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18446A - Mask type skin examination auxiliary device and examination method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Mask type skin examination auxiliary device and examination method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18446A
TW201018446A TW97143856A TW97143856A TW201018446A TW 201018446 A TW201018446 A TW 201018446A TW 97143856 A TW97143856 A TW 97143856A TW 97143856 A TW97143856 A TW 97143856A TW 201018446 A TW201018446 A TW 20101844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hole
detecting
auxiliary device
forehead
sk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43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eng-hong Hou
Original Assignee
Wu Jia Rli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 Jia Rliu filed Critical Wu Jia Rliu
Priority to TW97143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1018446A/zh
Publication of TW201018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8446A/zh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Description

201018446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面罩,尤指一種可辅助膚質檢測儀 器定位以檢測臉部膚質的面罩。 【先前技術】 臉部皮膚約占整個人體表面積的9%,但是以平常著 裝為主,計算暴露於外部的皮膚總面積,則是以臉部的皮 膚所占的比例最大。 ❹ 皮膚在功能上,不但要維持内在環境的恆定,還需阻 隔外來物的入侵。在外觀上,健康的皮膚則表現出清潔、 有光澤、感覺柔軟、有彈性。然而在這些主觀感覺的描述 上,並無法客觀地,或量化呈現當時皮膚膚質的狀況。時 代的演進,使用化妝品,已由過去的視為奢侈,變成是一 種禮貌或必須。儘管化妝品消費年齡層逐漸降低,上班族 $性仍是產品訴求的主要對象。化妝品配方、安全性的研 ❹九及仏測大。卩伤在臉部皮膚的不同區域進行,在不同的 區域,皮膚反應並不-樣,而且在某處皮膚試驗的結果並 不適於引用於他處。 上班族女性是化妝產品訴求的主要對象,不論消費者 或製造廠商’都很在意配方,與塗敷方式的有效度。目 已有好歲種生物工程研究測定儀,可量化地評估膚 質。常見的測量項目有:測量表皮水分,經皮水分流失, 皮脂量,膚色,pH值,及膚型(皺紋,毛孔等)等。然 而,化妝品配方塗敷的主要部位在臉部,因此研發化妝品 3 201018446 配方’直接測量臉部皮膚’是較合理、可信的。以往在臉 部皮膚的檢測上,是直接將測定探棒的探頭接觸臉部皮膚 (如第一圖所示),並以直覺的方式在包括前額中央點 la、右側眶上神經上方2a與前額中央點丨3相同水平線的交 會點、左側眶上神經上方3a與前額中央點la相同水平線的 交會點、右顴骨中心點4a、左顴骨中心點5a、右頰中心點 6a、左頰中心點7a、右側嚼肌内緣8a與閉合上下唇閉合線 延長的交會點、左側嚼肌内緣9a與上下唇閉合線延長的交 _會點及下巴中央點l〇a等處進行量測,藉以檢知臉部皮質 狀況。 在評估化妝品功效的過程當中,經常會令同一受試者 在使用某待測化妝品之前後,進行相關之膚質檢測,藉以 I解化妝品之功效。然全身上下不同位置之膚質狀況大異 其趣,故在洋估化妝品功效過程中,必須先明確定義施用 位置並進行檢測予觀察,方能比較使用前後之差異。然評 ❺=化妝扣之功效性,須經受試者使用待測化妝品—段時間 二Π㈣膚質檢測儀器進行使用後之評估。而復測之 人員之==與初測位置一致,常取決於執行膚質檢測 數據上的誤差,進…貫而造成取得檢測 外,若進行妝品功效性評估之結果。此 置徭m 膚負測,亦需要掌握確切之檢測位 =目關輯,㈣與參考數據騎比對 ,人士方得藉以進行對受檢測者之服務。 而專 【發明内容】 4 201018446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有固定量測定位 孔之面罩型裝置,以使量測者在每一次進行臉部膚質檢測 時,都能夠明確掌握量測位置。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面罩型膚質檢測的 辅助裝i,係供被檢測者敷蓋於臉部i,以對被檢測者外 露皮膚進行檢測的輔助裝置,該輔助裝置具有一面罩,該 面罩上設有一對應臉部之载體,該載體上或設有眼部、鼻 部及唇部的穿孔,在該些穿孔周圍設有一前額、一左右側 ❹眶上神經上方、一左右顴骨、一左右頰、一左右側嚼肌内 緣、-人中及-下巴等區域,於該任一區域或任二區域上 皆設有至少一定位孔。 種面罩型膚質的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備有一面 罩,該面罩具有一載體,該載體上設有一眼部、鼻部及唇 部等之穿孔’該些穿孔的周邊形成有—前額、—左右側眶 上神、’’呈上#纟右顴骨、一左右頰、一左右侧嚼肌内 ® 1人中及—下巴等區域’於該任—區域或任二區域上 白。又f i 乂疋位孔。接著,將該面膜敷於臉部上,該定 位孔落於5亥預定檢測的皮膚上’以使膚質檢測儀器之接觸 皮膚裝置得以經該定位孔伸入觸及皮膚並檢之。 【實施方式】 茲有關本發明之技術特徵及詳細說明,現配合圖式說 明如下: 研參閱第二圖’係本發明之面罩型臉部膚質檢測輔助 裝置的展開正視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面罩型膚質 5 201018446 檢測的輔助裝置’該輔助裝置具有一面罩1〇,該面罩1〇上 。又有載It 100,&亥載體⑽上或設有供被檢測者臉部的 眼睛、鼻子、嘴唇外露的穿孔101、102及103等外。在 这面膜10上設有複數個位於不同區域的檢測定位孔,該第 -檢測定位孔1G4設於前額的中央點,第二檢測定位孔 105設於右舰上神經上方與第—檢測定位孔⑽相同水 平線的交會點。第二檢測定位孔1〇6設於左側眶上神經上 方與第-檢測定位孔104相同水平線的交會點。第四檢測 ο 定位孔107設於右顴骨的中心點。第五檢測定位孔⑽設 於左顴骨的中心點。第六檢測定位孔109設於右頰的中心 點。第七檢測定位孔110設於左頰的中心點。第八檢測定 位孔111設於右側嚼肌内緣與閉合上下唇閉合線延長的交 會點。第九檢測定位孔112設於左側嚼肌内緣與上下唇閉 合線延長的交會點。第十檢測定位孔113設於下巴的中央 點在本圖式中,该面罩10係為紙質,不織布或 所製成。 貝 請參閲第三、四圖,係本發明之面罩型臉部膚質檢測 輔助裝置使用狀態及測定儀使用狀態示意圖。如圖所示: 在臉部膚質檢測時,將該面罩1〇剝離後,將該 在被檢測者20的臉部201 ,該面罩1〇上的穿孔1〇1 、 102、1G3供眼部、鼻部及唇部外露,同時該第—檢測定 位孔104至第十檢測定位孔113也讓檢測臉部位置上的 膚外露。 當檢測者拿起測定儀30的探棒3〇1時,將該探棒3〇1 6 201018446 前端的探頭302伸入任何一個檢測定位孔,如第—檢測定 位孔104中’使該探頭302與該第一檢測定位孔1〇4外露 的皮膚接觸,該探頭302將檢測的資料傳輸至測定儀3〇 上’經過測定儀30的運算分析後,該測定儀3〇會將結果以 影像、數據、文字或以曲線圖顯示於測定儀3〇的顯示幕 上。
所以,每一次在檢測第一檢測定位孔1〇4的膚質時, 不會導致檢測位置有任何偏差’而造成檢測的結果不同。 在本圖式中,該測定儀30為表皮水分測定儀、經皮水份散 失測定儀、油脂測定儀、酸鹼度pH測定儀、皮膚色澤分析 儀、皮膚彈力分析儀、及皮膚粗糙度分析儀等。 請參閱第五圖,係本發明之面罩型臉部膚質檢測辅助 裝置的另-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圖式所揭露的檢 測定位孔4G係以T字形的方式鋪設於該前額至右側眶上神 經上方及前額至左侧眶上神經上方,與前額至鼻樑上。 或者以十字形的方式鋪設於該前額經鼻樑、人中至下 巴,與右顴骨t心點至左顴骨中心點。 請參閱第六圖,係本發明之面罩型臉部膚質檢測輔助 裝置的再-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圖式所揭露的檢 測定位孔40係可以鋪設於該前額、右側眶上神經上方、左 侧眶上神經上方、右顴骨、 w 左顴骨、右頰、左頰、右側嚼 肌内緣、左側嚼肌内緣、人由 中及下巴專處》以提供臉部更 細微的膚質檢測。 請參閱第七圖,係太称nn 承本發明之面罩型臉部膚質檢測輔助 7 201018446 ❹ 裝置的又-實施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面難除 了可利用、..氏€不織布或膠膜外,還可以利用硬塑膠材質 =出或熱壓成-面具5G,並且在該面具5()上具有供眼睛外 露的穿孔5G1夕卜。在這面具5()上設有複數個位於不同區域 的檢測定位孔,該第一檢測定位孔502設於前額的中央 點,第檢測二定位孔5〇3設於右側眶上神經上方與第一檢 f定位孔⑽相同水平線的交會點。第三檢測定位孔504 侧眶上神經上方與第—檢測定位孔5⑽相同水平線 、父會點。第四檢測定位孔505設於右顴骨的中心點。第 定位孔506設於左類骨的中心點。第六檢測定位孔 /又於右頻的中心點。第七檢測定位孔508設於左頰的 〜點。第八檢測定位孔5〇9言史於右側嚼肌 長的交會點。第九檢測定位孔-設於左側 511崎/、上下唇閉合線延長的交會點。第十檢測定位孔 511 s又於下巴的中央點。 ❹ 發明Ϊ = 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 變: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 m:】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第-圖’傳統臉部皮膚膚質檢測位置示意圖。 !:意:本發明之面軍型臉部膚質檢測輔助裝置的展開 態示3圖係本發明之面罩型臉部膚質檢測輔助裝置使用狀 8 201018446 第四圖,係本發明之測定儀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之面罩型臉部膚質檢測輔助裝置的另一 實施例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發明之面罩型臉部膚質檢測輔助裝置的再一 實施例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發明之面罩型臉部膚質檢測輔助裝置的又一 實施例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鼻習知 右側眶上神經上方2a 右顴骨中心點4a 右頰中心點6a 右側嚼肌内緣8a 下巴中央點10a 載體100 第一檢測定位孔104、502 第三檢測定位孔106、504 第五檢測定位孔108、506 第七檢測定位孔110、508 第九檢測定位孔112、510 被檢測者20 測定儀30 探頭302 前額中央點la 左側眶上神經上方3a 左顴骨中心點5a 左頰中心點7a 左側嚼肌内緣9a 本發明 面罩10 ❹穿孔 101、102、103、501 第二檢測定位孔105、503 第四檢測定位孔107 、505 第六檢測定位孔109、507 第八檢測定位孔111 、509 第十檢測定位孔113 、511 臉部201 探棒301 9 201018446 檢測定位孔40 面具5〇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面罩型膚質檢測的輔助裝置,係供被檢測者 敷蓋於臉部上,以針對被檢測者外露的皮膚進行膚質檢測 的輔助裝置,該輔助裝置具有一面罩,該面罩上設有一對 應臉部之載體,該載體上或設有一眼部、鼻部及唇部外露 的穿孔,該些穿孔周圍設有一前額、一左右側眶上神經上 ❹方、一左右顴骨、一左右頰、一左右側嚼肌内緣、一人中 及一下巴等區域,於該任一區域或任二區域以上 少-檢測定位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前額的中央點。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右侧眶上神經上方與前額的中央點相同 水平線的交會點。 _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左侧眶上神經上方與前額的中央點相同 水平線的交會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辅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右顴骨中心點。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左顴骨的中心點。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Claims (1)

  1. 201018446 檢測定位孔40 面具5〇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面罩型膚質檢測的輔助裝置,係供被檢測者 敷蓋於臉部上,以針對被檢測者外露的皮膚進行膚質檢測 的輔助裝置,該輔助裝置具有一面罩,該面罩上設有一對 應臉部之載體,該載體上或設有一眼部、鼻部及唇部外露 的穿孔,該些穿孔周圍設有一前額、一左右側眶上神經上 ❹方、一左右顴骨、一左右頰、一左右側嚼肌内緣、一人中 及一下巴等區域,於該任一區域或任二區域以上 少-檢測定位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前額的中央點。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右侧眶上神經上方與前額的中央點相同 水平線的交會點。 _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左侧眶上神經上方與前額的中央點相同 水平線的交會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辅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右顴骨中心點。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左顴骨的中心點。 '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201018446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右頰的中心點。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輔助裴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左頰的中心點。 、 上、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右側嚼肌内緣與閉合上下唇閉合線延 的交會點。 仞、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左侧嚼肌内緣與上下唇閉合線延長 ❹會點。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辅助裝置,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下巴的中央點。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亥檢測疋位孔係以τ字形鋪設於該前額至右側眶上神經上 方及前額至左側眶上神經上方,與前額至鼻樑上。、 二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輔助裝置,其中, 讀収位孔細十字形的方式鋪設於該前額經鼻襟、人 中至下巴,與右顴骨中心點至左顴骨中心點。 ^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辅助裝置,其中, "亥檢測定位孔係可以鋪設於該前額、右侧眶上神經上方、 左側眶上神經上方、右顴骨、左顴骨、右頰、左賴、右側 嚼肌内緣、左侧嚼肌内緣、人中及下巴等處。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4項之任一項所述之 辅助裝置’其中’該面罩為紙質、不織布或膠臈材質所製 成0 201018446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14項之任一項所述之 辅助裝置,其中,該面罩以硬塑膠材質射出或熱壓成一面 具。 Π、一種面罩型膚質的檢測方法,可供測定儀之探棒 的探頭伸入,以檢測被檢測者臉部的膚質,該方法包括: a)、備有一面罩,該面膜具有一載體,該載體上或設 有一供眼部、鼻部及唇部等外露的穿孔,·該些穿孔的周邊 具有一前額、一左右侧眶上神經上方、一左右顴骨、一左 ❹右頰、一左右側嚼肌内緣、一人中及一下巴等區域,於該 任一區域或任二區域上皆設有至少一檢測定位孔; —b)、將面罩敷蓋於臉部表面上,該使複數檢測定位孔 落於該預定檢測的皮膚位置上,使該預定檢測的臉部皮膚 外露; c)、以探頭讀取檢測定位孔中外露皮膚的資料。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η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前額的中央點。 19如申清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右側眶上神經上方與前額的中央點相同 水平線的交會點。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左侧眶上神經上方與前額的中央點相同 水平線的交會點。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右顴骨中心點。 12 201018446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该檢測疋位孔没於左類骨的中心點。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亥檢測定位孔設於右頻的中心點。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玄檢測疋位孔設於左頻的中心點。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右側嚼肌内緣與閉合上下唇閉合線延長 φ 的交會點。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左侧嚼肌内緣與上下唇閉合線延長的交 會點。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該檢測定位孔設於下巴的中央點。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滅檢測疋位孔係以T字形鋪設於該前額至右侧眶上神經上 方及剛額至左側眶上神經上方,與前額至鼻樑上。 ^ 2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亥檢測疋位孔係以十字形的方式鋪設於該前額經鼻樑人 中至下巴,與右顴骨中心點至左顴骨中心點。 ^ 3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檢測方法,其中, 。亥檢測疋位孔係可以鋪設於該前額、右侧眶上神經上方、 f侧眶上神經上方、右顴骨、左顴骨、右頰、左頰、右側 嚼肌内緣、左側嚼肌内緣、人中及下巴等處。 13 201018446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至第30項之任一項所述之 檢測方法,其中,該面罩為紙質,不織布或膠膜材質所製 成。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至第30項之任一項所述之 檢測方法,其中,該面罩以硬塑膠材質射出或熱壓成一面 具。
    14
TW97143856A 2008-11-13 2008-11-13 Mask type skin examination auxiliary device and examination method thereof TW201018446A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43856A TW201018446A (en) 2008-11-13 2008-11-13 Mask type skin examination auxiliary device and examination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43856A TW201018446A (en) 2008-11-13 2008-11-13 Mask type skin examination auxiliary device and examination method thereof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8446A true TW201018446A (en) 2010-05-16

Family

ID=44831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43856A TW201018446A (en) 2008-11-13 2008-11-13 Mask type skin examination auxiliary device and examination method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101844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029A (zh) * 2010-08-05 2012-03-14 侯征宏 具有光照美容效果的脸部护肤装置
WO2020147103A1 (zh) * 2019-01-18 2020-07-23 深圳盈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脸部美容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1029A (zh) * 2010-08-05 2012-03-14 侯征宏 具有光照美容效果的脸部护肤装置
WO2020147103A1 (zh) * 2019-01-18 2020-07-23 深圳盈嘉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脸部美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usselaers et al. Burn scar assess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jective scar assessment tools
De Paepe et al. Validation of the VapoMeter, a closed unventilated chamber system to assess 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 vs. the open chamber Tewameter®
CA2735656C (en) An objective model of apparent age, methods and use
Pud et al. Hand dominancy—a feature affecting sensitivity to pain
Bisset et al. Reliability of 2 protocols for assessing pressure pain threshold in healthy young adults
Li-Tsang et al. Validation of an objective scar pigmentation measurement by using a spectrocolorimeter
US20070125390A1 (en) Method of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and endogenous factors on the skin
Kottner et al. Comparison of two in vivo measurements for skin surface topography
Sommerfeld et al. Inter-and intraexaminer reliability in palpation of the “primary respiratory mechanism” within the “cranial concept”
Trojahn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wo in vivo measurements for skin surface topography in aged adults
Condy et al. Characterizing the action-observation network through 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A review
Ryu et al. Study on the validity of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 as assessment tools for facial nerve palsy
Li et al. Quantifying the stiffness of lumbar erector spinae during different positions among participants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
Labata-Lezaun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maximal radial muscle displacement and stiffness in gastrocnemius muscle
de Caldas Honorato et al.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electrical impedance myography in hamstrings of healthy young men
TW201018446A (en) Mask type skin examination auxiliary device and examination method thereof
Coutts et al. Investigation of In Vivo skin stiffness anisotropy in 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oedema
Liu et al. Inter-session reliability of the measurement of the deep and superficial layer of lumbar multifidus in young asymptomatic people and patients with low back pain using ultrasonography
CN101495026A (zh) 用于分析和比较生理参数测量结果的方法和装置
Pierard-Franchimont et al. Sweat gland awakening on physical training: a skin capacitance mapping observation
JP6451525B2 (ja) 経表皮水分蒸散量の変化量の推定方法
Geršak et al. Stroop test-a reference stimulus for psycho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s
CN101744609A (zh) 面罩型肤质检测的辅助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JP6485192B2 (ja) 鱗屑状態の予測方法
TWM479114U (zh) 面罩型膚質檢測的輔助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