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22209A - 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 - Google Patents

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22209A
TW201322209A TW100142832A TW100142832A TW201322209A TW 201322209 A TW201322209 A TW 201322209A TW 100142832 A TW100142832 A TW 100142832A TW 100142832 A TW100142832 A TW 100142832A TW 201322209 A TW201322209 A TW 20132220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evaluation
database
user
resul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28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sing-Hsien Tseng
Yu-Hsiang Lin
Chien-E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Han Lin Publi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Lin Publi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Lin Publi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TW1001428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322209A/zh
Publication of TW201322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22209A/zh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一種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主要解決傳統單調的測驗模式,無法因應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狀況。首先,建立一試題資料庫,儲存有複數試題,以及複數分別對應該試題的學習單元,該試題包含有針對單一學習單元的複數程度等級。收集一測驗結果並傳輸該測驗結果至一評價計算單元中,該評價計算單元根據該試題完成數以及該連續正確答題參數計算出一測驗結果評價,該測驗結果評價可做為下一次產生試題的依據。藉此,能適用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給予相對應有助於學習的試題,幫助學生迅速熟習學習單元。

Description

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尤指一種因應不同學習程度而給予較為全面評價的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
傳統驗證學習成效的方式,多利用紙筆測驗進行,出題者先針對考試科目以及考試範圍進行命題,再將該些命題好的試題印刷出試卷。待測驗的學生須於同一測驗時間以及特定考場中進行測驗。測驗結束後,由閱卷者人工批改試卷並決定分數後,學生或老師再針對該次測驗的成績進行分析或者檢討。由於傳統出題的方式,是針對特定的學生群統一測驗,然而學生群中的學習效果因人而異,僅能相互比較了解彼此的程度,對於個別學生待加強的部分,僅能獨自以讀書的方式達成。
由於電腦資訊技術的普遍應用,許多學生亦利用電腦系統來做為學習的工具,電子試題庫的運用亦為常用的方式。如中華民國第200504628號專利公開案,揭露一種網路答題處理系統及其方法,其係供位於至少一終端裝置之用戶端透過一網路系統登入一題庫伺服器以進行網路答題處理,藉此供用戶端於不同的終端裝置進行網路答題處理,且令題庫伺服器判斷出該用戶端的答題進度,以根據用戶端答題狀況給予題目。
另外,為了能適時地依個人的學習狀況,而將改變出題做以達成使用者個人適用性,中華民國第200513904號專利公開案,提供一種提高成績快速學習方法,應用於多媒體使用者學習環境中,包含以下程序:(1)將來自於試題資料庫中的題庫資料,以多媒體的型態展現於使用者端的服務介面;使用者進入題目中,以應答問題的方式,利用服務介面而輸入答題內容,服務介面將此答題內容傳送至提高成績快速學習系統之試題處理模組;(2)試題處理模組接收到使用者之答題內容後,將調用試題資料庫及/或教材處理模組及/或教材資料庫,以評析出使用者正確答題情形,並將使用者答題成績結果,經由服務介面以多媒體的型態展現於使用者端,以供使用者學習錯誤答題所對應之知識點及/或相關知識點;(3)使用者於服務介面上進行學習時,可學習錯誤答題的正確解答內容及/或點選知識點選項,以更進一步來對學習版圖中之知識點的多媒體教材內容進行學習;以及(4)待使用者學習完成後,試題處理模組將依使用者前次測驗結果、以及知識點學習情形,配合試題資料庫而自動生成新的試題組合來測驗使用者的學習成果,讓使用者可反覆做答題以及學習。
此外,中華民國第200725504號專利公開案,揭露了一種具有複習功能之學習系統及方法,係適用於具有測驗學習功能之電子資訊處理平台中,其係建立題庫資料庫,用以儲存測驗題目資料、與各測驗題目對應所屬之知識點以及各知識點注釋資料;收集於測驗過程中答錯的題目,並將該答錯之測驗題目儲存於錯題資料庫中;依據該錯題資料庫中各答錯之測驗題目以自該題庫資料庫中查詢與該答錯之測驗題目對應所屬之知識點;以及以所查詢到的知識點為檢索條件,自該題庫資料庫中檢索出允符該知識點之測驗題目資料,並將該測驗題目資料與該知識點注釋資料予以整合,藉而生成對應的複習資料俾供使用者複習使用。因此可針對使用者答錯之測驗題目,提供相關的知識點注釋說明,並自動蒐集與該知識點有關之測驗題目以供複習使用,藉而達到提高學習效率之目的。
以上目前所常見的線上產生試題的方式,多針對測驗中錯誤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或者重複出題,利用反覆作答的方式來提升該知識點的學習狀態,然而由於測驗每個知識點的題目難易不均,仍無法讓學生了解對該知識點的理解程度以及熟悉狀態。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解決傳統僅能針對一特定學生群程度統一出題,或者僅針對錯誤的知識點進行重複測驗的方式,學生無法了解其對於特定知識點的熟悉程度所造成的問題。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包括步驟有:
  1. 建立一試題資料庫,該試題資料庫儲存有複數試題,以及複數分別對應該試題的學習單元,該試題包含有針對單一學習單元依難易程度區分出複數程度等級;
  2. 收集一取自於該試題資料庫的同一程度等級的試題進行測驗的測驗結果,並儲存該測驗結果於一成績儲存資料庫中;
  3. 傳輸該測驗結果至一評價計算單元中,該評價計算單元包含有一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根據該測驗結果計算單一學習單元的試題完成數,以及該學習單元的連續正確答題數,各試題依該連續正確答題數於該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中得到相對應一連續正確答題參數;以及
  4. 根據該試題完成數以及該連續正確答題參數決定一測驗結果評價。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更包含步驟有: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測驗試卷。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更包含步驟有:儲存該測驗結果評價於一評價資料庫中。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更包含步驟有:輸出該測驗結果評價至一測驗試卷產生單元;根據該測驗結果評價更新單一學習單元的程度等級;以及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測驗試卷。其中,當根據該測驗結果評價更新單一學習單元的程度等級屬於最高程度等級時,則停止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學習單元的試題。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更包含步驟有:透過一網路連接系統輸出該測驗試卷至一終端裝置供一使用者進行測驗。該終端裝置係選自於由個人電腦、個人行動通訊裝置、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所組成的群組。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更包含步驟有:一使用者登錄該系統以取得測驗該測驗試卷的權限。
此外,本發明提供一種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包括有一試題資料庫,一連接於該試題資料庫產生一測驗試卷的測驗試卷產生單元,一儲存以該測驗試卷進行測驗的測驗結果的成績儲存資料庫,以及一連接該成績儲存資料庫以取得該測驗結果的評價計算單元。該試題資料庫儲存有複數試題以及複數分別對應該試題的學習單元,該試題包含有針對單一學習單元依難易程度區分出複數程度等級。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該測驗試卷。該評價計算單元包含有一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根據該測驗結果計算單一學習單元的試題完成數,以及該學習單元的連續正確答題數,各試題依該連續正確答題數於該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中得到相對應一連續正確答題參數,該評價計算單元根據該試題完成數以及該連續正確答題參數產生一測驗結果評價。
於一實施例中,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連接一網路連接系統,該網路連接系統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一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包含有一供使用者測驗該測驗試卷的瀏覽介面。
於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更包含有一儲存該測驗結果評價的評價資料庫。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連接該評價資料庫取得該測驗結果評價,根據該測驗結果評價更新單一學習單元的程度等級,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新的測驗試卷。其中該評價資料庫連接一網路連接系統,該網路連接系統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一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包含有一供使用者瀏覽該測驗結果評價的瀏覽介面。
於一實施例中,該成績儲存資料庫連接一網路連接系統,該網路連接系統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一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包含有一供使用者瀏覽該測驗結果的瀏覽介面。
於一實施例中,該試題資料庫、該成績儲存資料庫以及該評價計算單元儲存於一可攜式儲存裝置,該可攜式儲存裝置透過一終端裝置讀取內部資料。
本發明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可以針對每個測驗試卷的學習單元進行測驗後分析,並給予一個對應的測驗結果評價。該測驗結果評價可以做為下一次出題的依據,並根據熟練程度選擇不同難易題目,加深學生對於該學習單元的了解以及熟悉程度。另外,學生亦可查閱該測驗結果評價來了解自己學習的狀態,有利於快速掌握學習單元的答題方向。
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所示,係本發明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一實施例之基本架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主要包括有一儲存有複數試題的試題資料庫10,一自該試題資料庫10選擇試題進行編排產生一測驗試卷的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一儲存以該測驗試卷進行測驗的測驗結果的成績儲存資料庫30,以及一連接該成績儲存資料庫30以取得該測驗結果的評價計算單元40。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以及該評價計算單元40可為一伺服器形式存在,該伺服器可為單一伺服器或分散型伺服器。
於本發明中,該試題資料庫10包含有複數分別對應該試題的學習單元,該試題針對單一學習單元依難易程度區分出複數程度等級,而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自該試題資料庫10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測驗試卷。連接該成績儲存資料庫30的評價計算單元40,從該成績儲存資料庫30取得該測驗試卷的測驗結果,並根據該測驗結果計算單一學習單元的試題完成數,以及該學習單元的連續正確答題數。該評價計算單元40中內建有一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依該連續正確答題數於該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中得到相對應一連續正確答題參數。該評價計算單元40根據該試題完成數以及該連續正確答題參數產生一測驗結果評價,並將該測驗結果評價儲存於一評價資料庫50中。該評價資料庫50亦連接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使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取得該測驗結果評價,根據該測驗結果評價更新單一學習單元的程度等級,自該試題資料庫10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新的測驗試卷。
於本發明系統中,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該成績儲存資料庫30以及該評價資料庫50分別連接至一網路連接系統60,而傳送資料至網際網路70。使用者可輕易利用一終端裝置80,如個人電腦、個人行動通訊裝置、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連接上網際網路70後,使用一瀏覽介面測驗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所產出的該測驗試卷,或者瀏覽儲存於該評價資料庫50中的該測驗結果評價,以及儲存於該成績儲存資料庫30中該測驗試卷的測驗結果。該瀏覽介面可為Internet Explorer,Mozilla Firefox,Safari,Chrome或Lynx等。另外,為確保資訊安全,本發明系統中更包含有一身分登錄單元61,使用者可於該終端裝置80上輸入識別碼來進行登錄,以取得測驗該測驗試卷的權限,或者瀏覽該使用者的該測驗結果評價或該測驗結果的權限。於本實施例中,該身分登錄單元61設置於該網路連接系統60中。
另一方面,本系統中的該試題資料庫10、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該成績儲存資料庫30、該評價計算單元40以及該評價資料庫50儲存於一可攜式儲存裝置90,如『圖2』所示,該可攜式儲存裝置90可為光碟片、硬碟機、磁碟片、隨身碟等。該可攜式儲存裝置90透過一終端裝置80執行並讀取內部資料。
請參閱『圖3』所示,係本發明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一實施例之運作流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首先執行步驟S10,建立該試題資料庫10,該試題資料庫10儲存有複數試題,以及複數分別對應該試題的學習單元,該試題包含有針對單一學習單元依難易程度區分出複數程度等級。本發明的學習單元,可以理解為不同科目,如國文、英文、數學等,依照學習進度所安排的學習觀念或學習內容(又稱為知識點)。以數學為例,學習單元可為因數與倍數,或者數列等。可以依照難易程度,區分為難,中以及易等三個階段,甚至可於個別階段再進一步區分為1等級、2等級、3等級…。而後執行步驟S20,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自該試題資料庫10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測驗試卷。再者,執行步驟S30收集一取自於該試題資料庫10的同一程度等級的試題進行測驗的測驗結果,並儲存該測驗結果於一成績儲存資料庫30中。
接著,執行步驟S40,傳輸該測驗結果至一評價計算單元40中,該評價計算單元40包含有一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本發明中的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是根據單一學習單元的試題的連續答對次數進行累加式的加權計算,而連續答對次數越高,該試題加乘比例越高。舉例來說,若一學習單元的試題連續答對的次數以1、2、3、4、5…累進,加乘的相對加權分數可為1、3.32、6.69、11、16.2…。而該連續答對次數的計算可跨過對下次測驗試卷的測驗。根據該測驗結果計算單一學習單元的試題完成數,以及該學習單元的連續正確答題數,各試題依該連續正確答題數於該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中得到相對應一連續正確答題參數。每次測驗可以累積前次測驗連續正確答題參數的總數,作為本次測驗單一學習單元熟悉程度的參考。再者,執行步驟S50,根據該試題完成數以及該連續正確答題參數決定一測驗結果評價。於本實施例中,該測驗結果評價可利用單一學習單元多次測驗的連續正確答題參數的總數除以多次測驗該試題完成數來表示。再者,執行步驟S60儲存該測驗結果評價於一評價資料庫50中。
為了能加強學生在單一學習單元的學習熟悉度,可利用前次測驗結果評價作為下次出題的依據,也就是說在前述步驟S60後,執行步驟S71,輸出該測驗結果評價至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20;執行步驟S72,根據該測驗結果評價更新單一學習單元的程度等級;執行步驟S73自該試題資料庫10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測驗試卷。當根據該測驗結果評價更新單一學習單元的程度等級屬於最高程度等級時,執行步驟S74,停止自該試題資料庫10選擇該學習單元的試題。
為了確保資訊安全,當使用者,如學生或老師,欲進行該測驗試卷之前,需先執行步驟S80,使用者登錄該系統以取得測驗該測驗試卷的權限。待取得測驗權限後,執行步驟S90,透過該網路連接系統60輸出該測驗試卷至一終端裝置80供一使用者進行測驗;其中,該終端裝置80可為個人電腦、個人行動通訊裝置、筆記型電腦或平板電腦。
綜上所述,本發明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可針對每個測驗試卷的學習單元進行測驗後分析,並給予一個對應的測驗結果評價。該測驗結果評價可以做為下一次出題的依據,並根據熟練程度選擇不同難易題目,加深學生對於該學習單元的了解以及熟悉程度。另外,學生亦可查閱該測驗結果評價來了解自己學習的狀態,有利於快速掌握學習單元的答題方向。因此本發明極具進步性及符合申請發明專利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祈 鈞局早日賜准專利,實感德便。
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爲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發明之專利涵蓋範圍內。
10...試題資料庫
20...測驗試卷產生單元
30...成績儲存資料庫
40...評價計算單元
50...評價資料庫
60...網路連接系統
61...身分登錄單元
70...網際網路
80...終端裝置
90...可攜式儲存裝置
S10、S20、S30、S40、S50、S60、S71、S72、S73、S74、S80、S90...步驟
圖1,係本發明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一實施例之基本架構示意圖。
圖2,係本發明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儲存於可攜式儲存裝置之基本架構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一實施例之運作流程示意圖。
10...試題資料庫
20...測驗試卷產生單元
30...成績儲存資料庫
40...評價計算單元
50...評價資料庫
60...網路連接系統
61...身分登錄單元
70...網際網路
80...終端裝置

Claims (21)

  1. 一種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包括步驟有:
      建立一試題資料庫,該試題資料庫儲存有複數試題,以及複數分別對應該試題的學習單元,該試題包含有針對單一學習單元依難易程度區分出複數程度等級;
      收集一取自於該試題資料庫的同一程度等級的試題進行測驗的測驗結果,並儲存該測驗結果於一成績儲存資料庫中;
      傳輸該測驗結果至一評價計算單元中,該評價計算單元包含有一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根據該測驗結果計算單一學習單元的試題完成數,以及該學習單元的連續正確答題數,各試題依該連續正確答題數於該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中得到相對應一連續正確答題參數;以及
      根據該試題完成數以及該連續正確答題參數決定一測驗結果評價。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其中,更包含步驟有: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測驗試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其中,更包含步驟有:儲存該測驗結果評價於一評價資料庫中。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其中,更包含步驟有:
      輸出該測驗結果評價至一測驗試卷產生單元;
      根據該測驗結果評價更新單一學習單元的程度等級;以及
      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測驗試卷。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其中,當根據該測驗結果評價更新單一學習單元的程度等級屬於最高程度等級時,則停止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學習單元的試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4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其中,更包含步驟有:透過一網路連接系統輸出該測驗試卷至一終端裝置供一使用者進行測驗。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其中,該終端裝置係選自於由個人電腦、個人行動通訊裝置、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所組成的群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4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其中,更包含步驟有:使用者登錄以取得測驗該測驗試卷的權限。
  9. 一種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包括有:
    一試題資料庫,儲存有複數試題以及複數分別對應該試題的學習單元,該試題包含有針對單一學習單元依難易程度區分出複數程度等級;
    一測驗試卷產生單元,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測驗試卷;
    一成績儲存資料庫,儲存以該測驗試卷進行測驗的測驗結果;
    一評價計算單元,連接該成績儲存資料庫以取得該測驗結果,該評價計算單元包含有一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根據該測驗結果計算單一學習單元的試題完成數,以及該學習單元的連續正確答題數,各試題依該連續正確答題數於該連續正確答題的加乘規則中得到相對應一連續正確答題參數,該評價計算單元根據該試題完成數以及該連續正確答題參數產生一測驗結果評價。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連接一網路連接系統。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該網路連接系統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一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包含有一供使用者測驗該測驗試卷的瀏覽介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更包含有一身分登錄單元,該身分登錄單元利用該網路連接系統連接至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根據使用者所登錄的識別碼以取得測驗該測驗試卷的權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更包含有一儲存該測驗結果評價的評價資料庫。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該測驗試卷產生單元連接該評價資料庫取得該測驗結果評價,根據該測驗結果評價更新單一學習單元的程度等級,自該試題資料庫選擇該同一程度等級的至少一試題進行編排以產生一新的測驗試卷。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該評價資料庫連接一網路連接系統。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該網路連接系統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一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包含有一供使用者瀏覽該測驗結果評價的瀏覽介面。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更包含有一身分登錄單元,該身分登錄單元利用該網路連接系統連接於該評價資料庫,根據一使用者所登錄的識別碼以取得瀏覽該使用者的該測驗結果評價的權限。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該成績儲存資料庫連接一網路連接系統。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該網路連接系統透過網際網路連接至一終端裝置,該終端裝置包含有一供使用者瀏覽該測驗結果的瀏覽介面。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更包含有一身分登錄單元,該身分登錄單元利用該網路連接系統連接於該成績儲存資料庫,根據一使用者所登錄的識別碼以取得瀏覽該使用者的測驗結果的權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試題測驗的評價系統,其中,該試題資料庫、該成績儲存資料庫以及該評價計算單元儲存於一可攜式儲存裝置。
TW100142832A 2011-11-23 2011-11-23 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 TW2013222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2832A TW201322209A (zh) 2011-11-23 2011-11-23 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42832A TW201322209A (zh) 2011-11-23 2011-11-23 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22209A true TW201322209A (zh) 2013-06-01

Family

ID=49032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2832A TW201322209A (zh) 2011-11-23 2011-11-23 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3222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2941A (zh) * 2018-12-20 2020-06-3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依据答题结果维护题库品质的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2941A (zh) * 2018-12-20 2020-06-30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依据答题结果维护题库品质的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lloon An analysis of young students' thinking when completing basic coding tasks using Scratch Jnr. On the iPad
Reynolds et al. Using machine learning to detect cyberbullying
Grant et al. A typology of reviews: an analysis of 14 review types and associated methodologies
Pechenizkiy et al. Process mining online assessment data
Gottipati et al.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tudents' feedback
CN101901555A (zh) 学习能力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Geigle et al. An exploration of automated grading of complex assignments
Bloom Taxonomy of
Junpeng et al. Validation of a Digital Tool for Diagnosing Mathematical Proficiency.
Aljaloud et al. A deep learning model to predict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in LMS using CNN and LSTM
Bruun Networks in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Onoue et al. The integrated knowledge map for surveying students’ learning
TWM521793U (zh) 學習評量系統
TW201322209A (zh) 試題測驗的評價方法及其系統
TW201348988A (zh) 自我評量回饋的影音學習方法及其系統
Blas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journal evaluation tool to evaluate the credibility of publication venues
TW201440016A (zh) 網路化實作評量系統與其方法
Khalida et al. Enhancing Usability of the Academic Information System at Bhayangkara University: A Design Thinking and System Usability Approach
Ogunkunle et al. A data mining based optimization of selecting learning material in an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 for advancing STEM education
KR101245824B1 (ko) 학습 정보를 제공하기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KR20090060874A (ko) 시간측정이 포함된 교육평가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기 위한시스템
Talagala et al. COVID-19 and online learning tools
TWI790069B (zh) 文獻評讀學習系統
Liargkovas et al. Software engineering education knowledge versus industrial needs
Boss et al. Reporting in the “post-truth” era: Uncovering the research behaviors of journalism students, practitioners, and facul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