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101669A - DC/AC converter device of solar cell - Google Patents

DC/AC converter device of solar cel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101669A
TW201101669A TW98120079A TW98120079A TW201101669A TW 201101669 A TW201101669 A TW 201101669A TW 98120079 A TW98120079 A TW 98120079A TW 98120079 A TW98120079 A TW 98120079A TW 201101669 A TW201101669 A TW 2011016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low
power switch
output
fu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20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78633B (zh
Inventor
Rou-Yong Duan
Chao-Zong Zhang
Original Assignee
Univ Hungk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Hungkuang filed Critical Univ Hungkuang
Priority to TW98120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101669A/zh
Publication of TW201101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1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78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78633B/zh

Links

Description

20110166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直交流電源轉換裝置,特別是指 一種太陽能電池之直交流電源轉換裝置。 【先前技術】 如圖1所示’習知一混合供電型太陽能能源轉換系統1 包含一太陽能電池陣列11、一電力調節器12(power
Conditioner)、一蓄電池13及一負載14。該電力調節器12 主要疋由一充/放電控制器121、一直流/直流換流器 122(Converter)及一直流/交流反流器i23(Invener)所组成。 太陽能電池是由許多P_N接面的半導體所組成,可將 光能轉換為電能輸出,因此可以假設太陽能電池經陽光照 射後如同電流源一般而供應負載使用。 如圖2所示為一太陽能電池之等效電路圖,圖中^表 示太陽能電池經光照射後產生之光電流,£);表示一個 接面二極體,弋與心分別代表太陽能電池内部的等效串聯電 及等效並聯電阻’ p與,則為太陽能電池的輸出電壓及輸 出電流。透過等效電路並結合p_N接面半導體的特性,可 將太陽能電池等效數學模型表示如方程式⑴所示 Ά Ή+巩)/心 ⑴ “其中L為太陽能電池逆向飽和電流;《為―個電子所 電何量(1.6χΐ〇庫幻;j為太陽能電池理想因 β . 為波茲曼常數(L3Sx1〇-23j/ ’ 、 )’為太%此電池溫度(絕對溫. 程式⑴可以得知太陽能電池的—些基本特性, 201101669 太陽能電池在沒有照光的情況下,光電流冑〇安诗,此士 太陽能電池如同普通的二極體,❿在太陽能電池短路時: 壓為〇伏特,短路電流將等於光電流。 - 如圖3所示,習知—用於上述能源轉換系統之傳統 屢式轉換器電路是藉由調整—功率半導體開關^責任週期 (Duty Cycle) ’以提高輸入電壓^之位準。該昇壓式轉換器 之功率半導體開關⑽截止時,兩端跨壓〜同為輸出側電壓 值K,因此必須選擇耐壓大於或等於輸出側電壓匕之功率半 導體開關2 ’倘若採用M0SFET元件,其特性含有較大導 通阻抗,自然彳β生較高之導通損失。此外,該昇塵式轉 換益中輸出端的二極體%存在逆向恢復(Reverse Re⑽ery) 門題田《玄功率半導體開關ρ導通瞬間,輸出端的二極體 %必須幾乎以突波電流建立逆偏電壓,此電流流經該功率 半導體開關㈣會引起嚴重之切換損失,以致於其轉換效率 不彰。 ,另外,如圖4所示,另外一種高昇壓比例之耦合電感 :昇壓電路’已經利用漏感成分中制二極❹。逆向恢 復電流之問題’而且昇壓比例超過匝數比。然而漏感所形 成之突波電壓將橫跨在該功率半導體開關0兩端,必須增加 咼耗能之緩震電路(Snubb〇r Circuit),以避免該功率半導體 開關2燒毁。然而,後續所開發之新型耦合電感架構(圖未 不)’已經抑制開關突波電壓問題,充分利用高低壓側元件 谷量達成回效率轉換目的,然而沒有高低壓隔離是其中一 項缺點,使用之場合將有所受限。 201101669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以達成高轉換 效率’且可省略用於隔離高低壓側之緩震電路的太陽能電 池之直交流電源轉換裝置。 於是’本發明太陽能電池之直交流電源轉換裝置,適 • 用於與一太陽能電池的一直流輸入端電連接,並用於產生 . 一交流輸出電壓,該電源轉換裝置包含:一箝制單元、一 雙繞組升壓變壓器及一反流單元。 〇 該箝制單元包括一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一第二低壓功 率開關及一低壓電容。該等低壓功率開關與該低壓電容相 互串聯後再與該直流輸入端並聯。 該雙繞組升壓變壓器包括一與相互串聯之低壓電容及 S玄第二低壓功率開關並聯的輸入繞組、一輸出繞組,及一 與该輸入繞組並聯的激磁電感。在該交流輸出電壓位於正 半週期間時觸發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使電流自該直流輸 入端流出,經過該輸入繞組與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對該激 磁電感儲能,使流過該激磁電感之電流上升,並利用該變 壓益感應電壓至該輸出繞組。 .該反流單元是用於將自該輸出繞組輸出之電壓 該交流輸出電壓。 ' β 本發明之功效在於:本發明之低壓側大電流部分採用 低壓低導通損失之元件,高壓側則抑制在低電流且無電壓 應力’ 2有開關均具有柔性切換.特性,從理論分析、模擬 結果及實作佐證,均可達成高轉換效率兼具低成本之優點 5 201101669 而且本發明之最高轉換效率可大於92%。 【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内容、特點與功效,在 乂下配&參考圖式之一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 清楚的呈現。 如圖5所示,本發明太陽能電池之直交流電源轉換裝 置之較佳實施例是適用於與一太陽能電池的一直流輸入端2 電連接,並用於產生一交流輸出電壓|;。,該電源轉換裝置包 含一村制單元3、—雙繞組升壓變壓器7;、一升降壓單元4 及一反流單元5。該直流輸入端2兩端之跨壓為。。 該箝制單元3包括一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一第二低壓 功率開關*S*2及一低壓電容心。該等低壓功率開關&、&與該 低壓電容Q相互串聯後再與該直流輸入端2並聯。 該雙繞組升壓變壓器厂包括一與相互串聯之低壓電容匕 及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並聯的輸入繞組、、一輸出繞組、 、一與該輸入繞組並聯的激磁電感心、一輸入漏電感心及 一輸出漏電感勾2。在該交流輸出電壓v〇位於正半週期間時觸 發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使電流自該直流輸入端2流出, 經過該輸入繞組尽與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對該激磁電感心 儲能,使流過該激磁電感、之電流上升,並利用該變壓器乃 感應電壓至該輸出繞組&。 該升降壓單元4包括一第一高壓電容Cy、一第二高壓 電容CV、一第一高壓二極體a及一第二高壓二極體^。該 第一南壓電容Cy與該輸出繞組A串聯,該第二高壓電容Q先 201101669 與該第一高壓二極體q串聯後,再與相互串聯之該輸出繞 組A及該第一高壓電容並聯。該第二高壓二極體%之正 極電連接於該第二高壓電容G與該第一高壓二極體A之間 Y該第二高壓二極體仏之負極電連接於該輸出繞組4與該 第同壓電谷Q之間。該輸出繞組Z之跨壓會透過該第-古 Μ二極一徑對該第一高壓電容⑽二: 第一咼壓二極體之電壓。 當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截止時,流過該輸入繞組、之 電流會通過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的一基體二極體〜並對 該低壓電容匕充電,並利用該變塵器^將能量釋放至該輸出 繞組&,並與相互串聯的第二高壓電容cv透過該第二高屋二 極體久之路徑對該第一高壓電容。儲@,藉此累積下一週 期所需之能量。在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的基體二極體〜 導通時觸發該第二低壓功率開^,形成同步整流技術 可箝制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4之跨壓。當該低壓電容CV開始 D 轉向放電時會形成零電塵切換(zero voltage Sw心h叫, zvs)特性,此時該低壓電容Q與該激磁電感W時透過該 輸入繞組Z,將能量傳至該輸出繞組6。當第二低壓功率開關 A截止時’流過該低Μ電容G之電流降為零,但因受到該輸 入漏電感Α,影響’該輸入繞組咖該第一低壓功率開㊆ 的一基體二極體仏之路徑續流,此時立即觸發該第-低壓 功率開關4,再次形成零電壓切換特性。 該反流單元5是用於將自該輸出繞組々輸出之電虔轉換 為該交流輸出電壓,並包括相互串聯的一第一全橋功率開 201101669 關刁與一第二全橋功率開關乃、相互串聯的一第-八 、 開關Γ2與-第四全橋功率開關A、分別與 =橋功率 mu聯的第-、第二、第:、第^率開關 n n 弟一第四全橋二極體 ”、仏、仏、仏4,及一用於產生該交流輪出電 出電容Q。該輸出電容c〇之正極電連接於該 二: 開與該第三全橋功率開關,3之間,該輸出電容丄力率 電連接於該第二全橋功率開關[與該第四全橋開= 間。在該交流輸出電壓0於正半週期間裡該第 :=第四全橋功率開關7^持續導通,該輸出繞組、之 …、“第一焉壓電容Cy之跨壓,聯,經該 開關η與該第四全橋功率聞關Γ,说文 王備力早 Ο i橋力革開關[之導通路徑對該輪出電容c< 充電’以累積該交流輸出電壓v。。該等全橋二極體% 1 &是用於防止該交流輸出電壓v〇於該等全橋:率開2 π U、2;之間形成的短路電流。在該交流輸出電壓 I:於負半週期間時’則改由該第二全橋功率開關咖第 ~王橋功率開關巧持續導通。 如圖6所示為本發明之電路工作時序圖,共有七種工 2式’纟中從模式―至模式切經歷的時μ好為觸發 ,壓功率開關㈣一觸發電%、的一個週期,該觸發 、如疋用於對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做⑽池之高獎 切換。 如圖7所示為本發明 以及所對應的電壓極性與 開關及二極體之導通壓降 之等效電路圖,所有元件之代號 電流方向之定義均揭示於此。各 皆不予考慮。為簡化該等全橋功 201101669 率開關η、:r、、 為。―,該輪出二莫式推導,令該輸出交流波形 出之直流電壓,全橋端一入擦 馭獲為可變輪 橋功率開關7;導通(今算入德 率開關^與該第四全 引正半週之路A之橋功率開叫為截止)負責導 . ,僅需將該第-入播/人使该輸出交流電麼〜為負半週時 弟一全橋功率開關Γ與 發導通(該等全橋 2、。Χ第—王橋功率開闕7;觸 之㈣比定義:::開關…為截止)即可。將嶋& 〇入繞組電残值:’而漏電感為與、,其中“輸 这值則耦合係數々定義為 k:KKLk'+LM、= LJL、 在本貧知例中,該變壓器z A古 限於使用高耦合係數之最接又回漏感成分,不傳 繞植分繞方式,只須運用習用兩 開繞法即可完成。此方式除易於繞製外,且體積』 於習用返馳式靼搂m , %衣冲丑胆積小 電流,錯,、 輸入繞組^包含激磁電流與感應 u體積與繞組Ε數皆可降低,同時漏感也能昇壓 〇 ;霉:設計較高之漏感’以限制該等低壓功率開關&、 厭導^間之感應電流攸升率。在大功率應用時,使該等低 ^率開關4 1在導通時不會產生極大㈣泉電流(1⑽sh _nt),繞製時加大氣隙亦可增加能量儲存密度,不侷限 於高耦合係數之製造標準。 ^為2細分析各個工作模式之原理,以及昇降壓操作模 ' 模式至模式七之分析是在該輸出交流電壓v〇為 又机弦波正半週波形,且該第一全橋功率開關η與該第四全 橋功率開關7;恆導通之狀態。該等二極體^ 201101669 、〜、仏與該等開關& m、w4之導通電壓均 忽略。 如圖6、8所示,電路之模式一開始於該第一低壓功率 開關A導通一段時間後且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截止,此時 該變壓器7;極性點電壓為正,該輸人繞組‘之電流從該直流 'J而2之跨壓4流出,經由該輸入繞組心、該激磁電感心 與δ亥第一低壓功率開關A之路徑,對該激磁電感4激磁,流 過該激磁電感、之電流開始線性增加,同時依照匝數比感 應電壓至该輸出繞組A,該輸出繞組A之跨壓vu可表示為 w(u (3) 其中〜為該輸入漏電感&兩端之跨壓,此時該輪出 繞組A提供兩分路電流路徑,其一為該輸出繞組乙 聯電宏_ γ s
Cy W,L入全橋電路之該第一、第四全橋二極體 " 心與該第一、第四全橋功率開關7;、7;之路徑, '别出電容C0充電。其次,該輸出繞組心之電壓可透 過該莖 —a 南壓二極體A之導通路徑,對該第二高壓電容 ^ ^ ’同時亦可箝制該第一高壓二極體A之電壓,該 第—向壓電容Q之電壓心〃可表示為 V^==\s~vt2=NVm~2Nvki (4) 上式v*2為該輸出漏電感Μ之跨壓,該交流輸出電壓v 則可分类-a 〇 乃表不為 v〇=vC)/+Vu (5) 此時流經該輸入繞組、之電流貫穿該第一低壓功率 關 iS"!,龙^ _ >、電、成分包含激磁電流及感應電流,前者斜率為正 10 201101669 ’後者斜率為負’設定該變壓器7;之激磁電感4與耦合係數 女兩參數,可使流經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g之電流接近方波 ,有助於大幅減少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之導通損失及切換 損失。 如圖6、9所示,模式二開始於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 載止瞬間,該輸入繞組尽之電流受限於該輸入漏電感ztl之能 I續/爪衫響,此續流能量與該輸入電壓匕串聯,持續對該
.支壓rr之激磁電感儲能,及透過該輸入繞組々感應至該 輸出繞組八。因此該變壓器I之極性點處仍為正電壓,故該 輪出繞組㈣維持前—模式運作,該輸人繞組&之電流則維 持同樣路徑對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乂兩端之寄生電容充電, 使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之跨壓開始上升,並迫使該第二 低壓功率開關&之寄生電容放電。由於磁能並未立即全部轉 移至該輸出繞組~,因此該輸人漏電感A,於本模式中並未造 成突波電壓’該等低壓功率開關I ^之跨壓〜、〜低於習 用耦合電感架構,因此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之跨壓、亦同 步下降。由此得知該等低壓功率開關乂、&之跨壓〜具 相互箝制之效果’該等低壓功率開關I &跨壓之關係式 表示為 vsiUw+vCT 本模式止於該第 零伏特時。 ⑹ 低壓功率開關&之寄生電容放電至 當該第二低 ’該第二低 如圖6、10所示為本發明電路之模式三, 壓功率開關&之寄生電容放電至零伏特時 11 201101669 壓功率開關&之基體二極體化導通,流經該第二低壓 功率開關&之電流全部導入該低壓電容匕,該第—低壓 功率開關X之跨壓〜彳〒止上升並箝制於此。定義該第 一低壓功率開關&之導通責任週期為j,並依據伏-秒 (voltage-second)定理計算,該低壓電容心之電壓%為^ = !(\-d) (?)、 並依據式(6)及(7)得知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之最 高跨壓vsi為 1 (8) V5. =^w+vCT =FW/(1-J) 由於該輸入電壓L屬於低電位,具有高電流特性,參 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之基體二極體仏導通時,奋有: 額的二極㈣降造成損I此時對該第二減功率開關= 施以觸發導通訊號形成同步整流’可大幅改料通壓降與2 導通損失之問題。 〃 受到流經該激磁電感〜之激磁電流續流的影經,咳 輸入繞組&電隸㈣始反向,在非姉點騎為正電壓 ’感應至該輸出繞組4亦為相同情形。此時該輸出繞心之 跨壓、可表示為 、 ’ s 同時流經該輸出繞組4之電流開始反向,對該第二高 一極體仏之寄生電容充電, 2 弟阿壓二極體 °電容放電,因此可以得到該等高壓二極 電壓關係 < 〜Ί. VDW +VDy =vcy (10) 12 201101669 依據上式可爲^ ' 0 ’該·#高壓二極體£)y、4之電壓相互 箝制,該等高壓_先
一極體外、ZV之最高跨壓等於該第一高壓 電谷之跨魔Vr。间吐A
受到該變壓器厂電壓極性反向之影塑, 流經該輸出繞組z B _ ^ s之電w的其中一部分穿越該輸出電容, 亥第四全橋功率開關開關C、7:之基體二極體 V、%此串聯路徑,開始對該第一、第四全橋二極體乃 、/^之寄生電容以小量 里电机充電,s亥第一、第四全橋二極 體"^丨、乃7"4開始由導i甬趙·主进1·. . Ο Ο 命通轉為截止。由於流經該輸出繞组£之 電"IL值在此模式期間,受限於該於ψ -昆贵式、 又丨κ K巧輸出漏電感心之影響
得高壓側所有二極體H T2 外4之疋向恢 復電流非常低。當高壓側所有二極體m、乃 、珥4均為載止時,本模式結束。 π η 如圖6、11所示,模式四開始前該低壓電容^已瘦 充電-段時間,流經該激磁電感、之激磁電流能量亦; 降一個階段,此時該低壓電容Cx釋能並與激磁電流之 能量以感應電流方式反向一同流入該輸入繞組尽,然 後傳遞到高壓側,因此該變壓器C具有雙向磁路特2 ’此模式之電流可彌補耦合電感架構於責任週期太小 時形成激磁不連續的問題。由於該低壓電容c電节反 向流經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A時,該第二低壓功率開 關足早已觸發且為零電壓,自然形成零電壓切換之效 能。此模式期間,該輸出繞組Is之跨壓與該第二言 壓電容CV之跨壓vCr串聯並對該第一高壓電容Cr充電,結 合方程式(3)與式(6),得知該第一高壓電容q之跨麗v 13 201101669 可表示為 VC. = + vw = NVm /(1 ~ 2Nv ⑴) 第四全橋二 依據式(4)之〜關係式可求得該第—、 極體^之跨塵、、vfl4,分別表示如下 νβ.+νβ4 =v0-vc^-NVm 本模式止於該第 止時。 二低壓功率開關 (12) &之觸發信號截 如圖6 ' 12所示, &觸發信號V#截止時 電容電流續流影響 儲存與釋放該等低壓 ,該等低壓功率開關4 。當該第一低壓功率 模式五始於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 ,由於該輸入漏電感心受到該低壓 ,流經該輸入繞組‘之電流開始 功率開關4、&之寄生電容電壓 、&之跨壓關係如方程式(6)所示 開關5;之寄生電容放電至零伏特 時,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之基體二極體^導通以承 接全部電流,於是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之跨壓〜停 止上升並箝制於此,因此可以得知該第二低壓功率開 關&的对壓規格與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相同。 如圖6、13所示’模式六始於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 4再次觸發導通’此時該輸入漏電感々承受全部電壓, 可有效抑制感應電流之爬升率,故不會造成湧泉電流 之現象發生。兩側繞組電壓極性仍保持前一模式狀辩 ,在非極性點處仍為正電壓。因受限於該輸入漏電感^ 之影響,流經該輸入繞組之電流無法立即由負向轉 正向,因此該輸出繞組is仍維持前一模式運作,激磁 14 201101669 能量仍然持續下降並透過該變壓器7;釋放至該輸出繞 組4。因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之基體二極體%仍有電 流通過,形成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導通時零電壓切換 之柔性切換特性。 如圖6、14所示,當該輸入 且流經該輸入繞組之電流振幅等於流經該激磁電感 、之激磁電流時,該輸入繞組々重新接受該輸入電愿7 的能量。此時該變壓器在極性點處由負轉為正電壓,
流經該激磁電感之激磁電流開始線性上升,同時該激 磁電感心之跨壓亦透過該輸入繞組尽感應電壓至該輸 出繞組,流經該輸出繞組之電流再次反向狀升, 其電流路徑分別恰可釋放該第二高壓二極體乃,R — & 姐%,及s亥第 一 '第四全橋二極體乃η、久4,同時對該第—高摩_極 體Z)y之寄生電容充電並使其截止。而當該第二高壓-極 體%,及該第一、第四全橋二極體A·,、導通時,漭 經s玄輸出繞組As之電'"il再-入分別對該第二高壓電容c及 該輸出電容C。充電’其充電路徑與模式—柏同。者穿 經該激磁電感k之激磁電流逐漸升高、流蛵兮# '、二吻稱I出繞組 乙之感應電流由高點逐漸下降時,會再次回到模式一 之狀態,進入下-個週期’以逐漸累積該交流輸:電 壓V。之弦波電壓。 綜合上述並利用式(4)及(1 1 )計算, J Μ筏得該 輸出電容c0之充電關係式’該交流輸出雷厭 叫电7坚V。關係式 可表示為 15 (13) 201101669 在此定義本電路架構之電壓增益為,其關係式 可表示為 (14)
Gy =1^1-Λγ(2~^) 4NVil V,N i^-d) vm 上式第一項無論導通責任週期C?為何值(〇^rf<1), 電壓增益G,仍有倍以上之電壓。至於第二項4iW /r
*1 7 V IN 之符號為負,代表漏感成分會影響電壓增益。在低導通責 任週期0^· ’該輸入漏電感Ztl須承受大部分跨壓,僅剩少許電 壓分配至該激磁電感4與該輸入繞組A部份,因此該輸出繞 組£s無法汲取較高能量,同時該輸入繞組、之電流皆為不連 續狀態。由於該交流輸出電壓v。為正弦電壓,故本架構之電 壓轉換包含昇壓及降壓此兩種功能,在此必須進—步 分析漏感影響,以完成線性調壓功能。 如圖15所示為降壓條件下電感電流不連續之分析,其 中L為流經該輸入繞組Z,之電流,其峰值為d為該第一 低壓功率開關4之導通責任週期。因太陽能電池所提供之 電流僅在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4導通階段,故將其週期平 均電流令為‘,及/。分別表示交流輸出波形於分析波形區 域之有效電壓及電流值,Λ則表示負載電阻值。依據功率平 衡得知,輸入功率匕乘以轉換效率"等於輪出功率ρ。,為簡 化分析在此將轉換效率▽定為丨,其關係式可表示為 Ρ,Ν = Ρ0 (15) 16 201101669 V<^iAya=lV〇-Ioz=V〇l R 〜、 U6) 因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為截止狀態,所
^ ^ h\l iAVQ 會等於電流L,將上述各電壓電流代入式(16)可改窝為 .^YL " 2 R 電流^其關係式可表示為 i - 2·^ "R-vm-d (17) (18) Ο 式⑷中該輸入漏電感之跨壓\可表示為 (19) 任周』的日守間,並且為切換頻率Λ的倒 數’ k為該變壓器Γ m樾、, ,<耦σ係數,將式(19)代入式(14),電 壓増W之關係式可改寫為 〇 整理後之方程式 (1-J)令式(21)中 (20) (21) 6 = 1 (22) (23) (24) 17 (1-^) 201101669 因6為1且電壓增益G,>〇 G,, = -—b + 4 · a · η V 2.a 或 故二次方程式僅有一解 (25) R-d2 ~\ [l6N(l~k)Lp.f^ -1+Ji+^Li^z^)^k)Lp. /c L 1 (^dXR^)~- (26) 以上所述模式一至模式七之理 1〇〇kHz切換中-個完整的週期。”,乃是局頻 〇 如圖16所示為全橋電路時序圖,如圖η、18所 不則分別為全橋模式— 圖。以IT Α + ”全橋杈式—之電路工作模式 圖以下敘述料全橋電路歸z之操作模式,其中 、、心、V及、分別為該等全橋功率開關 『、 之觸發信號,該交户& & φ @ 2 3汉4 艾机輪出電壓之正半週期間為Α臂 功率開關认Γ4觸發導通,負半週期間為Β臂之 全橋功率開關觸發導通〜為弦波命令電壓”
則為輸出端之回授雷厭 ^ ^ FB p 扠電壓。當该父流輸出電壓v。位於正 半週期間由A臂持螬臨i i ,s 丹續觸發涂通,對该輸出電容C。充電 、^父流輸出電壓V。,其充電模式同上述高 1〇㈣之分析,其電流流向如圖17之全橋模式一戶 示。 當該交流輸出 期間因該輪出電容 過負載消耗至零伏 進入弦波負半週, 電壓V。接近零父越之區域時,在此 c。之跨壓極小,其能量無法完全透 特。若直接以低頻60Hz觸發b臂 勢必增加開關切換之應力造成較高 18 201101669 之切換損失’亦會造成該交流輸出電壓v。波形失真, 尤其無載時失真會更為嚴重。 因此ΛΒ兩臂之全橋開關除了大部份時間持續採 60Hz之操作模式外,在弦波電壓即將進入下一半週 之父越期間,需採用AB兩臂立補之模式以高頻切換 ’此高頻切換方式與電流流向如圖1 8之全橋模式二 所不,主要透過該弦波命令電壓Vcw準位與該回授電 Q 壓、準位兩者間之比較,並搭配正反器控制時脈,以 確保ΛΒ兩臂切換之頻率為固定。釋放該輸出電容匸。 内之殘餘能量之控制方式為導通B臂之全橋功率開關& 及g、串聯該.第—高壓電容&之路徑’使該輸出繞組々兩 端之反向感應電壓釋放電流至該低壓電容q,可確保 該交流輸出電壓V。於下一半週導通時,其電壓可由零 電位開始建立。由於此區域電壓很低,且該等全橋功 率開關η、Γ2、7;、7;切換損失不高,僅有高壓小電流所造 Q 成之導通損失。 同理,欲產生之交流輸出電壓V。為正弦波負半週 輪出時’由Β臂之全橋功率開關r2及7;持續觸發導通, 子°亥輸出電谷C〇反向充電以累積負半週輸出。當負半 週接近零父越區域時’亦須透過全橋A臂之路徑將能 量釋放至該低壓電容q,操作方式及原理如同正半週 所述β 综上所述,本發明之低壓側大電流部分採用低壓低導 通損失之元件’高壓側則抑制在低電流且無電壓應力,所 19 201101669 有開關均具有柔性切換特性,從理論分析、模擬結果及實 作佐迅,均可達成南轉換效率兼具低成本之優點,而且本 發明之最高轉換效率可大於92%,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 目的。 准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 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中請專利 範圍及發明說明内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 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内。 【圖式簡單說明】 圖1是習知一混合供電型太陽能能源轉換系統的—系 統方塊圖; 圖2是一太陽能電池的一等效電路圖; 圖3是習知一昇壓式轉換器電路的一電路圖; 圖4疋習知一高昇壓比例之耦合電感型昇壓電路的一 電路圖; 圖5是本發明太陽能電池之直交流電源轉換裝置之較 佳實施例的一電路圖,說明該較佳實施例與一相位偵測與 電壓迴授控制電路及一電壓電流控制與驅動電路的連結關 係; 圖6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電路工作時序圖,說明該電 路共有七種工作模式; 圖7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 圖8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說明電路位於 模式一期間内之工作狀態; 201101669 圖9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說明電路位於 模式二期間内之工作狀態; 圖10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說明電路位於 模式三期間内之工作狀態; 圖11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說明電路位於 板式四期間内之工作狀態; 圖12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說明電路位於 ◎ 模式五期間内之工作狀態; 圖13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說明電路位於 杈式六期間内之工作狀態; 圖14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說明電路位於 模式七期間内之工作狀態; 圖15是該較佳實施例位於降壓條件下一輸入繞組電流 不連續之狀態圖; 圖16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全橋電路時序圖; 〇 圖17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圖,說明電路位 ;王橋模式一期間内之工作狀態;及 是該較佳實施例的一等效電路圊,說明電路位於 橋模式二期間内之工作狀態。 21 201101669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 ......直流輸入端 ^S2 •…基體·—極體 3…… …· ·箝制單元 Cy ••… …··第一高壓電容 4....... --···升降壓單元 ...... ••…第二高壓電容 5....... ......反流單元 Dy •.… •…·第一高壓二極體 Tr…… ••…升壓變壓器 Dw •…. .....弟一南壓一極體 LP …·. …·輸入繞組 Ά •…· ----弟 全橋開關 Ls .…. …·輸出繞組 τ2 •.… -…第二全橋開關 lm •…· 激磁電感 Ά….· ----第二全橋開關 K ••… 輸入漏電感 τ, •…· •…第四全橋開關 At 2 .....輸出漏電感 D 丁' •…第一全橋二極體 第 低壓開關 Dr2 •…第二全橋二極體 A…… ••…第二低壓開關 Df3 •…第三全橋二極體 Q •…· ••…低壓電容 ^T4 •…第四全橋二極體 Ds\ …基體二極體 C〇…… •…輸出電容 22

Claims (1)

  1. 20110166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太陽能電池之直交流電源轉換裝置,適用於與一太 陽能電池的一直流輸入端電連接’並用於產生一交流輸 出電壓’該電源轉換裝置包含: 一甜制單元,包括一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一第二低 壓功率開關及一低壓電容,該等低壓功率開關與該低壓 電容相互串聯後再與該直流輸入端並聯; 〇 一雙繞組升壓變壓器,包括一與相互串聯之低壓電 谷及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並聯的輸入繞組、一輸出繞組 ,及—與該輸入繞組並聯的激磁電感,在該交流輸出電 壓位於正半週期間時觸發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使電流 自5亥直流輸入端流出,經過該輸入繞組與該第一低壓功 率開關對该激磁電感儲能,使流過該激磁電感之電流上 升’並利用該變壓器感應電壓至該輸出繞組;及 ▲—反流單元,用於將自該輸出繞組輸出之電壓轉換 〇 為垓交流輪出電壓。 2 · 依* 4虑由上 、、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之直交流電 二轉換裝置,更包含一升降壓單元,該升降壓單元包括 及"★间壓電各、一第二高壓電容、一第一高壓二極體 第一南壓二極體,該第一高壓電容與該輸出繞組串 爿叶,^'女笛一古 Γ-- 與彳 一局堅電容先與該第一高壓二極體串聯後,再 互串聯之該輸出繞組及該第一高壓電容並聯,該第 :巧壓二極體之正極電連接於該第二高壓電容與該 向壓二搞 一不體之間,該第二高壓二極體之負極電連接於該 23 201101669 輸出繞且與s亥第一商壓電容之間,該輸出繞組之跨廢會 透過該第二高壓二極體之路徑對該第一高壓電容充電, 藉此箝制該第一高壓二極體之電壓。 依據申μ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之直交流電 源轉換裝置,其中,當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截止時,流 過該輸入繞組之電流會通過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的一基 體二極體並對該低壓電容充電,並利用該變壓器將能量 釋放至該輸出繞組’並與相互串聯的第二高壓電容透過 肩第一向壓二極體之路徑對該第一高壓電容儲能,藉此 累積下一週期所需之能量,在該第二低壓功率開關的基 ,二極體導通時觸發㈣二低壓功率開關,形成同步整 :技街,並可箝制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之跨壓,當該低 壓電容開始轉向放電時會形成零電壓切換特性,此時該 低壓電容與該激磁電感同時透過該輸人繞組將能量傳至 j輸出、’堯,.且,虽第二低壓功率開關截止時,流過該低壓 電合之電流降為零,但因受到該變壓器的一輸入漏電感 衫響,该輸入繞組透過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的—基體二 極體之路徑續流,此時立即觸發該第一低壓功率開關, 再次形成零電壓切換特性。 4.依據f請專利範圍第2項或第3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之 直父流電源轉換裝置,其中,該反流單元包括相互串聯 的一第一全橋功率開關與一第三全橋功率開關、相互串 聯的第—全橋功率開關與一第四全橋功率開關、分別 與該等全橋功率開關串聯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全 24 201101669 橋二極體,n 及—用於產生該交流輸出電壓的鈐a 該輸出電交夕电竖的輸出電各, 电各之正極電連接於該第—全 =全柊# # 金橋功车開關與該第 二+樁丄亡 电今之負極電連接於該第 於φ:開關與該第四全橋功率開關之間,在該交流 勒電壓位於正半週期間裡該第—全 '
    :全橋功率開關持續導通,該輸出繞組之跨麼與該第— :壓電容之跨壓串聯’經該第一全橋功率開關與該第四 全橋功率開關之導通路徑對該輸出電容充電,以累積該 交流輸出電壓,該等全橋二極體是用於防止該交流輸: 電壓於該等全橋功率開關之間形成的短路電流。 5.依據申請專利範 源轉換裝置,其 時,則改由該第 持續導通。 圍第4項所述之太陽能電池之直交流電 中,在該交流輸出電壓位於負半週期間 二全橋功率開關與該第三全橋功率開關 〇 25
TW98120079A 2009-06-16 2009-06-16 DC/AC converter device of solar cell TW201101669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20079A TW201101669A (en) 2009-06-16 2009-06-16 DC/AC converter device of solar cel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20079A TW201101669A (en) 2009-06-16 2009-06-16 DC/AC converter device of solar cel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1669A true TW201101669A (en) 2011-01-01
TWI378633B TWI378633B (zh) 2012-12-01

Family

ID=448370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20079A TW201101669A (en) 2009-06-16 2009-06-16 DC/AC converter device of solar cell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10166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0916B (zh) * 2012-09-27 2015-01-21 Ind Tech Res Inst 直流-直流轉換器及其驅動方法
CN110190654A (zh) * 2019-06-27 2019-08-30 季华实验室 大功率充电电路及装置
CN111880005A (zh) * 2020-07-23 2020-11-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一种回路电阻测试仪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2396B (zh) * 2014-06-30 2016-08-2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单电感双Boost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0916B (zh) * 2012-09-27 2015-01-21 Ind Tech Res Inst 直流-直流轉換器及其驅動方法
US9124182B2 (en) 2012-09-27 2015-09-0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DC-DC converter with active clamp circuit for soft switching
CN110190654A (zh) * 2019-06-27 2019-08-30 季华实验室 大功率充电电路及装置
CN111880005A (zh) * 2020-07-23 2020-11-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一种回路电阻测试仪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80005B (zh) * 2020-07-23 2022-07-0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一种回路电阻测试仪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78633B (zh) 201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4274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器
CN206250979U (zh) 一种准谐振有源箝位反激式变换器
CN111371316B (zh) 一种基于耦合电感的零输入纹波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05939108A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201766508U (zh) 单相单级全桥隔离型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CN110601525B (zh) 新能源汽车集成车载充电变换系统
CN105939112A (zh) 一种高增益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05958816A (zh)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和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105939107A (zh) 一种混合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11371315B (zh) 一种零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dc-dc变换器
TW201101669A (en) DC/AC converter device of solar cell
TWI452812B (zh) High Efficiency Staggered Boost Converter
CN112968603B (zh) 一种宽变比无变压器buck-boost变换器
TW201541829A (zh) 高效率大範圍輸出電壓之直流電源昇壓電路
CN205847090U (zh) 一种混合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CN113783418A (zh) 一种低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软开关直流变换器
CN103337961A (zh) 一种高电压变比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47086U (zh) 一种开关电容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CN205847091U (zh) 一种开关电感型准开关升压dc‑dc变换器
TW200541193A (en) High-efficiency DC/DC converter with high voltage gain
Lu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bidirectional DC-DC forward/flyback converter with leakage energy recycled
CN103312154B (zh) 一种串联式多输入耦合电感升降压变换器
CN105978322A (zh) 一种开关电容型高增益准z源dc-dc变换器
CN217087767U (zh) 一种超高增益dc/dc升压变换器
CN105634321B (zh) 高可靠性的单相双向dc‑a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