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015161A -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 Google Patents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15161A
TW201015161A TW97137946A TW97137946A TW201015161A TW 201015161 A TW201015161 A TW 201015161A TW 97137946 A TW97137946 A TW 97137946A TW 97137946 A TW97137946 A TW 97137946A TW 201015161 A TW201015161 A TW 2010151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direct
opening
supporting device
light gu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37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398702B (zh
Inventor
Dong-Ming Shen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riority to TW97137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9870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15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5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8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8702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20101516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且特別是有 關於一種用於一直下式背光模組之支撐裝置。 【先前技術】 背光模組為液晶顯示器的光源,依其光源結構可分為 ❹ 側光式及直下式兩種。隨著液晶電視的日益盛行,因應面 板大型化的趨勢,直下式背光模組成為現階段的開發重 點。直下式背光模組燈管裝置在模組的下方,使光線直接 往上照射。背光模組的底板與擴散板間,常設置有支撐柱 以向上支撐住擴散板。如果支撐柱頂端截面積過大,將容 易在顯示面板上產生暗點,相反的若支撐柱頂端載面積過 小,將容易對所支撐的光學膜片造成刮損。 因此,如何設計一個新的支撐柱,使支撐柱不會在顯 φ 示面板上產生暗點,亦不會對所支撐的光學膜片造成到 傷’乃為此一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支 撐裝置,包含:基座以及本體’本體係為柱體,位於基座 之上;本體具有一切口,自本體上端向下延伸,俾使一背 光藉由切口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 201015161 裝置,包含:基座以及本體,本體係為柱體,位於基座之 上;本艎具有導光通道,導光通道具有第一開口於本體頂 部,第二開口於本體之側部;背光經由第二開口進入導光 通道並自第一開口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包 含·背板、光學膜片、至少一個光源以及至少一個直下式 背光模組支樓裝置《光源係設置於背板上;至少一個直下 〇 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設置於該背板及該光學膜片之間,包 含:基座以及本體,基座係設置於背板上,本體係為柱體, 位於基座之上;本體具有切口,自本體上端向下延伸,俾 使背光藉由切口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至 少一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之本體上端係支撐光學膜 片。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包 含:背板、光學膜片、至少一個光源以及至少一個直下式 參背光模組支撐裝置。光源係定位於背板上;至少一直下式 背光模組支撐裝置設置於該背板及該光學膜片之間,包 含:基座以及本體,基座係定位於背板上,本體係為柱體, 位於基座之上;本體具有導光通道,導光通道具有第一開 口於本體頂部,第二開口於本體之側部;背光經由第二開 口進入導光通道並自第一開口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撲 裝置上方。至少一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之本髖上端係 支撐光學膜片^ 本發明之優點在於能夠利用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 201015161 置,除提供直下式背光模組一支撐作用外,並能使背光投 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避免暗點之產生’而 輕易地達到上述之目的。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該技術領域具 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 手段及實施態樣。 Ο 【實施方式】 請參照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直下式 背光模組1之爆炸圖《直下式背光模組丨包含:背板10、 四個光源11、基座121、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12以及 一光學膜片14。背光模組支撺裝置12包括基座ι21與複數 個支撑裝置本體13,基座121具有卡合結構(圖中未繪示), 以固定於背板10上。於本實施例中,光源丨丨係為燈管11β 於其他實施例中’係可以其他發光元件如LED做為光源。 〇 燈管支撐件120係固定於背板ίο上,用以承接及固定燈管 11。在燈管長度較短或在使用其他發光元件如led做為光 源時’燈管支標件120不是必需的β於.本實施例中,燈管 支撐件120係箝住燈管11之兩端以進行固定。直下式背光 模組支撐裝置本體13係形成於基座121上,於一實施例 中’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13、基座121及燈管支 樓件120係一體成型〃光學膜片14係位於基座121上方一 距離處’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13之上端係支樓光 學膜片14。於本實施例中’光學膜片14係為擴散板14 0 8 201015161 本實施例中描述的各種元件的數量,僅為就第1圖繪示的 ' 狀況進行説明,並非限定實際應用中各種元件的數量。實 , 際應用令,背光模組支撐裝置、光源、燈管支撐件等元件 的數量可根據背光模組的尺寸等因素調整。 第2A圖係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 撐裝置本體201之立體圖。本體2〇1係為柱體,位於基座 (圖中未緣示)之上。於本實施例中,本趙2〇1係為圓錐 ❹ ㈣柱趙’於其他實施例中,本體201可為圓柱、方柱、 三角錐柱、倒錐柱甚至不同柱体的組合(例如下半部為圓 柱上半部為方柱)等不同形狀,而不為圓錐柱所限。本體 2〇1具有切口 202,自本體2〇1上端向下延伸,俾使一背光 203藉由切口 2〇2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2〇上 方第2B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 樓裝置本趙211之立趙圖。於第2Α@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 撐裝置本趙201之不同處在於,第2Α圖之切口 2〇2係沿本 〇 體201之頂端橫切面之一中間處對半剖開,而第2Β圖之切 口 212係將本體211之頂端橫切面之一角落部份挖去而形 成"於其他實施例中,如第2C圖所示,切口 222亦可形成 為係本體221之頂端橫切面之一中間處對半剖開後再 以垂i方向剖開之實施方式,俾使更多量的背光可以投 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221之上方。 請同時對照第2D圖及第2E圖,係分別為本發明 之又 -實施例之中,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231之一立 體圈及-側剖面圖。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揮裝置本體231更 201015161 具有導光通道236,導光通道236具有第一開口 233及第二 開口 234。其中第一開口 233連接於切口 232,第二開口 234 形成於本體231之侧部。於本實施例中,導光通道236内 更形成有反射件235,係可使背光237經由第二開口 234 進入導光通道236後,藉由反射件235更加集中地自第一 開口 233經過切口 232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 體231之上方。第2F圖及第2G圖係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 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之本體241之立體圖及側剖 面圖。與前一實施例不同的是,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 之本體241具有凹槽246及導光通道245。其中凹槽246 形成於本體241之側部,係與前一實施例中導光通道直接 貫穿本體之方式不同。導光通道245具有第一開口 243及 第二開口 244,第一開口 243連接於切口 242,第二開口 244 實質上係對應連接於凹槽246。凹槽246包含一斜面247, 用以使背光248經由凹槽246入射後,藉由斜面247集中 投射至導光通道245,並進一步自第一開口 243經過切口 242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241上方《第2D 圖及第2F圖雖繪示為以第2A圖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 置20之結構為主之不同實施方式,但亦可以第2B圖或第 2C圖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21、22之結構為基礎形 成導光通道、凹槽等物件,而集中將背光投射至直下式背 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211、221之上方。 第3A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 支撐裝置本體301之立體圖。本體301係為圓柱鱧,位於 201015161 基座(圖中未緣示)之上。於其他實施例中,本體3〇1可 為圓錐、方柱、二角錐柱、倒錐柱甚至不同柱体的組合(例 下半料®柱上半料妹)等不同形狀,而不為圓柱 所限。本體301具有導光通道302,導光通道3〇2具有第一 開口 303及第二開口 304,其中第一開口 3〇3係直接開口於 本體301之頂部,而第二開口 3〇4位於本體3〇1之側部。 背光305經由第二開口 304進入導光通道3〇2,並自第一開 口 303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樓裝置3〇上方。第圖 係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 311之立體圖。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311係為倒錐 狀柱體。本體3Π具有導光通道312,導光通道312具有第 一開口 313及第二開口 314’其申第一開口 313係直接開口 於本體311之頂部,而第二開口 314位於本體311之側部。 反射件315形成於導光通道312中,俾使背光316可更集 中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311上方。第3c圖 ® 及第3D圖係分別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支撲裝置本體321之立趙圖及側剖面圖。本體321係為 方錐體,具有凹槽326及導光通道322,其中凹槽326形成 於本體321之側部。導光通道322具有第一開口 323及第 二開口 324,第一開口 323係直接開口於本體321之頂部, 第二開口 324實質上係對應連接於凹槽326»凹槽326包含 一斜面327’用以使背光328經由凹槽326入射後,藉由斜 面327集中投射至導光通道322,並進一步自第一開口 323 投射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321上方。 11 201015161 本發明藉由上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除提供 直下式背光模組一支撐作用外,並能使背光投射至直下式 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反射件或是凹槽斜面之設置,更 可以集中背光之投射,而避免暗點之產生。 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 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 神和範圍内,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 〇 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 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詳細說明如下: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直下式背光模組 之爆炸圖; 第2 A圖至第2G圖係分別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直下 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之立體圖;以及 第3A圖至第3D圖係分別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直下 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本體之立體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 :背板 12: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 121 :基座 I :直下式背光模組 II :光源 uo :光源支撐件 12 201015161 13: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14:光學膜片 本體 20: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02 、 212 、 222 、 232 、 242 : 切口 234、244 :第二開口 236、245 :導光通道 246 :凹槽 30: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 302、312、322 :導光通道 304、314、324 :第二開口 315 :反射件 327 :斜面 本體 233、243 :第一開口 235 :反射件 237 ' 248 :背光 _ 247 :斜面 301、311、321 :本體 303、313、323 :第一開口 305、316、328 :背光 326 :凹槽 13

Claims (1)

  1. 201015161 十、申請專利範園: 1· 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包含: 一基座;以及 本體’係為一柱體,位於該基座之上; 該本體具有一切口,自該本體上端向下延伸,俾使一 背光藉由該切口投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Ο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 裝置’其中該本體更具有一導光通道,該導光通道具有一 第一開口連接於該切口,以及一第二開口於該本體之側 部;該背光經由該一第二開口進入該導光通道並自該第一 開口經過該切口投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 裝置,其中該導光通道内更形成有一反射件,用以使經過 〇 該導光通道入射之該背光集中經由該第一開口及該切口投 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 裝置,其中該本體更具有一凹槽,形成於該本體之側部, 該一第二開口實質上係對應連接於該凹槽,其中該凹槽係 用以使該背光經由該凹槽投射至該導光通道,進一步自該 第一開口經過該切口投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 20101516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 裝置,其中該凹槽係具有一斜面,用以使該背光集中投射 至該導光通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 裝置,其中該柱體係為一圓柱、一方形柱、一錐柱一倒 ❹ 錐柱或不同柱体的組合。 7· 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包含: 一基座;以及 一本體’係為一柱體,位於該基座之上; 該本體具有一導光通道’該導光通道具有一第一開口 於該本體頂部,一第二開口於該本體之側部;一背光經由 該第二開口進入該導光通道並自該第一開口投射至該直下 •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 裝置,其中該導光通道内更形成有一反射件,用以使經過 該導光通道入射之該背光集中經由該第一開口投射至該直 下式背光模組支揮裝置上方。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 裝置,其中該本體更具有一凹槽,形成於該本體之側部’ 15 201015161 該第二開口實質上係對應連接於該凹槽,其中該凹槽係用 以使該背光經由該凹槽投射至該導光通道,進一步自該第 —開口投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1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 撑裝置,其中該凹槽係具有一斜面,用以使該背光集中投 射至該導光通道。 11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支 樓裝置,其中該柱體係為一圓柱、一方形柱、一錐柱、一 倒錐柱或不同柱体的組合。 12· 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包含: 一背板; 一光學膜片; 至少一光源,係定位於該背板上; 至>、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設置於該背板及該 光學膜片之間,包含: 一基座’係定位於該背板上;以及 本體,係為一柱體,位於該基座之上; 該本體具有一導光通道,該導光通道具有一第一開口 於該本體頂部,-第二開σ於該本體之側部;—背光經由 該第二開口進人該導光通道並自該第—開口投射至該支撐 裝置上方《該本體具有一切口,自該本體上端向下延伸, 201015161 俾使一背光藉由該切口投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 上方;該至少一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之該本體上端係 支撐該光學膜片。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更包含: 至少一光源支撐件,係固定於該背板上,用以承接及 . 定位該至少一光源;至少一該光源支撐件以及至少一該直 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係為一體成型。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其中該本體更具有一導光通道,該導光通道具有一第 一開口連接於該切口,以及一第二開口於該本體之側部; 該背光經由該一第二開口進入該導光通道並自該第一開口 經過該切口投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其中該導光通道内更形成有一反射件,用以使經過該 導光通道入射之該背光集中經由該第一開口及該切口投射 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其中該本體更具有一凹槽,形成於該本體之側部,該 一第二開口實質上係對應連接於該凹槽,其中該凹槽係用 17 201015161 以使該背光經由該凹槽投射至該導光通道,進一步自該第 一開口經過該切口投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 方0 Π.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其中該凹槽係具有一斜面,用以使該背光集中投射至 該導光通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其申該柱體係為一圓柱、一方形柱、一錐柱、一倒錐 柱或不同柱体的組合。 19. 一種直下式背光模組,包含: 一背板; 一光學膜片; 至少一光源,係定位於該背板上; 至少一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設置於該背板及該 光學膜片之間,包含: 一基座,定位於該背板上;以及 本體’係為一柱體,位於該基座之上; 該本體具有一切口,自該本體上端向下延伸,俾使一 背光藉由該切口投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該至少一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之該本體上端係支撐該 光學膜片。 18 201015161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更包含: 至少一光源支撐件’係固定於該背板上,用以承接及 定位該至少一光源;至少一該光源支撐件以及至少一該直 下式背光模組支樓裝置係為一想成型。 β 2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其中該導光通道内更形成有一反射件,用以使經過該 導光通道入射之該背光集中經由該第一開口投射至該直下 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其中該本體更具有一凹槽,形成於該本體之側部,該 第二開口實質上係對應連接於該凹槽,其中該凹槽係用以 ® 使該背光經由該凹槽投射至該導光通道,進一步自該第一 開口投射至該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上方。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其中該凹槽係具有一斜面,用以使該背光集中投射至 該導光通道。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直下式背光模 組’其中該柱體係為一圓柱、一方形柱、一錐柱、一倒錐 19 201015161 柱或不同柱体的組合。
    20
TW97137946A 2008-10-02 2008-10-02 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及直下式背光模組 TWI398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7946A TWI398702B (zh) 2008-10-02 2008-10-02 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及直下式背光模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7946A TWI398702B (zh) 2008-10-02 2008-10-02 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及直下式背光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5161A true TW201015161A (en) 2010-04-16
TWI398702B TWI398702B (zh) 2013-06-11

Family

ID=44829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37946A TWI398702B (zh) 2008-10-02 2008-10-02 直下式背光模組支撐裝置及直下式背光模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9870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6211B (zh) * 2010-07-01 2013-11-21 Au Optronics Corp 具有膜片支撐架之燈管支撐座及背光模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75011A (ko) * 2001-12-21 2004-08-26 코닌클리케 필립스 일렉트로닉스 엔.브이. 유체 내의 자기 입자 밀도를 결정하기 위한 자기저항 감지디바이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0609057B1 (ko) * 2004-11-17 2006-08-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유닛
TWI287676B (en) * 2006-01-16 2007-10-01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applications thereof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6211B (zh) * 2010-07-01 2013-11-21 Au Optronics Corp 具有膜片支撐架之燈管支撐座及背光模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398702B (zh) 2013-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80333B2 (en) Optical plate with optical sheet fixing means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8100548B2 (en)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US20130148329A1 (en) Direct-type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TW200821682A (en)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TW201248075A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7161759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US2017025494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TW201319688A (zh) 直下式背光模組
TWI274196B (en) Light guiding structure
EP3088948A1 (en) Intermediate holder for a backlight in a display device
TWI259311B (en) Supporting cone of bottom-lighting backlight module
TW200821686A (en) Diffusion plate of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9633979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070002552A1 (en) Light guide polygonal cones in direct type backlight module
TW201015161A (en)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JP2004342335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TW201013263A (en) Backlight module
JP2003203503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TWI286246B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the optical film for the backlight module
KR102162081B1 (ko) 표시장치
KR101931192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와 이를 갖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의 제조 방법
KR102041019B1 (ko) 자유곡면 렌즈
TW201035644A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photoelectric device
CN110632791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WO2007132597A1 (ja) シート部材取付方法及びシート部材付き面光源枠体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