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6071A -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 Google Patents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6071A
TW201306071A TW100126977A TW100126977A TW201306071A TW 201306071 A TW201306071 A TW 201306071A TW 100126977 A TW100126977 A TW 100126977A TW 100126977 A TW100126977 A TW 100126977A TW 201306071 A TW201306071 A TW 20130607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input device
switching element
module
roll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269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26537B (zh
Inventor
Chun-Ching Peng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TW1001269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6537B/zh
Priority to US13/241,902 priority patent/US856453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06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6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65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653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62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1D translations or rotations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e.g. scroll wheels, sliders, knobs, rollers or bel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3Mice or pu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包括電路板、設置於電路板上的滾輪搖擺座以及設置於滾輪搖擺座上的滾輪,電路板上設置有複數開關元件,且複數開關元件位於電路板與滾輪搖擺座之間,當滾輪相對於滾輪搖擺座向下移動一距離時,滾輪模組係由一轉動模式轉換為一擺動模式。當滾輪模組處於轉動模式時,該滾輪用以相對於滾輪搖擺座轉動,而當滾輪模組處於擺動模式時,滾輪用以被往一方向傾斜而觸發相對應的開關元件。

Description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本發明係一種滾輪模組,尤其係關於一種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多媒體以及電腦時代的來臨使人們對於電腦設備的依賴程度日益增加,因此介於電腦系統以及使用者間的週邊輸入裝置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該些週邊輸入裝置包括:滑鼠、鍵盤以及麥克風等,由於滑鼠裝置可被使用者以手掌握持而控制滑鼠游標之移動,並由電腦螢幕端輸出滑鼠游標之移動軌跡,如此的操作方式貼近人類的使用習慣,使滑鼠裝置成為最普遍的週邊輸入裝置。
者,當使用者瀏覽文件檔案或網頁時,文件檔案或網頁之畫面太大,常常需要於電腦螢幕畫面進行垂直以及水平方向之捲動才可閱讀完整之內容。而一般的滑鼠裝置,其滾輪僅能進行單一方向的滾動,也就是於電腦螢幕畫面中進行垂直方向之捲動。而水平方向之捲動仍必須按壓著滑鼠之左鍵自行移動滑鼠以進行一水平方向之捲動。此種僅具單一軸向滾動之滑鼠裝置已無法滿足使用者於文件檔案或網頁瀏覽時的使用,因而推出了可進行電腦螢幕畫面之水平方向之擺動的傾斜式滾輪滑鼠裝置。
請參閱圖1,其為習知明傾斜式滾輪滑鼠裝置之外觀示意圖。傾斜式滾輪滑鼠裝置1包括殼體10以及滾輪11,殼體10具有一開孔101,使滾輪11可伸出於殼體10表面以供使用者撥動。當使用者對滾輪11進行前後方向(方向D1以及方向D2)之撥動時,傾斜式滾輪滑鼠裝置1會輸出第一控制訊號使電腦執行第一指令,如使電腦螢幕畫面中之視窗進行垂直方向之捲動,而當使用者對滾輪11進行左右方向(方向D3以及方向D4)之擺動時,傾斜式滾輪滑鼠裝置1會輸出第二控制訊號使電腦執行第二指令,如使電腦螢幕畫面中之視窗進行水平方向之捲動。
然而,習知傾斜式滾輪滑鼠裝置1之滾輪11雖然具有前後方向(方向D1以及方向D2)滾動以及左右方向(方向D3以及方向D4)擺動的功能,但當使用者對以手指對滾輪11進行左右方向之擺動時,滾輪11常常容易因為使用者之手指的不當施力而同步進行前後方向的滾動,故電腦會同時接收第一控制訊號以及第二控制訊號而無法判斷該執行哪一指令而發生誤動作,這樣的誤動作對使用者帶來相當大的困擾。
再者,隨著現今電腦專業軟體越趨多元化,其所能帶來的功能也越來越多,但相對地在操作上卻也更複雜。是以,習知傾斜式滾輪滑鼠裝置之滾輪因其僅具有前後方向滾動以及左右方向擺動的功能而不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故習知滑鼠裝置仍具有改善的空間。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種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特別是一種提供搖桿功能之滾輪模組。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包括:一電路板,其上設置有至少一開關元件;一滾輪搖擺座,設置於該電路板之上方,以使該至少一開關元件位於該電路板與該滾輪搖擺座之間;一滾輪,設置於該滾輪搖擺座上,且於該滾輪被施予一外力而相對於該滾輪搖擺座向下移動一距離時,該滾輪模組由一轉動模式轉換為一擺動模式;以及一第一彈性體,用以提供一第一彈性力予該滾輪,以於該滾輪停止被施予該外力時使該滾輪相對於該滾輪搖擺座向上移動;其中,當該滾輪模組處於該轉動模式時,該滾輪用以相對於該滾輪搖擺座轉動,而當該滾輪模組處於該擺動模式時,該滾輪用以被往一方向傾斜而同步帶動該滾輪搖擺座相對於該電路板擺動,以觸發該至少一開關元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滾輪具有供一使用者操作之一操作面,且該操作面上具有複數凹陷部,而該滾輪搖擺座上具有一凸部位於該滾輪之下方,其中,當該滾輪模組處於該擺動模式時,該凸部容置於該複數凹陷部中之一凹陷部內。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滾輪具有供一使用者操作之一操作面,且該滾輪搖擺座之一上表面具有一摩擦件,當該滾輪模組處於該擺動模式時,該滾輪接觸該摩擦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滾輪搖擺座具有一第一支撐件與一第二支撐件,且該滾輪具有一滾輪軸,該滾輪軸之兩端分別設置於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上。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滾輪模組更包括一編碼器,且該編碼器因應該滾輪之轉動而產生一滾動訊號。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上分別具有一第一限位孔與一第二限位孔,且該滾輪軸之兩端分別穿過該第一限位孔與該第二限位孔,其中,該第一限位孔與該第二限位孔分別用以限制該滾輪軸之兩端僅能於該第一限位孔與該第二限位孔中移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彈性體係呈一長條狀,其圍繞且固定於該第一支撐件與一第二支撐件上,並用以支撐該滾輪軸之兩端。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電路板上之前側、後側、左側以及右側分別設置有一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開關元件、一第三開關元件以及一第四開關元件,且該滾輪搖擺座之一底面具有分別相對應於該第一開關元件、該第二開關元件、該第三開關元件以及該第四開關元件之一第一觸發部、一第二觸發部、一第三觸發部以及一第四觸發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滾輪模組更包括至少一第二彈性體設置於該滾輪搖擺座與該電路板之間,用以提供一第二彈性力予該滾輪搖擺座,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彈性體之彈性係數大於該第一彈性體之彈性係數。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彈性體係為一下壓開關元件,且滾輪搖擺座之一底面具有對應於該下壓開關元件之一下壓觸發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彈性體係由橡膠材質所製成。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開關元件係為一電阻式壓力感測器或一電容式壓力感測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輸入裝置包括一殼體,且該殼體之一上表面具有一開孔,用以供該滾輪之一部分暴露於該殼體之外。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輸入裝置係應用於一滑鼠裝置、一鍵盤裝置或一行動裝置。
首先說明的是,本發明係提供一種滾輪模組,使用者可藉由操作滾輪模組而控制相對應的電子設備,且滾輪模組係可設置於各類輸入裝置中,如滑鼠裝置、鍵盤裝置、手機或是個人數位助理(PDA)等,但不以此侷限滾輪模組的應用範疇。
請參閱圖2~圖5,圖2為本發明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於另一視角之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之立體分解圖,圖5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之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滾輪模組2包括電路板21、設置於電路板21上的滾輪搖擺座22、設置於滾輪搖擺座22上且具有一操作面231的滾輪23、第一彈性體24、第二彈性體25以及編碼器26;其中,電路板21上設置有至少一開關元件211~214介於電路板21與滾輪搖擺座22之間,且滾輪23可相對於滾輪搖擺座22轉動或上下移動,而編碼器26連接於滾輪23以與滾輪23同步上下移動,且編碼器26會因應滾輪23之轉動距離或轉速而產生一滾動訊號。又,當滾輪23被一使用者之手指撥動而往一方向傾斜時會同部帶動滾輪搖擺座22相對於該電路板21擺動,藉此用以觸發該至少一開關元件211~214;而當使用者之手指停止撥動滾輪23時,滾輪搖擺座22則因應第二彈性體25所提供的第二彈性力而恢復原位。此外,輸入裝置(圖中未標示)則因應上述之滾動訊號或是任一開關元件211~214被觸發而輸出相對應的控制訊號至與輸入裝置訊號連接之電子設備(圖中未標示,如電腦)。
詳言之,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電路板21的前側、後側、左側以及右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開關元件211、第二開關元件212、第三開關元件213以及第四開關元件214,且滾輪搖擺座22之底面229具有分別相對應於第一開關元件211、第二開關元件212、第三開關元件213以及第四開關元件214之第一觸發部221、第二觸發部222、第三觸發部223以及第四觸發部224。當滾輪23因應使用者之撥動而往方向D5傾斜時會同步帶動滾輪搖擺座22往方向D5擺動,進而使第一觸發部221觸發第一開關元件211;當滾輪23因應使用者之撥動而往方向D6傾斜時會同步帶動滾輪搖擺座22往方向D6擺動,進而使第二觸發部222觸發第二開關元件212;當滾輪23因應使用者之撥動而往方向D7傾斜時會同步帶動滾輪搖擺座22往方向D7擺動,進而使第三觸發部223觸發第三開關元件213;而當滾輪23因應使用者之撥動而往方向D8傾斜時會同步帶動滾輪搖擺座22往方向D8擺動,進而使第四觸發部224觸發第四開關元件214。
再者,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二彈性體25係為一外部由橡膠材質所製成的下壓開關元件,其設置於電路板21上,並位於第一開關元件211、第二開關元件212、第三開關元件213以及第四開關元件214的中心處,且下壓開關元件之高度大於第一開關元件211、第二開關元件212、第三開關元件213以及第四開關元件214。而滾輪搖擺座22之底面229更具有一連接於下壓開關元件的下壓觸發部225,當滾輪23因應使用者之按壓而向下移動時,會同步帶動滾輪搖擺座22往下移動,進而使下壓觸發部225觸發下壓開關元件。特別說明的是,由於下壓開關元件的外部是橡膠材質,故無論滾輪23往任一方向傾斜或是向下移動,當滾輪23被停止施力的時候,下壓開關元件會提供第二彈性力予滾輪搖擺座22,使滾輪搖擺座22恢復未擺動時的狀態。
又,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滾輪搖擺座22之上表面228具有第一支撐件226、第二支撐件227以及位於滾輪23之下方且具有高摩擦係數的摩擦件220,且第一支撐件226與第二支撐件227上分別具有第一限位孔2261與第二限位孔2271,而滾輪23具有一穿過編碼器26的滾輪軸232,且滾輪軸232之兩端分別穿過第一限位孔2261與第二限位孔2271,其中,第一限位孔2261與第二限位孔2271分別用以限制滾輪軸232之兩端僅能於第一限位孔2261與第二限位孔2271中移動。再者,第一彈性體24係呈一長條狀,其圍繞且固定於第一支撐件226與第二支撐件227上,並用以支撐滾輪軸232之兩端,使滾輪軸232之兩端分別位於第一限位孔2261與第二限位孔2271之第一位置處P1。此外,為了使本案滾輪模組2具有更佳的效果,本案滾輪模組2之第二彈性體25的彈性係數係大於第一彈性體24的彈性係數,其原因將於以下說明。
請參閱圖6A,其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處於擺動模式時之狀態示意圖,圖中表示當滾輪23被施予一外力F而相對於滾輪搖擺座22向下移動一距離長度L時,亦即滾輪軸232之兩端分別由第一限位孔2261與第二限位孔2271的第一位置處P1移動至第一限位孔2261與第二限位孔2271的第二位置處P2時,滾輪23之操作面231會接觸到摩擦件220,由於摩擦件220具有高摩擦係數使得滾輪23不容易相對於滾輪搖擺座22朝方向V1或方向V2轉動,此時滾輪模組2處於一擺動模式;也就是說,此時滾輪23用以被往方向D5、方向D6、方向D7及方向D8中之任一者傾斜而使滾輪搖擺座22相對應擺動,進而使相對應的觸發部221~224觸發相對應的開關元件211~214。
特別說明的是,該外力F必須大於第一彈性體24的第一彈性力,滾輪23才能相對於滾輪搖擺座22向下移動,並由於第二彈性體25的彈性係數大於第一彈性體24的彈性係數,故當滾輪23被施予該外力F時,滾輪僅會相對於滾輪搖擺座22移動,而不會使滾輪搖擺座22相對於電路板21擺動,因此不會發生誤觸發第一開關元件211、第二開關元件212、第三開關元件213、第四開關元件214以及下壓開關元件中之任一者。又,當滾輪模組2處於擺動模式時,滾輪23則必須再被施予一大於第二彈性體25之第二彈性力的另一外力才能使滾輪搖擺座22相對於電路板21擺動,進而觸發相對應的開關元件211~214。
請參閱圖6B,其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處於轉動模式時之狀態示意圖,圖中表示當滾輪23停止被施予該外力F時,滾輪模組2則處於一轉動模式,此時滾輪軸232之兩端會因應第一彈性體24所提供之第一彈性力而分別向上移動至第一限位孔2261與第二限位孔2271的第一位置處P1,因此滾輪23之操作面231會離開摩擦件220而使得滾輪23可相對於滾輪搖擺座22朝方向V1或方向V2轉動。也就是說,當滾輪23之操作面231未接觸摩擦件220時,滾輪模組2即處於轉動模式。
特別說明的是,當使用者欲使第一開關元件211、第二開關元件212、第三開關元件213、第四開關元件214以及下壓開關元件中之任一者被觸發時,可先施與該外力F下壓滾輪23使滾輪模組2處於擺動模式,再施該另一外力予滾輪23使滾輪23往相對應的方向傾斜或是向下移動,如此滾輪23就不會因為使用者的不當施力而同步進行轉動,也就是說,滾輪23的轉動以及滾輪搖擺座22的擺動或向下移動並不會同時發生,故與輸入裝置訊號連接之電子設備就不會因同時接收了兩種以上的控制訊號而無法判斷該執行哪一功能,藉此以避免發生誤動作。
請參閱圖7,其為本發明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其中,本實施例之滾輪模組3大致類似於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者,如滾輪模組3同樣包括電路板31、設置於電路板31上的滾輪搖擺座32、設置於滾輪搖擺座32上且具有操作面331的滾輪33、第一彈性體34、第二彈性體35以及編碼器(圖中未標示),且電路板31上同樣設置有第一開關元件311、第二開關元件312、第三開關元件313以及第四開關元件(因視角的關係,故圖中未標示)。
本較佳實施例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滾輪模組3之滾輪33的操作面331上具有複數凹陷部333,且滾輪搖擺座32上具有一凸部320位於滾輪33的下方。
請參閱圖8A,其為圖7所示之滾輪模組處於擺動模式時之狀態示意圖,其中斜線部分示意滾輪33之一部分的剖視態樣,用以使以下說明更為清楚。圖中表示當滾輪33被施予一外力F而相對於滾輪搖擺座32向下移動距離長度L時,亦即滾輪軸332之兩端分別由第一限位孔3261與第二限位孔3271的第一位置處P1移動至第一限位孔3261與第二限位孔3271的第二位置處P2時,滾輪搖擺座32上的凸部320會容置於滾輪33之操作面331之複數凹陷部333中的一凹陷部內而使滾輪33無法轉動,此時滾輪模組3處於一擺動模式;也就是說,此時滾輪33用以被往方向D5、方向D6、方向D7及方向D8中之任一者傾斜而使滾輪搖擺座32相對應擺動,進而使相對應的觸發部321~324觸發相對應的開關元件。
同樣地,該外力F必須大於第一彈性體34的第一彈性力,滾輪33才能相對於滾輪搖擺座32向下移動,並由於第二彈性體35的彈性係數大於第一彈性體34的彈性係數,故當滾輪33被施予該外力F時,滾輪僅會相對於滾輪搖擺座32移動,而不會使滾輪搖擺座32相對於電路板31擺動,因此不會發生誤觸發第一開關元件311、第二開關元件312、第三開關元件313、第四開關元件314以及下壓開關元件中之任一者。又,當滾輪模組3處於擺動模式時,滾輪33則必須再被施予一大於第二彈性體35之第二彈性力的另一外力才能使滾輪搖擺座32相對於電路板31擺動,進而觸發相對應的開關元件311~314。
請參閱圖8B,其為圖7所示之滾輪模組處於轉動模式時之狀態示意圖,圖中表示當滾輪33停止被施予該外力F時,滾輪模組3則處於一轉動模式,此時滾輪軸332之兩端會因應第一彈性體34所提供之第一彈性力而分別向上移動至第一限位孔3261與第二限位孔3271的第一位置P1處,使滾輪搖擺座32上的凸部320與滾輪33之操作面331的凹陷部333分開,以令滾輪33可相對於滾輪搖擺座32轉動。也就是說,當滾輪33之操作面331的凹陷部332離開滾輪搖擺座32上的凸部320時,滾輪模組3即處於轉動模式。
特別說明的是,當使用者欲使第一開關元件311、第二開關元件312、第三開關元件313、第四開關元件以及下壓開關元件中之任一者被觸發時,可先施與該外力F下壓滾輪33使滾輪模組3處於擺動模式,再施該另一外力予滾輪33使滾輪33往相對應的方向傾斜或是向下移動,如此滾輪33就不會因為使用者的不當施力而同步進行轉動,也就是說,滾輪33的轉動以及滾輪搖擺座32的擺動或向下移動並不會同時發生,故與輸入裝置訊號連接之電子設備就不會因同時接收了兩種以上的控制訊號而無法判斷該執行哪一功能,藉此以避免發生誤動作。
上述滾輪模組的結構僅為兩種較佳實施例,滾輪模組之開關元件的數量及其設置位置、滾輪搖擺座之觸發部的數量及其設置位置、彈性體的材質、數量及其設置位置並不以此為限,其可由熟悉本技術之人士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化設計。
舉例來說,請參閱圖9,其為本發明滾輪模組之電路板、第二彈性體以及滾輪搖擺座之一種實施態樣的結構示意圖;其中,電路板51上同樣設置有第一開關元件511、第二開關元件512、第三開關元件(因視角的關係,故圖中未標示)以及第四開關元件(因視角的關係,故圖中未標示),且第二彈性體55係為一彈簧,並設置於電路板51與滾輪搖擺座52之間,圖9主要是表達第一較佳實施例與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第二彈性體24、35亦可由彈簧替代。
再舉例來說,請參閱圖10與圖11,圖10為本發明滾輪模組之電路板、第二彈性體以及滾輪搖擺座之另一種實施態樣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圖10所示之電路板、第二彈性體以及滾輪搖擺座的立體分解圖。電路板41上設置有複數開關元件411,且該複數開關元件411呈360度分布,而第二彈性體45介於電路板41與滾輪搖擺座42之間,較佳者,任一開關元件411係為一電阻式壓力感測器或一電容式壓力感測器,而第二彈性體45係為一導電橡膠。
其中,當滾輪搖擺座42上之滾輪(圖中未標示)被一使用者撥動而使滾輪搖擺座42往任一方向擺動時,第二彈性體45會受到擠壓而觸碰到相對應的開關元件411,進而使該相對應的開關元件411被觸發;而當該使用者停止撥動滾輪搖擺座上之滾輪(圖中未標示)時,滾輪搖擺座42則因第二彈性體45受到擠壓時所產生的第二彈性力而恢復原位。特別說明的是,由於複數開關元件411呈360度分布,且本案可設計任一開關元件411被觸發時使相對應輸出的控制訊號具有向量性,因此本發明滾輪模組可於擺動模式時提供搖桿的功能。
請參閱圖12~圖13,圖12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滾輪模組應用於滑鼠裝置之一較佳實施態樣之結構示意圖,圖13為圖12所示之滑鼠裝置之部分內部結構示意圖。滑鼠裝置9具有殼體91,用以供使用者以手掌握持而被移動,且殼體91的上表面具有一開孔911,用以供滾輪模組3之滾輪33的一部分暴露於殼體91外,藉此使用者能以手指撥動或下壓暴露於殼體91外的滾輪33。同樣的,本發明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滾輪模組亦可同理應用於滑鼠裝置中,故在此即不再予以贅述。
當然,上述滾輪模組的應用僅為一較佳實施例,其亦可由熟悉本技術之人士依據實際應用需求而進行任何均等的變化設計,且熟悉本技術之人士亦可由上述較佳實施例所得到之啟示而同理將本發明滾輪模組架構於其他輸入裝置上,如鍵盤裝置、個人數位助理(PDA)等。
根據以上描述可知,本發明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帶來下列之功效:(1)滾輪模組之滾輪可被鎖定,因此當使用者使用搖桿功能時不會因施力不當而不小心轉動滾輪。(2)滾輪模組之開關元件數量充足,故能夠提供使用者更多元化的操作功能。
以上所有內容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滑鼠裝置
2...滾輪模組
3...滾輪模組
9...滑鼠裝置
10...殼體
11...滾輪
21...電路板
22...滾輪搖擺座
23...滾輪
24...第一彈性體
25...第二彈性體
26...編碼器
31...電路板
32...滾輪搖擺座
33...滾輪
34...第一彈性體
35...第二彈性體
41...電路板
42...滾輪搖擺座
45...第二彈性體
51...電路板
52...滾輪搖擺座
55...第二彈性體
91...殼體
211...第一開關元件
212...第二開關元件
213...第三開關元件
214...第四開關元件
220...摩擦件
221...第一觸發部
222...第二觸發部
223...第三觸發部
224...第四觸發部
225...下壓觸發部
226...第一支撐件
227...第二支撐件
228...上表面
229...底面
231...操作面
232...滾輪軸
311...第一開關元件
312...第二開關元件
313...第三開關元件
320...凸部
331...操作面
332...滾輪軸
333...凹陷部
411...開關元件
511...第一開關元件
512...第二開關元件
911...開孔
2261...第一限位孔
2271...第二限位孔
3261...第一限位孔
3271...第二限位孔
P1...第一位置處
P2...第二位置處
D1...方向
D2...方向
D3...方向
D4...方向
D5...方向
D6...方向
D7...方向
D8...方向
V1...方向
V2...方向
F...外力
圖1:係為習知傾斜式滾輪滑鼠裝置之外觀示意圖。
圖2:係為本發明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於第一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
圖3:係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於另一視角之結構示意圖。
圖4:係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之立體分解圖。
圖5:係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之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
圖6A:係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處於擺動模式時之狀態示意圖。
圖6B:係為圖2所示之滾輪模組處於轉動模式時之狀態示意圖。
圖7:係為本發明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於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結構示意圖。
圖8A:係為圖7所示之滾輪模組處於擺動模式時之狀態示意圖。
圖8B:係為圖7所示之滾輪模組處於轉動模式時之狀態示意圖。
圖9:係為本發明滾輪模組之電路板、第二彈性體以及滾輪搖擺座之一種實施態樣的結構示意圖;
圖10:係為本發明滾輪模組之電路板、第二彈性體以及滾輪搖擺座之另一種實施態樣的結構示意圖。
圖11:係為圖9所示之電路板、第二彈性體以及滾輪搖擺座的立體分解圖。
圖12: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實施例中之滾輪模組應用於滑鼠裝置之一較佳實施態樣之結構示意圖。
圖13:係為圖11所示之滑鼠裝置之部分內部結構示意圖。
3...滾輪模組
31...電路板
32...滾輪搖擺座
33...滾輪
34...第一彈性體
35...第二彈性體
311...第一開關元件
312...第二開關元件
313...第三開關元件
320...凸部
331...操作面
332...滾輪軸
333...凹陷部
3261...第一限位孔
P1...第一位置處
D5...方向
D6...方向
D7...方向
D8...方向

Claims (15)

  1. 一種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包括:一電路板,其上設置有至少一開關元件;一滾輪搖擺座,設置於該電路板之上方,以使該至少一開關元件位於該電路板與該滾輪搖擺座之間;一滾輪,設置於該滾輪搖擺座上,且於該滾輪被施予一外力而相對於該滾輪搖擺座向下移動一距離時,該滾輪模組由一轉動模式轉換為一擺動模式;以及一第一彈性體,用以提供一第一彈性力予該滾輪,以於該滾輪停止被施予該外力時使該滾輪相對於該滾輪搖擺座向上移動;其中,當該滾輪模組處於該轉動模式時,該滾輪用以相對於該滾輪搖擺座轉動,而當該滾輪模組處於該擺動模式時,該滾輪用以被往一方向傾斜而同步帶動該滾輪搖擺座相對於該電路板擺動,以觸發該至少一開關元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滾輪具有供一使用者操作之一操作面,且該操作面上具有複數凹陷部,而該滾輪搖擺座上具有一凸部位於該滾輪之下方,其中,當該滾輪模組處於該擺動模式時,該凸部容置於該複數凹陷部中之一凹陷部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滾輪具有供一使用者操作之一操作面,且該滾輪搖擺座之一上表面具有一摩擦件,當該滾輪模組處於該擺動模式時,該滾輪接觸該摩擦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滾輪搖擺座具有一第一支撐件與一第二支撐件,且該滾輪具有一滾輪軸,該滾輪軸之兩端分別設置於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更包括一編碼器,且該編碼器因應該滾輪之轉動而產生一滾動訊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第一支撐件與該第二支撐件上分別具有一第一限位孔與一第二限位孔,且該滾輪軸之兩端分別穿過該第一限位孔與該第二限位孔,其中,該第一限位孔與該第二限位孔分別用以限制該滾輪軸之兩端僅能於該第一限位孔與該第二限位孔中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第一彈性體係呈一長條狀,其圍繞且固定於該第一支撐件與一第二支撐件上,並用以支撐該滾輪軸之兩端。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電路板上之前側、後側、左側以及右側分別設置有一第一開關元件、一第二開關元件、一第三開關元件以及一第四開關元件,且該滾輪搖擺座之一底面具有分別相對應於該第一開關元件、該第二開關元件、該第三開關元件以及該第四開關元件之一第一觸發部、一第二觸發部、一第三觸發部以及一第四觸發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更包括至少一第二彈性體設置於該滾輪搖擺座與該電路板之間,用以提供一第二彈性力予該滾輪搖擺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第二彈性體之彈性係數大於該第一彈性體之彈性係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第二彈性體係為一下壓開關元件,且滾輪搖擺座之一底面具有對應於該下壓開關元件之一下壓觸發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第二彈性體係由橡膠材質所製成。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至少一開關元件係為一電阻式壓力感測器或一電容式壓力感測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輸入裝置包括一殼體,且該殼體之一上表面具有一開孔,用以供該滾輪之一部分暴露於該殼體之外。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其中該輸入裝置係應用於一滑鼠裝置、一鍵盤裝置或一行動裝置。
TW100126977A 2011-07-29 2011-07-29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TWI4265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6977A TWI426537B (zh) 2011-07-29 2011-07-29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US13/241,902 US8564537B2 (en) 2011-07-29 2011-09-23 Wheel module for input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26977A TWI426537B (zh) 2011-07-29 2011-07-29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6071A true TW201306071A (zh) 2013-02-01
TWI426537B TWI426537B (zh) 2014-02-11

Family

ID=475968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26977A TWI426537B (zh) 2011-07-29 2011-07-29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564537B2 (zh)
TW (1) TWI4265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586B (zh) * 2018-08-16 2019-07-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設備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913313A (zh) * 2017-09-01 2019-04-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低摩擦力滾輪模組的滑鼠
US10996770B2 (en) * 2018-06-27 2021-05-04 Logitech Europe S.A. Multi-mode scroll wheel for input device
CN111261446B (zh) * 2019-11-05 2021-11-09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方向盘按键部结构
TWI749836B (zh) * 2020-10-29 2021-12-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裝置
CN112420432B (zh) * 2020-11-30 2021-12-1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滚轮开关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11270B (en) * 2006-01-10 2009-06-21 Primax Electronics Ltd Input device with tiltable scroll wheel module
TWM341898U (en) * 2008-02-04 2008-10-01 Aiptek Int Inc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5586B (zh) * 2018-08-16 2019-07-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滑鼠設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564537B2 (en) 2013-10-22
TWI426537B (zh) 2014-02-11
US20130027305A1 (en) 201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335801A (zh)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TWI426537B (zh) 應用於輸入裝置之滾輪模組
US8154516B2 (en) Multi-function wheel mouse with two scroll wheels
JP4267639B2 (ja) カーソル制御装置
TW201351219A (zh) 滾輪滑鼠
US8610666B2 (en) Wheel module for input device
TW201104523A (en) Modular touch control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295185B2 (en) Input device with multi-directional roller assembly
US20110254786A1 (en) Movable touch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30027308A1 (en) Wheel module for input device
US8310448B2 (en) Wheel mouse
US7876306B2 (en) Mouse with tilt wheel encoding mechanism
JPH04125723A (ja) ポインティング制御装置
US20080117169A1 (en) Encoding mechanism with tiltable scroll wheel module
US20100214219A1 (en) Tilt wheel mouse
JP2007519065A (ja) ポータブルのキーボード
TWI410837B (zh) 可動式觸控模組及應用其的電子裝置
CN101727207B (zh) 滚轮鼠标
EP4083759B1 (en) Input device
TW201737276A (zh) 按鍵結構
US20210200336A1 (en) Roller wheel module
TWI687847B (zh) 滑鼠裝置
JP5053428B2 (ja) マウス及びタッチ入力結合装置
US20100214220A1 (en) Tilt wheel mouse
KR101802781B1 (ko) 터치키패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