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8270A - 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 - Google Patents
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28270A TW201328270A TW100147945A TW100147945A TW201328270A TW 201328270 A TW201328270 A TW 201328270A TW 100147945 A TW100147945 A TW 100147945A TW 100147945 A TW100147945 A TW 100147945A TW 201328270 A TW201328270 A TW 20132827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er
- dynamic
- user device
- host
- load balanc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係由系統設定至少一透過網路連結各伺服器主機的動態伺服器;於系統偵測到負荷過重或伺服器主機發生錯誤時,始啟動動態伺服器主動發出需求給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對其所連結之至少一用戶裝置發出更換伺服器IP命令,接替部份或全部用戶裝置連線工作。俾能夠以相對更為積極的手段,有效解決系統流量負荷過重的課題。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網路伺服器管理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可以主動發出需求給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對其所連結之用戶裝置發出更換伺服器IP命令,接替部份或全部用戶裝置連線工作的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
按,隨著電信業務的發展,大量且多樣化的網路設備不斷地被運用以提供使用者的需求;一般而言,系統業者多會設有數量不等的伺服器,由一伺服器同時針對複數個用戶裝置的網路設備進行管理,並且處理用戶裝置的請求。
其次,為平均各伺服器的資料傳輸流量負荷,系統業者通常會指定各用戶裝置連結至固定的伺服器,但由於網路用戶的人數愈來愈多,以及用戶所執行的功能日益複雜,網路設備隨時可能遭遇各種不同類型的故障,因此為避免用戶裝置因其指定的伺服器故障而無法取得網路服務,系統業者多會於用戶裝置上設定多組伺服器的IP。
當用戶裝置無法從首要伺服器的IP得到網路服務時,其將自動切換到其他次要伺服器的IP取得網路服務;如此之作法雖然可以解決部份伺服故障而導致用戶裝置無法上線的問題,但每一伺服器之用戶裝置上線的時間未必相同,當同一伺服器之所有用戶裝置同時上線時,將會因為通訊網路的資料傳輸量大幅增加,導致系統之負荷過重,進而影響用戶上網的品質。
再者,同一時間系統業者之其他伺服器則有可能因為上線的用戶裝置不多,而處於相對閒置的狀態,加上整體系統缺乏可供取得平衡負荷的機制,無法由閒置的伺服器主動接手流量較大之伺服器所負責的用戶裝置,只能隨著用戶數量增加不斷加入新的伺服器,如此不但耗費大量的設備、空間成本,無形中亦相對造成不必要的設備、空間資源浪費。
有鑑於此,本發明即在提供一種可以主動發出需求給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對其所連結之至少一用戶裝置發出更換伺服器IP命令,接替部份或全部用戶裝置連線工作的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為其主要目的者。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其系統係預設有預定數量之伺服器主機,各伺服器主機並透過網路分別對應連結數量不等的用戶裝置;該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係由該系統設定至少一動態伺服器,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係透過網路連結各伺服器主機;於該系統偵測到負荷過重或有伺服器主機發生錯誤時,始啟動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主動發出需求給該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對其所連結之至少一用戶裝置發出更換伺服器IP命令,接替部份或全部用戶裝置連線工作。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於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主動發出需求給該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對其所連結之至少一用戶裝置發出更換伺服器IP命令,該至少一用戶裝置於接收該更換伺服器IP命令後,對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發送一運算子,並由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對該至少一用戶裝置發送一運算傳回值,必須於該至少一用戶裝置依其所發出之運算子反算傳回值與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所發送之運算傳回值相同時始完成註冊,並自該動態伺服器IP取得網路服務。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係由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隨機從該系統所指定的伺服器主機所對應的用戶裝置找出其所欲接替連線工作之用戶裝置IP。
依據上述技術特徵,所述與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連結之用戶裝置經離線後,於下次上線時,仍依循其原先設定之伺服器主機IP取得網路服務。
具體而言,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係可以產生下列功效:
1.以相對更為積極的手段,有效解決系統流量負荷過重的課題。
2.主動針對流量較大或發生錯誤之伺服器主機當中隨機找出接替連線工作的用戶裝置,使各伺服器主機得以在安全範圍內增加對應的用戶裝置數量,相對減少設備、空間資源的浪費。
本發明之特點,可參閱本案圖式及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而獲得清楚地瞭解。
如第一圖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基本組成架構示意圖所示,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其所應用之系統係預設有預定數量之伺服器主機10,各伺服器主機10並透過網路分別對應連結數量不等的用戶裝置20;原則上,該系統可於各用戶裝置20上設定多組伺服器主機IP,當用戶裝置20無法從首要設定的伺服器主機IP得到網路服務時,其將自動切換到其他次要設定的伺服器主機IP取得網路服務。
至於,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係由該系統設定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係透過網路連結該系統之各伺服器主機10;於該系統偵測到流量負荷過重或有伺服器主機10發生錯誤時,始啟動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主動發出需求給該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10,對其所連結之至少一用戶裝置20發出更換伺服器IP命令,接替部份或全部用戶裝置20連線工作。
原則上,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於實際運作時,在系統之流量正常的情況下,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係處於閒置的備用狀態;當該系統偵測到流量負荷過重或有伺服器主機10發生錯誤時,始啟動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主動發出需求給該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10,由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接替部份或全部用戶裝置的連線工作;該系統係可以指定流量相對較大的伺服器主機、發生錯誤的伺服器主機或是全部的伺服器主機接受該動態伺服器接替連線工作之請求。
請同時配合參照第二圖所示,於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主動發出需求給該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10,對其所連結之至少一用戶裝置20發出更換伺服器IP命令時,該至少一用戶裝置20在接收到該更換伺服器IP命令之後,會對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發送一運算子,並由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對該至少一用戶裝置20發送一運算傳回值,必須於該至少一用戶裝置20依其所發出之運算子反算傳回值與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所發送之運算傳回值相同時始完成註冊,並自該動態伺服器IP取得網路服務,藉以增加系統運作之安全性,避免動態伺服器30之身份遭網路犯罪者盜用而危害用戶個資安全。
再者,由於該系統可於各用戶裝置20上設定多組伺服器主機IP,因此當系統因為其中一伺服器主機10故障而導致原本設定該伺服器主機10做為主要伺服器之用戶裝置20無法取得網路服務時,該用戶裝置20將自動切換到其他次要設定的伺服器主機IP取得網路服務(非傳統由伺服器作HA來取得網路服務),或是以主動發出運算子的方式自動尋找以上線的動態伺服器30取得網路服務。
加上,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係由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隨機從該系統所指定的伺服器主機10所對應的用戶裝置20找出其所欲接替連線工作之用戶裝置IP,故能夠以相對更為積極之雙向溝通方式達到自動平衡負荷之目的。
當然,各與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30連結的用戶裝置20經離線後,於下次上線時,仍依循其原先設定之伺服器主機IP取得網路服務,使各伺服器主機得以在安全範圍內增加對應的用戶裝置數量,相對減少設備、空間資源的浪費。
在上揭第一圖所示之配置狀態下,若系統之伺服器主機10數量為m,所有使用裝置20之數量為n,則每一台伺服器主機10必須負責n/m個用戶裝置20的網路服務,當系統增加一台動態伺服器30且指定全部的伺服器主機10接受該動態伺服器30接替連線工作之請求時,各伺服器主機10負責用戶裝置20的數量則降為n/(m+1),而動態伺服器30則必須向每一台伺服器主機10要求n/m(m+1)個用戶裝置30接替連線的工作。
與傳統習用技術相較,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能夠以相對更為積極的手段,有效解決系統流量負荷過重的課題。尤其,主動針對流量較大或發生錯誤之伺服器主機當中隨機找出接替連線工作的用戶裝置,使各伺服器主機得以在安全範圍內增加對應的用戶裝置數量,相對減少設備、空間資源的浪費。
如上所述,本發明提供一較佳可行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爰依法提呈發明專利之申請;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技術特點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項技術之人士仍可能基於本發明之揭示而作各種不背離本案發明精神之替換及修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應不限於實施例所揭示者,而應包括各種不背離本發明之替換及修飾,並為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涵蓋。
10...伺服器主機
20...用戶裝置
30...動態伺服器
第一圖係為本發明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基本組成架構示意圖。
第二圖係為本發明中動態伺服器接替連線工作之註冊流程圖。
10...伺服器主機
20...用戶裝置
30...動態伺服器
Claims (4)
- 一種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其所應用之系統係預設有預定數量之伺服器主機,各伺服器主機並透過網路分別對應連結數量不等的用戶裝置;其中:該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係由該系統設定至少一動態伺服器,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係透過網路連結各伺服器主機;於該系統偵測到負荷過重或有伺服器主機發生錯誤時,始啟動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主動發出需求給該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對其所連結之至少一用戶裝置發出更換伺服器IP命令,接替部份或全部用戶裝置連線工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其中,該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於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主動發出需求給該系統指定的伺服器主機,對其所連結之至少一用戶裝置發出更換伺服器IP命令,該至少一用戶裝置於接收該更換伺服器IP命令後,對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發送一運算子,並由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對該至少一用戶裝置發送一運算傳回值,必須於該至少一用戶裝置依其所發出之運算子反算傳回值與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所發送之運算傳回值相同時始完成註冊,並自該動態伺服器IP取得網路服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其中,該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係由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隨機從該系統所指定的伺服器主機所對應的用戶裝置找出其所欲接替連線工作之用戶裝置IP。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其中,各與該至少一動態伺服器連結之用戶裝置經離線後,於下次上線時,仍依循其原先設定之伺服器主機IP取得網路服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47945A TW201328270A (zh) | 2011-12-22 | 2011-12-22 | 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0147945A TW201328270A (zh) | 2011-12-22 | 2011-12-22 | 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28270A true TW201328270A (zh) | 2013-07-01 |
TWI479864B TWI479864B (zh) | 2015-04-01 |
Family
ID=49225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47945A TW201328270A (zh) | 2011-12-22 | 2011-12-22 | 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1328270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220821B (en) * | 2001-04-26 | 2004-09-01 | Accton Technology Corp | Zero-loss web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
US7792018B2 (en) * | 2007-05-18 | 2010-09-07 | Nvidia Corporation | Intelligent load balancing and failover of network traffic |
US7962631B2 (en) * | 2007-12-21 | 2011-06-14 | Yahoo! Inc.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proximity for global traffic load balancing using passive TCP performance instrumentation |
TW201025065A (en) * | 2008-12-29 | 2010-07-01 | Lei Wang | Expandable secure server alternate system |
US8775623B2 (en) * | 2009-05-28 | 2014-07-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utomatic port conflict resolution during application deployment |
-
2011
- 2011-12-22 TW TW100147945A patent/TW201328270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79864B (zh) | 2015-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00373B2 (ja) | トラフィックディレクタ環境におけるトラフィックのアクティブ−パッシブルーティングおよび制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 |
EP3579461B1 (en) | Virtualization method for optical line terminal (olt) device, and related device | |
US11734138B2 (en) | Hot standby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US6763479B1 (en) | High availability networking with alternate pathing failover | |
US6728780B1 (en) | High availability networking with warm standby interface failover | |
US6718383B1 (en) | High availability networking with virtual IP address failover | |
US10855682B2 (en) | Virtual address for controller in a controller cluster | |
US20150113313A1 (en) | Method of operating a server system with high availability | |
KR101506250B1 (ko) | 가상화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가상화 서버 접속 이중화 시스템 | |
CN107682442B (zh) | 一种Web连接方法及装置 | |
CN104468151A (zh) | 一种集群切换时保持tcp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 |
WO2016048390A1 (en) | Link aggregation configuration for a node in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 |
CN104539462B (zh) | 一种切换至灾备应用实例的方法及装置 | |
EP3200432B1 (en)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 pool, and session border controller pool | |
CN102916897A (zh) | 一种实现vrrp负载分担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4900526B (zh) | 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
CN104168200A (zh) | 一种基于Open vSwitch实现ACL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 |
WO2011110134A2 (zh) | 负载分担的方法及装置、宽带接入服务器系统 | |
US20180248791A1 (en) | 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 virtualization | |
CN106878117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EP3435615B1 (en) | Network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service controller,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TW201328270A (zh) | 多伺服器系統負荷平衡機制 | |
US20210226870A1 (en) | Network metric discovery | |
TWI398122B (zh) | Using peer-to-peer network technology to monitor the quality of network services monitoring system | |
US9019964B2 (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application traff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