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6256A - 傳輸上行鏈路資料之方法及其第一網路節點及第二網路節點 - Google Patents
傳輸上行鏈路資料之方法及其第一網路節點及第二網路節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36256A TW201336256A TW101142706A TW101142706A TW201336256A TW 201336256 A TW201336256 A TW 201336256A TW 101142706 A TW101142706 A TW 101142706A TW 101142706 A TW101142706 A TW 101142706A TW 201336256 A TW201336256 A TW 201336256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node
- uplink
- antenna system
- data
- radio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傳輸上行鏈路資料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在一第一網路節點(BS2)處判定用於該上行鏈路資料之一上行鏈路傳輸的至少一第一無線電資源,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一行動台(MS2)至經指派給該第一網路節點(BS2)之一第一天線系統(AS3-BS2)及經指派給一第二網路節點(BS1)之一第二天線系統(AS1-BS1);將該第一上行鏈路傳輸之一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自該第一天線系統(AS3-BS2)提供至該第二網路節點(BS1)或一第三網路節點;及在該第二網路節點(BS1)或該第三網路節點處基於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恢復該上行鏈路資料。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一種第一網路節點(BS2)及一種第二網路節點(BS1)。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無線電通信,且更特定言之(但非排他地),係關於上行鏈路資料之傳輸。
如3GPP LTE系統(LTE=長期演進)之蜂巢式行動通信系統依賴於MIMO天線技術(MIMO=多輸入多輸出)以便達成高頻譜效率。此外,常常應用MIMO天線技術之頻率再使用以充分地利用可用之不足系統頻寬。此舉導致在整個小區內之可達成使用者速率的強烈不平衡。另外,小區間干擾變為蜂巢式系統效能之主要限制方面。
如CoMP(CoMP=協調多點)之技術處理此問題。在CoMP中,屬於同一基地台或屬於不同基地台之若干分散式天線陣列經群聚以形成負責兩個或兩個以上無線電小區或無線電扇區之天線系統之所謂的合作集合。合作叢集允許自分散式天線陣列至行動台之同時下行鏈路傳輸或允許在天線陣列處對在上行鏈路方向上自行動台傳輸之無線電頻率信號的同時上行鏈路接收。此情形允許經由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形成分散式MIMO系統,分散式MIMO系統亦被稱作網路MIMO。
與經由單一天線系統接收上行鏈路無線電頻率信號及自單一所接收之上行鏈路無線電頻率信號恢復資料相比較,在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天線系統處自行動台接收上行鏈路無線電頻率信號,將所接收之上行鏈路
無線電頻率信號自與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相關聯的一或多個從屬單元轉遞至主控單元及在主控單元處執行上行鏈路無線電頻率信號之疊加可因為SINR(SINR=信號對干擾加雜訊比)增加而改良無線電通信系統之總系統效能。
在完全集中式上行鏈路CoMP傳輸方案中,針對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選擇單一中心網路節點,該網路節點執行位於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整個涵蓋區域內之所有第一行動台之上行鏈路資料的排程決策,且執行所有第一行動台之上行鏈路資料的解碼及恢復。
在完全分散式上行鏈路CoMP傳輸方案中,負責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之至少一天線系統的每一網路節點執行位於至少一天線系統之涵蓋區域內的所有第二行動台之上行鏈路資料的排程決策,且執行所有第二行動台之上行鏈路資料的解碼及恢復。
執行上行鏈路CoMP之方式影響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網路節點之間的通信鏈路之所需回載頻寬。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標為減小此等通信鏈路上之所需回載頻寬。
該目標藉由一種用於傳輸上行鏈路資料之方法達成。該方法含有以下步驟:在一第一網路節點處判定用於該上行鏈路資料之一上行鏈路傳輸的至少一第一無線電資源,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一行動台至天線系統之一合作集合中的經指派給該第一網路節點之一第一天線系統及天線系統之
該合作集合中的經指派給一第二網路節點之一第二天線系統;提供自該第一天線系統至該第二網路節點或一第三網路節點之該第一上行鏈路傳輸的一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及在該第二網路節點或該第三網路節點處基於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恢復該上行鏈路資料。
該目標進一步藉由一第一網路節點且藉由一第二網路節點達成。
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可為(例如)一所接收之OFDM訊框之第一I/Q樣本。
該第一網路節點可為(例如)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基地台、WLAN(WLAN=無線區域網路)之存取點或連接至含有第一天線系統之網路的另一網路之網路節點。該另一網路可基於(例如)雲端計算,雲端計算具有上行鏈路資料之恢復在該另一網路之若干網路節點上分散的功能性。
第二網路節點可為(例如)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另一基地台、WLAN之另一存取或另一網路之另一網路節點,該另一網路可(例如)基於雲端計算(參見上文)。
第三網路節點可為(例如)另一網路之又一網路節點,該另一網路可(例如)基於雲端計算(參見上文)。
恢復步驟可藉由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一基地台針對共用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且共用相同時間無線電資源及/或頻率無線電資源的所有行動台來進行。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其他基地台可將共用相同時間無線電資源及/或相同頻率無線電資源之所接收之無線電樣本傳輸至基地台以供
解碼及資料恢復。
與亦如上文所描述之完全分散式上行鏈路CoMP方案相比較,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提供在無線電存取網路節點之間的回載鏈路上需要較小傳輸容量的第一益處。在最佳狀況下,該方法允許最小化回載鏈路上之資料的交換,且藉此可減小用於回載鏈路之最大所需傳輸容量及成本。
在完全集中式上行鏈路CoMP傳輸方案之狀況下,必須在下行鏈路方向上將排程決策自中心網路節點以星形方式用信號發出至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內的所有其他網路節點,且將在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所有天線系統處接收之上行鏈路資料轉遞至中心網路節點以供解碼及資料恢復。藉此,關於本發明,需要在無線電存取網路節點之間的回載鏈路上傳輸類似量之資料訊務。
在完全分散式上行鏈路CoMP傳輸方案中,在下行鏈路方向上僅將排程決策用信號發出至經指派給各別無線電存取網路節點之天線系統。但需要將已在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天線系統處接收之上行鏈路資料轉遞至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之所有網路節點以供解碼及資料恢復。此轉遞藉由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每一天線系統應用於與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有關係的每一網路節點。該關係意謂,經指派給各別網路節點之天線系統亦經指派給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藉此,亦需要在無線電存取網路節點之間的回載鏈路上傳輸大量資料訊務。
與完全集中式CoMP相比較,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提供以
下第二益處:提供在各自基於完全集中式CoMP之兩個叢集之間的邊界處之聯合上行鏈路接收之解決方案。藉由排程及解碼功能之適當群集及拆分,每一小區邊界可位於同一叢集之兩個無線電小區之間,使得可在無線電存取網路內之每一位置處提供聯合上行鏈路接收,除了無線電存取網路之邊界以外。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將一或若干個第一無線電資源分配給第二網路節點或分配給第三網路節點以用於在第二網路節點處或在第三網路節點處恢復經由該一或若干個第一無線電資源傳輸之上行鏈路資料;及將分配步驟之分配資訊提供至第一網路節點、第二網路節點及/或第三網路節點。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估計包含第一預定義數目個天線系統之網路節點之間的傳輸鏈路上之第一負載;估計包含至少第二預定義數目個天線系統之其他網路節點之間的其他傳輸鏈路上之至少一第二負載;及自第一預定義數目個天線系統及至少第二預定義數目個天線系統選擇包含第一天線系統及第二天線系統之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對於該合作集合,該第一負載或該至少第二負載最小或低於第一預定義負載。簡言之,對於該另一較佳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自天線系統之一組至少兩個合作集合選擇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對於該合作集合,控制天線系統之選定合作集合的網路節點之間的傳輸鏈路上之負載最小或低於第一預定義負載。
在又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估計自第一行動台至第一預定義數目個天線系統之上行鏈路頻道上的第三負載;估計自第一行動台至至少第二預定義數目個天線系統之其他上行鏈路頻道上的至少一第四負載,且進一步自第一預定義數目個天線系統及至少第二預定義數目個天線系統選擇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對於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第三負載或至少第四負載最小或低於第二預定義負載。簡言之,對於該又一較佳實施例,選擇步驟進一步最小化自行動台至天線系統之選定合作集合的上行鏈路頻道上之負載,或限制自行動台至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之上行鏈路頻道上的負載低於第二預定義負載。
另外,該又一較佳實施例允許在空中介面上自位於預定義區域內之行動台傳輸至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資料之最小化,且藉此上行鏈路上之總輸送量可增加。
根據另一實施例,若另一網路節點伺服高於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內的預定義數目之數目個行動台或伺服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內的大多數行動台,則選擇另一網路節點及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此選擇準則允許進一步減小第一及第二天線系統與第二網路節點之間的所需回載容量。
根據又一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將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自另一網路節點或自又一網路節點提供至伺服第一行動台之網路節點;及將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自網路節點提供至蜂巢式行動通信網路之核心網路節點或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網路閘道器。此實施例使得第一網路
節點能夠意識到行動台之上行鏈路資料的成功恢復,且現有無線電通信標準一致地需要用於下行鏈路資料至行動台及用於上行鏈路資料自行動台之經由第一網路節點的傳輸路徑相同。
根據一替代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將經恢復之第一上行鏈路資料自另一網路節點或自又一網路節點直接提供至蜂巢式行動通信網路之核心網路節點或無線電存取網路之網路閘道器。藉此,若藉由無線電通信標準允許可處理且經由諸如不同無線電存取網路節點之不同網路節點轉遞用於行動台之下行鏈路資料訊務及來自行動台之上行鏈路資料訊務,則可進一步減小回載鏈路上之資料的傳輸。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將藉由恢復步驟獲得之最佳化資訊自另一網路節點或自又一網路節點提供至網路節點,該最佳化資訊用於在網路節點處最佳化用於自行動台至第一天線系統及第二天線系統之上行鏈路傳輸的無線電資源之下一判定。該最佳化資訊可含有(例如)上行鏈路傳輸之頻道狀態資訊。藉此,傳輸錯誤可減少且無線電通信系統之總資料輸送量可增加。
較佳地,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驗證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資料是否滿足預定義準則,且若滿足預定義準則,則將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資料提供至另一網路節點或又一網路節點。若(例如)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資料幾乎僅含有外部雜訊或大氣雜訊從而無法在另一網路節點或
又一網路節點處支援用於上行鏈路資料之恢復程序,則此驗證允許進一步減小回載鏈路上之資料傳輸。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將排程資訊自網路節點提供至另一網路節點或又一網路節點,且排程資訊含有如何解碼及恢復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之資訊。該另一較佳實施例允許網路節點藉由改變(例如)寫碼類型或調變類型而使上行鏈路傳輸靈活地適應於瞬時頻道條件。需要將此等改變之參數自網路節點用信號發出至另一網路節點或又一網路節點。此外,此實施例允許識別第一網路節點與第二網路節點之間的介面上之封包遺失。在封包遺失之狀況下,可藉由第二網路節點請求第一網路節點與第二網路節點之間的介面上之重新傳輸。
較佳地,若至少第一無線電資源之工作負載高於預定義臨限值,若第一行動台正以最大傳輸功率傳輸及/或若第一行動台不能夠以上行鏈路資料佔據分配給第一行動台之所有無線電資源,則可應用該方法。若不滿足該等條件中之一或若干者,則此情形允許針對無線電通信網路之特定區停用上行鏈路CoMP傳輸方案,且藉此上行鏈路CoMP之所需回載頻寬減小至零。此情形允許進一步減小回載鏈路上之最大所需傳輸容量。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自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判定至少一第一無線電資源且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含有將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指派給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之步驟。
根據又一較佳實施例,預定義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
至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指派。
根據另一較佳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在另一網路節點處接收用於將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指派給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且用於在另一網路節點處或在又一網路節點處基於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恢復上行鏈路資料的第一分配資訊;及在網路節點處接收用於將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指派給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且用於在另一網路節點處或在又一網路節點處基於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恢復上行鏈路資料的第二分配資訊。
根據又一較佳實施例,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在又一網路節點處接收用於將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指派給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且用於在又一網路節點處基於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恢復上行鏈路資料的第三分配資訊。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含有預定義涵蓋區域,且該方法進一步含有以下步驟:將無線電資源之另一預定義群組指派給含有與預定義覆蓋區域部分重疊之另一預定義覆蓋區域的天線系統之另一合作集合。
本發明之實施例將在以下詳細描述中變得顯而易見且將藉由借助於非限制說明給出之隨附諸圖來說明。
圖1示意性地展示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該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例示性地含有第一基地台BS1及第二基地台BS2。出於簡單起見而未展示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之其他
基地台及其他網路節點。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可為(例如)諸如由IEEE 802.11標準定義之WLAN、諸如由WiMAX網路論壇所認可之無線網路標準之IEEE 802.16系列中之一者的WiMAX網路(WiMAX=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或諸如由3GPP(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定義之LTE存取網路(LTE=長期演進)。
術語「基地台」可被視為與基地收發器台、存取點基地台、存取點、巨型小區、小型小區、超微型小區、微型小區等同義及/或被稱作基地收發器台、存取點基地台、存取點、巨型小區、小型小區、超微型小區、微型小區等,且可描述經由一或多個無線電鏈路來提供至一或多個行動台之無線連接性的設備。第一基地台BS1及第二基地台BS2可為(例如)LTE節點B、IEEE 802.11存取點、WiMAX基地台等。
第一基地台BS1可藉由通信鏈路CL1連接至第二基地台BS2。通信鏈路CL1可為(例如)諸如指定用於3GPP LTE無線電通信網路之X2介面。
第一基地台BS1含有(例如)用於提供對第一無線電小區C1之無線涵蓋的第一天線系統AS1-BS1、用於提供對第二無線電小區C2之無線涵蓋的第二天線系統AS2-BS1,及用於提供對第三無線電小區C3之無線涵蓋的第三天線系統AS3-BS1。或者,第一基地台BS1可含有僅單一天線系統或三個以上天線系統。天線系統AS1-BS1、AS2-BS1及AS3-BS1可安裝於(例如)第一天線桿上。
第一行動台MS1可例示性地位於第一無線電小區C1內與第六無線電小區C6之邊界附近。出於簡單起見,在無線電小區C1、C2及C3內未展示其他第一行動台。
第一基地台BS1進一步含有用於判定用於行動台(諸如,第一行動台MS1)之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的第一排程單元SU1,該等行動台位於無線電小區C1、C2及C3中之一者內。
第二基地台BS2例示性地含有用於提供對第四無線電小區C4之無線涵蓋的第一天線系統AS1-BS2、用於提供對第五無線電小區C5之無線涵蓋的第二天線系統AS2-BS2,及用於提供對第六無線電小區C6之無線涵蓋的第三天線系統AS3-BS2。天線系統AS1-BS2、AS2-BS2及AS3-BS2可安裝於(例如)第二天線桿處。
第二行動台MS2可例示性地位於第六無線電小區C6內與第一無線電小區C1之邊界附近。出於簡單起見,在無線電小區C4、C5及C6內未展示其他第二行動台。
第二基地台BS2進一步含有用於判定用於其他行動台(諸如,第二行動台MS2)之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的第二排程單元SU2,該等其他行動台位於無線電小區C4、C5及C6中之一者內。
第一基地台BS1及第二基地台BS2可獨立地排程位於無線電小區中之一者中的行動台,該等無線電小區藉由第一基地台BS1或第二基地台BS2控制。
天線系統AS1-BS1、AS2-BS1、AS3-BS1、AS1-BS2、
AS2-BS2及AS3-BS2可例示性地含有兩個天線元件。或者,此等天線元件中之一些或全部可含有單一天線元件或三個以上天線元件。
術語「行動台」可被視為與行動單元、行動使用者、存取終端機、使用者備、用戶、使用者、遠端台等同義,且可在下文中有時稱作行動單元、行動使用者、存取終端機、使用者設備、用戶、使用者、遠端台等。第一行動台MS1及第二行動台MS2可為(例如)蜂巢式電話、LTE智慧型電話、具有WLAN及/或LTE介面卡之諸如筆記型電腦的攜帶型電腦、具有WLAN及/或LTE介面之USB資料卡、口袋型電腦、手持型電腦、個人數位助理或可實施於任何攜帶型器件或載具等中之積體電路。
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一天線系統AS1-BS1及第二天線系統AS2-BS1以及第二基地台BS1之第三天線系統AS3-BS2可例示性地分配給如圖1中所展示之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CSAS5(亦參見圖3e))。此情形意謂第一無線電小區C1、第二無線電小區C2及第六無線電小區C6為用於提供此區域中之網路MIMO的無線電小區之所謂的合作叢集CCRC5。或者,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CSA5S含有兩個以上天線系統且合作叢集含有兩個以上無線電小區。
用於提供網路MIMO之無線電小區的另一合作叢集CCRC1含有第一無線電小區C1、第二無線電小區C2及第三無線電小區C3,CCRC1藉由無線電小區C1及C2與無線電小區之合作叢集CCRC5部分重疊(亦參見圖3)。
第一基地台BS1可進一步含有可為(例如)第一聯合接收單元之第一接收單元JRU1,第一接收單元JRU1用於處理已藉由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CSAS5經由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參見圖2a))接收的上行鏈路信號且用於解碼及恢復第一上行鏈路資料。
類似地,第二基地台BS2可進一步含有為第二聯合接收單元之第二接收單元JRU2,第二接收單元JRU2用於處理已藉由天線系統之第四合作集合CSAS4經由無線電資源之第二預定義群組PGRR2(參見圖2a))接收的其他上行鏈路信號且用於恢復第二上行鏈路資料。
如圖2a)中例示性地展示之第一無線電資源區塊RRB1可基於(例如)分配給無線電通信系統之業者的預定義頻率範圍PFR。關於(例如)3GPP LTE,預定義頻率範圍PFR可為(例如)1.4 MHz、3 MHz、5 MHz、10 MHz、15 MHz或20 MHz之頻率範圍。
預定義頻率範圍PFR可例示性地含有八個PRB(PRB=實體資源區塊),例如,在3GPP LTE中,該八個PRB各自含有具有(例如)1 ms=14個OFDM符號時間之PRB長度及(例如)66.7 μs之OFDM符號時間長度的12個頻率副載波FS。第一PRB PRB1及第二PRB PRB2可指派給(例如)無線電資源之第一預定義群組PGRR1。第三PRB PRB3及第四PRB PRB4可指派給(例如)無線電資源之第二預定義群組PGRR2。第五PRB PRB5及第六PRB PRB6可指派給(例如)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第七PRB PRB7及
第八PRB PRB8可指派給(例如)無線電資源之第四預定義群組PGRR4。
一般而言,可以使得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的數目等於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數目之方式將無線電小區之時間無線電資源及/或頻率無線電資源分割成無線電資源之數個預定義群組,天線系統為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的部分。
此情形進一步意謂經指派給天線系統之特定合作集合的天線系統應用無線電資源之同一預定義群組。藉此,經指派給無線電資源之同一預定義群組的所有行動台應用相同無線電資源。此等指派允許基地台BS1、BS2可在無在合作基地台BS1、BS2間之任何先前發信號的情況下自主地排程專用行動台MS1、MS2。
此情形甚至進一步意謂不含有同一天線系統之天線系統的不相交合作集合可經指派無線電資源之同一預定義群組。
原則上,可以使得經指派給除可負責恢復經由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傳輸之上行鏈路資料的網路節點之外的網路節點之無線電小區之數目最小的方式選擇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藉此,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的數目可減小且無線電資源之剩餘預定義群組的大小可增加。詳言之,若無線電資源分割係基於頻率無線電資源,則太小的分割將減小頻率選擇性排程之增益。
在諸如圖3中所展示之具有第一基地台BS1、第二基地台BS2、第三基地台BS3及第四基地台BS4之無線電小區的六
邊形柵格之狀況下,存在無線電小區之六個不同合作叢集CCRC1、CCRC2、CCRC3、CCRC4、CCRC5、CCRC6,該六個不同合作叢集各自含有三個無線電小區(由陰影線指示)且部分地重疊。
在圖3a)中展示無線電小區之第一站內合作叢集CCRC1的第一較佳實施例。在此狀況下,所有無線電小區屬於第二基地台BS2,第二基地台BS2負責解碼所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且負責恢復上行鏈路資料。
在圖3d)、圖3e)及圖3f)中,展示具有屬於第一基地台BS1或第二基地台BS2之兩個無線電小區的無線電小區之第四合作叢集CCRC4、無線電小區之第五合作叢集CCRC5及無線電小區之第六合作叢集CCRC6的三個其他較佳實施例,第一基地台BS1或第二基地台BS2執行所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之解碼及上行鏈路資料之恢復。在此等狀況下,大多數無線電小區屬於彼基地台,該基地台負責解碼所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且負責恢復上行鏈路資料。
可不使用圖3b)、圖3c)中所展示之實施例,此係因為基地台BS1、BS2、BS3、BS4中之每一者僅負責無線電小區之合作叢集CCRC2、CCRC3中之一個無線電小區,且因此需要上行鏈路信號自經指派給兩個其他基地台之兩個無線電小區的天線系統傳輸至該基地台,該基地台將執行上行鏈路資料之恢復步驟。
使用無線電小區之四個合作叢集CCRC1、CCRC4、CCRC5、CCRC6,可在無上行鏈路CoMP之任何涵蓋間隙
的情況下伺服蜂巢式行動無線電網路。此情形意謂,可以相同方式將蜂巢式行動無線電網路之所有無線電小區的可用無線電資源分割成無線電資源之四個預定義群組。
下表1展示及概述將天線系統指派給無線電小區之四個合作叢集CCRC1、CCRC4、CCRC5、CCRC6,將無線電資源之四個預定義群組PGRR1、PGRR2、PGRR3、PGRR4指派給無線電小區之四個合作叢集CCRC1、CCRC4、CCRC5、CCRC6且將網路節點指派給無線電資源之四個預定義群組PGRR1、PGRR2、PGRR3、PGRR4。
根據圖2b)中所展示之替代實施例,第二無線電資源區塊RRB2涵蓋含有八個PRB PRB1至PRB8之預定義頻率範圍PFR。可將第一PRB PRB1、第二PRB PRB2及第三PRB PRB3指派給(例如)無線電資源之另一第一預定義群組PGRR1-2。可將第四PRB PRB4、第五PRB PRB5及第六
PRB PRB6指派給(例如)無線電資源之另一第二預定義群組PGRR2-2。可將第七PRB PRB7及第八PRB PRB8指派給(例如)無線電資源之另一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2。無線電資源之另一第四預定義群組PGRR4-2可與整個第二無線電資源區塊RRB2相同。關於表1,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PGRR1至PGRR4可藉由無線電資源之其他預定義群組PGRR1-2至PGRR4-2替換,且經指派PRB之行可根據圖2b)之PRB分佈而調適。
可在無線電資源之一預定義群組至無線電資源之另一預定義群組之間交換關於本發明之第一基地台BS1及第二基地台BS2的功能性,如上文所描述。此情形意謂,在較大無線電存取網路中,平均而言,每一基地台可經由基地台之間的通信鏈路傳輸及接收上行鏈路資料,且通信鏈路之回載頻寬可在兩個方向上相等。
該上行鏈路資料及其他上行鏈路資料可為(例如)諸如VoIP(VoIP=網際網路語音通訊協定)之語音資料、電子郵件資料、web瀏覽資料、串流資料或FTP下載資料(FTP=檔案傳送協定)。
第一基地台BS1可判定用於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傳輸的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一或多個第一無線電資源,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第一行動台MS1經由第一傳輸路徑TP1至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一天線系統AS1-BS1,經由第二傳輸路徑TP1至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二天線系統AS2-BS1,且經由第三傳輸路徑TP3至第二基地台BS2
之第三天線系統AS3-BS2。在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一天線系統AS1-BS1處接收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信號作為一或若干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且將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信號自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二天線系統AS2-BS1提供至第一基地台BS1以供解碼及資料恢復。在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二天線系統AS1-BS2處接收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信號作為一或若干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且將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信號自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二天線系統AS2-BS1提供至第一基地台BS1以供解碼及資料恢復。在第二基地台BS2之第三天線系統AS3-BS2處接收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信號作為一或若干個第三上行鏈路信號,且經由第二基地台BS2及通信鏈路CL將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信號自第二基地台BS2之第三天線系統AS3-BS2提供至第一基地台BS1以供解碼及資料恢復。第一基地台BS1基於一或若干個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基於一或若干個所接收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且基於一或若干個所接收之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而解碼及恢復上行鏈路資料。
類似地,第二基地台BS2可判定用於其他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傳輸的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一或多個第二無線電資源,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第二行動台MS2經由第四傳輸路徑TP4至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一天線系統AS1-BS1,經由第五傳輸路徑TP5至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二天線系統AS2-BS1,且經由第六傳輸路徑TP6至第二基地台BS2之第三天線系統AS3-BS2。在第一基地台BS1之
第一天線系統AS1-BS1處接收其他上行鏈路資料之其他上行鏈路信號作為一或若干個其他第一上行鏈路信號,且將其他上行鏈路資料之其他上行鏈路信號自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一天線系統AS1-BS1提供至第一基地台BS1。在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二天線系統AS2-BS1處接收其他上行鏈路信號作為一或若干個其他第二上行鏈路信號,且將其他上行鏈路信號自第一基地台BS1之第二天線系統AS2-BS1提供至第一基地台BS1。在第二基地台BS2之第三天線系統AS3-BS2處接收其他上行鏈路信號作為一或若干個其他第三上行鏈路信號,且經由第二基地台BS2及通信鏈路CL將其他上行鏈路信號自第二基地台BS2之第三天線系統AS3-BS2提供至第一基地台BS1。第一基地台BS1基於一或若干個所接收之其他第一上行鏈路信號,基於一或若干個所接收之其他第二上行鏈路信號且基於一或若干個所接收之其他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解碼及恢復其他上行鏈路資料。
圖4示意性地展示另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2及可連接至該另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2之另一網路N。圖2中之對應於圖1之元件的元件已由相同參考數字表示。
與圖1中所展示之實施例相比較,另一網路N可含有第一網路伺服器NS1、第二網路伺服器NS2及第三網路伺服器NS3。另一網路N可(例如)基於藉由在擁有不同無線電存取網路之不同業者之間共用資源、軟體及資訊的雲端計算。
第一網路伺服器NS1可含有用於判定用於行動台(諸如,第一行動台MS1及第二行動台MS2)之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
的第一排程單元SU1,該等行動台位於無線電小區C1、C2及C3中之一者內。
第二網路伺服器NS2可含有用於判定用於其他行動台之上行鏈路無線電資源的第二排程單元SU2,該等其他行動台位於其他無線電小區C4、C5及C6中之一者內。
第三網路伺服器NS3可含有第三接收單元JRU3,該第三接收單元JRU3用於解碼及恢復已藉由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CSAS5經由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參見圖2)接收的上行鏈路資料。
或者,蜂巢式行動無線電網路可含有無線電存取網路RAN2及核心網路。在此狀況下,另一網路N可為(例如)蜂巢式行動無線電網路之核心網路。
無線電存取網路RAN2含有用於提供對第一無線電小區C1之無線涵蓋的具有兩個第一天線元件之第一天線系統AS1、用於提供對第二無線電小區C2之無線涵蓋的具有兩個第二天線元件之第二天線系統AS2、用於提供對第三無線電小區C3之無線涵蓋的具有兩個第三天線元件之第三天線系統AS3、用於提供對第四無線電小區C4之無線涵蓋的具有兩個第四天線元件之第四天線系統AS4、用於提供對第五無線電小區C5之無線涵蓋的具有兩個第五天線元件之第五天線系統AS5,及用於提供對第六無線電小區C6之無線涵蓋的具有兩個第六天線元件之第六天線系統AS6。
或者,天線系統AS1、AS2、AS3、AS4、AS5及AS6可以相同方式或彼此獨立地含有一個、兩個、四個或四個以
上天線元件且可為(例如)遠端無線電頭端。
天線系統AS1、AS2、AS3、AS4、AS5及AS6可經由通信鏈路CL2、CL3、CL4、CL5、CL6、CL7及CL8以及連接通信鏈路CL2、CL3、CL4、CL5、CL6、CL7及CL8之分散網路節點DNN1、DNN2及DNN3連接至第一網路伺服器NS1、第二網路伺服器NS2及第三網路伺服器NS3。
通信鏈路CL2、CL3、CL4、CL5、CL6、CL7及CL8可基於(例如)IPv4(IPv4=網際網路協定版本4)或IPv6(IPv6=網際網路協定版本6),且所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可藉由在獲得低延時傳輸方面具有高優先權之IP封包傳輸。分散網路節點DNN1、DNN2及DNN3可為(例如)用於投送IP封包之較佳具有亞毫秒(Sub-millisecond)延時的IPv4或IPv6路由器。
在一替代例中,通信鏈路CL2、CL3、CL4、CL5、CL6、CL7及CL8可基於乙太網路鏈路,且分散網路節點DNN1、DNN2及DNN3可為乙太網路交換器。
與圖1中所展示之實施例同樣地,對於無線電小區之合作叢集CCRC及對於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第一網路伺服器NS1判定用於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傳輸的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一或多個第一無線電資源,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第一行動台MS1經由第一傳輸路徑TP1至第一天線系統AS1,經由第二傳輸路徑TP2至第二天線系統AS2,且經由第三傳輸路徑TP3至第六天線系統AS6。在第一天線系統AS1處接收上行
鏈路資料作為第一上行鏈路信號且將上行鏈路資料自第一天線系統AS1提供至第三網路伺服器NS3。在第二天線系統AS2處接收上行鏈路資料作為第二上行鏈路信號且將上行鏈路資料自第二天線系統AS2提供至第三網路伺服器NS3。在第六天線系統AS6處接收上行鏈路資料作為第三上行鏈路信號且將上行鏈路資料自第六天線系統AS6提供至第三網路伺服器NS3。第三網路伺服器NS3可基於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基於所接收之第二上行鏈路信號且基於所接收之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解碼及恢復上行鏈路資料。
類似地,對於無線電小區之合作叢集CCRC及對於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第二網路伺服器NS2判定用於其他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傳輸的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一或多個第二無線電資源,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第二行動台MS2經由第四傳輸路徑TP4至第一天線系統AS1,經由第五傳輸路徑TP5至第二天線系統AS2,且經由第六傳輸路徑TP6至第六天線系統AS6。在第一天線系統AS1處接收其他上行鏈路資料作為其他第一上行鏈路信號且將其他上行鏈路資料自第一天線系統AS1提供至第三網路伺服器NS3。在第二天線系統AS2處接收其他上行鏈路資料作為其他第二上行鏈路信號且將其他上行鏈路資料自第二天線系統AS2提供至第三網路伺服器NS3。在第六天線系統AS6處接收其他上行鏈路資料作為其他第三上行鏈路信號且將其他上行鏈路資料自第六天線
系統AS6提供至第三網路伺服器NS3。第三網路伺服器NS3基於所接收之其他第一上行鏈路信號,基於所接收之其他第二上行鏈路信號且基於所接收之其他第三上行鏈路信號解碼及恢復其他上行鏈路資料。
根據一較佳實施例,第一網路伺服器NS1判定用於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傳輸的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一或多個第一無線電資源,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第一行動台MS1經由第一傳輸路徑TP1至第一天線系統AS1,經由第二傳輸路徑TP2至第二天線系統AS2且經由第三傳輸路徑TP3至第六天線系統AS6,且第一網路伺服器NS1判定用於其他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傳輸的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一或多個第二無線電資源,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第二行動台MS2經由第四傳輸路徑TP4至第一天線系統AS1,經由第五傳輸路徑TP5至第二天線系統AS2且經由第六傳輸路徑TP6至第六天線系統AS6。在此狀況下,在第二網路伺服器NS2處不需要處理資源,或在第二網路伺服器NS2處之處理資源可應用於無線電存取網路RAN2之其他無線電小區。
參看圖5a及圖5b,展示根據本發明之若干實施例之方法MET1的流程圖。用於執行方法MET1之步驟的數目並不關鍵且如熟習此項技術者可理解,步驟之數目及步驟之順序可在不脫離如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中所界定之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變化,例如,可同時執行步驟中之一些,步驟中之一些可為交替步驟,或可忽略步驟中之一些。
方法MET1可藉由第一行動台MS1,藉由第一天線系統ANT-SYS1,藉由第一網路節點NN1,藉由第二行動台MS2,藉由第二天線系統ANT-SYS2,藉由第二網路節點NN2,且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第三網路節點NN3執行。
第一天線系統ANT-SYS1可為圖1中所展示之第一實施例的天線系統AS1-BS1、AS2-BS1、AS3-BS1、AS1-BS2、AS2-BS2、AS3-BS2中之一者或圖4中所展示之第二實施例的天線系統AS1、AS2、AS3、AS4、AS5、AS6中之一者。第二天線系統ANT-SYS2可為圖1中所展示之第一實施例的天線系統AS1-BS1、AS2-BS1、AS3-BS1、AS1-BS2、AS2-BS2、AS3-BS2中之另一者或圖4中所展示之第二實施例的天線系統AS1、AS2、AS3、AS4、AS5、AS6中之另一者。
根據圖1,第一網路節點NN1為第一基地台BS1,第二網路節點NN2為第二基地台BS2,且不需要第三網路節點NN3。此情形意謂,藉由為第一基地台BS1之單一網路節點執行步驟M1/18-2、M1/19、M1/28、M1/30、M1/31、M1/32、M1/32-2及M1/35,且不需要步驟M1/3、M1/21、M1/37及M1/38。
根據圖4,第一網路節點NN1為第一網路伺服器NS1,第二網路節點NN2為第二網路伺服器NS2,且第三網路節點NN3為第三網路伺服器NS3。
根據如上文進一步描述之替代例,可藉由諸如第一網路伺服器NS1或第二網路伺服器NS2之單一網路節點執行第
一網路節點NN1及第二網路節點NN2之步驟。此情形意謂,不需要步驟M1/18及M1/20。
較佳地,在第一步驟M1/1中,第一網路節點NN1(例如)在第一網路節點NN1之初始化期間(例如)自O&M網路節點(O&M=操作與維護)接收第一分配資訊ALOC-INFO1。第一分配資訊ALOC-INFO1含有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的資訊(諸如,無線電資源之每一預定義群組的一或若干個PRB識別符)、天線系統之預定義群組的資訊(諸如,天線系統之每一預定義群組的天線系統之兩個或兩個以上識別符)、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與天線系統之預定義群組之間的映射,及用於指示網路節點之指示符,該網路節點負責解碼所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且負責恢復經由無線電資源之各別預定義群組接收的上行鏈路資料(參見表1)。第一分配資訊ALOC-INFO1可限於第一網路節點NN1負責之天線系統中之一者經指派給的天線系統之彼等預定義群組。可自第一分配資訊ALOC-INFO1推導出:例如,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負責恢復藉由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無線電資源傳輸之上行鏈路資料。
較佳地,在第二步驟M1/2中,第二網路節點NN2(例如)在第二網路節點NN2之初始化期間亦(例如)自O&M網路節點(O&M=操作與維護)接收第二分配資訊ALOC-INFO2。第二分配資訊ALOC-INFO2亦含有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的資訊(諸如,無線電資源之每一預定義群組的PRB識別
符)、天線系統之預定義群組的資訊(諸如,天線系統之每一預定義群組的天線系統之識別符)、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與天線系統之預定義群組之間的映射,及(較佳地)哪一網路節點負責解碼所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且負責恢復經由無線電資源之各別預定義群組接收之上行鏈路資料(參見表1)的指示。第二分配資訊ALOC-INFO2可限於第二網路節點NN2負責之天線系統中之一者經指派給的天線系統之彼等預定義群組。
根據圖4之實施例,可進一步在天線系統ANT-SYS1處接收第一分配資訊ALOC-INFO1,且可進一步在天線系統ANT-SYS2處接收第二分配資訊ALOC-INFO2。在此狀況下,天線系統ANT-SYS1、ANT-SYS2可含有用於處置所接收之上行鏈路資料之演算法,該演算法決定應將哪一所接收之上行鏈路資料轉遞至哪一網路節點。
較佳地,在第三步驟M1/3中,第三網路節點NN3(例如)在第三網路節點NN3之初始化期間亦(例如)自O&M網路節點(O&M=操作與維護)接收第三分配資訊ALOC-INFO3。第三分配資訊ALOC-INFO3亦含有無線電資源之預定義群組與天線系統之預定義群組之間的映射,其中第三網路節點NN3關於解碼所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及恢復經由無線電資源之各別預定義群組接收的上行鏈路資料而負責(參見表1)。
在另一步驟M1/9中,第一網路節點NN1可(例如)週期性地驗證用於上行鏈路之CoMP傳輸方案是否適合於位於(例
如)第一無線電小區C1中之一或若干個行動台(諸如,第一行動台MS1)。因此,第一網路節點NN1可根據第一條件驗證(例如)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工作負載是否高於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之所有無線電資源的預定義臨限值(諸如,90%)。或者或另外,第一網路節點NN1可根據第二條件驗證在第一無線電小區C1內是否存在當前以最大傳輸功率傳輸之一或多個行動台。另外或作為另一替代例,第一網路節點NN1可根據第三條件驗證在第一無線電小區C1內是否駐留有無法藉由僅在單一天線系統處接收上行鏈路資料而以預定義最小資料速率來伺服的一或若干個行動台。
若滿足以上條件中之一或若干者,則第一網路節點NN1可決定針對(例如)第一行動台MS1之上行鏈路傳輸執行CoMP傳輸方案。若第一網路節點NN1可決定不針對第一無線電小區C1中之行動台中之一者的上行鏈路傳輸執行CoMP傳輸方案,則方法MET1可停止且可(例如)在諸如5 ms、50 ms、100 ms、500 ms或1 s之預定義時間之後再次開始。
若CoMP傳輸方案大體上可應用於第二無線電小區C2內,則可不需要驗證及決策。
較佳地,在步驟M1/9期間,第一網路節點NN1可估計網路節點(諸如,第一基地台BS1與第二基地台BS2或第一網路伺服器NS1與第二網路伺服器NS2)之間的通信鏈路上之第一負載,該等網路節點管理天線系統之預定義群組,諸
如天線系統之第五預定義群組CSAS5。第一負載之估計可基於通信鏈路上之當前負載及另一負載,該另一負載將由在天線系統之第五預定義群組CSAS5處接收上行鏈路信號且由經由通信鏈路轉遞此等上行鏈路信號產生。該另一負載主要藉由滿足第一行動台MS1之QoS要求所需的資料速率且藉由當前無線電鏈路品質(不良無線電鏈路品質相比良好無線電鏈路品質需要更多無線電資源及具有較高負載之更多重新傳輸)判定。較佳地,在步驟M1/9期間,第一網路節點NN1可估計第二負載及(較佳地)網路節點或管理天線系統之另一預定義群組的其他網路節點(出於簡單起見在圖1及圖4中未展示)之間的其他傳輸鏈路上之其他傳輸鏈路負載。
較佳地,在步驟M1/9期間,第一網路節點NN1可估計在天線系統之預定義群組CSAS5(參見圖3)中之一者的網路節點處之第一處理負載。
較佳地,在步驟M1/9期間,第一網路節點NN1可估計在天線系統之一或若干個其他預定義合作集合CSAS5(參見圖3)的網路節點處之第二處理負載及較佳其他處理負載。
較佳地,在步驟M1/9期間,第一網路節點NN1可選擇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CSAS5,對於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CSAS5,第一負載、第二負載或其他傳輸鏈路負載中之一者最小,或者第一負載、第二負載或其他傳輸鏈路負載中之一者低於第一預定義負載以使傳輸鏈路上具有空閒傳輸容量以供自其他行動台之其他上行鏈路信號的潛在其
他CoMP接收,或者第一負載、第二負載或其他傳輸鏈路負載中之一者中未出現過載。
原則上,可以使得經指派給除可負責恢復上行鏈路資料之網路節點之外的其他網路節點之無線電小區之數目最小的方式選擇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及無線電資源之經指派預定義群組,如上文已描述。
較佳地,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CSAS5的選擇可進一步基於以下條件:天線系統之選定合作集合的網路節點之處理負載最小或低於預定義負載以便能夠處理來自其他行動台之潛在其他CoNP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或在網路節點處未出現過載。
較佳地,第一網路節點NN1可進一步使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及無線電資源之經指派預定義群組(參見圖2)的選擇基於RSRP值(RSRP=參考信號接收功率),RSRP值已(例如)藉由第一行動台MS1基於在第一行動台MS1處對相鄰無線電小區(諸如,第二無線電小區C2及/或第六無線電小區C6)之參考信號的接收而判定且已自第一行動台MS1報告至第一基地台BS1。
進一步較佳地,第一網路節點NN1可選擇用於第一行動台MS1之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及無線電資源之經指派預定義群組,使得負責解碼所接收之上行鏈路信號且負責恢復第一行動台MS1之上行鏈路資料的網路節點亦可為具有作為天線系統之合作集合之部分的大多數經指派天線系統之網路節點(參見圖3a)、圖3d)、圖3e)、圖3f))。
在另一步驟M1/10中且以如上文針對步驟M1/9所描述之類似方式,第二網路節點NN2可(例如)週期性地驗證用於上行鏈路之CoMP傳輸方案是否適合於位於(例如)第六無線電小區C6中之其他行動台(諸如,第二行動台MS2)中之一或若干者。
在另一步驟M1/11中,第一網路節點NN1判定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一或若干個第一無線電資源。藉此,對於上行鏈路資料自第一行動台MS1至天線系統ANT-SYS1及天線系統ANT-SYS2之上行鏈路傳輸,第一網路節點NN1將第一行動台MS1自動地指派給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CSAS5。
將天線系統ANT-SYS1指派給第一基地台BS1(參見圖1)或指派給第一網路伺服器NS1(參見圖4)。將天線系統ANT-SYS2指派給第二基地台BS2(參見圖1)或指派給第二網路伺服器NS2(參見圖4)。
在下一步驟M1/12中,第一網路節點NN1將第一保留資訊RES-INFO1傳輸至第一行動台MS1,第一行動台MS1在另一步驟M1/13中接收第一保留資訊RES-INFO1。舉例而言,第一保留資訊RES-INFO1可為(諸如)應用於3GPP LTE中之上行鏈路授予訊息。第一保留資訊RES-INFO1可含有(例如)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單一PRB之一識別符或若干PRB之若干識別符。
在另一步驟M1/14中,第二網路節點NN2判定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一或若干個第二無線電資
源。藉此,對於上行鏈路資料自第二行動台MS2至天線系統ANT-SYS1及天線系統ANT-SYS2之上行鏈路傳輸,第二網路節點NN2亦將第二行動台MS2自動地指派給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CSAS5。
在下一步驟M1/15中,第二網路節點NN2將第二保留資訊RES-INFO2傳輸至第二行動台MS2,第二行動台MS2在另一步驟M1/16中接收第二保留資訊RES-INFO2。舉例而言,第二保留資訊RES-INFO2可為(諸如)應用於3GPP LTE中之另一上行鏈路授予訊息。第二保留資訊RES-INFO2可含有(例如)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單一PRB之一識別符或若干PRB之若干識別符。
在另一可選步驟M1/17中,第一網路節點NN1將用於第一行動台MS1之第一排程資訊SCHEDULE-INFO1傳輸至第二網路節點NN2及/或第三網路節點NN3,第二網路節點NN2及/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在接下來之步驟M1/18、M1/18-2中接收第一排程資訊SCHEDULE-INFO1。若諸如第一基地台BS1之網路節點含有第一排程單元SU1及第一聯合接收單元JRU1,則步驟M1/18-2可為網路節點內部訊息。
第一網路節點NN1基於已在步驟M1/11中判定之一或若干個第一無線電資源所屬於之無線電資源的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參見表1第2行)而判定對應第二網路節點NN2或對應第三網路節點NN3。或者,第一網路節點NN1將第一排程資訊SCHEDULE-INFO1傳輸至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
合CSAS5的所有基地台。此情形允許接收基地台知曉哪一(哪些)PRB含有第一行動台MS1之上行鏈路資料,且因此應轉遞至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
第一排程資訊SCHEDULE-INFO1可含有(例如)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單一PRB之識別符或若干PRB之若干識別符。較佳地,第一排程資訊SCHEDULE-INFO1可進一步含有(諸如)含於第一保留資訊RES-INFO1內之待應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調變方案之識別符及/或(諸如)含於第一保留資訊RES-INFO1內之待應用於上行鏈路傳輸的寫碼方案之識別符及/或用於稍後在步驟M1/33中將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1識別為第一行動台MS1之使用者資料的第一行動台MS1之識別符。
若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在預定義時間內未接收到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1-MS1(參見步驟M1/28),則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可請求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1-MS1之重新傳輸。
若省略步驟M1/18,則第二網路節點NN2可將在天線系統ANT-SYS1處接收之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所有PRB之所有無線電頻率信號傳輸至第一網路節點NN1(參見圖1)或傳輸至第三網路節點NN3(參見圖4)。
在另一可選步驟M1/19中,第二網路節點NN2將用於第二行動台MS2之第二排程資訊SCHEDULE-INFO2傳輸至第一網路節點NN1且傳輸至第三網路節點NN3,第一網路節
點NN1及第三網路節點NN3在接下來之步驟M1/20及M1/21中接收第二排程資訊SCHEDULE-INFO2。第二網路節點NN2基於已在步驟M1/14中判定之一或若干個第二無線電資源所屬於之無線電資源的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參見表1)而判定對應第三網路節點NN3。或者,第二網路節點NN2將第二排程資訊SCHEDULE-INFO2傳輸至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CSAS5的所有基地台。此情形允許接收基地台知曉哪一(哪些)PRB含有第二行動台MS之上行鏈路資料,且因此應轉遞至第一網路節點NN1(參見圖1)或轉遞至第三網路節點NN3(參見圖4)。
第二排程資訊SCHEDULE-INFO2可含有(例如)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PGRR3的單一PRB之識別符或若干PRB之若干識別符。
在3GPP LTE之狀況下,步驟M1/17至M1/21可在步驟M1/12、M1/15與接下來之步驟M1/22、M1/22-2之間以5 ms之持續時間執行。
在下一步驟M1/22中,第一行動台MS1將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MS1傳輸至天線系統ANT-SYS1,天線系統ANT-SYS1在步驟M1/23中接收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MS1作為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1-MS1。較佳地,在與執行步驟M1/22完全相同之時間,第二行動台MS2在另一步驟M1/22-2中將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MS2傳輸至天線系統ANT-SYS1,天線系統ANT-
SYS1在步驟M1/23期間接收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MS2作為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1-MS2。
藉由下一步驟M1/22,第一行動台MS1進一步將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MS1傳輸至天線系統ANT-SYS2,天線系統ANT-SYS2在步驟M1/24中接收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MS1作為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1。藉由步驟M1/22-2,第二行動台MS2將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MS2傳輸至天線系統ANT-SYS2,天線系統ANT-SYS2在步驟M1/24期間接收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資料CM-UP-DATA-MS2作為其他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2。
在可選步驟M1/25中,天線系統ANT-SYS1或諸如第一網路節點NN1之對應網路節點驗證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1及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是否滿足預定義準則。因此,可判定第一所接收之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1及其他第一所接收之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MS2的特性參數之值,諸如SINR量測值(SINR=信號對干擾雜訊比)。可(例如)藉由諸如MMSE接收器(MMSE=最小均方誤差)之接收器的共同頻道估計演算法判定SINR量測值。比較預定義準則與SINR量測值。若SINR量測值等於或大於諸如SINR臨限值之預
定義準則,則方法MET1可以另一步驟M1/27繼續。若SINR量測值小於SINR臨限值,則不將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1及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MS2轉遞至第二網路節點NN2或第三網路節點NN3,且方法MET1可在無來自天線系統ANT-SYS1之資料的情況下藉由步驟M1/31繼續。
在另一步驟M1/27中,天線系統ANT-SYS1在無驗證的情況下或基於如上文所描述之驗證將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1及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自動地傳輸至第一網路節點NN1(參見圖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參見圖4),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在下一步驟M1/28中接收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1及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可在無驗證的情況下藉由傳輸所有所接收PRB或基於指示一或多個PRB之第二排程資訊SCHEDULE-INFO2之接收藉由僅傳輸含有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的彼等PRB而自動地傳輸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
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1及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可為(例如)包含所謂的I/Q樣本之OFDM訊框。
在可選步驟M1/26中,天線系統ANT-SYS2或諸如第二網路節點NN2之對應網路節點驗證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
鏈路信號CM-UP-DATA2-MS1及其他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2是否滿足諸如SINR臨限值之預定義準則。若SINR量測值等於或大於預定義準則,則方法MET1可以另一步驟M1/29繼續。若SINR量測值小於SINR臨限值,則不將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1及其他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2轉遞至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且方法MET1可在無來自天線系統ANT-SYS2之資料的情況下藉由步驟M1/31繼續。
在另一步驟M1/29中,天線系統ANT-SYS2在無如上文所描述之驗證的情況下或基於如上文所描述之驗證將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1及其他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2自動地傳輸至第一網路節點NN1(參見圖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參見圖4),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在下一步驟M1/30中接收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1及其他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2。可在無驗證的情況下藉由傳輸所有所接收PRB或基於指示一或多個PRB之第一排程資訊SCHEDULE-INFO1之接收藉由僅傳輸含有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1的彼等PRB而自動地傳輸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1。
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1
及其他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2可為(例如)包含其他I/Q樣本之OFDM訊框。
在下一步驟M1/31中,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基於第一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1及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以及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1及其他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2以習知方式藉由所謂的聯合解碼來解碼、恢復第一行動台MS1及第二行動台MS2之上行鏈路資料,聯合解碼可應用諸如描述於(例如)Patrick Marsch、Gerhard Fettweis之「Coordinated Multi-poi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劍橋大學出版社,2011)中的與用於解碼自單一天線系統接收之無線電頻率信號的演算法相同之演算法。恢復步驟M1/31主要基於諸如解碼、解調變、錯誤偵測及錯誤校正之習知子步驟。
根據第一替代例,在另一步驟M1/32中,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將第二行動台MS2之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或錯誤報告ERROR-REP傳輸至第二網路節點NN2,第二網路節點NN2在下一步驟M1/33中接收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或錯誤報告ERROR-REP。錯誤報告ERROR-REP可含有一PRB之一指示或若干PRB之多個指示:含於此PRB或此等PRB中之上行鏈路資料無法藉由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無錯誤地恢復,該一或若干個指示藉由第一排程資訊
SCHEDULE-INFO1之接收而為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所已知。
在第一替代例之另一步驟M1/34中,若第二網路節點NN2接收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則第二網路節點NN2將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傳輸或轉遞至3GPP LTE中之諸如S-GW(S-GW=伺服閘道器)之蜂巢式行動通信網路的核心網路節點。若第二網路節點NN2接收錯誤報告ERROR-REP,則排程重新傳輸(ARQ=自動重送請求或HARQ=混合ARQ),否則新資料之傳輸可在接收成功時出現。
根據第二替代例,在另一步驟M1/32-2中,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將第二行動台MS2之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直接傳輸至3GPP LTE中之諸如S-GW的蜂巢式行動通信網路之核心網路節點。對於第二替代例,需要在步驟M1/31之前將諸如RLC狀態PDU(PDU=協定資料單元)或PDCP控制PDU之較高層之其他資訊(例如,RLC=無線電鏈路控制,PDCP=封包資料聚合協定)自第二網路節點NN2傳輸至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較佳地,第二替代例藉由下一步驟M1/32-3含有應答報告OK-REP自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至第二網路節點NN2之傳輸,應答報告OK-REP在第二網路節點NN2處藉由另一步驟M1/32-4接收。應答報告OK-REP含有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已成功恢復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之應答。藉此,
第二網路節點NN2知曉切不可向第二行動台MS2請求重新傳輸。
出於簡單起見在圖5b中未展示已在第一網路節點NN1處或在第三網路節點NN3處恢復之第一行動台MS1的上行鏈路資料自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至3GPP LTE中之諸如S-GW的蜂巢式行動通信網路之核心網路節點之直接傳輸。
出於簡單起見亦未展示用於第一行動台MS1之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的傳輸或用於關於第一行動台MS1之上行鏈路資料之另一錯誤報告自第三網路節點NN3至第一網路節點NN1之傳輸(關於圖4之實施例)的類似於步驟M1/31、M1/33及M1/34之替代例的替代例。
在另一可選步驟M1/35中,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較佳將第一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1傳輸至第一網路節點NN1,第一網路節點NN1在下一步驟M1/36中接收第一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1。第一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1含有(例如)自第一行動台MS1至天線系統ANT-SYS1及較佳至天線系統ANT-SYS2之上行鏈路傳輸之頻道狀態資訊。若諸如第一基地台BS1之同一網路節點含有第一聯合接收單元JRU1及第一排程單元SU1,則步驟M1/35及M1/36可為網路節點內部步驟。第一網路節點NN1可使用第一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1來調適在第一行動台MS1處之上行鏈路資料的下一傳輸,且因此可在步驟M1/12中在下一反覆中將經調適控制資訊傳輸至第一行動
台MS1。
在另一可選步驟M1/37中,第一網路節點NN1或第三網路節點NN3較佳將第二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2傳輸至第二網路節點NN2,第二網路節點NN2在下一步驟M1/38中接收第二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2。第二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2含有(例如)自第二行動台MS2至天線系統ANT-SYS2及較佳至天線系統ANT-SYS1之上行鏈路傳輸之頻道狀態資訊。或者,可在步驟M1/32期間與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或錯誤報告ERROR-REP並列地傳輸第二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2。
若需要上行鏈路資料之重新傳輸或若需要自第一行動台MS1及/或第二行動台MS2傳輸其他上行鏈路資料,則可在步驟M1/9及/或步驟M1/10處開始重複方法MET1。
關於第一行動台MS1、天線系統ANT-SYS1、第一網路節點NN1、第二行動台MS2、天線系統ANT-SYS2、第二網路節點NN2及第三網路節點NN3來描述方法MET1。對於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應清楚,可關於其他行動台、其他天線系統及其他網路節點來擴展方法MET1。
參看圖6,展示第一網路節點NN1之方塊圖。第一網路節點NN1可為(例如)第一基地台BS1或第一網路伺服器NS1。
第一網路節點NN1可含有外部連接器NN1-CON1、在內部連接至外部連接器NN1-CON1之收發器NN1-TR1、CPU(CPU=中央處理單元)NN1-CPU及電腦可讀媒體NN1-MEM。電腦可讀程式NN1-PROG可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
NN1-MEM處。預見CPU NN1-CPU用於執行電腦可讀程式NN1-PROG。預見電腦可讀程式NN1-PROG用於執行及控制方法MET1之與第一基地台BS1或第一網路伺服器NS1相關之步驟。
第一網路節點NN1可經由外部連接器NN1-CON1及收發器NN1-TR1接收第一分配資訊ALOC-INFO1、第二排程資訊SCHEDULE-INFO2及第一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1。
第一網路節點NN1可經由外部連接器NN1-CON1及收發器NN1-TR1傳輸第一排程資訊SCHEDULE-INFO1。
若第一網路節點NN1為第一基地台BS1,則第一網路節點NN1可進一步含有另一收發器NN1-TR2及另一外部連接器NN1-CON2。另一外部連接器NN1-CON2可經調適以連接天線系統ANT-SYS1。另一收發器NN1-TR2可為無線電收發器且可含有第一排程單元SU1及第一聯合接收單元JRU1。
若第一網路節點NN1為第一網路伺服器NS1,則收發器NN1-TR1可含有第一排程單元SU1且不含有聯合接收單元(在圖6中未展示此實施例)。
參看圖7,展示第二網路節點NN2-1、NN2-2之兩個方塊圖。第二網路節點NN2-1、NN2-2與圖5中所展示之第二網路節點NN2相關。
第二網路節點NN2-1可為(例如)第二基地台BS2且另一第二網路節點NN2-2可為(例如)第二網路伺服器NS2。
關於圖7a),第二網路節點NN2-1可含有外部連接器
NN2-CON1、在內部連接至外部連接器NN2-CON1之收發器NN2-TR1、CPU(CPU=中央處理單元)NN2-CPU及電腦可讀媒體NN2-MEM。電腦可讀程式NN2-PROG可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NN2-MEM處。預見CPU NN2-CPU用於執行電腦可讀程式NN2-PROG。預見電腦可讀程式NN2-PROG用於執行及控制方法MET1之與第二網路節點NN2相關之步驟。
第二網路節點NN2-1可經由外部連接器NN2-CON1及收發器NN2-TR1接收第二分配資訊ALOC-INFO2、第一排程資訊SCHEDULE-INFO1、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及第二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2。
第二網路節點NN2-1可經由外部連接器NN2-CON1及收發器NN2-TR1傳輸第二排程資訊SCHEDULE-INFO2及上行鏈路資料UP-DATA1-MS2。
第二網路節點NN2-1進一步含有另一收發器NN2-TR2及另一外部連接器NN2-CON2。另一外部連接器NN2-CON2可經調適以連接天線系統ANT-SYS2(如圖7中所展示)。另一收發器NN2-TR2可為無線電收發器且可含有第二排程單元SU2及第二接收單元JRU2,且用以(例如)傳輸第二保留資訊RES-INFO2。
與圖7a)相比較,第二網路節點NN2-2可包含單一收發器NN2-TR1-2,且收發器NN2-TR1-2可含有第二排程單元SU2。
參看圖8,展示第三網路節點NN3之方塊圖。第三網路
節點NN3可為(例如)第三網路伺服器NS3。
第三網路節點NN3可含有外部連接器NN3-CON1、在內部連接至外部連接器NN3-CON1之收發器NN3-TR1、CPU(CPU=中央處理單元)NN3-CPU及電腦可讀媒體NN3-MEM。電腦可讀程式NN3-PROG可儲存於電腦可讀媒體NN3-MEM處。預見CPU NN3-CPU用於執行電腦可讀程式NN3-PROG。預見電腦可讀程式NN3-PROG用於執行及控制方法MET1之與第三網路伺服器NS3相關之步驟。
第一網路節點NN3可經由外部連接器NN3-CON1及收發器NN3-TR1接收第三分配資訊ALOC-INFO3、第一排程資訊SCHEDULE-INFO1、第二排程資訊SCHEDULE-INFO2、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1及其他第一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以及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1及其他第二經調變及寫碼之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2-MS2。
第三網路節點NN3可經由外部連接器NN3-CON1及收發器NN3-TR1傳輸第一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1、第二最佳化資訊OPTIMIZ-INFO2、第二行動台MS2之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用於第二行動台MS2之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之無錯誤恢復的應答報告OK-REP、用於第二行動台MS2之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之非無錯誤恢復的錯誤報告ERROR-REP、第一行動台MS1之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用於第一行動台MS1之上行鏈
路資料之無錯誤恢復的另一應答報告,及/或用於第一行動台MS1之上行鏈路資料之非無錯誤恢復的另一錯誤報告。
收發器NN3-TR1可含有第三聯合接收單元JRU3。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認識到,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的方法MET1之步驟可藉由程式化電腦執行。在本文中,一些實施例亦意欲涵蓋程式儲存器件(例如,數位資料儲存媒體),程式儲存器件為機器或電腦可讀的且編碼指令之機器可執行或電腦可執行程式,其中該等指令執行該等上文所描述之方法的步驟中之一些或全部。程式儲存器件可為(例如)數位記憶體、諸如磁碟及磁帶之磁性儲存媒體、硬碟機或(視情況)可讀數位資料儲存媒體。實施例亦意欲涵蓋經程式化以執行上文所描述之方法的該等步驟之電腦。
描述及圖式僅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因此,應瞭解,熟習該項技術者將能夠設計各種配置,雖然在本文中未明確描述或展示,但該等配置體現本發明之原理且包括於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內。此外,本文中所敍述之所有實例主要意欲明確地僅出於教育目的以輔助讀者理解本發明之原理及由(多個)發明者所促成之概念來促進該技術,且應解釋為不限於此等特定敍述之實例及條件。此外,敍述本發明之原理、態樣及實施例以及本發明之特定實例的在本文中之所有陳述意欲包含本發明的等效物。
表示為「...單元」或「用於...之構件」之功能區塊應理
解為包含經調適以分別執行特定功能之電路的功能區塊。因此,「用於執行某功能之構件」亦可理解為「經調適以用於或適用於某功能之構件」。經調適以執行特定功能之構件因此並不暗示此構件必定執行該功能(在給定時間瞬時)。
諸圖中所展示之各種元件的功能可經由使用專用硬體以及經由使用能夠結合適當軟體來執行軟體之硬體來提供。當由處理器提供時,該等功能可由單一專用處理器、由單一共用處理器或由複數個個別處理器(可共用其中之一些)提供。此外,術語「處理器」或「控制器」之明確使用不應解釋為排他性地指代能夠執行軟體之硬體,且可隱含地包括(但不限於)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硬體、網路處理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用於儲存軟體之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非揮發性儲存器。亦可包括其他習知及/或定製硬體。類似地,在諸圖中展示之任何切換僅為概念性的。可經由程式邏輯之運算、經由專用邏輯、經由程式控制與專用邏輯之互動或甚至手動地執行其功能,通過對本文之更具體理解,實施者可選擇特定技術。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本文中之任何方塊圖表示體現本發明之原理的說明性電路之概念圖。類似地,應瞭解,任何流程框表圖、流程圖、狀態轉變圖、偽碼及其類似者表示可實質上表示於電腦可讀媒體中且因此由電腦或處理器(不管是否明確地展示了此電腦或處理器)執行之各種程
序。
ANT-SYS1‧‧‧第一天線系統/第二天線系統
ANT-SYS2‧‧‧第二天線系統/第一天線系統
AS1‧‧‧第一天線系統/第二天線系統
AS1-BS1‧‧‧第一天線系統/第二天線系統
AS1-BS2‧‧‧第一天線系統
AS2‧‧‧第二天線系統
AS2-BS1‧‧‧第二天線系統
AS2-BS2‧‧‧第二天線系統
AS3‧‧‧第三天線系統
AS3-BS1‧‧‧第三天線系統
AS3-BS2‧‧‧第三天線系統/第一天線系統
AS4‧‧‧第四天線系統
AS5‧‧‧第五天線系統
AS6‧‧‧第六天線系統
BS1‧‧‧第一基地台/網路節點
BS2‧‧‧第二基地台/網路節點
BS3‧‧‧第三基地台
BS4‧‧‧第四基地台
C1‧‧‧第一無線電小區
C2‧‧‧第二無線電小區
C3‧‧‧第三無線電小區
C4‧‧‧第四無線電小區
C5‧‧‧第五無線電小區
C6‧‧‧第六無線電小區
CCRC1‧‧‧無線電小區之第一站內合作叢集/預定義涵蓋區域
CCRC2‧‧‧無線電小區之合作叢集
CCRC3‧‧‧無線電小區之合作叢集
CCRC4‧‧‧無線電小區之第四合作叢集/預定義涵蓋區域
CCRC5‧‧‧無線電小區之第五合作叢集/預定義涵蓋區域
CCRC6‧‧‧無線電小區之第六合作叢集/預定義涵蓋區域
CL‧‧‧通信鏈路
CL1‧‧‧通信鏈路
CL2‧‧‧通信鏈路
CL3‧‧‧通信鏈路
CL4‧‧‧通信鏈路
CL5‧‧‧通信鏈路
CL6‧‧‧通信鏈路
CL7‧‧‧通信鏈路
CL8‧‧‧通信鏈路
CSAS5‧‧‧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
DNN1‧‧‧分散網路節點
DNN2‧‧‧分散網路節點
DNN3‧‧‧分散網路節點
JRU1‧‧‧第一聯合接收單元
JRU2‧‧‧第二接收單元
JRU3‧‧‧第三聯合接收單元
MET1‧‧‧用於傳輸上行鏈路資料之方法
MS1‧‧‧第一行動台
MS2‧‧‧第二行動台
N‧‧‧網路
NN1‧‧‧第一網路節點
NN1-CON1‧‧‧外部連接器
NN1-CON2‧‧‧外部連接器
NN1-CPU‧‧‧中央處理單元(CPU)
NN1-MEM‧‧‧電腦可讀媒體
NN1-PROG‧‧‧電腦可讀程式
NN1-TR1‧‧‧收發器
NN1-TR2‧‧‧收發器
NN2‧‧‧第二網路節點
NN2-1‧‧‧第二網路節點
NN2-2‧‧‧第二網路節點
NN2-CON1‧‧‧外部連接器
NN2-CON2‧‧‧外部連接器
NN2-CPU‧‧‧中央處理單元(CPU)
NN2-MEM‧‧‧電腦可讀媒體
NN2-PROG‧‧‧電腦可讀程式
NN2-TR1‧‧‧收發器
NN2-TR1-2‧‧‧收發器
NN2-TR2‧‧‧收發器
NN3‧‧‧第三網路節點
NN3-CON1‧‧‧外部連接器
NN3-CPU‧‧‧中央處理單元(CPU)
NN3-MEM‧‧‧電腦可讀媒體
NN3-PROG‧‧‧電腦可讀程式
NN3-TR1‧‧‧收發器
NS1‧‧‧第一網路伺服器/網路節點
NS2‧‧‧第二網路伺服器/網路節點
NS3‧‧‧第三網路伺服器/網路節點
PFR‧‧‧預定義頻率範圍
PGRR1‧‧‧無線電資源之第一預定義群組
PGRR2‧‧‧無線電資源之第二預定義群組
PGRR3‧‧‧無線電資源之第三預定義群組
PGRR4‧‧‧無線電資源之第四預定義群組
PGRR1-2‧‧‧無線電資源之另一第一預定義群組
PGRR2-2‧‧‧無線電資源之另一第二預定義群組
PGRR3-2‧‧‧無線電資源之另一第三預定義群組
PGRR4-2‧‧‧無線電資源之另一第四預定義群組
PRB1‧‧‧第一PRB
PRB2‧‧‧第二PRB
PRB3‧‧‧第三PRB
PRB4‧‧‧第四PRB
PRB5‧‧‧第五PRB
PRB6‧‧‧第六PRB
PRB7‧‧‧第七PRB
PRB8‧‧‧第八PRB
RAN1‧‧‧無線電存取網路
RAN2‧‧‧無線電存取網路
RRB1‧‧‧第一無線電資源區塊
RRB2‧‧‧第二無線電資源區塊
SU1‧‧‧第一排程單元
SU2‧‧‧第二排程單元
TP1‧‧‧第一傳輸路徑
TP2‧‧‧第二傳輸路徑
TP3‧‧‧第三傳輸路徑
TP4‧‧‧第四傳輸路徑
TP5‧‧‧第五傳輸路徑
TP6‧‧‧第六傳輸路徑
圖1示意性地展示具有兩個基地台及六個無線電小區之無線電存取網路及藉由應用上行鏈路CoMP傳輸方案而與無線電存取網路進行上行鏈路通信之兩個行動台。
圖2示意性地展示將無線電資源區塊拆分成無線電資源之四個預定義群組及將另一無線電資源區塊拆分成無線電資源之三個預定義群組及無線電資源之另一重疊預定義群組。
圖3示意性地展示具有各自含有三個無線電小區之天線系統之六個潛在合作集合的無線電小區之六邊形柵格,且其中突顯網路節點用於上行鏈路資料之上行鏈路信號的解碼及天線系統之各別合作集合之上行鏈路資料的資料恢復。
圖4示意性地展示具有六個無線電小區之無線電存取網路、連接至該無線電存取網路之另一網路及藉由應用上行鏈路CoMP傳輸方案而與無線電存取網路進行上行鏈路通信的兩個行動台。
圖5a及圖5b示意性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方法的流程圖。
圖6示意性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一網路節點的方塊圖。
圖7示意性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二網路節點的兩個方塊圖。
圖8示意性地展示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之第三網路節點的方塊圖。
AS1-BS1‧‧‧第一天線系統/第二天線系統
AS1-BS2‧‧‧第一天線系統
AS2-BS1‧‧‧第二天線系統
AS2-BS2‧‧‧第二天線系統
AS3-BS1‧‧‧第三天線系統
AS3-BS2‧‧‧第三天線系統/第一天線系統
BS1‧‧‧第一基地台/網路節點
BS2‧‧‧第二基地台/網路節點
C1‧‧‧第一無線電小區
C2‧‧‧第二無線電小區
C3‧‧‧第三無線電小區
C4‧‧‧第四無線電小區
C5‧‧‧第五無線電小區
C6‧‧‧第六無線電小區
CCRC1‧‧‧無線電小區之第一站內合作叢集/預定義涵蓋區域
CCRC5‧‧‧無線電小區之第五合作叢集/預定義涵蓋區域
CL‧‧‧通信鏈路
CSAS5‧‧‧天線系統之第五合作集合
JRU1‧‧‧第一聯合接收單元
JRU2‧‧‧第二接收單元
MS1‧‧‧第一行動台
MS2‧‧‧第二行動台
RAN1‧‧‧無線電存取網路
SU1‧‧‧第一排程單元
SU2‧‧‧第二排程單元
TP1‧‧‧第一傳輸路徑
TP2‧‧‧第二傳輸路徑
TP3‧‧‧第三傳輸路徑
TP4‧‧‧第四傳輸路徑
TP5‧‧‧第五傳輸路徑
TP6‧‧‧第六傳輸路徑
Claims (15)
- 一種用於傳輸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之方法(MET1),該方法(MET1)包含以下步驟:在一網路節點(NN2、BS2、NS2)處判定(M1/14)用於該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之一上行鏈路傳輸的至少一第一無線電資源,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一行動台(MS2)至經指派給該網路節點(NN2、BS2、NS2)之天線系統之一合作集合(CSAS5)的一第一天線系統(ANT-SYS2、AS3-BS2、AS6)及經指派給另一網路節點(NN1、BS1、NS1)之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的一第二天線系統(ANT-SYS1、AS1-BS1、AS1),將該上行鏈路傳輸之一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自該第一天線系統(ANT-SYS2、AS3-BS2、AS6)提供(M1/27)至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或又一網路節點(NN3、NS3),及在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或在該又一網路節點(NN3、NS3)處基於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且基於自該第二天線系統(ANT-SYS1、AS1-BS1、AS1)接收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聯合地解碼及恢復(M1/31)該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
- 如請求項1之方法(MET1),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自天線系統之一組至少兩個合作集合(CSAS1、CSAS4、CSAS5、CSAS6)選擇(M1/10)天線系統之該合 作集合(CSAS5),對於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控制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的網路節點(BS1、BS2、NS1、NS2)之間的傳輸鏈路上之一負載最小或低於一預定義傳輸負載,及/或對於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在該等網路節點(BS1、BS2、NS1、NS2)處之處理負載最小或低於一預定義處理負載。
- 如請求項2之方法(MET1),其中該等傳輸鏈路上之該負載及該等處理負載係基於自該行動台(MS2)之該上行鏈路傳輸所需的一資料速率且進一步基於用於該上行鏈路傳輸之一無線電鏈路品質來判定。
- 如請求項2之方法(MET1),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將該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自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或自該又一網路節點(NN3、NS3)提供(M1/32)至伺服該行動台(MS2)之該網路節點(NN2、BS2、NS2),及將該經恢復之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自該網路節點(NN2、BS2、NS2)提供(M1/34)至一蜂巢式行動通信網路之一核心網路節點或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RAN2)之一網路閘道器。
- 如請求項2之方法(MET1),其中該方法(MET1)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將該經恢復之第一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自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或自該又一網路節點(NN3、NS3)直接提供(M1/32-2)至一蜂巢式行 動通信網路之一核心網路節點或一無線電存取網路(RAN1、RAN2)之一網路閘道器。
- 如請求項5之方法(MET1),其中該方法(MET1)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將藉由該恢復步驟(M1/31)獲得之該上行鏈路傳輸的頻道狀態資訊(OPTIMIZ-INFO2)自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或自該又一網路節點(NN3、NS3)提供(M1/35、M1/37)至該網路節點(NN2、BS2、NS2),該頻道狀態資訊(OPTIMIZ-INFO2)用於在該網路節點(NN2、BS2、NS2)處最佳化用於自該行動台(MS2)至該第一天線系統(ANT-SYS2、AS3-BS2、AS6)及該第二天線系統(ANT-SYS2、AS1-BS1、AS1)之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至少一其他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下一判定。
- 如請求項6之方法(MET1),其中該方法(MET1)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驗證(M1/25)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是否滿足一預定義準則,且其中若滿足該預定義準則,則將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提供至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或該又一網路節點(NN3、NS3)。
- 如請求項6之方法(MET1),其中該至少一第一無線電資源係自無線電資源之一預定義群組(PGRR3)判定,且其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將無線電資源之該預定義群組(PGRR3)指派給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的步驟。
- 如請求項8之方法(MET1),其中無線電資源之該預定義群組(PGRR3)至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的該指派 經預定義。
- 如請求項8之方法(MET1),其中該方法(MET1)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NS1)處接收(M1/1)第一分配資訊(ALOC-INFO1),該第一分配資訊(ALOC-INFO1)用於將無線電資源之該預定義群組(PGRR3)指派給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且用於在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處或在該又一網路節點(NN3、NS3)處基於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恢復該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及在該網路節點(NN2、BS2、NS3)處接收(M1/2)第二分配資訊(ALOC-INFO2),該第二分配資訊(ALOC-INFO2)用於將無線電資源之該預定義群組(PGRR3)指派給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且用於在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處或在該又一網路節點(NN3、NS3)處基於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恢復該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
- 如請求項8之方法(MET1),其中該方法(MET1)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在該又一網路節點(NN3、NS3)處接收(M1/3)第三分配資訊(ALOC-INFO3),該第三分配資訊(ALOC-INFO3)用於將無線電資源之該預定義群組(PGRR3)指派給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且用於在該又一網路節點(NN3、NS3)處基於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恢復該上行鏈路資料 (UP-DATA-MS2)。
- 如請求項10之方法(MET1),其中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包含一預定義涵蓋區域(CCRC5),且其中該方法(MET1)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將無線電資源之另一預定義群組(PGRR1、PGRR2、PGRR4)指派給包含與該預定義涵蓋區域(CCRC5)部分重疊之另一預定義涵蓋區域(CCRC1、CCRC4、CCRC6)的天線系統之另一合作集合。
- 如請求項1之方法(MET1),其中該另一網路節點(NN1、BS1)為一基地台,且其中該恢復步驟(M1/31)係藉由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的該基地台針對共用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且共用相同時間無線電資源及/或頻率無線電資源的所有行動台(MS1、MS2)來進行。
- 一種第一網路節點(NN2、BS2、NS2),其包含:用於判定用於上行鏈路資料(UP-DATA)之一上行鏈路傳輸之至少一無線電資源的構件(SU1),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一行動台(MS2)至經指派給該網路節點(NN2、BS2、NS2)之天線系統之一合作集合(CSAS5)的一第一天線系統(ANT-SYS2、AS3-BS2、AS6)及經指派給一第二網路節點(NN1、BS1、NS1)之天線系統之該合作集合(CSAS5)的一第二天線系統(ANT-SYS1、AS1-BS1、AS1),及用於將該上行鏈路傳輸之一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自該第一天線系統(ANT-SYS2、 AS3-BS2、AS6)提供至該第二網路節點(NN1、BS1)或一第三網路節點(NN3、NS3)之構件(NN1-TR1、NN1-CON1),用於在該第二網路節點(NN1、BS1)處或在該第三網路節點(NN3、NS3)處基於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且基於自該第二天線系統(ANT-SYS1、AS1-BS1、AS1)接收之一第二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聯合地解碼及恢復該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
- 一種第二網路節點(NN1、BS1、NN3、NS3),其包含:用於自經指派給一第一網路節點(NN2、BS2、NS2)之一第一天線系統(ANT-SYS2、AS3-BS2、AS6)接收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之一上行鏈路傳輸的一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的構件(NN2-TR1、NN2-CON1),該上行鏈路傳輸係自一行動台(MS2)至該第一天線系統(ANT-SYS2、AS3-BS2、AS6),用於基於該所接收之第一上行鏈路信號(CM-UP-DATA1-MS2)恢復該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的構件(JRU),及用於將藉由用於恢復該上行鏈路資料(UP-DATA-MS2)之該構件(JRU)獲得的該上行鏈路傳輸之頻道狀態資訊(OPTIMIZ-INFO2)提供至該第一網路節點(NN2、BS2、NS2)的構件(NN2-TR1、NN2-CON1),該頻道狀態資訊(OPTIMIZ-INFO2)用於在該第一網路節點(NN2、BS2、NS2)處最佳化用於自該行動台(MS2)至該第一天線系統 (ANT-SYS2、AS3-BS2、AS6)及該第二天線系統(ANT-SYS2、AS1-BS1、AS1)之該上行鏈路傳輸的至少一其他第一無線電資源之下一判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2030502 | 2012-01-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36256A true TW201336256A (zh) | 2013-09-01 |
Family
ID=49627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42706A TW201336256A (zh) | 2012-01-10 | 2012-11-15 | 傳輸上行鏈路資料之方法及其第一網路節點及第二網路節點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1336256A (zh) |
-
2012
- 2012-11-15 TW TW101142706A patent/TW201336256A/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12820B2 (en) | Inter-cell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scheduler | |
US964215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inter-cell interference avoidance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TW202005454A (zh) | 支援排程計畫指示 | |
US20110255436A1 (en) | Method of Optimizing Comp Zone for Joint Processing Mode | |
US20110218010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Link-Characteristic Based Selection of Supporting Access Nodes, | |
US9883492B2 (en) | Method for allocating radio resources, and radio resource allocator | |
CN103222324A (zh) | 网间协同的方法、协同节点和网络侧设备 | |
EP3619934A1 (en) | Enabling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on radio frame configuration in neighbor cells | |
US10314071B2 (en) | DL CoMP scheduling for a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 | |
US8638719B2 (en) |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of multiple transmission ranks | |
KR20230133303A (ko) |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협력적 라디오 자원 스케줄링및 그 사용 방법 | |
Antonioli et al. | Adaptive bearer split control for 5G multi-RAT scenarios with dual connectivity | |
CN106605442B (zh) | 适于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设备到设备的通信的资源分配系统和方法 | |
Bansal et al. | R2D2: Embrac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 |
Tseliou et al. | Resources negotiation for network virtualization in LTE-A networks | |
Huang et al. | Effective-capacity-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end-to-end multi-connectivity in 5G IAB networks | |
Agarwal et al. | QoS-aware downlink cooperation for cell-edge and handoff users | |
US2013033781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ntrol unit using feasibility requests and feasibility responses | |
JP5935197B2 (ja) | 送信電力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EP2615744A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first network node, and second network node thereof | |
US20180192357A1 (en) |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s for Enabling a Network Node to Perform a Radio Operation Task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Pateromichelakis et al. | End-to-end QoS optimization for V2X service localization | |
Padaganur et al. | A neural network 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for 4G LTE heterogeneous network | |
Narmanlioglu et al. |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SDN-based heterogeneous mobile networks | |
WO2017054660A1 (en) | Methods for synchronous access of unlicensed medium by grouping small cells in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laa) network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