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32511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Google Patent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2511A
TW201032511A TW098138527A TW98138527A TW201032511A TW 201032511 A TW201032511 A TW 201032511A TW 098138527 A TW098138527 A TW 098138527A TW 98138527 A TW98138527 A TW 98138527A TW 201032511 A TW201032511 A TW 20103251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acket
dev
packets
reques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8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Ismail Lakkis
Vered Bar Bracha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0325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251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04B7/086Weighted combining using weights depending on external parameters, e.g. direction of arrival [DOA], predetermined weights or beam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04L1/0631Receiv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201032511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大體而言係關於無線通信系統’且更特定而言係 關於用於無線通信系統中之方向性關聯之方法及裝置。 本申請案主張2008年11月12曰申請之名為「無線通信系 •統中頻道存取之方法及裝置(ME™00 AND APPM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113,602號之權利及優先權, • 其指派代理人案號為090424P1 ’其揭示内容在此以引用之 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申請案主張2009年3月28日申請之名為「無線通信系 統中頻道存取之方法及裝置(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第61/1 64,422號之權利及優先權, 其指派代理人案號為090424P2,其揭示内容在此以引用之 方式併入本文中。 【先前技術】 在相關技術之一態樣中,具有支援單載波或正交分頻多 . 工(OFDM)調變模式之實體(PHY)層之器件可諸如在遵守如 v 由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在其802.15.3c標準中規 定之細節的網路中用於毫米波通信中。在此實例中,PHY 層可經組態以用於在57千兆赫(GHz)至66 GHz之頻譜中的 毫米波通彳§ ’且具體而言,視地區.而定,ΡΗγ層可經組態 以用於在美國在57 GHz至64 GHz及在日本在59 〇112至66 GHz 144655.doc 201032511 之範圍中之通信。 為允許支援OFDM或單載波模式之器件或網路之間的可 父互運作性,s玄兩種模式進一步支援一共同模式。具體而 言,該共同模式為由OFDM及單載波收發器兩者使用以有 助於不同器件及不同網路之間的共存及可交互運作性的單 載波基本速率模式。該共同模式可用來提供信標,傳輸控 制及命令資訊及用作用於資料封包之基本速率。 802· 15.3c網路中之單載波收發器通常使用至少一碼產生 器來提供首先由Marcel J.E. Golay引入之形式(稱為格雷碼 (GoUy code))至所傳輸之資料訊框之一些或所有攔位之擴 展,且執行一所接收之經格雷碼寫碼之信號之匹配濾波。 格雷互補碼(Complementary Golay code)為等長有限序列之 集合,使得在一序列中具有任何給定分離之等同元素對之 數目等於在其他序列中具有相同分離之不同元素對之數 目。S.Z. Budisin之「Effieient Pulse c〇mpress〇r 如 C〇mplementary Sequences」(Electr〇nic LeUers,第 27卷, 第3期,第219頁至22〇頁,^”年!月31曰)(其在此以引用 之方式併入本文中)展示用於產生格雷互補碼(G〇lay C〇mplementary code)i傳輸器以及格雷匹配濾波器(〇〇1吖 matched filter)。 對於低功率器件,針對共同模式而言使用具有恆定波封 之連續相位調變(CPM)信號,以使得功率放大器可在最大 輸出功率下操作而不影響經濾波之信號之頻譜為有利的。 咼斯最小移位鍵控(Gaussian Minimum shift Keying, I44655.doc 201032511 GMSK)為藉由在高斯濾波器中選擇一合適頻寬時間乘積 (BT)參數而具有緊密頻譜占用之連續相位調變之形式。恆 定波封使GMSK與非線性功率放大器操作相容’而無與非 恆定波封信號相關聯之伴隨頻譜再生。 可實施各種技術來產生GMSK脈衝形狀。舉例而言’針 對共同模式,可實施具有線性化GMSK脈衝之π/2-二元相 移鍵控(BPSK)調變(或π/2-差分BPSK),諸如I. Lakkis、J. Su 及 S_ Kato 之"A Simple Coherent GMSK Demodulator"(IEEE Personal, Indoor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PIMRC)2001) 中所展示,其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發明内容】 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對於使用諸如由IEEE 802.15.3c協 定界定之毫米波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PAN)之系統可為有 利的。然而,本發明並不意欲限於此等系統,因為其他應 用可受益於類似優點* φ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使一第一器件與一 第二器件相關聯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包含複數個封包 之至少一關聯請求自該第一器件傳輸至該第二器件,每一 - 封包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輸;偵測一來自該第二器件之 . 關聯回應;及基於該關聯回應判定一較佳第一器件至第二 器件傳輸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無線通信裝置。該裝 置包括:用於將包含複數個封包之至少一關聯請求傳輸至 一器件的構件,每一封包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輸;用於 144655.doc 201032511 偵測一來自該器件之關聯回應 回應判"佳裝置至器件傳輸::的構及:於基於_ :::發明之另'態樣,提供—種用於無線通信之電腦 1。錢腦程式產品包括—機器可讀媒體,其具有 L订以進仃以下動作之指令:將包含複數個封包之至少 =關聯請求自第1件傳輸至第二器件,每—封包分別在 :同方向上傳輸:偵測一來自該第二器件之關聯回應; =基於該關聯回應判定―較佳第-器件至第二器件傳輸方 向。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 二該裝置包括一處理系統’其經組態以:將包含複數個 l之至少-關聯請求傳輸至一器件,每一封包分別在一 不同方向上傳κ貞測—來自該器件之關聯回應;及基於 該關聯回應判定一較佳裝置至器件傳輪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提供—種存取終端機。該存取 終端機包括:-天線;及一處理系統,其經組態以經由該
Q 天線將包含複數個封包之至少—關料求傳輸至一器件, 每一封包分別在-不同方向上傳輪;偵測一來自該器件之 關聯回應;及基於該關聯回應判定一較佳存取終端機至器 件傳輸方向。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種用於使一第一器件盘 —第二器件相關聯的方法。肖方法包括··獲取-較佳第二 器件至第-器件傳輸方向;基於該較佳第二器件至第一器 件傳輸方向之該獲取而判定一較佳第—器件至第二器件傳 144655.doc -6 - 201032511 =向,·將包含來自由該第—器件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 v封包的至少-關聯請求傳輸至該第二器件,每一封包 J:不同方向上傳輸,·且其令該至少-封包包含關 •於销判定之較佳第—器件至第二器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提供-㈣於與另—器件之無 線通仏之裝置。該叙綠畜 .,,、線通4裝置包括:用於獲取一較佳器 件至裝置傳輸方向的構件;用於基於該較佳器件至裝置傳 ❹f方向之該獲取而判定一較佳裳置至器件傳輸方向的構 件,及用於將包含來自由該震置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少 一封包的至少請求傳輸至該ϋ件的構件,每-封包 可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輸;其中該至少一封包包含關於 該所判定之較佳裝置至^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一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使一第一器件與 一第二器件相關聯之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程 式產品包括—機器可讀媒體,其具有可執行以進行以 φ作之指令:獲取一較佳第二器件至第一器件傳輸方向;基 於5亥較佳第二器件至第一器件傳輸方向之該獲取而判定一 較佳第-器件至第二器件傳輸方向;及將包含來自由該第 =件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少—封包的至少—關聯請求 ,至該第一器件’每一封包可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 輸;其中該至少一封包包含關於該所判定之較佳第 至第二器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件 根據本發明之另-態樣,提供一種用於與另— 線通k之裝置。該裝置包括_處理系統,其$ 144655.doc 201032511 取—較佳器件至裝置傳輸方向;基於該 权住%件至裝置僂 輸方向之該獲取而判定一較佳裝置至器件傳輪方向.谔 包含來自由該裝置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 一° 字 一封包的至少 一關聯請求傳輸至該器件,每一封包可分 ,^ J刀別在—不同方向 傳輸,其中該至少-封包包含關於該所判定之較 至器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 + '、另—器件之無 踝通k之存取終端機。該存取終端機包括:— 大綠,及一 處理系統,其經組態以獲取-較㈣件至存取終端機傳輸 方向,基於該較佳器件至存取終端機傳輸方向之該獲取而 判定-較佳存取終端機至器件傳輸方向;心㈣天_ 包含來自由該存取終端機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少一封包 的至少一關聯請求傳輸至該器件,每一 同方向上傳輸;其中該至少-封包包含關於之: 佳存取終端機至器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儘管在本文中描述了特定態樣,但此等態樣之許多變化 及置換、落在本發明之範相。儘管提及了較佳態樣之一些 益處及優點,但本發明之範疇並不意欲限於特定益處、用 途或目標。而是,本發明之態樣意欲可廣泛地應用於不同 無線技術、系統組態、網路及傳輸協定,其中之一些借助 於實例s兒明於附圖中及下文之實施方式中。實施方式及圖 式僅為本發明之說明而非限制,本發明之範疇應由隨附申 請專利範圍及其等效物界定。 【實施方式】 144655.doc 201032511 下文描述本發明之各種態樣U而易見的是,可以多 種形式實施本文中之教示且本文中所揭示之任何特定結 構、功能或兩者僅為代表性的。熟習此項技術者基於本文 中之教示應瞭解’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可獨立於任何其他 態樣來實施,且此等態樣中之兩者或兩者以上可以各種方 式進行組合。舉例而言,可使用本文中所闡述之任何數目 之態樣來實施一裝置及/或實踐一方法。另外,可使用除 了本文中所闌述之態樣中之一或多者之外或不同於該一或 多者的其他結構、功能性或結構及功能性來實施此裝置及/ 或實踐此方法。 在以下描述中,出於解釋之目的,闡述眾多特定細節以 提供對本發明之澈底理解。然而,應理解本文中展示及描 述之特定態樣並不意欲將本發明限於任何特定形式,而是 本發明涵蓋落在如由申請專利範圍界定之本發明之範疇内 的所有修改、等效物及替代物。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使用單載波調變及〇FDM之雙模 式毫米波系統具備一單載波共同傳信(signaling)。該共同 模式為由單載波及OFDM器件兩者用於發信標 (beaconing)、傳信、波束成形及基本速率資料通信的單載 波模式。 現將參看圖1呈現無線網路100之若干態樣,其為以與 IEEE 802.15.3c個人區域網路(PAN)標準相容之方式形成且 在本文中稱為微微網(piconet)之網路。該網路為一允 許諸如複數個資料器件(DEV) 120之若干獨立資料器件彼此 144655.doc 201032511 通信的無線特用資料通信系統。具有類似於網路100之功 能性的網路亦被稱為基本服務集(BSS),或獨立基本服務 (IBSS)(若通信係在一對器件之間)。 該複數個DEV 120之每一 DEV為一實施一至網路100之無 線媒體之MAC及PHY介面的器件。具有類似於該複數個 DEV 120中之器件之功能性的器件可被稱為存取終端機、 使用者終端機、行動台、用戶台、台、無線器件、終端 機、節點或某一其他合適術語。貫穿本發明描述之各種概 念意欲應用於所有合適無線節點而不管其特定命名。 在IEEE 802.15.3c下,一 DEV將承擔該微微網之協調器 之角色。此協調DEV被稱為微微網協調器(PicoNet Coordinator,PNC),且在圖1中說明為PNC 110。因此, 該PNC包括複數個其他器件之相同器件功能性,但提供用 於該網路之協調。舉例而言,該PNC 110提供諸如使用信 標為網路100進行基本時序之服務;及對任何服務品質 (QoS)需求、功率節省模式及網路存取控制之管理。在其 他系統中具有如關於PNC 110描述之類似功能性的器件可 被稱為存取點、基地台、基地收發台、台、終端機、節 點、充當存取點之存取終端機或某一其他合適術語。DEV 及PNC兩者均可被稱為無線節點。換言之,一無線節點可 為一 DEV 或一 PNC。 該PNC 110使用一稱為超訊框之結構來協調網路100中之 各種器件之間的通信。每一超訊框係基於時間而藉由信標 週期定邊界。該PNC 110亦可耦接至一系統控制器130以與 144655.doc -10- 201032511 其他網路或其他PNC通信。 圖2說明用於網路100中之微微網時序之超訊框200。一 般而言,一超訊框為一含有信標週期、頻道時間分配週期 及(視情況)競爭存取週期之基本分時結構。一超訊框之長 度亦稱為信標間隔(BI)。在超訊框200中,提供一信標週期 (BP)210,在該信標週期期間諸如PNC 110之PNC發送信標 訊框,如本文中進一步描述。 競爭存取週期(CAP)220用於在PNC 110與網路100中之複 m w 數個DEV 120中之一 DEV之間或在網路100中之複數個DEV 120中之該等DEV之任何者之間傳達命令及資料。用於 CAP 220之存取方法可基於時槽式阿羅哈(slotted aloha)或 具避免碰撞的載波感測多重存取(CSMA/CA)協定。CAP 220可並非由PNC 110包括於每一超訊框中。 頻道時間分配週期(CTAP)230(其係基於分時多重存取 (TDMA)協定)係由PNC 110提供以為複數個DEV 120分配使 息 用網路100中之頻道的時間。具體而言,將CTAP劃分成一 或多個稱為頻道時間分配(CTA)之時間週期,其由PNC 110 分配給多個器件對,其中每個CTA分配給一對器件。因 - 此,關於CTA之存取機制係基於TDMA的。 ^ 在信標週期期間,首先傳輸使用天線場型集合之信標 (稱為準全向或「Q全向」信標)。方向性信標(意即,在某 一(一些)方向上使用較高天線增益傳輸之信標)可另外在該 信標週期期間或在CTAP中在PNC與一個或多個器件之間傳 輸。 144655.doc -11- 201032511 、圖3為可用於單栽波、〇麵或共同模式訊框之訊框結構 「00的實例如本文中所用,術語「訊植」亦可被稱為 「封包」’且此等兩個術語應視為同義的。訊框結構300包 括則置項302、—榡頭34〇及一封包有效負載。該共 同模式使用格雷碼用於所有三個欄位,意即,用於前置項 3〇2、標頭340及封包有效負載38〇。共同模式信號使用藉 由碼片級ττ/2-BPSK調變之格雷擴展碼來擴展其中之資料。 標頭34〇(其為符合實體層聚合協定(PLCP)之標頭)及封包 有效負載380(其為實體層服務資料單元(psDu))包括使用 具有長度64之格雷碼對擴展之符號。包括(借助於實例, 但不限於)格雷碼重複數目及格雷碼長度之各種訊框參數 可根據訊框結構300之各種態樣調適。在一態樣中,在前 置項中使用之格雷碼可選自長度128或長度256之格雷碼。 用於資料擴展之格雷碼可包含長度64或長度128之格雷 瑪。 返回參看圖3,前置項302包括—封包同步序列欄位 31〇、一開始訊框定界符(SFD)欄位32〇,及一頻道估計序 列欄位330。當使用較高資料速率時’前置項3〇2可縮短。 舉例而言,針對共同模式,預設前置項長度可設定為刊個 格雷碼,其與大約50 Mbps之資料速率相關聯。對於接近 1.5 Gbps之資料速率之資料速率,前置項3〇2可縮短至“個 格雷碼,且對於3 Gbps左右之資料速率,前置項3〇2可進 一步縮短至8個格雷碼。前置項3 〇2亦可基於來自一器件之 内隱或外顯請求而切換成一更短前置項。 144655.doc •12- 201032511
封包同步序列欄位3 10為由長度128之格雷互補碼(ai128, b'm)中之一者擴展之碼的重複,如由圖3中之碼312-1至 3 12-n表示。SFD攔位320包含由長度128之格雷互補碼 (^128,b丨 12 8)中之一者擴展之特定碼(諸如{-1}),如由圖3中 之碼322表示。CES攔位330可使用一對長度256之格雷互 補碼(a、56,b'256)擴展’如由碼332及336表示,且可進一步 包含如由334-1及338-1表示之至少一循環首碼(諸如,aicp 或Vcp),其為長度128之格雷碼’其中Cp為循環首碼 (Cyclic Prefix)或循環尾碼(Cyclic Postfix)。用於分別諸如 a’cp或Vcp之碼332及336中之每一者的循環尾碼(如分別由 334-2及338-2表示)為長度128之格雷碼。 在一態樣中,標頭340大致使用速率為1/2之里德所羅門 碼(Reed Solomon,RS)寫碼,而封包有效負載38〇使用速 率為0.937之RS寫碼RS(255,239)。標頭340及封包有效負載 3 80可為二進位或複值,且使用長度64之格雷互補碼^64及/ 或以64擴展。較佳地,標頭34〇應以比封包有效負載更 健壯之方式傳輸以最小化歸因於標頭錯誤率之封包錯誤 率。舉例而言,標頭340可具備比封包有效負载38〇中之資 料部分高4 dB至6 dB之寫碼增益。標頭速率亦可回應於資 料速率中之改變來調適。舉例而言,對於高達1,5 之 資料速率範圍,標頭速率可為4〇〇 Mbpse對於3 Gbps之資 料速率,標頭速率可為8〇〇 Mbps,且對於高達6 Gbps之資 料速率範圍’標頭速率可設定為5 Gbpse可保持標頭速 率與資料速率範m。因此,隨著資料速率自—範圍 144655.doc -13· 201032511 變化至另一範圍,可調整標頭速率以維持標頭速率與資料 速率範圍之i亙定比率。將標頭速率中之改變傳達至網路 100中之複數個DEV 12〇中之每一器件為重要的。然而,由 所有模式(意即,單載波、OFDM及共同模式)使用之圖3中 之當前訊框結構300並不包括進行此之能力。 圖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態樣之前置項4〇〇。三個前置項界 定如下: 長前置項:8個同步符號、1個SFD符號、2個CES符號; 中等前置項:4個同步符號、1個SFD符號、2個CES符 號;及 短前置項:2個同步符號、1個SFD符號、1個CES符號; 其中一符號為長度512之格雷碼且可自單一或一對長度128 之格雷碼構造。 在信標週期期間,首先傳輸具有準全向場型(意即,覆 蓋所關心空間區之相對寬闊區域之場型)之信標(稱為「Q 全向」信標)。方向性信標(意即,在某一(一些)方向上使 用較南天線增益傳輸之彳§標)可另外在該信標週期期間或 在CTAP中在PNC與一或多個器件之間傳輸。一唯—前置項 序列集合可在同一頻率頻道内指派給每一微微網,使得改 良頻率及空間複用: S5i2,m[n]=c4,m[floor(n/128)]xu128 m[n m〇d 128] n=〇:51l, 其中基序列S5〗2,m占據四個非重疊頻率區間(freqUeney_binj 集合’且因此在時間及空間上正交。第w個基序列占據頻 144655.doc -14- 201032511 率區間m、m+4、m+8、m+12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 中,經修改之格雷序列使用時域或頻域濾波自其他格雷序 列(諸如,規則格雷互補序列)產生以確保僅經使用之副載 . 波而非整個512個副載波被填入。 • 如本文中所用且由&及^>表示之術語「規則格雷互補序 列J可使用以下參數產生: 1. 具有來自集合2m之相異元素的長度Μ之延遲向量D, 其中m=〇:M-l ;及 2. 具有來自QPSK星象圖(±1,土j)之元素的長度M之種子 向量W。 圖20說明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可作為格雷碼產生器或 匹配濾波器使用的格雷碼電路2000。格雷碼電路2〇〇〇包括 延遲元素2002-1至2002-M之序列,其經組態以用於將經判 定之固定延遲之集合D=[D(0),D(l),·.·,D(M-l)]提供至第 一輸入信號。即使當格雷碼電路2000經組態以產生多個格 • 雷互補碼對時,由延遲元素2002-1至2002-M提供之延遲分 布亦可為固定的。格雷碼電路2〇〇〇亦包括可調適種子向量 插入元素2〇3 0-1至203 0-M之序列,其經組態以用於使第二 . 輸入“號乘以複數個不同種子向量W=[W(0),W⑴,..., ' W(M-l)]中之至少一者以產生複數個種子信號。將來自可 調適種子向量插入元素2030-1至2030-M之序列中之每一者 之輸出饋入至第一組組合器中以與延遲元 素2002-1至2〇〇2-M中之每一者之各別輸出組合。在如圖2〇 中展示之格雷碼電路2000之實施中,每一種子向量插入元 144655.doc 201032511 素2030-1至2030-M之輸出在將結果饋入至下一階段之前由 第一組組合器2010-1至201 〇_M之各別一者加至其各別延遲 元素2002-1至2002-M之輸出。第二組組合器20204至 2020-M經組態以用於將來自延遲元素2〇〇21至2〇〇21^之經 延遲之信號與乘以種子向量之信號組合,其中在格雷碼電 路2000中自延遲信號減去種子信號。 根據本發明之某些態樣實施之接收器可使用類似格雷碼 產生執行所接收信號之匹配濾波,以便提供諸如封包或 訊框偵測之功能性。 在一態樣中,格雷碼(al、a2、&3及a4)可藉由延遲向量 (Dl、D2、D3及D3)與對應種子向量(W1、W2、冒3及W4) 之組合產生,如下表中展示: 用於格雷序列al、a2、a3及a4之延遲及種子向量
、第二及第四序列為類型a ’而第三序列為類型b。 較佳序列經最佳化以具有最小旁瓣位準以及最小交叉相 關。 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針對用於交換控制訊框與命令 訊框、關聯至一微微網、波束成形及其他控制功能之 OFDM傳信操作,可使用一基本速率。使用該基本速率以 144655.doc -16· 201032511 達成最佳範圍。在一態樣中, 336個資料副載波以達成基本 (副載波-176至176)劃分成4個 可藉由頻域擴展使用每符號 貧料速率。可將336個副載波 非重叠頻率區間,諸如關於 前置項所描述’且可將每一集合指派給在同 一頻帶中操作 之複數個PNC中之一者。舉例而士 j向5 ’苐一 PNC可被分配副 載波-176、-172、-168、.·、176。钕 。第二pnc可被分配副載 波-175、-171、-167、…、173,簟笙 L, _ 寻寺。此外,每一 PNC可
經組態以擾亂資料以在多個副載波上分散該資料 在IEEE 802.15.3中,微微網時序係基於一包括以下各者 之超訊框·· PNC在期間傳輸信標訊框之信標週期、基於 CSMA/CA協定之競爭存取週期(CAp),及一用於管理 (MCTA)及規則CTA之頻道時間分配週期(CTAp),如下文 進一步解釋。 在信標週期期間,首先傳輸使用幾乎全向天線場型之信 標(稱為準全向或「Q全向」信標p方向性信標(意即,在 某一(一些)方向上使用某一天線増益傳輸之信標)可另外在 該信標週期期間或在CTAP中在兩個器件之間傳輸。 為了在傳輸方向性信標時減少額外負擔,針對更高天線 增益’前置項可縮短(例如’重複之數目可減少)^舉例而 言’當提供0 dB至3 dB之天線增益時,信標使用包含八個 長度512之經修改之格雷碼及兩個CES符號的預設前置項 傳輸。針對3 dB至6 dB之天線增益,信標使用具有相同經 修改之·格雷碼之四個重複及兩個CES符號的經縮短之前置 項。針對6 dB至9 dB之天線增益,信標傳輸具有相同經修 144655.doc -17- 201032511 改之格雷碼之兩個重複及1或2個CES符號的經縮短之前置 項。針對9 dB或更多之天線增益,信標前置項使用相同格 雷碼之僅一個重複及1個CES符號。若一標頭/信標在發信 標期間使用或將一標頭/信標用於資料封包,則標頭資料 擴展因子可與天線增益相匹配。 本發明之各種態樣提供一支援廣泛範圍之天線組態、波 束成形操作及使用模型的統一傳訊協定。舉例而言,天線 組態可包括方向性或全向天線、具有單一天線之方向性天 線%型、分集切換天線、扇區化天線、波束成形天線、柄 ❹ 控天線陣列以及其他天線組態❶波束成形操作可包括在_ PNC與一器件之間執行的先應式波束成形(pr〇active beamforming)及在兩個器件之間執行的按需式波束成形 (on-demand beamforming)。用於先應式波束成形及按需式 波束成形兩者之不同使用模型包括自一 PN c至多個器件及 自至少一器件至該PNC之每封包波束成形、自一 pnc至僅 一個器件之傳輸、多個器件之間的通信,以及其他使用模 型。當PNC為一個或多個器件之資料源,且PNc經組態以 ◎ 用於在不同實體方向上傳輸封包(其中不同實體方向中之 每一者對應於一或多個器件之一位置(封包以該位置為目 的地))時,先應式波束成形為有用的。 - 在一些態樣中,統一(SC/OFDM)傳訊及波束成形協定係 - 獨立於最佳化方法(意即,最佳化以找出最佳波束、扇區 及天線權重)及用於無線網路1〇〇中之器件中的天線系統。 此允許所使用之實際最佳化方法上的靈活性。然而,應界 144655.doc -18 · 201032511 定致能波束成形之工具。此等工1靡*撻%女比 具應支援所有情境,同時 致-減少之潛時、減少之額外負擔及快速波束成形。 下表展示可由本發明之態樣使用 束成形封包。 的四種類型之單載波波 封包類型 前置項長度 (#128碼片) 標頭速率 (Mbps) "ΐ料速率 (Mbps) 10 ' 36 1〇 — 20 12 100 ΟΑΛ "' Too 2UU ^00 *200 ~ ~ 需求強制(My Μ
II 1ΪΓ Tv~
由於此等封包為使用共同模式傳輸之單载波封包,故其 可藉由單載波及OFDM器件兩者解碼。所傳輸之封包令之 大多數可不具有主體,而僅有一前置項。
不同類型之封包可以使得實質上傳輸之總增益(考慮寫 碼增益及天線增益兩者)相等之方式針對不同天線增^使 用。舉例而言,具有〇 dB〜3 dB之天線增益之Q全向^輸可 使用I類封包。具有3 dB〜6 dB之天線增益之方向性傳輸可 使用II類封包。具有6 dB〜9 dB之天線增益之方向性傳輸可 使用m類封包,且具有9 dB〜12犯之天線增益之方向性傳 輸可使用IV類封包。在另—態樣中,以預設速率傳輸信桿 以便減少器件及PNC處之處理複雜性為有利的。 °不 圖5說明可由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使用以執行先應式波束 成形之超訊框結構500。超訊框結構5〇〇包括—信標部八 550、基於CSMA/CA協定之CAp 56〇,及用於管理(批丁 a) 及規則CTA之CTAP 580。信標部分550包括一Q全向部分及 一方向性部分530。方向性部分530包括可發送至不同器件 144655.doc -19· 201032511 以傳送更多資訊之方向性信標之使用。 Q全向部分包括超訊框結構500中之L1個傳輸,其為如 由Q全向信標510-1至510-L1表示之複數個Q全向信標,其 每一者由如由複數個MIFS 520]至52〇_L1表示之各別 MIFS(為保護時間之最小訊框間間距)分離。在一態樣中, L1表示PNC能夠支援之q全向方向之數目。對於能夠全向 覆蓋之PNC(意即,具有一全向型天線之pNC)而言, LI-1。對於具有扇區化天線之pNC而言,li將表示pNc能 夠支援之扇區數目。類似地,當一PNC具備切換傳輸分集 天線時,L1可表示PNC中傳輸天線之數目。針對Q全向信 標封包之結構可使用各種方法。因此,例如,lh@q全向 信標載運相同内容,除非每一q全向信標封包可具有含有 關於Q全向信標封包之索引及Q全向部分中Q全向信標封包 之總數目的資訊的一或多個計數器。 在一態樣中’將CAP 560劃分成兩個部分,一關聯CAp 週期562及一資料通信CAP 572。關聯CAp 562允許該等器 件中之每一者使其自身與PNC相關聯。在一態樣中,將關 聯CAP 562劃分成複數個子CAP(S-CAP)(由S-CAP 562-1至 S-CAP 562-L2表示),每一者繼之以各別保護時間(GT)(由 GT 564-1至564-L2表示)。L2表示由PNC能夠支援之Q全向 接收方向之最大數目,其可不同於L1,且因此,在本發明 之一態樣中’在關聯CAP週期562期間,PNC將在L2個接 收天線之每一者中收聽來自一器件之關聯請求,意即,在 第/個S-CAP期間PNC將在第/個接收方向上收聽,其中/在ι 144655.doc .20· 201032511 至L2之範圍内變化。 在頻道為互逆(例如,L1等於L2)之態樣中,在第1個s-CAP期間,其中/可為自1至L1之任何值,PNC自與其用於 傳輸第/個Q全向信標所使用之天線方向相同的天線方向接 收。若兩個器件使用同一天線陣列用於傳輸及接收,則頻 道在兩個器件之間為互逆的。若(例如)該等器件中之一者 使用不同天線陣列用於傳輸及接收,則.頻道為不互逆的。 ⑩ 圖6A及圖6B分別說明天線場型6〇〇及65〇之兩個實例。 在圖6A中’台610包括複數個天線方向602-1至602-L,其 中第k個天線方向為6〇2-k。類似地,在圖6B中,台660包 括複數個天線方向652-1至652-L,其中第k個天線方向為 652-k。在一態樣中,該等天線方向中之每一者可為具有 一在本文中稱為Q全向之解析度之特定場型、扇區、波束 及高解析度波束(HRB)之部分。儘管在本文中使用之術語 指代在實際解析度(例如,覆蓋區域)方面為任意的天線方 向’但可認為Q全向場型指代覆蓋所關心空間區(RSI)之非 常寬闊區域之天線場型。在本發明之樣中,―卿經 組態以使用可能重疊之q全向天線方向之最小集合覆蓋 ㈣。一扇區可指代使用(例如)一個寬波束或可相鄰或不 相鄰之夕個較讀束來覆蓋—寬闊區域的場型。在本發明 之-態樣中’扇區可重疊。波束為具有最高解析度位準之 高解析度波束(HRB)之子集。在本發^樣卜自波 ,至HRB之解析度之調整在—追蹤操作期間達成,其中一 盗件監控—給定波束周圍之HRB之-集合。 144655.doc •21· 201032511 如上文論述,CAP係基於用於不同器件(DEV)之間的通 信的CSMA/CA協定。當微微網中之該等DEV中之一者不 能夠全向時,在CAP期間想要與彼DEV通信之任何DEV需 要知道在哪個方向上傳輸及接收。一不能夠全向之DEV可 使用切換天線、扇區化天線及/或相控天線陣列(在本文中 稱為方向性天線),如本文中進一步論述。應注意,在信 標期間廣播之資訊可在Q全向與方向性信標之間分割以便 最佳化Q全向信標。 如先前論述,該PNC在每一超訊框中廣播一信標。每一 信標含有關於超訊框之所有時序資訊,及(視情況)關於為 微微網之成員之一些或所有DEV之資訊,包括每一 DEV之 波束成形能力。關於一些或所有DEV之可能能力之資訊將 較佳地在信標週期之方向性信標部分期間通信,因為方向 性信標以較高資料速率傳輸且將較佳地支援潛在大量之 DEV能力資訊。DEV波束成形能力係由PNC在關聯期間獲 得。DEV波束成形能力包括粗略傳輸及接收方向之數目及 波束成形位準之數目。舉例而言,粗略方向之數目可為用 於具有切換天線之DEV之天線之數目、用於具有扇區化天 線之DEV之扇區之數目,或用於具有相位天線陣列之DEV 之粗略場型之數目。一相位天線陣列可產生可重疊之一組 場型;每一場型覆蓋所關心空間區之一部分。 一 DEV需要執行以下步驟以便與該PNC相關聯(意即,成 為微微網之一成員)。首先,DEV自該PNC搜尋一信標。該 DEV接著偵測Q全向信標中之至少一者,且獲取超訊框時 144655.doc -22- 201032511 序之知識、Q全向信標之數目、 間,及(視情況)DEV成員中之每— S-CAP之數目及持續時 者之可能能力。在本發 明之一態樣中,該DEV將藉由 量測來自由該PNC傳輸之所 有Q全向信標之鏈路品質指示符來獲取且追蹤最佳1>1^^方 向。在本發明之一態 收信號之品質之量度 樣中,鏈路品質指示符(LQI)為所接 。LQI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接收信
號強度指示符(RSSI)、信號雜訊比(SNR)、㈣對雜訊及 干擾比卿R)、信號干擾比(SIR)、前置項摘測、位元錯誤
率(BER)或封包錯誤率(per)。 該DEV藉由在L1個傳輸方向之其集合上婦描而在s_cAp 中之一者中將一關聯請求發送至該pNc,意即,該dev發 送-包含視情況由一保護間隔分離之"個封包之集合的關 聯請求,其中第m個封包(m=1、2、...、u)在刪之傳輸 方向上發送且其中該等封包含有相.同内容,除了每—封包 可在其標頭中具有含有關於關聯請求中料之總數目及當 前封包之索引的資訊的一或多個計數器。或者,每一封2 可在其標頭中具有關聯請求中之剩餘封包之數目。此外, 每一關聯請求(意即,關聯請求中之每一封包)具有相對 PNC之關於其至該刪之最佳傳輸方向的資訊。此資訊自 發信標為DEV所已知的。在發送該關聯請求之後,該dev 接著等待一關聯回應。 在债測到已由該臟發送之冑包中之—者之I,該pNc 解碼來自標頭之關於關聯請求内之剩餘封包數目之資訊, 且能夠計算直至最後—個封包結束時剩下的時間,意即, 144655.doc -23- 201032511 在傳輸回該關聯回應之前其應等待之時間。來自該PNC之 關聯回應應向該DEV通知其最佳傳輸方向。一旦由該DEV 成功地接收一關聯回應,則該DEV及該PNC將能夠經由一 組方向通信:一自該DEV至該PNC之方向及一自該PNC至 該DEV之方向(稱為「方向工作集」),且將使用此工作集 來用於S-CAP中之進一步通信。因此,在本發明之一態樣 中,具有一方向工作集意謂該DEV知道使用哪個方向來傳 輸至PNC且哪個S-CAP至目標,且該PNC知道使用哪個傳 輸方向至該DEV。一方向工作集不一定意謂該PNC與該 DEV之間的最佳方向集合。舉例而言,一工作方向可為在 掃描期間偵測到之具有足夠鏈路品質以允許封包接收之完 成的第一方向。該方向工作集可藉由使用下文描述之輪詢 技術而判定為較佳或「最佳」方向集合。或者,在關聯請 求内封包之一者之成功偵測之後,該PNC可監控所有剩餘 封包(由該DEV在不同方向上傳輸)以便找出自該DEV之最 佳接收方向,在此狀況下該方向集合為一最佳方向集合。 該PNC可將獲取DEV能力(包括波束成形能力)作為關聯請 求過程之部分,或在經分配用於該PNC與該DEV之間的進 一步通信之CTA中獲取DEV能力(包括波束成形能力)。 若該DEV在一給定時間内未接收到來自該PNC之關聯回 應,則該DEV應藉由在S-CAP中之每一者中嘗試一或多次 來重發送該關聯請求直至其成功地接收來自該PNC之關聯 回應。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該PNC僅分配一個S-CAP用 於關聯請求。如上文描述,一 DEV可藉由在所有其傳輸方 144655.doc -24· 201032511 向上掃描而發送一關聯請求。或者,在該頻道為對稱之情 況下,該DEV可使用等效於自該PNC之最佳接收方向之傳 輸方向向該PNC傳輸關聯請求。如上文描述自監控該信 標’自該PNC之此最佳接收方向對該DEV可用。在本發明 之另一態樣中,該DEV可在DEV之傳輸方向中之一者中將 一關聯請求發送至該PNC且等待聽到來自該PNC之應答。 若該DEV未接收到來自該PNC之回應,則該DEV將在同一 ©CAP中或在另一超訊框之cAP中在DEV之傳輸方向中之另 一者中將另一關聯請求發送至該PNC。每一關聯請求將包 括關聯請求之完整集合之共同資訊(諸如,多少個關聯封 包已/正在關聯請求之集合中發送)’及正傳輸之特定關聯 。月求之唯一資訊(諸如,實際關聯請求之唯一識別資訊)。 »亥PNC可在所有其接收方向上掃描以彳貞測由該傳輸 之關聯請求内之任何封包的前置項,無論彼封包作為該關 聯請求中之封包集合之部分發送還是個別地發送。一旦成 • 功接收到該關聯請求,該PNC將使用含於其中之方向資訊 來將資訊傳輸回至該DEV。儘管該PNC可能夠基於其能夠 接收之第關聯请求而解碼封包之前置項,但該DEV傳輸 . 該關聯請求的方向可不為最最佳方向。因此,該PNC可嘗 — 試偵測額外關聯請求封包以判定隨後關聯請求是否被較佳 地接收。 上述程序為一方向性關聯程序(意即,當PNC及/或DEV 不能夠全向時)之簡化型 <。該PNC將不時地輪詢每一DEV 以請求該DEV訓練該PNC。為了使該pNC追蹤行動器件, 144655.doc •25- 201032511 此為必要的。該訓練可(例如)藉由該DEV在其傳輸方向集 合上掃描來執行。該DEV自身不需要由該PNC訓練,因為 該DEV藉由監控由該PNC廣播之Q全向信標來追蹤該PNC 方向,如上文描述。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若該PNC與該 DEV之間的頻道為互逆的,則該DEV可在無需掃描之情況 下使用在信標週期期間獲取之最佳方向對來與該PNC相關 聯。若(例如)該PNC具有四個Q全向信標(意即,其傳輸Q 全向信標之四個方向)且該DEV具有三個接收方向,且該 DEV已判定其自該PNC接收傳輸之最佳Q全向信標為第二Q 全向信標且其最佳接收方向為三號,則該DEV將使用三號 方向在二號S-CAP中將一關聯請求發送至該PNC,其中該 關聯請求具有對於該PNC關於其最佳Q全向方向(意即二 號)之資訊。該PNC將接著使用對應於其二號接收方向之二 號傳輸方向傳輸「關聯請求回應」。 假設DEV-1對與DEV-2、DEV-3、…、DEV-N通信感興 趣。自該信標,DE V-1已瞭解關於微微網之所有其他DEV 成員之一切。為了使DEV-1在CAP中與DEV-2或DEV-3、...、DEV-N有效地通信,由於每一 DEV可具有多個傳 輸或接收方向且每一 DEV不知道在於CAP中傳輸或接收時 使用哪個方向,故對與彼此通信感興趣之不為全向的所有 DEV必須訓練彼此。 在一態樣中,用於DEV-1之訓練序列達成如下:假設 DEV-j(j = l、2、…、N)具有MT(j)個粗略傳輸方向及MR(j) 個粗略接收方向。 144655.doc -26- 201032511 1. DEV-1(或或者 PNC)計算 DEV-2、DEV-3、...、DEV-N 之粗略接收方向中之最大數目NR,其中: NR=max(MR(2), MR(3),…,MR(N))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若PNC經組態以計算DEV-2、 DEV-3、...、DEV-N之粗略接收方向中之最大數目NR,貝,J DEV-1僅需要將其有興趣訓練之器件之清單(例如,DEV-2、 DEV-3、...、DEV-N)傳輸至該PNC。 2. DEV-1自PNC請求一 CTA,從而向該PNC通知其想要 訓練DEV-2、DEV-3、…、DEV-N。在本發明之一態樣 中,訓練等於定位DEV-1與DEV-2、DEV-3、…、DEV-N中 之每一者之間的粗略(或精細)傳輸及接收方向之最佳對。 3. CTA持續時間由DEV-1(或或者PNC)計算為至少 NRxMT(l)xT,其中T為訓練封包之持續時間,包括保護時 間。該CTA持續時間亦可包括一回饋階段之持續時間。若 該PNC計算該CTA持續時間,則DEV-1僅需要傳輸待訓練 之器件之清單(例如,DEV-2、DEV-3、...、DEV-N)。 4. 該PNC向DEV-1分配(意即,授予)一 CTA用於訓練。 5. PNC在信標中廣播CTA分配,其指示源為DEV-1,且 目的地為廣播(若所有器件均待訓練)或包括DEV-2 'ϋΕν-Β 、 … 、 DEV-N之目 的地群 (若僅該 等器件 之一子 集待訓 練)。 6. DEV-1在經分配之CTA期間傳輸訓練封包,SDEV-2、DEV-3、…、DEV-N應在該CTA期間接收該訓練,如圖 7中說明。 144655.doc -27- 201032511 應注意,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儘管提 該等方向亦可為精細方向,其 向,仁 分離。 在各個方向之間構造更小 每一Q全向抬標可载運一波束 丄《 _、 个乂〜貝说兀素2140(諸如圖 2 )以將波束成形信標之結構傳送至收聽該PNC之 所有器件。—旦—器件在任何超訊框期間解碼Q全向信標 中之任何者,則其能夠理解整個波束成形循環。在一態樣 中’該波束成形資訊元素⑽包括一當前好向信標糊 位SbO'Q全向信標之數目(例如,來自圖5之訊框結構⑽ 之值L1)之攔位2152、-含有在資訊元素中八位元組之數 目之長度攔位2154,及-為資訊元素之識別符之元素⑴搁 位2156。該當前Q全向信標山攔位215〇含有識別關於超訊 框中之Q全向信標之數目之欄位2152,正在當前超訊框中 傳輸之當前Q全向信標之編號/位置的編號。使用含於當前 Q全向信標ID攔位2150中之編號的器件將知道其自哪個Q 全向方向聽到該信標。 圖21B說明一超訊框資訊元素216〇,其與該波束成形資 訊元素21 4〇—起傳輸’且包括一 pnc位址攔位2 162、一 PNC回應欄位2164、一微微網模式2166、一最大傳輸功率 位準2168、一 S-CAP持續時間欄位217〇、S-CAP週期之數 目之欄位2172、一 CAP結束時間攔位21 74、一超訊框持續 時間攔位2 1 76及一時間符記2 1 78。 圖22A及圖22B說明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藉由器件之 波束成形操作的兩個方法。圖22A係針對具有全向接收能 144655.doc * 28 - 201032511 力之器件之波束成形過程2200。在步驟22〇2中,該全向器 件僅需要偵測一超訊框之Q全向信標。若該器件為外全向 的,則該器件需要藉由收聽一或多個超訊框來在所有其接 收方向上掃描以偵測該信標。一旦偵測到該等Q全向信 軚,s亥器件在步驟2204中關於該等q全向信標中之每一者 儲存鏈路品質因子(LQF)。接著,在步驟22〇6中,該器件 區分L個LQF,[LQF(1)、."、LQF(L)],且識別對應於最高 LQF之最佳PNC方向1 : l=arg{max[LQF(i)]}
i = l :L 在一態樣中,LQF係基於一信號強度、一信號雜訊比及 一信號對雜訊及干擾比中之至少一者。在另一態樣中, L QF可亦應基於前述因子之任何組合。 在步驟2208中,該器件在當前超訊框之第HgCAp期間使 其自身與PNC相關聯,且在步驟221〇中通知pNC所有進一 • 步通信應使用其第1個Q全向方向與PNC發生。該器件可仍 藉由每Q個超訊框監控對應s全向信標而追蹤1個最佳方向 之集合。若發現一方向(例如,第s全向方向)具有—較 佳LQF,則該器件可藉由將其編碼於ρΗγ標頭中之「下一 方向」攔位中而通知PNC使用第『個8全向方向傳輸下— 包。 按需式波束成形可在兩個器件之間或一 pNC與一器件之 間執行。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按需式波束成形在經分配 至兩個器件之間的鏈路之CTA中進行。當一器件與多個器 I44655.doc -29- 201032511 件通信時,使用與先應式波束成形傳訊協定相同的傳訊協 定。在此狀況下,CTA將在波束成形階段期間起信標週期 之作用,且將用於其後之資料通信。在僅兩個器件通信之 狀況下,由於該CTA為其之間的直接鏈路,故使用一更合 作且互動之按需式波束成形傳訊協定為可能的。 圖7說明一具有一信標750、一CAP 760及一 CTAP 780之 超訊框結構700。該超訊框結構700說明一訓練序列,其中 DEV-1已出於訓練DEV-2、DEV-3、...、DEV-N之目的而請 求一分配,且該PNC已將CTA 784授予給DEV-1來執行該訓 練。在CTA 784期間,DEV-1使用L個循環710-1至710-L訓 練 DEV-2、DEV-3、…、DEV-N,其中 L=MT(1)(DEV-1 之粗 略傳輸方向之總數目)。每一循環係繼之以一各別訊框間 間距(IFS)(意即,保護時間)720-1至720-L。在一態樣中, 包括一回饋階段730,在該回饋階段730期間將訓練結果自 DEV-2、DEV-3、…、DEV-N發送回至DEV-1,如本文中進 一步描述。 在一態樣中,在每一循環期間,DEV- 1在一特定粗略傳 輸方向上傳輸若干(η)個訓練封包,其中n=NR(來自所有器 件DEV-2、DEV-3、…、DEV-N之一具有最大數目之粗略 接收方向的DEV之粗略接收方向之數目)。舉例而言,若 DEV-4具有三(3)個粗略接收方向,其等於或大於DEV-2、 DEV-3、DEV-5、…、DEV-N中之其他DEV之粗略接收方向 之數目中之任一者,則n=NR=3。因此,DEV-1將傳輸三 (3)個訓練封包。此重複傳輸允許所有DEV(DEV-2、DEV- 144655.doc •30- 201032511 N)經由其粗略接收方向掃描。換言之,DEV· \必/員在每-輕期間傳輸足_練封包以使得所有器件 尨夠在所有其各別粗略訓練方向上試圖偵測到一訓練封 包。 圖8說明在藉由D购對娜2、DEV_3、w 冰練期間-般化循環(循㈣)之—系列傳輸_。將循賴 之"個訓練封包之傳輸的說明展示為傳輸8HM至810_n。每 —傳輸係繼之以—各別⑽(意即,保護時間)82(^82〇_η。 在一態樣中,每-訓練封包為等同的。如上文論述,㈣ 序歹J之數目η等於NR,其為待訓練之所有之訓練方向 的最大數目。針對訓練封包之結構可使用各種方法。因 此,例如,若訓練封包僅包括前置項部分(意即,無標頭 或有效負載部分),則-循環内η個訓練封包之集合可經组 態成單一大訓練封包。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該單一大訓 練封包之總長度將等同於其傳輸多個僅前置項封包(包括 攀1FS或其他訊框間間距)所花費之時間之長度。舉例而言, 為達成相同長度,該罝—士却丨处& w丨練封包可包括更多重複序列 以填充由㈣通常占有之部分。使用單一大訓練封包方法 向正經訓練之器件提供更多靈活性,因為總體而言,存在 更多時間用於該單一大訓練封包之债測及接收。舉例而 言’一正經訓練之器件可掃描得較慢(意即,延長該器件 在-特定方向上收聽之時間)且具有較佳量測精確度(因為 前置項之更多樣本被操取)。作為另-實例,若一器件可 執行較快掃描,則該器件可φ 士 乂益仵T几成訓練且在該單—大訓練封 144655.doc -31 - 201032511 包傳輸之剩餘時間内進入一功率節省模式。 圖9說明用於具有六(6)個傳輸方向之DEV-1、具有六(6) 個接收方向之DEV-2及具有兩(2)個接收方向之DEV-3之訓 練序列之一循環的實例。如所展示,在每一循環期間, DEV-1傳輸一系列六個訓練封包# 1至#6(關於DEV-1其全部 在同一方向上),其中分別在週期902-1至902-6期間一次傳 輸一個。其他DEV(DEV-2及DEV-3)中之每一者將在每一週 期期間使用一不同接收方向收聽由DEV- 1發送之訓練封包 中之一者。舉例而言,如關於DEV-2可見,在週期902-1期 間,DEV-2將在6個接收方向中之一接收方向1(RX 1/6)上 收聽來自DEV-1之訓練封包#1,且DEV-3將在2個接收方向 中之一接收方向1 (RX 1/2)上收聽來自DEV-1之訓練封包 #1。在週期902-2中,DEV-2將在6個接收方向中之一接收 方向2(RX 2/6)上收聽來自DEV-1之訓練封包#2,且DEV-3 將在2個接收方向中之一接收方向2(RX 2/2)上收聽來自 DEV- 1之訓練封包#2。推測起來,DEV-3將已在週期902-1 期間聽到來自DEV- 1之訓練封包# 1,且識別其最佳接收方 向為RX 1/2。在週期902-3至週期902-6中,DEV-2將繼續 在所指示之各別接收方向上收聽來自DEV- 1之訓練封包。 然而,當DEV-3已用盡所有可能接收方向時,DEV-3可停 止收聽來自DEV-1之訓練封包。在週期902-6期間,DEV-2 將聽到來自DEV-1之訓練封包#6,且因此識別其用於接收 來自DEV- 1之傳輸的最佳接收方向為RX 6/6。應注意,儘 管由DEV-2及DEV-3中之每一者執行之掃描係以順時針方 144655.doc •32- 201032511 向方式,但在天線方向之掃描之方向或順序方面,無特定 場型需要由該等DEV中之任一者遵循。應注意,由dev_2 發現之最佳接收方向僅為在一循環期間發現之最佳者之說 .明,且不一定為總的最佳接收方向,因為對最佳者之搜尋 必須在來自DEV-1之所有六個循環上進行。 圖1〇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之可由一訓練DEV傳 輸之訓練封包結構1〇〇〇 ,其中該訓練封包結構1〇〇〇簡單地 包括一前置項部分而無一訊框主體。若包括一訊框主體, 則其應包含源位址(意即,DEVq之位址)及(視情況)目的地 位址。该训練封包結構丨000包括一封包同步(SYNC)序列 欄位1010、一開始訊框定界符(SFD)欄位1〇4〇,及一頻道 估計序列(CES)攔位1080。在一態樣中,SYNC序列攔位 1010包括長度128之格雷序列之重複型樣,而CES攔位 1080包括自兩個長度512之格雷互補序列a&b(其可自長度 128之格雷序列構造)產生之一對互補經修改之格雷序列 φ 1〇82_1及vb 1082_2。SYNC序列欄位1010藉由SFD攔位 1040與CES欄位1〇8〇分離,SFD欄位1〇4〇包括中斷SYNc序 列欄位1〇1〇之重複的格雷序列型樣。該SFD攔位為可選 的,因為CES可起雙重作用。視情況,可包括一標頭部 分,該標頭部分包括至少源位置及(視情況)所有目的地位 址。如本文中論述,可將一循環内n個訓練封包之集合組 態成由(借助於實例’但不限於)一非常長SYNc欄位構造 之單一大訓練封包,其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為長度128之 格雷序列m倍增η次之一重複型樣。 144655.doc •33- 201032511 如上文論述,返回參看圖7,在回饋階段730期間, DEV-2、DEV-3、…、DEV-N中之每一者向DEV-1通知 DEV-1之最佳粗略傳輸方向及(視情況)其最佳粗略接收方 向。因為存在總共N個器件DEV-1、DEV-2、DEV-3、…、 DEV-N,所以存在N-1個回饋,每DEV-j(j=2、...、N)—個 回饋。用於達成來自每一 DEV之回饋之訊框序列1100說明 於圖11中,其包括展示為DEV-2回饋1110-2至〇£乂-:^回饋 1110-N之回饋部分。每一回饋部分係繼之以IFS 1120-2至 1120-N。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在DEV-1在其接收中不為 全向的情況下,DEV-1將不得不在其可能接收方向中之每 一者中收聽來自該等DEV中之每一者之回饋。舉例而言, 在DEV中之每一者(DEV-2、DEV-3、…、DEV-N)將其回饋 傳輸至DEV-1時,DEV-1將經由所有可能接收方向掃描。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若DEV-1與該等DEV中之每一者之 間的頻道為互逆的,或若該等DEV中之每一者為在傳輸上 能夠全向的,則此回饋方法最佳地工作。若DEV-1至任何 DEV之間的頻道為互逆的,則將使用自DEV-1至彼DEV之 最佳方向來提供自彼DEV至DEV-1之回饋。在該等DEV不 為在傳輸上能夠全向的或若該頻道不為互逆之狀況下, DEV-1個別地訓練DEV-2、DEV-3、…、DEV-N中之每一者 為較佳的。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例如,在DEV 1 -1與 DEV-2之間的訓練會話將包括在L1個循環中自DEV-1至 DEV-2之訓練掃描(L1為DEV_ 1傳輸方向之數目),繼之以 在L2個循環中自DEV-2至DEV-1之訓練掃描(L2為DEV-2傳 144655.doc -34- 201032511 輸方向之數目),繼之以在自DEV-1至DEV-2之掃描中之回 饋,繼之以自DEV-2至DEV-1之回饋。應注意,該等回饋 中之一者可與掃描訓練整合。針對回饋可使用各種方法。 因此,例如,若該頻道為互逆的且DEV-1已訓練DEV-2及 DEV-3,貝|J由於自DEV-1至DEV-2之路徑與自DEV-2返回至 DEV-1之路徑相同,且自DEV-1至DEV-3之路徑與自DEV-3 返回至DEV-1之路徑相同,故DEV-2及DEV-3返回訓練 DEV-1可為不必要的。或者,若每一器件訓練該清單中之 所有其他器件,則若該頻道為互逆的,則回饋階段可省 略。 在訓練序列之結束時,來自DEV-2、DEV-3、…、DEV-N 之每一 DEV將已判定自DEV-1之各別最佳粗略傳輸方向及 其自己之最佳粗略接收方向。換言之,在訓練序列之結束 時,來自DEV-2、DEV-3、…、DEV-N之每一 DEV可識別 DEV-ί應傳輸所藉以之最佳粗略方向以及該特定DEV應收 聽(意即,接收該傳輸)所藉以之最佳粗略方向。 在DEV-1已執行其訓練之後,其他0£¥(0£乂-2、0五乂-3、…、DEV-N)將出於相同訓練目的自PCN請求其自己之 CTA。在所有訓練結束時,每一對DEV(DEV-1、DEV-2、 DEV-3、…、DEV-N)將已判定在前向及反向鏈路兩者上之 最佳粗略方向對。 訓練之結果對於每一 DEV之間的資訊之傳輸為有用的。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此特定可應用於CAP。假設在一特 定CAP期間DEV-1想要將一封包傳輸至DEV-2。DEV-1知道 144655.doc -35- 201032511 使用哪個方向傳輸至DEV-2 »然而,DEV-2不知道哪個 DEV正在傳輸且因此不能在正確方向上導引其天線。為解 決此問題’在一態樣中,DEV-2在其接收方向中之每一者 中收聽一短時間週期。在一態樣中,該短時間週期應足夠 長以偵測一前置項之存在,諸如用以執行(例如)淨空頻道 評估(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 CCA)之時間長度 0 如圖12中說明,DEV_2將繼續自一粗略接收方向切換至 另一粗略接收方向(意即,在每一循環中經由一些或所有 粗略接收方向掃描),自粗略接收方向#1至#?,其中 P-MR(2)(其為DEV-2之可能粗略接收方向之數目),直至其 偵測到來自自DEV-1傳輸之封包1200之前置項122〇之存 在。此對於每一循環由1230-1至1230-P說明。應注音, DEV-2可在對應於來自可能源之接收方向的其粗略接收方 向之僅一子集掃描,意即,一掃描循環係由總接收方向之 僅一子集組成。舉例而言,若DEV_2已進行與僅 DEV-3之訓練,則DEV-2可連續地(意即,多個循環)在對應 於來自DEV-1及DEV-3之最佳接收方向的僅兩個粗略接收 方向(每循環)之間切換,直至其偵測到前置項或其超時。 一旦偵測到前置項1220,則DEV_2無需嘗試其他粗略方 向。然而,一前置項之偵測並不意謂DEV_2已獲取其最佳 接收方向。該方向僅意謂DEV_2已發現在最低限度上允許 其接收該封包的接收方向。此接收方向稱為一工作接收方 向。如本文中論述,一工作方向可為在掃描期間偵測到之 具有足夠鏈路品質以允許封包接收之完成的第一方向。在 144655.doc -36- 201032511 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傳輸DEV(例如,DEV-1)可將DEV_k 最佳接收方向併入於封包1200之標頭124〇中。在另一態樣 中,因為DEV-1及DEV-2兩者已在訓練週期期間判定用於 .彼此之傳輸及接收粗略方向之最佳對,所以DEV-2應能夠 在旦其已判定正嘗試向其發送封包之該DEV(其在此狀 況下為DEV-1)時判定最佳粗略接收方向。在任一方式下, 一旦DEV-2解碼由DEvj發送之封包之標頭,其即知道其 ❹ 最佳接收方向且可切換至彼方向以接收該封包。 想要在CAP中傳輸一封包的DEV可使用相同多循環掃描 方法來感測媒體是否為閒置的或媒體中之另一傳輸是否為 可能的。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若〇£¥_2想要將一封包傳 輸至另-DEV,則DEV_2可首先藉由在不同方面上掃描來 感測且量測能量。如圖13中說明,在具有—前置項部分 1320及一標頭/有效負載部分134〇之封包之傳輸週期13〇〇 期間’若DEV-2感測到媒體為閒置的(意即,未偵測到前置 •項或最大偵測到之能量低於一給定臨限值),則其可將該 封包傳輸至所要贿。在另一方面,若磨_2判定媒體為 忙碌的’則其將後退且在—稱後時間再重開始該感測。 DEV-2將繼續自-粗略接收方向切換至另—粗略接收方向 (意即,在每個循環經由一些或所有粗略接收方向掃据), 自在範圍#1HP内之粗略接收方向,其中p=MR(2)(其為 丽-2之可能粗略接收方向之數目),直至其超時或如由 133(M至1330-P說明情測到能量之存在。在本發明之另一 態樣中DEV 2可在僅兩個方向上(意即,2之自目標 144655.doc .37· 201032511 DEV之接收方向及一對應kDEV_2之傳輸方向之接收方向) 感測媒體。若DEV-2在此等兩個方向上感測到無前置項或 能量,則其可將一封包傳輸至目標DEV,在此狀況下兩個 其他器件可在幾乎無干擾之方向之另一集合上同時通信, 因此達成空間複用。 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器件將經由邏輯頻道與其他器件 通信。一邏輯頻道為兩個或兩個器件之間的實體頻率頻道 内之非專用通信路徑。因此,在一實體頻率頻道中,多個 邏輯頻道可存在,其意謂多個同時傳輸可發生。若自第一 器件至第一器件之傳輸方向不引起對其他作用中邏輯頻道 (意即,在當前傳輸時間操作)之干擾或引起可接受干擾, 則可將一邏輯頻道視為在第一器件與第二器件之間為可用 的。作為邏輯頻道之一實例,一器件DEVq可在水平波束 方向上傳輸至另一器件DEV-2,且同時DEV-3可在垂直波 束方向上傳輸至DEV-4。應顯而易見多個邏輯頻道之使用 致能空間複用。 圖14說明可用於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訓練裝置14〇〇,該 訓練裝置1400包括:頻道時間分配(CTA)模組14〇2,其用 於將一來自一第一器件之頻道時間分配請求傳輸至一第二 器件,其中該頻道時間分配請求包含待由該第一器件訓練 之器件之一清單;CTA授予接收模組14〇4,其接收一由該 第一益件授予之頻道時間分配;及訓練封包傳輸模組 1406,其在由該第二器件授予之該頻道時間分配期間將來 自该第一器件之至少一訓練封包傳輸至待訓練之器件之該 144655.doc -38- 201032511 清單中之至少一器件。 圖15說明可用於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接收器裝置15〇〇, 該接收器裝置15〇〇包括:前置項價測模組15〇2,其藉由在 複數個接收方向上掃描而㈣一由—第—器件傳輸之封包 之-前置項之至少一部分;較佳接收方向模組15〇4,其基 於一在-與該第-器件之訓練會話期間建立的較佳接收方 向而完成該封包之接收;及封包解碼器模組15〇6,其基於 參 ❿ -第-接收方向接收該封包之—標頭且解碼該標頭以識別 該第一器件已傳輸該封包。 圖16說明可用於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頻道時間分配裝置 漏,該頻道時間分配裝置咖包括:cta請求接收模組 1602 ’其在-第―器件處接收—來自—第二器件之頻道分 配,求,其中該請求包含待由該第二器件訓練之器件之一 清單;及信標傳輪模組16()4,其自該第—器件傳輸一信 標,該信標包含一基於該頻道分配請求之用於該第二器; 之頻道分配。 圖17說明可用於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用於使一第一器件 與-第二器件相關聯的關聯請求裝置17〇〇,該關聯請求傳 輸裝置17 0 0包括:關疏士主书乂电 枯關聯β月求傳輸模組1702,其將包括複數 個封—包之至少一關聯請求自該第-器件傳輸至該第二器 件,每一封包分別在一不回 組_,其朗一來=#輸;關聯回應㈣模 、 ^第一器件之關聯·回應;及較佳僂 輸方向额1706,其基於該關聯回應判定-較佳第一器件 至第二器件傳輸方向。 144655.doc •39· 201032511 圖職明可用於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用於使一第一器件 與一第二器件相關聯的關聯請求裝置1800,該關聯請求裝 置800包括.較佳第二器件至第—器件傳輸方向獲取模組 1802,其獲取—較佳第二器件至第―器件傳輸方向;較佳 傳輸方向判定模組1804,其基於該較佳第二器件至第一器 件傳輸方向之該獲取而判定_較佳第_器件至第二器件傳 輸方向;及關聯請求傳輸模組⑽6,其將包含來自由該第 器件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少一封包的至少一關聯請求 傳輸至該第二器件,每一封包可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 輸,其中該至少一封包包含關於該所判定之較佳第一器件 至第一益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圖19說明可用於本發明之各種態樣之頻道評估裝置 1900 ’該頻道評估裝置19〇〇包括:淨空頻道判定模組 1902,其藉由在複數個接收方向上掃描而判定一邏輯頻道 疋否可用於傳輸;及資料傳輸模組19〇4,其在該邏輯頻道 可用之情況下傳輸資料。 可將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態樣實施為使用標準程式化及/ 或工程技術之方法、裝置或製品。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 「製品」意欲涵蓋可自任何電腦可讀器件、載體或媒體存 取之電腦程式。舉例而言’電腦可讀媒體可包括(但不限 於)磁性健存器件、光碟、數位化通用光碟、智慧卡,及 快閃記憶體器件。 本發明並意欲不限於較佳態樣。此外,熟習此項技術者 應認識到,本文中所描述方法及裝置態樣可以各種方式實 144655.doc -40· 201032511 施,包括以硬體、軟體、韌體或其各種組合之實施。此硬 體之實例可包括ASIC、場可程式化閘陣列、通用處理器、 DSP及/或其他電路。本發明之軟體及/或韌體實施可經由 包括 Java、C、C++、Matlab™、Veril〇g、㈣见及/或處理 器專用機器及組合語言之程式化語言之任何組合實施。 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進一步瞭解,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 樣而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塊、模組、處理器、構件: 電路及演算法步驟可被實施為電子硬體(例如,數位實 施、類比實施或該兩者之組合,其可使用源編碼或某一其 他技術來設計)、併有指令之各種形式之程式或設計碼(為 便利起見’其可在本文中被稱為「軟體」&「軟體模 組」)或兩者之組合。為了清楚地說明硬體與軟體之此可 互換性,各種說明性組件、區塊、模組、電路及步驟已在 上文大體按其功能性加以了描述。此功能性係實施為硬體 還是軟體,端視特定應用及外加於整個系統上之設計約束 φ 而定。熟習此項技術者可針對每一特定應用以不同方式實 施所描述之功能性,但是此等實施決策不應被解釋為會導 致脫離本發明之範疇。 結合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而描述之各種說明性邏輯區 塊、模組及電路可實施於積體電路(「% )、存取終端機 或存取點内或由積體電路(「IC」)、存取終端機或存取點 執行。1C可包含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特 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場可程式化間陣列(FPGA)或其他 可程式化邏輯器件、離散閘或電晶體邏輯、離散硬體組 144655.doc -41· 201032511 件、電組件、光學組件、機械組件或其經設相執行本文 中所描述之功能且可執行常駐於Ic内、IC外或常駐於^内 及1C外之碼或指令的任何組合β通用處理器可為微處理 器,但在替代例中,處理器可為任何習知處理器、控制 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亦可將處理器實施為計算器件之 組合,例如,DSP與微處理器之組合、複數個微處理器、 結合DSP核心之一或多個微處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種組 態。 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及系、统態樣僅說明本發明之特定態 樣。應瞭解,$習此項技術者將能夠設計具體化本發明之 原理且包括於其範嘴内之各種配置(儘管未在本文中明確 地描述或展示)。此外’本文中所陳述之所有實例及條件 語言意欲僅出於用以辅助讀者理解本發明之原理的教育目 的。本發明及其相關聯參考將解釋為不限於此等特定陳述 ,實例及條件。此外,本文中陳述原理、態樣及本發明之 態樣以及其特定實例之所有敍述意欲涵蓋其結構及功能等 效物。另夕卜,希望此等等效物包括當前已知之等效物以及 在將來開發之等效物,意即,所開發之執行相同功能之任 何元件(與結構無關)。 本文中之方塊圖表示具體化本 决算法及功能步驟的概念圖。 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 發明之原理之說明性電路、 類似地’應瞭解’任何流程表、流程圖、信號圖、系統 圖、碼及其類似者表示可實質上在電腦可讀媒體中表示或 因此由電腦或處理器執行的各種處理程序,無論此電腦或 144655.doc •42- 201032511 處理器是否明確地展示。 提供先前描述以使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完全理解本發明 之全部範_。熟習此項技術者將顯而易見本文中所揭示之 各種組態之修改。因此,申請專利範圍並不意欲限於本文 巾所描述之本發明之錄態樣,而Μ合與巾請專利範圍 之語言相-致之全部㈣,其中以單數形式指代一元件並 不意欲意謂「一個且僅一個」(除非特定地如此規定),而 ❹是意謂「-或多個」。此外,如中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 片語〜、…中之至少—者」應解釋為針對a、b或c或其 任何組合之請求項。除非另外特別地規定,否則術語「二 些」或「至少-者」指代一或多個元件。熟習此項技術者 已知或稱後將知曉的貫穿本發明而描述之各種態樣之元件 的所有結構及功能等效物皆以引用的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 中且意欲被申請專利範圍涵蓋。此外,本文中所揭示之任 何内容皆不意欲專用於公果,而不管本發明是否明確地敍 鲁述於申請專利範圍中。除非申請專利範圍要素係使用片語 「用於……之構件」而明確地敍述,或在-方法項之狀況 下該要素係使用片語「用於···.之步驟」而敍述,否則該 申請專利範圍要素將不在35 usc. §112第6段之條款下加 以解釋。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組態之無線網路的圖式; 圖2為用於圖!之無線網路中的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 之超訊框結構的圖式,· 144655.doc -43- 201032511 圖4用於圖2之超訊框結構中的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組 態之訊框/封包結構的圖式; 圖4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之具有各種長度的前置項的 結構圖; 圖5為如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的用於先應式波束成 形中之超訊框結構的結構圖; 圖6A及圖6B為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可實施於圖1之 無線網路中之器件上的各種天線場型的圖式;、 社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的一訓練序列之超訊框 .、°構的方塊圖,该訓練序列由圖丨之無線網路中之器件使 用來訓練所關心之其他器件; 圖8為如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的在圖7之訓練序列中 之一般训練循環期間使用的訊框結構的方塊圖; 圖9為如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的圖7之訓練序列之一 貫例循環的時序圖; Ο 圖10為在一般訓練循環期間使用之訓練封包的封包结 構; 、 圖11為在本發明之一態樣中組態的用於圖7之訓練序列 之回饋階段的訊框結構; 圖12為一所傳輸之封包結構及用於使一器件偵測該所傳 輸之封包的時序描述; 圖13為一所傳輪之封包結構及用於使一器件偵測藉由其 他器件之傳輸的時序插述; 圖14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之訓練請求裝置的方塊 144655.doc -44- 201032511 圖; 塊 為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組態之接收器裝置的方 圖, 圖16為根據本發月 方塊圖; 頻道時間分配裝置的 圖17為根據本發日月之-態樣組態之用於使第-器件與第 二器件相關聯之關聯請求裝置的方塊圖; 〃
圖18為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組態之較佳方向獲取裝置的 方塊圖;及 ~ 圖19為根據本發明之—態樣組態之淨空頻道判^裝置的 方塊圖; 圖20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之格雷碼電路的方塊 圖; 圖21A及圖21B為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組態之波束成形 及超訊框資訊元素;及 圖2 2為根據本發明之各種態樣組態之具有_全向接收天 線之器件的流程表。 根據一般慣例’圖式中所說明之各種特徵為清晰起見可 為簡化的。因此’該等圖式可能未描繪一給定裝置(例 如,器件)或方法之所有組件。另外’貫穿說明書及圖 式,類似參考數字可用於表示類似特徵β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無線網路 11〇 微微網協調器(PNC) 144655.doc 45· 201032511 120 資料器件(DEV) 130 系統控制器 200 超訊框 210 信標週期(BP) 220 競爭存取週期(CAP) 230 頻道時間分配週期(CTAP) 300 訊框結構 302 前置項 310 封包同步序列欄位 312-1 碼 312-n 碼 320 開始訊框定界符(SFD)欄位 322 碼 330 頻道估計序列欄位 332 瑪 334-1 循環首碼 334-2 循環尾碼 336 碼 338-1 循環首碼 338-2 循環尾碼 340 標頭 380 封包有效負載 400 前置項 410 封包/訊框SYNC序列 144655.doc -46- 201032511 420 開始訊框定界符(SFD) 430 頻道估計序列(CES) 500 超訊框結構 510-1 Q全向信標 510-2 Q全向信標 510-L1 Q全向信標 520-1 最小訊框間間距(MIFS) 520-2 最小訊框間間距(MIFS) ❹ 520-L1 最小訊框間間距(MIFS) 530 方向性部分 550 信標部分 560 競爭存取週期(CAP) 562 關聯CAP週期 562-1 子 CAP(S-CAP) 562-2 子 CAP(S-CAP) 562-L2 • 子 CAP(S-CAP) 564-1 保護時間(GT) 564-2 保護時間(GT) . 564-L2 保護時間(GT) 572 資料通信CAP 580 頻道時間分配週期(CTAP) 600 天線場型 602-1 天線方向 602-k 第k個天線方向 144655.doc -47- 201032511
602-L 天線方向 610 台 650 天線場型 652-1 天線方向 652-k 第k個天線方向 652-L 天線方向 660 台 700 超訊框結構 710-1 循環 710-k 循環 710-L 循環 720-1 訊框間間距(IFS) 720-k 訊框間間距(IF S ) 720-L 訊框間間距(IFS) 730 回饋階段 750 信標 760 競爭存取週期(CAP) 780 頻道時間分配週期(CTAP) 784 頻道時間分配(CTA) 800 傳輸 810-1 傳輸 810-2 傳輸 8 1 0-n 傳輸 820-1 IFS 144655.doc -48· 201032511 820-2 IFS 820-n IFS 902-1 週期 902-2 週期 902-3 週期 902-4 週期 902-5 週期 902-6 週期 ® 1000 訓練封包結構 1010 封包同步(SYNC)序列攔位 1040 開始訊框定界符(SFD)欄位 1080 頻道估計序列(CES)攔位 1082-1 經修改之格雷序列va 1082-2 經修改之格雷序列vb 1100 訊框序列 1110-2 9 DEV-2回饋 1110-3 DEV-3回饋 1110-N DEV-N回饋 . 1120-2 IFS 1120-3 IFS 1120-N IFS 1200 封包 1220 前置項 1230-1 循環 144655.doc -49- 201032511 1230-2 循環 1230-P 循環 1240 標頭 1300 傳輸週期 1320 前置項部分 1340 標頭/有效負載部分 1400 訓練裝置 1402 頻道時間分配(CTA)模組 1404 CTA授予接收模組 1406 訓練封包傳輸模組 1500 接收器裝置 1502 前置項偵測模組 1504 較佳接收方向模組 1506 封包解碼器模組 1600 頻道時間分配裝置 1602 CTA請求接收模組 1604 信標傳輸模組 1700 關聯請求裝置/關聯請求傳輸裝置 1702 關聯請求傳輸模組 1704 關聯回應偵測模組 1706 較佳傳輸方向模組 1800 關聯請求裝置 1802 較佳第二器件至第一器件傳輸方向獲取模組 1804 較佳傳輸方向判定模組 144655.doc -50- 201032511 1806 關聯請求傳輸模組 1900 頻道評估裝置 1902 淨空頻道判定模組 1904 資料傳輸模組 2000 格雷碼電路 2002-1 延遲元素 2002-2 延遲元素 2002-M 延遲元素 ❹ 2010-1 組合器 2010-2 組合器 2010-M 組合器 2020-1 組合器 2020-2 組合器 2020-M 組合器 2030-1 可調適種子向量插入元素 2030-2 • 可調適種子向量插入元素 2030-M 可調適種子向量插入元素 2140 波束成形資訊元素 . 2150 當前Q全向信標ID攔位 2152 Q全向信標之數目之欄位 2154 長度攔位 2156 元素ID欄位 2160 超訊框資訊元素 2162 PNC位址欄位 144655.doc -51 - 201032511 2164 PNC回應欄位 2166 微微網模式 2168 最大傳輸功率位準 2170 S-CAP持續時間欄位 2172 S-CAP週期之數目之欄位 2174 CAP結束時間欄位 2176 超訊框持續時間欄位 2178 時間符記 2200 波束成形過程 2202 步驟 2204 步驟 2206 步驟 2208 步驟 2210 步驟 144655.doc -52-

Claims (1)

  1. 201032511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用於使一第一器件與一第二器件相關聯的方法, 包含: 、 將包含複數個封包之至少一關聯請求自該第—器件傳 輸至該第二器件,每一封包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輪,· 偵測一來自該第二器件之關聯回應;及 =於該關聯回應判定-較佳第―器件至第:器件傳輸 万句。 2·如請求们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關聯請求係在一由該 第二器件分配用以接收來自其他器件之關聯請 = 時間週期期間傳輸。 、 I: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關聯請求包含一較佳 弟一 1§件至第一器件傳輸方向。 4·::求=之方法,其中㈣測包含在該複數個封包中 關=應封包之該傳輸之後嘗試㈣來自該第二器件之該 5. ΓΪΓ之方法’其中該傳輪包含在f試偵測來自該 = 聯回應之前傳輸該至少-關聯請求内之 默個封包中之所有封包。 6. 如請求項丨之方法, 件至第二器件傳輸方向關聯回應包含該較佳第一器 7_如請求们之方法,其中每 長度。 、于0 ^3傳輪指示符之_ 8.如明求項7之方 中傳輪指示符之該長度包含一計 144655.doc 201032511 數。 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每一封句 符。 ㈠母#包包含-封包序列指示 10.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將包含複數個封包之至少—關聯請求傳輸至 件的構件,每一封包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輸; 用於偵測一來自該器件之關聯回應的構件;及 用於基於該關聯回應判定一較佳裝 的構件。 $置至盗件傳輸方向 U.=項10之裝置’其中該至少-關聯請求係在—由該 ㈣::用以接收來自其他器件之關聯請求的特定時間 週期期間傳輸。 \t间 12_如請求们〇之裝置,其中該至少 器件至裝置傳輸方向。 包含-較佳 13.如請求項1〇之裝置,其中該偵 個封包中之每—^M a 4以在該複數 每—封包之该傳輸之後嘗試债 之該關心f Μ來自該器件 測來裂置’其中該傳輸構件經組態以在嘗試债 ,數個傳輸該至少-_求 15·如请求項1 器件傳輪方向裝置’其中該關聯回應包含該較佳裝置至 16·如請求項1〇之 直 長度。 、y>母一封包包含傳輸指示符之一 144655.doc 201032511 17.如請求項】6之裝, 數。 、中傳輪指示符之該長度包含一計 18.如請求項10之裝置,其 符。 、 ,。包含—封包序列指示 19.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一機器可讀媒體,其 令: 〜可執仃以進行以下動作之指 將包含複數個封包之至少—_請求 輸至第二器件,每 益件傳 谓測-來自,笛不同方向上傳輪; 耒自该第二器件之關聯回應;及 基於該關聯回應判定一較 輸方向。 件至第二器件傳 20 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一處理系統,其經組態以: 將包含複數個封包之至少± ..^ 關聯請求傳輸至一器 牛’每封包分別在一不㈤方向上傳輸; 偵測一來自該器件之關聯回應;及 基於該關聯回應判定—敕袪驻 …, J ^㈣裝置至器件傳輸方向。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至少1聯請求係在-由兮 器件分配用以接收來自其他器件之關聯請求的特定相 週期期間傳輸。 u 22·:請求項20之裝置,其中該至少-關聯請求包含一較佳 器件至裝置傳輪方向。 23.如請求項20之裂置,其中該處理系統經進一步組態以在 144655.doc 201032511 該複數個封包中之每〜 該器件之該關聯回應。封包之該傳輸之後嘗試谓測來自 24·如清求項20之裝置, 嘗試偵測來自該器件:該處理系統經進-步組態以在 聯請求内之該複數個聯回應之前傳輸該至少一關 25. 如請求項20之裝置,二:之所有封包。 器件傳輸方向。 °亥關駟回應包含該較佳裝置至 26. 如請求項20之裝置, 長度。 、 封包包含傳輸指示符之一 27·如請求項26之裝置, 數。 、中傳輸.曰示符之該長度包含一計 28. 如請求項20之裝置,复 符。 、中母-封包包含-封包序列指示 29. —種存取終端機,其包含: 一天線;及 一處理系統,其經組態以: 經由該天線將包含複數個封包之至 輸至-器件,每-封包分別 聯請求傳 钌匕刀別在一不同方向上 偵測一來自該器件之關聯回應·,及 基於該關聯回應判定_鲂杜 方向。 &較佳存取終端機至器件傳輸 件相 的方法,其 30. —種用於使一第一器件與一第二 包含: 獲取一权佳第二器件至第—器件傳輸方向; 144655.doc 201032511 判第二器件至第一器件傳輸方向之該獲取而 判疋-較佳第一器件至第二器件傳輸方向;及 二=自由該第一器件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少- 分別在-不同方向上傳輸;第-㈣’母-封包可 一封包包含關於該所判定之較佳第-器件 至第一 1§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❿ 31,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該獲取包含藉由該第—器件掃 描一組接收方向以備測-來自該第二器件之傳輸件掃 -信標來自該第二器件之該傳輸包含 :項32之方法’其中該信標係使用複數個封包傳 1至〉、兩個封包在不同方向上傳輸。 34:請:項3〇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關聯請求係在 分配用以接收來自其他器件之關聯 定 時間週期期間傳輸。 竹疋 35.如請求項3〇之方 數個封包之一第…:關聯請求之該複 收來自装„ 匕’、在一由该第二器件分配用以接 36如請、/他^件之關聯請求的特定㈣週期期間傳輸。 眚求項3 0之方法,盆中來自_ 數個封關聯請求之該複 帛封包係使㈣㈣定之較佳第-器件 至第一器件傳輸方向傳輸。 D 37·==γ者其進一步包含在該複數個封包中之 匕中之母-者的該傳輸之後’判定—關聯回應是 144655.doc 201032511 否已自該第二器件發送。 38.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每_封包包含傳輪指示符之一 長度。 39. 如請求項38之方法,其中傳輸指 付長度包含一計 數。 1 40. -種用於與另-器件之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用於獲取一較佳器件至裝置傳輪方向的構件Γ 用於基於該較佳器件至裝置僂耠 土工Α 衣置得輸方向之該獲取而判定 一較佳裝置至器件傳輸方向的構件;及 用於將包含來自由該裝置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少— 封包的至少-關聯請求傳輸至該器件的構件,每一封勺 可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輸; 匕 其中该至少一封包包含關於該所判定之較 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王器 41•如請求項4〇之裝置’其中該獲取包含掃描—組接收方向 以偵測一來自該器件之傳輸。 42. 如凊求項41之裝置’其中來自該器件之該傳輪包含 標。 。 43. 如請求項42之® , 之裝置,其中該信標係使用複數個封包傳 輸’至少兩個封包係在不同方向上傳輸。 44· = a月求項4〇之跋置,其中該至少—關聯請求係在—由該 器件分配用以接收來自其他器件之關聯請求的特定時間 週期期間傳輪的。 45.如。月求項40之裝置’其中來自該至少—關聯請求之該複 144655.doc 201032511 數個封包之—第一射4 匕係在一由該器件分配用以接收來 : <闕聯凊求的特定時間週期期間傳輸。 46.如清求項4〇之装晉 f 數個封包之-Γμ 至少1聯請求之該複 件傳輸方向傳輪。 47. 如請求項4〇之裝置,其 一 ^ ^ ^ ^ ^ 用於在該複數個封包 f之該等封包中之每—去 θ$ρ 者的该傳輪之後判定一關聯回應 疋否已自該器件接收的構件。 48. 如請求項4〇之裝置,其中 旦庙 、中母—封包包含傳輸指示符之一 長度。 49·如請求項48之裝置,其中傳 數。 、甲得輸扣不符之該長度包含一計 50. —種用於使一第一器件與— '、 —器件相關聯之叙線通作 之電腦程式產品,其包含: …、深逋I 一機器可讀媒體,其包含可執 令: 執仃以進行以下動作之指 獲取一較佳第二器件至第-器件傳輪方向. 基㈣較佳第二器件至第—器件傳輪方向之該獲取 而判疋-較佳第-器件至第二器件傳輸方向及 將包含來自由該第一器件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少 一封包的至少一關聯請求傳輸至該第二器件,每一封 包可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輸; 甘封 其中該至少-封包包含關於該所判 件至第二器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乂佳第一器 144655.doc 201032511 51. -種用於與另—器件之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 一處理系統,其經組態以: 獲取一較佳器件至裝置傳輸方向; 基於s亥較佳器件至裝署值赵^ a 傳輸方向之該獲取而判定- 較佳裝置至器件傳輸方向;及 將包含來自由該裝置產生之複數個封包之至 包的至少-關聯請求傳輸至該器件,每—封: 在一不同方向上傳輸; 刀別 其中該至少-封包&㈣於該所 器件傳輪方向的資訊。 权佳裝置至 52.如請求項51之裝置,其中 ,、7拈、日,^ 又# g 3伸栺—組接收方向 偵測—來自該器件之傳輸。 53 ^凊未項52之裝置’其中來自該器件之該傳輸包含 才示。 1〇 5^請求項53之裝置,其_該信標係使用複數個封包傳 '至少兩個封包在不同方向上傳輸。 55.=t項Η之裝置,其中該至少—關聯請求係在一由該 ㈣刀配用以接收來自其他器件之關聯請求的特定 週期期間傳輸。 π 之裝置’其中來自該至少—關聯請求之該複 十包之-第-封包係在—由該器件分配用以接收來 二他器件之關聯請求的特定時間週期期間傳輸。 =求項51之裝置’其中來自該至少—關聯請求之該複 固封包之-第-封包係使用該所判定之較佳裝置至器 I44655.doc 201032511 件傳輪方向傳輸。 58’如咕求項5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系統經 該複數個封包中之該等封包中九组態以在 定一關Μ _ 者的該傳輸之後判 關聯回應是否已由該裝置自該器件接收。 59·2求項51之褒置,其中每一封包包含傳輸指示符之- .I請求項59之裝置,其中傳輸指示符之該長度包含-計 61. —種用於與另一器件之 含: 项存取終端機,其包 一天線;及 一處理系統,其經組態以: 獲取一較佳器件至存取終端機傳輪方向; 基於該較佳器件至存取終端機 判定一較佳無線節點至器件傳輪機方傳向輪方及向之該獲取而 個= = ㈣機Μ之複數 、:一一封包的至少―關聯請求傳輸至該器 件,母-封包可分別在一不同方向上傳輸. 其中駐少—封包包含關於該所判定之較佳存取終 端機至器件傳輸方向的資訊。 144655.doc -9-
TW098138527A 2008-11-12 2009-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201032511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360208P 2008-11-12 2008-11-12
US16442209P 2009-03-28 2009-03-28
US12/484,002 US20100118802A1 (en) 2008-11-12 2009-06-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2511A true TW201032511A (en) 2010-09-01

Family

ID=4216512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8524A TW201032508A (en) 2008-11-12 2009-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channel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098138526A TW201032510A (en) 2008-11-12 2009-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098138527A TW201032511A (en) 2008-11-12 2009-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098138525A TW201032509A (en) 2008-11-12 2009-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8524A TW201032508A (en) 2008-11-12 2009-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channel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098138526A TW201032510A (en) 2008-11-12 2009-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8525A TW201032509A (en) 2008-11-12 2009-11-12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4) US8942210B2 (zh)
EP (5) EP2359489B1 (zh)
JP (6) JP5461569B2 (zh)
KR (5) KR20130101143A (zh)
CN (5) CN102257744B (zh)
BR (1) BRPI0921913B1 (zh)
DK (2) DK2448144T3 (zh)
ES (4) ES2406362T3 (zh)
HU (2) HUE040480T2 (zh)
PL (1) PL2359489T3 (zh)
PT (1) PT2359489E (zh)
SI (1) SI2448144T1 (zh)
TW (4) TW201032508A (zh)
WO (4) WO201005688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3221B2 (en) 2013-01-23 2015-10-27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beamformed lin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08392B2 (en) * 2007-08-13 2012-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beam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in infrastructure based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US8917675B2 (en) 2007-08-20 2014-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le contention access periods
US8335203B2 (en) * 2008-03-11 2012-12-18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lling for dynamic slot reservation
US8817676B2 (en) * 2008-11-03 2014-08-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ation-to-station directio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942210B2 (en) * 2008-11-12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8385362B2 (en) * 2009-01-09 2013-02-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ntion-based medium access schemes for directional wireless transmission with asymmetric antenna system (AA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379664B2 (en) * 2009-04-06 2013-02-19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bandwidth management
US8971256B2 (en) * 2009-04-15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hoc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ntion access period
US8908792B2 (en) * 2009-06-23 2014-12-09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an efficient Golay correlator running at 1.5 the sampling r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06247B2 (en) * 2009-07-10 2013-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peer-to-peer signaling
US8208427B2 (en) 2009-07-10 2012-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peer-to-peer signaling
US20110007721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directional association
US8782482B2 (en) * 2009-07-14 2014-07-1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o improve link budget of a wireless system
US8625565B2 (en) * 2009-10-06 2014-01-07 Intel Corporatio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method for multiple-access beamforming in a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891592B1 (en) * 2009-10-16 2014-11-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Control physical layer (PHY) data unit
KR101285389B1 (ko) * 2009-11-30 2013-07-1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지향성 빔을 이용한 무선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873531B2 (en) * 2010-05-03 2014-10-28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indicating station-specific information with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8520648B2 (en) * 2010-06-14 2013-08-27 Intel Corporation Beacon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in directional wireless networks
US8531980B2 (en) 2010-06-29 2013-09-10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tation for communicating a multi-channel PPDU and methods of reducing collisions on secondary channels in multi-channel wireless networks
AU2011284792B2 (en) * 2010-07-28 2015-11-26 Cohda Wireless Pty Ltd A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device
BR112013018446A2 (pt) * 2010-12-20 2019-01-08 Alcatel Lucent métodos e aparelhos para comunicaçãio em uma rede de área pessoal
US9276795B2 (en) * 2011-02-18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coexistence within television white space channels
US8830815B2 (en) * 2011-05-19 2014-09-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design for television white space transmissions
KR101910852B1 (ko) 2011-07-21 2019-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179588B (zh) * 2011-12-20 2018-08-03 南京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无线接入点的数据处理装置及方法
WO2013136774A1 (ja) * 2012-03-15 2013-09-1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信号検出装置及び信号検出方法
US10200974B2 (en) 2013-01-08 2019-02-05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to mitigate collision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204451B2 (en) 2013-03-06 2015-12-01 Broadcom Corporation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levels with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034307B2 (en) * 2013-03-15 2018-07-24 Alcatel Lucent Spatially grouped random acces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051660B2 (en) * 2013-10-03 2018-08-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rtual carriers for LTE/LTE-A communications in a shared spectrum
US9980293B2 (en) 2014-02-06 2018-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US10659135B2 (en) * 2014-06-16 2020-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rdinated discovery of MMW connection points and UES
US9743363B2 (en) 2014-06-24 2017-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CA clearance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9847962B2 (en) * 2014-07-29 2017-12-1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evic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 spatial-specific sensing
JP6310813B2 (ja) 2014-08-22 2018-04-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制御局及びリソース制御方法
US10356162B2 (en) 2014-10-14 2019-07-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ic service NFV orchestration and management for converged services
US9867192B2 (en) * 2014-10-24 2018-01-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eam selection using multiple frequencies
US10278054B2 (en) * 2015-04-21 2019-04-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539731B (en) 2015-06-25 2021-08-04 Airspan Ip Holdco Llc Quality of service in wireless backhauls
GB2539730B (en) 2015-06-25 2021-04-07 Airspan Ip Holdco Llc Node role assignment in networks
GB2539722B (en) 2015-06-25 2021-10-13 Airspan Ip Holdco Llc Bearing calculation
GB2539735A (en) 2015-06-25 2016-12-28 Airspan Networks Inc Sub-sampling antenna elements
GB2539727B (en) 2015-06-25 2021-05-12 Airspan Ip Holdco Llc A configurable antenna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uch a configurable antenna
GB2539732A (en) 2015-06-25 2016-12-28 Airspan Networks Inc A configurable antenna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uch a configurable antenna
GB2539734A (en) 2015-06-25 2016-12-28 Airspan Networks Inc An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spatial nulling within the antenna apparatus
GB2539736A (en) * 2015-06-25 2016-12-28 Airspan Networks Inc Wirel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 using path loss determination between nodes
WO2016207603A1 (en) 2015-06-25 2016-12-29 Airspan Networks Inc. Managing externa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GB2539733A (en) 2015-06-25 2016-12-28 Airspan Networks Inc An antenna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figuring a transmission beam for the antenna apparatus
US9756512B2 (en) 2015-10-22 2017-09-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changing interference values
US10917913B2 (en) 2015-10-26 2021-02-09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ased on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in one or more directions
US10270512B2 (en) * 2015-11-04 2019-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 for reducing sector sweep time for millimeter-wave devices
US9698885B1 (en) 2015-12-31 2017-07-04 Facebook, Inc. Link acquistion in directional wireless systems
CN108292945B (zh) * 2015-12-30 2021-11-12 脸谱公司 定向无线系统中的链路获取
US10135640B2 (en) * 2015-12-30 2018-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neighboring wireless devices
CN107566022B (zh) * 2016-06-30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训练序列设计方法及装置
US10461983B2 (en) * 2016-08-25 2019-10-29 Intel Corporation Guard intervals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18048493A1 (en) * 2016-09-09 2018-03-15 Intel Corporation Symbol blocking and guard intervals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0425144B2 (en) * 2016-09-30 2019-09-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for assisting in beam sweeping, tracking and recovery
WO2018066909A1 (ko) * 2016-10-04 2018-04-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프레임을 송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 단말
DE102017205198B4 (de) 2017-03-27 2019-10-17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einer Distanz zwischen einem Anker und einem Tag
JP2019008860A (ja) * 2017-06-28 2019-01-17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US11277760B2 (en) * 2017-08-10 2022-03-15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beam measurement
US10305562B2 (en) * 2017-09-28 2019-05-28 Apple Inc. Different sector rotation speeds for post-amble processing of a beam forming packet
KR102136148B1 (ko) * 2019-08-07 2020-07-21 한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복합 구조 슈퍼프레임의 알림 경쟁 접근 구간의 시작 시간을 설정하는 전력 및 데이터 송수신 시스템, 액세스 포인트 장치,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US10826727B1 (en) * 2019-09-24 2020-11-03 Nxp B.V.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wireless device
CN112019278B (zh) * 2020-08-18 2022-05-27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三维mamsk-cap光子接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95535A (en) * 1988-07-28 1992-03-10 Motorola, Inc. High bit 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overcoming multipath
US6011784A (en) * 1996-12-18 2000-01-04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synchronous and isochronous spectrum for voice and data
US6567482B1 (en) 1999-03-05 2003-05-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synchronization in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JP2002057677A (ja) 2000-08-09 2002-02-22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無線パケット送信方法
US6850502B1 (en) * 2000-10-30 2005-02-01 Radiant Networks, Plc Join process method for admitting a node to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7340279B2 (en) 2001-03-23 2008-03-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an adaptive antenna array
US6788268B2 (en) 2001-06-12 2004-09-07 Ipr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selective beam forming
US7224685B2 (en) 2001-09-13 2007-05-29 Ipr Licensing, Inc. Method of detection of signals using an adaptive antenna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JP3869712B2 (ja) 2001-12-14 2007-01-17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ブリッジ
JP3945325B2 (ja) * 2002-07-01 2007-07-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038408B2 (ja) 2002-08-07 2008-01-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7787437B2 (en) 2003-02-03 2010-08-31 Sony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including timed beacon transmission control
JP4487581B2 (ja) 2003-02-21 2010-06-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重連印刷装置および重連印刷方法
US20040218683A1 (en) * 2003-05-01 2004-11-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ulti-mode wireless devices having reduced-mode receivers
KR100544481B1 (ko) 2003-05-13 2006-01-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무선 개인영역 네트워크에서 채널시간 할당방법
US7103386B2 (en) 2003-06-19 2006-09-05 Ipr Licensing, Inc. Antenna steering and hidden node recognition for an access point
US7418252B2 (en) 2003-08-15 2008-08-26 Boston Communications Group, Inc. Subscriber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using event detec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US20050096544A1 (en) * 2003-10-30 2005-05-05 Xiaohui Ha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ngle transmission Golay coded excitation
TWI256207B (en) 2003-11-24 2006-06-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a directional beam antenna in a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KR100651454B1 (ko) 2004-03-05 2006-1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접속 셀룰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채널 할당 방법
EP2442513A1 (en) 2004-06-24 2012-04-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reambles in OFDMA System
US7583982B2 (en) 2004-08-06 2009-09-0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channel quality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with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antennas
MY149952A (en) 2004-09-10 2013-11-15 Interdigital Tech Corp Implementing a smart antenna in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882412B2 (en) * 2004-10-05 2011-02-01 Sanjiv Nanda Enhanced block acknowledgement
US7218969B2 (en) 2005-01-19 2007-05-15 Cardiac Pacemakers, Inc.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for RF telemetry with implantable device
US7787366B2 (en) * 2005-02-02 2010-08-3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reless medium congestion by adjusting contention window size and disassociating selected mobile stations
JP2007074600A (ja) 2005-09-09 2007-03-22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International 無線装置
JP2009510898A (ja) 2005-09-30 2009-03-12 ミツビシ・エレクトリック・リサーチ・ラボラトリーズ・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Mimoワイヤレスlanにおけるアンテナ及びビームを選択するためのトレーニング信号
US8910027B2 (en) 2005-11-16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Golay-code generation
US8200164B2 (en) 2005-12-01 2012-06-12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ssociated methods and data structures
US7860128B2 (en) 2006-06-28 2010-1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uncompressed video having a preamble design
GB2440981A (en) 2006-08-18 2008-02-20 Fujitsu Ltd Wireless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296294B1 (en) * 2006-10-09 2013-01-09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a special frame structure
US20080117865A1 (en) 2006-11-17 2008-05-22 Li Guoqing C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ing multiple antennae
US8238835B2 (en) * 2006-12-07 2012-08-0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terminal station,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08077113A1 (en) * 2006-12-19 2008-06-26 Airgain, Inc. Optimized directional mimo antenna system
US7822440B2 (en) * 2006-12-23 2010-10-2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communication station
US20080153602A1 (en) * 2006-12-26 2008-06-26 Duc Doan Hand wielded weapon
EP2043281B1 (en) 2007-01-12 2015-03-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Multi-antenna receiver
WO2008087596A2 (en) * 2007-01-16 2008-07-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Neighbor discovery over multiple channels fo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s
EP2104993A2 (en) * 2007-01-16 2009-09-3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vice discovery for mixed types of directional terminals
CN101137185B (zh) 2007-01-18 2010-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
US8179805B2 (en) * 2007-01-19 2012-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y spatial reuse
JP2008187289A (ja) 2007-01-26 2008-08-14 Canon Inc 通信システム、子局端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制御局端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EP1956732B1 (en) 2007-02-07 2011-04-06 Sony Deutschland GmbH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07972B2 (ja) 2007-03-06 2012-08-22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通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208392B2 (en) 2007-08-13 2012-06-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er-to-peer beam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in infrastructure based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directional antennas
JP2008113450A (ja) 2007-11-12 2008-05-15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用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イ及び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イを用いた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921622B1 (ko) * 2007-12-14 2009-10-15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슈퍼프레임의 경합 접근 구간에서 단말 경쟁을 분산시키는방법
US8280445B2 (en) 2008-02-13 2012-10-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training of beamforming vectors by selective use of beam level training
US8095069B2 (en) * 2008-03-11 2012-01-10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MMWAVE WPAN communications with high-directional steerable antennas combining omn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s with beamforming training
US8902822B2 (en) 2008-03-11 2014-12-02 Intel Corporation Arrangements for association and re-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553659B2 (en) 2008-03-12 2013-10-08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al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249598B1 (en) * 2008-06-02 2012-08-21 Sprint Spectrum L.P. Probing to disambiguate a reported pilot signal so as to facilitate handoff
US8942210B2 (en) * 2008-11-12 2015-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73221B2 (en) 2013-01-23 2015-10-27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wireless beamformed 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04283B1 (ko) 2015-03-19
KR20130101143A (ko) 2013-09-12
JP6162168B2 (ja) 2017-07-12
EP2356756B1 (en) 2013-04-03
TW201032509A (en) 2010-09-01
EP2359492A1 (en) 2011-08-24
US9214990B2 (en) 2015-12-15
US20100118835A1 (en) 2010-05-13
KR20110084531A (ko) 2011-07-25
TW201032508A (en) 2010-09-01
BRPI0921913B1 (pt) 2020-12-01
DK2448144T3 (en) 2018-07-30
CN102257742B (zh) 2014-05-07
PL2359489T3 (pl) 2013-10-31
KR20110095332A (ko) 2011-08-24
EP2448144A1 (en) 2012-05-02
EP2359492B1 (en) 2018-09-12
DK2359489T3 (da) 2013-08-19
WO2010056885A1 (en) 2010-05-20
EP2359489B1 (en) 2013-06-12
KR101333217B1 (ko) 2013-11-26
US20100118749A1 (en) 2010-05-13
JP5461569B2 (ja) 2014-04-02
EP2359489A1 (en) 2011-08-24
CN103595451A (zh) 2014-02-19
TW201032510A (en) 2010-09-01
JP2012509023A (ja) 2012-04-12
HUE038094T2 (hu) 2018-09-28
CN102257742A (zh) 2011-11-23
JP2012509021A (ja) 2012-04-12
SI2448144T1 (en) 2018-06-29
EP2448144B1 (en) 2018-05-16
EP2356756A1 (en) 2011-08-17
CN102257744B (zh) 2014-03-26
HUE040480T2 (hu) 2019-03-28
CN102257746A (zh) 2011-11-23
KR20110084991A (ko) 2011-07-26
US8942210B2 (en) 2015-01-27
CN102257745A (zh) 2011-11-23
JP2015144456A (ja) 2015-08-06
KR101259939B1 (ko) 2013-05-02
CN102257744A (zh) 2011-11-23
EP2359491A1 (en) 2011-08-24
WO2010056882A1 (en) 2010-05-20
JP2012509020A (ja) 2012-04-12
US20100118716A1 (en) 2010-05-13
KR101278228B1 (ko) 2013-06-24
ES2676370T3 (es) 2018-07-19
KR20110084456A (ko) 2011-07-22
ES2419658T3 (es) 2013-08-21
PT2359489E (pt) 2013-08-22
JP5844413B2 (ja) 2016-01-13
US9787371B2 (en) 2017-10-10
EP2359491B1 (en) 2013-05-22
JP2014180020A (ja) 2014-09-25
BRPI0921913A2 (pt) 2018-01-16
CN103595451B (zh) 2017-09-22
WO2010056887A1 (en) 2010-05-20
WO2010056888A1 (en) 2010-05-20
ES2695926T3 (es) 2019-01-11
ES2406362T3 (es) 2013-06-06
JP2012509022A (ja) 2012-04-12
CN102257746B (zh) 2016-01-20
JP5619763B2 (ja) 2014-11-05
US20100118802A1 (en) 2010-05-13
JP5905261B2 (ja) 2016-04-20
CN102257745B (zh) 2014-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3251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associ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3241283B1 (en) Fast association in millimeter wav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s
JP2019512939A (ja) mmW WLAN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マルチレゾリューションビームトレーニン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