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30624A - 用於數位視訊處理的裝置及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數位視訊處理的裝置及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30624A
TW201330624A TW101134004A TW101134004A TW201330624A TW 201330624 A TW201330624 A TW 201330624A TW 101134004 A TW101134004 A TW 101134004A TW 101134004 A TW101134004 A TW 101134004A TW 201330624 A TW201330624 A TW 20133062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signal
video
size
streaming media
sub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4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538478B (zh
Inventor
Wade K Wan
Zhi-Jie Yang
Brian Heng
Original Assignee
Broadco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adcom Corp filed Critical Broadco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0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0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5384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5384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video transcoding, i.e. partial or full decoding of a coded input stream followed by re-encoding of the decoded output strea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of a video stream to network bandwidth; Processing of multiplex str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 H04N21/2662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video stream, e.g.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涉及基於基礎設施能力及當前條件確定視訊編碼子區塊大小。子區塊大小,比如根據視訊處理所採用的子區塊大小,可以基於多個考慮因素中的任何一個自適應地進行調整。例如,可以針對與由包括視訊處理器的特定裝置接收和/或輸出的串流媒體來源流量和/或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一個或多個特徵來進行這樣的子區塊大小的自適應。例如,這樣的視訊處理器可以是在中間裝置或目標裝置中應用的視訊解碼器,其可應用在中間裝置或源裝置中。根據視訊編碼所採用的子區塊大小的自適應還可以根據在相應裝置之間提供的回授或控制信令來實現。

Description

用於數位視訊處理的裝置及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
本發明總體涉及數位視訊處理;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根據這樣的數位視訊處理以利用區塊和/或子區塊來進行視訊編碼。
操作用於傳輸數位媒體(例如,圖像、視訊、資料等)的通訊系統已經持續開發多年。對這樣的採用某種形式的視訊資料的通訊系統而言,以一定的幀(frame)速率(例如每秒幀數)輸出或顯示多個數位圖像以實現適用於輸出和消費的視訊信號。在利用視訊資料進行操作的多個這樣的通訊系統中,在吞吐量(例如,可以從第一位置傳輸至第二位置的圖像幀的數量)以及最終輸出或顯示的信號的視訊和/或圖像品質之間存在一個平衡。目前的技術無法充分地或可接受地提供一種可以根據提供充足的或可接受的視訊和/或圖像品質,保證與通訊相關的相對少量的開銷(overhead),以及在各個通訊鏈路(links)端的通訊裝置的相對低的複雜度等而將視訊資料從第一位置傳輸至第二位置的裝置。
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涉及一種裝置,包括:輸入端,用於透過至少一個通訊網路從源裝置接收第一視訊信號;視訊處理器,用於: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streaming media)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 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以及與所述裝置的至少一個本地處理條件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特徵這三者中的至少一個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adaptively)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以及輸出端,用於透過所述至少一個通訊網路或至少一個其他通訊網路向至少一個目標裝置輸出第二視訊信號;其中,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潛伏時間(latency)、時延、雜訊、失真、串音(crosstalk)、衰減、信號雜訊比(SNR)、容量、帶寬、頻譜、位元率及符號率中的至少一個;並且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潛伏時間、時延、雜訊、失真、串音、衰減、SNR、容量、帶寬、頻譜、位元率及符號率中的至少一個。
上述裝置中,優選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還對應於與所述源裝置和至少一個其他源裝置中的至少一個相關聯的用戶使用資訊、處理歷史、排隊(queuing)、能量約束、顯示大小、顯示解析度及顯示歷史中的至少一個;並且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還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目標裝置相關聯的用戶使用資訊、處理歷史、排隊、能量約束、顯示大小、顯示解析度及顯示歷史中的至少一個。
上述裝置中,優選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從所述源裝置接收的至少一個回授或控制信號;並且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 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從所述至少一個目標裝置接收的至少一個回授或控制信號。
優選所述裝置是能在衛星通訊系統、無線通訊系統、有線通訊系統及光纖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個中操作的通訊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種裝置,包括:視訊處理器,用於: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以及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中的至少一個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
上述裝置中,優選所述視訊處理器是用於進行以下操作的視訊解碼器: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一子區塊解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解碼部分;基於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解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解碼部分。
上述裝置中,優選所述視訊處理器是用於進行以下操作的視訊編碼器: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一子區塊編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編碼部分;基於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 都具有第二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編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編碼部分。
優選所述裝置是中間裝置並包括輸入端,該輸入端用於透過至少一個通訊網路從源裝置接收第一視訊信號;並且所述裝置包括輸出端,該輸出端用於透過所述至少一個通訊網路或至少一個其他通訊網路向至少一個目標裝置輸出第二視訊信號。
優選所述裝置是包括輸出端的源裝置,該輸出端用於透過至少一個通訊網路向至少一個目標裝置輸出第二視訊信號。
上述裝置中,優選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潛伏時間、時延、雜訊、失真、串音、衰減、信號雜訊比(SNR)、容量、帶寬、頻譜、位元率及符號率中的至少一個;並且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潛伏時間、時延、雜訊、失真、串音、衰減、SNR、容量、帶寬、頻譜、位元率及符號率中的至少一個。
上述裝置中,優選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與至少一個源裝置相關聯的用戶使用資訊、處理歷史、排隊、能量約束、顯示大小、顯示解析度及顯示歷史中的至少一個;並且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與至少一個目標裝置相關聯的用戶使用資訊、處理歷史、排隊、能量 約束、顯示大小、顯示解析度及顯示歷史中的至少一個。
上述裝置中,優選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從至少一個源裝置接收的至少一個回授或控制信號;並且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從至少一個目標裝置接收的至少一個回授或控制信號。
上述裝置中,優選所述視訊處理器用於基於與所述裝置的至少一個本地處理條件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
優選所述裝置是能在衛星通訊系統、無線通訊系統、有線通訊系統及光纖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個中操作的通訊裝置。
本發明的又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以及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中的至少一個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
上述方法中,優選所述視訊處理器是視訊解碼器;並且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一子區塊解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解碼部分;基於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 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解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解碼部分。
上述方法中,優選所述視訊處理器是視訊編碼器;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一子區塊編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編碼部分;基於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編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編碼部分。
上述方法中,優選所述視訊編碼器應用在中間裝置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透過所述中間裝置的輸入端經至少一個通訊網路從源裝置接收第一視訊信號;並且透過所述中間裝置的輸出端經所述至少一個通訊網路或至少一個其他通訊網路向至少一個目標裝置輸出第二視訊信號。
上述方法中,優選所述視訊編碼器應用在源裝置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透過所述源裝置的輸出端經至少一個通訊網路向至少一個目標裝置輸出第二視訊信號。
上述方法中,優選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潛伏時間、時延、雜訊、失真、串音、衰減、信號雜訊比(SNR)、容量、帶寬、頻譜、位元率及符號率中的至少一個;並且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潛伏時間、時延、雜訊、失真、串音、衰減 、SNR、容量、帶寬、頻譜、位元率及符號率中的至少一個。
上述方法中,優選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與至少一個源裝置相關聯的用戶使用資訊、處理歷史、排隊、能量約束、顯示大小、顯示解析度及顯示歷史中的至少一個;並且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與至少一個目標裝置相關聯的用戶使用資訊、處理歷史、排隊、能量約束、顯示大小、顯示解析度及顯示歷史中的至少一個。
上述方法中,優選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從至少一個源裝置接收的至少一個回授或控制信號;並且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從至少一個目標裝置接收的至少一個回授或控制信號。
上述方法中,優選基於與所述視訊處理器的至少一個本地處理條件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
上述方法中,優選所述視訊處理器應用在通訊裝置中,該通訊裝置能在衛星通訊系統、無線通訊系統、有線通訊系統及光纖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個中操作。
在使用數位媒體比如數位視訊的許多裝置中,使用畫素來表示本質上為數位的相應圖像。在某些通訊系統中,數位媒體可以從第一位置傳輸至可以輸出或顯示這樣的媒體的第二位置。包括操作用於傳輸數位視訊的通訊系統的數位通訊系統的目的在於無誤差地或以可接受的低誤碼率將數位資料從一個位置或子系統傳輸至另一個位置 。如圖1所示,資料可以透過以下各種通訊通道在各種各樣的通訊系統中進行傳輸:磁性媒體、有線、無線、光纖、銅和/或其他類型的媒體。
圖1和圖2分別顯示了通訊系統100和200的不同實施方式。
參照圖1,通訊系統100的實施方式是通訊通道199,該通訊通道將位於通訊通道199一端的通訊裝置110(包括具有編碼器114的發射器112並包括具有解碼器118的接收器116)通訊耦合至位於通訊通道199另一端的另一個通訊裝置120(包括具有編碼器128的發射器126並包括具有解碼器124的接收器122)。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通訊裝置110和120中的任一裝置可以只包括發射器或接收器。通訊通道199可透過多種不同類型的媒體來實現(例如,使用衛星天線132和134的衛星通訊通道130、使用通訊塔142和144和/或本地天線152和154的無線通訊通道140、有線通訊通道150和/或使用電光(Electrical to Optical,E/O)介面162和光電(Optical to Electrical,O/E)介面164的光纖通訊通道160)。另外,可以應用不止一種類型的媒體,並可以交接(interfaced)在一起,從而形成通訊通道199。
要注意的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這樣的通訊裝置110和/或120可以是靜止裝置或移動裝置。例如,通訊裝置110和120之一或兩者可以應用於固定位置或可以是具有與一個以上的網路存取點(例如,在包括一個或多個無線區域網路(WLAN)的移動通訊系統環境中的各自不同的存取點(AP)、在包括一個或多個衛 星的移動通訊系統環境中的各自不同的衛星或通常在包括一個或多個網路存取點的移動通訊系統環境中的各自不同的網路存取點,可以透過這些網路節點利用通訊裝置110和/或120來實現通訊)相關聯和/或進行通訊的能力的移動通訊裝置。
為了降低通訊系統中不合需要而導致的傳輸誤差,通常採用誤差校正和通道編碼方案。一般情況下,這些誤差校正和通道編碼方案涉及使用通訊通道199發射器端的編碼器以及通訊通道199接收器端的解碼器。
在任何這樣的所需通訊系統(例如,包括針對圖1描述的那些變化)、任何資訊儲存裝置(例如,硬碟(HDD)、網路資訊儲存裝置和/或伺服器等)或需要對資訊進行編碼和/或解碼的任何應用中可以採用所描述的任一種不同類型的錯誤檢查及校正(ECC)代碼。
一般來說,當考慮視訊資料從一個位置或子系統傳輸至另一個位置的通訊系統時,一般可以認為視訊資料編碼在通訊通道199的傳輸端進行,一般可以認為視訊資料解碼在通訊通道199的接收端進行。
同樣地,儘管該圖的實施方式顯示了通訊裝置110和120之間能夠雙向通訊,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通訊裝置110可以只包括視訊資料編碼功能,而通訊裝置120可以只包括視訊資料解碼功能,反之亦然(例如,根據視訊廣播實施方式的單向通訊實施方式)。
參照圖2的通訊系統200,在通訊通道299的發射端,向發射器297提供資訊位元201(例如,尤其對應於一種實施方式中的視訊資料),該發射器可操作以用於利用 編碼器和符號映射器220進行這些資訊位元201的編碼(可以認為其是各自截然不同的功能模組222和224),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離散值調變符號203,將這一系列的離散值調變符號提供給發射驅動器230,該發射驅動器使用數位/類比轉換器(DAC)232來產生連續時間傳輸信號204並利用發射濾波器234來產生大致與通訊通道299相稱的濾波後的連續時間傳輸信號205。在通訊通道299的接收端,將連續時間接收信號206提供給類比前級電路(AFE)260,該類比前級電路包括接收濾波器262(產生濾波後的連續時間接收信號207)以及類比/數位轉換器(ADC)264(產生離散時間接收信號208)。度量產生器270計算度量209(例如基於符號和/或位元,例如LLR),度量209由解碼器280使用,以對離散值調變符號和其中已編碼的資訊位元作最佳估計(best estimates)210。
在發射器297和接收器298的每一個中,可以將不同元件、區塊、功能區塊、電路等任何所需的積體化應用在其中。例如,該圖顯示處理模組280a包括編碼器和符號映射器220以及其中所有相關聯的對應元件,並且顯示處理模組280包括度量產生器270和解碼器280以及其中所有相關聯的對應元件。這樣的處理模組280a和280b可以是各自的積體電路。當然,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可選地進行其他邊界設定和分組。例如,第一處理模組或積體電路中可以包括發射器297中的所有元件,並且第二處理模組或積體電路中可以包括接收器298中的所有元件。可選地,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以任意組合發射器297和接收器298的每一個中的元件。
與前述實施方式一樣,這樣的通訊系統200可以用於將視訊資料從一個位置或子系統傳輸至另一個位置(例如,透過通訊通道299從發射器297傳輸至接收器298)。
可以透過下文之圖3A至圖3H所示的不同裝置中的任何一個來實現數位圖像和/或數位圖像和/或媒體(包括數位視訊信號中的各個圖像)的視訊處理以允許用戶查看這樣的數位圖像和/或視訊。這些不同的裝置不包括其中可以實現本文描述的圖像和/或視訊處理的裝置的詳細清單,而且要注意的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應用任何通用的數位圖像和/或視訊處理裝置以便進行本文所述的處理。
圖3A顯示了電腦301的實施方式。該電腦301可以是桌上型電腦,或主機的企業儲存裝置比如伺服器,該儲存裝置連接至儲存陣列比如獨立磁片(RAID)陣列的冗餘陣列、儲存路由器、邊緣路由器、儲存開關和/或儲存導向器。用戶能夠利用電腦301來查看靜態數位圖像和/或視訊(例如一系列的數位圖像)。電腦301上時常包括不同圖像和/或視訊查看程式和/或媒體播放器程式以允許用戶查看這樣的圖像(包括視訊)。
圖3B顯示了筆記型電腦302的實施方式。在各種各樣的情形中的任何一種情形下可以發現並使用這樣的筆記型電腦302。近年,隨著筆記型電腦的處理能力和功能的不斷增長,它們正用於以前使用高端且更有能力的桌上型電腦的許多情況下。與電腦301一樣,筆記型電腦302可以包括不同圖像查看程式和/或媒體播放器程式以便允許用戶查看這樣的圖像(包括視訊)。
圖3C顯示了高解析度(HD)電視303的實施方式。許多HD電視303包括允許在其上接收、處理並解碼媒體內容(例如電視廣播信號)的積體調諧器。可選地,HD電視303有時從另一個接收、處理並解碼電纜和/或衛星電視廣播信號的源例如數位視訊光碟(DVD)播放器、機上盒(STB)接收媒體內容。不管具體應用如何,HD電視303可應用來進行如本文所描述的圖像和/或視訊處理。一般來說,HD電視303具有顯示HD媒體內容的能力並且時常應用的HD電視303具有16:9寬螢幕的寬高(aspect)比。
圖3D顯示了標準解析度(SD)電視304的實施方式。當然,SD電視304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HD電視303,至少一個不同之處在於SD電視304不包括顯示HD媒體內容的能力,且時常應用的SD電視304具有4:3的全螢幕寬高比。儘管如此,甚至是SD電視304也可以被應用來進行如本文所描述的圖像和/或視訊處理。
圖3E顯示了手持媒體單元305的實施方式。手持媒體單元305可以操作以用於對圖像/視訊內容資訊例如靜態影像壓縮標準(JPEG)檔、標籤圖像檔格式(TIFF)、點陣圖、動態影像專家組織(MPEG)檔、視窗作業系統媒體(WMA/WMV)檔、其他類型的視訊檔例如MPEG4檔等進行一般儲存或儲存供用戶播放,和/或提供可以以數位格式儲存的任何其他類型的資訊。從歷史觀點上說,這樣的手持媒體單元主要用於儲存並播放音頻媒體;然而,這樣的手持媒體單元305可以用於儲存並播放任何虛擬媒體(例如,音頻媒體、視訊媒體、攝影媒體等)。而且, 這樣的手持媒體單元305還可以包括其他功能例如有線和無線通訊的積體通訊電路。這樣的手持媒體單元305可以被應用來進行如本文所描述的圖像和/或視訊處理。
圖3F顯示了機上盒(STB)306的實施方式。如上所述,STB 306有時可以被應用來接收、處理並解碼要提供給任何合適的能顯示的裝置例如SD電視304和/或HD電視303的電纜和/或衛星電視廣播信號。這樣的STB 306可以獨立地或協同地與這樣的能顯示的裝置一起操作以便進行如本文所描述的圖像和/或視訊處理。
圖3G顯示了數位視訊光碟(DVD)播放器307的實施方式。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這樣的DVD播放器可以是藍光DVD播放器、HD可用DVD播放器、SD可用DVD播放器、上採樣(up-sampling)可用DVD播放器(例如從SD至HD等)。DVD播放器可以向任何合適的能顯示的裝置例如SD電視304和/或HD電視303提供信號。DVD播放器305可以被應用來進行如本文所描述的圖像和/或視訊處理。
圖3H顯示了通用數位圖像和/或視訊處理裝置308的實施方式。另外,如上所述,上述這些不同裝置不包括其中可以實現本文描述的圖像和/或視訊處理的裝置的詳細清單,而且要注意的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應用任何通用數位圖像和/或視訊處理裝置308以便進行本文所述的圖像和/或視訊處理。
圖4、圖5和圖6分別是顯示了視訊編碼架構的不同實施方式400、500和600的圖。
參照圖4的實施方式400,如該圖可以看出,透過視 訊編碼器接收輸入視訊信號。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輸入視訊信號由編碼單元(CU)或巨集區塊(MB)構成。這樣的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的大小可以改變並可以包括通常排列成正方形的多個畫素。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這樣的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的大小為16×16畫素。然而,通常要注意的是,巨集區塊可以具有任何所需的大小例如N×N畫素,其中N為整數。當然,雖然優選實施方式中採用了方形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但某些應用可以包括非方形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
輸入視訊信號通常可以被稱為對應於原始幀(或圖片)圖像資料。例如,原始幀(或圖片)圖像資料可以進行處理以產生亮度(luma)和色度樣本。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巨集區塊中的這組亮度樣本屬於特定佈置(例如16×16),而這組色度樣本屬於不同的特定佈置(例如8×8)。根據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視訊編碼器在逐區塊的基礎上對這樣的樣本進行處理。
該輸入視訊信號然後進行模式選擇,該輸入視訊信號透過這個模式可選擇地進行幀內和/或幀間預測處理。一般來說,該輸入視訊信號沿壓縮通路進行壓縮。當無回授地進行操作時(例如,不根據幀間預測,也不根據幀內預測)該輸入視訊信號透過壓縮通路被提供來進行變換操作(例如,根據離散餘弦變換(DCT))。當然,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可以採用其他變換。在這種操作模式下,該輸入視訊信號本身就是所壓縮的信號。壓縮通路可以利用人眼缺乏高頻率靈敏度來進行壓縮。
然而,透過可選擇地使用幀間或幀內預測視訊編碼, 可以沿壓縮通路進行回授。根據回授或預測的操作模式,壓縮通路對由從當前巨集區塊減去當前巨集區塊預測值而導致的(相對較低能量)殘差(例如差值)進行操作。根據在指定實例中採用哪種預測形式,產生基於相同幀(或圖片)的至少一部分或基於至少一個其他幀(或圖片)的至少一部分的當前巨集區塊和該巨集區塊預測值之間的殘差或差值。
由此產生的修改視訊信號然後沿壓縮通路進行變換操作。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離散餘弦變換(DCT)對一組視訊樣本(例如,亮度、色度、殘差等)進行操作以計算預定數量的基本圖樣(basis pattern)中的每一個的相應系數值。例如,一種實施方式包括64個基(basis)函數(例如,對8×8樣本而言)。一般來說,不同的實施方式可以採用不同數量的基函數(例如,不同變換)。包括其合適的選擇性加權的這些相應基函數的任意組合可以用於表示給定的一組視訊樣本。與進行變換操作的不同方式相關的其他詳情在與包括如上所述的透過引用併入的那些標準/草案標準的視訊編碼相關聯的技術文獻中進行描述。變換處理的輸出包括這樣的相應系數值。將該輸出提供給量化器。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圖像區塊通常會產生係數(例如,根據離散餘弦變換(DCT)操作的實施方式中的DCT係數),使得大多數相關DCT係數的頻率較低。由於這個原因以及人眼對高頻視覺效果的靈敏度相對較差,量化器可以操作用於將大部分不大相關的係數轉換為零值。也就是說,可以根據量化過程來消除相對貢獻率低於某個預定 值(例如某個臨界值)的那些係數。量化器還可以操作用於將重要係數轉換為比變化過程產生的值更加有效地進行編碼的值。例如,量化過程可以透過每個相應係數除以整數值並丟棄任意餘數來進行操作。當對典型的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進行操作時,這樣的過程通常會產生相對少量的非零係數,這些非零係數然後被傳輸至熵編碼器進行無損的編碼並根據可以根據視訊編碼選擇幀內和/或幀間預測處理的回授路徑進行使用。
熵編碼器根據無損的壓縮編碼過程進行操作。相比之下,量化操作通常是有損失的。熵編碼過程對量化過程提供的係數進行操作。那些係數可以表示不同特徵(例如,亮度、色度、殘差等)。熵編碼器可以採用不同類型的編碼。例如,熵編碼器可以進行上下文自適應二進位算術編碼(CABAC)和/或上下文自適應可變長編碼(CAVLC)。例如,根據熵編碼方案的至少一部分,將資料轉換為(運行,級別)(run,level)對(例如,將資料14、3、0、4、0、0、-3轉換為相應的(運行,級別)對(0,14)、(0,3)、(1,4)、(2,-3))。事先,製備將變長編碼分配至數值對(value pairs)的表,以便將相對較短的長度編碼分配給相對常見的數值對,並將相對較長的長度編碼分配給相對少見的數值對。
如讀者理解的一樣,反量化和反變換的操作分別對應於量化和變換的操作。例如,在DCT用於變換操作的實施方式中,反DCT(IDCT)是反變換操作中所採用的變換。
圖片緩衝器(或者稱為數位圖片緩衝器或DPB)從 IDCT模組接收信號;圖片緩衝器操作用於儲存當前幀(或圖片)和/或一個或多個其他幀(或圖片),比如根據幀內預測和/或幀間預測操作使用的幀(或圖片),幀內預測和/或幀間預測操作可以根據視訊編碼進行。要注意的是,根據幀內預測,相對少量的儲存就足夠了,因為可能沒有必要將當前幀(或圖片)或任何其他幀(或圖片)儲存在所述幀(或圖片)序列中。在根據視訊編碼進行幀間預測的時候,這樣儲存的資訊可以用來進行移動補償和/或移動估計。
在一個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用於移動估計,將來自當前幀(或圖片)的相應組的亮度樣本(例如,16×16)與幀(或圖片)序列(例如根據幀間預測)中其他幀(或圖片)中的相應的緩衝配對物進行比較。在一個可能的應用中,定位最匹配區域(例如預測參考)並產生向量偏移(例如移動向量)。在單個幀(或圖片)中,可以找到多個移動向量,但不是所有的移動向量都必須指向同一方向。根據移動估計進行的一種或多種操作以用於產生一個或多個移動向量。
移動補償用於採用可以根據移動估計產生的一個或多個移動向量。識別並交付預測參考組的樣本以便從原始輸入視訊信號中減少,試圖希望產生相對(例如理想的多個)較低的能量殘差。如果這樣的操作不會導致產生較低的能量殘差,就並不一定要進行移動補償,變換操作可以僅對原始輸入視訊信號進行操作,而不對殘差進行操作(例如,根據將輸入視訊信號直接提供給變換操作,以便既不進行幀內預測,也不進行幀間預測的操作模式),或可 以使用幀內預測並對幀內預測產生的殘差進行變換操作。同樣地,如果移動估計和/或移動補償操作成功,那麼移動向量還可以與相應的殘差係數一起發送至熵編碼器,用於進行無損的熵編碼。
來自整個視訊編碼操作的輸出是輸出位元流。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輸出位元流當然可以根據產生連續時間信號來進行一定處理,該連續時間信號可以透過通訊通道來傳輸。例如,某些實施方式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操作。在這種情況下,輸出位元流可以在無線通訊裝置中進行適當的數位/類比轉換、頻率變換、縮放、過濾、調變、符號映射和/或任何其他操作,用於產生能夠透過通訊通道來傳輸的連續時間信號等。
參照圖5的實施方式500,由該圖可以看出,透過視訊編碼器接收輸入視訊信號。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輸入視訊信號由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構成(和/或可以劃分為編碼單元(CU))。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的大小可以改變並可以包括通常設置成正方形的多個畫素。在一種實施方式中,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的大小為16×16畫素。然而,通常要注意的是,巨集區塊可以具有任何所需的大小比如N×N畫素,其中N為整數。當然,雖然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採用了方形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但某些應用可以包括非方形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
該輸入視訊信號通常可以被稱為對應於原始幀(或圖片)圖像資料。例如,原始幀(或圖片)圖像資料可以進行處理以產生亮度和色度樣本。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巨集區塊中的這組亮度樣本屬於特定佈置(例如16×16),這組 色度樣本屬於不同的特定佈置(例如8×8)。根據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視訊編碼器在逐區塊的基礎上對這些樣本進行處理。
輸入視訊信號然後進行模式選擇,該輸入視訊信號透過這個模式可選擇地進行幀內和/或幀間預測處理。一般來說,該輸入視訊信號沿壓縮通路進行壓縮。當無回授地進行操作時(例如,不根據幀間預測,也不根據幀內預測)該輸入視訊信號透過壓縮通路設置來進行變換操作(例如,根據離散餘弦變換(DCT))。當然,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可以採用其他變換。在這種操作模式下,該輸入視訊信號本身就是所壓縮的信號。壓縮通路可以利用人眼缺乏高頻率靈敏度來進行壓縮。
然而,透過可選擇地使用幀內或幀間預測視訊編碼,可以沿壓縮通路進行回授。根據回授或預測的操作模式,壓縮通路對由從當前巨集區塊減去當前巨集區塊預測值而導致的(相對較低能量)殘差(例如差值)進行操作。根據在指定實例中採用哪種預測形式,產生基於相同幀(或圖片)的至少一部分或基於至少一個其他幀(或圖片)的至少一部分的當前巨集區塊和巨集區塊預測值之間的殘差或差值。
由此產生的修改視訊信號然後沿壓縮通路進行變換操作。在一種實施方式中,離散餘弦變換(DCT)對一組視訊樣本(例如,亮度、色度、殘差等)進行操作以計算預定數量的基本圖樣中的每一個的相應系數值。例如,一種實施方式包括64個基函數(例如,對8×8樣本而言)。一般來說,不同實施方式可以採用不同數量的基函數(例 如,不同變換)。包括其合適的選擇性加權的這些基函數的任意組合可以用於表示給定的一組視訊樣本。與進行變換操作的不同方式相關的其他詳情在與包括如上所述的透過引用併入的那些標準/草案標準的視訊編碼相關聯的技術文獻中進行描述。變換處理的輸出包括這樣的相應系數值。將該輸出提供給量化器。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圖像區塊通常會產生係數(例如,根據離散餘弦變換(DCT)操作的實施方式中的DCT係數),使得大多數相關DCT係數的頻率較低。由於這個原因以及人眼對高頻視覺效果的靈敏度相對較差,量化器可以操作用於將大部分不大相關的係數轉換為零值。也就是說,可以根據量化過程來消除相對貢獻率低於某個預定值(例如某個臨界值)的那些係數。量化器還可以操作用於將重要係數轉換為比變化過程產生的值可以更加有效地進行編碼的值。例如,量化過程可以透過相應係數除以整數值並丟棄任意餘數來進行操作。當對典型的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進行操作時,這個過程通常會產生相對少量的非零係數,這些非零係數然後被傳輸至熵編碼器進行無損的編碼並根據可以根據視訊編碼選擇幀內和/或幀間預測處理的回授路徑進行使用。
熵編碼器根據無損的壓縮編碼過程進行操作。相比之下,量化操作通常是有損失的。熵編碼過程對量化過程提供的係數進行操作。那些係數可以表示不同特徵(例如,亮度、色度、殘差等)。熵編碼器可以採用不同類型的編碼。例如,熵編碼器可以進行上下文自適應二進位算術編碼(CABAC)和/或上下文自適應可變長編碼(CAVLC) 。例如,根據熵編碼方案的至少一部分,將資料轉換為(運行,級別)對(例如,將資料14、3、0、4、0、0、-3轉換為相應(運行,級別)對(0,14)、(0,3)、(1,4)、(2,-3))。事先,編制將變長編碼分配至數值對的表,以便將相對較短的長度編碼分配給相對常見的數值對,並將相對較長的長度編碼分配給相對少見的數值對。
如讀者理解的一樣,反量化和反變換的操作分別對應於量化和變換的操作。例如,在DCT用於變換操作的實施方式中,反DCT(IDCT)是反變換操作中所採用的變換。
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被應用來處理來自反變換區塊的輸出。在儲存在圖片緩衝器(有時稱為DPB,數位圖片緩衝器)之前,這樣的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適用於解碼圖片。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被應用來降低解碼圖像的編碼雜訊,並且可以選擇地分別對亮度和色度進行逐片過濾,不管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是否在片級別或在區塊級別上使用。在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的應用中可以使用二維(2-D)有限脈衝回應(FIR)過濾。濾波器的係數可以在編碼器中逐片進行設計,然後將此資訊傳遞給解碼器(例如,從包括視訊編碼器[或者稱為編碼器]的發射器通訊裝置傳遞給包括視訊解碼器[或者稱為解碼器]的接收器通訊裝置)。
一種實施方式根據維納(Wiener)濾波設計操作產生係數。另外,不管是否進行濾波處理並是否根據四元樹(quadtree)結構將該決定傳遞給解碼器(例如,從包括視訊編碼器[或者稱為編碼器]的發射器通訊裝置傳遞給包括視 訊解碼器[或者稱為解碼器]的接收器通訊裝置),都可以在編碼器中逐區塊應用,其中區塊大小根據率(rate)失真最佳化來決定。要注意的是,利用這樣的2D濾波的應用可以根據編碼和解碼引入複雜度。例如,透過根據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的應用來使用2D濾波,在發射器通訊裝置中應用的編碼器中和在接收器通訊裝置中應用的解碼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增加的複雜度。
在某些任選的實施方式中,將來自去區塊效應濾波器的輸出提供給被應用為處理來自反變換區塊的輸出的一個或多個其他環路濾波器(例如根據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樣本自適應偏移(SAO)濾波器和/或任何其他濾波器類型應用)。例如,在儲存在圖片緩衝器(有時稱為DPB,數位圖片緩衝器)之前,這樣的ALF適用於解碼圖片。這樣的ALF被應用來降低解碼圖像的編碼雜訊,可以選擇地分別對亮度和色度進行逐片過濾,不管這樣的ALF是否在片級別或在區塊級別上使用。在這樣的ALF的應用中可以使用二維(2-D)有限脈衝回應(FIR)過濾。濾波器的係數可以在編碼器中進行逐片設計,然後將此資訊傳遞給解碼器(例如,從包括視訊編碼器[或者稱為編碼器]的發射器通訊裝置傳遞給包括視訊解碼器[或者稱為解碼器]的接收器通訊裝置)。
一種實施方式根據維納(Wiener)濾波設計操作用於產生係數。另外,不管是否進行濾波處理並是否根據四元樹(quadtree)結構將這樣的決定傳遞給解碼器(例如,從包括視訊編碼器[或者稱為編碼器]的發射器通訊裝置傳遞給包括視訊解碼器[或者稱為解碼器]的接收器通訊裝置),都可 以在編碼器中逐區塊地應用,其中區塊大小根據率失真最佳化來決定。要注意的是,利用這樣的2D濾波的應用可以根據編碼和解碼引入複雜度。例如,透過根據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的應用來使用2D濾波,在發射器通訊裝置中應用的編碼器中和在接收器通訊裝置中應用的解碼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增加的複雜度。
如針對其他實施方式所述,使用ALF可以提供根據這樣的視訊處理的一系列改進的任何一種,包括透過進行隨機量化去噪導致的峰值信號雜訊比(PSNR)來改進客觀品質測量。另外,隨後編碼的視訊信號的主觀品質可以透過照明補償來實現,根據ALF處理,照明補償可以根據進行偏移處理和縮放處理(例如,根據應用一增益)來引入。
對一種類型的環路濾波器而言,使用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可以提供根據這樣的視訊處理的一系列改進的任何一種,包括透過進行隨機量化去噪導致的峰值信號雜訊比(PSNR)改進客觀品質測量。另外,隨後編碼的視訊信號的主觀品質可以透過照明補償來實現,根據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處理,照明補償可以根據進行偏移處理和縮放處理(例如,根據應用一增益)來引入。
圖片緩衝器(或者稱為數位圖片緩衝器或DPB)接收從ALF輸出的信號;圖片緩衝器操作用於儲存當前幀(或圖片)和/或一個或多個其他幀(或圖片),比如根據幀內預測和/或幀間預測操作使用的幀(或圖片),幀內預測和/或幀間預測操作可以根據視訊編碼進行。要注意的是,根據幀內預測,相對少量的儲存就足夠了,因為毫無必要將當前幀(或圖片)或任何其他幀(或圖片)儲存在所述幀 (或圖片)序列中。在根據視訊編碼進行幀間預測的時候,這樣儲存的資訊可以用來進行移動補償和/或移動估計。
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用於移動估計,將來自當前幀(或圖片)的相應組的亮度樣本(例如,16×16)與幀(或圖片)序列(例如根據幀間預測)中其他幀(或圖片)中的相應的緩衝配對物進行比較。在一個可能的應用中,定位最匹配區域(例如預測參考)並產生向量偏移(例如移動向量)。在單個幀(或圖片)中,可以找到多個移動向量,但不是所有的移動向量都必須指向同一方向。根據移動估計進行的一種或多種操作以用於產生一個或多個移動向量。
移動補償用於採用可以根據移動估計產生的一個或多個移動向量。識別並交付預測參考組的樣本以便從原始輸入視訊信號中減去(subtract),試圖希望產生相對(例如理想的多個)較低的能量殘差。如果這樣的操作不會導致產生較低的能量殘差,就並不一定要進行移動補償,變換操作可以僅對原始輸入視訊信號進行操作,而不對殘差進行操作(例如,根據將輸入視訊信號直接提供給變換操作,以便既不進行幀內預測,也不進行幀間預測的操作模式),或可以使用幀內預測並對幀內預測產生的殘差進行變換操作。同樣地,如果移動估計和/或移動補償操作成功,那麼移動向量還可以與相應的殘差係數一起發送至熵編碼器,用於進行無損的熵編碼。
來自整個視訊編碼操作的輸出是輸出位元流。要注意的是,這樣的輸出位元流當然可以根據產生連續時間信號來進行一定處理,該連續時間信號可以透過通訊通道來傳 輸。例如,某些實施方式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操作。在這種情況下,輸出位元流可以在無線通訊裝置中進行適當的數位/類比轉換、頻率轉換、縮放、過濾、調變、符號映射和/或任何其他操作,用於產生能夠透過通訊通道而傳輸的連續時間信號等。
參照圖6的實施方式600,針對該圖描述了一種視訊編碼器的可選的實施方式,這樣的視訊編碼器進行預測、變換以及編碼處理以便產生壓縮的輸出位元流。這樣的視訊編碼器可以根據一個或多個視訊編碼協定、標準和/或推薦作法比如ISO/IEC 14496-10-MPEG-4的第10部分,AVC(Advanced Video Coding)(或者稱為H.264/MPEG-4的第10部分或AVC(Advanced Video Coding),ITU H.264/MPEG4-AVC)進行操作並與之相容。
要注意的是,相應視訊解碼器,比如位於通訊通道另一端的裝置內的視訊解碼器,操作用於進行解碼、反變換及重建的互補過程以便生產相應的解碼視訊序列,該序列理想地表示該輸入視訊信號。
由該圖可以看出,可選的佈置及架構可以用來實現視訊編碼。一般來說,編碼器處理一輸入視訊信號(例如,通常由呈正方形並且其中包括N×N畫素的編碼單元或巨集區塊單位組成)。視訊編碼基於事先編碼的資料確定當前巨集區塊的預測。事先編碼的資料可以來自當前幀(或圖片)本身(例如根據幀內預測)或來自已經編碼的一個或多個其他幀(或圖片)(例如,根據幀間預測)。視訊編碼器減去當前巨集區塊的預測以形成殘差。
一般來說,幀內預測用於採用一個或多個特定大小( 例如,16×16、8×8或4×4)的區塊大小以根據相同幀(或圖片)內的周圍事先編碼的畫素來預測當前巨集區塊。一般來說,幀間預測採用一系列的區塊大小(例如,16×16下至4×4)來預測選自一個或多個事先編碼的幀(或圖片)的區域的當前幀(或圖片)中的畫素。
對變換和量化操作而言,一區塊殘餘樣品可以利用特定的變換(例如,4×4或8×8)來進行轉換。這樣的變換的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根據離散餘弦變換(DCT)進行操作。變換操作輸出一組係數,使得每個相應的係數對應於與變換相關聯的一個或多個基函數的各自的加權值。在進行變換之後,對一區塊變換係數進行量化(例如,每個相應的係數可以除以整數值並丟棄任何相關聯的餘數,或可以乘以整數值)。量化過程通常存在固有損失,可能會根據量化參數(QP)降低變換係數的精度。通常,與指定的巨集區塊相關的多個係數為零,並且僅保留一部分非零係數。一般情況下,相對較高的QP設置用來產生更大比例的零值係數以及更小的非零係數,從而在相對較差解碼圖像品質損害的情況下產生相對較高的補償(例如,相對較低的編碼位元率);相對較低的QP設置用來允許在量化後保留更多非零係數以及更大的非零係數,從而以相對良好的解碼圖像品質產生相對較低的補償(例如,相對較高的編碼位元率)。
視訊編碼過程產生多個值,這些值被編碼來形成壓縮的位元流。這些值的實例包括量化的變換係數、解碼器用於重建適當預測的資訊、有關壓縮資料的結構和解碼過程中所採用的壓縮工具的資訊、有關完整視訊序列的資訊等 。這樣的值和/或參數(例如,語法元素(syntax elements))可以在根據CABAC、CAVLC或某項其他熵編碼方案進行操作的熵編碼器中進行編碼,以產生可以儲存、傳輸的輸出位元流(例如,在進行適當處理以產生符合通訊通道的連續時間信號之後)等等。
在使用回授路徑進行操作的實施方式中,變換及量化輸出進行反量化和反變換。可以根據視訊編碼來進行幀內預測和幀間預測之一或兩者。同樣,可以根據這樣的視訊編碼來進行移動補償和/或移動估計。
同樣將提供給幀內預測區塊的來自反量化和反變換(例如IDCT)區塊的信號路徑輸出提供給去區塊效應濾波器。將來自去區塊效應濾波器的輸出提供給被應用為處理來自反變換區塊的輸出的一個或多個其他環路濾波器(例如根據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樣本自適應偏移(SAO)濾波器和/或任何其他濾波器類型的應用)。例如,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在儲存在圖片緩衝器(有時稱為DPB,數位圖片緩衝器)之前,ALF適用於解碼圖片。ALF被應用來降低解碼圖像的編碼雜訊,可以選擇地分別對亮度和色度進行逐片過濾,不管ALF是否在片級別(slice level)或在區塊級別上使用。在ALF的應用中可以使用二維(2-D)有限脈衝回應(FIR)過濾。濾波器的係數可以在編碼器中進行逐片設計,然後將這樣的資訊傳遞給解碼器(例如,從包括視訊編碼器[或者稱為編碼器]的發射器通訊裝置傳遞給包括視訊解碼器[或者稱為解碼器]的接收器通訊裝置)。
一種實施方式根據維納濾波設計以產生係數。另外, 不管是否進行濾波處理並是否根據四元樹結構將這樣的決定傳遞給解碼器(例如,從包括視訊編碼器[或者稱為編碼器]的發射器通訊裝置傳遞給包括視訊解碼器[或者稱為解碼器]的接收器通訊裝置),都可以在編碼器中逐區塊地應用,其中區塊大小根據率失真最佳化來決定。要注意的是,利用這樣的2D濾波的應用可以根據編碼和解碼引入複雜度。例如,透過根據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的應用來使用2D濾波,在發射器通訊裝置中應用的編碼器中和在接收器通訊裝置中應用的解碼器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增加的複雜度。
針對其他實施方式所述,使用ALF可以提供根據這樣的視訊處理的一系列改進的任何一種,包括透過進行隨機量化去噪導致的峰值信號雜訊比(PSNR)改進客觀品質測量。另外,隨後編碼的視訊信號的主觀品質可以透過照明補償來實現,根據ALF處理,照明補償可以根據進行偏移處理和縮放處理(例如,根據應用一增益)來引入。
就被應用來產生輸出位元流的任何視訊編碼器架構而言,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架構可以應用在多種通訊裝置中的任何一種中。輸出位元流可以進行其他處理,包括誤差校正碼(ECC)、前向錯誤更正碼(FEC)等,從而產生其中具有其他殘差處理的修改輸出位元流。同樣,如根據這樣的數位信號可以理解一樣,可以根據產生適用於或適於透過通訊通道進行傳輸的連續時間信號進行任何適當的處理。也就是說,這樣的視訊編碼器架構在用於透過一個或多個通訊通道傳輸一個或多個信號的通訊裝置中也許是受限制的。可以對由這樣的視訊編碼器架構產生的輸 出位元流進行其他處理,從而產生可以發射到通訊通道中的連續時間信號。
圖7是顯示了幀內預測處理的實施方式700的圖。由該圖可以看出,視訊資料的當前區塊(例如通常呈正方形並且通常包括N×N畫素)進行處理以便對其中的各個畫素進行估計。根據這樣的幀內預測採用位於當前區塊的上方及左邊的事先編碼的畫素。從某種角度來說,幀內預測方向可以被視為對應於從當前畫素擴展至位於當前畫素的上方或左邊的參考畫素的向量。根據H.264/AVC應用於編碼的幀內預測的詳情在上文透過引用併入的對應標準內進行了規定(例如,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T,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 OF ITU,H.264(03/2010),SERIES H:AUDIOVISUAL AND MULTIMEDIA SYSTEMS,Infrastructure of audiovisual services-Coding of moving video,Advanced video coding for generic audiovisual services,Recommendation ITU-T H.264(或稱為International Telecomm ISO/IEC 14496-10-MPEG-4的第10部分,AVC(Advanced Video Coding),H.264/MPEG-4的第10部分或AVC(Advanced Video Coding),ITU H.264/MPEG4-AVC或等同方案)。
殘差(其是當前畫素和參考或預測畫素之間的差值)為經過編碼的殘差。由該圖7可以看出,幀內預測利用一般幀(或圖片)內的畫素進行操作。當然要注意的是,一給定畫素可以具有與其相關聯的各自不同的分量,且每個相應的分量可能存在各自不同組的樣本。
圖8是顯示了幀間預測處理的實施方式800的圖。與幀內預測不同,幀間預測用於基於當前幀(或圖片)內的當前組的畫素以及位於幀(或圖片)序列內的一個或多個其他幀(或圖片)內的一組或多組參考或預測畫素來識別移動向量(例如,幀間預測方向)。可以看出,移動向量從幀(或圖片)序列內的當前幀(或圖片)擴展至另一個幀(或圖片)。幀間預測可以使用子畫素(sub-pixel)插值,使得預測畫素數值對應於參考幀或圖片中的多個畫素的功能。
儘管這樣的殘差不同於根據幀內預測處理計算的殘差,但可以根據幀間預測處理來計算殘差。根據幀間預測處理,每個畫素的殘差再次對應於當前畫素和預測畫素值之間的差異。然而,根據幀間預測處理,當前畫素和參考或預測畫素不位於相同幀(或圖片)內。儘管該圖顯示了一個或多個先前的幀或圖片所採用的幀間預測,但同樣要注意的是,可選的實施方式可以利用對應於當前幀之前和/或之後的幀進行操作。例如,根據適當的緩衝和/或記憶體管理,可以對多個幀進行儲存。當對給定的幀進行操作時,可以根據在一給定幀之前和/或之後的其他幀來產生參考值。
結合CU,基本單元可以用於預測劃分模式(即,預測單元或PU)。同樣要注意的是,僅為最後深度的CU來限定PU,且其相應大小局限於CU的大小。
圖9和圖10分別是顯示了視訊解碼架構的不同實施方式900和1000的圖。
一般來說,這樣的視訊解碼架構對輸入位元流進行操 作。當然要注意的是,這種輸入位元流可以根據通訊裝置從通訊通道接收的信號來產生。可以對從通訊通道接收的連續時間信號進行不同操作,包括數位採樣、解調、縮放、濾波等,比如各種操作可以適當地根據產生該輸入位元流來進行。而且,可以應用一種或多種誤差校正碼(ECC)、前向錯誤更正碼(FEC)等的某些實施方式,可以根據這樣的ECC、FEC等進行適當的解碼,從而產生輸入位元流。也就是說,在已經根據產生對應的輸出位元流(例如,可以從發射器通訊裝置或收發器通訊裝置的發射器部分進行發射的輸出位元流)進行其他殘差的某些實施方式中,可以根據產生該輸入位元流來進行適當的處理。總體來說,這樣的視訊解碼架構遺憾的是要處理輸入位元流,從而盡可能緊密地並完全在理想情況下產生對應於原始輸入視訊信號的輸出視訊信號,用於輸出至一個或多個視訊能顯示的裝置。
參照圖9的實施方式900,一般來說,解碼器比如熵解碼器(例如,其可以根據CABAC、CAVLC等來應用)根據進行編碼(如在視訊編碼器架構中進行的)的互補過程來處理輸入位元流。輸入位元流可以被視為由視訊編碼器架構產生的壓縮的輸出位元流(盡可能緊密地並完全在理想情況下)。當然,在實際應用中,在透過一個或多個通訊鏈路傳輸的信號中可能已經導致了一些誤差。熵解碼器對輸入位元流進行處理並提取適當的係數,比如DCT係數(例如,表示色度、亮度等的資訊),並將這樣的係數提供給反量化和反變換區塊。如果採用DCT變換,那麼反量化和反變換區塊就可以被應用來進行反DCT(IDCT )操作。隨後,A/D阻塞(blocking)濾波器被應用來產生對應於輸出視訊信號的各個幀和/或圖片。可以將這些幀和/或圖片提供給圖片緩衝器或數位圖片緩衝器(DPB),以便用來進行包括移動補償的其他操作。一般來說,這樣的移動補償操作可以被視為對應於與視訊編碼相關聯的幀間預測。同樣,還可以對從反量化和反變換區塊輸出的信號進行幀內預測。類似於視訊編碼,這樣的視訊解碼器架構可以被應用來進行模式選擇,根據對輸入位元流進行解碼,不透過幀內預測或幀間預測進行,透過幀間預測進行或透過幀內預測進行,從而產生輸出視訊信號。
參照圖10的實施方式1000,在某些可選的實施方式中,一個或多個環路濾波器(例如,根據自適應回路濾波器(ALF)、樣本自適應偏移(SAO)濾波器和/或任何其他濾波器類型的應用)比如可以根據用於產生輸出位元流的視訊編碼來應用,對應的一個或多個環路濾波器可以在視訊解碼器架構中應用。在一種實施方式中,在去區塊效應濾波器之後適當應用一個或多個這樣的環路濾波器。
圖11顯示了透過不同模組、電路等劃分成用於各種編碼操作和處理的相應區塊(例如,巨集區塊(MB)、編碼單元(CU)等)的實施方式1100。一般來說,除傳統的考慮事項(可合理處理的最大子區塊或區塊大小是什麼)之外,還要對下游通路(編碼器和解碼器之間的路徑)和解碼裝置共用處理器負載對給定區塊大小的影響進行考慮。可以選擇初始區塊大小(例如,基於包括負載的當前條件和能力等進行預先確定),如果有必要,區塊大小能夠很快適應(參考幀過渡(transitions)、充分排隊等)。選擇 和自適應可以是任何一個或多個參數比如節點(例如,編碼器、解碼器、代碼轉換器及中間節點)能力和負載、以及通訊通道類型、條件及狀態的函數。
例如,代碼轉換器或編碼器可以首先選擇N×N、M×M或M×N(例如,16×16、32×32、16×32或32×16)的第一區塊大小,隨著解碼裝置漫遊或其他條件改變(例如,基於多個不同考慮事項中的任何一個),區塊大小過渡至不同的區塊大小(例如,從N×N過渡至M×M比如從32×32或16×16過渡至8×8)。一般來說,各自不同的區塊大小之間的自適應和過渡可以基於多項考慮事項中的任一項進行,包括一給定裝置的任何一個或多個本地運行條件、與一個或多個源裝置相關聯的上游特徵和/或上游網路特徵、與一個或多個目標裝置(destination device,目的裝置)相關聯的下游特徵和/或下游網路特徵等。
根據不同的操作且根據視訊編碼來進行(例如,其可對應於視訊編碼和/或視訊解碼),視訊信號進行處理,從而產生可以進行不同操作的多個區塊(例如,巨集區塊(MB)、編碼單元(CU)等)。一般來說,這種數位信號進行此類劃分以便透過這類不同操作進行處理。要注意的是,根據視訊編碼的各個區塊大小,無論是巨集區塊或編碼單元等,並不一定在每次操作中相同。例如,第一操作可以採用第一大小的區塊,第二操作可以採用第二大小的區塊等。
此外,由其他圖和/或實施方式可以看出,任意給定操作所採用的各自的大小也可以基於多項考慮事項中的任何一項自適應地進行修改。例如,某些實施方式透過自適 應地修改不同操作所採用的各自的區塊大小來進行操作。在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選擇初始區塊大小(例如,其可以是基於當前操作條件、負載、能力和/或其他考慮因素等的預定選擇),此區塊大小可以根據任何這樣的考慮因素的改變進行修改。也就是說,可以很快或即時對根據某些操作所採用的特定區塊大小進行修改(合適的參考幀過渡、充分排隊等)以適應任何這樣的考慮因素的改變。
也就是說,根據視訊編碼在任何給定的相應操作中不採用固定子區塊或區塊大小,對不同本地和/或遠端操作參數、條件等進行考慮以便實現根據視訊編碼進行的相應操作中的任何一項所採用的區塊大小進行自適應調節。例如,由文中的其他實施方式和/或圖可以看出,不同環境和操作考慮因素與對應於用於連接或耦合一個或多個目標裝置和/或一個或多個源裝置的一個或多個通訊鏈路、網路、通道等的下游和/或上游條件相關聯。與這樣的元件的物理應用和物理能力以及當前的運行狀況(比如在可以修改這樣的元件的一個或多個操作參數的情況)相關聯的特徵可以用於調節用於不同操作的區塊大小。也就是說,這樣的區塊大小的選擇和自適應可以是對應於下列項的任何一個或多個參數的函數:給定裝置(例如,實際/本地裝置、接收媒體內容的遠端應用源裝置、提供媒體內容的遠端應用目標裝置、遠端應用中間節點介入應用中間裝置[位於實際/本地裝置和遠端應用源裝置和/或目標裝置之間]等)、可以連接和/或耦合這樣的不同裝置的任何一條或多條通訊鏈路、網路或通道等、環境和/或操作條件(例如,業務流、溫度、濕度等)、運行狀況(例如,任何裝置的可用處 理資源、具有一個以上操作模式的裝置的當前配置等),和/或任何其他考慮因素。一般來說,任何給定操作或過程根據視訊編碼所採用的區塊大小可以基於任何這樣的考慮因素在多個區塊大小的任意一個中過渡。
圖12顯示了不同預測單元(PU)模式的實施方式1200。該圖分別基於大小為2N×2N的CU顯示了PU劃分模式。根據目前正在開發的HEVC標準,存在所採用的各自不同的片類型(即,I片、P片和B片)。一般來說,I幀的操作使得其相應的處理(比如根據預測的處理)僅與特定的幀相關(例如,I幀僅進行與自身相關的預測)。
P片只利用單個參考表而不是相應的參考表進行操作。一般來說,對P片而言,只根據一個方向進行預測(比如根據移動補償進行的預測)或對幀序列來說是單向的。根據P片的預測可以在任一方向上進行,但在給定的時間內只採用一個方向。同樣,每次只對一個幀,在幀序列的任一方向上進行根據P片的預測。
一般來說,對B片而言,可以根據幀序列的兩個方向進行預測。例如,預測(比如根據移動補償進行的預測)可以同時在幀序列的兩個方向上進行,使得可以根據這樣的移動補償使用至少兩個相應之其他幀(除當前幀之外)的資訊。例如,考慮介於前幀1和後繼幀3之間的當前幀2:前幀1可以被視為是過去的,而後繼幀3可以被視為是將來的或在當前幀2之前的(例如,對幀序列而言)。可以從前幀1和/或後繼幀3提取資訊用於處理當前幀2。同樣,某些插值資訊或混合資訊可以根據處理當前幀2由其他兩個相應幀實現(例如,來自前幀1的資訊可以被插 入或與來自後繼幀3的資訊混合)。同樣,對B片而言,B片可以用於相應的參考表。根據使用B片的操作,可以利用單個語法元素共同編碼在PU劃分模式中的CU預測模式。所採用的二值化是當前CU是否是最小的CU、SCU等的函數。
對所採用的PU模式而言,將此資訊傳遞給解碼器,使得可以適當瞭解如何對信號區塊進行劃分以便對根據特定的PU模式編碼的視訊信號進行適當的處理。例如,根據特定的PU模式(根據視訊信號的編碼採用該模式),將此資訊提供給解碼器,使得該解碼器可以適當地處理並解碼所接收的視訊信號。
另外,由該圖可以看出,一小組潛在的PU模式可以用於與跳躍(skip)、幀內預測或幀間預測相關聯的不同預測操作。也就是說,可以根據進行的編碼操作來進一步限制給定的PU模式的選擇。
圖13顯示了遞迴編碼單元(CU)結構的實施方式1300。高性能視訊編碼(HEVC)是目前正在開發中的下一代視訊壓縮標準。在行業內的一些人看來,HEVC標準似乎是H.264/MPEG4-AVC(或者稱為AVC)的後繼部分,同樣透過上文引用且併入。根據視訊編碼,目前正在開發的HEVC標準利用編碼單元或CU進行操作,作為通常具有正方形且其配對物根據AVC是巨集區塊(MB)的基本單元。從某些角度看,CU與MB和AVC中的相應子巨集區塊(SMB)的操作目的和作用類似。然而,根據視訊編碼所採用的兩個相應元件之間的至少一個差別在於CU可能具有多個不同大小中的任何一個,不存在對應於其相應大 小的特殊區別。根據基於目前正在開發的HEVC標準執行的視訊通話術語,為CU(即,最大編碼單元(LCU)和最小內容單元(SCU))規定了特定的術語。
根據視訊編碼,利用多個非重疊LCU來表示圖片。由於假設CU局限於正方形,LCU內的CU結構可以用圖13中描述的遞迴樹表示形式來表示。也就是說,CU可以用對應的LCU大小和LCU所屬的LCU的分層深度來表徵。
一旦進行樹分裂過程,就為不進一步分裂的所有CU指定各自不同的預測編碼方法。換句話說,CU分層樹可以被視為包括多個相應葉節點,每個葉節點對應於用於相應CU的相應樹分裂過程,CU對應於圖片。根據視訊編碼,具體地針對P和B片,每個相應CU可以根據視訊編碼使用幀內預測或幀間預測。例如,如其他實施方式和/或圖(例如圖7和圖8)所述,幀間預測編碼用於採用來自相鄰幀的參考,而幀內預測編碼用於採用來自空間相鄰畫素或共址的顏色分量(co-located color component)的參考。
圖14顯示了在通訊系統中應用的代碼轉換器的實施方式1400。由該圖可以看出,代碼轉換器可以在由一個或多個網路、一個或多個源裝置和/或一個或多個目標裝置組成的通訊系統中應用。一般來說,這種代碼轉換器可以被視為在透過一個或多個通訊鏈路或網路等連接和/或耦合的至少一個源裝置和至少一個目標裝置之間干擾地被應用的中間裝置。在某些情況下,這種代碼轉換器可以被應用以包括用於從/或向一個或多個其他裝置接收和/或發送各自不同的信號的多個輸入端和/或多個輸出端。
可以基於與本地操作參數和/或遠端操作參數相關聯 的考慮因素對代碼轉換器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模組、電路、過程、步驟等進行自適應的操作。本地操作參數的實例可以被視為對應於規定和/或目前可用的硬體、處理資源、記憶體等。遠端操作參數的實例可以被視為對應於與包括分發流和/或源流的各自串流媒體流量(streaming media flow)相關聯的特徵,對應於從一個或多個其他裝置接收和/或發送至一個或多個其他裝置的信令(signaling),其他裝置包括源裝置和/或目標裝置。例如,與任何媒體流相關聯的特徵可能涉及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潛伏時間、時延、雜訊、失真、串音、衰減、信號雜訊比(SNR)、容量、帶寬、頻譜、位元率及符號率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和/或任何其他特徵等。鑒於另一個實例,與任何媒體流相關聯的特徵更具體地可能涉及這種媒體流可以透過的給定裝置,包括與裝置相關聯的用戶使用資訊、處理歷史、排隊、能量約束、顯示大小、顯示解析度及顯示歷史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和/或任何其他特徵等。此外,除媒體流的信令之外,還可以在相應裝置之間提供不同的信令。也就是說,可以在這種通訊系統中的相應裝置之間提供各種不同的回授信號或控制信號。
在至少一種實施方式中,這種代碼轉換器被應用來選擇性地對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進行代碼轉換,從而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和/或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一個或多個特徵產生至少一個經代碼轉換的串流媒體分發流量。也就是說,透過考慮與流相關聯的特徵從上游角度、下游角度和/或上游和下游角度進行考慮。基於這些特徵,包括與此有關的歷史資訊、與此 有關的當前資訊和/或與此有關的預測未來資訊,可以使在代碼轉換器內進行的相應代碼轉換達成自適應。此外,還可以對全局運行狀況和/或在代碼轉換器本身內進行的當前運行狀況進行考慮。也就是說,針對本地運行狀況(例如可用處理資源、可用記憶體、所接收的源流、所發送的分發流等)的考慮因素還可以用於實現在代碼轉換器內進行的相應代碼轉換的自適應。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透過從一系列可用視訊編碼協定或標準中選擇一個特定的視訊編碼協定或標準來進行自適應。如果需要,這樣的自適應可以針對從對應於一個或多個視訊編碼協定或標準的一系列可用配置中選擇給定的視訊編碼協定或標準的一個特定配置。可選地,這樣的自適應可以針對修改與視訊編碼協定或標準相關聯的一個或多個操作參數、其配置或與視訊編碼協定或標準相關聯的一小組操作參數進行。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透過選擇各自不同的方式進行自適應,可以透過這些方式進行視訊編碼。也就是說,某些視訊編碼(尤其是根據熵編碼操作的視訊編碼)可以是上下文自適應編碼、非上下文自適應編碼、根據語法操作的編碼或根據非語法操作的編碼。這樣的操作模式之間,特別是上下文自適應和非上下文自適應之間,以及帶語法或不帶語法的自適應選擇可以基於如本文所描述的考慮因素進行。
一般來說,可以應用即時代碼轉換環境,其中可縮放視訊編碼(SVC)對代碼轉換器進行上下游操作並且其中代碼轉換器用於使上游SVC與下游SVC相協調。這種協 調涉及內部共用每個代碼轉換解碼器和代碼轉換編碼器中的即時全部活動意識。當對相應通訊PHY/通道性能進行評估時,這種意識擴展到透過代碼轉換編碼器和解碼器收集的外部知識。此外,這樣的意識交流擴展至從下游媒體顯示裝置的解碼器和PHY,以及上游媒體源編碼器和PHY接收的實際回授。為了充分執行SVC+(plus)整體流管理,透過行業或專有標準通道的控制信令在全部三個節點之間流動。
圖15顯示了在通訊系統中應用的代碼轉換器的另一實施方式1500。由該圖可以看出,可以設置一個或多個相應解碼器和一個或多個相應編碼器,每個可以使用一個或多個記憶體且每個根據協調基於本文所述的不同考慮因素和/或特徵中的任何一個進行操作。例如,與從一個或多個源裝置至一個或多個目標裝置的相應串流流量(streaming flow)、任何給定源裝置和任何給定目標裝置間的相應端對端路徑、那些源裝置/目標裝置的回授和/或控制信令、本地操作考慮因素、歷史等相關聯的特徵可以用於實現根據代碼轉換的解碼處理和/或編碼處理的自適應操作。
圖16顯示了在通訊系統中應用的編碼器的實施方式1600。由該圖可以看出,編碼器可以被應用來產生一個或多個信號,所述信號可以透過一個或多個分發流經由一個或多個通訊網路、鏈路等傳輸至一個或多個目標裝置。
如由代碼轉換的上下文可以類似的瞭解到,其中進行的對應編碼操作可以用於一種裝置,該裝置並不一定對所接收的流源流進行解碼,而用於產生流分發流,所述流分 發流可以透過一個或多個分發流經由一個或多個通訊網路、鏈路等傳輸至一個或多個目標裝置。
圖17顯示了在通訊系統中應用的編碼器的可選的實施方式1700。由該圖可以看出,各自不同的編碼器之間的協調和自適應可以在裝置中類似地進行,該裝置被應用來進行本文其他地方針對其他圖和/或實施方式所描述的用於進行代碼轉換的編碼。也就是說,針對比如在該圖中所描述的應用,可以基於編碼處理並根據任意特徵、考慮因素(不管他們是否是本地的和/或遠端的)等選擇一系列編碼中的一個編碼來實現自適應。
圖18和圖19分別顯示了代碼轉換的不同實施方式1800和1900。
參照圖18的實施方式1800,該圖顯示了分別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源裝置提供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流源流。至少兩個相應解碼器被應用來同時地、彼此並行地對這些流源流進行解碼。向單個編碼器提供各自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流源流產生的解碼輸出。該編碼器被應用來從兩個或兩個以上各自解碼的輸出產生組合/單一的串流流量(streaming flow)。可以向一個或多個目標裝置提供組合/單一的串流流量(streaming flow)。由該圖可以看出,組合/單一的串流流量(streaming flow)可以自一個以上源裝置的一個以上的流源流產生。
可選地,可能存在可以從單個源裝置提供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流源流的一些情況。也就是說,給定視訊輸入信號可以根據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相應視訊編碼操作模式來進行編碼,從而產生各自不同的流源流,這兩個流源流 通常由同一個原始輸入視訊信號產生。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透過第一通訊通路提供流源流中的一個,和可以透過第二通訊通路提供流源流中的另一個。可選地,可以透過通用通訊通路提供這些各自不同的流源流。可能存在傳輸過程中一個特定的流源流比另一個流源流受到更多有害影響的情況。也就是說,根據特定方式和產生了給定串流源流量的編碼,在各自傳輸過程中透過給定通訊通路可能會更容易受到某些有害影響的影響或對某些有害影響更有復原力(例如,雜訊、干擾等)。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如果足夠資源可用,那麼所需的是不僅僅是產生透過各自不同的通訊通路提供的各自不同的串流流量(streaming flow)。
參照圖19的實施方式1900,該圖顯示了由單個源裝置提供的單個流源流。解碼器用於解碼單個流源流,從而產生至少一個解碼信號,將該解碼信號提供給至少兩個相應編碼器,所述至少兩個相應解碼器被應用來產生可以提供給一個或多個目標裝置的至少兩個相應的流分發流。由該圖可以看出,給定的接收的流源流可以根據至少兩個不同的操作模式來進行代碼轉換。例如,該圖顯示至少兩個各自不同的編碼器可以被應用來產生可以提供給一個或多個目標裝置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各自不同的流分發流。
圖20A、圖20B、圖21A和圖21B顯示了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的不同實施方式。
參照圖20A的方法2000,方法2000首先根據每一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如步驟 S2010所示。方法2000繼續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以及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中的至少一個來識別第二大小,如步驟S2020所示。如本文其他地方針對其他圖和/或實施方式所述,可以根據識別第二大小採用一系列不同特徵中的任何一個。在某些情況下,還要注意的是,第二大小可能與第一大小相同。例如,儘管在大多數情況下,第二大小與第一大小不同,但在某些情況下,在考慮一系列不同特徵中的任何一個之後,可以確定第一大小仍然是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可取大小或優選大小。例如,同時要注意,在各自不同的時間對這樣的特徵進行考慮,即便那些特殊特徵可能有時會不同,但是決策可能也會實現選擇用於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各自不同部分的極其相同的子區塊大小。當然,要注意的是,基於某些情況,為第二大小選擇與第一大小相比彼此不同的大小。
方法2000然後根據每一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如步驟S2030所示。
參照圖20B的方法2001,方法2001首先根據每一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處理第一視訊信號,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如步驟S2011所示。方法2001根據每一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處理第二視訊信號,從而產生第三視訊信號,如步驟S2021所示。方法2001可以繼續處理各自不同的干擾視訊信號,如該圖中的垂直省略符號所述。一般情況下,方法2001還可以根據每一個都具有第M大小的多個第N子區塊處理第N 視訊信號,從而產生安培音頻信號,如步驟S2041所示。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要注意的是,在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驟中進行操作的各自不同的子區塊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大小相同的子區塊。例如,考慮到方法2001,分別在步驟S2011和步驟S2021中所示的第一大小和第二大小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可以相同。類似地,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步驟S2041中所示的第N大小與另一個操作步驟中所採用的大小相同。一般情況下,可以根據視訊信號處理進行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驟,使得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驟採用各自不同大小的子區塊。此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可以進一步對某些操作進行子區塊大小的進一步劃分和/或修改。例如,給定的視訊處理操作步驟可以接收被劃分為第一給定大小的子區塊的視訊信號,並進一步修改(例如,透過增加各自的子區塊大小或降低各自的子區塊大小)。
參照圖21A的方法2100,方法2100首先根據每一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編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編碼部分,如步驟S2210所示。方法2100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如步驟S2120所示。方法2100根據每一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編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編碼部分,如步驟S2130所示。
參照圖21B的方法2101,方法2101根據每一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解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解碼部分,如步驟S2211所示。方法2101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 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如步驟S2121所示。方法2101根據每一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解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解碼部分,如步驟S2131所示。
與可以理解的一樣,根據視訊處理進行的包括編碼和/或解碼的各自不同的操作,以及根據編碼和/或解碼進行的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驟,可以利用各自不同的子區塊大小進行操作。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利用常見的子區塊大小來進行一個以上的操作步驟,而在其他情況下,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驟使用各自不同的子區塊大小。可以根據與任何一個或多個上游特徵、下游特徵、源裝置特徵、目標裝置特徵相關聯的一系列特徵中的任何一個或多個,和/或與給定通訊鏈路、通訊網路等相關聯的任何特徵對任何一個或多個操作步驟的各自的子區塊大小進行自適應,根據本發明的各方面及其等同物,這些特徵可能存在於任何所需的應用中。
同樣要注意的是,比如利用其中應用的基頻處理模組和/或處理模組和/或其中的其他元件,可以在通訊裝置中進行文中針對不同方法所述的不同操作和功能。
本文使用的術語“基本上”和“近似地”為其對應術語提供行業可接受的容差(tolerance)和/或項目間的相關性。行業可接受的容差的範圍小於1%至50%並對應於(但不限於)分量值、積體電路製程變數、溫度變數、上升和下降時間和/或熱雜訊。項目之間的相關性的差別為幾個百分點至數量級差別。本文同樣使用的術語“可操作地耦合至”、“耦合至”和/或“耦合”包括項目之間直接耦合和/或項目之間 透過干擾項目間接耦合(例如,項目包括(但不限於)組件、元件、電路和/或模組),其中,對間接耦合而言,干擾性的項目(item)不修改信號的資訊但可以調節其電流準位、電壓準位和/或功率準位。本文進一步使用的推測耦合(即,其中一個元件透過推斷而與另一個元件耦合)包括以與“耦合至”相同的方式在兩個項目之間直接和間接耦合。本文更進一步使用的術語“可操作用於”或“可操作地耦合至”表明一項目包括一種或多種電源連接、輸入、輸出等以便在啟動時執行一個或多個其對應功能且可以進一步包括與一個或多個其他項目的推測耦合。本文更進一步使用的術語“與...相關聯”包括直接和/或間接耦合的獨立項目和/或被嵌入另一項目中的一個項目。本文使用的術語“與...有利地比較”表明兩個或兩個以上項目、信號等之間的比較以提供所需關係。例如,當所需關係為信號1比信號2的數量級大時,當信號1的數量級比信號2的數量級大時或當信號2的數量級比信號1的數量級小時,可以實現有利的比較。
本文也可能使用的術語“處理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可以是單個處理裝置或多個處理裝置。這種處理裝置可以是微處理器、微控制器、數位信號處理器、微電腦、中央處理器、現場可編程閘陣列、可編程邏輯裝置、狀態機、邏輯電路、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基於電路的硬編碼和/或操作指令的用於操作信號(類比和/或數位)的任何裝置。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可以是或可進一步包括記憶體和/或積體記憶元件,該記憶體和/或積體記憶元件可以是單個儲存裝置、多個儲存裝置 和/或另一個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的嵌入電路。這種儲存裝置可以是唯讀記憶體、隨機存取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靜態記憶體、動態記憶體、快閃記憶體、高速緩衝記憶體和/或儲存數位資訊的任意裝置。要注意的是,如果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包括一個以上的處理裝置,那麼處理裝置就可以集中地定位(例如,透過有線和/或無線匯流排結構直接耦合在一起)或可以分散式定位(例如,透過區域網路和/或廣域網路的間接耦合而進行之雲計算)。進一步要注意的是,如果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透過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應用一種或多種其功能,可以將儲存相應操作指令的記憶體和/或記憶體元件嵌在包括狀態機、類比電路、數位電路和/或邏輯電路的電路內部或外部。更進一步要注意的是,記憶體元件可以儲存,和處理模組、模組、處理電路和/或處理單元執行對應於一個或多個圖中顯示的至少一部分步驟和/或功能的硬編碼和/或操作指令。製品中可以包括有這種記憶體裝置或記憶體元件。
上文借助於顯示了指定函數的性能及其關係的方法步驟已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為了便於描述,本文任意限定了這些功能構建區塊和方法步驟的界限和順序。只要適當執行指定功能和關係,就可以限定替代的界限和順序。因此任何這樣的替代的界限或順序都在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內。此外,為了便於描述,任意限定了這些功能構建區塊的界限。只要適當執行某些重要功能,就可以限定替代的界限。類似地,本文也任意限定了流程框 圖以便顯示某些重要功能。從所用的程度來看,另外規定了流程框圖的界限和順序,並仍然執行某些重要功能。功能構建區塊和流程圖區塊和順序的替代定義在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範圍和精神內。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還將明白,本文中的功能構建區塊及其他說明性區塊、模組和元件可以如所顯示被應用或透過離散元件、專用積體電路、執行適當軟體等的處理器或其任意組合被應用。
已經至少部分地針對一種或多種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在本文中用來說明本發明的各方面、特點、概念和/或實例。體現本發明的裝置、製品、機器和/或過程的物理實施方式可以包括參照文中所討論的一種或多種實施方式描述的一個或多個方面、特點、概念、實例等。此外,從圖到圖,實施方式可以併入可以使用相同或不同參考編號的相同或類似命名的功能、步驟、模組等,同樣,所述功能、步驟、模組等可以是相同或類似的功能、步驟、模組等或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步驟、模組等。
儘管上述圖中的電路可以包括電晶體,比如場效應電晶體(FET),但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將理解,可以利用任何類型的電晶體結構來應用這些電晶體,包括但不限於雙極電晶體、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OSFET)、N井電晶體、P井電晶體、增強型電晶體、耗盡型電晶體及零電壓臨界值(VT)電晶體。
除非從反面特別說明,傳遞給本文中所顯示的任何一個圖中的元件的信號、來自元件的信號和/或元件之間的信號可以是類比信號或數位信號、連續時間信號或離散時間 信號以及單端信號或差分信號。例如,如果信號路徑被顯示為單端路徑,則其還表示差分信號路徑。類似地,如果信號路徑被顯示為差分路徑,則其還表示單端信號路徑。儘管本文對一個或多個特定架構進行了描述,但同樣可以應用其他架構,其他架構使用如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認可的一個或多個資料匯流排(未明確顯示)、元件之間的直接連接和/或其他元件之間的間接耦合。
術語“模組”用於對本發明的不同實施方式進行描述。模組包括本文所述的處理模組、功能區塊、硬體和/或儲存在記憶體中用於執行一個或多個功能的軟體。要注意的是,如果透過硬體應用模組,那麼硬體可以獨立地和/或結合軟體和/或韌體進行操作。本文使用的模組可以包含一個或多個子模組,每個子模組可以是一個或多個模組。
儘管本文明確描述了本發明的不同功能和特點的特定組合,但這些特點和功能的其他組合同樣是可能的。本發明不受本文所公開的特定實例的限制並明確結合這些其他組合。
100、200‧‧‧通信系統
110、120‧‧‧裝置
112、126、297‧‧‧發射器
114、128、222‧‧‧編碼器
116、122、298‧‧‧接收器
118、124、280‧‧‧解碼器
130‧‧‧衛星通信通道
132、134‧‧‧衛星天線
140‧‧‧無線通信通道
142、144‧‧‧通訊塔
150‧‧‧有線通訊通道
152、154‧‧‧本地天線
160‧‧‧光纖通訊通道
162‧‧‧電光介面
164‧‧‧光電介面
199、299‧‧‧通訊通道
201‧‧‧資訊位元
202‧‧‧編碼資訊位元
203‧‧‧離散值調變符號序列
204‧‧‧連續時間傳輸信號
205‧‧‧濾波後的連續時間傳輸信號
206‧‧‧連續時間接收信號
207‧‧‧濾波後的連續時間接收信號
208‧‧‧離散時間接收信號
209‧‧‧度量
210‧‧‧離散值調變符號和其中已編碼的資訊位元的最佳估計值
220‧‧‧編碼器和符號映射器
224‧‧‧符號映射器
230‧‧‧發送驅動器
232‧‧‧數位/類比轉換器
234‧‧‧發射濾波器
260‧‧‧類比前級電路
262‧‧‧接收濾波器
264‧‧‧類比/數位轉換器
270‧‧‧度量產生器
280a、280b‧‧‧處理模組
301、302‧‧‧電腦
303、304‧‧‧電視
305‧‧‧手持媒體單元
306‧‧‧機上盒
307‧‧‧播放器
308‧‧‧數位圖像處理裝置
400、500、600‧‧‧視訊編碼體系架構的實施方式
700‧‧‧幀內預測處理的實施方式
800‧‧‧幀間預測處理的實施方式
900、1000‧‧‧視訊解碼體系架構的實施方式
1100‧‧‧透過不同模組、電路等劃分成用於各種編碼操作和處理的相應區塊的實施方式
1200‧‧‧不同預測單元模式的實施方式
1300‧‧‧遞迴編碼單元結構的實施方式
1400‧‧‧通訊系統中應用的代碼轉換器的實施方式
1500‧‧‧通訊系統中應用的代碼轉換器的另一實施方式
1600‧‧‧通訊系統中應用的編碼器的實施方式
1700‧‧‧通訊系統中應用的編碼器的可選的實施方式
1800和1900‧‧‧代碼轉換的不同實施方式
2000、2001、2100、2101‧‧‧方法
S2010~S2030、S2011~S2041、S2110~S2130、S2111~S2131‧‧‧各個步驟流程
圖1和圖2顯示了通訊系統的不同實施方式。
圖3A顯示了電腦的實施方式。
圖3B顯示了筆記型電腦的實施方式。
圖3C顯示了高解析度電視的實施方式。
圖3D顯示了標準解析度電視的實施方式。
圖3E顯示了手持媒體單元的實施方式。
圖3F顯示了機上盒的實施方式。
圖3G顯示了數位視訊光碟播放器的實施方式。
圖3H顯示了通用數位圖像和/或視訊處理裝置的實施方式。
圖4、圖5和圖6是顯示了視訊編碼架構的不同實施方式的圖。
圖7是顯示了幀內預測處理的實施方式的圖。
圖8是顯示了幀間預測處理的實施方式的圖。
圖9和圖10是顯示了視訊解碼架構的不同實施方式的圖。
圖11顯示了透過不同的模組、電路等劃分成用於多種編碼操作和處理的相應區塊(例如,巨集區塊、編碼單元等)的實施方式。
圖12顯示了不同的預測單元模式的實施方式。
圖13顯示了遞迴編碼單元結構的實施方式。
圖14顯示了在通訊系統中應用的代碼轉換器的實施方式。
圖15顯示了在通訊系統中應用的代碼轉換器的另一實施方式。
圖16顯示了在通訊系統中應用的編碼器的實施方式。
圖17顯示了在通訊系統中應用的編碼器的另一實施方式 。
圖18和圖19顯示了代碼轉換的不同實施方式。
圖20A、圖20B、圖21A和圖21B顯示了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的不同實施方式。
2000‧‧‧方法
S2010~S2030‧‧‧各個步驟流程

Claims (10)

  1. 一種裝置,包括:輸入端,用於透過至少一個通訊網路從源裝置接收第一視訊信號;視訊處理器,用於: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以及與所述裝置的至少一個本地處理條件相關聯的至少一個特徵這三者中的至少一個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以及輸出端,用於透過所述至少一個通訊網路或至少一個其他通訊網路向至少一個目標裝置輸出第二視訊信號;其中,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潛伏時間、時延、雜訊、失真、串音、衰減、信號雜訊比、容量、帶寬、頻譜、位元率及符號率中的至少一個;以及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潛伏時間、時延、雜訊、失真、串音、衰減、信號雜訊比、容量、帶寬、頻譜、位元率及符號率中的至少一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 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還對應於與所述源裝置和至少一個其他源裝置中的至少一個相關聯的用戶使用資訊、處理歷史、排隊、能量約束、顯示大小、顯示解析度及顯示歷史中的至少一個;以及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還對應於與所述至少一個目標裝置相關聯的用戶使用資訊、處理歷史、排隊、能量約束、顯示大小、顯示解析度及顯示歷史中的至少一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對應於從所述源裝置接收的至少一個回授或控制信號;以及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對應於從所述至少一個目標裝置接收的至少一個回授或控制信號。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是能在衛星通訊系統、無線通訊系統、有線通訊系統及光纖通訊系統中的至少一個中操作的通訊裝置。
  5. 一種裝置,包括:視訊處理器,用於: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以及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中的至少一個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處理 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視訊處理器是用於進行以下操作的視訊解碼器: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一子區塊解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解碼部分;基於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解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解碼部分。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視訊處理器是用於進行以下操作的視訊編碼器: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一子區塊編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編碼部分;基於所述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所述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編碼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編碼部分。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是中間裝置並包括輸入端,該輸入端用於透過至少一個通訊網路從源裝置接收第一視訊信號;並且所述裝置包括輸出端,該輸出端用於透過所述至少一個通訊 網路或至少一個其他通訊網路向至少一個目標裝置輸出第二視訊信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裝置是包括輸出端的源裝置,該輸出端用於透過至少一個通訊網路向至少一個目標裝置輸出第二視訊信號。
  10. 一種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一大小的多個第一子區塊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一部分;基於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來源流量相關聯的第一特徵以及與至少一個串流媒體分發流量相關聯的第二特徵中的至少一個來識別第二大小;以及根據每個都具有第二大小的多個第二子區塊自適應地處理第一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從而產生第二視訊信號的第二部分。
TW101134004A 2011-09-30 2012-09-17 用於數位視訊處理的裝置及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 TWI5384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541938P 2011-09-30 2011-09-30
US13/333,614 US9456212B2 (en) 2011-09-30 2011-12-21 Video coding sub-block sizing based on infrastructure capabilities and current condi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0624A true TW201330624A (zh) 2013-07-16
TWI538478B TWI538478B (zh) 2016-06-11

Family

ID=46650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4004A TWI538478B (zh) 2011-09-30 2012-09-17 用於數位視訊處理的裝置及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456212B2 (zh)
EP (1) EP2579596A3 (zh)
KR (1) KR101357842B1 (zh)
CN (1) CN103108180B (zh)
HK (1) HK1183578A1 (zh)
TW (1) TWI53847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509B (zh) * 2022-10-13 2023-06-11 群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解碼方法、記憶體儲存裝置及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6461B2 (en) 2012-11-26 2017-03-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op filtering across constrained intra block boundaries in video coding
WO2015053673A1 (en) * 2013-10-11 2015-04-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video transcoding using mode or motion or in-loop filter information
WO2015059876A1 (ja) * 2013-10-22 2015-04-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構造決定回路およびブロック構造決定方法
FR3016764B1 (fr) * 2014-01-17 2016-02-26 Sagemcom Broadband Sa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transcodage de donnees video de h.264 vers h.265
US20160127728A1 (en) * 2014-10-30 2016-05-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Video compression apparatus, video playback apparatus and video delivery system
TWI749676B (zh) 2020-08-03 2021-12-1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品質評估裝置及其影像品質評估方法
TWI743919B (zh) * 2020-08-03 2021-10-2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視訊處理裝置及視訊串流的處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1676B2 (ja) * 2004-12-22 2010-07-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動画像圧縮符号化方法と動画像圧縮符号化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879857B2 (en) * 2005-09-27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dundant data encoding methods and device
US7756348B2 (en) 2006-10-30 2010-07-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decomposing a video sequence frame
US8279926B2 (en) * 2009-06-18 2012-10-02 Cisco Technology, Inc. Dynamic streaming with latticed representations of video
ES2554237T3 (es) * 2009-10-01 2015-12-17 Sk Telecom. Co., Ltd. Método y aparato para codificar/decodificar imagen usando una capa dividida
KR101479129B1 (ko) * 2009-10-01 2015-01-0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가변 크기의 매크로블록을 이용한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10043407A (ko) * 2009-10-21 2011-04-27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영상 부호화/복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US20120039383A1 (en) * 2010-08-12 2012-02-16 Mediatek Inc. Coding unit synchronous adaptive loop filter flag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05509B (zh) * 2022-10-13 2023-06-11 群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解碼方法、記憶體儲存裝置及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83578A1 (zh) 2013-12-27
US20130083842A1 (en) 2013-04-04
KR20130035900A (ko) 2013-04-09
US9456212B2 (en) 2016-09-27
TWI538478B (zh) 2016-06-11
EP2579596A3 (en) 2016-12-21
CN103108180B (zh) 2015-12-02
CN103108180A (zh) 2013-05-15
KR101357842B1 (ko) 2014-02-06
EP2579596A2 (en)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2219B (zh) 頻域取樣自適應偏移(sao)
TWI538478B (zh) 用於數位視訊處理的裝置及視訊處理器的操作方法
TWI542196B (zh) 根據視頻編碼進行自適應環路濾波的設備及操作視頻編碼器的方法
US9906797B2 (en) Multi-mode error concealment,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coding
TWI504221B (zh) 用於操作通訊裝置的視訊編碼器的裝置和方法
RU2452128C2 (ru) Адаптивное кодирование информации заголовка видеоблока
TWI479869B (zh) 色調片段位準量化系數偏移及解塊
KR102273183B1 (ko) 시간적 서브 레이어 정보에 기반한 인터 레이어 예측 방법 및 장치
US20120047535A1 (en) Streaming transcoder with adaptive upstream & downstream transcode coordination
TWI524739B (zh) 根據視頻編碼的採樣點自適應偏移(sao)
KR20130092514A (ko) 비디오 코딩에 따른 샘플 적응적 오프셋(sao)
US9406252B2 (en) Adaptive multi-standard video coder supporting adaptive standard selection and mid-stream switch-over
JP2015530832A (ja) 構文要素のレート歪みを最適化する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TWI493885B (zh) 用於操作通訊裝置的熵編碼器及設備
US20120044987A1 (en) Entropy coder supporting selective employment of syntax and context adaptation
JP2021517423A (ja) 双方向イントラ予測のシグナリング
TW201330625A (zh) 用於數位視訊處理的裝置及方法
US20130235926A1 (en) Memory efficient video parameter process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