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1765A - 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以及相關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 - Google Patents

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以及相關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1765A
TW201331765A TW102100367A TW102100367A TW201331765A TW 201331765 A TW201331765 A TW 201331765A TW 102100367 A TW102100367 A TW 102100367A TW 102100367 A TW102100367 A TW 102100367A TW 201331765 A TW201331765 A TW 20133176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storage device
network storage
network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100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ih-Chia Huang
Tsang-Yi Chen
Original Assignee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filed Critical Transcend Information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31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1765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2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8File system types
    • G06F16/182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 G06F16/1824Distributed file systems implemented using Network-attached Storage [NAS] architecture
    • G06F16/183Provision of network file services by network file servers, e.g. by using NFS, CIF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06F21/627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by registering files or documents with a thir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1Access control lists [AC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15Thir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3/105Multiple levels of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eth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以及相關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包括經網路接收來自一第一電子裝置的檔案擷取要求;依據該檔案擷取要求,經網路傳送一檔案擷取許可請求予一第二電子裝置;接收來自該第二電子裝置,與該檔案擷取許可請求相關之一回覆訊息;以及當該回覆訊息內容為允許擷取該檔案時,傳送該檔案予該第一電子裝置

Description

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以及相關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 統
本發明主要關於一種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以及相關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尤指一種依據一檔案傳送許可請求的回覆內容,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系統和方法。
隨著科技進展,已發展出許多種型式的儲存裝置,例如記憶卡和硬碟產品等,可用以儲存資料檔案。其中部分的儲存裝置產品可透過網路的連結方式,提供複數使用者同時連結儲存於其中的檔案。習知技術中,當透過網路方式連結儲存於網路儲存裝置中的檔案時,網路儲存裝置必須先行設定使用者帳號和相關密碼,以確保如此的檔案傳輸行為具有保密性和安全性。然而經由密碼控制使用者的登入方式,將使不同的使用者經由相同的帳號連結密碼登入於網路儲存裝置之後,即於該網路儲存裝置中享有相同的使用權限。為了能進一步增進資料的安全性,必須於網路儲存裝置中事先設定不同使用權限層級的使用者帳號,使各使用權限層級的使用者得以連結到不同的檔案內容。然而使用權限層級的設定步驟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仍是複雜而耗時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更便利和安全的檔案擷取方式。
本發明首先提供一種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網路儲存裝置中包括記憶體單元、控制單元。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包括主端裝置和客端裝置,分別經由無線網路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主端裝置主要為對網路儲存裝置具有主控權限之電子裝置。客端裝置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後,傳送一檔案擷取需求至網路儲存裝置,當網路儲存裝置接收到檔案 擷取需求後,即向主端裝置要求對客端裝置進行認證。主端裝置於接收到認證需求後,經由無線網路傳送一回覆訊息予網路儲存裝置據此訊息內容同意或拒絕客端裝置對檔案進行擷取,包括讀取和下載。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當主端裝置或客端裝置其中一方未與網路儲存裝置透過無線網路連結時,客端裝置所發出的檔案擷取需求,或是主端裝置所送出的檔案傳送回覆內容,皆可暫存於儲存裝置之中。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網路儲存裝置之記憶體單元包括兩個儲存區域,第一儲存區用以儲存檔案,第二儲存區用以當主端裝置或客端裝置其中一方未與網路儲存裝置連結時,暫存由客端裝置所發出的檔案擷取需求,或是主端裝置所送出的回覆訊息。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當主端裝置或客端裝置其中一方未與網路儲存裝置透過無線網路連結時,由客端裝置所發出的檔案擷取需求,或是主端裝置所送出的檔案傳送回覆訊息暫存於另一獨立於主記憶體單元之副屬記憶體單元中,其中主記憶體單元與附屬記憶體單元分別獨立連接於網路儲存裝置之控制單元。
依據本發明所提供之另一較佳實施例,網路儲存裝置包括記憶體單元、控制單元,以及無線網路連接介面,主要用以提供無線網路,故主端裝置和客端裝置可透過一無線網路直接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提供一種網路儲存裝置檔案連結的方法,包括:第一電子裝置經無線網路傳送檔案傳輸請求予網路儲存裝置;網路儲存裝置傳送檔案傳送請求認證予第二電子裝置;第二電子裝置傳送回覆訊息予網路儲存裝置;以及網路儲存裝置依回覆內容判定是否允許第一電子裝置傳輸檔案。
如本發明所述之檔案無線連結傳送機制,主端裝置毋 須事先針對每一個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的客端裝置分別進行權限設定,僅需決定哪些檔案見於網路儲存裝置之中,並依據不同的客端裝置對不同的檔案所提出的需求,分別授予檔案連結的權限。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
首先請一併參考圖1和圖2A,圖1為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所繪示之網路儲存裝置100,而圖2A為依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網路儲存裝置100之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10示意圖。如圖所示,網路儲存裝置100中包括記憶體單元110,主要用以儲存資料和網路儲存裝置100運作中所需要的資訊;控制單元120,電性連接於記憶體單元110,主要用以控制儲存於記憶體單元110中的檔案和相關資訊的傳輸行為。主端裝置140和客端裝置150分別經由無線網路160方式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100,所述無線網路160連結方式包括,但不限於是,例如藍芽傳輸、WiFi傳輸、紅外線傳輸、無線網際網路傳輸等。而為使本發明所提供之網路儲存裝置100可透過無線網路160的方式連結至主端裝置140和客端裝置150,熟悉此技術領域之相關技藝人仕皆可無疑慮的得知網路儲存裝置100必須具有一無線網路連接介面(未繪示)連接於控制單元120。
本實施例中所述之主端裝置140,主要為對網路儲存裝置100具有主控權限之電子裝置。舉例而言,主端裝置140可將網路儲存裝置100裝之檔案F1-F3設定為顯示(visible)狀態,並可選擇性地編列於”檔案分享列表”,以使檔案F1-F3便於分享給其他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100之電子裝置;反之對於檔案F4和F5而言,由於並未被設定為顯示狀態,因此其他電子裝置便無法對此進行連結。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當客端裝置150 經由無線網路160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100後,客端裝置150可先瀏覽網路儲存裝置100之檔案分享列表,例如檔案F1-F3,接下來同樣經由無線網路160傳送一檔案擷取需求至網路儲存裝置100,主要目的為獲得瀏覽或下載檔案F1-F3之權限。於此需特別說明的是,由客端裝置150所送出的一個檔案擷取需求,其中可能同時包括對網路儲存裝置100中複數個檔案所提出的瀏覽或下載權限需求。而當網路儲存裝置100接收到由客端裝置150所送出的檔案擷取需求後,控制單元120即依據該檔案擷取需求,透過無線網路160傳輸方式向主端裝置140要求對客端裝置150進行認證。需特別說明的是,即使如檔案F1-F3已被設定為顯示狀態並置於檔案分享列表之中,主端裝置140仍對該些檔案具有控制權,即決定是否將該些檔案分享予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100之客端裝置150。舉例而言,若客端裝置150欲對檔案F2進行瀏覽或下載,然而主端裝置140的使用者並不願將檔案F2分享予客端裝置150的使用者,據此主端裝置140的使用者可於接收到由網路儲存裝置100所傳送之認證需求後,經由無線網路160傳送一”拒絕檔案擷取”的回覆予網路儲存裝置100,此時客端裝置150即無法對檔案F2進行瀏覽或下載。若客端裝置150欲對檔案F1進行瀏覽或下載,而主端裝置140的使用者亦同意將檔案F1分享予客端裝置150的使用者,據此主端裝置140的使用者可於接收到由網路儲存裝置100所傳送之認證需求後,經由無線網路160傳送一”允許檔案擷取”的回覆予網路儲存裝置100,此時網路儲存裝置100中的控制單元120即可將檔案F1依據主端裝置140的回覆內容,透過無線網路160供客端裝置150進行瀏覽或下載。
透過上述的檔案連結傳送機制,主端裝置140毋須事先針對每一個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100的客端裝置150分別進行權限設定,僅需決定哪些檔案可放置於檔案分享列表之中,接下來即可依據不同的客端裝置150對不同的檔案所提出的連結 或下載需求,分別授予檔案連結的權限。
除此之外,當主端裝置140並未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100時(例如:超出無線網路160連結距離),此時網路儲存裝置100可將客端裝置150所提出的檔案瀏覽或下載需求,先儲存於網路儲存裝置100之中。當主端裝置140與網路儲存裝置100經無線網路160再次連結之後,再將客端裝置150所提出該需求內容傳送給主端裝置140,據此要求主端裝置140對客端裝置150進行認證。同樣地,若客端裝置150提出檔案瀏覽或下載需求後,停止連結於路儲存裝置100,此時網路儲存裝置100可將主端裝置140之檔案傳送回覆內容,先儲存於網路儲存裝置100之中。當客端裝置150與網路儲存裝置100經無線網路160再次連結之後,再依據主端裝置140之回覆內容,將相關檔案提供(或拒絕)給客端裝置150進行瀏覽或下載。也就是說,無論是客端裝置150所發出的檔案擷取需求,或是主端裝置140所送出的檔案傳送回覆內容,一旦其中一方未與網路儲存裝置100透過無線網路160連結,皆可暫存於儲存裝置100之中。
接下來請參見圖2B,圖2B為依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網路儲存裝置101之網路儲存裝置檔案連結系統11示意圖。如圖2B所示,網路儲存裝置101之記憶體單元110分離出兩個儲存區域:第一儲存區112和第二儲存區114。其中第一儲存區112主要用以儲存設定為顯示或隱藏的檔案F1-F5(如前所述),而第二儲存區114則用以當主端裝置140或客端裝置150其中一方未與網路儲存裝置101透過無線網路160連結時,暫存由客端裝置150所發出的檔案擷取需求,或是主端裝置140所送出的檔案傳送回覆訊息。
接下來請參考圖2C,圖2C為依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網路儲存裝置102之網路儲存裝置檔案連結系統12示意圖。如圖2C所示,當主端裝置140或客端裝置150其中一方未與網路儲存裝置102透過無線網路160連結時,由客端裝 置150所發出的檔案擷取需求,或是主端裝置140所送出的檔案傳送回覆訊息即可暫存於記憶體單元111中。其中記憶體單元111為個別獨立於記憶體單元110之記憶體元件,並且與記憶體單元110分別獨立連接於控制單元120。
網路儲存裝置100除了能直接將檔案資料傳送至客端裝置150之外,亦可透過無線網路160以串流(stream)方式將檔案傳輸至客端裝置150,因此網路儲存裝置100可將例如像音樂、影像格式之檔案內容,同時廣播傳送給複數個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100的電子裝置。
接下來請參見圖3,圖3為依據本發明另一較佳實施例所提供之網路儲存裝置200示意圖。如圖3所示,網路儲存裝置200包括記憶體單元110,主要用以儲存資料和網路儲存裝置200運作中所需要的資訊;控制單元120,電性連接於記憶體單元110,主要用以控制儲存於憶體單元110中的檔案和相關資訊的傳輸行為;以及無線網路連接介面130,電性連接於控制單元120,主要用以提供無線網路160,因此主端裝置140和客端裝置150即可透過無線網路160直接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200。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中,主端裝置140和客端裝置150可透過無線網路160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100、200,然而於本發明所提供之另一實施例,主端裝置140和客端裝置150亦可透過其他的無線網路型式,例如像是無線區域網路(WLAN),來連結至網路儲存裝置100、200。
圖4為依據本發明之連結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所提出之另一較佳實施例流程圖400。流程圖400各步驟詳細說明如下:步驟410:第一電子裝置經無線網路傳送檔案擷取請求予網路儲存裝置,以詢求截取儲存於網路儲存裝置中的檔案;步驟420:網路儲存裝置經網路傳送一檔案擷取請求認證予第二電子裝置,以詢求是否允許第一電子截取儲存於該網路 儲存裝置中的檔案;步驟430:第二電子裝置經無線網路傳送回覆訊息予網路儲存裝置;步驟435:網路儲存裝置依回覆內容判定是否允許第一電子裝置截取檔案,若是,則接步驟440;若否,則接步驟450;步驟440:第一電子裝置經無線網路於網路儲存裝置截取該檔案;步驟450:第一電子裝置無法於網路儲存裝置截取該檔案。
在此需特別說明的是,為達成相同的功效和成果,上述流程圖400中所述各步驟並無固定的先後次序,而各步驟之間亦可插入其他流程。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所提供之網路儲存裝置和其相關的檔案傳輸方法,對於儲存於網路儲存裝置中的檔案欲對其他連結裝置進行分享時,毋需事先針對不同的連結對象分別設定檔案連結權限,因此兼具便利和省時等特點。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
11‧‧‧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
100‧‧‧網路儲存裝置
101‧‧‧網路儲存裝置
110‧‧‧記憶體單元
112‧‧‧第一儲存區
114‧‧‧第二儲存區
120‧‧‧控制單元
130‧‧‧無線網路連接介面
140‧‧‧主端裝置
150‧‧‧客端裝置
160‧‧‧無線網路
200‧‧‧網路儲存裝置
400‧‧‧流程圖
410~450‧‧‧步驟
圖1: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所繪示之網路儲存裝置100示意圖。
圖2A:依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網路儲存裝置100之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10示意圖。
圖2B:依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網路儲存裝置101之網路儲存裝置系統11示意圖。
圖2C:依據本發明較佳實施例所提供網路儲存裝置102之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12示意圖。
圖3:依據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所繪示之網路儲存裝置200 示意圖。
圖4:依據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流程圖400。
400‧‧‧流程圖
410~450‧‧‧步驟

Claims (14)

  1. 一種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其中該網路儲存裝置中至少存有一檔案,該方法包括:接收來自一第一電子裝置所傳送之一檔案擷取請求;傳送對應於該檔案擷取請求之一認證請求至一第二電子裝置;接收來自該第二電子裝置,對應於該認證請求之一回覆訊息;以及當該回覆訊息指示為允許擷取時,開放該檔案供該第一電子裝置進行擷取。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檔案擷取請求、該認證請求、以及該回覆訊息,皆經由一無線網路進行傳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更包括:當該回覆訊息指示為不允許擷取時,使該第一電子裝置無法對該檔案進行該檔案擷取動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於接收來自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傳送之該檔案擷取請求之步驟前,更包括:設定該檔案為顯示狀態。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於傳送對應於該檔案擷取請求之該認證請求至該第二電子裝置之步驟前,更包括:儲存該認證請求於該網路儲存裝置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於開放該檔案供該第一電子裝置進行該檔案擷取動作之步驟前,更包括:儲存該回覆訊息於該網路儲存裝置中。
  7. 一種網路儲存裝置,包括:一第一記憶體單元,用以儲存檔案;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於該第一記憶體單元,用以控制該檔案之傳輸行為;以及一無線網路連接介面,連接於該控制單元;其中當該網路儲存裝置接收來自一第一電子裝置傳送一檔案擷取請求時,該控制單元傳送一認證請求至一第二電子裝置;其中當該網路儲存裝置接收該第二電子裝置對應於該認證請求之一回覆訊息,且該回覆訊息指示為允許擷取時,該控制單元開放該檔案供該第一電子裝置進行擷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網路儲存裝置,其中該網路儲存裝置透過該無線網路連接介面接收來自該第一電子裝置所傳送之該檔案擷取請求,以及傳送該認證請求至該第二電子裝置。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網路儲存裝置,其中該第一記憶體單元包括:一第一儲存區域,用以儲存該檔案;以及一第二儲存區域,用以儲存來自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檔案擷取請求,和來自該第二電子裝置之該回覆訊息。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網路儲存裝置,更包括一第二記憶體單元,該第二記憶體單元與該第一記憶體單元個別獨立地電性連接於該控制單元,用以儲存來自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檔案擷取請求,和來自該第二電子裝置之該回覆訊息。
  11. 一種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包括:一網路儲存裝置,包括:一第一記憶體單元,用以儲存檔案; 一控制單元,電性連接於該第一記憶體單元,用以控制該檔案之傳輸行為;以及一無線網路連接介面,連接於該控制單元;一客端裝置,經一無線網路連結於該網路儲存裝置;以及一主端裝置,經該無線網路連結於該網路儲存裝置;其中當該客端裝置傳送一檔案擷取請求至該網路儲存裝置時,該控制單元傳送一認證請求至該主端裝置;其中當主端裝置對應於該認證請求之傳送一回覆訊息至該網路儲存裝置,且該回覆訊息指示為允許擷取時,該控制單元開放該檔案供該客端裝置於該第一記憶體單元中進行擷取動作。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其中該網路儲存裝置透過該無線網路連接介面接收來自該客端裝置所傳送之該檔案擷取請求,以及傳送該認證請求至該主端裝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其中該網路儲存裝置之該第一記憶體單元包括:一第一儲存區域,用以儲存該檔案;以及一第二儲存區域,用以儲存來自該客端裝置之該檔案擷取請求,和來自該主端裝置之該回覆訊息。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其中該網路儲存裝置更包括一第二記憶體單元,獨立於該第一記憶體單元電性連接於該控制單元,用以儲存自該客端裝置之該檔案擷取請求,和來自該主端裝置之該回覆訊息。
TW102100367A 2012-01-20 2013-01-04 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以及相關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 TW20133176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354,338 US20130191510A1 (en) 2012-01-20 2012-01-20 Method for accessing a file in a network storage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1765A true TW201331765A (zh) 2013-08-01

Family

ID=48798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100367A TW201331765A (zh) 2012-01-20 2013-01-04 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以及相關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191510A1 (zh)
TW (1) TW2013317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2372B (zh) * 2013-09-27 2015-10-01 Acer Inc 網路儲存系統及檔案快取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55522A1 (en) * 2016-03-09 2017-09-14 TROEN, Saul Apparatus providing wireless access to storage devices
WO2019183748A1 (en) * 2018-03-26 2019-10-03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of efficient backup of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s with transparent data access
CN110990863B (zh) * 2019-11-27 2021-10-08 山东新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时间戳与加密算法实现文件访问控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34732B2 (en) * 2005-05-12 2010-06-08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toring links to media files in network storage
US8931105B2 (en) * 2007-03-02 2015-01-06 Vividas Technologies Pty. Ltd. Method, system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transferring content to a remote device
US9178994B2 (en) * 2011-04-12 2015-11-03 Teletech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providing self-support services using information from a viral source
US9064233B2 (en) * 2011-12-22 2015-06-23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specific analytics data visualization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2372B (zh) * 2013-09-27 2015-10-01 Acer Inc 網路儲存系統及檔案快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191510A1 (en) 201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278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ecure communications
US8914632B1 (en) Use of access control lists in the automated management of encryption keys
KR101419984B1 (ko) 클라우드 환경에서 nfc를 이용한 콘텐츠 공유 시스템 및 방법
AU2008341026C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data
CN103327084B (zh) 一种公私混合分布式的云存储系统及云存储方法
US9313257B2 (en) Method for starting a client program
CN112313919A (zh) 用于使用嵌入式浏览器添加水印的系统和方法
US9606809B2 (en) Computer with flexible operating system
US20050177724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9723003B1 (en) Network beacon based credential store
US10097666B2 (en) Accessing a service using an encrypted token
KR20140041368A (ko) 화상형성장치, 화상형성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기억매체
US9497024B2 (en) Electronic file sending method
US10129299B1 (en) Network beacon management of security policies
TW201331765A (zh) 擷取網路儲存裝置檔案的方法以及相關網路儲存裝置連結系統
US115316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tect digital content on external storage
US10032027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executing an electronic data in an execution environment
US2015003279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7005411B (zh) 数据管理方法、为此的计算机程序、其记录介质、执行数据管理方法的用户客户端、安全政策服务器
KR102131976B1 (ko)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이에 의한 개인 정보 제공 방법
EP3759629B1 (en) Method, entity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ccess to data through a late dynamic binding of its associated metadata
US9479492B1 (en) Authored injections of context that are resolved at authentication time
JP5485452B1 (ja) 鍵管理システム、鍵管理方法、ユーザ端末、鍵生成管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097023A1 (en) Decentralized Data System
CN104883371A (zh) 一种无线网络准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