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5123A - 從具有複數個天線的網路元件波束形成傳輸之方法與網路元件 - Google Patents

從具有複數個天線的網路元件波束形成傳輸之方法與網路元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5123A
TW201325123A TW101133818A TW101133818A TW201325123A TW 201325123 A TW201325123 A TW 201325123A TW 101133818 A TW101133818 A TW 101133818A TW 101133818 A TW101133818 A TW 101133818A TW 201325123 A TW201325123 A TW 20132512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s
transmission
determining
beamforming
calibration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3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75825B (zh
Inventor
Li Li
Thomas L Marzetta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Us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Usa Inc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Usa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25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5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58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582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04B17/11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 H04B17/14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for calibration of the who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ath, e.g. self-test loop-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在網路元件(10)的複數個天線(20)中之一目標天線上自一終端(30)接收(S410)一導引信號;根據該被接收之導引信號而決定(S420)該目標天線之一上行鏈路通道估測;以及取得(S430)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一校準係數。該校準係數係基於該目標天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不同的天線間之一通道估測。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根據該被決定之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及該被取得之校準係數而執行使用至少該目標天線而至該終端的一傳輸之波束形成(S440)。

Description

從具有複數個天線的網路元件波束形成傳輸之方法與網路元件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自具有複數個天線的網路元件執行波束形成傳輸(beamforming transmission)之方法。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基地台在傳統上配備了少數量的天線。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涉及具有數量空前的天線(M)之基地台,該等天線(M)使用多用戶波束形成(multi-user beamforming)而同時服務數量少許多的行動終端(K,其中M>>K)。在同時服務之下以較大的天線與終端間之比率操作時,可大幅提高頻譜效率(spectral efficiency)及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當服務天線之數目增加,且功率降低時,最簡單的信號處理(亦即,正向鏈路上的共軛波束形成以及反向鏈路上的匹配濾波(matched-filtering))將在無形中實現接近最佳的效能。一個技術挑戰是迅速的通道狀態估測(channel state estimation)。
在有M個基地台天線及K個終端之情形下,大型天線陣列(LSAS)基地台處理2M×K個通道。對於每一終端而言,該基地台可自該終端取得具有一導引傳輸(pilot transmission)之所有M個上行鏈路通道(uplink channel)。然而,對於該等M個下行鏈路通道(downlink channel)而言,該基地台可能必須傳送M個 導引。此外,終端需要將通道估測回饋給該基地台。因此,將需要總共(M+1)K個導引傳輸。擴充因而是該系統中之一問題。
至少一實施例係有關一種執行來自具有複數個天線的網路元件的傳輸之波束形成之方法。
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在該網路元件的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目標天線上自一終端接收一導引信號(pilot signal);根據該被接收之導引信號而決定該目標天線之一上行鏈路通道估測;以及取得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一校準係數。該校準係數係基於該目標天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不同的天線間之一通道估測。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根據該被決定之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及該被取得之校準係數而執行使用至少該目標天線而至該終端的一傳輸之波束形成。
在一實施例中,該取得步驟自一記憶體取得該校準係數。
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自該目標天線至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之一通道之一第一通道估測;決定自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至該目標天線之一通道之一第二通道估測;根據該第一及第二通道估測而決定該校準係數;以及將該校準係數儲存在該記憶體。
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決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相關聯的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根據該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及該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而決定該校準係數;以及將該校準係數儲存在該記憶體。
在一實施例中,該取得步驟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該目標天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間之一通道估測。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取得步驟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
在一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決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相關聯的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根據該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及該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而決定該校準係數;以及該取得步驟取得該被決定之校準係數。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決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相關聯的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根據該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及該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而決定該校準係數;以及該取得步驟取得該被決定之校準係數。
在一實施例中,該波束形成是共軛波束形成。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波束形成是強制歸零波束形成(zero forcing beamforming)。
在一實施例中,該波束形成步驟相干地增加該終端上之接收信號強度。
在另一實施例中,該波束形成步驟包含下列步驟:去除使該傳輸的波束形成時之相位誤差(phase error)。例如,該波束形成步驟可根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傳輸及接收端之頻率響應而決定一校準常數,且該波束形成步驟根據該校準係數而去除該相位誤差。
在該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在複數個天線上自一終端接收一導引信號;根據在複數個天線上接收的該導引信號而決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每一天線相關聯的一上行鏈路通道估測;以及根據該被決定之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及複數個校準係數而執行自該複數個天線至該終端的傳輸之波束形成。每一校準係數係基於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對天線間之一通道估測。
至少一實施例係有關一基地台。
該基地台之一實施例包含:複數個天線;以及一記憶體,該記憶體被配置成儲存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目標天線相關聯的至少一校準係數。該校準係數係基於該目標天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不同的天線間之一通道估測。該基地台亦包含一處理器,該處理器被配置成根據在該目標天線上自一終端接收的一導引信號而決定該目標天線之一上行鏈路通道估測。該處理器被配置成根據該被決定之上 行鏈路通道估測及該被儲存之校準係數而執行使用至少該目標天線而至該終端之傳輸之波束形成。
現在將參照示出某些實施例的附圖而更完整地說明各實施例。
雖然能夠對各實施例作出各種修改及替代形式,但是係以舉例方式而以該等圖式示出該等實施例,且將在本說明書中詳細地說明該等實施例。然而,我們應可了解:沒有將各實施例限制在所揭示的特定形式之意圖。相反地,各實施例將涵蓋在本發明揭示的範圍內之所有修改、等效物、及替代。在所有對該等圖式之說明中,相像的代號將參照到相像的元件。
雖然在本說明書中可將第一、第二等的術語用來描述各種元件,但是這些元件不應受到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只被用來區分各元件。例如,可在不脫離本發明揭示之範圍下,將第一元件稱為第二元件,且同樣地可將第二元件稱為第一元件。在本說明書的用法中,術語"及/或"包括相關聯的被列出項目中之一或多個項目的任何及所有組合。
當一元件被稱為"被連接"或"被耦合"到另一元件時,該元件可被直接連接或耦合到該另一元件,或者可能存在一些中間元件。相比之下,當一元件被稱為"被直接連接"或"被直接耦合"到另一元件時,沒有任何中間元件。應以 相同方式詮釋被用來描述各元件間之關係的其他詞語(例如,"於...之間"相對於"直接於...之間"、以及"鄰接"相對於"直接鄰接"等的方式)。
本說明書中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說明特定實施例,其用意並非在於限制。在本說明書的用法中,除非前後文中另有清楚的指示,否則單數形式"一"("a"、"an")及"該"("the")將意圖也包括複數形式。我們進一步應可了解:術語"包含("comprises")"、"包含("comprising")"、"包括("includes")"、及/或"包括("including")被用在本說明書中時,指定所陳述的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及/或組件之存在,但不排除一或多個其他特徵、整數、步驟、操作、元件、組件、及/或以上各項的群組之存在或加入。
亦請注意,在某些替代實施例中,可以該等圖式中示出的順序以外的順序執行所示之該等功能/行動。例如,視所涉及的功能/行動而定,事實上可以實質上同時執行或者有時可按照相反的順序執行被連續示出的兩個圖式。
除非另有定義,否則本說明書中使用的所有術語(包括技術及科學術語)具有與對各實施例所屬的技術具有一般知識者通常所了解的意義相同之意義。我們應可進一步了解:應將諸如常用字典中定義的那些術語等的術語詮釋為具有與其在相關技術的環境中之意義一致的意義,而且除非在本說明書中被明確地定義,否則將不以一種理想化或過於正式之方式詮釋該等術語。
以被控制器執行的演算法呈現一些實施例及對應的詳細說明之一些部分。在本說明書中使用及一般使用之術語演算法被認知為一系列有條理且可得到所需結果之步驟。該等步驟是需要對物理量作物理操作的步驟。雖非必然,但是這些物理量之形式通常為可被儲存、傳送、結合、比較、及以他種方式操作之光信號、電氣信號、或磁性信號。將這些信號稱為位元、數值、元素、符號、字元、項、或數字等的術語時,已證明經常是較便利的,主要也是為了普遍使用之故。
在下文的詳細說明中提供了一些特定細節,以便提供對各實施例的徹底了解。然而,對此項技術具有一般知識者當可了解:可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的情形下實施該等實施例。例如,可能以方塊圖示出一些系統,以便不會以非必要的細節模糊了該等實施例。在其他的情形中,可在沒有非必要的細節之情形下示出習知的程序、結構、及技術,以便避免模糊了實施例。
在下文之說明中,將參照操作的行動及符號表示法(例如,形式為流程圖、流向圖、資料流向圖、結構圖、及方塊圖等的表示法)而說明各實施例,且可將該等操作實施為其中包括常式、程式、物件、組件、及資料結構等的形式之程式模組或功能程序,該等程式模組或功能程序執行特定的任務,或實施特定的抽象資料類型,且可使用現有網路元件、現有用戶裝置、及/或後處理工具(例如,行動裝置、膝上型電腦、及桌上型電腦等的裝置)上 的現有硬體執行該等程式模組或功能程序。這類現有硬體可包括一或多個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簡稱CPU)、數位信號處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簡稱DSP)、特定應用積體電路、或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簡稱FPGA)、或電腦等的硬體。
除非另有明確的陳述或在說明中是顯而易見的,否則諸如"處理"、"運算"、"計算"、"決定"、或"顯示"等術語皆係論及電腦系統或類似電子計算裝置之動作及處理,且此種電腦系統係將該電腦系統的暫存器及記憶體內表現為物理、電子量之資料操作且轉換成該電腦系統的記憶體、暫存器、或者其他此種資訊儲存裝置、傳輸裝置、或顯示裝置內同樣表現為物理量之其他資料。
雖然流程圖可以循序程序之方式描述一些操作,但是可以平行或並存或同時地執行許多該等操作。此外,可重新安排該等操作的順序。當完成一程序之操作時,即終止該程序,但是該程序可能也有圖式中並未包含之一些額外的步驟。程序(process)可對應於方法、函式、程序(procedure)、次常式、或次程式等的項目。當一程序對應於一函式時,該程式的終止可對應於自該函式轉回呼叫函式或主函式。
亦請注意,通常在某種形式的實體(或記錄)儲存媒體上將各實施例的以軟體實施之觀點編碼,或經由某種類型的傳輸媒體而實施各實施例的以軟體實施之觀點。如本 發明所揭示的,術語"儲存媒體"可代表其中包括唯讀記憶體(Read Only Memory;簡稱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磁性RAM、磁碟儲存媒體、光學儲存媒體、快閃記憶體裝置、及/或用來儲存資訊之其他實體機器可讀取的媒體的用來儲存資料之一或多個裝置。術語"電腦可讀取的媒體"可包括(但不限於)可攜式或固定式儲存裝置、光學儲存裝置、以及能夠儲存、容納、或運載指令及/或資料之各種其他媒體。
此外,可以硬體、軟體、韌體、中間軟體(middleware)、微碼、硬體描述語言(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或以上各項之任何組合實施各實施例。當以軟體、韌體、中間軟體、或微碼實施時,可將用來執行必要任務之程式碼或碼段(code segment)儲存在諸如電腦可讀取的儲存媒體等的一機器或電腦可讀取的媒體。當以軟體實施時,一或多個處理器將執行必要的任務。
碼段可代表碼段可代表程序、函式、次程式、程式、常式、次常式、模組、套裝軟體、類別、指令的任何組合、資料結構、或程式敘述。可傳送及/或接收資訊、資料、引數、參數、或記憶體內容,而將一碼段耦合到另一碼段或一硬體電路。可經由其中包括記憶體共用、訊息傳送、符記傳送、網路傳輸等方式之任何適當的方式而傳送、轉送、或傳輸資訊、引數、參數、資料等項目。
在本說明書的用法中,術語"終端"可與行動裝置使用 者、行動台、行動終端機、使用者、用戶、無線終端機、用戶設備、及/或遠端台同義,且可描述無線通訊網路中之無線資源的遠端使用者。因此,終端可以是一無線電話、有無線配備之膝上型電腦、或有無線配備之器具等的終端。
可將術語"基地台"理解為一或多個基站(cell site)、基地台、nodeB、增強型nodeB、存取點(access point)、及/或射頻通訊的任何終端站。雖然現行網路架構可考慮到行動/用戶裝置與存取點/基站間之區別,但是後文所述之該等實施例可一般性地適用於區別不是如此清楚之諸如隨建即連網路(ad hoc network)及/或網狀網路(mesh network)架構等的架構。
自基地台至終端之通訊通常被稱為下行鏈路或正向鏈路通訊。自終端至基地台之通訊通常被稱為上行鏈路或反向鏈路通訊。
架構
第1圖示出根據一實施例的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部分。如圖所示,一基地台10具有由M個天線構成之一大型天線陣列20。例如,M可以是100個天線,但是M不限於該數目。基地台10亦包含一處理器12(例如,一數位信號處理器)及一記憶體單元14。記憶體單元14可以是任何習知的儲存媒體。處理器12控制基地台10之操作及功能,且將資料等的資訊儲存在記憶體單元14。下文中 將更詳細地說明基地台10之操作。
第1圖亦示出在基地台10的覆蓋區(coverage area)中之一終端30。在本說明中,為了便於說明,假定每一終端有一天線。然而,該等實施例不限於具有單一天線之終端,且可易於使該等實施例應用於具有一個以上的天線之終端。如將可理解的,許多終端可在基地台10之覆蓋區內。進一步如第1圖所示,在本說明中考慮第k個終端,則g mk 是終端30與基地台天線m(其中m=1,...,M)間之空中(over-the-air)上行鏈路通道;且h mk 自該天線m至該終端k之空中下行鏈路通道。在任何特定時間上,該上行鏈路通道g mk 相同於該下行鏈路通道h mk 。如前文所述,基地台10可以來自該終端k之一導引傳輸估測自該終端k至該等M個天線之M個上行鏈路通道: ,...,。請注意,包括該基地台10及該終端k上 的傳輸tx及接收rx鏈之效應,且將於下文中說明。
為了利用通道互易性(channel reciprocity),基地台10負責解決該傳輸及接收鏈中之硬體差異。第2圖示出負責該終端的傳輸tx鏈a'k及該基地台天線m的接收rx鏈bm之上行鏈路通道,其中a'k及bm是各別的頻率響應。在記號中使用一質數,而表示與終端30相關聯的各變數M且區分與基地台10相關聯的那些變數。
第3圖示出負責該第m個基地台天線的傳輸tx鏈am及該終端的接收rx鏈b'k之下行鏈路通道,其中am及b'k是各別的頻率響應。
理論
然後,將說明基地台10的操作之理論基礎,且其後將接續對基地台10的操作之說明。
假設將用於傳輸之信號s k 乘以該終端至每一各別基地台天線的上行鏈路通道之共軛,而施加共軛波束形成。共軛波束形成假定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及下行鏈路通道估測是相同的,因而,可將該用於傳輸之信號s k 乘以該終端至每一各別基地台天線的上行鏈路通道之共軛,而去除下行鏈路通道效應。根據該理論,可得到下式: 其中yk是在該終端上自下行鏈路接收的信號,且nk是雜訊。因為不同的天線之是不同的,所以將不會在該終端上得到相干增益。如將於下文中說明的,各實施例採用該基地台的各天線間之一校準,而得到相干增益。此外,我們應可了解:上述該等方程式係用於共軛波束形成,且諸如強制歸零波束形成等的其他波束形成技術不存在相干增益。
操作
然後,將以與第4圖有關之方式詳細說明基地台10 之操作。第4圖示出根據一實施例而執行自具有複數個天線的一網路元件的傳輸之波束形成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如所提到的,將與以第1圖的架構有關之方式說明該方法,但是我們應可了解:該方法不限於該架構。
如圖所示,在步驟S410中,基地台10在該M天線陣列20上自第k的終端30接收一導引信號。在步驟S420中,基地台10(且尤其是處理器12)根據該陣列中之任何天線m上接收的該導引信號而決定上行鏈路通道估測。亦即,基地台10可決定M個上行鏈路通道估測,每一上行鏈路通道估測是在該第k個終端與該天線陣列20的該等M個天線中之一天線之間。然而,為了簡化說明,可以與該基地台的該等M個天線中被稱為第m個天線或目標天線之一天線有關之方式說明該方法。可使用用來決定通道估測之任何習知方法。該等被決定之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可被儲存在記憶體單元14。
然後,在步驟S430中,處理器12取得該目標天線之一校準係數。該校準係數係基於該目標天線與陣列20的該等M個天線中之另一天線間之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通道之通道估測。
在一實施例中,基地台10決定該校準係數或複數個校準係數,然後將該等校準係數儲存在記憶體單元14,以供第4圖的方法使用。在另一實施例中,可以該取得步驟S430的一部分之方式決定該校準係數。
基地台10可在陣列20中建立一或多個參考天線,而 決定該校準係數。例如,假定基地台天線1被建立為一參考天線,則對每一天線m>1而言,正向及反向通道被分別表示為G m1H m1。可使用任何通道估測方法。例如,可傳送用於射頻鏈校準的導引信號,而得到G m1H m1。然後,根據下式(3)而決定校準係數Cm1 其中,且
在替代實施例中,可根據任何習知之方式個別地估計Cm及C1,然後將兩者相乘,而決定Cm1。在一進一步的替代實施例中,可根據任何習知之方式分別地估計a1、b1、am、及bm,然後根據方程式(3)而將a1、b1、am、及bm用來決定Cm1。亦即,可以不使用一基於射頻的通道估測方法,而使用一基於硬體的或其他替代的方法。
如前文所述,並不使用天線1或只使用天線1作為參考天線,而是可使用一不同的參考天線或可使用一個以上的參考天線。例如,可決定一些組的校準係數,其中每一組有一不同的參考天線。每一組也可以有用來決定一些校準係數之一些不同子組的該等M個天線。
在步驟S440中,基地台10根據該目標天線的被決定之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及該目標天線的該校準係數而執行使用該目標天線m至終端30的下行鏈路上的傳輸之波束形成。如將可了解的,波束形成通常涉及一些天線,而該等天線中之一天線將是該目標天線。回到共軛波束形成之例 子,並不將乘以用於共軛波束形成,而是將傳輸信號s k 乘以,且將其傳輸。如果使用前者,則在假定天線陣列20的天線1是該參考天線之情形下,方程式(1)變成:
可自方程式(4)看出所有的M個信號將相干地疊加(coherently add)。
雖然已經以與共軛波束形成有關之方式說明了基於校準係數之波束形成,但是校準係數同樣適用於諸如強制歸零等的任何類型之波束形成。
此外,雖然前文之說明係與天線陣列20的一目標天線有關,但是我們應可了解:第4圖之方法可同時應用於天線陣列20中之一個以上的天線。
相位誤差
如方程式(4)所示,可存在一固定相位旋轉項。至少有兩種處理該項之方式。
根據一實施例,可加入用於每一資料傳輸之一相位修正導引信號,以便修正相位誤差。然而,實際上,通常不需要該措施。例如,在802.11或長程演進計畫(LTE)無線標準中,通常在資料傳輸中有相位修正導引信。這些導 引信號實現對該殘餘相位誤差的修正。
如果被傳輸的資料符號中沒有相位修正導引信號,則可將一進一步的校準方法用來去除方程式(4)中之該相位誤差。在該方法中,校準該基地台的一參考天線(例如,天線1)與終端k間之通道。此處,基地台10將一校準常數決定為。如前文所述,可根據任何習知的方法而個別地決定a1、b1、a'k、及b'k,然後自其決定D1k。並不將乘以用於共軛波束形成,而是將傳輸信號s k 乘以。請注意, Dmk=DikCm1 (6)
方程式(6)代表間接通道校準。換言之,一旦已相對於一基地台參考天線而校準了該等基地台天線之後,且已校準了該基地台參考天線與該終端間之通道之後,基地台10可使用方程式(6)校準任何基地台天線與該終端間之通道。
使用該間接校準時,共軛波束形成變成:
如將可了解的,根據各實施例之波束形成是可完全擴充的,且不需要來自終端的回饋。
至此已說明了各實施例,且顯然可以多種方式變更該等實施例。此類變化將不被視為脫離了該等實施例之精神及範圍下,且且熟悉此項技術者顯而易知的所有此類修改 將被包含在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內。
10‧‧‧基地台
20‧‧‧天線陣列
12‧‧‧處理器
14‧‧‧記憶體單元
30‧‧‧終端
若參照前文中提供之詳細說明及各附圖,將可對本發明有更完整的了解,在該等附圖中,相像的參考標號示出類似的元件,且係以只供舉例之方式提供該等附圖,因而該等附圖將不對本發明加以限制,且在該等附圖中:第1圖示出根據一實施例的一無線通訊系統之一部分。
第2圖示出決定上行鏈路通道估測時構成負責的上行鏈路通道之各組件。
第3圖示出決定下行鏈路通道估測時構成負責的下行鏈路通道之各組件。
第4圖示出根據一實施例而執行自具有複數個天線的一網路元件的傳輸之波束形成之一方法之一流程圖。

Claims (15)

  1. 一種執行來自具有複數個天線(20)的網路元件(10)的傳輸之波束形成之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在該網路元件的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目標天線上自一終端(30)接收(S410)一導引信號;根據該被接收之導引信號而決定(S420)該目標天線之一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取得(S430)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一校準係數,該校準係數係基於該目標天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不同的天線間之一通道估測;以及根據該被決定之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及該被取得之校準係數而至少使用該目標天線而執行至該終端的一傳輸之波束形成(S44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取得步驟自一記憶體取得該校準係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自該目標天線至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之一通道之一第一通道估測;決定自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至該目標天線之一通道之一第二通道估測;根據該第一及第二通道估測而決定該校準係數;以及將該校準係數儲存在該記憶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 驟:決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決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相關聯的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根據該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與該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而決定該校準係數;以及將該校準係數儲存在該記憶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取得步驟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該目標天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間之一通道估測。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方法,其中該取得步驟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驟:決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決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相關聯的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根據該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與該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而決定該校準係數;以及該取得步驟取得該被決定之校準係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下列步 驟:決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決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該不同的天線相關聯的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根據該第一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與該第二傳輸及接收頻率響應而決定該校準係數;以及該取得步驟取得該被決定之校準係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波束形成是共軛波束形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波束形成是強制歸零波束形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波束形成步驟相干地增加該終端上之接收信號強度。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該波束形成步驟包含下列步驟:去除使該傳輸的波束形成時之相位誤差。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之方法,其中該波束形成步驟根據與該目標天線相關聯的傳輸及接收端之頻率響應而決定一校準常數,且該波束形成步驟根據該校準係數而去除該相位誤差。
  14. 一種執行來自具有複數個天線(20)的網路元件(10)的傳輸之波束形成之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在複數個天線上自一終端(30)接收(S410)一導引 信號;根據在複數個天線上接收的該導引信號而決定(S420)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每一天線相關聯的一上行鏈路通道估測;根據該被決定之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及複數個校準係數而執行自該複數個天線至該終端的傳輸之波束形成(S440),每一校準係數係基於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對天線間之一通道估測。
  15. 一種基地台,包含:複數個天線(20);一記憶體(14),該記憶體(14)被配置成儲存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目標天線相關聯的至少一校準係數,該校準係數係基於該目標天線與該複數個天線中之一不同的天線間之一通道估測;一處理器(12),該處理器(12)被配置成根據在該目標天線上自一終端接收的一導引信號而決定該目標天線之一上行鏈路通道估測,且該處理器被配置成根據該被決定之上行鏈路通道估測及該被儲存之校準係數而至少使用該目標天線而執行至該終端之一傳輸之波束形成。
TW101133818A 2011-09-19 2012-09-14 從具有複數個天線的網路元件波束形成傳輸之方法與網路元件 TWI4758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236,288 US8625713B2 (en) 2011-09-19 2011-09-19 Method for beamforming transmissions from a network element hav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and the network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5123A true TW201325123A (zh) 2013-06-16
TWI475825B TWI475825B (zh) 2015-03-01

Family

ID=47010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3818A TWI475825B (zh) 2011-09-19 2012-09-14 從具有複數個天線的網路元件波束形成傳輸之方法與網路元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625713B2 (zh)
EP (1) EP2759070A1 (zh)
JP (1) JP5805324B2 (zh)
KR (1) KR101578018B1 (zh)
CN (1) CN103814530B (zh)
BR (1) BR112014006476A2 (zh)
TW (1) TWI475825B (zh)
WO (1) WO20130434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02191B2 (en) * 2013-04-15 2016-07-26 Alcatel Lucent Dual-t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457301B1 (ko) 2016-02-24 2022-10-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단말의 센서 정보를 통합한 빔 포밍 방법 및 그 단말
WO2018025070A1 (en) * 2016-08-05 2018-02-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5g beam group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TWI639314B (zh) 2017-12-12 2018-10-2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多天線系統及預編碼方法
EP3729677B1 (en) 2017-12-22 2023-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a radio network node, a machine learning un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transmission of a downlink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upporting beamforming
JP7261223B2 (ja) * 2018-03-23 2023-04-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基地局及び送信方法
CN111130661B (zh) * 2018-10-31 2021-08-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1182561A (zh) * 2018-11-12 2020-05-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阵列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220150040A1 (en) * 2019-04-30 2022-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book assisted covariance transformation in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systems
TWI717736B (zh) 2019-05-15 2021-02-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多天線系統及其通道校正方法
CN113258970B (zh) * 2020-02-10 2023-10-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确定天线阵面切换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0988B2 (en) * 2002-10-25 2013-10-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calibration for a time division duplex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02268C (zh) * 2003-03-18 2009-06-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天线上行波束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US7719993B2 (en) * 2004-12-30 2010-05-18 Intel Corporation Downlink transmit beamforming
JP4531607B2 (ja) 2005-03-30 2010-08-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
JP4696842B2 (ja) * 2005-10-21 2011-06-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アンテナ・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924106B2 (ja) * 2006-04-27 2012-04-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KR100835285B1 (ko) * 2006-12-06 2008-06-0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빔 형성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빔 형성 장치
US20080192811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Nokia Corporation Beamform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20080267056A1 (en) * 2007-04-26 2008-10-3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US8099132B2 (en) * 2007-08-15 2012-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witching and uplink sounding channel measurement
US20090093222A1 (en) * 2007-10-03 2009-04-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libration and beamform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121935A1 (en) * 2007-11-12 2009-05-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weighted averaging in the estimation of antenna beamforming coefficients
US8351521B2 (en) * 2008-03-17 2013-01-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esolution beamforming based on codebooks in MIMO systems
KR101401598B1 (ko) * 2008-03-21 2014-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간섭제거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7773030B2 (en) * 2008-07-31 2010-08-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tenna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multi-beamforming communication
KR101231912B1 (ko) * 2008-08-26 2013-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 포밍 벡터의 반복적 갱신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송신기
US8045926B2 (en) 2008-10-15 2011-10-25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ulti-transceiver architecture for advanced Tx antenna monitoring and calibration in MIMO and smart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660060B2 (en) * 2009-03-26 2014-02-2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using spatial multiplexing with incomplete channel information
US20120300864A1 (en) * 2011-05-26 2012-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based on combined calibration coeffici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78018B1 (ko) 2015-12-16
US20130070827A1 (en) 2013-03-21
EP2759070A1 (en) 2014-07-30
KR20140069187A (ko) 2014-06-09
JP5805324B2 (ja) 2015-11-04
JP2014531830A (ja) 2014-11-27
TWI475825B (zh) 2015-03-01
CN103814530A (zh) 2014-05-21
BR112014006476A2 (pt) 2017-03-28
US8625713B2 (en) 2014-01-07
CN103814530B (zh) 2017-05-03
WO2013043467A1 (en) 201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5825B (zh) 從具有複數個天線的網路元件波束形成傳輸之方法與網路元件
US1062307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770174B2 (en) Millimeter wave beam tracking and beam sweeping
Vieira et al. Reciprocity calibration methods for massive MIMO based on antenna coupling
EP35887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EP3672095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dicating and determining precoding matrix
KR20180098592A (ko) 다중-입력 및 다중-출력(mimo) 무선 네트워크들에 대한 희소 상관 매트릭스의 피드백
US20220255596A1 (en) Methods,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System, Remote Radio Unit and Base Band Unit System for Handling Downlink Signals
US2012029976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ntenna calibration
RU2653466C1 (ru) Способ измерения канала, устройство измерения канала, абонентск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истема
US9270501B2 (en) Method for removing signal interference based on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US10581473B2 (en) Non-linear interference detection
CN111713054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4079519A (zh) 一种无源互调故障点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792303B (zh) 确定来自多个天线的总辐射功率的方法和无线电网络节点
KR101854980B1 (ko) 트랜시버 디바이스 및 신호를 프로세싱하는 방법
EP3526908B1 (en) Relative uplink channel estimation
WO2024093867A1 (zh) 一种预编码的指示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2028187B2 (en) Machine learning-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CN116962117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