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1917A - 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與通訊裝置 - Google Patents

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與通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301917A
TW201301917A TW101120066A TW101120066A TW201301917A TW 201301917 A TW201301917 A TW 201301917A TW 101120066 A TW101120066 A TW 101120066A TW 101120066 A TW101120066 A TW 101120066A TW 201301917 A TW201301917 A TW 20130191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amount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subscriber identity
identity c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0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62609B (zh
Inventor
Shuang-An Chou
Hsiao-Ju Kuo
Shih-Hsin Chien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01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1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2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260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3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between licen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205Transfer to or from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與通訊裝置,其中,通訊裝置包括耦接至第一用戶識別卡、第二用戶識別卡、記憶體裝置以及無線電收發模組之處理器。處理器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與第一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第一封包交換連線以於第一無線網路內執行資料傳輸、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資料傳輸時測量第一無線網路之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自記憶體裝置取得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並且當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時,決定改為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資料傳輸。本發明提供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與通訊裝置可以智慧地選擇。

Description

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與通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智慧型用戶識別卡選擇方法,特別關於一種自動決定出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T)之用戶識別卡以提供最佳通訊服務之用戶識別卡選擇方法。
「無線」一詞,通常指一種不需要使用「硬體接線」連接而達成的電子或電氣運作。「無線通訊」是指在不使用電氣導體或線路的情況下而能夠跨越一段距離發送資訊。所述距離可以很短,例如電視遙控的數米,所述距離也可以很長,例如無線電通訊的成千上萬公里。無線通訊的最佳範例就是行動電話(cellular telephone)。行動電話可使用無線電波啟動(enable)操作,以便使用者可以由全球範圍內的許多位置向另一方發起電話呼叫。只要存在具有發送及接收信號的基地台設備,行動電話就可在任何地方使用,其中,信號被處理以用於行動電話發送及接收語音和資料。
目前已有很多種先進與完備的無線通訊技術。例如,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就是一種完備且使用廣泛的通訊系統,其利用分時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技術,TDMA技術是一種數位無線電的多工(multiplex)存取機制,可以於行動電話與細胞站點(cell site) 之間發送語音、資料以及發信(signaling)資料(例如已撥的電話號碼)。進一步說,GSM可以使用分頻多重存取(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技術。CDMA 2000是一種混合行動通訊2.5G/3G的技術標準,其利用分碼多重存取(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術。通用移動電信系統(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是一種3G行動通訊系統,可於GSM系統上提供多重加強型的服務範圍(enhanced range)。無線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是由802.11工程標準所定義的一種技術,其可用於家庭網路、行動電話、視訊遊戲,以提供高頻無線局部區域網路(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伴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現今於同一行動台(Mobile Station,MS)或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UE)中利用相同或不同通訊技術來提供多重無線通訊服務已經成為可能。為了提供最佳的無線電服務,極需一種有智慧地選擇用戶識別卡的方法。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以及通信裝置。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一種通訊裝置包括耦接至第一用戶識別卡、第二用戶識別卡、記憶體裝置以及無線電收發模組之處理器。第一用戶識別卡透過無線電收發模組與第一細胞待接,其中第一細胞使用第一無線存取技術,並且屬於第一無線網路。第二用戶識別卡透過該無線電收 發模組與第二細胞待接,其中第二細胞使用第二無線存取技術,並且屬於第二無線網路。記憶體裝置儲存複數對應於不同無線存取技術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處理器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與第一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第一封包交換連線,用以於第一無線網路內執行資料傳輸、於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資料傳輸時測量第一無線網路之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自記憶體裝置取得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並且當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時,決定改為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資料傳輸。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一種用以於一通訊裝置內選擇出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用戶識別卡以執行資料傳輸之方法,包括:取得第一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與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其中配置於通訊裝置內之第一用戶識別卡使用第一無線存取技術與屬於第一無線網路之第一細胞待接,並且配置於通訊裝置內之第二用戶識別卡使用第二無線存取技術與屬於第二無線網路之第二細胞待接;當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時,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與第一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執行資料傳輸所需之第一封包交換連線;以及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於第一無線網路執行資料傳輸。
本發明提供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以及通信裝置可以智慧地選擇用戶識別卡,可以選擇比較好的RAT,來達成較好的通訊。
為使本發明之製造、操作方法、目標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幾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例: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通訊裝置100可包含一個以上用戶識別卡,例如圖中所示之用戶識別卡101和102,基頻模組103,以及無線電收發模組104,其中基頻模組103耦接於用戶識別卡101與102及無線電收發模組104。無線電收發模組104接收無線射頻信號,將接收到之信號轉換為基頻信號,以便於基頻模組103之處理,或者,無線電收發模組104接收來自基頻模組103之基頻信號,並將接收到之信號轉換為無線射頻信號,以傳送至一遠端(peer)裝置。無線電收發模組104可包含複數個硬體裝置以執行射頻轉換。例如,無線電收發模組104可包含一混頻器,該混頻器使基頻信號與一載波相乘,該載波震盪於無線通訊系統之通訊頻率。舉例而言,對於GSM該無線頻率可以為900MHz或1800MHz,對於UMTS該無線頻率可以為1900MHz。基頻模組103更將基頻信號轉換為複數個數位信號,並對數位信號進行處理,反之亦然,基頻模組103將複數個數位信號轉換為基頻信號,並對基頻信號進行處理。基頻模組103也可包含複數個硬體裝置以執行基頻信號處理。基頻信號處理可包含類比至數位轉換(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ADC)/數位至類比轉換(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DAC),增益調整,調變/解調,編碼/解碼,等等。基頻模組103更包含記憶體裝置106及處理器105,處理器105用以分別控制基頻模組103、無線電收發模組104、以及分別插入兩插槽之用戶識別卡101和102之運作。處理器105可以從已插入之用戶識別卡101和用戶識別卡102讀取資料,以及向已插入之用戶識別卡101和用戶識別卡102寫入資料。值得注意的是,記憶體裝置106亦可設計在基頻模組103之外,本發明並不僅限於本實施例中情況。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第1圖的示意圖僅為本發明多個不同實施例之一種,用以簡化敘述以清楚闡述發明的概念。任何可提供無線通訊服務之無線通訊模組均可整合於本發明之通訊裝置內,因此本發明並不限於任一種特定的實施方式。此外,上述之各模組也可被整合於同一晶片(即,晶片上系統(system on chip,簡稱SOC),因此本發明並不限於任一種特定的實施方式。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網路拓撲示意圖。當待接上(camping on)由存取站201和202所管理之細胞後,配置多個用戶識別卡的通訊裝置100可同時存取多個相同或不同通訊技術之網路203和網路204,其中存取站201以及/或202可以是一基地台,一節點B(node-B),或一與802.1a、802.1b或802.1g相容之存取點,或其它。舉例而言,網路203以及/或網路204可為GSM網路、WCDMA網路、Wi-Fi網路、CDMA2000網路或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網路,或網際網路(Internet),或其他類似網路。
通訊裝置100可利用配置之任意用戶識別卡,經由網路203和網路204中之至少一個與對應的中間裝置205和206(例如,GSM網路所對應之行動交換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簡稱MSC),WCDMA/TD-SCDMA網路所對應之無線電網路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簡稱RNC),或網際網路所對應之對話啟動協定(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簡稱SIP)伺服器),或經由公用交換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207或上述網路之任意組合,向被呼叫端(即,另一遠端的無線或有線通訊裝置)發出裝置發端通訊請求(apparatus originated communication request),如語音呼叫、資料呼叫、視訊呼叫或網際網路協定上的語音呼叫(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另外,通訊裝置100也可透過任意用戶識別卡自呼叫端接收裝置終止通訊請求(apparatus terminated communication request),裝置終止通訊請求也稱為行動接收(Mobile Terminated,MT)呼叫請求。需要理解,在異質(heterogeneous)類型網路之間有可能存在一個或多個閘道(gateway)。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用戶識別卡101和102可與無線通信系統之一種類型相關。例如,用戶識別卡101或102可為對應GSM之用戶識別模組卡(SIM卡),或對應UMTS之用戶識別模組卡(USIM卡),對應CDMA通信系統之可移式用戶識別模組卡(RUIM卡)或CDMA 2000用戶 識別模組卡(CSIM卡),或其他。
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由多個用戶識別卡共用之無線電收發模組之無線電活動排程範例。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無線電收發模組104由用戶識別卡101與102所共用,並且在時間區間TP1內被切換給用戶識別卡101(以下稱為第一用戶識別卡)使用,以執行封包交換(packet switch,簡稱PS)資料傳輸。然而,於時間區間TP1中,一部分的時間(例如,點狀分配時間,或者一部分或者多個部分等,以下簡稱作間隙時間區間)被分配給用戶識別卡102(以下稱為第二用戶識別卡)使用,用以透過無線電收發模組104執行第二用戶識別卡之無線電活動。在時間區間TP2內(以下統稱為間隙時間區間),第二用戶識別卡可透過無線電收發模組104執行於一閒置模式下可能執行的任意無線電活動,例如聆聽廣播通道、控制通道、或尋呼(paging)指示通道等、或測量服務細胞或鄰近細胞之信號品質、或其它。值得注意的是,於傳統的設計中,一旦無線電資源被第一用戶識別卡佔用以執行電路交換(circuit switch,簡稱CS)語音傳輸或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時,第二用戶識別卡將進入「飛航模式」,並且暫停其傳送與接收的功能。然而,根據本發明之概念,有別於傳統的限制,當無線電資源被第一用戶識別卡佔用以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時(因此,第一用戶識別卡進入「封包傳輸模式」),第二用戶識別卡將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並且無須暫停其傳送與接收的功能。於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可實施兩個通訊協定堆疊(protocol stack),用以分別處理第一與第二 用戶識別卡之無線電活動。然而,於本發明之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僅實施一個通訊協定堆疊,用以同時處理第一與第二用戶識別卡之無線電活動,而本發明並不限於任一種實施方式。更進一步說,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第一用戶識別卡以及第二用戶識別卡更可以依據需求同時處理多個通訊協定堆疊,並不限於一種或者兩種通訊堆疊。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由於當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即,進入「封包傳輸模式」)時,第二用戶識別卡進入「虛擬閒置模式」,因此第二用戶識別卡可利用間隙時間區間(如第3圖所示之時間區間TP2)執行無線存取技術之間轉換(inter-RAT change)的程序,用以待接上(camping on)最佳的細胞(例如,使用較先進之無線存取技術之細胞)。當第二用戶識別卡待接上最佳的細胞後,其中此最佳的細胞係經由處理器105判斷具有比目前第一用戶識別卡所待接上的細胞更高的資料傳輸處理量,處理器105可將目前進行的封包交換資料傳輸自第一用戶識別卡轉換到第二用戶識別卡,用以為通訊裝置使用者提供最佳的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服務。此轉換程序可稱為「用戶識別卡之間的重新選擇」。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可將對應於不同無線存取技術之資料傳輸處理量(throughput)理論值儲存於記憶體裝置106內。第4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記憶體裝置內所儲存之不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範例。於此實施例中,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可以是通訊規範書中對應於各無線存取技術所定義之最 大或最小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處理量。例如,第4a圖係顯示出2G/2.5G、3G/3.5G以及4G無線存取技術之最小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處理量,其中所述之處理量定義為單位時間內(例如,每秒)可被傳送之資料量(即,單位為kbps)。第4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記憶體裝置內所儲存之不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範例。於此實施例中,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是經由實驗室測試或各區域之實地測試所取得之各無線存取技術的資料傳輸處理量實驗結果,其可以是經由多個實驗取得之平均值。第4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記憶體裝置內所儲存之不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範例。於此實施例中,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是不同無線存取技術所觀察到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處理量,其可以是多次先前實際操作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的平均值。第4d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記憶體裝置內所儲存之不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範例。於此實施例中,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是不同無線存取技術之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其可以是通訊規範書中對應於各無線存取技術所定義之最大或最小的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處理量之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之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可分別依照不同用戶識別卡儲存於記憶體裝置106內。此外,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也可由不同於第4a-4d圖所示的方式取得,因此,本發明並不限於第4a-4d圖所示的範例。
如上述,由於當第一用戶識別卡處在「封包傳輸模式」時,第二用戶識別卡可以進入「虛擬閒置模式」,處理器105可自記憶體裝置106取得第二用戶識別卡待接上之第二細胞所使用之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並且當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第一用戶識別卡所待接上之使用之第一無線存取技術之第一細胞所測量到之資料傳輸處理量時,決定改為透過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資料傳輸。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之測量可以週期性被驅動,或根據特定的事件被驅動。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測量資料傳輸處理量之一範例情境。於此實施例中,處理器105自時間t1開始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與第一無線網路建立起第一封包交換連線,其中第一無線網路為2G網路。當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時,處理器105可更測量第一無線網路之資料傳輸處理量,如第5圖所示之測量到的資料傳輸處理量之曲線。此時,第二用戶識別卡可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並且持續運用間隙時間區間執行傳送或接收的無線電活動排程。假設在時間t2,第二用戶識別卡待接上第二細胞,其為4G的細胞,處理器105可自記憶體裝置106取得4G技術所對應的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例如,如圖中所示,由通訊規範書所定義之最小下行鏈路資料傳輸處理量MinTP_4G,並且將取得之4G技術所對應的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與目前進行中之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所對應之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作比較。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可透過將一時 間區間內所測量到的資料傳輸處理量取平均、或者取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其它運算而得。
當4G技術所對應的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目前進行中之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所對應之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時,處理器105可決定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於第二無線網路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例如,於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處理器105可暫停於第一無線網路內之所進行之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中斷(disconnect)與第一無線網路之第一封包交換連線、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與第二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一第二封包交換連線、並且於第二無線網路內恢復封包交換資料傳輸。如第5圖所示,處理器105可於時間t2暫停於第一無線網路內之所進行之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以及中斷與第一無線網路之第一封包交換連線,並且於時間t3開始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與第二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第二封包交換連線,以及於第二無線網路內恢復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時間t2與t3之間的間隔為切換無線電收發模組104所需的轉換時間。由於4G網路的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2G網路的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因此,理論上,於時間t3後,資料傳輸處理量極有可能被改善。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處理器105可取得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用戶識別卡所對應之無線存取技術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並且當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用戶識別卡待接上之一細胞時,比較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與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的大小。例如,當一個用戶識別卡處於封包傳輸模式時,無線電收發模組104可在間隙時間區間被切換 至另一通訊頻率,以執行待接細胞程序,使得另一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用戶識別卡可待接上一細胞。如2G之通訊規範TS43.022所定義,待接上(camping on)細胞代表行動站(mobile station,簡稱MS)已完成細胞選擇或重選之過程,並且選擇出要接收所有可用之服務的細胞。對於一般的服務,正規的待接指的是行動站必須待接上適當的細胞,並且調諧(tune)至該細胞之控制通道。此外,如3G之通訊規範TS25.304所定義,待接上一細胞代表使用者裝備(user equipment,簡稱UE)已完成細胞選擇或重選之過程,並且選擇出一細胞。使用者裝備監控系統資訊以及(在大部分的情況)尋呼資訊。此外,使用者裝備在被選擇之公眾陸地行動網路(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簡稱PLMN)內搜尋適當的細胞,並選擇該細胞提供可用之服務,並且調諧至該細胞之控制通道。所述之「選擇」即為所述之待接上一細胞。值得注意的是,熟習此技藝者當可理解上述之待接上一細胞的定義亦可應用於其他已發展或即將被發展之無線存取技術中。因此,以下不再介紹「待接上細胞」於其他無線存取技術之定義。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當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用戶識別卡改變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時,處理器105也可取得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用戶識別卡所對應之無線存取技術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並且,比較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與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的大小。例如,當一個用戶識別卡處於封包傳輸模式時,無線電收發模組104可在該用戶識別卡執行資料交換過程中的間隙時間區間被切換至 另一通訊頻率,以執行無線存取技術之間轉換的程序,以協助另一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用戶識別卡可待接上使用不同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細胞。造成無線存取技術改變的情境可包括,但不限於,於無線存取技術之間作選擇(inter-RAT selection)、於無線存取技術之間作重新選擇(inter-RAT reselection)、細胞改變順序(cell change order)、或其它。如通訊規範3GPP 45.008 6.6.5/6.6.6所定義,對於分時多工(Time-division duplex,簡稱TDD)之細胞,當測量到的接收信號碼功率(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簡稱RSCP)的數值在5秒的時間區間內等於或大於TDD_Qoffset之數值,以及對於對於分頻多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簡稱FDD)之細胞,當以下條件在5秒的時間區間內都符合時,該些條件包括:(1)測量到的RSCP數值超過服務細胞以及超過所有適當的(其定義可參考通訊規範3GPP TS 43.022)非服務GSM細胞之RLA_C數值加上FDD_Qoffset數值,(2)測量到的Ec/No數值大於或等於(FDD_Qmin-FDD_Qmin_Offset)之數值,以及(3)當測量到的接收信號碼功率數值大於或等於FDD_RSCP_threshold之數值時,行動站必須重新選擇一適當的(其定義可參考通訊規範3GPP TS 25.034)UMTS陸地無線存取網路(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簡稱UTRAN)細胞。
如通訊規範3GPP 25.304 5.2.2.1中所定義,每當PLMN被非接入層(Non Access Stratum,簡稱NAS)選擇後,使用者裝備必須企圖找到一個適當的細胞並待接上該細胞。非接入層可藉由以下方式控制細胞選擇,包括:(1)提供與所 選擇之PLMN相關之無線存取技術之資訊,(2)維持禁止註冊(registration)之地域之清單,以及(3)提供等效之PLMN之清單。如通訊規範3GPP 25.331 8.3.10.1中所定義,無線存取技術之間細胞改變控制命令至UTRAN程序的目的為,在受到細胞基地台的控制之下改變使用者使用的無線存取技術、及使用者裝備與另一無線存取技術(例如,GSM/GPRS)之間至UTRAN的連線等。上述無線技術並不限定於GSM/GPRS/3G,可以概括包含任何一種無線存取技術。得注意的是,熟習此技藝者當可理解上述之已待接上一細胞的定義亦可應用於其他已發展或即將被發展之無線存取技術中。因此,以下不再介紹於其他無線存取技術之定義。
參考回第5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在第一封包交換連線被中斷之前,處理器105可更紀錄在時間t1至t2之間測量到的對應於第一無線存取技術之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並且將紀錄之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儲存於記憶體裝置106內,用以作為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於處理器105決定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於第二無線網路內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後,處理器105也在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資料傳輸之時間區間內,測量並監控第二無線網路於一既定時間內之處理量,用以取得第二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並且將第二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與先前儲存之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相比。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之測量可以週期性被驅動,或根據特定的事件被驅動。當先前儲存之資料傳輸處理量 期望值高於第二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時,處理器105可決定將資料傳輸程序改回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
第6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選擇出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用戶識別卡以執行資料傳輸之方法流程圖。當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時(步驟S601),處理器105可檢查用戶識別卡之間的重新選擇條件是否成立,換言之,處理器105可以檢查用戶識別卡之間重新選擇的一個或者多個標準是否滿足(步驟S602)。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此條件可以是,例如,當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第二用戶識別卡待接上的細胞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比目前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細胞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較為先進,或者當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第二用戶識別卡改為使用比目前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細胞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較為先進之另一無線存取技術,或者當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第二用戶識別卡可支援比目前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細胞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更為先進之另一無線存取技術,或其它。值得注意的是,於本發明之實施例中,「較為先進」代表著可支援較高的資料傳輸處理量。當用戶識別卡之間的重新選擇條件成立時,處理器105可暫停目前的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並且中斷目前的封包交換連線(步驟S603)。接著,處理器105可活化處於虛擬閒置模式之第二用戶識別卡(其中,該第二用戶識別卡處於虛擬限制模式以及滿足用戶識別卡之間的重新選擇標準),並且開始第二用戶識別卡之存取程序,與無線網路建立封包交換連線,並且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恢復 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步驟S604)。
於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程序後,處理器105可更檢查目前的資料傳輸處理量是否低於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步驟S605)。如上述,處理器105可將在中斷第一用戶識別卡之封包交換連線前測量到的資料傳輸處理量紀錄為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當目前的資料傳輸處理量低於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時,處理器105可更決定改回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同樣地,處理器可暫停目前的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並且中斷目前的封包交換連線(步驟S606)。接著,處理器105可活化第一用戶識別卡,並且開始第一用戶識別卡之存取程序,與無線網路建立封包交換連線,並且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恢復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步驟S607)。
第7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測量資料傳輸處理量之另一範例情境。於第7圖中,時間t1到t3中的情境與第5圖相同。換言之,於時間t1到t2的區間內,係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而於時間t3之後,係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然而,自時間t4開始,資料傳輸處理量開始大幅下降,並且處理器105判斷出目前之資料傳輸處理量低於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Expected_TP。由於目前之資料傳輸處理量低於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Expected_TP,處理器105決定於時間t5改回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因此,自時間t6開始,改回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當目前的資料傳輸處理量低於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時,處理器105可進一步將目前具有低於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之資料傳輸處理量之細胞之身分資料紀錄於一黑名單中。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細胞之對應身分資料可以是該細胞之一識別符(identifier)。黑名單可被儲存於記憶體裝置106內,作為判斷是否需執行用戶識別卡之間重新選擇之一條件。例如,當處於虛擬閒置模式下之用戶識別卡待接上一細胞,其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比目前用以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細胞所使用無線存取技術來得先進,並且此細胞並未被紀錄於黑名單時,可以執行用戶識別卡之間重新選擇。舉另一例,當處於虛擬閒置模式下之用戶識別卡改變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為目標無線存取技術,此目標無線存取技術比目前用以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細胞所使用無線存取技術來得先進,並且此細胞並未被紀錄於黑名單時,可以執行用戶識別卡之間重新選擇。舉又另一例,當處於虛擬閒置模式下之用戶識別卡可支援之無線存取技術比目前用以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細胞所使用無線存取技術來得先進,並且此較先進之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細胞並未被紀錄於黑名單時,可以執行用戶識別卡之間重新選擇。
第8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選擇出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用戶識別卡以執行資料傳輸之方法流程圖。於此實施例中,當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時(步驟S801),處理器105可檢查用戶識別卡之間的重新選擇條件是否成立(步驟S802)。如上 述,此條件可以是,例如,當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第二用戶識別卡待接上的細胞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比目前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細胞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較為先進,或者當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第二用戶識別卡改為使用比目前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細胞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較為先進之另一無線存取技術,或者當進入虛擬閒置模式之第二用戶識別卡可支援比目前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細胞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更為先進之另一無線存取技術,或其它。當用戶識別卡之間的重新選擇條件成立時,處理器105可進一步決定目前第二用戶識別卡所待接上之細胞之身分資料是否未被儲存於黑名單內(步驟S803)。當目前第二用戶識別卡所待接上之細胞之身分資料未被儲存於黑名單內時,處理器105可開始用戶識別卡之間重新選擇的程序,暫停目前的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並且中斷目前的封包交換連線(步驟S804)。接著,處理器105可活化處於虛擬閒置模式並符合用戶識別卡之間的重新選擇條件之第二用戶識別卡,並且開始第二用戶識別卡之存取程序,與無線網路建立封包交換連線,並且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恢復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步驟S805)。
於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後,處理器105可更檢查目前的資料傳輸處理量是否低於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步驟S806)。如上述,處理器105可將在中斷第一用戶識別卡之封包交換連線前所測量到的資料傳輸處理量紀錄為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當目前的資料傳輸處理量低於資料傳輸處理量期望值時,處理器105可更決定 將改回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同樣地,處理器105可暫停目前的封包交換資料傳輸程序,並且中斷目前的封包交換連線(步驟S807)。接著,處理器105可活化第一用戶識別卡,並且開始第一用戶識別卡之存取程序,與無線網路建立封包交換連線,並且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恢復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步驟S808)。此外,處理器105可更將第二用戶識別卡待接上之細胞之身分資料紀錄於黑名單中(步驟S809),以提供將來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於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被紀錄的細胞身分資料可在一既定時間週期後自動被移除。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也可在建立封包交換連線時應用上述選擇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用戶識別卡之概念。例如,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對於如第1圖所示配置雙用戶識別卡之通訊裝置,處理器可自記憶體裝置106取得第一用戶識別卡所待接上之第一細胞所使用之第一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以及第二用戶識別卡所待接上之第二細胞所使用之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並且開始透過具有較高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用戶識別卡與無線網路建立起封包交換連線。此外,當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與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相同時,處理器105可更取得由第一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最先進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第三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以及由第二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最先進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第四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並且開始透過具有較高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 之用戶識別卡與無線網路建立起封包交換連線。
例如,假設由第一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無線存取技術為2G與3G,而由第二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無線存取技術為2G、3G與4G。當第一用戶識別卡待接上3G之細胞,而第二用戶識別卡待接上2G之細胞時,3G細胞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一般而言會高於2G細胞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因此,處理器105可選擇透過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舉另一例,當第一與第二用戶識別卡均待接上2G細胞,則這兩個2G細胞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可能是相同的。此時,由於第二用戶識別卡所支援最先進的無線存取技術為4G,其理論上比第一用戶識別卡所支援最先進的3G無線存取技術具有較高的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因此處理器105可選擇透過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值得注意的是,於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由於不同的無線存取技術可使用不同的傳輸頻帶,因此可根據傳輸頻帶的頻率判斷出目前待接上之細胞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種類。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最先進無線存取技術之相關資訊可自對應之用戶識別卡取得(例如,儲存於SIM、USIM、RUIM等用戶識別模組內之相關的基本檔案(Elementary File,簡稱EF)的欄位中)、或者根據通訊裝置之硬體或軟體配置而取得、或者自無線網路的系統業者取得、或以上之任意組合。
第9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選擇出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用戶識別卡以執行資料傳輸 之方法流程圖。在接收到起始封包交換資料傳輸之指令後(步驟S901),處理器105可先判斷是否可在各用戶識別卡目前所待接上之細胞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之間決定出一個最佳無線存取技術(步驟S902)。若可在目前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之間決定出一個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例如,可找到一個無線存取技術,其具有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其它的無線存取技術,處理器105可將待接上使用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細胞之用戶識別卡設為較青睞之用戶識別卡,並且透過該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步驟S903)。若無法在目前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之間決定出一個最佳無線存取技術時,例如,當各用戶識別卡目前所待接上之細胞所使用之無線存取技術相同,或者具有相同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時,處理器105可更決定是否可在各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無線存取技術之間找出一個最佳無線存取技術(步驟S904)。若可在目前所支援之無線存取技術之間決定出一個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例如,當一用戶識別卡可支援之最先進之無線存取技術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其它無線存取技術時,處理器105可將可支援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之用戶識別卡設為較青睞之用戶識別卡,並且透過該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步驟S905)。另一方面,若無法在目前所支援之無線存取技術之間決定出一個最佳無線存取技術,則處理器105可隨機選擇一用戶識別卡作為較青睞之用戶識別卡,或者將使用者定義之用戶識別卡設為較青睞之用戶識別卡,並且透過該用戶識別卡執行封包交換資料傳輸(步驟S906)。
本發明之上述實施例能夠以多種方式執行,例如使用硬體、軟體或其結合來執行。熟悉此項技藝者應了解執行上述功能之任何組件或組件之集合可被視為一個或多個控制上述功能之處理器。此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可以多種方式執行,例如藉由指定硬體,或使用微碼或軟體來編程之通用硬體來執行上述功能。
申請專利範圍中用以修飾元件之“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數詞之使用本身未暗示任何優先權、優先次序、各元件之間之先后次序、或方法所執行之步驟之次序,而僅用作標識來區分具有相同名稱(具有不同序數詞)之不同元件。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通訊裝置
101、102‧‧‧用戶識別卡
103‧‧‧基頻模組
104‧‧‧無線電收發模組
105‧‧‧處理器
106‧‧‧記憶體裝置
201、202‧‧‧存取站
203、204、207‧‧‧網路
205、206‧‧‧中間裝置
Expected_TP、MinTP_4G‧‧‧資料傳輸處理量
t1、t3、t3、t4、t5、t6‧‧‧時間
TP1、TP2‧‧‧時間區間
S601-S607、S801-S809、S901-S906‧‧‧步驟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通訊裝置之示意圖。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網路拓撲示意圖。
第3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由多個用戶識別卡共用之無線電收發模組之無線電活動排程範例。
第4a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記憶體裝置內所儲存之不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 量理論值之範例。
第4b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記憶體裝置內所儲存之不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範例。
第4c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記憶體裝置內所儲存之不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範例。
第4d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記憶體裝置內所儲存之不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範例。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測量資料傳輸處理量之一範例情境。
第6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所述之選擇出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用戶識別卡以執行資料傳輸之方法流程圖。
第7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測量資料傳輸處理量之另一範例情境。
第8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選擇出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用戶識別卡以執行資料傳輸之方法流程圖。
第9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又另一實施例所述之選擇出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用戶識別卡以執行資料傳輸之方法流程圖。
100‧‧‧通訊裝置
101、102‧‧‧用戶識別卡
103‧‧‧基頻模組
104‧‧‧無線電收發模組
105‧‧‧處理器
106‧‧‧記憶體裝置

Claims (21)

  1. 一種通訊裝置,包括:一處理器,耦接至一第一用戶識別卡、一第二用戶識別卡、一記憶體裝置以及一無線電收發模組;其中該第一用戶識別卡透過該無線電收發模組與一第一細胞待接,該第一細胞使用一第一無線存取技術,並且屬於一第一無線網路;其中該第二用戶識別卡透過該無線電收發模組與一第二細胞待接,該第二細胞使用一第二無線存取技術,並且屬於一第二無線網路;其中該記憶體裝置儲存複數對應於不同無線存取技術之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以及其中該處理器用於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一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一第一封包交換連線,用以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執行資料傳輸、用於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該資料傳輸時測量該第一無線網路之一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用於自該記憶體裝置取得該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以及當該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該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該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時,用於決定改為透過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資料傳輸。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用於暫停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之該資料傳輸、用於中斷與該第一無線網路之該第一封包交換連線、用於透過該第二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二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一第二封 包交換連線、以及用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內恢復該資料傳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於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該資料傳輸的一時間區間內,該無線電收發模組被切換成為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一待接程序,用以協助該第二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二細胞待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於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該資料傳輸的一時間區間內,該無線電收發模組被切換成為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一無線存取技術之間轉換的程序,用以協助該第二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二細胞待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在中斷該第一封包交換連線之前,將已測量之該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紀錄於該記憶體裝置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透過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該資料傳輸時,該處理器更測量並監督於一既定時間區間內之資料處理量,以得到一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比較該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與已紀錄之該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之大小、以及當已紀錄之該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高於該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時,決定改為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執行該資料傳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暫停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內之該資料傳輸、中斷與該第二無線網路之該第二封包交換連線、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一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一第三封包交換連線、 以及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恢復該資料傳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當已紀錄之該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高於該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時,該處理器更將該第二細胞之一識別碼紀錄於一黑名單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處理器更檢查該是否該第二細胞之一識別碼被紀錄於一黑名單內,以及當該第二細胞之該識別碼未被紀錄於該黑名單內時,決定改為透過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內執行該資料傳輸。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在執行該資料傳輸之前,該處理器更自該記憶體裝置取得該第一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與該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並且當該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該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時,開始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一無線網路建立該第一封包交換連線,用以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執行該資料傳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在執行該資料傳輸之前,該處理器更自該記憶體裝置取得由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一最先進之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以及由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一最先進之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以及當該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該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時,開始透過該第一用 戶識別卡與該第一無線網路建立該第一封包交換連線,用以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執行該資料傳輸。
  12. 一種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用以於一通訊裝置內選擇出具有最佳無線存取技術之一用戶識別卡以執行資料傳輸,該包括:取得一第一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與一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其中配置於該通訊裝置內之一第一用戶識別卡使用該第一無線存取技術與屬於一第一無線網路之一第一細胞待接,並且配置於該通訊裝置內之一第二用戶識別卡使用該第二無線存取技術與屬於一第二無線網路之一第二細胞待接;當該第一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該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時,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一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執行資料傳輸所需之一第一封包交換連線;以及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執行該資料傳輸。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更包括:當該第一無線存取技術等於該第二無線存取技術時,取得由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一最先進之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三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以及由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所支援之一最先進之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四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 當該第三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該第四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時,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一無線網路建立該第一封包交換連線;以及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該資料傳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更包括:於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執行該資料傳輸時,測量該第一無線網路之一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比較該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與該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大小;以及當該第二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高於該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時,決定改為透過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內執行該資料傳輸。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更包括:暫停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之該資料傳輸;中斷與該第一無線網路之該第一封包交換連線;透過該第二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二無線網路之間建立起一第二封包交換連線;以及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內恢復該資料傳輸。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更包括:當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該第一無線網路內執行該資料傳輸時,暫停該資料傳輸; 切換該通訊裝置之一無線電收發模組,用以為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一待接程序,以協助該第二用戶識別卡使用一第三無線存取技術與一第三細胞待接;以及取得該第三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五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以及於該第二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三細胞建立待接後,比較該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與該第五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大小。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更包括:當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執行該資料傳輸時,暫停該資料傳輸;切換該通訊裝置之一無線電收發模組,用以為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一無線存取技術之間轉換的程序,以協助該第二用戶識別卡使用一第三無線存取技術與一第三細胞連線;以及取得該第三無線存取技術所對應之一第五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於該第二用戶識別卡與該第三細胞建立待接後,比較該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與該第五資料傳輸處理量理論值之大小。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更包括:在中斷該第一封包交換連線之前,將該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紀錄於一記憶體裝置內。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更包括: 當透過該第二用戶識別卡執行該資料傳輸時,測量並監督該第二無線網路於一既定時間區間內之資料處理量,以得到一第二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比較該第二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與已紀錄之該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之大小;以及當已紀錄之該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高於該第二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時,決定改為透過該第一用戶識別卡於該第一無線網路內執行該資料傳輸。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更包括:當已紀錄之該第一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高於該第二實際資料傳輸處理量時,將該第二細胞之一識別碼紀錄於儲存於該記憶體裝置內之一黑名單內。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更包括:檢查該是否該第二細胞之一識別碼被紀錄於一黑名單內;以及當該第二細胞之該識別碼未被紀錄於該黑名單內時,決定改為透過該第二用戶識別卡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內執行該資料傳輸。
TW101120066A 2011-06-17 2012-06-05 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與通訊裝置 TWI462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163,135 US8774811B2 (en) 2011-06-17 2011-06-17 Method for selecting optimal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1917A true TW201301917A (zh) 2013-01-01
TWI462609B TWI462609B (zh) 2014-11-21

Family

ID=47336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0066A TWI462609B (zh) 2011-06-17 2012-06-05 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與通訊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774811B2 (zh)
CN (1) CN102833727B (zh)
TW (1) TWI4626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16797A1 (en) * 2011-08-04 2013-02-0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to enable efficient use of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20130203410A1 (en) * 2012-02-08 2013-08-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nd maintaining a database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130210484A1 (en) * 2012-02-14 201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une-away in dual-sim dual-standby mobile devices
US9025576B2 (en) * 2012-11-01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a tune-away operation to communicate simultaneously with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WO2014133589A1 (en) 2013-03-01 2014-09-04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traffic offloading
US9307394B2 (en) * 2013-11-21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out-of-service periods in multi-subscription scenarios
EP2879441A1 (en) 2013-11-29 2015-06-03 Gemalto M2M GmbH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radio-network-scan operation
US9456368B2 (en) * 2013-12-20 2016-09-27 Intel Corporation Measuring link performance using multiple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5101357B (zh) * 2014-05-23 2021-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04559A1 (en) * 2014-06-19 2016-0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ing the camp-on procedure in multi-sim devices
US10686560B2 (en) * 2014-06-23 2020-06-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Quick RLC retransmission on HARQ failure during tune away
KR102510207B1 (ko) * 2015-04-17 2023-03-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용자 단말에서 #14 원인을 가지는 attach 거절 메시지를 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US10609616B2 (en) 2015-12-22 2020-03-31 Alfred Consulting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mobility inform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10925056B2 (en) 2018-06-29 2021-02-16 Intel Corporation Multimode device priority access management
CN114302471A (zh) * 2018-11-13 2022-04-08 阿尔弗雷德咨询有限公司 在异构网络中使用移动性信息的系统和方法
WO2020111823A1 (en) * 2018-11-30 2020-06-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 frequency priority based on a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556486B (zh) * 2020-05-29 2023-11-21 上海英哈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两个集成订户身份模块的移动无线通信设备
WO2021247753A2 (en) * 2020-06-02 2021-12-09 Google Llc Multimod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ontrol based on power and performance considerations
CN112468468B (zh) * 2020-11-16 2022-10-28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p的语音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4515A1 (ja) 2005-12-27 2007-07-05 Fujitsu Limited 移動制御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KR20080068325A (ko) 2007-01-19 2008-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 핸드오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176565A1 (en) * 2007-01-23 2008-07-2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rat priority list for multi-rat mobile devices
US8792940B2 (en) 2008-02-27 2014-07-29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handling hands-free device by audio gateway device with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and systems utilizing the same
US8204516B2 (en) * 2008-02-27 2012-06-19 Mediatek Inc. Methods for scheduling collided paging occasions of multiple wireless networks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1287217B (zh) * 2008-05-29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卡手机的sim卡切换装置和切换方法
KR101544436B1 (ko) * 2009-07-20 2015-08-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듀얼 스탠바이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영상 호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US8121633B2 (en) 2009-07-24 2012-02-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Operator configurable preferred network and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selection for roaming multi-rat capable devices
US8983473B2 (en) * 2009-07-27 2015-03-17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base station and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in a multi-system environment
US8320909B2 (en) * 2010-06-24 2012-11-27 Apple Inc. Expanded cell search and selec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device
CN101980569A (zh) * 2010-07-22 2011-02-2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模终端的数据业务传输方法及双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322504A1 (en) 2012-12-20
CN102833727A (zh) 2012-12-19
US8774811B2 (en) 2014-07-08
US20140254561A1 (en) 2014-09-11
TWI462609B (zh) 2014-11-21
CN102833727B (zh) 2016-05-18
US8989745B2 (en) 2015-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2609B (zh) 選擇用戶識別卡之方法與通訊裝置
US1176563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chor cell reselection with multi-RAT dual-connectivity
CN110784896B (zh) 增强通信装置移动性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TWI571085B (zh) 用於在一無線通訊器件中支援多重用戶識別的方法與設備
TWI559788B (zh) 在無線通訊裝置中針對多重用戶身份再使用無線電路之方法及設備
TWI583238B (zh) 支援用於無線通信裝置之多個用戶身分之平行通信之方法及設備
TWI586121B (zh) 用以管理用於無線通訊器件中多用戶身份之資料連結的方法及裝置
EP3952450B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a service unavailable through a network cell
CA2765535C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a service unavailable through a network cell
US200800452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rvice-Based Cell Reselection
TW201419894A (zh) 共存無線系統之間的系統間撥叫切換
CA2765595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a service unavailable through a network cell
CN105122929A (zh) Ue发起的副蜂窝小区连接建立
KR20120002251A (ko) 이동통신망과 휴대인터넷망 간의 핸드 오버 방법 및 다중모드 단말 장치
TWI587666B (zh) 用於在無線通信裝置中之複數個用戶識別的協同作用之方法及裝置
CN109474987B (zh) 与长期演进网络及新无线网络通信的装置及方法
WO2015032036A1 (zh) 实现蜂窝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络互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BR102012018823A2 (pt) mÉtodo para programar atividades de rÁdio para màdulos de rat méltiplos partilhando uma antena em um aparelho de comunicaÇço e aparelhos de comunicaÇço utilizando o mesmo
US20240064682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6506811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KR20090030446A (ko) 휴대 인터넷 망으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복합단말기
Haikka Analysis and Testing of LTE Voice Solu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