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6317A -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 Google Patents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6317A
TW201336317A TW102101282A TW102101282A TW201336317A TW 201336317 A TW201336317 A TW 201336317A TW 102101282 A TW102101282 A TW 102101282A TW 102101282 A TW102101282 A TW 102101282A TW 201336317 A TW201336317 A TW 2013363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context
block
transform
video block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1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Vadim Seregin
Rojals Joel Sole
Marta Karczewicz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36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631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Adaptive entropy coding, e.g. adaptive variable length coding [AVLC] or context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 [CABA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19Adaptive subdivision aspects, e.g. subdivision of a picture into rectangular or non-rectangular coding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Selection from among a plurality of transforms or standards, e.g. selection between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and sub-band transform or selection between H.263 and H.264
    • H04N19/122Selection of transform size, e.g. 8x8 or 2x4x8 DCT; Selection of sub-band transforms of varying structure or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8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set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9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cod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N19/10-H04N19/85, e.g. fractals
    • H04N19/91Entropy coding, e.g.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or arithmetic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7/00Conversion of a code where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given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to a code where the same, similar or subset of information is represented by a different sequence or number of digits
    • H03M7/30Compression; Expansion; Suppression of unnecessary data, e.g. redundancy reduction
    • H03M7/40Conversion to or from variable length codes, e.g. Shannon-Fano code, Huffman code, Morse code
    • H03M7/4006Conversion to or from arithmetic code
    • H03M7/4012Binary arithmetic codes
    • H03M7/4018Context adapa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es [CABA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在一個實例中,一種用於寫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一視訊寫碼器,該視訊寫碼器經組態以基於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出現於之一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該視訊區塊之該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且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該區域可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中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該第二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變換係數。

Description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本申請案主張2012年1月1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586,668號、2012年1月1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588,595號及2012年2月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597,097號的權利,該等案中之每一者的全部內容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本發明係關於視訊寫碼。
數位視訊能力可併入至廣泛範圍之器件中,該等器件包括數位電視、數位直播系統、無線廣播系統、個人數位助理(PDA)、膝上型或桌上型電腦、平板型電腦、電子書閱讀器、數位相機、數位記錄器件、數位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器件、視訊遊戲機、蜂巢式或衛星無線電電話、所謂的「智慧型手機」、視訊電傳會議器件、視訊串流器件,及其類似者。數位視訊器件實施視訊壓縮技術,諸如以下各者中描述之彼等技術:由MPEG-2、MPEG-4、ITU-T H.263、ITU-T H.264/MPEG-4第10部分(進階視訊寫碼(AVC))定義之標準、目前在開發中的高效率視訊寫碼(HEVC)標準,及此等標準之擴展。視訊器件可藉由實施該等視訊壓縮技術而較有效率地傳輸、接收、編碼、解碼及/或儲存數位視訊資訊。
視訊壓縮技術執行空間(圖片內)預測及/或時間(圖片間)預測,以 減少或移除視訊序列中所固有之冗餘。對於基於區塊之視訊寫碼而言,可將視訊圖塊(亦即,視訊圖框或視訊圖框之一部分)分割成視訊區塊(其亦可被稱作樹型區塊、寫碼單元(CU)及/或寫碼節點)。使用相對於同一圖片中之相鄰區塊中之參考樣本的空間預測來編碼圖片之框內寫碼(I)圖塊中的視訊區塊。圖片之框間寫碼(P或B)圖塊中之視訊區塊可使用相對於同一圖片中之相鄰區塊中之參考樣本的空間預測或相對於其他參考圖片中之參考樣本之時間預測。圖片可被稱作圖框,且參考圖片可被稱作參考圖框。
空間預測或時間預測導致用於待寫碼區塊之預測性區塊。殘餘資料表示待寫碼之原始區塊與預測性區塊之間的像素差。根據指向形成預測性區塊之參考樣本之區塊的運動向量及指示經寫碼區塊與預測性區塊之間的差之殘餘資料來編碼框間寫碼區塊。根據框內寫碼模式及殘餘資料來編碼框內寫碼區塊。為進行進一步壓縮,可將殘餘資料自像素域變換至變換域,從而導致殘餘變換係數,可接著量化殘餘變換係數。可掃描最初配置成二維陣列之經量化之變換係數以便產生變換係數之一維向量,且可應用熵寫碼以達成更進一步壓縮。
大體而言,本發明描述關於判定用於熵寫碼(例如,使用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CABAC))視訊資料之上下文的技術。CABAC寫碼大體上涉及判定當寫碼各種語法元素之二進位表示時的上下文。語法元素之實例包括用於變換係數之資料,諸如,指示變換係數是否有效之資料、有效之變換係數的正負號,及有效之變換係數的位準值。變換係數大體上對應於諸如變換單元(TU)之變換區塊的係數。本發明描述用於基於變換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的技術。
在一個實例中,一種寫碼視訊資料之方法包括基於一視訊區塊 之一變換係數出現於之一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該視訊區塊之該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寫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一視訊寫碼器,該視訊寫碼器經組態以基於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出現於之一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該視訊區塊之該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且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寫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用於基於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出現於之一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該視訊區塊之該變換係數之一上下文的構件,及用於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的構件。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指令,當執行時,該等指令使得一處理器基於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出現於之一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該視訊區塊之該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且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解碼視訊資料之方法包括:判定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是否為一DC變換係數;在該變換係數經判定為該視訊區塊之該DC變換係數時,在不考慮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的情況下基於為該DC變換係數之該變換係數來判定一用於解碼該變換係數之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解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一視訊解碼器,該視訊解碼器經組態以:判定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是否為一DC變換係數;在該變換係數經判定為該視訊區塊之該DC變換係數時,在不考慮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的情況下基於為該DC變換係數之該變換係數來判定一用於解碼該變換係數之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解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用於判定 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是否為一DC變換係數的構件;用於在該變換係數經判定為該視訊區塊之該DC變換係數時在不考慮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的情況下基於為該DC變換係數之該變換係數來判定一用於解碼該變換係數之上下文的構件;及用於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解碼該變換係數的構件。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指令,當執行時,該等指令使得一處理器進行如下操作:判定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是否為一DC變換係數;在該變換係數經判定為該視訊區塊之該DC變換係數時,在不考慮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的情況下基於為該DC變換係數之該變換係數來判定一用於解碼該變換係數之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解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編碼視訊資料之方法包括:判定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是否為一DC變換係數;在該變換係數經判定為該視訊區塊之該DC變換係數時,在不考慮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的情況下基於為該DC變換係數之該變換係數來判定一用於編碼該變換係數之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編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編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一視訊編碼器,該視訊編碼器經組態以:判定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是否為一DC變換係數;在該變換係數經判定為該視訊區塊之該DC變換係數時,在不考慮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的情況下基於為該DC變換係數之該變換係數來判定一用於編碼該變換係數之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編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編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用於判定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是否為一DC變換係數的構件;用於在該變換係數經判定為該視訊區塊之該DC變換係數時在不考慮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的情況下基於為該DC變換係數之該變換係數來判定一用於 編碼該變換係數之上下文的構件;及用於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編碼該變換係數的構件。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指令,當執行時,該等指令使得一處理器進行如下操作:判定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是否為一DC變換係數;在該變換係數經判定為該視訊區塊之該DC變換係數時,在不考慮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的情況下基於為該DC變換係數之該變換係數來判定一用於編碼該變換係數之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編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解碼視訊資料之方法包括:判定一當前子區塊之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值;基於該等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該等值來判定用於解碼該當前子區塊之一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解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一視訊解碼器,該視訊解碼器經組態以:判定一當前子區塊之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值;基於該等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該等值來判定用於解碼該當前子區塊之一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解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用於判定一當前子區塊之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之值的構件;用於基於該等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該等值來判定用於解碼該當前子區塊之一變換係數之一上下文的構件;及用於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解碼該變換係數的構件。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指令,當執行時,該等指令使得一處理器進行如下操作:判定一當前子區塊之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值;基於該等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該等值來判定用於解碼該當前子區塊之一變換係 數的一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解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編碼視訊資料之方法包括:判定一當前子區塊之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值;基於該等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該等值來判定用於編碼該當前子區塊之一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編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編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一視訊編碼器,該視訊編碼器經組態以:判定一當前子區塊之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值;基於該等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該等值來判定用於編碼該當前子區塊之一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編碼該變換係數。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用於編碼視訊資料之器件包括:用於判定一當前子區塊之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之值的構件;用於基於該等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該等值來判定用於編碼該當前子區塊之一變換係數之一上下文的構件;及用於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編碼該變換係數的構件。
在另一實例中,一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指令,當執行時,該等指令使得一處理器進行如下操作:判定一當前子區塊之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值;基於該等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該等值來判定用於編碼該當前子區塊之一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熵編碼該變換係數。
在隨附圖式及以下描述中闡述一或多個實例之細節。其他特徵、目標及優點將自該描述及圖式以及自申請專利範圍顯而易見。
10‧‧‧實例視訊編碼及解碼系統/系統
12‧‧‧源器件
14‧‧‧目的地器件
16‧‧‧鏈路
18‧‧‧視訊源
20‧‧‧視訊編碼器
22‧‧‧輸出介面
28‧‧‧輸入介面
30‧‧‧視訊解碼器
32‧‧‧顯示器件
34‧‧‧儲存器件
35‧‧‧模式選擇單元
41‧‧‧預測處理器
42‧‧‧運動估計單元
44‧‧‧運動補償單元
46‧‧‧框內預測單元
50‧‧‧求和器
52‧‧‧變換處理單元
54‧‧‧量化單元
56‧‧‧熵編碼單元
58‧‧‧反量化單元
60‧‧‧反變換單元
62‧‧‧求和器
64‧‧‧參考圖片記憶體
80‧‧‧熵解碼單元
81‧‧‧預測處理器
82‧‧‧運動補償單元
84‧‧‧框內預測單元
86‧‧‧反量化單元
88‧‧‧反變換單元
90‧‧‧求和器
92‧‧‧參考圖片記憶體
100‧‧‧區塊
102‧‧‧區塊
104‧‧‧區塊
106‧‧‧區塊
110‧‧‧視訊區塊
112‧‧‧視訊區塊
R1‧‧‧區域
R2‧‧‧區域
R3‧‧‧區域
R4‧‧‧區域
圖1為說明可利用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框間預測技術之實例視訊編碼及解碼系統的方塊圖。
圖2為說明可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框間預測技術之實例視訊編 碼器的方塊圖。
圖3為說明可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框間預測技術之實例視訊解碼器的方塊圖。
圖4為說明視訊區塊中之變換係數與與該視訊區塊相關聯之有效性映射之間的關係之概念圖。
圖5A至圖5D為說明使用之字形掃描次序、水平掃描次序、垂直掃描次序及對角線掃描次序掃描之視訊資料區塊之實例的概念圖。
圖6為說明劃分為子區塊以用於變換係數寫碼之實例視訊區塊的概念圖。
圖7為說明實例五點支援的概念圖,該五點支援用以定義使用反向對角線掃描次序掃描之視訊區塊中之係數之有效性映射的上下文模型。
圖8A及圖8B為說明五點支援內之上下文相依性的概念圖。
圖9A及圖9B為說明一視訊區塊至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之實例劃分的概念圖。
圖10為說明針對視訊區塊之每一區域的基於鄰域或基於位置之上下文之實例指派的概念圖。
圖11為說明針對視訊區塊之每一區域的之上下文偏移之實例指派的概念圖。
圖12為說明一視訊區塊基於與現有上下文模型相關之TU大小的至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之實例內嵌式劃分的概念圖。
圖13A及圖13B為說明一視訊區塊至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之實例劃分的概念圖。
圖14A及圖14B為說明針對視訊區塊之每一區域的上下文偏移之實例指派的概念圖。
圖15為說明用於編碼當前區塊之實例方法的流程圖。
圖16為說明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當前區塊之實例方法的流程圖。
大體而言,本發明描述關於判定用於視訊資料之熵寫碼(例如,使用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CABAC))之上下文的技術。CABAC寫碼通常涉及判定當寫碼各種語法元素之二進位表示時的上下文。語法元素包括(例如)用於變換係數之資料,諸如,指示變換係數是否有效之資料、有效之變換係數的正負號,及有效之變換係數的位準值。變換係數大體上對應於諸如變換單元(TU)之變換區塊的係數。本發明描述用於基於變換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的技術。
大體而言,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寫碼器可經組態以基於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且接著使用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變換係數。可以多種方式將視訊區塊劃分為區域。圖9A及圖11說明將視訊區塊劃分為一包括一或多個左上子區塊(例如,4x4個子區塊)之第一區域及一包括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子區塊之第二區域的實例。圖9B說明沿對角線方向將視訊區塊劃分為區域之實例。圖10說明將視訊區塊劃分為四等分且將左上四等分進一步劃分為一包括左上四等分之左上部分的子區塊之第一子區域及一包括該左上四等分之在該第一子區域外部之子區塊之第二子區域的實例。圖12說明將視訊區塊劃分為對應於視訊區塊大小(例如,4x4、8x8、16x16及32x32)之區域的實例。圖13A說明將視訊區塊劃分為水平矩形區域的實例。圖13B說明將視訊區塊劃分為垂直矩形區域的實例。以下更詳細地描述此等圖。
在各種實例中,視訊寫碼器可經組態而以多種方式(例如,基於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舉例而 言,視訊寫碼器可經組態而使用一些區域之基於位置的上下文資訊或其他區域之基於鄰域的上下文資訊來判定上下文。在一些實例中,特定區域內之所有變換係數可使用基於該區域所判定之同一上下文來寫碼。在其他實例中,可基於上下文鄰域來判定一區域內之變換係數的上下文。在另外實例中,視訊寫碼器可基於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待應用於一上下文之偏移。亦即,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可與待應用於上下文之特定上下文偏移相關聯。
本發明之技術可減少頻寬消耗,進而導致在寫碼變換係數之語法元素時位元的節省。該等語法元素可包括以下各者中之任一者或其所有:有效係數旗標(其指示對應變換係數是否有效,亦即,非零);有效係數之正負號;有效係數是否具有大於1之絕對值的指示;具有大於1之絕對值的有效係數是否具有大於2之絕對值的指示;及/或具有大於2之絕對值之係數的剩餘位準值。
圖1為說明可利用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之實例視訊編碼及解碼系統10的方塊圖。如圖1中所展示,系統10包括一源器件12,源器件12產生稍後待由目的地器件14解碼之經編碼視訊資料。源器件12及目的地器件14可包含廣泛範圍之器件中之任一者,包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亦即,膝上型)電腦、平板型電腦、機上盒、電話手機(諸如,所謂「智慧型」手機)、所謂「智慧型」板、電視、攝影機、顯示器件、數位媒體播放器、視訊遊戲機、視訊串流器件,或其類似者。在一些情形下,源器件12及目的地器件14可經裝備以進行無線通信。
目的地器件14可經由鏈路16接收待解碼之經編碼視訊資料。鏈路16可包含能夠將經編碼之視訊資料自源器件12移動至目的地器件14之任何類型的媒體或器件。在一實例中,鏈路16可包含用以使源器件12能夠將經編碼視訊資料直接即時傳輸至目的地器件14之通信媒體。可根據通信標準(諸如,無線通信協定)調變經編碼視訊資料,且將經 編碼視訊資料傳輸至目的地器件14。通信媒體可包含任何無線或有線通信媒體,諸如,射頻(RF)頻譜或一或多個實體傳輸線。通信媒體可形成基於封包之網路(諸如,區域網路、廣域網路或諸如網際網路之全球網路)的部分。通信媒體可包括路由器、交換器、基地台,或可用以促進自源器件12至目的地器件14之通信的任何其他設備。
或者,經編碼資料可自輸出介面22輸出至儲存器件34。類似地,可藉由輸入介面自儲存器件34存取經編碼資料。儲存器件34可包括多種分散式或本端存取之資料儲存媒體中之任一者,諸如,硬碟機、藍光光碟、DVD、CD-ROM、快閃記憶體、揮發性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用於儲存經編碼視訊資料之任何其他合適數位儲存媒體。在另一實例中,儲存器件34可對應於可保持由源器件12產生之經編碼視訊的一檔案伺服器或另一中間儲存器件。目的地器件14可經由串流傳輸或下載自儲存器件34存取所儲存之視訊資料。檔案伺服器可為能夠儲存經編碼視訊資料且將彼經編碼視訊資料傳輸至目的地器件14之任何類型之伺服器。實例檔案伺服器包括網站伺服器(例如,用於網站)、FTP伺服器、網路附加儲存(NAS)器件或本端磁碟機。目的地器件14可經由任何標準資料連接(包括網際網路連接)而存取經編碼視訊資料。此資料連接可包括適合於存取儲存於檔案伺服器上之經編碼視訊資料的無線頻道(例如,Wi-Fi連接)、有線連接(例如,DSL、纜線數據機,等等),或該兩者之一組合。經編碼視訊資料自儲存器件34之傳輸可為串流傳輸、下載傳輸或該兩者之一組合。
本發明之技術未必限於無線應用或設定。該等技術可應用於支援多種多媒體應用中之任一者之視訊寫碼,該等應用諸如:空中電視廣播、有線電視傳輸、衛星電視傳輸、(例如)經由網際網路之串流視訊傳輸、供儲存於資料儲存媒體上之數位視訊之編碼、儲存於資料儲存媒體上之數位視訊之解碼,或其他應用。在一些實例中,系統10可 經組態以支援單向或雙向視訊傳輸以支援諸如視訊串流、視訊播放、視訊廣播及/或視訊電話之應用。
在圖1之實例中,源器件12包括一視訊源18、視訊編碼器20及一輸出介面22。在一些情形下,輸出介面22可包括調變器/解調變器(數據機)及/或傳輸器。在源器件12中,視訊源18可包括一源,諸如,視訊拍攝器件(例如,視訊攝影機)、含有先前拍攝之視訊的視訊存檔、用以自視訊內容提供者接收視訊之視訊饋入介面,及/或用於產生電腦圖形資料作為源視訊之電腦圖形系統,或此等源之一組合。作為一個實例,若視訊源18為視訊攝影機,則源器件12及目的地器件14可形成所謂的攝影機電話或視訊電話。然而,大體而言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可適用於視訊寫碼,且可應用於無線及/或有線應用。
經拍攝、經預先拍攝或經電腦產生之視訊可由視訊編碼器20來編碼。可經由源器件12之輸出介面22將經編碼視訊資料直接傳輸至目的地器件14。亦可(或替代性地)將經編碼視訊資料儲存至儲存器件34上以供目的地器件14或其他器件稍後存取以用於解碼及/或播放。
目的地器件14包括一輸入介面28、一視訊解碼器30及一顯示器件32。在一些情形下,輸入介面28可包括一接收器及/或一數據機。目的地器件14之輸入介面28經由鏈路16接收經編碼視訊資料。經由鏈路16傳達或在儲存器件34上提供之經編碼視訊資料可包括由視訊編碼器20產生之多種語法元素,其供諸如視訊解碼器30之視訊解碼器在解碼視訊資料時使用。該等語法元素可與在通信媒體上傳輸、儲存於儲存媒體上或儲存於檔案伺服器上之經編碼視訊資料包括在一起。
顯示器件32可與目的地器件14整合在一起或在目的地器件14外部。在一些實例中,目的地器件14可包括整合式顯示器件且亦經組態以與外部顯示器件介接。在其他實例中,目的地器件14可為顯示器件。大體而言,顯示器件32向使用者顯示經解碼視訊資料,且可包含 多種顯示器件中之任一者,諸如,液晶顯示器(LCD)、電漿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或另一類型之顯示器件。
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根據視訊壓縮標準(諸如,目前在開發中的高效率視訊寫碼(HEVC)標準)而操作,且可遵照HEVC測試模型(HM)。或者,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根據諸如ITU-T H.264標準或者被稱作MPEG-4第10部分(進階視訊寫碼(AVC))之其他專屬或工業標準或此等標準之擴展而操作。舉例而言,標準之擴展包括可擴充視訊寫碼(SVC)、多視圖視訊寫碼(MVC)、諸如寫碼深度資訊之三維(3D)寫碼,及其類似者。然而,本發明之技術不限於任何特定寫碼標準或標準擴展。視訊壓縮標準之其他實例包括MPEG-2及ITU-T H.263。
儘管圖1中未展示,但在一些態樣中,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各自與音訊編碼器及解碼器整合在一起,且可包括適當MUX-DEMUX單元或其他硬體及軟體以處置共同資料串流或單獨資料串流中之音訊及視訊兩者的編碼。若適用,則在一些實例中,MUX-DEMUX單元可遵照ITU H.223多工器協定,或諸如使用者資料報協定(UDP)之其他協定。
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各自可實施為多種合適編碼器電路中之任一者,諸如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離散邏輯、軟體、硬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當該等技術部分地以軟體實施時,一器件可將用於軟體之指令儲存於合適的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中,且在硬體中使用一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該等指令以執行本發明之技術。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中之每一者可包括於一或多個編碼器或解碼器中,其中任一者可整合為各別器件中之組合式編碼器/解碼器(編碼解碼器)的部分。
JCT-VC正致力於HEVC標準之開發。HEVC標準化努力係基於視訊寫碼器件之演進模型,其被稱作HEVC測試模型(HM)。HM假設視訊寫碼器件相對於根據(例如)ITU-T H.264/AVC之現有器件的若干額外能力。舉例而言,儘管H.264提供九個框內預測編碼模式,但HM可提供多達三十三個框內預測編碼模式。
大體而言,HM之工作模型描述視訊圖框或圖片可被劃分成包括明度樣本及色度樣本兩者之樹型區塊或最大寫碼單元(LCU)的一序列。樹型區塊具有與H.264標準之巨集區塊之用途類似之用途。圖塊包括按寫碼次序之眾多連續樹型區塊。可將視訊圖框或圖片分割成一或多個圖塊。每一樹型區塊可根據四元樹而分裂成寫碼單元(CU)。舉例而言,樹型區塊(作為四元樹之根節點)可分裂成四個子節點,且每一子節點又可為上代節點,且分裂成另外四個子節點。最後未分裂之子節點(作為四元樹之葉節點)包含一寫碼節點,亦即,經寫碼視訊區塊。與經寫碼之位元串流相關聯之語法資料可定義樹型區塊可分裂之最大次數,且亦可定義寫碼節點之最小大小。
CU包括一寫碼節點及與該寫碼節點相關聯之預測單元(PU)及變換單元(TU)。CU之大小對應於寫碼節點之大小,且形狀必須為正方形。CU之大小的範圍可自8×8個像素直至具有最大64×64個像素或大於64×64個像素之樹型區塊之大小。每一CU可含有一或多個PU及一或多個TU。與CU相關聯之語法資料可描述(例如)CU至一或多個PU之分割。分割模式可在CU係被跳過或經直接模式編碼、經框內預測模式編碼抑或經框間預測模式編碼之間不同。PU可分割成非正方形。與CU相關聯之語法資料亦可描述(例如)根據四元樹的CU至一或多個TU之分割。TU之形狀可為正方形或非正方形。
HEVC標準允許實現根據TU之變換,變換可針對不同CU而不同。通常基於針對經分割LCU所定義之給定CU內之PU的大小來設定 TU大小,儘管可能並非總是如此情形。TU通常具有與PU相同的大小,或小於PU。在一些實例中,可使用稱為「殘餘四元樹」(RQT)之四元樹結構而將對應於CU之殘餘樣本再分為更小之單元。RQT之葉節點可稱作變換單元(TU)。可變換與TU相關聯之像素差值以產生可量化之變換係數。
大體而言,PU包括與預測程序有關之資料。舉例而言,當將PU以框內模式編碼時,該PU可包括描述該PU之框內預測模式的資料。作為另一實例,當將PU以框間模式編碼時,該PU可包括定義該PU之運動向量的資料。定義PU之運動向量的資料可描述(例如)運動向量之水平分量、運動向量之垂直分量、運動向量之解析度(例如,四分之一像素精度或八分之一像素精度)、運動向量所指向之參考圖片,及/或運動向量之參考圖片清單。
大體而言,TU用於變換程序及量化程序。具有一或多個PU之給定CU亦可包括一或多個TU。在預測之後,視訊編碼器20可計算對應於PU之殘餘值。殘餘值包含像素差值,可使用TU將該等像素差值變換成變換係數,加以量化及掃描以產生串行化變換係數以用於熵寫碼。本發明通常使用術語「視訊區塊」來指代CU之寫碼節點。在一些特定情形下,本發明亦可使用術語「視訊區塊」來指代樹型區塊(亦即,LCU),或CU(其包括一寫碼節點及PU及TU)。
視訊序列通常包括一系列視訊圖框或圖片。圖片群組(GOP)通常包含視訊圖片中之一系列的一或多個視訊圖片。GOP可在GOP之標頭、圖片中之一或多者之標頭中或在別處包括語法資料,該語法資料描述包括於GOP中之數個圖片。圖片之每一圖塊可包括描述各別圖塊之編碼模式的圖塊語法資料。視訊編碼器20通常對個別視訊圖塊內之視訊區塊進行操作,以便編碼視訊資料。視訊區塊可對應於CU內之寫碼節點。視訊區塊可具有固定或變化之大小,且可根據指定寫碼標 準而在大小方面不同。
作為一實例,HM支援以各種PU大小進行預測。假定特定CU之大小為2N×2N,HM支援以2N×2N或N×N之PU大小進行框內預測,及以2N×2N、2N×N、N×2N或N×N之對稱PU大小進行框間預測。HM亦支援以2N×nU、2N×nD、nL×2N及nR×2N之PU大小之不對稱分割以進行框間預測。在不對稱分割中,CU之一方向未經分割,而同時另一方向分割成25%及75%。CU之對應於25%分割區之部分由「n」繼之以「上」、「下」、「左」或「右」之指示來指示。因此,例如,「2N×nU」指代在水平方向上經分割而具有頂部的2N×0.5N PU及底部的2N×1.5N PU之2N×2N CU。
在本發明中,「N×N」與「N乘N」可互換地使用以指代視訊區塊在垂直尺寸與水平尺寸方面之像素尺寸,例如,16×16個像素或16乘16個像素。大體而言,16x16區塊在垂直方向中將具有16個像素(y=16)且在水平方向中將具有16個像素(x=16)。同樣地,N×N區塊通常在垂直方向上具有N個像素,且在水平方向上具有N個像素,其中N表示一非負整數值。可按列及行來配置區塊中之像素。此外,區塊未必需要在水平方向中與在垂直方向中具有相同數目個像素。舉例而言,區塊可包含NxM個像素,其中M未必等於N。
在使用CU之PU進行框內預測性或框間預測性寫碼之後,視訊編碼器20可計算CU之TU之殘餘資料。PU可包含空間域(亦稱作像素域)中之像素資料,且TU可包含在將(例如)離散餘弦變換(DCT)、整數變換、小波變換或概念上類似之變換的變換應用於殘餘視訊資料之後的變換域中之係數。殘餘資料可對應於未經編碼圖片之像素與對應於PU之預測值之間的像素差。視訊編碼器20可形成包括CU之殘餘資料的TU,且接著變換該等TU以產生CU之變換係數。
在應用任何變換以產生變換係數之後,視訊編碼器20可執行變 換係數之量化。量化大體上指代如下程序:將變換係數量化以可能地減少用以表示該等係數之資料之量,從而提供進一步壓縮。該量化程序可減少與該等係數中之一些或所有相關聯的位元深度。舉例而言,可在量化期間將n位元值降值捨位至m位元值,其中n大於m
在一些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利用一預定義掃描次序來掃描經量化之變換係數以產生可經熵編碼的串列化向量。在其他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執行自適應性掃描。在掃描該等經量化變換係數以形成一維向量之後,或在掃描期間,視訊編碼器20可熵編碼該一維向量,例如,根據上下文自適應性可變長度寫碼(CAVLC)、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CABAC)、基於語法之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SBAC)、機率間隔分割熵(PIPE)寫碼或另一熵編碼方法。視訊解碼器30可熵解碼該等係數,執行反量化程序及反變換程序以再生殘餘資料,且組合該殘餘資料與預測性資料以產生經解碼視訊資料。視訊編碼器20亦可熵編碼與經編碼視訊資料相關聯的語法元素以供視訊解碼器30用於解碼視訊資料。
為了執行CABAC,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將上下文模型內之上下文指派給待寫碼之符號。該上下文可關於(例如)符號之相鄰值是否非零。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編碼器20及/或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基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判定用於熵寫碼(例如,熵編碼或熵解碼)變換係數的上下文。
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而具有視訊區塊(例如,變換單元)之各區域之定義。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而具有各種大小之視訊區塊之區域的定義。在一些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藉以將視訊區塊劃分為區域之方法及表示將如何劃分該區塊之碼資料。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可與用於判定出現於各別區域內之變換係數之上下文的各別值及/或技術相關聯。
舉例而言,視訊區塊之特定區域可與一基於鄰域之上下文判定方案相關聯,而同時視訊區塊之另一區域可與基於位置之上下文判定方案相關聯。作為另一實例,視訊區塊之一區域可與一偏移相關聯,該偏移將被應用於經判定用於位於彼區域中之變換係數之上下文。同一視訊區塊之不同區域可與用於計算上下文之不同偏移值及/或不同技術相關聯。
作為一個實例,視訊區塊可包括兩個不同區域:一第一區域,其包括視訊區塊之左上拐角中之一或多個子區塊(例如,4x4個變換係數子區塊);及一第二區域,其包括視訊區塊之未包括於第一區域中之其他子區塊。更具體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一子區塊之x座標及y座標,且藉由比較x與y之總和與一臨限值來判定該子區塊在第一區域中抑或在第二區域中。若x與y之總和小於該臨限值,則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該子區塊在第一區域中,且否則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判定該子區塊在第二區域中。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視訊區塊之係數在第一區域之子區塊中抑或在第二區域之子區塊中來判定用於該等係數的上下文。
舉例而言,在一些區域中,該上下文可為固定上下文,其中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使用該固定上下文來寫碼該等區域中之變換係數。亦即,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將同一上下文應用於該區域中之所有變換係數。或者,該區域中之子區塊中的每一者可與判定上下文之同一方法(例如,固定上下文方法)相關聯,但區域中之不同子區塊可具有不同固定上下文。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子區塊在區域中之位置來判定該子區塊之固定上下文。作為又一實例,可將固定上下文指派給區域內之個別變換係數位置。亦即,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變換係數在視訊區塊、子區塊及/或區域中之位置來判定用於寫碼區域內之變換係數的上下文。
作為另一實例,在一些區域中,可根據相鄰子區塊來定義一上下文模型。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而具有用於特定區域內之每一子區塊之上下文的集合。亦即,區域中之每一子區塊可與上下文之一各別集合相關聯。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針對各別子區塊中之每一變換係數自上下文之集合選擇一適當上下文。用於一個子區塊之上下文之集合可不同於用於另一子區塊之上下文之集合。
作為又一實例,用於區域中之每一子區塊的個別旗標可經寫碼而表示在對應子區塊中是否存在任何有效(亦即,非零)係數。此等旗標可稱作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該等旗標可用於選擇用於寫碼子區塊中之變換係數的上下文。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之旗標之值來判定用於寫碼子區塊中之變換係數的上下文。舉例而言,該等旗標可具有為0抑或1之二進位值,且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右邊相鄰之子區塊及下方相鄰之子區塊(亦稱作底部相鄰之子區塊)的旗標值之總和來判定用於寫碼當前子區塊中之變換係數的上下文。亦可將其他公式用於計算子區塊之上下文。
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單獨地或按任何組合實施本發明之技術中之任一者或所有。此等技術之一個實例組合為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將變換單元劃分為子區塊(例如,4x4個像素子區塊),且接著基於一特定變換係數在一子區塊中之位置及基於用於一或多個相鄰子區塊(例如,左邊相鄰之子區塊及底部相鄰之子區塊)之經寫碼區塊旗標來判定用於寫碼該子區塊之該變換係數之資料的上下文。
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使用在此等各種實例中所判定之上下文來寫碼表示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語法元素。變換係 數可包括各種類型之語法元素。舉例而言,變換係數可包括一有效係數旗標(significant_coeff_flag),其指示變換係數是否具有非零值(亦即,為有效的)。若變換係數有效,則變換係數可包括一指示變換係數之值大於抑或小於0的正負號值(例如,coeff_sign_flag),及一指示變換係數之絕對值是否大於1之值(例如,coeff_abs_level_greater1_flag)。若變換係數具有大於1之絕對值,則變換係數可包括一指示變換係數是否具有大於2之絕對值的值(例如,coeff_abs_level_greater2_flag)。若變換係數具有大於2之絕對值,則變換係數可包括一指示變換係數之絕對值減去二的值(例如,coeff_abs_level_remaining)。
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之CABAC寫碼器可使用根據本發明之技術所判定之上下文來寫碼此等值中之任一者或所有。額外或替代性地,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根據本發明之技術所判定之上下文來寫碼指示最末有效係數之位置的資料(例如,last_significant_coeff_x_prefix、last_significant_coeff_x_suffix、last_significant_coeff_y_prefix及last_significant_coeff_y_suffix)。
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單獨地或按任何組合執行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中之任何一或多者。以下描述用於基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的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上下文且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變換係數的各種技術。以下參看圖9至圖14來描述該等技術之實例。大體而言,使用經判定上下文來寫碼變換係數包括使用經判定上下文來寫碼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語法元素。判定上下文大體上包括判定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及基於該區域來判定上下文。舉例而言,該區域可與一特定上下文或上下文之集合相關聯,及/或與用於判定上下文之一或多種技術相關聯。
圖2為說明可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框間預測技術之實例視訊編碼器20的方塊圖。視訊編碼器20可執行視訊圖塊內之視訊區塊的框內 寫碼及框間寫碼。框內寫碼依賴於空間預測以減少或移除給定視訊圖框或圖片內之視訊的空間冗餘。框間寫碼依賴於時間預測以減少或移除視訊序列之鄰近圖框或圖片內之視訊的時間冗餘。框內模式(I模式)可指代若干基於空間之壓縮模式中之任一者。諸如單向預測(P模式)或雙向預測(B模式)之框間模式可指代若干基於時間之壓縮模式中之任一者。
在圖2之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包括模式選擇單元35、預測處理器41、參考圖片記憶體64、求和器50、變換處理單元52、量化單元54及熵編碼單元56。預測處理器41包括運動估計單元42、運動補償單元44及框內預測單元46。對於視訊區塊重建構而言,視訊編碼器20亦包括反量化單元58、反變換單元60及求和器62。亦可包括解區塊濾波器(圖2中未展示)以對區塊邊界濾波從而移除來自經重建構視訊的方塊效應假影。視需要,該解區塊濾波器將通常對求和器62之輸出濾波。除解區塊濾波器以外,亦可使用額外的迴路濾波器(迴路內或迴路後)。
如圖2中所展示,視訊編碼器20接收視訊資料,且模式選擇單元35將該資料分割為視訊區塊。此分割亦可包括分割為圖塊、方塊(tile)或其他較大單元,以及(例如)根據LCU及CU之四元樹結構的視訊區塊分割。視訊編碼器20大體上說明了編碼待編碼之視訊圖塊內之視訊區塊的組件。可將該圖塊劃分為多個視訊區塊(且有可能劃分為視訊區塊之集合,其稱為方塊)。預測處理器41可基於誤差結果(例如,寫碼速率及失真之位準)針對當前視訊區塊選擇複數個可能寫碼模式中之一者,諸如,複數個框內寫碼模式中之一者或複數個框間寫碼模式中之一者。預測處理器41可將所得框內或框間寫碼區塊提供至求和器50以產生殘餘區塊資料且提供至求和器62以重建構經編碼區塊以用作一參考圖片。
預測處理器41內之框內預測單元46可執行當前視訊區塊相對於處於與待寫碼之當前區塊相同的圖框或圖塊中之一或多個相鄰區塊的框內預測性寫碼,以提供空間壓縮。預測處理器41內之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執行相對於一或多個參考圖片中之一或多個預測性區塊的當前視訊區塊之框間預測性寫碼,以提供時間壓縮。
運動估計單元42可經組態以根據視訊序列之預定型樣判定視訊圖塊之框間預測模式。該預定型樣可將序列中之視訊圖塊指定為P圖塊、B圖塊或GPB圖塊。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可高度整合,但出於概念性目的而單獨加以說明。由運動估計單元42執行之運動估計為產生運動向量之程序,該等運動向量估計視訊區塊之運動。運動向量(例如)可指示當前視訊圖框或圖片內之視訊區塊之PU相對於參考圖片內之預測性區塊的位移。
預測性區塊為被發現與待寫碼之視訊區塊之PU在像素差方面緊密匹配的區塊,可藉由絕對差總和(SAD)、平方差總和(SSD)或其他差量度來判定該像素差。在一些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可計算儲存於參考圖片記憶體64中之參考圖片之次整數像素位置的值。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可內插參考圖片之四分之一像素位置、八分之一像素位置或其他分率像素位置之值。因此,運動估計單元42可執行相對於全像素位置及分率像素位置之運動搜尋,且以分率像素精度輸出運動向量。
運動估計單元42藉由比較框間寫碼圖塊中之視訊區塊之PU的位置與參考圖片之預測性區塊的位置來計算該PU之運動向量。參考圖片可選自第一參考圖片清單(清單0)或第二參考圖片清單(清單1),該等清單中之每一者識別儲存於參考圖片記憶體64中之一或多個參考圖片。運動估計單元42將經計算之運動向量發送至熵編碼單元56及運動補償單元44。
由運動補償單元44執行之運動補償可涉及基於由運動估計判定之運動向量來提取或產生預測性區塊,其有可能執行次像素精度之內插。一旦接收到當前視訊區塊之PU之運動向量,運動補償單元44便可在參考圖片清單中之一者中找到運動向量所指向的預測性區塊。運動補償單元44亦可產生與視訊區塊及視訊圖塊相關聯的語法元素以供視訊解碼器30在解碼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時使用。
如以上所描述,作為由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執行之框間預測的替代例,框內預測單元46可對當前區塊進行框內預測。詳言之,框內預測單元46可判定用以編碼當前區塊之框內預測模式。在一些實例中,框內預測單元46可(例如)在單獨編碼遍次期間使用各種框內預測模式來編碼當前區塊,且框內預測單元46(或在一些實例中,為模式選擇單元35)可自經測試模式中選擇要使用的適當框內預測模式。舉例而言,框內預測單元46可使用對各種經測試之框內預測模式之速率-失真分析而計算速率-失真值,且在經測試模式當中選擇具有最佳速率-失真特性之框內預測模式。速率-失真分析通常判定經編碼區塊與經編碼以產生該經編碼區塊之原始的未經編碼之區塊之間的失真(或誤差)之量,以及用以產生經編碼區塊之位元率(亦即,位元數目)。框內預測單元46可自失真及速率計算各種經編碼區塊之比率以判定哪一框內預測模式展現區塊之最佳速率-失真值。
在任一情形下,在選擇用於區塊之框內預測模式之後,框內預測單元46可將指示用於區塊之選定框內預測模式的資訊提供至熵編碼單元56。熵編碼單元56可根據本發明之技術來編碼指示選定框內預測模式的資訊。視訊編碼器20可在經傳輸之位元串流組態資料中包括各種區塊之編碼上下文的定義及將用於該等上下文中之每一者之最有可能的框內預測模式、框內預測模式索引表及經修改之框內預測模式索引表的指示,該位元串流組態資料可包括複數個框內預測模式索引表 及複數個經修改之框內預測模式索引表(亦稱作碼字映射表)。
在預測處理器41經由框間預測抑或框內預測產生用於當前視訊區塊之預測性區塊之後,視訊編碼器20藉由自當前視訊區塊減去預測性區塊而形成一殘餘視訊區塊。求和器50表示執行此計算之單元。殘餘區塊中之殘餘視訊資料可包括於一或多個TU中且應用於變換處理單元52。變換處理單元52通常將殘餘視訊資料自像素域轉換至一變換域(諸如,頻域)。變換處理單元52可使用諸如離散餘弦變換(DCT)或概念上類似之變換的變換將殘餘視訊資料變換為殘餘變換係數。或者,變換處理單元52可將二維(2D)變換(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兩者上)應用於TU中之殘餘資料。
變換處理單元52可將所得變換係數發送至量化單元54。量化單元54量化該等變換係數以進一步減少位元率。該量化程序可減少與該等係數中之一些或所有相關聯的位元深度。可藉由調整量化參數而修改量化之程度。
在量化之後,熵編碼單元56熵編碼經量化之變換係數。舉例而言,熵編碼單元56可執行上下文自適應性可變長度寫碼(CAVLC)、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CABAC)、基於語法之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SBAC)、機率間隔分割熵(PIPE)寫碼或另一熵編碼方法或技術。該熵編碼大體上包括掃描經量化之變化係數(本文中為了簡要起見大體上簡稱為「變換係數」)一或多次,及在每一掃描期間熵寫碼用於變換係數之語法元素,諸如,指示對應變換係數是否有效、是否具有大於1或2之絕對值、有效係數之絕對值(或其一部分,例如,大於2之部分)及正負號的語法元素。
根據本發明之技術,熵編碼單元56可基於視訊區塊(例如,變換單元)之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亦即,熵編碼)該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的上下文。舉例而言,在掃描期間,熵編碼單元56可 判定變換係數在視訊區塊中之位置,且判定該位置出現於哪一區域中。另外,熵編碼單元56可包括定義視訊區塊之區域的組態資料。
舉例而言,熵編碼單元56可經組態而具有一臨限值。在此實例中,熵編碼單元56可判定定義變換係數之位置的x座標及y座標是否具有大於該臨限值之總和(亦即,x+y)。在此實例中,第一區域對應於x座標值及y座標值之總和小於該臨限值的變換係數,且第二區域對應於x座標值及y座標值之總和大於或等於該臨限值的變換係數。或者,可使用多個臨限值來定義多個區域。在圖9B中展示以此方式定義之區域的實例,以下更詳細地描述圖9B。
作為另一實例,熵編碼單元56可經組態以判定子區塊(包括變換係數)在視訊區塊中之位置。子區塊可對應於4x4變換係數子區塊。亦即,視訊區塊可包括複數個非重疊子區塊,每一非重疊子區塊具有相同之大小,例如,4x4個變換係數。為了判定子區塊之區域,熵編碼單元56可比較子區塊(例如,子區塊之特定變換係數,諸如,子區塊之左上變換係數)之x座標及y座標的總和與臨限值。x座標及y座標之總和是否小於臨限值可指示子區塊之變換係數係包括於第一區域抑或第二區域中。
舉例而言,令Cij表示具有在位置(i,j)處之左上變換係數之子區塊的位置,其中x=i及y=j。另外,令T定義該臨限值。熵編碼單元56可使用以下偽碼來判定子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的區域:(i+j<T)?區域1:區域2。
在此實例中,當i+j小於T時(亦即,子區塊之x座標及y座標之總和小於臨限值),熵編碼單元56判定子區塊之所有變換係數出現於區域1中,而當i+j大於或等於T時(亦即,子區塊之x座標及y座標的總和大於或等於臨限值),熵編碼單元56判定子區塊之所有變換係數出現於區域2中。以下參看圖9至圖14更詳細地描述區域之此等及其他實 例。
熵編碼單元56可經組態而以各種方式基於區域來判定上下文。舉例而言,熵編碼單元56可使用變換係數在視訊區塊中之位置或變換係數出現於之4x4子區塊之位置、基於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
或者,可根據相鄰之4x4子區塊來定義上下文模型。舉例而言,熵編碼單元56可將可用上下文之各別集合指派給每一4x4子區塊,且(例如)基於變換係數在子區塊中之位置來為子區塊中之待寫碼的當前變換係數選擇上下文中之一者。可將上下文之集合指派給各別子區塊,以使得每一子區塊可具有可用上下文之一不同集合。作為又一實例,熵編碼單元56可將上下文計算為ctx=Right4x4SubBlockFlag+Bottom4x4SubBlockFlag。在此情形下,Right4x4SubBlockFlag表示用於右邊相鄰之子區塊之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而Bottom4x4SubBlockFlag表示用於底部相鄰之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
在一些實例中,熵編碼單元56可將一偏移應用於用於熵編碼變換係數之經判定上下文,且可進一步基於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待應用之偏移。亦即,熵編碼單元56可以相同之通用方式計算用於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之係數的基本上下文,但不同區域可具有不同之對應偏移值。因此,熵編碼單元56可基於區域所映射於之偏移(亦即,與該區域相關聯之偏移)將偏移應用於經計算之上下文值。
熵編碼單元56可判定一變換係數是否為DC(直流)變換係數(通常存在於變換區塊之左上拐角中),且基於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以及該變換係數是否為DC變換係數來選擇用於寫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舉例而言,熵編碼單元56可使用用於專用位置之共用上下文來判定用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亦即,該共用上下文可包含應用於出現於特定位置處(例如,子區塊之左上拐角)之所有變換係數的同一上下文。因 此,該共用上下文可進一步包括待在寫碼DC變換係數而非出現於其他子區塊之左上位置處之非DC變換係數時應用之特定上下文的指示。
額外或替代性地,共用上下文可包含在不同大小之區塊之間的用於出現於該等區塊之特定位置處之變換係數的共用上下文。舉例而言,熵編碼單元56可經組態以在寫碼任何大小(例如,4x4、8x8、16x16或其類似者)之視訊區塊(例如,TU)之DC變換係數時應用同一上下文。亦即,熵編碼單元56可包括將DC變換係數(對於任何大小之區塊)映射至用於寫碼DC變換係數之同一上下文資料的資料。換言之,熵編碼單元56可經組態以使用一經判定用於DC變換係數之上下文來寫碼DC變換係數,而不考慮正被寫碼之當前視訊區塊之大小。通常,DC變換係數為視訊區塊之左上係數。
在藉由熵編碼單元56進行之熵編碼之後,可將經編碼之位元串流傳輸至視訊解碼器30,或經存檔以用於稍後傳輸或由視訊解碼器30擷取。熵編碼單元56亦可熵編碼運動向量、框內模式指示及正被寫碼之當前視訊圖塊的其他語法元素。
反量化單元58及反變換單元60分別應用反量化及反變換,以在像素域中重建構殘餘區塊以供稍後用作參考圖片之參考區塊。運動補償單元44可藉由將殘餘區塊加至參考圖片清單中之一者內的參考圖片中之一者之預測性區塊來計算參考區塊。運動補償單元44亦可將一或多個內插濾波器應用於經重建構之殘餘區塊以計算次整數像素值以用於運動估計中。求和器62將經重建構之殘餘區塊添加至由運動補償單元44產生之運動補償預測區塊,以產生參考區塊以供儲存於參考圖片記憶體64中。參考區塊可由運動估計單元42及運動補償單元44用作參考區塊以對後續視訊圖框或圖片中之區塊進行框間預測。
以此方式,視訊編碼器20表示視訊寫碼器之一實例,其經組態 以基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的上下文,且使用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該區域可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中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包含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該第二區域包含視訊區塊之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變換係數。
圖3為說明可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框間預測技術之實例視訊解碼器30的方塊圖。在圖3之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包括熵解碼單元80、預測處理器81、反量化單元86、反變換單元88、求和器90及參考圖片記憶體92。預測處理器81包括運動補償單元82及框內預測單元84。在一些實例中,視訊解碼器30可執行與參考來自圖2之視訊編碼器20所描述之編碼遍次大體上互逆的解碼遍次。
在解碼程序期間,視訊解碼器30自視訊編碼器20接收表示經編碼之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及相關聯語法元素的經編碼之視訊位元串流。視訊解碼器30之熵解碼單元80熵解碼該位元串流以產生經量化之係數、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熵解碼單元80將運動向量、框內模式指示及其他預測相關語法元素轉遞至預測處理器81。熵解碼單元80將經量化之係數以區塊(例如,TU)之形式轉遞至反量化單元86。視訊解碼器30可接收視訊圖塊層級及/或視訊區塊層級的語法元素。
詳言之,根據本發明之技術,熵解碼單元80可基於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的區域來判定用於熵解碼變換係數的上下文。具體而言,一旦變換係數位於區塊內,熵解碼單元80便可基於區塊之將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該上下文。熵解碼單元80可經組態以如以下參看圖9至圖14所解釋來判定該等區域或其他該等區域。舉例而言,如圖9A中所展示,熵解碼單元80可經組態以判定一變換係數將出現於包括區塊之左上拐角中之一或多個子區塊的第一區域中抑或出現於包括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子區塊的第二區域中,且基於該變換係數將出現 於第一區域抑或第二區域中來判定上下文。
同樣,熵解碼單元80可基於區域來判定上下文,此係因為熵解碼單元80可藉由用於計算或判定與每一區域中之係數相關聯之上下文的一或多個各種技術進行組態。亦即,每一區域可與用於計算或判定上下文之一或多種技術相關聯。舉例而言,一區域可與在一或多個變換係數之間共用的上下文相關聯。作為另一實例,一區域可與在該區域之子區塊之間共用的上下文相關聯。作為又一實例,一區域可與一偏移值相關聯,該偏移值將應用於經計算用於該區域中之變換係數之上下文值。熵解碼單元80可經組態以基於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使用如本文中所描述之此等或其他技術來判定用於解碼變換係數的上下文。熵解碼單元80可接著使用經判定上下文來熵解碼變換係數。
額外或替代性地,共用上下文可包含在不同大小之區塊之間的用於出現於該等區塊之特定位置處之變換係數的共用上下文。舉例而言,熵解碼單元80可經組態以在寫碼任何大小(例如,4x4、8x8、16x16或其類似者)之視訊區塊(例如,TU)之DC變換係數時應用同一上下文。亦即,熵解碼單元80可包括將DC變換係數(對於任何大小之區塊)映射至用於寫碼DC變換係數之同一上下文資料的資料。換言之,熵解碼單元80可經組態以使用一經判定用於DC變換係數之上下文來寫碼DC變換係數,而不考慮正被寫碼之當前視訊區塊之大小。通常,DC變換係數為視訊區塊之左上係數。
當視訊圖塊經寫碼為框內寫碼(I)圖塊時,預測處理器81之框內預測單元84可基於經發信之框內預測模式及來自當前圖框或圖片的先前解碼區塊之資料而產生用於當前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的預測資料。在視訊圖框經寫碼為框間寫碼(亦即,B、P或GPB)圖塊時,預測處理器81之運動補償單元82基於運動向量及自熵解碼單元80接收的其他語法元素而產生針對當前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的預測性區塊。預測性區 塊可自參考圖片清單中之一者內的參考圖片中之一者產生。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儲存於參考圖片記憶體92中之參考圖片使用預設建構技術來建構參考圖框清單(清單0及清單1)。
運動補償單元82藉由剖析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而判定當前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之預測資訊,且使用該預測資訊以產生針對正被解碼之當前視訊區塊之預測性區塊。舉例而言,運動補償單元82使用所接收之語法元素中的一些來判定用以寫碼視訊圖塊之視訊區塊之預測模式(例如,框內預測或框間預測)、框間預測圖塊類型(例如,B圖塊、P圖塊或GPB圖塊)、圖塊之參考圖片清單中之一或多者之建構資訊、圖塊之每一框間編碼視訊區塊之運動向量、圖塊之每一框間寫碼視訊區塊之框間預測狀態,及用以解碼當前視訊圖塊中之視訊區塊之其他資訊。
運動補償單元82亦可基於內插濾波器執行內插。運動補償單元82可使用如由視訊編碼器20在視訊區塊之編碼期間使用的內插濾波器來計算參考區塊之次整數像素的內插值。在此情形下,運動補償單元82可自所接收之語法元素判定由視訊編碼器20使用之內插濾波器且使用該等內插濾波器來產生預測性區塊。
反量化單元86將位元串流中所提供且由熵解碼單元80解碼的經量化之變換係數反量化(亦即,解量化)。反量化程序可包括使用由視訊編碼器20針對視訊圖塊中之每一視訊區塊計算之量化參數以判定量化程度及(同樣)應被應用之反量化的程度。反變換單元88將反變換(例如,反DCT、反整數變換或概念上類似之反變換程序)應用於變換係數,以便在像素域中產生殘餘區塊。
在一些情形下,反變換單元88可將二維(2D)反變換(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兩者上)應用於係數。根據本發明之技術,反變換單元88可替代地應用水平一維(1D)反變換、垂直1D反變換,或不將變換應用 於TU中之每一者中的殘餘資料。可將在視訊編碼器20處應用於殘餘資料之變換的類型發信至視訊解碼器30以將適當類型之反變換應用於變換係數。
在運動補償單元82基於運動向量及其他語法元素產生當前視訊區塊之預測性區塊之後,視訊解碼器30藉由對來自反變換單元88之殘餘區塊與由運動補償單元82產生的對應預測性區塊求和而形成經解碼之視訊區塊。求和器90表示執行此加總運算之(若干)組件。視需要,亦可應用解區塊濾波器來對經解碼區塊濾波以便移除方塊效應假影。其他迴路濾波器(在寫碼迴路中抑或在寫碼迴路後)亦可用以使像素轉變平滑,或以其他方式改良視訊品質。接著將給定圖框或圖片中之經解碼之視訊區塊儲存於參考圖片記憶體92中,參考圖片記憶體92儲存用於後續運動補償之參考圖片。參考圖片記憶體92亦儲存經解碼視訊以用於稍後在顯示器件(諸如,圖1之顯示器件32)上呈現。
以此方式,視訊解碼器30表示視訊寫碼器之一實例,其經組態以基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的上下文,且使用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該區域可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中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包含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該第二區域包含視訊區塊之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變換係數。
圖4為說明視訊區塊中之變換係數與與該視訊區塊相關聯之有效性映射之間的關係之概念圖。如圖4中所說明,有效性映射包括「1」以指示視訊區塊中之有效係數值(亦即,大於零之值)的每一例項。可在位元串流中發信有效性映射,其可由視訊解碼器(諸如,視訊解碼器30)解碼以判定待解碼之視訊區塊中之有效(亦即,大於零)係數的位置。更具體而言,可在位元串流中發信視訊區塊內之最末非零係數的位置。視訊區塊中之最末非零係數的位置係視用於視訊區塊之掃描次 序而定。可發信額外語法元素以根據已知或可知曉之掃描次序相對於最末非零係數來指示其他有效係數。
圖5A至圖5D為說明使用之字形掃描次序、水平掃描次序、垂直掃描次序及對角線掃描次序掃描之視訊資料之區塊之實例的概念圖。如圖5A至圖5D中所展示,視訊資料之8x8區塊(例如,CU之一TU)可包括在對應區塊位置中之六十四個變換係數(以圓圈表示)。在此實例中,區塊100、102、104及106各自具有8x8之大小,且因此包括使用先前所描述之預測技術所產生的六十四個變換係數。
根據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區塊100、102、104及106中之每一者中的六十四個變換係數可已使用2D變換、水平1D變換及垂直1D變換中的一者進行變換或可被反變換,或變換係數可根本不經變換。無論是否經變換,視訊區塊100、102、104及106中之每一者中的係數皆使用之字形掃描次序、水平掃描次序、垂直掃描次序及對角線掃描次序中的一者經掃描以準備進行熵寫碼。
如圖5A中所展示,與區塊100相關聯之掃描次序為之字形掃描次序。該之字形掃描次序使得視訊寫碼器(諸如,視訊編碼器20或視訊解碼器30)以如由圖5A中之箭頭所指示的對角線方式掃描區塊100之經量化之變換係數。在圖5D中,類似地,對角線掃描次序使得視訊寫碼器以如由圖5D中之箭頭所指示之對角線方式來掃描區塊106之經量化之變換係數。如圖5B及圖5C中所展示,與區塊102及104相關聯之掃描次序分別為水平掃描次序及垂直掃描次序。水平掃描次序使得視訊寫碼器以水平逐行或「光柵」方式掃描區塊102之經量化之變換係數,而垂直掃描次序使得視訊寫碼器以垂直逐行或「旋轉光柵」方式掃描區塊104之經量化之變換係數(亦如由圖5B及圖5C中之箭頭所指示)。
在其他實例中,如以上所描述,區塊可具有小於或大於區塊 100、102、104及106之大小的大小,且可包括更多或更少之經量化之變換係數及對應之區塊位置。在此等實例中,與特定區塊相關聯之掃描次序可使得視訊寫碼器以實質上與圖5A至圖5D之8x8區塊之實例中所展示之方式類似的方式來掃描區塊之經量化之變換係數,例如,可遵循先前所描述之掃描次序中的任一者來掃描4x4區塊或16x16區塊。
儘管圖5A至圖5D中之掃描方向大體上被展示為自低頻率係數進行至高頻率係數,但在其他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執行一反向掃描次序,其中掃描可自高頻率係數進行至低頻率係數。亦即,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以與圖5A至圖5D中所展示之次序相反的次序來掃描係數。
圖6為說明劃分為子區塊以用於變換係數寫碼之實例視訊區塊110的概念圖。在當前HM中,將子區塊概念用於變換係數寫碼。視訊寫碼器可將大於經判定之子區塊大小的任何變換單元(TU)再分為子區塊。舉例而言,將視訊區塊110劃分為四個4x4子區塊。
在圖6之經說明實例中,視訊寫碼器將視訊區塊110劃分為4x4子區塊。在其他實例中,視訊寫碼器可將視訊區塊劃分為其他大小之子區塊,例如,8x8、16x16及其類似者。若視訊寫碼器將同一子區塊大小用於圖框或圖塊之所有TU,則歸因於藉由子區塊大小達成之均一性,可在硬體實施中達成增益。舉例而言,所有處理可在該等子區塊中分裂,而無關於TU大小。然而,對於執行本發明之技術而言,均一的子區塊大小並非必要的。
對於係數寫碼而言,視訊寫碼器可使用對角線掃描次序來掃描視訊區塊110之每一4x4子區塊,如圖6中所展示。在一些實例中,視訊寫碼器可使用統一掃描來掃描每一子區塊之變換係數。在此情形下,將同一掃描次序用於有效性資訊,亦即,有效性映射、係數位準、正負號及其類似者。在第一實例中,如圖6中所展示,視訊寫碼 器可使用對角線掃描來掃描變換係數。在另一實例中,視訊寫碼器可以與圖6中所展示之次序相反的次序來掃描變換係數,例如,從右下拐角開始且進行至左上拐角的反向對角線掃描。在其他實例中,視訊寫碼器可使用之字形、水平或垂直掃描來掃描變換係數。其他掃描方向/定向亦為可能的。
為了解釋簡單起見,本發明將視訊區塊之子區塊描述為4x4子區塊。然而,本發明之技術亦可應用於不同大小(例如,8x8、16x16及其類似者)之子區塊。針對每一4x4區塊,寫碼significant_coeffgroup_flag,且若在子區塊中存在至少一非零係數,則此旗標被設定為一,否則該旗標等於零。若對於給定子區塊而言significant_coeffgroup_flag非零,則以反向對角線次序來掃描4x4子區塊,且針對該子區塊之每一係數來寫碼significant_coeff_flag以指示係數之有效性。此等旗標之群組可稱作視訊區塊之有效性映射。在某一實例中,替代於明確地發信該有效性映射,可使用相鄰之4x4子區塊旗標或在4x4子區塊含有最末係數或DC係數時隱含地導出significant_coeffgroup_flag。係數之絕對值亦經寫碼,亦即,係數位準。
儘管將圖6之掃描之方向大體上展示為自低頻率係數進行至高頻率係數,但在其他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執行一反向掃描次序,其中該掃描可自高頻率係數進行至低頻率係數。亦即,視訊編碼器20及視訊解碼器30可以與圖6中所展示之次序相反的次序來掃描係數。
圖7為說明實例五點支援鄰域的概念圖,該五點支援鄰域用以定義用於選擇使用反向對角線掃描次序掃描之視訊區塊112中之係數之有效性映射之上下文的上下文模型。如以上所提及,對於上下文自適應性寫碼而言,可基於描述變換係數具有為0之值或為1之值的機率的上下文模型來寫碼變換係數。關於有效性映射寫碼,上下文模型描述 特定變換係數是否有效(亦即,非零)的機率。
對於有效性映射寫碼而言,五點支援S可用以定義用以寫碼視訊區塊112之變換係數之有效性映射的上下文模型。五點支援可稱作「上下文支援鄰域」或簡單地稱作「支援鄰域」。亦即,視訊寫碼器可依據該支援來判定當前位置之有效性為一或零之機率。該上下文支援鄰域定義可用作用於寫碼當前係數之上下文的相鄰係數(例如,其可包括有效性資訊)。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例,該上下文支援鄰域可針對區塊或子區塊內之不同係數位置而不同。
在圖7中所展示之實例中,相對於由被圓圈環繞之圓點表示的當前或「目標」位置,五點支援S係由被正方形環繞之圓點表示。可將上下文模型Ctx(以下等式(1))定義為該支援之每一點中之有效旗標的總和,其中若對應變換係數非零,則可將有效性旗標設定為「1」,且否則便將有效性旗標設定為「0」。
因此,有效性旗標計數可少於或等於支援基數。ctx之值未必為原始上下文值,但可以偏移之形式應用於基本上下文值,以導出待用以寫碼針對特定係數之資料的上下文。
然而,當並行地計算用於一個以上變換係數(例如,與變換係數相關聯之有效性資訊)之上下文時(稱作「並行有效性上下文計算」或簡單地稱作「並行上下文計算」),圖7中所展示之支援S可並不合適。舉例而言,使用圖7中所展示之支援S可妨礙視訊寫碼器並行地計算用於有效性資訊之上下文的能力,因為支援S中之所有資料必須可用(例如,已經寫碼)以使得能夠進行上下文之並行計算。在一些情況下,如以下關於圖8A所描述,寫碼器可能被迫等候支援S中之一支援 元素完成寫碼,之後才判定用於支援S中之另一支援元素的上下文。此延遲減少了視訊寫碼器有效地處理有效性資訊之能力。
圖8A及圖8B為說明五點支援內之上下文相依性的概念圖。舉例而言,為了計算帶圓圈位置之有效性上下文,可能有必要剖析由稜形(展示於圖8A中)描繪的支援S內之位置之有效性旗標。若要求並行地計算兩個係數之有效性上下文則該剖析可引入延遲,此係因為在掃描次序中該稜形被定位成緊接在帶圓圈元素之前。亦即,無法與由稜形標記之位置同時地計算帶圓圈位置之上下文,此係因為帶圓圈位置係視由稜形標記之位置而定,且因此,必須在判定用於帶圓圈位置之上下文之前寫碼由稜形標記之位置。
為了解決此相依性,可自支援S移除特定元素,使得該支援具有所謂的「洞」(由三角形環繞之未填充的圓點,展示於圖8B中)。舉例而言,洞中之有效性旗標被跳過且在上下文計算時不加以考慮(亦即,假定為零)。因此,不需要剖析洞位置中之有效性旗標。5點支援形狀係視位置而定以允許實現較佳之並行處理。
圖9A及圖9B為說明一視訊區塊至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之實例劃分的概念圖。在當前HM中,藉由5點支援將鄰域上下文模型化用於大於8x8(亦即,16x16、32x32及非正方形變換大小16x4、4x16、32x8及8x32)之TU大小。然而,具有5點支援之上下文模型化可增大較大區塊大小之上下文計算的複雜性。圖9A之區域R1表示包括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的區域之一實例,而圖9A之區域R2表示包括視訊區塊之在區域R1外部之變換係數的區域之一實例。圖9A亦表示複數個區域包含一或多個子區塊之各別集合的實例。
根據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視訊寫碼器(諸如,視訊編碼器20或視訊解碼器30)可將視訊區塊劃分為區域R(例如,如圖9A及圖9B中所展示)且針對不同區域中之每一者使用不同上下文指派程序。舉例 而言,一些區域可使用固定的或基於位置之上下文且一些區域可使用基於鄰域之上下文。如圖9A中所說明,該等區域可基於4x4子區塊以使得在一個區域或另一區域中包括整個子區塊。又,在一些實例中,劃分為區域可為靈活的。如圖9B中所說明,視訊區塊可在對角線方向上劃分為區域以使得子區塊之部分可包括於兩個不同區域中。在其他實例中,該劃分可能視係數位置或含有此係數之4x4子區塊之位置而定。
在一些實例中,可根據視訊區塊中之係數位置或根據含有此係數之4x4子區塊的位置來定義上下文。或者,可能根據相鄰之4x4子區塊來定義上下文模型。舉例而言,同一4x4子區塊內之每一係數可使用一或若干個上下文,下一4x4子區塊之係數亦可使用一或若干個上下文。然而,一個4x4子區塊之上下文可能不同於先前基於4x4子區塊之上下文。或者,可能將上下文計算為Ctx=Right4x4SubBlockFlag+Bottom4x4SubBlockFlag,或視鄰域而定之類似公式。再一次,Right4x4SubBlockFlag可表示右邊相鄰之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例如,指示右邊相鄰之4x4子區塊是否包括至少一非零係數),且Bottom4x4SubBlockFlag可表示右邊相鄰之子區塊的經寫碼之子區塊旗標(例如,指示底部相鄰之4x4子區塊是否包括至少一非零係數)。
圖10為說明針對視訊區塊之每一區域的基於鄰域或基於位置之上下文之實例指派的概念圖。如圖10中所說明,亦可能使用混合類型之上下文,例如,對於一些區域而言上下文可為基於鄰域的,且對於同一視訊區塊之一些區域而言上下文可為固定的或基於位置的。基於位置之方法之可能優點在於不必按逐係數之方式來計算上下文。替代地,視訊寫碼器可針對區域中之所有係數計算上下文一次,使得區域中之所有係數具有相同上下文。圖10表示複數個區域包含一或多個子區塊之一各別集合的實例。
對於具有座標(x,y)之係數而言,可根據係數位置來定義區域。舉例而言,若條件(x+y>=臨限值)為真,則視訊寫碼器可判定對應係數出現於區域R2內;否則,若該條件並不為真,則視訊寫碼器判定對應係數出現於區域R1內。類似地,可基於4x4子區塊將座標指派給區域。對於具有(X,Y)座標之子區塊而言,可根據4x4子區塊位置來定義區域。舉例而言,若條件(X+Y>=臨限值)為真,則視訊寫碼器可判定對應係數出現於區域R2內;否則,視訊寫碼器可判定對應係數出現於區域R1內。臨限值可固定至某一預定義值(諸如,等於4、5、6、7或8之整數),或可視視訊區塊(例如,TU)大小而定。
以此方式,圖10表示如下實例:視訊寫碼器可經組態以基於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使用基於該區域的基於位置之上下文資訊及基於鄰域之上下文資訊中的一者來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詳言之,若變換係數在第一區域中,則視訊寫碼器可使用第一上下文判定方法來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若變換係數在第二區域中,則視訊寫碼器可使用第二上下文判定方法來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的上下文,其中第二上下文判定方法不同於第一上下文判定方法且第一區域不同於第二區域。在一實例中,第一區域及第二區域不重疊。再一次,第一及第二上下文判定方法的實例包括使用基於位置之上下文資訊及基於鄰域之上下文資訊。
圖11為說明針對視訊區塊之每一區域之上下文偏移之實例指派的概念圖。對於不同區域而言上下文模型可為單獨的,但仍將同一方法用於上下文計算。換言之,可藉由用於計算用於寫碼變換係數之上下文的一種方法組態視訊寫碼器,但其可包括基於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所判定的不同上下文模型。
舉例而言,可基於鄰域來計算上下文,但對於不同區域,該上下文使用偏移。針對每一區域之偏移可為固定的或視視訊區塊大小、 視訊區塊或子區塊中之係數位置及視訊區塊中之子區塊位置中的一或多者而定。圖11之區域R1表示包括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的區域之另一實例,而圖11之區域R2表示包括視訊區塊之在區域R1外部之變換係數的區域之另一實例。圖11亦為複數個區域包含一或多個子區塊之各別集合的實例。
藉由偏移,可根據等式(2)來計算上下文。
或者,視訊寫碼器可根據一將Ctx用作輸入的函數(例如,Ctx=(Ctx+1)>>1)來計算上下文。
在圖11中展示基於區域之偏移的一個實例,其中區域R1及R2係基於4x4子區塊進行定義且對於區域R1及R2而言偏移不同。偏移值offset1offset2可為任何整數,例如,offset1=0,offset2=3。在其他實例中,至區域之其他劃分亦為有可能的,且至兩個以上區域之劃分亦為有可能的。
圖12為說明基於與現有上下文模型相關之TU大小的一視訊區塊至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之實例內嵌式劃分的概念圖。因為在當前HM中存在若干大小之TU(4x4、8x8、16x16及32x32),所以可使用內嵌式樣之劃分根據較小TU大小來進行較大區塊之劃分,如圖12中所說明。對於內嵌式劃分而言,上下文計算之方法可共用且上下文模型自身可共用。
舉例而言,對於TU大小32x32而言,在表示4x4 TU之區域R1中,上下文計算可使用與用於大小為4x4之實際TU之方法相同的用於上下文計算之方法。另外,可在大小為4x4之TU與大小為32x32之TU的R1之間共用一上下文模型,或可將偏移應用於大小為4x4之TU的上 下文模型。至於R2,可在大小為8x8之TU與大小為32x32之TU的R2之間共用上下文計算方法。R3表示16x16 TU區域,而R4表示32x32 TU區域。此方法之可能優點在於:可將相同單元用於上下文計算,且可考慮到內嵌區域與TU之間的額外相關性。
或者,使用內嵌式劃分,可在所有TU或TU之某一群組之間針對專用位置共用一些有效性映射上下文模型。舉例而言,可在具有自4x4至32x32之大小的所有TU之間共用對應於DC係數的上下文模型。作為另一實例,可在所有TU之間共用關於高頻率係數之上下文模型。在此等情形下,大小為32x32之TU中的區域R1(表示4x4 TU)可與具有大小4x4、8x8、16x16、32x32及其類似者中之任一者之TU使用相同的用於DC係數及/或高頻率係數之上下文模型。
作為另一實例,替代在所有TU之間進行共用,可僅在所有TU之一子集或群組之間共用以上所描述的係數(例如,DC及/或高頻率係數)之上下文模型。舉例而言,可僅在兩種大小之TU(諸如,4x4 TU及8x8 TU)之間共用係數之上下文模型。在此情形下,大小為32x32之TU中的區域R1(表示4x4 TU)可與具有大小4x4及8x8之TU使用相同的用於DC係數及/或高頻率係數之上下文模型。
以此方式,圖12之實例表示視訊寫碼器(諸如,視訊編碼器20或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自視訊區塊之複數個區域中判定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的實例,其中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對應於複數個變換單元(TU)大小中之一各別者,且其中視訊寫碼器藉由選擇在該區域和與該區域具有相同大小之TU之間共用的一上下文而判定上下文。
圖12亦表示視訊寫碼器(諸如,視訊編碼器20或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自視訊區塊之複數個區域中判定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的實例,其中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對應於複數個變換單元(TU)大小中之一各別者,且其中為了判定上下文,視訊寫碼器選擇在不同大小之兩個 或兩個以上TU之間共用的用於變換係數之專用位置的一上下文,其中該區域具有與不同大小之兩個或兩個以上TU中之一者相同的大小。用於變換係數之專用位置的該共用上下文可包含一在不同大小之兩個或兩個以上TU之間共用的用於DC係數及高頻率係數中之一者的上下文。額外或替代性地,用於變換係數之專用位置的該共用上下文可包含在具有4x4變換係數之大小的第一TU與具有8x8變換係數之大小的第二TU之間共用的一上下文。
圖13A及圖13B為說明一視訊區塊至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之實例劃分的概念圖。以與以上關於區域係基於正方形(例如,4x4)子區塊之實例所描述之方式類似的方式,本發明之技術亦描述用以基於矩形形狀之子區塊將視訊區塊(例如,TU)劃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區域的分類方法。舉例而言,可視如圖13A及圖13B中所展示之係數掃描而定將2x8及8x2子區塊用於8x8視訊區塊。在此實例中,視訊寫碼器將水平掃描應用於在圖13A中所展示之區塊中的係數,且將垂直掃描應用於圖13B中所展示之區塊。在圖13A及圖13B中所說明的實例中,一個正方形區塊表示單一係數,且整個視訊區塊之大小為8x8。
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區塊可劃分為不同矩形區域,例如,R1、R2、R3及R4。不同矩形區域中之每一者可具有不同上下文指派。舉例而言,對於一些區域而言,可使用一固定上下文。此等區域可基於以上所描述且在圖13A及圖13B中所展示的矩形(例如,2x8或8x2)子區塊而形成。舉例而言,可根據視訊區塊中之係數位置或根據含有此係數之矩形子區塊的位置來定義上下文。
或者,可能根據相鄰之矩形形狀的子區塊來定義上下文模型。舉例而言,同一矩形子區塊內之每一係數可使用一或若干個上下文。另外,相鄰矩形子區塊之係數亦可使用一或若干個上下文。然而,一個矩形子區塊之上下文可不同於先前基於矩形子區塊之上下文。亦可 能使用混合類型之上下文,例如,對於一些區域而言上下文可為基於鄰域的,且對於同一視訊區塊之一些區域而言上下文可為固定的或基於位置的。基於位置之方法的優點在於,不必逐係數地計算上下文,可針對一區域一次性地進行。又,該劃分可能視係數位置或含有此係數之矩形子區塊之位置而定。
對於具有(x,y)座標之係數而言,可根據係數位置來定義區域。舉例而言,若條件(x+y>=臨限值)為真,則可將此係數指派給區域R2;否則,可將其指派給區域R1。以一類似方式,可基於矩形形狀之子區塊進行此操作,對於具有(X,Y)座標之子區塊而言,可根據矩形子區塊位置來定義區域。舉例而言,若條件(X+Y>=臨限值)為真,則可將此係數指派給區域R2,否則,可將其指派給R1。該臨限值可固定至某一預定義值(如整數(例如,等於0或1))或可能視TU大小而定。
或者,對於不同區域而言上下文模型可不同,但仍將同一方法用於上下文計算。舉例而言,可基於鄰域來計算上下文,但對於不同區域,該上下文使用偏移。偏移可為固定的、視視訊區塊大小而定的或視以下各者中之一或多者而定:在視訊區塊及/或矩形子區塊中之係數位置、含有當前係數之矩形子區塊在視訊區塊中之位置,或此等條件之任何組合。
藉由偏移,可根據等式(3)來計算上下文。
或者,可根據一將Ctx用作輸入的函數(例如,Ctx=(Ctx+1)>>1)來計算上下文。
圖14A及圖14B為說明針對視訊區塊之每一區域的上下文偏移之實例指派的概念圖。在此等實例中,區域R1及R2係基於矩形子區塊及掃描方向來定義,且對於區域R1及R2而言偏移不同。偏移值offset1及offset2可為任何整數,例如,offset1=0,offset2=3。至區域之其他劃分亦為有可能的。舉例而言,區域之數目可大於二。應注意,視係數掃描方向而定,在本發明中使用2x8及8x2矩形子區塊作為一實例。在無限制之情況下,可將類似方法用於具有大小MxN之其他矩形形狀子區塊。
大體而言,本發明描述視訊區塊之基於對角線、基於正方形(例如,4x4)子區塊及基於矩形(例如,2x8及8x2)子區塊的劃分。在其他實例中,其他類型之劃分為可能的,且劃分可基於具有不同大小之各種形狀(例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其類似者)而為靈活的。本發明亦描述將視訊區塊劃分為任何數目個區域。本發明進一步描述基於正方形子區塊、矩形子區塊或基於諸如視訊區塊之對角線劃分之其他分組而將係數分組為區域。以上所描述之臨限值及偏移亦被提供作為一實例,可利用其他值或相鄰相依性。
如本發明中所描述之類似技術可用於非正方形之變換單元或其他形狀之單元。所描述之技術可應用於有效性映射寫碼,且在無限制之情況下應用於變換係數之其他語法及分格(bin)寫碼。另外,本發明通常將視訊區塊稱作TU區塊,但該等技術可應用於TU、PU、CU、LCU或區塊之其他群組中的任一者。
圖15為說明用於編碼當前區塊之實例方法的流程圖。當前區塊可包含一當前CU或該當前CU之一部分。儘管關於視訊編碼器20(圖1及圖2)進行了描述,但應理解,其他器件可經組態以執行類似於圖15之方法的方法。
在此實例中,視訊編碼器20最初預測當前區塊(150)。舉例而 言,視訊編碼器20可計算當前區塊的一或多個預測單元(PU)。視訊編碼器20可接著計算當前區塊之殘餘區塊以(例如)產生一變換單元(TU)(152)。為了計算該殘餘區塊,視訊編碼器20可計算原始之未經寫碼區塊與當前區塊之預測區塊之間的差(亦即,逐個像素之差)。視訊編碼器20可接著變換及量化殘餘區塊之係數(154)。接下來,視訊編碼器20可掃描殘餘區塊之經量化之變換係數(156)。
在掃描期間,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當前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且以此方式,視訊編碼器20可判定各種係數出現於之區域(158)。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編碼器20可基於(例如)係數之位置或係數出現於之子區塊之位置來判定係數出現於之區域。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關於圖9至圖14所描述之技術中的任一者或其他類似技術來判定區域。舉例而言,如圖9A中所展示,視訊編碼器20可經組態以判定係數出現於包括一或多個子區塊之第一區域中抑或包括在第一區域外部之子區塊的第二區域中。
視訊編碼器20可進一步基於區域來判定用於熵編碼係數之上下文(160)。亦即,視訊編碼器20可針對每一係數基於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編碼係數之上下文。舉例而言,如以上所論述,視訊編碼器20可基於係數出現於之區域而基於係數在區塊中之位置、包括係數之子區塊在區塊中之位置、待應用於經計算之上下文的偏移或其類似者來判定上下文。
同樣,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經判定上下文來熵編碼係數(162)。詳言之,視訊編碼器20可使用上下文來熵編碼表示係數之一或多個語法元素。舉例而言,視訊編碼器20可熵編碼係數之有效性資訊、有效係數之位準資訊及/或有效係數之正負號資訊中的一或多者。有效性資訊可包含significant_coeff_flag資料。位準資訊可包含coeff_abs_level_greater1_flag、coeff_abs_level_greater2_flag及coeff_abs_ level_remaining。正負號資訊可包含coeff_sign_flag。視訊編碼器20可接著輸出係數之經熵編碼之資料(164)。
以此方式,圖15之方法表示一方法之一實例,該方法包括基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的上下文,及使用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此外,該區域可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中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包含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該第二區域包含視訊區塊之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變換係數。
圖16為說明用於解碼視訊資料之當前區塊之實例方法的流程圖。當前區塊可包含一當前CU或該當前CU之一部分。儘管關於視訊解碼器30(圖1及圖3)進行了描述,但應理解,其他器件可經組態以執行類似於圖16之方法的方法。
視訊解碼器30可預測當前區塊(200),例如,使用框內或框間預測模式以計算當前區塊之經預測區塊。視訊解碼器30亦可接收當前區塊之經熵編碼之資料,諸如,對應於當前區塊之殘餘區塊之係數的經熵編碼資料(202)。
根據本發明之技術,視訊解碼器30可(例如)在反向掃描及熵解碼程序期間判定係數將出現於之區域(204)。亦即,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先前所解碼之變換係數的位置及掃描次序中之下一有效變換係數來判定下一變換係數之位置。視訊解碼器30可進一步判定此位置在區塊中出現於之區域。視訊解碼器30可以類似方式類似地判定係數中之每一者的區域。
此外,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例如)係數之位置或係數將出現於之子區塊之位置來判定係數將出現於之區域。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關於圖9至圖14所描述之技術中的任一者或其他類似技術來判定區域。舉例而言,如圖9A中所展示,視訊解碼器30可經組態以判定係數出現 於包括一或多個子區塊之第一區域中抑或包括在第一區域外部之子區塊的第二區域中。
另外,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經判定區域來判定用於解碼係數之上下文(206)。亦即,視訊解碼器30可針對每一係數基於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解碼係數之上下文。舉例而言,如以上所論述,視訊解碼器30可基於係數將出現於之區域而基於係數在區塊中之位置、包括係數之子區塊在區塊中之位置、待應用於經計算之上下文的偏移或其類似者來判定上下文。
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經判定上下文熵解碼經熵寫碼之資料以再生區塊之係數(208)。詳言之,視訊解碼器30可使用上下文來熵解碼表示係數之一或多個語法元素。舉例而言,視訊解碼器30可熵解碼係數之有效性資訊、有效係數之位準資訊及/或有效係數之正負號資訊中的一或多者。有效性資訊可包含significant_coeff_flag資料。位準資訊可包含coeff_abs_level_greater1_flag、coeff_abs_level_greater2_flag及coeff_abs_level_remaining。正負號資訊可包含coeff_sign_flag。視訊解碼器30可接著重新產生區塊(例如,TU)以包括在經解碼之變換係數之各別位置中的經解碼之變換係數(210)。亦即,如以上所論述,視訊解碼器30可反向掃描經再生之係數以產生經量化之變換係數的區塊。
視訊解碼器30可接著反量化及反變換該等係數以產生一殘餘區塊(212)。視訊解碼器30可最終藉由組合所預測區塊與殘餘區塊來解碼當前區塊(214)。亦即,視訊解碼器30可以數學方式組合經預測區塊之像素值與殘餘區塊之位於相同位置之像素值以解碼且再生原始區塊。
以此方式,圖16之方法表示一方法之一實例,該方法包括基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出現於之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視訊區塊之變換係 數的上下文,及使用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此外,該區域可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中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包含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該第二區域包含視訊區塊之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變換係數。
在一或多個實例中,所描述功能可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何組合予以實施。若以軟體予以實施,則該等功能可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程式碼而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上或經由電腦可讀媒體進行傳輸,且藉由基於硬體之處理單元執行。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對應於諸如資料儲存媒體之有形媒體)或通信媒體,通信媒體包括(例如)根據通信協定促進電腦程式自一處傳送至另一處的任何媒體。以此方式,電腦可讀媒體大體上可對應於(1)非暫時性的有形電腦可讀儲存媒體,或(2)諸如信號或載波之通信媒體。資料儲存媒體可為可由一或多個電腦或一或多個處理器存取以擷取指令、程式碼及/或資料結構以用於實施本發明中所描述之技術的任何可用媒體。電腦程式產品可包括電腦可讀媒體。
藉由實例而非限制,該等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可包含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碟儲存器件、磁碟儲存器件或其他磁性儲存器件,快閃記憶體,或可用以儲存呈指令或資料結構之形式之所要程式碼且可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又,將任何連接適當地稱為電腦可讀媒體。舉例而言,若使用同軸電纜、光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而自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傳輸指令,則同軸電纜、光纜、雙絞線、DSL或無線技術(諸如,紅外線、無線電及微波)包括於媒體之定義中。然而,應理解,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及資料儲存媒體不包括連接、載波、信號或其他暫時媒體,而可替代地針對非暫時、有形儲存媒體。如本文中所使用,磁碟及光碟包括緊密光碟(CD)、雷射光碟、 光碟、數位影音光碟(DVD)、軟性磁碟及藍光光碟,其中磁碟通常以磁性方式再生資料,而光碟藉由雷射以光學方式再生資料。以上各物之組合亦應包括於電腦可讀媒體之範疇內。
可藉由一或多個處理器來執行指令,諸如,一或多個數位信號處理器(DSP)、通用微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邏輯陣列(FPGA)或其他等效積體或離散邏輯電路。因此,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處理器」可指代前述結構或適合於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任何其他結構中之任一者。另外,在一些態樣中,可將本文所描述之功能性提供於經組態以用於編碼及解碼之專用硬體及/或軟體模組內,或併入於組合式編碼解碼器中。又,該等技術可完全實施於一或多個電路或邏輯元件中。
本發明之技術可實施於多種器件或裝置中,該等器件或裝置包括無線手機、積體電路(IC)或一組IC(例如,晶片組)。在本發明中描述各種組件、模組或單元以強調經組態以執行所揭示技術之器件之功能態樣,但未必要求藉由不同硬體單元予以實現。實情為,如以上所描述,可將各種單元組合於編碼解碼器硬體單元中,或藉由互操作性硬體單元(包括如以上所描述之一或多個處理器)之集合結合合適軟體及/或韌體來提供該等單元。
已描述各種實例。此等及其他實例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

Claims (37)

  1. 一種寫碼視訊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基於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出現於之一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該視訊區塊之該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區域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中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該第二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變換係數。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複數個區域中的一者,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包含該視訊區塊之一或多個子區塊的各別集合。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寫碼該變換係數包含寫碼與該變換係數相關聯之有效性資訊、該變換係數之位準資訊及與該變換係數相關聯之正負號資訊中的一或多者。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視訊區塊包含一變換單元(TU)、一預測單元(PU)、一寫碼單元(CU)、一最大寫碼單元(LCU)及區塊之一群組中的一者。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判定該上下文包含基於該區域使用基於位置之上下文資訊及基於鄰域之上下文資訊中的一者來判定該上下文。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判定該上下文包含基於該區域來判定應用於一用於該視訊區塊之基於位置之上下文的一偏移,其中該用於該區域之偏移為一固定偏移及一視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該變換係數在該視訊區塊內之一位置及包括該變換係數之一子 區塊在該視訊區塊內之一位置中的一或多者而定之偏移中的一者。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視訊區塊之複數個區域判定該區域,其中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對應於複數個變換單元(TU)大小中之一各別者,且其中判定該上下文包含選擇一在該區域與一具有與該區域之大小相同之大小的TU之間共用的上下文。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自該視訊區塊之複數個區域判定該區域,其中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對應於複數個變換單元(TU)大小中之一各別者,且其中判定該上下文包含選擇在不同大小之兩個或兩個以上TU之間共用的用於變換係數之專用位置的一上下文,其中該區域具有與不同大小之該兩個或兩個以上TU中之一者之大小相同的大小。
  10.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用於變換係數之該等專用位置的該共用上下文包含一在不同大小之該兩個或兩個以上TU之間共用的用於DC係數及高頻率係數中之一者的上下文。
  11. 如請求項9之方法,其中用於變換係數之該等專用位置的該共用上下文包含具有4x4變換係數之一大小的一第一TU與具有8x8變換係數之一大小的一第二TU之間的一共用上下文。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視訊區塊包含一非正方形視訊區塊。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熵寫碼該變換係數包含根據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CABAC)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解碼該變換係數。
  1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熵寫碼該變換係數包含根據上下文自適應性二進位算術寫碼(CABAC)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編碼該變換係數。
  15. 一種用於寫碼視訊資料之器件,該器件包含一視訊寫碼器,該視訊寫碼器經組態以基於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出現於之一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該視訊區塊之該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且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
  16.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區域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中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該第二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變換係數。
  17.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複數個區域中的一者,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包含該視訊區塊之一或多個子區塊的各別集合。
  18.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為了寫碼該變換係數,該視訊寫碼器經組態以寫碼與該變換係數相關聯之有效性資訊、該變換係數之位準資訊及與該變換係數相關聯之正負號資訊中的一或多者。
  19.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視訊區塊包含一變換單元(TU)、一預測單元(PU)、一寫碼單元(CU)、一最大寫碼單元(LCU)及區塊之一群組中的一者。
  20.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視訊寫碼器經組態以基於該區域使用基於位置之上下文資訊及基於鄰域之上下文資訊中的一者來判定該上下文。
  21.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視訊寫碼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基於該區域來判定應用於一用於該視訊區塊之基於位置之上下文的一偏移,其中該用於該區域之偏移為一固定偏移及一視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該變換係數在該視訊區塊內之一位置及包括該變換係數之一子區塊在該視訊區塊內之一位置中的一或多者而定 之偏移中的一者。
  22.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視訊寫碼器包含一視訊解碼器,該視訊解碼器經組態以熵解碼該變換係數。
  23. 如請求項15之器件,其中該視訊寫碼器包含一視訊編碼器,該視訊編碼器經組態以熵編碼該變換係數。
  24. 一種寫碼視訊資料之器件,該器件包含:用於基於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出現於之一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該視訊區塊之該變換係數之一上下文的構件;及用於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的構件。
  25. 如請求項24之器件,其中該區域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中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該第二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變換係數。
  26. 如請求項24之器件,其中該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複數個區域中的一者,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包含該視訊區塊之一或多個子區塊的各別集合。
  27. 如請求項24之器件,其中該用於寫碼該變換係數之構件包含用於寫碼與該變換係數相關聯之有效性資訊、該變換係數之位準資訊及與該變換係數相關聯之正負號資訊中的一或多者的構件。
  28. 如請求項24之器件,其中該視訊區塊包含一變換單元(TU)、一預測單元(PU)、一寫碼單元(CU)、一最大寫碼單元(LCU)及區塊之一群組中的一者。
  29. 如請求項24之器件,其中該用於判定該上下文之構件包含用於基於該區域使用基於位置之上下文資訊及基於鄰域之上下文資訊中的一者來判定該上下文的構件。
  30. 如請求項24之器件,其中該用於判定該上下文之構件包含用於基於該區域來判定應用於一用於該視訊區塊之基於位置之上下文之一偏移的構件,其中該用於該區域之偏移為一固定偏移及一視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該變換係數在該視訊區塊內之一位置及包括該變換係數之一子區塊在該視訊區塊內之一位置中的一或多者而定之偏移中的一者。
  31. 一種具有儲存於其上之指令的電腦可讀儲存媒體,當執行時,該等指令使得一處理器:基於一視訊區塊之一變換係數出現於之一區域來判定用於寫碼該視訊區塊之該變換係數的一上下文;及使用該經判定上下文來熵寫碼該變換係數。
  32. 如請求項31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區域包含一第一區域及一第二區域中之一者,該第一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變換係數之一或多個左上4x4子區塊,該第二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在該第一區域外部之變換係數。
  33. 如請求項31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區域包含該視訊區塊之複數個區域中的一者,該等區域中之每一者包含該視訊區塊之一或多個子區塊的各別集合。
  34. 如請求項31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使得該處理器寫碼該變換係數的該等指令包含使得該處理器寫碼與該變換係數相關聯之有效性資訊、該變換係數之位準資訊及與該變換係數相關聯之正負號資訊中的一或多者的指令。
  35. 如請求項31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該視訊區塊包含一變換單元(TU)、一預測單元(PU)、一寫碼單元(CU)、一最大寫碼單元(LCU)及區塊之一群組中的一者。
  36. 如請求項31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使得該處理器判定該上 下文的該等指令包含使得該處理器基於該區域使用基於位置之上下文資訊及基於鄰域之上下文資訊中的一者來判定該上下文的指令。
  37. 如請求項31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其中使得該處理器判定該上下文的該等指令包含使得該處理器基於該區域來判定應用於一用於該視訊區塊之基於位置之上下文之一偏移的指令,其中該用於該區域之偏移為一固定偏移及一視該視訊區塊之一大小、該變換係數在該視訊區塊內之一位置及包括該變換係數之一子區塊在該視訊區塊內之一位置中的一或多者而定之偏移中的一者。
TW102101282A 2012-01-13 2013-01-11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TW2013363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586668P 2012-01-13 2012-01-13
US201261588595P 2012-01-19 2012-01-19
US201261597097P 2012-02-09 2012-02-09
US13/738,534 US20130182772A1 (en) 2012-01-13 2013-01-10 Determining contexts for coding transform coefficient data in video coding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6317A true TW201336317A (zh) 2013-09-01

Family

ID=48779949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280A TWI532382B (zh) 2012-01-13 2013-01-11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轉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TW102101282A TW201336317A (zh) 2012-01-13 2013-01-11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TW102101279A TWI559736B (zh) 2012-01-13 2013-01-11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280A TWI532382B (zh) 2012-01-13 2013-01-11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轉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1279A TWI559736B (zh) 2012-01-13 2013-01-11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Country Status (18)

Country Link
US (3) US9253481B2 (zh)
EP (3) EP2803194B1 (zh)
JP (3) JP6266535B2 (zh)
KR (3) KR102187013B1 (zh)
CN (3) CN104041029B (zh)
AU (3) AU2013207804A1 (zh)
BR (3) BR112014017121B1 (zh)
CA (3) CA2863019C (zh)
HK (2) HK1198405A1 (zh)
IL (3) IL233162A (zh)
MY (2) MY172757A (zh)
PH (3) PH12014501467A1 (zh)
RU (3) RU2603537C2 (zh)
SG (4) SG10201605387XA (zh)
TW (3) TWI532382B (zh)
UA (1) UA114418C2 (zh)
WO (3) WO2013106739A2 (zh)
ZA (1) ZA20140568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5742B (zh) * 2017-01-09 2018-09-1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動態影像編碼裝置及動態影像編碼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97472B2 (en) 2010-11-16 2016-1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llel context calculation in video coding
US20120163456A1 (en) 2010-12-22 2012-06-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a most probable scanning order to efficiently code scanning order information for a video block in video coding
PL2728866T3 (pl) * 2011-06-28 2019-05-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posób dekodowania wideo z wykorzystaniem dekodowania arytmetycznego
KR101672107B1 (ko) 2011-11-08 2016-11-02 구글 테크놀로지 홀딩스 엘엘씨 변환 계수들에 대한 이진 코드워드들을 결정하는 방법
EP2805497A1 (en) 2012-01-21 2014-11-26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of determining binary codewords for transform coefficients
US9866829B2 (en) * 2012-01-22 2018-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of syntax elements that correspond to coefficients of a coefficient block in video coding
US9479780B2 (en) * 2012-02-01 2016-10-25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Simplification of significance map coding
WO2013116849A1 (en) 2012-02-04 2013-08-08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ext reduction in last significant coefficient position coding
CA2807908A1 (en) * 2012-06-30 2013-12-3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osition-based context selection for greater-than-one flag decoding and encoding
US9854235B2 (en) * 2012-08-31 2017-12-26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ntropy coding in scalable video compression
US9813737B2 (en) * 2013-09-19 2017-11-07 Blackberry Limited Transposing a block of transform coefficients, based upon an intra-prediction mode
US9215464B2 (en) 2013-09-19 2015-12-15 Blackberry Limited Coding position data for the last non-zero transform coefficient in a coefficient group
KR102250088B1 (ko) * 2013-10-24 2021-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디오 스트림을 복호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GB2524726B (en) * 2014-03-25 2018-05-23 Canon Kk Image data encapsulation with tile support
EP3211894B1 (en) 2014-10-21 2020-03-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graph-based prediction by using optimization function
US9781424B2 (en) 2015-01-19 2017-10-03 Google Inc. Efficient context handling in arithmetic coding
US10306229B2 (en) * 2015-01-26 2019-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multiple transforms for prediction residual
WO2017043760A1 (ko) * 2015-09-08 2017-03-1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엔트로피 부호화 및 복호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GB2596496B (en) * 2015-09-11 2022-05-18 Kt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video signal
US10440399B2 (en) * 2015-11-13 2019-10-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ing sign information of video data
US10542267B2 (en) 2016-01-21 2020-01-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lassification preserving image transform compression
WO2017135661A1 (ko) * 2016-02-01 2017-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그래프 기반 분리 가능한 변환 (graph-based separable transform)을 이용하여 비디오 신호를 인코딩 / 디코딩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9328461B (zh) 2016-04-29 2023-09-05 世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视频信号编码/解码方法和设备
CN113810704A (zh) 2016-04-29 2021-12-17 世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用于对图像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方法和装置
CN116916000A (zh) 2016-04-29 2023-10-20 世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视频信号编码/解码方法和设备
EP3270594A1 (en) * 2016-07-15 2018-01-17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vanced cabac context adaptation for last coefficient coding
CN117425005A (zh) 2016-08-31 2024-01-19 株式会社Kt 用于处理视频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RU2653289C1 (ru) * 2016-12-07 2018-05-07 Владимир Леонидович Карякин Способ повышения качества канала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iptv по коэффициенту ber в режиме тв веща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10194147B2 (en) 2017-01-19 2019-01-29 Google Llc DC coefficient sign coding scheme
KR102302797B1 (ko) * 2017-04-13 2021-09-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의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848761B2 (en) * 2017-06-29 2020-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cing seam artifacts in 360-degree video
US10484695B2 (en) * 2017-10-23 2019-11-19 Google Llc Refined entropy coding for level maps
EP3499885A1 (en) * 2017-12-18 2019-06-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coding video data
US10298895B1 (en) * 2018-02-15 2019-05-21 Wipro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context-based transformation of a video
EP3562156A1 (en) * 2018-04-27 2019-10-30 InterDigital VC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ontext modeling in video encoding and decoding
US10645381B2 (en) 2018-04-30 2020-05-05 Google Llc Intra-prediction for smooth blocks in image/video
US11509890B2 (en) * 2018-07-24 2022-11-22 Hfi Innovation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tropy coding and decoding aspects of video data
CN113039803B (zh) * 2018-09-23 2023-10-03 Lg 电子株式会社 编码/解码视频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230165360A (ko) * 2018-10-05 2023-1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변환 계수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7544790A (zh) 2018-10-05 2024-02-09 罗斯德尔动力有限责任公司 变换系数编码方法及其装置
US11323748B2 (en) 2018-12-19 2022-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ee-based transform unit (TU) partition for video coding
US11025937B2 (en) * 2019-03-16 2021-06-01 Tenc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coding
US11218735B2 (en) 2019-04-02 2022-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xt derivation for last position coding for video coding
AU2020258477A1 (en) * 2019-04-19 2021-11-11 Bytedance Inc. Context coding for transform skip mode
CN117255200A (zh) 2019-04-24 2023-12-19 字节跳动有限公司 编解码视频的量化残差差分脉冲编解码调制表示
WO2021073630A1 (en) * 2019-10-18 2021-04-22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Syntax constraints in parameter set signaling of subpictures
US11375220B2 (en) * 2019-11-27 2022-06-28 Tenc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decoding using a nominal directional mode and an angular offset
US11206428B1 (en) * 2020-07-14 2021-12-21 Tencent America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dependent joint component secondary transform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0974B1 (en) 1999-12-02 2004-01-20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ext selection of block transform coefficients
US6856701B2 (en) * 2001-09-14 2005-02-1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xt-based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coding
US7379608B2 (en) 2003-12-04 2008-05-2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rithmetic coding for transforming video and picture data units
KR100612015B1 (ko) * 2004-07-22 2006-08-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텍스트 적응형 이진 산술 부호화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009500941A (ja) 2005-07-08 2009-01-0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情報を圧縮/圧縮解除するためにビデオ信号のコーディング情報をモデリングする方法
RU2371881C1 (ru) 2005-07-08 2009-10-27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моделирования информации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видеосигнала для компрессии/декомпрессии информации
US8599925B2 (en) 2005-08-12 2013-12-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fficient coding and decoding of transform blocks
WO2007035056A1 (en) 2005-09-26 2007-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tropy encoding and entropy decoding fine-granularity scalability layer video data
KR100873636B1 (ko) 2005-11-14 2008-1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일 부호화 모드를 이용하는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장치
KR101356733B1 (ko) 2007-03-07 2014-0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컨텍스트 기반 적응적 이진 산술 부호화, 복호화 방법 및장치
CN101321283B (zh) * 2007-06-10 201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兼容不同大小块变换的编解码方法及编解码器
US9008171B2 (en) 2008-01-08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 pass quantization for CABAC coders
KR101375668B1 (ko) 2008-03-17 2014-03-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변환 계수의 부호화, 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US8831087B2 (en) * 2008-10-06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prediction mode selection
US8576916B2 (en) * 2008-10-08 2013-1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bus traffic of a texture decoding module in a video decoder
US20100174539A1 (en) 2009-01-06 2010-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ctor quantization codebook search
US9300972B2 (en) 2009-02-09 2016-03-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Video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low-complexity frequency transformation, and video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780999B2 (en) 2009-06-12 2014-07-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embling multiview video coding sub-BITSTREAMS in MPEG-2 systems
US8665964B2 (en) 2009-06-30 2014-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deo coding based on first order prediction and pre-defined second order prediction mode
US8914835B2 (en) 2009-10-28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reaming encoded video data
HUE051391T2 (hu) 2010-04-13 2021-03-01 Ge Video Compression Llc Szignifikancia térképek és transzformációs együttható blokkok kódolása
EP2569944A1 (en) 2010-05-12 2013-03-20 Thomson Licens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nified significance map coding
US8913666B2 (en) 2010-10-01 2014-12-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tropy coding coefficients using a joint context model
US9313514B2 (en) 2010-10-01 2016-04-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tropy coder initialization
US20120082235A1 (en) 2010-10-05 2012-04-05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Coding and decoding utilizing context model selection with adaptive scan pattern
US8687904B2 (en) 2011-01-14 2014-04-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e coding method, image coding apparatus, image decoding method, image deco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coding and decoding apparatus which include arithmetic coding or arithmetic decoding
US8953690B2 (en) 2011-02-16 2015-02-1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video data
US8891630B2 (en) 2011-10-24 2014-11-18 Blackberry Limited Significance map encoding and decoding using partition set based context assignment
US8964849B2 (en) 2011-11-01 2015-02-24 Blackberry Limited Multi-level significance map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EP2590409B1 (en) * 2011-11-01 2015-01-07 BlackBerry Limited Multi-level significance map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EP2595380B1 (en) 2011-11-19 2015-10-21 BlackBerry Limited Multi-level significance map scanning
CN108900839B (zh) 2011-12-28 2022-05-31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解码装置及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5742B (zh) * 2017-01-09 2018-09-11 晨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動態影像編碼裝置及動態影像編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41033B (zh) 2018-10-26
SG10201605387XA (en) 2016-08-30
TWI532382B (zh) 2016-05-01
US9621894B2 (en) 2017-04-11
JP6266535B2 (ja) 2018-01-24
CA2863043A1 (en) 2013-07-18
IL233162A (en) 2017-05-29
HK1198404A1 (zh) 2015-04-17
BR112014017118A8 (pt) 2017-07-04
RU2595897C2 (ru) 2016-08-27
JP6046164B2 (ja) 2016-12-14
AU2013207823B2 (en) 2016-12-08
CA2863011C (en) 2017-10-17
EP2803196A2 (en) 2014-11-19
ZA201405688B (en) 2017-08-30
CA2863011A1 (en) 2013-07-18
JP2015507430A (ja) 2015-03-05
JP2015507431A (ja) 2015-03-05
BR112014017118A2 (pt) 2017-06-13
UA114418C2 (uk) 2017-06-12
BR112014017000A2 (pt) 2017-06-13
HK1198405A1 (zh) 2015-04-17
RU2014133162A (ru) 2016-03-10
KR20140120909A (ko) 2014-10-14
US20130182758A1 (en) 2013-07-18
AU2013207752B2 (en) 2017-05-04
SG11201403341PA (en) 2014-08-28
EP2803194B1 (en) 2024-01-03
WO2013106739A2 (en) 2013-07-18
CN104041033A (zh) 2014-09-10
KR20140116194A (ko) 2014-10-01
BR112014017121B1 (pt) 2023-02-07
CN104041029A (zh) 2014-09-10
BR112014017000A8 (pt) 2017-07-04
BR112014017121A8 (pt) 2017-07-04
CA2863019A1 (en) 2013-07-18
WO2013106739A3 (en) 2014-03-20
MY166883A (en) 2018-07-24
US20130182772A1 (en) 2013-07-18
KR102187013B1 (ko) 2020-12-04
EP2803194C0 (en) 2024-01-03
IL233162A0 (en) 2014-07-31
WO2013106729A3 (en) 2014-03-20
CN104054340A (zh) 2014-09-17
KR20140120908A (ko) 2014-10-14
IL233160A0 (en) 2014-07-31
TW201336310A (zh) 2013-09-01
AU2013207804A1 (en) 2014-07-31
AU2013207823A1 (en) 2014-07-24
PH12014501530A1 (en) 2014-10-08
CA2863019C (en) 2020-04-28
BR112014017121A2 (pt) 2017-06-13
RU2014133158A (ru) 2016-03-10
CN104041029B (zh) 2018-03-06
SG11201403343RA (en) 2014-09-26
TWI559736B (zh) 2016-11-21
WO2013106710A3 (en) 2014-02-20
SG11201403342YA (en) 2014-09-26
BR112014017118B1 (pt) 2023-04-18
PH12014501530B1 (en) 2014-10-08
US9253481B2 (en) 2016-02-02
PH12014501465A1 (en) 2014-10-08
WO2013106710A2 (en) 2013-07-18
PH12014501467B1 (en) 2014-10-08
JP2015507429A (ja) 2015-03-05
WO2013106729A2 (en) 2013-07-18
TW201347545A (zh) 2013-11-16
RU2603537C2 (ru) 2016-11-27
RU2014133154A (ru) 2016-03-10
KR101721302B1 (ko) 2017-03-29
IL233161A0 (en) 2014-07-31
IL233160A (en) 2016-07-31
MY172757A (en) 2019-12-11
EP2803194A2 (en) 2014-11-19
PH12014501467A1 (en) 2014-10-08
EP2803195A2 (en) 2014-11-19
US20130182773A1 (en) 2013-07-18
AU2013207752A1 (en) 2014-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9736B (zh) 於視訊寫碼中判定用於寫碼變換係數資料之上下文
KR101814308B1 (ko) 비디오 코딩에서의 계수 스캐닝
JP6231109B2 (ja) コンテキスト適応型、マルチレベル有意性コーディングに関するコンテキスト導出
TW201729595A (zh) 針對視訊寫碼使用與位置相關之預測組合之改良視訊幀內預測
TWI520584B (zh) 用信號發送用於一葉層級編碼單元之子集的轉換係數的語法元素
TW201352004A (zh) 轉換係數寫碼
TW201342920A (zh) 在視訊寫碼中用於色度分量之變換單位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