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15032A - 電接觸件之正向力的增加 - Google Patents

電接觸件之正向力的增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15032A
TW201315032A TW101118245A TW101118245A TW201315032A TW 201315032 A TW201315032 A TW 201315032A TW 101118245 A TW101118245 A TW 101118245A TW 101118245 A TW101118245 A TW 101118245A TW 201315032 A TW201315032 A TW 20131503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ontact
contacts
contact
electrical connector
bla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18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tuart Stoner
Alan Raistrick
Original Assignee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filed Critical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Publication of TW201315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503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H01R13/6587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for mounting on PCB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電連接器,其包含一外殼及複數個第一接地接觸件。該等第一接地接觸件各包括經組態以插入至一相配電連接器之一外殼之一接觸通道中的一插塞接觸葉片。該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部分,該部分經組態以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外殼,在該插塞接觸葉片與可偏轉樑構成電接觸之後,在該接觸通道中移動該插塞接觸葉片,藉由該插塞接觸葉片增加該可偏轉樑之偏轉,及通常增加或維持相配接觸件與接地接觸件之間的正向力。

Description

電接觸件之正向力的增加
本發明之例示性及非限制性實施例通常係關於一電連接器,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兩個接觸件之間的連接。
美國專利第7,621,779號揭示一種具有插頭端子之電連接器,該等插頭端子擁有平面葉片及具有衝壓凸起物之偏移彎部。
下列發明內容僅意欲為例示性。該發明內容不意欲限制範疇。
根據一態樣,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一外殼;及連接至該外殼之複數個第一接地接觸件。該等第一接地接觸件各包括經組態以連接至一第一組件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二端形成經組態以插入至一相配電連接器之一外殼之一接觸通道中的一插塞接觸葉片。該插塞接觸葉片係經組態以與相配電連接器之一相配接觸件之一可偏轉樑構成一可移除連接。該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部分,該部分經組態以在將電連接器連接至相配電連接器期間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外殼,在該插塞接觸葉片與可偏轉樑電接觸之後,在接觸通道中移動該插塞接觸葉片,藉由該插塞接觸葉片增加可偏轉樑之偏轉,及增加相配接觸件與接地接觸件之間的通常垂直於將該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接觸通道中的一方向之正向力,或維持正向力。
根據另一態樣,提供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一外殼; 連接至該外殼之複數個接地接觸件,其中該等接地接觸件包括若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及連接至該外殼之複數個信號接觸件。該等信號接觸件包括在相同於該等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外殼之一側處之若干第二插塞接觸葉片。該等信號接觸件及該等接地接觸件係由具有一相同厚度之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相同厚度。該等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各者具有一部分,該部分經組態以在將電連接器連接至一相配電連接器期間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一外殼,此在第一插塞接觸葉片與該相配電連接器中的一相配接觸件之一可偏轉樑構成電接觸之後,及在將大部分之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該相配電連接器中之後,以及在將接地接觸件進一步插入至該相配電連接器接觸件之外殼中期間,引起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在一方向上移動以增加可偏轉樑之偏轉且藉此增加該可偏轉樑與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間的正向力,或維持正向力。
根據另一態樣,一種方法包括:將一第一電連接器之複數個接地接觸件之第一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一第二電連接器之第一接觸通道中;及將該第一電連接器之複數個信號接觸件之第二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該第二電連接器之第二接觸通道中。該等接地及信號接觸件係由具有一相同厚度之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該等第一及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實質上相同厚度。在該等第一及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已移動該第二電連接器之相配接觸件之可偏轉樑且沿 著該等可偏轉樑沿著該等第一及第二插塞接觸葉片之大部分長度滑動之後,該等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部分接觸該第二電連接器之一外殼,且由於將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進一步插入至該第二電連接器中,該部分及該外殼引起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使各自可偏轉樑偏轉及移動以增加正向力或維持正向力。
前述態樣及其他特徵結合附圖在下列描述中予以解釋。
參考圖1,展示部分分離之一總成10,其包括一實例實施例之特徵。儘管特徵將參考圖式中所展示之實例實施例予以描述,然應理解,特徵可以實施例之許多交替形式體現。此外,可使用任意合適大小、形狀或類型之元件或材料。
總成10通常包括用於使兩個組件16、18(舉例而言,諸如,印刷電路板)彼此可移除連接之兩個電連接器12、14。第一連接器12為一背面面板連接器,及第二連接器14為一直角連接器。然而,在交替實施例中,連接器12、14可為任意合適直角或垂直類型之連接器,如自下列描述所進一步理解。在此實例中,兩個連接器具有包括位於印刷電路板16、18之孔中的通孔安裝柱之接觸件。然而,在交替實施例中,該等接觸件可包括其他類型之組件連接區域,諸如,表面安裝接觸區域。
亦參考圖2,展示第一連接器12之一放大視圖。該第一連接器12為一插頭連接器且包括一外殼20、信號接觸件22 及接地接觸件24。在此實例實施例中,該連接器12為具有匹配對信號接觸件之一高速連接器。然而,本發明之特徵可用於其他類型之連接器。接觸件22、24具有若干第一端26及若干第二端28。該等第一端26係經組態以連接至組件16。在此實例中,該等第一端26為通孔壓合尾。然而,在一交替實施例中,可使用任意合適第一端,舉例而言,諸如,一表面安裝焊料尾。亦參考圖3,該等第二端28形成經組態以插入至相配電連接器14之一外殼32之一接觸通道30中的插塞接觸葉片。該等插塞接觸葉片各經組態以與相配電連接器14之一相配接觸件36之一可偏轉樑34構成一可移除連接。
對於已衝壓且形成之一金屬片構件,形成此實例中的信號接觸件22及接地接觸件24。因此,該等接觸件22、24具有實質上相同之橫截面厚度,舉例而言,諸如,2 mm。一行接觸件較佳係提供於具有互混之信號接觸件22及接地接觸件24之一單一引線框上。以此方式,該等接觸件22、24可作為一單一行在一操作中一起裝訂至外殼20中,或該外殼20可超模壓至該等接觸件上,同時該等接觸件在一引線框上;及該行中的接觸件22、24隨後可藉由切去該引線框之部分而彼此電分離。
在此實例實施例中,該等信號接觸件22具有一插塞接觸葉片38,其除了其末梢尖部處之外實質上成直線,具有一均勻橫截面形狀。該插塞接觸葉片38以一普通懸臂方式自外殼20向前延伸。 在此實例實施例中,該等接地接觸件24具有對於大部分其長度而言實質上成直線之一插塞接觸葉片40。因為該插塞接觸葉片40係由金屬片衝壓,故該插塞接觸葉片40除了其末梢尖部處之外沿著其長度具有一實質上均勻橫截面形狀。該插塞接觸葉片40以一普通懸臂方式自外殼20向前延伸。在所展示之實例中,如藉由圖3所繪示,該等接地接觸件24之插塞接觸葉片之至少一者具有比該等信號接觸件22之插塞接觸葉片更長之一長度。然而,此無需提供。
亦參考圖4,儘管大部分之插塞接觸葉片40沿著其長度為直線,然各插塞接觸葉片40具有不為直線之一部分42。該部分42沿著鄰近該插塞接觸葉片40之後面端之縱向長度具有一普通彎曲或曲線形狀。該部分42之彎部亦可補強該葉片40。該部分42處之接觸件之橫截面形狀仍與該插塞接觸葉片之剩餘部分實質上均勻,舉例而言,諸如,矩形平面。此實例中的該部分42係僅藉由將一彎部衝壓至接觸件中而形成。位於該部分42之前面及背後之區段44及46實質上同軸對準。
如圖3中可見,該部分42係經組態以在將電連接器12連接至相配電連接器14期間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14之外殼32。此接觸在插塞接觸葉片40與其各自可偏轉樑34構成電接觸之後發生。如下文所進一步描述,在外殼32上之部分42之此接觸在接觸通道30中移動插塞接觸葉片40以藉由該插塞接觸葉片40增加可偏轉樑34之偏轉,及增加相配接觸件36與接地接觸件24之間的通常垂直於將插塞接觸葉片插 入至接觸通道中的一方向之正向力或維持正向力。
亦參考圖5,當將插塞接觸葉片38、40最初插入至通道30中時,該等葉片38、40之前面尖部接觸可偏轉樑34且使該等樑34通常垂直於插入葉片之路徑偏轉出該等葉片38、40之路徑。亦參考圖6,在將葉片插入至通道30中之前,可偏轉樑34最初成一角度48。如圖5中所繪示,當葉片38、40最初位移樑34時,該角度增加至50,如圖7中所指示。可能發生該等樑34之略微曲折。該等樑34於接觸區域54處與其各自葉片38或40構成接觸,及箭頭56繪示抵靠該接觸區域54之正向力。
當兩個連接器12、14繼續相配時,將葉片38、40進一步插入至通道30中,而且樑34抵靠該等葉片而擦拭。最後,朝向連接器12、14之相配端,接地接觸件24之部分42接觸外殼32,如圖3中所展示。此接觸引起樑40以一普通懸臂方式朝向相配接觸件36之其各自可偏轉樑偏轉。如圖8中所繪示,此引起可偏轉樑34之偏轉角度進一步增加至角度52。藉由部分42與外殼32接觸之葉片40之偏轉,以及藉由相配接觸件36之其各自可偏轉樑之所得進一步偏轉,使葉片40與其各自可偏轉樑34之間之正向力增加至一較大正向力58,例如以補償諸如用於其他影響(舉例而言,諸如振動或疲勞)。此增加之正向力僅發生在接地接觸件24之葉片40處。對信號接觸件22實質上無作用。
亦參考圖9至圖10,展示一交替實例實施例。圖9及圖10 展示一插入模製引線框總成(IMLA)60。多個IMLA係用於組裝一連接器,其類似於描述於美國專利第7,524,209號中及第6,869,292 B2號中及美國專利公開案第2010/0055988 A1號中的電連接器,該等案之全文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在所展示之實例中,該IMLA為用於製造一直角連接器之一直角組件。該IMLA包括多個信號接觸件62、接地接觸件64及一超模壓外殼66。
接觸件62、64具有第一端68及第二端70。第一端68係經組態以連接至組件(諸如,組件16)。在此實例中,第一端68為通孔壓合尾。然而,在一交替實施例中,可使用任意合適第一端,舉例而言,諸如,一表面安裝焊料尾。第二端70形成經組態以插入至相配電連接器之一外殼之一接觸通道中的插塞接觸葉片。該等插塞接觸葉片各經組態以與相配電連接器之一相配接觸件之一可偏轉樑構成一可移除連接。
對於已衝壓且形成之一金屬片構件,形成此實例中的信號接觸件62及接地接觸件64。因此,該等接觸件62、64具有實質上相同橫截面厚度,舉例而言,諸如,2 mm。一行接觸件較佳係提供於具有互混之信號接觸件62及接地接觸件64之一單一引線框上。以此方式,外殼66可超模壓至該等接觸件上,同時該等接觸件在一引線框上;及該行中的接觸件62、64隨後藉由切去該引線框之部分而彼此電分離。
在此實例實施例中,該等信號接觸件62具有一插塞接觸葉片38,其除了其末梢尖部處之外實質上成直線,具有一均勻橫截面形狀。該插塞接觸葉片38以一普通懸臂方式自外殼66向前延伸。
在此實例實施例中,該等接地接觸件64具有對於大部分其長度而言實質上成直線之一插塞接觸葉片40。因為該插塞接觸葉片40係由金屬片衝壓,故該插塞接觸葉片40除了其末梢尖部處之外沿著其長度具有一實質上均勻橫截面形狀。該插塞接觸葉片40以一普通懸臂方式自外殼66向前延伸。在所展示之實例中,該等接地接觸件之插塞接觸葉片之至少一者具有比該等信號接觸件之插塞接觸葉片更長之一長度。
儘管大部分之插塞接觸葉片40沿著其長度為直線,然各插塞接觸葉片40具有不為直線之一部分42。該部分42沿著鄰近該插塞接觸葉片40之後面端之縱向長度具有一普通彎曲或曲線形狀。該部分42處之接觸件之橫截面形狀仍與該插塞接觸葉片之剩餘部分實質上均勻,舉例而言,諸如,矩形平面。此實例中的該部分42係僅藉由將一彎部衝壓至接觸件中而形成。位於該部分42之前面及背後之區段44及46(見圖4)實質上同軸對準。
根據一實例實施例,提供一電連接器12,其包括:一外殼12;及連接至該外殼之複數個第一接地接觸件24,其中該等第一接地接觸件各包括經組態以連接至一第一組件16之一第一端26及一第二端28,其中該第二端28形成經組態 以插入至一相配電連接器14之一外殼32之一接觸通道30中的一插塞接觸葉片40,其中該插塞接觸葉片40係經組態以與該相配電連接器14之一相配接觸件36之一可偏轉樑34構成一可移除連接,其中該插塞接觸葉片40具有一部分42,該部分42經組態以在將電連接器連接至相配電連接器期間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14之外殼32,在該插塞接觸葉片與可偏轉樑構成電接觸之後,在接觸通道中移動該插塞接觸葉片,藉由該插塞接觸葉片增加可偏轉樑之偏轉,及增加相配接觸件與接地接觸件之間的通常垂直於將該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接觸通道中的一方向之正向力56/58。
該部分可包括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後面端中之一橫向微動。接地接觸件可由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橫截平面形狀,及其中該部分包括橫截平面形狀之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彎曲部分。該部分可包括一普通橫向圓形丘陵形狀。該插塞接觸葉片除了該部分之外可實質上成直線,其中該部分自位於該部分之相反端上之該插塞接觸葉片之經同軸對準之前面區段與後面區段之間的該實質上成直線之插塞接觸葉片之一中心軸向外橫向延伸。該部分可經調整大小且經成形以在該部分接觸相配電連接器之外殼且沿著相配電連接器之外殼移動時,引起該插塞接觸葉片以一普通懸臂方式鄰近該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後面端可樞轉地偏轉。該電連接器可進一步包括連接至外殼之第二信號接觸件,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包括在相同於第一接地接觸件之插塞接觸葉片之外殼之一側處之若干插塞接 觸葉片,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及該等接地接觸件係由具有一相同厚度之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該等第一接地接觸件及第二信號接觸件之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實質上相同厚度。該等第二信號接觸件之插塞接觸葉片可為直線而沒有該部分。該連接器可用於一總成中,該總成包括連接至該電連接器之一相配電連接器,其中該相配電連接器包括具有接觸通道之一外殼及具有可偏轉樑之相配接觸件。該等相配接觸件可包括具有僅在第一接地接觸件之一側上之其各自可偏轉樑之相配接地接觸件。
另一實例可提供於一種電連接器中,該電連接器包括:一外殼20或66;連接至該外殼之複數個接地接觸件24或64,其中該等接地接觸件包括若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及連接至該外殼之複數個信號接觸件22或62,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包括在相同於該等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外殼之一側處之若干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及該等接地接觸件係由具有一相同厚度之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相同厚度,其中該等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各者具有一部分,該部分經組態以在將電連接器連接至一相配電連接器期間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一外殼,此在第一插塞接觸葉片與該相配電連接器中的一相配接觸件之一可偏轉樑構成電接觸之後,及在將大部分之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該相配電連接器之後,以及在將接地接觸件進一步插入至該相配電連接器接觸件之外殼中期間,引起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在一方向上 移動以增加可偏轉樑之偏轉且藉此增加該可偏轉樑與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間的正向力。
該部分42可包括鄰近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後面端之一橫向微動。該等接地接觸件可具有一橫截平面形狀,及其中該部分包括該橫截平面形狀之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彎曲部分。該部分包括一普通橫向延伸弧形形狀。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除了該部分之外可實質上成直線,其中該部分自位於該部分之相反端上之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經同軸對準之前面區段與後面區段之間的該實質上成直線之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中心軸向外橫向延伸。該部分可係經調整大小且經成形以當該部分接觸相配電連接器之外殼且沿著相配電連接器之外殼移動時,引起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以一普通懸臂方式鄰近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後面端可樞轉地偏轉。該等信號接觸件之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可為直線而沒有該部分。
一實例方法可包括:將一第一電連接器之複數個接地接觸件之第一插塞接觸葉片40插入至一第二電連接器之第一接觸通道中;及將該第一電連接器之複數個信號接觸件之第二插塞接觸葉片38插入至該第二電連接器之第二接觸通道中,其中該等接地及信號接觸件係由具有一相同厚度之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該等第一及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實質上相同厚度,其中,在該等第一及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已移動該第二電連接器之相配接觸件之可偏轉樑34且沿著該等可偏轉樑沿著該等第一及第二插塞接觸葉片 之大部分長度滑動之後,該等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部分42接觸該第二電連接器之一外殼,且由於將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進一步插入至該第二電連接器中,該部分及該外殼引起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使該等各自可偏轉樑偏轉及移動以增加正向力。
另一實例可提供於一種電連接器中,該電連接器包括:一外殼;及複數個第一接觸件,其連接至該外殼。該等第一接觸件可不為接地接觸件。該等第一接觸件可包括例如一信號接觸件或一電力接觸件。該等第一接觸件可各包括經組態以連接至一第一組件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二端形成經組態以插入至一相配電連接器之一外殼之一接觸通道中的一插塞接觸葉片,其中該插塞接觸葉片係經組態以與該相配電連接器之一相配接觸件之一可偏轉樑構成一可移除連接。該插塞接觸葉片可具有一部分,該部分經組態以在將該電連接器連接至該相配電連接器期間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外殼,在該插塞接觸葉片與該可偏轉樑構成電接觸之後,在該接觸通道中移動插塞接觸葉片,藉由該插塞接觸葉片增加該可偏轉樑之偏轉,及增加或維持該相配接觸件與該接觸件之間的通常垂直於將該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該接觸通道中的一方向之正向力。
應理解,前述描述僅為繪示性。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想出各種替代及修改。例如,各種申請專利範圍附屬項中所敘述之特徵可在任意合適組合中彼此組合。此外,來自上文所描述之不同實施例之特徵可選擇性地組合成一新實施 例。因此,該描述係意欲包含落於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之所有此等替代、修改及變更。
10‧‧‧總成
12‧‧‧電連接器/第一連接器
14‧‧‧相配電連接器/電連接器/第二連接器
16‧‧‧組件/印刷電路板
18‧‧‧組件/印刷電路板
20‧‧‧外殼
22‧‧‧信號接觸件
24‧‧‧接地接觸件
26‧‧‧第一端
28‧‧‧第二端
30‧‧‧接觸通道
32‧‧‧外殼
34‧‧‧可偏轉樑
36‧‧‧相配接觸件
38‧‧‧插塞接觸葉片
40‧‧‧插塞接觸葉片
42‧‧‧不為直線之部分
44‧‧‧區段
46‧‧‧區段
48‧‧‧角度
50‧‧‧角度
52‧‧‧角度
54‧‧‧接觸區域
56‧‧‧正向力
58‧‧‧正向力
60‧‧‧插入模製引線框總成
62‧‧‧信號接觸件
64‧‧‧接地接觸件
66‧‧‧外殼
68‧‧‧第一端
70‧‧‧第二端
圖1係用於構成一總成之連接器及組件之一透視圖;圖2係圖1中所展示之電連接器之一者之一透視圖;圖3係繪示連接之圖1中所展示之兩個電連接器之一部分之一橫截面圖;圖4係圖1至圖3中所展示之接地接觸件之一者之一側視圖;圖5係類似於圖3但繪示一最初連接之圖1中所展示之兩個電連接器之一部分之一橫截面圖;圖6係一未相配起始位置處之圖1、圖3及圖5所展示之第二相配連接器之可偏轉樑之一者之一側視圖;圖7係對應於圖5中所展示之位置之一最初偏轉位置處之圖6中所展示之可偏轉樑之一側視圖;圖8係關於接地接觸件之對應於圖3中所展示之位置之一最後偏轉位置處之圖6及圖7中所展示之可偏轉樑之一側視圖;圖9係一交替實例實施例之一透視圖;及圖10係圖9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之一側視圖。
14‧‧‧相配電連接器
20‧‧‧外殼
22‧‧‧信號接觸件
24‧‧‧接地接觸件
28‧‧‧第二端
30‧‧‧接觸通道
32‧‧‧外殼
34‧‧‧可偏轉樑
36‧‧‧相配接觸件
38‧‧‧插塞接觸葉片
40‧‧‧插塞接觸葉片
42‧‧‧不為直線之部分

Claims (21)

  1.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一外殼;及複數個第一接地接觸件,其連接至該外殼,其中該第一接地接觸件各包括經組態以待連接至一第一組件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二端形成經組態以插入至一相配電連接器之一外殼之一接觸通道中的一插塞接觸葉片,其中該插塞接觸葉片係經組態以與該相配電連接器之一相配接觸件之一可偏轉樑構成一可移除連接;其中該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部分,該部分經組態以在將該電連接器連接至該相配電連接器期間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該外殼,在該插塞接觸葉片與該可偏轉樑構成電接觸之後,在該接觸通道中移動該插塞接觸葉片,藉由該插塞接觸葉片增加該可偏轉樑之偏轉,及增加或維持該相配接觸件與該接地接觸件之間的通常垂直於將該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該接觸通道中的一方向之正向力。
  2. 如請求項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部分包括該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後面端中之一橫向微動。
  3. 如請求項1之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接地接觸件係由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該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橫截平面形狀,及其中該部分包括該橫截平面形狀的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彎曲部分。
  4. 如請求項3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部分包括一普通橫向圓形丘陵形狀。
  5. 如請求項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插塞接觸葉片除了該部分之外實質上成直線,其中該部分自位於該部分之相反端上之該插塞接觸葉片之經同軸對準之前面區段與後面區段之間的該實質上成直線之插塞接觸葉片之一中心軸向外橫向延伸。
  6. 如請求項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部分係經調整大小且經成形以當該部分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該外殼且沿著該相配電連接器之該外殼移動時,引起該插塞接觸葉片以一普通懸臂方式鄰近該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後面端可樞轉地偏轉。
  7. 如請求項1之電連接器,其進一步包括連接至該外殼之第二信號接觸件,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包括在相同於該等第一接地接觸件之該等插塞接觸葉片之該外殼之一側處之若干插塞接觸葉片,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及該等接地接觸件係由具有一相同厚度之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該等第一接地接觸件及第二信號接觸件之該等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實質上相同厚度。
  8. 如請求項7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第二信號接觸件之該等插塞接觸葉片為直線而沒有該部分。
  9. 一種總成,其包括:如請求項7之一電連接器;及一相配電連接器,其連接至該電連接器,其中該相配電連接器包括具有接觸通道之一外殼及具有可偏轉樑之相配接觸件。
  10. 如請求項9之總成,其中該等相配接觸件包括具有僅在該等第一接地接觸件之一側上之其各自可偏轉樑之相配接地接觸件。
  11.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一外殼;複數個接地接觸件,其連接至該外殼,其中該等接地接觸件包括若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及複數個信號接觸件,其連接至該外殼,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包括在相同於該等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該外殼之一側處之若干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及該等接地接觸件係由具有一相同厚度之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該等第一與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相同厚度,其中,該等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各者具有一部分,該部分經組態以在將該電連接器連接至一相配電連接器期間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一外殼,此在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與該相配電連接器中的一相配接觸件之一可偏轉樑構成電接觸之後,及在將大部分之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該相配電連接器中之後,以及在將該接地接觸件進一步插入至該相配電連接器接觸件之該外殼中期間,引起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在一方向上移動以增加該可偏轉樑之偏轉且藉此增加或維持該可偏轉樑與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間的正向力。
  12. 如請求項1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部分包括鄰近該等第一 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後面端之一橫向微動。
  13. 如請求項1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接地接觸件具有一橫截平面形狀,及其中該部分包括該橫截平面形狀之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彎曲部分。
  14. 如請求項13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部分包括一普通橫向延伸弧形形狀。
  15. 如請求項1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除了該部分之外實質上成直線,其中該部分自位於該部分之相反端上之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經同軸對準之前面區段與後面區段之間的該實質上成直線之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中心軸向外橫向延伸。
  16. 如請求項1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部分係經調整大小且經成形以當該部分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該外殼且沿著該相配電連接器之該外殼移動時,引起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以一普通懸臂方式鄰近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後面端可樞轉地偏轉。
  17. 如請求項11之電連接器,其中該等信號接觸件之該等第二插塞接觸葉片為直線而沒有該部分。
  18. 一種總成,其包括:如請求項11之一電連接器;及一相配電連接器,其連接至該電連接器,其中該相配電連接器包括具有接觸通道之一外殼及具有可偏轉樑之相配接觸件。
  19. 如請求項18之總成,其中該等相配接觸件包括具有僅在 該等第一接地接觸件之一側上之其各自可偏轉樑之相配接地接觸件。
  20. 一種方法,其包括:將一第一電連接器之複數個接地接觸件之第一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一第二電連接器之第一接觸通道中;及將該第一電連接器之複數個信號接觸件之第二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該第二電連接器之第二接觸通道中,其中該等接地及信號接觸件係由具有一相同厚度之一或多個金屬片構件形成使得該等第一及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實質上相同厚度,其中,在該等第一及第二插塞接觸葉片已移動該第二電連接器之相配接觸件之可偏轉樑且沿著該等可偏轉樑沿著該等第一及第二插塞接觸葉片之大部分長度滑動之後,該等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之一部分接觸該第二電連接器之一外殼,且由於將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進一步插入至該第二電連接器中,該部分及該外殼引起該第一插塞接觸葉片使該等各自可偏轉樑偏轉及移動以增加或維持正向力。
  21. 一種電連接器,其包括:一外殼;及複數個第一接觸件,其連接至該外殼,其中該等第一接觸件各包括經組態以連接至一第一組件之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該第二端形成經組態以插入至一相配電連接器之一外殼之一接觸通道中的一插塞接觸葉片,其 中該插塞接觸葉片係經組態以與該相配電連接器之一相配接觸件之一可偏轉樑構成一可移除連接,其中該插塞接觸葉片具有一部分,該部分經組態以在將該電連接器連接至該相配電連接器期間接觸該相配電連接器之該外殼,在該插塞接觸葉片與該可偏轉樑構成電接觸之後,在該接觸通道中移動該插塞接觸葉片,藉由該插塞接觸葉片增加該可偏轉樑之偏轉,及增加或維持該相配接觸件與該接觸件之間的通常垂直於將該插塞接觸葉片插入至該接觸通道中的一方向之正向力。
TW101118245A 2011-05-24 2012-05-22 電接觸件之正向力的增加 TW2013150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161489414P 2011-05-24 2011-05-24
US13/462,362 US8657616B2 (en) 2011-05-24 2012-05-02 Electrical contact normal force increas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5032A true TW201315032A (zh) 2013-04-01

Family

ID=47217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18245A TW201315032A (zh) 2011-05-24 2012-05-22 電接觸件之正向力的增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57616B2 (zh)
TW (1) TW201315032A (zh)
WO (1) WO201216198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03953B2 (ja) * 2013-07-12 2017-09-27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電力コネクタ
US9362693B2 (en) * 2014-01-14 2016-06-0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Header assembly having power and signal cartridg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89986A (en) * 1967-01-09 1970-01-13 Western Electric Co Electrical connector
GB1132185A (en) 1967-10-17 1968-10-30 Amphenol Corp Sliding electrical contact
US4514032A (en) 1983-10-31 1985-04-30 Amp Incorporated Contact element
US4781611A (en) * 1987-06-01 1988-11-01 Molex Incorporated Zero insertion force electrical contact assembly
US4857018A (en) 1988-09-01 1989-08-15 Amp Incorporated Compliant pin having improved adaptability
US5167528A (en) 1990-04-20 1992-12-01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5067916A (en) 1990-10-12 1991-11-26 Amp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making an electrical contact
DE19508189C2 (de) * 1995-03-09 1998-07-02 Elco Europ Gmbh Elektrische Nullkraft-Kontaktsteckervorrichtung
US6869292B2 (en) 2001-07-31 2005-03-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Modular mezzanine connector
US6814590B2 (en) 2002-05-23 2004-11-09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or
US7008250B2 (en) 2002-08-30 2006-03-07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Connector receptacle having a short beam and long wipe dual beam contact
US7524209B2 (en) 2003-09-26 2009-04-28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Impedance mating interface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0585957C (zh) 2005-03-31 2010-01-27 莫莱克斯公司 具有雉堞墙的高密度稳固连接器
US7226298B1 (en) 2006-03-29 2007-06-05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segmented housing
US7503804B2 (en) 2006-12-19 2009-03-17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Backplane connector
US7497736B2 (en) 2006-12-19 2009-03-03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Shieldless, high-speed, low-cross-talk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811100B2 (en) 2007-07-13 2010-10-1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having a continuous ground at the mating interface thereof
US7635278B2 (en) 2007-08-30 2009-12-22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Mezzanine-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s
US7931474B2 (en) 2008-08-28 2011-04-26 Molex Incorporated High-density, robust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302108A1 (en) 2012-11-29
US8657616B2 (en) 2014-02-25
WO2012161988A3 (en) 2013-02-28
WO2012161988A2 (en) 201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05647B2 (ja) 接地バスを有する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US940704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joined ground shields
US983160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 shield that controls impedance at mating interface
US10490950B2 (en) Header connector having header ground shields
US8758068B2 (en) Contact spring for plug connector socket
JPH10116645A (ja) 改良された端子保持機構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EP2330693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2013515345A (ja) 電気コネクタをケーブルに接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KR101526354B1 (ko) 커넥터 및 단자
US9312643B2 (en) Mezzanine connector assembly
US708343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KR20060050339A (ko) 커넥터
US7108520B1 (en)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16192410A (ja) 環状の弾性的接点を有する高電流挿入型コネクタ
CN105098516A (zh) 夹层插座连接器
US809684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TW201315032A (zh) 電接觸件之正向力的增加
KR20130067308A (ko) 전방 배치된 접촉 단자를 구비한 전기 플러그 커넥터
US20100015864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in-like male terminal for board-mounting connector
JP7272011B2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US10340620B2 (en) Multi-contact connector
TW201310779A (zh) 接觸面積幾何放大之電氣接點
WO2023219006A1 (ja) プレスフィット端子及び基板用コネクタ
US1134926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763939B2 (ja) コネクタ固定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