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0929968A -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 Google Patents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29968A
TW200929968A TW097142151A TW97142151A TW200929968A TW 200929968 A TW200929968 A TW 200929968A TW 097142151 A TW097142151 A TW 097142151A TW 97142151 A TW97142151 A TW 97142151A TW 200929968 A TW200929968 A TW 20092996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lot
sub
bands
symbol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421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uyun Ling
Alok Kumar Gupta
Raghuraman Krishnamoorthi
Murali Ramaswamy Chari
Rajiv Vijayan
Bojan Vrcelj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29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996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12Channel estimation of impulse respon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12Channel estimation of impulse response
    • H04L25/0216Channel estimation of impulse response with estimation of channe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4Pilot insertion in the transmitter chain, e.g. pilot overlapping with data, insertion in time or frequency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6Frame synchronisation, e.g. packet synchronisation,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switching point detection or subframe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7/00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ing receiver with transmitter
    • H04L7/04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 H04L7/041Speed or phase control b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using special codes as synchronising signal
    • H04L7/042Detectors therefor, e.g. correlators, state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20092996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揭示案大體上係關於資料通信,且更特定而言係關於 利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於無線廣播系統中的同步。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07年7月25日申請之名為
*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之臨時 申請案第60/951,947號的優先權,且該案經讓渡給其受讓 φ 人,且在此以引用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 本專利申請案主張2004年8月31曰申請之名為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之申請 案第10/931,324號的優先權,且該案經讓渡給其受讓人, 且在此以引用方式明確併入本文中。 本專利申請案係關於以下同在申請中之美國專利申請 案: © 具有代理人案號030569Β1、同此同時申請、讓渡給其受 讓人且在此以引用方式明確地併入本文中的 -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先前技術】 OFDM為一種將整個系統頻寬有效地分割為多個(N)正交 次頻帶之多載波調變技術《此等次頻帶亦稱為載頻調、副 載波、攔位及頻道。在OFDM情況下,每一次頻帶與可由 135871.doc 200929968 資料調變之各別副載波相關聯。 在OFDM系統中,如下描述,傳輸器處理資料以獲得調 變符號,且進一步對調變符號執行OFDM調變以產生 OFDM符號。傳輸器接著調節OFDM符號並經由通信頻道 傳輸OFDM符號。OFDM系統可利用在訊框中傳輸資料的 • 傳輸結構,其中每一訊框具有一特定持續時間。可在每一 " 訊框之不同部分中發送不同類型資料(例如,訊務/封包資 料、附加項/控制資料、導頻等導頻一般指代藉由傳輸 © 器及接收器兩者先驗地已知之資料及/或傳輸。 接收器通常需要獲得精確之訊框及符號計時以便適當地 恢復由傳輸器發送的資料。舉例而言,接收器可能需要知 曉每一訊框之開始以便適當地恢復在訊框中發送之不同類 型資料。接收器通常並不知曉由傳輸器發送每一〇fdm符 號之時間,亦不知曉由通信頻道引入的傳播延遲。接收器 接著將需要確定經由通信頻道接收之每一咖卿號的計 〇 ’以便對所接收之。FDM符號適當地執行互補〇職解 同步指代由接收器執行以獲得訊框及符號計時的過程。 接收器亦可執行諸如頻率誤差估計之其他任務作為同 部分。傳輸器通常花費系統資源以支援同纟,且 消耗資源以執行同步。由於同步為資料傳輸需要的附^ 項’所以需要最小化由俅銓g月 附加 由傳輸器及接收益兩者用於同步的資 源重。 / ^只 因此’在此項技術中需要在廣播〇脑系統中有效地達 135871.doc 200929968 成同步的技術。此外,需要在具有各種數目之副載波(亦 稱為"次頻帶")(亦即’ FFT大小)之OFDM系統内有效地達 成同步’藉此提供廣泛範圍之射頻及網路布署的靈活性。 【發明内容】 ❹
本文中描述用於在具有各種數目之次頻帶(亦即,FFT大 小)之OFDM系統中利用分時多工(TDM)導頻達成同步的技 術。在每一訊框中(例如,在訊框開始時),傳輸器在次頻 帶之第一集合上廣播或傳輸第一TDM導頻,後接續有在次 頻帶之第二集合上廣播或傳輸第二TDM導頻。第一集合含 有1^個次頻帶且第二集合含有個次頻帶,其中^及^各 自為N個總次頻帶的一分數,且。每一集合中之次頻 帶可跨越N個總次頻帶均一地分布,使得〇)第一集合中之 L〗個次頻帶由Si=N/L,個次頻帶相等地隔開,且第二集 合中之L2個次頻帶由S2=N/L2個次頻帶相等地隔開。此導頻 結構導致⑴第-TDM導頻之〇FDM符號含有至少&個等同 "導頻1"序列’其中每-導頻!序列含有^個時域樣本,及 (2)第一 TDM導頻之〇fdM符號含有少&個等同,,導頻:" 序列,其中每—導頻2序列含扣個時域樣本。傳輸器亦 可在每-訊框之剩餘部分中傳輸經分頻多工(fdm)之導頻 連同資料。具有兩個TDM導頻之此導頻結構良好地適用於 廣播系統,但亦可用於非廣播系統。 接收器可基於第-TDM導頻及第二丁應導頻執行同步。 接收器可處理第—TDM導頻以獲得訊框計時及頻率誤差估 汁接收器可基於第一TDM導頻之不同導頻ι序列之間的 135871.doc 200929968 延遲相關來計算伯、.目# 井谓而量度,比較偵測量度與臨限值,且基 於比較結果宫止笛 、’旦σ弟—TDM導頻(且因此訊框)的偵測。接收 器亦可基於導頻1序列獲得接收之OFDM符 號中之頻率誤差 的估=。接收器可處理第二TDM導頻以獲得符號計時及頻 道估接收器可基於第二TDM導頻之接收之OFDM符號 導出頻道脈衝回應估計,(例如,基於頻道脈衝回應之頻 道抽頭的能量)侦測頻道脈衝回應估計的開始,且基於谓 之頻道脈衝回應估計的開始而導出符號計時。接收器 X可基於頻道脈衝回應估計而導出N個總次頻帶的頻道頻 率回應估计。接收器可將第一及第二TDM導頻用於初始同 步’且可將FDM導頻用於頻率及時間追蹤且用於更精確的 頻道估計。 此外,本揭示案之態樣能夠利用(例如)ικ、21^及狀之 FFT大小而進行操作以補充現有4K FFT大小。作為在此等 OFDM系統巾利用不同FFT大小之可能優點,伙或狄可用 於醫頻道中之布署;4KsiUK可用於L頻帶中的布署;π 或1Κ可用於S頻帶中的布署。然:而’請注意,上述即丁大 小僅為各種OFDM系統的說明性實例,且本揭示案並不限 於僅IK ' 2K、4K及8K FFT大小。 以下進一步詳細地描述本揭示案之各種態樣。 【實施方式】 本揭示案之特徵及性質在結合圖式時自以下闞述之詳細 描述將變得較顯而易見’在該等圖式中相同參考字符始終 相應地識別。 135871.doc •10- 200929968 字”例示性”在本文中用以意謂,,充當實例、例子或說明"。 本文中描述為"例示性"之任何態樣或設計不必解 他態樣或設計較佳或有利。 ' 本文中所描述之同步技術可用於各種多載波系統且用於 下行鏈路以及上行鏈路。下行鏈路(或前向鏈路)指代自基 地台至無線器件之通信鏈路,且上行鏈路(或反向鏈路)指 代自無線器件至基地台的通信鏈路。為了清楚起見,以下 針對OFDM系統中之下行鏈路來描述此等技術。 ► ® 1展#OFDM系統1〇〇中之基地台11〇及無線器件15〇的 方塊圖。基地台110通常為固定台,且亦可稱為基地收發 器系統(BTS)、存取點或某一其他術語。無線器件15〇可為 固定或行動的,且亦可稱為使用者終端機、行動台或某一 其他術語。無線器件15〇亦可為攜帶型單元,諸如,蜂巢 式電話、掌上型器件、無線模組、個人數位助理(pDA) 等。 在基地台no處,τχ資料及導頻處理器12〇接收不同類 型資料(例如,訊務/封包資料及附加項/控制資料),且處 理(例如,編碼、交錯及符號映射)所接收之資料以產生資 料符號。如本文中所使用,"資料符號,•為資料之調變符 號且導頻符號"為導頻之調變符號,且調變符號為調變 方案(例如,M-PSK、M-QAM等)之信號星座中之一點的複 合值。處理器120亦處理導頻資料以產生導頻符號,且將 資料及導頻符號提供至OFDM調變器13〇。 如下描述,OFDM調變器130將資料及導頻符號多工於適 135871.doc 200929968 當次頻帶及符號週期上,且進一步對經多工之符號執 OFDM調變以產生OFDM符號。傳輸器單元(TMTR)132將 OFDM符號轉換為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 如,放大、濾波及增頻轉換)類比信號以產生經調變之作 號。基地台11〇接著在系統中將經調變之信號自天線134傳 輸至無線器件。 在無線器件150處,來自基地台11〇之傳輸信號由天線 152接收’且提供至接收器單元(RcvR)154。接收器單元 & 1 54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轉換)所接收之信號,並 數位化經調節之信號以獲得輸入樣本流。〇FDM解調變器 160對輸入樣本執行〇FDM解調變以獲得所接收之資料及導 頻符號。OFDM解調變器丨60亦對具有頻道估計(例如,頻 率回應估計)之所接收資料符號執行偵測(例如,匹配濾波) 以獲得所偵測之資料符號,該等資料符號為由基地台】 發送之資料符號的估計^ OFDM解調變器160向接收(RX) 》 資料處理器17〇提供所偵測之資料符號。 如下描述,同步/頻道估計單元180自接收器單元154接 收輸入樣本,且執行同步以判定訊框及符號計時。單元 180亦利用來自〇FDM解調變器16〇之所接收導頻符號而導 出頻道估計。單元180向OFDM解調變器160提供符號計時 及頻道估計,且可向尺父資料處理器170及/或控制器190提 供訊框汁時。OFDM解調變器16〇利用符號計時以執行 解調變’且利用頻道估計以對所接收之資料符號執 行偵測。 135871.doc 12 200929968 RX資料處理器17〇處理(例如,符號解映射、解交錯 碼)來自0職解調變器16〇之㈣測資料符號,且』 解碼之資料。RX資料處理器170及/或控制器19〇可利用訊 框計時以恢復由基地台110發送的不同類型資料。一般: 言,由_M解調_16(^RX資料處理器 分別與在纟地台110處對於由〇職調變器i3〇及τχ資料及 導頻處理器120進行的處理互補。 ❹ 控制器刚及190分別指導基地台u〇及無線器件15〇處的 操作。記憶體單元142及192分別提供由控制器14〇及刚使 用之程式碼及資料的儲存。 基地台110可向單—無線器件發送點對點傳輪,向一群 無線器件發送多播傳輸,向其覆蓋區域下之所有無線器件 發送廣播傳輸,或其㈣組合。舉例而言,基地台110可 向其覆蓋區域下之所有無線器件廣播導頻及附加項/控制 資料。基地台110可進—步向特定無線器件傳輸特定使用 者資料,向一群無線器件傳輸多播資料,及/或向所有無 線器件傳輸廣播資料。 圖2展示可用於0FDM系統1〇〇之超訊框結構2〇〇。可在超 訊框中傳輸㈣及導頻,其巾每-超訊框具㈣定持續時 間。超訊框亦可稱為訊框、時槽或某一其他術語。對於圖 2中所示之態樣,每—超訊框包括:一用於第_麗導頻 (或"丁麗導m")之攔位212、一‘用於第二tdm導頻(或 ,,丽導頻2")之欄位214,一用於附加項/控制資料之棚位 216及一用於訊務/封包資料的攔位218。 135871.doc •13· 200929968 四個爛位212至218在每一超訊框中經分時多工,使得在 任何給定時刻傳輸僅一個欄位。四個糊位亦以圖2中所示 之順序配置以有助於同步及資料恢復。在每一超訊框中首 先傳輸之攔位212及214中的導頻〇fdM符號可用於偵測接 著在超訊框中傳輸之攔位216中的附加項〇fdM符號。自欄 位216獲得之附加項資訊可接著用於恢復於最後在超訊框 中傳輸之欄位218中發送的訊務/封包資料。 在一態樣中’攔位212載運TDM導頻1之一個OFDM符 號’且欄位214亦載運TDM導頻2的一個OFDM符號。一般 而言’每一攔位可具有任何持續時間,且欄位可以任何順 序配置。在每一訊框中週期性地廣播TDM導頻1及2,以有 助於無線器件同步。如下所述,附加項欄位216及/或資料 攔位218亦可含有由資料符號分頻多工之導頻符號。 OFDM系統具有為BW MHz的整個系統頻寬,利用〇FDM 將該整個系統頻寬分割為N個正交次頻帶。相鄰次頻帶之 間的間距為BW/N MHz。關於N個總次頻帶,Μ個次頻帶 可用於導頻及資料傳輸,其中Μ <Ν,且剩餘Ν-Μ次頻帶可 能未使用且充當防護次頻帶。在一態樣中,〇FDm系統利 用一 OFDM結構,其中n=4096個總次頻帶、M=4000個可 用次頻帶(顯然,Μ由FFT大小按比例調整)且N-M=96個防 護次頻帶。一般而言’具有任何數目之總次頻帶、可用次 頻帶及防護次頻帶之任何OFDM結構可用於OFDM系統。 请注意’此態樣以4K FFT大小操作。然而,如下描述,可 實施其他FFT大小(例如,ικ、2K或8K)。 135871.doc -14- 200929968 TDM導頻1及2可經設計以有助於系統中之無線器件的同 步。無線器件可利用TDM導頻1來偵測每一訊框之開始, 獲得符號計時之粗略估計,並估計頻率誤差。無線器件可 利用TDM導頻2以獲得較精確之符號計時。 圈3A展示頻域中之TDM導頻1之一態樣。對於此態樣 Ο
TDM導頻1包含··在Ll個次頻帶上傳輸之^個導頻符號, 用於TDM導頻1之每一次頻帶一個導頻符號^ Li個次頻帶 跨越N個總次頻帶均一地分布,且由Si個次頻帶相等地隔 開’其中S^N/L,。舉例而言,n=4096,L丨= 128,且在4k FFT模式中,S,=32。然而,其他值亦可用於N、^及用於 其他FFT模式的S,,以滿足系統中之頻率追蹤要求及/或都 卜勒(Doppler)頻率偏移。如下所述,TDM導頻此結構 可⑴在包括嚴格多路徑頻道之各種類型頻道中提供訊框债 測的良好效能,(2)在嚴格多路頻道中提供足夠精確之頻率 誤差估計及粗略符號計時,及(3)簡化無線器件處的處理。 圈3B展示頻域中之簡導頻2之一態樣。對於此態樣, TDM導頻2包含在L2個次頻帶上傳輸之L2個導頻符號,其 中LpL,。L2個次頻帶跨越N個總次頻帶均一地分布,且由 s2個次頻帶相等地隔開,其中S2=N/L2。$例而言, N=4096 , L2=2048 ,且s2=2 此外,其他值亦可用於N、 “及S2。舉例而§,如下描冑,可實施其他航大小(例 如,ικ、2KW。TDM導頻2之此結構可在包括嚴格多 路徑頻帶之各種類型頻道中’提供精確的符號計時。如下 描述,無線器件亦可能能夠⑴以有效方式處理麵導頻 135871.doc 15 200929968 2 ’以在下一 OFDM符號到達之前獲得符號計時,下一 OFDM符號正好在TDM導頻2之後,及(2)向此下一 〇FDM符 號應用符號計時。 較小值用於L! ’使得可由TDM導頻1校正較大頻率誤 差。較大值用於L2,使得導頻2序列係較長的,其允許無 線器件自導頻2序列獲得較長頻道脈衝回應估計。選擇 TDM導頻1之L〗個次頻帶,使得針對TDM導頻1而產生s丨個 等同導頻1序列。同樣地’選擇TDM導頻2之L2個次頻帶, © 使得針對TDM導頻2而產生S2個等同導頻2序列。 圈4展示基地台11〇處之TX資料及導頻處理器12〇的一態 樣之方塊圖。在處理器120内’ TX資料處理器41〇接收、 編碼、交錯及符號映射訊務/封包資料以產生資料符號。 在一態樣中’儀隨機數(PN)產生器420用以產生TDM導 頻1及2兩、者的資料。PN產生器42〇可(例如)由15抽頭線性 反饋移位暫存器(LFSR)來實施,該15抽頭線性反饋移位暫 • 存器(LFSR)實施產生器多項式g⑷= xm+jci7+i。在此狀況 下,PN產生器420包括(1)串行輕接之2〇個延遲元件422a至 422〇 ’及(2)耦接於延遲元件422η與422〇之間的加法器 . 424。延遲元件422〇向延遲元件422a之輸入且向加法器424 之一個輸入提供亦被反饋的導頻資料。PN產生器420可由 TDM導頻1及2之不同初始狀態初始化(例如)為 11 1 1 10000100000000000’(對於 TDM 導頻 D 及 ’1 1 1 1000010000000001 1’(對於 TDM 導頻 2)。一般而言,任 何資料可用於TDM導頻1及2。導頻資料可經選擇以減小導 13587I.doc 200929968 頻OFDM符號之峰值振幅與平均振幅之間的差(亦即,以最 小化TDM導頻之時域波形的峰值平均值變化)。TDM導頻2 之導頻資料亦可由用於擾亂資料之相同PN產生器產生。無 線器件具有用於TDM導頻2之資料的知識,但不需要知曉 用於TDM導頻1之資料。 • 位元符號映射單元430自PN產生器420接收導頻資料, 且基於調變方案而將導頻資料之位元映射至導頻符號。可 對於TDM導頻1及2使用相同或不同之調變方案。在一態樣 ❹ 中’ QPSK用於TDM導頻1及2兩者。在此狀況下,映射單 元43 0將導頻資料分組為2位元二進位值,且進一步將每一 2位元值映射至特定導頻調變符號。每一導頻符號為qpsk 之信號星座的複合值。若QPSK用於TDM導頻,則映射單 元430將TDM導頻1之2Li個導頻資料位元映射至^個導頻 符號,且進一步將TDM導頻2之2L2個導頻資料位元映射至 L2個導頻符號。多工器(Mux)440自TX資料處理器410接收 資料符號’自映射單元430接收導頻符號,且自控制器140 接收TDM一Ctrl信號。如圖2中所示,多工器440向OFDM調 變器130提供每一訊框之TDM導頻之1及2攔位的導頻符號 • 以及附加項及資料欄位的資料符號。 . 圖5展示基地台處之OFDM調變器130之一態樣的方塊 圖。符號次頻帶映射單元510自TX資料及導頻處理器120 接收資料及導頻符號,且基於來自控制器140之 Subband—Mux_Ctrl信號而將此等符號映射至適當次頻帶 上。在每一 OFDM符號週期中,映射單元51〇在用於資料或 135871.doc 200929968 導頻傳輸之母一次頻帶上提供一個資料或導頻符號且針對 每未使用-人頻帶提供’,零符號,,(其係為零的信號值)。由 零符號替代指定用於未使用之次頻帶的導頻符號。對於每 OFDM#號週期而言,映射單元$職供用於⑽總次頻 . 帶的N個冑輸符號其中每-傳輸符號可為資料符號、 導頻符號或零符號。離散傅立葉逆變換叩ft)單元㈣接 • 收每一 〇FDM符號週期之N個傳輸符號,用n點IDF^N個 傳輸符號變換至時域,錢供含有關時域樣本的”經變換” β #號。每—樣本為待在—個樣本週射發送之複合值。亦 可替代Ν點IDFT而執行Ν點快速傅立葉逆變換(IFFT)(若Ν 為二之幂)’其通常為該狀況。並行對串行(p/s)轉換器53〇 串行化每一經變換符號之N個樣本。循環字首產生器54〇接 著重複每一經變換符號之部分(或c個樣本)以形成含有N+C 個樣本之OFDM符號。循環字首用以抗擊由通信頻道中之 長延遲擴散而引起的符號間干擾(ISI)及載波間干擾(ICI)。 & 延遲擴散為在接收器處最早到達之信號例子與最遲到達之 信號例子之間的時間差。〇17〇]^符號週期(或簡單地”符號 週期”)為一個OFDM符號之持續時間,且等於N+c週期。 圖6A展示TDM導頻1之時域表示。TDM導頻iiOFDM符 號(或"導頻1 OFDM符號”)由長度N之經變換符號及長度^ 之循環子首構成。因為在由S〗個次頻帶均勻隔開之I〗個次 頻帶上發送TDM導頻1的1^個導頻符號,且因為在剩餘次 頻帶上發送零符號’所以TDM導頻1之經變換符號含有& 個等同導頻1序列,其中每一導頻1序列含有!^個時域樣 135871.doc -18· 200929968 本。每一導頻1序列亦可藉由對TDM導頻1之1^個導頻符號 執行點IDFT而產生。TDM導頻1之循環字首由經變換之 符號的C個最右樣本構成,且插入於經變換符號的前部。 導頻1之OFDM符號因此含有總計SjC/L,個導頻1序列。舉 例而言’若N=4096,L丨= 128,S〗=32且C=512,則導頻丄 OFDM符號將含有36個導頻1序列,其中每一導頻1序列含 • 有128個時域樣本。 圔6B展示TDM導頻2之時域表示。TDM導頻2之OFDM符 © 號(或"導頻2 OFDM符號")亦由長度N之經變換之符號及長 度C之循環字首構成。TDM導頻2之經變換之符號含有82個 等同導頻2序列,其中每一導頻2序列含有l2個時域樣本。 TDM導頻2之循環字首由經變換之符號的c個最右樣本構 成’且插入於經變換符號的前部。舉例而言,若N=4096, L2=2048,Sz=2且0512,則導頻2 OFDM符號將含有兩個 完整導頻2序列,其中每一導頻2序列含有2〇48個時域樣 _ 本。TDM導頻2之循環字首將含有導頻2序列的僅一部分。 請注意’此態樣以4K之FFT大小操作。然而,如下描述, 可實施其他FFT大小(例如,1K、2K或8K)。 圖7展示無線器件150處之同步及頻道估計單元18〇之一 . 態樣的方塊圖。在單元180内,訊框偵測器710自接收器單 元154接收輸入樣本,處理輸入樣本以偵測每一訊框的開 始,且提供訊框計時。符號計時偵測器720接收輸入樣本 及訊框计時’處理輸入樣本以偵測所接收之麗符號的 開始,且提供#號計時。肖率誤差估言十器712估計所接收 135871.doc 19 200929968 之OFDM符唬的頻率誤差 ^ , 祝千决盎頻道估計器730接收來自符號計 時偵測器720之輪中,曰道山Λ 出且導出頻道估計。以下描述單元180 中之偵測器及估計器。 * 丁訊框偵測器7【〇之態樣的方塊圖該訊框偵測器 藉由谓測來自接收器單元154之輸人樣本中的導頻 執订訊框同步。為了簡化,以下描述假設通信頻道為 加成性白色高斯雜訊(AWGN)頻道。每—樣本週期之輸入 樣本可表達如下: rn~x„^M>n , ^ 等式(1) 其中”為樣本週期之索引; ”為在樣本週期《中由基地台發送的時域樣本; Γ”為在樣本週期《中由無線器件獲得的輸入樣本;及 圯為樣本週期„的雜訊。 對於圖8中路- τ所不之態樣,訊框偵測器710由採用導頻1 OFDM符號之週期性質以用於訊框偵測的延遲相關器來實 施。在"-·離;1¾ tb 4银宁’訊框偵測器710利用以下偵測量度以用 於訊框偵測:
等式(2) 其中&為樣本週期”的偵測量度; 表示複共軛;及 I I 表示 x 的平方量值(squared magnitude)。 等式(2)计算兩個連續導頻1序列中之兩個輸入樣本η與h I35871.doc 200929968 之間的延遲相關,或〜·。此延遲相關在不需要頻道 增益估計情況下移除通信頻道之效應,且進一步相干地組 合經由通信頻道接收之能量。等式(2)接著累加導頻 之所有本的才目關結果以獲得為複纟值的經累加之相 關結果Q。等式⑺接著導出樣本週期„之決策量度^作為 C"的平方量值。若在用於延遲相關的兩個序列之間存在匹 配,則決策量度怂指示長度Ll之一個所接收導頻丨序列的能 量0
在訊框偵測器710内,(長度^之)移位暫存器812接收、 儲存並移位輸入樣本’且提供已延遲樣本週期之輸 入樣本。亦可替代移位暫存器812而使用樣本緩衝 器。單元816亦接收輸入樣本,且提供經複共軛的輸入樣 本k·}。對於每一樣本週期η,乘法器814使來自移位暫存 器812之延遲輸入樣本&_L與來自單元816之經複共輛之輸 入樣本γλ•相乘,且向(長度Ll之)移位暫存器822及加法器 824提供相關結果c”。小寫Cn表示一個輸入樣本之相關結 果’且大寫C„指示L〗個輸入樣本的經累加之相關結果。移 位暫存器822接收、儲存並延遲來自乘法器814之相關結果 匕} ’且提供已延遲1^個樣本週期之相關結果{C"_L,}。對於每 一樣本週期η,加法器824接收並求暫存器826之輸出Cni與 來自乘法器814之結果的和,進一步減去來自移位暫存器 822的延遲結果〜L|,且將其輸出q提供至暫存器826。加 法器824及暫存器826形成執行等式(2)中之求和運算的累加 器。移位暫存器822及加法器824亦經組態以執行1^個最近 135871.doc -21- 200929968 相關結果至C„_L|+1的連續(running)或移動(sliding)求和《此 藉由求和來自乘法器814之最近相關結果仏且減去來自較早 L,個樣本週期之藉由移位暫存器822提供的相關結果而 達成。單元832計算來自加法器824之經累加輸出C„的平方 量值,且提供偵測量度5;。 後處理器834基於偵測量度\及臨限值&偵測導頻i OFDM符號之存在’且因此彳貞測超訊框之開始,該臨限值 ❹ &可為固定或可程式化之值》訊框偵測可基於各種準則。 舉例而言,若偵測量度兄(1)超出臨限值&,(2)保持於臨限 值之上持續至少預定百分數的導頻丨〇FDM符號持續時 間,及(3)其後降至臨限值&之下持續預定時間週期(一個 導頻1序列),則後處理器834可宣告導頻i 〇FD_號之存 在。後處理器834可指示導頻! 〇FDM符號之結束(表示為 TC)作為制量以之波形之㈣緣之前的預定數目的樣本 週期。後處理器834亦可設定導頻i⑽讀符號之結束處之 訊:計時信號(例如,為邏輯高)。可將時間TC用作用於處 理導頻2 OFDM符號之粗略符號計時。 頻率誤差估計器m估計所接收之導頻i 〇職符號 率誤差。此頻率誤差可歸因於各種源 線器件處之振盪5|的頻聿# ^ , 基地η及無 計器-可產生每導丨都卜勒移位等。頻率誤差估 誤差估計,如下_序列(除最後導頻1序列外)之頻率 等式(3) 135871.doc .22· 200929968 其中^第/個導頻1序列之第i個輸入樣本;
Arg⑻為X之虛數分量與χ之實數分量的比率之反正切 或八咚(义)=紅(細1[1111〇〇/116(无)]; GD為偵測器增益,該偵測器增益為%二么^ :及 fsamp △Λ為第/個導頻1序列的頻率誤差估計。 可伯測之頻率誤差的範圍可給定為:
2;Γ·νδ<;Γ/2’ 或丨从I
fsamp4lT 等式(4)
其中Λα〜為輸入樣本速率,等式(4)指示所偵測之頻率誤差 的範圍取決於導頻i序列之長度,且與導頻i序列之長度負 相關。頻率誤差估計器712亦可實施於後處理器㈣内此 係由於來自加法器824之經累加之相關結果亦為可用的^ 可以各種方式利用頻率誤差估計。舉例而言,每一導頻 1序列之頻率誤差估計可用以新頻率追蹤迴$,該頻率 追蹤迴路試圖校正無線器件處之任何所偵測頻率誤差。頻 率追蹤迴路可為-鎖相迴路(PLL),其可調整在無線器件 處用於降頻轉換之載波信號之頻率。頻率誤差估計亦可經 平均以獲得導頻! 〇FDM符號之單一頻率誤差估計△广此 △/接著可在OFDM解調變器16〇内之队點贿之前或之後用 於頻率誤差校正。對於可用以校正頻率偏移δ/(該頻率偏 移△/為次頻帶間距之整數倍)之後DFT頻率誤差校正而言, 來自N點DFT之所接收符號可由Δ/個次頻帶平移,且可獲 ^每一可應用次頻帶k之經頻率校正之符號瓦作為 〜。對於預DFT頻率誤差校正而言,輸入樣本可經相 135871.doc •23- 200929968 位方疋轉頻率誤差估计△/’且接著可對經相位旋轉之樣本執 行N點DFT。 訊框伯測及頻率誤差估計亦可基於導頻1 〇fdm符號以 其他方式執行且此係在本揭示案之範疇内。舉例而言, 訊框價測可藉由執行導頻1 OFDM符號之輸入樣本與在基 地台處產生之實際導頻!序列之間的直接相關而達成。直 • 接相關提供每一強信號例子(或多路徑)的高相關結果。由 於針對給定基地台可獲得一個以上多路徑或峰值,所以無 〇 件將對㈣測之峰值執行後處理以獲得計時資訊。亦 可藉由延遲相關與直接相關之組合而達成訊框積測。 圈9展示符號計時偵測器72〇之一態樣的方塊圖該符號 計時谓測器720基於導頻2 〇FDM符號執行計時同步❶在符 號計時偵測器720内,樣本緩衝器912自接收器單元154接 收輸入樣本,且儲存L個輸入樣本之"樣本"窗以用於導頻 2 OFDM符號。樣本窗之開始基於來自訊框摘測器7ι〇之訊 > 框計時藉由單元91〇來判定。 圓10A展示導頻20FDM符號之處理的時序圖。訊框领測 器710基於導頻丨0FDM符號提供粗略符號計時(表示為 Tc)。導頻2 OFDM符號含有長度^之心個等同導頻2序列 (例如,N=4096且L2=2(M8情況下長度2(M8之兩個導頻2序 列)藉由樣本緩衝器912收集L2個輸入樣本之窗,以用於 起始於樣本週期Tw之導頻2 OFDM符號。樣本窗之開始自 粗略符號計時延遲初始偏移〇Sinjt,或Tw=Tc+〇s㈣。初始 偏移不需要是精確的,並經選擇以確保在樣本緩衝器912 135871.doc -24- 200929968 中收集到一個完整導頻2序列。亦可選擇初始偏移,使得 導頻2 OFDM符號之處理可在下—〇FDM符號到達之前完 成,從而使得獲自導頻2 OFDM符號的符號計時可應用至 此下一 OFDM符號。 返回參看圖9,DFT單元914對樣本緩衝器912所收集之 L2個輸入樣本執行L2點DFT,且提供。個所接收之導頻符 號的La個頻域值。若樣本窗之開始未與導頻2 〇fdm符號 之開始對準(亦即,T#Ts),則頻道脈衝回應經循環移 位,其意謂頻道脈衝回應之前部繞回後部。導頻解調變單 兀916藉由使每一導頻次頻帶k之所接收導頻符號心與彼次 頻帶的已知導頻符號的複共輛户4•相乘或尽<,而移除對^ 個所接收導頻符號的調變。單元916亦將未用次頻帶之所 接收導頻符號設定為零符號。IDFT單元918接著對L2個導 頻經解調變符號執行L2點IDFT,且提供La個時域值,該等 時域值為基地台11〇與無線器件15〇之間之通信頻道之脈衝 回應的L2個抽頭。 圔10B展示來自IDFT單元918之匕2抽頭頻道脈衝回應。 個抽頭中之每一者與彼抽頭延遲處之複合頻道增益相關 聯。頻道脈衝回應可經循環移位,其意謂頻道脈衝回應之 尾部可繞回且出現於來自IDFT單元918之輸出的早期部 分。 返回參看圖9,符號計時搜尋器920可藉由搜尋頻道脈衝 回應之能量中的峰值而判定符號計時。如圖1〇B中所示, 峰值偵測可藉由滑動"偵測"窗跨越頻道脈衝回應而達成。 135871.doc -25- 200929968 可如下所描述判定摘測窗大小。在每一窗之起始位置處, 计算降至偵測窗内之所有抽頭的能量。 圓10C展示頻道抽頭在不同之窗起始位置處之能量的曲 線。偵測窗向右循環地移位,使得當偵測窗之右邊緣觸及 索引L2處的最後抽頭時,窗繞回索引i處之第一抽頭。因 此針對每-窗起始位置收集相同數目個頻道抽頭的能量。
可基於系統之預期延遲擴散而選擇偵測窗大小Lw。無線 器件處之延遲擴散為最早到達無線器件處之信號分量與最 遲到達無線器件處之信號分量之間的時間差。系統之延遲 擴散為系統中之所有無線器件之間的最大延遲擴散。若偵 測窗大小等於或大於系統之延遲擴散,則_窗在經適當 對準時將俘獲頻道脈衝回應之能量的全部1測窗大小^ 亦可經選擇為不大於l2的一半(或Lw$L2/2),以避免债測頻 道脈衝回應之起點時的不定性。可藉由以下步㈣測頻道 脈衝回應之起點··⑴判定L2個窗起始位置_之全部之間的 峰值此量’及(2)在多個窗起始位置具有相同峰值能量情泥 下識別具有峰值能量之最右窗起始位置。不同之窗起始 位置的能$亦可經平均或據波以在雜訊頻道十獲得頻道脈 衝回應之起點的較精確估計。在任何狀況下,頻道脈衝回 應之起點表示為TB’且樣本窗之開始與頻道脈衝回應的起
點之間的偏移為T〇s=TR-T B Tw。一旦判定頻道脈衝回應之起 點丁3,就可唯一地計算精細符號計時。 參看圖10A,精細符號計時指示 開始。精細符號計時'可用以精確 所接收之OFDM符號的 且適當地置放每一後續 135871.doc * 26 · 200929968 接收之OFDM符號的"DFT”窗。DFT窗指示對於每一所接收 之OFDM符號進行收集之特定N個輸入樣本(來自N+C個輸 入樣本中)》接著用N點DFT來變換DFT窗内之N個輸入樣 本以獲得所接收之OFDM符號的N個接收之資料/導頻符 號。需要針對每一接收之OFDM符號之DFT窗的精確置放 以便避免:(1)來自先前或下一 OFDM符號之符號間干擾 (ISI) ’(2)頻道估計之降級(例如,不適當j)FT窗置放可導 致錯誤之頻道估計),(3)依賴循環字首之過程(例如,頻率 追蹤迴路、自動增益控制(AGC)等)的誤差,及(4)其他有 害效應。 導頻2 OFDM符號亦可用以獲得更精確的頻率誤差估 計。舉例而言,可利用導頻2序列且基於等式(3)來估計頻 率誤差。在此狀況下,對導頻2序列之L2個樣本(而非^個 樣本)執行求和。 來自IDFT單元918之頻道脈衝回應亦可用以導出基地台 Π0與無線器件15〇之間的通信頻道之頻率回應估計。單元 922接收L2抽頭頻道脈衝回應,循環地移位頻道脈衝回應 使得頻道脈衝回應之起點處於索引1,在經循環移位之頻 道脈衝回應之後插入適當數目個零,且提供N抽頭頻道脈 衝回應。DFT單元924接著對N抽頭頻道脈衝回應執行n點 DFT’且提供由N個總次頻帶之N個複合頻道增益構成的頻 率回應估計。〇FDM解調變器16〇可將頻率回應估計用於俄 測後續OFDM符號中之所接收的資料符號。亦可以某一其 他方式導出頻道估計。 135871.doc -27· 200929968 圈11展示使用TDM及FDM導頻之組合的導頻傳輸方案。 基地台110可在每一超訊框中傳輸TDM導頻丨及2以有助於 由無線器件進行初始擷取。TDM導頻之附加項為兩個 OFDM符號,其與超訊框之大小相比較可為小的。基地台 亦可在每一超訊框中之剩餘〇FDM符號中的全部、多數或 一些中傳輸FDM導頻。對於圖n中所示之態樣,在次頻帶 之交替集合中發送FDM導頻,使得在偶數編號之符號週期 中在次頻帶之一個集合上且在奇數編號的符號週期中在次 頻帶的另一集合上發送導頻符號。每一集合含有足夠數目 個(Lfdm)次頻帶以支援頻道估計及可能之由無線器件進行 的頻率及時間追蹤。每一集合中之次頻帶可跨越N個總次 頻帶均地刀布,且由Sfdm=N/Lfdm個次頻帶均勻地隔開。 此外,一個集合中之次頻帶可相對於另一集合中之次頻帶 交錯排列或偏移,使得兩個集合中之次頻帶彼此交錯。作 為一實例,N=4096,Lfdm=512,Sfdm=8,且兩個集合中之 _ 次頻帶可由四個次頻帶進行交錯排列。一般而言,任何數 目個次頻帶集合可用於FDM導頻,且每一集合可含有任何 數目個次頻帶及N個總次頻帶中的任一者。 無線器件可將TDM導頻〗及2用於初始同步(例如,訊框 同步)、頻率偏移估計及精細符號計時擷取(從而用於後續 OFDM符號之DFT窗的適當置放)。(例如)當第一次存取基 地〇時s第一次或在長的非活動週期之後接收或請求資 料時、在首次開啟電源時等,無線器件可執行初始同步。 如上所述,無線器件可執行導頻1序列之延遲相關,以 135871.doc -28- 200929968 债測導頻1 OFDM符號之存在且因此偵測超訊框的起始。 其後,無線器件可利用導頻1序列以估計導頻1之 號中之頻率誤差且在接收導頻2 OFDM符號之前校正此頻 率誤差。與利用資料OFDM符號之循環字首結構之習知方 法相比較’導頻1 OFDM符號允許較大頻率誤差之估計且 允許下一(導頻2)〇FDM符號之DFT窗的更可靠置放。導頻 • 1 OFDM符號可因此提供具有大的多路徑延遲擴散之地面 無線電頻道之改良效能。 © 無線器件可利用導頻2之OFDM符號以獲得精細符號計 時’從而較精確地置放後續接收之OFDM符號的DFT窗。 無線器件亦可將導頻2 OFDM符號用於頻道估計及頻率誤 差估計。導頻2 OFDM符號允許精細符號計時之快速且精 確之判定以及DFT窗的適當置放。 無線器件可將FDM導頻用於頻道估計及時間追蹤,且可 能用於頻率追蹤。如上所述,無線器件可基於導頻2 @ OFDM符號而獲得初始頻道估計。如圖u中所示,無線器 件可利用FDM導頻以獲得更精確的頻道估計,尤其在跨越 超訊框傳輸FDM導頻情況下。無線器件亦可利用FDM導頻 以更新可校正接收之OFDM符號中的頻率誤差之頻率追蹤 • 迴路。無線器件可進一步利用FDM導頻以更新可解決輸入 樣本中之計時漂移(例如,歸因於通信頻道之頻道脈衝回 應的改變)之時間追縱迴路。 本揭示案之前述態樣已假設4k之FFT大小;然而,本揭 示案之態樣能夠利用第一及第二TDM導頻從而在具有各種 135871.doc •29- 200929968 數目之次頻帶之OFDM系統内達成同步。 本文中所描述之4k OFDM系統(亦即,ν=4096)的TDM導 頻1由36個週期(Si)組成’該等週期中之每一者為128個樣 本(1^)(碼片)長。請注意’ 36個週期中的32個對應於4096 個碼片之FFT持續時間。在頻域中,活動之4000個次頻帶 中的124個為非零次頻帶,且在相鄰非零次頻帶之間存在 • 3 1個零次頻帶。 然而,跨越FFT大小,大致按比例調整ofdm符號之持 〇 續時間。舉例而言’ 1χ4Κ OFDM符號〜4x1 K OFDM符號〜 2x2K OFDM符號〜8K OFDM符號的1/2。跨越FFT大小,時 域OFDM參數在以碼片為單位表達時為相同的。 舉例而言,在8K(亦即,N=8192)之操作模式中,TDM導 頻1具有與4K模式中相同數目之樣本。8K模式TDM導頻j 擷取肩算法類似於其4K模式對應物;然而,週期由4反模 式中之256樣本(Ll)而非僅128個樣本組成。另外,8K模式 P TDM導頻1符號由18個週期(Si)組成。 類似地,2K(亦即,N=2048)操作模式中之TDM導頻1具 有與4K模式中相同數目之樣本。利用以上描述之計算, . 2K模式TDM導頻1擷取演算法類似於其4K對應物;然而, •週期為64個樣本(Ll)而非128個樣本。另外,2κ模式τ〇Μ 導頻1之符號由72個週期(S丨)組成。 請注意,TDM導頻1之頻道持續時間對於所有fft大小 為相同的。然而,非零次頻帶之數目以大趙上與ff 丁大小 成比例之方式而減小《作為增加FFT大小且因此增加非零 135871.doc -30- 200929968 上較小之週期,藉此允 I °前述圖表說明非零 加: 次頻帶的數目之結果’產生在時間 許以較高RF發生的較大初始頻率誤 上成比例地增
TDM1導頻1副栽波 次頻帶隨著FFT大小增加而大體 ❹
在先前描述之4K系統巾,TDM導頻2由2〇〇〇個非零次頻 帶或4個非零交錯組成。舉例而言,每一交錯可藉由?\序 列所擾亂之零資料符號來調變。在任何兩個相鄰非零次頻 帶之間存在一個零次頻帶。在時域中,TDM導頻2以兩個 週期(L2)而為週期性的’週期中之每一者為2〇48個碼片 長。 TDM導頻2—直由兩個週期及一防護間隔組成。然而, 週期長度可視FFT大小而變化。舉例而言,週期長度對於 IK、2K、4K及8K之FFT大小而言將分別為ικ、2K、2K及 8K。當然,此等FFT大小僅為例示性的,且本揭示案並不 限於僅IK、2K、4K及8K的FFT大小。請注意,2K及4K系 統之週期長度為等同的。以下圖表說明分別針對1K、 2K、4K及8K之FFT大小的時槽之數目、平坦防護間隔及 OFDM符號間隔: FFT大小 時槽之數目 平坦防護間隔 後置間隔 (瑪片) OFDM 符號間隔 1024 2 256 1024 2321 2048 4 _512 2048 4625 I35871.doc • 31 - 200929968 4096 4 5Ϊ2 I 〇 4625 8192 16 1024 | 8192 17425 TDM導頻2頻道參數 在其他模式中’ TDM導頻2含有與資料符號一樣多的非 零副載波(其中的全部N個非零副載波),但導頻符號為約 略兩倍長。在此等狀況下,TDM導頻2之週期性並非藉由 在非零次頻帶之間插入%個零次頻帶而是藉由在傳輸器處 在IFFT之後實體重複時域序 列作為後置而達成。舉例而 言’參見圖13。參看圖13,其中TFGI=循環字首,TWGI = 〇FDM符號之間的窗防護間隔,TpFI=後置間隔,Tu=可用 部分持續時間,且Ts =總符號持續時間。請注意,後置間 隔之持續時間在TDM導頻2中可改變。明顯地,不同之實 施及持續時間為可能的。重要事項為,TDM導頻2應由至 少2個時域週期組成,且週期之複製可藉由插入零次頻帶 (如在4K模式中)或藉由插入時域後置(如在上述其他FFT模 式中)而達成。 重要地是區分以下兩個情形:(i)其中TDM導頻2中之非 零副載波之數目等於N,亦即FFT的大小,及(Π)其中非零 副载波之數目為N的分數。在前述實例中,此數目在、 2K及8K模式中等於n,且在4K模式中為N/2。請注意,在 狀況⑴中’若計劃具有僅2個週期(參見圖13),則重複藉 由明確地插入約略長度N之後置而達成,且TDM2持續時 間為2N+TFGI+TWGI。另一方面,在狀況(ii)中,藉由副 載波之一半為零之事實而(隱含地)保證重複。在(ii)之一般 狀況下,在每兩個非零副載波之間將存在k個零,從而導 135871.doc -32- 200929968 致TDM導頻2之具有長度Ν+TFGI+TWGI的結構,其中N由 k+1個等同時域週期組成。
由於本揭示案之態樣能夠在可變FFT大小之OFDM系統 中進行同步,所以自傳輸側要求發信號參數頻道(SPC)以 將對應於傳輸之OFDM參數(包括適當FFT大小之)發信號至 ^ 接收側。SPC可利用在超訊框之結束處先前保留的OFDM • 符號。然而,本揭示案之態樣並不限於向接收側告知 OFDM參數的任何方式。 © 支援多個FFT大小藉由在相同恆定頻寬上按比例調整次 頻帶間距而達成。作為一實例,圖12描繪2K個次頻帶將如 何對應於交替的4K個次頻帶。類似地,8K個次頻帶將比 4K個次頻帶緊密兩倍地封裝,且1K個次頻帶將對應於4K 個次頻帶中之每一第四者。IK、2K、4K及8K OFDM系統 中之活動次頻帶的數目將分別為1000、2000、4000及 8000 ° 作為一實例,假設由OFDM系統佔用之頻寬為W,且 FFT大小(或包括非活動次頻帶之次頻帶的數目)為N,則次 頻帶間距Δ/sc為··
Afs〇=W/N 一旦接收器在自傳輸側接收OFDM參數之後知曉FFT大 小,傳輸側就可以用分時多工之方式在次頻帶之第一集合 上週期性傳輸第一導頻與資料且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第 二集合上傳輸第二導頻與資料開始,其中第二集合包括多 135871.doc -33- 200929968 於第一集合的次頻帶。 其後,可利用本文_描述之方法而將第一導頻及第二導 頻用於由系統中之接收器進行的同步。舉例而言,如在本 揭示案之一些態樣的前述描述中所提供,第一導頻可用以 偵測第一超訊框之開始,且第二導頻可用以判定指示接收 之OFDM符號之開始的符號計時。然而,本揭示案並不限 於利用TDM導頻之計時同步的特定方法,且一般熟習此項
技術者將認識到,可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範疇的情況下利用 等效方法。 可藉由各種手段來實施本文中所描述之同步技術 而言,可以硬體、軟體或其組合來實施此等技術。對於硬 體實施而言,用以支援同步之基地台處之處理單元(例 如,TX資料及導頻處理器120)可實施於以下各物内:一或 多個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 數位信號處理器件(DSPD)、可程式化邏輯器件(PLD)、場 可程式化閑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 處理器、經設計以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功能的其他電子單 元’或其組合。無線器件處之用以執行同步的處理單元 (例如’时及頻道估計單元_亦可實施於
ASIC、DSP等内。 W 對於軟體實施而言,❹技術可以執行本文中描述之功 =Γ:Γ,程序、函數等)來實施。軟體碼可儲存於 δ己隐體h(例如,圖4之記憶體單元192)中 器(例如,控制器19〇)來執行。4_ 處理 仃5己憶體早兀可實施於處理器 135871.doc -34· 200929968 内或處理器外。 提供所揭示態樣之先前描述以使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能 夠製造或利用本揭示案。對此等態樣之各種修改將易於為 熟習此項技術者所明瞭,且本文中所界定之一般原理可在 未背離本揭示案之範疇情況下應用於其他態樣。因此,本 揭示案並非意欲限於本文中所展示之態樣,而是符合與本 文所揭示之原理及新穎特徵一致之最廣泛範疇。 【圖式簡單說明】 © 圖1展示OFDM系統中之基地台及無線器件; 圖2展示OFDM系統之超訊框結構; 圖3A及3B分別展示TDM導頻1及2的頻域表示; 圖4展示傳輸(TX)資料及導頻處理器; 圖5展示OFDM調變器; 圖6A及6B展示TDM導頻1及2的時域表示; 圖7展示同步及頻道估計單元; 圖8展示訊框偵測器; 圖9展示符號計時偵測器; 圖10A至圖10C展示導頻2 OFDM符號的處理; • 圖11展示使用TDM及FDM導頻之導頻傳輸方案;及 - 圖12展示不同FFT大小之OFDM次頻帶之間的例示性對 應。 圖13展示各種FFT大小之TDM導頻2的時域表示。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OFDM 系統 135871.doc •35- 200929968
110 基地台 120 ΤΧ資料及導頻處理器 130 OFDM調變器 132 傳輸器單元(TMTR) 134 天線 140 控制器 142 記憶體單元 150 無線器件 152 天線 154 接收器單元(RCVR) 160 OFDM解調變器 170 接收(RX)資料處理器 180 同步/頻道估計單元 190 控制器 192 記憶體單元 200 超訊框結構 212 欄位 214 搁位 216 攔位 218 欄位 410 TX資料處理器 420 偽隨機數(PN)產生器 422a〜422ο 延遲元件 424 加法器 -36- 135871.doc 200929968 430 位元符號映射單元 440 多工器(Mux) 510 符號次頻帶映射單元 520 離散傅立葉逆變換(IDFT)單元 530 並行對串行(P/S)轉換器 540 循環字首產生器 710 訊框偵測器 712 頻率誤差估計器 〇 720 符號計時偵測器 730 頻道估計器 812 移位暫存器 814 乘法器 816 單元 822 移位暫存器 824 加法器 826 暫存器 832 Ό〇 早7G 834 後處理器 ' 910 單元 • 912 樣本緩衝器 914 DFT單元 916 導頻解調變單元 918 IDFT單元 920 符號計時搜尋器 135871.doc -37- 200929968 922 tfO 一 早兀 924 DFT單元 TB 頻道脈衝回應之起點 Tc 導頻1 OFDM符號之結束、粗略符 號計時 Tfgi 循環字首 ' Tppi 後置間隔 Ts 精細符號計時、總符號持續時間 T u 可用部分持續時間 TwGI OFDM符號之間的窗防護間隔 φ 135871.doc -38·

Claims (1)

  1. 200929968 十、申請專利範圓: 1. ❺ 種利用動口在-具有各種數目之次頻帶之正 頻多工(_)系統中執行同步的方法,其包含: 處理一經由一通信頻道接收之第一導頻,以偵測具有 一預定持續時間之每-訊框之—開始,其中以一分時多 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第-集合上傳輸該第-導頻 與資料,且其中該第—^ ^ , 集口包括該系統中之N個總次頻 帶之一分數,其中N為大於一的 處理-經由該通信頻道接收之第二導頻,以獲得指示 接收之〇刪符號之—開始之符號計時,其中以一丽 方式在-人頻帶之一第二集合上傳輸該第二導頻與該資 料’且其中該第二集合包括多於該第一集合之次頻帶的 次頻帶。 2. 如青长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集合包括N/2K個次頻 帶,其中K為一整數一或大於一之整數。 3. 如肖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導頻之一週期性係藉由 插入零副載波而達成。 4. 如青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二導頻之一週期性係藉由 插入—時域後置而達成。 . 5. 如蜎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導頻及該第二導頻在具 有咬預心持續時間之每-訊框中週期性地傳輸。 6. 7. 如Μ求項5之方法’其中在每—訊框之開始時傳輸該第 導頰,且接著在該訊框中傳輸該第二導頻。 如清求項5之方法,其中使用該第一導頻以偵測每一訊 135871.doc 200929968 框之開始,且其中使用該第二導頻以判定指示接收之 OFDM符號之開始的符號計時。 8.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集合包括N/2m個次頻 帶’其中Μ為大於一的整數。 9. 如请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一個〇FDM符號中傳輸該第二 導頻。 • 1〇.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第一集合及該第二集合中之 每者中之該等次頻帶跨越該等N個總次頻帶均一地分 布。 11. 一種利用一行動台在一具有各種數目之次頻帶之正交分 頻多工(OFDM)系統中的裝置,其包含: 一訊框㈣器,其操作地處理—經由—通信頻道接收 之第-導頻’則貞測具有—預定持續時間之每—訊框的 開始,其中以一分時多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一第一 集合上傳輸該第一導頻與資料,且其中該第一集合包括 》 料、統中之N個總次頻帶的—分數,其中n為大於一的整 一符號計時制器,其操作地處理_經由該通信心 接收之第二導頻,以獲得指示接 的总μ #十 伐叹您UFDM符號之開士 的符破時序,其中以一TDM方式在次頻帶之一第 上傳輪該第二導頻與該資料,且 於咳笛μ “ 二集合包括i %逆第一集合之次頻帶的次頻帶。 △如請求項u之裝置’其中該第二集合 ^ tb K A 、 括 N/2 個次海 丹為一整數一或大於一之整數。 135871.doc 200929968 13·如請求項"之裝置 ,,λ ^ 第一導頻之一週期性伤兹i 插入零副栽波而達成。 『係藉由 14.如請求項丨丨之# 拖 、,其中該第二導頻之一週期性传藉A 插入一時域後置而達成。 糸藉由 15二請求項"之裝置,其中該第-導頻及該第二導頻在具 有一預定持續時間之每一訊框中週期性地傳輸。頻在具 16.如請求項15之裝置, 一導頻,且垃% T㈣鍊之開始時傳輸該第 ^ 接者在該訊框中傳輸該第二導頻。 17·如清求項15之裝置, 框之Η私 #中使用該第-導頻以偵測每一訊 汗口,且其中使用該第二導頻以判 ㈣Μ符號之開始的符號計時。 丁接收之 1 8 ·如睛求項1丨夕站里 、置,其中該第一集合包括N/2M個次頻 帶,其中Μ為大於一的正整數。 A如=項"之裝置’其中在-個0職符號中傳輸該第 2〇·如凊求項11之裝置,装φ坊筮 隹人 m #中該第-集合及該第二集合中之 一者中之該等次頻帶跨越該料個總次頻帶均一地分 布。 21. -種電腦可讀媒體,其上儲存有用於利用一行動十 2有各種數目之次頻帶之正交分頻多工(〇fdm)系統中 執灯同步的指令,該等指令包含: 處經由一通信頻道接收之第一導頻,以俄測具有 一預定持續時間之每—訊框之—開始,其中》分時多 工(⑽)方式在次頻帶之一第一集合上傳輸該第一導頻 I35871.doc 200929968 與資料’且其中該第一集合包括該系統中之N個總次頻 帶之一分數,其中N為大於一的整數;及 處理一經由該通信頻道接收之第二導頻以獲得指示接 收之OFDM符號之一開始的符號計時,其中以一 tdM方 式在次頻帶之一第二集合上傳輸該第二導頻與該資料, 且其中該第二集合包括多於該第一集合之次頻帶的次頻 帶。 22 ❹ 23. 一種處理器,其執行用於利用一行動台在一具有各種數 目之次頻帶之正交分頻多工(〇FDM)系統中執行同步的 指令’該等指令包含: 處理一經由一通信頻道接收之第一 預疋持續時間之每一訊框之一開始的指令,其中以— 刀時多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一第一集合上傳輸該第 -導頻與資料,且其中該第一集合包括該系統中之_ 總次頻帶之一分數’其中N為大於-的整數;及 處理-經由該通信頻道接收之第二導頻,以獲得指示 接收之OFDM符號之的—開始之符號計時的指令,其中 ^一丁_方式在次頻帶之—第二集合上傳輸 導 與該資料’且其中該第二集合包括多於該第一= 頻帶的次頻帶。 久 一種在一具有使用行動a σ之各種數目之次頻帶之正交分 頻多工(〇FDM)系統中的裝置,其包含: 用於處理 '一經由—:£ y-x. 上由通^頻道接收之第一導頻以偵測具 有一預定持續時間之每 守頻乂㈣具 訊框之一開始的構件,其中以 I35871.doc 200929968 一为時多工(TDM)方式在次頻帶之一第一集合上傳輸該 第-導頻與資料,且其中該第一集合包括該系統中❹ 個總人頻帶之—分數,其為大於—的整數,·及 處理—經由該通信頻道接收之第二導頻以獲得指 以—方式在次頻帶之1二2計時的構件,其中 頻帶的次頻帶 其中该第二集合包括導頻 帶。 於該第一集合之次 135871.doc
TW097142151A 2007-10-31 2008-10-31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TW200929968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933,231 US20090190675A1 (en) 2004-08-31 2007-10-31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9968A true TW200929968A (en) 2009-07-01

Family

ID=40524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42151A TW200929968A (en) 2007-10-31 2008-10-31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90675A1 (zh)
EP (1) EP2210384A2 (zh)
JP (1) JP2011502453A (zh)
KR (1) KR20100072096A (zh)
CN (1) CN101836411A (zh)
TW (1) TW200929968A (zh)
WO (1) WO2009059249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63298A1 (en) * 2003-09-02 200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US8433005B2 (en) * 2004-01-28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ame synchronization and initial symbol timing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20050163263A1 (en) * 2004-01-28 2005-07-28 Gupta Alok K.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equency acquis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724447B2 (en) * 2004-01-28 2014-05-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estimation in an OFDM receiver
CN100531011C (zh) * 2005-07-04 2009-08-19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确定上行信道冲激响应的方法及多用户联合检测的方法
JP4946159B2 (ja) * 2006-05-09 2012-06-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方法及び無線受信方法並びに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受信装置
US7706465B2 (en) * 2006-12-05 2010-04-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y a secondary user of spectrum
ATE554613T1 (de) * 2006-12-27 2012-05-15 Telecom Italia Spa Verfahren zur einstellung von timing- übertragungsparametern in einem einfrequenznetz
FR2928233A1 (fr) * 2008-02-29 2009-09-04 France Telecom Procedes de transmission et de reception d'un signal multiporteuse comprenant un intervalle de garde, produits programme d'ordinateur, dispositifs d'emission et de reception, et signal correspondants
JP5153395B2 (ja) * 2008-03-17 2013-0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セルラ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US8249116B2 (en) 2008-12-24 2012-08-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iming acquisition robust to channel fading
EP2434665B1 (en) * 2009-05-18 2017-03-08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Signal generation circuit, optical signal transmitter, signal reception circuit, optical signal synchronizat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optical signal synchronization system
US8724610B2 (en) * 2010-01-28 2014-05-13 Alcatel Lucent Interference reduc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WO2011142564A2 (ko) * 2010-05-10 2011-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신호 송신 장치, 방송 신호 수신 장치, 및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장치에서 방송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US20130315323A1 (en) * 2011-04-24 2013-11-28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veling pilots within single user,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3147764A1 (en) * 2012-03-28 2013-10-03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signal
EP2704387B1 (en) * 2012-08-27 2015-04-29 ST-Ericsson SA SFO estimation technique for MIMO-OFDM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US9780988B2 (en) * 2013-10-18 2017-10-03 Ixi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lock synchronization
US10454716B2 (en) * 2016-12-15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ft-windowing channel estimation
EP3370365B1 (en) * 2017-03-02 2020-07-01 Nxp B.V. Processing module and associated method
KR102137253B1 (ko) * 2018-06-26 2020-07-23 국방과학연구소 기준 신호의 초기 타이밍 설정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153613B1 (ko) * 2019-03-21 2020-09-08 세종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Lte-v2v 시스템 기반의 정수배 주파수 오차 및 사이드링크 식별자 추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32113A (en) * 1996-06-20 1998-03-24 Stanford University Timing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of OFDM signals
GB2315647B (en) * 1996-07-23 2001-02-21 Roke Manor Research Randomised code acquisition
US6151295A (en) * 1998-02-26 2000-11-21 Wavesat Telecom Inc. OFDM receiving system
WO2000030275A1 (en) * 1998-11-18 2000-05-25 Nokia Networks Oy A method for improved channel impulse response estimation in tdma systems
FI19991871A (fi) * 1999-09-02 2001-03-02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signaalikomponenttien käsittelemiseksi kommunikaatiojärjestelmässä ja vastanotin
US6597729B1 (en) * 2000-03-29 2003-07-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Joint position and carrier frequency estimation method of initial frequency acquisition for a WCDMA mobile terminal
KR100358120B1 (ko) * 2000-10-20 2002-10-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동일대역 인접채널 방식의 디지털 오디오 방송 전송 시스템
KR100402906B1 (ko) * 2001-02-08 2003-10-22 (주)아이앤씨테크놀로지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방식에서의 주파수 오프셋 동기화 장치및 방법
US7218691B1 (en) * 2001-03-05 2007-05-1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on of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symbol timing and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US7359314B2 (en) * 2001-12-26 2008-04-15 Hitachi, Ltd.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 signal with a guard interval and a demodulation method thereof
SG111072A1 (en) * 2002-07-03 2005-05-30 Oki Techno Ct Singapore Pte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wlan burst type signals
US6996189B1 (en) * 2002-07-26 2006-02-07 Jabil Circuit, Inc. Symmetric spherical QAM constellation
US7424067B2 (en) * 2002-10-21 2008-09-09 Stmicroelectronics N.V.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of training sequences
KR100542827B1 (ko) * 2002-12-18 2006-01-2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변화량 예측에 의한 주파수 옵셋 보정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040223449A1 (en) * 2003-05-08 2004-11-11 Yih-Ming Tsuie Mode detection for OFDM signals
WO2004112292A1 (en) * 2003-06-18 2004-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pilot pattern for identification of a base station in an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133457B2 (en) * 2003-06-27 2006-11-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Joint timing recovery for multiple signal channels
US20050063298A1 (en) * 2003-09-02 200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US7221680B2 (en) * 2003-09-02 2007-05-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xing and transmission of multiple data streams in a wireless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36554B2 (en) * 2004-01-28 2007-06-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estimation in an OFDM receiver
US8433005B2 (en) * 2004-01-28 2013-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ame synchronization and initial symbol timing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068530B2 (en) * 2004-06-18 2011-1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 acquisi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21317B (en) * 2004-12-15 2009-02-11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leading pulse edges
GB2420953B (en) * 2004-12-16 2008-12-03 Fujitsu Ltd Symbol timing estim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59249A3 (en) 2009-06-25
WO2009059249A2 (en) 2009-05-07
EP2210384A2 (en) 2010-07-28
JP2011502453A (ja) 2011-01-20
KR20100072096A (ko) 2010-06-29
US20090190675A1 (en) 2009-07-30
CN101836411A (zh) 201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29968A (en)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KR101036778B1 (ko) 시분할 멀티플렉싱 파일럿을 이용하는 브로드캐스트ofdm 시스템에서의 동기화
AU2005208694B2 (en) Timing estimation in an OFDM receiver
US8433005B2 (en) Frame synchronization and initial symbol timing acqui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130726B2 (en) Coarse bin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08316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uplink frequency offset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663489B1 (ko) 직교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셀 검출 방법 및 장치
JP4154570B2 (ja) 復調された受信信号から複素数データサンプルを生成する受信機において同調周波数オフセットを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無線lan受信機
JP201325872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獲得
US1073523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detecting preamble symbol
CN1980207A (zh) 通信系统中的时间同步方法和装置以及系统
TW200935854A (en) Synchronization in a broadcast OFDM system using time division multiplexed pilots
KR20040105519A (ko) Tds-ofdm 시스템에서 반복 pn시퀀스를 이용한반송파주파수복원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1884979B (zh) 一种基于ofdm智能电网抗脉冲噪声的符号同步方法
Reddy LTE Synchronization Algorithms