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8390A - 在長期演進分時雙工系統中通知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組態 - Google Patents
在長期演進分時雙工系統中通知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組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18390A TW201318390A TW101125430A TW101125430A TW201318390A TW 201318390 A TW201318390 A TW 201318390A TW 101125430 A TW101125430 A TW 101125430A TW 101125430 A TW101125430 A TW 101125430A TW 201318390 A TW201318390 A TW 201318390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dd
- configuration
- tdd configuration
- information
- predefined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6—Indication of changes in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組態一長期演進(LTE)網路中之一使用者設備(UE)中之一分時雙工(TDD)上行鏈路/下行鏈路(UL/DL)分配的方法可包括在一已連接狀態期間按一預定義週期接收由該LTE網路中之一增強型節點B傳輸的每一資訊區塊。每一資訊區塊可根據具有一預定義傳輸週期之一固定排程而經傳輸且包括識別一TDD組態之資訊。可至少部分基於該資訊區塊中之識別該TDD組態的該資訊判定該UE是否需要該TDD組態的一更新,識別該TDD組態之該資訊指示一更新TDD組態。回應於至少識別該更新TDD組態,可根據該更新TDD組態自動更新該UE之該TDD UL/DL分配。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在長期演進(LTE)環境中之分時雙工組態。
本申請案主張2011年8月15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210,066號的優先權,其全部內容特此以引用之方式併入。
在LTE系統中,可將下行鏈路及上行鏈路傳輸組織成兩種雙工模式:分頻雙工(FDD)模式及分時雙工(TDD)模式。FDD模式使用成對頻譜,其中頻域用以分離上行鏈路(UL)與下行鏈路(DL)傳輸。圖1A為針對FDD模式的在頻域中分離的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子訊框之圖形說明。在TDD系統中,可使用不成對頻譜,其中經由相同載波頻率傳輸UL及DL兩者。UL與DL在時域中分離。圖1B為在TDD模式中共用載波頻率的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子訊框之圖形說明。
可使得LTE TDD系統能夠更頻繁地向UE通知TDD UL/DL組態(或組態改變)。系統可能夠在UL與DL之間重新分配無線電資源以滿足與(例如)訊務條件相關聯之要求。在LTE TDD系統中,無線電訊框之子訊框可為下行鏈路(DL)、上行鏈路(UL)或特殊子訊框。特殊子訊框包含由保護週期分離之下行鏈路與上行鏈路時區以用於下行鏈路至
上行鏈路切換,且包括三個部分:i)下行鏈路導頻時槽(DwPTS),ii)上行鏈路導頻時槽(UpPTS),及iii)保護週期(GP)。表1中列出LTE TDD操作中之七個不同UL/DL組態方案。在表1中,D表示下行鏈路子訊框,U代表上行鏈路子訊框且S為特殊訊框。
在一些實施例中,主資訊區塊(MIB)可用以指示TDD組態。在一些情況下,在MIB中可存在十個備用位元。備用位元中之一些可用於TDD組態指示符。在某些實施中,MIB使用固定排程(例如,每40毫秒),且在某些實施例中,使用MIB備用位元傳達TDD組態可加快TDD組態識別頻率達每40毫秒一次。
在另一實例實施例中,當存在對組態改變之需要時,可更新系統資訊區塊類型1(SIB1)。當系統識別對組態改變之需要時,其可針對下一80毫秒傳輸週期更新SIB1中之TDD-Config資訊元素(IE)。UE可每80 ms讀取SIB1。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TDD組態指示符擾碼至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頻道(PCFICH)上之控制格式指示符(CFI)上。當前CFI碼字可由TDD組態改變指示符擾碼。由於PCFICH係基於子訊框而傳輸,因此其將允許實現TDD組態之動態改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可用以通知TDD組態。可引入將在共同搜尋空間上傳輸之DCI格式。無線電網路暫時識別符(RNTI)(稱作TDD-RNTI)可用以擾碼循環冗餘檢查(CRC)以用於搜尋目的。提供TDD組態之動態改變,因為在每一子訊框傳輸PDCCH。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至已連接模式UE之專用發信號。含有TDD-Config IE之專用發信號訊息(例如,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組態)可用以將更新TDD組態傳達至已連接模式UE。網路可將此專用訊息發送至處於RRC已連
接模式之所有UE。另外,亦更新SIB1內之TDD組態以便提供該資訊給閒置模式UE。
上述使用者設備可在蜂巢式網路(諸如圖2中所展示之網路)中操作,蜂巢式網路係基於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長期演進(LTE),亦稱作演進通用陸地無線電存取(E-UTRA)。更具體而言,圖2為基於3GPP LTE之實例無線蜂巢式通信系統200的示意性表示。圖2中所展示之蜂巢式網路系統200包括複數個基地台212。在圖2之LTE實例中,基地台被展示為增強型節點B(eNB)212。應理解,基地台可在任何行動環境(包括超微型小區或微型小區)中操作,或基地台可作為可中繼用於其他行動台及/或基地台的信號之節點而操作。圖2之實例LTE電信環境200可包括一個或複數個無線電存取網路210、核心網路(CN)220(展示為演進封包核心(EPC)220),及外部網路230。在某些實施中,無線電存取網路可為演進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陸地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另外,在某些情況下,核心網路220可為演進封包核心(EPC)。另外,一或多個使用者設備202可在LTE系統200內操作。在一些實施中,2G/3G系統240亦可整合至LTE電信系統200中,2G/3G系統240例如為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臨時標準95(IS-95)、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及CDMA2000(分碼多重存取)。
在圖2中所展示之實例LTE系統中,EUTRAN 210包括eNB 212。UE 202可在由eNB 212中之一者伺服的小區中操
作。EUTRAN 210可包括一個或複數個eNB 212且一個或複數個UE 202可在小區中操作。eNB 212直接與UE 202通信。在一些實施中,eNB 212與UE 202可為一對多關係,例如,實例LTE系統200中之eNB 212可伺服在其涵蓋區域內之多個UE 202,但每一UE 202一次僅可連接至一個eNB 212。在一些實施中,eNB 212與UE 202可為多對多關係。eNB 212可連接至彼此,且若UE 202自一eNB 212行進至另一eNB,則可實行UE交遞。UE 202可為由終端使用者使用以(例如)在LTE系統200內通信的任何無線電子器件。UE 202可稱作行動電子器件、使用者器件、行動台、用戶台,或無線終端機。UE 202可為蜂巢式電話、個人資料助理(PDA)、智慧型手機、膝上型電腦、平板個人電腦(PC)、尋呼機、攜帶型電腦,或其他無線通信器件。
在上行鏈路中,經由(例如)實體上行鏈路共用頻道(PUSCH)傳輸上行鏈路資料信號,且經由(例如)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傳輸上行鏈路控制信號。在下行鏈路中,經由(例如)同步頻道(SCH)傳輸同步信號,經由(例如)實體下行鏈路共用頻道(PDSCH)傳輸下行鏈路資料信號,且經由(例如)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傳輸下行鏈路控制信號。主資訊區塊(MIB)可經組態以經由(例如)實體廣播頻道(PBCH)在每一小區中作為廣播資訊而傳輸,且系統資訊區塊(SIB)1至11經組態以經由(例如)PDSCH傳輸。
MIB可經組態以包括實體參數,諸如小區頻寬及傳輸天
線識別資訊,及系統訊框數目(SFN),且經組態以在40 ms之週期中傳輸。SIB1可經組態以在80 ms之週期中傳輸。
暫時轉向圖3,每一無線電台可為可操作以在LTE電信系統200中傳輸及接收無線信號的任何電子器件。在本發明中,無線電台可為行動電子器件(例如,UE)抑或基地台(例如,eNB)。圖3為實例無線電台300之示意性說明。無線電台300可包括處理器302、記憶體304、無線收發器306,及天線308。處理器302可包含微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圖形控制單元、網路處理器,或用於執行儲存於記憶體304中之指令的其他處理器。處理器302之功能可包括計算、佇列管理、控制處理、圖形加速、視訊解碼、及執行來自保持於記憶體模組304中之程式的所儲存指令序列。在一些實施中,處理器302亦可負責信號處理,包括信號之取樣、量化、編碼/解碼,及/或調變/解調變。記憶體模組304可包括暫時狀態器件(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及資料儲存器。記憶體模組304可用以暫時性或永久性地儲存資料或程式(亦即,指令之序列)以供用於UE中。
無線收發器306可包括傳輸器電路及接收器電路兩者。無線收發器306可負責將基頻信號轉換為通頻帶信號或反之亦然。無線收發器306之組件可包括數位轉類比轉換器/類比至數位轉換器、放大器、頻率濾波器,及振盪器。另外,無線收發器306亦可包括或可通信地耦接至數位信號處理(DSP)電路310及數位濾波器電路312。DSP電路310可
執行若干功能性,包括產生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或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信號。OFDM為用作多重副載波調變方法之分頻多工技術。可藉由調變多個正交副載波上之資訊承載信號(例如,位元映射符號之序列)來產生OFDM信號。在不同副載波上調變之不同位元映射符號可各自被視為經歷平坦衰落頻道,亦即,用於每一副載波之衰落頻道的頻率回應可被視為平坦的,使得可較易於在接收器處解碼資訊。在一些實務實施中,OFDM使用快速傅立葉變換(FFT)及逆快速傅立葉變換(IFFT)以在信號之時域表示與頻域表示之間交替。FFT操作可將信號自時域表示轉換為頻域表示。IFFT操作可以相反方向進行轉換。OFDM可用於無線電下行鏈路中,而SC-FDMA技術可用於無線電上行鏈路中。SC-FDMA使用與OFDM實質上類似之調變方案以將上行鏈路信號調變至多個副載波。在與OFDM之其他差異中,在傳輸側上的SC-FDMA中的副載波映射及IFFT之前執行多點離散傅立葉變換(DFT)操作以便降低經調變信號之峰值對平均功率比。由於上行鏈路信號係自UE傳輸,因此經調變信號之較低峰值對平均功率比可導致UE處之較低成本的信號放大。
數位濾波器電路312可包括用於信號等化之等化濾波器。等化可為調整無線電信號內之頻率分量之間的平衡之程序。更具體而言,等化器可用以使自傳輸器至等化輸出及在整個所關注頻道頻寬內之頻率回應為平坦的。當頻道已等化時,等化輸出處之信號的頻域屬性可實質上類似於
傳輸器處之所傳輸信號的頻域屬性。等化器可包括一或多個濾波器分接頭,每一分接頭可對應於一濾波器係數。可根據頻道/系統條件之變化來調整該等濾波器係數。
天線308為可傳輸及/或接收電磁波之換能器。天線308可將電磁輻射轉換為電流,或反之亦然。天線308通常負責無線電波之傳輸及接收,且可充當收發器306與無線頻道之間的介面。在一些實施中,無線電台300可裝備有一個以上天線以利用多輸入多輸出(MIMO)技術。MIMO技術可提供利用多個信號路徑來降低多路徑衰落之影響及/或改良輸貫量的程序。藉由在無線電台處使用多個天線,MIMO技術可使得能夠在同一無線頻道上傳輸多個平行資料串流,藉此增加頻道之輸貫量。
返回至圖2之說明,UE 202可傳輸語音、視訊、多媒體、文字、網站內容及/或任何其他使用者/用戶端特定內容。一方面,此等內容中之一些(例如,視訊及網站內容)的傳輸可要求高頻道輸貫量以滿足終端使用者需求。另一方面,UE 202與eNB 212之間的頻道可受多路徑衰落污染,此歸因於由無線環境中之許多反射產生的多個信號路徑。因此,UE之傳輸可適應無線環境。簡言之,UE 202產生請求,發送回應,或另外用不同手段經由一或多個eNB 212與演進封包核心(EPC)220及/或網際網路協定(IP)網路230通信。
無線電存取網路(RAN)為實施無線電存取技術(諸如UMTS、CDMA2000及3GPP LTE)之行動電信系統的一部
分。在許多應用中,包括於LTE電信系統200中之RAN稱作EUTRAN 210。EUTRAN 210可定位於UE 202與EPC 220之間。EUTRAN 210包括至少一eNB 212。eNB可為可控制系統之固定部分中的所有或至少一些與無線電有關之功能的無線電基地台。至少一eNB 212可在其涵蓋區域或小區內為UE 202提供無線電介面以進行通信。eNB 212可分佈遍及蜂巢式網路以提供寬廣的涵蓋區域。eNB 212與一個或複數個UE 202、其他eNB及EPC 220直接通信。
eNB 212可為朝向UE 202之無線電協定之端點且可在無線電連接與朝向EPC 220之連接性之間中繼信號。在某些實施中,EPC 220為核心網路(CN)之主要組件。CN可為骨幹網路,骨幹網路可為電信系統之中心部分。EPC 220可包括行動性管理實體(MME)、伺服閘道器(SGW)及封包資料網路閘道器(PGW)。MME可為EPC 220中之主要控制元件,其負責包含與用戶及作業階段管理有關之控制平面功能的功能性。SGW可充當區域行動性錨點,使得經由此點投送封包以實現EUTRAN 210內部行動性及使用其他舊式2G/3G系統240之行動性。SGW功能可包括使用者平面隧道管理及切換。PGW可提供與包含外部網路230(諸如IP網路)之服務網域的連接性。UE 202、EUTRAN 210及EPC 220有時稱作演進封包系統(EPS)。應理解,LTE系統200之架構演進集中於EPS上。功能演進可包括EPS及外部網路230兩者。
儘管依據圖2至圖3而描述,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環境。一
般而言,蜂巢式電信系統可被描述為由眾多無線電小區或各自由基地台或其他固定收發器伺服之小區組成的蜂巢式網路。小區用以涵蓋不同區域以便對區域提供無線電涵蓋。實例蜂巢式電信系統包括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協定、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3GPP長期演進(LTE),以及其他者。除了蜂巢式電信系統之外,無線寬頻通信系統亦可適合用於本發明中描述之各種實施。實例無線寬頻通信系統包括IEEE 802.11無線區域網路、IEEE 802.16WiMAX網路等。
暫時轉向圖4,每一UE 202可為可操作以在LTE電信系統200中接收及傳輸無線信號的任何電子器件。圖4為實例使用者設備(UE)202之示意性說明。UE 202可包括處理器402、記憶體404、無線收發器406,及天線408。處理器402可包含微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圖形控制單元、網路處理器,或用於執行儲存於記憶體404中之指令的其他處理器。處理器402之功能可包括計算、佇列管理、控制處理、圖形加速、視訊解碼、及執行來自保持於記憶體模組404中之程式的所儲存指令序列。在一些實施中,處理器402亦可負責信號處理,包括信號之取樣、量化、編碼/解碼,及/或調變/解調變。記憶體模組404可包括暫時狀態器件(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RAM))或資料儲存器。記憶體模組204可用以暫時性或永久性地儲存資料或程式(亦即,指令之序列)以供用於UE中。無線收發器406可包括傳輸器電路及接收器電路兩者。無線收發器406可負責將基
頻信號增頻轉換為通頻帶信號或反之亦然。無線收發器406之組件可包括數位轉類比轉換器/類比至數位轉換器、放大器、頻率濾波器及振盪器。天線408為可傳輸及/或接收電磁波之換能器。天線408可將電磁輻射轉換為電流,或反之亦然。天線408通常負責無線電波之傳輸及接收,且可充當收發器406與無線頻道之間的介面。
上文關於圖2至圖4描述之LTE網路環境及UE可起作用以動態地識別或更新TDD組態資訊。在一實施例中,用於在LTE網路中之UE中組態分時雙工(TDD)UL/DL分配之方法可包括在連接狀態期間以預定義週期接收由LTE網路中之增強型節點B(eNB)傳輸的每一資訊區塊,其中每一資訊區塊係根據具有預定義傳輸週期之固定排程而傳輸且包括識別TDD組態之資訊。UE可至少部分基於資訊區塊中之識別TDD組態的資訊來判定請求了或要求TDD組態之更新,識別TDD組態的資訊指示更新TDD組態。回應於至少識別更新TDD組態,UE可根據更新TDD組態自動更新UE之TDD UL/DL分配。
所傳輸之資訊區塊可在系統資訊區塊類型1(SIB1)或主資訊區塊(MIB)中。MIB使用具有40 ms之週期及在40 ms內進行重複的固定排程。MIB之第一傳輸經排程於系統訊框數目(SFN)模4=0之無線電訊框的子訊框0中,且重複經排程於所有其他無線電訊框之子訊框0中。可最快在下一40 ms之MIB週期之開始處應用新TDD-Config資訊。在某些實例實施中,在MIB中可存在十個「備用」位元。以下提供
無TDD-Config位元之實例MIB結構:
在某些實施例中,MIB可經更新以包括TDD組態。可使用來自「備用」位元之三個位元以表示七個TDD組態。以下展示包括TDD組態位元之實例MIB結構:
在某些實施例中,藉由限制TDD組態之改變的選擇,兩個位元可用以指示此改變(亦即,tdd-Config BIT STRING(SIZE(2))。舉例而言,若新TDD組態具有與當前TDD組態相同之切換週期,則組態之總數目可劃分為兩個群組,且在每一群組內存在至多四個組態(詳情見表2)。因此,兩個位元足以指示TDD組態之改變。類似地,一個位元可用以指示自一組態至另一鄰近組態之移動。舉例而言,基於下文表2中所展示之TDD組態的組織,若現有組態為組態「1」,則一個位元就足以指示向下至組態「2」之移動或向上至組態「6」之移動。一般而言,術語「TDD組態改變」可包括新TDD組態之指示或是否/如何改變TDD組態之指示。
當將MIB訊息用以識別TDD組態時,新發行版本UE接收及理解該TDD組態且相應地在下一訊框改變組態。新發行版本UE可根據本發明操作,且舊式UE可根據發行版本10及更早之發行版本操作。舊式UE可能不試圖解碼位元串之最後10位元,因此舊式UE可保持與之前相同的組態。當TDD組態改變時,有可能系統亦基於修改週期更新SIB1中之TDD組態資訊。系統可接著觸發系統資訊修改通知程序。因此,舊式UE將最終在下一修改週期中更新組態。若在(最小)640 ms修改週期期間存在多個組態改變,則將應用最近之改變。結果,舊式UE亦將改變TDD組態至更新組態。
若組態改變極其頻繁,則並不總是有必要使舊式UE經
由SIB1資訊改變而跟隨改變。系統可追蹤每一給定週期(例如,640 ms)之組態改變速率(CCR)。若CCR小於某一預定義臨限值TCCR,則系統可更新SIB1中之TDD組態資訊,且系統資訊修改通知程序將接著進行。否則,系統不更新SIB1。在此實例實施中,系統可節省舊式UE的系統無線電資源及電池電力。在自UL切換至DL之子訊框的持續時間期間,可發生新UE與舊式UE之間(「發行版本間」)的干擾問題(尤其在發行版本間UE定位成彼此極其接近的情況下)。UL/DL組態可基於DL子訊框之數目按遞升次序而依據切換點週期劃分為兩個群組:具有5 ms之週期的一群組(表2之組態0、1、2、6),及具有10 ms之週期的一群組(表1之組態3、4、5)。表2展示可對七個組態分群組之方式。
對於TDD LTE系統,在UpPTS中之一或兩個符號處傳輸探測參考信號(SRS),SRS不隨組態改變而改變。eNB知道在何處偵測探測參考信號。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傳輸:考慮到不存在資料傳輸(UL授與被拒絕)及重新傳輸(見下文關於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重新傳輸處置)之事實,舊式UE之僅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頻道(PUCCH)傳輸將被置於頻寬的頻率邊緣。此外,亦可在組態群組內不改變之UL子訊框中排程用於舊式UE之週期性頻道狀態參數,包括頻道品質指示符、預編碼矩陣索引及/或階層指示符。僅在此等頻率邊緣具有鏈路方向改變之彼等子訊框將引起干擾問題。引起麻煩的子訊框之數目極其有限,因此eNB應能夠避免在具有鏈路方向改變之子訊框的時間內在此頻率邊緣處排程附近的新發行版本UE。
HARQ重新傳輸處置:eNB可檢查在發送出組態改變指示符之前在鏈路方向改變子訊框之時間處是否存在/將存在重新傳輸。若是,則eNB應延後組態改變。
SPS排程:在歸因於SPS排程而在方向衝突子訊框處進行UL傳輸的狀況下,eNB可進行以下步驟中之一者:藉由
發送sps-Config訊息(現有IE無線電資源組態專用)來重組態SPS;或與HARQ處置中所使用相同地延後組態改變。
DRX:對於基於MIB及SIB1之技術,需要UE在每次喚醒時自MIB或SIB1讀取組態資訊,以使得UE知道當前組態。MIB在實體頻道上傳輸,具體而言,在實體廣播頻道(PBCH)上傳輸。其經設計以使得每一傳輸為可自解碼的。最可能地是,UE將可能在第一子訊框0傳輸上偵測到MIB。SIB1始終排程於子訊框5上,且其在每一傳輸上亦可自解碼。若當UE醒來時第一子訊框並非子訊框0(當針對TDD組態使用MIB時)或子訊框5(當針對TDD組態使用SIB1時),或若UE不能在第一傳輸上成功地偵測到當前組態,則可採取預定義組態。舉例而言,應暫時採取組態2(對於5 ms週期群組)或組態5(對於10 ms週期群組)直至偵測到當前組態為止。理由為組態2及5具有最少UL子訊框且將不會歸因於方向衝突而引起對其他UE之干擾。
在自不連續接收(DRX)模式或閒置模式轉變為已連接模式之後,UE可具有用以接收識別TDD組態之系統資訊區塊的延遲。回應於延遲,UE可自動將TDD UL/DL分配更新至預定義TDD組態。一旦UE接收到系統資訊區塊,UE立即可將TDD UL/DL分配更新至預定義TDD組態。
傳呼及實體隨機存取頻道(PRACH)不受使用MIB傳輸TDD組態之影響。對於傳呼,LTE TDD使用子訊框0、1、5及6以進行傳呼。不管組態如何,此等子訊框始終用於DL。對於PRACH,LTE TDD引入稱作格式4之短RACH。
其始終在UpPTS上傳輸,UpPTS在特殊子訊框中且不會隨組態改變而改變方向。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組態改變時,系統將傳呼已連接UE以進行系統資訊改變通知。已連接UE讀取新組態。閒置UE將不試圖在每一修改週期接收系統資訊。因此,閒置UE之電池效率可不受影響。然而,此方案要求網路區分至已連接UE與閒置UE之傳呼。其將導致較複雜之傳呼機構。出於此目的,可引入新的傳呼RNTI(P-RNTI)。
在一些實施例中,已連接UE可每40 ms讀取MIB。此操作係以額外功率消耗為代價。可理解,UE功率消耗主要在RF收發器鏈上,基頻處理僅消耗總功率之一小部分。對於此程序,功率消耗增加應不顯著。
圖5A為用於增強型節點B(eNB)的基於主資訊區塊(MIB)訊息之TDD組態的實例程序流程圖。在給定週期中(例如,對於MIB為40 ms,對於SIB1為80ms),可監視訊務週期(502)。可基於所監視訊務識別及設定TDD組態(504)。可判定來自所監視訊務之所識別TDD組態資訊是否不同於與eNB進行通信之UE使用的現有TDD組態(506)。若所識別TDD組態不同,則可使用MIB或SIB1將TDD組態傳達至UE。具體而言,可藉由新TDD組態資訊更新MIB或SIB1之TDD-Config欄位(508)。若TDD組態資訊並非新的或不同的,則訊務可返回至502以繼續被監視,且可識別TDD組態資訊直至識別到不同TDD組態才更新MIB或SIB1 TDD-Config欄位。
圖5B為用於使用者設備的基於MIB或SIB1訊息之TDD組態的實例程序流程圖550。可判定UE之連接模式(554)。對於並非閒置之UE(亦即,已連接UE),判定UE是否處於DRX模式(556)。對於不在DRX模式中之UE,UE可能夠自MIB或SIB1拾取新組態(558)。對於處於DRX中之UE,UE在醒來或進入喚醒週期(或喚醒週期內之時段)時使用MIB或SIB1更新新組態(560)。對於閒置狀態中之UE,其將在無論何時變得已連接或進入已連接模式時基於MIB或SIB1更新組態(562)。對於處於DRX中之UE或對於閒置UE,若識別新TDD組態時存在延遲(564)(例如,當UE醒來時第一子訊框不含有MIB或SIB1,或若UE不能成功地在第一傳輸上偵測到當前組態(例如,因為干擾)),則可暫時採取組態2(對於5 ms週期群組)或5(對於10 ms週期群組)直至偵測到當前組態為止(566)。此暫時週期可為短暫的,因為MIB重新傳輸為每一訊框一次且SIB1重新傳輸為每隔一訊框一次。若不存在延遲,或在延遲期滿之後,可使用已識別TDD組態(568)。
注意,圖5A至圖5B中之給定週期通常設定為40 ms或80 ms,但對於UE較不頻繁地(例如,每120 ms或160 ms)讀取MIB之實施例,該週期可為可組態參數。
圖6為用於混合之新發行版本UE及舊式UE情形的實例程序流程圖600。對於給定時間週期(例如,對於MIB為40 ms,對於SIB1為80ms),監視訊務(602)。可基於訊務識別TDD組態(604)。可判定所識別TDD組態是否不同於該時間
處UE使用之TDD組態(606)。若所識別TDD組態不同於該時間處UE使用之TDD組態,則可藉由新TDD組態更新資訊區塊(608)。可在下一40 ms週期之開始處更新MIB;可在下一80 ms週期之開始處更新SIB1。舉例而言,可藉由表示新TDD組態或TDD組態之改變的位元來更新MIB之TDD-Config欄位。可更新組態改變速率(CCR)(610)。在某些實施中,系統可在方向衝突子訊框上起始處置舊式UE之UL傳輸、HARQ重新傳輸及控制發信號傳輸(611)。
系統可追蹤每一給定週期之CCR。可比較CCR與TCCR(612)。若CCR小於某一預定義臨限值TCCR,則系統可更新SIB1中之TDD組態資訊(614),且系統資訊修改通知程序可接著進行(618)。若CCR大於TCCR(616),則系統可繼續監視訊務(602)而不更新用於舊式UE之TDD組態。
在某些實施例中,SIB1可用於TDD組態。SIB1使用具有80 ms之週期及在80 ms內進行重複的固定排程。第一傳輸經排程於SFN模8=0之無線電訊框的子訊框5中,且重複經排程於SFN模2=0之所有其他無線電訊框的子訊框5中。可最快在下一80 ms之SIB1週期之開始處應用新TDD組態資訊。SIB1技術類似於基於MIB之技術。使用SIB1提供較低的最大組態改變速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種用於組態長期演進(LTE)網路中之使用者設備(UE)之分時雙工(TDD)UL/DL分配的方法包括在實體頻道上自LTE網路中之eNB接收識別UE之TDD組態的指示符。實體頻道為在實體層上傳遞使用者資料及控
制訊息之傳輸頻道。TDD組態資訊嵌入或多工至實體頻道上。可根據TDD組態自動更新UE之TDD UL/DL分配。當前將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頻道(PCFICH)用以指示用於在每一子訊框中傳輸PDCCH之OFDM符號的數目。其稱作控制格式指示符(CFI)。可經由CFI攜載TDD組態或組態改變資訊以用以更新TDD組態。在LTE之當前版本中使用三個不同CFI碼字且第四個CFI碼字經保留以供未來使用,如表3中所展示。每一碼字長度為32位元。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兩個組態改變指示符值。每一值對應於TDD組態群組中之上移抑或下移。組態可按照切換週期劃分為兩個群組,且按照DL子訊框之數目組織為遞升次序,如上文表2中。一群組為組態[0、6、1及2]且另
一群組為[3、4及5]。當UE偵測到上移指示符時,其將組態改變至當前層級上方之一層級,例如自群組一中之組態1至6。若其接收到下移指示符,則其將改變至當前層級下方之一層級,例如自組態6至1。
兩值組態改變指示符之實施的實例如下。自每一CFI碼字(1、2、3)取前六個位元,且分別對其中每一者執行二進位「+1」及「-1」。每一碼字可使用與當前LTE規範中相同之重複碼擴展至32位元。表4中展示所得九個碼字之實例。
存在上移及下移指示符之各種實施例。亦可使用錯誤校正編碼方案以代替當前重複碼來增加CFI碼字傳輸之可靠性。此外,若偵測中存在錯誤,則UE將有機會根據常規系統資訊改變通知程序經由更新之SIB1來校正該錯誤。因此,傳播錯誤之風險可減小。
圖8A為新發行版本UE之用於基於PCFICH之TDD組態的實例程序流程圖800。在UE處,對於新發行版本UE 802,在偵測到CFI碼字之後(804),UE可相應地調整組態(806)。圖8B為舊式UE之用於基於PCFICH之TDD組態的實例程序流程圖850。對於舊式UE 852,將基於如表5中展示之最小距離來偵測原始CFI碼字(854)。可經由正常系統資訊改變程序更新TDD組態(856)。
LTE TDD系統可按每一訊框之頻率改變TDD組態。eNB可在每一訊框之持續時間中使用相同組態改變指示符擾碼CFI值。UE將在訊框期間偵測相同組態改變指示符。如此做可增加偵測之穩健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TDD組態在每一DL子訊框改變。eNB可在每一子訊框中使用獨立組態改變指示符以擾碼CFI值。此方案要求對其他系統程序之謹慎協調,諸如
HARQ、干擾等。
基於PCFICH之TDD組態亦允許舊式UE如正常地操作,因為PCFICH偵測係基於最小距離。儘管舊式UE不能辨識表5中之新CFI碼字,但其將能夠基於最小距離自新CFI碼字偵測到原始CFI碼字。因此,其將繼續如正常地操作。用於舊式UE之UL傳輸、HARQ重新傳輸及控制發信號傳輸等之枝節問題可以與上文針對基於MIB之TDD組態所描述的方式類似之方式操作。
在某些實施例中,PDCCH可用於TDD組態。PDCCH頻道攜載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CI)。其支援多個格式且UE需要搜尋且盲目地偵測PDCCH之格式。LTE規範中已定義搜尋空間。其描述UE需要監視之CCE的集合。存在兩種類型之搜尋空間:共同搜尋空間及UE特定搜尋空間。共同搜尋空間攜載共同控制資訊且由小區中之所有UE監視。稱作格式TDDConfig之新DCI格式可在共同搜尋空間上傳輸。將稱作TDD-RNTI之新無線電網路暫時識別符用以擾碼格式TDDConfig之CRC。可定義TDD-RNTI。舉例而言,可基於可用性定義如表6中所展示之TDD-RNTI值。
圖9及圖10展示在eNB及UE處所提議的基於PDCCH之技術的實施。圖9為用於基於PDCCH之TDD組態的實例增強型節點B程序流程圖900。可定義DCI格式TDD-Config(902)。CRC位元可使用TDD-RNTI擾碼且附接至有效負載(904)。接著,可執行咬尾(tail-biting)迴旋編碼。經由間缺
或填補一些位元而使經編碼串流與預定義速率速率匹配。可對頻道編碼,且可實施速率匹配程序(906)。在PDCCH之共同搜尋空間上傳輸有效負載連同經擾碼CRC位元(908)。
圖10為用於基於PDCCH之TDD組態的實例UE程序流程圖1000。UE可接收有效負載。可在速率匹配程序之後對頻道解碼(1002)。可基於經擾碼TDD-RNTI搜尋PDCCH(1004)。
對於基於PDCCH及PCFICH之技術,TDD組態偵測延遲問題得以緩解,因為組態資訊嵌入於每一DL子訊框中。
除了現有搜尋規則之外,新發行版本TDD UE亦可搜尋DCI格式TDD-Config且偵測TDD組態。若網路中不存在舊式UE,則所有被伺服UE將同時改變為新組態。然而,對於舊式UE,UE遵循現有搜尋規則且不具有偵測新TDD組態之能力。如先前所提及,舊式UE將使用標準系統資訊改變程序經由SIB1更新TDD組態。若網路中存在舊式UE,則可以與上文所描述類似之方式處理發行版本間UE干擾。
TDD組態改變可按每一訊框之頻率。舉例而言,eNB可在每一訊框之持續時間中使用DCI格式TDDConfig中之相同TDD組態。UE可在訊框期間之每一子訊框處偵測相同組態或組態改變指示符,其可增加偵測之穩健性。在某些實施例中,eNB可在每一訊框之持續時間中使用DCI格式TDD-Config中之相同TDD組態;然而,其可能不在每一
DL或特殊子訊框上傳輸,其可能僅在少數幾個DL或特殊訊框中(例如,僅在子訊框0中或僅在兩個特殊訊框上等)傳輸。如此做可緩解PDCCH之負載。在一些實施中,可在每一DL子訊框發送TDD組態指示符。舉例而言,eNB可在每一子訊框之持續時間中使用DCI格式TDD-Config中之不同TDD組態。此方案需要對其他系統程序之謹慎協調,諸如HARQ、干擾等。
TDD-Config資訊元素(IE)在SIB1及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IE中。如上文所提及,UE可僅每640 ms讀取SIB1一次,此歸因於對閒置UE之DRX的適應。SIB1讀取頻率之增加將表示UE電力消耗增加。此增加為顯著的,因為其涉及RF收發器鏈。因此,可能之基於訊息之TDD組態指示可使用RRC連接重組態程序。若需要TDD重組態,則可改變TDD-Config IE以表示所要組態。可起始對在RRC_Connected狀態中的UE的RRC連接重組態程序,包括mobilityControlInfo(其含有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IE,其具有新TDD-Config)。可藉由新組態更新SIB1。應理解,RRC訊息為實例。可定義新程序(例如,TDD重組態程序),且引入新訊息。閒置UE可在變得已連接時經由SIB1獲得當前組態。
針對TDD組態使用專用信號在新發行版本UE與舊式UE之間為回溯相容的。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引入新程序(例如,TDD重組態程序),其發送訊息,僅為了將TDD-Config IE傳達至已連接UE。
使用專用信號可用作除了本文中描述之其他用於處理舊
式UE組態改變的技術之外的補充TDD組態技術。以此方式,舊式UE不必等待640 ms之修改週期。其可在20 ms內改變組態。
儘管本說明書含有許多特定實施細節,但此等細節不應被理解為對可能主張之內容之範疇的限制,而應理解為對特定實施特有之特徵的描述。在本說明書中在分開的實施之上下文中所描述的某些特徵亦可以組合方式實施於單一實施中。相反地,在單一實施之上下文中所描述的各種特徵亦可分離地或以任何合適子組合方式實施於多個實施中。此外,雖然上文可能將特徵描述為以某些組合起作用且甚至最初按此來主張,但來自所主張之組合之一或多個特徵在一些情況下可自該組合刪除,且所主張之組合可針對子組合或子組合之變化。
類似地,雖然按特定次序在圖式中描繪了操作,但不應將此理解為要求按展示之特定次序或按順次次序執行此等操作或執行所有說明之操作來達成所要結果。在某些情況下,多任務及並行處理可為有利的。此外,不應將在上述實施中之各種系統組件之分離理解為要求在所有實施中之此等分離,且應理解,所描述之程式組件及系統可大體上在單一軟體產品中整合於一起或經封裝至多個軟體產品中。
因此,已描述標的物之特定實施。其他實施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在一些情況下,申請專利範圍中所引證之動作可以不同次序執行且仍達成所要結果。另外,在
附圖中描繪之程序未必要求所展示之特定次序或順次次序來達成所要結果。在某些實施中,多任務及並行處理可為有利的。
200‧‧‧無線蜂巢式通信系統/蜂巢式網路系統/長期演進(LTE)電信環境/長期演進(LTE)電信系統
202‧‧‧使用者設備(UE)
210‧‧‧無線電存取網路
212‧‧‧基地台/增強型節點B(eNB)
220‧‧‧核心網路(CN)/演進封包核心(EPC)
230‧‧‧外部網路
240‧‧‧2G/3G系統
300‧‧‧無線電台
302‧‧‧處理器
304‧‧‧記憶體/記憶體模組
306‧‧‧無線收發器
308‧‧‧天線
310‧‧‧數位信號處理(DSP)電路
312‧‧‧數位濾波器電路
402‧‧‧處理器
404‧‧‧記憶體/記憶體模組
406‧‧‧無線收發器
408‧‧‧天線
550‧‧‧程序流程圖
600‧‧‧程序流程圖
700‧‧‧程序流程圖
800‧‧‧程序流程圖
802‧‧‧新發行版本使用者設備
850‧‧‧實例程序流程圖
852‧‧‧舊式使用者設備
900‧‧‧程序流程圖
1000‧‧‧程序流程圖
圖1A為針對FDD模式的在頻域中分離的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子訊框之圖形說明。
圖1B為在TDD模式中共用載波頻率的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子訊框之圖形說明。
圖2為基於3GPP LTE之實例無線蜂巢式通信系統的示意性表示。
圖3為實例無線電台之示意性說明。
圖4為實例使用者設備(UE)之示意性說明。
圖5A為用於增強型節點B(eNB)的基於主資訊區塊(MIB)訊息之TDD組態的實例程序流程圖。
圖5B為用於使用者設備的基於MIB訊息之TDD組態的實例程序流程圖。
圖6為用於混合之新發行版本UE及舊式UE情形的實例程序流程圖。
圖7為用於藉由TDD組態資訊擾碼一或多個控制格式指示符(CFI)碼字的實例程序流程圖。
圖8A為新發行版本使用者設備之用於基於實體控制格式指示符頻道(PCFICH)之TDD組態的實例程序流程圖。
圖8B為舊式UE之用於基於PCFICH之TDD組態的實例程序流程圖。
圖9為用於基於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頻道(PDCCH)之TDD組態的實例增強型節點B程序流程圖。
圖10為用於基於PDCCH之TDD組態的實例UE程序流程圖。
200‧‧‧無線蜂巢式通信系統/蜂巢式網路系統/長期演進(LTE)電信環境/長期演進(LTE)電信系統
202‧‧‧使用者設備(UE)
210‧‧‧無線電存取網路
212‧‧‧基地台/增強型節點B(eNB)
220‧‧‧核心網路(CN)/演進封包核心(EPC)
230‧‧‧外部網路
240‧‧‧2G/3G系統
Claims (50)
- 一種用於組態一長期演進(LTE)網路中之一使用者設備(UE)中之一分時雙工(TDD)上行鏈路/下行鏈路(UL/DL)分配的方法,其包含:在一已連接狀態期間按一預定義週期接收由該LTE網路中之一增強型節點B傳輸的每一資訊區塊,其中每一資訊區塊係根據具有一預定義傳輸週期之一固定排程而經傳輸且包括識別一TDD組態之資訊;至少部分基於該資訊區塊中之識別該TDD組態的該資訊判定該UE需要該TDD組態的一更新,識別該TDD組態之該資訊指示一更新TDD組態;及回應於至少識別該更新TDD組態,根據該更新TDD組態自動更新該UE之該TDD UL/DL分配。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一系統資訊區塊類型1(SIB1)或一主資訊區塊(MIB)中傳輸每一資訊區塊。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預定義接收週期為40毫秒(ms)或80 ms。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每一資訊區塊包含一主資訊區塊,且該TDD組態係使用三個位元或更少的位元而進行傳輸。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自一不連續接收(DRX)模式或一閒置模式轉變為一已連接狀態之後,判定接收識別該TDD組態之該資訊區塊時的一延遲;及 回應於至少判定該延遲,將該TDD UL/DL分配自動更新至一預定義TDD組態。
-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一旦該UE接收到資訊區塊,該UE立即將該TDD UL/DL分配更新至該預定義TDD組態。
-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預定義TDD組態為UL/DL組態5。
-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預定義TDD組態為UL/DL組態2。
- 一種使用者設備(UE),其包含:一或多個硬體處理器,其用於組態該UE中之一分時雙工(TDD)上行鏈路/下行鏈路(UL/DL)分配,該一或多個硬體處理器經組態以:在一已連接狀態期間按一預定義週期接收由LTE網路中之一增強型節點B傳輸的每一資訊區塊,其中每一資訊區塊係根據具有一預定義傳輸週期之一固定排程而經傳輸且包括識別一TDD組態之資訊;至少部分基於該資訊區塊中之識別該TDD組態的該資訊判定該UE需要該TDD組態的一更新,識別該TDD組態之該資訊指示一更新TDD組態;及回應於至少識別該更新TDD組態,根據該更新TDD組態自動更新該UE之該TDD UL/DL分配。
- 如請求項9之使用者設備,其中在一系統資訊區塊類型1(SIB1)或一主資訊區塊(MIB)中傳輸每一資訊區塊。
- 如請求項9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預定義接收週期為40 毫秒(ms)或80 ms。
- 如請求項9之使用者設備,其中每一資訊區塊包含一主資訊區塊,且該TDD組態係使用三個位元或更少的位元而進行傳輸。
- 如請求項9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一或多個硬體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在自一不連續接收(DRX)模式或一閒置模式轉變為一已連接狀態之後,判定接收識別該TDD組態之該系統資訊區塊時的一延遲,及回應於至少偵測到該延遲而將該TDD UL/DL分配自動更新至一預定義TDD組態。
- 如請求項1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一旦該UE接收到系統資訊區塊,該UE立即將該TDD UL/DL分配更新至該預定義TDD組態。
- 如請求項1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預定義TDD組態為UL/DL組態5。
- 如請求項1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預定義TDD組態為UL/DL組態2。
- 一種用於在一長期演進(LTE)網路中組態一分時雙工(TDD)模式的方法,其包含:在複數個不同時間週期期間監視一LTE網路中的訊務,該複數個不同時間週期之每一時間週期實質上等於至少部分基於訊務特性之一預定義週期;對於每一時間週期,至少部分基於該所監視訊務設定一TDD組態;及 週期性地將資訊區塊傳輸至該LTE網路中之使用者設備,該等資訊區塊包括識別該TDD組態之資訊。
-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在一系統資訊區塊類型1(SIB1)或一主資訊區塊(MIB)中傳輸每一資訊區塊。
-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該預定義UE接收週期為40毫秒(ms)或80 ms。
-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中每一資訊區塊包含一MIB,且該TDD組態係使用三個位元或更少的位元而進行傳輸。
- 如請求項1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判定用於該複數個不同時間週期之每一者的一組態改變速率(CCR);判定用於該複數個不同時間週期之每一者的該CCR是否小於一預定義臨限值;及回應於該CCR小於該臨限值而針對一相關聯之時間週期更新該SIB1中之該TDD組態。
- 一種用於在一長期演進(LTE)網路中組態一分時雙工(TDD)模式的裝置,該裝置包含經組態以執行以下操作之一或多個硬體處理器:在複數個不同時間週期期間監視一LTE網路中的訊務,該複數個不同時間週期之每一時間週期實質上等於至少部分基於訊務特性之一預定義週期;對於每一時間週期,至少部分基於該所監視訊務設定一TDD組態;及週期性地將資訊區塊傳輸至該LTE網路中之使用者設 備,該等資訊區塊包括識別該TDD組態之資訊。
- 如請求項22之裝置,其中在一系統資訊區塊類型1(SIB1)或一主資訊區塊(MIB)中傳輸每一資訊區塊。
- 如請求項23之裝置,其中該預定義UE接收週期為40毫秒(ms)或80 ms。
- 如請求項24之裝置,其中每一資訊區塊包含一MIB,且該TDD組態係使用三個位元或更少的位元而進行傳輸。
- 如請求項25之裝置,其中該一或多個硬體處理器經進一步組態以:判定用於該複數個不同時間週期之每一者的一組態改變速率(CCR);判定用於該複數個不同時間週期之每一者的該CCR是否小於一預定義臨限值;及回應於該CCR小於該臨限值而針對一相關聯之時間週期更新該SIB1中之該TDD組態。
- 一種用於組態一長期演進(LTE)網路中之一已連接使用者設備(UE)之一分時雙工(TDD)模式的方法,其包含:接收包括TDD組態資訊之一專用發信號訊息;及根據該專用發信號訊息中之該TDD組態資訊自動更新該UE之該TDD模式。
-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專用發信號訊息為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組態訊息。
-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組態訊息包括一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資訊元素。
- 如請求項29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資訊元素包括一新TDD組態資訊元素。
-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UE處於一RRC已連接狀態。
-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作為一RRC連接重組態程序之部分,接收一RRC連接重組態訊息。
- 一種使用者設備(UE),其包含用於組態一長期演進(LTE)網路中之一已連接使用者設備(UE)之一分時雙工(TDD)模式的一或多個硬體處理器,該一或多個硬體處理器經組態以:接收包括TDD組態資訊之一專用發信號訊息;及根據該專用發信號訊息中之該TDD組態資訊自動更新該UE之該TDD模式。
- 如請求項3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專用發信號訊息為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組態訊息。
- 如請求項3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組態訊息包括一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資訊元素。
- 如請求項35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資訊元素包括一新TDD組態資訊元素。
- 如請求項33之使用者設備,其中該UE處於一RRC已連接狀態。
- 如請求項33之使用者設備,其進一步包含作為一RRC連接重組態程序之部分,接收一RRC連接重組態訊息。
- 一種用於組態一長期演進(LTE)網路中之一已連接使用者設備(UE)之一分時雙工(TDD)模式的方法,其包含: 識別用於該UE之一TDD組態資訊;及傳輸包括該TDD組態資訊之一專用發信號訊息,以致根據該專用發信號訊息中之該TDD組態資訊自動更新該UE之該TDD模式。
-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專用發信號訊息為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組態訊息。
-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組態訊息包括一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資訊元素。
- 如請求項41之方法,其中該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資訊元素包括一新TDD組態資訊元素。
-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UE處於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已連接狀態中。
-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作為一RRC連接重組態程序之部分,傳輸一RRC連接重組態訊息。
- 一種用於組態一長期演進(LTE)網路中之一已連接使用者設備(UE)之一分時雙工(TDD)模式的裝置,該裝置包含經組態以執行以下操作之一或多個硬體處理器識別用於該UE之一TDD組態資訊;及傳輸包括該TDD組態資訊之一專用發信號訊息,以致根據該專用發信號訊息中之該TDD組態資訊自動更新該UE之該TDD模式。
- 如請求項45之裝置,其中該專用發信號訊息為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連接重組態訊息。
- 如請求項46之裝置,其中該無線電資源控制連接重組態 訊息包括一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資訊元素。
- 如請求項47之裝置,其中該無線電資源組態共同資訊元素包括一新TDD組態資訊元素。
- 如請求項45之裝置,其中該UE處於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已連接狀態中。
- 如請求項45之裝置,其進一步包含作為一RRC連接重組態程序之部分,傳輸一RRC連接重組態訊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3/210,066 US8923274B2 (en) | 2011-08-15 | 2011-08-15 | Notifying a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TDD system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18390A true TW201318390A (zh) | 2013-05-01 |
TWI571090B TWI571090B (zh) | 2017-02-11 |
Family
ID=46514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25430A TWI571090B (zh) | 2011-08-15 | 2012-07-13 | 在長期演進分時雙工系統中通知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組態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23274B2 (zh) |
EP (1) | EP2745587B1 (zh) |
KR (1) | KR101573159B1 (zh) |
CN (1) | CN103891378B (zh) |
CA (1) | CA2844849C (zh) |
TW (1) | TWI571090B (zh) |
WO (1) | WO201302528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56050B1 (ko) * | 2011-06-28 | 2015-09-2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Tdd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
US8923274B2 (en) * | 2011-08-15 | 2014-12-30 | Blackberry Limited | Notifying a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TDD systems |
US8705556B2 (en) | 2011-08-15 | 2014-04-22 | Blackberry Limited | Notifying a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TDD systems |
WO2013066072A1 (ko) * | 2011-11-01 | 2013-05-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9282558B2 (en) * | 2012-01-06 | 2016-03-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using time division duplex mode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GB2498571A (en) | 2012-01-20 | 2013-07-24 | Intellectual Ventures Holding 81 Llc | Base station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a second device type on a narrow subset frequency band contained within a first main band |
US9526091B2 (en) * | 2012-03-16 | 2016-12-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func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
CN103391262A (zh) * | 2012-05-07 | 2013-11-1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pdsch数据处理方法 |
WO2013169074A1 (en) * | 2012-05-10 | 2013-11-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ram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t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982741B2 (en) * | 2012-05-11 | 2015-03-17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of time-division-duplex (TDD) uplink-downlink (UL-DL)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EP3169100B1 (en) | 2012-07-06 | 2021-09-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dd ul-dl configuration applicable for radio frames |
CA2886634C (en) * | 2012-09-26 | 2020-03-24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for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
EP2904717A1 (en) * | 2012-10-05 | 2015-08-12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half-duplex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
EP2720401A1 (en) * | 2012-10-10 | 2014-04-16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
US9398612B2 (en) * | 2012-10-22 | 2016-07-19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ignaling for random access in time division duplexed (TDD) systems with traffic adaptation |
WO2014082199A1 (en) * | 2012-11-27 | 2014-06-0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tcp transmission with dynamic tdd reconfiguration |
US9647818B2 (en) | 2013-01-03 | 2017-05-0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ingle-tone device disco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KR102113971B1 (ko) | 2013-01-17 | 2020-05-21 | 선 페이턴트 트러스트 | 집적 회로, 기지국 및 방법 |
US9282571B2 (en) | 2013-01-17 | 2016-03-0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uplink (UL) and downlink (DL) frame resources for a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transmission |
US9794803B2 (en) * | 2013-01-18 | 2017-10-17 | Mediatek Inc. | System and methods of dynamic TDD configurations |
US9306725B2 (en) | 2013-03-13 | 2016-04-0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300451B2 (en) * | 2013-03-13 | 2016-03-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246663B2 (en) | 2013-03-15 | 2016-01-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eedback reporting |
EP2979488B1 (en) | 2013-03-25 | 2018-07-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initiating handover,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
US9538515B2 (en) * | 2013-03-28 | 2017-01-0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ownlink signaling for adaptation of an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in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6060912B (zh) | 2013-03-29 | 2020-02-07 | 英特尔Ip公司 |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扩展型呼叫非连续接收(drx)周期 |
CN104104465A (zh) * | 2013-04-01 | 2014-10-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US20160044663A1 (en) * | 2013-04-03 | 2016-02-1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Dynamic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
US9160515B2 (en) | 2013-04-04 | 2015-10-13 | Intel IP Corporation |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for handover enhancement using scaled time-to-trigger and time-of-stay |
US9219595B2 (en) | 2013-04-04 | 2015-12-22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figuration signaling |
US9692582B2 (en) | 2013-05-09 | 2017-06-2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ing reference configurations |
US9602269B2 (en) * | 2013-05-13 | 2017-03-21 | Acer Incorporated |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using the same |
WO2014185836A1 (en) * | 2013-05-14 | 2014-11-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A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harq processes in a d2d communication |
US9814037B2 (en) * | 2013-06-28 | 2017-11-07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efficient channel estimation and beamforming in FDD system by exploiting uplink-downlink correspondence |
WO2015005678A1 (ko) * | 2013-07-09 | 2015-01-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자원의 용도 변경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측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CN104284348B (zh) * | 2013-07-12 | 2019-02-2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动态tdd配置的获取方法、基站及终端 |
EP3025540A4 (en) | 2013-07-26 | 2017-03-15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ignaling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assistance |
EP3028515B1 (en) * | 2013-07-29 | 2017-09-13 | Sun Patent Trust | Dynamic tdd ul/dl configur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WO2015013862A1 (en) | 2013-07-29 | 2015-02-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ynamic indication of time division (tdd) duplex uplink/downlink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
US20150043434A1 (en) * | 2013-08-08 | 2015-02-12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bframe bundling |
US20150043391A1 (en) * | 2013-08-08 | 2015-02-12 |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nfiguration signaling |
WO2015037835A1 (en) * | 2013-09-16 | 2015-03-19 | Lg Electronics Inc. |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employing tdd scheme |
US9516541B2 (en) | 2013-09-17 | 2016-12-06 | Intel IP Corporation | Congestion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for real-time delay-sensitive applications |
CN104469950B (zh) | 2013-09-23 | 2018-09-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
US11252582B2 (en) * | 2013-09-27 | 2022-02-1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for determining start time of a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KR102222880B1 (ko) * | 2013-10-11 | 2021-03-0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셀룰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rs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5054886A1 (en) | 2013-10-18 | 2015-04-2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Dynamic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
KR102300037B1 (ko) | 2013-12-18 | 2021-09-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US20150195056A1 (en) * | 2014-01-06 | 2015-07-0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to support a fast tdd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
EP3099113B1 (en) * | 2014-01-22 | 2020-03-2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User device, base-station device, integrated circui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EP2986070B1 (en) * | 2014-06-09 | 2018-03-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US9680620B2 (en) | 2014-06-09 | 2017-06-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
US20170135073A1 (en) * | 2014-06-13 | 2017-05-1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or Enhanc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and Traffic Adaptation |
US9775151B2 (en) * | 2014-07-21 | 2017-09-26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DD communications |
JP6458385B2 (ja) * | 2014-07-29 | 2019-01-3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装置及び方法 |
CN105337712B (zh) * | 2014-07-30 | 2022-04-29 | 夏普株式会社 | 用于配置物理信道起始符号的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10440661B2 (en) * | 2014-08-06 | 2019-10-08 | Quacomm Incorporated | RAN procedures for extend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KR102197468B1 (ko) * | 2014-10-29 | 2020-12-3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근접 고속 대용량 무선 통신을 위한 채널 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
EP3297202A4 (en) | 2015-05-12 | 2019-01-02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daptive partial subframe in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viding frame structur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
WO2017015831A1 (zh) * | 2015-07-27 | 2017-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WO2017052326A1 (en) * | 2015-09-24 | 2017-03-3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various iot network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779287B2 (en) | 2016-02-12 | 2020-09-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WO2018095365A1 (en) * | 2016-11-25 | 2018-05-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cheduling commands |
US10484147B2 (en) | 2017-02-03 | 2019-11-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acknowledgment bundling |
US10356776B1 (en) * | 2017-03-22 | 2019-07-16 | Sprint Spectrum Lp | Dynamic deployment of new frame configuration |
WO2020019329A1 (zh) * | 2018-07-27 | 2020-01-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寻呼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EP3854149A1 (en) * | 2018-09-21 | 2021-07-28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Enhanced wake-up signal handling |
CN112448932B (zh) * | 2019-09-02 | 2022-09-27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282503B2 (en) * | 2007-04-27 | 2016-03-08 | Blackberry Limi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broadcast system inform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er equipment |
EP2248294B1 (en) | 2008-03-16 | 2018-05-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perform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255585B1 (en) | 2008-03-16 | 2019-05-0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
CN101615947B (zh) * | 2008-06-24 | 2016-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配置上下行子帧配比方法、及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 |
JP5199223B2 (ja) * | 2008-12-30 | 2013-05-15 | 創新音▲速▼股▲ふん▼有限公司 | Ack/nackバンドリング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WO2010075678A1 (en) | 2009-01-04 | 2010-07-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signaling resource partition |
US8526419B2 (en) * | 2009-01-05 | 2013-09-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vision of inter-frequency subframe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WO2011038272A1 (en) | 2009-09-25 | 2011-03-31 | Mo-Han Fong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 operation |
US9030977B2 (en) * | 2009-10-15 | 2015-05-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port block size determination |
KR20110093185A (ko) | 2010-02-11 | 2011-08-18 | 주식회사 팬택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의 자원할당방법 및 그 장치 |
US10439786B2 (en) | 2010-03-18 | 2019-10-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of resolving PDCCH confusion in LTE |
US8675579B2 (en) | 2010-05-03 | 2014-03-18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network resources for a communications link |
EP3663789A1 (en) * | 2011-02-15 | 2020-06-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figur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bandwidth |
US8387938B2 (en) * | 2011-04-29 | 2013-03-05 | Jow Tong Technology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holder |
US8705556B2 (en) * | 2011-08-15 | 2014-04-22 | Blackberry Limited | Notifying a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TDD systems |
US8923274B2 (en) * | 2011-08-15 | 2014-12-30 | Blackberry Limited | Notifying a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TDD systems |
-
2011
- 2011-08-15 US US13/210,066 patent/US8923274B2/en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6-29 KR KR1020147006965A patent/KR10157315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2-06-29 WO PCT/US2012/044827 patent/WO201302528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6-29 CA CA2844849A patent/CA2844849C/en active Active
- 2012-06-29 CN CN201280050695.3A patent/CN103891378B/zh active Active
- 2012-06-29 EP EP12735724.2A patent/EP2745587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7-13 TW TW101125430A patent/TWI571090B/zh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044652A1 (en) | 2013-02-21 |
EP2745587A1 (en) | 2014-06-25 |
EP2745587B1 (en) | 2017-04-26 |
WO2013025289A1 (en) | 2013-02-21 |
CN103891378B (zh) | 2017-10-20 |
US8923274B2 (en) | 2014-12-30 |
CN103891378A (zh) | 2014-06-25 |
CA2844849A1 (en) | 2013-02-21 |
KR20140054269A (ko) | 2014-05-08 |
TWI571090B (zh) | 2017-02-11 |
CA2844849C (en) | 2018-12-18 |
KR101573159B1 (ko) | 2015-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71090B (zh) | 在長期演進分時雙工系統中通知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組態 | |
TWI554071B (zh) | 在長期演進分時雙工系統中通知一上行鏈路/下行鏈路組態 | |
CN109997327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US11032778B2 (en) | Uplink channel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9572154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configuring a flexible subframe | |
CN110447282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ack/nack发送和接收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0972302B (zh)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1096009B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用于寻呼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8293263B (zh) | 用于将信道干扰容忍水平反馈用于无准予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信道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383743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ack/nack资源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8702741B (zh) | 终端设备、基站设备和通信方法 | |
EP3128800B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
CN114424491B (zh) |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优先级的用户装备、基站和方法 | |
CN114600537A (zh) | 用于pdsch的传输配置指示的用户装备、基站和方法 | |
EP3605925B1 (en) |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 for multiple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WO2023022646A1 (en) | Enabling redcap wireless devices with reduced maximum data ra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