12傳送給手機20。遙控裝置10中除了包含感測器11和無線傳送器12之外,亦可選擇性地包含處理器13(非必須),將感測器11產生的感測訊號加以處理後,再透過無線傳送器12傳送給手機20。手機20中包含處理器21、使用者介面22、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23、應用軟體24以及無線接收器25。(其中,應用軟體24並非硬體,但繪示於圖中以便利了解。)無線接收器25接收無線傳送器12所傳送的訊號。處理器21根據應用軟體24來處理無線接收器25接收到的訊號,並控制使用者介面22來與使用者互動、以及控制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23產生物理或電子訊息。所謂物理訊息例如但不限於可為聲音、振動、光線、影像等;所謂電子訊息例如是連結並發送訊息到個人信箱、局部網路或網際網路的連結終端或網站(例如Facebook或其他常用入口網站)等。所欲執行的功能可以由遙控裝置10中的處理器13和手機20中的處理器21來共同達成、或單由手機20中的處理器21來達成。
當感測器11偵測到任何變化、或是偵測到預設形式的變化時,遙控裝置10即透過無線傳送器12發出訊號,以無線方式通知手機20;手機20由無線接收器25接收到訊號後,便產生對應的動作。所謂「無線方式」例如但不限於可以是藍芽,wi-fi無線網路,NFC(近距離無線通訊),紅外線等傳輸方式。所謂「對應的動作」例如但不限於可以是產生物理或電子訊息如響鈴、振動、產生畫面、發送電子訊息等、或是執行指定的功能(如撥打特定號碼的電話),等等。本發明的第一種架構可以提供多種應用,例如但不限於下述。
1. 舉例而言,感測器11例如可以為慣性感測器(inertial sensor),而遙控裝置10例如但不限於可以做成頭戴式或耳掛式耳機的形式,或也可以併入現在的耳機結構之中。其應用舉數例如下。
(A) 行車時,當駕駛進入睡眠狀態而意識不清時,頭部將向前或左右傾斜。此時,感測器11會因慣性力而產生訊號,此訊號例如可以由處理器13進行判斷,以決定是否需要發出警告(所謂「警告」意指任何形式的提醒功能,在本說明書中視為「提醒」的同義詞),或在遙控裝置10中未設置處理器13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將訊號傳輸給手機20,由手機20中的處理器21配合應用軟體24來判斷是否需要發出警告。若是,則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23即產生物理或電子訊息,例如發出警告聲、聲音、振動、光線、影像等之一或其組合,以喚醒駕駛。
(B) 行車時,駕駛不便撥打或接聽電話。但根據本發明,當駕駛頭戴或耳掛遙控裝置10時,駕駛可以藉由物理行為,例如頭部的特定動作(點頭或搖頭等),來控制手機20。例如,當手機20接收到來電而響鈴時,駕駛即可以藉由點頭或搖頭來決定是否接聽。或是更進一步,手機20中的應用軟體24可以查閱來電號碼,對照手機20內儲存的電話簿,以語音通知駕駛來電者是誰。駕駛即可以判斷是否要接聽,並藉由點頭或搖頭來控制手機20。另外,當手機20並非正接收到來電,而是在一般狀態時,則駕駛可以藉由藉由頭部的特定動作來控制手機20,例如點頭或搖頭分別是撥打不同的特定號碼、或是執行其他功能(如開始/停止撥放音樂、向上/向下變換曲目等)。
2. 舉第二例,感測器11例如可以為慣性感測器(inertial sensor)、陀螺儀(gyroscope)、加速度計(accelerometer)、磁感測器(例如電子羅盤(E-compass))之一或其組合,而遙控裝置10例如但不限於可以做成一個小的發報器,放在重要物品如皮包、手提箱、珠寶首飾等之上或之內。遙控裝置10依固定的週期傳輸訊號給手機20。如此,當使用者遺失該重要物品而該重要物品仍在可偵測的範圍內時,藉由感測器11的定位功能,使用者可從手機20來尋找該重要物品的遺失位置。另一方面,當手機20在一定長度的時間內未接收到訊號、或不可預期的行為以導致未接收到訊號、或收到異常的訊號(例如當手機20和遙控裝置10仍在可傳輸訊號的範圍內、但距離超過某一限制)時,便發出警告,例如可以是警告聲、振動、光線、影像、傳訊息至個人信箱或局部網路或網際網路中之連結終端或網站(例如Facebook)等之一或其組合,其中訊息中例如但不限於含有所在地點及時間,以提醒使用者該重要物品已經遺失。或是,本應用例也可作為皮包、手提箱、珠寶首飾等商品的真品與仿品辨識之用(僅真品才發送特定的無線訊號、或是可藉由驗證碼來識別真品與仿品)。
更進一步舉例言之,遙控裝置10依固定的週期傳輸訊號給手機20,此無線訊號例如可以是經使用者設定後而產生(此情況下無線訊號不必須與感測器的感測結果有關聯),或是根據感測器的感測結果而產生(此情況下無線訊號與感測器的感測結果有關聯)。如此,有兩類情況,都可安排使手機20發出警告:一是當手機20接收不到訊號時,二是當手機20仍能接收訊號、但訊號異常時。後者的情況,舉例說明如下:
假設無線傳送/接收器(例如藍芽裝置)間的傳輸距離為10m(公尺),則在這範圍內的距離可以被設定。假設遙控裝置10與手機20之間的相對距離設定為5m,則當兩者間的相對距離超過5m時,手機20雖仍能接收到訊號,但該訊號被定義為異常。此異常之判斷例如可由處理器21或應用軟體24來達成。如此,不僅可偵測重要物品是否遺失,還可以縮限物品所在的範圍。
又,除了從手機20端來監控遙控裝置10是否遺失或超出距離之外,亦可反過來從遙控裝置10端來監控手機20是否遺失或超出距離,此部份請參閱後述第四種架構。
3. 舉第三例,感測器11例如可以為體溫計(或溫度計)、血壓計(或壓力計)、溼度計、化學偵測儀、血糖計、血氧計等之一或其組合,而本發明就可用以偵測人體的生理狀況、或偵測某一對象物的狀況,由手機20內的應用軟體24來分析、並透過使用者介面22來顯示分析結果。
(A) 舉例而言,當感測器11為紅外線體溫計時,可用以測量人體是否發燒,並由手機20來顯示測量結果。此例與目前市面的紅外線體溫計產品相比,本發明可以不需要在紅外線體溫計內設置液晶螢幕等高成本的零件,可以大幅降低紅外線體溫計的售價。又例如,感測器11可以是唾液偵測儀,而手機20內的應用軟體24可根據感測器11所傳輸的資料來分析人體的生理狀況。再例如,感測器11可以設置在生物晶片之內,例如但不限於安裝在動物身上,以追蹤受測動物的生理狀況,進行實驗或保育等。
(B) 再舉例而言,感測器11可以為溫度計、壓力計、溼度計、紅外線感測器、一氧化碳感測器等之一或其組合,而手機20則顯示測量結果,例如氣象或室內環境狀況等。
請參閱圖2,在本發明的第二種架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100包含遙控裝置10與手機20。遙控裝置10中僅包含無線傳送器12但不包含感測器11;其他部份則與第一種架構相似。此第二種架構可以提供多種應用,例如但不限於下述。
遙控裝置10例如但不限於可以做成一個小的發報器,放在重要物品如皮包、手提箱、珠寶首飾等之上或之內。遙控裝置10依固定的週期傳輸訊號給手機20。當手機20在一定長度的時間內未接收到訊號(例如與遙控裝置10斷線)時,便發出警告,例如可以是警告聲、振動、光線、影像、傳訊息至個人信箱或局部網路或網際網路中的連結終端或網站(例如Facebook)等之一或其組合,其中訊息中例如但不限於含有所在地點及時間,以提醒使用者該重要物品已經遺失、或是,可作為皮包、手提箱、珠寶首飾等商品的真品與仿品辨識之用。與第一種架構的應用例2相比,本應用例不需要感測器11,可以節省成本。
請參閱圖3,在本發明的第三種架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100除了包含遙控裝置10與手機20之外,更包含有一受控裝置30,與手機20耦接;所謂耦接可以是實體的連接或訊號的溝通連接。使用者藉由遙控裝置10來搖控手機20,而受控裝置30可安排為自手機20接收資訊或指令並產生對應的動作、或安排為自其他來源接收資訊或指令並產生對應的動作。此第三種架構可以提供多種應用,例如但不限於下述。
1. 受控裝置30例如為顯示器,而手機20與此顯示器以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使用者藉由遙控裝置10來搖控手機20,而顯示器自手機20接收資訊並播放對應的畫面。依此方式,使用者例如但不限於可以玩遊戲、播放影片觀賞等等。
2. 受控裝置30例如為顯示器,而手機20與此顯示器以有線或無線方式連接。感測器11可以為溫度計、壓力計、溼度計、紅外線感測器、一氧化碳感測器之組合,而測量結果如氣象或室內環境狀況等,經由手機20傳送到顯示器,由顯示器播放。
3. 受控裝置30例如為三腳架。使用者藉由遙控裝置10來搖控手機20進行照相,而三腳架可另外控制、或自手機20接收控制指令。後者的情況,使用者就可藉由遙控裝置10來搖控手機20、並透過手機20來搖控三腳架。
4. 在第一種架構中的所有應用例,也可使用第三種架構來實現,例如第一種架構應用例1(A)(B)中,受控裝置30可以為車內的液晶螢幕,就可以透過車內的液晶螢幕來顯示警告、或顯示來電者的號碼;第一種架構應用例2中,受控裝置30可以為商店展示場的監控螢幕;第一種架構應用例3(A)(B)中,受控裝置30可以為一個較大的顯示器,便利使用者觀看。
5. 在第二種架構中的所有應用例,也可使用第三種架構來實現,例如第二種架構應用例中,受控裝置30可以為為商店展示場的監控螢幕。
請參閱圖4,在本發明的第四種架構中,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100包含遙控裝置10與手機20;遙控裝置10中包含感測器11、無線收發器12a、處理器13(非必須)、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14;而手機20中包含處理器21、使用者介面22、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23、應用軟體24以及無線收發器25a。無線收發器12a與無線收發器25a可雙向溝通。此第四種架構可以提供多種應用,除了與第一種架構相同或相似的應用外,例如但不限於還可提供下述應用。
遙控裝置10和手機20之間,依固定的週期互相溝通。當遙控裝置10在一定長度的時間內未接收到訊號、或不可預期的行為以導致未接收到訊號、或收到異常的訊號(例如當手機20和遙控裝置10仍在可傳輸訊號的範圍內、但距離超過某一限制)時,便透過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14發出警告,例如可以是警告聲、振動、光線、影像、傳訊息至個人信箱或其他連結網站(例如Facebook)等之一或其組合,其中訊息中例如但不限於含有所在地點及時間,以提醒使用者手機20已經遺失。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14可以直接由無線收發器12a來啟動,或由無線收發器12a通知處理器13、再由處理器13來啟動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14發出警告。以上內容,請也參考第一種架構的應用例2。
類似地,第二和第三種架構中的無線傳送器12與無線接收器25,也都可改換為無線收發器12a與無線收發器25a,並在遙控裝置10中增設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14,以藉由雙向溝通來防止手機20遺失。
圖5顯示本發明的第五種架構,此種架構包含兩組遙控裝置10,遙控裝置10中包含感測器11(亦可省略)、無線收發器12a、處理器13(亦可省略)、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14;兩無線收發器12a之間可雙向溝通。此第五種架構可以提供多種應用,例如:任一遙控裝置10可安置在重要物品如皮包、手提箱、珠寶首飾等之上或之內,而另一遙控裝置10可安置在任何合適的位置,以進行重要物品的監控。又例如,任一遙控裝置10可偵測駕駛是否進入非正常狀況,而由另一遙控裝置10來發出警告。以上架構中,亦可僅有其中一組遙控裝置10中設有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14,而另一組遙控裝置10中省略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14。
此外,與第一種架構的應用例2、和第四種架構相似地,可安排成當遙控裝置10接收不到訊號時,或是當遙控裝置10仍能接收訊號、但訊號異常時,發出警告。
圖6顯示本發明的第六種架構,本架構為行車安全裝置200,基本上與第一種架構相似,但手機20改換為汽車電腦系統40。遙控裝置10中包含感測器11、無線傳送器12、處理器13(亦可省略);汽車電腦系統40中包含處理器21、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23、以及無線接收器25。此第六種架構可以提供多種應用,例如:與第一種架構的應用例1(A)相似,可以在駕駛進入不正常狀況時,由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23發出警告;或是,與第一種架構的應用例1(B)相似,駕駛可以藉由藉由頭部的特定動作來控制汽車電腦系統40,例如開始/停止撥放音樂、向上/向下變換曲目等。
顯然,第六種架構中,無線傳送器12與無線接收器25,也都可改換為無線收發器12a與無線收發器25a,而遙控裝置10中也可增設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14,以達成防竊或遺失警示功能、尋車功能等。
以上已針對較佳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唯以上所述者,僅係為使熟悉本技術者易於了解本發明的內容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範圍。對於熟悉本技術者,當可在本發明精神內,立即思及各種等效變化。例如,使用者之物理行為不限於大幅度的動作;在某些場合,當使用者為身障者時,例如可設計由感測器來偵測使用者的眼皮動作、臉皮動作等細微行為。又例如,感測器11可以為所舉例以外型式的感測器,如影像感測器、重力感測器、聲壓感測器等。又如,在第三種架構的應用例3中,受控裝置30不限於為所舉例的三腳架,亦可為其他支撐裝置等。故凡依本發明之概念與精神所為之均等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於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
200...行車安全裝置
10...遙控裝置
11...感測器
12...無線傳送器
12a...無線收發器
13...處理器
14...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
20...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手機)
21...處理器
22...使用者介面
23...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
24...應用軟體
25...無線接收器
25a...無線收發器
30...受控裝置
40...汽車電腦系統
圖1-6示出本發明的六種實施例。
100...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
10...遙控裝置
11...感測器
12...無線傳送器
13...處理器
20...可攜式電子裝置(例如手機)
21...處理器
22...使用者介面
23...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
24...應用軟體
25...無線接收器

Claims (29)

  1.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包含:遙控裝置,此遙控裝置中包括:感測器,用以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及無線傳送器或第一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傳送相關於該感測訊號之無線訊號;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此可攜式電子裝置中包括:無線接收器或第二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接收無線傳送器所傳送的無線訊號;處理器,用以根據一應用軟體來處理無線接收器所接收到的訊號;使用者介面,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與使用者互動;及第一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產生物理訊息或發出電子訊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更包含有一受控裝置,與該可攜式電子裝置耦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受控裝置為顯示器,用以顯示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所產生的畫面、或支撐裝置,用以支撐該可攜式電子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遙控裝置中更包括另一處理器,用以處理該感測訊號後,經由該無線傳送器傳送相關於該處理後訊號之無線訊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感測器為以下之一或其組合:陀螺儀、加速度計、磁感測器、體溫計、溫度計、血壓計、壓力計、溼度計、化學偵測儀、唾液偵測儀、影像感測器、重力感測器、聲壓感測器、血糖計、血氧計、紅外線感測器、一氧化碳感測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且該遙控裝置為頭戴式或耳掛式耳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感測器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不正常物理行為,用以通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產生警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且其中該感測器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物理行為,用以控制該手機執行一功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遙控裝置用以放置於一物品,且該無線傳送器週期性地傳送無線訊號;又,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未接收到週期性無線訊號、或接收到異常之無線訊號時,即發出警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警告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組合:警告聲、振動、光線、影像、傳送訊息至個人信箱、傳送訊息至局部網路或網際網路之連結終端或網站。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遙控裝置包含第一無線收發器且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中包含第二無線收發器,且該第二無線收發器週期性地傳送無線訊號;又,該遙控裝置中包括第二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當該遙控裝置未接收到週期性無線訊號、或接收到異常之無線訊號時,該第二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即發出警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警告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組合:警告聲、振動、光線、影像、傳送訊息至個人信箱、傳送訊息至局部網路或網際網路之連結終端或網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感測器用以感測一使用者或一對象物的狀況、或一環境之狀況,且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用以顯示該狀況或該狀況之分析結果。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小型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
  15. 一種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包含:遙控裝置,此遙控裝置中包括:無線傳送器或第一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傳送相關於該感測訊號之無線訊號;以及可攜式電子裝置,此可攜式電子裝置中包括:無線接收器或第二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接收無線傳送器所傳送的無線訊號;處理器,用以根據一應用軟體來處理無線接收器所接收到的訊號;使用者介面,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與使用者互動;及第一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產生物理訊息或發出電子訊息。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且該遙控裝置用以放置於一物品,而該無線傳送器週期性地傳送無線訊號;當該手機未接收到該週期性無線訊號時,即發出警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遙控裝置包含第一無線收發器且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中包含第二無線收發器,且該第二無線收發器週期性地傳送無線訊號;又,該遙控裝置中包括第二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當該遙控裝置未接收到週期性無線訊號、或接收到異常之無線訊號時,該第二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即發出警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或17項所述之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其中該警告包括以下之一或其組合:警告聲、振動、光線、影像、傳送訊息至個人信箱、傳送訊息至局部網路或網際網路之連結終端或網站。
  19. 一種遙控裝置,用於搖控一可攜式電子裝置,該遙控裝置包含:感測器,用以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及無線傳送器,用以傳送相關於該感測訊號之無線訊號給該可攜式電子裝置,以控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小型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遙控裝置,其中該遙控裝置中更包括另一處理器,用以處理該感測訊號後,經由該無線傳送器傳送相關於該處理後訊號之無線訊號。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遙控裝置,其中該感測器為以下之一或其組合:陀螺儀、加速度計、磁感測器、體溫計、溫度計、血壓計、壓力計、溼度計、化學偵測儀、唾液偵測儀、影像感測器、重力感測器、聲壓感測器、血糖計、血氧計、紅外線感測器、一氧化碳感測器。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遙控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且該遙控裝置為頭戴式或耳掛式耳機。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遙控裝置,其中該感測器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不正常物理行為,用以通知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產生警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遙控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且其中該感測器用以感測一使用者之物理行為,用以控制該手機執行一功能。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遙控裝置,其中該遙控裝置用以放置於一物品,且該無線傳送器週期性地傳送無線訊號;又,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未接收到週期性無線訊號、或接收到異常之無線訊號時,即發出警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遙控裝置,其中該感測器用以感測一使用者或一對象物的狀況、或一環境之狀況,且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用以顯示該狀況或該狀況之分析結果。
  27. 一種遙控系統,包含:第一遙控裝置與第二遙控裝置,各遙控裝置包括:感測器,用以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及無線收發器,用以傳送相關於該感測訊號之無線訊號、或接收由該兩遙控裝置中另一者所發送之無線訊號,其中,該兩遙控裝置中至少其中一個遙控裝置還包含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產生物理訊息或發出電子訊息,且其中該兩遙控裝置中至少其中一個遙控裝置所傳送之無線訊號亦可由一可攜式電子裝置接收,以控制該可攜式電子裝置,其中該可攜式電子裝置為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小型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
  28. 一種行車安全裝置,包含:遙控裝置,此遙控裝置中包括:感測器,用以進行感測並產生感測訊號;及無線傳送器或第一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傳送相關於該感測訊號之無線訊號;以及汽車電腦系統,此汽車電腦系統包括:無線接收器或第二無線收發器,至少用以接收無線傳送器所傳送的無線訊號;處理器,用以處理無線接收器所接收到的訊號;及第一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受控於該處理器,用以產生物理訊息或發出電子訊息。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所述之行車安全裝置,其中該遙控裝置中還包括第二物理或電子訊息產生裝置,用以產生物理訊息或發出電子訊息。
TW101112404A 2012-04-09 2012-04-09 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與遙控裝置、及行車安全裝置 TW2013428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2404A TW201342819A (zh) 2012-04-09 2012-04-09 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與遙控裝置、及行車安全裝置
US13/684,523 US20140066039A1 (en) 2012-04-09 2012-11-24 Mobile Device Remote Control System and Apparatus, and Road Safety Monitoring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12404A TW201342819A (zh) 2012-04-09 2012-04-09 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與遙控裝置、及行車安全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42819A true TW201342819A (zh) 2013-10-16

Family

ID=49771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2404A TW201342819A (zh) 2012-04-09 2012-04-09 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與遙控裝置、及行車安全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66039A1 (zh)
TW (1) TW2013428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8229B (zh) * 2014-05-06 2016-1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體播放系統及其聲道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34198B1 (en) 2016-12-12 2021-01-27 AO Kaspersky Lab Secure control of automotive systems using mobile devices
RU2652665C1 (ru) 2016-12-12 2018-04-28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Лаборатория Касперского"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транспортным средством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18866B1 (ko) * 2004-10-02 2006-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기기의 자유 낙하 검출방법 및 장치
CN101390380A (zh) * 2006-02-28 2009-03-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可佩戴式终端
CN101568847B (zh) * 2006-11-27 2012-02-01 Nxp股份有限公司 磁场传感器电路
US8577595B2 (en) * 2008-07-17 2013-11-05 Memsic, Inc. Location and path-map generation data acquisition and analysis systems
US9501100B2 (en) * 2010-09-30 2016-11-22 Apple Inc. Communicating sensor data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
EP2587331B1 (en) * 2011-10-26 2017-05-31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for direction changes identification and track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58229B (zh) * 2014-05-06 2016-11-1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體播放系統及其聲道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66039A1 (en)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480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10466802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es to update screen content responsive to user gestures
US11099651B2 (en) Providing haptic output based on a determined orientation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KR102534724B1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US9202360B1 (en) Methods for remote assistance of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t least two remote individuals which receive different indications
RU2640822C2 (ru) Способ, аппарат и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для носим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US2016003748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s based on user activity data
KR20150029453A (ko)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KR101859021B1 (ko) 생체 신호와 비콘 기술을 이용한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기반의 아동 케어 시스템
US20120101350A1 (en) Personal Health Monitoring Device
US20120154157A1 (en) Sensor to detect an emergency event
US10721347B2 (en) Detecting patterns and behavior to prevent a mobile terminal drop event
CN104332037B (zh) 告警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US2012012798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warning information, and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TW201342819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遙控系統與遙控裝置、及行車安全裝置
KR101266814B1 (ko) 긴급구조 시스템
GB2545764A (e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CN110826115B (zh) 一种管理方法、穿戴设备及电子设备
US2023003802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wireless, portable, and/or handheld, device with safety features
CA3088114C (en) Time-adaptive brevity code response assistant
TW200906369A (en) Health management and fall-down warning device on the waist, and the method thereof
TW201440000A (zh) 距離感測警示系統
JP2012244435A (ja) 携帯電子装置及び警告報知プログラム
TWI542187B (zh) 搭配智能手機的追蹤警示與協尋裝置及方法
CN108418951B (zh) 电子装置、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